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创作——研究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9:17:33

点击下载

作者:卢济威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设计创作——研究与实践

城市设计创作——研究与实践试读:

前言

现代城市设计在我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的补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虽然城市设计在全国已相当普及,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千城一面的状况还是笼罩着全国各地,城市设计能不能建构城市特色引起业界的思考。国内外很多优秀的特色案例,大多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我国的城市化还有一定的发展期,快速的城市建设能运用城市设计发展城市特色吗?这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等都属于空间环境范畴的学科,现代城市设计发展较晚,而且城市设计工作者大多是从前两专业转变过来,不可避免地会承袭前者的设计方法,城市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组织结构、城市设计有没有自己的设计方法体系,这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提出城市功能空间交混的城市活力理念,反对机械的功能分区,城市规划也接受了这个观念,但在大尺度的二维的规划实践中很难做到。我在21世纪初提出城市设计整合论,2004年发表了《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论文,作为一种方法,寻求城市空间组织过程“分”与“合”互相依存辩证关系的统一。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城市设计实践中,总结国际上在地下及空中公共空间建设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自己在滨水区城市设计过程,探索为克服防汛堤坝对城市亲水性的阻隔,而组织新的城市基面的实践中,领会到多基面城市空间结构组织对城市设计实现城市立体化的重要性,当然,也由于本人长期研究山地建筑,从对山地城市多基面的理解、借鉴中得到启发。在以上基础上再加上对传统城市空间组织方法的梳理,逐步形成城市设计形态组织方法的构想,于2009年发表了《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一文。本书的写作过程还借鉴了文学、绘画和建筑设计等的相关创作理论。

城市设计创作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其理论的形成也必然与创作实践紧密联系,为此本书分为两篇:理论篇和实践篇,上下篇相互佐证、补充,成为一体。

城市设计创作方法,正像创作追求个性一样,不会是唯一的,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也会因人而异。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只求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们一起为探索我国的城市设计创作理论而努力。

本书是我与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的同仁们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这里要感谢我的同仁,还有一大批与我们共同进行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另外写作过程中在资料整理方面得到张灵珠、孟昭财与何宁三位同学的帮助,也一并致谢。卢济威于2012年1月

第一篇 城市设计创作

卢济威 庄宇●城市设计的创作性●强调创作性的必要性●城市设计创作过程与方法●目标策划——城市设计创作的灵魂●构思——实现目标的策略●城市形态组织方法——创作技巧●结语

1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

城市设计具有创作性,因为城市设计是创作活动,是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复杂精神劳动,因此须极大地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包括敏锐的感受力、深邃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充分的概括力和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

当然城市设计还有它更重要的一面,要解决市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为大众提供舒适、方便、清洁和悦目的城市环境,还要解决城市的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绿色生态和市政设施等的组织与建构问题。

城市设计既有物质技术特征,又有艺术创作特征,这就决定了城市设计创作不同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和戏剧等纯艺术的创作。

1.1 城市设计创作性首先表现在对城市空间和形体的塑造

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目标而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塑造形象是艺术创造的最主要特征,没有形象,艺术本身也就不存在。城市形象不像文学等艺术作品那样为表现形象再现对象世界,而是通过自身的造型表现出来,成为造型形象。这种形象具有空间性、形体性和序列性特征。空间形象的创作、建构会给人们产生各种艺术感受:结构严整、节奏缓慢,给人威严肃穆之感;结构舒展、婀娜多姿,给人轻松愉快之感;结构模糊、若隐若现,给人意外景象之感。具有时间艺术特征的城市空间序列是人们体验、欣赏城市美感的重要途径,空间序列可能使人形成步移景异,对景多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也可能让人感受到节奏多变、旋律紧扣,仿佛陶醉在交响曲的奏鸣中。同时城市设计的序列空间也会像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的情节组织那样,有序景—发展—高潮—转折—结景等过程。

1.2 城市设计创作性同时也表现在创作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城市设计创造性思维首先是由于人类对城市品质的追求决定的,人类建设城市既为了生活、工作、交通、休闲等功能要求,又为了追求美的形象,也就是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表现在城市设计的思维特征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在城市设计创作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存、交叉组合。创作意图是作者艺术创作目的形成的过程,也是城市设计的目标策划过程,通常更多地运用理性、逻辑思维;而到构思阶段就更多地运用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激发顿悟、灵感的产生;在作者心智创作力发挥最淋漓尽致时,也会运用逻辑思维,从规划条件、交通行为和市政工程等方面进行制约;当进入构思方案评价、综合阶段,同样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整合过程。其次城市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还表现在城市设计形成过程诸矛盾解决的过程,城市是极其复杂的有机系统,发展过程各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矛盾,包括人与车、历史与未来、活力与景观、防汛与亲水、紧凑与拥挤等各种矛盾,其分析、梳理、整合和赋形共生,寻求超常、巧妙和整体,都需要运用逻辑与形象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

2 强调创作性的必要性

2.1 特色危机与创作性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所表现出的意象。特色包括外显的物质意象和内涵的非物质意象两部分。外显的城市特色反映在城市格局、标志空间、形态风格、色彩等方面;内涵的特色反映在城市活动、社会习俗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集中表现,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形成了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以皇权为核心的北京(图2-1 a),以陆家嘴为城市标志的上海(图2-1 b),小桥流水情调的苏州(图2-1 c),白墙、红顶、绿树、蓝天色调的青岛,奥斯曼庄严城市的巴黎(图2-1 d),顺应自然的瑞士伯尔尼(图2-1 e),反映现代山城的香港(图2-1 f)等等。

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全球化的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趋同性,出现了所谓的特色危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全球化影响,高速城市化,使很多历史城市的特色不断消失,表现在肌理、结构遭到破坏,文化传统淡化,以致缺乏城市的认同感和场所感;新城建设不顾旧城的根,自成体系;向外国城市、大城市“借鉴”,引进“模式”,抄袭“形态”;大轴线、大广场、景观大道、摩天楼到处泛滥,唯独缺乏个性,形成所谓千城一面的景象。

城市设计发挥其创作性,属于空间艺术创作范畴,必然具有追求城市个性的特征。从建构城市特色出发,追求独特自然地貌的发扬,历史文化的传承,反映特色行为的空间格局、特色象征的标志和容纳特有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等。城市设计创作是构建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图2-1 a 北京图2-1 b 上海陆家嘴图2-1 c 苏州图2-1 d 巴黎图2-1 e 瑞士伯尔尼图2-1f 香港

2.2 城市竞争与创作性

全球化过程中,城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创新是适应竞争需要、推进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城市创新包括创新文化、吸收创新人才和发展旅游等,这些都要求有创新的空间环境,规避因循守旧、模仿抄袭、千篇一律。

2.3 业界的认知与创作性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规划,取得显著的成绩,很多城市达到控规全覆盖,而且城市设计得到广泛的推广,然而特色的城市环境仍不多,究其原因还是对城市设计创作性的认知不足,主要表现在城市形态模式化,例如严肃对称的市政广场、滨水区由低到高的建筑布局、车站枢纽的广场加轴线等等,没有从创作的视角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城市空间形态创造性地整合。

3 城市设计创作过程与方法

城市设计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根据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技术和美学等发展的需要,建构城市空间与形体环境的设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应该密切结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补充。城市设计有两个层次:①理念、方法层次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②操作层次仅在一部分的城市规划阶段进行。操作层次,根据其工作方法特征,一般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两类:前者重点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体系,包括空间结构、土地使用空间、公共空间、交通空间、空间景观、生态与历史文化空间和重点区域、节点等;后者在研究城市形态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体系、要素的整合。实践中局部地区城市设计运用得更多,它更强调三维性、整合性和创作性。

3.1 城市设计两阶段

——城市设计研究和城市设计导则编制

第一阶段:城市设计研究,也就是城市设计方案阶段。这阶段研究内容包括调查研究,与上位规划对接,制定目标、原则,方案设计,比较、修正,综合方案。

第二阶段:导则编制阶段。根据城市设计研究的成果编制提供规划管理要求的导则,通常包括体系导则和地块导则,导则分刚性、柔性和弹性三类。刚性属严格控制的规定,不得变动;柔性是引导性的,在符合目标和原则的条件下可作适当调整;弹性属建议性的,工程设计可根据城市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方案。

3.2 城市设计创作过程

城市设计创作过程主要反映在第一阶段的目标策划与方案设计过程。目标是创作的基本意图,目标策划是复杂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设计师要运用的智慧是寻找环境资源的特质、分析区域功能的行为、前瞻城市发展的趋势、提出设计目标,这目标具有特殊性,具有因地因时特征,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是建设特色城市的依据。方案设计是创作的主体,由两方面组成,首先要通过若干个构思实现目标,也就是用城市设计语言将概念性的目标变成形态;从而运用整合的手段构建空间结构,并逐步形成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方案。

3.3 创作的基本环节

从上述的创作过程可以看出,实现城市设计艺术创作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运用下列环节:(1)目标策划——创作灵魂;(2)构思——实现目标的策略;(3)城市形态组织方法——创作的技巧。

4 目标策划

——城市设计创作的灵魂

目标策划是主题创作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任何艺术创作过程都有创作动机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立意”的过程。我国古代文学家在总结创作经验时,有“文贵立意,意在笔先”的提法。通过“立意”,才能激活创作机制,它是创作的灵魂,是创作的导向,是最富活力、最有价值的创作动因和内涵。它使观念(思想)和技巧上下贯通,避免创作中“为技巧而技巧”,“为形态而形态”的创作现象。“立意”在城市设计中就是目标策划,它是设计对象特色形成的源泉,也是优质环境建构和可持续发展保证的基础。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有终极目标,但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城市设计目标通常是指城市发展阶段的目标,它不是终极的,为此城市设计必须考虑可持续性,也就是说要为城市不断发展提供可能性。

城市设计目标是对城市形态特征的追求,而城市形态与城市的主要功能紧密关联,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城市设计目标包含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两部分内容。

对于具体地区的设计目标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这个地区特有的目标,具有因地、因时性;第二层次是一般城市都必须具有的目标,即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合理的土地空间使用,活跃的公共空间建构,有序的交通空间组织,优美的空间景观和巧妙地利用自然和历史环境等。第二层次的目标是通用的,不必专门策划,为此本章的目标策划主要针对第一层次目标。

城市设计目标策划,通常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功能定位,它本身就是策划内容;其次是环境资源的提炼,这是探寻设计对象特色的主要手段;第三是密切联系城市发展理念,为的是适应城市动态过程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1 功能定位

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因为功能决定区域的行为活动模式,从而形成区域的空间形态。城市由不同的功能区组成,包括市中心区、CBD、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居住区、交通枢纽区、旅游休闲区、历史保护区……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可能是单一功能,也可能是复合功能。城市设计要分析确定设计区域的功能特征通常要通过两个途径:①上位规划的定位;②根据区域的条件分析研究提出合理的功能发展,这是自下而上的思考。综合两方面的功能要求,从而确定单一的或复合的功能定位。

4.2 环境资源的分析与提炼

城市设计开始与城市规划一样要对基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土地利用与建设状况、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等,这些资料的收集是设计的基础。

然而就城市设计创作而言,要从这些资料的分析中提炼出能推进创作构思的环境资源更显重要。环境资源有正资源与负资源之分,正资源能通过“发扬”促进创作的展开。例如,地铁站枢纽就是正资源,城市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它发展地下空间,提供功能交混的紧凑型建设和组织适宜交往的步行系统等;又如历史文化遗迹,城市设计不但要将它保护好,更要运用它推进发展区域的文化、经济活力,使其成为景观的标志;再如新区建设中的老城区,它是新区的活力源,我们看到很多抛开老城区建设的新区,虽景观很好,但长期缺乏活力,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老城区的活力介质,从新区的中心位置选择、组织新旧区的机能联系等方面以吸收老城区的活力营养;另外还有独特的山体、河流、民俗活动等都能成为正资源。负资源能通过“克服”其对环境的影响,作为创作的源泉,例如河流的堤坝、穿越城市的铁路等。随着城市防汛要求的提高,很多堤坝高达3m以上,是人民安全生活的保证,也是市民亲水的障碍,如果在城市设计中能认真地探索并克服障碍,会出现很多立体的空间布局结构,从而形成独特的城市形态。吴江市滨湖新区中心城市设计(创作实例4)、上海外滩滨江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13)、漳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1)、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及滨江公园设计(创作实例10、11)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环境资源是要提炼的,从调查资料收集到提炼出环境资源是一次认识的飞跃,既要凭设计者的经验,又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

4.3 城市发展理念运用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21世纪已有一半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地球已进入城市地球时代,中国也已达到50%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如果以城市化水平50%~60%为界,50%以下为前期城市化阶段,60%以上为后期城市化阶段,那么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后,城市化的速度将变缓,城市建设的模式会发生变化,建设理念也会变化,这必然影响到城市设计理念的转变。

中国即将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这比西方先进国家要晚半个多世纪,所以西方国家先进的发展模式是我们必须要借鉴的,当然在借鉴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世界的变化与我们的国情。归纳一下,我们认为当前城市发展理念应追求以下几点:

1)生态化城市——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追求(1)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紧凑城市转变;(2)由平面型向立体基面的立体化城市转变;(3)由孤立发展地下空间向地下城市化转变;(4)由匀质城市向公交枢纽集聚化转变;(5)由硬质城市向绿色城市转变。

2)人性化城市——城市以人为本的追求(1)由静态历史保护向新旧共生动态历史文化延续转变;(2)由汽车为主导向机动化背景下的步行城市转变;(3)由适应汽车视觉的大尺度城市向适应体验和交往的亲和城市转变。

3)活力化城市——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追求(1)由简单的功能分区向空间交混的活力城市转变;(2)由单纯景观城市向景观与活力共生的行为城市转变;(3)由要素分离向要素整合的有机城市转变。

城市建设发展设计理念,既具有适时性又具有前瞻性,恰当地运用设计理念有利于把握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同的地区在城市设计中运用的设计理念也应该有所选择,必须做到因地与因时而制宜。例如在旧城区更新的城市设计,往往运用新旧共生的理念;在交通枢纽区域运用TOD理念;在步行区与滨水区运用人性化理念、机动车背景下的步行化理念;在CBD区域运用功能空间交混和景观活力共生理念。

目标策划与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设计前的一项工作,通常包括设计目标、计划与打算。

城市设计委托方在委托前通常对设计要求,包括目标等进行研究,提出任务书,但也有很多委托方只有个朦胧的想法。无论哪种情况,城市设计都要从创作角度对创作方向进行研究,通过《项目建议书》提出城市设计创作目标,或修正委托方的目标建议。目标的确定是设计者与委托者的共同追求,也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劲”使到一起。当然,目标策划还会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深化。

在确定目标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设计者往往会对设计选址和范围提出修正意见。例如徐州贾汪区(新区)中心的城市设计(图4-1)(创作实例5)。总体规划在贾汪的老城区东侧发展新区,最初规划在新区的几何中心建设新区中心,经研究,考虑到老城的繁华区2靠近东侧,而贾汪区发展规划为26.4km用地、24.8万人口的规模,不宜建设两个中心,为此建议将新区中心西移,与老城的繁华区结合在一起,形成功能、活力和景观互补的区中心。图4-1 徐州贾汪新老区结合的中心

5 构思

——实现目标的策略

构思是实现城市设计目标的形态表现策略。构思首先必须紧扣目标主题,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系统设计上。例如常州火车站南广场地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9),为了将广场改造为具有交通枢纽特征的市民广场,必须将广场前分隔广场与关河的城市道路改到地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亲水的吸引市民的优质环境。虽然这条道路对城市南北向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但为了实现目标,必须抓主要矛盾,运用组织新的交通环道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5.1 构思应该运用城市形态作为实现目标的策略

设计目标是抽象的概念,要变成具象的城市,必须将抽象变成具象,将概念变成形象,也就是运用城市设计语言实现城市设计目标。掌握城市设计语言是城市设计师的基本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则只能在城市设计中阐述“要做什么”,无法阐述“怎样做”,或仅用程式化的、通用化的形态模式应对目标。

5.2 构思应该力求新颖、巧妙

所谓新颖,即化常态为超常。当前我国的很多城市设计与规划一样,寻求普适的形态规律,寻求形态模式化应对理念,缺乏独特性。所谓巧妙,即化繁琐为简明。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行为对应能形成较佳的环境,如果让城市空间能容纳多种功能行为,用简洁而非繁琐的空间形态满足复杂的功能,是设计师巧妙构思的本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设计成下沉式、整合联系建筑群的地下空间,而且满足夏天休闲交往和冬天溜冰的功能,确是一个构思巧妙的设计(图5-1)。

5.3 构思应该贯穿在设计创作的全过程中

构思既要实现城市(或区域)特色创作目标,同时还要实现城市基本要求目标;构思主要应把握全局促进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应重视局部和细部的创作。人们的审美往往局限在人的视角范围,为此,节点设计对于城市设计的创作不可忽视,就其作用来说,有时甚至影响到全局,例如地标、对景、核心广场等,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图5-1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资料来源: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6)

6 城市形态组织方法

——创作技巧

城市形态组织方法是城市设计创作的技巧,是实现设计目标、形成设计构思的工具。

城市形态由空间形态和实体形态共同组成,它们在城市环境中相辅相成。城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具有相似的特征,都涉及空间形态组织问题,是形成其物质形象的基本方法,然而不同学科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方法。对于建筑设计,空间组织是其最基本的设计方法,由形态构成、空间组合和环境整合等方面组成,这些方面经长期的研究都已形成独立的方法论;对于室内设计,其空间组织包括空间建构与组合、界面组织、细部与陈设等;对于景观设计,其空间组织包括空间建构和地景组织等方面。当然城市设计的空间形态组织也有自己的方法——区别于其他空间环境等学科的方法,经作者研究归纳为:

·城市要素整合——空间实体要素的关系;

·城市基面构建——活动场所的竖向关系;

·城市空间组织——空间形成与组织关系。

6.1 城市要素整合

城市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包括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两部分。实体要素有:建筑、市政工程物(如桥梁、天桥、堤坝、风井等)、山体、自然林木等;空间要素有:街道、广场、绿地、水域等。这些要素在城市中以各种方式整合成城市节点或城市区域。

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体系通过各种控制线将城市要素分割开来,自成体系进行管理,并由不同的专业进行分别设计,建筑由建筑师设计,道路、桥梁、地下空间等由市政工程师设计,绿地、河流、自然山体由景观设计师设计,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为政。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有机化趋势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市民的重视。首先,世界范围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人们从哲学层面对以还原论为主导的现代主义规划理论进行反思,正像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认为,以“物理方式表现的潜在逻辑性的社会概念”为特征的科学主义,是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的重要根源。还原论主要受“分析”的范式引导,系统论产生后,特别在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中,指出了分析还原方法的局限性,开始重视综合方法,在科学领域由综合的整体方法取代了以逻辑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现代城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整合的思维模式对城市规划的系统划分进行补充完善。其次,在城市建设实践中也不断促进城市要素整合的发展。城市活力化要求城市功能交混,城市空间交混,反对盲目的机械的功能分区;紧凑城市要求土地复合使用;地下空间发展必然形成与地面空间的立体交织;交通的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其他功能建筑空间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

以上城市实践和理念的发展,反映在城市形态上是城市要素的有机结合趋势,城市要素的整合是实现这种趋势的有效方法。要素整合通常运用要素开放与相互渗透手段,例如城市商业综合体开放出空间,让轻轨交通站设置其中;建筑屋顶开放出来,让城市道路在其上通过;商业建筑的内廊开放出来,让城市步行街深入其内等等。

城市要素整合的模式通常有:公共空间与私有领域整合;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整合;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整合;交通空间与其他功能要素整合;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整合。

6.1.1 公共空间与私有领域整合

随着城市紧凑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间会显得越来越不足,从而带来城市的拥挤、公共交往的缺损,以及城市活力的衰退。让公共空间伸入私有领域(例如建筑),有利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扩大,同时也能促进公共空间与私有领域的有机联系,活络血脉,推进城市步行化和人性化的发展。公共空间与私有领域整合的方法很多,列举如下:(1)公共空间位于建筑的屋顶

香港中环交易广场(图6-1),由于该地区二层步廊已成网络,将广场与步廊结合符合人的活动行为,为此在建筑屋顶上建空中广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科技中心屋顶城市广场(图6-2),建筑伸入水面,市民通过斜坡到达广场,在广场上观景并进行各种活动。图6-1 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空中广场图6-2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科技中心屋顶城市广场图6-3 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2)城市活动基面建在建筑屋顶上

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图6-3),为了让地面形成步行空间,进入区域,就通过大转盘将车行与人行空间引到二层城市基面,在此基面上有车行道,也有广场、绿地等。(3)公共空间伸入建筑架空层

香港汇丰银行(图6-4)。(4)公共空间进入建筑(或建筑综合体)

香港朗豪坊商业综合体(图6-5),实际上是城市综合体,综合体内有三个城市公共空间,分别位于地下2层、地上3层和地上11层的基面上,相互均有自动扶梯直达,地下2层连地铁站,地上3层为主广场,能容纳各种城市活动,地上11层为娱乐中庭。图6-4 香港汇丰银行底层架空图6-5 香港朗豪坊商业综合体图6-6 城市廊道(资料来源:孙凌波.朗豪坊,香港,中国[J].世界建筑,2007(10):90)

19世纪意大利和法国的一些城市廊道(图6-6)都是城市公共空间伸入建筑的实例。

6.1.2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整合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结合、渗透既有利于景观的活跃,也能促进土地的复合使用和提高人工环境的绿色生态化。图6-7 澳大利亚堪培拉国会大厦屋顶覆土图6-8 遂昌县城中心城市设计建筑局部覆土成山丘(1)建筑与绿地立体重叠

澳大利亚堪培拉国会大厦的屋顶覆土(图6-7),形成起伏地形,让市民在其上活动,而且增加绿地面积。浙江遂昌县城中心城市设计(创作实例20),三河口处,茶室、餐饮底层,屋顶覆土形成小丘,山水相映(图6-8)。(2)城市公园与交通空间立体整合

美国西雅图滨海区有三条交通线(城铁轨道、第9大道和第10大道)将城区与艾略特海湾隔离,城市雕塑公园(图6-9),以连续的折叠起伏的“Z”形绿色平台跨越交通线,既立体整合了绿地与交通空间,又整合了城区与海湾,获美国2007年景观设计协会荣誉奖。(3)运河与建筑融于一体图6-9 美国西雅图城市雕塑公

1988年建成的美国圣安东尼奥市运园河中心(the San Antonio River Center (资料来源:http://Mall)(图6-10),是一个集商业、旅游、www.landscape.cn)娱乐、会议于一体的综合体,城市设计将城市的运河引入场地,建尽端式河湾码头、架空天桥、咖啡座平台等,使水与建筑穿插交融。(4)建筑与水体立体整合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中心轴上的禹王桥(图6-11),桥廊集旅游购物与休闲于一体,形成水与建筑整合的佳例。荷兰鹿特丹在桥上建公寓(图6-12),形成另一个水与建筑整合的例子。佛罗伦萨的Ponte Vecchio街桥(图6-13),将整整一条商业街跨越河流,形成自然水体与街道立体整合。图6-10 美国圣安东尼奥市运河中心综合体(资料来源: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图6-11 北川新县城中心轴上的禹王桥图6-12 荷兰鹿特丹的桥上公寓图6-13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Ponte Vecchio街桥

6.1.3 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整合

城市是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的长河为城市积累了绚丽灿烂的文化和载体,历史建筑与环境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续,而新的建设为城市增添生命与活力。新、旧建筑和环境相互依存,然而如何使它们有机联系、整合,形成优美的环境是城市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整合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有机穿插整合、新旧衬托整合和轴线串联整合三种。(1)有机穿插整合

多伦多布鲁克菲尔德广场(Brookfield Place)是一个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其中长130m的玻璃拱廊与作为历史保护建筑的原招商银行重叠,城市设计将招商银行有机地组合到拱廊内,成为新老共生的佳例(图6-14)。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图6-15),原是工业运输铁路高架线,作为历史记忆被保留下来,并于2009年被改造为供市民休闲的公园,改造过程中插入一个现代宾馆,跨越高架公园,两者在形态上有机整合,而且活跃了公园的空间环境。奥地利维也纳斯比特劳-兰德高架桥住宅区(Spittelau Viaducts Housing)(图6-16)的高架桥是历史的城市设施,位于居住区建设范围,扎哈·哈迪德将保护的高架设施与住宅建筑穿插建设,有机整合成一体,形成形态独特的城市意象。柏林波茨坦广场(图6-17)是旧城重建中历史与现代意象有机整合的例子。波茨坦广场是柏林的中央商务区,二战中全毁,东西德统一后重建,根据伦佐·皮亚诺1992年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该设计方案既追求柏林19世纪形成的多层、周边式街区的形态特征,又充分考虑21世纪新时代发展趋势的特征,并对此进行整合,因而在国际竞赛中一举夺标。2001年建成的上海新天地(图6-18),在上海石库门里弄街区内引入现代城市生活,有机地插入现代建筑和喷水池等环境小品,使城市的历史与现代因素在街区层面有机整合,形成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保护并弘扬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图6-14 加拿大多伦多布鲁克菲尔德广场图6-15 纽约高线公园及被宾馆跨越下的空间图6-16 奥地利维也纳斯比特劳-兰德高架桥住宅(资料来源:作者不详.斯比特劳-兰德城市住宅[J].A+U中文版,2006(10):72~77)图6-17 柏林波茨坦广场图6-18 上海新天地(资料来源:沙永杰,钱宗.上海新天地[M].罗小未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9)(2)新旧衬托整合

城市中历史与现代要素在一起时,以形态关系来说,要求和谐共生,最简单的方法是协调,通常在新要素中安插历史符号和元素,但往往时代特质表现得不够。另一种方法是衬托整合,也就是新与旧的要素各自保持自己的时代特质,即所谓“对比”手法,但对比不一定能达到和谐,通常两者运用衬托方法可达到和谐。加拿大渥太华历史教堂(图6-19)紧贴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运用玻璃幕墙衬托教堂,再现教堂的映影,使新、旧建筑有机整合。巴黎罗浮宫改造(图6-20),将扩建的地下空间出入口运用玻璃金字塔安排在轴线的中心,由于历史的罗浮宫和现代的玻璃金字塔在尺度和材质上的对比,达到了历史环境衬托现代环境的效果,而且使历史环境增加了活力。新加坡驳船码头(图6-21)是城市尺度的新、老环境衬托的案例,驳船码头区是新加坡开埠初期的历史记忆,紧靠的现代商务区高楼大厦作为码头历史建筑群的背景,以现代衬托历史的方法,使新加坡河区域形成独特的风景线。(3)轴线串联整合

这种整合方法通常运用在城市区域尺度以整合新老城区。最典型的例子要算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及其延伸(图6-22),从东南的罗浮宫到西北的拉德芳斯新区,形成一条整合历史与现代的城市轴线,轴线通过小凯旋门、协和广场的方尖塔,到星形广场的凯旋门,直至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拉德芳斯现代大拱门,同时又回到罗浮宫前由贝聿铭大师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历史与现代要素穿插的轴线分别整合轴线周边的历史和现代建筑,凸显了巴黎城市的历史与现代共生特征。图6-19 加拿大渥太华教堂与玻璃幕墙建筑紧贴,再现映影图6-20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历史建筑衬托新建筑图6-21 新加坡驳船码头——新建筑衬托历史建筑现代大拱门星形广场凯旋门协和广场方尖塔小凯旋门现代金字塔(资料来源:http://www.flickr.com)图6-22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整合新旧城市建筑(资料来源: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7)

6.1.4 交通空间与其他功能要素整合

交通体系是城市最活跃的要素,像人的血管一样渗透到全身肌体,它是统合城市各要素的空间主干,必然与各城市要素紧密结合。现代城市交通技术高度发展,不同类型的交通空间频频出现,交通空间向城市要素空间渗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交通空间与城市其他功能要素的整合成为有机化城市的重要方法。(1)慢速轨道交通与步行区(或广场)整合

地面有轨电车由于其速度较慢,通常可以与步行空间交混。如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克雷伯广场及步行区(图6-23)有轨电车与步行街区整合。(2)城市道路与建筑穿插整合

荷兰海牙ING银行总部大楼跨越城市道路(图6-24),道路与建筑有机整合,既使分别位于路两侧的建筑联成一体,又成为鹿特丹的地标。(3)轨道交通站与建筑(或综合体)整合

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轻轨穿越建筑(图6-25),轻轨站设在第三层建筑内;日本北九州小仓站轻轨终点站设在入口上方(图6-26)。(4)空中步行系统与建筑整合

香港中环奔达中心(图6-27)空中步行系统组织到建筑的造型中;德国汉堡出版中心建筑与城市轻轨站延伸的过街天桥系统穿插整合(图6-28)。(5)过街天桥与居住社区整合

荷兰鹿特丹的魔方住宅(Cube Houses)(图6-29),建在跨越城市道路的天桥上,形成独特的风景线。图6-23 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克雷伯广场及步行区(资料来源:http://www.flickr.com)图6-24 荷兰海牙ING银行总部大楼图6-25 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区轻轨穿越建筑图6-26 日本北九州小仓站的轻轨站设在四层入口处图6-27 香港中环奔达中心空中步行系统与建筑结合(资料来源:http://www.flickr.com)图6-28 德国汉堡出版中心建筑与天桥系统穿插(资料来源:范文莉.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44)a总体鸟瞰(资料来源:http://ditu.google.cn/maps)图6-29 荷兰鹿特丹的魔方住宅

6.1.5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整合

地球的土地越来越少,人类不得不向地下索要空间,然而地下空间气氛郁闷,给人畏惧感,为此城市设计探索如何将自然光、自然景引入,增加地下空间的地面感,并引入人流,从而提出通过对地下、地上空间的一体化思考,进行地下、地上空间的整合,促进地下空间环境的优化,推动地下空间,特别是地下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根据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整合方法。(1)为了获得自然光,地下与地上空间整合

日本札幌地下街与地面道路绿带整合设计采光口(图6-30);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街与地面住宅结合组织采光口(图6-31)。(2)为了引入自然景,地下与地上空间整合

福州八一七中路地下街地区城市设计,将地下街侧面的公园局部下沉,让地下空间获得自然景观,地下街犹如地面街(图6-32)。(3)为了导入人流,运用下沉空间作为中介使地下与地上空间整合

下沉广场:上海静安寺广场(图6-33),整合地铁站、地下商场和地面公园空间。巴黎雷阿诺(Les Halles)中心,运用多层下沉广场将地下商业与地面绿地和商业整合。纽约花旗银行集团(Citigroup Center)下沉广场(图6-34),将地铁通道与地面银行总部大楼通过四根巨柱整合于一体。

下沉街:鹿特丹市中心下沉街(图6-35),结合地铁站出口建下沉商业街,将地铁站及地下商店与地面商业街整合于一体,而且顺应市民的通勤行为。

下沉中庭:日本名古屋市“荣”中心,将椭圆形下沉广场上部加盖形成半开敞式的城市中庭(图6-36),将地下的地铁站、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和周边消费设施等与地面的公交车站、爱知县艺术中心2和NHK电视台名古屋中心等整合于一体。下沉广场面积约7500km,能举行音乐会、小型球赛、展览和集会等活动,而且不受雨天、日晒影响,是全天候的城市公共空间。图6-30 日本札幌地下街利用道路绿带设采光口(资料来源: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46)图6-31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街利用住宅天井作为采光口图6-32 福州八一七路地下街利用公园下沉获得采光与借景图6-33 上海静安寺下沉广场图6-34 纽约花旗银行集团总部图6-35 荷兰鹿特丹市中心下沉街(资料来源:http://davidcobbcraig.blogspot.com)图6-36 日本名古屋市“荣”中心城市中庭

6.2 城市基面构建

6.2.1 基面构建是城市立体化趋势的需要

城市基面是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公共空间。这里包含三层概念:①必须是城市公共性的;②必须能进行步行活动,当然也可通行机动车;③必须能通达建筑等要素。

人类总是喜欢在平原上建城,城市大都是单一基面,城市规划通常也是按单一基面组织的城市空间形态。然而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城市,特别是山地城市,为了适应地形起伏,会自然地形成不同标高的城市基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向地下索要空间,从单个建筑到城市区域,出现地下活动基面;20世纪,机动车无限地发展,人们为了捍卫步行的权利,出现人车分离的空中步行基面;新时代人们对防灾抗洪的要求越来越高,50年一遇、100年一遇、甚至1000年一遇的高堤坝屡屡出现,为了克服城市的亲水障碍,很多城市在探索地形重塑、寻求滨水区新的活动基面。城市中不同标高的城市基面不断出现为城市的立体化提供了基础。城市立体化是城市基面的立体化,也是城市基面多层化,这是城市紧凑化趋势的一种表现。城市立体化不是城市要素立体化,城市要素向来就是立体的,无论是建筑、桥梁、道路立交等要素都是立体的,城市设计主要研究城市基面立体化,有利于从城市尺度而非要素尺度组织城市空间结构。

6.2.2 城市基面的类型

基面的类型可分为:空中基面、地面基面、地下基面和倾斜基面等(图6-37)。下面主要介绍三种类型。图6-37 城市基面类型简图

1)空中基面

空中基面是指提供人们在空中(相对于地面)活动,并且作为与相关城市要素(如建筑)联系的公共空间。为此过街天桥就不能算作空中基面,因为它仅是步行设施立体化。城市空中基面有两种类型:①全步行的;②步行与车行共存的。(1)空中步行基面

这类基面在实践中运用很多,通常以二层步行系统出现,例如香港中环、金钟地区的二层步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二层步廊和日本千叶县幕张的二层步廊等。城市设计运用空中步行基面时必须认真研究其动力基础,切忌为空中而空中。日本北九州小仓火车站处在城市的中心区,为了使铁路轨道南北区域形成一体,20世纪90年代改建的小仓站避开三层的新干线(高铁)和底层的JR线(国铁),在二层设置城市公共通道,从而不断发展南北区的空中步行系统,串联相关的建筑(图6-38)(图6-28)。江苏吴江市滨湖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4),为了克服滨湖堤坝对市民亲水的阻隔,在滨湖商务区设置了二层步行系统,跨越堤坝。同时,将步行系统与架空的轻轨站结合,使商业办公和旅游者都很好地亲水,同时也使车流量很大的商务区实现人车分离。(2)空中城市街道

这种街道通常在起伏地形城市多见,在平地城市也有人为地形成。平地上的空中城市街道处在建筑之上,车行与步行并存,是城市设计为了一定目的构建而成的。例如北京的东方广场和伦敦的金丝雀码头金融区等。金丝雀码头金融区入口区(可参见前述图6-3)为了让地面层形成步行区,将车行移到二层,构建了空中街道,相关的建筑出入口也都处在这个空中基面。图6-38 日本北九州小仓站及周边二层步行基面

2)地下基面

地下基面是指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它可以独立形成(通常在城市地面公共空间下面),也可以与建筑的地下部分共同组成。能形成地下基面的通常有:地下街型、地下广场型和地下街网型等形式。(1)地下街型

地下街型是指商业与地下步行通道结合的一种街道,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多通道组成。有地下一层,也有地下多层。平面形状有线型、面型和复合型等形式(图6-39)。图6-39 地下街的类型(资料来源:吉迪恩.S.格兰尼,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0~152)(2)地下广场型

地下广场型是指面向地下广场组织商业设施的地下公共空间。广场通常呈下沉状,有自然光,往往也是进入地下街的入口。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地下广场(图6-40),由下沉广场和一条下沉街组成,周边面对商场和有关设施。(3)地下街网型

地下街网型是指形成网络状的地下街(图6-41)。通常在地下轨道发达和寒冷地区建设较多,这种网络往往是结合地铁站及周边相关建筑的地下部分渐渐地发展而成,当然要经城市设计的策划。

构建并组织地下基面,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发展的动力机制,如何将人引入地下是最关键的问题,地下轨道站显然是地下公共空间建设的发动机,先进国家和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发展得好的绝大部分都紧靠或围绕轨道站,例如台北车站,20世纪80年代将其移到地下后,相继向北、西、南建设了3条地下街和一个地下购物中心(图6-42);另外,下沉街、下沉广场和下沉中庭也是将城市人流引入地下基面的有效措施,福州八一七中路地下街地区城市设计作了有效的探索(图6-43),在近1km长的地下街设置了10多个不同大小的下沉广场,还有一条近300m长的下沉街,确保人流的导入。图6-40 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地下广场图6-41 加拿大多伦多地下街网系统(资料来源: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6)图6-42 台北车站转入地下后形成了周边地下街:中山地下街①、台北地下街②、站前地下街和新世界地下购物中心③(资料来源: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23)图6-43 福州八一七中路地下街城市设计——下沉广场的安排

3)倾斜基面

倾斜基面主要在山地城市中建构较多,通常运用大阶梯组织基面,两侧布置不同功能的建筑,中国传统城镇中有很多优秀的实例,例如四川的西沱镇、浙江温岭的石塘镇、重庆的磁器口和湖南的王村等。现代城市中四川攀枝花市炳草岗商业街处在倾斜的阶梯上;香港中环到半山区的斜街(图6-44),设有自动扶梯,是市民乐意活动光顾的去处,这条斜街还串联了多条城市盘山道路。图6-44 城市倾斜基面(资料来源: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3,45)

6.2.3 城市基面组织

基面建构、组织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方法,是立体化城市建构的主要途径。城市交通,特别是不同标高的轨道交通往往是立体基面构筑的主要动力。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图6-45),1986年SOM完成了城市设计,结合架空轻轨和地铁在基地设站的条件,组织了地下基面、空中基面和地面基面,形成了以步行优先的立体化城市。图6-45 伦敦金丝雀码头金融中心立体基面

6.3 城市空间组织

城市空间是人们赖以公共生活的场所,小到建筑之间的空间、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滨水区等,大到居住区、市中心,以至整个城镇。城市空间既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地方,也是人们审美的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地方,也是城市活力的发生地。

城市空间的特征随着时空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欧洲中世纪以围合的街道和广场形成城市空间的特征;西方现代主义时代追求开放的城市空间,形体决定论、超凡的构图形成以巴西利亚市中心为代表的空间特征;中国古代城市以“礼制”为思想基础的中轴对称、封闭、规整的街网,形成另一类型的空间特征。当代我国的城市空间特征也会受到城市建设发展新理念的影响,生态城市、人性化城市和活力城市的追求都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从而出现很多新的空间形式,例如各类城市综合体、立体化城市、TOD影响下的公交枢纽区等,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着。

6.3.1 空间形成(1)空间与行为

城市空间是城市行为的载体,空间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城市交通行为形成街道,集合、交往行为形成广场,休闲、游憩行为形成公共绿地等。行为活动特征决定空间的形式,天安门广场是纪念性空间,承载政治集会、阅兵、游行和群众瞻仰、休闲活动,要求尺度大、对称庄严、宏伟大气的性格;西安钟鼓楼广场(图6-40),属历史保护特征的商业休闲广场,提供市民购物、休闲等活动,布局自由,不对称、运用下沉空间、活泼亲切。人的行为包括:活动行为和视觉行为,当前我国的城市空间组织设计中有重视视觉行为、忽略活动行为的倾向,所谓“中看不中用”,必须引起重视。(2)空间与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它反映在城市的肌理上,如意大利巴里(BARI),南部的新区与北部的老城区完全不同的肌理(图6-46)。历史遗迹,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空间文化特征表现的重要方面,上海新江湾城建设传承了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大上海计划的空间图6-46 意大利巴里(BARI)新老区差异特征。另外还有市民生活习惯、的城市肌理图民俗活动的继承也对城市空间的(资料来源:Allan B J.Great Streets[M].Combridge:The MIT Press,文化特征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些1993:210)跨江城市在城市设计过程中,保留历史上赛龙舟的习俗,构建两岸观表演、助战的空间环境。有些新城区为了延续老城的文化,在空间上运用历史文化意象方法,如吴江滨湖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继承吴江水乡特色,设计了历史、现代和未来的水乡意象空间(创作实例4)。(3)空间与活力

城市空间组织应充分考虑空间的活力,也就是在保证空间形态与行为整合形成场所的基础上,促进空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将“活力”作为空间形态质量中五个指标的首位。城市空间的活力主要表现在行为活动的多样性,上海静安寺(下沉)广场就是一个活力空间的案例(可参见前述图6-33),它既是交通集散空间,又是市民休闲空间、文艺表演空间和商业空间。(4)空间与特色

空间特色是城市特色的主要表现,城市空间的塑造应力求独特性、识别性,主要表现在空间的整体意象上。特色的对立面是模式化,当前我国很多规划、设计习惯于通用的模式。城市设计的空间组织应鼓励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特色。美国巴尔的摩滨水区(图6-47),贝聿铭设计的唯一一幢高层建筑,靠岸插入水中,显然与我国惯用的滨水岸边逐渐升高的建筑布局模式不同,特色鲜明。浙江遂昌县行政中心区(图6-48)(创作实例15),结合地形,不对称布局的倾斜广场,自由活泼,突破了我国惯用的中轴对称的市政广场模式。图6-47 美国巴尔的摩滨水区鸟瞰图6-48 浙江遂昌县行政中心区

6.3.2 空间组织(1)街道空间组织

街道是城市空间最基本的组成,提供人们的交通、购物、交往、休闲及相关活动的功能需求。路网是街道空间结构的宏观表现,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图6-49),它涉及交通、景观的组织,历史文脉和自然生态的延续,人性化步行活动的发展。街道空间的微观形态是街道两侧界面的组织,欧洲街道形态,特别是老城区,多半是继承中世纪的街道特征,界面延续成直线状,这对于突显广场和纪念性建筑(如教堂)是有利的,即使现代也是一种特色的街道空间;但现代街道的功能复杂,多种功能交混有利于街道活力,为适应不同功能的街道活动,界面后退红线有所不同,城市设计给予有节奏的组织,会形成另一种街道空间形态。图6-49 路网结构(资料来源:Allan B J.Great Streets[M].Combridge:The MIT Press,1993:238,252,234,222,207)(2)广场空间组织

广场是人们集合、休闲、交往、表演和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自从作为一种文化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已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的广场空间组织主要从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组织和空间内聚性组织三方面研究。

广场处在城市的空间位置,随着城市基面的变化而变化,大部分广场位于地面,当地区地下空间得到充分发展时,可运用下沉广场作为地下与地面空间的过渡,例如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当区域有完整的空中步行系统时,可在空中建广场,如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空中广场(可参见前述图6-1)。

广场的空间形态应根据广场的性质、地形和城市空间布局等因素决定。当广场性格要求庄重、严肃时,通常采用规则图案,如方形、圆形等(图6-50);当广场要求气氛活泼、亲切时,通常采用自由、不规则的异形平面(图6-51);立体广场能提高空间的趣味性,通常在起伏地形条件下更显自然,如美国波特兰的先锋广场(图6-52),结合地形的变化构建了活泼的市民活动场所;组合广场能增加空间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场所,适应多种行为活动的需要,历史上的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图6-53)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图6-54)都是典型的组合广场。组合广场在我国近年来也得到广泛运用,如上海浦东的大拇指广场,就是一个由多个空间耦合而成的商业休闲空间,广受市民的喜爱(图6-55)。

广场的空间内聚性是其空间组织的重要手段。内聚的广场使人产生亲切、安定感,也是积极空间的重要指标。增强广场内聚性的常用方法是运用围合的界面,围合界面的多寡会对内聚性产生影响(图6-56)。当围合界面少时,可采用设立物,如柱子、雕塑、树木等,限定空间(图6-57),以提高广场内聚性;广场地面与界面的比值也会影响空间的内聚性(图6-58),当D:H>3时,广场的内聚性越来越差,空间感离散。广场空间内聚性的获得还有一种方法,即在广场中间设置集聚人们活动和视觉的设施,例如纪念碑、喷泉、各种活动设施等,当广场围合度差时,这种方法可以为其弥补。日本筑波中心广场(图6-59)只有两个围合面,设计者在其中间设置了一个山水型的下沉广场,提供市民活动,增强了广场的内聚性和活力。图6-50 法国里昂沃土广场(Place des Terreaux)(资料来源: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8,156)图6-51 斯洛文尼亚,皮兰,塔尔蒂尼广场(Piazza Tartini)(资料来源: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17,216)图6-52 美国波特兰先锋广场(Pioneer Courthouse Square)(资料来源: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33,232)图6-53 罗马圣彼得广场(右图资料来源: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1)图6-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右图资料来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图6-55 上海大拇指广场(右图资料来源: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89)图6-56 广场围合界面图6-58 地面与界面尺度比例图6-59 日本筑波中心广场(Tsukuba Center Square)(资料来源: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47,246)(3)景观轴线空间组织

景观轴线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常用手法,通常作为城市或区域的中心轴,是控制和组织城市景观的重要空间(如广州珠江新城中心轴、上海陆家嘴金融区世纪大道、深圳的深南大道等),近年在城市设计中大量出现。这类轴线有以车行大道为主,也有以绿带为主,其宽度都很大,两侧建设高楼追求城市的象征空间。景观轴线空间建构过程中普遍存在形体单一、缺乏活力的弊病,一般只重视车行流畅、景观气魄。然而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却是一个景观与活力共生的城市景观轴(图6-60),在形态上将轴线中部放大成橄榄形,建筑呈两个层次布置,车行在两侧,中部绿色步行空间,下部布置集商业、休闲与娱乐为一体的地下街,而且与两侧大楼地下空间联通,绿色景观轴成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4)序列空间组织

城市是由很多空间组成的,当其连续形成序列时会形成步移景异的美学感受,或威严肃穆,或轻松愉快,或节奏多变似进入丰富多彩的交响乐中,或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序列空间组织应顺着人们移动的路径,可以是步行,也可以是车行。这种路径通常为:城市入城口、从周边进入城市中心、景观大道和步行街等。以浙江丽水入城口城市设计中序列空间组织为例(创作实例14),从高速路下来后,形成自然景—半自然景—人工景的空间序列,把人引到市区;同时通过入口景观组织形成准备区—欢迎区—高潮区。北京王府井于1999年改为公交步行商业街,步行行为使收放变化的空间序列得到明显的表现,使人产生轻松的节奏感(图6-61),从东长安街进入,东方广场前开阔的入口空间—工艺美术大楼前空间收缩—友好世界商场前广场忽然开朗—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宽大广场及新楼高塔形成高潮。序列空间组织还有立体的形式,例如加拿大温哥华罗伯森广场(图6-62),广场位于市中心,由三个地块组成,北块为古典主义的美术馆,中块为政府对外服务的用房,南块是法院大楼。广场运用中块不断上升的屋顶平台与南块法院的三层平台跨路联成一体,从法院三层平台向北以大台阶逐渐跌落,一直到下沉空间穿越罗伯森街,街两侧组织有顶的活动场所,然后再大台阶拾级而上到达美术馆。罗伯森广场由北向南形成一条地面—地下—地面—一层屋顶平台—二层屋顶平台的立体空间序列。步移景异的立体化广场是加拿大著名建筑师亚瑟·查尔斯·埃里克森的杰作。图6-60 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广场轴线(右图资料来源:王加强,吴桂宁,姜梅,等.都市绿核:广州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J].新建筑,2005(4))图6-61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b平面(资料来源:http://www.GreatBuildings.com/buildings/Robson_Square.html)图6-62 加拿大温哥华罗伯森广场

6.3.3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不同尺度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有不同的含义:城市设计一般是针对中、微观尺度的城市局部地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和实体要素布局的结构性关系,它受地形、自然绿地、交通、建筑与广场布局,以及历史遗存等影响而形成,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图-底分析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一项有效手段,它类似于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城市的图-底分析始于18世纪罗马城诺利地图(图6-63)的启发,诺利地图的图-底分析反映了当时罗马的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布局关系、空间尺度和空间肌理,表现了空间结构特征。图-底分析图中“图”与“底”的关系随空间结构的不同而互换,德国德累斯顿二战前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就反映了图-底关系的变化(图6-64)。图6-63 罗马诺利地图(资料来源: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4)

a图是二战以前的城市空间布局特征,是中世纪老城发展形成的高密度的城市肌理和围合、封闭的街道空间,虽然老城周边开放空间中零星散布着以实体建筑为中心的空间构图,但总体看还是表现出以开放空间为“图”,实体建筑为“底”的特征;b图是二战后重建的城市空间布局,反映了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影响下建设的不封闭性城市空间结构(约1978年),其图-底关系表现出以实体建筑为“图”,开放空间为“底”的特征。图6-64 德国德累斯顿空间结构的变化(资料来源:格哈德·库德斯著.城市结构与城市造型设计[M].秦洛峰,蔡永洁,魏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0)

城市设计的空间结构是城市或地区整体的空间特征,即结构性特征。上海静安寺地区的空间结构运用图-底分析表示(图6-65),由高层建筑围合形成以静安寺为核心的城市绿心成为空间结构的特征,表现出静安寺商业商务中心区别于其他商业中心鲜明的环境特色。

城市设计空间结构的组织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土地使用布局,它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二是公共空间组织。实际空间结构组织过程往往是两因素兼顾。在城市设计文本中有关城市空间结构部分经常能看见一心、三轴、七片,两轴、二环、五区等语汇,这些都偏向于土地使用布局结构。城市设计应更重视以公共空间组织作为空间结构建构的主要因素,因为城市设计更强调人的活动行为,城市中人的活动主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在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人是否多,时间是否长,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优秀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

城市设计空间结构组织还应强调功能空间交混,不必过分追求结构清晰,例如苏州吴江市滨湖新区中心城市设计的空间结构组织为:三轴向湖、步网架空、水绿穿插、办商交混(图6-66)。三轴向湖是人流的行为方向;步网架空是为了跨越堤坝的亲水阻隔和商务区人车分流;水绿穿插为继承吴江水乡;办商交混是为了区域活力。常州市火车站南广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9)的空间结构组织为:广场为核、两轴展开、立体基面(图6-67)。广场为核即以车站前跨越关河的异形自由广场为中心;两轴为广场通向天宁寺塔的视廊轴和广场通向地铁站的步行轴;立体基面为分别通过高台和地下跨越铁路线的流线空间,以及由地铁站到河边下沉广场的地下空间基面。

图6-66和图6-67两例都是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建立空间结构的主导作用,为此,图-底关系图将诺利地图异化,公共空间以外的建筑实体和私有开放空间均作为“底”予以涂黑,使空间结构关系更清晰。图6-65 上海静安寺广场地区空间结构分析图6-66 苏州吴江市滨湖新区中心城市设计的空间结构图6-67 常州市火车站南广场地区城市设计的空间结构(公共空间)

6.3.4 城市空间组景

城市空间组景是城市景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实体要素层面结构性的景观组织,包括城市轮廓线、城市地标、景点、观景点、视廊、对景等组织。城市景观中的广场、道路等空间要素设计、地面铺装、小品、设施设计、绿化种植等就不属于组景范畴,大部分是城市设计下一层次——景观设计的工作。城市空间组景是城市设计层面的空间组织,只能在城市要素整合、城市空间组织过程才能实现,是城市景观形成的基础。(1)城市轮廓线

城市轮廓线是城市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自然物等共同构成的远景轮廓线,当背景是天空时,也称天际线。城市轮廓线能反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个性特征,是景观组织的重要内容。城市轮廓线的形成与观察者所处的环境、距离紧密联系。当观察者前面有开阔的广场、水面时,轮廓线清晰可辨,如纽约曼哈顿的天际线、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广场前的城市天际线,南京车站广场前南京市区的天际线等(图6-68)。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创作实例10的图10-24),研究面对1200m宽钱塘江的天际线就很有必要,而且应强调大尺度的错落变化。一般宽度不大的街道天际线的研究意义就不显著,不必追究。起伏地形的城市,其城市轮廓线必须将自然山体融入其中;以山作为背景的城市,建筑轮廓线组织要与山体轮廓线和谐,如浙江遂昌县城中心城市设计(创作实例20),作为旅游城市,沿河靠山建筑的轮廓线根据山形组织,东侧形成和谐的两层轮廓线,西侧山低,让建筑突破山体(图6-69)。

在山地上建设时,天际线应考虑与地形的关系,如美国旧金山市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建筑的轮廓线与山形一致,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方法(图6-70)。城市轮廓线可以建构层次性,大连中山广场周边均是不高的历史建筑,必须保护,允许第二层次建高层,形成两层轮廓线,新加坡河边的驳船码头也是同样原理形成的两层轮廓线(可参见前述图6-21)。图6-68 前面有开阔空间的城市轮廓线图6-69 遂昌县城城市设计靠山的两层轮廓线

图6-70 美国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导则要求的建筑轮廓线与山形轮廓线一致(资料来源: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1)图6-71 地标科隆教堂与塞弗林桥的关系方案比较(资料来源: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3)(2)地标

地标是城市中具有独特形象并处在显著位置上的景观物,通常以高耸或高位的人工物提供方位的指示。古代我国很多城镇的风水塔往往是标志城镇方位的地标,历史名城浙江省临海市巾山上的双塔是灵江边上府城的定位。地标可以作为城市的定位,也可作为区域的定位,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位于市中心,为城市方向定位,而更多的地标是为区域定位,城市设计中运用甚广。地标的设置必须要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所谓必要性即它应位于城市中主要流线的可视范围,以利于对地区的指引作用;所谓可能性,即地标由于其体形和位置的独特,需要周边具有开阔的空间或视廊。德国科隆大教堂是莱茵河畔的一个地标,当建塞弗林桥时,为了保证地标的形象显示性,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选定了不对称的方案(图6-71)。地标可以是一幢建筑,也可以是两幢或群体。(3)景点、观景点和视廊

景点是城市中优美的自然、历史文化景物以及优美的人工物,经城市设计保护与发扬形成的观赏和休闲场所。镇江的金山、上海的外滩、苏州的虎丘、桂林的象鼻山等都是优秀的景点。为了更好地供人观赏,城市设计要留出观赏空间,如视廊等;景点还要提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设计要使景点具有可达性。

观景点是城市观赏景观的场所。在此场所能看到城市的特色景观,如城市的肌理,优美的河、湖,变化万千的山峦。观景点既是看景场所又是休闲场所,城市设计要认真地组织相宜的空间环境,能将人留下,同时还应适应平视、仰视和俯视的视觉条件。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渔人堡,是一处极佳的城市观景点,它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山丘上。渔人堡古罗马风格,建筑装饰精细,室内外空间交混,舒适的设施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并俯视多瑙河与城市全景的绝好场所(图6-72)。观景点的组织还要利用城市的高层建筑屋顶空间,城市设计特别要注意让这些观景点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或半公共空间,面向城市不同层次的市民与旅游者。

视廊是人们观赏城市景点所留出的视线通廊。通常运用城市空间平面布局留出平面视廊,或运用建筑的高度控制留出竖向视线通廊。视廊组织在城市设计中与路网结构、开放空间结构紧密相关。(4)对景

对景是视线端点之景,通常表现在人们行进过程中的视觉端景。对景在公共空间组织中运用较多(图6-73)。当道路弯曲时,在道路直线方向往往是组织对景的上佳位置(图6-74)。图6-72 布达佩斯渔人堡图6-73 对景组织1图6-74 对景组织2

7 结语

城市设计创作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功之一。

城市设计的基本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握城市或城市区域发展趋势的能力,也就是能掌握因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技术和美学需要的城市发展趋势,并在掌握规律的同时能适应发展多变性的现实。这就要求设计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并不断积累经验,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的基本功就是城市设计创作能力。首先要具有结构性的三维空间组织能力,纳入城市基面、建筑、自然环境和市政设施等三维空间结构组织,提升规划常用的二维空间结构组织能力。其次是要培养将城市设计理念、城市发展目标等抽象概念转化并塑造城市形态的能力,避免城市形态模式化。第三要善于运用尺度独特的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组织方法,避免局限地运用规划、建筑的空间组织方法。

参考文献

[1]卢济威.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国.城市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英]吉伯德.市政设计[M].程里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7]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汪正章.建筑创作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9]张承安.城市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10]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丹麦]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何人可,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3][英]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张永刚,陆卫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4]沐小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5][日]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6][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7]董贺轩.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8]范文莉.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前瞻性理论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9]刘皆谊.城市立体化视角地下街设计及其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0]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1]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卢济威,于奕.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J].城市规划,2009(2)

[24]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4)

[25]韩冬青.城市设计创作的对象、过程及其思维特征[J].城市规划,1997(2)

[26]余柏椿.城市设计目标论[J].城市规划,2004(12)

[27]刘宛.论城市设计实践的作用与目标[J].国外城市规划,2001(2)

[28]余柏椿.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8(8)

[29]张锦秋.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J].城市规划,2003(6)

[30]Michael Webb.The City Square[M].New York: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1990

[31]Werner Hegemann,Elrert Peets.Civic Art[M].New Jersey: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88

[32]Pepi Merisio,Eugenio Turri.Italy-One Hundred Cities[M].New York:Rizzoli,1991

[33]Jonathan Barnett.City Design[M].New York:Routhedge,2011

[34]Marek Kozlowshi.Urban Design:Shaping Attractiveness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M].Saarbriicken,Germany: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Gmbtt&Co.KG,2010

第二篇 创作实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简介●城市中心区●商务区●交通枢纽区●滨水区●城市入城口区●行政中心区●历史保护区●城市综合体●地上地下一体化●山水城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是卢济威及其团队成员形成城市设计的创作集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流动的硕士生、博士生等组成,近20年来将城市设计实践、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有效地结合。

创作实践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完成了50多个项目,包括市中心、CBD、交通枢纽区、滨水区、历史保护区、行政中心区、步行街区、地下街区、城市广场区、城市综合体,以及像山水城市等城市特色区。

科研方面,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研究”等2项、博士点基金“山地建筑设计”等2项,参与上海市纵向科研“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环境建设标准研究”等2项,目前正在进行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研究生教学方面,已培养博士生31名、硕士生117名,博士生论文涉及城市设计学科的各个方面,已出版了《城市设计运作》、《城市形态活力论》、《城市立体化设计——基于多层次城市基面的空间结构》等14部专著,从1995年开始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每年进行城市设计国际联合教学,一直坚持到现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