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宗教事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08:56:19

点击下载

作者:严文团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眉县宗教事略

眉县宗教事略试读:

前言

卢文远

宗教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方面相联系。为人们在“有神与无神”“人和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命与生死”等普遍关切的问题提供答案,为信仰提供文化和理论支撑,具有对人终极关怀的品格。同时,宗教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甚至成为推动地方文化繁荣的重要产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完全离开宗教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正式加入宗教组织的人成为教徒,大多数没有加入宗教的人也普遍存在宗教情结或宗教倾向,类似于宗教文化的民间信仰更是广泛存在。眉县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山水方面有太白山和渭河百里画廊等,在人文方面有大量的宗教寺观庙堂和宗教传说故事及历史名人遗迹。若从宗教管理角度看,眉县是宗教重点县;若从文化角度看,宗教文化是眉县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若从旅游方面看,宗教文化是旅游大县的重要基础。

概括眉县的宗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道教的建立和佛教的传入都在东汉时期。汉唐时,眉县因离都城长安很近,属京畿之地,处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是佛道教最先传入地,已有2000多年历史。天主教、基督教在清末传入眉县,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各教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丰富的宗教故事,这些故事在传播教义,宣传教化民众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民众接受某种宗教,往往也是从某种宗教故事开始,并从中做出价值判断而后选择的结果。

二、多教并存,相互融合

眉县宗教文化由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天主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广泛的民间信仰组成。从历史上看,各种教派和信仰之间也曾发生过矛盾和斗争,比如发生过多次批佛、灭佛、批道、批儒的事,但总的趋势是以相互融合、共存共荣为主,这也使眉县的宗教文化历史显得多姿多彩。

三、太白山宗教文化独具特色

太白山是一座神山。太白山上,几大宗教各有天地,加上太白山神信仰,使得太白山的宗教显得格外丰富。大量与宗教相关的民间传说,景点演绎,使大自然赋予太白山的神秘莫测的神奇自然现象更加生动。在国内宗教名山中,从形成时间上看,太白山宗教文化形成早于其他名山;从宗教种类来看,多数名山往往是一种宗教的道场坛场,而太白山是四五种宗教共聚一山,更重要的是太白山有代表自己的神仙——太白爷。太白神的祭祀活动早在汉代就被官方认可,唐时已上升为官方制度,受到皇帝赐封,这几点形成了太白山宗教文化的鲜明特色。

四、民间信仰丰富多彩

民间信仰是我国世俗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民间宗教生活方式,但它不同于几大宗教信仰那样有系统的理论化了的教义经典,也没有系统严密的组织框架和特定传承发展方式及严格的戒律仪规,往往是松散的,约定俗成的,自然传递的。民间信仰主要表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层面,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祀奉的不是宗教的神,而是地方神。信奉的群体限于普通大众,特别是底层群体,信仰的影响范围往往局限在一定地区内。

眉县的民间信仰以太白山神和祖先祭祀最为普遍。

太白山有自己独立的神——太白神,老百姓习惯叫太白爷。被奉为太白爷的对象因历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较为流行的说法有:周太王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和周贲,神应公,谷春,崔浩等。除太白金星外,其余都不属于佛道教神仙之列。太白山神信仰源于先民对太白山的崇拜。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人的命运完全受自然力的左右,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则人民有福,反之,则有灾祸。太白山作为秦岭的主峰,典型地体现了秦岭的特点和在自然界的功能。“兴云致雨,息涝弭灾”,关乎风雨雷电,旱涝丰歉,福祸生死,人生敬畏之心,进而把太白山奉为代表自然力的神灵,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太白山神的概念形成远早于道、佛教的历史。在汉武帝时,史书就记载了太白山神祠并有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历代在山上和山下川原以至关中各地,都建有太白山神庙。唐代,太白山受到皇帝赐封,太白山神被赐予人爵称号,被纳入国家祀典体系,太白神信仰因此受到进一步鼓励。太白山神庙建设从太白山扩展到陕西各州府县乃至山西、河南等地,突破了原有的地区限制。太白山神成为更大范围内的民间信仰,每当遇到旱灾,官方同民间都会组织大型祈雨祀典。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多有太白山神灵应验的记载,太白神信仰寄托了人民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

祠堂和祭祖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看重的事情,用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的感情,起源于古人的祖先崇拜和儒家的孝道思想,属于儒家信仰。一般来说,祭祖活动限于家庭家族之内,但对社会和老百姓做出贡献的名人会成为大家祭祀的对象。有的还会由人上升为神,成为民间膜拜的偶像。其祭祀仪式也上升为官方举行。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中的许多神仙就是这么来的。如关羽、诸葛亮、八仙人物等。在眉县最有名的祠堂是张载祠,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张载。张载祠历来为官修,祭奠有官方也有家族后人,分别进行。近20年来,民间出现在高考前家长带学生到张载祠许愿,考上后隆重祭拜还愿的现象。表达了民间对这位先贤的崇拜敬仰和神化的趋势。

其他的民间信仰还有如城隍爷、财神爷、土地爷等等,一般习惯在逢年过节或每月的初一、十五祭拜,祈求神灵惩恶扬善,保佑平安,赐福发财,祥和安康,表达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宗教信仰问题从来是一个复杂问题,甚至在一定时期是政治敏感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人们在宗教信仰问题上也有许多新的变化。各宗教在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过程中,更加融洽和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不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呈现出盛世复兴的大好局势。《眉县宗教事略》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眉县宗教及民间信仰的历史、现状及主要宗教场所情况,通过记事来证史。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从历史和文化角度了解眉县宗教,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宗教信仰有关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合法宗教及民间信仰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功能。

作者严文团同志,从事地方文化研究几十年,资料积累甚丰。近两年来他参与了省社科院宗教所关于太白山宗教调查工作,与专家一起,走遍了全县所有宗教场所,拜访了数十位宗教界人士,开阔了眼界。他把一个县的宗教素材放到全省、全国宗教大背景下去认识、分析、研究,难能可贵,必有大益。我认为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从宗教方面研究眉县历史和从历史角度研究眉县宗教的重要资料,值得一读。2015.12第一章眉县宗教文化综述

社会科学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这一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既是人们对自然世界(此岸)的客观认识方式,也是人们对精神世界(彼岸)的主观向往形式。”人们力图借助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实现永恒的幸福与光明。与此同时,也就创造了灿烂的宗教文明。

眉县地处号称中国龙脉的秦岭北麓太白山脚下,境跨渭河两岸。东有道教圣地楼观台,西接炎帝故里古陈仓,北邻世界佛都法门寺。山水同在,日月长流,那六月仍旧白雪皑皑一片清凉的太白山巅,就像一位历经沧海桑田世事洞明的老者,有一种永远无法穷尽的神秘和暗示,启示着她周围的子民穿越了人在自然中充满敬畏和神圣,最终获得莫大慰藉的情感历程,并把这种情感物化成神像、法器,寺院、道观、教堂、宗祠,构成了眉县独特的宗教文化大观。眉县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眉县宗教文化产生的历史时期非常久远,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多年。1981年以来,市县文物主管部门相继在眉县首善镇第五村发现的秦汉时期成山宫遗址,可以说是眉县宗教文化最早的实物证据。远古时期人们受大自然各方面的制约,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总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左右着这些现象和物事,这就是神的力量。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事物有着不同的神,只要与自己生活相关就有相应的神灵主导,形成了当时的多神崇拜,其中日神就是这些众多自然神中的一个。成山宫就是为祭祀日神而修建的宫殿,由此可以推测早在秦汉时期,眉县一带当地先民就有祭祀日神的史实。另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成帝时期,太白山已有神祠并有大规模的祠祀活动的存在。国内各个宗教文化名山中,其宗教文化形成的历史很少有早于太白山者。太白山又作为眉县宗教文化的中心,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文化渊源之一,其形成和传播历史非常悠久。太白神信仰文化形成后,早期的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也相继进入太白山,从而使得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也为以后太白山宗教的多元结构奠定了基础。这些宗教文化的进入,不仅没有冲淡太白神信仰文化,反而使太白神信仰的影响随着太白山道教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眉县宗教文化多元并存,积淀深厚

眉县作为关中地区一个古老的县份,褒斜古道南连天府之国巴蜀各地;丝绸之路穿越县境,出行方便,交通发达,更是连接东西南北文化的枢纽。因而,在这里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状态。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以太白山神为主的多神崇拜,一直延续到民国,后虽逐渐式微,但直至现在也没有完全消亡。全县各地有太白庙建筑的达十多处,每逢天旱缺雨时,在民间有些村组的老年人中还保留着私下祈雨的活动。在眉县的民间信仰文化中,除了太白神之外,还有大量其他方面的各种信仰和供奉的神祇,如大文公韩愈、三霄娘娘等等。全县各地山神庙、龙王庙、地姆庙依然存在。农村家庭中敬奉灶神、土地爷、仓神的现象也并不鲜见。尽管这些建筑、活动、习俗已经失去了原来作为信仰而传播的功能,但作为一种文化影响却一直延续着。另外,太白山也是古代各种隐士生活和隐修的理想之所,因此在历史上,除了佛教和道教人士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隐士曾在太白山修行隐居。如太白山上的鬼谷子洞,据说是战国时期隐士奇人鬼谷子的隐修之所,在近代有著名学者李雪木曾隐居太白山,并留下著名文集《槲叶集》。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南边缘,距离当时的首都长安较近,其境内太白山高远幽深的自然环境适宜宗教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很多宗教人士就把太白山作为修道弘法的理想去处。道教文化将太白山确立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一洞天。自从道教进入眉县以来的两千多年,虽然道教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楼观道、八仙道到全真道的兴衰起伏过程,但太白山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绝如缕,绵延至今,始终是全国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八仙文化是唐代前后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汤峪镇钟吕坪等地,存在大量有关道教八仙的文化信息。至今,眉县境内道教依然由全真道龙门派的道士维持和守护。

佛教文化进入太白山的时间与道教几乎同时,南北朝到隋唐期间,不管是去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还是大量从印度和西域来华传法的域外僧人,其进出京城长安前都要经过眉县,因此在眉县现存的文献和实物资料中,有大量与佛教流传相关的文化信息。如有文物部门在马家镇汶家滩发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有在常兴镇下原村发现的六棱莲花台;有唐代开始修建,宋、明复修的佛塔和八楞经幢;有专门描写隐居太白山胡僧的诗词;有中山寺玄奘的佛教造像等宗教文化遗迹;还有首善镇尧寺村五会寺保留的清代佛教寺院戏楼建筑以及在眉县境内、太白山登山沿线发现的大量佛教各种造像和法器等。

除此之外,眉县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也是历史久远,影响广泛。基督教主要活动集中在首善镇北兴村、常兴街道村等,其中眉县四道巷基督教堂是县城教徒们活动的场所。天主教主要分布在横渠镇的跑安、河湾、文谢村,常兴镇郭何村,金渠红星村、小寨、枣林村,营头的和平村、万霞村、黄家村及沿山村组,齐镇南寨等村。其中跑窝村还有天主教的十字山,至今也是周围天主教徒的朝圣之所。

此外,眉县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承担了信仰、教化等类似宗教的功能,从文化的角度讲,眉县儒学、理学,尤其是礼教遗存不能不提。横渠镇张载祠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影响,可以说是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因此说,眉县宗教文化是各种宗教长期汇聚,各自发展而互不排斥和侵凌,从而形成了眉县多元并存,积淀深厚的宗教文化特质。

太白山作为眉县、西府乃至关中一带人们的精神家园,在我国北方宗教文化生成和发展中,其地位、影响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太白神信仰是我国早期山川神灵信仰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早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太白神信仰影响较大而引起道教文化的关注,早期的道教文化就有意识地将太白神信仰纳入道教文化体系之中,后来随着太白山道教文化的兴起,太白神信仰不仅被纳入道教文化体系,而且经过道教界和地方官员的共同努力,还将太白神信仰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使太白神信仰这一古老的民间信仰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太白山因其险峻幽深的地貌特点和其距京城长安较近的地理条件,被佛教和道教视为进可弘法,退可修隐的理想之所而备受青睐。因此,在佛教和道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太白山始终被二者视为重要的发展基地而长期经营。尤其是在南北朝到唐代佛教经历“三武灭佛”的几次特殊的历史时期,太白山已然成为佛教僧众的避难所,随着法难结束,太白山又成为向京城长安输出僧才的佛教文化基地。可以说,太白山见证和承载了中国道教和佛教文化兴衰起落的整个过程,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宗教文化发展同程共步,同频共振。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宗教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太白山神信仰

太白山宗教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涵盖了道教、佛教、民间信仰和天主教等宗教类别。

太白山宗教文化最早是以太白神信仰为渊源形成的民间信仰文化,后来随着历代朝廷晋封和祭祀,使其逐渐具有了官方色彩。道教文化进入太白山后,逐渐成为太白山的主体性宗教文化,而且对于太白神信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佛教文化的加入,使太白山宗教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均在此落地生根。再后来天主教文化的出现,突破了儒释道三教文化长期互融共生的状态。如此一来,太白山最终形成了儒教、道教、佛教、天主教、民间信仰等多种宗教文化共融一山的独特宗教文化现象。太白山与太白神

太白山位于关中西部眉县、武功以南的地区,横跨太白、眉县、周至三县,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所在。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太白山险峻幽美,历代文人吟咏不绝。李白曾在《古风五十九首》中赞道:“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韩愈《南山诗》云:“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书法家于右任在《太白山纪游歌》中称太白山:“高踞西北雄且尊……太华少华如儿孙。”

太白山气候复杂,从山口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五个气候带。由于气候的垂直分布,因而形成了五个自然气候林带,加之山势险峻,人迹罕至,山顶气候寒冷,“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名太白山。因山顶积雪常年不融,民间素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说法,太白积雪也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山川祭祀是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秦朝时政府就确立了统一王朝的山川祭祀体系。秦始皇将全国山川分为“华(山)以西”和“崤(山)以东”两部分,制定详细的祭礼。汉宣帝时,五岳四渎成为山川祭祀的主干,并辅以其他地方山川祭祀。西汉时期,统治者对名山大川赐予名号,赐予人爵,开始了山川神的人格化。东汉以后这一风气更加盛行,唐代对山岳海渎神祇加封人爵成为风尚。到了元代,岳镇海渎祭祀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国家祭祀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太白山远景

太白山信仰最初是一种自然崇拜的产物,古人敬畏自然,对于能够帮助百姓抵御灾害和带来福祉的自然现象采用庄严的仪式表达崇敬之情,所谓“法施于民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在此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日月星辰和山林川谷等自然现象均表瞻仰与崇奉。太白山因其山势挺拔,素有“兴云致雨、息涝弭灾”等神异之功能而受到历代民众和统治者的崇奉。史料记载,早在汉成帝时期(前32年—前8年),太白山已有神祠并有大规模的祠祀活动。北齐文宣帝时期(550年—559年),太白山祠得到重建。到了唐代,太白山受到皇帝的赐封,太白山神被赐予人爵称号。至此,太白山祭祀告别了民间“淫祠”地位,被纳入国家祀典体系。在此情形下,太白信仰在民间也受到很大鼓励,太白庙的建设从太白山扩展到眉县和附近的关中各州县乃至省外,太白信仰突破了原有的地域界线,太白神也不再是一个地方性神祇,成为跨省区的神祇。宋元以后,太白信仰逐渐扩展至关中平原各地。至清代,甚至北至黄土高原北部的榆林、南达陕南的南郑均建有太白神祠。在太白山神众多神职功能中,对关中百姓影响最大的是太白神“兴云致雨”功能,官方和民间热衷于到太白山祈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太白神信仰的历史衍变

太白山神信仰是太白山宗教文化形成的源头,因此,太白山神到底是谁或者是怎样的形象,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从目前的各种资料来看,这一问题却又有各种不同的答案。从现有的史料和民间传说来看,被奉为太白山神的对象因历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较为流行的说法有太白金星,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和周贲、神应公、谷春、崔浩等。对于太白神到底是一位还是三位,也有不同的说法。下面将不同时期关于太白神的不同说法予以归纳整理,简要介绍。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是对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金星”的神化。《史记·天官书》云:“察日行以处位太白。”金星与木、土、水、火四星等构成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宿系统,被认为是天帝周围最重要的五位助手,所谓“水、火、金、木、镇(土)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唐杜光庭《录异记》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状如美玉焉,时有紫气覆之”,封太白金星为太白山山神。李浑更言其在太白山遇太白老人授予玉板,这位太白老人,正是太白金星。后来道教将太白金星纳入了神仙系统,就使得太白神信仰自然进入了道教文化体系。

伯夷、叔齐、周贲

伯夷、叔齐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孤竹国君欲传位于二儿子叔齐。国君死后,次子叔齐坚持让位哥哥伯夷,伯夷以父命难违为由拒绝。为了让弟弟叔齐安心继承王位,伯夷选择了出逃。叔齐则认为废长立幼不符合礼制也逃跑了。兄弟二人相遇后到了西岐。武王姬发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认为武王伐纣为不忠不孝之举。后武王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认为自己是商朝子民而拒食周粟,他们和同来的周贲元帅一起饿死在首阳山。西周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认为三人是至仁至义之士,将他们封为太白山神。伯夷与叔齐画像

谷春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太白)山上有谷春祠。谷春,栎阳人,成帝时病死而尸不寒,后忽出栎南门及光门上,入太白山。民为立祠于山岭,春秋来祠中止宿焉。山下有太白祠,民所祀也。”《大明一统志》载:“凤泉废县,在眉县东南。”清《眉县乡土志》载:“凤泉宫在县东南三十里,凤泉城内,亦隋时置,唐时皇帝多次沐浴凤泉汤,封谷春为太白山神。”另据清乾隆《眉县志》记载:“谷春,栎阳人。汉成帝时为郎,病死尸不冷,三年。家已发丧,行服。不敢下钉。三年更着冠帻,坐县门上,邑中大惊。家人迎之,不肯归。发棺有衣无尸。凡留三宿,又止长安横门,人知追迎,复去太白山,立祠山上,时来至其祠中宿焉。”由此可见,谷春是一位奇人,由于其死而复生的事情主要发生在太白山,所以后人视其为太白山神也是很自然的。

崔浩史书中的崔浩像

崔浩,北魏时人。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曾在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为官,官至司徒,常年参与军国大事,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他博览经史,善于书法,兼通阴阳术数。处理政务主张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时。明元帝时,崔浩劝阻了迁都南下的计划。建议明元帝立长子拓跋焘为副主,从此册立太子成为北魏的一项制度。太武帝时,他三次力排众议,主张攻灭赫连夏,提出主动出击柔然,攻灭北凉沮渠氏。这一系列战事中,北魏大获全胜,不仅解除了周围各国的军事威胁,并最终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崔浩也因此获得了北魏各个皇帝的赏识,一时权势无双。崔家祖上累世奉道,他母亲尤其笃信道教。崔浩本人从小也偏好仙道之术,长大后曾学过占星和阴阳术,还拜著名道士寇谦之为师。后来他与寇谦之对太武帝废佛起了重要的促成作用。崔浩后因国史之狱被太武帝所杀。崔浩死后,也一度被奉为太白山神。

从神应公到灵应公

从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册封太白山,对太白山赐予人爵。尽管封号有所不同,但这一行为标志着太白山祭祀在国家祀典中的重要地位,太白山信仰从民间正式走向官方祭祀。据《新唐书·王鉷传》记载,李浑曾在太白山隐居,玄宗天宝八年(749年),他向皇帝上奏说自己曾在太白山间遇太白老人,告知金星洞有玉板石记圣主福寿之符,皇帝命御史中丞王鉷入仙游谷求而获之。玄宗大感神异,于是下令将太白山册封为“神应公”。《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记载:“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上天宝九年(750年)冬,十月,太白山人王玄翼上言见玄元皇帝,言宝仙洞有妙宝真符。命刑部尚书张均等往求,得之。时上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天宝十四年(755年)又将之改封为灵应公。

从济民侯到惠济王

据现有的碑石史料记载,宋朝初年,太白山地位有所下降,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改封太白神为“济民侯”,其爵位封号由“公”降为“侯”。由于被降爵后太白神不再灵验,嘉祐六年(1061年),经苏轼上奏皇帝后恢复其爵位“明应公”。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又加封为“福应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改封为“惠济王”。

三王并奉

元朝时,朝廷因太白山上有三个天池(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相应地将太白山神的封号一分为三,分别赐予“普济王”“惠民王”“灵应王”的称号,民间相应地称之为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并有非常可爱的昵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至此,太白神再次一分为三。

三官并奉太白山平安寺遗址发现的水官铁像

道教中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也被当地百姓奉为太白神。大太白池太白庙铁碑记载:“太白山者,秦中之名山也。秀岭拂云,高峰参天。山之巅有积雪,冬夏长存,为八景之一。山之天池灵湫,春秋不凋,为三秦之胜,实中华之胜地,西秦之奇观也。古昔相传,有真人潜踪于此,而且顶上有洞,名十一洞天,三官大帝实托居焉。夫三官者,上职天条篆,下统地府,中司民命,为此山王,叩之即应,感之遂道,如音应声,如影随形,虽云之灵,实神之灵也。大清康熙二十年六月吉日。”从此碑文可以看出,当地人们也将三官作为太白山神来对待。

福应王

清人赵嘉肇曾对太白山神进行过考证,他说:“考太白者,西方神之名也,佐帝少昊,执矩而治,无所谓伯、仲、叔也。汉成帝时,有太白祠神,曰谷春,春为祠神,非太白山神。五代时,或曰崔浩,益荒诞不经。唐天宝八载封太白山神为神应公,十四载改封灵应公。宋皇祐五年封为济民侯,自是祷雨不应。嘉祐六年,苏轼代宋选上言,复封明应公。熙宁八年,晋封福应王。绍圣三年,改封惠济王。至元朝,则析分为三王,曰普济,曰惠民,曰灵应(俗称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此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所由昉也。肖像以三池亦分隶之(俗呼曰大爷池、二爷池、三爷池),稽诸古籍无可依据(按:池有三,当曰太白大池、太白二池、太白三池为是)。乾隆五年,总督尹继善奏入陕西祀典。三十九年,巡抚毕沅奏封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号曰福应王;并新保安宫、新开山各神庙,载在邑乘。”

从以上各种情况来看,太白山神的信仰可以说源远流长,但太白山神称谓在不同的时代却是有很大的变化。在太白神诸多神职功能中,影响最大的是其“兴云致雨”功能,官方和民间都热衷于到太白山祈雨,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此外,随着太白神信仰范围的扩大和太白庙数量的增建,太白神的神功也逐渐有所扩展,如清《留坝厅志》引《广异记》曰:开元初,有巴人喜好伐树制板。一天,一百多人来到留坝太白庙前,看到这里有一百多株松柏,都需十几个人才能抱住,非常高兴,不问青红皂白就砍伐起来。伐到二十多株时,忽然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到跟前说:“这是神树,不应砍掉。”他们不听,老人又说,“我是太白山神。”他们还是不听。老人警告说:“你们不停止,将招祸,都要死。”他们不但不听,越发砍得起劲。老人就登山大喊:“斑子!斑子!”马上几只老虎接踵而至,大肆吞噬巴人,只剩下五六个,老人对他们说:“你们几个心地善良,捡条活命,赶紧走吧!”这些砍倒的松柏到天宝末年还存在。如《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法安法师陪隋炀帝到东岳泰山,于寺中看见一神,高大伟岸,在堂上手持笏板,下望进殿的人。炀帝问法安这位神祇是谁,法安回答说:“此乃太白山神,跟随王者的神。”根据这一记载,太白神又被视作隋炀帝的保护神。这说明在不同的时代,太白神形象因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信仰者看来,太白神始终就是那个太白神,只是在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太白神,因此就会有各个时代的太白神化身而已。因此,太白神形象的不断变化并没有给信仰者造成太大的困扰。太白山祈雨

太白山,位于关中中部眉县以南地区,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所在。其山势挺拔,为关中名胜。在关中诸多名山中,由于太白山一向被认为是“兴云致雨、息涝弭灾”的灵山,因此普遍受到崇拜。尤其是唐宋以来,太白山信仰逐渐扩展至关中平原各地,太白山祈雨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一直流传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据史料记载,太白山祈雨,最早可追溯到前206年。汉代眉县县令王尊,清正廉明、体恤民情。在他任职期间,有一年暑夏,关中大旱,夏播无望,众百姓心急如焚。王尊应民之所急,遍访贤良,寻找解旱良方。有隐士告诉他:要想解除旱象必须上太白山拜神求雨。于是他居心虔诚,简装徒步,经远门口入太白山深山。历尽艰险,终于求得大雨。自此开创了太白山祈雨的神奇历史。祈雨场景

唐贞元十二年关中大旱,京兆尹韩皋下令奉祀太白山,即降大雨。北宋皇祐五年,宋仁宗赵祯赐封太白山为济民侯。北宋嘉祐六年,凤翔府签判苏轼撰文祈于太白山神,得大雨,宋仁宗赵祯于是封太白山为明应公。清康熙时观察使贾鉝、眉县县令梅遇,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同知汪皋鹤,嘉庆时期威勇侯额勒登保,光绪年间钦差大臣桂春,都先后经过远门口登太白山祈雨应验。他们先后竖碑勒文,称颂祈雨的功绩。民国时,乾县、礼泉祈雨民众一行四五十人,费时七八天,跋山涉水行程300多里,登临太白山神湫,取得甘霖,欣然而归。新中国成立初,屈刘堡人曾立坛四天于远门口太白庙,数日后大雨骤至,旱魃消除,远近庶民无不欢欣雀跃。这也是太白山最后一次祈雨活动。

太白山祈雨是当地一种古老的风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不仅反映了关中一带先民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作为和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几千年来,这种观念一直贯穿于人们的信仰、生产生活之中。可以说,太白山祈雨就是太白山下子民一段悠远的历史,一块带着泥土气息的活化石。而那些丰富的文化信息都凝聚在这看似荒唐却是历史真实的祈雨仪程之中。祈雨文献

太白山祈雨由负责祈雨大事的组织湫坛会,在太白山神、牛王、马王、土地等庙中设坛催角子。几十人在庙里、庙外齐跪,各自手捧燃香,口念祈雨之言,不停地烧表纸,神台上烛光通明,香烟袅袅。九或十人击鼓鸣锣,数名经师共诵经文。

经文诵后,催角子受湫坛感应,被催中的人,会跑到湫坛会的地方,即成为正式角子。

接下来就是遴选应选角子。大家公认的正式角子,手执马鞭对着受催而来的应选角子尽力抽打。能挺住三鞭的,即被视为初选成功者。接打的角子,有的自称为白马将军,有的自称杨四将军,有的自称看坛的净水童子等等。

初选上的角子,还要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过得刀山火海者即成为正式角子。角子选好了,接下来组成十多人的精干队伍上山求雨。其中有由司湫鼓的、司锣的、打钹的、敲铜铃的四五人组成的执法器的乐队,有负责灌神水的人员,还有几个人是预备靠背的。有背粮的,做饭的,拿大刀的,拿香、蜡、纸、鞭炮的。这些人被簇拥着走在前面,接着便是经乐队、旗队、锣鼓队。浩浩荡荡的祈雨大军,把寂静的山村喧闹得热烈而沸腾,无怪乎农村人常说:“百姓要得乐,取湫耍社火。”

大队人马至太白山入山口的太白庙,向太白爷拜投祈求降雨的表文,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祈雨的小队伍踏上了进山之路,大队人马方才解散。

上山求雨的人边走边敲打着法器,马角隔二见三地甩响神鞭,空谷传音。每经过一座庙,放几响鞭炮,给神像上几炷香,磕几个头。

求雨团队到下板寺,歇息一宿。第二天中午到大爷海,在海池旁太白庙中举行祈雨发文祭祀仪式,然后由马角护卫两人在海池中灌水三瓶,并加好瓶盖。第三天清晨,取雨小分队从大爷海出发,行至下板寺,停下来准备枇杷和松枝做成的驾背十副,十个人各背一副,将瓶水牢靠地置放在一副驾背上,驾背上放有纸马钱粮以供养神水。第四天回保安宫太白庙“靠驾”。十多面锣鼓在前面迎战,十副驾背分走两行,马角在中间来回走动,负责安全警戒。“神驾”被接到立坛的地方,几个人将瓶水取下用红布包裹,供于神台正中大太白爷足下。奉祀三天后,将瓶水倒入土地之中。

随着科学的进步,太白山祈雨已经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但它对当地人的影响一直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

太白山祈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意识观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联系当今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对自然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是人们不可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像过去人们那样,对自然心存敬畏,也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眉县境内太白庙简介

汤峪口太白庙

太白庙位于风景秀丽的太白山脚下的汤峪谷口。背靠满眼松树、郁郁葱葱的龙山山脉,面对汩汩流淌的汤峪河,南望太白群峰,北连菁园山庄。一条河流淡化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一座小石桥却隔不断人们对道法自然的信奉和追求。

沿着汤峪河,从汤峪桥头上行不到500米,有一座通往太白庙的小石桥,桥不宽,仅容两人同排行走。走过石桥,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块巨石屹立在汤峪河东岸,人称“神功石”。太白庙前“神功石”

沿神功石上行,是一段长长的台阶,台阶上面有一块不大的平地,平地边缘是一座石雕圆亭。经过几十级台阶的攀登,登山的人就有点气喘吁吁,这时便可坐在亭子的石凳上歇息一阵。距离石亭大约十多米就是太白庙山门,山门飞檐翘角,像两只展翅翱翔的苍鹰,又像昂首腾空的龙头,与身后的龙山融为一体,十分耀眼却不夸张。

走进山门,迎面便是灵官殿,阔五进三,中间供奉着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王灵官自任道教护法神后,威灵赫赫,时现法相,额上增长一目,神光如电,妖孽难以遁形,善恶立可辨别。明朝永乐皇帝笃诚崇奉灵官,祈祷每每应验。后从东海获一灵官藤像,朝夕礼敬,待如上宾,出征时必载此像同行,以为护军之神。永乐中于宫城西敕建天将庙、祖师殿,供奉王灵官及其师萨真人;宣德时改为大德观,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成化初改观为“大显德灵宫”,四时迁官致祭。各地道教宫观,进山门第一殿便是灵官殿,数百年来,香火久盛不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王灵官威名大震,远远超过其师。后人赞道:“王恶不恶,王善不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拜毕王灵官,继续拾阶而上就是太白宫。由于太白庙建在半山腰,三层大殿逐级而上,上到太白殿,地势要比灵官殿开阔许多。太白殿由三孔窑洞组成,中间进去是太白宫,左面是观音洞,右面是三霄洞。太白殿主殿敬奉着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和三太白周贲。汤峪太白庙

太白宫左面的观音洞,供奉着观世音、文殊和普贤三位菩萨。在太白山中,儒、释、道同处一庙是一大特点,反映了太白山宗教的起源很有可能与历史上三教合一有一定联系,同时也证明了太白山宗教的民间性很浓厚。

右面的三霄洞供奉着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俗称三霄娘娘。

太白庙第三层是五间大殿,也是太白庙最高的一级庙宇,里面敬奉着五帝。他们分别是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厚土皇帝衹和万灵南极长生大帝。大殿正面两侧是两通碑,一通是修建汤峪口太白庙碑记,另一通是功德碑。

以上是太白庙的基本结构,是由全真教龙门派第三十代弟子王兴理所建。后由第三十一代弟子倪世玄对整个道观进行了全面整修,装饰一新。

在五间大殿右面还有上下两层建筑,它们分别是王母宫和药王殿。王母宫处上,药王殿坐下,各三间。王母宫敬奉着王母、地母和斗母三位娘娘。药王殿敬奉着药王孙思邈、龙王和送子娘娘。这两座庙由龙门派第三十一代弟子张世贤所建。张世贤行医济世,影响深远,为太白庙的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为后来王兴理的扩建奠定了基础。

除此外,在太白庙左面也有一个三进院,下面一层是二郎庙,里面敬奉着二郎神杨戬。再后就是丹房,最上面是练功楼。

整个庙宇靠山面水,身后松柏幽幽,前面流水潺潺。真乃一处胜地也。

宗教人物:

王兴理(1932年—2011年),河北塘沽人。1960年出家于华山王母宫,礼庞法山道长为师,成为全真龙门派第三十代弟子。1960年至1986年常住眉县汤浴远门口老君洞;1987年挂单于眉县钟吕坪老君洞;1989年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理仙方丈名下,道号“治道子”;1997年至2010年常住太白山太白庙。曾任陕西省道协常务理事,宝鸡市道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宝鸡市政协常委;眉县一、二届道协会长,眉县政协委员。

倪世玄现任住观道士。全真教龙门派第三十一代弟子,早年出家,住太白山下板寺。现为太白庙住持,眉县道教协会副会长。

清湫太白庙

清湫太白庙位于310国道槐芽镇西两公里的清湫村中,面山背水,与太白山南北相望,三面环水,霸王河、渭河以及西沙河绕村而过。村子周围地势是南高北低,而庙址则是北高南低,太白庙就坐落在这片隆起的土台上,坐北向南。据当地人讲,原来的庙宇占地达二三十亩,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庙宇破坏严重,庙址范围只剩下现在的不到两亩。庙里除了一座三间主殿和两间简易生活用房外,就是历史上留下来的几通石碑。庙虽简陋,透过这些斑驳的碑文,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关于清湫太白庙的历史,据传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由木匠祖师鲁班所修。但有史料记载的是《水经注》记述:“山上有谷春祠……山下有太白祠,民所祀也。”由此可知汉成帝时代,太白山神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历代修葺,不断扩大,至元代设凤栖乡驻清湫太白庙,当时太白庙已殿宇宏大,“丹垩雕绘极其壮丽”。据《陕西通志》记载,至大二年至皇庆二年(1309年—1313年)建成当时全县最大的庙宇——清湫太白庙,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遣将歹驴筑城于清湫镇(今槐芽镇清湫村)以镇守斜谷诸口。据清末李雪木《重修太白庙记》,镇名清湫,是因庙前有五池。《眉县志》记载:“湫受太白池之支流,以清冽故名。”庙前有池五个,与太白山上的池数相应,每个池都有神管着,相传祈雨甚灵。清湫太白神殿

清湫太白庙距太白山顶峰180里,是上山的第一道门户,为太白山太白池太白庙的下院。相传为鲁班所修,斗拱交错,檐牙交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更奇的是:“空空柱子木渣门,铁眉香炉千斤重,五百斤铁狮两边蹲,八卦悬顶鲁班修,铁旗杆儿铁莲花,玉石碑子照娃娃。”清乾隆御碑

清湫太白庙原庙院占地32亩,共有殿宇66楹。其中太白正殿三楹,系宫殿式结构。清乾隆帝赐“金精灵泽”悬挂门楣之上。大门、二门各一楹,两厢官房、钟鼓楼、香坊、戏楼、甬路、墙垣等。供奉神像共计88尊。有三太白、玉皇大帝、紫阳真人、“三霄娘娘”(云霄、琼霄、碧霄),还有关羽、周仓、关平、东西雷神殿(东恶西善)黑煞神、红煞神、三十六天罡(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36个天罡星),全是湫神。还有12顶轿子。

庙前有五池,曰大太白池、二太白池、三太白池、玉皇池、药王池。池中水深五尺至丈余。盛夏莲花争艳,马头莲生长奇特,鱼儿相伴戏游,引人入胜,流连忘返。池旁古柏刺楸、高大参天,木槿长势异常。太白庙会,每年古历正月十二和七月十一至十三共有两次。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太白庙屡遭灾难,历史上多次被毁后又重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得到落实,遂于1988年择基在原玉皇阁处,建太白庙,并将其定为道教活动场所。

相关文献:重修太白庙记清·李柏

太白山,雍州巨镇也。圭峰在左,褒斜在右,倒视惇物,横绝峨眉。祀其山,则于唐、于宋、于元、于明;秩其爵,则曰侯、曰公、曰王;隐其山,则有胡僧老人、田游严、孙思邈、孙太初诸人;咏其山,则有李青莲、苏子瞻、何大复诸人。其登之也,始傍溪以穿林,继攀萝于鸟道,枯槎续其断岸,石栈勾折于危岛。其险也如此。及登绝顶,万绿俱空,日瘦月小,星寒云低。远眺东南,天山一色;俯瞰北渭,渺然一带,五将九嵕,俱为培嵝。其高也如此,群山环卫,如星拱极;区其形状,有欹者,侧者,偻而探者,蹙黛倚者,似龙盘者,虎踞者,似凤鸾翼者,堆似牛首者,并峙似熊耳者,有鸣声镗鞳似石钟者,有峰岩相似楚山九嶷、衡山七十二峰者,其山形之异也如此。或阿香轰于涧底,或长虹勒乎山腰,或狂飙乍逝,板屋有秋叶之危,或雾锁大壑,白昼有下舂之冥。兼以晴雨倏忽,挥霍万状,其气象之变有如此。至于祷应桴鼓,草木不生,积雪不懈,湫池文章,变化陆离,俗皆哗以怪说。余以为非怪也。西方之帝是谓少皞。其神太白,其兽白虎,其野井鬼,于卦为兑,于风为阊阖,于律为夷则,于干为上章重光,于五行为金,金色白,杀物为权,木老于火而死于金,故草木不生,金壮水生,故积雪不懈。古者五岳,视三公遇大旱、大疫、大灾、大螟、积诚以祷,未或不应。太白为秦岳最,有祷辄应,其职然也。湫池之内,文章变化者,盖山无草木,精华在水故耳。不然漳水之观,龙渊玉英之说耳。此则太白山之略也。山阴古清湫,有太白行宫,然岁深倾圮。岁在戊戌,池阳人某等荐于山,复谒行祠,感其栋摧堧颓,乃纠集乡人好善者,各输金,重修殿庑若干楹,丹垩雕绘,极其壮丽;越历数载,往来勤劳,不阻于铄金之暑,折胶之寒,呜呼!可谓大功德矣。于是清湫居民相与谓曰:“比年神灵,既妥风雨以时;池阳人之功不有所述,何以劝善?”遂乞言于余。余嘉池阳人之乐善有成也,首状太白山大观,次叙修葺巅末如右,庶几使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云尔。

高庙太白庙

高庙太白庙在美丽的红河谷谷口西侧的土原上,背靠太白山,红河与李家河在原脚下交汇,背山面河,所谓“崔嵬嵯峨,有凌云升空之势,为游览太白名山的必经之路”。高庙太白神殿

高庙凌云观太白庙的历史十分悠久。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记述谷春祠中有:“民为立祠于山岭,春秋来祠,中上宿焉。山下有太白祠,民所祀也。”有人认为这段文字中的“太白祠”指的就是高庙太白庙,惜无文字可考。唐天宝八年,太白山道士李浑上奏说老君在太白山显灵,有玉板藏在太白山中。唐玄宗便派人寻找,果然得到,于是封太白山为神应公,并在各地建庙祭祀太白神。有人推断高庙太白祠就是这个时候创修的。宋嘉祐六年(1061年),苏东坡主持的太白山祈雨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苏轼不但积极组织实施,还亲自为太守起草了为太白山请封神位的奏章,祈雨成功后还写下了《迎送词》五章。随后这些奏章、迎送词被镌刻在石碑上,到20世纪50年代,还耸立在高庙的太白祠庙前。1958年碑石遭到损毁,现在只保留了半截石碑存放在眉县文化馆内。高庙太白祠一直到明朝时规模还相当宏伟,当时占地面积达50余亩。后来,高庙太白祠改名为“凌云观”,清光绪二十年,增修前殿三间、厢房五间。民国二十二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当时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登太白山时,也曾到过这里,并对太白山营头一带村落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新中国成立后该庙改建为学校。

文物遗存:

高庙太白庙现存苏东坡半截“祈雨碑”,前后左右都有内容,残损较严重,此外还有清光绪二十二年碑一通。

东凉阁太白庙

东凉阁太白庙位于眉县金渠、营头与齐镇交界的东凉阁村的眉县南环路边,坐北朝南,西有潺潺流淌的干沟河,南向六月积雪的太白峰,东面、北面是广阔的农田。该庙属于村建小庙。庙前碑文记述道:“太白庙原址于村中央。”“四围槐荫掩映,肃穆古朴,气势壮观。”改革开放之后,迁到现址。东凉阁太白庙

东凉阁太白庙虽属小庙,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明隆庆五年碑文《秦府委官阎玺为改正庙窠地土序》记载:“其祀非近,元朝至今。”有确切纪年的记述可追溯到弘治十二年,即1499年。重修太白神祠,“先王令旨舍银二十两,委门官舍桴二根重建也”,同时还记述了“焚修内外有地五亩”。可见当时这座村庙影响还不小。根据碑文“民闻访重阳宫持戒道人杨道霞”的记载,杨道霞属龙门派第一代传人,曾参与策划东凉阁太白神祠建设。由此可以判断这座古庙应该创建于元末明初。时隔80年后,也就是1571年,即隆庆五年,重修了太白庙,当时的庙名为“太伯神祠”。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太白庙有正殿、厢房各三间,香火地40余亩。此后由于废庙兴学,庙院便改为学堂。1987年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宗教政策出台,当地村民信众便又在南环路边建造了现在这座太白庙。明太伯神祠碑

文物遗存:

庙内现存明朝隆庆五年“太伯神祠”碑一通。第三章道教道教在眉县的传承

翻阅历史典籍,我们可以知道,眉县的道教传布几乎与道教产生同时。汉祀谷春神,带有明显的神仙崇拜的意识,魏晋归入楼观派,唐代鼎盛,宋元渐衰,明清稍兴,民国时不振,至今复兴。拔仙台远景

汉成帝时,在太白山建神祠,奉祀《列仙传》中的谷春神。这是历史文献中有关眉县宗教最早记载的文字。到魏晋南北朝时,道教楼观派兴盛,先有田峪十老在楼观通道观修道,名震朝野;后有陈宝炽等人隐居楼观,讲学著书,朝廷数次垂询;有的楼观道士隐居太白山。北齐文宣帝时(550年—559年)太白山祠续建。尹文操是贞观期间著名的道士,他参与编写的《玄元皇帝圣纪》是楼观道独尊老子的重要著作。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他游历太白山,据说登太白山顶时天呈异光。尹文操认为这是祥瑞之象,并借此宣扬清净无为的道学,深合高宗的心意。太白山道教遂归入楼观派。唐人炼丹图

隋末唐初,被道教奉为药王的孙思邈,隐居太白山南坡十余年,钻研医药学。孙思邈两次拒绝了做官的机会,“不为良相,甘为良医,终生行医”,并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苦之灵。”“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孙思邈在太白山博大恢宏的胸怀里,深得大山的浩荡之气,在医学史上树立了太白山一样的丰碑。后世在太白山修建规模宏大的药王殿,世世代代祭祀药王。和秦汉时期一样,唐代帝王也很难跳出追求长生久视而服食金丹的泥淖。据《全唐诗》卷八六七载:唐贞元年间,有位以壮健勇猛闻名于世的人,叫韦自东。一天,太白山道士来请韦,说道士在石洞炼丹,有妖魔几次入洞,打散道士的炼丹药炉,邀请韦自东仗剑捕获。韦自东和道士来到洞中,立即有巨虺和美女进洞,韦自东以剑击退。后来有位道士驾鹤来到洞口,说丹将炼成。韦自东将剑放下施礼之时,驾鹤道士突然闯入,炼丹药炉爆裂。另据宋人戴君孚《广异记》记载:隋朝大业年间,有一位道士,长期居住在太白山中烧炼丹砂。他有一个徒弟叫成弼,长期伺候照顾他。有一次成弼说家里出了丧事,准备离开老道士。临走时,道士给成弼十粒丹砂,说一粒丹可以化成十斤黄金,足够他丧事用度了。成弼回家后,如法炮制这样做了。完事后,他又再次来到太白山,向这位老道索要丹砂。老道士不愿给他,他就手持利刃,实施抢劫。他先砍断了老道的胳膊和双腿,但老道的脸色都没有变,他又斩断了老道的头颅。剥去老道衣服,见老道的肘关节后面有一个红色的囊袋,打开后就是丹砂。成弼喜出望外,拿到囊袋就下山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