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6:16:54

点击下载

作者:佐佐木常夫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会说话

学会说话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学会说话作者:佐佐木常夫排版:昷一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14219104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前言做一个“会说话”的领导我也曾是一个不善于说话的人“会说话”是作为领导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领导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决定着整个团队发展的方向,也是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行动方针。

因此,作为领导,必须能通过话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团队中的成员。否则,无论是多么了不起的构想,如果不能准确传达给对方的话,整个团队将会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

其实,我曾经也非常不善于说话。虽然现在的我可以在很多人面前演讲,但在以前,只要一参加很重要的会议,我总是会特别特别紧张,最终导致心里原本所想的内容没有全部表达出来。

但是,就是那样的我,也有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为,我后来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克服了这个缺点。实际上,在我晋升为领导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在这方面下功夫,才使得说话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以,即使现在的你仍在为不善言辞而苦恼,也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开始好好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就好了。掌握“学习的能力”

我在一些培训和研修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常常会这样说:“在座的各位,无论你们接受多少次这样的培训和研修,都不会对你有任何益处。在你们当中,十个人中差不多只会有一个人能够将今天研修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今后实际的职场中。而我的培训也可以说就只是为这样的人而做的。“等到研修结束后,大概各位才会明白今天我所说的话,说不定还有人愿意把我的话转达给其他人吧。但是,各位的状态也只不过是停留在‘明白了’我的话而已。“不管你听过多么正确的道理,或是读过多么好的一本书,抑或是看过一部多么棒的电影,如果你不能将你领悟到的东西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话,这些知识的积累都不可能为你带来任何益处。“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学习能力的话,无论他听过多少道理、读过多少书,都不可能收获成长。“一般人即使从他人那里听到什么道理,也不愿意将其转变成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则是怀着谦虚的心态、努力上进的人。他们愿意学习一切能学到的东西,并在消化吸收后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本书的内容,就是对迄今为止我所实践的“说话方法”“如何锻炼说话能力”的解说。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将这些知识化作实际行动,去亲身加以实践。

如果您能因为本书而获得改变,那我将不胜荣幸。佐佐木常夫 第一章 锻炼瞬间抓住对方心弦的说话能力作为领导,必须要有志向,同时也要有用话语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没有远大志向的领导是带不了团队的。但是,无论多么了不起的志向,如果不能将其传达给对方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本章将介绍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如何锻炼不可或缺的“说话能力”。1.培养在笔记本上记“名言警句”的习惯对于领导来说,“话语”是最大的武器

我一直认为“话语”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武器。要想将自己对工作的考虑、对未来理想的描绘传达给下属,除了依靠“话语”,别无他法。

下属在听了领导的发言之后,能够产生“原来如此,情况的确如他所言的那样,我也要继续跟随他去拼搏”这样的感受,就说明他领悟到了领导的想法,并能将其转化为行动。因此,作为一个领导,除了要通过话语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对方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用语和措辞,以求能够打动对方的心弦。

不过,对于那些反应不够灵活,同时也不善表达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根据具体的情况脱口而出一些名言警句,从而打动对方心弦的。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吧,心中有“想要表达的内容”,却总是苦于无法将其转变为恰当的话语。“名言警句”不是自己原创的也没关系

我在这里想向大家推荐的方法,就是任何时候,当我们看到觉得将来能用得上的“名言警句”,就马上把它记录在笔记本上。而且,还要时不时地读一读抄写的这些笔记。

这样一来,就能让这些句子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头脑中,并能在以后适当的场合,有效地运用起来。

例如,我在指导下属工作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优秀的模仿胜过蹩脚的创新。”每次当我遇到有的下属在面对某项业务,完全不参考先例而是想着独立创新时,就会这样对他说:“这个项目不应该是从零开始去做的,如果能参考之前项目的一些做法,很快就能完成。正所谓‘优秀的模仿胜过蹩脚的创新’啊!”“优秀的模仿胜过蹩脚的创新”这样的句子,我相信是谁都能记住的一句话。通过这样的方式,领导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话语清晰地传达给了下属,并能使其印象深刻。“名言警句”即使不是自己原创的也没有关系。我们在读书时,如果看到了非常不错的句子,都可以抄写到笔记本上。

很早以前,我就有对所读过的书,将书名、作者、让我感动的内容等记下来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三十多岁晋升为课长之后,还会将书中一些我喜欢的句子记到笔记本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这些句子虽然都是我们从别处借鉴而来的,但当我们记住了这些句子,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自如时,其实也就等于是我们“自己的话语”了。

另外,经常用纸笔记录下喜欢的句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喜欢的句子类型,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外收获”。

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遇到喜欢的句子就记到笔记本上吧。名言警句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回想”起来的锻炼说话的能力养成记录名言警句的好习惯2.锻炼说话能力的诀窍,关键还是要“写”养成“写”的好习惯,有助于锻炼说话能力

想要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我推荐首先从培养写文章的习惯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说话能力,就是通过写文章锻炼出来的。

我从担任课长代理一职开始,每次要出席重要的会议时,一定会提前将自己的意见、观点总结成文章的形式,然后再到会上发言。

在正式会议开始的几天或一周前,首先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写成文字。然后找出其中在理论上自相矛盾的地方进行修改,去掉多余的话,同时将抽象的、暧昧的表述都替换为具体的表述。总之,要对自己的发言预先进行一番推敲。像这样,在完成文章的过程中,一大半的内容其实也都已经牢记在心里了。做了以上这些准备之后,再去会上发言,将会带来两大好处。

其一,让我们在会议上的发言更容易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同。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会议开始之前,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的话,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时,难免会让我们的发言变得冗长,观点也不够明确,甚至还会有在理论上自相矛盾的情况发生。

但是,我们通过事前文章化的方式,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做了提炼,这样其他人可能要花五分钟才能讲完的内容,我们可以压缩到三分钟。并且,我们的观点在理论上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同时,还可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出来。像这样几次会议之后,当再发言时,与会者自然会竖起耳朵来听我们所说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观点被采纳和认同的概率也就提高了。也就是说,我们越是锻炼自己的这种措辞能力,越是能让我们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将切身体会到由此带来的效果。

另一大好处就是,通过这种“先写成文章再发言”的方式,也让我们的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具体来说,就是锻炼了我们的“理论性表达”“让对方易懂的表现力”“选择能扣住对方心弦的措辞能力”等。这样的话,当我们再向上司汇报,或者向下属发表指示等这些日常性的业务工作时,我们的说话方式将得到极大的改变。认真思考我们所说的内容“说出来的话”与“写下来的话”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嘴巴说出来的话,说完就“消失”了,而写下来的话将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因此,用文章化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思考发言是否妥当,从而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

另外,文章化的方式还能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深度。虽然如今我已出版了多部著作,但每次成书的内容,都是在初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修改打磨之后才完成的。“这真的是我想表达的内容吗?语感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整个句子哪儿表达得还不够到位?”通过这些疑问,让自己的思考一点点深入,最后形成满意的表达。

因此,为了提高“说话的能力”,我们应养成写文章的习惯,不断积累“提炼句子的经验”。通过文章化的形式,让自己的说话方式发生改变锻炼说话的能力发言前一定要先将内容写成文章3.“只顾着表达自己的人”VS“说对方想听的内容的人”我们不应该只顾着表达自己,而是要说对方想听的内容

在会谈或会议的场合,有些人会侃侃而谈一些令你不感兴趣的话题,而有些人则会在短时间内将你想了解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你。

这两种人的差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商务意识上的差别”。

有这种“商务意识”的人,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天在这个场合应该说的内容主题。换句话说,就是面对顾客“知道顾客的需求是什么”,面对下属“知道他正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样的烦恼”,在这样的一种意识前提下,与对方进行交流。

因此,不要只顾着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而应该结合对方想听的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表达。这样我们的话中才没有无用的内容,主题才能更加鲜明。

具有“商务意识”的人,也一定能具备商务人士应有的“说话能力”。在日复一日的会议或面谈中培养自己的“商务意识”

我三十岁刚出头时,看见上司工作时的样子,总会想“我今后绝对不能变成这样的上司”。

当时的工作非常辛苦,深夜加班、休息日加班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每次开会的时长。上司是那种会在晚上十点左右平心静气地主持会议,然后一直持续到深夜两三点的人。

如果会议的内容很重要的话,我也就忍了。但是,这样的会议,每次都是将全员召集起来,然后让各个部门依次汇报业务推进的情况。

我当时是企划管理部门的主管,却也要坐在那儿听与我的工作完全没有关系的其他部门的汇报。出席这样的会议,往往无法让人保持注意力集中,我想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认认真真地听他人的发言吧。

基于这样的经验,等到我自己做了领导以后,每次要开会时就先定下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只召集与此有关的成员来参会。

而且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还会再次提醒与会人员当天的会议目的,以及讨论的焦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参会者都能以“当事人”的意识进行讨论,并且实现“短时间内开完一个内容充实的会议”的目标。

不仅仅是会议,我在与下属进行面谈时,也会在事前设定一个明确的目的,如:“通过这次面谈,了解下属的哪些情况?”同时在交流时还要提醒自己:“他想要表达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对方的发言。

要想锻炼我们的“说话能力”,就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这种“商务意识”。从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中,也能看出其工作方式锻炼说话的能力要彻彻底底地锻炼自己的商务意识4.将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总结为一点简明扼要的毕业典礼祝词

虽然已经过去五十年了,但有一个“发言”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当时的秋田市市长,在出席秋田高中的毕业典礼时所发表的祝词。

市长走上讲台后,只说了一句话:“祝贺大家今天毕业了。因为大家都希望领导的发言能简短些,所以今天的发言就到此为止。”整个祝词就是这么“简短”。

这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很吃惊。甚至到今天,我每次遇到高中时期的同学时,还会聊起当年市长的祝词。学生时代参加的各种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听过各种各样的领导发言,但是直到今天还能记在心里的,真的就只有当时市长所说的这两句话。一般来说,校长的发言及来宾的致辞,篇幅都会比较长,但是他们当时说的什么内容,现在却完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典礼当天,自己一直望着天空想着“快点结束就好啦”。

说到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时往往越是在人前侃侃而谈、大说特说,对方就越不会记住你所说的话。所以,希望大家都能以“我真正想表达的就只有这个”为出发点,将要表达的内容总结为一点。

一下子谈四五个话题,只会让人搞不清楚“真正想说什么”,而你想表达的重点内容,也会被“淹没”在其他的话语中。不要浪费与职员直接对话的机会

我在东丽公司上班时,曾经为社长起草过“新年讲话”的发言稿,我当时就参考了秋田市市长的发言,将整个发言稿写得尽可能简短。

很多人一想到社长的“新年讲话”,就自然觉得会是“去年世界的经济态势……”这样有关世界局势与宏观经济的内容吧,其实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空洞。“新年讲话”可谓是将社长自己的构想以及公司的理念,直接传达给所有职员的为数不多的绝佳机会。

所以,我只选择了“社长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应该说给员工们听的内容”,来写成发言稿。虽然不可能做到像秋田市市长那样特别“简短”,但也是只用三分钟就能说完的篇幅。

社长可能会抱怨:“佐佐木君,这样是不是太短了点?我可是要发表十分钟的讲话呀!”但比起具体要说多少分钟的时间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应该向职员们传递什么内容。将报纸上登载的世界局势冗长地说十分钟,我想谁都不会愿意听下去吧。但如果将与公司的未来息息相关的内容压缩到三分钟的发言时间,大家都会很认真地倾听。

领导在团队成员面前讲话时,首先应明确“我最想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是什么”。

一旦决定好了最想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让我们的讲话一直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了。这样,才能完成一场打动人心的发言。

“难得的机会,所以有很多想说的”,这反而毫无意义锻炼说话的能力只说最重要的内容,其他都要剔除掉5.领导的工作就是要营造合适的“环境”为了创造出集体的智慧,首先要营造适合讨论的“环境”

我曾写过一本名为《让下属定时返回岗位(工作技巧)》的书,在那本书中,我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迄今为止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形成的一套时间管理技巧。当然,这个技巧肯定不可能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想出来。可以说,是我与下属一起讨论“这样做的话,能不能让工作更有效率”的过程中想出来的点子。

一个人的思想总是有局限的,但就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往往通过集体的智慧,才能催生出好的主意。我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让他人对此发表意见,针对这些意见,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加深我们思考的深度和高度。

因此,我认为领导必须要有为所有成员营造一个能够进行集体讨论的“环境”的意识。虽说平时在传达上级指示时可以不用顾虑太多,但当领导遇到自己也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就可以借助集体的智慧了,为此需要营造一个适合集体讨论的环境。不及时地对气氛加以把控,就不可能让讨论深化

但是,集体的智慧并不是说有了一个集体讨论的环境,就会自然产生的。如果每个成员都是天南地北神侃的话,那就不是讨论会而是杂谈会了。

因此,这就对领导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要求。

作为领导,必须一开始就将讨论的目的与背景准确地传递给所有成员,如“我先来说说,今天为什么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今天的讨论希望大家以得出结论为目的进行”等。

然后,随着会议的正式进行,还要求领导有对整个会议的把控能力。对于成员的发言,要反复通过“更具体点来说,是什么情况呢?”“总之,你所说的是这种情况吗?”“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等这样的问题来对场面进行引导和把控,从而让整个讨论更加深入。因此,这种总结和展开的能力,也是作为一个领导不可或缺的。

另外,如果因为某个成员的发言与本次讨论的主题无关,使整个讨论出现跑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因此请大家重新回到议题上来”这样,将成员拉回到最初的目的上来。

在这样的讨论会上,领导本身的发言可能会非常少,但没有关系。作为领导,必须要对成员的发言内容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把控的话,就不可能让讨论深化下去,也不可能产生集体的智慧。领导对气氛的把控,才能让讨论深化锻炼说话的能力首先,要营造适合讨论的“环境”6.即使“变节”,也不会动摇你的地位引导下属发表意见时,应改变以往固有的意识

商业场合中常常会遇到“答案很明确”的问题,如“只要这样处理就行了”,也会遇到“不深入思考就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

对于存在明确答案的问题,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征求下属的意见了,只需要以“领导”的身份,将应该完成的事情以“指示”的形式下达,而下属只需要遵照执行就好了。

但是,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领导有时也会遇到自己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求集体的智慧,所以需要引导下属发表意见。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领导能够改变自己以往固有的意识。

如果一个领导习惯了“下达指示”的行事风格,就会不自觉地陷入“只有我才是知道正确答案的那个人,必须由我来指示下属如何工作”的思维定式。但是,这种意识往往会在我们寻求与下属进行平等的讨论时,带来负面的效果。

当然,领导对所遇到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的一番考虑,因此,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固执己见。即便下属唱反调,也不要想着去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应该真诚地去倾听。我们进行讨论的目的,不是取得讨论的“胜利”,而是要和下属一起找出更好的答案。

而且,当讨论的最终结果证明自己当初所持的观点欠妥时,也要有收回成见的勇气和大度。不要害怕“变节”,领导每天也在成长

实际上,我也常常会在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之后,想法产生巨大改变。

以前,我曾在朝日电视台一档名为《新闻报道站》的节目中担任评论员的工作。当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不久,需要针对核能发电的问题发表评论观点,我基于对“德国放弃核能发电的前因后果”的调查,在节目中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还是应该放弃核能发电。当时节目的主持人古馆伊知郎还曾因此揶揄我:“作为赞成核能发电的一派,怎么在同一个节目中又说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呀?”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变节了。”“变节”这个词乍一听是贬义,但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害怕承认“变节”。也许还有人会担心“自己的想法发生改变的话,会因此失去作为领导的威信吧”,但是这世间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人”啊。领导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我认为,那些不会固执己见的领导,反而会得到身边人的信赖。引导下属发表意见锻炼说话的能力要有改变自己意见的勇气7.对待“工作”和“人情”,要分别掌握两种说话方式为了工作上不出差错,下达的指示要非常详细

领导平时的说话方式,在重视“贯彻任务”的同时,也要关心“人情冷暖”。“工作”与“人情”这两方面无法兼顾的话,我们的工作是无法顺利推进的。

我非常讨厌在做事之前毫无计划的、顺其自然的工作模式,因为在职场上我们追求的是高工作效率。因此,为了不让下属在执行时出现差错,我在下达指令时,总是会将“交给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什么时间截止”“将什么样的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等都交代清楚。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一些听过我有关“工作技巧”的演讲的人,会认为“佐佐木君一定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对下属一定也是很严厉的吧”。他们肯定是从我的话中,联想到我是一个“很懂得如何有效指挥下属的上司”。有时也要无视效率,将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是很关心“人情冷暖”的。

这里所说的“人情”,是指领导能够对下属所遇到的烦恼,或者其家庭的一些情况给予关心和考虑。要知道我们的下属都不是“机器人”。即便是布置了同样一份工作,如果下属身心状态都很好时,就能得出一个很好的结果;可如果当时其正经历着个人的烦恼,那么能力就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发挥了。

所以,作为领导要时常观察下属的状态,并且能发现其细微的变化。当下属的脸色难看时,要及时地施以关心:“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怎么看起来很疲劳的样子,没问题吧?”即使只是跟下属说上两句话,也能让其感受到“这个领导,还是一直关注我的”,这会让他更有安心感。

另外,我在与下属一起就其烦恼的事情交流时,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时间,会一直沟通交流下去,直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援助。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不能再用之前“下达指令”时的口吻和语气,而是应以“倾听下属的诉说”为最优先考量。

领导在对下属要求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其“人情冷暖”方面的关心。这就像是“花样滑冰”运动,既要求技术性,同时也要保持优雅。作为领导,如果不能兼顾二者的话,将很难凝聚人心。

顺便说一下,我有时也会根据说话的内容,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声调。例如,有关工作上的事情,我会掷地有声地说;而说起私人方面的内容时,则会营造一个稍稍温和的谈话氛围。

领导的一句话,往往就会改变整个团队的氛围。工作很重要!人情冷暖也很重要!锻炼说话的能力领导的讲话,要兼顾“工作”与“人情”8.只是措辞上的一点小改变,也能给团队带来变化一直直呼其名的上司,改称“某某君”的瞬间变化

曾经有一个瞬间,会让我产生“啊,终于得到来自上司的认可了”的感觉。那就是上司对我称“佐佐木君”而不是直呼我名字的时候。

我的那个上司是一个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的人,即使是面对他的上司,如果是他不认可的人,也会直呼其名。当然,对我一直也是如此。而在某次会议中,我们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我从他嘴里听到了“佐佐木君”的称呼。

恐怕这真的只是上司无意识的一种表达吧。不但作为听者的我很惊讶,就是说话的一方也感到很惊讶。可这还是让我感觉他有点儿认可我了,至少在那个上司的心中,肯定还是承认“佐佐木有稍微优于我的地方吧”,所以他才会称呼我“佐佐木君”。构建互相尊重且平等的、富有凝聚力的团队

在商务人士中,有的人会对职位低于自己的人直呼其名,我这里还是建议不要这样做的好。

原因就在于,这个看似好像对说话者本身没有什么深刻含义的举动,却在不知不觉间使其产生“他是比我级别低的人,所以他是劣等之辈”的意识。但是我们要明白,无论是职位比我们低的人,还是年龄比我们小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优于我们的部分。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不能从下属身上发现其优秀的部分,也就不可能使下属发挥他的长处,整个团队也无法变得更强。而且,如果不能从下属身上取长补短的话,作为领导,其自身的成长也就停止了。

反之,如果能以“×××君”来称呼下属,就能使其内心的意识发生改变,让下属感觉“我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从而增强了当事者一方的意识,之后会更积极地为团队遇到的问题献计献策。总之,这会加速下属的成长。

因此,我在面对差不多和自己孩子同龄的新员工时,也会称呼他们“×××君”。在东丽经营研究所担任社长时,也要求大家不要称呼我“佐佐木社长”,而是以“佐佐木君”代之。像这样,以没有职位高低差别的“某某君”来彼此称呼,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且平等的、富有凝聚力的团队。

我不仅是在工作的场合,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也会称呼他们“×××君”。对兄长当然不必说,就是对两个弟弟,也是使用这样的称呼方式。我认为即使是自己的兄弟,也还是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虽然只是称呼上的一个小小改变,但其中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仅仅是称呼方式的改变,也能让团队更强大锻炼说话的能力互相之间称呼时记得加上“XXX君”9.领导不仅要to do,更要能to be领导与管理者的决定性差异

对于担任课长或部长等职务的人,有人会称他们为“团队的领导”,有人则会称他们为“中层管理者”。那么“领导”与“管理者”之间有何差别呢?我认为就是to be和to do之间的差别。

管理者或者经理的职责,就是让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按照正确的轨道执行下去,也就是要去“做”好。而我们对领导的要求,则是要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就是to be的含义。

成为“领导”的必要条件,就是要能够思考出团队前进的正确方向,并通过自己的话语将其准确地传达给团队中的成员。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来说,只要具备能让既定的事情被正确地执行的能力就好了。但是,作为一个领导的话,如果自身的判断出现了错误,就会引领整个组织走向错误的方向。因此,正如某教育家所言,to be比to do更加重要。首先,必须要对团队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判断(to be),然后才能谈得上将其正确地加以执行(to do)。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领导,为达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而向下属给出具体的指示(to do),这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通过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将团队的使命和前景传达给下属(to be)。只会坚定地完成既定任务,那只能说是一个管理者而已。而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团队的使命与前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领导。只有勤勤恳恳地努力,才能达到to be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掌握to be的能力呢?我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才能培养这种能力。

例如,读了有关西乡隆盛的书后,对那样的领导者形象刻骨铭心。但是大部分人也就停留在“读了一本不错的书,很受感动”这一阶段了。

关键是我们不能仅仅感动于西乡的生活方式,还要积极地思考西乡作为一个领导者,都有哪些过人之处,然后在生活中去实践这些内容。“学习——思考——实践”并非仅限于读书,听一场很棒的演讲,看一场很棒的电影,或者与一位真正优秀的领导实际接触等,这些经历都很重要。to be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能力,但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努力,那一天就一定会来临。作为领导的必要条件首先是要能摆正姿态光“阅读”“感动”还远远不够,“实践”也很重要!锻炼说话的能力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团队的使命与愿景10.我用提前做功课的方法,克服了不善言辞的弱点我曾经也很不善于在人前讲话

我想,有很多刚当上领导的人,会感觉不善于在人前讲话吧。大家是不是在与下属或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时,都能够轻松自然地说话,可是一到了重要的会议上,不得不面对同样是干部的参会者进行发言时,或者必须在很多人面前发表演讲时,就会特别紧张,原本想表达的内容连一半也没说出来?

实际上,别看我现在每个月都要演讲几场,好像“在人前讲话”已经成为我一半的工作内容,但在我年轻那会儿,也是不善言辞的。

我从小就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也不是那种会将心里所想的东西都主动积极地表达出来的性格。刚进公司那会儿,我的直属上司甚至认为:“把任务交给这个家伙,他真的能完成吗?”

可就是这样的我,现在也能成为一名演讲会的讲师,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新闻节目的评论员,所以大家也都应该有这个自信。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我们能够克服不善于在人前讲话的弱点。那些意识到自己弱点的人,往往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克服弱点的关键,就在于积累微小的成功经验。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已经讲过,当必须在会议上发言时,我会提前将发言的内容总结成文章的形式,让自己记住大半内容后再去参加会议。这种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使我更加安心,比起毫无准备的状态来,这能让我以轻松好几倍的状态出席会议。同时,通过事先准备,也能提高自己的意见被认可的概率。

这种成功的经验,还能让我们产生“只要亲自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自信,今后“在人前讲话”这件事,也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无论多么重要的会议或演讲的场合,只要能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就能让周围的人都认真地倾听。这样就能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

另外,我们也要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当我们无法在很多人面前流畅地说话时,当我们无法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所思所想时,一定要好好分析和反省失败的原因,并将反省的结果运用到下一次的演讲或者会议中去。

我认为那些意识到自己不善言辞的人,反倒更有发展的可能性。我觉得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是不善言辞的,但是大部分人对此并没有觉悟,甚至也没想过要去改善。那么,这其中能够意识到自己这一弱点,并且试图去克服的人,才真正有可能比身边的人更早地踏出这一步。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谁都有可能成为能言善辩的人锻炼说话的能力积累微小的成功经验11.领导的发言中包含“不可违背的内容”以及“可以违背的内容”商业场合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朝令夕改

在一些讲解领导理论的商业书籍中,常常会这样写:“领导的发言千万不能朝令夕改。”但是我却认为领导的发言中既有“不可违背的内容”,也有“可以违背的内容”。

在商业场合,朝令夕改的情况反倒占压倒性的多数。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关于“工厂的选址”了。很早以前,有很多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但是不久后,由于中国国内的人工费上涨,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搬迁至东盟国家。可以预想到的是,如果今后这些东盟国家的人工费也开始上涨的话,这些企业又不得不重新制订计划,寻找新的厂址。

像这样,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说应该做出改变。

因此,作为领导,不应再害怕出现“朝令夕改”的问题。即使昨天与今天所说的话都完全不一样,也并不是一件令人惭愧的事情,因为这是面对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所必须做出的应对之策。作为公司立命之本的原则不可违背

另外,也有些内容是不可违背的,如“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理念”等内容。企业的价值观就是指“不能欺骗顾客”“不能在社会中作恶”等。

不管环境怎样变化,这部分内容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如果一个领导前一天还在说“一切以客户至上”,第二天突然改口说“为了确保公司的利益,即便牺牲客户的利益也没问题”,这样的话,从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作为“领导”的资格,也失去了下属对他的信赖。

作为公司立命之本的原则性内容,领导者必须坚决地守护和执行。

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例如,松下集团就曾将“员工就是家人,因此无论遭遇什么状况,都绝对不会解雇他们”当作企业传统。但是,该公司后来还是从某个时期开始,着手进行裁员,可以把这一做法看作“松下集团违背了自己一直以来所坚守的原则”。

但是,如果不进行裁员的话,就有可能危及公司自身,会让更多的员工前途未卜。因此,只能变通地坚持“继续雇用大多数的员工”的原则。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领导来说,常常要被迫面对这样的艰难抉择。我们在发言和行动时,就必须考虑这些“不可违背的内容”与“可以违背的内容”,以及时不时要面对的“不得不去违背”的情况。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无法生存锻炼说话的能力对于公司立命之本的原则,绝对不能违背专栏一 打动人心的话语“思考会化作语言,落实成行动,变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而性格将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电影《玛格丽特·撒切尔:铁娘子的眼泪》中由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所扮演的主人公之口,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定信念,领导着国家前进,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非常注重用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个政治家,只能通过语言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千万民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话”就是领导的“生命”。“服务优先,利益置后”这句话,是大和运输的小仓昌男在宅急送业务创立之初,面向公司员工所发表的一句名言。“提升服务”与“增加利益”这两者从来就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如果要提升服务质量的话,就必然增加经费的开支,导致利益受到压缩;如果一味地追求利益,就难以提升服务质量。

但是,宅急送在创立初期就将“提升服务”当作最大的命题,所以,当小仓君发出“服务优先,利益置后”这样的信息之后,两者的优先顺序自然就得以明确了。

人们靠着“态度”和“热情”去打动别人当然很重要,但“话语”才是最大的武器。

为此,我们必须锻炼自己“说话的能力”,但在此之前,还必须有一个指导我们的、不可违背的正确想法。也就是说,比起“该怎么做”来,我们必须先确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一切的原点。

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话语将这一想法表达出来,并向他人传达。

然后将语言表达的内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通过行为的反复累积形成习惯。我一直认为“好的习惯胜过才能”。即使才能上稍有欠缺,但是如果一个人能有好习惯的话,就能每天一点点地进步,早晚有一天可以追赶上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就是说,只有拥有好习惯的人,才会持续地成长。

将感动自己的书名或者句子记到笔记本上,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时间,在工作开始前就认真制订计划,尽可能地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内心想法,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一个美好的人生正在前方等着他。 第二章 能够说动对方的说服力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其局限性的。一个人的头脑再怎么聪明,也肯定敌不过经讨论产生的“集体的智慧”。因此,为了使团队的实力获得最大化,我们必须让所有的成员都能从心底理解领导的意图,并化作实际行动。本章将介绍如何掌握更具说服力的说话方式。1.何谓打动听者的说话方式?无论什么内容,如果对方没听进去,就毫无意义

说话非常有说服力的人,往往会在语言结构与措辞上十分注意。他们会刻意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表述以及抽象的语言,转而以更容易懂的理论,配合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来讲话。

那么,要想让你说的话更具说服力,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要在你说话的语速、声音的大小、语调的高低,以及节奏等表现方式上多下功夫。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如果在阐述时语速过快,对方就有可能听不进去,这样的话,也就不可能打动对方的心。

很多苦于无法流畅发言的人,都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结构和措辞,但对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这些表现方式不太在意,甚至很多人说话都缺少抑扬顿挫。“我觉得还是自己说话的语速太快了点。”像这样,很多人即使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却仍然不会着手改正缺点。

但是,在表现方式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遇到口才好的人,会感叹:“那个人好擅长演讲啊!”这时也希望大家能注重深入地思考“为什么我会被那个人的演讲所吸引呢”这一问题。实际上,说话的语速、节奏等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也是与演讲的内容同样重要的,这会让你的发言更富有魅力。请他人帮着检查我们的说话方式

话说回来,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也是很不注重说话方式的,发言时毫无抑扬顿挫的感觉。当我六十一岁出版了首部著作BigTree后,受邀发表演讲的机会也随之多了起来,我就是在那个时候领悟到“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一点的。

正好我女儿的一位朋友是做发音训练的,所以我去听了几次课。在接受类似“说这句话时,要稍稍舒缓一些,这样效果更好”“说话的声音感觉有些低沉”这样的指导后,我的说话方式大有改善,现在说起话来比以前更容易让人听懂了。

纠正我们说话表现方式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他人的指导。还可以用录音笔记录下自己说的话,大部分人会惊叹:“自己的说话方式怎么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平时在讲话时,有很多细节是自己不曾留意的。

当然,也完全没必要去接受系统的发音训练。当要面对很重要的讲话活动时,只需事先进行排练即可,当然不仅仅是所要讲的内容,包括我们的说话方式也要进行检查,这样才会使演讲效果大不相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