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住我家:辽宁省“最美家庭”故事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17:41:57

点击下载

作者:辽宁省妇女联合会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爱住我家:辽宁省“最美家庭”故事汇

让爱住我家:辽宁省“最美家庭”故事汇试读:

前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优秀家风、家训、家规代代相传,“孟母择邻”“孔融让梨”等家教故事流传千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推己及人、推家及国,由血缘之亲放大为社会之爱的家庭伦理观念,至今犹有积极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6年12月12日,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为我们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文明的家风,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乐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更要通过创新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家庭为单位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近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妇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工作部署,立足城乡“妇女之家”,广泛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在“妇女之家”展示“最美家庭”光荣榜、笑脸墙,开展“晒、议、讲、展、秀”活动,各级妇联层层寻找、推荐和评选出各级各类“最美家庭”10万余户,涌现出一大批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先进家庭典型,引领全社会形成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勤俭持家、平安保家的良好风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领域落细落小落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作用,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发挥舆论宣传和文化产品导向作用,辽宁省妇联优中选优,从获得全国及省“最美家庭”称号的350户家庭中精选出50个家庭,将其故事汇编出版,期望用身边真实感人的家庭故事,示范引领千万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希望全省广大家庭以“最美家庭”为榜样,弘扬优良家风,以实际行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为扎实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爱是无私奉献

环保使者 传递绿色

如果说,每一个和谐的家庭,都如一株鲜花、一棵芳草,独立于华夏大地的城乡一隅,星星点点美了各处风景。那么,对沈阳万莲街道居民姜艳华这个有着九口人之多的大家庭而言,则并非只美丽了这方圆一处的风光。她已将无数丰美的种子,撒向社区、撒向学校、撒向整个城市,并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将独有的芬芳,遍撒天涯,为我们的地球家园,添了一抹鲜亮的绿色!

姜艳华,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是那个时代走来的极少数读过大学本科的知性女子。她当过团委书记,做过企业工会干部,也经历过知青生活和下岗困境。而今虽已六旬有余,她的风华依旧,在年轻时的干练之上,更让人看到了她儒雅与温润的另一种风貌。人淡如菊,正可以来形容她的品行和情怀。

如果说,幸福是温馨的味道,生活有缤纷的色彩,那么姜艳华的家庭生活,就是绿色的和谐。现如今,人们总是寻求以绿色为主导的消费方向,例如购绿色有机食品,买环保衣料服饰,却很少有人自觉兴起一种绿色的生活理念。而姜艳华一家在倡导绿色生活的宗旨下,独树一帜。他们自建了50卷生活档案,其中有7卷是记录节能减排方法的。她们还利用网上“零碳居家计算器”对家庭日常生活碳排放量进行计算,通过减少各种不当消费达到减排。这个家,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本市唯一一户全国“绿色家庭”。

姜艳华的家,上有九十二岁的老母亲,下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孙女,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丈夫孙多杰,是一位有文化、有修养的机关退休干部。奉养老人,抚育儿孙,柴米油盐,日子过得同寻常百姓无异。所不同的是一家人组成了环保宣讲团,三年来,走进市内65个社区,宣讲环保知识744次,听众近万人。她的团队惠民演出了50余场,受益5000余人。他们制作的视频资料100多个,网上点击率达6万余次。姜艳华家也先后获得“全国低碳创新明星户”、“省、市和谐家庭户”、“五好文明家庭”等80多项荣誉。

全家一起创建了环保博客,自拍了《厨房低碳生活加减法》、《拯救地球为人类自己》、《环保从娃娃抓起》等六部视频节目以及幻灯片。用纪实的方法展现自家实施低碳生活的点滴经验,并上传至新浪和优酷网。这种“自由制片人”的杰作,是由全家人通力合作完成的,丈夫写脚本,儿媳配音,儿子编辑,女儿一家收集资料,姜艳华摄像或亲自演示。

在姜艳华的家里,目之所及,节俭的家风无处不在。阳台上是空豆油桶和苯板箱做成的蔬菜花草培养基,一溜连成畦。在元宵包装盒的凹槽中,嵌入了几排大蒜,鲜绿的蒜苗可以剪了又长地炒几次鸡蛋,来丰富冬季的晚餐。那是小外孙的点子;花色渐变,有图有案,样式新颖的防雨绸小布包包,是用旧雨伞布做成的;春节挂出的一串串红灯笼那是用红黄两色的饮料瓶盖制作的……如此范例,难以胜举!

姜艳华夫妇年轻时就热衷于收集环保资料,从最早的77年剪报开始,一路见证了他们相濡以沫的足迹。如今他们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360个人图书馆,共同整理了300余篇宣传环保理念和节能减排常识的文章,收录了各类文章8万多篇。

姜艳华有着基层社区的工作经历,她始终情系于此。环保理念引领她从这里入手,进而拓展到科普常识、养生科学。作为区“老科协”理事、市社区生态志愿者环保协会副会长,她成为了科普宣传的领头人。针对多数人认为科普环保离自己很远,养生延年离自己很近的普遍心理,姜艳华从健康养生角度切入主题,来说明环保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一句“你不讲环保,别想活到老”!立刻拉近了闻者的耳朵,吸引了观者的视线。她充分利用投影仪、PPT幻灯片以及其他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把内容讲得妙趣横生。并以远近长寿国度和长寿之乡的故事,譬如广西巴马地区的长寿事例,来说明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水清山绿、云白天蓝,才是颐养生命的天然环境,而不是沙尘尾气,喧嚣烦躁的所谓富裕发达。她说:“开着宝马喝脏水,不等到死就后悔!”在一片笑声中,大家领悟了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个理儿。是啊!地球只有一个,她孤独地旋转在茫茫太空中,她偶然成为承载亿万生命的摇篮,无可替代地做了万物的母亲。她的美丽、她的空气和水、甚至她的温度,这些生命存在的要素,都靠你我维护着。她的环境维系着人类和万物的生存。你用的每一张纸、每一双筷子,都关系到地球上的每一棵大树、每一簇青竹的生命。没有了那些植被,我们会活得好吗?听者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而我们的儿孙们,他们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留给他们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关系到人类后世。及此,闻者述者,皆该肃然!

当然,姜老师的学生和听众并不全是中老年人,除了走进校园宣讲,他们还邀请孩子们在放假的时候,跟着姜老师乐此不疲地利用废旧物学习各种小制作,折纸篓、做玩具,既巧手开发了大脑,又提升了环保理念。

当姜老师手握话筒,站在投影仪前的讲坛上,把科普常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时;当她带领团队,在夏日的蒙蒙细雨中坚持为民演出时;当她于灯下利用旧衣服一针一线为孙儿改做漂亮的马甲时,有谁会相信,她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呢?她的“绿色家庭”是滋养她永葆春色的沃土;她的老伴、儿孙,是她最无私的支持者;她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城市居民的楷模。让我们都承接一粒她播撒的丰美种子,去培育一棵枝繁叶茂、朝气蓬勃的绿树吧!

漫漫植树路 深深守护情

在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有这样一家人:30年前,一位45岁的蒙古汉子领着42岁的妻子、19岁的儿子和13岁的女儿承包了500亩远离人烟缺水无电的沙丘;30年间,他的儿子为这片沙丘献出了左臂,他的妻子,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摔伤后,至今只能依靠椅子在地上挪动,他的女儿结婚后也把家安在了这里;30年来,他们的住房也仅是从地窨子变成了三间简易石头房和五间简易的架子房;30年后,青丝变成了白发,青年步入中年,而他们付出了30年心血的这片沙丘,却变成了有着8万多株松、杨、榆、柳的森林,守护着身后上千亩农田和村庄的安全。他们就是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敖力营子村的屈长友一家。

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是辽宁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大风速达24米每秒。有风并不可怕,然而风和沙结合到一起,就成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头号敌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恐怕很难想象风沙会大到什么程度。80年代以前经常出现大风过后推不开门,从窗户爬出去挖沙开门的事。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30年前的1984年夏,也就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第二个年头,年轻时曾经念过林校的屈长友盯上了村东风口上的“转山子”,并且同村上签订了30年的绿化承包合同,开始了防沙栽树的艰苦历程。

当屈长友跟村里签订了承包沙漠30年合同的事一传开,乡亲们都瞪大了眼睛:“他疯啦?”“那里除了豆鼠子和恶狼没别的活物,树能活么?”“风大沙多,不是白白往里扔钱嘛!”

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相信他在那里能把树栽活。

合同签上了,屈长友便领着家人不顾黑天白天地奔波在这500亩的沙丘上。他一手拿锹,一肩扛镐,披星戴月,顶风冒雪,见到沙包就平,见到石头就捡,历时一个多月,荒芜杂乱的500亩荒丘终于有了点儿模样。这一年的冬天,足以顶上屈长友以往的十个冬天。他一边忙着平沙填壑,一边忙着请乡林业站、水利站的技术人员帮助测量、设计、打点、埋桩。春节前,他变卖了家里养的40多只羊、12头牛、两匹骡子、两匹马和1头驴,总共卖了4000多元钱,亲自跑到黑龙江和白城子,定购了两万多株杨树苗和松树苗。

1985年的春天来临了,屈长友一家开始了他们的植树治沙生涯。一家人根本忙不过来,他们请来了邻里乡亲和亲戚朋友帮忙,奋战近一个月,在这片荒丘上栽松树和杨树共计180亩20000余株,埋柳树20亩3000多株,埋下沙棘、苕条30多亩。一场春雨过后,往日的荒丘呈现出一派生机,更使屈长友坚定了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了管好这片新植林,他一狠心把在村子里的住房也卖了,举家搬入了转山子。

1986年春,是屈长友一家最难忘的一年。自己栽树也不好意思总去求别人帮工,花钱雇还雇不起,没有办法,他领着妻子和儿子女儿,披星戴月硬是凭一家之力又新植了两万多株树,并用车拉、肩挑、手拎,从几里外的小河中取水,把两万多株树普遍浇了两遍,柳树和松树成活率都达到了85%以上。就这样,三十年来,屈家三代人年复一年,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这500多亩沙丘全都栽上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松、杨、榆、柳等树种,总株数达8万多株,彻底锁住了一个肆虐多年的风口,织就了一张绿色的大网,护住了身后的千亩农田和村庄。

创业艰难,不是亲历者很难想象。每当说起创业中的往事时,屈大婶胡淑凡眼里总会含着泪花。

转山子名为山,其实全是连绵不断的沙丘,最初的十多年,他们一家人就住在沙丘高处挖的“地窨子”里。没见过地窨的人无论想象力怎么丰富也很难想明白这是什么。

屈长友的老伴胡淑凡告诉我:“就是把山包抠个坑,三面借山包为墙、上边搭个盖,就成了。”

屈长友的儿子屈广德则介绍说:“地窨子总共才10来平米,里边还要搭锅灶、搭炕,别提多憋屈了!”

多少年过去了,野狼双爪搭在窗玻璃上撕扯,豆鼠子在洞里闪光的亮眼,长虫高高抬头、吐着红信子的情景,仍让这一家人心有余悸。

如果说住的问题还好解决的话,吃水就成了更大的问题。在最初的三年里,屈家人夏天吃的是三里外泡子里的水,冬天吃的是泡子里的冰。无论冬夏,泡子里的水不沉淀一宿都无法喝。直到1987年,爷几个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在转山子的一处洼地里打成了一口水井,说起这口井,屈老汉现在都觉得后怕。由于是在沙地里打井,在打到一半的时候发生偏井,差点儿没把一个请来的帮工亲戚埋在井里。

树一天天长大了,有句俗话叫“三分种七分管”。面对即将成材或已经成材的这一大片林子,屈老汉和他的儿女们每天都要上山巡视两三趟,这是他们的“例行工作”。一次走3公里,一天两次要走6公里路,一年要走2190公里,30年,则走了65700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10多个长江的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一圈半还多!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这位曾经得过脑血栓、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竟然红光满面、白须飘飞,走起路来不输于青年。

屈长友一家创造了奇迹!这奇迹不仅仅使当地的老百姓受益,更使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后辈受益。和他们的付出相比,可以说唯独屈长友和家人没有直接受益,看看这30年来他们的付出吧。

为了这片林子,胡淑凡老人在门前冰雪中滑倒,摔成胯骨骨折。因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同时伴有其他疾病,不能使用麻醉剂而无法手术,只能瘫在火炕上静养,至今只能扶着椅子挪动身体。

为了这片林子,儿子屈广德一家跟老人一块生活在这片沙丘里,全家5口人,只靠20亩大田和放养的10多头牛支撑生活,为了增加养殖业的收入,屈广德在铡草时被机器切去了半条左臂。

为了这片林子,老姑娘屈秀清找婆家时,屈长友对小伙张健龙说:“条件就一个,结婚后倒插门,家安在‘转山子’。”为了爱情,张健龙只好“从命”,他们把家安在距屈长友家400多米的地方。谈到未来时,屈秀清总是乐观地说:“我们俩跟爸一块看好这片林子,也不该人不少人的,挺好的。”

2005年至今,有人先后出价100万、160万、200万想买这片林子,屈长友都拒绝了。为什么不卖?屈长友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林子不能卖,没钱我可以想办法,可是林子卖了,树就有可能被砍,树要是被砍了,这里可就全完了!再说,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快30年了,我看着它们一点点成材,这其中的感情是用钱换不来的。”所以,时至今日,他们守着一座“绿色银行”,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们生活面临的困境也牵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心。为了解决老人的困境,县、乡领导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在生活上和植树造林方面给予老人帮助;县文明办先后组织省、市文明单位慰问屈长友一家,为老人带去电视机、电饭煲、衣服、被褥等必备的生活用品及慰问金。2005年,乡政府补助屈家1万多元,帮助他们翻盖了住房,同时为他家专门铺设了一条和公路相连的3公里长的沙石路。尤为令人高兴的是,省、市、县林业部门经多方沟通,于2013年启动了专项资金,解决屈长友一家用电的问题。

30年间,党和政府也给予了屈长友老汉众多的荣誉称号,然而,当我看到资料显示,世界上几乎每1分钟就有11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全国沙漠与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在这种大环境下,科尔沁沙地已经停止了南侵的步伐,这样的现实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些荣誉,他们得来不易也当之无愧。

每天,当我们仰望家乡的蓝天、白云,穿行于绿树丛林中时,总是深深地感恩。感恩屈长友以及同屈长友一样了不起的平民治沙英雄们孜孜不倦、万般辛苦的付出,让我们能在许多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我们美好的明天。

亲仁善邻家和顺 传统文化薪火传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站在永乐公园的晨读站里,沈宗荣和高静云两口子看着将近二百人集体晨读的场面,不禁觉得心潮澎湃。听着古典文化当中纯粹,简单,发人深省的名言妙句,老两口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要知道,当初站在这个晨读站里坚持每日晨读的,只有四个人。晨读站中有余热,和谐家庭诵诗篇

家住鞍山市铁西区永乐街道静电社区的沈宗荣、高静云老两口,退休之后犯了愁,平时上班忙里忙外,这大半辈子走过,觉得生活充实,家庭和谐,可当闲下来时,却觉得生活远没有忙碌时有滋味。

碰巧在2008年9月,“晨读文化经典,添彩鞍山文明”大型公益晨读活动在鞍山展开,曾经研究过传统文化的高静云觉得这是一件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她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今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源,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习的。”

就这样,已经退休在家的高静云成为了鞍山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简称文促会)的志愿者,并积极帮助文促会扩大影响力。她觉得,传统文化想要深入人心,必须每天接触,眼看得见,耳听得着,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于是她在永乐公园建立了晨读志愿者服务站,担任站长,并担任了文促会分会——晨读协会的总干事。

高静云担任了晨读站站长,却担心老伴沈宗荣不高兴,害怕自己的忙碌给老伴带来影响,可高静云万万没想到,沈宗荣在听说高静云加入了传统文化宣传的行列后反倒很高兴,甚至为了支持她并发挥自己的余热,也一起加入了这个集体。

然而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晨读站中只有寥寥四个人,广场上四个人大声朗读的情景并没有使这对老夫妻尴尬,反倒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知不觉,这个小小的晨读站中的身影不断增加,声音也渐渐明亮,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到如今,已然有将近二百人的规模。站在永乐公园的广场上,耳边不时传来的郎朗诵读声,让这座城市早间的空气都带有一丝古典自然的意味。

在高静云和沈宗荣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极富内涵充满意蕴的集体中,他们的儿子也经常出现在这个晨读站中担任义工,忙碌间,看见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在做公益,这种景象,在众多的民众和工作人员眼中,成为了心中最美的画面,成为了这个小小广场上最为人称颂的诗篇。

每年4月中旬到10月末期间的周末早晨,夫妻二人都会怀着愉悦的心情,迎着朝阳,带着晨读宣传工具,晨读单页等,来到永乐公园带领大家诵读国学经典,共享文化清晨。高静云身披“晨读志愿者”绶带,热情地向游人宣传诵读文化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发放晨读单页。为了让大家能够更舒适而高效地进行晨读,他们自费为大家购买小凳子、红帽子、本、笔、文件夹等,而为了便于工作,他们还在家里配置了彩喷打印机,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他们不变的宗旨。每逢重要节日,高静云都主持专题晨读活动,在网上下载并打印有关节日的诗词歌片等资料,精心为大家制作照片彩页。

正是老两口无私的奉献感动了很多人,这种用心,这种细致是如今很多人所欠缺的,而这种精神,正是在高静云和沈宗荣几十年来对别人的善意,对工作的认真中养成的。这种精神,这种家庭,这种德行,是让人所敬佩的,他们为这片钢都土地上的人民做出了一个家庭的榜样,成为一种始终鞭策人前行的力量。现代书香家风正,传统文化气息浓“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见帅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杨家将舍身忘家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从高静云嘴中唱来有腔有韵,实际上,这是高静云一辈子始终爱好的艺术。

前些年,高静云在鞍钢京剧团演戏,现如今已经离开了京剧表演舞台,也正是由于京剧对自己的熏陶,当初她才会主动去担任文促会的志愿者,才会有后来晨读站的规模。

高静云在前面唱着,老伴沈宗荣也不闲着,拿起相机随时给英姿飒爽的老伴儿拍照,他爱好摄影、象棋,最近高静云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性演出,沈宗荣总会拿起相机跟随,做起了随行记者,专门负责在演出现场为老伴儿拍照。

在外人看来,这老两口的老年生活恩爱细腻,惹人羡慕,而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只是几十年风雨同舟,互相扶持之后的默契,那种平淡自然的甜蜜不禁让人感慨这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儿子沈德俊是个书迷,家中藏书3000余册,他感慨:“就是在他们俩的影响下,我才这么喜欢书,读书是需要个引路人的,你感兴趣读了第一本,剩下的才是你自己挖掘的。”

2012年12月,孙子沈永谦的出生给这个和睦的大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幸运地诞生在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而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但我们都相信,在这样一个书香环绕,经典吟唱的家庭中,这个可爱的生命会受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诲,这种时时刻刻的敦促,才是一个拥有底蕴的门第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而一个从小聆听《弟子规》和四书哲理的小孩子,又怎会辱没家风呢?

如今已然接近两岁的小永谦已经慢慢能够独立做自己的事情了,家庭的熏陶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奶奶高静云就开始做有照片文字的成长档案册,将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不只给永谦的未来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同样也为这个最美家庭刻下了深刻的一笔。点滴事无私奉献,爱心行全家动员

高静云和沈宗荣并没有止步于小小的晨读站,在那里,他们俩用精神感染民众,用经典影响人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但他们不只在精神上鞭策自己,同样在社会实践中付出了实际行动。

社区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马庆增,腿有残疾,走路拄双拐,生活不便,高静云组织志愿者多次到老人家里打扫卫生,洗衣服,让老人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马庆增老人握着高静云的手感动得要掉眼泪。

还有一次,早已搬走的老邻居家里电线老化,导致室内灯不亮,老人孩子连续几个晚上摸着黑,家中没人帮忙,打电话向沈宗荣咨询请求帮忙,他二话不说,立即前去帮助修复,当邻居家的灯泡再次亮起,老邻居千恩万谢,这灯泡点亮的,不只是一个屋子的光明,更是邻里之间那盏不灭的明灯。

2012年4月21日,鞍山日报社组织了“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植树活动,高静云带领志愿者们在东山风景区栽了300多棵板栗树,老夫妻更一起栽下了同心树,这棵同心树不只意味着夫妻同心,更是家庭同心,城市同心。

在2015年创城活动中,市里组织交通文明百日行动,高静云带领十名志愿者到站前虹桥头、公交站点做交通引导。儿子沈德俊为文促会国学图书馆捐了价值近千元的古典文学书,十年来无偿献血13次。全家人经常助残、助学,赈济遭受洪水、地震的灾民,累计达万余元。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小事,没有一件毁家纾难,但却件件直击人心,从小事方知德行,从细节方知人品,从点滴中才能品味出一个家庭的美丽,做好事并不是炫耀,而是一种享受,高静云和沈宗荣两口子把从人生中,从古代先贤的哲理中品味出的内涵,体现在精神上,体现在公益行动上。

这个家庭像是一本书,像一本底蕴深厚的经典,像一本情节生动的小说,像一本浓墨古香的诗集。上到祖辈高静云沈宗荣,下到孙子沈永谦,每个人在这个家庭里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词句,是章节,是社会和谐家庭的典范,是城市文明当中一盏永明的灯火,照亮这个城市,也照亮你我心中最为美好的一角。

爱岗敬业“老黄牛” 夫唱妇随传递爱

提起环卫这个职业,人们常常会想到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更别提夫妻俩一起从事这项工作了。而在抚顺市望花区环卫处有这样一对夫妻,48岁的丈夫王春元从事环卫工作30余年,妻子朱春丽也在一线环卫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他们对工作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誉。由于敬业,王春元曾先后获得抚顺市文明标兵、抚顺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抚顺市规范化服务标兵、抚顺市十佳环卫职工等荣誉称号,今年环卫工人节又被评为“抚顺市优秀环卫职工”。工作中的“老黄牛”

见到王春元和朱春丽是在王春元工作的望花区营口路上,当时王春元正和同事一起在光明集贸市场清扫,妻子朱春丽完成上午的清扫保洁工作刚刚下班。

王春元工作的路段紧邻光明集贸市场,每天下午市场收摊儿后,他和同事都要将市场内清扫干净。市场内杂物、烂菜叶非常多,每天清扫起来都非常辛苦,可王春元从来都是抢着干。

说起王春元的敬业精神,无论在他之前工作的光明环卫所还是现在工作的海城环卫所,都是非常出名的,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还因此送了他一个绰号“老黄牛”,领导、同事都是赞不绝口。“他干活从来不用领导操心,眼睛里总能看到活儿,而且自己会主动去干,这不你来之前他刚帮同事修好了辆三轮车!”采访中,王春元所在的海城环卫所所长魏丽说。

1984年参加环卫工作的王春元,也算得上是一线环卫职工中的“老资格”了,可在工作中他从没把自己当“老人”,无论脏活累活都抢着上前。魏丽告诉记者,本来王春元一周可以休息一天,但只要单位有工作他就会放弃休息。每年雨季,垃圾点经常被大雨灌满,他总是毅然跳进水里,清杂物,排积水;每年冬季除雪时,他更是冲在前面,遇到所里人员紧张,别的同事两个人推一个车子干活,他自己单独推一个车子,一个人承担着两份工作量……助人为乐,不遗余力

王春元与朱春丽的女儿正在读高中,家中还有一个年迈的父亲需要照顾,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三千多元,需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遇到同事有困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王春元的领导和同事曾做过统计,二十多年来,王春元坚持义务维修单位各种用具,为单位节约资金达数千元,而他帮助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一次,一位同事生病住院,没人护理,得知这一情况,他利用休息时间护理,为其端屎端尿,翻身洗脚,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定数额来帮助这位同事。还有一次,王春元发现一名同事带的馒头长毛了,他便悄悄到市场买了热腾腾的馒头和咸菜,送给了那名同事。

同样,朱春丽在工作中也是尽心尽力。近几年,由于环卫岗位工作辛苦,工资较低,很难招聘到工人,遇到单位缺人,即使自己正在休息,朱春丽也会主动到单位加班帮忙。“每天看着自己负责的街道干干净净的,我就很开心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那就要做好!”王春元说。夫唱妇随投身环卫工作

采访中,记者提出要给两人拍张合影,妻子朱春丽也拿起了扫帚,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力度,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年近五旬的女人。

朱春丽告诉记者,她与丈夫王春元结婚不久就从原单位下岗了,于是她就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望花区环卫处成了一名临时工,一干就是十几年。

同在一线工作,夫妻二人虽然负责的工作区域不同、工作时间不同,但是都是一样的忙碌。每天早上天不亮夫妻俩就得出门工作,遇上冬季除雪,经常一整天都回不去家,常常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孩子也习惯了,我们要是没时间回家,她就自己对付一口,有时候回家太晚了,也就不做饭了!”妻子朱春丽告诉记者。

2015年的除夕夜,正赶上降了一场雪,王春元和朱春丽除完雪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了,孩子和老人已经休息,连口热乎的年夜饭都没赶上吃,两口子就拖着疲惫的身躯入睡了。在这十多年里,这样的春节王春元和朱春丽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了。虽然工作辛苦,也经常没时间照顾家里,但王春元和朱春丽从没有抱怨过,“当初是看他从事这个工作觉得挺好的就过来了,这么多年虽然累点,但干着踏实!”朱春丽说。

王春元与朱春丽曾经的领导管玉洪告诉记者,夫妻俩一同在环卫一线工作,但从没因为家里的事向单位请假,就连母亲生病住院,夫妻俩都是轮流利用下班时间看护。朱春丽身体不好,但干起工作从来都是脏活累活抢着干,她负责的区域每次检查都是满分。

大山里的守陵人

8月9日,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67岁的农民徐根旭像往常一样跟老伴步行前往烈士陵园,那里有他们一直守护的18位烈士,这一守就是24年。

24年里,风雨无阻,从一片黄土到青松环抱、花团锦簇,徐根旭跟老伴李贵荣用心去打理、清扫着烈士陵园。当年亲手种下的一棵棵小树,如今已经一人多高,绿树成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在大山里做着默默无闻的守陵人,脸上的皱纹和手上的老茧都在诉说着这么多年的付出与不易。如今,徐根旭身体不太好,每次去陵园都要带着几个药瓶。

许多人问他:“你守护烈士墓,图个啥?”徐根旭总是憨憨地回答:“我啥也不图,也没啥可图的。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把烈士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