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0 23:45:20

点击下载

作者:刘子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试读:

前言

幽邃深远、博大精深的《史记》隐藏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千年智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每个人一生中应该细读的历史经典。它给了古今无数人难以形容的震撼,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认真品读一下这本千年文明史上的巨著。

读《史记》,我们可以从品读中理解历史的精髓和古人的心境,更有不可忽视的智慧和动人的情节,这些智慧和故事给我们感悟,给我们启迪。

一部《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全面记述了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情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其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是后人研究、借鉴、查阅历史的金牌范本。

有人称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之祖”,并说他“集前此学术的大成,而为中国史学界别开一新局面”,足见他与《史记》在史学中的地位。

一部《史记》,写尽了各路群臣和哲人、智士。《史记》就如一个历史舞台,记述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史记》是一部群雄之争的历史,是一部智者拼智、勇者比勇的高智能竞赛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除了皇帝还有很多令人注目的焦点人物,而这些人物则永远站在皇帝的背后。他们就是为皇帝打下江山的猛将们。没有他们就没有帝王们的千秋大业,没有他们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帝王们的万里江山和百姓的和平、享乐。

他们永远与战火、烽烟、鲜血这些残酷的现实联系在一起。战争——这古老的人类游戏,是他们永远的活动舞台。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在这战争中,由分到合,又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中进行的。在这战争主导下的分分合合之中,有多少猛将粉墨登场,又造就出多少幕精彩的、震撼人心的历史片段。

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者,决定者。

然而,历史是漫长的,而人生却是短暂的,盖世的英豪,即使是名震一时,也难免会被历史的巨浪淘去。但是,也有很多人到今天我们仍然能记起,仍在不经意间就提到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他们留给了人们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一书,以《史记》中猛将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猛将们的人生作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品读、分析,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透过生动笔触,通过巧妙裁剪,互相衬托,在现实矛盾困惑中分析历史武将的处事方式及其经验教训,总结和评判其文化性格。

本书以独特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品读出了历史的另一面,对历史、对人物、对人生的感悟汇集出了人生的大智慧。相信,本书会令你回味无穷,不愧为一本佳作!

热血知己

范蠡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商业鼻祖。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这位热血男儿佯狂倜傥,傲然负俗,与文种相偕入越,被越王勾践用为谋臣,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韬略,协助勾践彻底击败吴王夫差而雪耻复国,继而助勾践北向称霸中原。完成任务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生存规则,便激流勇退,悄然而去。

文武双全,投奔明主

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由于其出人意料、峰回路转的结局,深为后人所知,更由于充斥其中的阴谋与阳谋的变幻,使得整段历史颇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在这个舞台上出场的人物,都值得去细细考察一番。在所有的角色当中,范蠡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范蠡,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生于宛郡的内乡县,出身贫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抚养成人。范蠡小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读书,抱负大,不喜耕作,众乡邻不齿。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大量的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范蠡不仅弄通了风后的《握奇经》,还潜心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大法宝”,对这些范蠡都十分推崇。后来范蠡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大。

当时著名的理财家计然(计然,名研,姓辛,字文子,着有《文子》一书,春秋时期名人),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范蠡在青年时就已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且聪敏睿智、胸藏韬略,颇有圣人之资,再加上他精通剑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范蠡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报国无门,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往往做出许多令人吃惊不已的事情,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誉为有名的“楚国狂人”,乡邻们喊他为“范疯子”。

楚荆王时,楚国名士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到宛任令。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本想在都城升迁,但由于不是贵族出身,被发配边陲小邑做了一个邑令(相当于今日县长)。文种之才可以治国,如今治邑,自然轻松。上任不久,宛邑民顺政清。文种闲暇,四处察访。一察施政,二访贤人。当听说百里长河弟子范蠡有奇才,便遣小吏去范公村召之。小吏去范公村,范蠡不见。小吏回文种说:“村人都说范蠡是个疯子,不必再召见了吧。”文种笑道:“吾闻贤俊之士,易招疯子之讥,内怀独见之人,外遭不智之毁,你不明白,明日备车,吾亲往谒之。”

到了次日,文种乘车到了范公村,询问范蠡家住处。村人告之在村西北角。文种下车,往范蠡家走去。走到范蠡家大门外时,突然一黑色大狗从门内窜出,“汪汪”地叫个不停。

文种和小吏先是一愣,仔细看时,却是一人披着狗皮学狗吠叫。手下人便说:“这就是范蠡。”众乡邻都围着看热闹。跟班的小吏恐怕文种听了感到羞惭,就拿衣服遮掩范蠡。文种不让遮,说:“我听说过狗只对着人叫,他是个人身,却对着我学狗叫,意思是说我是个人,是看得起我呀!”于是他从容下车拜见范蠡,范蠡已知文种不是昏官,戏笑太大,已不成礼,慌忙逃去。

村人大笑。笑文种太痴,笑范蠡太疯。

范蠡之所以要用狗吠迎客,目的就是为了试探文种。刚开始,他已知文种德政,但可交不可交,心里却没有半点把握。世事维艰,世态炎凉,心不相通,不可深交。小吏传文种召他,他避而不见,是试试文种是否诚心。若心诚,必亲自来。文种来时,他在村头早已望见,临时决定披狗皮狂叫,是试文种是否会心。文种果然悟出,谓他是圣人,在村人讥笑声中向自己行叩拜之礼,可谓大智若愚。范蠡揣测,文种既然诚心交友,会心达意,明日必定还会前来。那明日,就要试一试文种是否知心了。若是知心之人,即引为知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今乱世,能交一心心相通的朋友,即便宏图不展,也不枉来一趟人世。

当晚,范蠡将思绪整理了一遍。次日早饭后,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人来拜访我,请借给我一套干净衣帽。”范蠡兄嫂均为老实厚道之人,私下也常为其前程操心,前日吏来不见,昨日装狗,实在弄不明白弟弟意欲何为。换了别人,早就跑到宛城去了。还坐等邑令来谒?昨日邑令在哄笑声中离去,岂不生气,今日还能再来?但弟弟说了,况且他说的话往往很准,两人也就不再多说啥了。兄长范水掂起篮子上市去了,嫂子在屋内翻箱倒柜,看有没有合适衣服。终于找到一件范蠡父亲生前出门见客常穿的一件旧衣,虽然大了些,但比范蠡身上穿的破衣服好多了。

范蠡刚穿戴梳洗完毕,文种就来了。两人交谈后,都觉相见恨晚,结为终身知己。于是,文种把他推荐给楚王,范蠡从此开始步入仕途。但是后来,楚国忠臣伍奢被楚王杀害的事件给范蠡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认识到了楚国的衰落和政治的黑暗。最后,他找到文种,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两人一同弃楚国而去,投奔了越国。当时正值春秋诸侯争霸,吴国、越国的气势已经很盛,常年战事不断,越王允常正求贤若渴。范蠡和文种的到来,使越王甚为高兴,与两人纵论天下大事,深契于心,随后越王便封范蠡和文种为大夫,成为了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

从古至今,像范蠡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装狗迎宾”历来都是一件很罕见的事,当然,也只有满腹经纶、胸怀大略的人才会如此作为,正如文种所说“有才之人做事,一定会有狂妄的举动,他们往往心怀独特的见解,行为上往往会给人一种狂妄无知的感觉”。是啊!哪有一个正常的人肯装作狗来迎接贵宾的,这样岂不是拿污水往自己身上泼吗?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范蠡的苦心呢?

深谋远虑,能屈能伸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后,他的儿子勾践即位。即位后,勾践用范蠡主持军事,文种主持政务,携手振兴越国。当时,吴王阖闾闻允常新丧,想趁越国人心不稳之际灭掉越国,便发兵攻打越国。但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用偷袭战术把强大的吴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回到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后,便因重伤而死。随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立志复仇。此后,吴国和越国便成无法化解的世代之仇。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想趁吴国尚未准备妥之时,先发制人,出兵伐吴,范蠡极力劝谏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但勾践不同意,誓与吴国人拼个死活。越王勾践调动全国精兵三万人,北上攻吴,与吴兵战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结果,勾践大败,仅剩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且被吴军团团围住,身陷绝境,形势危急。

心急如焚的勾践,左思右想却无计可施。于是就问范蠡道:“因为不听您的话我落到如此田地,眼下我们该怎么办?”范蠡之高明终于体现,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情甩手不管,他深谙大丈夫能屈能深的道理,向勾践建议:“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他向勾践概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如此,即可以屈求伸。勾践听从范蠡之计,派大夫文种赴吴求和,并以美女、珍宝密贿吴国太宰,使吴王赦免越王,勾践夫妻入吴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三年,备尝屈辱。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终于被放回国。勾践、范蠡、文种

获释归国后,范蠡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王夫差,暗中积聚力量的兴越灭吴九方略,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方略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和郑旦,连同大批财宝献给夫差,以麻痹夫差。经过多年努力,越国大治。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吴军北上争霸,和晋、齐等国会于黄池,国内精兵为之一空。

勾践抓住这个机会,在国内举行誓师大会,出兵五万人突袭吴国,吴军措手不及,大败,连吴太子都丧命疆场。夫差闻得噩耗后,匆忙与齐晋订立和约,率军回救。勾践这次稳扎稳打,并不急于求成,他统兵避开吴国的锋锐,暂时撤回国内以待时机。

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特大旱灾,“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勾践认为时机已到,便亲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越两军战于笠泽(苏州附近),越军在此战中,首次采用时髦的“夜袭渡河”方式,并运用了“两翼佯攻”、“中央突破”的战术,使得吴军受到了惨重损失,几乎全军覆没。勾践连战连捷,顺势包围了吴都苏州。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军围困吴都已达三年之久,夫差遣使求和,勾践欲许,范蠡认为,越国有幸不被吴国所灭,长期屈辱,志在灭吴,岂能失此良机而纵敌贻患,促使勾践定下决心,最终破灭吴国。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卧薪尝胆”是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已经离我们有几千年了,但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津津有道!

在这里面,每一步计划都有范蠡的谋略,他深知吴王好色贪财时,就建议勾践送一些美女与金银珠宝给夫差,这样夫差就有可能放掉他们,勾践依计行事,结果完全就在范蠡的预料之中。反之,如果没有范蠡这些明智的提醒,那么勾践必然会盲目地与夫差拼命。试想,在这种盲目冲动的情况下去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赢呢?这件事也与后来勾践大败吴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也有这样头脑发达的人,能够用智慧使自己死里逃生。

在这场战争中,勾践之所以能打胜仗与他自身那种永不忘国耻的精神有关,他不像吴王夫差那样胜利了就得意忘形,而是胜不骄、败不馁:每天吃饭之前先尝一尝苦胆,它的衣着也很朴素,这体现了他要夺回大好江山的决心。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越吴这场战争是一种智慧上的较量,稍有一点疏忽、粗心,那么失败的矛头就会指向你,冠“无能”永久的罪名!

激流勇退,务农经商

在中国历史上,范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仅有文人的谋略,而且还具备商人的高超智慧,既能像儒者那样入世,又能像道家那样隐世。史书有关范蠡功成身退的记载,详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艰辛劳苦、尽心竭力地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洗刷了当年亡国称臣的耻辱。之后,范蠡又辅佐勾践北上进兵,与中原的齐国、晋国争霸,并最终称霸诸侯,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也被封为上将军。范蠡泛舟

但是,越王勾践当上霸主之后,范蠡就立即离开了越国,最后在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住了下来。后人所讲的陶朱公的故事,指的就是范蠡。范蠡本来可以做大官,享受荣华富贵,却为什么要归隐呢?

归隐充分表现了范蠡的远见卓识。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看到伍子胥的命运结局,伴君如伴虎,伍氏于吴国的功绩何异与他于越国?那么自己最后的命运呢?范蠡看到这一点,但他并没有不辞而别,且辞别信写得委婉含蓄:“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表面上看起来是求死,实际上是为了逼勾践放自己一条生路。试想,面对如此功臣,又没有治罪的借口,勾践无论如何是下不了手的。于是,他也假惺惺地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于你。”勾践这一回答,也十分周全,明的逼范蠡要与他平分江山,实际上这是一个杀范蠡的借口。一旦范蠡留下来,真的与他一起坐享江山,那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范蠡一再明志,回答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言外之意,我范蠡对越王的江山毫无兴趣。正因为这样,最后他才能从容打点包装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否则,无论多精明、能干,范蠡最后都逃不出勾践的魔掌。

可与范蠡相提并论的功臣文种等人,在与君主处理关系上却远不如范蠡,他们往往目光短浅。范蠡在离开越王后,念在大家待在一起那么久,就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寄来一封信。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结果被越王安上“作乱”的罪名,赐剑而亡。文种收到信后如果能够立即逃路,那么,即使不能闻达于诸侯,也不至于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相反,却自不量力地玩起装病不上朝的儿戏,结果招致杀身之祸。文种装病的原因,就是为了证明越王是不是在怀疑自己。结果,果然都在范蠡的意料之中。

作为臣子,武人或文人,功成身退应是一条明智的选择。古往今来,也不乏有人走这样的一条隐退之路,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走出这厄运的圈子的束缚,真是悲哉!就像在李白那首《悲歌》诗里说的一样:……悲来乎,悲来乎,凤鸟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所以,那些明智的人,总是能够以进退为由,逃出功高震主的怪圈,以免引祸上身。“名遂身退,明哲保身”表面看是“无为”,实则是“有为”,正如南怀瑾先生言:功成身退就如自然界的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草木枯荣,生物之繁衍、新陈代谢,都是正常的现象。然后世,如秦之李斯、汉之韩信、明之刘基、李善长之徒都没有真正理解功成身退的意境,所以最终无一个能够善终的。范蠡进可辅国,退可守身,既能入世又能够隐世,真可谓高明之极!

范蠡之高明,不仅在于及时免祸,更在于他脱离政治领域之后,在经济领域同样取得巨大成功。他三次搬家,三次创业,均获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敛财高手。他先是在齐国的海滨从事农耕,聚财达数十万,名声大振,齐国曾聘请范蠡为国相,他说:“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范蠡毅然归还相印,散发家财,搬迁至陶地。在陶地,耕种之余他等待做买卖的时机,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果然又获得成功,聚财万贯,名震四方,人称陶朱公,受到广泛尊重,并留下“陶朱之富”的美谈。

说范蠡功成身退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说越王勾践是个生性恶劣的人,而是说专制权威必然会造成名臣能将的如此结局。否则,只有像伍子胥、韩信等人那样惨死。范蠡从求功成到求归隐,个中有不少辛酸、无奈。同样,这又是他人格上转变的一种标志。这一人格的转变,关键在于范蠡彻底认清权位不可弄,声名不可隆,与专制权威终于划清了界线,把自己从奴隶地位中解放出来。

不过,范蠡还没有像庄子那样,认识到财物也是奴役人身心的东西。所以,他一富再富,最后自身虽未遭殃,却导致次子犯罪被杀。此又可笑、可叹者也。唐人任华《寄李白》诗“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将庄周与范蠡同咏,似未看透范蠡。但若以此指李白既能弃名归隐江湖,又能任侠轻财散尽千金,倒也是妥帖的用典。范蠡的人格没有扭曲于专制权威,但多少有点逐于物的味道。不过我们只要记住范蠡“功成去五湖”是功成身退之士的原型亦足够了。

一言以蔽之,范蠡是贤能之人中的贤能之人。为官,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富国强民;持家,能辛勤劳作,惨淡经营,富甲一方,被人称颂与景仰。像范蠡这样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为官为民,样样都能做得最好,名扬四海,永垂后世,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屈指可数。也难怪司马迁会对他有如此赞扬:“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不战而胜

司马穰苴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所著的《司马穰苴兵法》,是我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早期兵法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司马穰苴也备受后人钦佩。

严于治军,大显其能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原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

司马穰苴是春秋齐国人,是比孙武还早的知名军事家。他的名字本来叫田穰苴,但由于齐景公时任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因此后称为司马穰苴,所以他的后代也就稀里糊涂的姓了司马。

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齐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式微,往往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骚动。晋国于公元前531年派军侵入齐国的阿(今山东省西部东阿县)、甄(今山东省甄城县的济阴)地区,燕国也趁火打劫攻入齐国河上(故黄河南岸地区)之地,齐国守军被打成了“一坨屎”。齐景公闻报大惊,急忙招来相国晏婴商议。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一位名叫田穰苴的民间隐士。晏婴说:“穰苴虽是田氏庶族后代,但此人文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武能使敌人畏惧,愿君王不妨用他试试。”齐景公派人将田穰苴请进宫来,和他讨论用兵之道,田穰苴应对如流,妙论百出,齐景公心中大喜,当天就拜田穰苴为将军,率领五百乘,北上抗击晋、燕军队。穰苴却很有自知之明,对齐景公说:“臣的身份素来卑贱,君王从闾伍下层之中将我提拔起来,位在大夫之上,士卒未能归附,百姓也不一定能信任我。我人微权轻,希望君王派一个您所宠爱的、在国内地位尊贵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景公派自己宠信的大臣庄贾前往。刚刚开始合作,穰苴和庄贾约好:“已奏准主公,定于明日正午祭旗发兵。我在军门中等你,务必不要迟到!”

第二天午前,穰苴先到军中,令手下军士立木设漏。漏是古时的一种计时工具。立木就是在营前竖一木杆以测日光,日影正中即为正午;他怕庄贾迟到,特地派了一名军吏前去催促。然而这位庄贾,一向为齐景公宠信,又兼出身娇贵,不把平民出身的田穰苴放在眼里,自以为监军为国君特使,军中谁敢怠慢?再者即将随军离京,一班亲朋僚属纷纷把酒话别,故对穰苴的催促不当回事。

阳光照在立木上,渐渐已到正午,三军静候多时。还未见庄贾前来,穰苴只得独自登坛,调兵布军,宣布军纪。一切完毕,日已近偏西,庄贾才姗姗来到。穰苴责问说:“怎么第一次就迟到?”庄贾谢罪说:“不才的亲戚朋友设宴相送,故而留下了。”但心里却很不以为然。

司马穰苴说:“将军受命出征之时就应忘记家人老小,到了军中受纪律约束就应忘掉亲戚朋友,击鼓急进之时就应奋战不顾其身。今敌国侵犯深入国境,全国骚动,士卒暴尸于边疆,君王寝食不安,食不甘味,百姓的生命安危都悬担在你的肩上,你为何却大谈所谓亲友相送啊!”于是招来军中的司法官问:“按军法,迟到的人该当何罪?”司法官回答说:“当斩。”庄贾见要动真格了,恐惧万分,立即派人飞驰报告景公,请景公相救,报信人去了以后,还来不及返回,司马穰苴已将庄贾斩首于三军之前。三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过了一会儿,景公派遣使者拿着君王的符节凭证,驱车驰入军中,要穰苴赦免庄贾。穰苴对使者说:“将帅在军中,君王的命令可以不予接受。”接着又问军正:“在三军军营中擅自驱车奔驰,军法如何规定?”司法官答:“依法当斩!”使节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高举节丈杖,叫道:“下臣奉君命而来,并非有意冲撞军营。”穰苴说:“既是君命所受,自当免死,但军法不可妄废!”说毕下令拆除使节车左驸,杀掉拉车的左傪,以代使节之死,并令中军官将如实向齐景公禀报。穰苴虽然强悍,但还是不敢随便杀君王所派的使者的,于是那个使者的仆人就倒了霉了,没做错什么事却被问斩了,这都是万恶的专制制度惹的祸啊!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嚣张了,军威扎扎实实地立了起来。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君子陵夷,小人崛起,平民出身而拜相封将者,仍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在此动荡纷乱的时代,地方上的诸侯贵族,其跋扈不可一世的气焰,日益炽烈;身处中央的周天子,虽为天下重器,却无发号施令之实权,周郑交质、繻葛之战,周王朝逐渐名存实亡。司马穰苴生在这样的时代,以他卑下低贱的身份,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蒙受将军之重责高职,带兵抗晋抵燕,若不采取非常手段,立威建信,那么,即使有晏婴极力推举,也必然会大祸小患接踵而至;将兵扞燕晋之师,则迟滞多阻,甚而有所不可救者!

那时,齐国霸主地位十分微弱,而且还常常受到晋国和燕国的攻击,屡战屡败。此时,晏婴将司马穰苴推荐给齐景公,其实也就属于是临危受命。

司马穰苴那时的地位十分低下,他就向景公要求派一个宠信的人来监军。这说不定是司马穰苴的一个阴谋,估计他已经算准了景公会派那个庄贾来监军,抑或当时景公身边的宠臣都有些不地道。第二天,司马穰苴比约定的时间先到,立了个沙漏,到了时间庄贾没有来,司马穰苴就没有等他,开始进行操练。这些平素训练有素的军士们虽然不像吴王的那些嫔妃一样不听召唤,但心底可能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等到庄贾终于来了,司马穰苴义正词严地斩了庄贾,并狠狠地威吓了一番被景公派来赦免庄贾的人。这样便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全军的纪律立马得到了整饬。

此外,司马穰苴杀掉拉车的左傪,而不杀使节,这是司马穰苴故意做的周密安排。杀了庄贾,景帝一定会不高兴,但这个问题比庄贾的问题更加严重,所以他把要杀庄贾的消息及时传到了景帝的耳朵里,他算定景帝必派人来,然后给景帝一个大面子:你看我连国家大臣都杀,但对你景帝还是很忠心的,对你的使节,我比对国家重臣还尊敬。这样景帝心里得到平衡,自然也就不会追究那么多了。

但冒这样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吧,庄贾是国家重臣,其手下忠心者必多,他们一定是瞪大眼睛,拿着放大镜来找司马穰苴的毛病。所以他在工作方面特别尽心尽力,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司马穰苴都亲自过问,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官兵一致,不搞特殊。这样内部团结,外部就不容易攻进,再加上有战功,那么司马穰苴的地位自然也就显赫起来了。

当年司马穰苴敢于杀庄贾,那是因为他自知国君有求于他,需要他领兵保国。这与孙武“吴宫教战”异曲同工。吴王听说孙武善兵,就招他入宫谈兵,并让他用宫女演练。宫女们把军演当游戏,嬉笑不止,孙武申明军令三次,宫女依然故我,结果孙武把两个领头的宫女杀了,队伍一下子严肃整齐了。这两位宫女是吴王的心肝儿,吴王说没了她们自己吃饭都不香了,请孙武别杀她们,但孙武坚决要杀。因为不杀她们就显示不出自己的行兵布防效果,显示不出管理军队的水平。吴王阖闾虽然没了妇人吃不下饭,但如果没有了江山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

才智出众,遭人陷害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襃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着穰苴之列传焉。

司马穰苴整军之后,齐军面貌立即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成了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令行禁止、悉听约束的能战之师。然后,他立即率师出发,奔赴前线。在军旅中,他对士卒们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都亲自过问和安抚,把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都用以犒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对体弱士卒特别亲近,很快就得到了将士们的信任。三天后部署调整军队时,病兵都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晋军得知这个消息,就撤兵走了。燕军得知这个消息,也回渡黄河而取消了攻齐计划。司马穰苴率齐军乘势追击,歼灭部分敌军,收复了已失去的齐国城邑和土地,然后率兵回来。未到国都就解散军队,废除军令,誓盟之后进入城邑。齐景公和诸大夫都到城郊迎接,举行慰劳部队的仪式后回到住所。随后接见穰苴,提升为掌管全国军事的大司马。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地位也因此日益上升起来。

以后,齐国大夫鲍氏、高子、国子之辈陷害穰苴,在齐景公那里进谗言,景公罢了穰苴的官,穰苴离职后一心撰写兵书战策,不久病发而死。

司马穰苴无辜被免职,未免有些想不开。毕竟,他成为齐国的大司马,并非凭借田氏家族的势力,靠的是自己的才能和军功。如今,他却成了四大家族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换作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想得通的。

如果人长期处于郁闷的状态,那么就会容易产生恶性疾病。可怜一代卓越的军事家,竟因此抑郁成疾、一病不起了。

司马穰苴抱恨临终之时,一定充满了惆怅与遗憾。本来,在动荡的年代里,正是英雄豪杰挥洒胸中才学、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时候,谁料竟因几句谗言,齐景公竟自毁长城,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以致郁郁而终。

司马穰苴虽然死了,但田氏家族的势力并未因此而削弱。而且,由于田穰苴之死,田氏家族与鲍氏、高氏、国氏的矛盾日益加剧,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司马穰苴墓

司马穰苴被罢黜,晏婴的态度为何史无记载。可以推测,晏婴对此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爱惜田穰苴之才略,一方面又对田氏势力的尾大不掉而忧心如焚。他也曾向齐景公进谏,请齐景公限制田氏之权势。由此可见,田穰苴被罢黜,晏婴应该不会表示有太大的反对。

晏婴出使晋国时,与晋卿叔向私下谈起各自国家的政事,晏婴慨叹道:“齐国之政,其卒归于田氏矣。”之后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晏婴的论断。

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记载道:“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

司马迁在这里记载是有错误的,田和不是齐威王,田和自立后,他的孙子才是齐威王。

无论怎样,齐景公罢免田穰苴,激化了田氏与鲍氏、高氏、国氏的矛盾,反而使田氏加速了夺取齐国政权的步伐,鲍氏、高氏、国氏以及晏氏后来均被田氏所灭。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于东海之上。又过了五年,周王朝承认田氏为诸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以后,齐威王命大臣整理古代兵法,将司马穰苴的军事论述附在其中,题名《司马穰苴兵法》,又称《司马兵法》或《司马法》。《汉书·艺文志》记载为一百五十篇,《隋书·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都注为三卷,而今存之《司马法》只有五篇: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其核心思想是治军以“仁、义、礼、让”为本。《司马法》包括了相当丰富的军事理论,书中论述了统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经验,以及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军事制度和战争观点。它是我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早期兵法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穰苴整编行伍,修兵练武,破燕败晋,从凡夫俗子一跃而成位高权重的大司马;除了穰苴自身的才识过人、晏婴的慧眼识英雄与景公的因贤任能之外,庄贾就是他成就伟业的第一功臣。不过,以血肉器,实在有违反道义之嫌。天生万物,无所谓贫富贵贱之分;阶级等第皆是人为,目的在于便利统治。于是,当有德者在位,则百姓或可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倘若在位者失德,人民往往置身水火,生灵涂炭!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争相倾轧,尔虞我诈,莫不以称霸天下为目标;所谓“人不染风尘,风尘自染人”,若有国家想“遗世而独立”,成为化外之国,恐怕永远都只是一个黄粱梦。齐国虽曾盛极一时,但传至景公时,却也成了其他各国极欲染指的对象;其中,晋燕最为积极,嚣张的气焰与齐国丧失的城池,形成讽刺的正比。这时,即使是能言善道、辩才无碍的晏婴,也是无能为力的。就在齐岌岌可危之际,出现了奇迹。虽然穰苴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治军经验;他所能依凭的只有自己的能力,以及国君和宰相对他的信任。“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亟思回报的穰苴,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屡战屡败的齐军,训练成烈火焚身浑不怕,出生蹈死无怨忧的终极战士,他所肩负的责任之重,不言而喻。穰苴所面对的,是一群散漫骄傲、没有纪律、士气低迷的军队;没有人瞧得起他,也没有人愿意奋发向上。他怎么办呢?要建立起威信,但如何对待下属呢?如果对象是一般士卒,杀鸡儆猴所收之成效,势必有限而难以约束全军,更遑论令其脱胎换骨,所向披靡;若将矛头指向高官权贵,则恐怕未有功劳先遭横祸,兴国大计也将化为乌有,这其间的选择,真是难矣!

终于,穰苴决定冒一个最大的风险,把高高在上、恃宠骄矜的庄贾作为监军,并利用庄贾轻慢骄傲的心态,设计与其约定会面,约定时辰一到,立即在军中颁行法令以待庄贾的来临。最后姗姗来迟的庄贾,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穰苴杀了,因此,使每个士卒的心中都烙下了“军令如山”四个字!既然穰苴已立了威严,那么操兵练武也就事半功倍了,遂后使齐军脱胎换骨,甚而大破燕、晋,凯旋而归。

生命就是生命,不应该轻易抹杀他人生存的权利;可是,非常时期总有非常的做法。“治乱世用重典”曾被人们千百次地扬弃,却也被人们千百次地提振。谁对谁错呢?“宽容”应是最好的答案。穰苴出现以前,齐国饱受外患侵略,上至君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寝不安稳,食不知味;穰苴出现之后,齐国收复失土,扬眉吐气。凡是行军作战,必有死伤;凡有死伤,皆非百姓之福。然而,站在保卫国家的立场,穰苴是功大于过的。可惜穰苴功成名就之后,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另一个庄贾,恃宠而骄锋芒太露。

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并不是取于片面的,只有尽心尽力,俯仰无愧,谦冲自牧,有为有守,其人格精神方能可大可久,千古流芳;否则,短视近利,纵然叱咤一时,却仍会沉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激不起任何的涟漪。

不败战神

白起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统帅、军事家,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白起善于用兵,一生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年得志,百战百胜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

白起少年时,勤奋好学,既学文,又好武,善动脑筋,工于心计,性格内向而坚韧,办事有主见。成年后,他独闯咸阳,以求谋得一官半职。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秦大夫白乙丙的后人。白起的父亲希望白起长大成人后能像吴起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于是就给自己孩子起名为起。

少年时的白起就沉默寡言,隐忍果断。他常在岐山附近观察地形,模拟排兵布阵,对兵书战策极为痴迷。于是,乡邻身边的人都认为白起日后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白起十五岁时,就已经进入了军队,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渐渐引起了秦国的权臣穰侯魏冉的注意。在交谈几次后,魏冉发现白起很有指挥才能,便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注意培养。因此,白起十分感激魏冉的知遇之恩。

昭王十三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升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干河的土地。昭王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昭王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昭王二十八年,率秦军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烧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秦国就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屡立战功,受封为武安君。之后,又攻取楚国,平定巫与黔中(今四川、贵州)二郡。昭王三十四年,赵、魏联军趁秦军远归,攻取韩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白起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千里奔袭华阳(华阳,亭名,在密县,古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处。《国语》:“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出其不意,如神兵天降,大破魏将芒卯(三国时谯周云乃孟卯)所领的魏军十三万。随即与赵将贾偃交战,水淹敌二万人。芒卯贾偃皆被生擒,时三晋无人不惧百战百胜的秦武安君。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由此也反映出了战争自身发展的概貌。

白起一生作战有三大特点:

第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灭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白起能够在两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第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第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善始者并没有得善终,白起功高遭忌,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白起如此,伍子胥、李牧也都是这样的下场。

长平之战,杀众于坑

战国时代,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当时,列国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经过两次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国,其次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国。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强倾国以决之战,此役秦胜于赵。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杰作。名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统帅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

那么长平之战暴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克韩陉城等五城(陉庭在今曲沃县西北二十里,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歼敌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取南阳(此南阳在太行山南攸武处)太行小路,将韩国一分为二。四十五年,攻韩地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七年,秦令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参见长平之战)。赵王听说秦军侵犯,就派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以图夺回上党。

廉颇率众军到达长平后,立即向秦军进攻,由于几次攻打赵军都失败了,损失较大,廉颇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决心转攻为守,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坚守。廉颇这一手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下。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秦军派人携带重金去赵国国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说:廉颇防御固守,是想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军最害怕的是大将赵括。昏庸的赵王本来就对廉颇产生了种种怀疑,如今再听到这样的流言,更加肯定廉颇怯战之心,于是就立即下令命赵括接替廉颇为统帅。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的人。他到达长平后,改变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军见离间计得逞,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表面统帅王龁却只为尉裨将,并严令军中如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到任后,研究了赵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又骄傲自大,听信谣言鲁莽轻敌,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困敌聚歼的战略方针,并做出了如下部署:

1.将目前的前线部队转作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

2.利用长壁地形构筑口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准备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支精锐突击队,准备赵军被围后,用于不断出击以消耗赵军有生力量和磨损其锐气;

3.将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侧翼,待赵军出击后,插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合围;

4.用骑兵五千渗透到赵军防御阵地中,牵制和监视留守的赵军。

战争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预计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赵括统帅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两军交锋后,秦军的诱敌部队随即假装失败后退。赵括不问虚实,立即实施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受挫。赵括本想撤退,但此时已经晚了,预先埋伏的秦军两翼部队迅速出击,切断了赵军与其营垒的联系,包围了赵军。

赵军连战不利,情况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放弃进攻,等待救援,由于粮道断绝,赵军士气日益低落。粮道断绝四十六日后,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锐突击,被秦军强弩射回,赵括死于乱箭之下,赵军大败,赵军主将已亡,四十万将士皆投降。白起与人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诈允赵军降却引赵军一步步慢慢全部坑杀,前后共杀俘虏四十五万人,只留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回赵。在这场战争中,白起依靠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胜何故?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总共投入百万以上的军队,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空前绝有的规模。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秦无论战前还是战时,连横战略及至后来“远交近攻”,都是始终如一的,不会有丝毫改变,尽管从策略上,一定时期敌友或有变换,但战略目标从未有任何动摇。赵之合纵战略则出于权益,是不确定的,时纵时横,纵横捭阖,朝秦暮楚,敌友相消,脆而不坚(诚然稍后的秦赵邯郸之役之因应侯、白起有隙而影响秦的连横和“远交近攻”一度摇摆,相反赵却合纵不移,只有这样,邯郸之役则相反地恰恰以赵胜秦败而告终,只不过大势已去,时局已不可逆转而已)。

第二,秦以连横和“远交近攻”的战略为出发点,在集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格外注重把政治、外交和军事几条战线有机结合起来,以收相辅相成之功,其中特别是密切注视诸侯之间的动态动向,精心利用一切机会瓦解赵国合纵抗秦的图谋,尽量使对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孝成王为首的赵廷则相反,各条战线各行其是而不见协同,其中特别是在时纵时横、纵横游离中,丧失掉一切固可争取而极端重要的外援以佐军事斗争的机会(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田完世家》、《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新序·善谋上》)。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

第三,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秦国制定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白起是整个决战的关键,纵使其平生军事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自如地决胜于千里之外看,但这也足以证明了秦昭襄王对既拜主将的高度信赖,这是秦军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赵孝成王尽管当初派了久经考验的名将廉颇进驻长平御秦是正确的,却既不知军事,又刚愎自用,亦不能于野战中对主将委以信任,不因应战场形势需要组织后援,以至掣肘大将野战,直至陷入秦人反间,竟以唯善“纸上谈兵”而全无实战经验的赵括,取代“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老成持重、足智富谋的廉颇为主将,以赌国运,由是形势急转直下,终于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直至全军覆没。

长平之败谁之过?

长平之败,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括当时即使侥幸逃回了赵国,恐怕也得被赵王砍掉脑袋。那么,长平之败的责任全在赵括么?

1.明知赵括“纸上谈兵”为何还要用?这难道也是赵括的错吗?赵括这个统帅可不是像有些官一样是跑来或买来的,而是赵王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任命的。赵王为什么要换掉廉颇?让我们从赵王的角度来考虑一下:秦军占了本属自己的上党,如不夺回来,对国内的舆论怎样交代?其他的诸侯国又会怎样看赵国?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面子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在接替廉颇的人选上,难道赵王没有考虑其他人选吗?答案肯定是考虑过的。赵国当时除了廉颇,还有李牧等人,也是名将。但估计他们全都认为在长平只能像廉颇一样打防御战。只有赵括认为可以进攻打败秦军,赵王也不可能不知道马服君当年的告诫。但在当时,又没其他人选,所以也只有用赵括为将军了。可见,赵王用赵括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2.如果一直采用廉颇防御战的策略,能够打败秦军吗?答案是并不一定会打败秦军。长平地处韩国境内,秦、赵双方都需做长距离的后勤补给,虽然秦军人数多,补给量大,但秦国国力强盛,补给能力远胜赵国。双方长期“耗”下去,赵国不但不会打胜,反而有可能会先被拖垮。所以说,赵国的失败早已经是命中注定,不能完全都怪赵括。

3.赵括的军事才能难道真的就远不如廉颇吗?赵括打了败仗,就被人说为“纸上谈兵”的无能之人,受到嘲笑两千多年。其实,“纸上谈兵”并非贬义,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其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而现代,“纸上谈兵”更是军队的训练手段,现在军队中的司令部演习,图上作业,以及用计算机做的兵棋推演等,均属“纸上谈兵”之列。

赵括之所以败,原因在于他实战经验不足,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也从来没有当过中、下级军官,或做过幕僚、助手什么的,史书都没有记载。估计以赵括的才气,他是不屑做这类小官的。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就此推定他一定不会打仗。韩信在被拜为大将军前,只是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诸葛亮更是一出山,就打败了曹操的几员大将。所以说,古代战争,经验与才干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廉颇可说是大名鼎鼎、实战经验丰富,开始他也想夺回上党,但面对强大的秦军,结果是损兵折将又失地。当时秦军的统帅是王龁,赵括来了以后,秦王才换上了白起,王龁改做了白起的副手。在秦王的眼里,对付廉颇用王龁就已经足够了,白起是专门用来对付赵括的,可见,秦王还是十分肯定赵括的才能的,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

4.赵括的失败真的就不可原谅?断定他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吗?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秦军本就比赵军强大,白起又是那样的厉害。赵括打了败仗,也应该早在意料之中的,人们之所以揪着赵括的小辫子不放,是因为长平之战开创了我国古代大规模歼灭战的先例。史书记载赵军被歼人数高达四十五万之多。这个数字实在让人有点怀疑,因为古代出兵,常虚张声势。如赤壁之战时,曹操也就二十多万人,但却号称八十三万,目的是为了恐吓刘备、孙权。长平之战,赵军可能也是如此。赵军被打败这大概也不是赵括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何况,他尽了自己的努力去挽回那个败局,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赵国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在赵括的身上。

长平之战的历史虽然离我们有几千年了,无论后人怎样误解赵括,评论长平之战的事情,但我们仍然抹去事实的真相,改写历史。白起是军事家、将军,赢得了战争,也改变了他的命运,长平之战是白起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功高遭妒,悲剧收场

长平之战过后,白起本来打算乘胜就此将赵一网打尽。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两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十分惊恐,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答应了。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就与范雎结下不能化解的仇怨。

那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那时正好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次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打算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却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发兵攻打赵国。”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由于事情紧急,秦王后来改派长平之战的副帅王龁接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由于赵人死守,秦军围邯郸八九个月,死伤众多,而仍不能攻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赵国虽然顶住了秦军进攻,但究竟在长平大败后,人力不足,兵源缺乏。赵人保卫邯郸,打得很英勇,也很艰苦。一直到信陵君率魏军前来支持,楚军配合作战,局面才有了新的变化。秦军已开始陷于被动,“多失亡”。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撤了白起的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恼羞成怒的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白起死时,是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地方乡邑都祭祀他。

一代将才,引剑自裁

白起因为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所以得后人仰慕,尽管在这种眼神里或多或少的带有了概念化的历史因素。白起一生善于用兵、攻城略地、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为秦国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有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王蘧常先生在《秦史》中这样论述白起谋略及其影响:“君策得遂,秦大一统之业必不待始皇帝之时矣。”

关于白起的论述有很多,大致是以《史记》中的看法认识为蓝本:“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六引晋孔衍《春秋物语》形容其人“为人小头而锐面,瞳子白黑分明,而视瞻不转”。赵平原君胜见之曰:“小头面锐者,敢决也。瞳子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政强也。”从历史遗留下的资料可以看出,白起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战略军事家,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纵观白起一生的战役,从左庶长迁为武安君,除善于攻杀外,他指挥下的战役,往往以惨烈的伤亡代价而震惊史书,其中更以杀戮战俘动辄数十万而为后世所垢。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就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军事奇才,最后却落得个引剑自裁的下场,因此也成了几千年来人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了。白起的一生,是属于当时战乱纷飞的年代,他身上的悲剧,既有历史上功臣犯忌的共性问题,也有属于个性化的局势问题。此外,他的悲剧还在于后人对他的认识和看法上,也就是对其留名青史的认识不同。

也许悲剧早已注定

白起在长平大获胜利后,本来可以让那些降卒回家当老百姓,也可以吸纳到军中变为自己的士兵,或者用来当苦工,但残酷无情的白起却将他们一一杀掉。但这并没有使白起过瘾,竟下令将四十万降卒通通活埋。在已经成了杀人机器的白起眼里,生命就同地上的野草一样轻贱。

白起这种疯狂的举动令赵国十分震怒。为求自保,赵国和韩国联合,暗派苏代赴秦施反间计,拉拢了秦国的范雎。这次,白起就要倒霉了。秦王攻打邯郸,令白起带兵,他却称病不起。这次使诈,白起看错了对象。秦王可不是没有反抗能力的降兵,而是白起的主宰。一个居功自傲的奴才,背对摇唇鼓舌的范雎,白起已是在劫难逃。很快他就接到了秦王赐来的自杀之剑,白起之手杀人无数,今天,却要用来诛灭自己,这的确是一种有趣而悲凉的结局。

白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下场,应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翻开中国历史,不少人一旦拥权自重,就不把人当人了,视人如草芥。于是乎,你欲诛我,那么我必设法杀你,你不仁,我就不义。你恶毒,我更恶毒十分。社会陷于血腥的杀戮轮回之中,无休无止。谁都不再安宁!白起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却难逃被诛之劫。临死时他说:“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苍天要这样惩罚我。”心中似有不平。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的确该死,长平一战,赵军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欺骗他们,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就足够让我千刀万剐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定是真的。

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是,英雄必须选择他的归宿!是悲剧缔造了英雄,还是英雄选择了悲剧?也许没有乌江的自刎就没有霸王的一世英名;也许没有不见天、不见铁、不见地,就没有淮阴侯的完美结局;也许没有十二道金牌,没有莫须有的罪名,没有风波亭的慷慨就死,就没有岳武穆的精忠传奇。

白起选择了自裁谢幕,不过,历史的舞台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就此谢幕!

文武兼用

乐毅

乐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胆识和魄力被历代军事战略家们所肯定。史书上虽没有记载乐毅在军事理论上有什么建树,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不凡业绩,证明他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军事家。

名门出身,明主器重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把自己比为“管仲、乐毅”,以显示自己的大志,大多数人对管仲并不陌生,但对乐毅却很陌生,以下我们就来讲讲乐毅充满戏剧性的一生。《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具体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战国中期,赵国灵寿人。他从小在一个富有武学和兵法渊源的贵族家庭长大,他的先祖曾是战国初期魏国的名将乐羊。魏文侯四十年,乐羊曾统帅魏国大军攻灭中山国,因军功卓著而被封于灵寿。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而乐家的后代出了个有名人物叫乐毅。在这种特殊家庭中长大的乐毅,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他品行端正、聪颖好学、嗜好兵法,这就为其日后走上戎马倥偬的征战道路,笃行其建功立业的抱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国时期,战火连天,各诸侯国为了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并最终夺取胜利,都纷纷招揽人才,进行改革;同时也积极开展争取与诸侯国的外交攻势。在这种特定环境之下,上阶层的地位迅速提高,出现了“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面。有才华的人士怀着建功立业的夙愿,纷纷向明主投奔而去,以求在历史舞台上一展身手。乐毅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乐毅因为是赵国人,所以先在赵国做官。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在魏国,他担任大夫的官职。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份,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就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主持军国大事,佐助燕昭王演出了一场克齐兴燕的历史话剧。

乐毅一生曾出仕赵国、魏国和燕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丰富的政治生活经历,才使他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最终的叱咤风云、匡建功勋无一不与这些经历有关系。这种机遇的出现固然与当时人才自由流动的环境有关,因为当时出国游历,无需持有护照,不必办理签证;但他出仕燕国,同多年来齐燕矛盾激化的形势更息息相关。换句话说,燕国求贤、图强,是乐毅成为一代军事奇才的历史契机。燕王哈三年(前318年),燕国因燕王啥“禅让”的事件引发了内乱,齐国乘机出兵攻打燕国,很快攻下了燕都蓟城,对于当时来说,已算是控制了整个燕国。不过,齐国境内并不好,当地烧杀抢掠的残暴行径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了,因此激起燕国民众的强烈反抗,其他诸侯国也纷纷向齐国施加压力,齐军无可奈何,不得不撤离燕国。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在两国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矛盾势必激化。燕昭王即位后,表面上维持同齐国的关系,暗中却积极备战,发愤图强,准备伺机攻打齐国,报仇雪恨。为改变燕国积弱的局面创造克齐的机会,他特地建造一座“黄金台”网罗天下文武之才。在当时,乐毅是一个有名的奇才,所以当他刚出使到燕国,燕昭王就对他优礼备至。燕昭王的器重,使乐毅很受感动,而燕国欣欣向荣的气象,又使乐毅备受鼓舞。他认定燕国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建功立业场所,于是主动请求留燕效力。从此,乐毅一面训练燕军,一面辅佐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原本积弱的燕国变得民众殷富、国库充盈、士卒乐战,这为进攻齐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乐毅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大展身手,脱颖而出成为战国名将。燕将乐毅

智勇双全,联军破齐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当是时,齐愍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愍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愍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齐愍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在乐毅的一生中,最主要的军事实践活动就是统帅燕、韩、秦、赵、魏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大获全胜。这场战争,史称五国伐齐之役。乐毅的卓越军事才能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最大的特色是,总揽全局,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综合分析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指导方针,并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随时对自己的战略战术进行合理的调整。

当时,齐愍王很强大,南边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眛,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愍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

此时,燕昭王觉得这是攻打齐国的最佳良机,于是他便同乐毅商量如何进攻齐国。乐毅向燕王建议道;“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人多,根基较深,且熟习兵法,善于攻战。对于这样一个大国,虽有内患,仅由我们一国单独去攻打它,恐怕很难取胜。如果大王一定要去攻伐齐国,必须联合楚、魏、赵、韩诸国,使齐国陷于孤立的被动地位,方可制胜。”这就是所谓“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

燕昭王接受了乐毅的建议,便派乐毅去赵同惠王盟约攻齐,并请赵国以伐齐之利诱说秦国,予以援助。又派剧辛为使节分别到楚国和魏国进行联络。当时各国都因厌恶齐愍王骄暴,听说联兵伐齐,均表赞同。

乐毅深知取得初战的胜利对于主宰战争全局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他先发制人,予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乐毅返燕后,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调动全国兵力,任命乐毅为最高军事统帅。秦国派将军斯离率兵与赵国的军队会合,赵国国王索性将赵国相国大印交给了乐毅,让他指挥赵国军队。就这样,乐毅率领燕、赵、秦、韩、魏五国大军,浩浩荡荡,大举伐齐。

齐愍王得知乐毅率领着五国大军前来攻伐,便任命将军触子为统帅,调集齐国兵马,沿济水一线设防,进行抵抗。但在齐愍王的心中,却没有半点的把握,只怕齐国战败,于是对将军触子下了一道死命令说:只准打胜,不准打败,如果打败了,就要掘你家的祖坟。齐愍王这种昏庸残暴的做法,不仅没有激励齐军将士的斗志,反而涣散了军心。结果,齐军刚刚与乐毅的五国联军在济水以西接火后,第一战就失利了。齐国将军触子见战事毫无希望,只好丢下千军万马,独自逃脱,最后齐军大败。

齐军主力被打败后,乐毅便让秦国和韩国的军队返回,而让魏军和赵军去攻占他们打算攻占的城池,自己则率领燕军向齐国的腹地进击。这时,一位叫剧辛的谋士对乐毅说:“这次齐国失利是因为五国联军的力量大,从长远考虑,燕军应及时占领齐国边境的城池,不该再向齐国内地进攻了。”乐毅对剧辛的看法却不是很赞同,他说:“齐愍王已不得人心,我们继续进军,齐国必然大乱,燕军正好征服齐国。如果我们不乘胜追击,齐国就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到那时,我们不但难于取胜,反而会被齐军打败!”

于是,乐毅抓住战机,亲率精兵直取齐国国都临淄。临淄很快被攻破了。乐毅将齐国宫室中的财物、珍宝全部运回燕国,献给燕昭王。燕昭王十分高兴,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乐毅率领的凯旋大军,并封乐毅为昌国君。

为减少齐人的敌对情绪,以利夺取全部齐地,乐毅严申军纪,禁止掳掠,减轻齐民赋税,并以官爵、封地笼络齐吏,争取民心。随即分兵出击:左军渡胶水,攻取胶东、东莱(今山东半岛东北部);前军沿泰山山麓东至黄海,夺占琅琊(今山东半岛东南部);右军沿河水、济水间,进据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后军沿北海(今山东淄博东北沿海一带)攻占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乐毅率中军镇守齐都,指挥各军。燕军势如破竹,半年内攻克七十余城。随又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二城,可是持续三年都没有攻下。有人向燕昭王献谗言说:“乐毅能在半年内,攻下七十余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两座城呢?实际上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的人心,然后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回答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话可说,就是真的当了齐王,也是应该的。”从而派使者到临淄,要封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的厚意,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是一个很少见的人才,他擅长军事,强于战略,在有限的时间内攻破强大的齐国,使燕国威震诸侯。他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燕国迅速推向强盛的顶点。

就在齐国走向政局动荡的境况时,燕昭王向乐毅表示了乘时伐齐的主张,乐毅欣然受命,被拜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杀奔齐国,他在济水之西击溃齐军,乘胜追逐,攻取齐都临淄,攻下七十余城,齐国几乎可以说败灭了。

那么,乐毅为什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战绩呢?其实,这与他高超的具体战略部署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一,当燕昭王征求他对伐齐的意见时,他表示说:“齐国地大人众,士卒习战,未可独攻也。王欲伐之,必与天下共图之。今燕之比邻,莫密于赵。王宜首与赵合,则韩必从。而孟尝君相魏,方恨齐,宜无不听。如是,而齐可攻也。”他向燕昭王提出了联合三晋一同伐齐的主张,并具体分析了组成这种军事联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其实,虽然当时齐国的势力很大,但却有许多败亡的象征,如果单凭燕国的力量盲目去攻打齐国,那么必然不能迅速置其于死地。如果联合了赵、韩、魏的力量,那么就会加强自身兵力上的优势,并能对齐国形成一种战略包围的态势。后来,乐毅进入齐境后,在济西依靠联兵的力量一举击溃齐军,由此可见,乐毅这一主张是正确的。

第二,济西一战,把齐兵打得落荒而逃,秦及三晋之兵各自收取边城,只有乐毅率领燕军长驱直入,向齐国纵深进兵,燕军势如破竹,直捣临淄,齐愍王田地出逃,乐毅将攻取的所有齐城皆编为燕国郡县,又将齐都的宝物祭器全部收取,载归燕国。可以看到,乐毅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并不是以掠地为战争目标,他在战略上抓住了乘胜灭齐这一要害。事实上,割取齐国边城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而齐国整顿恢复后必会前来争夺,尚有得而复失的可能,而灭掉齐国则是一个大大的胜利,就会使燕国有更大的收益,又消除了对方恢复争夺的可能,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战略方针。乐毅能够以灭齐为出兵目标,这足以证明了乐毅不凡的军事胆识和勇气,同样也显示了他比联军其他将领更高超的战略远见。

第三,当齐国被乐毅打败后,齐愍王田地向楚国求救,他在莒城封楚将淖齿为相国。但淖齿见燕兵势力强大,知道齐国早晚都会被燕国所灭。于是就私自派人通于乐毅,表明自己要杀掉田地,与燕平分齐国,希望燕国能支持他立为齐王。乐毅回报他说:“将军诛无道,以自立功名,桓文之业,不足道也。所请唯命!”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久淖齿处死了田地,积极着手立王。在这里乐毅及时抓住有利的机会,以支持立王为条件,诱使淖齿处死田地,这一措施似乎含有以毒攻毒的策略,除掉了齐国的君王,造成敌方群龙无首的境况,同时又瓦解了齐楚联盟,使齐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这为自己日后灭齐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四,在伐齐过程中,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乐毅充分地认识到人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而他本人也善于妥善处理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心的相互关系,做到双管齐下,事半功倍。在伐齐之战中,乐毅在坚决实施军事进攻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展争取人心的工作。如攻克齐都临淄之后,乐毅即注意约束将士,严明军纪,禁止军士掳掠。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废除暴政,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同时他还用官爵和封地笼络齐国当地有影响的人物,从而争取了相当一部分齐国的地主、贵族和名士的拥护支持,并亲自到临淄城郊的齐桓公、管仲庙去祭拜,赢得了众多齐人的好感。

所有这一切都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活动的顺利进展,也充分显示了乐毅足智多谋、文武双全的将军风范。

遭人误解,弃燕降赵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任何名将的军事天才的施展,都是受种种条件所限制的,在这方面乐毅也不例外。在他伐齐的最后阶段就遇上了很大的困难。他在齐地戎马倥偬,前后征战五年,基本上平定了齐地,然而唯独有莒城和即墨两城殊死坚守,久攻不下。在这种情况下,乐毅放弃了强攻坚城的做法,改由政治“攻心”为主,以军事围困为辅。为此,他把围城部队后撤到距两城九里的地方构筑营垒,规定燕军不抓捕从城中出逃的齐民,齐民难以维持生计,则予以赈济,希望通过这些行动,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争取莒、即墨两城守军放下武器,自行出降。应该说乐毅这一方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不过,就在战局处于最微妙的关头,燕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贯信任支持乐毅的燕昭王在此时遽然去世,其子燕惠王继位。这位新国君,在当年做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这时见乐毅久攻莒城和即墨两城不下,便对乐毅产生深深的怀疑。齐国大将田单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乘机进行反间,派人到燕国散布说;“除莒城和即墨两处之外,齐国大片土地全在燕国军队手里。乐毅能在短时之内攻下齐国70余城,难道用几年工夫还打不下莒城与即墨吗?其实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齐人之心,为他叛燕自立做准备。”燕惠王本来就对乐毅有些猜忌,听了这些话后更信以为真,于是下令派骑劫为大将去齐接替乐毅。乐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权,意味着听信谣言,欲加罪于自己。他认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决定拒绝回燕而西向去赵。赵惠王见乐毅归赵,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封他为望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赵王这般尊崇乐毅,是借以警惕燕、齐,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骑劫寡思少谋而又骄狂自大。乐毅奔赵后,他来到齐国,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正确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田单设谋诳骗燕军,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转而追歼燕军到黄河边上,收复齐国所失之城邑,将燕军逐出齐境,从莒迎齐襄王(愍王死,襄王立于莒)归临淄。

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导致痛失齐地,又埋怨乐毅投奔赵国,恐赵国用乐毅攻打燕国。于是惠王派人责难乐毅,而且向他道歉说:“先王曾以举国之兵托付将军,将军为燕大败齐军,报先王之仇,天下人为之震动,我也时刻记看你的功绩。可是刚逢先王去世,我又初立,听信于左右而误国。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为的是将军长年累月地暴露于荒郊野外,怕你太辛苦,所以请你回来调息,并想同你共议国事。将军却误听传言,和我产生怨隙,弃燕降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样做是合宜的,可你如何报先王的知遇之恩呢?”乐毅回信说:“我虽然不才,可是怕您听信左右不实之言,因此斗胆献上此信,望大王明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报燕惠王书》,此书想表达的主要有两点:

一、有才能的人要靠君王的知遇,才能建功立业。乐毅表明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相知相惜,并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也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效愚忠、不愿屈死。

二、主张为人要宽容,与人为善。燕惠王托词误会,他不揭短,依旧礼尚往来。末段以“臣闻古之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这段话是告诉燕惠王:你错了,但我不怪你,对你也没有恶意;虽然我很冤枉,可是我不会为去申冤而坏了你的名声。乐毅说到做到,不但没有挟怨报复,反而经常走动两国之间,互通往来。

于是,这才打消了燕惠王对乐毅的某些偏见,便封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

无情的岁月流逝,将一代名将的双鬓染白如霜,乐毅终于垂垂老矣,怀着事业未竟的隐痛和惆怅,寂寞地走到了自己人生之旅的尽头。

乐毅是历史上的军事奇才,是战国时期卓越的将领,他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他的军事才能被智圣先师诸葛亮所崇拜,他的《报燕惠王书》中提出的国君用人的思想,一直受到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的向往。其充满色彩的一生就这样在历史的篇章上跃然起伏!

兵家鼻祖

孙武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出身贵族,避隐着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孙武(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亦称孙子,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他是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是我国军事理论的奠基者。著有《孙子兵法》传世,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公元前705年,陈国的国君陈厉公喜得一子,取名完。时逢周朝的太史路过陈国,见到公子完,预言公子完将来是要做国君的。不过这位太史说得并不清楚,他说公子完可能是在陈国做国君,也可能是在其他国家做国君;可能是公子完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子孙。这位被周太史预言前途辉煌的公子完,就是孙武的直系远祖。可是公子完本人并没有当上国君,当时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齐桓公见陈完颇有才干。授予他“工五”即管理手工业事务的长官之职。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田氏遂在齐国扎根,直到最后喧宾夺主,最后把姜姓的齐国改成了田氏。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孙武的父亲),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

孙武大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刚上台的时候,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可是没过多久,田、鲍、栾、高四大家族联合起来,又赶跑了庆封。内乱愈演愈烈,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之间以及四大家族内部为争权夺利,进行着残酷的斗争。

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寻他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

当时南方的吴国(今江苏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东靠大海,西邻楚国,南接越国,北面与齐、晋相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华和实现自己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从山东逃奔到南方的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吴都郊外结识了从楚国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十分注重人才,伍子胥等人就是很好的证明,而且他还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重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深得百姓的信赖,那时吴国呈现出一派繁华向荣的景象。阖闾又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向阖闾推荐自己。后来,他写成了一部十三篇的兵法。

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精到,实用性强。为了能够得到吴王的重用,他在兵法开头就说:“吴王听我所陈之计而用兵则必胜,我就留在这儿,如不听我计而用兵则必败,我也就要再到别的国家去。”为了使吴王读兵法感到亲切,他在兵法中经常运用当时吴、越两国冲突的战例,有针对性地阐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开国大臣伊尹和周朝开国大臣姜太公,希望能够辅佐吴王完成统一大业。《孙子兵法》

孙武的《孙子兵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为孙武隐居著书何处而探究。有的说:“孙武来到南方的吴国,在都城姑苏(今苏州)附近过着一种隐居生活”。有的说:“孙武在吴都近郊……先隐后静观,以待时机”。有的说:“孙武为避乱奔吴后,在太湖附近的山林中隐居起来”。有的说:“孙武来到吴国后……隐居于今吴县西部山西”。还有的说:“孙武隐居在穹窿山的深处”等等。而这些说法与历史记载“辟隐深居”相符,但具体还不是那么精确。那么,孙武奔吴以后,到底隐居于何处呢?以下我们就从孙武避难奔吴说起。

当初,孙武之所以要奔吴,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田鲍四族谋乱。《孙武·兵法试说》载:“公元前523年,齐国发生‘四族谋乱’,孙武决定离开齐国,投奔……吴国。”如今我们可以确切地肯定孙武是奔过吴国,他奔向吴国何处呢?至今还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在齐景公时代引发的“四族谋乱”,那时正是吴王僚时代。推测孙武应该奔向吴国都城的。当时吴国的都城在何处呢?当时吴国的都城是在南宫,而不是在姑苏(当时还没有姑苏城,姑苏城是阖闾即位后命伍子胥建筑的,原名阖闾城)。那时的南宫在何处呢?据许多专家调查,认为南宫遗址应该在今苏州市郊外的胥口镇下陈村。

孙武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到都城南宫的呢?据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客观的原因。齐景公时,齐国出现了“四族谋乱”的局势,这不仅使孙武在齐国无法安居,因为孙武也是四族的一支,也使孙武在齐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孙武出身于齐国军事世家,由于受家庭影响,自小熟悉兵法,怀有抱负,因而孙武必须离开齐国。要离开齐国,到何处去呢?他把眼光投向了吴国。那时,吴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却正处于兴盛时期。所以,孙武决定要奔吴,自然要去吴国的都城南宫。

孙武来到吴国都城后,对南宫的地形进行了观察。南宫东有胥山,西有渔洋山,南临太湖,北靠穹窿山。而北面的穹窿山最高大,且森林茂密,离南宫又近,是隐居的好地方。所以,孙武很可能在穹窿山南麓的深山密林中隐居下来。孙武隐居后,便一面躬耕自给,研究兵法;一面静观局势,等待时机。

从以上叙述来看,孙武奔吴后,隐居在吴国都城南宫北部的穹窿山区。那里是一个山明水秀的人间仙境,至今仍有不少游人去到那里怀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

军纪严明,练兵有方

今天我们读起孙子初次以吴王的妃子练兵的故事时,对其杀吴王两个爱妃的行为,很多人还是津津乐道,似乎很欣赏他的做法。以下我们来看一下史记中是如何记述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事件的详细缘由是:

公元前512年,也就是阖闾刚刚即位的第三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早已经做好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就在这时,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这样才能取胜。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肯定不会有多大的本事,于是就拒绝了。伍子胥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这才感动了吴王,答应见孙武一面。

孙武带着自己刚完成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看了孙武写的兵法书,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能,顿时,他又产生了另一个念头,兵法头头是道,是否真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于是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已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浅,但不知用起来是否可行,不如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只要君王愿意,无论什么样的都可以用。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又问孙武:“你能用兵法操练宫中女子吗?”孙武回答说可以。于是,吴王下令从宫里选出一百八十名女子,交给孙武指挥。

孙武把一百八十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已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孙武说:“我叫前,你们就看前面;叫左就看左手;叫右就看右手;叫后就看背后。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后,孙武便击鼓发令,不过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根本没把号令当一回事。

孙武说:“你们对规定和军令不够清楚,是我的过错,现在我再讲一遍。”于是他又重新讲解了一遍。孙武第二次击鼓传令。宫女们还是觉得好玩,仍旧嘻嘻哈哈不以为然。孙武说:“号令不明是将帅的责任,号令已明而不服从,则是队长的过错。依照军令队长当斩。”于是派人搬来早已放置在一旁的铡刀,下令将两个队长处死。

吴王见孙武真的要杀自己两个心爱的妃子,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姬,寡人吃饭都不香了,请赦免了她们吧。”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说完,下令将两个妃子杀了,另外找了两名宫女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最后还拜孙武为将军,因为他知道孙武是帮助自己成就霸业的难得的将才。

司马迁通过“孙武斩美人”一事的记叙,使得孙武神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自然是司马迁选择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但是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暴露孙武真实的面目。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的情绪,有轻蔑,有骄傲,也有淡淡的失望,颇能显示孙武睥睨一世的神态。司马迁为何要借此来展现孙武的风采?以下一一为您揭晓。

孙子杀吴王的妃子,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其实背后隐藏着很深的历史背景。孙子是古代兵家代表人,兵家多征战厮杀,你死我活,生活过得血淋淋的,人的性格在这生活的锻炼下也变得残酷嗜血。兵家和法家十分相似,都是为专制统治王朝服务的,他们目的是驯服万民,为君王卖命,自己在这过程中谋取功名利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百姓只能用野蛮和残酷的手段。现代外国著名作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说:“专制政体维护政权的办法是恐怖,民主政体维护政权靠的是荣誉。”

其实,孙子是个聪明人,从开始决定拿吴王的妃子练兵开始,他就想好了,自己一定要杀其中的几个,他一开始就知道这些女人其中的几个一定会死。但是,他没有因为仁慈和怜悯不这么做,而是一切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直到吴王的两个爱妃第二次没按他的号令排好队,他要杀吴王的两个妃子,直到吴王替妃子求情被他否决,直到那两个妃子人头落地,这一切都在孙子的预料之中,但孙子并没有因怜惜而对她们从轻处罚,他毅然决然地砍掉她们的脑袋,用她们的鲜血铺就其未来的功名之路。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孙武之所以能把一群养尊处优、拖沓懒散的宫女训练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留情面,不因权废法,坚决顶住了求情风,快刀斩乱麻,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他当时也来个“下不为例”,网开一面,那么训练必然依旧“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难以达到“阵形十分齐整”的效果。

第二,他严中有宽,宽严结合,这是训练最有效的策略。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军纪的三令五申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和阖闾的抗争艺术上。他斩吴王的两位爱妃,并不是贸然行事,而是在军纪无人遵守的情况下做出的慎重抉择!吴王两位爱妃被斩后,阖闾很生气,当孙子请他检阅队伍时,他竟拂袖而去。孙武说:“看来,大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阖闾自觉理亏,于是就只好拜其为大将!

总之,不管孙武这种作风多么不近人情,多么残酷和自私,但这种作法对于大局都是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整顿吴国军威,使阖闾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

大破楚军,助吴称霸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暴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连连获胜的阖闾,想要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认为目前的形势不能低估楚军的能量,盲目攻楚军,于是就劝阻道:“楚军现在还不能轻视,况且我们现在灭掉两国之后已经很疲惫,应该收兵休整,待机再战。”阖闾听从了孙武的建议,就班师回国了。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和孙武共同确定了扰楚疲楚寻机破楚的战略,然后组建了三支精锐军队,轮流袭扰楚国边境。在第一支军队袭击时,楚国便调集主力迎战。但楚军一出,孙武却率吴军撤退了。而楚军返回驻地时,吴国的第二支部队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孙武又运用长途奔袭、灵活机动的战法打败了楚军。当时,楚国围攻吴的属国,即一个小国——蔡国。孙武率领三万精兵,乘船逆淮河而上救援。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什么还要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贵在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样想要打败楚就难上加难了。”伍子胥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于是,孙武在三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三千五百人为前阵,迅速地穿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道险关,直插楚国纵深。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

此时楚昭王大惊,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吴军。左司马沈尹戍建议主将囊瓦率主力拖延吴军,自己率兵往方城迂回至吴军侧后,截其退路,封锁三个险隘,再前后夹击吴军,消灭他们。本来,这是楚军击败吴军的上策。囊瓦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楚将武城黑却对囊瓦说:“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夹击,则战功将为沈尹戍所独得,不如以主力先发动进攻,击破东岸吴军,这样令尹之功自然居于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说:“楚人讨厌你而赞扬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战胜吴军,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难保了。最好赶快向吴军进攻。”囊瓦一听,觉得有理,就改变策略,渡过汉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吴军侧后,就发动攻击。孙武见其渡过汉水攻击,佯装后退,退到大别山,楚军在吴军后退时连战数场,皆败,楚军士气不断下降,疲惫不堪。

孙武见楚军陷于被动,于柏举与楚军决战,阖闾之弟夫概进谏:“囊瓦这个人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但阖闾谨慎,不敢用此计。夫概回营后,对部将说:“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率领自己的五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楚军果然溃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囊瓦逃奔郑国。吴军发动战略追击,于柏举西南的清发水重创楚军残部。再追,于雍澨再大破囊瓦军残部。吴军再与由息与回救的沈尹戍部队交战,激烈战斗后楚军大败,沈尹戍伤重而死。其后吴楚于麦城之战再大败楚军,至此吴军五战五胜,成功消灭楚国,吴军于柏举之战十日后攻陷郢都。吴军攻陷郢都后屠城,楚国军民死伤十万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随国。孙武以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攻灭了强楚,于是一战成名,震惊中原诸国。

其后楚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哀公派出五百乘兵车攻打吴军,秦楚联军击败吴军,吴国本土又发生内乱,吴军就被逼返回吴国,楚国才免于灭国之难。

吴国后来因秦国干预及越国偷袭,而被逼由楚国撤军,但是已使楚国元气大伤,不能威胁吴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不听孙武劝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被其打败,并气愤病死。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夫差成功大败勾践,报仇雪恨。而其后夫差北上称霸,于黄池大会诸侯,亦是因为孙武令士兵训练有素的成果。

孙武虽然帮助吴国建立了霸业,但夫差日渐骄横,不听忠言信谗言,逼死功臣、忠臣伍子胥,孙武见状寒心而退,知道自己想辅佐吴王统一南北的大志已无法实现,为免遭杀身之祸,便隐居深山,修订他的兵书去了。

春秋晚期,吴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强大的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六十余年时间里,曾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以至于彻底地消灭了楚国。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自从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就在这个时候,西方的楚国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可见,吴楚之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了。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助”,当时楚国与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而且楚国内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这为吴国提供良好的灭楚机会。所以说,当时楚国虽然表面上看势力强大,余威尚存,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了,经不得任何的风雨飘摇,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已经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了。

不过,从整体的实力来说,楚要比吴更具优势。否则在公元前512年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孙武就不会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了。当然这并不代表吴国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所以,他首先伐灭楚国的羽翼,扫除伐楚前进路上的障碍。其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其方针就是将吴为分为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对方。这种做法给楚军造成错觉,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放松了警惕,造成士兵逃走的下场。

在公元前506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在危急时刻向吴国求救。此外,唐国也因痛恨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帮助吴国抗楚。唐、蔡两国虽然都是蕞尔小国,但他们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这个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吴国与他们联盟,那么就可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歼灭了强胜多年的楚国,进而为吴国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军之所以能够取胜,主要有以几个原因:

第一,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

第二,善于“伐交”,争取得到晋国的支持,争取唐、蔡两国的协助的产物。

第三,但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战略指导上的高明。一是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这样可以使楚军疲于奔命,松懈对吴军的戒备;二是选择正确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袭击,使楚军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军的主力;四是进行一举歼灭的战略,不给对方留下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强大的楚国曾多次打过胜仗,怎么可能这样轻而易举地战败呢?他的失败,主要在于其政治腐败、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四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上看,则在于其疏于戒备,招致奇袭;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孙武在吴楚柏举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军事才华,令他成为古今历史上备受人们推崇的大军事家,他的军事生涯在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也于此时达到了顶峰,其军事指挥艺术也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

辗转仕途

田单

太史公曰:作战要一面交锋,一面用兵出奇制胜。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不断得胜。不管是奇袭还是正面交战,都要相配合,才能使人捉摸不定,如同圆环没有起止。用兵一开始要像处女那样沉静,让人没有防备,等到机会来临,就要如脱逃的兔子一样,使人不及防御。而田单就是这样的人!然而,虽有如此才能,但是,他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巧布“火牛”,以奇制胜

《史记·田单列传》记载: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临危受命,施连环计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齐愍王在位时,田单担任首都临淄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被齐重用。后来,燕国派大将乐毅联合五国攻打齐国,齐愍王被迫从都城逃跑,没过多久,又退守莒城。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田单也离开都城,逃到安平,让他的同族人把车轴两端的突出部位全部锯下,安上铁箍。没过多久,乐毅率军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齐国人争路逃亡,都因被撞得轴断车坏,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了车轴的缘故,得以逃脱,向东退守即墨。这时,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没有攻下来。当燕军听说齐愍王在莒城,就调集军队,集力攻打。大臣淖齿就杀死了齐愍王,坚守城池,抗击燕军,燕军攻打几年都没有把城攻下来。于是,乐毅就带领兵将向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后来,即墨城中都推荐田单为首领,说:“安平那一仗,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车轴才得以安全脱险,可见他是一位用兵奇才。”于是,大家就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抗击燕军。

两年过去了,燕昭王去世后,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谣言,说:“齐愍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是害怕被杀掉而不敢回国,所以,他以讨伐齐国为名,其实是为了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齐国人担心的是,如果再派其他将领带兵攻打,那么即墨必将会被攻破。”

燕惠王本来与乐毅素有不和,如今听了这个消息,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于是就逃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田单要求即墨城中的每户人家吃饭时都在庭院里祭祀祖先,引得飞鸟都在城的上空盘旋,下来啄食。燕国军士对此感到很奇怪。田单便扬言说:“有天神下来指导我。”又要求城里人散布说:“有天神做我们的军师。”有一个士兵说:“我可以当您的老师吗?”接着就扬长而去。田单连忙站起来,把他拉过来,请他坐在面向东的上座,用侍奉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那个士兵说:“我欺骗了您,我真是一点本事也没有。”田单说:“请您不要再说了。”接着就奉他为师。每次发号施令,都这样来蛊惑燕国将士。

同时,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国军队中散布说:“齐兵最怕被燕国人割去鼻子。如果燕军把俘虏到的齐兵都割去鼻子押到队伍前去与齐兵战斗,即墨就守不住了。”燕军果然这样做了,守城的齐兵一看投降燕国的人都被割去了鼻子,全部义愤填膺,更加坚守城池,生怕自己落在燕国人手里。

接着,田单又派人混入燕军说:“齐国人最怕被挖掉城外的祖坟,怕祖先受到凌辱。”燕军一听,果然挖了齐国人的祖坟,把死人的尸骸弄来燃烧,大火冲天。齐国人从城墙上望见了,都大哭不止,决心出战与燕军拼个你死我活。

田单得知这个情况后,心中暗喜,说:“出战的时机到了!”于是就亲自拿着夹板铲锨,和士兵们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都编在队伍之中,还把全部的食物拿出来犒劳士卒。命令装备整齐的精锐部队都埋伏起来,让老人妇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军约定投降事宜,燕军官兵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把民间的黄金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送给燕军,请求说:“即墨的宋城将士就要投降了,希望你们进城之后,不要掳掠我们的妻子姬妾,让我们能平安地生活。”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因此,燕军认为即墨人要投降啦,以后就不用打仗了,于是就对齐军放松了警惕。

巧布“火牛”,出奇制胜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稀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夜里,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大发,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士兵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将士的睡梦。大伙儿睡眼矇眬,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能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于是田单到莒城迎接齐襄王,襄王也就回到都城临淄来处理政务。齐襄王封赏田单,赐爵号为安平君。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曾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力挽狂澜,光复齐国;之后,他又辅佐齐襄王十九年,使齐国得以延续发展;晚年虽客死异国他乡,但仍未失晚节。保一身正气,令后世敬仰。田单的一生是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何在呢?在即墨之战中,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谋略手段:

第一,以身作则,激励军民。田单在整顿扩编守城部队时,将自己的妻妾编入部队,这样即墨城里的百姓自然也就会愿意编入守城部队。他以身作则,与军民同甘共苦。城中富人、商人送给他的物品,他全部分给士卒;士卒生病,他去慰问并请医生治疗;他不分昼夜巡视城防,和士卒一起修补被攻破的城墙;燕军攻城,他站在最关键和危险的地方指挥战斗。这些行为已经深得军民的信赖,对激励军民的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利用迷信,激发斗志。田单深知每个军民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祖先,针对这个心理特点,经常宣传:“如果失守,齐国灭亡,宗庙被毁,祖宗的灵魂将无处安身,自己的灵魂也无乡可归。”这样就可激起军民奋死拼杀的心理。此外,他利用军民存在普遍的迷信心理,利用鬼神以鼓舞士气。田单让即墨军民每餐都端饭到户外祭祀祖先,这样就可招来许多飞鸟在城上空盘旋,进入城中吃食。这种现象引起了燕军的注意,以为城中粮足是有神灵保佑。田单借机宣传说:“将有神仙来做我们的军师。”一个士卒听到后,对田单说:“我可以当军师吗?”他说这句话后,自觉有些冒昧,于是就返身疾走。田单立即一把拉住他,将他让到上座,拜他为神师。士卒说:“我是欺骗您的,我没有什么本事啊!”田单说:“你不要说话就行了。”此后,田单每次下命令都说这是神师的指示。即墨军民便信以为真,真的以为有神灵相助,因此斗志变得更旺盛了。燕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个个心惊胆战。

第三,巧用离间,逼走乐毅。乐毅是燕国有勇有谋的将军。这次他率军攻齐国,约束部队,禁止掳掠,并笼络齐国权贵人物,所以攻齐连连告捷。他指挥燕军久攻即墨不下,便改用攻心战法,围城而不打,还后撤九里,筑垒相持,对出即墨城的居民,不但不抓捕,还对困难者给予赈济。田单对此十分忧虑,如果这样长久下去,那么必然会动摇人心。所以决定设计逼走乐毅。齐襄王五年(公元前279年),燕惠王继位后,田单素知乐毅与惠王过去有些不和,认为有隙可乘,遂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齐愍王早已死了,而乐毅还没有攻下齐国的莒和即墨两城。这不是因为无力攻取,而是为了躲避燕惠王的迫害,不敢归燕,所以他以伐齐为名,暗中与诸侯联系,企图在齐国称王。齐国人不怕乐毅称王,就怕燕国换将。如果燕国派别人来接替乐毅,那么即墨就会被燕军攻破了。”燕惠王本来对乐毅好几年都没有攻下莒和即墨两城就有怀疑,当听到乐毅要在齐称王的谣言后便更加深信不疑了。于是,他派骑劫代替乐毅统率燕军。

乐毅害怕会遭到不测,所以就回赵国老家了。乐毅一走,燕军少了一个深受将士爱戴的统帅,又对骑劫的无能心怀不满,因而军心涣散,战斗力大大削弱。于是,田单也巧妙地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第四,诱敌施暴,强化仇敌。田单得知燕军统帅骑劫是一个粗暴无能的人,于是就抓住他这个弱点诱敌施暴,这样就可加强军民对燕军的仇恨。他派出间谍到燕军中散布说:“我们特别畏惧燕军捉到我们的士卒后,割掉鼻子,并让他们在燕军的前面进攻我们。如果那样,即墨肯定守不住。”骑劫竟然不加分析便信以为真,遂命令部下割掉所有齐军俘虏的鼻子,胁迫他们作为前锋进攻即墨。当即墨的军民看到燕军如此粗暴的行为后,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誓与即墨共存亡,绝不肯向燕军投降,不让燕军生擒。后来,田单又派人到燕军散布说:“我们最担心的是燕军挖我们的祖坟。那样,即墨城的百姓一定会寒心,就会无心守城了。”于是,愚蠢的骑劫再次下令挖开齐人坟墓,烧毁尸骨。即墨军民在城墙上遥望燕军这种残暴行径,无不咬牙切齿,全都表示要与燕军决一死战。

第五,巧妙示弱,麻痹骄敌。为了麻痹燕军,田单将自己的企图隐藏起来,让老人妇女登城守卫,同时把城里的黄金收集起来,派城里的富豪送给燕军,并佯称:“即墨守军马上就要投降。请你们受降时不要伤害我们的家室妻妾。”骑劫见即墨守城的都是老弱妇幼,所以认为齐军确实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所以对齐军准备投降的说法深信不疑。燕军也“皆呼万岁”,只等着受降,这使燕军对齐军完全放松了警惕。

这一切都布置好了,田单准备了最后辉煌壮丽、震天动地的一击!当一千多头身绘浓彩、尾绑火把的牛群冲向燕军的时候,整个燕军部队一下子傻了眼,溃败势不可免!由于这一仗的威名,接下来的复国变得相对简单了。田单追击着燕军,一路接收着叛燕的齐军,声势越来越大;而燕军却越来越衰弱,终于,失陷的七十余座城池又回到了田单的手里,齐国全面复国了。

解裘救人,惹怒贵族

田单本是春秋时期临淄一名市掾(官名),后来临危受命,以一连串的谋略,使齐国从亡国中恢复了过来,可见,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97年),田单在即墨城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军和诸国联军,遂请齐襄王到临淄。齐襄王立即封了田单做相国,并把安平城封给了他,此举引起了许多贵族大夫的不满和忌恨。

当初,齐愍王逃到莒城,被救援的楚将淖齿杀了之后,那些跟去的贵族大夫们,走的走,逃的逃,各自奔命,有的甚至卑颜屈膝地跪倒在淖齿面前称臣。等到田单打败燕军,请齐襄王回临淄即位后,那些人又开始摆起他们的贵族架子,他们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贵,不把田单这个小人物放在眼里。

田单当了相国,仍然像以前那样关心百姓、体恤百姓,因此,受到了众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他看到由于连年战争,百姓的生活早已是苦不堪言,但那些贵族的大夫们,却依旧享乐,不顾百姓的死活。强征暴敛,搜刮民财,修建府衙,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田单便上书齐襄王,要求限制贵族们的行为,这下可把那些贵族惹恼了,于是他们就暗地里联合起来,千方百计地陷害田单。时间久了,原本对田单十分信任的齐襄王,最终也经不起那么多人的闲言碎语,逐渐对田单产生了不信任。

这年一个冬天的晚上,田单在朝中理完政事,乘了车子,要回安平城。他路过淄水时,见到一个老人涉水过河。因水太冷,老人过河之后冻得不能行走,瘫在河边。田单见后,心中可怜,便解下自己的裘衣披在老人身上,接着也解开老人的衣服,然后抱起老人胸对胸紧紧搂在怀里,上车后他命令车夫加快速度赶回安平城。回家后,田单要家人细心照顾老人。一段时间后,老人就逐渐康复了。田单在雪地里救人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临淄,人们都夸赞田单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但此事被齐襄王知道了,齐襄王非常反感,说:“田单这样对人施以恩惠,该不是为了篡夺我的江山吧!不早防备,恐怕以后会发生变故。”说完后,环顾左右,见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穿珍珠的匠人在远处的屋檐下坐着。齐襄王便把那个匠人叫了过来,问他:“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你以为如何?”匠人回答说:“大王不如借势使这事成为大王您做的好事。您嘉奖田单的善行,下令国中说:寡人为人民的饥饿担忧,田单就收养他们;寡人为人民的寒冷担忧,田单就解下衣裘给他们穿上;寡人担心烦劳百姓,而田单也为此担心,这很称寡人心意。田单行善而大王嘉奖他,这样田单行之善也就成了您所行之善了。”齐襄王一听十分高兴,便下令赐给田单牛、酒以示嘉奖。过了几天,穿珠的人又来见齐襄王说:“大王在上的时候,应召见田单,在大庭广众之中当着大臣面向他作揖,慰劳他,还可下令寻找国中那饥寒的百姓,收养他们。”齐襄王这样做了后,派人暗中到百姓中探听人们的反映。派去的人回来报告,他们听到人们说:“田单爱百姓,原来都是大王教导他的。”

英明的领导者不会嫉妒部下的政绩,因为这正体现了他的教导有方。

田单推荐一个叫貂勃的人给齐襄王,请齐襄王任貂勃为官。齐襄王身边有九个宠臣,中伤田单,他们对襄王说:“燕军攻伐齐国的时候,楚国曾派将军率万人来帮助齐国。如今国家已定,社稷已安,大王何不派使者去感谢楚王呢!”襄王说:“派谁去呢?”这九个人说:“派貂勃去吧!”貂勃到楚国去,楚王接受了谢意,又把貂勃留下来饮酒,一连几个月也未让貂勃返回。这九个人就说:“貂勃能这样受到楚王款待,还不是因为安平君田单的权势吗?而且安平君和大王名为君臣而其实上下无别。安平君现在心怀异志,欲为不善,对内安抚百姓,对外招抚戎狄,礼待天下贤能的人,一定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希望大王明察。”过了几天,齐襄王说:“召国相田单来!”田单知道襄王对自己心怀不满,闻听襄王召见,便脱去帽子,光着脚,露着上身来见襄王。退去的时候,又请襄王治自己的死罪。过了五天,齐襄王对田单说:“你对我没有什么罪。你尽你的臣子之礼,我尽我的君王之礼就是了。”貂勃从楚国回来以后,齐襄王赐他喝酒,饮到高兴处,齐襄王说:“召国相田单来!”貂勃听到后,避席低首而拜,说:“大王觉得您和文王比谁更强呢?”齐襄王说:“我不如周文王。”貂勃说:“是啊,臣本来就知道您比不上周文王。那么您比齐桓公怎么样?”襄王说:“我不如齐桓公。”貂勃说:“臣也知道您比不上齐桓公。可是,周文王得到姜尚,以为师尚父,齐桓公得到管仲,以为仲父。而您得到安平君,却只独呼其名‘单’,您从哪里学来的这亡国之言呢?而且田单以摇摇欲坠的即墨城,七千疲惫之卒,大败燕军,收复齐国的千里江山,功劳很大。那时候如果安平君舍弃大王而自己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止他。然而,安平君从道义出发,把大王和王后接回国都,如今国家已定,人民巳安,大王却称之为‘单’,连小孩子都知道不应该这样做。大王赶紧把这九个人杀掉以向安平君道歉,不然,齐国就危险了。”齐襄王听说后,这才清醒过来。于是下令杀掉九个宠臣,连家属也逐出都城。又下令把有一万户人家的夜邑(在今山东省掖县境)增封给田单为食邑。田单和齐襄王的矛盾才缓和下来。

其实,以田单此时在齐人心目中的威望,自立为王不是难事,会得到齐国百姓的欢欣支持。田单没有自立的原因主要是出身底层,也许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称王,也满足于为人臣子的身份。就算天赐良机再加上别人的提醒,称王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根本没有称王的心理准备,也无称王的勇气和信心,结果就会不了了之。历史上此类先例也比比皆是,立有万世功勋的乐毅、田单和后世的韩信一样,皆是占据齐地却因为出身造成的不自信而没有自立为王,但最后反而受制于人。

进攻狄族,离齐奔赵

田单曾以人心危恐的即墨方圆三五里城郭,疲惫不堪的七千名士兵,力擒敌军大将,收复齐国千里疆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田单,做了安平君以后,率大军攻区区狄人,却是三月不能攻下,田单想起攻狄之前,鲁仲连曾对他说:“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当时很不高兴,说:“我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大破燕国几十万大军,你说我攻不下区区狄人,可能吗?”

话一说完,内心大不以为然,径自上车去了。结果,田单率军进攻狄族,三个月也未能攻克。

齐国的小孩唱着一首童谣说:“高高的官帽像簸箕,长长的宝剑托腮齐,攻打狄城不能下,梧丘筑城空伤悲。”

田单听了很担忧,忙回去请教鲁仲连:“先生何以知我不能攻下狄人?”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的时候,坐着,手编草鞋;站着,手拿铁锹;带领士兵们唱歌道:‘无可往矣!宗庙亡矣!今日有没有救,看我们有没有胆!’当时,将军有战死的决心,士兵无偷生的念头,听了您的号召,莫不挥泪振臂,奋勇求战。这就是当初您打败燕国的原因。现在,将军您,东可收纳夜邑封地的租税,西可在淄水之上尽情地欢乐,金光闪闪的宝剑横挎在腰间,驰骋在淄水、渑水之间,现在您有贪生的欢乐,而无战死的决心,所以无法取胜啊!”鲁仲连一针见血指出实质问题。田单猛然醒悟过来:“我田单有这样的决心,是先生您为我下的。”

第二天,他振奋精神,亲临城下,站在箭雨弹雹之中,身先士卒,击鼓进军,于是攻克了狄族大营。

其实,在攻狄之前,田单前去拜见鲁仲连,其谦虚求教之意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他是背着大破燕国、恢复齐墟的功绩的沉重包袱去接受锦上添花的,容不得你说三道四,更不许你一口否定。因此,鲁仲连当头泼冷水,田单转身攻狄人。其速战速决,要现颜色给鲁仲连看的心意简直可从他急促的脚步声知道。但战争的胜负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一个打了大胜仗,却不研究胜利的根本原因在哪里的人,充其量只沾沾自喜于战术优势而已,如果好胜心切、急躁冒进,不但前次战斗的优势会丧失殆尽,而且此次战斗又会在盲目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田单的始而谦,继而骄,三而惧,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结果也证明了,鲁仲连对田单的当头一棒,是从有关田单的诸多信息中经过分析、综合、提炼、总结,才予以有力一击的。可惜田单不屑一听,不告而别。这一走,田单吃尽了苦头,在其百思不得其解时,想到了鲁仲连的话,此时,回过头来反问,他才听得进去,才听以致用,才从骄而惧,转化为悟而改,改而胜。

那么,究竟鲁仲连对田单的一番谈话具有怎样的说服力和意义呢?田单两战三阶段战况一览表

其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首先,鲁仲连着重分析了以田单为代表的齐方内部精神与物质两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转化的情况乃是致使战争胜利与僵持的根据所在。那么,田单两战三阶段的战况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拿孟子的话来说:齐燕之战是“生于忧患”,齐狄之战前阶段是“死于安乐”,在后阶段必须保持忧患意识,抵制住优越的物质条件的诱惑,才能生于安乐、利用安乐而生得更好。

其二:成功需要强烈的信念

看田单的成功,是天才或信念?如果无领兵之才,田单自不能与乐毅相抗衡。然而同样一个天才,打败了数十万大军却攻不下区区小城,为什么呢?鲁仲连已经说得很明白:“必死之心”。其实也不是说,要成功就得做好死的准备。而是要成功就要有必定成功的信念,必定成功的信念产生“我一定要做到”的态度,“我一定要做到”态度激发和调动人的才能和天赋。若失去一定能打败燕军的信念和态度,田单就不能频设奇谋,屡创奇迹,并打败强敌,得过且过的态度是成不了气候的。

无强烈的成功信念来支撑的天赋是无头的苍蝇,不知该何去何从。相反,若有强烈的信念,那么信念会激发你的才能,你会做出连自己都吃惊的成绩来,纵然不能像田单那么惊天动地,但让自己惊讶是绰绰有余的。

田单的强烈成功信念,使他的伟大军事才能得到完美的发挥。

加减说军功卓著,但齐襄王对田单基本上采取的还是打打拉拉的控制策略。襄王以为,齐国虽然复国了,但强秦和赵还是在不断地入侵,齐国其实还没有脱离危险,还需要田单这样杰出的统帅抵抗外敌,因而对田单在齐国的存在和发展还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在齐国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齐襄王后却认为,田单在齐国的影响力根本不输于齐襄王,与齐襄王只有君臣的名分,却没有君臣的实力差别。在齐国,田单与齐襄王实际上是二日并存。田单在齐国的民间和军队中有着齐襄王都比不了的威信,对于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人来说,颠覆齐襄王只是一个想不想,而不是行不行的问题,田单在转瞬之间就可以翻天覆地。尽管齐襄王对田单一直都很注意而且田单表现得也好像没有野心,可田单有颠覆齐襄王的实力,田单的存在就是齐襄王的最大威胁。齐襄王后认为齐襄王身边有这么一位只是想不想而不是行不行的实力派人物,才是齐襄王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威胁。所以,齐襄王后希望把田单斩草除根。但因齐国外战不断,齐襄王还需要田单抵御强大的秦国和赵国,因而短时期内对田单还是拉拢态度。田单对齐襄王后要对自己不利也有所察觉,但齐襄王暂还没有这个意思,于是田单也就装作不知道。但齐襄王死后,田单终究还是被齐襄王后不断进逼而不得不投奔赵国。

在齐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65年),秦攻赵,赵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安平君田单率兵助赵抗秦。不久田单做了赵国的相国。田单在赵国一直没有较大的战功,史书记载说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异国他乡,他心里所怀念的还是他的故乡齐国。后来,他又辗转回到了故乡,直至逝世。

田单是一个有情操、有人格、有智慧、有毅力的人,他仅凭自己的良心,替国家办事;他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为国君效命;他是一位仁义之士,处处替百姓谋福利;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人们心目中钦仰的忠义英雄!

谋略专家

孙膑

庞涓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司马迁说:“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不料,他却因此遭人暗算……

庞涓妒贤,孙膑遭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青年时期,孙膑和魏人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说起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姓王名栩或名禅,因他隐居这里山高沟深,树木茂密,幽不可测,时常鬼火乱飞,似非凡人所居,故称鬼谷,人亦称他为鬼谷先生或鬼谷子。鬼谷子是得道之人,通天知地,精晓百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身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能够升天。鬼谷子屈身世间,只为要度几个聪明弟子同归仙境。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晚上太厌恶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班替我驱鼠。”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班,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祖上孙武著的《兵法》十三篇,世上早已失传。我看后有批注心得,用兵秘密,尽在其中。我看你心地忠厚,就交给你吧!”并告诫道:“得到这本书的人,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孙膑捧回书后,精心攻读,昼夜研习。三日之后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盘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漏,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鬼谷子大吃一惊,高兴地说:“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谁料,庞涓知道了这件事,对孙膑顿生嫉恨之心。庞涓为人奸猾,嫉贤妒能,怎能容忍孙膑超过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心里很是嫉妒孙膑的才能,表面上却仍与孙膑称兄道弟。一天,弟子们下山汲水,听到路人传说魏国重金招纳贤士,访求将相,庞涓心动,他想自己本领已成,想到魏国应聘,可又怕先生不放,因此回见先生,想说又不敢说。鬼谷子见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庞涓下山去了。庞涓告别先生后,孙膑送他下山时,庞涓说:“我与兄有八拜之交,此行倘有进身之时,必然举荐兄长,同立功业。”孙膑说:“此话当真?”庞涓说:“弟若说谎,死于万箭之下!”当下两人洒泪而别。

当时正值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统天下。战国七雄内数魏国最强。魏惠王听说有个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前来应聘,便欣然接见了他。庞涓拜见魏惠王,指画敷陈,倾倒平生所学,唯恐不尽。魏惠王问道:“魏国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周边都是大国,魏国怎么样才能在诸国之中站稳脚跟?”庞涓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让我做将军的话,我敢说,就是把他们灭了都不难,还用得着怕他们吗?若是办不到,我情愿受罚。”魏惠王非常高兴,便拜庞涓为大将,另兼军师之职。其儿子庞英、侄儿庞葱、庞茅都随着庞涓混上了将军一职。于是这批“庞家将”整日操练兵马,雄心勃勃。不久,便率军进攻较弱的卫、宋等国,屡战屡胜,还击退了前来进犯的齐国。一时间,庞涓名声大噪,魏惠王更加信任他了。

庞涓在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还是墨子的学生禽滑厘向魏惠王推荐了庞涓的同学孙膑,魏惠王才让庞涓写信给孙膑。庞涓忌妒孙膑,又不敢得罪主子,就写了一封假装热情洋溢的信,让魏惠王派人到鬼谷去请孙膑下山。

孙膑下山之前,鬼谷子告诉他,你这个同窗不厚道啊,你要当心。但孙膑根本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孙膑怀着感激庞涓推荐的想法,拜别老师鬼谷子后,就去见魏惠王。魏惠王乐坏了,想拜孙膑为副军师,跟庞涓一块儿执掌兵权。庞涓知道孙膑比自己有军事才能,对自己不利,就在背地里挑动魏惠王让孙膑为客卿。客卿没有实权,孙膑还是把庞涓的推荐之情挂在心上。

庞涓早就嫉妒孙膑之才,而如今孙膑来到魏国,对他的地位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庞涓表面装得若无其事,暗中去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阴谋。

一天,齐国来人给孙膑送信,是孙平写的,说叔父孙乔去世,请他回家看看。孙膑怕魏王怀疑,只好回信说暂时脱不开身。魏国边境守军搜出孙膑的信,交于魏惠王。魏王正在怀疑之中,孙膑受庞涓怂恿,向魏王上书,请假回家。魏王下令,将孙膑革职,扣留孙膑,由庞涓问罪。庞涓本想杀掉孙膑,但想起《孙子兵法》还未骗到手,于是又假惺惺地装起慈悲来。

庞涓假惺惺地对孙膑说:“大王要办你死罪,我再三再四地磕头求情,大王才免了你的死罪,可是得把你的膝盖骨剜掉。”

孙膑哭着说:“你这么出力帮忙,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

就这样,孙膑的脸上被刺了字,两块膝盖也被剜去,伤口好了,只能爬行。孙膑变成了一个废人,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老觉得对不起人家。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孙膑在肢体残疾的情况下还恭顺地为庞涓默写《孙子兵法》。孙膑哪里晓得,召自己来魏国、送信人和假信,都是庞涓一手策划的。

装疯卖傻,逃脱虎口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庞涓的家奴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郁闷:这么有名的一个军事家,就这样让人害死岂不可惜?于是将实情告诉了孙膑。

孙膑这才如梦初醒,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真是追悔莫及。孙膑虽然知道了庞涓的蛇蝎之心,但如今自己肢体残疾,如何逃脱庞涓的魔掌呢?想来想去,最后才找到一条妙计,既然庞涓加害于我是因为我的才能,何不采取“能而示之不能”的办法来脱身呢?孙膑决定装疯卖傻,以此来降低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趁机逃脱。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等醒来时已经疯了。只见他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庞涓的手下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号啕大哭,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

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疯狂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过了许久,都是如此,庞涓仍不放心,常派人前去试探。一天,送饭人端来了酒菜,低声对孙膑说:“我知道你蒙受了奇耻大辱,我现瞒着军师,送些菜来,有机会我设法救你。”说完,还流下了眼泪。孙膑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谁吃你的烂东西,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一边说一边把酒菜倒在地下,随手抓一把猪粪往嘴里填。

那人回报了庞涓,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松懈多了,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讲些什么。时间一长,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于是就打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就这么活下来了。

当时,真正知道孙膑是装疯避祸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禽滑厘。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一天夜里,一个衣衫破烂的人坐到孙膑身边,不久,那人便揪揪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我是禽滑厘,先生还认识我么?”孙膑大吃一惊,等他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禽滑厘后,便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以为迟早要死在这里了,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你。你可得小心,庞涓那个大坏蛋天天派人监视我。”

禽滑厘说:“我已经把你的冤屈都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党来魏国聘问,我们都计划好了,你藏于淳于党车内离开魏国,我让人先装成你的样子在这里待两天,等你们出了魏国,我再逃走。”

禽滑厘将孙膑的衣服脱下,交给他部下一个相貌和孙膑很相似的人穿上,躺在那里假装孙膑,禽滑厘又把孙膑藏到了车上。

第二天,魏王派庞涓护送齐国使者淳于党出境。过了两天,躺在街上的孙疯子不见了,庞涓派人四处查找,井里河里都找遍了,也没有见他的踪影,庞涓怕魏王追问,于是便撒了个谎,说孙膑淹死了。

田忌赢马,初显锋芒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这便田忌赛马的故事。

当时,正值齐、魏争霸,交战不断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贵族在齐国取得政权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集文武人才,坚守边境,抵抗外来的威胁。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宾的礼节殷勤加以款待。

当时,赛马是齐国贵族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每次都输得很惨。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孙膑安慰他说:“下次有机会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当又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田忌来到赛马场,满朝文武官员和城里的平民百姓也都来看热闹。孙膑了解到,大家的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比赛为三赛二胜制。

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孙膑告诉田忌:“下次赛马时,我可以使将军获胜,赌注不妨下得大一些。”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注约请齐威王与他赛马。齐威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等到比赛那天,孙膑对田忌说:“比赛时,您用自己的下等马和齐威王的上等马赛,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最后用自己的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依计行事,结果,造成两个局部的优势和一个局部的劣势,以一负二胜赢得了千金的赌注。后来,这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田忌赛马之地——遄台

对孙膑而言,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而田忌却因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见是一个双腿受刑的残疾人,开始并未介意,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便有意问道:“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实,说明哪一个朝代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用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一番深刻独到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齐威王感到孙膑确实是一位奇才,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

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个刑余之人,一跃成为一个大国军队的统帅。从此,孙膑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桂陵之战,大获全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自战国初期以来,魏国长期处于独霸中原的地位,先后夺占秦、齐,楚等国的大片领土。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威王即位后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的一系列改革,决心要同魏国争霸中原。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八万、战车五百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连战连败,情势万分危急,赵成侯急忙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救赵,准备让孙膑做统帅救援赵国。孙膑推辞说:“臣是受过刑罚而侥幸活命的人,不宜做统帅,请以田忌为将。”齐威王于是听从了孙膑的建议,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齐军,大举攻魏。桂陵之战图示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作战策略。他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若要解开,万不能使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入殴斗。现在魏国把整个战斗力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国内留守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如果我们乘虚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必然要放弃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乘魏军长途跋涉的疲困将其歼灭,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当即采纳了孙膑的意见。

由于当时魏军的战斗力很强,对于齐军北上邯郸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即使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一旦意图暴露,庞涓及早回兵自救,这对齐军仍然是不太有利的。因此,孙膑又建议田忌,“围魏救赵”不能径情直逐,要首先挥师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平陵是魏国东部地区的军事重镇,兵多粮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膑提出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自负,是为了迷惑、麻痹庞涓,给出造成齐军指挥混乱不堪假象,促使他继续放心地围攻邯郸,进一步消耗其实力,而不急于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而孙膑的这招果然很灵验,齐军采取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行动后,庞涓不以为然,不仅没有回师自救的准备,反而更加放心地围攻出郸。同时,魏惠王也被齐军的行动所麻痹,没感受到齐军的威胁,于是便让魏军主力继续在邯郸鏖战,在魏都大梁未作必要的防御工作。

公元前353年,庞涓竭尽全力,终于攻克了邯郸。就在这时,孙膑建议田忌,立即转兵西下,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都大梁,派一部分轻车锐卒,直驱大梁城郊,以突然猛然的“攻心”之势,逼迫庞涓星夜回师。同时偷偷地把齐军主力埋伏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准备截击魏军,田忌依计而行。

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以轻锐之师进逼大梁,命庞涓火速班师自救。大梁乃魏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得失关系到魏之存亡。庞涓刚刚攻下邯郸正在得意忘形,忽闻齐军兵临大梁,真是又气又急,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的疲惫和损伤,日夜兼程,回兵援救大梁。

当庞涓匆匆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就碰上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主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直杀得魏军丢盔卸甲,四处逃散,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邯郸归还给赵国,赵国也因齐军的援救而复存。

减灶添兵,诱敌上钩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元气并未大伤,久霸中原的余威尚在,稍加休整后,便又恢复了生机。桂陵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52年,魏国便联合韩国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不与魏国讲和。公元前350年,魏国又向西边的秦国反攻,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围攻秦国的定阳(今陕西宜川县),闹得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也被迫与魏国讲和。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今河南开封市)之会,参加会盟的共有十二个诸侯国,会后还一同去朝见周天子。至此,魏惠王独霸中原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了。

公元前340年,即桂陵之战后十三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逢泽之会为由,派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企图一举亡韩。韩国在魏国的西南,是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的一个,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在强大的魏军进攻面前,韩国派遣使臣到齐国去求救。早就想夺取中原霸权的齐威王,认为大好时机到来,便召集群臣商讨救韩问题。宰相邹忌认为,韩魏相煎,这是齐国之幸,可以隔岸观火,齐国自身也需要加强内部治理,以不发兵相救为宜。大将田忌则认为,魏韩相斗,韩败魏胜是必然的结果,魏国的势力就会因此大增,则祸必殃及齐国,绝不能袖手旁观,坐失攻魏良机。两人争执不下,齐威王征询孙膑的意见,孙膑则提出一个“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他认为,如果不出兵救韩,韩国就会投降魏国,魏国就会更加强大,对齐国的威胁也就会随之增大,因此,不救韩对齐国是不利的。但是,齐国的军队必须为齐国的利益而战,若是过早地出兵救韩,等于由齐国来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