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19:09:01

点击下载

作者:白建才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俄罗斯帝国试读:

前言

在迄今为止绵延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独霸一方、称雄一时的“帝国”。它们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既创造过令人炫目的辉煌成就,又带来过令人切齿的巨大灾难。它们的兴衰更替构成了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它们为人类社会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本书所要介绍的便是其中之一——俄罗斯帝国。

提起俄罗斯人们并不陌生。打开世界地图,首先映入人们眼帘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俄罗斯了。它像一只巨大无比的北极熊横卧在欧亚大陆,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望而生畏,令人浮想联翩……人们也都知道,在这块辽阔无垠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著名的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过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曾经打败过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七十多年后这个国家又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使多少人弹冠相庆,又使多少人扼腕叹息。人们都知道这块土地上曾产生过罗蒙诺索夫、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柴可夫斯基、列宾、列宁等许许多多举世闻名的杰出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革命家,但说到俄罗斯帝国,说到它是如何产生、发展、强盛、衰落直至灭亡的,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本书,将向读者展示这一切。

其实,俄罗斯帝国在其强盛时,囊括的土地和人口比现今的俄罗斯还要大。在1914年俄罗斯帝国参加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其领土总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半个欧洲和1/3的亚洲,相当于世界陆地面积的1/6,人口达1.694亿。而当代俄罗斯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488亿(1995年),分别比俄罗斯帝国减少了五百多万平方公里和两千多万人口。俄罗斯帝国堪称世界历史上众多帝国中最大的帝国之一。

然而俄罗斯帝国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从最早的俄罗斯国家——882年建立的基辅罗斯算起,到1721年正式称帝国,经历了839年;如果从1261年建立的莫斯科公国算起,也历时460年,但其领土的膨胀速度却是惊人的。基辅罗斯建立时领土只包括小城堡基辅以及周围的一小块地方,100年后其版图已扩展至西起喀尔巴阡山,东迄顿河,北达波罗的海南岸,南到黑海北岸,面积约达100万平方公里。莫斯科公国建国之初,面积仅有500平方英里,领土仅包括莫斯科城堡及周围的一片林地,真可谓“小国寡民”。但两百多年后,到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之时,其疆土已北达白海,南至奥卡河,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到乌拉尔山脉,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版图最大的国家。之后二三百年间,俄国的领土继续成倍增加,直至达到如前所述的巅峰。这种领土扩张的速度,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实不多见。

俄罗斯帝国如此庞大的版图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的历代统治者,都似乎有一种扩张领土的嗜好或无穷的贪欲。他们为了扩疆增土,采用各种手段,或不惜屡屡发动战争,或派出殖民者逐步蚕食,或伙同几个强国瓜分,或威逼利诱私自侵吞,或狐假虎威伸张势力,或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这样做首先是为了满足其统治阶级——贵族地主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的需要和对财富的贪欲。由于俄国实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他们便通过不断扩张领土、掠夺别国财富的办法来满足其需要和贪欲。其次是为了建立大国霸权地位,为俄国的发展获取更有利的条件和利益。最后,不能不提到的是,俄罗斯统一国家是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孕育形成的,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公国的六七百年中,俄罗斯几乎始终处于战火之中,这就铸造了俄罗斯人勇武好斗的性格,使它如同登上了一辆飞奔疾驶的战车,不到精疲力竭,难以停止下来。可以断言,如果不是革命的风暴摧垮了俄罗斯帝国,如果仍然有机可乘,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们是不会满足于已经获得的如此庞大的版图的,他们必将继续扩展下去,直至统治全世界。彼得大帝和风流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绘制过称霸世界的蓝图。

到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经过几百年持续不断的扩张,经过历代君主苦心孤诣的经营,已建成一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它凭借着辽阔无垠的疆土和雄厚的军事实力,打败了气焰骄横、不可一世、控制着大半个欧洲的一代枭雄拿破仑,创造了一时无与伦比的辉煌。尔后又越出国境,挥师西征,绞杀了拿破仑帝国,把一顶顶被拿破仑打落在地的王冠重新戴到了欧洲各国封建主的头上,把他们扶上国王宝座。最终轮到俄罗斯帝国皇帝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了,欧洲各国封建主俯首帖耳听命于他,俄罗斯帝国皇帝颐指气使、挥斥方遒。俄罗斯帝国不仅是欧洲大陆的霸主,也开始充当欧亚大陆的宪兵和消防队,哪里发生革命,便到哪里去镇压;哪里燃起烈火,便到哪里去扑灭,它扮演了世界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角色。

俄罗斯帝国貌似强大,其实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泥足巨人,是一个纸老虎。17世纪以后,当西欧、北美一些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当自由与民主的浪潮滚滚而来的时候,沙皇俄国却在加强着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在这里沙皇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力,“朕即国家”,他的话就是法律。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如奴隶般被束缚在地主、宫廷和国有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承担着沉重的劳役,还可被任意惩罚、买卖。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等“开明君主”虽进行过一些改革,却不是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俄罗斯帝国的内部发展与时代潮流太不合拍了,这就使得沙皇俄国内部矛盾重重,农民起义、民族起义不断发生,它成为欧洲农民起义最多的国家。1667年,当沙皇俄国从法律上固定农奴制后仅18年,就发生了17世纪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斯杰潘·拉辛起义,它可以说敲响了农奴制的第一声丧钟。

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不只是农民。1825年,正当俄罗斯帝国在欧洲充当镇压革命的宪兵之时,后院起火。一批深受西欧自由民主思潮熏陶的先进贵族青年为在俄国实现自由民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举行了起义。它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根基开始动摇,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出现了危机。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中沙皇俄国的惨败,不仅使俄罗斯帝国丧失了欧洲霸主的地位,也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与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惨败的教训、国内不断加剧的反抗斗争,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实行地方自治,改革司法、军事和教育等。

这一系列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也培育了俄罗斯帝国的掘墓人。此时欧美先进国家已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一种新的更加革命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已广泛传播,由“幽灵”开始转为实践。在俄国,自由民主思想已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的和风也渐渐吹来。俄罗斯帝国的人民要求的不是沙皇政府在保留沙皇专制制度前提下所做出的微小让步、所进行的不彻底的改革,而是要彻底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无产阶级更是这一立场的坚决支持者和捍卫者。这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革命民主派、民粹派、君主立宪派、马克思主义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1914年沙皇俄国参加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彻底地暴露了俄罗斯帝国的落后腐朽,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也给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当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1905—1907年发动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一场革命的“总演习”之后,他们在1917年2月再次发动革命,一鼓作气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政权。腐朽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俄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第一章石破天惊:统一国家的形成一、应邀为王:基辅罗斯的建立

在辽阔无垠的东欧平原上,密密麻麻遍布着许多河流湖泊。其中有一条著名的河,叫第聂伯河。她作为欧洲的第三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从瓦尔代高地出发,时而奔腾急下,时而缓缓流淌,蜿蜿蜒蜒,曲曲折折,经过两千多公里的奔波,途中接纳了无数小兄弟、小姐妹,最后一起注入黑海。多少年了,她就这样奔流不息,没有人能说得清她的实际年龄。人世间沧海桑田,不知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她却依然青春永驻,并作为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发生在她身边的一切、一切……

882年,就在古老的中华文明已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程之时,就在最令国人自豪的大唐王朝历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在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雄风不在、摇摇欲坠之际,远在欧洲的第聂伯河中上游一带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封建国家——基辅罗斯。说起基辅罗斯的建立经过还颇有点戏剧性呢。

早在1世纪之前,在中、东欧的奥得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和布格河流域就居住着斯拉夫人。1世纪至6世纪,随着斯拉夫人内部联系的变化以及那场持续两百多年的从亚洲到欧洲的民族大迁徙的冲击,斯拉夫人逐渐分为三支:在东部的称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后来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祖先;在西部的称西斯拉夫人,分布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易北河一带,成为后来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在南部的称南斯拉夫人,分布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后来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的祖先。

直到6世纪,东斯拉夫人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还没有形成国家。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从事畜牧业、渔业和养蜂业,也从事一些手工业,如冶金、纺织、皮革、木工、制陶等。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已采用铁犁、铁镰、铁斧等铁制工具,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他们一般沿河流两岸建筑村落。村落面积很大,四周用土墙和壕沟围起来。房屋用土坯砌成,呈长方形,房间彼此用通道连接,有几个出口。他们基本的社会组织是父权制氏族公社。同父所生的几代子孙及其妻室儿女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构成一个氏族家庭。若干氏族家庭组成一个部落。部落由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即酋长主事,重大事情由全民大会决定。当时拜占庭作家普罗科比记叙道:“斯拉夫、安特,此二部落自古以来即享有民权(民主),非一人治天下者也。”

6世纪时东斯拉夫人也卷入了民族大迁徙的滚滚洪流中。他们和匈奴人、其他斯拉夫人一起不断向拜占庭帝国发动进攻,历时一百多年。在战争中东斯拉夫人各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大量战利品、赎金、贡赋都落入了部落首领和部落联盟领袖手里。同时,拜占庭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帝国,经济文化最为昌盛,同拜占庭帝国的长期接触必然使东斯拉夫人受到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都促进了东斯拉夫人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的分化以及封建国家的形成。

到七八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东斯拉夫人的准国家组织。

当时东斯拉夫人的准国家组织主要有两个:一个叫库雅巴,它以基辅为中心,包括整个第聂伯河中游地区,是以波利安人为核心的大部落联盟。传说库雅巴曾由基辅、谢克和霍利夫三兄弟统治。他们在第聂伯河右岸建了一座小城,并以大哥的名字命名为基辅。这便是今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由来。另一个叫斯拉维亚,以北方的诺夫哥罗德为中心,是以斯洛文人为主的大部落联盟。

此时东斯拉夫人正处于国家形成过程中。那些首领、贵族并不以逐渐攫取的大量土地、财产、奴仆为满足,还想把整个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似乎已经尝到了权力的甜头,权力似乎比黄灿灿的金子更贵重,比成群的美女更诱人,只要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一切,为此他们展开了无休止的厮打争斗。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得利的渔翁并非斯拉夫人,却是罗斯人。

罗斯人即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日耳曼部落——诺曼人。芬兰人称他们为罗斯人,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东斯拉夫人则称他们为瓦良格人,意为商人,因为他们主要以经商为业。他们带着狐皮、貂皮、银鼠皮等珍贵兽皮以及“活的商品”——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发,中经芬兰湾、涅瓦河、拉多加湖、沃尔霍夫河、伊尔门湖、洛瓦梯河、西德纳河、第聂伯河、黑海,抵达拜占庭国都君士坦丁堡,换成钱币、纺织品、香料,再原路返回。沿途他们有时也顺手牵羊,干点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海盗勾当。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而驾船远航,劈风破浪,时而弃舟登陆,策马扬鞭,栉风沐雨,历尽风霜。旅途的艰辛与商海的险恶,磨炼了他们强悍的身体、坚韧的意志,也培育了他们有点奸诈的性格。同时,他们经风雨,见世面,行万里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和拜占庭人的长期交往,使他们深深受到了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

862年,东斯拉夫人中间发生了一件似乎不可思议而又影响深远的大事。斯拉维亚各部落由于相互争雄,内战不休,给各方都造成巨大损失,搞得大家都精疲力竭,于是他们商议道:“我们为自己寻找个王公吧,由他来治理我们,根据法律裁决(我们的纠纷)。”瓦良格人距他们最近,而且和他们长期交往,在他们眼里,瓦良格人精明能干,瓦良格社会被治理得井然有序。这样他们选派代表,渡海来到瓦良格人那里,恳切地说道:“我们那里土地辽阔,物产丰饶,却没有秩序。请到我们那里去称王,去治理我们吧。”瓦良格人的首领留里克欣然接受了邀请,偕同其两个兄弟西涅乌斯和特鲁沃尔率领众亲兵来到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留里克王朝。

这就是著名的“瓦良格人应邀为王”的故事。这是一段在某些人看来不是很美丽的传说。它最早见诸于1113年基辅别彻尔修道院一位叫涅斯托尔的僧侣完成的《往年纪事》。该书是俄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编年史著作,基本按年代顺序记述了东斯拉夫人和古罗斯国家的历史,从传说时代起一直写到1110年,其资料来源主要依据拜占庭帝国的编年史、斯拉夫人的历史著述、一些关于罗斯编年史的手稿、王公贵族的档案以及民间传说等,是研究东斯拉夫人和古罗斯国最重要的文献。18世纪,在彼得堡科学院工作的德国学者根据《往年纪事》中所记载的这段传说和其他史料,得出结论说基辅罗斯国家起源于诺曼人。但这一学说遭到沙皇俄国和苏联时期许多学者的激烈反对,其中包括享有崇高地位的著名自然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他在1757年奉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之命完成的《古罗斯史》第一卷中就说《往年纪事》关于“邀请瓦良格人为王”的记述是虚构的,因为瑞典史料中根本没有提及留里克这个人以及他来到罗斯的史实。时至今日,俄罗斯学术界仍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学者认为有关留里克的传说是实际事件的反映,但它又绝不像编年史作者所叙述的那样。总之,这场争论持续了两百多年,反对者始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否定这一学说。国际上,英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的学者则支持这一学说。在没有足够证据推翻这一传说的时候,让我们权且信以为真吧。

再说瓦良格人留里克应邀到诺夫哥罗德称王后,派两个弟弟分别驻扎在白湖和扎伊兹鲍尔斯克,并把其他亲信分派各地,开始向当地居民征收贡赋。879年,留里克暴病身亡,由于其子伊戈尔年幼,由其亲属奥列格接掌权力。奥列格野心勃勃,雄图大略,并不甘心坐守一隅之地,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交通不便,气候寒冷,不利发展,决心南下攻占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第聂伯河上游的重镇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顺江而下,直趋基辅。基辅位于地势高耸的右岸,且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于是奥列格设计,让士兵埋伏在船舱内,然后派人去拜见坐镇基辅的阿斯克里特和季尔,说他们是从诺夫哥罗德来的商人,路过这里,前往希腊,想请两位王公到城外和同胞一叙。阿斯克里特和季尔也是瓦良格人,听说同乡来了,十分高兴,便随他们来到城外。这时伏兵从船舱里冲了出来,奥列格大声喝道:“你们不是王公,连王族也不是,我才是王族。”并指着随从抱着的伊戈尔说:“看,这就是留里克的儿子!”于是众人一拥而上,杀了阿斯克里特和季尔,然后冲进城里,占领了基辅。奥列格在基辅称王,定都基辅,称基辅为“罗斯诸城市之母”,并开始扩建基辅。

之后,奥列格一鼓作气,乘胜前进,继续对周围部落用兵,所到之处,或武装征服,或自动归顺,很快将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夫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等东斯拉夫人部落以及麦里亚人、维西人、楚得人等一些非斯拉夫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要他们缴纳贡赋。他要求诺夫哥罗德每年缴纳300格里夫纳(银锭),以供给瓦良格人维持社会治安;向每户德列夫利安人征收一张紫貂皮;要求每户拉迪米奇人缴纳一希利亚格(货币名称)的钱。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奥列格还制定了一部《罗斯法令和法律》,其中把居民分为自由人和奴隶,又把自由人分为富人和穷人,并明确规定:抢劫富人财产的穷人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国家,史称“基辅罗斯”。人们习惯上把882年作为基辅罗斯的建国之年。

基辅罗斯虽然由瓦良格人(也即罗斯人)留里克、奥列格所建,但由于它建立在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东斯拉夫人构成了其居民主体,瓦良格人只是极少数,同时,在瓦良格人到来之前,东斯拉夫人已经奠定了形成国家的基础,因此,基辅罗斯实际上是东斯拉夫人的国家,也即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共同的第一个国家。二、索贡巡行:霸王的戏码

正如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之时身上总是带有许多母胎的印记,总是显得那样稚嫩孱弱一样,基辅罗斯在建立之初,还是一个保留着浓厚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早期封建国家。由于当时生产力已比较进步,铁器早已使用,单家独户有能力进行独立生产,封建主不必再像古罗马时代那样驱使成百上千的奴隶使用简陋的工具在田间劳动,也能获得足够的剩余产品供自己消费。当时东斯拉夫人的农业生产已经是一家一户地在农村公社范围内进行。由于其邻近国家大多已进入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制度已建立了一千多年发展到鼎盛;和东斯拉夫人交往甚密的拜占庭帝国已完成封建化过程;西欧的封建制度也正在确立,基辅罗斯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这一阶段,而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跃入封建社会。这样,基辅罗斯自然也就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耕地、森林、草原、荒地都是农村公社的财产,耕地的使用权可以继承。农村居民中绝大部分是村社自由农民,封建地主及其拥有的土地都是极少数。

当然,我们说基辅罗斯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并不等于说基辅罗斯没有奴隶。和许多民族一样,东斯拉夫人在原始公社末期,在形成阶级和国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奴隶。奴隶主要由战俘组成。那些在战争中的被俘者,或被出卖,或被部落首领充作家奴。这种做法也被基辅罗斯继承下来了,只不过这种剥削方式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剥削方式。

基辅罗斯作为一个封建国家的稚嫩,突出表现在一个很有意思的制度——“索贡巡行”上。

基辅罗斯的王公大臣、武士贵族们要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所需费用和物品从哪里来呢?就是去“索贡”。

每年秋季,基辅大公和地方王公率领大批亲兵扈从威风凛凛地来到农村,逐村逐户向村民征收毛皮、蜂蜜、蜂蜡、粮食等各种产品,这样持续几个月,直到来年4月第聂伯河解冻时才带着掠夺来的财物满载而归。这就是所谓的“索贡巡行”,是基辅罗斯早期的一种主要剥削方式。由于绝大部分土地为农村公社所有,封建主无法依靠土地进行剥削,只得采取这种劫掠式的剥削方式。由于这种剥削方式非常野蛮,索贡者往往肆意掠夺,常常遭到人们的反抗。

945年,基辅罗斯大公伊戈尔率亲兵前往德列夫利安人地区索贡。他们横征暴敛,向当地村民索要了比去年更多的贡物。在返回途中,贪得无厌的伊戈尔还不满足,决定回头再搜刮一次,于是他让扈从队带着已掠取的贡物先走,自己领了少数亲兵折返回来。

德列夫利安人闻讯后,立即和自己的王公马尔商量道:“狼如果经常到羊群里来,要不杀死它,它就会把羊只糟害光。事情就是这样:我们不杀死他,他就要毁灭我们。”然后德列夫利安人派使者去见伊戈尔,责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全部贡赋不是已经收走了吗?”伊戈尔置之不理,蛮横地要求他们交出更多的贡物。德列夫利安人怒不可遏,奋起反抗。伊戈尔由于寡不敌众,只得束手就擒。最后,愤怒的德列夫利安人将其捆绑在两棵树上,裂体而亡。基辅罗斯的第二任大公由于贪得无厌,就这样死于非命。

噩耗传来,伊戈尔的妻子、王后奥丽加悲痛欲绝,决心为夫报仇。

这奥丽加可非寻常女人,她不仅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美丽有加,而且聪明过人,却又心狠手辣。

德列夫利安人杀了伊戈尔后,一时得意忘形,王公马尔还想吞并基辅罗斯,取代留里克王朝,娶奥丽加为妃。这天,德列夫利安人派出20名达官显贵乘船来见,奥丽加强露笑容接待了他们,问他们所来何事。来者傲然答道:“德列夫利安国派遣我们前来,传达这样的口信:‘我们杀死了你的丈夫,因为你的丈夫像狼一样盗窃和抢掠我们。我们的王公十分出色,把德列夫利安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请嫁给我们的王公马尔吧。’”

奥丽加听后,恨得咬牙切齿,却仍然客气地回答说:“你们的话令我感到十分愉快。我已无法使我的丈夫复活。我想明天早上,在我的臣属面前向你们致意。此刻请回到自己的船上,放心去睡吧。明天早上,我去迎接你们。”来人走后,奥丽加下令在城外挖了一个大坑。

次日清晨,奥丽加派人去请客人,自己一身戎装,神情肃然地坐在塔楼上。当那20位达官显贵双手叉腰,胸前挂着光彩夺目的金属饰物,神气十足地乘船而来时,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深又大的坑。只听奥丽加一声令下,这些尊贵的客人就在哭爹叫娘声中被连人带船抛入坑内。奥丽加鄙夷地问道:“你们感到很自豪吧?”“我们死得比伊戈尔还惨!”从大坑里传来了即将被活埋的垂死者绝望的叫声。这是奥丽加对德列夫利安人的第一次报复。

然后,奥丽加派使臣去见德列夫利安人,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心地要与我结好,那就请派遣地位最显赫的臣属来,以便让我极其荣耀地嫁给你们的王公。否则,基辅人不会答应我启程的。”德列夫利安人立即选派才干出众、地位显赫的王族大臣去迎娶奥丽加。德列夫利安人来到后,奥丽加要他们洗澡后来见。就在他们走进澡堂开始沐浴时,奥丽加下令将门关闭,然后放火,将他们全部烧死在里面了。

紧接着,奥丽加再派使节去见德列夫利安人,说:“现在我就到你们那里去。请在杀死我丈夫的那座城市准备大量的蜂蜜酒,我要在他的坟前哭泣,为他举行追奠亡魂的祭祀。”也许是被奥丽加超群绝伦的国色天香所迷,也许是急欲将基辅罗斯据为己有,接连两次上当受骗的德列夫利安人仍执迷不悟,急忙运去蜂蜜,着手酿造蜜酒。奥丽加只领着少数精兵,轻装简从地来到伊戈尔的墓地,大声哭祭。哭毕,她命令手下给伊戈尔堆造大冢,同时继续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德列夫利安人大摆酒宴,招待奥丽加一行。奥丽加让手下佯装喝酒,待把德列夫利安人一个个灌得烂醉如泥后,奥丽加一声令下,众亲兵一起动手,开始大肆屠杀德列夫利安人。可怜手无寸铁的德列夫利安人,一个个还在醉梦中就变成了刀下之鬼。据史书记载,这次一共屠杀对方5000人。

心狠手辣的奥丽加虽然通过三次报复屠杀了众多的德列夫利安人,但她仍不肯善罢甘休。她返回基辅后,立即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准备实施更大的报复。946年,即伊戈尔被杀的第二年,她和年幼的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率领大军向德列夫利安地区扑来。德列夫利安人闻讯后列阵相迎。斯维雅托斯拉夫按照斯拉夫民族古老的习俗,首先向敌人投出第一枪,基辅罗斯军队立即呼喊着向敌方冲去。双方交手还没几个回合,德列夫利安人便败下阵来,跑回伊斯科罗斯坦城里,从此关上城门,紧闭不出。

伊戈尔就是被伊斯科罗斯坦城的居民杀死的,因此基辅罗斯军队将该城团团围住,决心攻破城池,为伊戈尔报仇雪恨。伊斯科罗斯坦的居民也知道,该城一旦被攻破,必将遭到血洗的命运。于是一方猛烈攻城,一方苦苦死守,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持续了整整一个夏天,仍然毫无结果,奥丽加甚是苦恼。

这天,奥丽加猛然心生一计,心中大喜。她立即派使臣到城里,告诉对方,她已三度复仇,为自己的丈夫雪了耻,消了恨,现在已不想再复仇了,也不会像伊戈尔那样向他们征收沉重的贡赋,只要他们每户缴纳3只鸽子、3只麻雀即可。德列夫利安人听后十分高兴,很快向各户征收齐了鸽子和麻雀,恭敬地献给奥丽加。奥丽加将来人好言抚慰了一番,说:“这表示你们已经投降了我和我的儿子,回城去吧,我明天早晨即离开这里,返回基辅。”来献鸽子和麻雀的人回城后告知众人,众人皆大喜。

与此同时,奥丽加却在周密准备。她把鸽子、麻雀分给众士兵,让他们给每只鸽子和麻雀的腿上绑上硫磺等引火物,到黄昏时分一齐放飞,鸽子和麻雀纷纷飞回自己的窝巢。不久,城里燃起了大火,只见火光冲天,火海一片,人们哭喊着从城里逃了出来,却被早已张开口袋等在那里的基辅罗斯军队活捉。第二天,奥丽加占领了该城,将其夷为平地。城中居民或被杀掉,或被赏赐为奴,剩下的人则要继续缴纳沉重的贡赋。三、东征西讨:辛勤的创业

基辅罗斯的大公们不仅在本国疆土内“巡行索贡”,而且多次对外发动战争,索取贡品,扩展疆土。

早在907年,奥列格就御驾亲征,率领8.8万大军和2000艘战船,水陆并进,前去征讨拜占庭。一路上,基辅罗斯军队浩浩荡荡,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直逼拜占庭国都君士坦丁堡城下。拜占庭虽说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同波斯萨珊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强敌一决雌雄,但近几十年来却少有战事,军备松弛,见基辅罗斯来攻大惊失色,连忙紧闭城门。罗斯军便在城外肆意烧杀抢掠,焚烧教堂,抢夺财物,毁坏宫殿,砍杀战俘。史书记载,他们对抓获的战俘“或砍杀,或酷刑折磨,或作箭垛射杀,或抛入大海”,真是残忍至极。末了,奥列格下令制作战车云梯,准备攻城。

君士坦丁堡城中拜占庭帝国的君臣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却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中一谋士献上一计,皇帝依计而行,急忙派人带着美酒佳肴去向奥列格求和,表示愿意纳贡。奥列格久闻拜占庭美酒香醇,佳肴盖世,正欲品尝,突然怒喝道:“这酒食中有毒,难道你们想毒死我吗!”于是将来使一刀砍翻在地。至此,拜占庭再无计可施,只得老老实实纳贡求和。根据奥列格的要求,拜占庭被迫向基辅罗斯纳贡银96万格里夫纳(约合392吨),同时给予罗斯商人供应口粮、免缴贸易税等许多优惠。奥列格与拜占庭皇帝缔结和约,并以各自的方式互相宣誓,保证遵守和约。奥列格把自己的盾牌高悬在君士坦丁堡城门上,作为胜利的象征,然后带着大量黄金、丝绸、水果、酒和各种贵重物品,高唱凯歌,班师回朝。

912年,就在远征拜占庭得胜归来的第五年,一天,奥列格突然想起自己那匹心爱的宝马来。这匹马曾随他驰骋疆场,立下汗马功劳,只因他有一次偶然问及术士自己将因何而死,术士答曰:“你喜爱乘骑的那匹马将置你于死地!”他便发誓一辈子再不骑它,更不见它,只让侍从好好养着。如今好多年过去了,自己仍健康地活着,术士之话并未应验,于是他召来马厩长问道:“我下令让好好喂养的那匹马现在何处?”马厩长说已经死了,奥列格不由得暗自嘲笑术士预言不准。他一时兴起,吩咐左右,整鞍备马,去看那马的“遗骸骷髅”。当他来到那马的遗骨前时,不禁放声大笑道:“就是这个脑壳要弄死我吗?”顺便在马骨上踢了一脚。就在这时,突然从马骨堆中蹿出一条毒蛇,在奥列格的脚上狠咬一口。奥列格从此一病不起,不治而亡。这真是:为人事事须谨慎,乐极生悲祸终来。

奥列格死后,已经长大成人的留里克之子伊戈尔继任王公。

10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国势日盛,遂企图撕毁与奥列格订立的条约。伊戈尔闻讯后自然不允,便于941年率领1万战船去征讨。如同上次奥列格远征拜占庭一样,罗斯军队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抓获的人或钉死在十字架上,或作为箭靶射杀,把许多教堂、修道院和村庄付之一炬,抢走财物。不久,罗斯军队占领了整个尼科米底亚地区(小亚细亚西北、博斯普鲁斯海峡对面地区),直逼君士坦丁堡。但这次拜占庭已有充分准备,他们很快调来各路增援大军,将罗斯军团团包围。于是,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拜占庭军队人多势众,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罗斯军虽顽强抵抗,仍败下阵来。伊戈尔见胜利无望,决定利用夜色掩护,登舟逃遁,却又遭到拜占庭战舰的阻击。只见一股股烈焰像一条条火龙向罗斯军扑来,罗斯战船顷刻间燃起熊熊大火,罗斯士兵争先恐后跳海逃命,却又多被溺死。这一仗罗斯军几乎全军覆没,伊戈尔只带着少数残兵败将逃回基辅。侥幸逃回的人一谈起拜占庭船上喷出的那种火就面如土色,说它“犹如天空的闪电”,并称之为“希腊火”。

然而伊戈尔决不肯善罢甘休,他逃回后立即重整旗鼓,招兵买马,征集军队,又派人到海外向瓦良格人求援。这样经过三年精心准备,伊戈尔再次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前去征讨拜占庭。“罗斯人来了!他们的船舰不计其数,蔽海遮天。”“罗斯人来袭击了!他们还雇佣了骁勇善战的佩切涅格人。”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来。拜占庭皇帝心想这次伊戈尔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如像上次一样坚决抵抗,必然是一场苦战、恶战,导致无数生灵涂炭,甚至城毁国亡。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如求和为妙。于是他急派几位使臣去求和,表示愿意继续向基辅罗斯纳贡,即使增加贡赋的数额也愿意,同时暗中派人给佩切涅格人贿赠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和黄金,分化瓦解基辅罗斯军。这时伊戈尔已进军到多瑙河畔,他召集众扈从商议。扈从们对那吃人的“希腊火”仍心有余悸,纷纷说道,既然不战即可赢得黄金、白银和珍贵的丝织物,何必再战?何况前路艰险,胜负难料。伊尔戈遂听从了众人的意见,派使臣与拜占庭签订了和约,满载着拜占庭人缴纳的财物,返回基辅。

和其父相比,伊戈尔之子斯维雅托斯拉夫更是不屈不挠,凶勇好斗。当时拜占庭史学家描述他中等身材,颈粗肩宽,浓眉蓝眼,鼻子扁平,头顶光秃,两侧留着显示高贵出身的卷发,一只耳朵佩戴着镶嵌两颗带红宝石的珍珠的金耳环,是一个“热情奔放、大胆、易冲动、待人真诚、实践型的人物”。基辅罗斯的史书则记载他在战斗中“行军步履矫健,轻如猎豹”,吃饭“不携带锅灶,不煮食肉类,只是把切成薄片的马肉、兽肉或牛肉,架放在火堆上炙烧而食”,夜宿“不搭设帐幕,不铺鞍垫,枕马鞍,露天而眠”。他一生戎马,致力于扩疆掠土索贡,直至血洒疆场,马革裹尸。

965年,斯维雅托斯拉夫率军东征,首先击败伏尔加河的保加尔人和布尔达斯人,然后向南进军,占领哈扎尔汗国首都——位于伏尔加河口的东西方贸易重要枢纽伊梯尔,然后经海路到达里海西岸的达盖斯坦地区北部,占领谢明杰尔,继续西进,臣服雅西人和卡索克人,一直挺进到亚述海沿岸,占领特穆托罗坎,最后溯顿河而上,摧毁了哈扎尔汗国的要塞——白堡。这次远征,斯维雅托斯拉夫灭亡了伏尔加河流域的保加尔王国和哈扎尔汗国,征服了北高加索,将基辅罗斯的疆域扩展到东部地区。

三年后,斯维雅托斯拉夫又率军南征,向多瑙河下游的保加利亚(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发起进攻。狭路相逢勇者胜,罗斯军队由于长期征战,真可谓人人骁勇,个个善战,再加之统帅斯维雅托斯拉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更使罗斯军斗志高昂,锐不可当。结果,罗斯军夺取了保加利亚北部的大片土地,占领了多瑙河沿岸的80座城池,包括保加利亚首都佩列雅斯拉维茨。该城位于多瑙河下游右岸,距黑海仅80公里,风景秀丽,交通方便,繁华而热闹。占领这里,既可以此为基地进一步拓展基辅罗斯的疆土,又可以快捷方便地享用来自君士坦丁堡的精美贡品。因此,斯维雅托斯拉夫便在佩列雅斯拉维茨做起大公来了。他得意地说:“我要永久住在佩列雅斯拉维茨,这里是我领土的中心。一切好东西都要送到这里来,希腊人供给我黄金、贵重织物、大米、水果和葡萄酒;匈牙利人提供牛羊和马匹;从罗斯则取得蜂蜜、蜂蜡、毛皮和人丁。”

然而,好景不长,好梦难圆。斯维雅托斯拉夫在佩列雅斯拉维茨享乐没几日,就得到急报说一支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乘虚而入,包围了基辅,国家与皇室都处于危急之中。斯维雅托斯拉夫只得星夜赶回救援。

971年,斯维雅托斯拉夫再次率军南征,来到多瑙河地区。此时,佩列雅斯拉维茨早已被保加利亚人收复。经过激战,斯维雅托斯拉夫重新占领该城。然后,他派人去拜占庭索贡,威胁说将进攻其都城。但拜占庭皇帝并没有把罗斯军放在眼里,他一面假意答应纳贡,一面积极准备抵抗。斯维雅托斯拉夫见拜占庭不来纳贡,便率军进攻,不想遇到拜占庭10万大军的抵抗。当时罗斯军只有1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罗斯人尽管身经百战,看到对方如此强大的阵营,仍然惊恐万分。但斯维雅托斯拉夫却显得沉着镇定,他慷慨激昂,大声动员道:“我们已经无处藏身,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不顾死活地拼杀一场!我们宁死不受辱,为了不玷污罗斯国名,可暴尸疆场!如若我们临阵脱逃,必将蒙受耻辱。不要后撤,挺身投入激烈的战斗!我和你们一齐前进,如果我的脑袋掉了,也想想你们自己吧。”这一番话说得众将士热血沸腾,大家齐声回答:“你的脑袋落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脑袋就落在什么地方!”于是,罗斯军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直杀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拜占庭军队伤亡惨重,力不能支,节节败退。罗斯军一路追杀,向君士坦丁堡逼进。至此,拜占庭皇帝终于领教了斯维雅托斯拉夫的厉害,深感“再也不能同这个人抗衡了”,只得派使求和,答应纳贡。同时,两国再次缔结和约。

这次战斗,罗斯军同样损失惨重,所剩无几,于是斯维雅托斯拉夫决定回国调集军队,以便一旦拜占庭拒绝纳贡时再次向君士坦丁堡进军。两国缔结和约后斯维雅托斯拉夫便率领少数扈从,携带大量财物,乘船回国。也许是命中注定,他乘船经过一处叫险滩的险要地段时,一位大臣劝他骑马绕过这里,免遭埋伏,但他不以为然,仍然乘船而行。对斯维雅托斯拉夫深怀敌意的佩列雅斯拉维茨人探得这一消息后,立即通知了佩切涅格人,佩切涅格人便在那里设下了埋伏。那天,春光明媚,万物欣欣向荣,斯维雅托斯拉夫的船只在第聂伯河缓缓逆行,大公与众将士在舱内喝酒行乐。当船经过险滩时,等待多时的佩切涅格人一齐杀出,罗斯军虽然英勇抵抗,也未敌得过人多势众且同样勇猛的佩切涅格人。可怜这些罗斯人一个个变成了刀下之鬼。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英雄就此毙命,落得个和其父一样的下场,时年仅30岁。佩切涅格人在杀死斯维雅托斯拉夫后,还割下他的首级,将其头盖骨制成杯子,镶以黄金,作为饮器。四、圣徒时代:红太阳的光芒

斯维雅托斯拉夫死后,三个儿子兄弟相阋,上演了一出古今中外常见的宫廷中为争权夺利而手足相残的悲剧。长子雅罗波尔克杀死了弟弟奥列格,弟弟弗拉基米尔又杀死了哥哥雅罗波尔克,最后,大公权力落在了弗拉基米尔手里。这实际上也是后来从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帝国不断发生的父子兄弟为争夺王位骨肉相残的一系列悲剧的序幕。

弗拉基米尔在位35年(980—1015),是基辅罗斯诸大公中较有作为的一位,当时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壮士歌》颂扬他为“红太阳”。兄弟相争期间,一些原来归顺基辅罗斯的部族乘机叛乱,不再纳贡称臣。弗拉基米尔首先对这些部族用兵,平息了叛乱,然后继续对外用兵,先后向今波兰、立陶宛、匈牙利等地进攻,占领了大片领土。至此,基辅罗斯的版图最终形成,它东起顿河,西迄喀尔巴阡山,北达波罗的海南岸,南至黑海北岸,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成为当时东欧的一个强国。

为了保卫王国的边境不受侵犯以及基辅等重要城市的安全,弗拉基米尔还在基辅罗斯境内修筑了许多由城堡、要塞、信号塔等组成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主要是沿河岸修建的,如在第聂伯河左岸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在苏拉河沿岸建立了一道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建在罗斯和游牧部落的交界地带,它虽不及中国的万里长城那样悠久绵长坚固,但也存在了200年之久,在防止游牧部落的偷袭侵扰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年,拜占庭帝国军事将领巴尔德斯·福克斯发动叛乱,皇帝瓦西里二世无力镇压,只得向东欧强国基辅罗斯求救。但弗拉基米尔并未立即允诺,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娶皇帝瓦西里二世的妹妹安娜公主为妻。说起这弗拉基米尔虽然在政治上是个有作为的大公,在生活上却是个十足的好色之徒。也许是自古英雄爱美人,弗拉基米尔妻妾成群,嫔妃如云,史书记载他有妾800人,“还要对自己臣僚的妻子非礼,奸淫少女”。他久闻拜占庭皇帝有个妹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仍待字闺中,就朝思暮想,意欲得之。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拜占庭皇帝知道弗拉基米尔是个淫荡之人,并不想把自己心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但如今国难当头,国事为重,必须忍痛割爱。为了使妹妹免受侮辱,拜占庭皇帝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弗拉基米尔接受基督教,便答应这桩婚事。拜占庭皇帝企图以基督教的清规戒律来约束弗拉基米尔的行为。弗拉基米尔欣然应诺。于是,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弗拉基米尔派出6000人的大军,打败福克斯,平息了叛乱。

然而,拜占庭皇帝这时却又食言,不愿将妹妹嫁给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闻讯大怒,立即统率大军向拜占庭发动进攻,占领了克里木半岛南端的拜占庭重镇赫尔松,并派使臣警告拜占庭皇帝,如再不把安娜公主送来,便将踏平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见势不妙,只得将妹妹安娜公主送到赫尔松和弗拉基米尔完婚,弗拉基米尔则遵照诺言在这里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基辅罗斯原为多神教国家,信奉的诸神中,既有掌管善恶的“善神”、“恶神”,又有主宰万物的太阳、风雨、雷电、水等“洛特”神和主宰司农作物的“洛热尼查”女神,还有集雷神、战神和武器神于一身的“佩伦”神。弗拉基米尔皈依基督教后,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下令将其他各色神像或砸碎或焚烧,把佩伦的神像绑在马尾上,从山上一直拖到鲁奇耶河,让几名臣僚用权杖棒击后扔到河里。然后,下令基辅全城的人都到第聂伯河边洗礼,声称:“谁要胆敢不到河边去,无论你是富人或穷人,还是乞丐、奴隶,一律将是我的敌人!”同时,他还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教堂,招募贵族子弟到拜占庭学习经书,学成后委派到各地教堂担任神甫,给全国城乡居民施行洗礼,传经布道。他本人拿出自己收入的1/10,在基辅建筑了什一教堂。从此,基督教传入基辅罗斯,成为东斯拉夫人共同信奉的宗教,直至今日。

基督教的传入促进了基辅罗斯的社会发展。基辅罗斯的大公通过众多神职人员的传经布道活动,要人们多行善,不作恶,忍受苦难,逆来顺受,以便死后升入天堂,这自然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反过来,大公们不断把土地赏赐给为维护自己统治立下汗马功劳的教堂、修道院,使教会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加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力量,促进了封建关系的形成。

基督教的传入也促进了基辅罗斯文化教育及各种艺术的发展。基督教传入之前,罗斯境内尚没有一种统一的文字。9世纪中叶,希腊人西里尔和美多迪乌斯两兄弟奉拜占庭皇帝和君士坦丁堡东正教最高主教之命开始在斯拉夫人中传教。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字母,用来记录和表达斯拉夫人的语言。罗斯接受基督教后,西里尔兄弟用他们创造的文字所翻译和编撰的祈祷文献和宗教著作也随之被引入罗斯,从此西里尔字母在罗斯被普遍采用。同时传入罗斯的还有标点符号、制造兽皮纸、墨水、颜料等书写材料的技术以及书籍装订的技术。统一文字及相关技术的使用为教育、文学、史学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基辅、诺夫哥罗德等重要城镇出现了专供贵族子弟读书的学校,作为传授知识中心的修道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11世纪后期,基辅各大修道院的教育水平已与西欧相差无几。与此同时,罗斯人开始大量翻译拜占庭的宗教、神学、历史、地理和文学作品,并编写和创作自己的历史、文学作品。10世纪末11世纪初,基辅和诺夫哥罗德开始编写最早的编年史。12世纪时,罗斯各公国和城市已修史成风,许多修道士、神父、主教、官员乃至王公都乐此不疲,前面提到的史学名著《往年纪事》便是这一时期完成的。在艺术方面,大大小小遍布各地的教堂集建筑、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是这些艺术的集中体现。弗拉基米尔出资建筑的什一教堂是罗斯第一座石砌结构建筑,十分雄伟,可惜在1240年被蒙古入侵者焚毁。1037年在基辅建筑的索菲娅大教堂比什一教堂更为壮观,它仿照君士坦丁堡的索菲娅大教堂修建而成,石砌结构,呈正方形,顶端是13个葱头形的圆顶,室内以大理石和水磨石装修,并装饰着大理石的半壁浅浮雕、镶嵌壁画和彩色图画,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它至今仍被几乎完整无缺地保存着,可谓基辅罗斯建筑的杰作。据史书记载,11世纪时仅基辅一地就有教堂几百座。那一座座金光闪闪、雄伟壮观的教堂使来往游客叹为观止,当时不来梅一位编年史家亚当把基辅称为“东方的明珠”,可与君士坦丁堡匹敌。

此外,由于基督教的传入,基辅罗斯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这就更密切了基辅罗斯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加强了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扩大了它同其他欧洲国家的联系,这些都有利于基辅罗斯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基辅罗斯的国际地位,使它跻身于欧洲文明国家的行列。五、骨肉相残:王冠的诱惑

1015年7月15日,弗拉基米尔大公病逝。弗拉基米尔共有10子2女,当时几个儿子除早逝者外都在各地镇守,只有斯维雅托波尔克在基辅。斯维雅托波尔克生性狠毒,早就觊觎着大公王位,此时天赐良机,他决心干掉所有的兄弟,一个人统治罗斯国家。他接连派人刺杀了鲍里斯、格列布和斯维雅托斯拉夫三个兄弟,然后在基辅就任大公位。这使他获得了一个“罪大恶极”的骂名。

当时在诺夫哥罗德镇守的雅罗斯拉夫获悉自己的骨肉兄弟接二连三惨遭屠杀的消息后十分震怒,知道如不动手除掉斯维雅托波尔克,自己也将遭毒手,于是率领4000人的军队前去讨伐,打败了斯维雅托波尔克,占领了基辅。

斯维雅托波尔克战败后,逃到波兰,向其岳父——波兰国王鲍列斯瓦夫求援。鲍列斯瓦夫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力大无比,作战勇敢,人称“勇者”。他看到爱婿落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何况只要扶爱婿坐稳江山,还可乘机夺回被基辅罗斯占领的土地,于是他亲率大军,直趋基辅。雅罗斯拉夫闻讯后,率军迎击,但被打得大败,逃回诺夫哥罗德。斯维雅托波尔克重新占领了基辅,鲍列斯瓦夫则携带着掠夺来的大量财宝返回波兰,顺便占领了被弗拉基米尔夺去的切尔文等地。

雅罗斯拉夫逃回诺夫哥罗德后,心灰意冷,本想流亡海外,但其表叔君士坦丁·多布雷宁率众砸毁了雅罗斯拉夫的船只,表示要破釜沉舟,誓与斯维雅托波尔克决一雌雄。雅罗斯拉夫深受感动,于是重整旗鼓。他同瑞典国王奥拉夫三世结盟,娶其女英格爱尔达公主为妻,赢得了瑞典的支持,又招募了大批瓦良格人,重新杀了回来,再次占领了基辅。斯维雅托波尔克兵败后又去向佩切涅格人求援,搬来救兵,和雅罗斯拉夫决战,再次战败,狼狈逃窜,最后病死在波兰和捷克之间的荒原上。

然而内争并未就此结束。1024年,远在亚述海附近特穆托罗坎坐镇的另一个兄弟姆斯季斯拉夫率军侵入罗斯内地。经过两年对峙,兄弟俩都厌倦了这种骨肉相争的生活,于是举行谈判,缔结了和约,规定两人分河而治:第聂伯河左岸由姆斯季斯拉夫占据,右岸归雅罗斯拉夫统治。从此两兄弟相安无事。10年后姆斯季斯拉夫病故无嗣,雅罗斯拉夫接管其权力,基辅罗斯复归统一。

雅罗斯拉夫在位35年(1019—1054),也是基辅罗斯有作为的大公之一。他学识渊博,人称“智者”,在位期间竭力推广传播基督教,在全国兴建了许多教堂,前面提到的著名的基辅索菲娅大教堂以及同样辉煌的诺夫哥罗德索菲娅大教堂即是在这一时期兴建的。他也派人翻译、抄录了大量希腊经典著作,在基辅索菲娅大教堂内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图书收藏室,把它们收藏入内。他本人则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对《圣经》顶礼膜拜,每日诵读,常常到教堂做礼拜。雅罗斯拉夫还制定了一部法典《雅罗斯拉夫法典》,又被称为《最古老的罗斯法典》,它同其后几位大公制定的《雅罗斯拉维奇法典》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法规》一起构成《罗斯法典》,这标志着基辅罗斯的封建社会正在走向成熟有序,是研究11—12世纪基辅罗斯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重要史料。

雅罗斯拉夫不愧为“智者”。76岁那年他病入膏肓,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把几个儿子叫到病榻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和睦相处。你们是同父同母的同胞手足,如果你们互相友爱,上帝将同你们在一起,帮助你们战胜敌人;如果你们陷入仇恨、纷争和内讧,便是自取灭亡,将使自己的先辈缔造的国家毁于一旦。”然后宣布传位于长子伊兹雅斯拉夫,要众子像遵从父命那样服从长兄,要长子帮助受欺侮的弟弟。同时,其余几个儿子各有所封:斯维雅托斯拉夫任切尔尼哥夫王公,弗谢沃洛德任佩列雅斯拉夫王公,伊戈尔任弗拉基米尔王公,维雅切斯拉夫任斯摩棱斯克王公。

雅罗斯拉夫死后,几个儿子起初还能和睦相处,但不久便发生内讧。1073年,次子斯维雅托斯拉夫联合三子弗谢沃洛德打到基辅,赶走长兄,自任大公,伊兹雅斯拉夫亡命波兰。4年后伊兹雅斯拉夫率波兰军返回基辅,赶走弗谢沃洛德(斯维雅托斯拉夫已死),恢复大公位,弗谢沃洛德退踞切尔尼哥夫。不久斯维雅托斯拉夫之子奥列格和维雅切斯拉夫之子博里斯联合进攻叔父弗谢沃洛德,弗谢沃洛德败逃到基辅求援,伊兹雅斯拉夫和弗谢沃洛德联合出击,大败奥列格和博里斯,奥列格逃亡,博里斯被杀,伊兹雅斯拉夫也阵亡,弗谢沃洛德继大公位。1093年,弗谢沃洛德病逝,伊兹雅斯拉夫之子斯维雅托波尔克继大公位。至此,智者雅罗斯拉夫的几个儿子都已亡故,争权夺利的斗争转移到了其孙子辈。

1097年,由于南方草原的波洛夫齐人不断侵扰,雅罗斯拉夫担任各路王公的6个孙子,聚会于柳别奇,商议道:“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挑起纷争,毁灭罗斯国家呢?波洛夫齐人为了劫掠我们的土地,最高兴挑起和看到我们之间的战乱。从现在起我们要齐心协力地保卫罗斯国家,保卫各自的世袭领地。”他们口吻十字架宣誓道:“今后,如若有谁对他人图谋不轨,我们和正义的十字架将一致诛伐他!”这次会议改变了雅罗斯拉夫确定的基辅罗斯大公和各领地王公由众子从长到幼次第继承制,确定各领地世袭,基辅大公仍由长位者轮流坐庄。这样一来,基辅罗斯实际上出现了一种分封割据的局面,基辅大公丧失了对其他领地的政治控制。到12世纪,基辅罗斯分裂成了许多独立的公国。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经过短暂的辉煌走向衰落。六、俯首称臣:金帐汗国来袭

13世纪初,正当基辅罗斯各公国忙于互相征战之际,远在亚洲腹地的蒙古草原狂飙突起,并铺天盖地而来,吞噬了中亚、西亚,吞噬了东欧、中欧,也吞噬了基辅罗斯。

早在唐朝时期,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河上游一带就居住着一个被称为“蒙兀”(蒙古的唐代汉文译名)的部族。大约在唐代末叶,蒙古一部逐渐西迁到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不儿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地区。当时蒙古族尚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西迁后其和中原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特别是铁的输入促进了其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度迅速瓦解,私有制日益发达,形成了世代当首领的“那颜”(蒙古语贵族的音译)和依附于贵族的“哈剌抽”(蒙古语平民的音译)。各部贵族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扩大统治地域,互相争战不休。在诸部争战中,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的势力逐渐壮大,先后打败其余各部,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大会),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成吉思汗雄图大略,作为一代天骄,他并不满足于只在蒙古草原上弯弓射大雕,建国后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他首先向其近邻用兵,1205年、1207年和1209年三次攻入西夏,迫使西夏称臣纳贡。紧接着全力攻打金朝,迫使金国皇室献上公主、金帛请和。在降服近邻后,成吉思汗便开始劳师远征。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开始第一次西征。蒙古人本是游牧民族,个个身体剽悍,能骑善射,加之长期征战,人人骁勇无比,第一次西征便长驱直入,越过青藏高原,深入到中亚细亚,灭了花剌子模国。然后,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继续西征。哲别、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攻城略地,过关斩将,接连征服波斯、高加索诸国,又翻越高加索山脉,击败沃舍梯人和波洛夫齐人,直逼第聂伯河。

在第聂伯河一带游牧的波洛夫齐人的首领忽滩汗是罗斯加利奇公国王公姆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的岳丈。他面对即将袭来的蒙古旋风惊慌失措,只得向贤婿求援,说:“今天鞑靼人夺走了我们的土地,明天就来夺你们的土地。”姆斯季斯拉夫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但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单凭自己一个小小的公国很难抵御蒙古大军的金戈铁马,于是向罗斯各公国王公修书,建议共同抵御鞑靼蒙古的侵略。他在信中恳切地说:“弟兄们,如果我们不去帮助波洛夫齐人,那么他们就会隶属于蒙古人,蒙古人的势力就会更加无法抵挡。”他还提议在基辅聚会,共商大计。姆斯季斯拉夫的提议得到了几位王公的响应,他们在基辅聚会后一致决定:“同波洛夫齐人一道抵御蒙古人,与其在自己的城邦中打仗,不如在别人的土地上迎击。”

1223年夏初,罗斯诸王公率军偕同波洛夫齐人前往迎击蒙古军。在流入亚述海的卡尔卡河下游三角洲一带罗斯军和蒙古军主力遭遇,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激战。人称“勇王”的姆斯季斯拉夫不等和诸王公协商,便和几个年轻王公及波洛夫齐人一起冲入敌阵,展开厮杀。也许是蒙古军过于勇猛,也许是被蒙古军的威名吓破了胆,波洛夫齐人首先招架不住,败下阵来,四下逃窜,这就乱了罗斯军的军心。蒙古军见状,乘胜追杀过来,罗斯军舍命抵抗,但仍然无法阻挡,终致全军覆没,六个王公阵亡,只有加利奇和沃伦王公幸免于难,率残部脱逃。

当这场激战正在进行时,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罗曼诺维奇和其余几位王公却驻扎在附近的山寨中按兵不动,袖手旁观。蒙古军在结束战斗后,便掉头包围了剩余罗斯军的兵营,发起了猛攻。罗斯军拼死抵抗了三日,在获得可保全性命的许诺后缴械投降了。然而蒙古军却违背诺言,将投降的罗斯王公、官兵全部杀死,罗斯军无一生还。

蒙古军在击败罗斯军后,继续向北进犯,但在伏尔加河一带遭到保加尔人的袭击。此时蒙古军西征已经历时四年,跋涉路程也逾万里,长时期的连续作战与跋涉使蒙古军损失惨重,疲惫不堪,急需休整。于是哲别和速不台下令掉头东向,经哈萨克草原返回。

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军无论是在对其近邻用兵还是远征中,所到之处肆意烧杀掳掠,野蛮至极,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社会发展造成极大损失,为世界历史书写了悲惨的一页。

哲别和速不台返回后,成吉思汗对他们取得的辉煌战果极为高兴。1227年,正当成吉思汗命令长子术赤准备第二次西征,进一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