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01:56: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寒梅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试读:

绪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新时期更是提出了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课的高目标,以及学生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严要求。然而,对照考查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总体状况,却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高、吸引力不够的问题。因此,持续不断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理论借鉴、课程设置、教学体系转化、教学方法、实践、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和吸引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重要渠道。但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时效性、吸引力普遍不高的情况,要实现这个育人的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借鉴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评价手段。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国家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1978年方案”、“1985年方案”、“1993年方案”、“1998年方案”和“2005年方案”和方案实施意见,以及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实践教学和学科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这些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高等院校先后开展了针对实际情况的研究与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查阅CNKI和相关数据库,输入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共出现两千余篇学术文章和数百部专著,国家和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各年度科研项目规划,都有专门基金立项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其实效性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体系转换、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改革、实践教学探索、教学效果评价等领域,为我们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上述研究就整体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觉单一。现有研究成果有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研究,有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方面研究,或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考核评价问题、教学实践等某一方面的问题作探讨,研究视野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第二、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已有的成果侧重于从某一层面展开研究,要么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么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的研究基本没有形成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时效性不高。第三,偏重于经验描述,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已有研究成果大多为对某个具体的特殊个案的剖析和经验概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理论提升不足。

本研究成果在认真吸取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实现教育目标出发,以大量占有实证资料为基础,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统一,坚持宏观审视和微观剖析相统一,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理论借鉴、教学体系转化、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创新、教学实践探索和教学评价等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方案。该方案经过了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二)研究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我国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确立,社会经济制度、分配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人们思维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独立意识、自强意识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略的负面影响。中共中央16号文件中在谈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表现时列举到:“当代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由多种因素交织一起导致的,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吸引力不够,针对性不强,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面对这种现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本研究成果从理论上看,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并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从实践上,本研究成果是建立在一系列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提出的一些方案、对策,经过了一定的实践检验,已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决策和实践的全面铺开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利用现有文献数据,获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成果,获取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归纳整理、分析甄别,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同时复习1949年以后国家政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文件报告,对其中的重要观点进行提炼和加工。

实证研究:本成果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教改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成果的参加者主要由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一定的学校和教改实验班,推行新的教改方案。在方案的推行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小型座谈会等方法调查评判教改实验的实效,根据调查结果修订方案,并在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实践。

理论研究:本教改实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全面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总结这些理论对教改实验的借鉴和启示,使本项目研究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角度创新。本研究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出选题,从理论借鉴、教学体系转化、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改革、实践教学探索、教学评价革新等全方位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改革与创新。

第二,研究方法创新。本项目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等),从多学科的视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教育评价)来研究该项目。

第三,研究理论创新。本研究在借鉴现代化教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践研究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了自己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些新思考、新观点和新方法。

三、本书结构

本书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这个主题展开,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背景、实施思政课教学与改革的意义,同时对本成果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结构进行了简要概括。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现状分析。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历程,分析实现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借鉴研究。概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生命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启示,为项目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转化研究。教材体系转化是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内容,本章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改革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介绍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型学习法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性新的教学方法的方案,选择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历史沿革,分析当前考试的现状,并制定新的开放多远过程式考试方案,并把方案用于实践,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改革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概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实践。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展示,这部分选取了少量研究团队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主要是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成果报告。

四、研究团队

本书成员主要由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高校教师组成。他们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第一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状有着迫切的要求和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一直从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先后获得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本成果就是建立在这一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成员在长期的教学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已形成的部分教改成果获省部级、校级教学成果奖。本团队老中青结合,学术团队结构合理,研究时间有保障。编者第一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如何推进符合时代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做持久的努力。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历程,研究其发展现状,探寻影响其实效性的因素和对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与改革的现实起点。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历程

建国6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始终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尤其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方案”)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进入规范化、立体化、综合化阶段,引领者了高校的办学方向,发挥着政治导向、意识形态整合、人文教育等功能。(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功能与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政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发挥传播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功能和教学目标是推进其改革和创新的前途。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首先是思想政治课,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意识形态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道德法制课,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是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建立在学科支撑上的学理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课。“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总体要求,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特征,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课程。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意识形态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要服务于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提升学术性,促进和增强其科学性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渠道,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认知,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和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的主要途径。它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有目的有意识的向大学生传输政治文化,培养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能力,提升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道德法制课。《左传》提到“德,国之基地也。”爱因斯坦曾形象的比喻,如果人仅有专业知识,像受过很好训练的动物,只能成为有用的机器;只有当他获得道德上的辨别力后,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道德教育教会学生道德行为,并加强道德修养,以便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重视德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主要趋势,如“美国精神”将培养具有对国家忠诚感的美国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新加坡在道德教育中运用杜威开放教育的思想,推行真实教育,通过向学生真实展示社会道德生活的面貌,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根据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发达国家道德、法制教育的经验,高校在“05方案”后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理课。课程的发展,依赖于学理的支撑。我国1984年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05方案”后,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在全国学科布局中的地位,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吸收实事求是的精髓,既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此外,马克思主义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第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是科学的。一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地位相匹配。二是,适应了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推进,对从整体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要求。三是,顺应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热潮悄然兴起,国外共产党的情况也在稳定中有所发展。第三,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形成了科学的内在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着重历史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视理论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视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纲要”和“原理”是“概论”课开设的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注重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是对“原理”课和“概论”课理论学习的延伸。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专业教育共同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又不同于一般理论课。它是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着政治导向、意识形态整合和人文教育的功能。长期迷失功能定位,思想政治课可能会被其他课程取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导向功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价值在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双重使命。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引导大学生端正政治立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行为、目标上的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导向作用的发挥首先要把握住方向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向功能的发挥即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实现政治认同。其次要表现出开放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知识保持交流、借鉴。再次要表现出前瞻性,为大学生提供危机预警,并寻找发展机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功能的实现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人、引导人,使学生通过对科学理论的把握,提升政治认知,实现政治认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功能的实现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促进大学生提升政治认知,使大学生具备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素养。第二,帮助大学生实现政治认同,把握正确的政治倾向,并具备政治敏感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社会意识形态是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自有阶级以来,社会意识有一定的阶级性,并为一定的阶级服务。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政治安全问题。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状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加强和巩固。葛兰西将社会意识形态比作“社会水泥”,指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江泽民指出:“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及其以此为基础的思想上的稳定,是很难保持社会稳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普遍的接受、认同,人们按社会提供的价值准则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整个社会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有机联系的稳定整体。

新时期的大学生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中,经受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不稳定性增强。改革开放后,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传入,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深刻的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互联网时代,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新的工作领域。高校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在这里交融、交锋,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前,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渗透,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先进与落后相互交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挑战。

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斗争的描绘从不遮掩,如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提到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扩散“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以打开“和平变革”的大门。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将文明冲突视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并宣扬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是威胁西方文明的主要力量,力图用“非意识形态化”否定阶级分析,目的在于用意识形态“淡化”的策略,模糊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从而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党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得以推行和强化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反观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因其浓厚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被学生和社会所诟病。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功能,取决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的改变。一方面,要深刻剖析“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的实质界定为阶级意识,建立超越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额意识形态,目的在于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悖论。可见,“淡化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起源于意识形态之争,其实质在于阶级对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现实性,防止空洞化。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的现实诉求做出回应,对学生热切关心的现实问题给出答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人文教育功能。人文精神起源于文艺复兴,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倡导、重视人的价值。后来,人文精神被广义用于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外,还有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以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为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人文历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合历史、理论与现实,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然而,在“专业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教育功能的认识产生了误区。学生认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因为毕业需要,不得不学;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简单,教师不需要具备过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技能;教学管理部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工作,集中学习、大班授课即可达到目的。在这些思想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不受重视,人文教育功能逐步弱化。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能将其政治功能、理论灌输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教会大学生面对生活、面对现实的实践精神,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民生精神,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主义精神,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等等。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根本,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引导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后,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政治学辞典》指出:政治社会化从个体来说,是个人对社会政治文化的认同过过;从社会来说,是社会向其成员灌输政治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政治社会化至少包含二层含义。第一,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向个体灌输政治价值观;个体通过政治学习,获得政治认知。第二,个体在运用政治认知时,形成政治认同。这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的过程,即教育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政治认知,受教育者再通过实践将他的政治认知转化为政治行为,形成政治认同。

第一,提升政治认知。政治认知的形成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载体。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人获取知识财富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取,二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获取,而后者是最高效的途径。列宁认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的一条基本经验。他在《怎么办?》中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他认为现代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中个别人物的头脑中产生出来的,“他们把这个学说传给了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后者又在条件许可的地方把它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但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灌输”理论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灌输”是强制。毛泽东早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明确提出:“不能强制人民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灌输”的实质是党主动使用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使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强制人民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不能放弃“灌输”,反而要用好“灌输”这一基本途径。

第二,实现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过程。外化体现为对理论的运用和把握,最后形成对理论的认同。知行合一是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政治认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知行矛盾。当理论与现实不相符合,或者理论不能解释现实时,理论的影响力就会受到消解。理论与现实不相符,一方面源于大学生狭隘的认知和经验,另一方面源于理论滞后于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教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稳定形成的大学生自觉抵御社会腐朽因素的侵蚀;其次,要教会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现实问题、解释现实困境;再次,要形成内化——外化——内化——外化……的循环机制,使学生在获得外化的反馈信息后,进行调整、继续内化,最后形成政治认同。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目标和追求在于立德塑魂,并解决好“知识为谁所学,人才为谁所用”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新生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将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强,但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丰富了大学生的认识;二是,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滋生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三是,外来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史无前例的交流和碰撞,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小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得到小部分人的认同;四是,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降低了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基于意识形态的这些变化,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有力抵制各种外来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的目标。

服务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需要理想信念的熏陶、科学价值观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教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的素质和境界的提升。我国教育法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了教育的意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专业课教学有着共同的目标,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阶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依赖于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并提出异化产生的直接原因,“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后,阶级差别、剥削制度、强制分工消除,劳动成为自觉自愿的活动,扬弃异化对人的束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最终实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具备扬弃异化的条件,但仍然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邓小平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代表”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树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目的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大学生讲授这些理论知识,使他们找到发展的终极目标,并合理规划人生。(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

建国6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初步设立、曲折发展、恢复调整、规范改革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课程建设和调整都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历程就是教学改革的历程。

1、初步设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规定了各类高等学校开设的课程、学时与先后次序等等,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基本建立。1964年,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下发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政治理论课的任务、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关注的是,该《意见》指出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法,并明确反对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提出可由写学习心得、思想小结等方式代替考试。

2、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经受了巨大冲击。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以毛主席的著作为基本教材,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内容,并将课程学习与阶级斗争的实践相结合,甚至以“革命大批判”取代正常教学。由于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期间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学习,是以服从政治革命的需要为目的,存在着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理解,无法起到用先进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作用。然而,在文革时期,广大工农兵大学生处于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主动自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3、恢复调整

文化大革命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迎来了春天,并在恢复调整后,逐步走向规范化建设。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提出高校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并提出有必要编写全国统一教材。《意见》还专门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要与自学、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相结合。在师资建设上,采取恢复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室,提供教师培训学习机会,保证教师教学科研时间,恢复教师业务职称等措施。

4、规范改革

自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8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规范建设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向随之明确,力度随之加强,表现出如下趋势:

教学内容不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85方案”明确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大学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学生介绍各类社会思潮,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为适应时代和理论发展,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教育师生员工,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该《意见》对“两课”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注重吸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回答“热点”问题。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98方案”),提出“两课”教学改革在内容上要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要任务。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05方案”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设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本科必修课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向前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2008年马工程出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并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5年出版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保持生命力的源泉。

教学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改革开放后,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规范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教学方法由单向的理论灌输走向多元。“85方案”提出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改变抽象灌输的教学思路,应用丰富生动的事实来论证理论。1993年《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课堂讨论、社会实践、演讲答辩等多种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教学方法上,要丰富教学环节,指导学生阅读原著,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开展电化教育,增强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8方案”指出“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设置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提出了大力推进“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见,并明确在方法上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05方案”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求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推广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广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05方案”还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在考试方法的改革上,要采取多种方式,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教学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思政课情景剧教学法等。各高校在教学方法探索的基础上,还探索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如武汉大学探索的多元立体教学模式,西南大学探索的“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等。在教学实践环节上,重庆工商大学探索了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课程建设促学科建设。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并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其中。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下简称“85方案”)。这一方案形成了思想品德课、政治理论课“两课”教学的雏形,并决定成立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总结了“85方案”下发后,各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的情况,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具体教学改革中,采取由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方法,如课程建设大致采取制定大纲——教学试点——试用教材——修改教材的步骤,在课程的推进上,先着手改革难度向度较低的“中共党史”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两课”教学需深化改革,以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适应新形势。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05方案”科学设置了高校各个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为提高教材质量,“05方案”提出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由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课程和教材的稳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朝着健康方法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05方案”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设置,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独立发展的空间,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的条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学科支撑下得以科学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增设10年后,2015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有了良好的布局,形成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7个。

以师资建设促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自“85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件不断得到保障。1993年《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两课”教师以研促教,并在培训学习、职称评定和奖酬金分配方面实行倾斜政策。1995《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两课”改革和建设的一项紧迫战略任务。要培养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在待遇上,要保证“两课”教师的待遇不低于或略高于校内其他任课教师的平均水平。“05方案”提出要通过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培育体系等措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05方案”尤其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充实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方法、规范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的师资力量彰显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成效。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尤其是05方案执行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总体上呈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综合改革、深层改革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空间还很大。(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的成绩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综合、立体的教材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元立体的教学、考试方法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构建了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1984年我国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是在“05方案”前,我国在本科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硕、博研究生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中共党史党建”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共同置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另外,“哲学”一级学科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虽然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较多,但是没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规律,对于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也意义重大。首先,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质量。“05方案”后,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统一使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除统编教材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还出版“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疑难问题解析”等教材配套用书。其次,课程之间的整体性增强。四门课程相互支撑,“原理”课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纲要”课讲述近现代历史,“概论”课是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基础”课是理论学习的升华。再次,课程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增强。四门必修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形成一一对应,形成了教学转化为科研,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再支撑教学的良性循环。

2、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教学、考试方法改革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展开了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第一,运用网络教学技法,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较早的实践重视对电子教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近年来更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慕课、微课、网络教学平台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创新。第二,探索了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如依赖于网络和社会实践的立体多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在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层论坛中,与会专家针对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方案,如张雷声提出了建立多元立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讲授和网络平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三个一体化”。第三,普遍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提出的要求,即立体教学、多元目标、研究性学习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内容和趋势。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中,重塑传统行业的结构、模式,从而形成新的创新驱动。教育作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加,也必将产生教学改革新的驱动力,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对学生知识、能力、信仰、道德培养的多重任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理论灌输,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目标单一,教学空间单调,已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可以在以下两方面深化。第一,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微课等手段,使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变传统“传递——接收”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为自主学习、目标多元、时空立体、师生双向互动的混合教学模式。第二,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科研、学科建设的结合。

3、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2005年11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和有志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后备人才。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人才培养的重视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输送了大量人才,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各高校学科骨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院校领导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为一线教师提供经验和指导,教学效果提高较快。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上,我国推进国家示范培训、省级分批轮训、学校全员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培训的目标。此外,马工程“精彩一课”,各省、市高校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教学技能大赛”、“精品课”等鼓励和促进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需更新教学观念,强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科建设意识。

1、教学观念需更新

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的一对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组织、实施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支配作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处于支配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性,提升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的思想、行为达到预定目标。与其他实践不同的是,教育的客体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客体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与主体形成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客体有着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内在动力。客体在接受知识、信息时,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性的学习未来发展所需的内容,逐步与自身原有的价值融合。另一方面,客体通过与主体双向沟通、主动接受,影响主体的教学活动,甚至提升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受教育的客体内在动力不断积累和发挥,主动性转化为主体性。因此,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主客体的地位表现出相对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探寻人的根本,即人存在、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目的和归属。从这一角度而言,“以人为本”是价值目标,要体现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尊重人的创造性,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其能动性,尊重其创造性,体现对其的关怀,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体现。第一,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设置案例讨论、学术研究、时政论坛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内在精神需求。第二,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现实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虽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化理论,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实现超越,从而直面现实,解决困惑。第三,尊重个体差异。马克思曾说:“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意识到这一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尊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地位的基础上,包容、尊重学生由成长经历造成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2、“三贴近”原则有待加强

我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共同肩负着这一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性质和功能上与一般理论课有所不同,它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体现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又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相契合。“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严重,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三种倾向。第一,重知识讲授,轻政治素养。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一般理论课不加区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专业课讲授。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逻辑,既忽略社会现实,又忽略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考核中,只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思想、行为的进步。第二,重教学氛围,轻理论讲解。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在教学中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在考试中淡化理论测试。第三,为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生拉”理论去“硬套”现实。不准确、缺乏说服力的现实案例不仅会影响理论的科学性,还会破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影响力。

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充分的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按照这一学分要求,以教育部规定的学时比例进行划分,2个学分折合36课时。这意味着四门必修课共需要完成36课时的社会实践。各高校主要采取课程社会实践的方式,在课程教学中穿插社会实践环节,以简单的课堂讨论、学生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也有部分高校通过缩减四门必修课课时,设置36课时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从整体上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长江师范学院”采取设置“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方式完成社会实践。他们从学生专业特长出发,如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对音乐学院学生社会实践进行考核,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然而,多数高校不能确保高质量的完成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原因有三: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人数多,上课时间无法统一,统一开展社会实践的难度很大;二是社会实践经费有限,限制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三是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很难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大思政的教育观念和环境仍需努力建设。多数高校采取学生分散社会实践,教师集中检查的方式,社会实践质量难以保证。即使有高校进行教师指导下的集中社会实践,但受经费、基地的约束,绝大多数学生不能亲身参与,发挥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4、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第一,教师队伍在数量上的不足影响整体教学质量。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再次强调本科和专科院校应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难以达到这个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疲于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