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窗·201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16:24:34

点击下载

作者:赵惠娟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论之窗·2014

理论之窗·2014试读:

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其中,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和重点。链接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从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时间。在这500年里,社会主义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知识窗《乌托邦》全名叫《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最初由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是一个希腊语,由词根ou(否,没有)和topos(地方)组成,后来这个词成为一个通用词,表示没有的地方,是一种空想、虚构和童话。人们把怀有这种理想的人叫做“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即空想社会主义者。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声音辛向阳(中国社会主义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过程,而且内涵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具体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一个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和“一个制度体系”。“道路”是实践基础,“理论体系”是思想指导,“制度”是根本保障,这三者在逻辑上是相互贯通的,统一于一个“旗帜”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牢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

实践是最硬的标准,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1979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8%的增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今天,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走得对、走得好,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三、正确评价我们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历史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有人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比如,有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之前的30年曾经出现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因而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有的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矛盾,甚至认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因而用前30年来否定后30年。

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要有十分清醒而坚定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想当初,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决定着能否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能否正确评价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四、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持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宣示。

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要提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顺应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撰稿:苏瑞翩)

时代孕育精神 精神支撑梦想——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什么是“中国精神”

认识“中国精神”,首要的一点是明白“中国精神”是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部分结合起来而共同构成的,少了哪一个也不是完整的“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共同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丰富的内涵。知识窗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地发展到现代。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世界文化,支脉很多。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两河流域文明以及古美洲玛雅文化等早就夭折了;曾辉煌一时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经历了中断发展,长期湮没无闻的厄运。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虽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消亡的厄运,却一次又一次地哀而复兴,蹶而复振,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华夏文明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并且代代都有伟大的成就,这是决无仅有的世界奇迹。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始终是指引亿万中国人民前进方向、昭示亿万中华儿女价值归属的旗帜。它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贯穿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始终。爱国主义是人民对自己祖国最诚挚最深厚的情感,是民族凝聚的强大力量。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历史和文化,关心祖国的命运,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时代精神,是在社会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孕育而成的时代精神,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其特征是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表现是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自主意识与民主觉悟、法制意识与和谐精神。

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怀抱强国梦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支撑,从农村改革入手,到建立经济特区,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终于在中华大地上造就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巨变。如今,改革创新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链接2014年5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宽容失败,为创新尝试者提供最大的支持和保障。总理强调,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为什么我们总说中国企业的原创性不够?因为大家不敢去尝试,因为社会没有宽容失败的氛围。要鼓励创投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创新企业起步成长的“前端”。要宽容失败,为创新尝试者提供最大的支持和保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民族精神是精神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传承;时代精神则是精神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拓展。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成为我们追寻“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二、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1.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文化振兴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从本原上实现民族文化的振兴。而文化的内核就是基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近代中国的衰落,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禁锢、精神奴役直接相关。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了民族精神的大解放、大振奋、大焕发,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根本上改变漫长的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所造成的民气、民风上的某些愚昧落后、保守封闭的精神状态,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虽然说在实现中国梦的漫漫征程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从国际上看:国际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处心积虑地遏制中国的发展,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才能凝聚亿万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同建设中国梦?这就离不开伟大的中国精神,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中国人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3.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攻坚克难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如何攻坚克难、破礁除障?同样离不开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道路上,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瓶颈、深层次矛盾问题,必须继续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链接2014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举行会谈。习近平对范龙佩表示,中国和欧盟要做改革伙伴,在各自改革进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支持,为世界各国开风气之先。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和富有,一旦它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进步,都必然伴随着一场重大改革。三、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新形势下的铸魂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1.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大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高扬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精神文化成果,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强化人民的精神力量。

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教育,并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法途径,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2.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植根于亿万人民“寻梦”、“追梦”的火热实践中。中国精神不是凭空而来,只有在实践的沃土上才能培植中国精神,在实干的热流中才能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体现在每个人勤奋敬业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为个人梦、国家梦的奋斗追求中。所以,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幸福生活、开拓美好未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每一个人放飞梦想提供广阔空间、实现梦想创造充裕机会,并引导人们把小家和大家、实现个人梦与实现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

要善于发现、大力宣扬践行中国精神的先进典型,运用生动的素材、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人民。发扬我们民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使中国精神在实践中绽放美丽光辉。

3.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当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所作的闭幕词中谈到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时强调:“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今天,我们要凝聚和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同样要“首先使先锋队觉悟”。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做践行和弘扬中国精神的模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最高价值追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民族去追寻和实现“中国梦”。(撰稿:张洪进)

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第一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一、《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决定》提出,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是对依法治国理论的完善和升华。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同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主要是从法律制度建设的角度、从立法的角度来谈;法治体系则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提出法治体系,意味着法律不仅要制定出来,还要遵守和落实。正如《决定》指出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二、《决定》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这次《决定》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党和法的关系问题。对此,《决定》回答得非常透彻,旗帜鲜明。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关系国本,关系我国法治的根本;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上有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国外有各种攻击言论混淆视听。《决定》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原则,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第一个说明的问题也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声音乔晓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有人提出,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为我国的法律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法律来源于党的主张,法律是党的政策主张的定型化。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宪法修改建议和重要法律的制定建议,经立法机关通过国家法律,全国一体遵行,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能够确保依法治国方向正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从历史上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任何国家法治的成功都不是自然而然到来的,必须有一个坚定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行集中部署。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进行法治建设,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

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决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一方面,要把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要在领导立法的同时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三、《决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新理念《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而且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此次全会的一大亮点。

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决定》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知识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2年对现行宪法作过四次修改。现在施行的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决定》还提出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关于宪法宣誓的主体、内容、程序,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有关人员开始履行职务之前或就职时举行宣誓。《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四、《决定》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在立法层面,着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一是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三是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知识窗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和推动,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规737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和统领、由若干法律门类和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法律体系,国家和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

在行政执法层面,着重打造法治政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是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二是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条措施可谓切中时弊,以往我们的一些行政决策缺乏必要的程序规范,而且决策者本人对决策后果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后,当时的决策者可能已退休,甚至异地升官,无人去追究责任。有了这条措施,重大决策的出台将会更加慎重、更加科学理性、更加符合民意。三是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四是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五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链接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在司法层面,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决定》规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一表述明确彰显了“法治高于人治”的理念,对官员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到追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追责线索,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决定》提出:“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这样做,有利于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本部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审理对统一法律适用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则有利于排除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有利于构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的诉讼格局。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项改革有利于促使办案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决定》还就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和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提出了重要改革措施。链接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这两项改革试点涉及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将先在基础扎实、需求迫切的地方开展试点。目前,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先行在深圳和沈阳设立了两个试点。其中,深圳巡回法庭针对广东、广西、海南三省跨省份民事、商事、行政等案件进行查办,而位于沈阳的巡回法庭则针对的是东北三省的上述案件。

在守法层面,着重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决定》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旨在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一套完整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决定》同时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在法治工作队伍层面,着重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决定》提出:“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法官和检察官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执行者,必须要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大量的社会阅历,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审判案件和办理案件。而优秀律师和法学专家都有着较高的法律专业水平,也有大量的社会阅历和司法智慧,这将会丰富立法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促进我国立法更加成熟和具有前瞻性。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决定》共提出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列举。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信仰,努力把法治信仰镌刻在全民心中,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大家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习惯。(撰稿:刘丽新)

开创法治中国新天地——学习习近平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过去短短两年时间里,对于如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判断、新发展,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知识窗中外法治格言*法者,治之端也。——荀况《荀子·君道》*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商鞅《商君书·定分》*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韩非子·有度》*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联盟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希腊]柏拉图*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德]歌德一、强国要靠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就是说,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中国古人的讲话中其实就暗含着这样一种意思,我们的强国之路靠什么?当然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靠什么做保障?就是靠法治。中国的强国之路要靠法治这种新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法治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新的历史性飞跃。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告诫我们党,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三个善于”同样表现出了对法治重要历史地位的一种判断。我们执政党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归根到底是要善于依靠法治来实现强国梦。二、党要依宪治国

2014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段话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依法治国首先是要尊重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就将党同依宪治国的关系说得很清楚: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但同时党也必须率先模范地执行宪法和法律,率先模范带头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换句话说,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方面,党都是在宪法和法律规范之内。声音乔晓阳(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本法和最高法,是宪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宪法的这两个特征,才能不断增强学习宪法、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使宪法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了历史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后,语重心长地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做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破坏,人民自由权利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新论断是对依宪治国在我国依法治国体系里至高无上地位的一个新的判断和总结。三、依法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那么全面深化改革这60条我们怎么去执行、怎么去贯彻落实?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段话说得很全面,我们的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归根到底要靠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2014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道:“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深化改革这样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部署上的一个清醒判断,其中蕴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改革不是说随便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阻力、遇到很多矛盾,这些阻力和矛盾靠什么解决?过去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可能习惯用土政策、拍脑袋做决策。现在,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要更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破解利益固化的格局,破解既得利益对改革的这种阻力。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得以突破也要靠法治。四、维护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归根到底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份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公平正义视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第一次明确表述司法机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这个表述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新的历史高度。

我们说法治工作、法治建设有很多价值追求,效率、民主、公平、自由、正义,这么多的价值追求我们怎么排序,孰重孰轻,这是我们党要对社会、对人民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掷地有声,维护公平正义是所有价值追求中第一位的、是核心的。这代表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新的认识高度。如果司法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彻底沦丧;如果这个生命线没有保住,政法工作可能归于零,说一千道一万最后都是白说。如果我们这项核心价值追求没有得到最后的体现,其他的价值追求,比如说效率、民主、自由也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公平正义是首位、是核心。五、杜绝法外之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重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这段话旗帜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共产党人执政权力的来源是人民。那么,人民怎么赋予我们权力?是通过法律授予的。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每个人手上的权力都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依法办事、遵守法律的模范和带头人,法律就是我们的红线、法律就是我们的底线,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逾越。我们不能去追求法外的权力。

西方有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阿克顿勋爵说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我们谋求法外之权一定会导致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这些现象显示出,有少数领导干部还在谋取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自己的讲话、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土政策都逾越了法律、触碰了法律红线,这样的法外之权给我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恶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哪一项权力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哪一项权力不是对人民负责的,没有哪一项权力是游离于人民监督之外的,归根到底要体现为接受法律的约束、接受法律的监督。六、依法维护稳定

过去10年,我们国家在维稳方面投入巨大,社会保持了总体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良好,这个成绩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我们越维越不稳,刚性维稳的这种体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值得深思的教训。

过去,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把维稳和维权这两个关系给扭曲了,认为维稳必定牺牲维权。习近平总书记现在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稳定和维权并不一定是此消彼长,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并不一定是“你吃了我、我取代你”的关系,这两者依然可以在宪法和法律的大背景之下很好的协调和维护。尤其是对老百姓的维权,我们不能像少数地方领导干部那样,把百姓的维权视为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视为是老百姓对政府的误解、曲解,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凡属于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我们党和政府都有责任、有义务去解决好、维护好、实现好,只有老百姓的维权做好了,我们的维稳才有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社会上很多所谓的不稳定现象、不稳定事件,很多时候就源于某些地方政府和某些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维护老百姓合理合法的权益和诉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维护稳定这样一个表述,是对我们新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认识和判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的新的继承和发展。七、倡导德法兼治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在倡导法治建设,在强调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候,旗帜鲜明地提出法和德都要重视,倡导德法兼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中就有这么一段话,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声音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之上;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提升为法律制度,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法制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许多社会领域,既需要有硬约束,也需要有软约束。硬约束用外部的强制力量规范行为,而软约束则侧重于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法律和道德共同协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讲得就是我们既要倡导法治,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甚至丢掉了礼治、德治。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中,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底线,诉讼是解决矛盾的最终方式。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决不能仅仅依靠底线,还要有道德的约束与缓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依然是比刑罚更为根本、更为长期、更带有全局性的治国理政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中全会前夕,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的这番讲话,对我国未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滚动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新时代下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就是把法治意识融进人们的骨子里,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让每个公民都能在法治社会享有充分的权利与自由。

一切难题,只有在改革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法治中国更加光明的前景。(撰稿:葛旭晖)

抓住主线 纲举目张——如何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丰富,而且都很重要。我们要学习《决定》精神,有没有什么“纲”或者说是“主线”呢?当然有。这个主线就是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指出:“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个总目标就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声音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讲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的完整体系,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体现了法治的整体要求,通过“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使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让全党全国人民“看得见”、“可操作”、“能感受”、“易评价”,可以成为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这个总目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法治体系,一部分是法治国家。把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有机统一起来,就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两部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则为我们绘制出路线图,指明了具体路径。只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它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个法治体系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要看到,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法律规范不协调、不好用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法律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地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还很严重,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还很大。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无论是党的执政权,还是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都具有权力的天然属性,那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一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三是,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四是,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信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链接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目前,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部分,我们重点要把握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将“三个共同推进”和“三个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三个共同推进”是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知识窗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表述中,首次将“党内法规体系”同“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基本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们党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党领导立法;三是党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四是党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