互联网+智能家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22:51:27

点击下载

作者:陈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智能家居

互联网+智能家居试读:

前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兴起与发展,智能家居开始由概念逐渐走入现实生活。根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前瞻》预计,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增长,在2015年产值将达1240亿元。

就数据来看,智能家居市场绝对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前景非常广阔。无论是传统的企业大佬,还是新兴的初创公司,都在想方设法迅速有效地进入这个市场。放眼整个智能家居领域,仿佛已经处于一片混战之中。但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行业也面临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挑战。

智能家居概念诞生至今已经有十多年,单品类产品覆盖了家居生活设施的方方面面,比如空调、床、电视、冰箱、温控器、安全监控、智能车库、智能厨房等。但当我们走出家门,在邻里间串门时,似乎并没有发现谁的家里变得多么智能,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以前的家居生活方式上。

换句话而言,智能家居并未获得真正的普及。显然,从概念到现实生活,最后普及至寻常百姓家,还需要一段非常长时间的沉淀。

在本书中,作者将带领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个智能家居领域格局,特别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从业者,可以前瞻性地知晓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前为此做好规划。

本书从智能家居的概念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整个行业的起源与发展态势、当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全新的商业模式思考、技术支持等。此外,作者还引用了丰富且翔实的行业和知名品牌典型案例,以便读者更切实地理解各种模式的演变和发展,甚至从中提炼有效的信息来应用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

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呈爆发式增长,从年首至年尾,各种收并购、联姻一直在不断上演,让整个领域都充斥在一片快节奏之中,以致许多问题迅速暴露出来。

2015年,智能家居领域依旧快节奏地向前推进,但相比之前将多几分冷静与理性,市场也将不断自我完善,同时让更多的概念继续落地。

关于智能家居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导言

全世界最聪明的房子——“未来屋”“1835 73rd Ave NE,Medina,WA98039”,在这个平淡无奇的地址,坐落着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微软公司比尔·盖茨耗巨资、数年建造起来的大型科技豪宅,这个被世界称为最聪明的房子,完成了高科技与家居生活的精美对接,成为世界一大奇观。

这所被称为“未来屋”的神秘科技之宅(图1),全方面展示了微软公司的技术产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人类未来智能生活场景,厨房、客厅、家庭办公、娱乐室、卧室等一应俱全,触摸板能够自动调节整个房间的光亮、背景音乐、室内温度,就连地板和车道的温度也都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此外,房屋内部的所有家电都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声控及指纹技术,进门不用钥匙,留言不用纸笔,墙上有耳,随时待命,比尔之家当之无愧成为家居界的天人。图1 科技豪宅“未来屋”

将遥控发挥到极致——不进门指挥家中一切

身为资讯电脑业的领航人,盖茨的豪宅也领跑科技之巅。屋内所有的高科技设备让你还没有走进家门就能享受尖端智能服务的便捷。举个例子,炎热的夏天,如果盖茨想一进家门就能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他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接通别墅的中央电脑,用数字按键与电脑沟通,启动遥控装置,指挥家中的任何设备,如开启空调、简单烹饪、调节浴缸水温等,电脑能精准地完成指令。

电子胸针——专为访客的私人定制“比尔之家”的访客很少,那些有幸被邀请的每一位都会受到周到的招待,而做到这些完全不用盖茨操心。访客从一进门开始,就会领到一个内建微晶片的胸针,通过它可以自动设定客人的偏好,如温度、灯光、音乐、画作、电视节目、电影爱好等。整个建筑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12个区,各区通道都设有“机关”,来访者通过时,特制胸针中设置的客人信息会被作为来访资料储存到电脑中,地板中的传感器能在15cm范围内跟踪人的足迹,当感应到有人来到时自动打开系统,离去时自动关闭系统。因此,无论客人走到哪里,电脑都会根据接收到的客人数据满足甚至预见客人的需求,将环境调整到宾至如归的境地。当你踏入一个房间,藏在壁纸后方的扬声器就会响起你喜爱的旋律,墙壁上则投射出你熟悉的画作;此外你也可以使用一个随身携带的触控板,随时调整感觉。甚至当你在游泳池戏水时,水下都会传来悦耳的音乐。

科技的智慧——安全系数有保证

科技赋予这所房子严谨的安全屏障,入口安装先进的微型摄像机,除主人外,其他人都由摄像机通知主人,由主人向电脑下达命令,开启大门,发送胸针,方可进入。除了更好地服务访客的功效外,胸针还扮演了安全屏障中的重要角色,来访者如果没有胸针,就会被系统确认为入侵者,电脑就会通过网络报警。此外,当一套安全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套备用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只要主人需要,只要按下“休息”按钮,设置在房子四周的报警系统便开始工作。如果需要,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甚至可以做到无死角拍摄。火灾同样不必担心,住宅的消防系统可通过通信系统自动对外报警,显示最佳营救方案,关闭有危险的电力系统,并根据火势分配供水。

世界首富的“数字情结”

整座建筑物有长达84公里的光纤缆线,但有趣的是,墙壁上看不到任何一个插座或者线缆。供电电缆、数字信号传输光纤均隐藏在地下。供电系统、光纤数字神经系统会将主人的需求与电脑、家电完整连接,并用共同的语言彼此对话,让电脑能够接收手机、收讯器与感应器的信息,而卫浴、空调、音响、灯光等系统均能够听懂中央电脑的命令,这个家居控制建立在一个典型的数字控制基础之上。

智能化最高会议室与一体化工作室客厅

对于一名世界顶尖的商务人士来说,拥有一个智能化顶级会议室十分必要,而“比尔之家”的这个会议室绝对可以随时接入互联网,召开视频会议,同时计算机还可以通过遍布房间的传感器,自动记录整座住宅的动静。盖茨住房的人性化还体现在他的工作室与客厅连成一片,进入会客大厅,最醒目的是墙壁上40英寸的背投式电视,这里大到足够举行一场150人的鸡尾酒会。“未来屋”中令人惊叹的智能设备

高科技在家居中的应用在这里足以让你惊叹,大门装有气象情况感知器,可以根据各种气象指标,控制室内温度和通风的情况。厨房配置全自动烹调设备,盖茨的商业级厨房可为100多人提供饮食服务。当然,也有一个可容纳24人的专用餐厅来享受壁炉晚餐。甚至厕所中还安装了一套检查身体的电脑系统,发现异常,电脑就会自动发出警告。花园中,通过先进的传感设备,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实现针对性的全自动浇水与施肥……“未来屋”映射住宅发展新方向

比尔·盖茨的这座“未来屋”真实再现了美国大片的智能场景。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在这所科技大观园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似乎在向人们预示,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虽然一直被指是有钱人的游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未来屋”映射出了家居住宅的发展新方向:家居智能化。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自动化、快节奏和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生活家居的人性化、智能化不再是富豪巨头的专属。智能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正在给人们的家居生活带来全新的感受,家居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智能家居到底颠覆了谁的奶酪传统家居行业

纵观世界发展史,科技改变世界的路径总会根据人的注意力的停留时间来排序。比如,人的碎片化时间得到利用,最先改变的就是手机行业。人在车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下一个改变就会出自汽车产业。而再往下,将被颠覆的产业注定是传统家居产业(图2)。图2 传统家居行业向家居智能化方向转变

家居多方面、全方位智能化趋势已经越加明显。可视对讲、红外摄像视频监控等家居安全智能系统、光热感应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家电系统、渐趋人性化智能厨房系统、卫浴智能化系统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家居生活习惯。对于传统家居来说,要么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思路,正视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拥抱变化,发力产品创新,要么被淘汰出局。

传统家电行业

家电作为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快实现智能控制的家居设备之一(图3),而随着智能化的日益深入,传统家电产业注定会成为一个信息流动的平台。智能家居或者家电在未来绝不可能自成体系,必须要和车联网、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整体打通,形成一个大的闭环信息流。所以,家电企业的平台搭建不能局限在家电产品领域,而应该向信息整合平台方向发展。家电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客户端来获取用户信息,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如海尔、海信、长虹等厂家利用家电游戏让用户参与进来,因为用户在游戏过程中的反馈和体验往往比问卷、留言之类更加真实。图3 智能家电控制

保险业

家居智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体验,而在这些被强化的各项体验中,“安全性”是题中之意。试想一下,智能移动设备让你不在家就能实时了解家中情况,对家中任何异常都能进行智能监控。举个例子,通过在水槽和抽水马桶下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地方安装低成本湿度感应装置,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一款能与智能家居网络联网的应用程序,你就可以立刻获悉漏水的事情,从而能够及时解决隐患,这将避免大部分损失。可以预见,随着智能技术(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轿车、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的发展,人们的投保方向与投保预算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将是保险行业即将面临的挑战。

住宅安保

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希望过得安全。智能安防系统(图4)将为用户量身打造最佳住宅安保计划,让住宅得到24小时全天候监控,老式的住宅安保和监控业务可能面临最剧烈的变化。图4 智能安防系统

老年人护理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老到无法自理而失去生活独立性,无法避免的老龄化为社会带来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是请人住家护理还是寄宿养老院,价格都非常昂贵。为改善这种现状,智能技术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一系列针对老年人护理问题而开发的智能家居单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例如,图5所示的老年人智能看护器)。此外,随着与可穿戴技术的融合创新,预计这一领域还将出现一场技术飞跃。图5 老年人智能看护器

硬件制造业

信息的开源往往分为两个层面(图6),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软件开源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开源运动和大数据的兴起,已经做到相对完善的程度了。下一步注定是硬件开源。开源硬件会带来一场硬件的复兴运动,它会打破传统的硬件厂商垄断模式。互联网产品的利润绝不是一次性获取的,而是通过用户黏性逐步获取。开源硬件把硬件成本拉低了,传统家电厂商的模块化水平也可以保证用户的DIY。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能化让硬件得以跨越式发展,为硬件开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软件支持。图6 软件开源VS硬件开源

第1章 一个被智能包围的世界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智能无处不在的世界。从有线系统到无线系统、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端到云计算、从PC到丰富多样的移动设备、从本地数据管理到即将来临的大数据、从相对大量集中的系统到分散式物联网,人们的生活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巨变。智能建筑(智能楼宇)、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家庭,这些住宅领域的新鲜词无不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事实:智能化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1 智能建筑的今天与明天

1.1.1 概念识别

官方定义: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可以说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基础内涵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项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暖、供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核心:智能建筑的核心概括起来即为5A系统(图1-1),即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办公自动化(OA)、消防自动化(FA)以及安全自动化(SA)。智能建筑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这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图1-1 智能建筑5A系统1.通信自动化(CA)

它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公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

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既要满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能适应楼外电信部门的通信网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及个人化发展的趋势,还要考虑到适应公网在接入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方面的发展,向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语音、文本、图形、图像及计算机数据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服务。

通信网络系统的内容包括固定电话系统、声讯服务系统(语音信箱、语音应答)、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视讯通信系统(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电视会议)、电视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公共广播)等。2.楼宇自动化(BA)

它实际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归类、处理、判断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在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的同时,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智能建筑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3.办公自动化(OA)

它主要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并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OA软件跨越了生产、销售、财务等具体的业务范畴,更集中关注于企业日常办公的效率和可控性,是企业提高整体运转能力不可缺少的软件工具。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工具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纸张信息数字化,纯文字、表格处理、存储、查询;然后是MIS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数字信息采集汇总,流程、表单管理,局域共享,C/S结构为主流;最后是网络协同工作时代,这一阶段主要涉及互联网环境,对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共享及协同要求,基于智能、门户、管理及业务一体化整合,B/S结构成为主流。

办公自动化还是一个企业与整个世界联系的渠道,企业的Intranet网络可以和Internet相连。一方面,企业的员工可以在Internet上查找有关的技术资料、市场行情,与现有或潜在的客户、合作伙伴联系;另一方面,其他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你对外发布的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生产经营业绩、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从而起到宣传的作用。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自己的Intranet网络连接到Internet上,所以这种网上交流的潜力非常巨大。4.消防自动化(FA)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消防自动化系统有别于其他分系统,一是本身专业范围宽广,与其关联的专业范围更为广阔,且自成体系。消防自动化主要有三个阶段: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阶段、现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阶段及现代智能化自动报警系统阶段。其中现代智能化自动报警系统是由火灾探测器将所在环境的火灾参数(如烟雾浓度及其变化率、温度及其升温速率等)发送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本身是一个计算机处理中心,计算机接到信号后进行分析处理,并与事先存入计算机的标准变化特性曲线相比较,在确认出火灾后立即发出传统的声光报警。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产生语音报警和汉字提示,并将火灾发生的地理位置以平面图或立体图的形式显示在计算机上。在报警之后,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联动或手动、立即执行或延迟等)使消防设备(固定灭火、防火卷帘、送风排烟、事故照明、消防广播、电话通信、消防电梯等)动作,并将消防设备的动作情况反馈到控制器的显示盘上。

未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将向楼宇自动化方向发展,它将集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楼宇防盗、空调、采光、煤气、水电等的管理功能于—体,计算机将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和应用。5.安全自动化(SA)

智能建筑不能忽视安全问题。现代的智慧建设工程将安全防范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建筑智能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用电子装置来保障用户的安全,做到周密防范及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主要的安全系统包含:周界电子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可视/非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家居防范系统。

现在人们又提出了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出现了“6A”智能建筑。1.1.2 成长指数:☆☆☆

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尼狄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出现了首栋“智能型建筑”,这一诞生仅20年的新生物以其高效、安全、舒适和便利等优点,势不可挡地成为了现在高层建筑的主流。可以说,智能建筑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呈现。一份名为《全球智能建筑预测2013—2018》的最新报告预测,智能建筑领域的支出将从2014年的73亿美元升至2018年的219亿美元,智能建筑技术应用最活跃的市场将是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1.智能建筑在中国

北京发展大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栋智能楼宇问世。多年来,中国国内智能建筑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蓬勃发展,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上海金茂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州中信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一批智能大厦闻名于世。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建筑的不断扩张,一批又一批的开发区、写字楼、工业园、商业中心等工程陆续竣工,作为现代都市的优秀理念践行角色带给人们智能化的享受。这些正在建设或者即将竣工的建筑不仅建筑面积大,而且要求的自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给入住者或者工作者提供最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从事建筑智能化实施的企业有3000多家,产品供应商也有3000多家,具有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的企业有1200多家。目前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重心在东部,以后会向中部或者西部转移。从增长速度来看,中部、西部高于东部,中部是38%,西部是39%,东部是23%。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现在我国每年新竣工的建筑面积达到20多亿平方米,接近全球全年建筑面积总量的一半,其中智能建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5%~10%,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在100~300元/平方米。综合推算中国的智能化系统,每年投资达1000亿元。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2.智能建筑成长指数分析

到目前为止,智能建筑经历了3代:第一代智能建筑一般由多个相对独立的自治子系统构成,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操作也相对独立;第二代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一些专门的网络将楼宇的各个控制子系统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一些诸如远程控制、集约化管理、指定时间表等涉及多个子系统的操作任务;第一代和第二代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是没有实现智能化,第三代智能建筑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不可预测的复杂问题下,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控制,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使建筑物给人提供更舒适、更理想的生活空间。

回顾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独立体系向综合体系过渡的过程,是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转化的过程,是由复杂化向简约化迈进的过程。从目前来看,这一过程的演进还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智能建筑的现实成长状况一般,但成长潜力巨大,期待布局思路的进一步调整。成长指数☆☆☆。1.1.3 热度指数:☆☆☆

以中国市场为例,在中国,建筑智能化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已经从概念延伸到了应用层面。随着中国的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几年来热度不减,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实现建筑智能化,掀起了一股智能建筑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1.国际知名品牌强势布局

霍尼韦尔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整合楼宇控制、安全领域的优势资源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重要的厂商和服务商。施耐德电气在建筑方面,融合了消防、安防、自控等综合楼宇控制信息,在国内智能建筑领域有很强的品牌效用。美国江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以智能建筑集成作为重要的服务起点,进军智能建筑领域。思科还在中国成立专门的智能建筑市场部,通过与其他智能建筑子系统厂商联合,共同打入智能建筑市场。同时还有GE、松下、日立等国际巨头也纷纷亮相各种智能建筑展会和研讨会,为下一步的全面进军积蓄力量。2.国内大小品牌不甘示弱

海尔集团积极布局智能建筑行业,清华同方、汇通融业、重庆四通、都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都在智能建筑领域打拼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而国内智能楼宇控制的设备提供商目前已经在考虑要在楼宇控制系统集成商方面有所作为,他们积极通过各种合作来完成整个系统的方案设计,是智能建筑领域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市场竞争日趋升级。3.年轻市场的“淘金热”阶段

智能建筑市场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市场,目前从全球来看,正处于“淘金热”阶段,大家都在疯狂地圈地,争夺问鼎建筑智能化市场的门票,企业自身的不断完善与竞争布局侧面推动着市场的不断升温。目前智能建筑热度指数综合评定☆☆☆,正处于上升阶段。1.1.4 智能建筑:“绿色节能+云服务”铸就发展新契机

智能建筑的一个使命就是:在给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达到高效、绿色、节能的目的。

全世界与建筑有关的能源消耗约占全球能耗的50%,其中用于建筑采暖、降温、采光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1%来源于建筑。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中,从其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到工程施工,再到完工投入运营,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能源。以一栋大楼的生命周期为40年计算,建筑结构所消耗的资源约占11%,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运营的投入各占总资源消耗的25%。如此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和随之产生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

真正的智能建筑还应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亦即在保证人们生活、工作舒适性的前提下,充分降低能源消耗。据有关数据显示,楼宇能耗中,10%左右的能耗源于管理和监控疏忽,15%左右的能耗源于控制不力和设备损耗,而75%左右的能耗源于设备运行本身消耗的无用功率。显然,75%左右的能耗问题只能通过设备生产厂商的节能技术创新来实现,而25%左右的能耗管理则可以通过“智慧的管理”来实现,以达到节能目的。楼宇的管理围绕三个核心要素:人、车、物,其次是事件的应急与管理。这意味着楼宇要实现真正的智慧管理,首先需要看到环境中的人、车、物以及事件现场。例如当员工下班刷卡时,室内照明会自动关闭;空调会根据室外温度与室内人员数量自动调整室温;当下班后忘记关闭照明和空调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室内人员活动状况与时间段来决定是否自动关闭照明和空调;管理人员能通过手机查看今日的用电量数据,也可进行远程关闭空调或照明等。安防企业可以围绕楼宇对产品进行各种拓展,譬如针对商铺的人流统计,通过条形码结合视频监控,便可掌握商铺的来往人流、消费地点、数目、商品统计,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商铺的业绩情况,同时还可以被物业重复利用,根据楼宇的繁忙和空闲时期进行能耗控制,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特别是智能化的视频监看应用,如绊线、遗留物检测、枪球联动等,将会更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

云服务兴起,整合数据为王,以数据为基点,升级智能商圈

长期以来智能楼宇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大家将智能建筑等同于安全监控。事实上,智能楼宇不应该是单一设备的堆积,随着智能建筑技术IT化以后,整体设计应该围绕IT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将所有基础信息(包括设备、照明控制、空气质量等)进行统一管理调动。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楼宇的应用不再停留在系统整合、楼宇自动化、安全管理等方面,而是如何利用楼宇的各种数据,令楼宇的建设、管理与应用更加智能化。

在信息化的时代,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未来拥有数据,才能够拥有市场。楼宇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块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随着市场不断演进,企业首先需要精准定位自身的角色,满足客户的核心业务需求,譬如中智科技的强项就是基于SaaS云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云服务、服务器租赁、电信带宽等业务。其次,针对产生的信息要进行整合与智能分析,为商圈或是园区、社区里的住户、商户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不仅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同时实现各种智能型商用。这种服务模式对于用户来说,只需付出前端的智能硬件成本,即可通过终端享受到各种信息数据,不仅节省投资,而且操作上也很简单。现在许多商圈都期望自建一套云运营系统,将商场相关数据分享给利益合作伙伴。以爱马仕为例,以每周7天为一个周期,期间有多少顾客消费、逗留时长、消费数目、喜好、顾客身份、与店员交流状况等数据,都可以为商场租户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而基于所掌握的数据,租户可对店铺的布置、商品、设计等进行调整,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消费。同时,物业也可以通过系统追踪到数据,针对商场的繁忙与空闲时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譬如通过智能控制电梯、空调、照明等设备的使用,降低资源的浪费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物业管理有非常大的裨益。

1.2 智慧城市的今天与明天

1.2.1 概念识别

官方定义: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也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它主要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

核心:智慧城市的核心概括起来主要是两大驱动力、五大核心功能系统、四大主体和八项主要应用。1.两大驱动力 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建设过程中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为主线。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图1-2)。图1-2 智慧城市关键技术 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那么创新2.0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2.五大核心功能系统 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交通管理、信息基础

设施。 市政管理系统:包括城市战略与治理、市政管理。 经济产业系统:包括经济发展、产业发展。 社会民生系统: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卫生。 资源环境系统:能源与水、可持续环境。3.四大主体

四大主体如图1-3所示。图1-3 智慧城市四大主体4.八项主要应用(1)智慧公共服务

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2)智慧城市综合体

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3)智慧政务管理平台

打造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是对城市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地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4)智慧文教服务

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城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的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5)智慧业务服务 智慧物流:配合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射频识别(RFID)、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

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

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

商务服务的一体化,推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业和

物流产业发展。 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

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

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

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结合实体市

场的建立,积极推进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以电子商

务平台为聚合点的行业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

企业,重点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

合电子商务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网站。 智慧服务业: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通过信息化的深入

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

现代服务业转型。(6)智慧医疗保健

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以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实现医院服务网络化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7)智慧交通

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8)智慧安居服务

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1.2.2 成长指数:☆☆☆

欧盟的Living Lab组织和IBM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理念和愿景。随后,该理念风靡全球,成为很多国家和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此外,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等相关机构的相继成立以及陆续开展的“全球智慧城市奖”评选等活动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智慧城市的发展。1.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很多发达国家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较早地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比如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由此美国率先提出“智慧城市”理念。随后,各国纷纷涉足智慧城市建设,并在智慧城市的不同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智能科技在爱尔兰自然环境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在爱尔兰戈尔韦湾(Galway Bay)的“智慧湾”(Smart Bay)项目中,系统从装在数百个浮标上的感应器获取信息,并从渔民那里获得短信,以了解水面漂浮的危险物体。信息被利用到各个渠道,包括避免渔船失事、向戈尔韦湾管理员发送涨水警告以及帮助渔民把捕获的鱼直接卖给餐厅,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在亚洲,日本与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渐渐深入。

日本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上。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更是以“连接”为主题,用信息化的最新科技让人们看到未来20~30年城市“智慧生活”的美好场景,展会上亮相的“未来邮局”融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邮局中不仅能够寄送信件,还能实现人与商品的智慧交流。

2009年,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的、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信平台以及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2.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近两年来,“智慧城市”在中国也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上海借助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的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使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2009年12月,北京携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正式签订“感知北京”合作协议,启动“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无锡携手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11月底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感知中国”中心;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步伐更为快速,2008年启用全面应用了RFID技术的杭州图书馆新馆,用“智能管理”应对猛增的人流;2009年IBM签约杭州黄龙饭店,联手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酒店。

此外,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目前,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城市相对聚集,部分区域分布密度明显,形成智慧城市群,而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呈现以点带面分布,数量分布较少。3.智慧城市成长指数分析

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内涵。一般认为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 电子城市阶段:城市从传统的人工管理逐步开始在局部领域出现

信息化模式。 数字城市阶段:城市全面进入数字化的信息获取、汇集、应用模

式。 智能城市阶段:城市对信息化的应用不仅是沟通的需要,更可以

利用智能化产生新价值。 智慧城市阶段:城市通过全面的信息化应用来产生资源效率的最

大化价值。

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全球城市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空间有限,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失业增加,安全监管难度逐步加大,城市运转效率降低,这使传统城市的发展难以为继。智慧城市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城市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这势必产生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引导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智慧城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管理智慧化,实现城市各个系统以及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地协调运作,有利于促进城市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及形成迈向信息社会的强大引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和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发展更科学,从而在开创城市未来发展新路中赢得先机。

但是,目前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未能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建设停留在技术层面且个别领域的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与各方的合作存在安全问题。由于缺乏国家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城市的建设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孤岛”现象,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城市安全的风险,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流程等尚缺乏整合协同与标准规范,迫切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战略研究、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和安全控制。成长指数☆☆☆。1.2.3 热度指数:☆☆☆☆

随着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发感受到其蕴含的巨大市场空间,在未来五年内智慧城市规模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以中国为例,据咨询机构安信国际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加上全国各地兴建的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

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步伐高度迈进。这种迈进绝非线性增长,而是多进程的。在国家住建部、工信部和相关联盟单位的牵头指导下,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其中东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在于以信息技术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的宣传推广作用,力争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投资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增强招商引资资本。热度指数☆☆☆☆。1.2.4 智慧城市:共性坚守与创新驱动共图发展

智慧城市概念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不算新鲜的词汇,多年的探索与沉淀,让它的发展渐渐由概念转向实践。这一过程中,有一些共性的思路是经受住实践检验的有益成果,对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有着方向性的指导。

首先,让生活更美好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守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

城市建设的原始目标就是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人们来到城市的初衷也在于此。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呈现的诸多“城市病”是城市发展背离初衷的体现,这正是智慧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最终目标,不管是城市信息化的建设还是信息化城市的建设,都不应该偏离这样一个目标。

其次,城市建设必须有的放矢,认清方向的同时遵循发展规律。

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信息化城市,从内涵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实现信息化的新型城市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应该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相一致,就是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和数字化生活要基本配合起来。同时,它可能还会有一些外在的表现特征,比如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多中心的空间布局、智能精致的城市管理、透明高效的政府治理、弹性软化的产业形态等。要遵循一些规律:首先要遵循信息技术革命自身的一些特有的发展规律,同时要遵循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它的一些发展的内在规律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能沿用过去传统的手段、方法。其次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规律也有一些新的特征和要求,跟过去是不一样的。

最后,城市建设需因地制宜制定策略,实现创新突破,切忌千篇一律。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特征,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策略的适应性是建设者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成功的案例固然值得学习,但切忌照搬照抄,千篇一律。从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类型来看,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一是管理导向型,二是产业导向型,三是绿色导向型,四是民生导向型,五是品牌导向型。每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来选择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个性突破,协调好顶层设计和创新、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社会共同参与之间的关系。

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技术驱动与创新驱动是城市具备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原动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由于受大数据处理技术滞后、三网融合水平较低、城市管理柔性较差、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弱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均严重不足等众多因素影响,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自主创新突破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1.智慧的低碳生态之城是方向

工业革命至今,绿色环保一直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低碳、节能、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各行各业纷纷举起“节能环保”大旗,蓬勃发展的智能家居产业也不例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智能家居行业经过数年的沉淀,凭借科技前沿的产品和多元化的服务赢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节能”慢慢成为智能家居系统进步的重要一环。这是为什么?因为智能家居“不节能”,它将失去智能化的意义所在,可以说“生态节能”是衡量智慧生活的重要标杆,也是关乎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围绕“三和(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三能(能实行、能推广、能复制)”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城在全力推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重点工作的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检验城市指标的重要手段,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机制,努力打破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中难以消除的数据壁垒与信息孤岛,实现城市信息的共建共享与综合应用。

未来,生态城将实现一个门户对外、一个窗口服务、一个账户登录、一张地图共享、一个平台支付、一张网络感知、一个中心支撑、一套机制保障、一套标准规范、一套指标检验的阶段建设目标。2.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也可以将城市看作一个社会大系统,而各行业、领域的信息系统是一个个子系统,智慧城市通过构建社会系统(System of Society,SOS)实现全局核心数据实时汇集、展现与分析,全盘统筹基于事件的跨城市职能部门的横向协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层实现与城市运行相关的海量数据采集,并在社会系统中进行汇聚、整合和存储,社会系统对各行业、领域子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城市中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运行数据。而在大数据的时代,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获取数据的更大价值。社会系统分析处理城市各子系统运行产生的所有海量数据,而不再依赖数据样本分析;通过对全部海量数据挖掘分析,获取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各行业领域的关联性获取新的洞察和价值,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智慧化。

例如,智慧旅游子系统对旅游行业存储的全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旅游高峰期旅客的不同需求和需要,并据此做出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将公共交通需求通过SOS传递至智慧的交通子系统。交通子系统根据公共交通需求实现对公共交通的实时调度。

城市各行业子系统通过智慧城市社会系统相互关联,海量的城市运行数据在此汇聚、整合、共享,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奠定基础。目前,大数据的初步应用不仅显现在企业,也显现在政府的各个领域,例如医疗、教育、经济、人文等,它在时刻改变着城市的方方面面。

故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由行业信息化建设转向社会智能化建设,最终达到社会智慧化建设的过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其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各个行业、领域子系统通过智慧城市社会系统相互关联,数据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分析,将各行业、领域的关联性显现化,从而获取新的洞察和价值,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慧化。

1.3 智慧社区的今天与明天

1.3.1 概念识别

官方定义: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它具体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

核心:智慧社区是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化、小型化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从功能上讲,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此,涉及的核心包括:智慧物业管理、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医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家居服务。1.智慧物业管理

智能住宅小区的出现,给了物业管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化的小区物业管理不仅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一般内容,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信息服务等。

具体来看,我们所说的智慧物业管理是指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以此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作为房地产售后服务行业的物业管理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业主创造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理想居住氛围,进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并展现当代城市风貌。2.智慧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给社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社会生产添加了动力,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备受青睐。智慧城市建设继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小区、智慧医疗业等的提出以后,智慧养老成为新一代的命题。

在国外,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由日本筑波大学研制的专为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机器外套”已成功在日本推广,使老年人的行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在国内,北京“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采用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实现了移动生活护理和医护保健。南京市秦淮社区有“居家养老慢性病远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南京市鼓楼区建立了“智慧养老试点”,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始使用智慧养老系统。

国内外的智慧养老服务正踏上掘金之路。3.智慧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英文简称为WIT120,是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智慧医疗首先将医疗服务对象、手段、过程、管理等数字化。例如,IBM正在积极推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实现患者病历的信息共享,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并保证患者随时随地得到一致性的医护,从而使医疗服务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智慧医疗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实现服务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IBM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立健康信息整合平台,使服务机构业务流程可以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跨医疗机构可以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民就诊模式,从而大幅提升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4.电子商务服务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竞争的形式、活动的速度和领导的实质。从主流方向来看,电子商务将来的两个发展方向是社区化和规模化。社区化是纵向的,规模化是横向的。而对社区电商来说这两种特性兼而有之(传统电商只解决了规模化问题),电子商务解决了突破区域限制的规模化问题,代表的是线上(Online)的特性,而社区化则扎根于区域,代表的是线下(Offline)的特性。在移动网购高速增长下,原本在线上和线下泾渭分明的“营销、交易、消费体验”三大商业行为现在得到了很好的互动。

社区电子商务服务不仅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使社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地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更是电商完成线下最后一公里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O2O闭环竞争的焦点。5.智慧家居服务

智慧家居服务是智能社区建设的组成单位,它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智慧社区服务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俗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1.3.2 成长指数:☆☆☆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如今,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满足人们全新生活需求的根本保证,而社区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慧社区,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1.智慧社区在中国

我国的社区智能化同样遵循发展的一般规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它始终沿着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的道路不断前进,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住宅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而为了促进平安城市建设,公安部又于2005年提出了3111工程(安防工程),3111工程的推进对于小区安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2013年11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各地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智慧社区”,我国的住宅及住宅小区建设进入新时期。

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3年年底,由国家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和学会、若干大城市相关单位等确定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约700个,其中住建部试点达到202个。成百上千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推动了智慧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今,各大型房产商、物业服务公司、家电和安防厂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若干新兴互联网运营公司都开始涉足甚至已经着手布局智慧社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跨界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形态为智慧社区产业的健康发展描绘了一个值得憧憬的未来。2.智慧社区成长指数分析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智慧社区市场逐步成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和智慧城市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新形势下,智慧社区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中国每年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智慧社区发展成长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国内多数居民小区的开发仍停留在科技含量较低的水平,还远未达到完全的智能化。除了少数的中高级住宅区之外,一些打着“智慧化”大旗的住宅小区离真正的智能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此外,智慧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思维认知不清、规划标准缺失、建设资金短缺、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人才短缺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成长指数☆☆☆。1.3.3 热度指数:☆☆☆☆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2012年8月,上海智慧社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2013年年底,这样的社区从20个增加到2000个。2012年9月,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提出了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建设1500个左右的智慧社区。将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实现5A模式“智慧家园、幸福生活”,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能得到任何服务”。一时间,“智慧社区建设”成为各大城市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出现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由于智慧社区本身代表了一种较现代的生活方式,受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刚开始不久,有的还处于炒作阶段。总体来看,发展热度具有爆发性和间断性,综合热度指数☆☆☆☆。1.3.4 智慧社区:稳住当下看未来

智慧社区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作为连接智慧城市与智慧家居的一个重要纽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社区实现了对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等生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管理,开创一个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已经不再只是一句空话。

目前来看,作为智慧社区建设重要项目的智慧小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发展,以电信三网融合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为社区各方提供物业管理平台、电子相册系统、周边商家信息系统、停车管理系统、门禁及楼宇对讲系统、小区安防监控系统、家居智能管理系统、ITV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等,并利用传感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3G网络和相关终端,以物业管理系统为基础,把小区内各类公共信息应用系统和业主家居应用系统等进行集成,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通过云计算技术反馈到用户的手机、PC和电视屏上,实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主体向任何对象传播任何信息的应用系统。这将极大地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朝着智慧化方向前进。

互联网思维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在新的商业环境下,智慧社区建设稳住当下的同时还必须适应新形势,变革新模式,谋求长远发展。1.拓展社区网络功能

未来的社区网络将无处不在。通过完备的社区局域网络和物联网络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住宅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网络数字化和远程智能化监控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方面。2.强化社区系统集成

目前的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信息孤岛是阻碍整体智能化的拦路虎,社区系统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从而使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将极大地提升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3.设备智能化

社区智慧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各项功能性基础设施、设备的智能化。通过各种信息化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对基础设施与家用电器自身的各种基础及状态信息的获取与综合分析、处理,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智能化、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4.升级设计生态化

近几年,随着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化理念与技术正在深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设计必须是生态的,否则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未来,绿色、节能的智慧化生活必将是社区发展的方向。

1.4 智能家居的今天与明天

1.4.1 概念识别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的物联化体现,它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主要以住宅为平台,是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Home Automation Association(HAA,家庭自动化协会)所定义的智能家居是:一个使用不同的方法或设备的过程,以此来提高人们生活的能力,使家庭变得更舒适、安全和有效。传统的智能家居(图1-4)涵盖了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安防、智能影音等方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图1-5)还涵盖了远程监控、家庭医疗保健和监护、讯息服务、网络教育以及联合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各项拓展应用。图1-4 传统智能家居控制1.智能家电控制

智能家电在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主要是通过遥控控制、电话手机控制、电脑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和场景等多种控制,对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电视以及电动窗帘等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配置和添加家电控制节点。该功能的实现不仅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也大大节约了能源。图1-5 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2.智能灯光控制

光影变幻是营造现代家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智能灯光的出现为家居个性生活添加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它主要通过智能开关来替换传统开关,从而实现对家庭灯光进行感应控制,并可创造任意环境氛围和灯光开关场景——家庭影院的放映灯光、浪漫晚宴灯光、朋友聚会的场景灯光、宁静周末的餐后读报灯光等。当你外出或加班的时候,灯光会自动调整到相应的模式。此外,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还会根据全天外界的光线以及全天不同的时间段自动调整室内灯光。3.智能影音

说完了智能灯光,不能不说的就是智能影音。智能家居能够控制室内DVD/VCR/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等影音设备,包括音量/频道/预设/暂停/快进等,实现随时随地的全方位控制,并根据具体的生活场景,自由转换影音配合效果,让家居生活倍感愉悦。4.智能安防

住宅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智能安防是智能家居的首要组成部分,也是住户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首要要求。智能安防主要是指智能家居通过安防系统中的各种安防探测器(如烟感、移动探测、玻璃破碎探测、门磁等)和门禁、可视对讲、监控录像等组成立体防范系统。举个例子:可视对讲可以使用户很清楚地观察来访者,从而确认是否遥控开门。当遭遇危险或者检测到潜在危险时,报警系统会自动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小区物业,并以电话或短信形式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用户。5.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智能家居范畴被进一步扩展。智能家居系统在电信宽带平台上,通过IE或者手机远程调控家居内的摄像头,从而实现远程监视。此外,住户还可通过IE或者手机控制家庭电器,如远程控制电饭锅煮饭,提前烧好洗澡水,提前开启空调调整室内温度,等等。6.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医疗监护

利用Internet,智能家居如今可以实现家庭的远程医疗和监护。这种类型的延伸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而且会降低医疗保健成本。不需要走进医院,在家中即可以将测量的血压、体温、脉搏、葡萄糖含量等参数传递给医疗保健专家,并和医疗保健专家在线咨询和讨论,省去了在医院排队等候的麻烦。7.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服务

Internet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和交换信息,同样,智能家居联网可以让你畅游网络信息世界。8.基于物联网的网络教育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和家长通过家居中基于Internet的教育工具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并在家庭和课堂之间建立桥梁。在智能家居中,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享受教育资源,进行终身教育和学习。1.4.2 成长指数:☆☆☆☆

智能家居曾几何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纯粹想象中的概念,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波高过一波的智能热潮,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并日益渗透到平常百姓的生活中。

智能家居成长指数分析

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广泛的运用。美国是家居智能与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最大的市场,谷歌、苹果、微软这些行业巨头更是在智能家居领域领跑全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5亿美元。日本也是家居智能化发展较快的国家,除了家庭电器联网自动化,它还通过生物认证技术实现了自动门禁识别系统,如果家庭用户双手提着东西,那么站在安装于入口处的摄像机前,摄像机仅需大约1秒的时间进行生物认证,如果确定为该户户主,门禁便会立即打开。其智能硬件设备可以用无孔不入来形容,拿卫生间来说,马桶垫圈上安装有智能血压计,当人坐在马桶上智能血压计便能检测血压并记录,马桶池还配有血糖检测装置,户主方便后能截流尿样并测出血糖值……

由于诸多原因,智能家居引入中国,其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国内正处于一个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再逐步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国家政策扶持与规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也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注入了原动力,加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兴盛更是给传统智能家居指明了发展变革之路,家居大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家居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成长指数☆☆☆☆。1.4.3 热度指数:☆☆☆☆☆

智能家居包括围绕家庭的一切智能:智能电视、智能电器、智能灯光、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厨卫、智能温控、智能安防、智能音响、智能空气监测以及智能路由器,等等,“家”正在成为科技要接管的下一个重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的出现,智能家居的概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介上,进入公众的视线。

巨头寻找新的增长点,创业者寻找新的创业机会,资本和媒体助推,这些一起让智能家居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苹果WWDC上HomeKit平台发布,Google收购Nest、Dropcam,凭借Android构建OHA联盟,微软与智能家居公司Insteon合作,三星依托强大的软硬件全产业链能力打造Smart Home智能家居软件平台,国内的海尔、长虹、美的等传统家电厂商纷纷抢推智能化产品,更有小米、乐视、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跨界而来,就连互联网“大佬”百度也强势切入智能家居市场。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面,已经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智能家居热潮席卷全球,未来这种形势还将愈演愈烈。热度指数☆☆☆☆☆。1.4.4 智能家居: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生活中的基础应用,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组成单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大的商机。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产业发展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刷新人们的认知,行业代理商的利润达到30%~50%。随着技术与应用的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的经营利润还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此时介入市场对于关联企业和创业者无疑正当其时,越早占据市场的主动权,未来才会有越多的机会与丰收的可能。

实现家庭内部所有物体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系统与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甚至智慧国家实现无缝连接、无缝控制联动,让家居智能化成为一种生活必需是未来家庭生活的发展方向,而在这一过程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宝藏,这个被称为拥有千亿的市场将带动一大批厂商实现市场转型升级,为创业者提供无限的展示舞台。

第一,社会转型需要信息化、智慧化增长点。未来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平安小区、智慧小区的建设投资与应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通过家庭信息化带动社区信息化,再促进整个城市的信息消费,带动区域智慧经济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智慧化发展。智能家居建设已经与高效的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密不可分。这一市场将是家庭智慧化的延伸,挖掘潜力巨大。

第二,智能家居与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相互促进。生态化的科技创新将带动整体智能家居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升级,智慧化关联衍生市场容量巨大,市场开拓空间不可忽视。

第三,智能家居产业链庞大,内部各环节市场空间巨大。上游芯片、传感、光学、总线等各类技术市场,中游智能控制中心环节、系统集成商,下游智能终端设备、各类终端硬件(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厨房、智能管家、智能能源管控、智能硬件单品等)都将是投资者和关联企业可以深挖的领域,蕴藏着极大的商业机会。

第四,智能家居生态圈开发与建设,各类智慧化生态平台为智能家居建设提供了开放的生态交流环境,信息开源得以真正实现。在智慧化生态系统中同样蕴含投资机会,智慧化生态圈的建设本身也是市场商机的体现。

1.5 智慧家庭的今天与明天

1.5.1 概念识别

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平台,是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家电控制等技术,将家庭智能控制、信息交流及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个性化家居生活。它是家庭物联、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智慧化的智能家居。

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归属的港湾,再智能的单体家电也代替不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由一个个“孤冷”的智能家电堆砌起来的智能家居明显缺少了“关爱”,这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智慧家庭与智能家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智能是手段,家居是设备;智慧是思想,家庭是亲情。智能家居是用智能化的手段控制家居设备;智慧家庭则赋予传统及智能家居思想,赐其灵魂,让家中设备感知人的需求,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人服务。1.5.2 成长指数:☆☆☆

目前的智能家居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物与物的智能互联处于较低的层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管理、物联技术的深入应用、可应用网络载体的日益丰富和大带宽室内网络入户战略的逐步推广,智慧化信息服务将最终朝着智慧家庭方向前进。

国外的家庭智慧化发展在整体发展中处于优势,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智能家居普及水平与智慧化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谷歌、苹果、微软、三星等世界巨头在智慧领域发展中占据着技术研发及市场运作的绝对优势,它们的不断探索推动了整个世界智慧家居的发展。但物与物智能互联水平较低,智能家居依然呈现“孤岛”化状态。

国内的智能家居则主要以传统智能家居为主,智能家居单品智慧化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内崛起的海尔、安居宝、瑞朗等智能家居品牌的实力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与世界巨头直接角逐这一市场。如何打破发展困境,实现智能创新与升级发展是国内智能家居企业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综合来看,虽然智慧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是智慧家庭目前还处于发展的较低层次。成长指数☆☆☆。1.5.3 热度指数:☆☆☆“智慧家庭”涵盖的产业范围非常广阔,随着各类信息以几何方式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智能电网、物联网的发展等都推动着智能家居和智慧家庭的发展。2014年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整个世界智能家居呈现快速成长态势,智能家居的风暴席卷全球的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对其高级阶段——智慧家庭的进一步向往,于是智慧家庭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厂家广泛宣传,人气居高不下。但是必须认知的是,概念爆棚的当下由于技术支撑不足,真正的互联互通还不能完全实现,智慧家庭要塑造的智慧生态系统的建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热度指数☆☆☆。1.5.4 智慧家庭:智能家居的未来

在众多企业纷纷扎堆智能家居市场的今天,人们不禁发出疑问:现在的智能家居是否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何谓智慧家庭?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现在,以此才能知晓未来。1.智能家居1.0时代——自我控制阶段

智能家居1.0时代,虽然表面上市场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无论市场如何火热,我们还是发现,现阶段的智能终端产品还只是处在模糊智能阶段,还不能和人进行精准交互,以满足各种个性化应用服务。智能家居能做到的只是自控,各类硬件产品应用处于割裂状态,智能家居深陷“智能孤岛”境地。这个行业需要一个能实现各品牌设备兼容的协调平台,为各品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搭建一个桥梁。未来的智能终端产品应该是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结合,真正做到人和产品、产品和产品之间的智能交互。2.智能家居2.0时代——“智慧家庭”阶段“智慧家庭”是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维系家庭生活的基本生活方式。随着智慧终端产品和应用越来越丰富,未来各种产品将不再独立,它们会相互感知,通过信息流通,进行综合智能分析,从而做出最合适的家居环境控制,成为家居生活的“大脑”。随着云技术和大数据的持续发展,将整个家庭的智能产品进行集成,真正做到人和产品、产品和产品之间的人性化智慧交互不再是幻想。未来,智慧家庭将融入每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常态。人们将真正进入智能家居2.0时代。

第2章 一个物物参与生活的世界

这个世界正在走向“机器的生命化和生命的机器化”,信息技术的先知凯文·凯利曾这样表述他对于世界发展的认知。诚然,他是睿智的。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人与物彼此嵌入的世界”,通过物联网,无机界、有机界、生物界最终将融会贯通,让所有“物”都能感知彼此的“存在”(图2-1)。图2-1 人与物、物与物处处相连

对于物联网的出现,不管你欢不欢迎,赞不赞成,这个趋势是阻挡不住的,就像当年的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以及近年来火爆的云计算的发展一样。要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物联网是个好机遇,而我们已经迈进一个物物参与生活的世界。

2.1 物联网:一个比互联网大得多的“江湖”

如果说互联网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那么物联网就正好相反,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一直以来,对于什么是物联网,业界的观点各异,总结起来,可以描述成: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分析技术,对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数据挖掘,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这一点上来说,物联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江湖”。

首先,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无形的传感器网络。

在物联网的众多表述中,不难发现,“传感网”、“RFID网络”这些简化的定义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批读者。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其次,物联网也不仅仅是互联网的硬件扩展或内容延伸。

互联网发展至今,帮助人们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物联网则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连,解决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决策控制问题。

从分工上理解,互联网只是物联网中的一部分。物联网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点,它具有很多互联网所没有的新特性。比如,互联网已经连接了所有的人和信息内容,提供标准化服务,而物联网则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硬件融合、多种场景的应用、人们的习惯差异等问题。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需要更有深度的内容和服务以及更加差异化的应用,也将更加人性化。

可以说物联网比互联网技术更复杂、产业辐射面更宽、应用范围更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更强。

再次,移动互联网也是物联网应用的组成部分。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结合的产业,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与移动网重要应用的自然延伸。由于移动终端数远多于上网计算机数,可以预期,未来十年互联网将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所涉及的网络体系、无线技术、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各方面都是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移动支付更将成为物联网的有效组成部分。

手机卡集成公交卡、银行卡和钥匙等功能已经不算具备想象力,相比使用传统的塑料银行卡,你必须到一个物理场所“刷卡”。但如果使用手机,你可以走在路上,随时随地进行交易;你可以在开会听得无聊时,私下用手机从事金融交易,比如转账或购物、买彩票或是付账单等。这就相当于将POS机和ATM机携带在身上,将POS机和ATM机的概念延伸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缝连接”概念。但这也只是移动支付在孤立地发挥支付作用。

未来的产业想象图景在于移动支付成为庞大的物联网的组成部分。比如你看到一个朋友带的手表很中意,想购买一块同样的,那么你可以将手机对准这块手表上附带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互联网可以自动完成购物搜索,从全球的购物网站上在几秒钟找出价格最低的一个,然后你只要轻触几个按键,就可完成购物过程。而如果你的朋友想把手腕上的手表以二手价卖给你,你们只需要互相对碰手机,就可完成转账交易。

当你在商场或者电脑前购物,小到香皂大到汽车,看到商品后,无需寻找购物员和收银台,只要将手机对准商品上的电子标签或者屏幕上的图像,就可进行实时购物比较搜索,找到全球电子商务中最便宜的同类商品,然后自主完成购物、转账、贷款等所需的相关金融服务。届时,用户的个体生活、无线通信和金融服务将无缝融合。

最后,从可穿戴、智能家居到智能汽车,所有智能硬件的核心都是物联网。

真正的物联网时代是多种技术的高度融合、软硬件体验做到极致、各种服务非常舒心的时代。能够让用户真正地体验到智能生活,才能打动用户,铺开市场。这几年风起云涌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硬件等类似新潮产品无一例外都将遵守这样的规则,可以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都是物联网产品。

2.2 物联网2.0时代:真正的物物相连

物联网是个很热闹也很寂寞的领域,一方面信息爆棚无所不在,政府报告、媒体新闻、行业论坛、资本股市里非常热门;而另一方面,却很少有真正的创业者谈论,更不用提拥有众多星光熠熠的公司了。何解?我们先从物联网1.0时代说起。

物联网听上去是很炫的概念,但其实说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我们常接触的公交卡、门禁卡、身份证、条码、二维码都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很新很特别的东西,而是各行各业进行IT化改造升级的一个概念包装。物联网1.0的应用只是一个个行业里面小圈子的应用,此时的物联网企业更多的是传统行业或者公共管理的附属,这些公司要么只能专注于某个行业,要么专注于某个设备,甚至就专注于某个地区,所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应用孤岛,创业的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少有公司涉足。再加上,目前的物联网概念公司(比如从远望谷到新大陆,从东信和平到恒宝股份)多半都是提供RFID、SIM卡、二维码的厂家,没有直接面向公众的,这也是一般人感觉不到物联网发展的原因之一。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移动智能终端特别是穿戴式终端的兴起,现在已经处于物联网2.0时代的前夜。对于什么是物联网2.0时代,简单来说我们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任何物之间可互联;物与物相连形成开放的基础物联网络;基础物联网络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接口;上层应用独立于基础物联网络。

物联网2.0需要每个物真正具备互联对话的能力,比如智能电表能够跟电冰箱对话,进行节能控制;电视能跟电灯对话,根据节目进行亮度调节;电源能跟汽车对话,汽车没电自动会去充电。在这样的对话基础上,物与物就形成了庞大的基础网络,如同互联网一样,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这样才能真正把应用独立于硬件,才会产生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从而突破1.0时代的信息孤岛现象。此外,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应用创新也是2.0时代物联网发展的灵魂,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一轮物联网发展的主旋律。

当然,一个崭新的产业从无到有并成为社会的主角需要实现概念到现实的转变,这一过程至少需要5年时间,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来见证这场时代的大变革。

2.3 物联网如何由“偶像派”转向“实力派”

历史上真正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的技术大多是那些融入生活而消失于无形的东西,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电力网络等,物联网发展的最终意义同样在于此。“万物互联”时代,各类创意爆发式涌现,概念喧嚣之后,如何促进市场应用落地,让物联技术真正融入大众、惠及生活?这是困扰行业已久的问题。物联网应用要实现由“偶像派”向“实力派”的逐步蜕变,我认为至少要做到4个方面的改变。

首先,物联网市场应用是经济问题,不是政府职能问题,政府的角色定位需转变。

相比于互联网的“草根性”,物联网从出生就含着政府的“金钥匙”。政府的引导或直接参与是物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成果的保证,这一点在中国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落地,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很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由于这些应用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想要发展物联网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此时,如果有政府部门出面,那么很多沟通协调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选择了有政府协调指导并参与的项目。

那么,如何看待物联网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本人认为,现阶段,由于物联网处于概念、论证和试验的应用初级阶段,在特定的监管形式下,“政府驱动”是我国诸多产业发展的模式,物联网这一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等跨界整合的产业在前期发展阶段同样需要借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推动。

以盈利模式为例,物联网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是个新出现的业务,因此并没有现成的盈利模式可循。物联网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培育市场,这对于很多中小型公司而言风险相对较大,一些注重短期盈利的风投并不愿介入其中,企业的初创资金链问题限制了物联网应用的市场可操作性。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规避风险纷纷选择政府出资的项目,一是资金上有保障,二是可减少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

物联网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企业存在很大的区别。互联网企业发展之初基本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推动,而对于物联网企业,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成为了其发展的主要推手。

随着各项技术、政策的逐渐成熟以及平台生态圈的建立,物联网的市场化应用、普及和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物联网要发展,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在适时退出干预,让“无形的手”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物联网发展各企业的参与度。在未来的5~10年内,随着服务商的加入以及个性化服务的提供,会逐步打开个人和家庭应用市场。

其次,“共性平台+多元应用”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是物联网发展应用的关键。

近年的物联网应用展会上多了一个新的词汇——物联网平台,该平台与目前谷歌等巨头的互联网平台有类似之处,是“共性平台+多元应用”的模式,平台思路是物联网发展进步的表现之一,这无疑将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通过推动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在发展前期固然重要,但对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来说,这种指导与示范并不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形式。物联网能够延伸到不同的领域,主要是由于其发展具有分散化和小众化的特征,针对不同的行业甚至不同的场景都能延伸出不同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的要求也都存在差异,因此物联网的产品形态、系统应用及感知服务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这种多样化需要克服应用规模狭隘的问题。

稳定持续的物联网发展思路应该思考共性与个性协调的问题。于是能否打造一个标准的系统生态平台,形成统一的应用、管理标准,然后通过端口的开放,将不同个性的应用与硬件融合进来就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谁把系统生态平台攻下来,谁就能占领物联网产业化的制高点。

再次,物联网普及推广亟待解决“标准统一”的问题。

古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业发展同样如此。没有统一的标准,行业便会“乱草丛生”,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困扰,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难题。于是尽快出台一套行业标准,规范物联网领域产品和市场成为行业及终端共同的呼声。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但是横摆在推广和普及面前,首先要跨越的门槛便是标准的统一。不同品类、不同用途的家电产品需要融入同一个网络,需要实现通信设置控制,必然需要可以互相衔接的标准接口和相关通信协议的标准,这些标准的统一对于提升物联网推广速度至关重要。

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关于物联网家电的相关标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部门引导和规定,而相关接口和联动的相关设备缺乏统一,因此会存在出现多种接口设备的潜在可能,这将为后续的推广普及造成混乱。以物联网家电为例,数年前的高清影音格式之争就是个教训,当索尼蓝光和东芝阵营的HDVD在争夺市场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多个“某企业+某部门”诞生的高清影音格式标准,最后的结果是几年乱战下来,当蓝光统一天下的时候,谁都没能分得多少蛋糕,成为了一场闹剧。

抛开利益之争,由统一的相关部门加以推动逐步建立起产业统一标准,并从核心技术研发、信息化基础等多个环节予以加强,联合国内各家电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推广,物联网才有希望从概念而成为普遍的应用。

最后,突破技术创新瓶颈才能真正推动应用普及。

物联网最为核心的是感知层的器件和设备以及以此为基础搭建而成的系统网络。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要复杂很多。在面对复杂的需求环境时,我们的芯片、敏感器件等基础技术特别是高精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种类在6000种左右,而国外已超过20 000。国内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更是达90%,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但国内企业都没有在某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技术和企业。

此外我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很多都仍属于模仿创新,缺乏原始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亟待寻求突破。一味模仿尽管加快了国内厂商进入物联网产业的进度,但也限制了其未来发展和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同时拖后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而这种技术方向上的不明朗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投入热情,如此循环,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极容易在企业的观望中停滞不前。因此,物联技术要真正实现普及,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核心技术,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需要统一标准,并结合我国低成本信息化的特点,选取资源、安保、环保、城市管理、物流、家居等行业为切入点,围绕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研发,进行技术示范,探索发展途径;此外,还要进一步重视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低成本、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简单、便捷、节能是物联网应用普及的基本要求,除了上述4个宏观方面的改善外,微观具体的事项上,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将是发展的大势所趋。1.更小尺寸、更快运行、灵活敏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有效路径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新时代,每个设备、每个物体都将具备计算能力,这意味着集成的计算解决方案必将向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敏捷、产量更大的方向演化。关于这一点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策略值得学习。

它主要通过开发智能硬件设备、网关,促进传统系统与云的连接以及实现端到端的分析,从大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从而加速包括零售、车载系统、数字安全监控等在内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

在该策略指引下,2013年9月,英特尔宣布推出夸克(Quark)处理器系列,它是专为那些不仅要有更高性能,更需要优先考虑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应用而设计的。这些全新低功耗产品使英特尔的计算力触角得以延伸,进入从工业物联网到可穿戴计算设备等日益增长的细分市场。

2014年1月,英特尔在CES上又宣布了基于夸克技术的Edison计算平台。该平台内置无线功能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外形仅SD卡大小;同时,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第一批创新技术成果已经日趋成熟,包括物联网式空气监测与服务平台、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商业平台、基于视频前端服务器技术的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等。毫无疑问,完整而轻便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更加适合市场的实际运作,有利于终端应用的真正落地。2.新型低能耗需求的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终端落地的正面力量

数据表明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全球。任何通过加入连接能力、穿戴在身上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产品都可以定义成为一款可穿戴产品。以衣服为例,只要我们为衣服加入传感,使它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它就可以变成一款可穿戴产品。而这种基于人的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联网世界中实现人与物交互的核心终端。

可穿戴产品的普及也将对物联网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而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如降低功耗、高精传感、精准数据、大数据分析等这样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更大程度地实现产品与智能设备的连接互动,因为可穿戴设备不仅提供了收集数据的窗口,还同时起着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云端的中心枢纽的作用。例如:4G以及无线技术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可穿戴设备对数据处理和功耗的需求,反过来,又为制造商及消费者降低了相应的成本和花费,这将为物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3.低功耗蓝牙与WiFi应用:物联网发展应用的中坚力量

作为推动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中坚力量,WiFi、智能蓝牙、NFC和GPS这些成熟、高效的无线连接设计可以提高设备应用的效率,使得制造商能够设计、制造并推出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从而鼓励大众消费。

令人惊叹的低功耗智能蓝牙技术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OS供应商的重视。基于对智能蓝牙在无线领域影响力的快速认知,苹果已在其几乎所有设备上加入了对智能蓝牙的支持。

高通创锐讯进军物联网的利器之一则是低功耗WiFi解决方案QCA4002/4004网络平台。该公司资深副总裁郑建生认为,之所以称为平台,是因为两款产品不但在芯片设计上采用一颗单芯片处理器和内存,无需使用其他MCU产品,还同时纳入了IP堆栈、软件中间件架构AllJoyn以及完整的网络服务,以协助客户以最低的开发成本将低功耗WiFi功能增加至任何产品。目前,海尔已在其洗衣机/烘干机和空调设备上采用了QCA4004。

连接技术的低功耗化为物联网发展的应用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高精传感器应用:物联网飞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是物联网飞速发展的一大重要驱动因素,它通过将现实世界的物理信息转化为虚拟数据,进而推动小尺寸、低成本与低功耗的应用趋势持续发展。

此外,高精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智能硬件不断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这一方面将使得智能硬件更精美,另外一方面将使得监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更高。

同时,这也将推动智能硬件以及物联网的元器件行业不断成长。事实上,第一代可穿戴式设备大部分以及物联网大部分硬件都是基于“现成的”连接器设计,即尽可能地将各种功能组件集成至最小尺寸的封装中;然而新一代微型高精产品的发展将在缩小尺寸、降低成本和简化组装等方面更加精益求精,从个人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无不体现这一趋势。

2.4 “高大上”的物联网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所传达的理念是“为繁琐生活做减法”,让人们享受真正便捷、智慧的家居生活。这里所说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是相对于传统智能家居而言的概念。1.传统智能家居

传统智能家居主要是指家庭自动化阶段的智能家居,以控制功能为主,产品主要是微电子产品。传统的智能家居均采用有线的方式,不仅需要专业人员来施工、维护,而且施工周期长,费用也比较高,系统灵活性差,维护维修难,扩展能力低,很多项目建成后用户根本无法更新升级,消费体验较差。传统智能家居发展了20多年,这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技术落后、观点陈旧、创新乏力一直是中国传统智能家居企业的整体特征。

传统的智能家居厂商有四类:第一类是以传统的楼宇对讲厂商为主,这类厂商主要是提供一个智能化的综合控制平台,在此平台上整合了安防报警、家电控制等众多子系统;第二类是以家电厂商为主,这类厂商主要以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的家电为主;第三类是专注于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等模块和接口的生产厂商,主要是配合前两类厂商,提供各类智能开关和接口模块;第四类是家庭影院、背景音乐的生产和集成商,主要是为高端客户提供家庭影院。2.物联网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所传达的“为繁琐生活做减法”的理念在传统智能家居时期并不能让用户很好地去接受,各种诟病一直影响着推广的进程,有些产品甚至已经沦为用户客厅里的摆设品。物联网的出现为智能家居带来了第二次的发展生机。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家居摆脱了传统智能家居的种种限制束缚,让家居生活朝着更加智慧的方向发展升级。

物联网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目标是发展绿色全无线技术,包括感知、通信等,这不仅要求极低功耗,而且要求全无线覆盖、高可靠连接、强安全通信、大组网规模,并能实现自我修复。具体到家庭应用就是要求安装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维护不用操心,扩展随心所欲。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看着简单的说明书就能够自己迅速组装完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统,而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这是物联网型智能家居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锁为例,用物联网的标准看,锁的所有状态包括开锁、上锁、反锁等都应该对消费者是透明的,锁一旦被打开,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都应该能立即感知到。如果家人忘记锁门,你在千里之外也能感觉到并及时提醒,很显然目前的普通智能锁根本不具备这些功能。另外目前所谓的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智能电器在你离家后都不会“智能”关闭,所谓的物联网空调甚至都做不到在你回家前提前自动开启。所以从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标准来看,传统的家居智能产品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家居产品。

家居生活迈向智能化是必然趋势,而基于物联技术的智能家居作为一个蓝海项目,前景更是不可估量。算一笔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涉及智能照明、智能开关、智能电器、智能传感、智能安保、智能健康等各领域,这些设备在一个现代家庭中平均数量达到50~100个。现代家庭中人员构成一般为2~3人,也即2~3部手机,从这个意义上看,单单一个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就是移动互联网的30倍左右。但是目前,从严格意义上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技术在全球也只有少数企业掌握,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国内很多传统家电企业对物联网的理解甚至还停留在本世纪初的水平。要实现“高大上”的物联网智能家居,依然需要长时间的技术与市场累积。

2.5 谷歌的“物联网野心”

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搭建了一个“虚拟世界”,谷歌无疑已站在这个世界的制高点,而对于“实体世界”的野心将是其发展的战略方向。作为嗅觉异常敏锐的互联网先驱者——谷歌,它首先瞄准的就是高速发展、潜力无限的“物联网领域”,并对物联网潜在的商业机会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谷歌收购了波士顿动力学工程公司(Boston Dynamics)、智能家居公司Nest和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图2-2),这一系列的收购表明谷歌正在迅速地收集单个碎片,将硬件、软件、分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整合成一个“真实的生活网络”,而在这一网络中,人工智能占据着谷歌产品的核心位置。图2-2 谷歌收购Nest和DeepMind布局物联网产业

谷歌的构思方向很准确,物联网目前已经不再局限于终端智能化,手机智能化使物联网未来的市场会更广,未来人们的汽车、冰箱、手机、电脑甚至家居设备能够在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并产生数据,而这个新渠道将给谷歌带来不可估量的广告机会。

2.6 海尔借物联网做价值交互平台

海尔是国内较早涉及物联网领域的企业之一。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海尔专注打造的是一个真正的虚实融合的用户价值交互的开放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海尔实现的是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颠覆式创新。”

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思维驱动的传统经济向平台经济的转型让海尔不再甘心做一个单一的制造企业,两条腿走路成为海尔发展的战略方向,即内地上市公司青岛海尔(600690.SH)承担着继续专注家电产业,并注重向智慧家电和智慧家庭转型,同时强调交互平台的作用和价值的发展使命;香港海尔电器(01169.HK)则以打造一个真正的虚实融合的用户价值交互的开放平台为目标全力起航,如海尔U-home物联之家(图2-3)。用周云杰的话来说:“过去海尔主要卖的是家电产品,但现在我们提供的是智慧家庭乃至智慧社区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过去的家用电器变成了一个交互的网络器具,每一个硬件实现软件化和智能化。”如图2-4所示是基于海尔的用户价值交换平台建立的物联网智慧小区方案。图2-3 海尔U-home物联之家图2-4 海尔U-home物联网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2.7 连接世界的智慧家庭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物联网时代似乎这句话更为形象:给我一个物联网,我能够感知地球。作为智能家居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家庭(图2-5)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它通过软件技术完成整合、协调,使各种智能产品不再孤立,并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集成智能产品,从而真正实现人和产品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的交互。这一过程中,生态平台建设是核心,智慧家庭的生态系统在产品终端增加了信息搜集与感知功能,改变了过去只能对智能家居实施控制的简单管理模式,通过数据的反馈,让人们真正了解家居环境的真实情况。而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让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实现智慧交互的同时,也打通了整个世界的智能生态圈。借助互联网、云平台与数据交换技术,人们可以轻松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小到家中各产品的互联互通、家与家之间的信息交互,大到社区与社区、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从一个家庭便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发展的预言不再是天方夜谭,这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一过程中伴随着重重困难,如何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解决诸如信息安全、发展碎片化等一系列问题是全球智能家居从业者的课题,而我们相信,这个课题一定能得到正解。图2-5 家庭为中心的感知世界

第3章 四大巨头“和”而“不同”的智能家居争霸

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最小单位,涵盖了围绕家庭的一切智能,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电器、智能灯光、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厨卫、智能温控、智能安防、智能音响、智能空气监测、智能路由器以及一切物物相连的智慧产品。“家”正在成为科技要接管的下一个重镇。巨头寻找新的增长点,创业者寻找新的创业机会,资本和媒体助推,一起让2014年成为智能家居新的元年。就像2007年之于智能手机一样,这一次,Apple、Google还将是打开新大门的“人”吗?微软能否逆袭?三星的位置在哪里?究竟谁能成就智能家居大业?

3.1 微软下注Insteon家庭操作系统

微软有着辉煌的历史,1999年甚至更早,嗅觉敏锐的微软便已经在智能家居上有所思考和尝试,其耗资十多亿美元在全球力推的“维纳斯计划”举世闻名。但是很快项目便被搁浅,然后无疾而终。比尔·盖茨几乎清楚地预见了智能家居的未来,却没能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产品、时机、技术应用水平、人们的消费习惯及渠道配合等整个环境都还不够成熟,这恐怕是“维纳斯计划”以失败告终的主要 原因。

然而微软始终没有放弃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早前微软想通过Xbox One作为家居智能化的娱乐入口,打造客厅的游戏娱乐中心,而微软发布的Xbox第二屏应用SmartGlass还拥有控制家电、冰箱、空调等设备的功能。然而,这一设想的成果依然不尽如人意。谷歌收购智能家居企业Nest之后,许多人都在猜测微软的智能家居将如何布局。在智能家居中受挫的微软在新一轮的智能浪潮中能否有所建树,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悬。

2014年5月,微软宣布与经验丰富的家居自动化技术提供商Insteon合作,并把受欢迎的智能家居并入到其生产范围(图3-1)。从2014年6月1日开始,增强版本的Insteon应用程序成为Windows Phone 8独有的功能,同时平板、手提或台式机都可以运行Windows 8.1。产品包括单独的Insteon LED灯泡,同时也有完整的智能家居设备,比如说Insteon Hub以及一些类似Insteon Starter Kit(启动工具包)的外围设备。目前看来,这种合作还太流于表面。智能家居目前还不独立,智能手机是它的基础。任何设备、任何方案都离不开手机,手机像器官一样伴随着用户。微软在智能手机上的落后必将影响它在智能家居上的发展。因为转身太慢,微软在移动时代已经明显落后于苹果和Google,如果找不到一条符合微软实际的智能家居布局之路,而依旧沿用旧思维去进军新世界,微软在这场智能家居之战上的胜算将小之又小。图3-1 微软Insteon智能家居设备

3.2 苹果布局HomeKit智能家居生态圈

2014年6月2日,一年一度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在美国旧金山拉开大幕,标志着苹果正式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带着它一贯的承诺:简洁、明了、易于使用。大会上,苹果公司用120秒的时间向全世界亮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从字面意思上来说,HomeKit为“家居套件”之意,实际上,HomeKit就是开放的API,家中的每一个物联设备都可以通过HomeKit安全匹配,并完成不同场景的组合。苹果做智能家居是符合人们心里预期的,超前的理念、高明的设计与技术、领先的营销,这些苹果以往的成功秘诀必将为其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中赢得 先机。

从手机到电脑,苹果已经成功“绑架”了全球爱好时尚的一族,众多的时尚“果粉”引发了全球“苹果热”。可以说,基于苹果自身优势条件下的智能家居平台具有庞大的客户基础,而苹果正是想利用这一优势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围城(图3-2)。从其2014年10月公布的17家HomeKit合作伙伴(包括博通、飞利浦、霍尼韦尔、贝尔金、Withings和Marvell Technologies等)来看,苹果已经通过HomeKit实现了对合作者各类设备的兼容,例如智能灯泡、智能锁、智能风扇、智能温控器、车库门和电源插座等。苹果还证实,用户还将可以利用Siri操控这些智能设备。此外苹果还为Apple TV增添了HomeKit支持,这意味着Apple TV也可以被用作智能设备控制中心。

苹果的思路很清晰,它并未推出关于智能家居的硬件(尽管未来它很可能会推出,但现在它不做),而提供的是一个标准+协议,即HomeKit。智能家居单品(开关、插座、灯光、安防摄像头、温控器等)支持HomeKit后,iOS用户可以通过HomeKit平台结合Siri去操控家庭的设备,未来HomeKit还可能开放给第三方App。说到底,苹果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系列智能硬件产品,它在做标准协议,就像它在视频领域所做的AirPlay协议一样。虽然一部分人从一开始便质疑苹果这种“只软不硬”的模式,但是事实上苹果对此早有布局。

手机是目前智能设备终端控制的重要组件,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成功无疑为其在智能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对于市场潜力较大,尚处于早期的智能硬件、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苹果则更多的是进行专利和技术的存储。从网上已经爆出的苹果在智能家居方面的专利描述内容可知,这些专利要么涉及家居设备硬件,要么涉及家庭自动化的管理方法,或者是家庭智能化方案。这些专利足以证明苹果已经具备了生产某些智能家居硬件的能力,它完全有可能在适当时候将专利快速转化为“实体”,实现其在智能家居中的价值。图3-2 苹果HomeKit生态圈

3.3 谷歌凭借Android构建生态联盟

谷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它也是最早开始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巨头之一。谷歌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十分认真,软硬结合、单品加平台一起上是其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基本思路。打造Android开放性生态圈依旧是谷歌的特色及核心优势,Android及OHA(OHA成立于2007年11月5日,由谷歌发起,联合了智能手机生态链上的所有重要环节,目前OHA在全球主要由5类成员组成: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厂商、应用和服务提供商)构建的用户基础将帮助谷歌再造一个新的Google Home联盟。

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第一次努力可以从一个名为PowerMeter的互联网服务开始,它是一个监控家里能源使用情况的在线服务。事实上这次尝试并没有为谷歌带来在这一领域上想要获得的有益信息。2011年5月,谷歌发布Android@Home软件平台(图3-3),这个平台针对的是其他想在家居联网设备中嵌入“智能”的生产商。为了实现Android@Home,谷歌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协议,该协议能用最低成本将家电家居连接至互联网,并允许其与Android设备进行交互。谷歌的初衷在于,通过Android设备与家居环境中的一切设备实现交互控制,将家用电器通过物联网控制在Android@Home的体系中,实现居住环境的完全Android化。其首个此类产品原本会是一个可用智能手机应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但生产商在推出这一产品前放弃了该创意。2014年1月,谷歌用32亿美元完成对Nest的收购,随后,谷歌又收购了两家智能家居创业公司——WiFi摄像头厂商Dropcam和智能家居平台开发商Revolv,进一步扩大了在智能家居市场上的份额,让早前被搁浅的Android@Home重见曙光,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谷歌在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汽车等智能化方向上的延伸与发展,特别是Google Glass(图3-4)、Android Wear(图3-5)引发的智能穿戴热潮,将进一步使谷歌在布局智能家居未来方面占据先机。当然,谷歌Android生态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管理、隐私安全等,是否能够实现Android生态进化将是谷歌的长期 命题。图3-3 谷歌Android@Home连接图图3-4 谷歌智能穿戴Google Glass图3-5 谷歌Android Wear

3.4 三星收购SmartThings拓展智能家居平台

三星被人们称为安卓之王,其在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中大获成功并非偶然。它拥有着强大的软硬件全产业链能力,硬件、渠道和市场综合能力让它在智能化领域占据着很高的起点。和其他已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一样,三星也通过收购形式来完善自己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整体布局。

在这场智能家居布局中,三星优势明显,早已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电灯等多种产品。为了弥补自己在软件上的不足,三星又以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SmartThings公司(图3-6),用以完善和拓展智能家居应用平台。

SmartThings公司是一家物联网公司,主要致力于物联网开发。SmartThings并非物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而是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开放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用开发商和厂商可以开发自己的产品,所有基于SmartThings的家居设备都可以通过它实现互联互通。这一点正是三星所欠缺的。在“家”这个领域三星本身便拥有全系列产品,但是三星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只支持三星的电器,比如电冰箱和洗衣机,而SmartThings则会在并购之后,在享受三星市场影响范围及分销网络的同时,继续兼容其他公司的产品,包括那些来自三星对手谷歌和苹果的产品。此举帮助三星一方面整合了用户的个人消费产品,另一方面也整合了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居软件平台Smart Home将有效拓展三星智能家居应用平台建设。图3-6 三星收购SmartThings

第4章 更加个性化、更多可能性

4.1 智能家居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个性化服务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停地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体验。智能家居承载了人们对于好莱坞大片里科幻生活的所有幻想,可以说智能家居是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更高层次的需要,是超越了产品本身的存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产品只是一个名词,用户购买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产生的增值服务,产品能够满足人内心的需求与期望。因此用户体验绝对重要,它是一个产品的口碑,它决定了产品推广和应用能否成功。智能家居更是如此,好的智能家居产品必须要关注用户体验,为用户量身定做一套完整的个性化服务。准确抓取用户心理需求,实现完美的用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因此调动一切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是智能家居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以前的房屋装修往往只是在视觉上满足人们最美的需求,而配备了先进智能家居则会让一个普通家庭瞬间过上智能生活,满足了主人各种个性化需要。如主人上班或者外出时,只要拨动手机,即可一次性关闭家中的用电设备。人在外地,照样可以全方位了解家中所有动态。回家途中,家中已经为您提前打开空调。回到家中,随时根据心情变幻灯光及音乐模式,营造各种生活场景。家居安全也从此不再担心,如果有歹徒非法闯入家中,主人手机便会实时收到报警信息和拍摄照片,便于通知小区保安制止犯罪。而当人们为家居装修中密密麻麻的线路惆怅,为不断破坏墙体埋入线路苦恼时,无线智能家居会提供一个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要。安装简便,无需布线,傻瓜式安装说明书,只要识字即可明白整个安装过程,实现了安装便捷化。无线智能家居符合现代家庭低成本、低功耗、节能低碳、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活理念。

在这个日益追求差异化、个性化的市场,以用户为出发点,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将服务做到极致,将用户体验做到完美,这将是所有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4.2 可穿戴与智能家居:人性化“小智能”与家庭化“大智能”融合

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同是智能化时代的产物,二者的交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作为人体智能化延伸的可穿戴设备是人与物交互智慧的体现。可穿戴设备作为互联网物理属性的产品,不仅能将人与硬件进行连接,在智能家居方面,可穿戴设备更是家居是否能有效智能化的关键载体,成为开启智能家居的迷你钥匙。而可穿戴设备介入智能家居,还将极大地缩减用户和产品的互动,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零互动”,实现真正的“便捷体验”,目前基于手机、平板控制的智能家居产品时代将会被彻底颠覆。4.2.1 从海尔发布可控制空调的可穿戴设备说起

海尔跨界研发了全球首款能够控制空调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图4-1),这让空调的使用比口袋里的智能手机App更随心。想象一下,跑完步回家,家中空调根据智能手表传达的体温、心率等信息自动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对着手腕上的表简单地发个指令,空调便调图4-1 海尔发布可控制空调的智能手表节出风量。这样就能够对空调进行控制,实现空调的开关机、调节风量、湿度等所有功能。相对现在备受推崇的手机App控制,它甚至省却了掏出手机打开App这两个步骤,让用户可以更“懒”。它带给用户的惊喜是完全让空调变成了“零存在”,人们忘记了“哦,我家里还有空调”。4.2.2 融合了可穿戴终端的智能家居优势

智能家居现在还处在发展阶段,仍需要人来简单操作从而完成指令,所以,控制端在携带上和操作上的简化对智能家居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智能家居的控制端大多是基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为控制界面,如果将控制端改为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将会极大改善用户体验。陈根博士认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更加便捷,将人性化发挥到极致

相对于手机和平板电脑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融合了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家居在使用上将更加便捷。在操控方面,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来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挥手等开启录音或下达指令。这显然比双手捧着设备通过按钮、滑动来翻菜单、搜索更加诱人,极大缩短了用户与产品的互动时间。2.24小时随身携带,无时间空间界限

就像智能手机相比PC更加便于携带一样,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在携带上无疑更加便携。不管你多爱自己的手机,也不可能在晚上抱着它睡觉,但是手表、腕带等可穿戴设备却可以。可以抱着睡觉并不能算是优势,但全天候携带的特性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价值的应用,比如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家居医疗监测等。3.与生俱来的计算能力,让智慧生活有的放矢

由于可穿戴设备几乎跟人体融为一体,因此其所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与生俱来。这些数据与家居系统建设的融合将极大改善家居体验,做到私人专属定制,让便捷真正满足用户所需。4.实现人与物的交互,让家居生活进入智慧时代

目前智能家居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停留在物与物之间的智能连接,不论是基于总线、无线或射频技术,都是基于硬件产品之间的技术探讨。而智能家居的核心是如何让产品智能化后为生活服务,因此基于可穿戴设备进行连接与控制的智能家居产品将有效地连接人与产品之间的智能互动。通过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人体体态数据,自动对产品进行控制,不论是动态或是睡眠。

4.3 大智能家居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变革都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智能设备把人的很多能力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包,在电子时代,速算、记忆力、找路、语言等优势能力如今都不能算作是特别的竞争力,“智能化”正以超出我们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人的生活。而智能概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家居产品进行的新技术改造尤为明显,未来世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4.3.1 智能人:人成为智能化终端媒介

可穿戴设备让人与设备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更好地体现了人在智能时代的主观能动性,而电子与生物的融合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云计算让“智能人”(图4-2)最终成为可能,神仙的“意念控制”不再是幻想。动物内在和外在的绝大多数行动都是依靠大脑细胞的控制,对特定的细胞进行刺激,就会使其发出相应的命令,这种命令会以信号的方式通过神经传到身体各个部位,因而产生相应的反应。在神经影像技术所建立起的大脑控制内容数据库上,将可植入式芯片植入大脑对应的控制位置,利用其对大脑进行电刺激,阻止或记录(或同时记录和刺激)从大脑神经元传入或传出的信号,就可以间接获取被植入人的特定信息或向其输入执行特定命令。在这一基本原理上,将可植入式芯片植入大脑的不同位置,就会实现不同的功能。图4-2 智能人——人成为智能终端媒介

人成为了智能化的终端媒介,家居生活不再需要中央控制电脑,人脑与硬件人机合一,你的“想法”就能帮助你发出指令,并直接操控一切家居设备。4.3.2 未来24小时,智能围绕身边

科幻电影中的虚拟现实结合人的“超强”大脑,未来人们生活中将处处都有智能电子屏的盛景,这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

早晨,低频振动类型的智能提醒配合睡眠跟踪监测数据,在已设定的健康时间之前半个小时以振动的形式唤醒用户,一天好心情从起床开始。全自动早餐设备已经根据数据做好每日分类营养早餐,只需要你睁开双眼,在面前的虚拟智能电子屏中,选择开始,美味的早餐即可送上。上班之前,智能联网设备可以清晰地为你规划实景路线,大数据和云计算会告诉设备实时人流量和车流量,并预计各条路线的出行“拥堵情况”,为你选择最佳路线,提前预订好目的地周边的停车位,并实现网上支付以减少进出停车场的等待时间。离开家后,家中自动进入无人模式,灯光、温控等进入智能节能模式,家用电器进入待机状态,冰箱开始清点食物库存,及时进行网上自动下单、采购补充食材。智能清理机器人开始清洁工作,清洁完成自动待机。下班前,将今天想要吃的中餐/晚餐通过生物智能控制下达指令,家中的人工智能及智能家居设备就开始工作了,根据你的要求,为你准备符合你口味的大餐。忙碌了一天,带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智能监控设备为你打开车库,门禁系统生物识别为你开门,并同时根据你的指令开启家居温馨模式,灯光、音响、空调、电视、家居背景为你营造舒适环境。如果想带朋友狂欢,完全不用出去,只需下达指令,家居帮手们就会为你打造一个盛大的晚会现场,并为你提供丰盛的食物、饮品。洗完澡后,虚拟视频与朋友、家人做简短的晚安问候,进入睡眠模式,根据你的睡眠数据,智能家居自动调节,为你营造最佳睡眠环境,并时刻检测你的睡眠状态。一天生活,在轻松便捷的同时,智能家居还会带给你温暖的问候和关心,人工智能语音更是可以充当你的临时朋友,倾听你的诉说,为你分忧并提供建议。图4-3 智能24小时

第5章 智能家居的“热发展”与“冷思考”

5.1 智能家居“星星之火”初现“燎原之势”

科技的曼妙与未知永远都在不断持续发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造就的海量信息已风卷残云般地摧垮了传统报纸、杂志甚至电视媒体,高效、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撼动着整个世界的生存模式。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生活这样的概念无一不在体现人类希望改造传统的愿景。随着4G时代的到来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继智能手机之后,智能家居成为了新一轮商业红海,家电巨头、互联网巨头以及一些初创公司有的从硬件切入,有的从软件切入,有的从行业标准切入,纷纷发力智能家居。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客厅、整个家庭以及一切与“家、生活”相关的事物将有望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智能家居的“星星之火”已经初现“燎原之势”。5.1.1 智能家居起源于美国后迅速扩展至发达国家

说到智能家居不得不说的就是美国,从1984年的世界第一栋智能建筑到比尔·盖茨的超级“智能豪宅”,正是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程度极高的国度孕育了智能家居的“星星之火”。在这片智能化起源的沃土上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发展优势,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精英,全世界无法比拟的超级商业巨头,开放的文化、活跃的思维、超前的概念,所有这一切让智能家居能够在这里进一步发展壮大并扩散至全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谷歌、微软、苹果、思科以及一系列新兴的物联网科技公司起着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巨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为世界展开了一张巨大的智能化之网,引领着全世界的智能革命。到了本世纪初,智能家居已经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早在1998年5月,新加坡就举办了“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目前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已经涵盖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系统软件配置等。2007年后,欧洲智能家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智能家居呈现个性化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欧洲智能家居的某些方面甚至有超越美国之势,特别是在能源的产生、传输、管理和服务上,有效提高了个体家庭的能源管理,优化了能源消费。韩国智能家居发展可以用4A加以描述,即Any Device、Any Service、Any Where、Any Time,其智能家居设备在功能细分上更加规范化。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为韩国家居智能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星、LG等世界性集团在智能家居的领域的布局也进一步推动着整个韩国家居智能化的进程。此外,韩国政府对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采取多项政策扶持,目前韩国80%以上的新建项目采用智能家居系统。日本也是一个智能家居比较发达的国家,呈现出开发、设计、施工的规模化与集团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功能,兼顾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特点。其家居智能化设备可谓无孔不入,应用程度非常高,除了实现家用电器自动化联网之外,还通过生物认证实现了高阶层次的智慧化功能。

伴随物理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无线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智能生活、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国家建设将纷纷进入发展黄金时期,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已经上升至国家竞争高度。5.1.2 智能家居的“中国热”

在中国,市场从来不缺乏跟风者与概念炒作者。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升级,与“智能”、“智慧”相关的产品在中国变得日渐时髦起来。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2000年,中国开始接受智能家居概念,这一时期,主要是国内的科研机构和有实力的公司嗅到智能家居的广阔前景,它们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一部分国外系统和产品,并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到2003年,国外的产品和系统大规模进入中国,同时中国关于智能家庭网络系统的各种标准陆续出台,各大科研机构与企业继续依据标准进行研发,形成产品进入市场。到2007年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开始在中国深入推广应用,部分城市试点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13年,智能家居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如今中国已有智能家居生产企业上百家,青岛海尔、快思聪、霍尼韦尔、上海索博、河东HDL、安居宝、瑞讯科技、Bechamp波创、威易、KOTI、Control4、求实智能、狄耐克、法国罗格朗、天津瑞朗等一些知名品牌在国内智能家居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国家对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大型项目的推动更使得智能家居产业在中国成为继可穿戴设备之后新一轮的产业热潮,从中央到地方,从庙堂到江湖,中国正在成为智能家居产业最“热”的国家。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一线城市逐步推广至二三线城市,智慧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各类政策出台,引导中国智能家居发展。从行业研究数据来看,如图5-1所示,中国拥有着广阔的行业市场容量,智能化事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图5-1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以国内家电行业为例,中国有2000多家规模较大的家电企业,近30种家电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占全球40%以上;空调、微波炉产量占全球70%;小家电产量几乎占全球90%。作为最早在国内推出智能家电的企业海尔已经确立了明确的“智慧生活”战略,并在白电、黑电和智能控制、安防等领域进行了全线布局。目前海尔不仅推出了能够主动为人服务的朗度冰箱、天樽空调,而且也研发出空气盒子、智能路由器等使不同品牌的产品互联互通的智能终端,此外,海尔U-home的发布是其平台思维的集中体现,海尔“智慧生活”战略已全面提速。家电巨头美的、长虹、TCL、格力等企业也纷纷向智能领域发起进攻,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硬件优势积极寻找资源互补的合作商,开启企业智慧化转型之路。

智能市场的火热自然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的“掺和”,依靠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合作方式,包括小米、京东、腾讯、百度、阿里等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都以最快的方式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并且在没有多少像样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情况下赚足了眼球。百度通过智能硬件的联盟,扩大自身智能家居平台,寄望其云服务为家居产品提供后台服务和数据的支撑。阿里以电视机、盒子等家庭娱乐产品切入,欲通过云OS TV作为智能家居平台的入口,打通阿里在家庭用户的购物体系,同时,阿里云服务为家电产品提供后台服务和数据的支撑,并开始以智能小区作为突破口。京东欲通过App的概念,将京东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一网打尽”。从小米盒子到小米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再到小米电视的推出,小米的智能家居野心可见一斑。各类智能硬件的推出,平台设想,牵手美的,小米的智能布局已经全面展开。国际巨头的市场渗入更加剧了中国行业变革的步伐,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5.2 从产品形态和控制方式看智能家居发展阶段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定律,智能家居的发展同样如此。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并非一朝能够实现,细数智能家居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产品和控制方式的演变上将其划分成几个阶段。1.从产品形态划分

从产品形态来看,智能家居的发展可以分为单品智能化、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系统智能化三个阶段(图5-2)。首先让产品实现单品智能化,再实现智能产品之间的联动,最后才是系统化铺设,将每个产品无缝接入进来,最终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图5-2 从产品角度划分智能家居发展阶段 单品智能化

智能家居发展之初,大部分企业都选择通过智能单品进行切入,并且这种切入方式呈现明显的区分化。互联网企业及一些创业公司一般优先选择小型家电产品,如插座、音响、电灯、摄像头等,而一些传统家电企业则优先选择家电产品,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有特例,比如海尔在将大家电智能化的同时,也在小家电上颇有举动,一边通过内部创业的方式推出智能路由器、空气盒子等产品,一边还依托U+平台推出了大量第三方的产品,如GE智慧照明、Power-tech智能插座、Picooc体脂仪等。

采取单品智能切入智能家居在单品的选择上要十分注意,这里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这个单品需要是家居生活经常用得到的产品,用户关注度必须高,二是可以成为智能家居入口。 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

单品智能化之后进一步进化就进入了智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这种联动首先表现在不同类产品在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上。以Misfit和Pebble的合作为例,Misfit将算法嵌入Pebble硬件设备(如Pebble智能手表),用户通过Misfit Pebble App就可以查看Misfit的数据,还能在成就榜中和朋友PK。再如国内的幻腾智能,它通过搭建小规模生态系统来实现自家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 系统智能化

如今,越来越多品牌的不同品类产品之间在数据上已经做到了更多的融合和交互,但是这种跨产品的数据互通和互动很难自发地进行,只能人为去干涉,如果能将这种人为干涉的互通互联转化为主动的行为,比如抽油烟机发现油烟量太大,自己搞不定了,赶紧通知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