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曾敬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0 10:11:23

点击下载

作者:朱鸿秋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曾敬光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曾敬光试读: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曾敬光朱鸿秋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曾敬光/朱鸿秋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

ISBN 978-7-5132-4986-7

Ⅰ.①川… Ⅱ.①朱… Ⅲ.①曾敬光—生平事迹 ②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 ②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02049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0.75 彩插0.5 字数187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4986-7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田兴军 杨殿兴

副总主编:杨正春 张 毅 和中浚

编写秘书:毛黎黎 邢 军《曾敬光》编委会

主  编:朱鸿秋

副 主 编:吴克明 张庆文

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朱鸿秋 刘皎洁 李 政

     吴克明 张 路 张庆文

     曹 婷 韩姣姣曾敬光先生在图书馆曾敬光先生查视重病卧床患者曾敬光先生亲自为患者煎药曾敬光先生青年时期勤奋好学曾敬光先生手抄书《逐病》曾敬光先生晚年曾敬光先生部分手抄病案及书稿曾敬光先生手抄《温病全书》曾敬光先生手写处方全国中医辞典审稿会(第一排右二)《中华大典·医学分典》论证会全体代表合影(第一排左五)总序 加强文化建设,唱响川派中医

四川,雄居我国西南,古称巴蜀,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川号称"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弥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经过特殊的自然、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积淀,四川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学术繁荣,医派纷呈,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官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920支医简,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其精美程度令人咋舌!又一次证明了针灸学派在巴蜀的渊源和影响。

四川山清水秀,名山大川遍布。道教的发祥地青城山、鹤鸣山就坐落在成都市。青城山、鹤鸣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2000多年,不仅传授道家的思想,道医的学术思想也因此启蒙产生。道家注重炼丹和养生,历代蜀医多受其影响,一些道家也兼行医术,如晋代蜀医李常在、李八百,宋代皇甫坦,以及明代著名医家韩懋(号飞霞道人)等,可见丹道医学在四川影响深远。

川人好美食,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的川菜享誉国内外。川人性喜自在休闲,养生学派也因此产生。长寿之神——彭祖,号称活了800岁,相传他经历了尧舜夏商诸朝,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彭祖山坐落在成都彭山县,彭祖的长寿经验在于注意养生锻炼,他是我国气功的最早创始人,他的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他善烹饪之术,创制的“雉羹之道”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繪?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养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五代、北宋初年,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是四川安岳人,著有《指玄篇》《胎息诀》《观空篇》《阴真君还丹歌注》等。他注重养生,强调内丹修炼法,将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被后世尊称为“睡仙”"陈抟老祖”。现安岳县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陈抟墓,有陈抟的《自赞铭》,这是全国独有的实物。

四川医家自古就重视中医脉学,成都老官山出土的汉代医简中就有《五色脉诊》(原有书名)一书,其佘几部医简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学者经初步考证推断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亡佚的经典书籍。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而此次出土的医书中脉学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唐代杜光庭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3卷,后来王鸿骥的《脉诀采真》、廖平的《脉学辑要评》、许宗正的《脉学启蒙》、张驢的《三世脉法》等,均为脉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昝殷,唐代四川成都人。昝氏精通医理,通晓药物学,擅长妇产科。唐大中年间,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证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3卷,是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加之北宋时期的著名妇产科专家杨子建(四川青神县人)编著的《十产论》等一批妇产科专论,奠定了巴蜀妇产学派的基石。

宋代,以四川成都人唐慎微为代表撰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代本草之大成,促进了本草学派的发展。宋代是巴蜀本草学派的繁荣发展时期,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孟昶、韩保昇的《蜀本草》等,丰富、发展了本草学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宋代也是巴蜀医家学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四川成都人、著名医家史磁献出了家藏的《灵枢》,校正并音释,名为《黄帝素问灵枢经》,由朝廷刊印颁行,为中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史搭的奉献就没有完整的《黄帝内经》。虞庶撰著的《难经注》、杨康侯的《难经续演》,为医经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史堪,四川眉山人,为宋代政和年间进士,官至郡守,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的名医许叔微齐名,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重要的名家方书之一。同为四川眉山人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苏沈内翰良方》(又名《苏沈良方》)传世,是宋人根据苏轼所撰《苏学士方》和沈括所撰《良方》合编而成的中医方书。加之明代韩懋的《韩氏医通》等方书,一起成为巴蜀医方学派的代表。

四川盛产中药,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以回阳救逆、破阴除寒的附子为代表的川产道地药材,既为中医治病提供了优良的药材,也孕育了以附子温阳为大法的扶阳学派。清末四川邛崃人郑钦安提出了中医扶阳理论,他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为奠基之作,开创了以运用附、姜、桂为重点药物的温阳学派。

清代西学东进,受西学影响,中西汇通学说开始萌芽,四川成都人唐宗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西学之长,融汇中西,撰著了《血证论》《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后人汇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为“中西汇通”的第一种著作,也是后来人们将主张中西医兼容思想的医家称为“中西医汇通派”的由来。

名医辈出 学术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中医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一大批中医药大家焕发青春,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神通,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

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李斯炽先生,在1936年创立了“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医学院”,简称"四川国医学院”。该院为国家批准的办学机构,虽属民办但带有官方性质。四川国医学院也是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当时汇集了一大批中医药的仁人志士,如内科专家李斯炽、伤寒专家邓绍先、中药专家凌一揆等,还有何伯勋、杨白鹿、易上达、王景虞、周禹锡、肖达因等一批蜀中名医,可谓群贤毕集,盛极一时。共招生13期,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1000佘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领军人物,成为四川中医药发展的功臣。

1955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医研究院,1956年在全国西、北、东、南各建立了一所中医学院,即成都、北京、上海、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李斯炽先生继创办四川国医学院之后又成为成都中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后,在原国医学院的基础上,又汇集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如内科专家彭履祥、冉品珍、彭宪章、傅灿冰、陆干甫;伤寒专家戴佛延;医经专家吴棹仙、李克光、郭仲夫;中药专家雷载权、徐楚江;妇科专家卓雨农、曾敬光、唐伯渊、王祚久、王渭川;温病专家宋鹭冰;外科专家文琢之;骨、外科专家罗禹田;目艮科专家陈达夫、刘松元;方剂专家陈潮祖;医古文专家郑孝昌;儿科专家胡伯安、曾应台、肖正安、吴康衡;针灸专家佘仲权、薛鉴明、李仲愚、蒲湘澄、关吉多、杨介宾;医史专家孔健民、李介民;中医发展战略专家侯占元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灿烂。

北京成立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为了充实首都中医药人才的力量,四川一大批中医名家进驻北京,为国家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现了四川中医的风采!如蒲辅周、任应秋、王文鼎、王朴城、王伯岳、冉雪峰、杜自明、李重人、叶心清、龚志贤、方药中、沈仲圭等,各有精专,影响广泛,功励卓著。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先生,为四川三台人,是中医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中央文史馆馆员(1951年),集医道、文史、书法、收藏等于一身,是中医界难得的全才!其厚重的人文功底、精湛的医术、精美的书法、高尚的品德,可谓"厚德载物”的典范。2010年9月9日,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为萧龙友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以缅怀和表彰先生的收藏鉴赏水平和拳拳爱国情怀。萧龙友先生是一代举子、一代儒医,精通文史,书法绝伦,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界的泰斗、国学家、教育家、临床大家,是四川的骄傲,也是我辈的楷模!

追源溯流 振兴川派

时间飞转,掐指一算,我自1974年赤脚医生的“红医班”始,到1977年大学学习、留校任教、临床实践、跟师学习、中医管理,入中医医道已40年,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俗曰:四十而不惑,在中医医道的学习、实践、历练、管理、推进中,我常常心怀感激,心存敬仰,常有激情冲动,其中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些中医药实践的伟大先驱者,用笔记录下来,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缅怀中医先辈的丰功伟绩,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认祖归宗,又学有源头,师古不泥,薪火相传,使中医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今天,时机已经成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学者,编著了大型中医专著《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横跨两千年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历史人物、著作,以四川籍(或主要在四川业医)有影响的历史医家和著作为线索,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突出地方中医药学术特点,认祖归宗,发扬传统,正本清源,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药。其中,“医道溯源”是以民国以前的川籍或在川行医的中医药历史人物为线索,介绍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学术精华,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学术源头。“医派医家”是以近现代著名医家为代表,重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厘清流派源流,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川派中医药源流与发展》一书,填补了川派中医药发展整理的空白,是集四川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之大成,理清了川派学术源流,为后世川派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编著了《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汇集了一大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遴选他们的后人、学生等整理其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编辑成册。预计编著一百人,这是一批四川中医药的代表人物,也是难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今天,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终于得以付梓。在此,对为本系列书籍付出心血的各位作者、出版社编辑人员一并致谢!

由于历史久远,加之编撰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罅、漏、舛、谬在所难免,敬望各位同仁、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华中医药学会 副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春于塞城雅兴轩吴序

曾敬光先生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中医教育家李斯炽创办的四川国医学院,抗日战争期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在重庆北碚救济医院、中央振济委员会中医救济医院、四川新都中医疗养院、成都市中医诊疗所任中医医师,后兼任四川国医学院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1953年入卫生部重庆西南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任成都市第二公费医疗门诊部中医师,1956年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任中医师,1957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即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组任教,1986年退休。曾担任卫生部高等医院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药评审组成员,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及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先生早年喜爱儿科,还在四川国医学院读书时已能诵记邓绍先的《猩红热》一书,对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夏禹铸《幼科铁镜》及陈飞霞《幼幼集成》等著作的主要内容亦皆谙熟。行医之后,曾先生曾拜同乡名医李虞封先生为师,以后又得成都儿科著名医家王朴诚先生(后调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指点,其临证诊疗技术更加精进。20世纪50年代初,曾先生由成都市第二公费医疗门诊部抽调至成都市“乙型脑炎”治疗组,与当时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一医院及三医院的儿科专家共事两个夏季,挽救了不少濒于死亡的患儿。

她在1956年初调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时,被指定为当时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卓雨农先生的助手,于是她又将主攻专业转向中医妇科,对《内经》《难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和《温病条辨·解产难》等古医籍进行了系统学习。1957年,即成都中医学院建校后第二年,曾先生随中医妇科名医卓雨农先生被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任教,卓先生时任中医妇科教研室主任兼附属医院副院长。从此,曾先生终生专攻中医妇科,光阴荏苒,寒暑更迭,迄至退休以后,从事医教工作70余年。

在调入成都中医学院后,曾先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医妇科学科初创和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中,并结合临床实际加以总结、规范。不多时,便在同道之中拥有相当声誉。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中医学院第一版系列教材时,《中医妇科学讲义》的编写重任便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并由曾先生主笔。

第一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妇科学讲义》从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精挑细选出妇科部分的精华,分门别类编纂成书。总论篇阐述了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辨证和治疗规律,妇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各论篇将妇科疾病分为五大类,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和妇科杂病,分述了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候和治法方药。讲义不仅采撷历代妇科医籍之精华,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前人尚未完善的内容,强调冲任二脉与妇科的特殊关系,提出“冲、任的盛衰与妇女的经带胎产有直接的关系”“冲任充盛,则体健经调,胎产正常;冲任受损,则可引起妇科的各种疾病”,提出“妇科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表现在经、带、胎、产等方面,而冲任二脉主持着这些作用。因此,所有的妇科疾病都必然影响冲、任二脉的功能才能发生”。这些学术见解最早明确指出了妇科不同于其他临床各科的主要特点,在中医妇科领域中提出了以冲任为中心来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新思路,为后来形成“冲任损伤是妇科疾病的基本病机和最终病位”的中医妇科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由曾先生主笔编写的二版教材《中医妇科讲义》重订本,其学术体系渐臻完善。总论新增了诊断概要,各论病种由34病增至44病,第一次增补了“经断前后诸症”这一新病种,强化了各病证理、法、方、药的一线贯通,这种编写体例一直为此后的各版教材所沿用。

曾先生在中医高等教育园地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桃李满天下,对中医妇科学的学科创建、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笔者于1982年初从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七七级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永荣矿务局总医院当医生,工作一年半后(1983年)报考研究生,考入曾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学位。读研三年,除了国家高等医学教育规定的学位课程和临床实习外,曾先生为笔者制定了详细的中医妇科专业学习计划,要求我从源到流地系统学习中医典籍和历代妇科医籍,每学一部都要求写出文献摘录、学习小结和心得体会,并细心批阅和指导。曾先生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和老医生、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基层主委,曾连续几届担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妇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和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在年事已高、社会和学术事务繁重、因老伴患病卧床而有家庭拖累的情况下,仍然热情饱满地将主要身心和精力投入到带教研究生的工作中,使笔者在中医妇科理论和临床方面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专业基础,终身受益。记得在笔者读研期间,曾先生受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罗元恺教授邀请为在广州举办的全国中医妇科高教师资班授课。1984年,曾先生再次受邀担任习称“五版教材”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的唯一副主编,配合罗元恺教授编写教材。五版教材出版后,其突出中医特色的编写思路和学术影响遍及海内外。同年曾先生还与刘敏如教授共同主编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约稿的高级参考丛书之《中医妇科学》,后于1986年正式出版发行。

在多年编写教材教参过程中,曾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智慧。在高级参考丛书之《中医妇科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协助曾先生和刘敏如教授查阅文献、按照编写提纲撰写初稿和誊写书稿,也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既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又锻炼了文字处理能力。参考书初稿完成后,1984年11月笔者与谭万信、张庆文等一道跟随刘敏如老师驮着几纸箱手写书稿乘火车赴北京去人民卫生出版社交稿,在其招待所住了一个月,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责任编辑的意见修改、誊写书稿和查找引文出处。因当时国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生活与工作条件都还十分艰苦和简陋,根本没有电脑和复印机之类的现代办公工具,所有书稿都是“爬格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手写,一旦原稿稍有改动,就只有反复誊写。印刷厂也没有激光照排,而是由排字工人用铅字排版,因此要求手写书稿必须清晰和容易辨认。其间,我们去天津参加了由哈荔田教授主持举办的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接触到了一批中医妇科学界的著名前辈,包括天津哈荔田、哈孝廉和韩冰,广州罗元恺和欧阳惠卿、黑龙江韩百灵、广西班秀文、南京孙宁铨和夏桂成以及上海朱南孙、颜德馨和蔡小荪,杭州何子淮和何少山、湖北刘云鹏和毛美容、陕西张文阁、新疆高慧芳、贵阳施瑞兰等,并结识了当时中医妇科学界的中坚骨干和初露头角的年轻新秀,包括肖承悰、尤昭玲、马宝璋、吴熙、张玉珍、金季玲、谢德聪、罗颂平、杜惠兰、胡国华、姚石安等。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至今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场景,往事历历在目。如今许多著名的中医妇科老前辈早已作古,曾先生也于2010年5月驾鹤西去,但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思想风范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先生1986年退休后仍然一直关心和关注着中医妇科的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仍坚持上一些门诊和练习毛笔书法以颐养天年,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直到2010年以92岁高龄仙逝。当时退休后受聘于香港大学和香港东华三院的刘敏如老师从香港发来挽诗赞曰:“一生苦甜不扬声,默默奉献富人情,中医师辈女才子,妇科教材奠基人。”笔者在恩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也撰写挽联一副,沉痛悼念并自勉:“毕生从医教,熟谙历代典籍,殚精竭虑启后学;有幸助妇孺,融汇中西精粹,治病救人慰先师。”

几年前,我参加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组织编写,并由肖承悰、吴熙主编,刘敏如主审的《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一书的撰稿,并与张庆文一道撰写了曾敬光老师的医事传略、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介绍。去年由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编写《川派中医药名家经验丛书》,拟对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各科名家的经验进行系统地发掘、整理和总结,这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对于川派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传承与发扬光大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长远的后续影响。丛书计划近年将陆续出版发行,其中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朱鸿秋博士主笔撰稿的《曾敬光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承》拟独立成册出书,初稿出来后历经数次修改和完善,目前已达到出版要求,朱博士邀我为该书写序,出于学生对恩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故乐而为之作序。成都中医药大学 吴克明2018年2月农历甲午年元宵节写于成都西城家园编写说明

近百年来,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如何收集中医学精华并将其融入现代科学之大厦,中医工作者和西学中同道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曾敬光,近现代中医妇科之佼佼者。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在中医妇科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她不吝秘术,广求传播,秉承的正是力求为民除瘼的一片赤诚之心。曾先生治学严谨,厚积薄发,所存医案,辨证明晰,治必效验,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其中亦不乏学术上的创造性建树,可谓有功于岐黄者,深可钦佩。为使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体会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我们编写时采取尽可能保持原貌原意的原则,主要修改了原曾先生主编教材及所遗资料中疏漏的少量书写偏差,规范了文字用法和体例层次,在版式上则按照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予以编排。此外,为不影响原书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转换造成的人为错误,本书除在不改变药品实际剂量的前提下,将原有计量单位改为现代通用计量单位外,部分旧制的药名、病名、医学术语、现已被淘汰的检测项目与方法等均未改动,也都保留了原貌。

本书分列五个部分,即生平简介、代表医著、专病论治(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学术思想及传承等,较全面地介绍了曾敬光先生一生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成就。所列医案详明,按语精当,深入浅出,读者经过理论学习及病案研读,仔细揣摩先生临证思维,从而掌握先生对一些经方与时方的运用条件和宝贵的用药经验,对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必有较大的帮助。

本医案是取曾先生临床记载较为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在尊重原貌原意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并经曾先生弟子吴克明教授、张庆文教授亲自审阅、修改而定稿。我虽亦涉猎医学,自知学术谫陋,对中医学之研究尚觉肤浅,著述之类亦非所长,疏漏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众读者批评指正。

值得提出,在此次收集、整理、编写过程中,曾先生子女李政、李曾老师等家人以及成都市送仙桥华文堂陈建国老师不辞辛苦地找寻并提供病案、稿件及影音资料,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特此致谢!《曾敬光》编委会2018年4月生平简介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曾敬光

曾敬光(1918—2010),女,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汉族,四川省双流县人,出生于双流县华阳镇(原华阳县中兴镇)。1939年冬毕业于四川国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即以医为业,曾任“中华民国”中央振济委员会中医救济医院、成都新中医疗养院医师。1941年以后,在中兴镇(原双流华阳)开业行医,同时拜本乡名老中医李虞为师,继续学习。惜从师两年而先生病逝,虽未尽得其传,但因有理论基础,又勤于钻研,故治病应手取效。1947年应同学邀请至成都,任成都市中医诊疗所医师,1949年秋兼任四川国医学院教师,讲授中药课。后在成都市布后街新巷子开业行医。1951年5月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1953年入重庆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任成都市第二公费医疗门诊部中医师。1956年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任中医师。1957年调成都中医学院(即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组任教,1986年退休(未离职),继续指导研究生。在职期间1978年被评为学院及附属医院先进工作者,1987年晋升为教授。曾担任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药评审组成员,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及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早立志、苦读书、孜孜以求

曾先生幼时天资聪慧,3岁随母识字,4岁能诵唐诗、千家诗,5岁能诵《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列女传》等。7岁以聪颖过人被清末秀才罗宇先先生喜爱,收入其私塾免费就读,教以《四书》《尚书》《礼记》《左传》等书,罗先生国学底子深厚,又善教书育人,因而学有长进,受益终生。1928年10岁入成都双流中兴镇女子小学求学,1932年冬毕业。毕业后因家境困难,无力升学,故暂在家学刺绣等以贴补家用。但她一心立志读书,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发奋学习古典文学,努力提高文化水平。1933年下半年家境更加困难,已有断炊之虞,于是又随母织布,很快就掌握了牵、梳、织、整等技能。因在自学中读了些医学书籍,如《内经知要》《本草备要》《汤头歌诀》《陈修园医书六十种》等,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遂有志学医。1937年春考入了四川高等国医学校,第二年转入四川国医学院。当时正置抗日战争时期,条件十分艰苦,有些观点较新的中医书籍,如陆渊雷著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时逸人著的《时令病学》等,在成都买不到或限于经济条件无力购买的,都是利用午睡时间或晚自习后摘抄或整本抄录。现存尚有邓绍先著《猩红热》、何仲皋著《脏腑通》、徐庶遥著《中医眼科学》、万密斋著《校正幼科指南家传秘方》等手抄本。由于学习刻苦用功,每学期成绩均名列前茅,得到学校免收学费、伙食费奖励,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二、初执业、勤钻研、擅治小儿

曾先生习医之初,因喜小儿之清灵单纯而尤爱儿科。早在四川国医学院求学之时,得到来川讲学的江浙名医潘国贤悉心指教,对儿科的钻研尤为深入。及至毕业之时,已能诵记邓绍先的《猩红热》一书,对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夏禹铸的《幼科铁镜》、陈飞霞的《幼幼集成》等书中的主要内容,亦皆了如指掌。其撰写的毕业论文,详细地梳理了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并对小儿生理特点提出了应重视“稚阴稚阳”之说,指出以“稚阳”或“纯阳”概括小儿生理之局限。进而提出了小儿系“阴阳皆稚”之体,稍有不慎即易患病,且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小儿非“成人之缩影”,儿科用药亦非“成人处方的小剂量”。提出儿科之要在于认证务准,投药宜早,选药宜清(清灵、轻清)。该论文深得院长、中医教育家李斯炽先生好评。

行医之后,曾先生曾拜精通陈修园学说的同乡名医李虞封先生为师,以后又得成都儿科著名医家王朴诚先生(后调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指点,其临证诊疗技术更加精进。20世纪50年代初,曾先生由成都市第二公费医疗门诊部抽调至成都市“乙型脑炎”治疗组,与当时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第三人民医院的儿科专家共事两个夏季,挽救了不少濒临死亡的患儿。曾先生精通儿科,以至后来的著名儿科名医萧正安(“萧氏儿科”创始人)、郁文俊(原四川省中医研究院院长)关于“小儿肺炎”“小儿癫痫”等论文,亦向其求正,而曾先生撰写的“关于小儿消化不良治疗述要”及她研读《阎氏小儿方论》《痧喉经验阐解》《疫喉浅论》《喉痧正的》等医书后撰写的读书心得,实可窥其当年潜心钻研儿科之一斑。三、治学问,释凝滞,主攻妇科

曾先生早期在儿科方面的成就,使她在中医界小有名气,而她中医根基之深厚、扎实,治学态度之严谨、勤奋,又使她迅速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在1950年调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任中医医师的同时,她被指定为当时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卓雨农先生整理经验。于是她将主攻方向转向中医妇科,自此期间,她对《内经》《难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和《温病条辨·解产难》等古籍进行了系统学习。及至1957年,即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第二年,被调任妇科教研室主任的卓雨农先生指名随调任教。从此,曾先生终生专攻中医妇科,迄至晚年曾先生从事医教工作已有70余载。四、掌教席,传医道,有教无类

自1957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以来,曾先生连续承担了中医进修班、医学系1956级(首批进入高等中医院校的大学生)至1974级(70、71级未招生)、专科1963级等年级的课堂讲课、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带教任务;承担了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生一、二、三、四班的辅导和讲课任务;承担了西医学习中医五班、中医师资班、进修班的讲课、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的带教等任务。1979年,曾先生首批招收了中医妇科学硕士研究生,已到退休之年仍连续指导硕士生5届,培养中医妇科学硕士共9名,其中有3人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现均已成为国内外中医妇科学界的中坚和骨干。如她的学生刘敏如教授已成为我国中医妇科学界的领军人物,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全国最早五个中医妇科学博士点的导师之一;她的学生杨家林教授、谭万信教授也成为国内外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博士生导师。

曾先生忠诚于祖国中医教育事业,执鞭从教30年,教诲学子数以万千,桃李满天下。除了对身边求学的学生诲人不倦外,对远隔千里之外书信求学求教的学生也倾注了无限的心血。家中至今还保留着曾先生与重庆、泸州、河北、青海、兰州、成都等省市投考研究生落榜者的来往书信,信中多有向曾老吐露内心的忧郁、提出学习上的疑惑,曾老总是回信鼓励鞭策,指点迷津。

如河北省博野县一位陈姓青年,对《中医妇科学》中“月经后期血寒”的治疗产生疑问,提出“温经汤”方中有人参,而在随证加减中有“腹痛拒按,时下暗红血块者,加失笑散”,方中五灵脂与人参合用,属于本草学中的“十九畏”,是否有违中药配伍禁忌?曾先生答疑认为:血寒所致的月经推后,症见色暗红而量少,小腹绞痛,得热痛减,肢冷畏寒,舌质正常,苔白而脉沉紧。证属血寒里实,故用“良方温经汤”温经散寒,活血行滞。若见腹痛拒按,时下血块,乃为寒凝血瘀,又当温经祛寒、活血化瘀止痛,故加失笑散。原方中人参一药,根据患者正气的盛衰可用可不用。至于人参畏五灵脂的说法,源于北齐徐之才《药对》,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将其编入“十九畏”歌诀中,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后世医家将人参与五灵脂同用,治疗疾病的论处并不少,如李闻言曰:“古方疗月毕,四物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据《中药学》灵脂条记载“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使用时可供参考”,可见不是绝对不能同用。而临证处方人参亦非常用之药,一般补气多用党参或太子参,故古方中人参亦可根据病情选用其他参类代替。

又如山东省海阳卫生学校的于姓学生对《中医妇科简编》疗儿散方中的“鬼臼”、塌痒方中的“狼牙”,以及不孕症中的“螺、纹、鼓、角、脉”不清楚,写信求教。曾先生广查中药学、中医妇科学的有关古今医籍,详细信告:“鬼臼”又名八角莲、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角莲、八角七、八角兵盘七,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八角莲、八角金盘,以根茎入药,味甘微苦,性凉,有小毒,其作用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鬼臼在“疗儿散”中的作用,是同牛膝、乳香等活血化瘀药合用,以达下死胎的目的。如无此药,可用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代替。“狼牙”即“狼牙草”,又名仙鹤草、龙芽草,为蔷薇科龙芽草属龙芽草,入药用全草,味苦、涩,性平。内服收敛止血,治各种出血;外用治痈疖疔疮及阴道滴虫。如无此药,可用杀虫止痒的大蒜(杆或皮亦可)、地肤子、葱白等。至于“螺、纹、鼓、角、脉”,其中“螺”亦作骡。螺指“阴中有螺旋纹,不适于交媾者”,多属于阴道畸形;骡指“交骨狭小如骡”,多系骨盆狭窄;“纹”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多属阴道狭窄,或处女膜无孔或阴道不全闭锁;“鼓”又名鼓花或鼓花头,谓“女子阴户蹦急似无孔,不能交合者”,多为处女膜无孔或阴道闭锁;“角”又名角化或角花头,谓“妇女阴中有物挺出阴茎”,可能为两性畸形(阴阳人);“脉”指“女子一生经脉不调,或终身不来月经,不能孕育者”,多属卵巢功能障碍,或先天无子宫、无卵巢,或幼稚子宫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黄姓中医师来信请教治疗妇女经行每月二三次的方法,曾先生从生理与病理,中医与西医两方面给予了全面指导。她首先告之应了解每次行经间隔的时间,即从行经之日开始计算,到下次经行之前一日,共是多少天,如恰好是月初经行,月末再经行,虽一月中经行两次,但相隔25天以上,仍属正常范围;如果一月时间之内经行二三次,周期不固定,几天、十几天即行经一次,则属病变。如表现为经量甚多或淋漓日久,应参考“崩漏”之治疗;如经量不多,经期不长,应参考“月经先期”治疗。从西医角度看,妇科的炎症、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都可导致子宫的不规则出血,应通过妇科检查鉴别。如为炎症所发,可用中药清热解毒为主,配合补气、养血或理气、化瘀;如是息肉、肿瘤,药物疗效难尽人意,可用手术。功能性子宫出血,除分寒、热、虚、实论治外,在善后方面以调补肾阴肾阳为主,同时配合性激素治疗。曾老同时从病理与疗效的关系上,谈到妇女月经病属慢性病,常常是轻病未治,时间久了或病重了才来求医,疗效就慢一些。有些病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见到效果,如慢性盆腔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因此,即使短期内疗效不够满意,医者不要丧失信心,并要说服患者坚持治疗,以求痊愈。

又如四川金堂县卿姓,来信询问当地诸多名医都不知道的“黄酒”。曾教授不仅告知“黄酒”系浙江“绍兴酒”,亦名“绍酒”,并告知在无黄酒之时,可用家酿之“甜酒”代替,亦不影响药效。再如江苏省溧阳县某村医疗站、河北省祈乐县李姓、山东省枣庄市刘姓等诸多基层医生或患者的信函求教,均得到了曾老的详尽回复。

曾先生在中医高等教育园地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桃李满天下,对中医妇科学的学科创建、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临床经验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曾敬光

曾敬光先生在中医妇科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威望,在患者中也有很高的声誉,为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先生在临床工作中,认真善待每一名患者,望、闻、问、切一丝不苟,诊治疾病过程中仔细推敲,力求准确。本部分所介绍妇科疾病的证治内容,部分概括自曾敬光先生所编著《中医妇科学讲义》,本讲义奠定了《中医妇科学》教材的基本框架。所列疾病之后同时附曾敬光先生的临证病案,便于我辈学习、总结、反复体会、比较分析,进一步升华,做到对曾敬光先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创新。一、经病证治1.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潮,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期”。如每次只提前三五天,或偶尔提前一次,下次仍按期而至的,均不作“月经先期”论。本病为妇女常见病之一,在中医文献中尚有称为“经早”“月经前期”“经水先期”“经水一月再行”。本病最早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本病发生的机理主要是冲任不固,而引起冲任不固的原因则有气虚、血热之不同。气虚之中又有脾气虚弱、肾气不固之分,血热之中又有实热、虚热之别。

本病辨证,除着重周期提前外,还应重视经量、经色、经质的情况,参合脉证,作为辨证的依据。一般以周期提前或兼量多(亦可有量少),色淡红,质稀薄,唇、舌淡,脉弱,属气虚。如周期提前兼见量多,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黏,量或多或少,唇、舌红,脉数有力,属阳盛血热(实热)。质稠,排出不畅,或有血块,胁腹胀满,脉弦,属肝郁血热。周期提前,经量减少(亦可有正常或增多)。色红,质稠,脉虚而数,伴见阴虚津亏证候者属虚热。《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中以经血的色、质、量结合脏气、饮食、脉象,作为辨寒热的依据,《傅青主女科·调经·经水先期》又以量的多少作为辨别虚实的指征,为月经先期的辨证提出了纲要,可供参考。(1)气虚证

主症:月经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萎黄或白,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心悸,气短懒言,小腹空坠,或纳少便溏,脘闷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补气摄血固冲。

方药:举元煎加味。潞党参、黄芪、升麻、白术、炙甘草。

方解:党参、黄芪补气摄血,佐升麻之升举元气,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增加党参、黄芪之力。先期而量不多者,加当归、熟地黄以益血;量多者,加阿胶、焦艾叶、仙鹤草、乌贼骨以止血。

临证加减:如经色暗淡而清如烟尘水,小腹冷,脉沉细而迟者,为气虚兼寒,宜补气温经,可酌加桂心、小茴香、艾叶、黑姜、附子;如兼有口干、心烦、便结者,为气阴两虚,酌加沙参、麦冬、五味子等生津滋阴。平时调理可用益气健脾法,如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2)血热证

主症:月经周期提前,经期延长,色深红或紫,质稠黏;或伴有面色潮红,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有力。

治则:清热凉血,固冲调经。

方药:清化饮。生地、赤芍、牡丹皮、黄芩、茯苓、石斛、麦冬。

方解: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清热,佐赤芍以凉血和血,黄芩清热泻火,兼以石斛、麦冬清热养阴、生津护液,茯苓宁心益脾。

临证加减:经量过多,数日不减者,加仙鹤草、炒地榆、阿胶珠;外感邪热,小腹胀痛,经量多而有秽臭者,加金银花、连翘、红藤;有块拒按者,加山楂、桃仁,或失笑散;兼有口苦咽干,或胸胁乳房胀痛,脉弦数者,为肝郁化热,上方加当归、柴胡、白术、黑栀子;下腹胀痛,经量不多,或有血块者,加红泽兰、制香附、炒川楝子;仅周期提前,经量不多,兼有颧红潮热,手心热,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者,为阴虚内热,宜养阴清热,清化饮去赤芍、黄芩、茯苓,加白芍、阿胶、女贞子、墨旱莲,亦可用一贯煎加减或两地汤。

月经先期治疗,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需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的属性,或补,或泻,或清,或养。本病临床多见虚多实少,故经行之时尤应注意清热不宜过于寒凉,化瘀不宜过用攻逐,以免损伤阴血,耗血动血。

典型验案举例

李某,女,24岁,已婚。初诊:1962年10月2日。

现病史:14岁月经初潮,过去周期正常,经量较多,色、质正常,每次五六天即尽。2个月前(8月15日)返乡省亲,因途中大热,月经超前8天来潮,色深红,量更多,第一二天时经血沿腿下流,出血9天始净,并伴口苦心烦。9月10日月经又来,经量仍多,小腹微胀,偶见小血块,月经9天干净,仍有头晕口苦。昨日(10月1日)晚上月经又潮,色红不深,经质较清,自觉头晕,口苦,心悸怔忡,精神疲倦,气短懒言,舌质微红,苔薄微黄而干,脉浮数无力。处以河间生地黄散加味。

生地黄15g 熟地黄15g 白芍10g 泡参10g

黄芪15g 天冬15g 枸杞子10g 升麻10g

地骨皮10g 阿胶10g 乌贼骨10g

2剂后,出血大减,精神好转,口微苦,头仍晕。原方去地骨皮,加怀山药、山茱萸。续服2剂而血止,口不苦,头微晕,原方去升麻、地骨皮,加女贞子、墨旱莲,续服4剂后停药。次月月经恢复正常。按语:月经先期以血热为多,傅青主则以经量的多少而分虚实,“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此例患者,曾先生辨属血热,其热邪之源,在于外感夏暑之火热之邪。火当折之,热当清之。为何不直以泻以清热之剂,反而凉血滋阴之中加入补气之法?曾先生谓,此例虽火邪为患,但两次月经失血已多,热随血去,血随经耗,阴随血伤,气随血泄。故就诊之时已为血虚气弱,伏热未除。经来色红而不深、质清,心悸怔忡,气短懒言,头晕口苦,舌质微红,苔薄微黄而干,为伏热上扰、伏热伤津。脉浮无力是气虚之候。故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味,有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天冬、枸杞子、阿胶、地骨皮、泡参(即南沙参)等大队凉血滋阴养血之品,以赔补其损;用黄芪、升麻助其气;佐以乌贼骨涩其血,使血生阴复,伏热得遏,气固血止,其病得除。再稍作加减,而收全功。2.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三五月一行的,称为“月经后期”。如月经延后3~5个月一行者,又称为“月经稀发”。如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或历来都是四五十日一行而有周期性规律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此外,青春期月经初潮后一年内,或更年期月经终止前,经期时有延后,如无其他不适者,可不作“月经后期”论。本病在中医文献中有称为“经迟”“月经落后”“经水后期”及“经行后期”的,本病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至明代薛己、万全、张景岳等进一步提出了“脾经血虚”“肝经血少”“气血虚弱”“气血虚少”“气逆血少”“脾胃虚损”“痰湿壅滞”,以及“水亏血少,燥涩而然”“阳虚内寒,生化失期”等月经后期的发病机理,并提出补脾养血、滋水涵木、气血双补、疏肝理气、导痰行气、清热滋阴、温经活血、温养气血等相应的治法和方药,使本病在病因、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渐臻完备,为本病确立了理论基础和辨证治疗原则。

曾先生将本病的发病机理责之为冲任不盛及冲任阻滞。因营血亏虚,冲任不充;或因阳气不足,脏腑失于温养,生化不及,冲任不盛;或因真阴亏损,虚热内生,水亏血少,冲任不足,以致血海不能及时满溢,月经周期因而退后,此类为“不盛”,当属虚。若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血为寒凝,阻滞冲任;或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血不畅行,滞涩冲任;或痰湿停积,壅滞冲任,使血海不能如期满溢,亦致月经后期,此类为“阻滞”,当属实。

本病的辨证论治,应根据经色、经量、经质及全身症状结合舌、脉,辨其虚实寒热,治疗以调整周期为主,应重在平时。然曾先生主张“妇女病,位在冲任二脉,源于肾肝脾三脏”,月经病的治法应本“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的原则分别施治,“实重治肝,虚则脾肾”,但不可过用滋腻或温燥之剂,以免损伤阳气或劫阴伤津。(1)肾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暗淡;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加牡丹皮。当归、熟地黄、山药、杜仲、牛膝、山茱萸、炙甘草。

方解:熟地、山茱萸滋肝肾,益精血;杜仲温肾阳;当归养血调经;牛膝强腰膝,而通精血;山药、甘草健脾和中;加牡丹皮以清血热。

临证加减:经色淡红,舌质暗淡,脉沉细或沉涩者,为肾阳不足,原方去牛膝、牡丹皮,加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紫河车、肉桂、附子。(2)血虚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或小腹绵绵作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手足发麻;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治则:补血调经。

方药:小营煎加味。当归、白芍、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炙甘草。

方解:当归、白芍补血调经;佐熟地黄、枸杞子滋肝肾,益精血;山药、炙甘草和中健脾,生化有源,血足阴充,则经血自调。

临证加减:兼脾虚化源不足者,加党参、白术、龙眼肉;兼少食便溏者,去当归加陈皮、砂仁、莲子、芡实。(3)气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质正常或色红质稠,行而不畅,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按之不减;精神郁闷,胸胁胀满不舒,时欲叹息,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偏红,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则: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方药:加味乌药汤。乌药、砂仁、延胡索、甘草、香附、槟榔、木香。

方解:乌药、香附理气行滞,延胡索、槟榔、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和中行气、养胃醒脾,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全方重在理气行滞以调经止痛。妇人经期腹痛,痛在经前为实,痛而拘急为气滞,治宜理气行滞止痛,故用本方主之。此处以治气滞所致的月经后期,亦取其理气行滞之功。

临证加减:不剧者,去延胡索;胁痛乳胀者,去槟榔,加柴胡、青皮、白芍、郁金;血色深红者,加牡丹皮、栀子;夹有血块者,加丹参、泽兰;兼寒者,加吴茱萸、小茴香、艾叶。(4)血瘀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经色暗红,质正常,有血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面色青白,或肢冷畏寒,唇色暗红;舌紫而暗,或有瘀点,脉沉紧或沉涩。

治则:活血祛瘀调经。

方药:延胡当归散。当归、赤芍、没药、刘寄奴、延胡索。

方解:当归、赤芍活血行滞,没药、刘寄奴活血祛瘀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临证加减:寒邪在里,小腹冷痛者,加蒲黄、五灵脂、桂心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兼气滞者,加香附、乌药行气止痛。

典型验案举例

病案一 李某,女,16岁,学生。初诊:1973年3月14日。

主诉:月经推后,量少,白带增多3月余。

现病史:患者去年9月份因功课较忙,放学回家常吃冷饭冷菜。至12个月时出现胃疼、呕吐、不思食,服用西药治疗,胃痛与呕吐消失,但仍不思食,且饭后时有恶心。自觉精神疲倦、思睡,大便时溏。继服维生素B、维生素C等药,食欲未见好转(每餐不到100g),仍感疲1乏。月经40天始来(1月3日),色乌红,量少而清,用纸半包,小腹隐痛喜按。经净后白带增多,色如米汤样。连续3个月如此,精神、饮食仍差,故来诊治。诊其面略显苍白,精神尚可,舌质淡,苔白滑,脉缓无力。

13岁月经初潮,开始周期不定,量较多。8~9月后即正常(4~5/28~30天),量中等(用纸一包多),色暗红,不清不稠,无血块。以往白带极少,无臭气。最近3次月经分别于11月24日、1月3日、2月14日来潮。

诊断:月经后期,月经量少,带下病。

辨证:中阳不振,胃失和降,化源不足。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剂:理中加味汤。

潞党参15g 干 姜9g 白 术9g 陈 皮9g

法半夏9g 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3月10日。上方服2剂后,恶心止,食欲好转。再服4剂后食欲正常,便溏已愈。舌质仍淡,苔薄白,脉仍无力。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潞党参15g 黄 芪24g 白 术9g 茯 苓12g

白扁豆12g 怀山药12g 当 归6g 薏苡仁15g(后下)

莲 米9g 砂仁5g 炒陈皮9g 炙甘草3g

8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3月22日。上方连服8剂,昨日月经来潮,颜色正常,量仍少。形、气、色、脉正常。嘱其注意饮食、生活,不再服药,后期即愈。按语:本例患者系功课繁重,思虑伤脾,过食冷餐,寒凉伤中,中阳不振,纳化失常。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血海至时不得满溢,故月经推后,经量减少;脾虚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营血,反而下注聚为湿浊,损伤任带,白带绵绵不绝。故初诊之时,曾先生先予温中补虚,扶其阳土,壮其生机。复诊时中阳已复,主以健脾养血止带。三诊时病已应药,形、气、色、脉正常,故以饮食调理善后。

病案二 马某,女,40岁。初诊:1992年12月26日。

主诉:停经45天。

现病史:平素月经4~5天/26~30天,轻微痛经,不需服药,末次月经:1992年11月11日。现月经尚未来潮,无乳房胀痛及小腹坠胀,自觉口干喜饮,手心发热。舌质红,苔少,脉细缓。查尿HCG阴性。

诊断:月经后期。

辨证:阴血亏虚,冲任不充。

方剂:四物汤加味。

熟地黄10g 当 归15g 白 芍15g 川 芎15g

南沙参15g 麦 冬15g 桑寄生10g 续 断10g

菟丝子10g 甘 草5g

3剂,日1剂,水煎温服。

二诊:1992年12月29日。服中药效不显,月经仍未来潮。仍感口干,手心发热汗出,舌质红,苔少,脉细数。B超示:宫内未见妊娠囊。辨证为阴虚血热,冲任不充。予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地黄15g 枸杞子15g 山 药15g 山茱萸15g

泽 泻10g 茯 苓15g 牡丹皮15g 南沙参15g

当 归15g 白 芍15g

6剂,日1剂,水煎温服。

三诊:1993年1月5日。药后自诉精神转好,阴道分泌物增加,但诉腰酸、口干改善,手心微热,舌质正常,苔薄,脉有起色,前法获效。此诊阴血已复,但仍显肾气不足,冲任虚衰,故易方归肾丸加味以补肾调经。

熟地黄10g 山 药15g 山茱萸15g 茯 苓15g

当 归15g 枸杞子15g 杜 仲15g 菟丝子15g

白 芍15g 川 芎15g 桃 仁10g

5剂,日1剂,水煎温服。

四诊:1993年2月11日。服归肾丸加减后,于上月8日经来,腹痛较过去轻,色正常,舌质正红,苔常,脉缓。仍用上方3剂。

药后月经如期而至,后又以归肾丸合逍遥散调理经行腹痛,效显。按语:本例为阴血不足,当经来之时血海亏虚,冲任不得盈满,而至月经后期,火逼水涸,故口干喜饮、手心发热;而舌质红,苔少,脉细缓,为阴血亏虚之象。故首诊治以补血活血之四物汤加味:方中主要药物熟地黄善补阴血;当归入血分,既能补血,又补中有行;白芍养血敛阴,使已补之血有所藏;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服药后,月经未潮,仍有口干喜饮、手心发热之象,考虑为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应酌加清虚热之药,故二诊易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治以养阴清热、活血养血。药后症状好转,之后又易方归肾丸加味,以补肾调经,药后月经来潮。本例为病证为月经后期,以营血不足为主证,虚热内生为兼证,临证时应标本兼顾,首要解决患者最为不适之症状。

病案三 晏某,女,30岁。初诊:1993年4月24日。

主诉:停经40天。

现病史:平素经常二三月一行,量可,近2年余较准,本次月经已推后10天,现仍未来潮。近几天,小腹胀坠如经来之状,但又不来,乳房亦胀。平时白带多,有臭气,色黄。舌淡,苔白,脉细缓。

诊断:月经后期。

辨证:气血两虚,血行不畅。

方剂:八珍合归肾加减。

当 归15g 川 芎15g 白 芍15g 熟地黄10g

党 参15g 香 附15g 炒白术15g 茯 苓15g

山 药15g 枸杞子15g 杜 仲15g 菟丝子15g

甘 草5g

二诊:1993年5月22日。上次月经延后未来,服上方后于29日月经来潮。现又将潮,感全身不适,疲倦,夜尿多,易脱发,思想不易集中。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肾气不足,冲任不充。治以归肾丸加减。

熟地黄10g 山 药15g 山茱萸15g 茯 苓15g

丹 参15g 枸杞子15g 杜 仲15g 菟丝子15g

黄 芪15g 生地黄10g 甘 草5g

5剂,日1剂,水煎温服。

药后月经如期来潮,患者害怕病情反复,要求继续调理,仍以归肾丸为基础方调理了2个周期,病情没有反复。按语:该例患者为气血两虚,致月经后期,二三月一行,经前期小腹坠胀如经来之状,但又不来,乳房胀痛不适,正如清代医家江之兰所言:“气虚则行迟,迟则郁滞而痛。”患者病程长,久病伤肾,肾水真阴不足,精衰血少。《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治当气血双补,滋阴养肾。方用八珍汤加归肾丸,去山茱萸,加香附。八珍汤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相合而成,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培土生金,四物汤补血调营。归肾丸补肾填精,去山茱萸之收敛,加香附以行气解郁。故二诊时患者月经将潮,感全身不适,疲倦,夜尿多,易脱发,思想不易集中,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继续于归肾丸加减滋补肾精,患者病情得以治疗。

病案四 某女,26岁。初诊:1985年4月9日。

现病史:患者16岁月经来潮,月经三四月一行,量少色淡,伴经来腹痛。婚后常感头晕神疲,腰膝酸软,带下量多而清,性欲淡,性格喜静恶躁,经前常感乳房胀痛,经多方求治效不显。末次月经:1985年2月9日。妇科检查:子宫发育小。体检:乳房发育欠佳,脉象沉细无力,两尺脉极弱。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

西医诊断:子宫发育不全。

辨证:先天不足,冲任虚亏。

治法:补冲任,益精血。

熟地黄15g 鹿角霜15g 淫羊藿15g 桑 椹15g

益母草15g 怀山药20g 白 薇15g 赤石脂15g

橘 核15g 紫石英15g 紫河车10g 巴戟天15g

川牛膝15g

8剂,水煎服,两日1剂。

二诊:5月2日。自诉4月20日月经来潮,量稍有增多,经前乳房胀痛减轻,腰酸乏力症状减轻。继续原方8剂治疗。

三诊:5月30日。月经5月26日来潮,现月经第5天,尚未干净,此次经量又有所增多,性欲改善。嘱其门诊继续治疗。,按语: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先天不足,生化失期,故子宫与乳腺发育不良;禀赋素弱精血不足,冲任、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经来腹痛,病机为虚。肾阳亏虚,天癸不充,故月经迟发、量少色淡;命门火衰,封藏失职,故带下量多;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头晕神疲,脉沉细无力,迟脉极弱,为肾虚之征。故以熟地黄、紫河车、桑椹益肾填精;巴戟天、鹿角霜、淫羊藿补肾壮阳;赤石脂“补五脏虚乏”;怀山药滋肾益精,健脾益胃;紫石英温暖子宫;益母草、川牛膝、橘核活血调经,通络止痛。共奏补肾益精,温养冲任之功。曾先生在调理月经中善用紫河车,紫河车乃血肉有形之品,能补肾中精血,调补冲任,温通奇经。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该药有类似激素样作用,能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作用。3.月经过多

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本病可与周期异常同时发生,如月经先期量多或月经后期量多,尤以前者为多见。本病首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四》。曾先生认为其证属冲任不固,临床常见以气虚、实热、虚热为多,亦有因瘀血为患的也不少见。

气虚:脾主中气而统血。如因体质素弱,或思虑过多,或饮食失节,或疲劳过度,或大病久病,损伤中气,经行之际其气益虚,不能统血固冲,使脉中之血随经而外溢,以致经量增多。如病程过长,失血难于恢复,使气血俱亏,则可导致心脾两虚。若迁延更久,或平素肾气不足,以致脾损及肾,脾肾气虚,血失统摄,又失温煦,则可转为虚寒。

实热:体质素盛,阳旺内热,或过食辛燥动火,或肝郁化热,或外感热邪等,热入血分,扰及冲任,乘经行之际,迫血妄行,遂使经量增多。即《伤寒明理论·热入血室第四十五》所谓“冲之得热,血必妄行”者是也。

虚热:体质瘦弱,阴分素亏,或热病后伤阴,或在高热环境下工作,热甚伤津,或情志内伤、阴津暗耗,或房室不节损伤肾精等,使阴液亏耗,阴虚则无以制阳,阳亢火动,扰于冲任,迫血妄行,遂使经量增多。

血瘀:素多抑郁,使气滞血结,或经期、产后,感受寒、热邪气(月经垫不洁、房室不慎、手术不当或消毒不严),血为寒凝或热结,瘀阻冲任,使新血不得循经而妄行,以致经量增多。即《褚氏遗书·精血》所谓“旧血不去、新血误行”者是也。

曾先生临证善从经色的红、紫、淡、暗,经质的稠黏、清稀,有无血块等结合脉证,以辨其寒热虚实。治法则强调注重病势缓急、所处周期阴阳变化,因时而治。如经期失血过多,特别是连续几个周期经量甚多者,常气血亏虚,不易恢复,故应以摄血止血为主;平时据病性的虚实寒热,采用益气、清热、养阴、活血行滞等法以治本,但经前、经行不宜过用温燥动血之品,防止血量增多。(1)气虚型

主症:月经量多,色淡红或正常,质清稀,或血块与淡红血水并见;面色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动则汗出,或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补气升阳,摄血固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