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用好中成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1 07:09:40

点击下载

作者:裴胜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人要用好中成药

中国人要用好中成药试读:

前言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取中国历代中医典籍、名医处方、经验方之长,将多味中药的精华浓缩于一体,简单实用、方便购买、疗效显著,方便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在当下越来越受欢迎。

虽然中成药进入了千家万户,但是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并非人人皆知。据统计,90%的中国人曾经陷入过用药误区。

由于很多使用者对中医理论不了解,还出现了将中成药用反、用错、用窄,将补药当保健品长期服用等诸多误区。常言道: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合理不但起不到疗效,甚至还会引发副作用。

为了让您在生活中明白、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我们编写了《中国人要用好中成药》一书。全书共分为九章:

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中成药使用常识及常见误区;第一章,从五脏护理方面介绍常用中成药;第二章,介绍补益气血效果好的中成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分别针对男女老少的常见病症,给出相应的中成药调理,使孩子聪明、老人长寿、男人强壮、女人不衰老;第七章,着重介绍家庭常见小病痛的中成药调理;第八章,介绍五官常见问题的中成药调理,关爱您的面子;第九章,针对常见突发急症,奉上“救急法宝”。另外,在介绍中成药的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的问题和病症给出相对应的小偏方、调理穴位,便于您从多个方面呵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中成药是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好伙伴”,选对药、用好药,更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熟谙于心的常识。有此书的陪伴,您和家人将收获健康、平安和幸福。

药房里买得到的八大传世名方

藿香正气水

祛除邪气,给身体正能量

出处: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养阴清肺膏

肺气一清,咳喘少

出处:清代《重楼玉钥》

主要成分: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痰少、痰中带血

补中益气丸

强健脾胃,帮助消化

出处:金代《脾胃论》

主要成分:黄芪、甘草、白术、人参、当归、升麻、柴胡、橘皮

功效:补中益气,强健脾胃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导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

六味地黄丸

男人的刚强后盾

出处:宋代《小儿药证直诀》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用于肾阴亏虚引起的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

伤湿止痛膏

关节痛的“克星”

出处:《中国药典》

主要成分: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丁香、肉桂、荆芥、防风、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柰、干姜

功效:活血止痛,祛风湿

主治: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生脉饮

补气养血离不了

出处:唐代《千金方》

主要成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人参归脾丸

补心健脾,不再失眠

出处:宋代《济生方》

主要成分:人参、白术、黄芪、龙眼肉、酸枣仁、当归、木香、远志、炙甘草、茯苓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养心,适合心慌失眠的人服用

主治: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缺乏等症

乌鸡白凤丸

女人的“闺中密友”

出处:明代《济阴纲目》

主要成分:乌鸡、鳖甲(制)、牡蛎、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甘草、川芎、地黄、山药、芡实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白带量多绪论中国人应该这样用中成药中成药不可不知的常识“独立军团”与“霰弹枪”:中成药与中药有什么不同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片剂、颗粒剂等,具有现成可用、适用急需、方便存贮、可随身携带等优势。中药与中成药的区别

中药和中成药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一个“散”,一个“集中”;一个是“霰弹枪”,一个是“独立军团”。

中药是多靶点的“霰弹枪”,可以各个击破“病症”。当一味药的力量不足的时候,借助其他中药一起来加强功效,这就成了方剂。将沿用时间长、疗效显著的方剂做成现成的药,就是中成药。中成药的作用比单味中药强大得多

中成药中起主要作用的中药叫“君药”,如同皇帝;起辅助作用的中药叫“臣药”;佐药辅助君臣药起调治作用;使药是将药汤引到所要治病的静脉或器官上面,或者调和诸药,比如甘草。

就拿桂枝合剂为例,说明一下:

在这个药里面,君药是桂枝,温阳通络、发汗解表,可以祛除肌肤表面的风寒;臣药为白芍,味酸而有收敛阴液的功能;佐药是生姜和大枣,生姜可帮助桂枝发散风寒,还能够和胃止呕,大枣补脾益气,二药帮助调理风寒感冒引起的呕吐,疲倦乏力,不思饮食;炙甘草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这些药一起配合,能使风寒无处藏身。桂枝合剂主要成分

君药桂枝

臣药白芍

佐药生姜大枣

使药炙甘草教你辨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中成药虽然有方便购买、便于使用等优点,但购药时需要掌握必要的常识。首先要做到对症吃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吃药;再者,购买药品前要明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处方药

药店里,看到药品的包装盒上有“Rx”标志的中成药(或既无Rx标志又无OTC标志的部分中成药),通常是处方药。处方药只能凭处方在大夫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指的是包装上有“OTC”标志的药品。简单地说,非处方药是病人可以根据药品说明书来自选、自购、自用的药品。相对于处方药,非处方药毒副作用较轻,使用相对安全。

非处方药能调理的病,一般都是病情较轻、发病不急、相对稳定、容易明确诊断的疾病。中成药命名有门道

因为中成药历史悠久,制方人又往往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因此命名存在多样性。以功效命名

以功效命名能够体现药物的基本作用,如养血安神丸、补中益气丸、舒肝丸,从名称上就能判断药物的基本功效。以比喻形式命名

有的中成药采用比喻的方法命名,对功效进行夸张,如金刚丸、缩泉丸、逍遥丸、玉屏风散等,显得形象生动。以处方中的主要药物命名

以处方中的主要药物命名的中成药有杞菊地黄丸、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双黄连口服液等。由于这种命名方式列出了方剂的主要药物,因此对掌握该方的功效也有一定意义。

杞菊地黄丸:以处方中的主要药物(枸杞子、菊花)命名。以主治病症命名

以主治病症命名的中成药,如跌打丸、感冒清热颗粒、鼻炎康等。但要注意:使用这类中成药需结合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以药物与功效叠加命名

有些中成药采用主要药物与功效叠加的命名方式,如牛黄解毒丸、柏子养心丸、人参健脾丸等。以药味的数目命名

以药味的数目命名,如二冬膏、三妙丸、六神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这种命名能够反映组成该中成药的具体药味数目。但要注意,冠以数字的成药不一定完全反映药味的数目,有时有其他意义:如二陈丸为四味药,二陈是针对陈皮、半夏来说的;二母宁嗽丸为九味药,二母是针对知母、贝母而言的。以调治对象命名

这种命名多用于妇科、儿科类的中成药,如妇科十味片、妇科回生丹、妇女痛经丸、孕妇清火丸、儿童清肺丸、小儿百寿丹等。以药物颜色命名

以药物颜色命名的中成药有十灰散、如意金黄散、紫雪丹、绿袍散等。该命名主要阐述中成药的外观色泽,对临床使用意义不大。以服用剂量命名

按服用剂量命名的中成药品种不多,服用量较小的成药有时采用这种命名法,如七厘散、八厘散、五粒回春丹、一捻金等,这些药名分别代表一次的服用剂量。以发明人的姓氏命名

为纪念中成药的发明人,故药名冠以发明人的姓氏,如万氏牛黄清心丸、周氏回生丹;也有假托古人命名的,如耳聋左慈丸、华佗再造丸等。以生产厂家或地区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主要在于介绍产品的品牌,如同仁乌鸡白凤丸、云南白药、江中草珊瑚含片等。以始载文献命名

这种命名能反映该中成药的出处,如金匮肾气丸、局方至宝丹分别出自《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成药有哪些常用剂型

为了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便于临床运用、贮存、运输,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给药途径,将原材料加工制成适宜的、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品形态,称为剂型。剂型的种类繁多,各有特点和用途。现将中成药的常用剂型简介如下:丸剂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入适宜的黏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丸剂一般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藏都较方便,是一种常用剂型。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等。常见丸剂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丹剂

丹剂是指用含汞、硫黄等的矿物药加热升华后制成的药剂,多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活络丹等。酒剂

酒剂指的是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又称药酒。由于酒本身具有活血、散寒、升提等作用,因此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小儿、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病、对酒精过敏的人不宜服用酒剂。煎膏剂

煎膏剂指的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蜜膏或膏滋。煎膏剂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久病体虚者,如当归养血膏、益母草膏。散剂

散剂是将药物粉碎而制成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状药剂,散剂分内服、外用两种。散剂具有制作简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

常见散剂有:七厘散、银翘散等。酊剂

酊剂指的是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剂稀释制成。其特点是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酊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对酒精过敏的患者及小儿、孕妇等病人不宜服用。颗粒剂

颗粒剂指药材提取物加上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如感冒清热颗粒等。糖浆剂

糖浆剂指的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中加入了蔗糖和芳香物质,便于服用,多用于小儿用药,如小儿健胃糖浆。胶囊剂

胶囊剂,根据囊心与囊材的不同又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胶囊剂崩解快、吸收好、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由于小儿吞服胶囊困难,故为避免出现危险,小儿用药一般不宜制成胶囊。片剂

片剂指的是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制剂,如桑菊感冒片、牛黄解毒片等。露剂

露剂指的是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露剂气味芳香、清淡,多具有清热解暑、芳香化浊等作用,如金银花露。膏药

膏药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膏药是中医传统剂型,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科的多种病症,如伤湿止痛膏等。专家教你挑选中成药

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可靠、毒性作用小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鉴于有些人对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和中医治病的特点并不了解,为防止使用不当、调理无效,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必须要有选择性地用药。不能只看药品名称

有许多中成药药名类似,但其功效和适应证却不同。因此选购中成药时,不能只靠对药品名称的理解去选用,更要了解药品的作用和适应证。比如,人们通常认为人参、鹿茸是补药,很容易将冠以人参、鹿茸名称的中成药都看成是补药。其实不少含有这两味药的中成药,其主要功效不是为了“补”。比如,“人参健脾丸”是调治消化不良的;“人参再造丸”是调理寒湿入络、关节酸痛的。如果将这些药品当作补药服用,不但对身体无益,而且有害。学会辨证选药

生活中常出现同患一病、同服一药,但患者服药后的效果却大不一样。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辨证施治”,要辨认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药物做针对性调理。比如,同样是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风热的分别,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

又如,“柏子养心丸”和“朱砂安神丸”,都是养心安神、镇静催眠的药。“柏子养心丸”有补气养血、镇静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气不足、心阳虚弱所引起的惊悸不安、失眠多梦等;“朱砂安神丸”具有清心火、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阴不足、心火亢盛所引起的心神不安、怔忡失眠、多梦等症。两药一阴一阳、一寒一温,相互代用效果自然不会好。其他注意事项

1.请特别留意生产日期,临近或者超过保质期的药物不要购买。

2.性状发生改变的药,即形、色、味有变化者,或者包装破损者,不要购买。

3.同一种中成药可能有不同的生产厂家,优先选择名牌老厂或有优良资质的企业所生产的。中成药存放有学问一般药品存放

一般药品,请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如果已经开封而放置过久,即使在保质期内也不要再使用。中成药药片存放

中成药药片要放在深颜色的玻璃瓶内。内服药和外用药如何存放

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分开存放,不可用内服药瓶装外用药水。不宜多存、久存

家用中成药不宜多存、久存,避免失效造成浪费。药品定期检查

要定期检查所存的药品,如出现臭味、虫蛀、霉变等要及时处理,不要再用。药品要远离儿童

请将药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家存中成药要有明确的标签

家存中成药要有明确的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药物名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

禁忌:存放中成药时,不宜将内用药与外用药放在一起储藏。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中成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两大类。中成药的药品说明书上常有“送服”“冲服”“调服”“涂抹患处”“撒布患处”等使用方法,这些方法具体指什么,彼此又有什么不同?内服中成药

1.一般服用法。由于这种服药方法简便,因此应用很广泛。

直接口服:主要包括口服液、糖浆剂、合剂、酒剂等液体制剂。

温开水送服:中医学认为凡是补阳、调气血、通经络的药都可用温开水服用;从药物剂型来讲,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滴丸、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都可采用温开水送服。

温开水冲服:中成药中的茶剂、袋泡剂等可用温开水泡汁,频服代茶饮用;颗粒剂、膏滋剂也须用温开水冲泡溶化稀释后饮用,加水量视个人情况决定。

含化: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调治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即将药物含在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在服用时需烊化,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后服用。

2.用药引送服。药引又称引经药,它具有引药入经、扶助正气、调和药性、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的作用。因此,用药引冲服中成药有很重要的意义。

用醋送服: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痛、行水消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调理肝气不疏、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牙痛等病症。

以姜汤送服:生姜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作用。多用于送服调理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风寒咳嗽等症的中成药。

以盐水送服:盐味咸,性寒。可引药入肾,强筋骨,补虚,凉血明目。主要用于送服调理肾阴不足、筋骨痿软、目赤肿痛等病症。但老年人、高血压、心血管病、浮肿病人不宜用盐水送服药,可选用温开水送服。常用送服中成药药引

用酒配药服:服药用酒以黄酒为主,酒能通络活血,祛风散寒止痛。主要用于送服调理风湿痹痛、脘腹冷痛、血寒经闭、跌打损伤等病症。

用蜂蜜送服:蜂蜜能润肺止咳、补中缓急、润肠通便。主要用于送服调治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不能用蜂蜜送服中成药。

大枣煎汤送服:大枣具有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大枣煎汤主要用于送服调理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病症。黄酒蜂蜜大枣中成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1.一般调理胃病或者对消化系统有影响的药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但胃酸过多,或有腹泻症状的患者宜饭前服用或遵医嘱服用。

2.调理便秘的通便药,应空腹或半空腹时饮用。

3.滋补类的中成药,应空腹或者饭前半小时服用。

4.调理哮喘的平喘药物,最好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用。

5.调理失眠的安神类中成药,请于睡前半小时服用。

6.调理月经不调的调经药,应根据病情遵医嘱于经前或经期服用不同的药物,切不能自行加药。

7.其余类别一般没有特殊规定,都可统一安排在两餐之间或者晚餐与睡觉之间服用,或遵医嘱服用。外用中成药

外用中成药大多为含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的药物,仅限于局部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1.涂抹患处。适用于油膏剂、水剂、酊剂的外用。使用时应将患处洗净,然后可在患处均匀涂抹一薄层药物。如调理跌打损伤的红花油宜用此法。

2.调敷患处。外用散剂和其他外用剂型,可用适当的液体(如茶水、食醋、白酒、食用植物油等)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用敷料纱布包扎。

3.撒布患处。适用于散剂的外用,使用时将药粉均匀地撒布在患处,用敷料纱布固定,如珍珠散等宜用此法。内服中成药外敷,有什么优势

药物外敷属于经皮给药的范畴,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入血,能够避免对内脏器官的不良影响。药物有效成分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中医认为,皮肤是有孔有窍的,可以自由呼吸,因此药物外敷在皮肤上是能够被人体吸收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各种膏药、洗剂本身就是适合外治法的剂型。

中成药的最神奇之处就是,很多内服的药也能够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归经、归血,调理疾病的目的。哪些人更适合用外敷法

内服中成药外敷的方法更适合妇女和儿童使用。妇女和儿童的皮肤含水量高,经皮肤吸收的速度比其他人群快。从中医角度讲,妇女和儿童的毛孔要比成年男人疏松得多,所以药物成分更易进入身体,外敷效果会更好。各种剂型内服药的外敷法

1.内服药如果是水剂的,可以直接外用。例如藿香正气水外用能够调理手足癣等真菌感染类的皮肤病;桂枝合剂可直接涂抹在背部肺俞、风门等穴位,并用手按揉,可以调理恶寒发热、头痛冒汗的感冒。

2.内服药如果是丸剂、散剂或片剂,外用时要先碾碎(如果外面包有糖衣要去掉),通常还需要加上白醋、水或蜂蜜等调匀后才可以使用。药物外敷的常用位置

药物外敷的位置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肚脐

最常用的是肚脐,也叫神阙穴。神阙穴是任脉要穴,也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很多疾病都可以在此处敷贴药物调理。因为神阙穴在肚腹上,故与胃肠相关疾病,用药物敷贴此处效果最佳。

2.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凡是头部疾病或须引热下行的,都可以上病下取,将药物贴敷在涌泉穴上治病。例如头痛,可用正天丸碾碎加白醋调和,敷在涌泉穴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