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敦高勒嘎查调查:蒙古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8:01:45

点击下载

作者:张丽君,马博,刘云喜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阿敦高勒嘎查调查:蒙古族

阿敦高勒嘎查调查:蒙古族试读:

前言

遥远的海市蜃楼,

驼队就像移动的山,

神秘的梦幻在天边,

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

哎……我的阿拉善,

苍天般的阿拉善。

浩瀚的金色沙漠,

驼铃让我回到童年,

耳边又响起摇篮曲,

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

哎……我的阿拉善,

沧海般的阿拉善,

沙海绿洲清泉,

天鹅留恋的金色圣殿,

苍茫大地是家园,

心中思念直到永远。

这是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所演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借以赞美阿拉善这一西部辽阔而历史久远的神圣之地。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调研组一行十余人自2010年7月中旬至8月初,前往内蒙古阿拉善盟进行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村庄调查计划项目,通过筛选最终确定阿拉善盟阿左旗的阿敦高勒嘎查为调研对象。调研组选择阿敦高勒嘎查作为个案分析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民族性。阿敦高勒嘎查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其中:蒙古族88人,占总人口的21.4%;汉族322人,占总人口的18.1%;满族1人,占总人口的0.5%。

二是特殊性。它是指生态移民及搬迁安置所形成的村庄特殊性。阿敦高勒嘎查位于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境内,阿敦高勒嘎查的移民是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乃至阿拉善盟最早的一批生态移民。1994年第一批农牧民搬迁至此,1998年由阿右旗8个苏木、镇,15个嘎查,132户332人搬迁正式组建而成。初来时人均收入不足600元,且没有享受到任何补贴政策。当时,移民几乎没有任何农机具及牲畜,生活水平较低。经过12年的规划建设和移民的艰苦奋斗,阿敦高勒嘎查现已发展到189户,411人,人均收入2510元,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三是普适性。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搬迁后的周期较长,与其他地区的移民相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迁入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和探索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同时,阿敦高勒嘎查是孪井滩移民示范区所辖的农业嘎查之一,其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发展状况,代表了大部分生态移民迁入区的状况。因此,阿敦高勒嘎查的调研对于阿拉善盟其他地区及村镇生态移民及后续产业选择及政策建议可行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在梳理阿拉善生态移民历史概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如移民搬迁及扶贫开发的对象和范围、生态扶贫移民迁入与安置区安排等生态移民与搬迁政策的实施等主要问题,并对阿拉善盟以及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一)阿拉善生态移民历史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拉善盟按照“转移发展战略”要求进行了大规模生态移民,形成了三次转移农牧民的高潮。第一次是1994年以孪井滩灌区为主的扶贫开发式移民;第二次是1999年以贺兰山为主的退牧还林生态移民;第三次是2002年后实施的以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扩镇、退牧还草为主的区域性生态移民。截至2010年末,阿拉善盟通过实施贺兰山退牧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整村推进、移民扩镇,以及异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共搬迁转移农牧户7652户,27079人,占全盟农牧民总人口的36.34%。其中,安置到第一产业的移民4800户,17307人,第二、第三产业1869户,6082人,安置未到位983户,3690人。

1.阿拉善盟生态移民的背景(1)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一,沙漠面积的不断扩大。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西与甘肃省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阿拉善盟沙漠化土地面积366.6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5.48%,沙漠和沙地面积761.5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6%,两者之和为1128.1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65%。全盟辖区内共有大沙漠和较大沙漠5个,总面积为72620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面积的30.23%。从1996年到2002年的七年间,全盟沙漠面积由70148.91平方公里扩展到72620.34平方公里,增加约2471平方公里,年均增加约353平方公里。

第二,阿拉善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来源地。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阿拉善盟境内生态与环境急剧恶化,表现为阿拉善地区自然环境的极度荒漠化,水资源大幅度减少,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固定、半固定沙地活化速度明显加快。这些都进一步导致风力侵蚀加剧,为沙尘天气提供物质基础。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不仅制约着阿拉善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加重农牧民的贫困化程度,还威胁着辖区内东风航天基地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毗邻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第三,贺兰山西坡森林带、北部梭梭林带、额济纳胡杨林带等阿拉善地区三大生态屏障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退化。20世纪50年代长达800公里、面积达11330平方公里的梭梭林到2011年仅剩3860余平方公里;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由500平方公里减少到2011年的294平方公里;沙漠、戈壁、裸岩及沙化土地,已占全盟土地的93.15%,并且沙漠化仍在继续发展,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已在5处呈明显的扩展、合围之势。

第四,阿拉善广袤的荒漠化地表冬半年处于强大的西伯利亚寒流的最前哨,是整个北方抵御风沙侵袭的前沿阵地或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年8级大风以上日数88天,加上西风气流的复合作用,极易产生扬沙及沙尘暴天气,因此在整个中国生态格局中是一个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区域。研究表明,对我国影响严重的沙尘传输的西北和北方路径都经过阿拉善。阿拉善地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华北地区及东部大部分地区,而且影响朝鲜半岛、日本、北美甚至更广大的地区,具有世界影响,因而阿拉善的生态战略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第五,阿拉善地区与我国南疆、河西走廊、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同构成4大沙尘源地,而且该地区面积最大,影响最为严重。2000-2004年我国共发生了86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和扬沙),其中源于或经过阿拉善高原的沙尘天气过程多达62次,占总数的72.1%。1950-1990年,阿拉善地区平均每2年发生1次沙尘暴,1991-1999年每年5~6次,其中1993年、1994年、1995年、1998年发生特大沙尘暴,2000年发生20次、2001年发生27次。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总体增强的态势明显。近年来,还出现了沙尘天气开始时间提前、影响范围扩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2)草场质量的急剧下降

第一,农牧区人口的过度增加和牲畜的迅速增长。阿拉善盟人口的过度增加和牲畜的迅速增长是实施生态移民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阿拉善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万人膨胀到2005年末的21.2万人,增加6.1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的增长。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军阀征兵,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是大量外族移民迁入阿拉善的主要原因。外来民族的冲击使得阿拉善原有的草原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口的增加促使了牲畜的增加。按照阿拉善目前的自然条件,全盟草场最佳承载量为70万羊单位。据2006年7月全盟统计数据表明,阿拉善有200万羊单位,大大超出了草场的可容纳量。

第二,牧民保护草场意识亟待提高。阿拉善牧民的放牧生活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牲畜相对较少,牧民可以在牧区尽情放牧,完全不用考虑草量够不够用。但是随着牲畜的不断增加以及山羊比例的增加,给草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山羊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牧民开始纷纷增加山羊的圈养量,甚至有些牧民只养山羊。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比绵羊要严重得多。山羊吃草的时候是将草连根拔起,造成了大量牧草的减少,山羊圈养的地方,草场一般都很稀疏,而绵羊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只吃牧草的根以上部分,对于草根没有破坏作用,所以绵羊吃过的草,第二年一般会重新生长起来。山羊数量的增长造成了草场密度的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很多牧民为了方便放牧,在自己的牧区围出一部分草场放牧,便于对牲畜的管理,也为自己节约了放牧的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围栏内的草场满足不了牲畜对草量的需求,不仅对牲畜的生长不利,而且造成了围栏内的草场面积大量减少。退化的草场在风沙的作用下逐渐被沙漠化、戈壁化。(3)水资源的匮乏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该区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潜在蒸发量高达655~1459毫米。由于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用水增加,额济纳绿洲可用地表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2亿立方米/年锐减为1992年的1.83亿立方米/年,尽管实施黑河分水工程,目前可用水量也不足5亿立方米/年。水资源不足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东部的贺兰山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但水量仅有3亿立方米左右,该区域维持着整个阿拉善地区3/4的人口,并且已呈现水资源短缺的态势。阿拉善右旗甚至没有地表径流。因而,整个地区地表水资源量仅8亿立方米/年。黄河灌区可用水只有5000万立方米/年,虽然有几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储量,但补给量小,容易过度开采,引起水位下降。

阿拉善右旗地下用水情况更严峻,由于当地日照强烈,水分蒸发量很大。地表径流很罕见,即使要打井取水,也要打到地下200米以下,成本很高。(4)牧民生活条件艰苦

阿拉善牧民过着传统牧民的生活。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牧民的生活逐渐由游牧过渡到定居放牧,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但是,相比人口聚居较多的农村,生活条件还是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不完善。阿拉善牧民人均拥有的草场非常大,小的几百亩,大的几万亩。因此,牧民分布比较分散,给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很大难度。根据阿敦高勒嘎查居民的描述,他们在牧区的生活非常艰苦。在交通方面,条件好的家庭会买辆摩托车,条件不好的只能依靠骑马出行。由于牧场面积非常大,出去一次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高,所以牧民一般不会出草场。进出草场的不便,阻碍了牧民与外界的沟通,使牧民生活在一个基本封闭的环境中,阻碍了牧民的发展。在用电方面,由于牧区面积过大,所以基本上无法通电,牧民平时用电主要依靠发电机。用电难使得牧民家中很少使用家用电器。在用水方面,牧区没有通自来水,牧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运水,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通信方面,通常一封信要二十天才能收到,常常由于通信的不方便耽误很多事情。在医疗卫生方面,牧区距离附近的医院非常远,因此牧民平常出现像感冒、发烧等症状,一般是能忍就忍。在文化教育方面,牧区基本上没有学校,这就给孩子们的上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他诸如娱乐场所、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牧民增收困难。在搬迁之前,牧民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于放牧。随着草量的减少,牲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下降,造成了牧民增收困难。根据阿敦高勒嘎查居民的描述,一个典型的阿拉善牧民的生活是:家里养着一群羊、牛,一年四季的牛羊肉基本上不用担心。每年会视情况卖掉一定数量的牛羊来为家里添置生活用品和蔬菜等。每个牧民家庭的储蓄一般都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牧民由于收入比较低,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有可能买不了。一般牧民,两三年才添置一套衣服。

2.阿拉善盟的三次生态移民高潮(1)第一次生态移民高潮

阿拉善盟的第一次生态移民始于1989年阿拉善左旗西滩和漫水滩开发建成之时。当时阿拉善为了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决定将牧民有秩序、分批次地搬迁到引黄灌溉区等生产生活比较方便的地区。直至1994年正式移民,是以孪井滩示范区建设为代表的生态移民,这一时期移民的目标是让牧民能移出去,移出去能稳定住。为了实现既定目标,阿拉善盟制定并完善移民地相关政策,完善移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能让牧民放心地走出草原。

在这一时期,孪井滩农业示范区共完成了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贫困牧民和困难企业,国有农牧林场站下岗职工1168户、4789人的移民工作,阿敦高勒嘎查的居民就是在这个时期从阿拉善右旗搬迁到孪井滩示范区的。在这一时期,移民区的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得到了完善。最重要的是这次生态移民为全盟的移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第二次生态移民高潮

阿拉善盟第二次生态移民源于贺兰山生态剧变的连锁反应。草丰、水甜、人欢、羊叫的贺兰山好景不长,20年前十年九旱,10多年前草荒水枯。林区48条长流水沟减少到了13条;有名的八卦泉、龙王泉等8大泉,连同最大的水磨沟水库早已干涸。移民之前,沿山有7个苏木(乡),18个噶查,大小牲畜20万头(只),工矿企业近百家。前几年,沿山工矿业和阿盟所在地7万名群众用水成了老大难。巴彦浩特镇20世纪70年代每天有地表径流水9000立方米,现在只有2000立方米,而现在每天所需用水已达1.4万立方米。满目疮痍的贺兰山,已难以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牲畜。贺兰山生态剧变的连锁反应,威胁着沿山10万人、50万牲畜的生息和8万亩良田的灌溉。

1999年阿拉善盟政府决定实施生态移民,用5年的时间把山里山外6000多农牧民,转移到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小区来,对贺兰山区和林草飞播区全部退牧封育。贺兰山总移民1500户,6000人,分5年三批移完,并退牧牲畜30万头(只)。总投资近9000万元。1999年9月23日开始第一期生态移民,2000年9月28日进行第二期生态移民。截至2010年11月,贺兰山两期批民及水磨沟水源补水工程移民,在筹措资金3720万元情况下,共移出1045户、4300人,退牧牲畜23万头(只),退耕3500亩。(3)第三次生态移民高潮

第三次生态移民是以2002年后实施的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扩镇、退牧还草、黑河流域治理工程为主的区域性生态移民。这一期间,全盟累计投入扶贫和移民资金1.58亿元,扶贫开发和移民搬迁力度进一步加大。搬迁转移农牧民3290户,13497人。生态移民的人数和投入比前两次移民高潮有了很大提高。

3.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建立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托管的嘉尔嘎勒赛汉镇前身是在1959年以当地嘉尔嘎勒图敖包(蒙语:吉祥敖包)和古日班赛汉山(蒙语:三座美丽的山)两地命名合并成立的嘉尔嘎勒赛汉(蒙语:吉祥美好)人民公社。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后,阿拉善左旗划分三个行政区,第三区人民政府设立在示范区境内的原超格图呼热苏木(头道湖),管辖阿拉善左旗南部的嘉尔嘎勒赛汉、超格图呼热、腾格里、温都尔勒图、查汉布拉格和哈什哈六个苏木,头道湖成为阿拉善左旗南部经济、文化、教育中心。20世纪70年代初,在“大搞草原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的推动下,阿拉善左旗政府顺应各族牧民的愿望,提出了将黄河水引入阿拉善草原的构想,1976年7月7日成立了“阿左旗孪井滩引黄扬水喷灌工程指挥部”,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勘测准备工作。

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撤销了三区人民政府,嘉尔嘎勒赛汉苏木和超格图呼热苏木成为独立的两个苏木。阿拉善盟建盟后,历届盟委、行署领导对此项工程极为重视,对工程重新进行了勘测论证,积极组织立项审批。1986年12月12日,盟委召开书记、盟长会议,决定兴建孪井滩扬黄工程,同月20日,成立“阿拉善盟豪依尔呼都格滩(孪井滩)扬黄工程筹备小组”。

1990年,面对阿拉善盟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阿拉善盟委、行署果断地提出了“转移发展”的战略思路,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建设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中。1990年12月1日,水利部以《关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批复》的文件形式,“同意兴建阿拉善盟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将“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列入国家发展西部黄河流域经济战略和拟建的大柳树扬黄工程范围,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八五”期间“生态示范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付诸实施。自此,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拉开了帷幕,正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于1991年正式破土动工,从宁夏中卫市北干渠引水(扬黄源头),经四级泵站扬水到灌区,输水干渠全长43.51公里,总扬程238米,净扬程208米,设计提水流量每秒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6立方米。1993年11月3日水电主体工程一次性通电试水成功。1994年4月19-20日,盟搬迁领导小组召开“孪井滩牧民搬迁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孪井滩牧民搬迁具体工作,阿左旗、阿右旗、巴镇和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后,与会人员到孪井滩灌区勘察落实划分的土地范围。同年,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贫困牧民和困难企业下岗职工8000余人落户孪井滩灌区,成了这片“新土地”的新主人。

1995年嘉尔嘎勒赛汉苏木改建为嘉尔嘎勒赛汉镇。2002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孪井滩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4年11月更名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示范区管委会与嘉尔嘎勒赛汉镇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块牌子。2008年,阿拉善盟委、行署决定对示范区实行计划单列、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开创了阿拉善盟“三旗两区”新的行政格局,为示范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迎来了经济社会第二次发展的良机。体制单列以后,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以农牧业为主向农牧业和工业并重,再向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思路,开发建成示范区生态经济园,完成了园区“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项目,拉开了这片热土新一轮发展热潮,开创了阿拉善盟新的经济增长极。(二)生态移民与搬迁政策

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作为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和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具体内容,自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困难,强化措施,积极落实各项移民搬迁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切实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根本利益,为充分发挥阿拉善的生态屏障作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1.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

阿拉善盟是我国抗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全境属于极端干旱和缺水区,年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500~4500毫米。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绿州面积萎缩,区域生态退化,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沙尘暴不但对当地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波及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引起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阿拉善盟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出生态移民迁出区和迁入区。迁出区初步分为三类:一是重点保护区或生态治理区,主要有阿拉善左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阿拉善右旗的塔木苏镇为主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区、额济纳胡杨林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和治理区。二是草场退化区和人畜饮水困难区(自然恢复区)。三是休牧轮牧区,即传统优势畜种放牧区,如双峰驼保护区、白绒山羊保护区。区内原则上搬迁50%的牧业人口及牲畜。

2.移民搬迁及扶贫开发的对象和范围

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人均纯收入低于阿拉善盟贫困标准的贫困嘎查及农牧户;

②居住在沙漠或戈壁,已失去了生存条件的牧户;

③居住在贺兰山和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格里沙漠自然保护区、内蒙古东阿拉善自然保护区、巴丹吉林自然保护区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牧户;

④在国家实施退牧还林还草、生态飞播禁牧区、围封禁牧区等重点项目区内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户;

⑤居住在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实施区、边界线(国界、省界、盟界)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和双峰驼品种资源保护基地以及生态条件较好并已建成配套草库伦的非项目区的牧户,依照实际情况确定搬迁数量和搬迁对象;

⑥非项目区55岁以上牧民自愿选择迁留。但必须根据草畜平衡要求,严格控制牲畜发展规模。

3.生态扶贫移民迁入与安置区安排

2000年以来,阿拉善盟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工业园区逐步崛起,城镇规模逐渐扩大,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转移安置生态移民的综合条件。按照生产力布局向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资源、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集中配置的要求,规划对现有农牧民分三种类型七种方式进行安置。(见表2、表3、表4)[1]

4.生态移民与搬迁安置项目实施(1)异地扶贫项目

到200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老、少、边、穷地区仍有8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300万未稳定脱贫人口需要继续扶持。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分布于荒漠区或严重缺水区,部分地区甚至已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就地扶贫,不仅耗资巨大,事实上也难以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重新返贫的困境。因此,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地开展生态移民和异地扶贫移民工作,一方面可以减轻迁出区人口压力,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另一方面通过迁入区人口不断向小城镇集中,从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农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这种移民方式不仅可以大量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提高移民生活质量,而且还会起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而达到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地方财力,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进程之目的。从2001年5月23日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开展了以异地扶贫为目的的移民工程。(2)移民扩镇项目

移民扩镇项目是充分利用苏木(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将农牧民转移到生活、生产条件较好的苏木(镇)上。这项政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了开支。政府无需再为生态移民重新构建一套基础设施。2001-2008年,阿拉善盟共实施了四期移民扩镇和一期易地扶贫移民工程,共搬迁移民2019户,7182人。除与退牧还草等项目交叉安置的牧户,单独安置牧民大约700户,2800人。(3)退牧还草项目

退牧还草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草原面积和草产量的急剧下降。项目实施前阿拉善盟共有250万~300万只绵羊单位,而全盟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可放牧利用草场常年暖季理论载畜量只能是50万~70万只绵羊单位,牲畜的急剧增加已经远远超出草原的承载能力。而且伴随着过度放牧,阿拉善盟草原的产草量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每公顷150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614公斤。绵延阿拉善盟800公里,总面积达到1700万亩的梭梭林现仅存800万亩,且植被覆盖率比新中国成立前降低了50%。为了保护阿拉善濒临危机的草原,阿拉善盟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围绕全盟“转移发展战略”,阿拉善盟先后启动了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第一批)和2006年(第二批)5期退牧还草工程,涉及全盟3旗16个苏木(镇)1个管委会,81个嘎查的5340牧户,16896人。

国家在每一期项目的五年退牧期间给予退牧区围栏建设和退牧舍饲饲料粮两项补助,2002年和2004年的项目围栏补助标准为11.55元/亩,2005年和2006年的项目围栏补助增加为14元/亩,饲料粮补助标准为每年5.5公斤/亩(按陈化粮价格0.90元/公斤折算为4.95元/亩)。2004年以后,由于国家没有陈化粮,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农发行等七部委又下通知决定将饲料补贴改为以现金兑现,补贴的办法是以确定的退牧户所承包的草场面积(以草场经营权证书为准),由各级财政和农发行负责发放。2005年国家西部办等五部委对退牧还草工程政策进行了调整,一是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围栏建设的标准调整为每亩建设投资20元,国家补助70%,即14元,地方和个人承担30%;二是草场补播补助标准每亩补助草种费10元。(4)黑河流域治理工程

2001年8月,国务院批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内蒙古自治区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保护工程分为生态工程和水利工程两部分共22个单项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是通过建设黑河下游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遏制绿洲生态退化,恢复东居延海水面;改造绿洲饲草料基地,采取限牧、禁牧、转移牧民、胡杨林区围封等措施,实施舍饲、半舍饲畜牧业,保护和抢救额济纳绿洲生态。其中,生态工程建设主要包括胡杨林围封30.97万亩、饲草料基地建设4.21万亩,新建移民房屋面积33449平方米,转移牧民安置499户,1514人;水利工程灌溉控制面积143万亩,包括东河灌域片88.37万亩、西河灌域片54.63万亩,建设内容为修建东干渠1条长109.68千米(全部为衬砌渠道)、分干渠6条总长165.97千米(衬砌长度117.31千米)、支渠121条总长262.48千米(衬砌11条长度29.24千米)、河道归顺(整治)4条总长154.60千米,整治东居延海入湖通道1条长57千米、埂坝79条总长165.60千米,改、扩建狼心山分水枢纽1座,建设中型拦河分水枢纽4座,支渠以上渠系建筑物1105座(其中水闸1009座),建设工程专用10千伏输电线路10千米,新建东居延海入湖水文巡测站1座及工程管理调度房等。(三)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思考

1.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状况

自实施移民工程以来,阿拉善盟移民从草原牧区走向城镇,从牧业转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生产方式的转变给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移民之后,一部分生态移民安置的地区全部都是移民,还有一部分移民开始和城里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1)移民后续产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阿左旗、阿右旗和额济纳旗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比较相似,因此,阿拉善盟移民后续产业的三种产业三个旗都有分布,但各有侧重。

第一产业。移民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阿左旗的巴彦浩特、嘉尔嘎勒赛汉、乌斯太、巴润别立、吉兰泰、巴彦木仁、敖伦布拉格,阿右旗的曼得拉、陆家井、板井滩,额济纳旗的达赖库布等生态绿洲地区。在生态移民安置区内,政府主导建设了饲草料基地、棚圈、日光温室、青贮窖、饲草料加工机械、移民住房等,用于生态移民的生活和后续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其中各项配套基础设施,供生态移民在进行后续产业的生产中免费使用。

阿左旗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一产业主要为舍饲养殖、温棚蔬菜种植和特色沙产业。截至2010年底,累计在这些地区建成标准化舍饲养殖棚圈4343座、青贮窖2254座、日光温室652座、饲草料基地57720亩,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2269套,建成4个工厂化养羊基地、3个标准蔬菜种植基地。蔬菜、花卉种植已形成规模,种植品种主要包括番茄、乳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20多个品种。

阿右旗为推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生产,累计建成标准化舍饲养殖棚圈711座、青贮窖553座、蔬菜温棚85座,建成饲草料基地2.64万亩,配套饲草料加工机械946台(套),建成肉羊养殖基地3处、生猪养殖基地4处,在巴彦高勒建成200亩无公害大田葡萄示范种植基地。同时,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生态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以肉苁蓉、锁阳、甘草为主的沙产业,初步形成了野生锁阳300万亩、野生苁蓉150万亩和野生甘草10万亩三大基地。在此基础上,科学开发并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人工梭梭林种植,大力发展肉苁蓉接种项目,累计实施人工梭梭林种植20万亩,建成了沙林呼都格人工肉苁蓉10万亩栽培繁育基地。额济纳旗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第一产业主要为舍饲圈养和农业种植。已配套建设舍饲棚圈744座、青贮窖685处、贮草棚100座,配套饲草料加工机械400余套(台)。

第二产业。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二产业主要分布于:阿左旗的乌斯太、巴彦浩特、吉兰泰、宗别立、腾格里额里斯,阿右旗的额肯呼都格、雅布赖,额济纳旗的达来呼布、赛罕陶来。其中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二产业的主要类型为能源工业、盐碱硝(无机)化工、煤化工、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在移民搬迁到上述地区时,政府已经规划了宅基地、安置性住房(约402套),并且对搬迁移民进行后续产业中所需技能的培训,以指导移民进入后续产业中的工矿企业工作。

目前,在政府的规划下,阿左旗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二产业方面,已形成了以煤炭采掘加工为主的煤炭工业,以盐硝开采转化为主的盐化硝化工业,以石膏等开采加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驼绒制品、手工地毯为主的纺织工业和以肉苁蓉、锁阳为原料的保健品加工业。

阿右旗在解决生态移民从事非农后续产业的生产中,提出了转移转产人口按年龄段分类安置举措,根据“企业用工安置一批”的“七个一批”安置措施之一,将移民中16岁以上,年龄达到女55、男60周岁的移民搬迁到迁入区从事后续产业中的种养业、沙产业等;30~40岁青年移民经过技能培训后向工矿企业等推荐就业。额济纳旗政府围绕工业强旗的发展战略打造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二产业。按照《内蒙古额济纳旗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扶持了以神舟药业为代表的沙产业为后续产业中第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建成基地。政府帮助生态移民开展梭梭林种植、苁蓉嫁接,为生态移民梭梭种植户打井取水、配备运水工具。截至2010年,生态移民中有461人阶段性从事旅游、商贸、餐饮、电气焊、运输等工作,占生态移民总人口的14%,有28人安置在公益性岗位。

第三产业。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主要分布于:阿左旗的巴彦浩特、额肯呼都格、达来呼布、乌斯太、吉兰泰、宗别立、嘉尔嘎勒赛汉,阿右旗的雅布赖,额济纳旗的苏泊淖尔等重点城镇、旅游园区和口岸。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三产业类型主要为商贸流通、物流配送、旅游、中介、社区服务等产业。

2004年,阿左旗启动了农牧区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围绕市场需求和生态移民的意愿,重点开设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涉及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应用、餐饮旅游服务、家政、美容美发、烹饪、园林绿化、机电、焊工、制造、酿酒、化工、保安、市场营销等20余个专业。截至2010年底,累计投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培训补贴资金264万元,培训生态移民10719人,其中8846名生态移民在培训当年实现就业,生态移民在后续产业中转移就业率达82.5%。阿右旗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三产业方面,重点培育和发展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业,旗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购车资金,建立旅游业组织等手段扶持农牧民转产从事旅游客运和服务业。额济纳旗从2002年起,农牧、林业、科技、扶贫、就业等部门举办的餐饮、住宿、汽修、美容美发、汽车驾驶等生态移民转移培训近百期,到2011年7月,累计培训转产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三产业的生态移民3000余人,组织生态移民赴外地考察学习150人次。(2)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三次产业不同程度的发展从整体上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园区所在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首先,随着生态移民由牧区迁入城镇和园区,后续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发展使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得到了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1年农区舍饲牲畜养殖规模已发展到100多万头(只),占牲畜总头数的59%。其次,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牧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阿拉善盟的日光温室发展到2000多座,逐步形成了农区养殖业、大棚蔬菜、制种、沙产业等特色产业。再次,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强化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为移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使第二产业为移民的本地务工和增收拓展了渠道。随着各种移民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公路、铁路、风力发电场、天然气等大型投资项目纷纷落地阿拉善盟,使社会资源加快向重点区域整合,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汇聚,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更多的农牧民凭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提供的工作,放下了手中的牧鞭,走进工地、步入工厂,促进了阿拉善盟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中的多种经营,并使其成为移民增收的新途径。阿拉善盟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且引导移民在众多旅游景区承包经营沙漠摩托、驼队、越野及开办特色牧家游等项目,进一步扩大了移民现金收入的增长。

移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阿拉善调查队农村牧区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阿拉善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36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78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0%,同期增长16.66%;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372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6%,同期增长7.57%;人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666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4%,同期增长28.69%。生态移民的政策性补贴收入所占比例为50%左右。

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巴彦霍德嘎查(行政村)作为阿左旗生态移民重点安置区之一,截至2011年,已安置生态移民400户、1330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新式温棚年产量约2.4万斤,每亩年均收入2.5万元。相比旧式土棚年产量1.6万斤,每亩年均增收1.6万元左右。2008年,阿右旗为推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成功引进了内蒙古巴丹吉林沙产业公司入驻沙林呼都格地区,通过龙头企业助推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沙产业发展,运用“公司+基地+科研+农牧户”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截至2011年7月,巴丹吉林沙产业公司已累计扶持从事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生态移民累计完成了5万亩人工肉苁蓉的接种,接种成活率由之前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公司还与沙林呼都格地区的200余户从事后续产业的移民农牧户签订了种植与销售合同,进一步调动了生态移民从事特色沙产业并主动发展后续产业的积极性。典型移民农户乌兰,搬迁到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栽种了300亩梭梭林。2009年,巴丹吉林沙产业公司收购苁蓉籽,乌兰收益4万多元,获得1.5万元的奖励。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县域经济贡献率较大。阿左旗在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方面紧紧围绕“集中发展”战略,依托国家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投入和优势资源,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逐渐培育形成八大特色产业,效益明显。到2010年,阿左旗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5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工业比重达到50%以上,其中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二产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81%。

第三产业方面,自实施生态移民项目以来,阿拉善盟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服务业增加值已经由1990年的1.897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9.37万元。阿左旗的转移就业生态移民月收入水平大致稳定在1500元以上,其中一部分生态移民已成为产业工人的生力军,实现了转移一人、脱贫一家的预期目标。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也是内蒙古西部及陕、甘、宁、青四省区共有的陆路口岸。2009年1月,策克口岸正式实现中蒙双边性常年通关,这对于从事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物流运输业的生态移民而言无疑又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问卷结果显示,许多生态移民在转产到第三产业之后,最远去过的地方中没有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也没有周边较近的银川、兰州等西部发达城市,而是去过蒙古国的一些城市,且100%为从事物流或汽贸运输。额济纳旗自2000年以来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已连续11次成功举办“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极大提高了额济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底,到额济纳旗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42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由1200万元增至3.3亿元。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旅游业成为额济纳旗财政税收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来的税收,从2001年的13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23万元。额济纳人的生活随着由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产业格局正悄然改变。

总体而言,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对阿拉善盟经济、社会总体效益的带动明显。转移转产的农牧民基本实现了整体脱贫的历史性跨越,基本达到了“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的预期目标。

2.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调查中发现,尽管阿拉善盟各级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扶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但政策的制定、制度的设计、措施的落实,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1)水资源状况限制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

黄河水位下降,以及黄河提灌的水权置换问题,使阿拉善盟生产生活的耗水量受到限制。阿拉善盟农业主要集中在黄灌区(栾井滩、老崖滩、漫水滩、巴音毛道)、井灌区(腰坝滩、查哈尔滩、格林布楞滩、陈家井、板滩井)以及额济纳沿河绿洲,受水资源限制和调整,不适宜再大面积开发,而这些地区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所用水需要进行水权置换,势必影响阿拉善盟移民安置和生态移民后续产业自身发展以及招商引资等。近些年随着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到额济纳旗的游客急剧增多,尤其是自驾车游客的增多(由于没有直达额济纳旗的火车和飞机),使得饮水、洗浴、洗车等耗水量大大增加。这对额济纳旗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充裕的水资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2)以沙产业为代表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

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的沙产业为例。目前,阿拉善盟沙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接种面积小。阿左旗现有天然梭梭林面积达300万亩,70%以上保存完好,且盛产野生肉苁蓉。但调查显示,目前全旗已组织开展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梭梭林面积还不足总梭梭面积的1%。由于农牧民缺乏保护意识,常年的大肆采挖不但导致梭梭林遭受严重破坏,也导致近年野生苁蓉产量逐年锐减。二是主动投入少。大部分农牧民停留在无偿索取的采挖销售层面,只注重无偿采挖,不肯主动投入。三是见效周期长。人工梭梭肉苁蓉种植特殊性和生产周期性决定了项目收益期最短为两年,导致许多农牧民不肯投入。(3)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就业难度大

转移到城镇后,大多数生态移民完全脱离了牧业生产,政府希望他们进入工业或者从事第三产业。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经济高效,仅仅愿意接受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工人,而不愿意接受生产技能低、文化素质差、生产经验缺乏的移民,缺少适合农牧民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牧民已经过惯了能基本保障其自由安逸的游牧生活,承受劳动强度和管束严格的能力较差,心理压力大,常出现回迁现象。

此外,移民在同时领取以护林员工资名义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偿金,在某种程度上实际起到了失业保障金的作用,移民即便不外出务工,他们的基本生活也完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就某种意义而言,失业保障金降低了移民积极主动找寻工作的激励。从更长远时间看,当政府提供给移民的各项直接货币补贴项目一旦到期后,生态移民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将会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亟待政府部门有效引导就业。(4)缺乏针对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以及资金投入

阿拉善盟的移民工作是在缺少国家专项移民项目资助的情况下进行的,针对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专项政策基本空白。一直以来,阿拉善盟各级政府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主要靠延伸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生态项目与扶贫资金来完成。由于地方匹配能力极为有限,能够用于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项资金的比例较小,结果造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不明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种植业由于大部分是深井和高扬程提水灌溉,灌溉费用每亩需要200元左右,使得很多农牧民一年的生产收支相抵入不敷出,无经济效益。

3.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更好地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阿拉善盟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移民在生态保护与恢复、脱贫致富和稳定边塞的积极作用。(1)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向绿色产业发展

一是根据阿拉善盟各旗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条件,合理布局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服务业,配套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机械设备,推动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企业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节水、节能与节材技术,严格限制和严令禁止高污染、高耗能的加工企业进入。对以林木包括灌木为原材料的化工项目、沙产业项目和农牧业加工项目等,立项之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行可行性评估,以确保企业的加工能力与生态资源的可供给能力相适应。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移民后续产业的检测体系、评估服务体系和行业组织,以杜绝因资源短缺而出现相互之间争资源、不合理利用资源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2)引导和加快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沙产业的发展

一是制定沙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整合各类涉农涉牧资金,推行人工种植梭梭林、接种肉苁蓉、锁阳、甘草补偿制度。如人工种植梭梭林达到成活率标准要求的每亩补助60元,人工接种肉苁蓉达到产量标准要求的每亩补助120元。二是扶持一批规模以上苁蓉、锁阳、甘草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例如,年加工规模在50吨以上的企业,安排支农支牧再贷款项目给予1000万~5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年加工规模在10万吨左右的企业,安排支农支牧再贷款项目给予100万~500万元的贷款贴息;扶持若干肉苁蓉、锁阳、甘草深加工企业实施产品品牌战略,每注册一个商标并形成品牌效应,政府一次性奖励5万元。扶持一批苁蓉、锁阳、甘草基地发展壮大,接种肉苁蓉、锁阳、甘草规模达到万亩以上的苏木、镇或嘎查、村,以奖代投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由阿拉善盟各级政府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资金,形成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农牧民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及企业对肉苁蓉、锁阳和甘草内在质量及功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为提升或延伸肉苁蓉、锁阳和甘草产业链打好基础。(3)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专项扶持机制

一是制定针对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同时积极申请国家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以及社会各团体的联动互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善移民后续产业的生产条件。三是对于那些有一定示范性的第二、第三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应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其投资规模大小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安排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此外,加大政府对从事旅游客运和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建立旅游业中介组织。(4)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择业培训,积极拓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中就业领域

移民后续生产关键要发挥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具体而言,一是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按照劳动力市场对劳动技能的需求,对20~45岁转移搬迁农牧民进行培训。二是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根据阿拉善盟移民后续产业布局,主要开展以无公害蜜瓜生产、科学施肥、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具操作维修、动物防疫、种养殖能手等为主的培训。三是组织从事农产品流通、农资经销等工作的农牧民和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办人、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青年农牧民,进行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资经销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培育一批能够引领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法律意识和水平。五是有效整合农牧业科技资源,充分利用职业中学等培训资源,以及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并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此外,要重视对移民子女的教育,从根本上脱离传统的牧业生产,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四)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探讨

1.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状况

阿敦高勒嘎查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比较适宜发展第一产业,其农牧业结构主要是:自然农业、设施农业、天然畜牧业和综合舍饲养植业。主要产业中,农业以玉米、西瓜、油葵、棉花为主;设施农业以高效日光温棚种植蔬菜为主;畜牧业以天然畜牧业放养为主;综合饲养业以圈养猪、羊、牛为主。目前,嘎查有大型拖拉机10台,小四轮户均1台。牲畜3000余头,标准化棚圈设施80多座,沼气池65座,青贮窖20座。这些设施的拥有为阿敦高勒嘎查农牧业专养、精种高效,种养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种植玉米4533.9亩、油葵1731亩、花葵405亩、西瓜911亩、籽瓜29亩、其他51亩。

2009年,随着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开始实施“由农牧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战略,明确了“打造生态经济园,构建精品农业区”的目标。阿敦高勒嘎查的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农区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逐步形成。如阿敦高勒嘎查进行了万只肉牛(羊)舍饲养殖等。根据自然条件的优势,2010年,阿敦高勒嘎查的肉牛养殖基地,采取了比较先进科学的圈养方式进行饲养,没有草原也照样进行规模发展,同时实现了三大效益:一是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年产值130万元,扣除饲养成本60万元,净利润为70万元,按受益人口498人算,人均增收1405元。二是安置了农区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受益人口498人,扶持专业养殖户80户,带动贫困人口260人。三是调整了农业结构,是培育农区舍饲养殖典型示范。

2.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项目的选择

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调研组就阿敦高勒嘎查的移民对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项目的选择进行了调查。首先由移民代表与当地干部、专家提出发展项目,根据该嘎查的贫困户、一般户、小康户的实际比例选择,确定100个移民代表。在移民村民代表座谈会上,由当地懂蒙语的嘎查长和村干部,向移民讲解调查目的和要求,每人发放项目选票一张。依次投票统计后,经过逐表统计汇总。从村民的选择结果看,移民在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中的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特色农产品开发、化工基地产业、小商品经营及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和特色旅游开发。这说明在生态移民中期,大部分移民在产业发展中愿意选择的仍然是他们最熟悉的传统产业。

按产业项目构成看,第一产业主要是特色农产品开发,第二产业包括化工基地工业和民族特色产品生产产业,第三产业为旅游业和小商品流通。从移民投票的重要程度看,第一产业占48%,第二产业占35%,第三产业占27%。三次产业之间差距并不非常明显,这说明政府在向第二、第三产业引导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孪井滩本地的生态农业主要是一种规模农业,规模农业单产相对较低,加之农民直接将农产品卖给收购商,农产品的附加值几乎为零。农业种植多以玉米、西瓜、葵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因此,农民的收入不会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同时,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实施了退耕还林还牧等项目有十几年时间,退耕地区的草场牧场生态系统已有了改善和恢复,但根据《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经济园总体规划(2008-2020)》显示,孪井滩移民示范区的地下水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黄河水位下降,可用水量减少,“用水贵,用水难”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阿敦高勒嘎查的干部和村民也逐渐认识到靠第一产业发展致富有很多限制性因素,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阿敦高勒嘎查移民后续产业必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根据阿拉善盟农牧局、孪井滩管委会、阿敦高勒嘎查的村干部提供的材料,以及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的集中意愿,笔者经过筛选后得出:化工基地工业、特色农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开发和商贸等四种产业项目为阿敦高勒嘎查生态移民示范区后续产业的项目类型,其中包括10种可行的可建设项目。(见表5)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