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养育0~6岁孩子的黄金准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2 18:00:13

点击下载

作者:(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养育0~6岁孩子的黄金准则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养育0~6岁孩子的黄金准则试读:

前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在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有造诣的享誉全球的教育家,也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长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和儿童教育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树一帜的幼儿教育法,创立了“儿童之家”。在“儿童之家”里,孩子们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生理和心理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也得以全面培养。

这个由蒙台梭利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很快就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她的教育理念也广泛传播,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所认可接受。“蒙氏幼儿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像一粒蕴藏着生命潜能和无限活力的种子,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儿童的“内在生命力”,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她主张,我们成人应该在内心深处尊重孩子,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儿童不是容器,不是可以随意塑造的泥土,不是可以任意雕刻的木块,也不是成人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天生个性的人。家长和老师应该努力和孩子进行有效的、平等的沟通;仔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放弃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在孩子发展的敏感期,为孩子提供满足其成长需要的环境,而帮助孩子内在生命力的自然发展。第一章孩子的出生是一个完美的谜新生儿的出生与保护

新生婴儿的诞生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婴儿从呱呱坠地后就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小生命完全陌生的世界。从他开始进入人类生活的世界开始,他原本的生命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具有洞察环境改变的敏锐感觉,并能够顺应自然要求,积极地尽己所能去适应新的生活。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婴儿时期的经历对人生的成长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以及出生后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对其成年后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几乎得到教育界专家的一致认可。

到目前为止,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分娩是一位母亲在其生命旅程中最具考验的艰苦经历,她们所承受的痛苦是未做母亲的人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是处在生死抉择的境地。可是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新生儿。其实,新生婴儿在出世的时刻同样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经历。

那么,为什么我们认为新生婴儿在出生时与分娩母亲一样同时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呢?

这是因为,婴儿在母亲的体内已经度过了九个多月的黑暗生活,他在母体的保护和供养中发育着,出生的时刻意味着他将被迫离开已经习惯的母体生活环境,步入完全陌生的世界,即将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并且只能靠自己去维持生命,可是,此时自己的各种器官还处于没有发育完整阶段。

众所周知,新生儿在出生之前,是靠母体的羊水来获得营养的,在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他慢慢地成长。可是,当他出生的那一瞬间,新生儿突然被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是为了生存,他必须学会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的呼吸方式,适应新的声音等等方面。

从婴儿离开母体的这一刻开始,他们就没有了母体的保护,也没有经历适应新世界的过渡阶段就开始了生死的搏斗。

我们可以认为,新生儿是带着恐惧与陌生感来到人世间的。

依据科学研究证明,胎儿一般在七个月大时就已经有了心理活动,因此,当离开母体的这一刻,婴儿从一个已经习惯的环境进入完全崭新的环境时,便迫不得已为生命进行最艰难的斗争。

尽管婴儿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还无意识,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所经受的痛苦,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这种痛苦在他的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中打下牢牢的印记,我们称之为婴儿的“出生恐惧”。婴儿对出生的痛苦有所感觉,所以会通过清脆的哭声来排解这种恐惧。

婴儿早产或者是以不安全的方式出生都有可能导致其遭遇我们所说的“出生创伤”,这种创伤不仅会造成婴儿的哭泣和抗议行为,还会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产生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例如,在婴儿阶段会出现长时间的睡眠或不知缘由的哭闹等行为。这些表现均是源于婴儿对陌生世界的恐惧。比较严重的孩子,还会在成长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或对新事物的接受有障碍。

我们只要对比一下新生儿出生前后的环境,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小生命将面临何种困难。

即将脱离母体,新生儿身边的早已习惯的羊水不断减少,他娇小的身躯被母体的力量向外推,他不得不焦急地寻找着出去的路,如此脆弱的身体就这样被挤压着来到这个世界上。

那么,我们将如何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呢?

在母亲分娩过程中,因为这是母亲最为艰难的挣扎时刻,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而婴儿只是被医生简单地检查一下是否健康就交给家人,不会去考虑他所经受的与母亲同样的痛苦与挣扎。

一般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关注新生婴儿的身体和对他的物质上的照顾。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会给婴儿提供舒适的成长环境,能够为其提供比较奢侈的物质享受,但往往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不会知道对于婴儿来说,让其心理健康要远比奢侈的物质享受重要得多。实际上,对于婴儿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远离嘈杂的环境,而不是具有华丽外表却冷冰冰的物质享受。婴儿的居住环境应该是有着和煦的温暖的阳光照耀,比较舒适的平衡的温度,就和在母体中的环境一样。因为,婴儿在出生前习惯了母体温暖的羊水,自己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去适应外界的温度,所以必须依靠我们大人为婴儿营造这样的温暖环境。衣服和被子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但是,当他已经处在温暖的环境中,如果还将婴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反而会阻碍他吸收外界的热量。跟动物一样,刚出生的小动物身上仅有一层细细的绒毛,母亲用自己的身体给他取暖。同样,健康的孩子自己具有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我们家长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我们只有了解新生婴儿的特点,才能做到科学地细心照顾他们,才能使婴儿们在环境改变的瞬间不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地、踏踏实实地走出生命旅程的第一步。重视儿童精神胚胎的发育

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表明,人类在产生、形成到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要经历两个胚胎期:一个是胎儿期,即指从受孕到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阶段;第二个是精神胚胎期,即指从出生到两岁半阶段,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为人类特有的孕育社会人的时期。上述两个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是奠定我们个人素质基础的阶段。

在“精神胚胎”阶段,所有婴儿的行为特征都很相似。人们常这样说:“所有婴儿刚出生时都是一样的,并且以同一个速度进行发育成长。”这是指婴儿胚胎阶段的生命都大致一样。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无论是艺术家、杰出的领袖还是普通人,都是经历着大致相同的“精神胚胎”阶段而发展起来的。我们无法根据胚胎阶段来预测以后的发展,也不能了解这一阶段人们的心理。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只能为生命的发育提供帮助。由于这一阶段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开始阶段,所以,如果家长在某一方面给孩子提供有力的帮助,必然能大大提高孩子以后的能力。

精神胚胎期与胎儿期主要区别在于:婴儿成为独立个体,精神胚胎期不再依附母体,能够自主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等,能够靠自己来呼吸、汲取营养、排泄废物,等等。在精神发育方面,各种感觉器官和肢体运动能力均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婴儿能够自主地吸收信息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如果家长很长时间地抱着婴儿,会使他产生依赖的心理,不利于他身心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婴儿放在摇篮中,上面挂满彩色的气球或一些会随着婴儿的手舞足蹈而发出声音的玩具,这样,就能锻炼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当婴儿会坐着、会爬行时,我们就要提供一些可以让婴儿去玩弄的玩具,从而去促进其四肢和身体的发展。成年人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要说话,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欲望。家长为孩子创造积极正面的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婴儿期受到的情绪影响着以后其精神发育。

有关学者从情绪中枢发展的特点进行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建立起来的情绪是通过与亲人交往的情绪经验建立起来的,由于此时语言能力还未发展,因此,这些经验被婴儿以非语言的形式储存在大脑记忆中。以后婴儿再受到刺激时,这些存储在大脑中印象很深刻的经验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在婴儿阶段,他们与成人交往或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对其成人之后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是家长进行婴儿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要抓住培养控制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婴儿大脑皮层的不断发育,家长要及时培养婴儿的控制情绪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拥抱、抚摸等安慰性动作来缓和婴儿情绪的冲动,同时,家长要通过使婴儿适当宣泄、转移婴儿的注意力或者通过与婴儿谈心、讲道理的形式,来帮助婴儿发挥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控制作用。但是,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再想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就十分困难了。从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方面来说,精神胚胎期要着重进行的教育是:训练婴幼儿通过感官和肢体来认识周围事物,使婴幼儿经历愉快的人际交往,从而为其以后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关注婴幼儿心理胚胎期

我们知道,“生理胚胎期”是指一个胎儿从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开始逐渐分裂出许多细胞,形成各种器官,最后发育成人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样,“心理胚胎期”是指婴幼儿经过吸取外界信息的刺激,不断积累材料,形成众多感受点,最后产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在婴幼儿的心理胚胎期,婴幼儿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也逐渐形成了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并且这一时期也是婴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0~3岁(包括胎儿期)这一时间段被认为是婴幼儿“心理胚胎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心理胚胎期”的发育成熟有赖于丰富的社会心理刺激。经实践证明,社会心理刺激相当于维生素,给婴幼儿“心理胚胎期”智能发育提供养分。一般情况下,社会心理刺激为婴幼儿提供了:“游戏”的刺激、“好奇心”的刺激、“动作”的刺激以及“语言”的刺激。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是家长强制孩子学习那些死板的知识,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玩耍的形式来教他们知识,例如:搭积木、玩魔棍、剪纸等,这些游戏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所以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有利的刺激,既可以使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得到兴奋的刺激,又能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好奇心作为孩子智能培养的先决因素,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讲一些新奇的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展开,让孩子一步步地解决已有的疑问和悬念,从而使孩子获得新鲜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

婴幼儿时期要进行对手、眼、耳等动作方面的训练,通过耳听、口辩、手动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来激发孩子的意识。

我们知道语言感知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在婴幼儿时期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智力水平才会越来越高。神奇的五大潜能

对婴儿潜能的开发研究目前尚属于世界前沿领域,科学家们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突破性的成果在于打破人们对待婴儿的传统观念和习惯,不断更新早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经研究发现,每一个诞生的小生命都具有让我们无法想象的潜能。

一般而言,新生儿具有五大神奇的本领:

一、模仿能力

在新生儿出生八小时后,看到母亲吐舌头,他就能够模仿出来。

二、分辨声音方向能力

在新生儿没有睡觉的状态下,在离他十到十五厘米的距离处,摇晃装有少量玉米或黄豆粒的小盒子,孩子听到盒子里发出的声音,就会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转头,或眼睛向那个方向看去。调比较高的声音更能吸引新生儿,他喜欢听人讲话,当妈妈叫他时他就会向妈妈转过头去。当然,如果家长给新生儿每天读书,他们会产生阅读的兴趣,这种兴趣对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会使他的专注力、语言能力的发展比同龄孩子超前。

三、注视与追视能力

新生儿经常眨着眼睛,他们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例如,红球或黑白分明的靶心图、条形图、字母等等,他们尤其喜欢看图书。他非常喜欢看人的脸庞,特别喜欢妈妈的慈祥的笑脸。我们平时的经验表明,我们戴上眼镜比不戴时更能吸引他;当我们在婴儿眼前晃动红球时,他的目光和头部也随着移动。

四、触觉、嗅觉、味觉能力

婴儿喜欢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当妈妈把手放在哭闹的婴儿腹部并轻轻按住婴儿的两个上臂时,他就会停止哭泣。对酸、苦、辣、咸的味道,婴儿都有不愉快的表情,说明婴儿能够辨别出来不同的味道。在实验中发现,当婴儿闻到一种气味时,会出现心率加快、活动量改变的情况。婴儿也能区分哪个是自己母亲的奶水。在健康的状态下,婴儿会盯着你笑,同时喜欢吸吮手指或去抓紧说话人的手指。

五、运动能力

新生儿先天具有许多运动本领。例如他们具有爬行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牵拉反射等本能。如果将手抵住趴在床上的婴儿的双脚,他们就能趁机向前爬;将孩子直立在床上,扶住他的腰,他就会自己向前迈步,走得比较好的就像在散步似的;水下分娩的婴儿可以自由地在水中游来游去而呛不到自己;如果将食指让婴儿抓紧,我们趁机将食指提升,婴儿会抓紧食指在空中悬挂几秒钟,就如同人类的祖先能够悬挂在高高的树枝上一样。

这五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训练,它们会在几个月后自动消失,但反之,我们抓住关键时期进行训练,婴儿的这种先天能力就会变成后天的本领。研究者对新生儿能力的发现,是我们对自身认识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新生儿能力的发现为我们科学地开发新生儿的潜能提供了依据,有人将这一发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也不足为奇。但我们要强调一点,对新生儿潜力的开发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进行。无穷无尽的智慧

儿童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使我们发现,机械分析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儿童智慧的发展过程是站不住脚的。外部条件在儿童智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机械分析心理学家们却认为,智慧的产生是由于我们通过自身的感官认识外界事物,将其对外界事物的印象贮存在记忆里,并逐渐条理清晰,就形成了智慧。在他们的观点里,认为外部环境控制着儿童的智商,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持这样的观点,儿童不仅在智慧上处于被动状态,在思想上同样像一个空瓶子可以随时被别人填满。

目前,一些教育学者这样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环境的影响,更要关注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敏感性。从出生到五岁多的时间里是孩子具有的敏感期之一。这段时间是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外部环境的阶段,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外界环境,这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感受方式。儿童作为一个积极的观察者,他在内心冲突的需要的指引下,用某种感觉或兴趣来挑选自己的对象,进行着有选择地去体验外界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不像照镜子一样完全接受一切的外部环境,而是借助感官去接受或感知身边的事物。那么,有人接着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力量可以让孩子在众多的外界事物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呢?他们的特殊兴趣又是哪些呢?

实际上,新生儿刚刚来到世界时处于什么也不了解的状态,他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不断地认识身边的事物。那么,这种我们说的特殊兴趣是他们在敏感期形成的某种理性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这种理性能够对通过环境获取的印象不断地加工创造,使之发展下去。反过来,这些被孩子获得的印象会在大脑中整齐地排列开来,成为为理性服务的因素,从而使理性特征更加完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儿童被外界事物的形状、色彩和声音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通过感官去感受外界事物获取印象的欲望十分强烈。但是,要强调一点,孩子这种理性是属于自发的,它需要在成人的尊重和帮助下进行。

我们举个例子,有一个八个月大的小孩,他坐在地板上,抱着一个带有花朵和小孩图案的枕头玩耍,他有时用鼻子去闻花朵,有时又去亲枕头上的小孩。保姆看到孩子玩得很开心,以为其他玩具也能吸引他,于是又急忙拿来许多玩具给小孩,可结果孩子很不开心,扔下手里的枕头,哭了起来。可以看出,例子中保姆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孩子玩弄枕头的过程中,他其实是在识别枕头上的图案,并尝试将其存贮在记忆里。孩子正在平静、愉快的心情下丰富着自己的思想,没想到保姆打断了他,所以他非常的不开心。儿童的思路或注意力经常被成人突然打断,这其实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将孩子正在进行的复杂的心理工作打断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大人经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或当他们睡觉时亲吻他们一下,这些时候我们都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感觉。事实上,由于我们成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我们的行为抑制了儿童原本的欲望。而儿童只有使获得的印象比较深刻,才能够明确地区分从而很好地吸收,最终使其智力水平得到发展。

我们成人经常会将自认为好看的东西给孩子看,例如,图画书、颜色鲜艳的旗帜等,以为这些东西孩子们一定感兴趣。其实,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吸引力只是短暂的,它们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太大乐趣。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一下吧,例如一个人,有一只耳朵听不清楚了,他平时说话时就会刻意提高嗓音,可是,当他费尽力量大声说话时只会得到对方的反感,并会抗议道:“喊什么呀?我又不聋!”

我们也可以联系一下自己,当我们正在全身心投入地看一本书时,突然窗外面传来悦耳的琴声,我们听到这动听的声音,就会停下来,不禁走到窗口,向外张望,寻觅着是谁在弹琴。那么,以成人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孩子们,就会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很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

可是,事实上,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是那些具有强烈外在刺激的事物,可是这又与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存在重要的关联。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决定孩子如何发展的力量。当孩子全心全意地关注那些被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东西时,我们将此看成是孩子心理活动存在的证明。孩子全身心地盯着我们忽视的小东西的原因不在于它们本身给孩子留下多么深的印象,而是孩子对这个小东西倾注了我们成年人无法理解的感情。

对我们成人来说,孩子的心理就是一个不解之谜,因为我们总是关注孩子的外在行为,却从不去分析孩子内心的活动。我们成人把孩子的所有行为举动都看成是一时兴起的表现是不应该的,我们要努力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在这方面,我们要成为学习者,对孩子的态度也要改变,增强我们的责任感,改变我们原来专制的法官角色。

另外,在性质上来说,孩子的观察力与我们成人的观察力是完全不同的。孩子们关注的总是最微小的细节,在他们眼里,大人们往往是不精确的。我们不去关注细枝末节上的问题,这造成孩子们觉得我们比较迟钝和无能,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变得不再信任我们,就如同我们有时也不信任他们一样。孩子和成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也是造成二者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之一。新生儿呵护的着重点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称之为“新生儿期”。因为,此时,新生儿的各种器官均未发育成熟,免疫力比较低,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也较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此时的护理尤为重要,父母必须进行细心、科学和合理的呵护。以下几个方面是父母应该做到的:

一、温度和光线

对新生儿来说,他们很难适应外界温差的变化,所以室内温度应保持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摄氏度比较合适。盛夏时节要适当降低温度,冬天时需要注意保暖,但无论什么季节,通风时都要注意,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屋内的光线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一些家长认为新生儿刚出生,眼睛的感光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就挂起厚厚的窗帘挡住外面的光线,这样是不合适的。家长应该让宝宝学会适应室内的光线,只是不要让太阳光直射到孩子眼睛就可以了。

二、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穿着的内衣,包括尿布在内,应该使用质地比较柔软的并且吸水性比较好的棉织品,最好不要给孩子穿化纤或印染的产品;衣服不要太鲜艳,浅色的比较好,这样可以很容易看到衣服上的脏东西,并能减少化学物质对孩子皮肤的刺激;衣服的尺码要大一点,宽松一些,让孩子的四肢可以自由地活动,并且穿起来,脱掉都比较容易;气候寒冷或室内温度较低时要给新生儿戴上帽子,因为新生儿的头部比较散热,容易感冒,当然,帽子也需要是柔软的。

孩子用的尿布应该使用吸水性好的质地柔软的棉织品。要做到勤换洗,一般情况下,白天要换四次以上,晚上要换两次以上,每次给孩子换尿布时都要清洗一下宝宝的屁股,并细心地涂抹上护肤乳液;如果用尿不湿,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透气性比较好的产品。在自己家里时尽量给孩子用尿布,出门或孩子睡觉时可以用尿不湿;不管是尿布还是尿不湿都注意不要包得太紧,保证孩子能自由地伸展四肢为宜。

三、睡眠和睡姿

孩子的呼吸受到睡姿的影响。由于新生儿的头颅比较软,因此良好的睡姿能够保证新生儿头颅的健康发育。建议家长为新生儿准备厚度为一至二厘米的小枕头,用的时候,将中间地方压下去,两头微微上翘。仰卧或侧卧是宝宝的最好睡姿,这样可以避免胸肺部被压迫。喂奶时最好采用侧卧,可以避免宝宝呛到而窒息;仰卧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改变体位;足月出生的宝宝,因为活动力比较强,在其出生的前几天可以让他俯卧,这样可以避免呕吐物倒流到气管中,但如果俯卧,不能躺枕头,只能将宝宝的头侧向一面,挨着床上睡,同时要在家长的看护下才能俯卧。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要睡十八到二十多个小时,对于未满月的孩子来说,不适合睡太久,家长要每隔两到三个小时把孩子弄醒一次,进行喂奶。

四、哺乳和喂养

哺乳和喂养新生儿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一般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后,越早喂养越好,一般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就应喂母乳。如果此时妈妈未能分泌乳汁,也要让宝宝吮吸乳头,这样一方面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另外也能培养母子的情感。因为考虑到母亲因分娩造成的伤口的愈合,采取头部略抬起的“竖抱位”喂奶方式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这样,新生儿和父母可以相对而视,从而能很好地培养相互之间的亲密感觉。

母亲在喂奶前要将手和乳头清洗干净,如果有呼吸道疾病要戴上口罩,如乳房上的皮肤出现破裂或有炎症,要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继续哺乳。一次哺乳时以一面的乳房为主,吃空后再换另外一边。如果一次哺乳未能吃光,就要把剩余的乳汁挤出来,这样既能促进乳汁的正常分泌,又可以避免乳汁淤积或被感染。

如果是人工喂养的话,不要直接喂宝宝鲜奶,因为鲜奶中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宝宝还不能适应。如果是混合喂养的情况,即母乳喂养和代乳品喂养相结合时,应以母乳喂养为主。

用奶嘴喂养时注意奶嘴口的大小,奶的温度要适宜,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可以避免吐奶,喂完后轻轻拍拍宝宝的背部,可以避免积气。并且要注意奶瓶、奶嘴要保证煮沸消毒。

时间上,没必要定时,一般三小时左右喂一次就可以。每次喂养要达到宝宝吃饱吃好,即坚持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身体正常增长的原则。第二章培养孩子各种能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发展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先接受再表达,即先听后说。宝宝在学会一个词语之前其实已经听过这个词语许多遍了。从接受语言到学会使用语言对宝宝来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积累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宝宝的语言一下子冒了出来,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面。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语言与思维在相互影响下共同发展。如果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的话,其原因一方面与宝宝本身的潜质有关系,如有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快,而一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比较滞后。另一方面与后天的因素影响有关。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我们不经常和宝宝聊天玩耍,宝宝就没有语言的刺激,那么他的语言能力就无法得到发展。如果父母经常用语法不正确或句型不完整的语言与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就很难模仿到标准的合乎规范的语言。如果父母对宝宝的关心超出了适度的情况,让宝宝不用语言表达就能得到满足时,那么宝宝学习语言的动力就会消失。当宝宝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时,如果宝宝没有功能上的问题,家长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孩子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解决孩子语言能力不强的问题:

一、与宝宝多多交谈

经过研究发现,在语言比较丰富的家庭里,宝宝要比其他家庭中的宝宝说话早一点,并且说话的质量也比较高。这是因为宝宝最初是通过模仿家人,特别是模仿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父母来学会语言的。当妈妈与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可以先告诉宝宝手里拿的是什么,干什么用的,要怎么来玩等等。当妈妈带宝宝上街时,要常常给他说说街上过往的行人,穿梭的车辆,以及景物等。回到家要问问宝宝外出有什么见闻,鼓励他用语言表达出来。另外,当妈妈与孩子交流时,可以尝试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型,主语、谓语、宾语都齐全的句子,也可以用一两个形容词或副词来修饰。

二、将宝宝的句子进行扩充

父母和宝宝交流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地重复宝宝的话,虽然重复宝宝的话很有意思,并能够在初期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宝宝的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父母的这种做法就会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此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在各种情境中去扩展宝宝的句子。例如,当宝宝想拿到柜子上的布娃娃时,会说:“妈妈,娃娃。”这时,妈妈就可以说:“哦,宝宝想要拿到那个漂亮的布娃娃,是吗?”父母通过这样的扩展句子方式与宝宝交流,他们就会渐渐地学会怎样通过更好的语言来表达需要。

三、耐心等待宝宝的发展

当父母意识到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时,记住不要去催促孩子,强迫他们去模仿父母的话,而是应该给宝宝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按自己的步骤去学会比较复杂的句子。

四、重视亲子阅读

父母常常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给孩子讲一些比较有趣的小故事,这样可以将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妈妈可以先做做功课,将故事的情节充分了解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故事描绘出来给宝宝听。让宝宝听故事是他们积累语言素材的最好途径。

五、给予宝宝及时的鼓励

父母对宝宝发出的任何声音都要给予鼓励,父母可以通过微笑、抚摸等方式去鼓励孩子继续说话,让宝宝知道父母十分喜欢他这样做。当宝宝开始学说话时,妈妈要及时对宝宝的表现做出回应,让宝宝能够体验说话的乐趣。例如,当宝宝会说“妈”时,妈妈就要立刻对宝宝说:“宝宝真棒!宝宝已经会叫妈妈了,妈妈。”这样做可以给予宝宝足够的自信让他们获得做更多尝试的兴趣。

六、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很多父母担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会导致孩子的智力水平发育迟缓。但事实上,宝宝的语言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说明智力水平不高。当宝宝在身体、动作、听力等其他方面均发展正常的话,父母就不用为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强而担忧。

父母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为宝宝语言能力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因素。如果父母一直焦急地盯着宝宝,甚至在宝宝面前说他说话说得不是很好时,宝宝有了压力,他说话的自信心降低。相反,在生活中父母要积极地引导宝宝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注意要使用比较简单明了、容易被宝宝理解的语言与宝宝交流。例如,当宝宝想要玩汽车玩具时,父母指着小汽车说:“宝宝是想要汽车吗?”宝宝说“车——车”时,父母也要抓住机会重复强调说:“对,宝宝想要汽车。”父母对宝宝的鼓励和引导能够诱导宝宝去模仿语言,那么在模仿过程中,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就会渐渐地发展起来了。

七、进行足够的语言刺激

父母要从宝宝出世起抓住一切可以和宝宝谈话的机会去和宝宝进行交流。“宝宝拉臭臭了,哦,好臭呀!”“宝宝在洗澡,闻闻这个多香啊!这是香皂。”母亲的这些唠叨表面上看似是没有意义,宝宝也对妈妈的话没有什么感觉,但从宝宝热切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是渴望与妈妈进行这样的交流的。宝宝贮藏在大脑中的语言经过积累,无形中越来越多,在某一时刻,语言就会爆发出来,让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之前的努力并不是徒劳。

八、对宝宝做出积极的回应

父母要时刻关注宝宝的行为反应,或者时刻倾听宝宝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当宝宝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要认认真真地听,听听宝宝到底说了什么,并了解宝宝的想法,然后给出合乎宝宝心思的回应。通过扩展宝宝的句子,帮助宝宝学会更多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例如,当宝宝看见一只小狗时,就会开心地叫起来:“小狗,尾巴。”妈妈这时可以进行扩展句子:“是啊,那是一只小狗,看它在摇着可爱的尾巴。宝宝看它多高兴呀,它一定非常喜欢你。来,我们走近一点看看小狗吧。汪,汪,汪,小狗叫了,在跟宝宝打招呼呢……”

九、经常和宝宝谈论周围的事物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只要宝宝看到的、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事物,妈妈都可以随着宝宝的注意,跟他说说所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例如,可以和宝宝说他喜欢的小动物,说说邻居家的小弟弟,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与人流,如梦般的斜阳,五颜六色的植物……这些都能丰富宝宝的词汇量,并为提高宝宝的理解力提供很好的素材。

十、利用儿歌与故事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

儿歌与故事都是宝宝喜欢的,是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较好的素材。一般情况下,节奏简单、韵律感较强的能够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十分有趣的小故事都能吸引宝宝。即使在几个月大,还不能完全听懂儿歌与故事的内容时,妈妈给宝宝听这些动听的儿歌,讲讲有趣的小故事,对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有意义的刺激,能够促进宝宝的发展。只要妈妈有时间,就要抓住机会常常给宝宝说这些儿歌和故事,最好妈妈用比较夸张的动作来增加对宝宝的吸引力。

十一、鼓励宝宝大胆地说话

当宝宝说错话时,父母不要去讥笑或责备他,也不要随意地打断宝宝的话。不管宝宝说得好与不好,都要为宝宝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代替宝宝的语言。父母要及时采取一些策略去纠正他们发音和用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纠正其错误时,不要去模仿宝宝的发音,也不要去批判宝宝的错误,只要将正确的发音让宝宝再听一遍就可以了。例如,宝宝把“哥哥”说成了“丢丢”。此时,妈妈没必要去纠正宝宝说不是“丢丢”,而是“哥哥”,对宝宝只要说:“对,那是小哥哥。”就可以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儿童内在的心理潜能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然而这些心理潜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生物学上来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也必须像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分、营养一样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儿童能够正常地发展其心理潜能,我们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直接提供给孩子所需的外部条件,即我们提供一个不约束儿童的、适合其年龄的、能够任其自由活动的环境。“对环境的强调”是目前我们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在这里的环境包括成人教师以及提供给儿童学习的教学设施和材料。另外,教育体系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自由原则,这是教育进行的基础原则。在自由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观察,进行纪律教育,允许儿童进行活动,但是,这种自由也是有一定的限度和条件的,不能放任自流或任意妄为。这里说的自由代表着解放儿童和尊重儿童的人格。

总而言之,教育的根基包括环境、自由、作业和教师四种因素。当然,对孩子的意志教育和培养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将儿童的意志培养和教育的基本思想归纳为:为儿童意志发展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及所需要的物质和材料,革除所有阻碍儿童意志发展的弊端,儿童在自由运动与活动、功课练习以及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意志培养和训练。

从以上思想出发,我们将意志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排除成人直接干涉儿童的行为

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特别好动,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去摸摸,碰碰,他们的行为甚至还被认为愿意挑逗同学,结果老师责备他们为“调皮精”“讨厌鬼”。

实际上,有上述表现的儿童正处于儿童心理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存在“冲动”和“抑制”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但二者是分离的。这时的儿童无法靠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自己,只是在潜意识里他的意志起着支撑作用。处于心理萌芽阶段的儿童,他们具有发展自我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他们喜欢去接触东西,熟悉新鲜事物。在儿童意志发展过程中这属于一种自发活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诱导和鼓励儿童的这种积极行为,使他们尽快地产生抑制和冲动之间的联系。

但是,大人们对儿童的这种自发活动往往采取训斥和蛮横干涉的态度。例如,当孩子伸手去摸身边的物体时,大人会喊道:“别碰!”当孩子已经可以走得很稳当的时候要跑着去玩,大人害怕孩子摔跤会急忙地阻止说:“别跑!”当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时,大人总是否定地回答:“不行!”当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时,大人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来打断他们并让他们去做别的事。种种行为都是大人们对孩子原始冲动的践踏,可以说大人的举动把孩子发展的意志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父母以为自己是满怀着爱心来照顾儿童的,其实,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摧残儿童意志的帮凶,他们驱使子女成为履行大人意志的服从者。成人用自己的意志来代替儿童的意志,不允许孩子乱动,或者即使让孩子动也要替孩子们做主,使孩子们失去锻炼意志的机会。

可以看出,成人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是一种阻碍孩子意志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阻碍了儿童意志与个性的发展。因此,只有彻底排除大人造成的障碍,冲破成人的禁锢和干涉,才能解放儿童。

二、允许儿童自由运动和活动

儿童的发展与自由的关系十分密切。幼儿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就是自由活动,这也是儿童意志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旧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压制孩子的自由,对孩子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些教师只关注于让孩子听话,进行呆坐、静听和背诵。在这样的训练下,孩子失去了“我想要”的想法,无论做什么都要得到老师的首肯,自己完全没有权利去支配自己。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孩子初期意志的发展,孩子变得胆小软弱,如果没有在别人的帮助下,自己没有勇气去做一件事情,这样的孩子却被老师认为是“乖孩子”,其实,这样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意志比较薄弱、没有自己的个性的特征。

因此,新教育体系要将这些被监视、被压抑的孩子们解放出来。对于那些已经形成意志较薄弱特点的孩子,我们知道表面上他们很安静,但是内心世界是极其渴望动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来刺激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意志力,就如同训练体操一样,行动训练孩子的意志,从而将孩子从抑制中解放出来。

我们可以认为在儿童意志形成过程中,自由运动和自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儿童进行自由运动,可以获得力量,协调身体机能,为意志的形成奠定健康的生理基础,为意志锻炼的逐步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意志品质的发展离不开自由活动和自由运动。例如,在自由活动中,孩子面临着做哪些活动的决定,这样就能够锻炼孩子果断的性格。当孩子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就会专心致志地去做,不会感到疲惫,而会获得快乐,他能够自觉地反复练习,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这一过程也是孩子锻炼自己的坚持性和持久性的过程。

最后,冲动和抑制达到相互平衡依靠着自由运动和活动。例如,孩子能够到处走动时,他会努力不让自己碰到伙伴,或踩到别的伙伴的脚,不去弄翻桌椅,这样的锻炼能够使冲动和抑制保持平衡。

禁止去做事情不能称之为人有控制能力,只有通过自由活动和运动我们的控制能力才能形成。弱者在自由活动或运动中获得力量,强者则获得更好的改善。但我们所说的自由运动不仅仅指身体上的自由,并不局限于原始的概念范围。如果我们仅提供给孩子像小猫小狗似的自由,让他们听之任之地活动也是无法获得很好的效果的,也无法促进孩子意志的健康发展。

工作分有目的地进行和无目的地进行,相比之下,无目的的工作使人容易疲惫。因此,我们说的自由活动要有目的地进行,需要倾注孩子的智力、意志来完成。儿童能够在这种准备充分的活动中获得完成任务的冲动,而且是快乐的积极的冲动,这样才能培养他自觉完成工作的意志和品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三、成人要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材料

只排除阻碍孩子自由活动的障碍还不能将其培养成更健康完美的人,我们必须要为孩子们精心准备适合锻炼其意志的材料,让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不断获取经验,获得比较丰富的印象,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孩子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训练中汲取营养,促使意志、注意力、智力、品德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适合他们特点的物质环境。例如,我们可以为儿童准备轻巧并且好看的桌椅、玩具,成套的教具、材料来帮助他们进行肌体协调运动,发展意志。

四、反对口头说教

我们反对在意志教育上采取口头的说教方法,仅仅通过说教是无法培养起孩子们坚强的意志的。因为行动是意志的表现形式,什么都不做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意志的人。因此,行动才是促进儿童意志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由的运动、活动、作业、交往和有规则的训练,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练习都是锻炼意志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每一部分都在对孩子的意志力进行着训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把对某一事物有选择地集中的现象称为“注意”,而这种对某一事物有选择地集中的能力则称为“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如同一把钥匙,使孩子们能够打开认识周围世界的锁。孩子们有了注意力,可以将精力一直投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从而学到许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但是,如果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比较混乱,那么许多对他有用的知识就无法被他大脑吸收了。

根据史料记载,尽管那些天才们各自具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各具特点。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有超常的注意力。

以鼎鼎有名的科学家牛顿为例。一天,牛顿的朋友来拜访他,和他一起吃饭。当饭菜已经摆放在餐桌上时,牛顿还没有从书房中出来,因为这位朋友很了解牛顿,就自己先吃起饭来。他吃光了烤鸡,将骨头又放回盘子中,想和牛顿开个玩笑,就盖好盖子离开了。过了几个小时,牛顿感到饿了,便从书房走出来找吃的。掀开盘子一看,里面都是骨头,牛顿自言自语地说:“还以为自己没吃饭呢,原来吃过了,又搞错了。”于是,他转身又回书房工作去了。从牛顿的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工作上,而忽视了其他的事情。

再举物理学家伏特的一个例子。一次,伏特的妻子生病了,高烧不退。在那时有一种治疗高烧的方法很流行,就是用带皮的青蛙煮汤给病人喝。伏特于是捉来青蛙将其挂在窗外,他发现这只挂在窗外的死青蛙的腮还在不停地收缩着。伏特于是进行推论,认为一定有什么外力作用于青蛙身上。伏特超常的注意力使他能够发现死了的肌肉仍然在收缩。伏特为了解决疑问,在寻找这种外力到底是什么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终于从磁场中得到了电。

我们知道无论老师具有多么高超的教学能力,都很难培养孩子们具有天才人物本身具有的这种超常的注意力。有关人士认为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天生的力量聚积在内心世界,这种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假如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话,我们就要思考,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孩子内心的这种力量唤醒去打开注意力的大门呢?逻辑上来看,只有父母为孩子提供能够适应其心理需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并且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才能唤醒这种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说法得到了教育学家的认可:三四岁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这是共有的特征。意思是说,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均会出现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比较好动,看看这看看那,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处的特点。教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我们大人都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变化得很快,我们给他们上第一节课时就已经能够发现这一点,他们将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孩子注意力的易变性以及其注意力处于被动状态,都将导致孩子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件物品上来,这就导致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很困难。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孩子由很难集中注意力转变成开始集中注意力在一件物体上时,孩子的判断力、性格和意志就会随之形成,因此,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和老师都要积极地为孩子的转变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上述观点来看,父母如果不去管教孩子的毛病是不对的,如果不能控制孩子注意力的不断变化,那么孩子以后也无法做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经过试验表明,父母或老师不能人为地让孩子始终注意力集中,因为只有当出现某个固定的、能够引起注意的、让他产生兴趣的事物时,孩子才会集中注意力。在给孩子喂奶时,我们发现孩子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情,婴儿都会集中精力吮吸奶头直到吃饱为止。虽然孩子在吃奶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但是吃奶这件事情本身就对婴儿有吸引力,吃奶产生的刺激能够将婴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经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可以在一天内不受外界干扰地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即使身边有人在跳舞,有人在画画,有人在聊天……这些都不能够影响到他,他仍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做的事情上。

在对孩子注意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干涉孩子的行为,让他们自由发挥是能够让孩子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最主要条件。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教育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让孩子自由活动的前提下,也要提供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首先从他们最感兴趣或者最需要的事情入手来培养孩子注意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当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来完成这件事时,他就会得到快乐的体验。相反,如果孩子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孩子只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孩子的眼、耳等器官会因此受到伤害。

但有一些教育者反对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无论孩子喜不喜欢,孩子们都必须具有注意力这种品质,必须适应生活的需要,必须全部接受。这种观点让我想起了一个学生来。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不喜欢妈妈做的菜,所以吃午饭时他就没有吃。父亲就强迫孩子吃这道菜,孩子还是不吃,这样孩子被惩罚一天不能吃饭。菜也凉了,孩子已经十分饥饿了,没办法,孩子只能向父亲认输。这时,父亲洋洋得意地说:“看,我的儿子什么都可以吃的,是个好孩子!”我们想象一下,在教育家和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如何培养出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呢?在这种环境下,儿童的许多愿望被拒绝而造成内心压抑,他将自己的需求的满足看成是自己最为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因此,长大后就会出现毫无节制的行为。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孩子的身体,在此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的身体养好。当孩子身体做好准备时,当他受到外界刺激,孩子就通过其内部程序开始启动大脑神经中枢。这就如同开启一扇大门时既需要敲门这一外部的力量,也需要开门的内部力量。如果没有内部力量,外部的刺激如何巨大都是不起作用的。这也如同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时,无论外面乐队的演奏多么吵闹,他也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验:一个“0”图形分别让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来看,测试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学生和一部分小学生说这是数字“零”或英文字母“O”,另一部分小学生的答案是“面包圈”“眼镜片”;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答案是“眼泪”“肚脐眼”“围棋”“表”等等,这样的回答是我们成人、中学生、小学生都难以想到的,幼儿的想象力是我们不得不惊叹的。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测试结果,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会逐渐减少吗?为什么年龄越大,想象力就越匮乏呢?这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必然结果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呢?

年龄与学识不是扼杀我们想象力的真正杀手,历史上的伟人、奇才不都是拥有渊博的知识,也同样拥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仍然持有对知识的质疑态度,他们坚信已有的知识还不是全部,还有更为广泛的空间去探索。想象力要在知识的帮助下才会更加有力量、有方向。

可是,对于我们现代的孩子来说,成人使他们过度地相信现有的知识,他们可能被所谓的“知识”捆绑住了应有的想象力。成人的逼迫行为,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原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被扼杀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用进废退”,想象力就是在“不用中退化”的。

在当今社会,如果家长能够相信“孩子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请家长细心留意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想象的瞬间去做出积极的引导。

一、支持孩子“奇思妙想”

孩子们的头脑里缺少那些固定的答案或思维模式,也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宽容、放松、自由与多样的环境是孩子想象力成长的优良土壤,因此,当孩子在思考一个已经认为不应该纳入思考范围的问题时,请不要打断孩子的“奇思妙想”。

例如:

五岁的小女儿正坐在小凳子上看妈妈做饭,她忽然问妈妈这样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并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说:“宝宝想想看。”

女儿全神贯注地看着妈妈揉面、揪面团,擀面饼,包包子等一系列动作,看了好久后,女儿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从哪里来的了,星星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成的。”

这样的话让妈妈大吃一惊,然后妈妈非常激动地吻了女儿一下,妈妈高兴地说:“宝贝,你的想象真的很奇特。”

爸爸知道女儿的表现后也十分开心,抱着女儿为她讲起神话故事来……

可是,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会打击孩子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这样的提问,会回答:“星星本来就存在的,有什么好想的,快点背书吧!”“你只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没用的东西,老师讲的知识却什么也不知道。”“你自己去书上看看怎么写的吧!”这样,我们成人在无意识中将孩子带进了只需记忆的世界而忽视了鼓励其发挥想象,结果,这些孩子变成了和我们多数人同样的情况,只会照搬前人的知识和技术,没有了突破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家长们如果重视想象力,请一定要留意生活中孩子的种种表现,注意自己对他们的“奇思妙想”做出的反应。

二、给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

现代家庭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被我们自认为学识渊博的成人包围着,只要他们有问题提出,我们就赶紧给出答案,一方面害怕耽误孩子求知的欲望,一方面又害怕被孩子嘲笑。这种情况下,孩子既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那么就不会继续进行思考,更不会去进一步想象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幼儿园中班在上关于“云”的课,老师以让孩子认识云、了解云的形成作为教学目标。

上课过程中,老师拿出云朵的图案,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有的小朋友回答说:“波浪。”

老师摇摇头说:“再仔细看一看。”

又有小朋友说是“烟”。

老师继续鼓励说:“再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到底是什么呢?”

最后有小朋友说:“是云。”

老师高兴地称赞道:“对了,是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云’。”

我们先不去讨论老师的教学能否达到他的目标,仅来看看老师这一段“启发式”的问答,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在追求着固定的答案。虽然老师尝试用启发与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但事实上,孩子们是在他的控制中学习的。前面的两个回答,老师用“再看一看”等语言间接地否定了孩子做出的“波浪”或者“烟”的回答。由于幼小的孩子对别人的称赞与评价具有依赖性,因此,他们久而久之就会迎合老师的需要去做出回答了,或者孩子不知道老师想要的答案,干脆放弃回答,不去思考,不去猜测了。

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孩子们回答是“波浪”“烟”错了吗?“云”不可以像“波浪”或“烟”吗?如果那位老师对前两个小朋友进行表扬:“说得很好!那么还有其他想法吗?”这时,可能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踊跃地回答问题,说出更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当小朋友的想象力被调动起来时,老师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对,它好像是任何东西,那么我们这幅画里的东西本领怎么这么大呢,可以像这个又像那个,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幅什么都像的云!”

如果我们这样处理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正面肯定并鼓励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激发不同的想象中互相激励,这让他们更加喜欢“云”,这也将影响他们以后看到云朵时的关注度和想象力。

我们继续举个例子,来看一看能够维护孩子的想象力的父母是怎样表现的。

妈妈陪着孩子玩折纸游戏,当孩子折好一只小白兔,并将它贴在一张白纸上时。妈妈提出一个问题:“你这只小白兔生活在什么地方呀?”

孩子立刻为小白兔画了一间漂亮的房子,一片青青的草地,还有许多鲜艳的花朵。

妈妈接着问孩子:“你知道小兔子要吃什么东西吗?”

孩子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小白兔最喜欢萝卜啦。”一边高兴地画着萝卜。

妈妈又接着问孩子:“你觉得小兔子还需要什么呢?”

孩子想想回答:“它还需要朋友、妈妈、爸爸、玩具……”

孩子在妈妈的引导下画出越来越丰富的东西。

原本孩子只想到将小白兔贴到纸上就完成了,现在纸上不但有了漂亮的房子、青青的草地、鲜艳的花朵、可口的萝卜,还有在跑步的小乌龟,穿着裙子的另外一只小兔,大大的蘑菇,翱翔的鸟,高高的太阳,弯弯的小船,真是热闹极了。这不正是一个锻炼孩子想象力的很实用的例子吗?

因此,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时,一定不要自作聪明,尽量做到让孩子成为游戏中的主角,这样才会给孩子留有广阔的空间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玩得更尽兴、更快乐、更活跃。

三、向孩子提出想象的问题“一加一等于几?”“在英语里‘树’怎么读?”“哪个小朋友在你们班里最听话?”“今天老师讲了什么故事呀?”“看一下,这里有多少个苹果?”……实际生活中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成人也在不断地向孩子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封闭式”的,答案几乎只有一个,孩子也只能给出一个答案,这样孩子就成了重复知识的工具。

如果问问题只是一种检验孩子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方式,怎么能激发孩子去想象呢?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回答:一加一等于三,那么你会因为孩子错误的答案而生气或失望吗?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的那些问题应该是“开放式”的,是那些允许孩子充分想象的问题。例如:当爸爸陪孩子看飞机的图书时,如果问孩子:“你能想一下未来的飞机是什么样的吗?如果让你自己造一架飞机,你会怎么去造呢?会造出什么样的飞机呢?”爸爸这样的问题会让孩子在思考与回答中不断地发挥想象力。

我们父母如果能够经常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那么孩子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想象力会得到启发,孩子的求知欲会得到激发。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回答“开放式”的问题时,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地去打断或者更正孩子的回答。

四、让孩子做一些收尾工作

当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能力上会有限制,例如讲故事、画画等,父母可以先做出一部分让孩子来看,剩下部分让孩子来收尾。例如,父母给孩子讲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故事,让孩子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得到锻炼。当孩子自己讲出一部分情节时,我们可以接着孩子的思路继续讲下去,当讲到比较关键的情节时,再鼓励孩子去讲。

如讲《雪孩子》的故事,当孩子已经明白了整个故事的大意时,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如“当雪孩子遇到火后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它能去哪里呢?”通过思考,孩子会从中明白一些科学道理。例如,他们会明白雪遇热变成水,在阳光照射下,水又变成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