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由之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0:42:10

点击下载

作者:汪孝杰

出版社:中国名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命自由之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

生命自由之船——我所理解的《道德经》试读:

自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作。关于《道德经》的注本很多,仅先秦到清代,有文字记载的《道德经》注本就不少于165部,民国以来的注解本也不下200部,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道德经》的著述、讲座等等那就更多了。而且各家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道德经》的原文也有不同的版本。笔者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读过的关于《道德经》的著述也非常有限。在有限的阅读以及听讲过程中,末学发现,对于同样一部《道德经》,不同的人,由于其所处时代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志趣爱好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所作出的解读也有所不同,甚而至于,同一句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而借助《道德经》引申出来的感悟、启发、智慧,那就更多了。我们很难简单地判定其对错,也没有必要去做评判,只要言之成理,对人有益,就是好的。一部经典能够引发人们无数的感悟、联想,给人以无尽的启发、灵感,这本身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笔者常常有这样一种体验,每当看到有不同于自己已知的解读出现的时候,就会引起一阵发自内心的喜悦。而自己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也会不时闪现出一些不同于他人的感悟,也很想把这种想法说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于是就萌生了写作本书的冲动,也在小范围内尝试了一下“《道德经》共修”。所以本书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带有探索性质的个人感悟笔记;不是一本理论著作,而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操和体验式著作。那么我所理解的《道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呢?在我看来:——《道德经》涉及理论,但不是纯粹的理论著作,老子所说的“道”,既是一个抽象的理性概念,又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既可独立于主观之外,又存在于主观之内,只有把主观与客观合二为一,才能体悟到它真正的奥妙。——《道德经》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要想认识《道德经》的世界,就要运用《道德经》的方法。——《道德经》既是人生观,又是实践论。要想获得《道德经》的自由人生,就得实践《道德经》的人生智慧。——《道德经》虽然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管理、心理等等方面的内容,但老子写作此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教导读者如何执政、如何打仗、如何经商、如何管人、如何调心的,而是要引导从事不同行业、职业的读者悟入大道境界,获得生命自由的。为了便于把这些理念说清楚,我们这本书打算采取这样的写法。第一部分:原文。《道德经》原文有不同的版本,为了方便大家,我们以比较通行的王弼本为主。第二部分:翻译。以自己的理解翻译原文,有的译文跟多数学者的译文存在较大差异。第三部分:解说。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更为通俗的讲解。最后,我将结合原文介绍一些具体的修证方法,这些方法借鉴于我的救命恩师和私淑老师所传,自己操作过,也在小范围与同好分享过,仅供读者作为参考。如要实际操作,或操作中有疑问,可扫描封底QQ二维码进入“《生命自由之船》读友群”跟本人取得联系。著者 汪孝杰

《道德经》经文译解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翻译】道,可以言说,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了;名,可以起名,但所起的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无,是天地开始之时的状态;有,是万物孕育之时的状态。所以常常处在“无”的状态,就可以体察到那个“道”的精微奥妙;常常处于“有”的状态,就可以体察到万物孕育时候的端倪。“无”和“有”是在同一个境界中呈现的,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那个同一的境界叫作“玄”,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是我们探索、体察“道”的所有奥妙变化的总的门径。【解说】本段经文既是在描述“道”的存在,也是在教我们体悟“道”的方法。根据经文的描述,我们了解“道”有两种基本存在方式,一种是“无形无相”的方式,叫作“常道”,就是质地均匀、遍布宇宙、永恒常在的状态,有人称此为道的“体”,这个“道”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的;我们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是“道”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就是“有形有相”的方式,叫作“非常道”,是千奇百怪、有生有灭、变幻无常的状态,有人称此为道的“用”,我们能够言说、能够命名的,也就是“道”的这种存在方式。我们可以给“道”起名字,但这个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号,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名字,也可以更换名字,所以这个名字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一个人有乳名、小名、学名、网名,可以有中文名、英文名,可以有表示身份、职位、职称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可以变化的。又如一种植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语言给他命名,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一样。那么老子说这句话的用意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埋下的伏笔,在整个《道德经》中,老子会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引导我们认识、体悟这个“道”,比如他在后面的经文中用“大”“朴”等字来表示“道”。这是老子在提醒我们,我们要想认识、体悟这个“道”的本质,不能死抠文字名相,而要注意体会言语文字背后所隐藏和传递的信息,要按照语言文字所指示的方法去操作。就像有人用手指指月亮给我们看,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手指上,以为手指就是月亮,而是要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才有可能看到月亮。接下来,老子就教给我们体悟那个得“道”的方法了。老子说,你们想象一下,天地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一种无形无相的虚无景象。再想象一下,万物从哪里来的?是万物的“母亲”孕育出来的。母亲孕育万物最初的那个状态什么样子?拿人来说吧,我们知道人是男女交合过程中产生了精子和卵子,精卵结合以后慢慢发育出来的。受精卵是个“有”,而这个“有”出现之前还有一个“有”,那个“有”不是任何实体性物质,而是人的精神进入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忘我无我的、恍恍惚惚的状态。这个状态在《道德经》后面的章节中还会讲到。那么我们要想体会那个“道”的奥妙、寻找那个“道”的端倪的话,应该怎么做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好几种版本都没有那个“故”字。我们可以把他看作倒装句:“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常有。”要想观察“道”的奥妙、端倪的话,就让自己的精神、意识尝试着进入到天地万物将要诞生却还没有诞生时候的那种若有若无、非有非无、忘我无我、恍恍惚惚的状态。老子进一步说,这个“无”和“有”呈现在同一个境界,好像是空无一物但里面却有什么东西,说有什么东西又好像无形无相,其实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比较精微的物态,老子把这种状态又叫作“玄”。“玄”有三层意思,一是黑红色,二是深远,三是变幻莫测。直接从这个字形上去观察,还有一个人盘腿打坐和螺旋式旋转的意象。这种“玄之又玄”的状态是体察、契入“道”的一切奥妙的总门径。我们观察“道”字的金文写法,可以看得出来,是一个人静坐冥想的形象。突出了人的脑袋(首),暗示我们,要了解“道”的奥秘,需要用大脑去冥想、思维;下面“走之底”,提示我们不仅要想,还要做。整部《道德经》,就是教给我们契入大道境界、获得生命自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那么一切丑恶的行径就停止了;天下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那么一切不善的行为就杜绝了。那么天下就会呈现出有与无相生相化、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互彰互显、高与下互补互助、音与声互唱互和、前与后相牵相随……这样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这样,圣人就可以不用刻意作为,苦口教化,在静处无语的状态中,观照万物自由运作而不加干涉,就可以像本原大道那样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凌人,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了。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才不会离开本原大道。【解说】《道德经》第一章刚刚说完了“妙”,接下来就说“美”,连起来就是“美妙”。第一二章都是在描述老子心目中的“美妙境界”,同时教给我们进入“美妙境界”的方法。这个美妙境界就是“道”的境界。笔者认为,整部《道德经》,都是在引导人们追求或者回归那个美妙无比的大道境界。根据第一章的描述,我们明白“道”有两种基本存在状态:无形无相、质地均匀、永恒常在的“常道”状态和千奇百怪、有生有灭、变幻无常的“非常道”的状态。“常道”状态无疑是尽善尽美的状态,无疑是老子所向往和倡导大家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也是老子指示给天下人的最终归宿,就像佛家讲的极乐世界,基督教、天主教讲的天堂,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共产主义一样。然而自从有了天地万物以后,就进入了“非常道”状态。“非常道”的状态,是美丑间杂、善恶并存的状态,而且,这里的美和善,并不是老子所要追求和劝导大家作为最终归宿的那种善与美的状态,所以本段前两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并非天下人都知道“美之为美,善之为善”。老子写作《道德经》,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永恒的美”“绝对的善”,并教给大家具体的方法,引导大家在“非常道”中效仿“常道”,使两者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最终回归到那个尽善尽美的“常道”境界中去。对于那个“常道”境界,虽然不可能天下人都明白,不可能天下人都同步进入,但是觉悟的人是心知肚明的,也可以先行一步,这个觉悟者就是圣人。圣人虽然生活在芸芸众生之中,但是他可以先从精神境界上超越一般人。超越的方法就是大爱,就是包容。我们自己可以追求、可以享受尽善尽美的“常道”境界,但是不苛求、不强求天下人都去追求和达到那个境界。因为处于“非常道”中的天下人,是有美丑贤愚长短高下善恶是非的,如果我们有圣人的情怀,或者想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就要客观冷静地面对这一客观事实,不要执着于其中任何一端。因为“非常道”中的这些“美丑贤愚长短高下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相对而言、变化不定的,如果我们死死地执着于“非常道”中的这些对应、对立的东西的某一端,就会让自己失去平衡,就不能与“常道”境界相协调,不能契入“常道”,不能达到真正的尽善尽美的圣人境界。为了引导天下人最终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圣人自己只要静静地处在那种状态之中,默默观察,随缘尽分、自自然然地做出示范和奉献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给再多的益处,做再多的奉献,立再大的功劳,都能淡然处之,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跟那个“常道”相感应,相连接,相沟通,相混化,相融合,最终回归于尽善尽美的“常道”境界中去,进而获得彻底的生命自由。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推崇所谓的贤才,使老百姓不争名;不看重珍贵稀罕之物,使老百姓不夺利;不炫耀那些容易诱发人们欲望的事物,使老百姓心思不乱。这就是圣人治心治国的法则:让心意处于虚灵明净的状态,而让身体真气充足,淡化智巧、强健筋骨,常常引导人民去掉取巧和贪欲之心,使那些奸诈之人不敢胡作非为。上上下下都处于无所妄为的状态,就没有平静不了的心态,也没有平定不了的天下国家了。【解说】第二章讲了“常道”尽善尽美的境界,以及处于“非常道”的天下人体悟、达到那种美妙境界的方法和应该具备的普遍心态。现实中,天下人各有自己的本位,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甚至达到那个尽善尽美的“常道”境界,就得结合不同地位或者岗位的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说一说。接下来这一章,就是老子给天下处于领导者、管理者身份地位的人说的。因为这一层面的人影响力大,如果他们带好了头,天下百姓就好办了。作为领导者、管理者个人,要想静下心来体悟那个大道境界,比起一般人来说,难度似乎要大得多。首先,得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客观环境。如果老百姓成天在那里争名夺利,烧杀抢劫,你能静下心来专心悟道吗?所以你得把老百姓安顿好了。怎样才能安顿好呢?老子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是不要刻意树立标杆,有意偏爱所谓的贤人而冷落另外一些人,这样就可以避免老百姓去追逐虚妄的名声;第二是不要偏轻偏重,有意看重或嗜好某些东西而轻视鄙弃另外一些东西,避免百姓过分追逐利益;第三是不要有意展示甚至炫耀那些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让人心浮气躁的东西,也不要把自己个人所爱好喜欢的东西轻易告诉百姓,避免百姓心神迷乱,也避免百姓为投己所好而挖空心思。其次,得有一个祥和宁静的内在心境。如果光有外在环境的和平安定,而内心还是乱七八糟七上八下,那还是不行的。所以要从自己内心下功夫,让自己的心空出来,虚下来,不让那些杂七杂八的欲望、焦虑、念头塞满了心空。第三,得有一个饱暖健康的身体基础。如果一个人又冷又饿,这里疼那里痒的,那心肯定也是安定不下来的。推己及人,作为领导者、管理者,不能只管自己吃饱喝足,还得照顾好百姓。如果你还是一个有良知的领导者、管理者,看到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内心也肯定是安定不下来的。何况,要是贫富差距太大,老百姓还会揭竿而起,那时候你还能静下心来体悟大道吗?相反,如果他们都衣食无忧了,又看到领导者、管理者没有特别的偏好和嗜好,而是在那里静心悟道,享受与本原大道融合混化的美妙境界,他们也自然会起来效仿。天下多数人都这么本本分分、安安静静地过着这种美妙的生活,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天下不就太平无事了吗?这一段经文,从个人修行角度讲,是讲要身心同练,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时着手;从社会治理角度讲,是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进行。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翻译】大道空虚,无形无相,但它的作用又是显而易见无穷无尽的。大道深邃遥远,好像万物的祖宗。平复你的极端情绪,解开你的纠纷纠结,和于它的光芒光辉,融入它的微尘微粒。那种清澈透明若有若无的状态就会呈现出来。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解说】第一章讲了“道”的体性状态和体察这种体性状态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第二三章讲了天下人、领导者、管理层和老百姓与道相连接、相沟通、相融合、相混化后呈现的状态,以及连接、沟通、融合、混化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具体方法。这一章再一次讲“道”的体性状态、功能作用,以及体察、领悟它的方法。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是通过客观描述老子自己的实际体验来启发大家的。老子在“道”的境界中,体察到“道”是一种虚无缥缈、无形无相、遥远深邃的景象,但是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万物的祖宗,它生成演化了万事万物。人要体悟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观想的过程中,放弃脑中浮现出来的尖锐想法,平复心底涌现出来的极端情绪,解开胸中蕴藏的纠结纠纷,调和大脑屏幕呈现出的光辉光芒,融入大道本原的微粒微尘。具体怎么做呢?静下心来默默地观照着,对这一切景象不起反应,不去思考,不去评判,不去助长。慢慢地,就会进入一种清澈透明的境界,感觉大脑越来越清明,就像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一样。在这种境界中,你会体察到那种若有若无、似有似无的东西,这种东西老子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在天地万物出现之前就存在了,也就是第一章说的“玄之又玄”的境界中同时呈现的那个“无”和“有”。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翻译】天地说不上仁或者不仁,它把万物当作小狗一样看待;圣人也不自认为有仁德,也只是把百姓当小狗那样看待。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鼓动得越厉害风就出得越多,那种境界是语言说不清的,说得越多,也就越说不明白,甚至说到最后理屈词穷了,不如保持虚静,静静体悟。【解说】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这段经文似乎有点讲不通。平常我们不是赞美天地生养万物、圣人教化百姓大仁大爱吗?怎么又说天地圣人“不仁”,而且把万物百姓看成小狗那样的呢?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所谓不仁,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天地圣人不自以为有仁,也就是前面章节里面讲的不居功,不自恃;二是讲天地圣人不偏执偏爱,他们对人对物一视同仁,是至仁至爱。如果有所偏执偏爱,就是不圆满的仁爱,就可能破坏自然规律了。这里的“刍狗”,很多注解解释为祭祀用的草扎的狗,笔者还是取其通俗意义“小狗”。因为小狗给人的感觉是很亲切很可爱的,偶尔也可能有点小调皮,但我们人都会包容它。圣人把万物都看成小狗一样,表明圣人那种慈爱、包容万物的“仁”者之心。在圣人心目中,天体万物是一个整体,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一样,不去动它,它就静静地在那待着;一动,就会牵动整个虚空都动,一处动了,会引发多处都动起来,叫动而愈出。所以圣人修身,不把注意力集中到外在或局部的动作和言语行为上,而是静下心来,细心体会那种如橐龠一样的虚空境界;圣人看待和处理问题,也是从整体从大局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和私欲角度考虑的。圣人体会到的那种境界,是语言难以表述的,如果只是用言语去描述,越说越说不清,所以,要想体会那种境界,就要少说话,多体会,体会那种“中”的状态。关于“中”的状态,后人有很多种解释,在这里,笔者理解就是一种虚静状态。第四章讲到道的“体”和“用”,也讲了一个“和光同尘”的修行方法。这一章接着讲圣人如何效仿天地橐龠来修行。如何效仿呢?首先是要有不自以为高、自以为贵的平常心态,其次是要有一视同仁、无所偏私的平等情怀。在具体方法上,要体会天地虚空的境界,把天地虚空看成一个巨大的风箱,中间是空虚的,我们人好像风箱中那个拉杆一样,一动,就牵动整个虚空都动,体会局部动引发整体动的感觉,在动中体会虚静的重要,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翻译】空虚神妙的道是永恒不灭的,这叫玄牝。玄牝的门叫作天地的根。天地的根门之处呈现出一种绵绵不绝、若有若无的状态,它的作用、效用无穷无尽。【解说】这一章是换一种方式讲“道”的体、相、用,以及证悟这个“道”的方法。讲“道”的体性特征,跟前面章节所讲是一致的,虚无玄妙,恒常不变。这里出现一个名词叫“玄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是指女性生殖器,一种解释认为是指鼻和口。第一种说法,是说这个“道”空虚玄妙,又有生养万物的功能,天地万物都是从那个地方生出来的,所以又叫天地的根。但是这个生天生地的东西不是实实在在的,而是若有若无的,而且不是生了这个就不生那个,它的作用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如果能够掌握它,运用它,它所产生的效用也是无穷无尽的。第二种解释,是指人的呼吸,口鼻的呼吸就是绵绵不绝若有若无的,那个叫作“谷神”的道就是这种若有若无、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样子。从体悟的角度来看,这一章也是引导我们进入虚无境界去体会“道”的妙境,也可以借助观照口鼻呼吸的方式,或者想象女性阴柔恬静的意象来引导我们进入虚静状态。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翻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着,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常常谦虚退让在别人的后面,这样反而被众人推到前面;常常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解说】常人之所以不能平心静气地去体悟大道,与大道相融相通,从而让自己长生久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常人比较自私,总是为个人的生存而考虑。而越是自私自利,越是心浮气躁,越是耗费生命能量,生命存在的时间也就越短促。于是老子以天地作为比喻,来引导人们效法天地那种无私无欲的状态。当一个人心胸有如天地一般开阔豁达了,他的心态也就平和了,也容易跟大道相融相通了。常人还容易跟人争先后,一有了争先恐后的心态,也自然平静不了,所以老子又引导人们去学习圣人谦虚退让的品德。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老子在主张消极。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看,常人在生活中所争的是什么呢?无外乎名利权位这些外在的东西罢了,而真正去争做贡献、争着帮助他人和利益众生的人却并不多。争做贡献、帮助他人、利益众生不属于老子所劝止的“争”,而是“后其身”“外其身”,这样的人是圣人。虽然很多人都喜欢去争取、争夺个人私利,但是对于不争个人私利的人,还是尊重的,所以,无私的人往往被人们推到前面。总是想到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往往能够主动地调动起自身的生命能量,受助者也会自然地反馈给他良好的生命能量,而且由于他们心胸豁达,心态平和,很容易跟大道能量相融相通,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刻意地去为自己谋求生存,客观上却得到了众人的支持与帮助,得到了大道能量的滋润与加持。生命质量反而得到了提升。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翻译】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所美好,思想深邃,为人厚道,言而有信,为政公平,处事干练,行动适宜。由于最善的人不与人争,因此没有过失、埋怨和责备。【解说】为了让人证悟大道境界,老子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前面几个章节用无、有、冲、渊、橐龠、谷神、玄牝等等来引导大家体会“道”的体、相、用,现在又用水来引导大家。相对于前面的比喻,水在相上似乎更具体实在一些,但是水的体性、功用却是我们能够感受和观察到的事物中最接近“道”的一种了。作为处于“非常道”中的人来说,他的意识活动是最活跃的,不可能总是处于寂然不动的“常道”境界。然而动起来之后,如何把控尺度,则是很关键的。前面几章讲到的“无为”“不言”“守中”,都是人的意识活动中最为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中的人,为了生长生存生活,又不得不有所为有所言有所变。如何才能万变不离其“中”呢?这一章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榜样,那就是水。水静止的时候、清净的时候,给人的是一种恬淡、安逸、舒心的感觉。水是生命之源,它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却从来不跟万物争取回报、争夺地位。想想我们人,我们的种种痛苦、忧伤、失落,都是怎么来的?很多都是在与人与物斤斤计较、相争相斗而来的。如果我们成天都在计较争斗中过日子,这日子过得或许很刺激,但是刺激过后却是无边的疲乏、疲惫。现代社会人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或许就是“累”。从个人到团体到国家,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似乎都不得不争,竞争、斗争乃至战争,闹得人人自危、惊慌失措,即使拥有了金山银山,内心也得不到安宁,精神也得不到愉悦。其实,静下心想想,难道真的一定要争才可以生存发展吗?靠竞争、斗争、战争得来的一切,归根结底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多少的愉悦呢?事实上,不仅不能带来更多的愉悦享受,反而把本来的幸福快乐感受都消耗掉了。真可谓得不偿失。假如我们按照老子的教导,用水一样的心态待人处事、理政治国,会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心存善念,不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总是笑脸迎人,久久行之,这个地方的环境不就会越来越好吗?我们起心动念,不仅想到眼前利益,而且想到长远影响,不就可以避免由于短期行为而导致的无穷后患吗?我们待人接物,心存仁爱,不就可以减少敌对,与人和谐共处了吗?我们说话办事,信守承诺,不就可以避免官司,与人自在交往了吗?我们治国理政,大公无私,不就可以避免民怨沸腾,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了吗?我们干事创业,竭尽所能,不就可以避免因为懒惰懈怠而入不敷出,从而让团体和个人都财源滚滚、事业兴旺了吗?我们举止行为,恰逢其时,恰到好处,不就可以避免错失良机、错会人意,从而让自己春风得意、自在随缘了吗?我们就这样自自然然地生活着,不竞争,也不斗争,更不战争,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过失、埋怨和责备呢?在这样一种处境中与道连接,不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吗?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翻译】占有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过,好运保持不长。金银珠宝装满了堂屋,也不一定守得住;富贵了就骄横跋扈,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任务完成了事业成功了,就适时退出,这才符合自然规律。【解说】前面章节从哲理的、精神的角度,通过打比方、讲道理等方式,引导人们认识大道境界,进入大道境界。这一章开始进入具体行为方面的引导。老子总是劝导大家不争,退让,可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在争取,甚至在抢夺、掠夺。看到别人拥有、占有太多,难免让人心有不甘。而不甘心的情绪自然会阻碍人们与大道相通的线路。针对这样的情形,老子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如果太满了,都会走向反面,所谓物极必反。一个杯子,水装满了就必然会溢出来;一轮月亮,圆满以后就要亏虚;人吃饱了还要硬撑着多吃一些,必然导致肠胃受损;一个人总是锋芒毕露,盛气凌人,终将招来报复;财富积攒太多也不可能永远不失去,甚至可能诱发一些人的盗心;富贵以后不愿意帮助贫贱者,反而骄横跋扈,必然给自己留下隐患;任务使命完成了,事业成功了还赖在原来的位置上不走,自然遭人嫌弃。与其这样,不如适时退出,乐得清闲。这一章主要是从心态上调整,引导人们淡化物欲,钝化锋芒,弱化权欲,让人面对物欲、权欲以及强势者、富贵者的时候,能够坦然以对,而自己如果面临各种欲望诱惑或权势威逼的时候,则能泰然处之。第十章【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闔,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翻译】精神和形体合一,能达到两不分离的程度吗?聚结精气让它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自然柔和吗?清除杂念而悉心观察心灵,能达到镜面那样没有一点瑕疵吗?即使是有爱民治国那样的大事,也能做到举重若轻、自然无为的状态吗?天门处能够自由开合,变得很柔软吗?对四面八方都观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用冥思苦想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作“玄德”。【解说】这一章是引导大家进入“道”的境界的又一具体实用的方法。首先讲的是形神合一。营魄就是魂魄,有人泛泛地解释为精神,精神魂魄实际上是分得很细的。精是身体里面精微的物质,比如生殖之精,比精更细微的是气,比气更精微的是神。那个神又可以分为魂魄意志,也可用一个“心”字来表示。在外游动的是魂,在内驻守的是魄。又说那个神在肝为魂,在肺为魄,在脾为意,在肾为志。古人对精神领域的活动研究得很细致。这一章就是从这些细微之处来引导人们体悟大道。平时我们的精神魂魄等并不能跟我们的形体完全结合在一起,我们一边做操还一边想别的事情呢。“载营魄抱一”,就是把我们的精神魂魄收回来,跟自己的形体结合为一个整体。这个“抱一”就是合而为一。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让精神与形体合二为一的具体方法来用。那个“一”就是由“道”生出来的混而为一的状态,这在第四十二章还要讲。也就是第一章说的那个若有若无、似有似无、可以为天下母的状态。我们可以用抱球的方式去体会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精神与形体的合一。形神合一有利于健身,因为神的活动需要形和气的能量支撑,耗神太多,消耗的能量也多。把神收回来跟形结合,也是养神养形、储蓄能量的过程。而且神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神与形合,可以加强形的功能。人是精(形)气神有机统一的整体。讲了神形合一,接着就讲神气合一。把神(意念)集中到气上,让气变得柔和温顺,恢复到婴儿时期那种生生不息的状态。这个气既可以是人体本身的元气,也可以是大自然的混元一气,就是那种生养天地万物的“一”。把精神魂魄集中到形体上、精气元气混元气上,慢慢地意识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明,心灵世界没有杂质,就像镜面没有污渍一样。一般人很难达到这种状态,比如那些负有爱国治民的重大使命的人,总是会想很多办法去管理人民,治理国家。但是如果要去体悟那个大道的话,至少在做这种训练的时候,你要放下那些思维、智巧,其他就更不用说了,要想体悟大道境界,你能做到吗?能做到,就能体悟到。当我们的精神高度集中、高度清明以后,我们可以尝试开天门的修炼。人的头顶囟门那一片叫天门,婴幼儿时期是柔软的,能开能合的。随着发育成长,那一片头骨闭合,就不柔软了。天门打开的时候,外界的信息很容易进入大脑,所以婴幼儿接收信息、学习模仿的能力远远强于、快于成人。成人通过修炼,可以让天门达到能开能合的状态,佛家密宗的破瓦法就是开天门的,道家和民间都有多种开天门的方法。天门开了以后,就可能出现超常智能,或称特异功能,从而达到无为而明白四达的境界,就是不需要花很多的周折就能知道一些事情。比如我们看《超强大脑》这个电视节目中的一些表演,蒙上眼睛可以选出指定图片等等,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身居深山茅庐,那时候并没有电视电脑,但是对于天下大事他却了如指掌。这些人或许就是开了天门的人。要想达到神形合一、神气合一、心明如镜、天门开合自如、无为而明白四达,还需要一种良好的心态,就是不占有、不居功、不控制、不主宰,有一种无比豁达、放达的心态。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的孔洞当中,形成一个轱辘,因为车毂中有空的地方,所以车轱辘才能运行,车才能发挥作用。把陶土揉和做成器皿,器具中有了空的地方,器皿才会有用。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因为有了门窗以及房屋内空虚部分,房屋才能有所用处。所以,那些“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有“无”形的东西发挥了作用。【解说】《道德经》一开始,老子是让我们通过想象天地万物出现之前和将要出现而还没出现时刻的景象来悟入和体会“道”的境界,这时就提出了“无”和“有”的概念。那一种“无”和“有”的景象,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悟入的。所以老子接着用了很多比喻,很多方法来引导我们。比如用橐龠,也就是风箱,用山谷、水,这里又用车轮、陶器、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引导我们悟入。就我们习惯的思维习惯来看,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形的东西上,大都喜欢追求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那个“道”恰恰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思维习惯,就很难体悟到那个“道”,从而跟那个“道”相连接,相融合,从而得到大道能量的加持与滋润。这一段就是引导我们改变思维习惯,提醒和引导我们既注意观察有形的东西,又不忘体察无形的东西,从而接近乃至进入整体性的思维模式。这一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会引发很多联想:比如,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追求物质性的东西,名车、豪宅、贵重器皿,看重的都是这些形上的东西。为了拥有、占有这些有形的东西,耗费了不少的精气神,甚至牺牲了感情,乃至于违背了道德。当精气神、感情、道德这些无形的东西耗尽以后,我们才发现,那些有形的东西对我们人来说就不再有任何作用了。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如果只去追求有形的东西,而忽视了人的精神、信仰、文化的维护与培养,那些有形的资产、财富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会毁于一旦。那个创造物质财富的本原力量是无形无相的,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无形无相的,正是这种无形无相的存在,支配和影响着那些有形有相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所以,切不可只重有形而忽视无形。在身心修炼中,我们一直都在调整无和有的状态。我们的身体是有形的,我们的心灵是无形的,只有既重视有形的身体锻炼,又重视无形的心灵修养,才可能获得健康健美的身心。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翻译】过多的色彩诱惑,让人视觉受损;嘈杂的声音干扰,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刺激,使人味觉麻木;纵情狩猎,让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衣食无忧而不追逐声色犬马的刺激,所以远离物欲的诱惑而选择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解说】上一章老子提示我们整体性地观照“道”的“无”和“有”这两种存在形式,针对常人多关注“有”而忽视“无”的情形,重点强调了“无”的状态。通过调节,引导人们进入若有若无的状态,去体悟大道的体性和功用。然而要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常人已经形成了关注外在有形有相的物体物态的习惯,尤其是那些五光十色的景物景象,不仅会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人们还会有意识地去追逐,去创造各种缤纷的色彩世界。比如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都会自然地去欣赏绿树鲜花,现在很多地方都搞起了花海,城市的灯光装饰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至于各种电子设备上的色彩诱惑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不仅外在自然事物如此,现在人们还在人体上动起了脑筋,美容美发、人体彩绘等等,都是在通过色彩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不仅追求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追求听觉、味觉、触觉、意欲(如占有欲)方面的享受。各种音乐声响、各种美味佳肴、各部肢体皮肤、各种心念欲望,正是这种种的感官和欲望的刺激,让人们坐立不安、心浮气躁、放荡狂热,如果不加节制,任其放纵,不仅让人的身体感官受伤受损,而且会把人的心灵撕扯得四分五裂,种种的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乃至于不法行为都可能随之出现了。在这样一种病态之下,还怎么去体悟那个大道境界呢?有人把《道德经》第一章的两句话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也是有道理的,只不过笔者认为是局限化了,“常无”包括无欲,但不只是无欲,还包括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无分无别等等。本章提醒修道者,感觉器官的过度刺激会导致不良后果,更是阻碍我们体悟大道的严重障碍。圣人之所以能够体悟大道境界,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把握感官享受的分寸,只要能够吃饱穿暖,感觉舒适自然就可以了,而不会去过度刺激,过度追求。只有在这种舒适自然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契入大道境界。用著名学者庞鹤鸣先生首倡的三层物质理论来看,我们人的意元体是一种非常均匀的物态,只有当它处于非常均匀、非常清明、非常圆满的状态时,才能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认识到主客观世界的真实景象,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我们要认识、体悟大道境界,并让它对我们人自身产生良好效用,就必须使我们的意元体达到均匀、清明、圆满的境界,而五色、五音、五味、触觉、欲望的过度刺激和牵引,正好破坏了这种状态。只有淡化了这种刺激和牵引,才能更好地契入大道境界。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翻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叫宠辱若惊?得宠是尊贵的,受辱是卑下的,得到宠爱的时候惊喜若狂,失去宠爱的时候惊慌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的身体没有了,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珍视的人,天下就可以托付于他;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一样来爱护的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解说】证悟大道,契入大道,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前面一章重点从淡化感官刺激方面提示我们、引导我们平和心态。现实生活中,影响我们心态平和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待荣辱得失的态度。如果我们把荣辱得失看得太重,势必让自己处于一种惊喜若狂、惊慌不安的不平状态中去。这一章告诉我们,荣辱得失本来就是身外之物,如果我们把荣辱得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要说修道、悟道、证道,恐怕连生命本身都会受到威胁。可不是吗?有些人不就因为地位、职位变化,甚至因为人家一句不中听的评价乃至于不恰当的玩笑话就跳楼自杀了吗?为了争夺地位、职位、荣誉而明争暗斗,搞得人际关系紧张、恶劣乃至于闹出人命的事情不也很常见吗?讲到争夺地位,在诸侯纷争的年代就更为明显,谁都想争当霸主。当然,有的争当霸主是想利益天下的。老子就告诉这一类人,如果你要想利益天下,不必采取那种争强斗狠的方式,只要你把天下人当作自己身体一样来珍视和爱戴就可以了。这样,既不至于让你心态失衡,而且还能让你达到利益天下的目的。再深入一层,身体本身也只是实现个人意志的载体,也不值得过分重视。现在很多人都比较重视养生,这本身不是坏事。可是太过了也不行,就像讲究卫生是个好习惯,而洁癖就成了病态了。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人,总是怀疑自己身体有毛病,多少有点异样感觉就觉得自己生病了,不行了,就去看医生抓药吃,由于心情紧张,结果小病闹成大病。有些人为了养生,总是去买些所谓的保健品来吃,或者听到别人说吃什么好用什么好就去吃就去用,也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结果没病也折腾出病来。还有一些患有洁癖的人,总是怀疑这里不干净那里不卫生,本意是让自己不生病,却不知道越是这样越出毛病。实际上,人的身体是有自己的抗病毒能力的,也是有自愈能力的,如果我们太过依赖外在力量来调理身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和治愈能力就弱化甚至丧失了。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人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了,还有什么祸患呢?这不仅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是一种开拓心胸的理念,也是一种具体的修炼方法,一种客观事实。笔者有过多次验证,身上忽然冒出一肿物,或者某些部位疼痛难忍,这时候赶快静下心来,从意识深处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忘掉,似乎没有了,结果,肿物消失了,疼痛没有了。(当然,没有经过训练和念力不强意志不坚的读者最好不要盲目模仿,该上医院还得上医院,以免延误生命)。第十四章【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翻译】看它看不见,叫它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它做“希”;摸它摸不到,叫它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没办法追究,它们原本就是浑而为一的。它的上面不显得光亮,它的下面不显得暗晦,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知道怎么描述,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相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从前面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把握了早已存在的无形无相的“道”,就可以驾驭现实存在的有形有相的物。能明了宇宙诞生之初的状态,这才称得上认识了“道”的规律。【解说】第十三章劝我们放下荣辱得失的计较,改掉患得患失的毛病,以至于让我们放下对身体的执着,把我们的心态调整到平静如水的状态。这一章就更深入地引导我们再一次进入“道”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都触及不到的,然而视觉、听觉、触觉能够触及的,都是从那种状态中衍化出来的。在没有衍化出来之前,是混在一起的。这种状态叫作“惚恍”的状态,就是练气功者所说的“气功态”,是可以通过我们对意念的调整体验到的状态。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而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翻译】古代那些善于行道的人,他们那种微妙通达、深邃玄远的状态,一般人很难理解。那么只好勉强地给他们做一些描述:他们举止谨慎,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们小心警觉,生怕打扰了四周邻居的安宁;他们恭敬郑重,好像面对尊贵的客人;他们行为稳健,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们纯朴厚道,好像没有加工过的原料;他们胸襟豁达,好像深幽的山谷;他们浑厚宽容,好像能够容纳污垢的水。谁能像水一样,在被污染的状态下还能安静下来,让他慢慢澄清?谁能像水一样安安静静,持久无声地滋润万物,在春风鼓动之下,让万物渐渐显出生机?保有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做到不事张扬却又推陈出新。【解说】这一章给我们描述了古代那些修道者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神态,总体感觉就是谨慎、端庄、稳健、淳朴、旷达、宽厚。对于得道者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表现,对于修道者来说,则是一种值得模仿和学习的状态。体悟大道,既可以从道理上入手,也可以从行为上入手。当我们懂得了道的理之后,就要用这个理去支配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离那个道就不远了。如果一个人做事毛毛糙糙,举止轻浮狂躁,言语油腔滑调,处事斤斤计较,说明这个人距离道的境界还非常遥远,如果这种状态不改变,要想体悟大道是很难的。如果我们能够一方面直接从心态上去改变自己,一方面从行为举止方面去模仿那些得道之人的神态,那么我们接近那个大道的速度可能会更快捷一些。我们知道第八章用水来比喻道,这一段再一次用水的清与浊来引导我们修行悟道。水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可以清澈透明,也可以浑浊不堪。我们可以把道的本然状态,就是那个“常道”理解为清澈透明的状态,而浑浊不堪的,则是“非常道”的状态,就是没有得道的人的状态。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悟道的俗人来说,我们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气毛病,意识中有不少杂乱不纯的东西,用水来做比喻,就是污浊的状态。怎么样去掉这种污浊呢?这一章经文给我们提示了方法,就是“静”和“安”。我们不必急不可待地想一下子把那些污浊的习气念头全都祛除,实际上这也是做不到的,就像那个水浑浊了,我们不可能伸手去把那些浑浊的东西捞出来,越捞反而越浑浊。怎么办呢?静静地,等它慢慢沉淀,澄清。当我们修炼的时候,也是这样,静静地,让那些不好的念头渐渐地淡化乃至消失,把那些不好的习气慢慢地改掉,久而久之,我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清明,气质就会越来越清纯。我们坚持不懈,不骄不躁地这样修行下去,那个陈旧污浊的“我”就会慢慢隐蔽,一个崭新的“自我”就会呈现出来了。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翻译】让心虚到极点,安住在虚静的状态中。万事万物一起涌现,我只是观照着它,看着它恢复。那纷纷芸芸万事万物,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本根就叫静,静了就叫恢复自然了。复归于自然就是回归到了“常道”。认识了“常道”就叫明道。不认识“常道”就可能会轻举妄动,并由此闹出灾凶。认识了“常道”的人懂得包容,能包容就会公正,公正处事就能周全,处事周全就能与天合一,与天合一就是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能长生久视,就能终身不遇危险。【解说】这一章继续教给我们悟道入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虚静。虚就是不实,就是佛家讲的空。这个空不是空无所有,而是若有若无,似有似无,这个状态叫作虚。这个虚是从视觉的角度,从形状上讲的。静是没有声音,是从听觉的角度,从声音上讲的。第十四章说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这个夷、希,跟这里的虚、静是相应的,是一个意思。道是那个样子,我们没有入道,就从心里面去想象,把我们的意念调整到那个状态去。调整的方法就是把实有的东西想虚了,看虚了,避免声音的刺激,即使有声音也不受干扰。更深一层是杂乱的念头也不要有。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当我们虚静下来以后,会发现念头反而多了,很久以前的事情都可能会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来,这就是“万物并作”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紧张,只要静静地观照着这个状态就可以了,看着它慢慢地恢复到本来的状态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寂静虚无的状态中去,乃至于恢复到天地万物没有出现之前的“常道”状态中去。知道并且进入那种自然状态也即“常道”状态以后,大脑会越来越清明,也可能会进入一种大光明境界,佛家叫明心见性,道家叫明道。不明道的人难免都会做出这样那样的错事,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乃至于凶灾。而明了“常道”的人呢,心胸很博大,能够包容一切,能够周全处事,能够与他人、社会以及天地宇宙和谐相处,甚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进而与道合一。真正与道合一了,就能健康长寿,一生平安。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翻译】最上层的“道人”,一般人是不知道它的存在的;次一等的,人们感觉亲切并且会赞美它;再次一等的,人们会对它产生敬畏的感觉;最低层次的,人们会瞧不起它。如果对“道”的本质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修行过程中就会对修道、传道的人产生怀疑。得道的人内心是悠闲自在的,说话不多,但是说出来的都是有价值的。他引导、帮助别人修道成功后,人们不会认为是他的功劳,而会说:“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解说】关于这一章的文意,一般都翻译为: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笔者认为,《道德经》主要讲道,整部经典就是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心智基础的人,领悟、契入道的境界,当然也会涉及统治者。但是笔者认为这里的“太上”指的不是统治者,而是指最高层次的“修道人”。我们学道、修道,往往都需要有老师来引导。选择老师,对于修道来说是很关键的。这一章就是老子教给我们选择老师的方法。要想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老师,首先就需要对老师的状况有所了解。最高层次的老师,当然是那些契入道的境界的人,能与那个根本大道合二为一的得道之人,然而这样的人我们是很难遇到的,就算遇到了也不认识;次一等的,是距离那个根本大道比较近的人,他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亲切自然的,会让人感到很舒适,人们比较愿意亲近他,他们的行为举止也常常被人们所赞赏;再次一点的,由于他们通过修道获得了一定的大道能量,有一些本事或者神通,人们对他会有一种敬畏之心;最低层次的,距离道的境界比较远了,其行为举止都不受人尊重。所以我们修道,最根本的是要对“道”的存在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我们不是对“道”本身有信心,而是以传道的人或者你所遇到的老师作为标准来修道,就可能会导致信心动摇,比如遇到的是最次等的老师,就会因他而产生疑虑。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得道的人是悠闲自在而谨言慎行的,他帮助别人修道只是把道的规律客观地揭示出来,把人的潜能诱发出来,而这些东西并不是他给你的,而是宇宙之中本来存在,是你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翻译】大道不流行了,便有仁义来感通;智慧出现了,便有很多人为的方法来帮助;家庭不和睦了,便有孝与慈来调节;国家不安定了,便有忠臣来矫正。【解说】上一章讲到了修道和传道的人有不同的层次,只要我们对“道”本身的存在和功用有信心,就不会被误导,不会有懈怠。这一章讲修道的环境:整个社会都风行道的理念和修道的行为的时候,直接讲道修道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世道的变化,这样的环境并没有一直延续下来。老子告诉我们,不论社会如何变迁,世道怎样变化,那个道都会一直承传下来,只不过会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来承传。可以用“仁义”的方式承传。我们观察那个“仁”字,讲的是天地人相融相通的关系:左边“二”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跟右边的人和起来,就是一个天地人相融相通的整体。怎样才能相融相通呢?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就很温和,很平静,很安然,就能跟天地、跟道相融相通。“义”(“義”),上面两点犹如虚空贯注下来的道气,中间“王”字本身就是一个天地人贯通的形象,贯通到“我”的全身。“仁義”二字中把“人”“我”放得很大,就是突出了人自己在修道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人的主动修行来悟道。仁和义是相通的,仁讲存心,义讲行为,就是从爱护天地万物和人自身的存心出发来做跟天地人的规律相应的适宜的行为,叫作“仁义”,这样的存心和行为可以引导人通向“道”的境界。除了“仁义”,还有“智慧”。“智”的字形结构告诉我们,就是传播(曰)“知”识,“慧”的字形结构暗示我们,就是用扫帚(彗)扫除“心”上的灰尘,让我们的心恢复到纯净无杂的灵明状态,这样就可以跟“道”相融相通了。这些知识、方法不是天然的,是人为的,所以叫作“伪”。这个“伪”不是为了骗取蝇头小利的属于小儿科的欺诈伎俩,所以称为“大伪”。这种“大伪”足以抵御和排除那些小聪明小伎俩,引导我们进入“道”的境界。修道不可能全都跑到深山老林离群索居去修。对于居家修道的人,还得处理好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了,修道就容易成功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孝、慈、忠。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结构就知道,这也是在引导我们契入大道境界的。“孝”是上一辈与下一辈“道气”相连相通,往前追溯,一直追溯下去就是“道”的源头,本原大道,如果不孝,就通不到那里去;“慈”是暗示我们要关照好这颗(兹)心,就是要“活在当下”,对己对人仁慈博爱,就是对自己这颗心的最好的关照,因为只有这样的心态才是符合道的本性的心态;“忠”就是把“心”调整到“中”的状态,“中”就是不偏不倚,就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