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视角的宁波城市经济研究(宁波学术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5:19:46

点击下载

作者:许继琴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于产业视角的宁波城市经济研究(宁波学术文库)

基于产业视角的宁波城市经济研究(宁波学术文库)试读:

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的新阶段。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城镇化率达到54.77%,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成为主导形态。以城市为载体、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加快。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4.6%,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但仍相对偏低,占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的第二产业发展日益受到要素、环境的约束;宁波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扩大,城市空间拓展、景观美化等取得显著成效,但功能提升还需加速。城市经济正在成为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关系到未来宁波区域的发展,以及宁波城市在全省经济格局、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但城市经济如何发展,对于一个长期专注于以临港工业为优势的宁波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经验的借鉴。因此,开展系统的、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经济可以从多个视角切入进行研究,考虑到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已经完成,宁波城市建设在空间拓展与楼宇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与未来的主要问题在于集聚企业、发展产业、提升城市功能,我们的研究从产业视角切入。基于产业视角的城市经济研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个性特征。宁波城市经济是基于港口基础上的港口城市的城市经济,也是宁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经济。我们关于宁波城市经济的研究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宁波港口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核心城市的城市经济理论探讨,包括第一章理论层面的城市经济及其产业特征的探讨;第二章在港口城市产业特性理论探讨基础上的国内外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历程的梳理与比较;第三章在全球城市区域核心城市产业特性理论探讨基础上的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产业发展比较。第二部分是实证层面的宁波城市产业发展研究,第四章在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就宁波市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第五章至第八章选择宁波城市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专题研究。

宁波市区域经济研究基地以宁波大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为依托,长期跟踪、从事港城经济的研究。此次从产业视角切入的宁波城市经济研究是我们长期研究方向中的一次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尝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作者2015年8月第一章城市经济及其产业特征

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也是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区域核心城市,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既遵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受港口城市、世界级城市群(全球城市区域)核心城市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因此,梳理城市经济、港口城市经济、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城市经济及其产业特征,可为后续的宁波城市经济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一节城市与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作为以城市为空间载体的经济形态,集约性、中心性、开放性、效益性和服务性构成其区别于其他区域类型的几大特征。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还在于它的空间集聚性,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一、城市

依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城市有不同的定义与分类;依据不同的空间尺度,城市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及发展规律。(一)城市及其分类

城市作为一个综合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国内外学者从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生态、军事等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的定义进行各种各样的归纳概括。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商业、工业、金融、信息、旅游文化和各种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是某一地区或国家生产、消费等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特定的生活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形式之一。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它成为各种制度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区域,在整个人类活动和社会结构中处于显著的战略要位。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城市社会与城市空间的对立统一体。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世界各国都从各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出发,制定自己国家的城市设置标准,城市设置标准差异较大。大多数国家基本采用居民点人口数量为标准。

综合以上各学科对城市的认识和定位,可以看出,作为非农产业人口集聚的生活社区,城市是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一体的节点。对此,城市可以定义为: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集聚地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其自然本质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经济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城市本身所独有的成长规律和运行机制,造就城市的个性化特征:在空间载体维度上表现为物质设施的高集中度和环境的高组织化;在人口维度上表现为高度社会性和层次多元性;在经济维度上表现为要素的空间集聚性和规模经济性;在文化维度上表现为高度开放性和高度商业性。

城市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的规模,城市可以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规定:以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计,不满20万的为小城市,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上的为大城市。习惯上,市区和近郊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称为特大城市。新的城市规划分类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1]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按照城市的职能,城市分为综合性城市和专业性城市,专业性城市中城市数量较多的是工业城市、商业城市、资源城市、港口城市、旅游城市等。(二)城市的空间形态

城市内部在地租规律等的作用下,空间发生有规律变化,形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可分为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边缘区两大部分。在城市建成区内部,城市分中心商务区(CBD)、居住区等功能区。规模小的城市往往是单体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则会形成城市副中心,成为多中心的城市。

对于单体城市而言,单体城市的影响区域突破了行政区的范围,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影响区域(或城市经济区、都市区),这类城市演变成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作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多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城市。依据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与范围,中心城市通常拥有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等多个层级。单体城市所带来的影响区边界具有模糊性、动态性、重叠性和层次性等特征,并且可能出现轮空现象。其空间结构往往呈现出核心区、直接腹地(强影响区)、间接腹地和过渡带的圈层结构。

对于城市化区域而言,在单体城市发展所形成的城市化区域过程中,区域内城市数量增多,彼此的联系日益密切;专业性城市不断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发展,区域核心城市由单体型城市向飞地型城市转变,等等。对于中国而言,城市矛盾的核心还在于空间效率过低。因此,提升城市有效空间的规模容量,不是简单地扩张其物质空间,而是强化其空间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这构成城市化区域的重大任务,尤其是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后,这种城市化区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分化、组合形成城市群,当前城市群发育最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是都市密集区(大都市带,megalopolis)或大都市连绵带(见图1-1)。大都市带作为许多都市区首尾相接组成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需具特定的前提条件,才能合理形成和高效率发展。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在1957年提出的大都市带必备的条件包括: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的县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尾连接没有间隔,都市区之间也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2500万人);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步开展起来,目前中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成熟的城市群和辽中南、山东半岛等区域性的城市群,且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领衔优势。图1-1 大都市带的空间形态示意二、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学作为以城市空间要素利用为研究核心的城市资源配置和城市经济福利最大化的经济科学,重点围绕以集聚经济原理为内核的城市经济力的集聚与扩散及以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应为内核的城市经济实际问题两大层面展开分析论证。到底什么是城市经济,其特征又是什么,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城市经济的界定

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并引起各学科的注意,始于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之初,多在理论界使用,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随着技术和产业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无论是东方城市还是西方城市都处在高速的发展阶段之中,得到城市政府高度重视,外加城市政府管理职能的扩散,城市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的演变。逐步实现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概念,利用城市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等相邻学科拓展城市经济的内涵,并运用城市病的研究和治理理论将此概念的经济含义展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试着将主流经济学派的逻辑思路融入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体系中,认为凡是与城市空间的资源利用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均可纳入城市经济的概念范畴中,诸如城市土地地租与土地利用、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等。在把城市经济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体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城市经济概念。

关于城市经济的概念,周振华认为,城市经济(urban economy)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

这一概念界定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城市经济作为一种空间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的,体现了城市经济的空间特性;二是城市经济作为空间经济的一种类型,是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体现了城市经济的产业特性;三是城市经济是“规模效应、聚焦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体现了城市经济的集聚特性。

从空间特性看,以城市为载体是明确的,但再细究下来,还有两个问题。问题之一:对于某一特定的城市来说,是这个城市的行政辖区还是城市建成区?鉴于我国当前不少城市的行政辖区包括了大片的农村区域,我们认为,城市经济的空间是城市建成区,是已经成为城市形态的空间范围。问题之二:对于某一区域的城市经济总体来说,包括哪些级别的城市?是包括建制镇以上的所有城市还是仅指某一区域的中心城市?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包括某一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上的所有城市,但出于具体研究项目的需要,可以就某一区域的中心城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对于中心城市的城市经济占整个区域城市经济总量比重很大的区域。至于城市经济与都市圈经济的区域,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也不同于都市圈经济,都市圈经济实际上是城市群经济,是众多城市经济的集合体;而城市经济是指单个城市所辖的[2]经济。我们认为,这要取决于如何看待都市圈经济,如果是从都市圈的行政辖区来看,则都市圈经济等同于都市圈范围的区域经济;如果是从都市圈的城市经济视角出发,则都市圈经济是指都市圈中各级各类城市的总体,等同于城市经济,是都市圈范围的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可以是单个城市的经济,也可以是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经济。(二)城市经济的特征

与城市作为实体空间的特征不同,城市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类型的特征。

1.城市经济的集约性

城市经济是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结果。这种高度集聚性,使得城市成为经济活动与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城市经济成为高度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表现为人均GDP、地均GDP远高于其他区域类型。

2.城市经济的中心性

城市是所在区域的中心,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是中心城市的职能和作用所在。由此,城市经济是流量经济,其对外联系强度、对外辐射力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表现。

3.城市经济的开放性

城市经济表现为跨区域、跨国界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贸流的有效率活动,成为沟通城乡和国内外联系的纽带,引发出城市经济的开放性。

4.城市经济的效益性

社会化大生产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市场规模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公共产品的整体化与系统化可以促使城市经济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产出,体现集聚经济的效果,实现投入产出的高效益性。

5.城市经济的服务性

城市是非农产业的集聚地,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城市经济从经历了商贸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的变化。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印证出城市经济的服务性。(三)相关概念辨识

1.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按照前述的城市经济以城市建成区为载体的观点,则城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其空间是城市建成区这一特定的空间形态以及由这一空间形态带来的产业特性和经济运行特性等。从空间的角度看,区域经济的承载体是特定区域,这一区域一般是比较大尺度的空间,最小的尺度也是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影响区域或城市经济体或都市区,一般的尺度是某一行政区域或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经济带。作为城市经济载体的城市建成区往往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中心城市。

由于载体的不同,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所关注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城市经济的模型和技术工具主要用来分析一个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经济现象。区域经济学讨论比单一城市建成区范围更大的空间区域,其经济特征不同于单一的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经济特征。

2.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作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两者既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又有着明显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形态布局、产业结构层次、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3]有较大的不同。

城市经济不同于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包括农业经济,而城市经济不包括农业经济,这是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区[4]别于城市经济的最大差异。

总体来讲,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都是区域经济,但由于空间载体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县域经济是小尺度的行政区经济,产业体系中农业占了较大的比重,空间体系中拥有完整的点线面结构。城市经济以城市建成区为载体,产业体系中几乎不包括农业,空间体系仅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但县域经济中的以各级城镇为载体的部分也可以是一种类型的城市经济。

注释

[1]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2]俞海山:《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增强宁波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宁波日报》2013年8月13日,第A07版。

[3]卢子跃:《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宁波发展的战略选择》,《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3年第10期,第3—5页。

[4]俞海山:《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增强宁波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宁波日报》2013年8月13日,第A07版。第二节城市经济的产业特征

城市产业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城市经济的产业特征因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城市的基础职能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高度,作为城市基础职能载体的相关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二、城市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

从动态视角看,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从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看,都经过了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世界不少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在20世纪70年代或之前就完成了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在这些区域制造业衰败过程中的快速发展,使国际化大都市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头羊”。这种产业转型,既是三次产业演进的必然规律,也是城市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城市产业[1]结构的不断提升。

工业化以前的城市多是商贸城市,商贸业及相关的交通运输业等是城市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工业企业的集聚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工业城市、制造业城市增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形态。

到了工业化后期,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再次发生变化,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三、服务业内部的结构演变

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演变规律目前尚没有得到公认的理论,但有两个现象十分明显,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更快增长和比重的上升;二是新兴服务业部门的涌现和比重的上升。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是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这一过程在西方大致发生在1960年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1)使用1984—1998年间OECD国家面板数据对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OECD国家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业比重都有大幅上升,多数国家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消费者服务业就业比重也有所上升,而流通服务业的比重趋于停滞或下滑。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多在50%以上。

随着产业融合和分工深化,涌现出大量新兴服务业,如软件服务业、数字出版产业、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出现及快速增长,正在成为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四、服务业的空间分布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在宏观态势上表现为向大城市集聚,在微观态势上表现为在城市内部扩散。

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是非均衡的,其布局形态对城市系统结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向大城市的集聚呈现出与城市规模的正相关效应,世界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带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最主要集聚地。生产性服务业在向大城市集聚的同时呈现等级扩散态势,沿城市等级空间扩散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演进的主要脉络,即生产性服务业总是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

在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格局。中央商务区(CBD)、休闲商务区(RBD)、创意产业园区等专业性商务园区等,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的主要布局模式。注释

[1]俞海山:《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宁波城市经济的辐射功能》,《宁波日报》2013年8月13日,第A07版。第三节城市经济发展原理

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空间集聚性。因此,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一、集聚与集聚经济的内涵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韦伯认为,集聚是指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集聚经济,但前提是这种集聚是存在着种种内外联系的工业按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地点。

关于集聚经济最早的研究是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的分析。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工业之所以在产业区内集聚,除自然条件和宫廷的奖掖之外,获取外部经济是根本原因。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协同创新的环境,辅助性工业的存在,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顾客的便利等。

韦伯从区位的角度论述聚集问题,进而提出“集聚经济”概念的。韦伯的“集聚经济”除了没有强调技术外溢的好处外,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是高度吻合的。1976年,英国学者巴顿在他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中指出,“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为企业与工厂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2001年,我国的冯云廷也提出:“集聚经济是指经济行为(不仅限于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而带来的各种效益。”

与专业化经济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利益和与多样化经济相关联的范围经济利益是集聚经济内涵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集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是由聚集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聚集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二、集聚经济的层次

集聚经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层面的集聚经济,集聚的机制包括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企业层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二层次是产业层面的集聚经济,也称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cs),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利的外部经济,也可以称为集群经济,主要的集聚机制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关联和共享经济等;第三层次的城市层面的集聚经济,也称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cs),是指由多个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的集聚经济,最主要的集聚机制是共享经济和外部经济。

集聚经济的三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一种功能关系。一方面,低层次的集聚行为是高层次集聚功能的载体;另一方面,高层次的集聚经济对低层次集聚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影响,构成了低层次集聚主体的制度环境。城市集聚经济不仅取决于微观层次上的集聚——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还取决于城市产业的集聚(地方化经济),产业的集聚又必须有物质载体——城市基础设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和产业集聚经济转变为城市集聚经济。三、城市经济的主要集聚机制

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一)区位效应

优势区位的区位利益,即在同样的技术约束下,同样投入的优势区位的厂商比劣等区位的厂商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利润也就随之提高。由于区位的不可位移,这种区位利益引导厂商作出向优势区位聚集的决策。

区位利益由区位因子和区域条件共同决定。产业布局是产业的区位因子与区域区位条件耦合的结果。区位因子决定了企业的区位指向。作为经济活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区位指向成为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

不同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并呈现出一定的地理集中趋势。同类企业受区位指向影响而在特定的空间集聚,它是集聚形成的外部因素和基本推动力量。区位指向促进了同类企业的空间集聚。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可能不同,但当不同区位指向的产业部门的区位在空间上重合时,就会进一步增强空间集聚的规模与程度。

产业的集聚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区位选择过程。产业的区位指向为产业属性所决定,不同产业的区位指向受产业属性的约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产业区位指向起作用的产业区位因子受产业的技术特征制约,为技术矩阵所决定。

产业的区位指向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地指向、燃料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运输指向等。对于服务业来说,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具有重要地位。

因区位指向相同而形成的集聚,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来获得成本的节约。这种类型的集聚可分为三种类型:针对一种地区优势而集聚的许多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针对一种地区优势而集聚的多个不同部门的企业,针对多个地区优势而集聚的多个不同部门的企业。(二)外部效应

从成本最低的角度看集聚机制,外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是两大集聚因子。集聚经济是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事实上,与多样化相联系的外部范围经济和与专业化相联系的外部规模经济是集聚经济的两个侧面,互相融合在一起构成驱动产业集聚的系统动力。值得注意的是,集聚经济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过度集聚将导致负面作用,如拥挤效应、对投入品的争夺导致成本上升、同行过度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等。这表明外部非经济也可能伴随着集聚的发展而显现,集聚的合理规模取决于外部经济性与外部非经济性的平衡。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的成本节约,是由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空间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这种外部规模收益主要是通过生产活动在特定地域内彼此接近,以及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等获得的一种收益。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这是因为:一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局部集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出现集聚经济,因此,集聚经济总是与规模联系在一起,它也是一种规模经济,故而可称为集聚规模经济。二是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不同,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上呈一定规模的集中,以及由此带来的交互外部性。因此,集聚经济既是一种规模经济,也是一种外部经济。三是集聚经济作为外部的规模经济,总是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分不开的,离开空间因素就无从谈论集聚经济。因此,集聚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空间上的外部规模经济。

既要获取分工效应,又要实现交易费用节约的途径就在于分工后各个相关单位的空间集聚。在这里,减少交易费是外部范围经济的主要动因,而对外部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企业空间集聚的重要诱因。范围经济是一个与多样化经济相关联的概念,通常是指企业在同时经营多种事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效应。范围经济也有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区别。企业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企业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范围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所实现的成本节约。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组织是垂直分离或纵向分化的,专业化的企业之间通过外部交易网络,共同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外部范围经济更一般的内涵是生产或交易上关联企业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对外部范围经济的企求,也是企业地理空间集聚的重要机制。(三)共享效应

在外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实现的集聚经济效应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共享经济效应。这种共享包括:公共物品的共享,中间产品和专业化服务的共享,人力资源、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供给的共享。

共享效应是指集聚在一定区位上的企业,由于共同利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获利的外部经济利益。

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一定的规模门槛,只有产业集群到一定的规模,公共物品的供给才是经济的。因此,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物品与产业集聚的形成之间是一种双向强化机制,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是公共物品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公共物品供给的形成及完善,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发展环境是产业进一步集聚的重要条件。

中间产品和专业服务的供给也是如此。同类企业的集聚产生的需求是中间产品、辅助行业、专业服务发展的契机。因为,如果一个地区没有集聚众多的同类企业,专业提供中间产品和专业服务是不经济的,一个地区集聚的同类企业越多,对中间产品和专业服务的需求就越大,中间产品提供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就越有可能专业化并实现规模经济,提供的中间产品和专业服务就越好。而中间产品、辅助行业、专业服务的发展所形成的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反过来又成为重要的聚集因子,吸引产业集聚。

由于产业集聚产生的劳动力需求,吸引着劳动力的流入,也为集聚区内的培训、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劳动力,尤其是专业化人才等高级要素的集聚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柔性的劳动力供给平台,吸引着企业的加入。以劳动力尤其是专业化人才为载体的技术,也随着产业的集聚、人才的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内聚集,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所共享。

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动力是知识与信息共享带来的利益,知识溢出与学习效应,以及创新网络的集体学习效应是企业集聚的重要机制。产业集聚产生的知识溢出成为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创新的重要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cs)也就成为企业集聚的重要机制。同类企业或相关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引致了专业知识的地理集中,基于地理邻近性和社会网络基础上的知识溢出加速了知识的扩散,使得知识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公共物品,为集聚区内的企业所共享,形成了在知识共享基础上的范围经济。在知识、信息共享和知识外溢基础上形成的“学习经济”和集聚区企业的“集体学习”,加快了产业知识的创新与集聚,从而形成了产业技术能力的良性螺旋式累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带有“根植性”的知识。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第四节城市经济发展新趋势一、城市经济的协调与转型升级(一)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调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政府主导的城市硬件建设(或称为城市建设、“城经济”)快速推进,表现为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产品,如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等,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城市房地产大力推进,城市的景观变化迅速,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但城市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空城”现象。二是城市产业快速发展,人口快速集聚,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出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城市拥堵和城市宜居性破坏,是一种“市经济”的失衡。

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应在产城融合理念引导下,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相协调,不再是单纯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城市发展,更是在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实现两者间的耦合协调。这一方面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身的使然,能够通过“城经济”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来深度革除当前城市发展中各式各样的失衡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城市成为人类活动的最新价值形态的产出地,使得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城的基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化楼宇基础上的产业发展,老城的基于人口、产业集中基础上的旧城更新,近郊工业园区的转型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三大主题。(二)城市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

城市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新趋势,既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更表现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乃至产业自身的创新转型。

从城市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看,在工业化阶段,尤其是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推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城市建成区尤其是城郊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城市建成区快速拓展的主要动力。与此相对应,工业是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服务业以配套产业的形态出现并得以发展。到了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后工业化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与城市建成区集约发展的需求共同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与产业的变化,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拓展速度下降,城市建成区转而追求城市品质与城市的集约发展,“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基调,服务业发展加速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部门。

在城市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城市经济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着有规律的演变。工业从城市建成区向外转移,包括向中心城市的外围城镇转移的城乡转移和向城市经济区以外区域转移的区际转移,保留下来的是高集约度的都市工业。服务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更快发展,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在升级。

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经济的各个产业的形态、模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兴起正在改变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态与业态,以零售为主的商贸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以体验为核心的休闲娱乐与餐饮等有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二、城市经济的网络化与专业化(一)城市经济的网络化趋势增强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全球城市网络形成。随着城市区域中全球城市的崛起,城市区域在全球化与地区化的双重力量作用下向全球城市区域转变。依托全球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区域的生产能力,全球城市区域成为全球竞争中的首要空间单元。

全球城市区域不同于普通意义的城市区域,也不同于仅有地域联系的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区,而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从目前世界上的几大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历程看,在空间上都经历了多中心孤立集聚、多中心郊区化扩展、大都市区域形成、大都市区域扩展、大都市区聚合等五个发展阶段。在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运动中,存在“疏散的再聚集”现象,即首先必须将核心城市的人口转移到其他次级城市,同时又需要采取措施,使这些人口在那些次级城市再度聚集。

全球城市区域具有的特点包括:(1)强调大都市区—核心城市是全球城市网络的节点,体现出“城市区域—大都市区—核心城市”的多层次格局;(2)着眼于完整的产业链,涵盖管理控制、研发、生产三个维度的产业体系,而不仅仅强调生产服务业的控制功能;(3)明确全球城市是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本地经济关系的动态网络与全球范围内区域间的竞争和交换网络的相互叠加。

按照全球城市网络理论,全球城市作为一个节点城市,更多是在它外在的连通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变成以信息流、物流、人才流、金融流等组成的“流”空间。处于这些“流”的节点的特大城市及周边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是最有竞争力的,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控制中心,如纽约、东京、巴黎

[1]等。

在我国的新型城市化规划中,明确了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作为新常态下三大国家战略之一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其目标就是要形成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媲美的第三大城市群,从而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形成以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为主体的沿海城市带。同步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是通过规划建设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形成上、中、下游以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为主体的沿江城市带,从而巩固我国“T”形一级发展轴。

位于“T”形一级发展轴枢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发育最完善的大都市带,在上海提出打造全球城市的目标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随之转变为打造全球城市区域,其标杆就是以纽约为中心、以伦敦为中心、以东京为中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二)城市经济的专业化特征在强化

全球城市区域是指全球城市,以及300公里至500公里范围内的大都市区共同组成的区域,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

全球城市区域是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而非单一核心的城市区域。这一空间结构可以是圈层的、带状的或其他的形态,但最为重要的是“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在全球城市区域中,多个中心之间形成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区域。在这个空间范围,全球城市得到了高能级的次一级大都市区的支撑,使腹地得到有效拓展。

以高铁和地铁等高速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施的变化,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交网络的变化,正在对全球城市区域内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发生重大的变革性的影响,由此可能带来对全球城市区域内各核心城市间分工与联系的巨大影响,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全球城市区域内的核心城市的中心性趋向弱化,专业化将成为这些城市在全球城市区域内竞争力和城市发展动力的来源。

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竞争强于合作。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由于产业同构度较高,城市功能定位同质性较高,资源环境制约程度类似,以在接受上海核心城市辐射获得发展先机等方面均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与上海形成产业链对接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未来的5~10年间,上海在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显现,北翼苏州、无锡等因外资经济形成的基础,将更容易形成制造业的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更胜一筹。南翼杭州在发展电商、软件等新产业和体验、健康等产业方面势头良好,宁波港口优势进一步显现,能否实现港口经济升级换代基础上的港航物流商贸业主功能与高端制造副功能升级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前景。三、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城市形态的转变(一)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城市形态转变的现象

哈佛大学城市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和芝加哥大学城市社会学家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分别对美国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波士顿和底特律等大城市研究后发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从城市中心撤离或衰竭,而以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为主的新兴产业逐渐兴起。大都市的城市形态开始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一个新的城市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即以消费为主[2]的后工业城市形态。

爱德华•格莱泽结合自己对纽约和波士顿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城市研究把城市优势锁定在生产上而非消费,现有的研究经常会忽视城市密度在促进消费方面的功能和角色。随着城市结构的转型,类似公司和社团这样的组织会变得更加具有流动性(more mobile),而大都[3]市的增长会越来越依靠作为消费中心的城市功能与定位。

把城市作为娱乐消费机器来探讨的学者,最早是特里•克拉克。从1983年开始,他领衔“财政紧缩与都市更新”(Fiscal Austerity and Urban Innovation,FAUI Project)研究项目,分别对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芝加哥等大城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未来城市增长的关键因素已由传统的工业向都市休闲娱乐产业转

[4]变。城市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越高,城市的增长也就越快;相反,城市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越差,城市增长就越缓慢,甚至可能出现恶化和衰退现象,比如,美国的底特律市。底特律衰败的原因在于:工业转型失败造成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导致犯罪激增和社会动荡,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受到破坏,再加上,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失败进一步推动[5]人口外迁,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外流加剧了底特律的衰败。

与底特律这些城市的衰竭刚好相反,芝加哥作为工业城市成功转型得益于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的塑造。20世纪初到中期,工业时代的城市巨人,芝加哥大都市区是美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带。然而,工业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所累积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空气污染、能源浪费、交通拥挤、基础设施陈旧、犯罪率上升、人口流失和社区衰败等,导致芝加哥由美国第二大城市下滑到第三大城市。针对这些问题,20世纪中后期,芝加哥推行了强有力的城市改造项目,兴建和更新大批的城市设施,以及开展多样性的文化交流,举办大型的国际赛事与活动。建设文化设施,鼓励市民活动,兴办公共教育,改善环境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休闲,针对本土特色,发展足球运动联赛、爵士乐节……这些都是芝加哥政府为了改善城市面貌和提升城市魅力所采取的措施。现在的芝加哥完全是一个以消费娱乐休闲为主的城市。事实上,城市转型一旦成功,就会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前来工作、生活和居住,从而带动城市的增长。传统的芝加哥号称“钢铁城市”和“工业时代巨人”,现代的芝加哥被称为“艺术城市”、“创新城市”和“花园城市”。工业城市转型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生活娱乐文化设施提供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从而吸引大批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二)后工业城市的基础是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

未来大城市的竞争力体现在都市作为一个整体性场景在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的能力上。后工业城市的消费形态,城市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因此,对生活质量的强调、对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的塑造,将成为未来大城市建设的新行动战略。

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在未来城市发展中起很关键的作用。而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取决于城市设施。

爱德华•格莱泽将城市设施分为四类,更加注重城市硬件设施。第一,丰富多样的服务与消费品。研究表明,在伦敦和巴黎,城市发展的步伐与城市设施有着紧密联系,发展越快的城市,其拥有的设施越多。这些设施包括餐馆、剧院、影院、图书馆、博物馆、酒吧、大学、创意园,以及各种市民组织与活动等。第二,美学与物理设置。城市建筑体现着城市的景观,也影响舒适性。此外,生态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城市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第三,好的公共服务。优质教育资源与低犯罪率在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全的医疗、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等也起重要作用。第四,城市交通。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是重要因素。城市边缘运动(the movement to edge cities)和就业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of employment)正在增加人们通勤的距离,但却减少通勤的时间。这种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就是速度。

特里•克拉克对城市设施的五分类法更加偏向于城市软件环境,尤其是生活娱乐文化设施。他认为,城市舒适性和便利性体现在生活娱乐文化设施的组合上,而且,他把这种都市设施的组合称为“城市场景”。用城市场景的更新与塑造,来推动后工业城市的发展,这是该研究团队提出的“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的重要内[6]容。场景是由各种消费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

场景理论揭示了生活娱乐文化设施组合形成特定场景,这种特定场景又彰显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吸引着不同群体前来居住、生活和工作,从而驱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这样的逻辑思维,可以表示为:

生活娱乐文化设施→特定场景→价值取向→人力资本→消费实践→城市更新与发展。

生活娱乐文化设施组合形成的城市场景与舒适性、便利性直接相关,同时,它也影响着高级人力资本的迁入或撤离。总之,以消费为导向的城市设施,和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城市场景,对于吸引高端人才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释

[1]陆大道:《以全新方式驱动“第四极”》,《湖北日报》2015年4月20日。

[2]Terry Clark.Amenities Drive Urban Growth.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2(2).

[3][美]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刘润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4]吴军:《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中国名城》2013年第12期。

[5]根据美国人口普查,1950年,底特律人口达到历史峰值,为185万;2005年,底特律人口已经缩减到88万,比2000年减少了6.8%;2010年底特律人口萎缩到71万,相比鼎盛时期的185万,减少了114万,降幅为62%;这是美国60年来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之一。

[6]吴军:《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第二章港口城市经济的产业比较

宁波作为典型的港口,港产城互动是城市经济的基本驱动力。港口及临港工业的崛起成就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的发展必然受港口及港口城市升级换代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完成港口及港口经济升级换代的城市经济发展历程,国内与宁波处在同一阶段的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均可以为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一节港口城市的产业特征

港口城市以港口为基础,以港产城互动为发展动力,以港口与港口相关产业为主体,伴随港口的代际转变实现港口城市的转型升级。一、港口城市发展机制

港口城市的发展以港口为基础,以港产城互动为发展动力。在港口升级换代带动下,在港产城互动作用下,港口城市实现空间拓展与功能提升。(一)港口与港口经济

港口,是具有相应的设施和明确的陆域和水域分界线,且能够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和货物装、储、运及相关服务的一个综合体。这实际上是一个狭义的理解,它仅说明了港口作为交通枢纽和旅客、货物集散地的运输方面的范畴。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港口已经成为连接水陆经济、贸易、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不仅可以运送货物、接送旅客,完成其运输功能,而且还具备在运输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贸易功能、商业功能、工业功能及旅游功能等。它是一个以航运为基础,集商贸活动、工业发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连接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区域发展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港口功能有三个层次:一是运输链的中转点,以货物装卸服务为主要功能;二是货物暂时储存的缓冲区,以物流服务为主要功能;三是集成整合,以运输中介及其他业务为主体。当前的趋势是港口功能从“多元化”向“基地化”转变。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将港口分为四代。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中心。第二代港口除了承担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使港口成为具有使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航运和物流发展要求,得益于港航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港口逐步走向国际物流中心。第四代港口应该而且必须具有以下主要条件或符合以下主要特征:一是港口具有广阔的、交通便捷的经济腹地,特别是具有广阔的、直接的陆向经济腹地,其主动策划、组织和处理的直达国际贸易物流量(尤其是国际集装箱物流量)巨大。二是港口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并以港口为核心来规划和发展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三是港口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理念下现代化港口的一切技术和服务特征,即具有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航道和码头设施,具有密集的全球性国际直达干线,具有内外便捷、连接全球的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各种与之配套的服务系统和政策法律环境。

目前,对于港口经济的内涵尚未形成理论界认同的界定,一般认为港口经济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区域概念,从产业上看是一个诸多产业的集合概念。空间视角的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的节点区域优势,以港口为窗口,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临港区域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经济。产业视角的港口经济,是港口及其关联产业,是以港航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将两者综合起来,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核心、临港区域为载体、综合运输网络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等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二)港口城市的优势与特征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城市进行多种分类,港口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类型。港口城市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一是portcity,是指有港口城市功能的城市;二是cityport,是指以港口为成长基因的城市。

港口城市因拥有港口而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具有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作用,可以通过海上运输把本国市场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二是城市发展可充分利用港口内外双向的辐射力。港口的双向腹地一般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港口所依托的城市;第二层次是通过各种集疏方式与港口联系的内陆地区;第三层次是港口之间通过航线连接的海外区域。港口腹地的第二、三层次的范围往往超过了城市经济辐射能力所达到的范围。因此,港口城市利用这一条件,可增强城市的功能。三是港口作为流通领域资金往来的汇集之地,具有融资方面的便利性。四是通过功能的发挥,物流和客流量的增加,可使港口成为信息汇集和发布的中心。

港口城市正是利用港口功能,其经济的发展与非港口城市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港口城市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和国内、国外双向经济腹地,物流量大,经济外向型程度显著。二是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的结合部,可带动港口各种运输方式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水运、陆运、仓储业、代理业等的发展。而这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产业结构呈现港口城市独有的特点。(三)港城关系与港产城互动

港口城市的个性特征就在于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经济的重要关系,港产城互动是港口城市成长的基本驱动力。

关于港城关系,“无通不城,无埠不港,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港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港城关系所作的辩证性概括,也说明了港城“互相促进、兴衰与共”的依存关系。宁波市的“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也基于此。

实际上,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兴衰与共是通过产业这个中间环节实现的,港产城的互动才是港口城市成长的真实动力。图2-1是我们对港产城互动的一种理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