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锋犀利(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15:32:08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如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辩锋犀利(下)

辩锋犀利(下)试读:

十 金戈铁马,辩锋犀利

1.利如剃刀的辩锋

论辩是人们常用的、最正当而且最有效的武器。武器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方法当然各有不同,它的利钝也因武器而异。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它的用法昏然不知,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我们的话语,有时候也像剃刀那样快利无比,有时候也像长矛那样,足可穿人胸脯。说到武器锋利的情况,可真是各具异趣。

有的是可以广为通用,其利如小刀;有的是足以把一个人斩成两截,其利如武士刀;有的是可以把巨木两断,其利如锯;有的是可以穿坚砍固,其利如斧。

事实上,操剃刀,顶多只能裁纸、削笔或是刮刮胡子而已。

要切、割、砍、断巨大或是坚硬的东西,使用其小如剃刀的玩意,必不能遂愿。拿武士刀来说,即使挥斩有术,面对参天巨木,怕也嘎嘎乎称难。

砍巨木,就必须有锯、斧那种锋利,但,若拿锯、斧来刮胡子,那就不对劲到了极点。

语言也是一样,锋利的情况参差不一,有的是利如剃刀,有的是利如武士刀,有的是利如斧头,各有相异,就如人类的面貌,迥然各异。

至于哪一样锋利才好,因各人的立场和工作场所的不同,而大有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有一点倒是不能不知的,那就是:小不能兼大,大可以兼小。

也就是说,剃刀不能砍巨木,斧头却可以裁纸、削笔(虽然使用起来格格不入,但是,终可达到裁、削的目的)。如此推论,当知语言的锋利,与其是剃刀,不如是菜刀;与其是菜刀,不如是武士刀;与其是武士刀,不如是斧头。

因为,使用斧头可以完成较大的事,使用剃刀就无法完成较大的事。这也就是大可兼小,小不能兼大的道理。话是这么说,如果用法得当,剃刀小则小矣,却超过武士刀的效用。

总而言之,武士刀也好,剃刀也好,要是不锋利就百无一用,完全失去了它们本来的价值。说到这儿,就有必要先解释:“什么才是锋利的语言?”

2.寸铁可以致人于死地

经常说话的人,脑筋就会得到磨练。

然而话说回来,语言如果使用过度,又会出现麻烦,不是有句俗话说“过犹不及”吗?这就是说,语言若使用过度,效果反而大减。“寸铁可以致人死命”这句话说明话若简洁,但悍气十足,就会产生不能抵挡的力量。语言的用法是否妥当,就要从这一点来衡量。

一言以蔽之,话要说得恰到好处。

比这更要紧的,倒是发表讲话的时候,脑筋如何与之配合,使之产生最好的效果。

因为,同样是一把刀,如果技巧奇劣,原是可以一砍两断,却变成数砍不断;如果技巧奇佳,原是数砍不断,却变成一砍两断——产生意外的效果。

练过功夫的人,可以用纸捻儿(搓纸而成的绳索状物)把木筷子劈为两半。

又如,修行者可以在刀口上,从容踏过,脚心却一无损伤。

也就是说,柔软如纸,也可以用来劈木,锐利如刀口,有时候也无法伤及脚心。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

平时明敏果断,脑筋奇佳的人,有时候也无法畅言心中所思的十分之一的事。

又,平时拙于言辞,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人,有时候会突然滔滔而言,大展辞才无碍的一面。这种现象到底是因何而起?

3.善于运用巧言辞令

一个人就算脑里打转的是无与伦比的好构想,要是不把它变成语言向别人述说,或透过文笔向别人说明,再好的灵感、构思也会不了了之,到头来等于零。可以说,尽管一个人很聪明,要是语言表现技巧是零,他就无法把所思所想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又,并不是拙于口舌,但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无法畅言心里想说的一半话,论结果就等于“拥有实物却白白糟塌”,实在令人惋惜。

拙嘴笨腮,或是言语不足,即使有十分灵敏的脑筋,也会陷入无用武之地。这无异持有不发火的子弹,中看不中用。总而言之,“说话”技巧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着实不能小看。

在辩论场合,语言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攻击的,另一是迎击的。

两者同样是武器,但是,攻击的时候必须具有撼动对方心魄之力;迎击的时候必须具有摧毁对方论点之力,否则都难以成功。当彼此相谈,发展成争论的局面,这时候足以左右大局的,与其说是巧于言辞,或是拙于言辞,不如说是脑筋能否反应灵敏,应付有术。

什么时候该使出怎样的招数,下面将逐项详述,这儿特别要提醒的是“拥有语言这个武器的人,他精神上的架势如何”便是决定胜负关键的事实。

一个人,当他手持武器而战斗时,必须在精神上有何准备?有何架势呢?以言辞与他人辩论之时,就非有同样的心理准备不可。缺了它,你只有曳甲而奔,弃刀而逃。

4.心理准备重于巧用言辞

古时候,那些浪迹江湖的剑客,到底抱着怎样的心境去出生入死?在日本,妇孺皆知的剑圣——宫本武藏,之所以练到剑心合一,不曾落败,完全是倾注全副精神,修炼“克敌之前,先克己”的秘技所致。他把“克己”看得比如何用剑更为重要。所谓克己就是“战胜自己”,也就是“莫输给自己”,拿现代心理学的说法,输给自己的状态就叫做“心理的内攻”。

以一般的说法,“内攻”就是丧失镇静,或者说“胆怯”——站在人前就浑身不对劲,譬如,冷汗直流,语无伦次,全身哆嗦,满脸通红之类——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

有些人在宴席上致词,突然挤不出半句话来,或是心一慌,说得支支吾吾,冷汗直冒;有些人在情人面前就脸红耳热……这就是心理上奇妙的风暴现象。

这种心理的风暴,到底原因何在?

心理上的内攻,是怎样一个状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我们常常说:“唉,心一慌两眼就发黑,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心一慌(胆怯)”,就是心理上遭到内攻时候的状态之一。

那些被选为奥运选手的运动骁将,往往也因怯场而无法发挥较好的水平。

脑神经愈发达的人,内攻的程度就愈甚。我们常说,某某人神经太粗,某某人神经太细,这不是说神经真有粗细之分,而是指它的迟钝(神经粗)、敏锐(神经细)而言。

迟钝表示脑神经的传达速度缓慢,锐敏则表示脑神经的传达速度快捷。

神经敏锐而又具有足堪匹配的大脑,那就最为理想。问题就在,一般人的情况,是神经敏锐,但是大脑的作用无法与之并称,因而惹起神经质、过敏症之类的精神障碍。

运动选手之所以必须具备敏锐的神经,以及清醒的头脑,道理就在这里。

即使体格很棒,若缺少敏锐的脑神经,这个人充其量只能从事劳力为主的工作,不可能成为拔尖出众的运动选手。

敏锐的神经,具有促使肌肉快捷因应的好处,同时,更具有压倒大脑的负面——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心理上的内攻”,亦即前面提起的“心会慌”、“人会怯场”。

平时,我们即使无所感觉,无所思考,不,甚至沉沉而睡之时,大脑也在“不随意”地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只有撒手而亡的时候才会停止,也许,你会反问:“睡觉时意识不是消失了?”

错了,即使入睡,大脑还是自顾自地做梦,不断活动着呢。或者你又要辩说:“我并不做梦,这不就表示睡觉时意识暂失吗?”

你又错了,“不做梦”的事实上只是“不记得做过梦”罢了。

即使做了一火车的梦,要是清醒之后不复记忆,论结果实在很像未曾做梦,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也就是说,你“睡得很沉,没做过梦”,追根究底,绝非“未曾做梦”,你只是对做过的梦,“不复记忆”而已。

由于某种冲击而昏厥,或因麻醉而昏睡时,情况亦如出一辙。简单地说,睡眠就是指截断了你身心之间的关系这种状态而言。你的心灵由于不再受神经和大脑的支配,得以鼓翼翱翔于意识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这就是道道地地的“梦”。

当你将醒未醒,心灵又受到了大脑的支配,那一部分的梦就此烙印在大脑。当你完全清醒,事后,你就把它当做“梦”来回忆。如此说来,你认为“我做了什么梦”的那个“梦”,说穿了,只是所有梦境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这一番说明,想必你不会遽而置信。

你一定辩说,“哪有这等事?这么说,睡眠云云,不就毫无效用了?累极而睡,却整晚还在做梦,脑筋哪有歇息的时间?”

这一点,你倒可以放一百个心。梦,是大脑最小限度而且是不随意地活动的状态,性质上,跟由生到死从不休息的肺脏、心脏的作用,毫无两样。

所谓“头脑感到疲累”,不是由于它在肆意活动,而是由于人的心逼使它活动过度所致。

有一种检查头脑机能的仪器叫做“脑波检验器”,用它测验头脑机能的强度,您将发现即使是熟睡的时候,每秒钟仍会出现两三次有规则的脑波。把受测的人唤醒之后,您将发现脑波会突然增为每秒钟多达十到十五次。

要是让受测的人参与讨论,使之思考,脑波就呈现每秒钟约莫起伏三十次的小波状。

这件事证明:人,不管睡得有多沉,大脑还是活动如故,也就是说,大脑任何时刻都有所意识。

睡眠时候的脑波,跟思考时候的脑波,两者相差十倍以上,这表示睡眠中的头脑,把机能降低为十分之一,这个用意并非趁此消除疲劳,而是趁此贮存精力。

人,一旦死亡,脑波就不复出现。这就是说,头脑的机能即使在昏厥或昏睡、熟睡之时,还能保持平时十分之一的作用。

情感被激,跟“心慌”到底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大有关系。

刑警问案时使用一种工具,叫做测谎器。这实际上是一种脑波检验器。

在嫌疑犯身上安装这种器具后,向他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要是据实而答,头脑就无须太思考(可以顺口一一回答),所以,脑波也徐徐地、有规则地出现,要是稍动脑筋打算说些有违事实的话,或是因犹豫而脑筋一片混乱,或是急于逃出那种困境而心慌意乱,脑波就突然呈现凌乱不已的小波状。

刑警就根据脑波的走势,判断所言是真是假。对胆大而且厚颜无耻的人使用测谎器,并不管用。因为,他会从容撒谎,脑波也测不出真假。心慌意乱的时候,也会产生与此雷同的现象。心慌或怯场,是指抑制对方的心理状态而言。

人的意识很复杂,它包括了缘自性格的众多情感、欲望、思想,它们不断交织,片刻不得安宁。这种不随意地活动的头脑机能,一旦受到某种震荡或刺激而突然剧烈高涨时,要想抑制,已是回天无术了。这时候的脑波,就很可能高达30次了。

5.胜己则足以制人

从体质上说,容易心慌、怯场的人,脑神经都异常敏锐,始终处于紧张兮兮的状态下。

除了睡眠的时间,神经就像乐器的弦,终日绷得紧紧的,只要稍一触及,就“乐声”大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之敏,之快,一至于此,其紧张的程度实在不难想像。

这种人,只要是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手之所触,对外界来的一切刺激,无不敏感地把捉,搅得头脑没有片刻的安宁。更糟的是经常给不着边际的心思,绑得逃逸无术。

看他的外表,犹若无所思,其实,凡心却思绪翻滚,难以平静。这一类型的人,在谈话、看电影(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之时,反而能够使脑筋不至于太劳累。

由于对外界的刺激太敏感,使他应付无策,所以,即使静静地坐在那儿,脑里还是杂念如云,涌现个不停。

拿带刃的东西为比喻,这种人就像剃刀,明敏果断之处,旁人无可企及,可是,临到必须有所行动,往往紧张过度而心慌、怯场,发挥不出乎时的一半能力。这种人,静坐思考,总会发挥出超众的能力,可是,要他启口陈述,却说不出想说的一半话来。

这就是说,神经的紧张带来的内攻(内向)状态,逼使他的锋利气势,荡然丧尽。

由此可知,内向型的性格,对一个人的起而谈说,有莫大的阻梗作用。

话是这么说,内向这种性格,绝非坏事。

内向型的人,多的是天性良知、戒心强、肯反省,富于智性,所以,为人内向,并不可耻。

内向性特别大的人,如果以诗人的身份渡其一生,还不至于怎样,但要在生存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由于拙于话术,表现力大打折扣,损失之大,可真是无可测度。你的“内向度”到底有多少?对这,实在有必要测试一番,进而对症下药,使你的弱点一扫而光。

心慌而怯场,是内向性症状之一。不但在运动上,在任何时间、地点都会发生使人心焦不安的现象,这种状态一旦变成慢性,我们就称他为内向性的人。

这种内向状态来自三方面:(1)由于极度紧张。(2)由于欲望未遂,得不到满足。(3)由于精神无法保持均衡。

因极度的紧张而来的内向症状,包括前面提起的心慌、胆怯以及脸红症、失语症等等,都属于激烈的心理状态,有这种症状的人,一定要设法矫正才是。

需求不得遂,不满之情就形成情绪上的聚缩现象,盘踞脑中,跟理性激烈拼斗,逼得头脑焦躁终日,时日一久就产生内向症状,变成不易自拔。

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替不得遂的欲望找个借口,使之发散于外,内向状态才能缓解。

外向型的人,即使欲望不遂,却在不满之情未聚缩作祟之前,懂得转变气氛,将那些需求之念,一股脑儿放泻,所以,经常心境开朗,日日如春。

这儿所提的欲望未遂的不满,并不是就食欲、性欲、物欲而言。

受这些欲望的支配,产生进退维谷的现象,即使是外向型的人也难以幸免,所以,不能称它为内攻心理。

从欲望未遂的不满而来的内向,是说经常牵挂自己拙嘴笨舌,处处不如人,身体病弱等等的事,因而不敢言所欲言,行所欲行,且在欲言、欲行之前,就把它抑压在心。

这种内向型的性格,如不及早矫正,对个人的危害,颇为惊人,实在不能等闲视之。

因此,我们把这种内向状态,又称为“负面的内向性”。

跟“负面的内向性”相反的就是“正面的内向性”。

有此倾向的人,他们欲望未遂的不满,不会转成自卑感,而是有强烈的自省心理,或是颇有良知,或是谨而慎之,在说出或做出一件事之前,都会细加推敲。因此,言谈之时,徐缓而进,行动之时,也稳扎稳打。

这是良性的内向状态,内心充满了省察之念,自制之意,所以,但求发扬光大,不必有所改变。

也就是说,它绝不是受“不随意的抑压”而起,而是起于自动的抑压。

把这种内向型的人,设法使他毅然挺身而出,这个社会由于他们的参与,必然变得更光明、更进步。

内向是由于心理上拼斗而起的现象,它的有助于人,是从事哲学之类思考为重的研究工作之时,它的有害于人,是与人有所交谈之时。

当某件事有害于自己,他本人对这也有所自觉,想设法矫正它,无奈,事与愿违,总是无法如意。人类的弱点,为人之难,在此暴露无遗。

任这种弱点慢性化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胆怯、腼腆、卑屈,进一层分析,不难发现这大多是来自性格的不均衡。所以,只要究明不均衡之所在,将它埋葬,症状就不难霍然而愈。

一般而言,迟钝的人几乎没有“内向(内攻)现象。”

这是由于感性、思考力皆弱,无法持有适足以内向的强烈情感之故。

这种人,心情愉快就欣然大乐,手脚齐舞;心情不适就郁郁不乐,缄默终日。

瞧他们那时候的模样,好像发生了内向的现象,实则脑海一片空白。

所谓“内向现象”,绝不是目不旁视地沉思,或是一声不响,无所事事,而是指脑里因紧张或欲望未遂的不满,炽烈如火,却一点不显露于外那种状态而言。

这种内向性,对一个人真是一无助益。

与此相反,慎思熟虑、谨慎成性、省察之心甚强的人,即使脑里不时在紧张状态下,也有欲望未遂的不满,却能够把它抑制在内心,不使之爆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向现象就成了利己的事。

当然,这也得看看抑制的是什么东西。

比如,戒心过重就变成胆怯,守秘之心过强就变成腼腆,自尊心太弱就变成卑屈。

这就演变为该说不说,该起而行动却一无动静,如此把该说、该行动的事全都抑制,可就招致莫大的弊害。

同样是内向性的性格,就有好坏之别。

比如,慎重、反省、自制、思考之类性质的内向性格,皆属良性,只要不逾越界限,倒可以成为超越外向型甚多的优点。

想想,属于自己的“心”,却无法操纵自如,这有多窝囊?内向性就是这么使人头痛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称为“受情感支配”,是来自强烈的感性和紧张感、头脑作用的不均衡,以及欲望未遂所带来的自卑感。

所谓感性强,意思是说,头脑的作用甚强,照说,这种特性是大可活用的,但是,在脑里处理那些感性之时,如果头脑机能无法恒保均衡,不幸,又加了欲望未遂的不满,造成内心的抑制作用,人的心灵就给围困而逃逸无方,甚至引起神经衰弱之类种种精神障碍。

这么一来,就有必要具备不败于强烈情感和欲望的坚强理性了。

这个道理就跟练就其壮如牛的身体,具备无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样。

理性不只是教养和道德心,而是指对任何情感作用产生相反作用的情感而言。

感性强的人,时时受情感的强烈支配,因此,与它相反的情感也自然而然日趋强烈。

这种人的内心,有两种相反的情感共存不悖。

他们往往被称为个性复杂难以了解,或是行为怪奇,道理就在这里。

又,抑压情感的心理机能,“有所思”的思考力,占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善于思考的人,通常是理性很强的人。

这种人属于内向型,即使内心起了强烈的情感,总是有那种本事,搬出强烈的理念来抗拒、抑压,把它有消化之后,吸收殆尽。

感性劣弱的人,头脑机能也相对劣弱,等于是无味、无色,其人如水。

他们的外表显得冷漠如霜,令人疑为颇为理性,事实上,完全相反。

感性不强,理性也强不了,这是不利之论,理性强,说穿了就是感情非常强烈的意思,请牢记这个事实。

内向一词,包括了众多内容。

看到美丽的花,有些人就立刻脱口说出:“这些花有多美!”

有人却只在内心感受,一句不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差异。

属于内向的人,他们的言语,多半是心慌、腼腆、胆小、卑屈之类的抑压、紧张等心理的产物。内向型又称为反社交型,这是指他们拙于社交而言。

其实,“拙于社交”并不是最恰当的形容词,换个说法,应该是“对交际总觉得格格不入”。虽然拙于交际,对交际觉得格格不入,他本人却渴获交际的机会,你说,奇不奇怪?

人,如果无法控制自己,那就休想对客观事物操纵自如。无法战胜自己,也绝对胜不了别人,这绝不是言过其词。

这种人若从事社交为主的行业,或进入演艺界(演剧、歌唱、音乐、舞蹈、电影……),也是其路难通。

当你出现胆怯、心慌现象时,务必在数秒钟之内施行精神管理,使之恢复常态——这种训练平时就不可或缺。

精神管理的秘密何在?假设,有一个人,脑里正受某种强烈的消极情感所支配,他就会在精神上产生动弹不得的现象。

头脑的机能,力足以分担各色各样的知觉,整个而言,它有知觉、需要、记忆的三大作用。

情感应由知觉而来的意识活动,情感更可分类为需要的满足感,以及需要未遂的不满。

例如,憎恶感、嫌厌感之类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全来自知觉需要的不满。

这种需要上的不满,如果非常强烈,它就发生情感上的聚缩作用,顽强地占据在脑里,任您想尽办法,也不能将它驱逐出境,如此一来,它就不再接受其他情感和思考。

正义感也好,虚荣心好,同情心也好,它们都会成为聚缩的情感,碍及头脑的正常活动。

这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如不趁早从脑中赶跑,你就无法使头脑发挥神威,作全负荷的应变。这就扯到精神管理的问题。

想把这些顽固透顶的情感,从头脑中驱逐出境,除非使造成这种情感的原因——欲望未遂的不满,获得解决,势必无法成功。

话是这么说,要是不满可以平息,情感的聚缩早就无法成为气候,可知问题所在,就是无法消除不满。

遇到这种情况,只好搬出其他希求,例如,道德心、逻辑性的理念来抑制它,吸收它。

话又说回来,这事如属可以顺当办妥,又何必如此辛劳?问题的关键就在,说来容易,做来颇为棘手。

情感的紧缩,若说可以凭着相反的情感或道理就能“驱逐出境”,又何必看这本书?只要凭自己健全的见识或判断力,就能使它化为乌有了。是不是?

难就难在无法如此一蹴可成。

要消除这种现象,只需把希求未遂、令人不快的不满,代以另一种希求未遂、但令人好过的不满。且来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这个现象。朋友出人头地的妒心,源于自己不如他的想法。由于自尊心和攫获名望之心的希求,未能得遂,就产生了这种现象。

这时候,如果出人头地的欲望,获得满足,岂不是万事皆妥,无风无浪,何等惬意!问题就在,万事妥不了,于是,这种失望感就化成对希求之事的憎恶感,甚至演变为杀机。当然,如把对方杀了,憎恶感也好,嫉妒心也好,顷刻间化为无形,可是,杀人这玩意万万行不得。

于是,就以迁怒的方式,使那些无罪的狗、猫遭了池鱼之殃,草木也成了嫉妒的牺牲品。

至于,破坏性极弱的人,也就是脾气不暴躁、性子不急的人,别说是狗、猫,恐怕也折不了一片草叶、一根树枝。

由于憎恶无处发泄,只好任它指向自己,以自杀收场,这种例子,可真不少。

其实,在走到这么极端的路子之前,该有自救的方策。这就是前面说的那一招:“把希求未遂、令人不快的不满,代以另一种希求未遂、但令人好过的不满。”

任何希求未遂的不满无法消除之时,只要对类似不满来个转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除心中的结——请把这个事实,牢记于心。

6.不卑不亢理占先

一次,康有为离开广东南海县老家北上赴京,途中特意到江苏南通访问张謇。当时,由于康有为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在京应试开始,曾七次向皇帝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因而闻名天下。但当时他只是一个举人,而张謇却是前科状元。张謇有意卖老,难为一下这个“康圣人”,见面即出一联道:“四水江第一,四方南第二,先生来自江南,还是第二,还是第一?”这里四水指江淮河济,四方指东南西北。这上联张謇稳稳念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咄咄逼人,说第一是狂妄,说第二则等于甘拜下风,使对方难于启齿。康有为略加思索,当即口占下联应道:“三教儒居先,三才人居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居后,不敢居先!”

这里三教指儒、释、道,三才则是天、地、人,下联不仅对得工整、合韵,而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不卑不亢,不失身份。不禁令那位张状元暗服高才,以礼相待。

7.阮宣子三字得官

阮宣子是晋朝人,有一天太尉王衍碰到他,问道:“老庄的学说和孔子的教化,有什么不同之处?”阮宣子答道:“将无同。”这三个字的含义,很难准确地解释,以至留下了一桩公案。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大滑头的含糊措词,等于什么也没说。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说“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在全体上,可以说是大致相同”,“将无同”是把这大段复杂微妙的差异,简洁地用三个字,华丽地表达出来了。哪种说法是阮宣子的原意,无法考证。但是王衍当时认为回答得妙极了,因为这三个字,提拔阮宣子作了“掾”,大概就相当于太尉的秘书长吧。于是当时的人都称阮宣子为“三字掾”,即因回答了三个字而作了掾。刘骱听到这件事,当面嘲笑阮宣子说:“一个字就足够被任用了,何必用三个字呢?”

阮宣子答道:“倘若是天下所仰望的人,也可以无言而被任用,更何必靠一个字呀!”

从阮宣子对付刘骱嘲笑的回答看,他确非低能之辈。后来他官至太子洗马,而且名声很好。

十一 诡辩有术,机敏制胜

1.外延内涵,以我为主

1986年度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

对垒队伍:正方:香港中文大学

反方:北京大学正方:反方同学,请你们不要再逃避这个问题吧。如果发展旅游业是弊多于利的话,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包括这次参加比赛的中国、新加坡、澳门和香港都发展旅游业呢?是否这些国家和地区,这么多的领导人都是愚不可及和盲目的啦。反方:对方同学你要注意,他们所以要发展旅游业,就是因为他们充分估计了旅游业的弊处,比如说中国请新加坡的吴庆瑞博士作我们的旅游业顾问,正是为了兴利除弊,你难道不承认可以兴利除弊吗?正方:说得好啊,兴利除弊就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啊。我们看看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正在发展旅游业。我们从中国开始数吧,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亚、泰国、印度、埃及、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蒙地卡罗、瑞士、英国、爱尔兰、冰岛、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度、日本都不是在发展旅游业吗?反方也能一口气数出这么多抑制旅游业的地方?反方:对方同学,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发展旅游业有弊有利,我们要兴利除弊,问题是现实的世界,毛病并不是轻易可以去掉的。正方:好了,好了,以免对方太过尴尬,我们不再谈数量问题了。对方把“发展旅游业”解释成为“盲目发展旅游业”,那我想请问对方,发展社会主义式的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呢?反方:发展四个现代化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方同学,你不要在这里搞混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请问,你刚才说利多于弊,这利跟弊怎么衡量?正方:香港中旅社总经理陈有生说过,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仅可赚大量外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资金,而且增加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国内有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人数,促进精神文明,请问反方同学,他说得对吗?反方:对方同学,我请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请问,香港发展旅游业的弊处,恐怕你们不会不了解吧?正方:香港有什么弊处呢,我真的看不出来。我倒想问反方同学,如果你们说发展一样事,要样样条件都具备的话,那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反方:我想请问对方同学,你们刚才说发展旅游业的后遗症不是人为的,那么,发展旅游业带来这么多弊处是谁造成的呢?正方:我们没有说过不是人为的,这些弊处正是人为的。反方:但是这些弊处你如何去消除它呢?正方:我方刚才一直强调的是,发展是一个理智的、有计划的过程,现在反问反方同学,有哪些对国家人民有利的条件是发展旅游业所必须排除,或者有哪些对国家人民有害条件是发展旅游业所必须建立的呢?反方:我并不认为这个世界完全是一个理性的世界,如果是这样,我们今天的世界上哪还有这么多的罪恶呢?正方:我方也承认,在目前情况下有些国家是不适宜发展旅游业,Sorry,是不适宜旅游业,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啊!反方:那么,对于这些不适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国家,它是不是发展旅游业就弊大于利呢?正方:我想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只是说不适合旅游业,并不是说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反方:我看不出来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正方:噢!我真的非常惊讶反方同学,竟然把题目误会到这种地步!一件事的存在和去发展一件事,大家都明白是截然不同的呀!反方:正是因为你们窜改了题目,把题目说成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旅游业才是利多弊少,所以才造成你们这样的误解。正方:我们说的是要创造条件,发展旅游业。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请反方同学千万千万不要令我失望。外汇收入和促进基本建设,是旅游业带来的必然之利。请问反方能够举出什么必然之弊吗?反方: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赚钱和不赚钱来衡量的。如果说赚钱,色情业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但是,恐怕那是不义之财。正方:但是反方同学是不是说,只有与基本工业有关的行业才应该发展呢?要是如此的话,香港和加勒比海的岛国不就没有行业可以发展吗?瑞士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富庶而成为新加坡的追赶目标了。反方:我已经讲过,如果像新加坡这样具备了条件的情况下,而且政策对头,注意兴利除弊的这样的方式,发展旅游业的话,我们举双手赞成,我们并不反对发展旅游业,关键看你具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你有没有自然条件,你有没有政局稳定,你有没有人民安居乐业?正方:反方同学,你们承不承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能促进本地的基本建设呢?反方:对,能够促进,但是另一方,如果旅游业出现问题,如果世界经济不景气,旅游业也不景气,那么这会怎么样呢?会带来各个部门的也不景气!正方:请问反方同学,中国政府现在正积极地去兴建圆明园、大观园,试问目的是何在呢?反方:我方同学多次强调,我们中国发展旅游业是充分考虑了它的弊处。正方:噢!反方同学似乎说刚才我所举的这么多的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盲目的、愚昧的、无知的,他们不考虑这些弊处的?反方:正恰恰相反,我们说那些旅游业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至少在近代看来,它可以说是利多于弊的。但是请问这些国家有多少个呢?二百个国家里边有多少国家具有这样的条件呢?正方:反方同学说,旅游业对不景气特别敏感,这是不准确的,以香港为例,在世界普遍不景气之中,旅客人数虽然降低,但是旅客的平均消费提高,相反,香港的总收入反而是提高了,这就说明高消费的一群是不受不景气影响的。反方:我想请问对方,刚才你谈到吃饭的问题,我们大家都不会否认吃饭对人体有好处,但是,我提醒大家注意,现在世界上的胖子是越来越多了,所以说,发展旅游业如果不兴利除弊的话,他必然是弊多于利。正方:反方同学,你反反复复都只举出了一些弊,但是并没有证明旅游业是弊多于利的啊!反方:我们从来没有否认所谓利的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利是很多的。关键是利与弊谁多谁少的问题,这才是今晚的问题。正方:对方常错把旅游业失败也当成是旅游业之弊。反方:对方同学,你们并没有说利弊衡量问题,利跟弊谁大谁小,怎么衡量,你们回避这个问题!正方:我很惊讶对方完全忽视了发展两个字。因此也完全没有想到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反方:正是由于发展旅游业才出现了目前许多的弊处,你们这点看来恐怕不会不注意到吧!正方:我们已经提供了衡量利弊的四种方法,我在这里不想重复,对方完全忽视了利弊的自然性,必然性。他们所举的弊都是可能出现的,又怎么能和我方提出的必然的利来相提并论呢?反方:既然弊处必然出现,那么弊多于利你们又怎么解释呢?正方:我们是说利必然出现,并没有说弊必然出现。反方:弊是客观现实。正方:但是利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方:弊多于利更是客观现实。正方:自然是利多于弊吧!反方:何以见得?!正方:那么对方,请问你们所举的弊有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呢?主席:时间到。谢谢!(正方)反方:我方几位同学已经从几个方面明确阐述了旅游业如果盲目的发展,肯定是弊多于利的。对方同学今天晚上,第一,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衡量发展旅游业的弊多利多的问题。第二,你们设定的:—个条件,就等于跑了题。第三,你们认为发展旅游业就是利多于弊。那么对于那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国家来说,他们发展旅游业利在何处呢?请问世界上熊够具备新加坡或者瑞士你们所举的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国家,有多少个呢?你们在辩论过程中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列举了一些弊处,同时又充分估计了他们的利处,两者比较……主席:对不起时间也到。谢谢!

2.偷换概念,强调思想

思维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不能随便改变它的含义。

同样,在某一论辩过程中,我们的思想也必须具有确定性,不能随便加以改变。可是诡辩者为了达到其扰乱视听的诡辩目的,往往随意偷换某个概念的含义,这就是偷换概念式诡辩。

在柏拉图的对话《欧德谟斯篇》中,描写了古希腊狄翁尼索多鲁斯和克特西普斯之间的一则论辩。狄翁:你说你有一条狗,是吗?克特:是的,一条特别凶的狗。狄翁:它有小狗了吧?克特:是的,它们都跟它长得很像。狄翁:那条狗是它们的爸爸?克特:是的,我明明看见它跟小狗的妈妈在一块。狄翁:它不是你的吗?克特:确确实实是我的。狄翁:如此说来,它又是爸爸,又是你的。故而它是你的爸爸,小狗就是你的兄弟了。

在这段论辩中,狄翁尼索多鲁斯就是在诡辩。其中的“它是爸爸”是指“它是小狗的爸爸”,“它是你的”是指“它是你家的狗。”狄翁尼索多鲁斯偷换了其中的含义,得出“它是你的爸爸”的结论,他使用的就是偷换概念式诡辩。偷换概念式诡辩在大学生辩论会上运用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93BTV“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决赛一场,正方北京大学队在处理辩题“就文化而言是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时就考虑采用偷换概念战术。他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糟粕固然是民族的东西,但并非越是糟粕的就越是民族的。强调“越是民族的”,指的应该是那种能够深刻挖掘民族的精神,体现民族的本质,能准确昭示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捕捉住民族跳动的脉搏的东西,而不是那种浅在的、表象的、落后腐朽的东西。

这样一种对辩题的解释就使得正方不必再为反方利用“糟粕可能更是民族性”进攻而担心。在辩论过程中,正方的立论中采用的偷换概念的诡辩技巧虽然被反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队嗅出了味道,但苦于急切之间无可反驳,北大队把握住战机,不仅在立论上,而且在气势上,语言的形象生动上都占有了较明显的优势,如泰山压顶,不可抗拒,最终获得了冠军。

现在我们将这场比赛正方规范发言的辩词实录下来,共同来领略北大队利用诡辩战术而成功的风采。正方主辩: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即审美文化,它包括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人类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众所周知,正是文化构成了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正是文化使人类不断摆脱野蛮走向进步,正是文化使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的奴役走向精神的自由,从无知的蒙昧走向理性的光明。纵观文化的本质和文化的发展,我们才能分清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才是“越是民族的”。诚然,凡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都可以称为民族的,一些独特的,甚至是糟粕的东西也确实是民族的。但是我想,对方同学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不会认为越是糟粕的、越是被历史发展所抛弃的,才越是民族的。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深入地看待这个“越”字时,我们就会发现只有那些越是深刻表明民族精神的内涵,越是准确地把握民族生命的本质,越是弘扬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的文化,才越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裹脚”与“国骂”可谓是民族的,甚至是一种“国粹”,但并非越“裹脚”越“国骂”,中国人才越成其为中国人。相反,我们的民族恰恰是把批判裹脚谴责国骂的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而越是发扬民族之魂,越是不断地弃恶扬善、超越旧我,民族文化越成其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才越能走向繁荣与辉煌,因而,也就越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作出贡献,也就是我方所说的“越是世界的”。首先,世界是由民族构成的。列维·斯特劳斯告诉我们:所谓民族文化无非是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在世界范围的大联合。因此民族文化自身的丰富与发展,本身就构成了世界文化丰富与发展的一部分。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万里长城,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丰碑才支撑起世界文化的大厦。其次,越是根植于民族的沃土,越能展现民族的智慧,才越能启迪并影响其它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晚年思想深受中国老子学说的影响,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巴黎发表宣言,呼吁21世纪的人类发展要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不胜枚举的事实告诉我们,越是各个民族发自内心的文化火焰才越能在碰撞中产生出世界文化的灿烂的灵光!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早已举世公认:登月的宇航员看到了万里长城,飞向外星去寻找地外文明的“探索者”号宇宙飞船上携带了录用《高山流水》这首中国古曲的唱片。今天,当我们重新高扬起“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面旗帜的时候,我们在心中深深祈盼: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能用他的智慧与力量,为今天和未来的世界重新创造出崭新的、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奇迹。(掌声)正方一助:听了对方同学的发言,我觉得很有必要和你们商榷一下什么叫做“越是民族的”。首先,就文化而言,我方认为,越是能够深刻挖掘民族精神,深刻体现民族的本质,能够准确地昭示民族的以往和将来与民族跳动的脉搏,才称得上“越是民族的”。无论是茶馆中的芸芸众生像,还是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无论是浮华散尽的《红楼梦》,还是沧桑变幻的《百年孤独》,梁祝缠绵的曲调,命运悲怆的乐章,这些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无不深深地揭示出本民族的苦痛与狂欢,喜乐与悲歌,足以展现民族之魂,它们才称得上“越是民族的”。至于对方同学列举的种种糟粕,我们说它是民族的,但是我们今天的话题恰恰是什么叫做“越是民族的”。越是糟粕越是民族的吗?在我国历史上,封建思想、八股、小脚,却越能展现我中华勃勃的生机、深沉的思考和隽永的智慧吗?可见越是糟粕越不能体现民族文化生活的本质,就越是要被民族文化所抛弃,怎么能说它“越是民族的”呢?其次,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但并非形式上越怪异,表象上越奇特就越是民族的。还是果戈理说得好:“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无袖的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第三,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并非越固步自封,越画地为牢就越是民族的,那种封闭保守的观念,只能使人丧失与其它民族对话、交流的良机,削弱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不断扬弃,吸收融合,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的态度才真正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它们才称得上越是民族的呀!唐朝文化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唐人大量吸收了西域的音乐、舞蹈、宗教、建筑的风格,不但没有削弱他们的民族性反而使盛唐文化繁荣昌盛、博大恢宏。鲁迅的小说同样也采用西方的手法,但是谁又说他笔下的阿Q没有打上民族深深的印记呢?我方的观点请对方三思。(掌声)正方二助: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发现我们和对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民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我不明白,对方同学怎么会认为,民族文化越是不断地自我扬弃,越是不断地发扬自己的生命本质,反而越不是我们民族的呢?而裹脚、国骂这种越要被我们民族所抛弃的东西,反而却越是我们民族的呢?请对方同学三思。我们还要提醒对方同学“越是世界的”指的是越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而越是民族的,越是展现了我们民族生命本质的文化才越能从三个方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首先,越是展现本民族生命本质的作品,越能够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而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本身就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从《百年孤独》中的南美魔幻到《战争与和平》中的俄国风情,从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到司汤达笔下的英雄于连,我想请问对方,哪一部深深打上民族烙印的文学精品不曾震撼世界,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经典呢?其次,越能够反映我们民族深刻精神内涵的文化,越能启发和影响其他民族,促进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也就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孔子的思想促进了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启蒙,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导致中国宋明理学的复兴,而在这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中,各民族文化大放光彩。两千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告诉我们,我们越能展现本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就越能走向世界!第三,越深入挖掘我们民族的个性,才越能展示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共性。南美著名作家帕斯说:“只有当我沉醉于我民族的信仰与梦想中,我的心灵才能与这个星球上人类的命运紧紧相连。”一个民族的作家只有当他以自己的眼睛去审视这个民族的历史,只有当他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个民族脉搏的跳动,只有当他用自己的灵感和激情去喊出这个民族的心声时,他才能像一只雄鹰从故乡的悬崖上展翅高飞,向着神圣的太阳去昭示整个世界的真理!最后,当我们再次俯视这样一个“和而不同,同则不济”的文化家园时,我们便会深深地感到,一个民族要想有平等的资格站在世界文化的讲坛上发言,就必须首先牢牢地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之根,而只有当它以本民族特有的方式去塑造我们的民族人格时,它才能向全世界自信地伸出手去,用我们民族的精魂去拥抱整个世界。(掌声)正方三助:我想告诉对方同学,艺术性恰恰是在民族性的熔炉中锻造出来的。(掌声)首先,请允许我指出对方同学的几点错误。第一,对方同学过分强调了流行,而忽视了流行背后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推动力和利益牵制,使艺术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暂时流行并不能表明一种文化现象能够持久地深人世界文化的机体。第二,对方同学片面夸大了糟粕的影响,而忽视了正是对糟粕的不断抛弃,不断批判,不断警戒,我们民族文化才能走向新生。第三,对方同学只看到世界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方式还很落后。只有发挥这些民族的自觉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它们摒弃这种落后文化的糟粕。对方同学以媚俗的流行观、泛化的糟粕观以及变态的西方中心论构造起来的框架,我实在不敢苟同。现在我继续总结我方的观点。首先,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发展与独特成长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斑斓。从沈从文先生笔下湘西吊角楼旁摆渡的小翠到托尔斯泰眼中追求人生幸福却历经苦难的安娜卡列妮娜,从《欢乐颂》光明辉煌的旋律到《高山流水》隽永无穷的回味,从敦煌飞天奋不顾身挥袖散花曼舞轻歌到非洲的岩画、狩猎激战、号角长鸣,(掌声)正是各民族用自己心灵的笔描绘出世界文化的五彩斑斓。其次,各民族文化在与人类命运无法回避的各种命题狭路相逢时,其追求的痛苦、挣扎的艰辛、胜利的喜悦才跃然纸上,构成了一首首撞击人类灵魂的史诗。纵观古今,有美利坚民族的乐观豪放,有德意志民族的严谨思变,有英吉利民族的绅士遗风,更有我中华民族的勤勉上进、坚忍不拔。(掌声)第三,各民族只有牢牢把握住自己文化的源头,深深植根于自己文化的沃土,才能以宽广的胸怀、敏锐的目光坚定自信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第四,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丰富、发展自己,深层开掘自己,这样才能给他族文化提供一个充实明确的参照系,才能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大展异彩,展示人类共同的追求、痛苦。百年探索,千年梦寻,正是各民族发自内心的呼喊与吟唱,才构成了世界文化舞台上雄浑的交响乐。(热烈的掌声)

3.偷换论题,回避交锋

辩论者有时为了回避尖锐的矛盾,或是为了掩饰自己在辩题上的被动,有时要故意偷换辩题的含义,将所要论辩的辩题悄悄地偷换成另一个辩题。这就是偷换辩题式诡辩。明代有位姓靳的内阁大学士,他的父亲不太出名,他的儿子很不成材,可他的孙子却考中了进士。这位内阁大学士经常责骂他的儿子,骂他是不肖之子,是不成材的东西。后来,这个不肖子实在忍受不了责骂,就和内阁大学士顶了起来:“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有什么不成材的呢?”这位内阁大学士听了后,放声大笑,就不再责备儿子了。

在当时情况下,这个不肖子所要论辩的是自己是否成材的问题,但是却故意将这一辩题偷换成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相比怎么样,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相比怎么样,这恰好将原来所要论辩的辩题回避了,这就是偷换论题式诡辩。

4.以偏概全,故意误导

以偏概全,又叫轻率概括。是指故意用片面的、不充分的根据冒充全面的、充分的根据去进行论证,将个别情况片面地概括为一般情况。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其秩序来说,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先认识个别,再认识一般,然后在一般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入认识已被认识的和尚未认识的个别,以检验、丰富和发展一般的认识。归纳法正是这一复杂的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方法,也是人们在论辩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人都是要死的”这类全称命题就是由归纳法得出的。

对某类事物的性质、特征作出科学归纳,虽然都是认识上的进步,但只有在全面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在科学的因果分析的条件下,才是可靠的。以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为依据,作出轻率归纳,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在论辩中,这种把个别当作一般、以部分概括整体、以片面代替全局的以偏概全法,也属于诡辩手法的一种。

比如下列谈判中的一则论辩。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虽已年逾70,仍然经常应付外交事务。一次摩萨台为伊朗石油出口价格的问题与英国代表谈判,他对一桶石油所要求的额外份额超过了一桶石油的全部价格。参加谈判的蒙夫里尔·哈里曼对摩萨台说:“首相先生,如果我们要理智地讨论问题,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摩萨台凝视着他:“什么样的原则?”哈里曼说:“例如,没有一件东西的局部比它的整体还要大。”摩萨台做了个怪相,慢吞吞地说:“这个原则嘛,根本站不住嘛,根本站不住脚。好,我打个比方,比如狐狸吧,它的尾巴往往比它的身子还要长。”说完,摩萨台倒在沙发上捧腹大笑,使得哈里曼无言以对。

事实上,狐狸的整体既包括身子也包括尾巴,狐狸的身子并不是整体而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摩萨台这里将部分当作整体,结果得以摆脱窘境。

比如,古希腊有位诡辩论者与一位哲学家进行辩论:诡辩论者:“我与你不同。”哲学家:“我同意。”诡辩论者:“我是一个男人。”哲学家:“同意。”诡辩论者:“因此,你不是一个男人。”哲学家所同意的“我与你不同”是指有部分属性不同,并不是双方在任何方面都不同,诡辩者将这部分当作一切方面都不同,并由此得出损人性质的结论,这就是诡辩。

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中记录了这么一则诡辩:

5是2和3;2是偶数,3是奇数;5是偶数又是奇数。

这一论辩中,5是整体,其中2和3是组成部分,部分具有的属性,整体并不必然具有,比如,其中2有偶数的属性,而5却不具有。这是以部分代整体式诡辩。

在93BTV“万家乐杯”大学生辩论赛第四场比赛中正方北京大学队就采用了以偏概全式诡辩来维护本方论点:我国现阶段应鼓励私人购买轿车。正方三助:主席、评委、敬爱的观众,大家好!对方同学一直在大谈国情问题,那么我也来谈一谈中国的国情。第一,我国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庭已超过250万,并且伴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家庭还在增多,这是国情。第二,中国经过十五年的改革开放正在迅速发展,并还将迅速发展,这也是国情。第三,我国人均卡路里摄取量,人均纺织品占有量,人均住房面积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我们差得最远的就是人均轿车占有量,这还是国情。第四,40多年来我们一误再误,如果再不发展,付出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将会更加巨大,中国人将永无成功的希望,这仍然是国情。(掌声)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就在于选择的余地太小。外国人有了钱先买车子再买房子。而在中国呢,住房商品化才刚刚起步,福利性购房挡不住迅猛增长的消费势头,而真正的商品性购房又是价高利寡,应者寥寥。如果我们不迅速启动私人购买轿车的市场,一方面会引起盲目消费、低效消费、重复消费;另一方面,一部分人挣来的钱无处花,集中地投入吃、穿、用。不平衡的收入水平,过于狭窄的消费领域,过于集中的消费导向,不把物价炒高那才怪呢!(掌声)为何不打开私人购买轿车的闸门呢?有人说得好:住房商品化好比是取消粮价补贴,事关家家户户,而私人购买轿车则好比名烟名酒提价,愿者上钩,非但不危及老百姓的菜篮子,反而为平抑物价开了一道泻洪闸。中国有两亿多家庭,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即使每年有千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轿车,每年的需求量可达到20多万到30多万辆,国家可以从车价和各项收费中回笼货币80至100亿元。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群体活动没有增加,而个体出行半径却扩大了。目前,轿车已逐渐走向家庭,这是社会走向繁荣与进步的标志,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北京市拥有私人轿车3000多辆,他们的购买者绝大多数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扩大自己的出行半径。就好比我们风流倜傥的主持人,如果他有一部自己的轿车,那他绝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提高效率,把我们的辩论赛办得更好!(掌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们只有抓住机会,迎头赶上,跃上潮头,才能既迎来中国轿车工业的春天,又迎来中国经济的振兴与腾飞,谢谢大家!(长时间的掌声)

正方北京大学的第三助辩的辩词条理清晰又慷慨激昂,但里面又包含着诡辩的成分。因为他在论述本方论点时,用为数极少的特别富裕的阶层来说明国家鼓励私人购车的可能性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国家的政策鼓励应当建立在全民中最具代表性的阶层上。

5.望文生义,随心所欲

望文生义,是诡辩中的一种综合性技巧,它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偷换概念、偷换论题、循环论证等手法融于一炉,故意违反逻辑的规则和法则,随心所欲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古希腊著名的诡辩家欧布里德有一天对他的同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东西吗?”他的同事不假思索地说:“是啊!”欧布里德说:“你没有去掉头上的角吧?那你的头上就是有角了。”这显然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诡辩。

在94长虹杯大学生辩论赛中,有一场辩题是“法制能消除腐败”。这场比赛的获胜方是反方中山大学代表队。反方之所以能战胜实力雄厚的正方北京大学代表队,和反方成功地运用了望文生义诡辩术不无关系。反方采用此战术虽遭正方多次指责,但由于反方诡辩运用比较巧妙,而正方虽指出对手采用诡辩术,但没有准确地揭示出被反方望文生义处的真正含义,或揭示得不够清晰,因而被反方占据了主动并最后取得了胜利。

6.不循常理,幽默诡辩

正是因为诡辩不循常理,所以中外古今历史上凡善诡辩的人几乎都闹过笑话。在众多的诡辩事例中也不乏有其幽默的一面。这是一则外国幽默,说的是两个人吃饭,只有一碟菜:两条鱼,一大一小。一位先生把那条大鱼夹了,另外一个勃然大怒。“多没规矩?”这人叫道。“什么事儿呀?”他的朋友觉得奇怪地问。“你吃掉那条大鱼了。”“假如你是我又怎么样呢?”“我当然夹那条小的。”“那好哇,你抱怨什么呢?那条小鱼还在那儿呢!”

那位夹大鱼的先生虽然取得了这场争执的“胜利”,但他分明是偷换了对方所提的论题,进行的是狡辩。这种诡辩又一时让人无法批驳,从而生气的那人只好自认倒霉。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哥拉就曾看到一个人在教人“买东西不用付钱”的办法,并当场试验。这个人来到一间酒铺,向卖酒的要了一瓶红酒,看了看后又还给卖酒的并说换一瓶白酒。拿到白酒后,他不付钱就走。卖酒的一把抓住他说:“你怎么不付钱就把我的酒拿去?”这个人说:“这瓶白酒怎么是你的呢,明明是我用一瓶红酒换来的。”卖酒的说:“红酒你也没付钱呀!”这个人却说:“我又没有拿你的红酒,你怎么让我付钱呢?”卖酒的一时给弄糊涂了,答不出话来,只得眼巴巴地看着人家把酒拿走了。

很显然,“换酒者”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他采取虚假论证的方法,用一个本不成立的论据去支持他的“拿走白酒可不付钱”这个论点,而这个证据,本身就是虚假的,不足以支持论点的。但这个故事表明诡辩的反驳必须要找到其“根本”,否则只能白白受骗。诗界大家郭沫若性喜玩笑。1945年,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猫国春秋》。《人物杂志》的田海燕请郭沫若、宋云彬、王琦、廖冰兄吃饭。席间,郭老问廖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版画家王琦代为解释说:“她妹名冰,故用此名。”郭老听后,笑着说:“哪,这样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名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大笑起来。

郭沫若这里抓住三个人的名字的表面字意加以联想引申,机械类比显然有悖于逻辑推理规律,但只是为产生幽默而用之-也未尝不可。

7.铃铛之辩,艾子智高

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常常装疯卖傻,向人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把人问得晕头转向,以此取乐。有次他听说艾子能说会道,便在路上截住了他。读书人问:“大车下面和骆驼脖子上,总要挂个铃铛,这是为什么?”艾子说:“车子和骆驼的体积都很大,经常夜间走路,怕狭路相逢,一时难于回避,所以挂上铃子,对方一听见铃声,就好让路了。”读书人又问:“那么,宝塔上也挂着铃子,难道也因为夜间走路要互相回避吗?”艾子说:“你这个人真不懂事理!许多鸟雀喜欢在高处做窝,把鸟粪撒脏了地面。塔上挂铃,风一吹,就可以把鸟雀赶走,怎好拿它与大车和骆驼相比呢?”这个人又问:“鹰和鹞的尾巴上也挂着铃子,哪有鸟雀会到鹰和鹞的尾巴上去做窝呢?”“真怪!你这人说话好没道理。”艾子说,“鹰、鹞出去捕捉鸟雀,有时缚在脚上的绳子会被树枝绊住,挂上铃子后,只要它一拍翅膀,铃子就会响起来,猎人就可以顺着声音去找。怎么是防鸟雀做窝呢!”读书人仍然缠着问:“我看过出丧,前边有人手里摇着铃子,口里唱着歌。从前我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原来是怕树枝绊住腿脚呀。但不知缚在那人脚上的,是皮绳,还是麻绳?”艾子实在不耐烦了,回敬道:“那是给死人开路的,因为这个死人生前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