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23:22:35

点击下载

作者:少工

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大微讲堂: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

北大微讲堂: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试读:

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

作者:少工排版:辛萌哒出版时间:2018-01-01本书由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

我不是大学问家,在电视方面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纯属一介布衣。请我来北大做讲座,是不是说明北大这个世界一流的讲座越来越开始趋向平民化了?(笑声)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比较简单,是一个案例的分析。都说电视是一个没文化的产业,但是它既然是一个大众媒体的宣传窗口,并且作为一种经营文化,它应该还是有一些归类和最基本的原则的,我们把它叫做游戏规则。

我今天想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剖析来看一看中国电视现在的栏目策划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里面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去改动它,我的题目是《棚式电视栏目之批判——鉴定央视〈鉴宝〉》。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棚式”。这大概是我首创的一个新名词吧。

大家可能还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在2000年,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出了这么一个事。当时请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谭盾先生和他的老师卞祖善先生在演播室里面做一档节目。当节目录了不到10分钟时,谭先生突然站起来,甩手走人了,把一百多个观众和整个剧组全部甩在一边,走了。谭先生说不行,这个节目我绝不做了,我一定不做了。刚才我在台上面说了,卞先生是我的老师,但我跟他的谈话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句话后来在网上普遍地发,跟了几万条帖。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一直是热炒的话题。这个案例出来以后,挺轰动的。广播学院后来还把这个作为一个典型的演播室里面出现的新型案例编入了教科书。

在后来有很多人问我,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不好回答。我做了十几年的现场节目,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无厘头的事。左思右想,对于这种现象我姑且给它起了一个名词,叫“棚式效应”。什么叫棚式效应呢?其实很简单,棚,大棚,演播室也。棚式效应就是大棚节目录制过程中产生出的乱了套的异端效应。(笑声)

你们看到的谈话节目、游戏节目、综艺节目都是在大棚里面进行的。这种节目是90年代初才开始有的,80年代的时候没有。1991、1992年,中国第一台棚式节目《荧屏连着你和我》开播,当时轰动了整个媒体界,把它作为一个现象讨论,探讨。于是很多人去效仿,像《实话实说》也是属于棚式节目典型的例子。因为这种节目在以前中国的媒体里是没有的。它里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谭盾的这个事情是现场乱到了顶点的案例。但我认为,那一次的大棚里面发生的事情是90年代电视栏目操作过程的一个新的情况,虽说有极端的非人为因素,但结果是必然的。广院现在已经把这种出现在棚里的异端的现象作为必讲的课程。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比这个更恶劣的情况怎么办?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人该请,什么人不该请,怎么防止乱,乱了怎么办等等。罗列了很多以后在大棚里面可能产生的极端问题。

我再想说说批判。

批判,作为专业术语,判就是判断,判别,判识,等等,属于上层建筑意识领域的东西,比较抽象。理论的,平台的,思想的,思维的,一切总结为这个范畴内的语言都可以称之为是判。但是批就不同了,批是动真格的东西,老师给你批改作业,说你不及格,那是他有正确的答案。你判这个东西不行,那你就拿出一个比它更好的。一旦到了动真格的这一步,很多问题都会冒出来,所以说很多的学者发现有些问题,有些观点他不同意时,不敢轻易用批判二字。他说咱们可以商榷一下,写篇文章,商榷。其实他想批判,但是他能判,却未必敢批。除非你有比他更好的、更完整的观点,动真格的那一套行为模式,这个是需要花大工夫的。所以很多人不敢去批,只敢去判。

其实中国文人有这方面的嗜好,君子动口不动手。我认为在电视栏目里面,最好别用商榷,因为它不是理论的探讨。我跟你说一堆理论,说一堆概念,对它一点意义也没有。理论或概念不能在电视节目里面迅速产生出一个真实的产物,因为电视就是用每一个镜头语言,每一帧画面体现出你的理念。这是我对批判的解释。

我选定一个什么目标来动真格呢?副标题,鉴定央视《鉴宝》。《鉴宝》就是现在中央二套新做的一个新栏目,以文物鉴定为主,收视率非常好。不知你们当中有没有人看过,能说说感受吗?这毕竟是中国第一个以文物鉴定为主的大型的综艺性栏目。

同学回答:感觉娱乐性比较强,不是特严肃的节目,抓大家猎奇猎宝的心理。

开宗明义地说,电视策划这个行当太难做了,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在今天的讲座上,我不想讲太多的理论上的概念或大道理,那样会有“判有余而批不足”之嫌,你们一定会把我哄下去的。(笑声)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案例批判,比较实用的。通过剖析它,修正它,你可以表达出你对一个主题化电视栏目的策划、制作理念的全方位认识。我将从五个方面来批判《鉴宝》。

第一个方面是定位。

节目首先是定位。你写一本书,探讨一个问题或者是你想写一句话,都要定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鉴宝》这个栏目出台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于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抱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古旧的东西了。家里的瓶瓶罐罐被拿出来擦拭擦拭,摆在很明显的位置,古玩市场里挤满了各行各业的人。这几年里,光我们北京的古玩市场就如同雨后春笋开了一个又一个。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这些东西价值几何,它们都记录了自己的家庭,家族,甚至是民族发展演变的丰富的信息。它是一个信息源,并且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痕迹和韵味。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这些东西都承载着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文化和文化后面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促使了个人收藏、艺术品拍卖、企业和私人博物馆收藏等等以文物收藏为主营内容的带有产业性质的活动风起云涌。但是收藏在过去可不是这样,没有钱的人,他是不能玩、不能碰的。也不是一般有知识、有钱的人就能随便去做的。而即使就算是个文豪,若手头不富裕,要成就收藏一癖,也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到今天,我认为,收藏真的是放下了阳春白雪的架子。截至2004年,收藏大军人数已有七千万左右了。2002年文物部门统计过,有五千万左右,一年涨一千万。但我以为这个数字还是很保守的,还没有算上那些隐性的收藏大军,或者是蠢蠢欲动的,准备参加这个军队的人。(笑声)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城市居民。古人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我们现在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这个队伍迅速的建立,形成这么大的规模,是很正常的。“盛世收藏”,中国正在迎来历史上又一个文物收藏的黄金时代。应该说,“收藏热”的兴起,使人们看到中国社会进步的步伐。关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正在重新确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理性地恢复它的本来面貌。这说明传统文化真的已经开始重新在人们生活当中确立起它的位置了,过去它是不存在于这个领域的。它真正的价值正在生活中慢慢地被体现出来。但是,紧接着就出现了问题。

与人们的这种热情相对应的,却是社会上相关信息渠道的匮乏,尤其是收藏门类的信息渠道,依然非常闭塞。对于数量巨大的仅对家中古物抱有好奇的那部分城市居民和收藏的入门者而言,那种易于判断的知识结构却绝对不是他们能随便搭建的。要想获得自己的藏品是真是假或价值几何的信息,当时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破费去专业的鉴定单位鉴定,或者参考某些出版物的相关信息,第二条路就是去转转古玩市场,从小商小贩的嘴里获得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这两种方式,前者的传播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你找专家鉴定东西要收费,不管东西是真是假,鉴定一件,要收费三千,这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付得起的。但是后者呢?他有可能将收藏整个误导到混乱甚至不法。情况就是这样,散落在民间的这些文化遗存,一方面在人们热情的光环下显得熠熠生辉。一方面却又无法方便地在专业的价值谱系里获得自己的位置。简单有效的信息传递的缺乏,使得“盛世收藏”的热闹场面就不仅仅是令人兴奋的事了,更有理由说是给我们带来了忧思!这就是《鉴宝》节目出来的大致背景。但我不知道他们当时是否也是基于这些背景而来策划这档节目的。

不管是一种什么样的动机下产生的,《鉴宝》在这个时候出来,我相信是没有错的,而且出来得恰到好处。事实证明,它一出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祖国大地,现在成了一个名牌栏目。我这次开车从北京到敦煌,又从敦煌回北京,历时半年,沿着西北线走了个来回。一路上别的不说,光是在莫高窟、麦积山、龙门石窟等处的文物商店里,就看那些店主人指着那些假古董说,这样的东西,《鉴宝》说了,值多少多少钱!都把它作为一个尺度来做买卖了。在各个省有不同的情况,但大家都在谈《鉴宝》,一讲文物、古董,就谈《鉴宝》。可想这个栏目的实用号召力是很强的。它跟崔永元先生的《实话实说》产生的效果不同。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当年出来以后,广院,人大,北大都有很多专题讲座,把它作为一个现象、一个很优秀的栏目来研究,作为一个案例写论文剖析。但是我相信它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远远不能和《鉴宝》相比。

做这样一档节目,究竟应该怎样去完善这个背景,把这些渠道都一一打通呢?这就完全要看定位的准确性了。我认为,把它做成一个类似于高级的普及读物最合适。它应该是一个可读性很强,浅显易懂的综合性读物;它必须是既能够吸纳那些外行,让他们感觉到赏心悦目,又能满足最基本的文物知识的吸取和文物价值的判断;它既要让这些外行涉足者能够涉足,又不至于丢失内容的准确性;它还应该在传播观念和思想娱乐这两者之间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鉴宝》在这个地方,完全失控了。它轻易丢弃的正是这些文物鉴定所必须传达出来的东西,无限度地放大了类似博彩游戏的元素。到这儿,是我的第一个判识,判它的定位整个偏移。

第二个方面,《鉴宝》制作方向的偏航,跑错路了。原来打算去河北的,一下子车开到苏州去了,怎么也回不到河北了。它的制作方向,操作方式偏航了。

这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节目无非是两种人在做,但却要达到一种目的,尤其是在大棚里面。第一是上面坐那批人,第二是下面坐那批人,就两拨人。它不像新闻、《探索》、《记录》等节目,你一个面就可以了。大棚里面无论制作什么类型的节目,娱乐性节目、串串秀节目,还是《实话实说》《对话》等节目,永远是两拨,两面的。所有的制作都是通过这两拨人之间的互动和运作产生出来的。在《鉴宝》的节目里出现的是二拨四面人。观众和持宝人是下面一拨,专家和主持人是上面一拨。在《鉴宝》节目中操作出现跑偏,首先的问题是下面这拨人被强化了。从我的观点来说,下面的这些观众应该纯粹是受教育者,但是《鉴宝》把它弄成了仅次于鉴定专家的副鉴定专家了。刚才一个同学说它不严肃,我觉得这个是很明显的,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被节目操作的这个鉴定过于蒙事,儿戏。

我觉得这个“鉴”是经常跟法律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是很严格的事。司法鉴定,法律鉴定,DNA鉴定,都可以作为法律依据的。其实文物鉴定甚至比有些司法鉴定更至关重要,鉴定结果,可能会导致出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亏损或赢利。前几年,晋代的一幅字,拍到2000万,是由几个老先生一起鉴定的。当时作为买方的北京故宫方面说,这件东西,我想花两千万买下来,值不值,当时鉴定者都是清一色的国宝级人物,老先生们慎之又填,生怕弄出来只值两百块钱。这可比DNA鉴定难多了,DNA是科学的,弄出来,A就是A,B就是B,这幅字可不能做DNA鉴定,完全是凭着一种学养的积累。无法说,无法想象那些鉴定里面所具有的超科学范围内的知识,就这么几个人能做。而在《鉴宝》这里,这么大的一个事情,这么重要的事情,她竟把一半压给了观众?毫无疑问,除去节目策划者自身专业底蕴的不足之外,这只能解释为纯粹是为取悦观众的一种形而下的方式。它放大了游戏的元素,过分游戏化等于放弃信任感。节目强调了观众,可观众在这个专业性里,是没有资格去做这个事情的,我看观众自已也并非是心甘情愿地要上去出这个洋相的。很多人对我说,她怎么能让他们来做鉴定,而且做鉴定就做呗,你不能鼓励和引导这种方式。毕竟鉴定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化、专业化很强的领域。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有的人是究其一生的心血去研究鉴定,研究文物。北大有考古系,有一批学者真是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在做这个学问,这是一个极其严谨的学术领域。《鉴宝》节目的这种导向,在对文物鉴定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接受的引导方向上,起码是没起到什么好的作用。

第二个偏航的问题是专家被淡化了。

淡化专家意味着什么?等于是淡化了鉴定。

一个以鉴定为主的栏目,如果摁不住主题,摁不住一个最基本的游戏规则的内核,我不知道这个节目为什么还有理由存在。你淡化了这个鉴定的合理内核,你淡化了这个命题的内核,还谈什么鉴。你说玩宝,探宝,看宝什么的都没有问题,但就是不能说鉴宝了。《鉴宝》,很遗憾,放弃了这个美丽的内核,这就有点混同于小商小贩的意味了。

……“你能接受这个价格吗?”“你满意这个价格吗?”“你出个价呀,他出个价,你们一起出个价。”“你们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比眼力猜价格。”“价格高了价格低了价格高了价格低了。”……我眼前突然鬼使神差般出现了我的大学同学廖昌永演唱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塞维里亚理发师》的那段要一口气唱出十几遍的“费加罗来费加罗去费加罗来费加罗去”的场景,廖昌永演绎的真是漂亮,但在这里我却觉得有点进潘家园的感觉了。这种声音,在这个近50分钟的节目里面,至少有15—20分钟充斥着全场。

文物鉴定这类节目,专家意味着什么?该怎样定位专家的作用?这是两个很重的东西。我认为像这类节目,要放大的要素有三点,第一是鉴定,第二是鉴定,第三还是鉴定。

文物是一个特殊文化的载体,你要称它为文物,你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学养,古今历史,人文情况,艺术史,经验史,以及家族史,甚至是民间历史,各种知识元素的容纳和锤炼以后,才能确定的。要不然那就是一个废物。这就像世间流言所说起哄的:名人用过的东西,他们说是文物,老百姓用过的东西,他们说是废物。名人说过的话是名言,老百姓说的话是废话,等等。这种起哄的说法在社会上很多,其时是有它一定道理的。文物也一样,一件东西一定要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嵌入在这个器物里边了,它才能成为文物。因此,判断文物的这个人,这个专家,或者学者,或者是有这个经验的收藏者,他首先一定要进行一个方法论的判断。那就是鉴定。不鉴定你怎么能判断?你鉴定的过程都不做足了,怎么去谈那些件件都蕴涵着历史遗脉的博大文化?我就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在这个节目里面,你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厚重文化场面或声音,原因就是因为她淡化了甚至蹂躏了这个节目的生命之源——鉴定。

要清醒地觉悟和修正这个问题,首先,我觉得先要不客气地改良现在把持你鉴定命运的专家团。

必须声明的是,我不是说故宫博物院的老先生们水平不足。但我们也应该学会分辨当下的这个时代受众的真正需求。在对前沿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判断、阐释、演绎的过程当中,人们想听到什么样人的声音?这很重要。我记得有一期节目,当时是鉴定一把古琴。我们可以不管这张琴是旧的还是新的,当时请的专家是谁呢?音乐学院一位教古琴的老师,让她来做这把琴的鉴定,我当时就蒙掉了。我觉得很奇怪,她竟然请了一位毫无鉴定资质和鉴定学知识的音乐学院教古琴的老师做鉴定?而且好像还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青年女教师?结果在节目里说的话是完全跟鉴定不靠谱,鉴的如何我就不想说了。蛮好一件东西弄成这样,真的挺痛苦的。所以,先改良修正这件事吧。我认为,所谓鉴定专家,首先要具有国家级鉴定资质,还特别是要富有实战经验。文物鉴定这一行里,实战是形成百步穿杨眼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是所有经验整合的最后得分。当然,最好是有高学历、高学养,又富有实战经验的一些青年收藏鉴定专家。其实,光我们北京就卧虎藏龙着一批这样的人。这些中青年的收藏鉴定家,是目前我国文物收藏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具有很开拓的学术视野,很开放的文物收藏观念和前卫的学术研究方法,并且大多善于个性化的表达,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电视多元化传播的受众要求,他们更能在镜头前营造节目的现代气息和鉴定活动的时代活力感,一定更符合现代人收视口味的需要。同时这些人也更具有影视和电视的收视率的卖点。1999年,我曾在《国际双行线》做过一期关于大众文物收藏的节目,叫《淘宝》,这个节目后来在美国播放过。当时我请过几个年轻的收藏专家,有艾丹,还有古陶文明博物馆的馆长路东之,一位在北京有自己收藏工作室的日本学者,还有我们北大的一位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学研究的美国专家。当时他在你们这儿做客座教授,对文物也很爱好。除了那位老美,其余均为清一色的不惑之辈。《淘宝》不是一个鉴定文物的节目,但就这些人坐在一起所产生出来的文物魅力和收藏经验的摩擦、碰撞都已非常之精彩!只是我那时候没有做这类片子的经验,样式上还只是开了一个堂会性的东西,精彩都有了,但信息还不够丰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