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书文化(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1 12:54:04

点击下载

作者:桑良至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藏书文化(第2版)

中国藏书文化(第2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藏书文化(第2版)作者:桑良至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9-01ISBN:9787509539583本书由中财数据网络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导言神以知来 知以藏往——藏书与文化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写照,人类文明的反映。人类的文明史由人类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组成:图腾文化、宗教文化、风俗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科技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诗歌词章文化,等等。

关于文化的定义,经初步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达180种之多。概而言之,凡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感情表达的一切方式皆在文化之列。可以说,只要不是人类本能的反应,一切智慧性、创造性活动都在文化之列。茹毛饮血不是文化,而把饭煮熟了吃就是文化,称之为烹饪文化;栖树宿洞不是文化,筑屋建殿,称之为建筑文化;随意性行为不是文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加上礼义嫁娶,称之为性文化或婚姻文化。这些表明了文化的引导化俗的功能。文化一直是引导人们活动的灯塔。国家花大量的资金发展文化,建设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天文馆、公园、运动场,即是崇尚文化,弘扬文明。追求文化,显示文明,几乎是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国家与个人的共同特性。在某种情况下,人们宁可牺牲物质需要,而要求获得文化。在诸种文化中,有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是藏书。如:搜集图书、鉴定图书、校勘图书、品赏图书、典藏图书、管理图书、借阅图书,以及题跋、评点图书、藏书等。这一系列活动组成了藏书文化。藏书文化是其他诸种文化形成一定规模后产生的。如果没有其他文化的一定形态,就没有可作记载的图书文献。没有图书文献,就没有藏书活动。藏书是文化沉积的结果,又是文化发展的阶梯。藏书文化源自于其他诸种文化,又是诸种文化总和的反映。藏书文化的形成,说明社会的文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如果藏书文化是人类文化之花,那么其他文化便是浇灌这枝花朵生长的营养液。各种特色的文化汇而聚集,丰富了藏书文化。一、藏书的哲理

奔放而热情的生活是幸福的。藏书活动似乎不能给人以兴奋与炙热的感觉。但是很多志士名人爱藏书。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我们读一读《尧峰文抄》中的一篇文章《传是楼记》,或许可以悟出一些哲理。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断木为橱,储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目录家乘山经壄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烂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汝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戽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汝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唯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徐健庵先生告诫子女:藏书难,守书难,读书也难。难在读懂书,学以致用。善于读书的人由博而约,得聪明泉的养育,做起事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长辈都关心自己的子女,希望给子女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留下金银财宝,土田货财,珍玩鼎彝,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不如给子女留下一些图书。徐健庵的祖先原本很穷,但是他们精神上很富有,所以家道越过越好。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留下好书数本。在浪子面前,一座金山银山,奈何不了几日消费。而一个有知识、有作为的人胜似拥有无数金山银山。

徐健庵先生留给子女一个藏书楼,要求子女好好读书,并且学以致用。“伊川曰:‘君子之需时也,安静自守。志虽有需,而恬然若将终身焉,乃能用常也’。”如此看来藏书是十分必要的。

人在前进的过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知识,这是不断前进的基础和保证。学习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读书、藏书,意义十分重大。

从中国社会发展看,社会的事物和人物层出不穷,兴替演变,来龙去脉,机关所在,没有史书的记载,难以辨识和知晓。自然的气象、风水、灵秀、奇异及地理变化,若无书籍的记载,人们至今也不会知道。天地任凭万物生生灭灭,任凭百姓生生息息。若无文献的记载,无文献的收藏,人们只能口说言传,十里以外无确信,百里以外无音信,十年以后无真事,百年以后糊涂虫。

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一些人敢把刀剑架在君主的脖子上,不怕将数十万人送于非命,却怕孔子的一本《春秋》。

好书的力量,功不仅在当代,更在千秋。有千秋功的力作,得“藏”而后方可万古流芳。中国历史上,很多书写好后并未印行,而是在典藏了几百年以后,才被人发现,然后刊印,得以传播,这也说明了藏书的意义。

书不是一般的物品,好与坏一目了然。书是精神产品。它被社会所接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质量高,有特色,有创见,信息量大,符合一定时期内的意识形态的规范,有人赏识推崇,可以出版发行。在中国历史上以“德”为本的精神思想体系里,写科技书的人、技师工匠、发明者,皆得不到尊重,更没有向上攀附的可能。历史的发展,对创造逐步解禁。从允许人们读四书五经,到对道统文化的肯定;从诗词文章的人人诵吟,到曲艺小说、街谈巷议的放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至于诸子百家,产生于历史上的乱世,他们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思想,留下了他们的行为、纲领、信条、言论、文章、论著、教义等等。他们的学术被人们知晓,不是得于藏书之功吗?

乱世文化多雄劲。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春秋时,天子有令难行,周一统的天下分崩了,这时产生了大管理家管仲、大教育家孔丘、大哲学家李聃(老子)、大军事家孙武(孙子)、历史学家左丘明。他们的作品《论语》、《春秋》、《道德经》、《孙子兵法》、《左传》成为传世名作。这时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医家、名家、农家、墨家等等,墨翟、孟轲、荀况、韩非、庄周、惠施、屈原、慎到等,他们声震环宇,他们的著作代代相传,他们的思想成了天河中的一颗颗恒星,永放光彩。他们的作品得无藏书之功?

时代呼唤人才,在竞争的社会中,旧有的禁区被打破,新苗可以破土而出,学术的竞争局面得以形成。虚实真伪,香花毒草,在长期的竞争局面中,日益清晰明了。竞争出人才,竞争出真知。历史上那些成大器大名的人,其学术保存了下来;一些平庸的学术思想,或为劲敌克制的学术思想被淘汰了。现在,我们可读到古代诸子百家的作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幸存的学术思想。从今天的观点着眼,幸存的诸子百家,是迎合了特定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得以保存流传的。但也有不少语破天惊、“于世无补”的学术思想,或被某些人称作最杰出的学术思想和力作,或因木秀于林而被风摧毁了。否则,自三皇五帝、尧舜禹至清末,我们的文献绝不会仅有18万多种。

火车靠轮子转动运行,历史靠知识的传播而演进,靠文献的累积而前进。文献是静止的,知识是发展的、运动的。故纸堆是陈旧的,其中载有的知识永放光明。夜间的星星,闪闪烁烁,或暗或明,仔细看看,很耐人搜寻,颇能启迪人智慧的心灵。这天上的星星好像是我们人间的藏书。

秦兵马俑给我们的启示: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用在战刀上,在建筑、服装、食品、耕稼、纺织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技术。如果不是封建社会的禁锢或断传,人类的文明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起码在某些领域,会有更大的成就。藏书,人说是“守”,其实,藏书是有效地前进!藏书是最有效地进取!

中国历代都很重视藏书,周朝有守藏室,汉有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清朝有文渊阁、文澜阁、文宗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源阁。私家藏书著名的有孔鲋壁书、汲冢书、天一阁、海源阁等。

官方藏书较为系统全面,图书的品种数量较大。私家藏书规模不大,星罗棋布。官方藏书重视意识形态,私家藏书则偏爱于“精”与“奇”。官私藏书皆有兴有替。中国数千年来,兵患绵延不绝,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政局兴替,山河会有一次大阵痛,很多地方焦土一片,人烟灭绝,书也随火而去。中国古代的书,人们知之很全者不多。有的在公私目录中可以发现和考证,很多图书人们已无法知道。古代图书目录上著录的图书,今日不能全部找到。仅存的图书,要感谢那些不辞劳苦、不畏风险、不惜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藏书家。人民创造了文明,藏书家保护了文明。二、什么是书

读书,是当今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前读书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现在儿童和老人也要读书。书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们终生受教育,终身学习。离不开书。那么,什么是书?

书是信息的载体,书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信息的载体很多,如:龟板、树皮、羊皮、纸、布帛、金石、壁岩、竹简、电子出版物[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等。

当今,人们一般将纸型读物称作书。国际标准规定,超过48页纸的文献装订在一起称作书,少于48页纸张的文献装订在一起叫小册子。国外的报纸,每一份有几十个版面,但人们称之为报纸,不称作书。看来,书还有一个特点:即将某一类信息,或某一专题的信息,或某一形式的信息聚集在一起。书一般记载了某一个主题的系统的信息。

书有广义的含义。中国古代将信件称作书,“柳毅传书”,“家书抵万金”,皆指信件。表达信息于纸上,称作“书写”,写字的方法和技巧称作“书法”,古代人阅读“竹简”、“版牍”上的文字称作读书。形容人读书勤奋,称作“韦编三绝”,指的是竹简和简板装订的绳子“韦”断了,换了三次。

现在大型图书馆里有电子读物阅览室。这个阅览室专门给读者提供存贮在电子产品上的信息读物,如光盘、软盘(磁盘)等等。现在人们正在建设数字图书馆,因特网上运行的数据流,通过终端显示器显示出来,供人们阅读,即为读数字图书,无纸的书。这样看来,当今的时代,图书的载体就很多了,图书的概念不是像以前那样单一了。三、读书

在信息时代里,人们每天得到的信息特别多。电视、电影、录像、音像磁带、因特网上的视频、音频与文字,给人们带来歌曲、画面、广告、新闻。人们沉浸在信息的海洋里,读书,似乎没必要了;读书,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情趣与滋味了;读书,似乎不合时宜了。信息的冲击与纠缠,使很多孩子无心在学校里用功读书。他们溜进了录像厅,溜进了电子游戏室,溜进了网吧。铺天盖地的广告,厚厚的日报,连续不断的电视剧……,信息的冲击和纠缠,使人们下班以后,不能安下心来,定心定意地捧着书学习。快速的生活节奏,迫使着人要求得到立竿见影的东西。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那些未经三夏四冬的熬炼,不得真谛的知识的场景,似乎已司空见惯。长期以来人们把读书仅看作谋取经济效益,或为了感官的幸福,或为了功名等等。中国古人读书,强调循天理、去人欲。有个人称赞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后对他的学生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孔子说他自己是一个马夫。由此看来,孔子好学而无所求。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提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通情达理,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好处。他说:“古之人修其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孔子认为读书的根本在修身养性。中国古代的藏书家中,很多藏书家一生爱书,如痴如迷,废寝忘食,舍弃自己的金银,舍弃自己的田地,舍弃自己的爱情,舍弃自己的荣华富贵,专事藏书。如清代江苏藏书家吴翌凤,一生数十年购书、抄书、校书,直到年老。每见异书,虽病必起,夜间在如豆的油灯下抄书、校书。大藏书家鲍廷博、黄丕烈等都是毕其一生为藏书。

信息时代绝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它将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坐在荧光屏前读电子出版物,也可以在河边、山上、车站、公园里手捧册页式图书细细玩味。有了光盘、电脑存贮的信息数据库,人们还得读古书、读纸书。人们知道,读纸型的书,与在显示器上读书,其兴致与感觉是不同的。

书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我们的读书与藏书的天地更为广阔,使藏书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四、藏书的作用

藏书者藏书,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境界,有人为了精神的寄托藏书,有人为了不落俗套而藏书,有人为了教育而藏书。有书记载的古人藏书,其目的如下云云:

1.为了增长智慧。《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2.藏诸名山、流芳万古。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3.自以怡娱。《藏书》:“上自战国,下迄有元,采拾事迹作为纪传。目以怡娱,不以示人。因名《藏书》。”

4.修身游息《礼记·乐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游焉,息焉。”这里的“藏”,该书作者郑玄作诠如下:“藏,谓怀抱之,修习也。”该书疏语:“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修,谓修习不能废也。息,谓作事倦息之时,而亦学也。游,谓闲暇无事游行之时,亦在于学习。言君子于学,无崭时替也。”藏修,言志诚学习。其中有藏书于内之意。

5.以藏书为荣为乐《汉书·游侠传·陈遵》:“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书以为荣。”

王筠(清)《录友忆说》:“安知数百年之后,人不以赓堂之物而宝贵藏存之,以此为前贤之手泽乎。”(明)吴应箕《读书止观录》:李永和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每欢曰:“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

6.作为借鉴与根据

苏轼《石苍舒醉墨》诗:“胡为议论独见暇,只字片纸皆藏书。”

当然,藏书还有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知识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等作用。五、古人难得信息

藏书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交通与信息传播困难的古代,藏书更是意义重大。

古代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既十分美好,又变化莫测。大自然的力量十分强大。大自然的丰富、美好与大自然的无法抗衡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大自然的奇异与人理性的思维不相一致。许多美好与珍宝深藏在险恶离奇的环境中。深山僻岭,有清澈的山泉,有秀美的男女。但是这些大自然的主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得大自然的灵秀,钟情于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他们得到大自然的信息很容易,要得到社会与人文的信息很难。今天,人人读书,很容易获得文字符号的信息以了解社会。古人从小玩山玩水,寻求奇花异草、洞穴泉暖、山峰怪石、佳果灵芝。他们浏览的是大自然的信息。李白、杜甫、苏轼浪迹天涯,他们泛舟、卧石、登山、赏月、观花、祭岳、骑马,什么泰山、黄山、仙人洞、石钟山、东海、洞庭、长江、三峡、蜀道,全在心中。

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情怀。自然的信息可以沟通人的情思。自然的信息可以激发人一时的灵感,人生活在大自然中,阅读大自然的文化,享受大自然的信息,是最好的感受、最大的幸福。

人间有大自然的文化,也有社会的文化。人有大自然的情感,也有人文的情感。社会的文化,人文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符号以及音响表达出来的。古代的文字复杂、晦涩、不统一,造成了信息沟通的困难。传播媒介稀少,造成了信息沟通的困难。古代,山重水复,虎狼盗匪横行。虽百里之途,行路难不可言。人们要想获得远方亲友的信息,往往望穿双眼。人们要认识社会,了解天下大事,十分不易。书,在这种境遇下,便十分地珍贵了。我们看看古人渴望信息的某些诗句: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岭外时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李颢《渡汉江》

行路难,路艰险,信息难以人为地传递,人们局限于特定的时空中,在特定的坐标象限中生活,难以位移,难以了解特定自然环境以外的信息。人们只能安于自然,乐于自然,对大自然无可奈何。在人文信息几乎处于零的状态下,见到一份文献,一封信,一册书,惊喜若狂,奉若神灵,藏之宝之。

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哲学是道、儒、佛,三教并立。三教的核心思想:虚、静、无为。在虚、静、无为思想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沿着一条“道统”的轨迹运行。崇古、守成、无为,反对创造发明,反对竞争,反对新思想、新学说,排异求同成了主流。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人们只能解释、注疏法定的经典,不能大胆地著书立说。在数千年的思想禁锢中,人们盼望着智慧之光,期求着理想的春风,人们对于星星点点鹦鹉学舌式的书册,爱不释手,希望从中获得一点启迪,得到生活的真谛,获得生命的奥秘。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盼望着知识与信息、搜寻着知识与信息,有机会获得一点信息,人们把它典藏起来,秘而不宣。官方与民间都把图书典籍珍藏起来,“藏”大于用。人们通过几十代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存贮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六、信息的珍贵促进了藏书

古代人对信息有一种神秘感。神秘感的形成,原因很多。古代人拥有文字符号的信息很少,这是原因之一;信息不传,秘而不宣,这是原因之二;古代的文献中,很多是玄学的内容,玄学的不可言表的性质,导致信息的神秘感,这是原因之三;官方严禁所谓“妄言”、“邪说”,对言论出版的禁锢,导致了信息的神秘感,这是原因之四。

中国古代教育不发达,文化不普及,图书的复制与传播技术低下,使广大人民很少有机会读书、藏书。生产力的低下,迫使人们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维持生计。广大老百姓生来就是几件事:放牛、砍柴、挑水、种田、种菜、结婚、生子、盖房、祭祖。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莫大的幸福。他们把读书人视为圣贤,把图书奉若神灵。作为读书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供养他们读书的人希望他们成为圣贤。责任在身,读书、爱书、藏书、珍惜图书,在所必然。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很大的书籍危难,造成了书籍的短缺,这使人们益觉信息的珍贵。水、火、战乱以及人为的禁毁是造成书危的主要原因。《国粹丛书》第二集《销毁抽毁书目·禁书书目·违碍书目·秦缴咨禁书目合刻》中,邓实为《禁书目合刻》作跋中有一段文字论及中国古代书危。

呜呼!卷册何辜,乃屡遭虐焰,不毁于火,即毁于兵。一姓之更革一次,而书籍之销毁亦一次。西汉兰台、石渠三万三千零九十卷烬于王莽之末,东汉东观、仁寿一万三千二百九十六卷烬于董卓移都。晋秘书、中外三阁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烬于怀惠之乱。东晋秘阁三千零一十四卷、孝武时三千六百卷、宋总明观斋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学士馆一万八千零十卷烬于末年兵火,梁文德殿、华林园二万三千一百零六卷、江陵七万余卷烬于元帝自焚。二秦四千卷,北齐仁寿、文林三万余卷,后周虎门、麟趾一万五千卷,隋修文观十万三千二百七十八卷尽于砥柱舟覆。唐集贤院四库八万九千卷烬于安禄山,十二库七万余卷烬于黄巢。宋三馆、秘阁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卷烬于祥符之火,崇文院三万零六百六十九卷别藏于龙图阁、太清楼烬于靖康之变。中兴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烬于绍定之灾。盖秦火之后,大危几十有一,而以本朝乾隆时焚禁之一危为最后而最烈,何也?

私人藏书毁于水、火、战乱的,便无法统计了。古代天灾人祸频生,书籍的保存尤为困难,因而信息尤为珍贵。

在书籍稀少的环境下,于是人们形成了“信息不传,秘而不宣”的原则。

杜预(公元222-284年),西晋将领,学者,号称杜武库,封当阳县侯。他文武双全,撰有《春秋公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和《春秋长历》。其对《春秋》的集解学术影响很大,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文人。他在一封信中告诉其子不要借书给别人看。信中写道:“知洪颇欲念学,令同还,车致副书,可案录受之,当别置一宅中,勿复以借人。”这个例子说明,古人往往把信息神秘化、封闭化,这既是自尊的需要、自我拔高的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信息神秘化,是神权的作用,政权的作用,也是人们无法认识和得到人文信息造成的后果。七、焚书坑儒刺激了藏书

中国古代发生过若干次禁书运动。禁书以兴国的理论,源自秦士商鞅。商鞅说:“诗、书、礼、乐、善、休、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复而伐必取,接兵不伐,必富。”他提出“燔诗书,以明法令”。战国末期韩非的文章《五蠹》大肆攻击诗书文化与图书典籍的不是。他写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家者有之,而国愈贫……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公元前213年,秦孝公采纳商鞅、韩非禁书之法。秦始皇执政时,李斯提出了更为严厉的禁书法令。如“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除了秦史,其他书尽灭。“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敢于谈诗书,说古论今,诛灭其人及家族。“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李斯不允许老百姓收藏诗书及各种学术思想的书。医药、卜筮、种树等与生计相关的书可以保存。如若有学,以吏为师。李斯的禁书法令,使很多名籍失传,《景子》、《楚子》、《慎子》、《邹子》、《苗子兵法》、《李子兵法》、《太一兵法》、《虞氏春秋》、《李氏春秋》等书,我们只能在书目上知道书名。秦国为了统一中国,为了攻战,兴武抑文,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秦亡,汉立。汉初继续禁书,萧何制定有“挟书律”与除“三族罪妖言令”。公元前191年,废除“挟书律”,前187年废除“妖言令”,这样文化方开始解禁。

公元267年12月,晋司马炎发布禁令:“禁星气、谶纬之学”。公元268年元月,晋代法律明文规定:“凡私自收藏天文、图籍之书的,判刑二年。”晋代法律禁谶纬之书,本是为了禁止人们借天象妄说变异,借神灵托人私之欲。但该令的实际效果限制了天文、气象等对大自然演变规律的研究,偏重于科技类的图书也被禁止出版与阅读。

70年后,赵石虎颁禁令,凡习星气谶纬之学者,处死。

石虎禁书40年后,前秦苻坚下了一道禁书令:尊崇儒教,禁老庄图谶之书,犯者弃市。

苻坚以后,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禁书。禁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帝王禁书,对文化是毁灭性的灾难。但是,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禁不藏。正是图书屡遭禁止和毁灭,人们方意识到藏书的意义重大。有了禁书,才有二酉书洞,才有汲冢书,才有了孔鲋壁书。明代胡应麟在《书危论》中说,古今典籍盛聚、大危各有八。八个典籍鼎盛的时代是:“春秋也,西汉也,萧梁也,隋文也,开元也,太和也,庆历也,康熙也。”八个典籍大危的时期是:“祖龙也,新莽也,萧绎也,隋炀也,安史也,黄巢也,女真也,蒙古也。”

乾隆颁诏修《四库全书》,寓禁于藏。乾隆在诏书中称:“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乾隆时代通过修《四库全书》,搜尽民间藏书,销毁了3 000余种、6万多册图书。四库馆纂修官在乾隆帝旨意的基础上规定了工作细则:“虽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古代有些禁书,老百姓认为有用,便悄悄地藏了起来。八、新时代话藏书

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社会化,我们的时代称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到全球各个地方的新闻,可以利用电脑联机检索每一个数据库存贮的文献。我们利用电话可以直接与大洋彼岸的人进行交谈。我们的思想涉及到全球、全人类和宇宙以及微小的粒子、质子。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瞬息之间的现实马上成了过去。否定之否定成了人们思维的基本规律。人们一直在追求,追求新发现、新发展和新世界。整个人类处于激烈的运动中。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游离态的事物。人的心神因此也飘荡起来。“神思八荒”,原喻多才,今日“神思八荒”已是一种被信息所困的破碎的世态镜头和竞争的忘我意识。人们今天大多数已不为吃喝忧伤。人们被信息流一忽儿带到这,一忽儿带到那里,感到十分的痛苦。多中心则无中心,泛信息则淡化信息。今日,人们面对大量的广告、报纸、电视、电影、录像、磁带、光盘,不知所向,神魂不知何寄。信息的泛滥,使人们把整个世界淡化了,把人情淡化了,把知觉淡化了,把一个好端端的“我”淡化了。家庭在摇晃,亲戚在消亡,伦理在苦难中,阳光被信息洗刷得灰白。到处是灰尘,到处是音响,到处是图像符号。是人为的灰尘、音响和图像符号把人带入了一种狂乱的太虚幻境吗?是飞机、汽车和分工劳动把人与自然分离了吗?是物质的分解与重组使人失去各自的属性吗?尽管问上三天三夜,我们也难以问个够!自然归与何人?何人还在自然中?倘若我们把眼光聚焦于中国古代的藏书事业,我们一定会使自己的思想返回到那逸静、憩然、祥和的氛围。你的心纵使飘忽万里,这时也会回归那清纯的世界。或许当代的青年,听到“藏书”二字就反感,认为是保守无为无能之作。孰知道藏书形成了文化,中国诸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藏书文化,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人的心态的发展,了解人们价值观的演变,了解人文环境的变化,了解中国的人情风俗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人们认为藏书活动是幸福的。在社会生活的浪潮中,藏书活动会更幸福,更富有哲理。藏书的哲学,是智者的佳作,也只有智者才能感受到的。第一章藏书家

中国有许多藏书家。人们编纂了许多有关中国藏书家的工具书,如:《考略》、《史略》、《传略》、《词典》等。这便使人想起藏书家的标准与藏书家的流派问题。第一节黄金散尽 志雅书种——细言漫说藏书家

研究藏书文化,必得研究藏书家。关于藏书家的书,已有不少著作出版,如《藏书家辞典》、《藏书家传略》、《藏书家考略》等。根据这些书籍汇总的资料得知,中国有数千位藏书家。书中的资料显示出,他们对祖国的藏书事业有着大小不同的贡献。

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作藏书家?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某人是藏书家或不是藏书家?藏书家与人类进步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授予某些人藏书家的称号?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因为自古以来,没有人给“藏书家”的称号拟定一个标准,没有对于“藏书家”的标准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一、“家”意味着什么?“家”,从生活的角度理解,它意味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的单元。“家”,如果从业务的角度理解,则意味着专于某一行,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并卓有成效者。如我们常说的作家、画家、教育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园艺家等等。

从业务的角度看“家”字,“家”本身是一顶桂冠。凡在某一行中称上“家”的人,一般是有功劳有贡献的人。这个功劳和贡献不是自诩的,不是拉帮结派哄抬起来的,不是感情涌发妄作的,而是客观的贡献、客观的成果、客观的数据和事实表现出来的。例如作家,指某人通过一系列的创造活动,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方面很有造诣,善于构思,善于组织和巧妙地使用某种语言。其作品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写作艺术相当成熟,且其作品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超过一定的常数。或者某作家只有一部作品问世,但那是绝世之作,千古难得的佳品,人们不得不称之为作家。有人作品平平,但出版发表的文字量特多,这种人也可称为作家。又如农业专家,一般指在某项农业研究上有贡献的人。或对水稻育种(例三系杂交稻),或对植物基因(例如蚕桑基因改造)有突出发现的贡献者。我国有几亿农民,他们一生务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从事农业劳动,他们不是农业专家,而是农民。这说明“家”是一顶桂冠,非某行某业功绩卓著的人,是不可称作“××家”的。二、俗称“藏书家”“家”有尊称与俗称之别。现在一般人把相当于某某职称的人称作“××家”,或是有某种文凭的人称作“××家”,更有甚者,将具有某种职位(行业职位)的人也称作“××家”。俗称的“家”,不是历史概念的“家”,也不是社会公认的卓有贡献的“行家”。我们藏书家的书籍与传略上,一般将在史书中有藏书记载的人统统称作“藏书家”。这种藏书家,无藏书多少的标准,无藏书研究的贡献大小之别,凡史书云“×××,爱藏书,积书颇丰”,则标上藏书家的头衔了。如:高儒(《居易录》):“涿州高儒,武弁也,家多藏书,有《百川书目》。”这样便收进了《中国藏书家考略》。

这个高儒,仅写上“家多藏书”,藏书究竟多少,不知道。有《百川书目》,该书目谁人所编,不知道。那么,高儒怎样被称作了藏书家呢?我们也不知道。没有标准,就很难判断是非。《中国藏书家考略》有另一藏书家的条目:“张位,字立人,号艮思,清长洲人,有异才,志趣高远,康熙中以诗赋召试,给札内廷修书,书成,出为令,和而有宋。归而薄田种秫,暇则抄宋、元人小集以自娱。”

这个“藏书家”张位,根本上没有关于他藏书的记载,仅“修书”、“书成”、“抄宋人小集”而已。倘若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家”——藏书家,那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藏书家的人数就多得无法计算了。

在有关书籍或期刊杂志中列举的藏书家,他们都是类似于“高儒”、“张位”式的藏书家。从以上事实中,我们可以断定,俗称的藏书家不一定是真正的藏书行家,也不一定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藏书家。三、名副其实的藏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远在公元前8、9世纪,已有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后,中华民族各地区间的文化互相融合、互相推动,使我国的文化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演进。

在朝代的更替中,有很多文化遗产被天灾人祸毁灭了。我们今天感到十分自豪的中国传统文化,得益于两个方面的遗产:一是地上及地下的文物;二是被历代藏书家历尽人间沧桑而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

我们从李太白《望天门山》一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可以知晓那时长江水是清悠悠的,不是黄泥水;从李太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知道安徽贵池秋浦在唐代冶炼业的状况;我们从《春秋》一书,知道了周朝春秋时期诸侯逐鹿中原的情况。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生活,创造了极丰富的文化。秦朝有阿房宫,南朝江南有486寺,明朝修纂《永乐大典》,长安的都会,扬州的商业,我们都是借助文化典籍知道的。文化典籍被保存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典籍的传世,是我国多少代藏书家竭尽努力而幸存的,藏书家的功劳有多大?我们可以由此而知。凡今天见不到实物的,我们亦只能从藏书家保存的典籍中了解和探索。可以说,没有藏书家就没有丰富的历史根据,没有藏书家,我们就没有透视历史星河的望远镜。藏书家的功绩是十分伟大的。光荣的称号不是可以随意授予任何人的。任意性等于否定性,称号的随意授予等于称号的无意义。我们不妨通过讨论藏书家有哪些主要的贡献,以便对藏书家的概念,达到一个共识。凡藏书家一般有如下一些贡献:

1.拯危继绝

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图书遭到过10次大危难:(1)秦始皇焚书坑儒;(2)汉王莽篡汉焚典籍;(3)董卓燔烫洛阳;(4)晋怀帝永嘉之乱;(5)梁元帝燔天府书;(6)唐安史乱长安;(7)唐末之乱;(8)宋靖康之劫;(9)清代焚烧禁书;(10)清末八国联军肆掠。

书危之说,有五危说、十危说。其实,每逢大战争、大灾荒、大变故,藏书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毁灭。公私典籍往往总是在人为的兴废中起伏,在大自然的变故中遭到毁灭,或在偶发性的事件中被毁灭。

每次书危后,仍有一批图书被人们保存下来。最严重的一次书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朝对思想文化的禁锢最为严厉。在那个时期,孔子八世孙孔鲋竟将《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藏在墙壁中。直到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的宫廷扩建时,拆孔府故宅,在墙壁中发现了孔鲋藏的典籍。孔鲋在图书典藏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收藏的文献,引发了汉代以后对占统治地位的儒学研究的分歧,形成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它对中国的学术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鲋秘藏典籍,起着拯危继绝的作用,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藏书家。

二酉石洞。相传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大酉、二酉两位兄弟以船运书到黄河上游的悬崖洞窟中典藏,保存了文化典籍。也有人说,在湘沅陵县西北有大酉、小酉二山,山中石穴藏书千卷,秦人在此读书。大酉、二酉兄弟称得上是藏书家。或者说,在大小酉山石穴中藏书的人,可称作藏书家。

敦煌石窟。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毁佛事件,佛教称作“法难”,即“三武之乱”,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三个带“武”字号的皇帝毁佛,佛典同样受毁。为了保存典籍,佛教徒在敦煌鸣沙石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献,这些设法保存佛典的人,也可称作藏书家。

2.使大量图书收藏有序

藏书量达到百卷以上,若不加以整理,使之井然有序,检索起来就十分困难。古代的图书多为线装书,平放在书架上,书脊上无书名,检索起来比今日困难。为了使大宗图书排列有序,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编出了《别录》、《七略》二书。他们给每本书写一个提要,并将图书一一分类,使不同类型的图书归集在一起。这样,人们检索图书文献便可以按照文献内容的归属进行,检索起来较快较准。

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了《汉书·艺文志》,在正史中留下了一朝人藏书和一朝人著作的记录,这是藏书史上的创举,以后《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中都有了《艺文志》或《经籍志》。其编撰者魏征、刘陶、欧阳修、脱脱、张廷玉、赵尔巽等,为收书、藏书、整理图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应该称作藏书家。

刘宋时期王俭编撰了《七志》,外加图谱志和道经、佛经,他将图书分作9大类。

梁阮孝绪编纂了《七录》,他把图书分作7大类。这在图书典藏的方法上是一个贡献。

西晋时荀勖编制了《中经新簿》,又称为《晋中经簿》。东晋的李充经过研究,认为图书应分作4大类。《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沿用旧制将图书分作四大类,类名改作“经、史、子、集”,并列出了详细的图书分类子目,形成了四部分类体系。

在图书目录上,各朝国家书目都有新的研究和创造。历经数朝图书分类和编目方法的研究,使图书典藏日趋科学化。从而,我们说,刘向、刘歆、阮孝绪、李充、荀勖、陈振孙、晁公武、纪昀……等人都是藏书家。

郑樵在《通志·校雠略》中阐述了类列、著录、注释的藏书观点,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中著录了“存于近世而可考”的图书,并“记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传之真伪,定其文理之纯驳”。郑樵、马端临是中国藏书史上的重要人物,是知名的藏书家。

在佛教藏书方面,释道安编纂的《综理众经目录》,“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他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释僧佑的《出三藏记集》,“一撰缘记,二铨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目录。僧佑为典藏佛教文献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是理所当然的藏书家。

私人藏书中的藏书家星罗棋布,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

清代末年的孙从添是众多私人藏书家中的一个。孙从添著有《上善堂藏书记要》。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藏书家对藏书技术是很有研究的。

孙从添说,编目不可错乱颠倒,不要遗漏或草率。家藏的图书,每隔几年应编目一次。每次编书目,必须清点图书,给每本书加以分类。分类类目可效法《四库全书总目》,或效法《经籍考》,或效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每本书前面应作一个序,后面应作有跋文。每本书应著录卷数、时代、作者、编者、述者、撰者、录者、注者、解者、集者和纂者,著录其版别——宋版、元版、明版,宋元抄本、旧抄本、明人抄本和新抄本,将它们分类柜藏。在每一书柜门上列一清单,标出该柜第几格藏什么书,每书上挂上书签,签上写明书名卷数。在书签的角头盖上藏书家的图章。

藏书家藏书,不仅仅是买了一大批书放在书楼中。他们要从事一系列的认真仔细的研究工作,让图书井然有序。他们买书、选书、校书、分类、编目、上架,给图书写序与跋,这都是辛苦的劳动。有些劳动是要有专深的学问才可胜任的。买古书要善于识别版本及其真伪;给图书写序与跋,必须通读善解图书;对图书分类要有渊博的知识;图书校勘工作,需要有专深的学问,否则发现不出问题。藏书家的活动是文化活动,而且是高级文化活动。每一位藏书家对文献的加工、保存和利用都做出过贡献,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

3.对某类图书的收藏卓有贡献

图书数量庞大,作为个人,泛泛地收藏,往往不及从事专类图书收藏。专类图书收藏往往能达到精、全、系统的特点。我国古代很多藏书家对专门类图书藏书卓有贡献,可称是专业图书收藏家。

吴昆(公元1552-1620年),安徽歙县人,字山甫,号鹤皋。他是明代有名的医生,又是藏书家。吴昆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祖宗数代都是有名的中医医生,所以吴氏数世藏书,且多为医书。至吴昆时,藏书量达数万卷。吴昆本人著书颇丰,如《内经吴注》、《素问注》、《医方考》、《针方穴集》、《脉语》与《参黄论》等。

清代上海人李君塔藏书甚丰,他承家教精于医学。其叔父撰方书17部,他自己撰药品化学、医学口诀、脉诀、汇辨、痘疹全书刊行。每有西吴书贾船至,他必买医书。他的医书收藏量达30柜,医书收集之多,旁人莫及。朱彝尊在《曝书亭集》中作文专记此事。上述二人是医学藏书家。

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南宋吴县人。他是绍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一生好收书,而且专门收藏公家的书,即三馆溢出之书、官方印发之书、宫庭文书。他建有藏书楼,名曰“阁”,藏书达万卷。

明代毛晋世代居住在苏州迎春门外。他酷爱藏书,湖州卖书的船舶云集于他门前。乡里人说:做生意不如卖书给毛氏。毛晋最喜宋版书。凡是宋版书,都是世上罕见难得的书。若买不来,他便用上等级墨影抄。他藏有84 000多册书,其中多为宋元刻本。毛晋是宋元刻本藏书家。

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戏曲《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等都是名作。他的剧本在戏曲史上称作“临川派”、“玉茗堂派”。姚士粼《见只编》说,汤显祖为了研究古代戏曲,特别爱收藏各种元人的剧院本。在他的书室中收藏有千种以上戏曲剧本。这些剧本是世上不多见的,有的还是珍本,或者是著名的剧本目录,如《太和正韵》上没人著录的好剧本。汤显祖为了写好剧本,专门收藏各种剧本,他不但收藏,而且精读,很多剧本他都可以一一口诵出来。汤显祖可谓戏曲剧本收藏家。

北魏时有人建造藏书楼,专门收藏经籍。这个人便是经书收藏家。

4.对藏书楼建筑卓有贡献的人

宁波范钦(公元1506-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官至兵部侍郎。公元1561年他回归乡里,始建天一阁,藏书7万卷。天一阁的建筑是藏书楼建设的典范。天一阁上下2层,上层藏书,下层为读书室,每一层为6大间。每间房屋之间无墙及板隔断,相互贯通。楼上藏书以书柜为支撑,书柜将房子隔为6间。天一阁建筑美观,通风、明亮,有较好的防潮、防火措施,益于图书保存。

天一阁楼前有一水池,以水制火,可确保图书安然无恙。天一阁地基下还有木炭、石灰,可以防止潮气上传。天一阁造型美观,环境雅和、静谥,是个读书胜地。天一阁是私人藏书楼的典范,它成为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文汇阁等7阁建筑的范例。范钦对天一阁藏书楼的设计,在藏书楼设计史上贡献突出,理应称作藏书家。

5.在藏书管理上卓有贡献的人

藏书要管理。管理不当,便会丢失、虫蛀、发生火灾,也会造成混乱无序、利用率不高。管理得当,藏书可以妥善保存千百年,让当代和后代充分使用这些图书。

明代的藏书家祁承邺很善于管理图书。他在公元1620年写的《庚申整书小记》中,介绍了许多藏书要领。祁承邺说,家藏图书,每年应整理一次,每5年编一次书目。每次整理图书,应将秘本奇编放在安全的地方,最重要的图书应放在床头。藏书楼中的图书应该有标签。书应分层排列。所有图书应按四部“经史子集”分类。藏书不宜借出,书读过以后,要立即放入藏书楼,不允许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书散了应整理装订好。如果发现某地有好书,应不辞千里去买来,哪怕是一张纸也应当成宝贝。

另一个藏书家叶德辉,他在《观古堂书藏十约》中介绍了图书版本鉴别的技术,图书装帧的技术,图书陈列上架的方法,抄补图书的知识,著录图书应注意的事项,图书的校勘与题跋,列橱方法,如何晒书,如何防虫蛀,如何防火水,如何防止遗失等等知识。这些管理经验十分宝贵,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祁承邺、叶德辉式的人物可称作藏书家。

6.藏书量达相当规模的人

藏书是一种辛勤的劳动,大量图书的收藏更为辛苦。藏书工作者选择图书、鉴别图书,筹集资金购买图书,不远千里访书,跟踪寻求图书,运载图书,这些活动都是十分辛苦的劳动,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朱尊彝为了得到钱曾的善本书目《读书敏求记》,想方设法,不得成功。最后贿赂钱曾的侍从,方可抄出复本。山东聊城海源阁杨心源为了采访图书,足迹踏遍国内各名城重镇。古代私人藏书,一卷一册得来不易。藏书百种,犹耕耘田地10亩。藏书万种,往往非几代人的努力不能成功。浙江范氏天一阁藏书先后经历了12代人的努力,聊城海源阁杨氏经历了4代人的努力,晁公武的藏书经历了7代人的努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书一笺应知得到的艰辛。藏书在5本、10本、100本之间,普通人家常见。1 000本以上藏书的人家也时而可见,但不很普遍。个人藏书达万册以上,实为不多见。即使今日图书出版量大,图书价格便宜,得来也十分不易。而在古代,刻印价高,而且速度慢,书价昂贵,有一书值白金几两者,有以一奴婢换一书者,可见觅书之艰难。

古代中国自秦到清总计留下图书约18万种。在这2 000多年中,只生产了180 000种书,平均每年仅生产90种图书。一个国家,平均每年只生产90种书,书籍在古代社会实在珍贵!千家万户,甚至有的门户数代无一人摸过书啊!在那个时代,家藏图书10种,令一般人觉得稀罕,100种图书,已非平民百姓了,在士族中已是著有素养的人。因此,古代藏书百种,即小藏书家了。清代乾隆皇帝在一份谕旨中说:其一人而收藏(图书)百种以上者,可称为藏书之家。图书百种,这已超过古代全国平均每年图书的出版的总量了。

根据印刷生产力推算:古人藏书百种,可称藏书之家。那么,今人私家藏书十万卷方可称上一个藏书家了。因为现在的印刷生产力超过古代百倍有余,人们的购买能力也超出古代百倍有余。不过,仔细想想,藏书之家与藏书家,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7.善于鉴别版本的人

藏书的价值往往与版本有关。同一内容的书,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收藏价值。例如:宋版书产生于雕版印刷的早期,其纸质精美,字体清秀,为后人所青睐,视作典藏的珍宝。而众多的教学读本、手抄本,则不为人们青睐。凡珍本、善本,有真有伪,善于识别真伪的人,可称其为藏书家,如黄丕烈、毛晋等。他们有效地保存了文化遗产,使子孙后代享有此书。

藏书家不仅仅藏书,他们往往既是藏书家,又是刻书家、鉴赏家、校仇家、考证家、著述家和掠贩家。人们往往为了雕刻、校仇、鉴赏、考证、著述、掠贩而藏书。雕刻家、校仇家、鉴赏家往往要藏书。第二节百花争艳 各有独钟——藏书家流派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抚州写,今来五纪强,尚可与尔谈,助尔为贤良,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高摘屈宋艳,浓薰斑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

以上是唐代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诗中说,杜牧藏书万卷,自编书200卷,都是关于帝王贵族、达官显爵的书,内容涉及500年的历史。善于读书的人,把经书放在第一位,欲了解世事兴替的人应读史书,要学习诗歌散文的人,应首先阅读李杜韩柳的大作。热爱看书学习,吸取书中的精华,使自己达到善美兼优。人啊,要天天读书才行,一天读上10卷书,收获不很大,天天读上10卷书,收获便很大了。显然杜牧藏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藏书是为了给子孙一个登天梯。

韩愈说,他小时候鄙钝不敏,不晓世事,但喜好文学,且家贫,衣食难保,悲伤痛苦,无处诉说。于是发奋研读经、传、史、诸子之书,对于书中字字句句、一一咀嚼品味,希望能有个出头之日。书中学问如同河汉,日月鬼神,明晦高深,珠玑华实,雷霆风雨,日久浸染,融合在心。读书数十年,精神贯通天地,则世事洞明。

杜牧藏书以教子,其意莫不过激励子弟读书,以达韩愈之功。

藏书家中,相当多的人藏书是为了子弟的教育,几乎公私藏书都是为了教育。古代教育仅仅为了科举,中举做官,享受荣华富贵,不太重视社会的贡献。有些藏书家急功近利,只收藏四书五经与应试的书籍,给予学习者的知识只是一根细线,希图子弟攀登上荣华富贵的殿堂。所以朱熹反对科举,他认为科举误人子弟,道理是深刻的。

但无可改悔,历史的史实是为教育而藏书,这是藏书家的主流。

藏古,是藏书家的第二流派。

藏书家中,把宋版书当成至高无上的珍品,认为宋版书价值连城。明朝毛晋爱收藏宋版书。清代四大藏书家丁丙、陆心源、杨以增、瞿绍基,所藏宋版书是他们的镇库之宝。例如陆心源搜购得宋版书100多种。他在吴兴月河街有一组建筑,其中有藏书楼,将其宋元版书专修一楼放置,称“皕宋楼”,意指所藏宋版书近200种。因为当时吴县黄丕烈以有宋刻100余种而名重天下,陆氏的宋版书超过了黄氏,为了显示自己有名贵图书,特置一“皕宋楼”,另创一字“皕”,就是2个100的意思,令人听起来很新鲜。

陆心源把月河街所藏的明代以后的精抄本、精校本、秘刻本及精抄本书,藏于一个楼,称作“十万卷楼”,言其拥书之多。陆氏在吴兴城东莲花庄有一“潜园”,园中有一藏书楼,名“守先阁”。“守先阁藏明人集至多”,“吾吴(指吴兴)先哲如都南濠、杨君谦、皇甫司勋之类,无所不有”。陆心源将其藏书分作三个级别典藏于各书楼。后人据有关资料推测陆心源拥有48 000册精藏。如:蜀大字本《左传》、残蜀大字本《汉书》、《后汉书》,蜀大字本《三苏文粹》,宋耿秉本《史记》,宋一经堂本《后汉书》,咸平本《吴志》、《三国志》,淳祐湖州大字本《通鉴纪事本末》,宋大字本《诸臣奏议》,宋本《欧公本未》、汴都刻《小畜外集》、宋开禧本《周善公大全集》、宋端平年间刘炳本《宋朝文鉴》,元代至元庆年间元路本《玉海》、《东京梦华录》,元西湖初印本《国朝文类》,元43卷本《金华黄先生集》,元至治嘉兴学本《秋涧先生大全集》,元元统28卷本《归田类称》等。

陆心源的藏书于公元1907年4月,被其子陆树藩以10万两银卖给日本人岛田翰,当时我国学者无不扼腕痛惜。

珍本是藏书家藏书的特色。丁丙,杭州人(公元1832-1899年),他的一个藏书楼名“八千卷楼”。其实,他的藏书何止8 000卷!他的藏书楼名“嘉惠堂”,楼共5楹,堂屋的那一楹叫“八千卷楼”,其他4楹,分别标匾:“其书满家”、“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小八千卷楼”。丁丙积书20多年,达8万卷之多。

丁丙藏书的特点:宋元刊本200多种,藏书多为《四库全书》监本、(李杞《周易详解》、俞汝言《春秋评议》)、域外刻书(日本、朝鲜刊本)、精写稿本(厉鹗《东城杂记》、《武林石刻记》等)、名人学者收藏本或校本。丁丙名声远扬,这与他在公元1861年太平天国克陷杭州后,搜寻和收集的文澜阁藏《四库全书》有关,他收集到的散页、散本达8 689册,至公元1874年他又花钱购得302册,至公元1888年花钱516 000银两补抄《四库全书》2 174种,使文澜阁《四库全书》恢复了原貌。

总之,丁丙藏书有着救危继绝的作用。书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物以稀为贵,藏别人所不藏,藏别人所不能藏,藏别人所无法藏的书,这就是所藏图书的真实价值。这就是藏书家的贡献。

山东聊城海源阁杨以增的藏书是四海闻名的。凡明末、清初名家古刻名抄、乾嘉以来黄丕烈、顾千里精校秘写,汇于其家。杨氏海源阁藏书,其珍贵藏本有:宋本85种,金元本39种,明本13种,校本:107种,抄本24种。杨氏最喜的是宋版《四经》、《四史》,即《诗经》、《尚书》、《春秋》、《仪礼》、《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杨氏所藏宋版书有书箱本、张敦仁刊本、蔡梦弼本。其书一般刻功劲秀、印刷精良、纸洁如玉、古雅罕见。如:《诗说》、《春秋名号归一图》、《大戴礼记》、《尚书蔡氏传》、《朱文公家礼》、《两汉博闻》、《宝晋山林集》等。

常州瞿绍基(公元1772-1836年)的铁琴铜剑楼,收藏了宋元明代刻本图书达1 300多种,其藏书中3/4是明版本书。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伴随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一个朝代的书传到下一个朝代为数已经不多,因此藏书家对于他所在时代的前一个朝代的书较为关注。瞿绍基收藏的大量明版书,是珍贵图书。

藏古书,要懂得版本,就要熟悉每一个朝代的著名的刻书家、著名的藏书家,其刻书的书坊门号及藏书楼的名称,主人的姓名、号、字、别称,历代书目以及印刷等等。书的版本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得来的,而重要的来自实践。藏书家对某书某版出于何处,一目了然,这是不断实践、不断研究的结果。所谓见多识广,则真伪分明。近山知山音,近水识水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藏书家对于抄本书十分的珍重。古代人买不起刻版书,或者买不到刻版书,便动手自己抄书。凡抄书大家,其抄本很有艺术风范,收藏的价值也高。

抄书有抄错、抄漏的现象。有的人在抄写稿本过程中,以为某字难认,或不通用,某语句不顺口,就将某些字句和段落进行修改。如果多次转抄,这样的抄本与原件差异便很大,所以抄本不及原稿,需要校勘。

古代抄一本书比买一本书便宜,很多藏书家的图书是抄本,且自行抄写。

抄书是古人的基本功。《梁书·王筠传》记载,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山东临沂人),“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幼年读立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立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请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明代著名的抄本有文抄、祁抄、吴抄、叶抄、毛抄、谢抄。即:福建谢肇制、常熟毛晋、长洲吴宽、昆山叶盛、长洲文征明、山阴祁承邺的抄本。历史上凡大文人、大学问家、大藏书家的抄本都是珍本书。丁丙、鲍廷博、吴焯、惠栋、朱彝尊、钱曾等藏书家的抄本,都是十分宝贵的。这些抄本,有书主自己抄的,也有的是主人雇抄书手抄的。古代有职业抄书手,字迹隽秀有力、干净,非一般人功力所及。原《四库全书》七阁藏书皆抄本。在通行的《四库全书》影印本我们可见其字迹功力。注重收藏抄本,也是藏书家的一个流派。藏书家依其所好藏书有所侧重,这或许也是区分藏书家流派的一丝根据。例如:(1)碑文。唐代李元嘉爱采集古迹碑文,他收集有很多碑文异本。宋代王贻庆收藏有碑文100卷。很多碑文被藏书家以拓片形式保存下来。(2)图画。唐代颜师古爱收藏古代图画、器物、书帖。钟绍京嗜书画。宋代王都藏书3卷,名画乐器数百。元好问藏画百轴,先人手稿千余册,并藏有元祐前刻书,五代写本及国画中高品。(3)字迹墨宝。唐钟绍京嗜书画,如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藏卷越数千。韦述藏有历代名人画、魏晋以来草录真迹数百卷及古碑、古器、药方、格式、钱谱、玺谱、当代名公尺牍。杨凭家多书画,钟王张郑之迹在《书断》、《画品》者,兼而有之。(4)石刻。朱熹、黄丕烈等家藏有石刻若干。朱熹著书《家藏石刻序》。吴兴向士彪蓄有石刻数千种。(5)佛书。沈季长喜佛书,家藏颇厚。黄炎培好藏佛教与道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