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布局:邓小平南巡与纵论市场经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1 12:24:3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静轩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挥手布局:邓小平南巡与纵论市场经济

挥手布局:邓小平南巡与纵论市场经济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苏州之行

●邓小平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

●江苏的同志说:“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5年,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邓小平指示说:“你们要发动大家搞好植树绿化工作。这是关系到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大事。”

肩负重任视察苏州

1983年2月5日,邓小平乘专列离开北京,前往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考察。

这次出行,是为了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

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早在1979年12月就提出来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构想。

1983年2月6日下午,一辆乳白色的丰田面包车,缓缓地驶进古城苏州城南的十全街的南园宾馆,随后,面包车平稳地停在宾馆的新平房前。

见邓小平同志乘坐的车停好,南园宾馆的工作人员赶忙迎上前去,打开了车门。

从车上下来的,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又一个春天的催动者,邓小平及其一行。

在苏州视察的几天里,邓小平就下榻在这座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平房内。

在1983年春节前夕的古城苏州,早已是春意盎然,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南园宾馆的庭院中,垂柳依依,随风飘舞,金灿灿的迎春花已经含苞欲放,院中的红梅也已绽开了娇嫩的初蕾。

但见满目春意融融,春光明媚,让人的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喜悦与快慰。

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邓小平下榻在这座当时苏州条件最好的宾馆,开始了他日理万机的工作,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邓小平来到苏州的消息,在宾馆内部不胫而走。

大家都自觉地把这一喜讯埋在心里,但却又掩饰不住地表现在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着神秘而兴奋的表情。

宾馆也曾接待过不少重要的领导人和来访的外国贵宾。

但是,邓小平难得来苏州。因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精心服务,让他老人家休息好,以便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国家大事。

在我国遭受三年暂时经济困难的时候,邓小平作为党中央总书记,曾到苏州进行视察。

那是一个生产萎缩、市场萧条、商品匾乏、困难重重,人们都在勒紧腰带,渡过难关的年月。

邓小平就是为了扭转国民经济暂时的困难,而来苏州考察的。而1983年春的这次来察访,是邓小平第二次莅临苏州视察。

此时,苏州的变化真的很大。从人们红润的脸色、欢快的神情、多彩的服饰;从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菜场上应有尽有的副食;从新春佳节前夕,整个城市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变化是昔日无法比拟的。

邓小平此行的目的,就是实地考察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决策全局和宏观上的把握,提供经验和依据。

听取江苏省委汇报

1983年2月7日,邓小平就约见陪同考察的江苏省第一书记江渭清、省长顾秀莲,以及苏州地委、市委的负责同志等,听取工作汇报。

邓小平特别关注农村的发展情况。他问:“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路子?”

江苏的同志思考了一阵,回答说:

江苏,特别是苏州,历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经济所以出现新的飞跃,主要靠两条:

一条是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依靠技术进步。

苏州农村劳动力原本文化素质较高,为了发展生产,各地还吸收了不少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的退休工人和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和知识的作用。

有些老工人很有本事,请来工作费用不多,只是给点工资,解决点房子,就很乐意干,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往往是请来一位能人,就能建起或救活一个工厂。

另一条是发展了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发展了中小企业。在农村,就是大力发展社、队工业。

社、队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它的生产和经营机制,显然引起了邓小平浓厚的兴趣。

邓小平神情十分的专注,他听得特别的仔细,他好像看到了希望。

社、队工业的崛起,对苏州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社、队工业是当时苏州农村很有特色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广大干部、群众面对劳力多、耕地少的现实,为稳定农业基础,解决劳力外流,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人民生活,逐步走向富裕,而闯出的新路子。同时,也是解放生产力,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必由之路。

江苏的同志汇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队工业的初创阶段,曾经经历过“千方百计找门路,千言万语求原料,千山万水跑供销,千辛万苦创基业”的过程,一番辛苦很是不寻常。

邓小平听后点了点头,他当然理解创业之初的艰难与困苦。

创业虽然十分艰难,但是,一份偌大的家业,经过众人的努力,终于创立起来了。

祖祖辈辈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过上了一种不一样的幸福生活。

千百年来,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已经结束,“农民兄弟”现已跨进了“工人老大哥”的行列。

江苏的农民,他们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开始实行了亦工亦农的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队工业的初创阶段十分艰难。但是,这个过程,却给这个地区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1982年,常熟、沙洲等6县,社队工业总产值已达18.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0.35%,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社队工业的大发展,反过来又为农业和副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装备等物质条件,这就是“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共同受益。

对于苏州社、队工业的成长和发展,江苏的同志归纳说:

归根结蒂,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

因此可以说,是市场哺育了社、队工业。

老百姓能从实际工作中,领悟到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这使邓小平感到非常的兴奋。

市场经济这个问题,是他思考已久的一个问题。

当听到社、队工业的发展时,邓小平深邃的目光,显得格外的明亮。

指出市场经济很重要

市场问题,是邓小平已经思考已久的问题。邓小平认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来自大洋彼岸的几位客人,他们是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以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人。

就在这次会见结束时,林达光突然提出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您是不是认为过去中国犯了个错误,过早地限制了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方面限制太快,现在就需要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指导下,扩大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作用。

这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但是,出乎客人预料的是,邓小平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且他的回答,完全超出了客人提问的范围,令提问者吃惊不已。

邓小平说: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

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第一次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在谈话中,尽管邓小平仍然强调计划经济为主,但这毕竟是我们党的领导层,最先突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早论述。

邓小平的这篇谈话,当时并没有向国内公开发表。

而且,在1983年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中,也没有收入这篇谈话。直到1994年,这篇文章才公布于世,世人皆知。

原因是,当时大部分人的思想,依然局限于计划经济的思维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简直是不符合常规的论断。

而邓小平不愿意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全部都接受,而是耐心地引导广大干部,在实践中逐步地取得共识。认识观念上的突破,也是在改革实践中,才得以实现的。

广东人爱吃鱼,但是,在改革之前,鱼米之乡却吃不上鱼。每年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或是节日,广州水产总公司,总是派人到四面八方去找鱼。

在1979年,广州市放开了鱼的价格。一下子,鱼的价格居然涨到了四、五元—斤。一个月的工资,才只能买到10来斤的鱼。

此消息传到内地,舆论哗然,都认为广东人在胡来。但是,鱼价一涨,养鱼的人就多起来了,鱼的供应量大幅度增加。

—两年之后,鱼价就跌下来了。随之,广州人吃上了廉价的活鱼。这时,人们才真正看到了价值规律所发挥出来的巨大威力。

然而,在党内,对商品经济的反对浪潮依然很高。

那是在1980年时,新成立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承认: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但是不久,对商品经济的批判,便成篇累牍地见于报章。

有人宣称:“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

有人质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落脚点,仍然是商品经济,‘有计划’被抽象了,计划经济便不复存在,‘有计划’又从何而来呢?”

有人批评说:“把社会主义经济降格为‘商品经济’,当然只能是一种历史上的倒退。”

而现在,在苏州,邓小平又听到了一番关于市场经济的议论。而且,苏州的实践也已经证明,依靠市场,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生产也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

因而,邓小平不容置辩地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

此时,一个孕育已久的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在邓小平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了。

苏州农村发展社、队工业的一套办法,及其取得的成绩,是邓小平此行视察获得的一个重要信息,也得到了他的首肯。

其直接结果是,在第二年,中共中央专门为加快社、队工业的发展,下发了正式文件,为这一新生事物正了名,撑了腰。同时,为全国范围内社队工业的崛起,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邓小平后来曾说:

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

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

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

在不知不觉中,交谈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了。

此时,室外的天色已暗,而室内却灯火通明,气氛融洽。当工作人员第三次来到会客室门口时,请示邓小平,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会谈该结束啦。“好吧。今天就谈到这里。”邓小平掐熄了烟蒂,起身送客。

在第二天晚上,江苏省、地、市委的负责同志,再次来到南园宾馆,看望邓小平,并聆听他对江苏以及苏州工作的指示。

邓小平称赞江苏和苏州的工作搞得好。

江苏的同志告诉邓小平:

苏州地区的社、队工业虽然起步较早,现在已略具规模。

但总的来说,还只能算是打基础阶段,潜力还很大,只要政策允许,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发展,而且完全有可能发展得更快一点!

苏州市的负责同志还向邓小平表示:以后再来苏州检查工作时,苏州人民一定会以更出色的成绩,向小平同志作出汇报。

听取苏州市委汇报

苏州,工农业生产的基数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在国内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中,具有代表性。

解剖了这一只麻雀,有利于党中央把握全局,决策全局。

早在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党在新时期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党中央依据客观实际,审时度势,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二大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十二大以后,翻两番,能否翻?奔小康,如何奔?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议论的热点。

党内党外,群情高涨,举国上下,热气腾腾。

在十二大选举产生的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号召大家要联系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地了解情况,学习下面的实际经验。

1982年10月,邓小平对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道:

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靠不靠得住?党的十二大说靠得住,我也相信是靠得住的,但究竟靠不靠得住,还要看今后的工作。

这次,邓小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风尘仆仆地离开北京,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江苏,是邓小平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就全国而言,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是完全可能的。那么,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呢?

按照通常的说法,似乎基数越高,翻番越难。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苏州又是江苏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干部群众,对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有什么想法?经济发达地区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

这些是邓小平最为关心的问题。

1983年2月7日下午,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领导同志,如约来到南园宾馆新平房的会客室。

见面后,邓小平分别与到来的同志握手,互致问候,让坐。随后,服务员端上了茶水,邓小平习惯性地点燃了香烟。

像这样面对面地向邓小平汇报工作,回答提问,对江苏的领导同志来说,还是第一次。

刚一开始,该省的负责同志都不免感到有些紧张和拘谨。

邓小平在听取汇报时,虽然说话不多,但却言简意赅。“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没有过多的客套和寒暄,谈话一开始,邓小平就直奔主题,双眼充满期待的目光。

江苏的同志回答说:

从江苏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自1976年至1982年,6年时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一番。

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就全省而言,用不了20年时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邓小平问。

这也正是江苏的领导们,准备向邓小平汇报的问题。

当时,正值苏州地区和苏州市合并前夕,按照新的区划,苏州市将下辖吴县、吴江、昆山、太仓、常熟、沙洲6个县。沙洲即现在的张家港市。

这6个县,在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65亿多元,国民生产总值为31亿多元。

到198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了104.8亿多元,人均超过88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了47.6亿多元。

4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以12.65%和10.49%的年平均速度递增。这一递增速度,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按这样的发展势头来看,在苏州,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有5至6年时间就已足够,再翻一番,用10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留点余地,到1995年,一定能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江苏的同志还告诉邓小平:“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5年,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不仅能够,而且可以提前实现翻两番!

邓小平听得十分仔细,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和赞许。听了汇报之后,邓小平的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在1983年,苏州正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迅速恢复发展经济,社队工业初露端倪,且已见成果。

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经济建设之中。

时任苏州地委书记、市委书记戴心思,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仍笑容满面。

戴心思后来回忆说:

小平同志到苏州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党的十二大开过不久。

那个时候,苏州和全国一样,大家都在议论“翻两番,奔小康”的问题。

那个时候,一谈就是这个问题,因为十二大刚刚开过。

小平同志对江苏和苏州这个地方,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翻两番,什么时候能够奔上小康。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当时,江苏省委的一些领导同志和我们苏州市、地区,我们的一致看法,就觉得基础好的地方翻番比较快。

因此,当时我们就估计苏州这个地方,翻两番肯定不要到2000年。

戴心思还回忆说:

当小平同志听了我的如实汇报后,很是高兴。

接着,小平同志问我:“党的十二大确定的翻两番的目标行不行?”

当时,苏州地区对翻两番的目标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工农业生产基数低的可以实现;一种认为,工农业生产基数高的有困难。

我认为,苏州虽然工农业生产基数高,但条件相对要好一些,理应上得快一些。如经验、实力、技术和工业等方面,都优于条件较差的地方。

于是,我就对小平同志说:苏州前几年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它位于江苏省的前列。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了104.88亿元,人均接近800美元。

条件好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20平方米,有的已达到40平方米。

苏州的农业情况也是好的,没有因工业发展,而影响农副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工业转移。

小平同志听了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更强调弘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尤其是在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苏州地区的广大干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南。

邓小平历来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深入基层,深入民众进行工作视察。

对于党中央翻两番的目标的提出,自然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关注。于是,邓小平抓住这个主题,进一步问戴心思说:“翻两番的目标已经确定,那么,你们又靠什么去实现呢?”

戴心思充满自信地回答:

苏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两条:

一是在城市发展中小型企业,在农村发展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工业。

二是重视知识,加快吸引和培养人才,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

邓小平听了非常高兴。接着,邓小平又问:“社队工业对农业发展,受不受影响?”

戴心思回答说:“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是亦工亦农制度,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不会使农业受到影响。”

邓小平说:“你们发展乡镇工业很好。”

用事实勾勒小康蓝图

邓小平在苏州南园新平房内,与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同志谈话时,工作人员来到会客室门口,示意邓小平约见的时间已到,谈话可以结束了。

而会客室内,此时谈兴却正浓。邓小平显然对汇报很有兴趣。

当工作人员第二次出现在门口时,见邓小平刚点燃一支香烟,谈话仍在继续。“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邓小平换了一个话题,要江苏的同志做出回答,或者用事实来说话,或者勾勒出一个远景的蓝图来。

江苏的同志用事实来说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地区广大农村,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个机遇不放松,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迅猛发展社、队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在1982年,全区有近20个公社、60个大队,以及一批生产队,人均工农业产值超过800美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批先进典型,犹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成为苏州农村奔向小康的标杆。

江苏的同志汇报说,这些单位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

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物质生活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有了保障。

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左右。

就业问题解决了,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人人得到妥善安排,本地劳动力不外流,相反开始吸收外地劳力,做工务农。

教育、文化等事业经费有了保障,中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及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普遍建立起来。

人们的精神面貌显著变化,观念更新,旧俗收敛,新风光大,犯罪活动减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一批初步繁荣富庶。文明昌盛、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和正在不断涌现出来。

江苏的同志掰着手指,把这些单位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一向邓小平做了汇报。

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富裕也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听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激动、感奋的事实,邓小平的心里感到十分的高兴。

邓小平已经从苏州农村的发展,看到了祖国广大农村的未来和希望,看到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在此次南巡结束后,邓小平回到北京,先后同中央负责同志和中顾委的同志,谈到他在苏州考察期间掌握的第一手材料。

并且,邓小平以他异乎寻常的记忆力,一条不漏地向他们介绍了苏州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邓小平为苏州人民取得的成绩,兴奋不已。“这几条就了不起呀!”邓小平在向中顾委的同志介绍苏州的情况时,曾这样动情地说。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呕心沥血的邓小平,已将苏州农村的变化,深深地贮进了他的记忆里。

同样,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一代伟人,为人民的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欣然畅游苏州园林

1983年2月9日,即邓小平到达苏州后的第四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俗话说:“苏州园林甲天下”,工作人员建议他老人家松弛一下,出去走一走。邓小平欣然同意了。

9日上午,邓小平在省、地、市委等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和吴中第一名园留园,进行游览。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吟诵“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因此,虎丘成为旅游者们所神往的地方。

安定的政治环境,已经开始逐步富裕起来的生活,催动着人们骚动的心。

虽然还是早春,但是园林里却有着熙来攘去的众多游人。情侣们徜徉在通幽曲径之中,合家老少漫步于亭台楼阁之下,其乐融融,好不快慰。

邓小平事先曾一再嘱咐,园林要像往常一样开放,不要封园。

但见身板结实,步履稳健,穿一身浅蓝色中山装,脚上穿的是一双黑色皮鞋的邓小平,就像一位普通的游客,悠然地置身于游客之中。

邓小平穿幽径、过曲桥、攀石阶、登楼台,游兴甚浓。这时,邓小平一行来到了位于山腰平地的“千人石”。“千人石”在虎丘山间池旁。相传南朝,梁代高僧“生公”说法于此。

唐代陆广微《吴地记》中记载:

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

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记载:

虎丘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千人石”。俗传,因生公讲法於此。

清代陈维崧《新雁过妆楼·虎丘感旧》词:

绀殿雕轩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

此时,在“千人石”旁,闻讯赶来的游客都聚集于此,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

待游客走近后,首先看到的是外交部长姬鹏飞,但见姬鹏飞外长这天穿了一身深蓝色毛尼中山装,脚穿一双无带鞋,还戴了一副深色墨镜。

这时,人群中正在交头接耳、喁喁细语,再往千人石高处望去,便看见了邓小平!

只见,邓小平此时正面带微笑的站在千人石上,等着照相。

随后,邓小平离开千人石,向冷香阁方向走去。于是,游客们就跟着邓小平一行人的后面走,不忍离去。

在虎丘,从致爽阁循级而下,向右转便是冷香阁。

致爽阁踞云岩寺塔西南,在虎丘最高处,元代顾瑛《致爽阁诗》云:

高阁对西山,飞岚落几间;开襟致秋爽,心与白云闲。

秋风致爽,原是赏秋的佳处,而冷香阁的主题无疑换了季节,面对的应是冬日凛冽中的“花枝俏”和“扑鼻香”。冷香阁,上下五楹,甚是轩敞,东西南三面,以廊环绕,正建在虎丘形胜之处,居高临下,千人石附近的全景,可尽收眼底。

邓小平一行登上了冷香阁,但是游客们仍然舍不得离开。

于是,大家就在冷香阁下面,静候着小平同志的再次出现。大概在20分钟左右,邓小平他老人家出来了,看到游客们在等待他。

于是,邓小平便用川音浓重地问了句:“你们这里有四川的吗?”声音中气十足。

有个游客大声地回答了一句:“我们从南京来的。”

邓小平应了句“南京的。”随即,就笑盈盈的离开了冷香阁。

指示保护苏州古城

在邓小平游览虎丘的这一天,6岁的魏华与家人、邻居一起,去虎丘游玩。两家大人和3个孩子,在虎丘玩了小半天,大人们将胶卷拿去冲印,孩子们则留在冷香阁附近,一边玩一边等。

3个小朋友玩了一会儿,从冷香阁后面跑出来一看,突然发现周围的大人都不见了,警戒线和警卫人员已将游客拦在了冷香阁下面。

魏华在上面喊爸爸妈妈,警卫人员就让孩子们指认出父母,于是就让大人们上去了。

邓小平从冷香阁走出来,妈妈抱着魏华,告诉孩子:“那就是邓小平爷爷。”

邓小平停下脚步,亲切地问他们是哪里人。魏华叫:“邓爷爷好。”

邓小平很高兴,用带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说:“对对对,叫爷爷好。”

随后,邓小平与魏华的父母聊了起来,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这时,一旁有人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拍摄下一张珍贵的照片。

一群四川游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邓小平,更加欣喜万分,他们纷纷围上前去,问候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高兴地向老乡们招手致意。

虎丘旁边的万景山庄是一座盆景园,邓小平一行顺路前往参观。

在一株巨大的雀梅旁边,陪同人员向邓小平介绍说:

这株雀梅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寿命这样长,长得这样大,堪称“雀梅王”,在全国范围也数一数二。

它是万景山庄的镇园之宝。

邓小平端详着这盆枝虬苍劲、形若幡龙的雀梅,欣然在它前面留了影。这一天,邓小平步履稳健,游兴甚浓。

在游览的过程中,邓小平对苏州的同志说:“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好好加以保护。”

邓小平还对身边的戴心思说:“你们苏州的植树搞得不差,树比较多。”

同时,邓小平还指示说:

今年3月12日是第一个植树节,你们要发动大家搞好植树绿化工作。

这是关系到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大事。

邓小平还指示:

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20株。

在乘车视察市容市貌时,邓小平一再叮咛:

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也就消失了。要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搞好市政建设。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遗产大国,这与中国旅游大国的地位是相称的。

在被确定的30处世界遗产中,邓小平曾经实地考察过的有18处。

邓小平在当时的条件下,以历史的国际的眼光,评价这些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的价值,对这些地方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都有过具体的指示。

对于这些讲话、叮嘱和指示,我们不能不对邓小平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所感染,不能不对他老人家深邃的智慧,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敬仰。

1983年2月9日下午,邓小平结束了在苏州的考察活动。临行前,邓小平同省、地、市委领导同志合影留念。

参加接待的工作人员,都渴望能同邓小平合影,作为珍贵的纪念,邓小平早就想到了。他一再感谢大家周到的服务,并和大家一起合影。

15时许,邓小平一行离开苏州。一路风尘,前往浙江等地,继续他的视察活动。

二、杭州之行

●邓小平强调说:“要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一定要下决心解决。”

●邓小平一字一顿地说:“你们工作做得不错,翻两番有希望。我很高兴。”

●邓小平说:“小康的路怎么走,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让人们能看得见、摸得到。还要靠自己努力,过上小康生活。”

●杭州之行

听取浙江省委汇报

1983年2月9日,是一个明朗的日子,邓小平乘坐的专列,隆隆地行驶在沪杭线上。

此时,邓小平坐在车厢的会客室里,吸着烟。他双目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车厢内,窗明几净,一缕阳光从列车的窗口处,悄悄地泻入进来,在能够伸手可及的地方,辐射出一道的光亮。

那光亮,似乎给人以启示,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坠入憧憬未来的遐思之中。

这是邓小平在建国后,第十一次来浙江。此后,邓小平还于1988年春和1992年冬,两次重临浙江。

2月的杭州,气候依然寒冷。可是,正在迎候邓小平的浙江省委的同志们,此时却心暖如春,因为他们要迎接的是即将把中国引向腾飞之路的小平同志。

浙江这几年的发展,也使他们对这位一直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老人,更多了一份敬仰和亲切之感。

这次,邓小平下榻杭州刘庄。刘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西里湖畔,丁家山南麓。现辟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康庄”、“蕉石鸣琴”和丁家山,占地540亩。

现在刘庄的建筑和布局,是1954年以来,经过著名建筑师精心设计,而改建的。

在潋滟水光、绿树红花掩映下的古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树奇石,犹如仙境。

刘庄作为国宾馆,曾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友好使者和外国总统元首。当年,周恩来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杭州,就在这里起草了著名的中美上海公报。

邓小平到这里时,正值年根岁尾,西子湖畔弥漫着浓郁的春节气息。在大街小巷中,不时地响起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

这时,一辆黑色红旗轿车缓缓停下,邓小平从车上下来,他伸出手来,与前来迎接的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铁瑛、浙江省省长李丰平等—一握手。

铁瑛想,邓小平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旅途劳顿,于是他提出,请邓小平先休息几天。

邓小平连连摇手说:“我不累,大家进屋里一块谈谈。”

早在2月初,浙江省委就接到了中央办公厅的通知:邓小平将到杭州过春节。

看得出,邓小平今天的心情很高兴,也很急迫。

一阵寒暄过后,邓小平说:这次,我在苏州住了几天,看到情况很好,农村盖新房子很多,市场物资丰富。

现在,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已经到了或者接近800美元的水平。

邓小平点燃了一支烟,吸了一口,对浙江省委的几位领导说:“你们考虑,到了800美元,社会会是个什么面貌呢?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呢?”

邓小平像是在自问自答。随后,邓小平说:“吃、穿没有问题,用也基本上没有问题。文化有了很大发展,教育上普及了高中,教师的待遇也不低。”

说到这里,邓小平顿了顿,看了一下铁瑛、李丰平、王芳、薛驹,微笑着询问道:“你们浙江的经济情况怎么样?收入在全国第几位?”

省委领导同志回答说:

这两年,浙江的发展势头很好,1982年农业获得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收成,比上年增长15%,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人均达到500美元,名列全国第七位。

邓小平说:“北京、上海、天津市除外,你们是第四位嘛!辽宁、黑龙江的重工业产值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如江浙嘛!”

随后,邓小平又说:“这两年山东也上得快,鲁西北这两年生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