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者之失踪的王室(怪哉00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8:17:53

点击下载

作者:往来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复活者之失踪的王室(怪哉003)

复活者之失踪的王室(怪哉003)试读:

建文帝:六百年生死两茫茫

文/刘见华

六百年来,明建文帝的下落,始终没有定论,成为明史第一疑案。他似乎是自焚而死,但却连大明史官们都不太相信他真的死了,说他侥幸脱逃了,却又没有确切的下落,在中国南方的任何一省,都能找到他的疑似踪迹,浙江、福建、南、贵州、广西、四川……唯一比较相似的是,他“出现”在各个地方的面目,大多是僧人。而真相,也许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1402年7月13日,大明王朝南京故宫里,建文帝朱允炆神色凄惶地推开奉先殿左侧的密室。自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十多年来,这间密室就再没打开过,昏暗中透着令人窒息的霉味。但朱元璋在这里留下了一桩皇室绝密,他临终时说,后世子孙若有大难时,可打开这个密室的一个红色匣子。

匣子里装着三张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里面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以及银元宝十锭。显然,曾经做过和尚的朱元璋,给子孙留的逃难之路,也是化身和尚。但吊诡的是,朱元璋还给出了很具体的逃亡路线,写在第一张“应文”度牒上:“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西房会合。”

如此详尽,仿佛朱元璋亲见朱允炆此刻的结局。更为吊诡的是,朱允炆身边,正好有誓死追随的大臣,分别是杨应能、叶希贤,那名为应能、应贤的两张度牒,仿佛就是朱元璋在二十年前早为他们两人准备的。

阴沟出逃?

朱允炆这个结局,记载于明人笔记《致身录》中。当时,侍从程济立即为建文帝剃去头发,换上袈裟、僧帽、僧鞋,建文帝就成了和尚应文。杨应能、叶希贤也一起剃度改装随从。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和父亲朱标一样柔弱温和。朱标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储君后,曾不无得意地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那几个叔叔,正是朱棣等几个,镇守边塞的亲王,特别是朱棣,雄才大略酷似朱元璋,并且手握30万重兵。

听完这话,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抬起头说:“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精于政治算计的朱元璋,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竟然无语以对,然后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或许就是从那以后,朱元璋有了为朱允炆预留后路的准备。

南京,应天府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历时21年,修建了35公里长的城墙,使它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垣。中央衙门都在城内中央的皇城内,皇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皇城内还有宫城,俗称紫禁城,是百官上朝和帝后居住的地方。与后来北京的故宫一样,紫禁城前为三大殿,殿后是后宫。

南京城下留有特别宽大的阴沟,高一丈二尺,将近4米;宽八尺,约2.6米,不下雨时,是没水的旱洞,足以行走一人一马。这阴沟连通着紫禁城与南京城外,本就是朱元璋考虑有一天大祸临头时潜出城外所用。

“此事国史无考”

然后,外面的人看到,宫里了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皇叔朱棣的兵杀进宫里时,只看到几具焦尸,他们不能确定,那是不是建文帝。从那以后,这个年轻皇帝的最后下落,便成了一个谜,直到今天。《致身录》里说,朱允炆等9人,从阴沟出城后,从神乐观乘船到了太平门,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建文帝交代,今后互相以师弟称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礼。兵部侍郎廖平建议,随从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选没有家室之累又有膂力的五人就足够,其余的人远远地跟着,作为支援。当场决定杨应能、叶希贤称为比丘,程济称为道人,这三人左右不离建文帝。

不过,按照《明太宗实录》的说法,建文帝却是死了。觉得没脸见燕王,就举火烧了皇宫自焚。燕王在进城时,看到皇宫起火,急忙派太监去救火,但已经来不及了。太监从火中把建文帝的尸体拖出来,燕王跪在尸体旁,哭着说,你为啥这么痴呆呢?我来就是为了清除你身边的小人,你怎么不明白呢?于是将之礼葬,并罢朝三日。

但后人普遍认为,朱棣或有篡改史迹的行径,因此这本明太宗实录的确切性很值得怀疑,并且以天子礼葬的建文墓,后人也一直找不到。

三百年后,清代张廷玉主编的《明史》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第二句的话意思是说,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并且尸体在火堆中被找到了,八天后下葬。

在短短五十多个字中,便有三个相互矛盾的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

无疑,编者并不确定建文帝的真实结局。实际上,这个事从明代开始就是桩悬案。史载,明代万历帝和张居正曾谈及建文帝出亡事,张居正的回答是“此事国史无考。”

郑和下西洋

《致身录》里接着说,朱允炆一行第一站来到了吴江县的史彬家中。八月十六日,建文帝与两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等星散。十月,来到襄阳的廖平家。得知朱棣派出的跟踪也已经到了附近,大家商议后就决定前往云南。

无论此说法是否确切,与此同时,朱棣漫长的寻访开始了。他显然不相信朱允炆已死。一种最为常见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其实和建文帝有关。

按照大明朝廷的官方表述,下西洋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但《明史·郑和传》却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在明朝遗民查继佐所著、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罪惟录》中,则有更惊人的记载:郑和在福州的雪峰寺碰到过建文帝,建文帝劝郑和造反,推翻明成祖的政权。郑和跪拜建文帝,哭着说“我不能这样做”。

如此说来,朱允炆应该落脚在福建,但实际上,后来南方各省几乎都声称发现了朱允炆的最后落脚处,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

还是《致身录》的说法最为奇诡,称朱棣派了大臣胡濙前往西南地区,打着探寻道教宗师张三丰的幌子,其实是为了侦查建文帝的下落。消息传来,建文帝决定遁迹深山。

后来,朱棣又派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的名义,至云南秘密探访建文帝的踪迹。某一天,严震偶然在路上遇到建文帝,两人相对而泣。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严震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严震自缢于驿站。建文帝见踪迹暴露,再次躲进白龙山。

流落西南四十秋

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建文帝身心疲惫,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到了夏天,又患上痢疾,但因害怕被发现,不敢出山觅食、求医,狼狈到了极点。这时史彬等三人赶来,境况顿时改善。几天后,三人离别,抱头痛哭一场。建文帝交代,今后不必再来,一则道路艰险,二则各地关口盘查严密。

永乐十年三四月间,一直随从建文帝的杨应能、叶希贤相继病逝,建文帝收了一名弟子,赐名“应慧”。永乐十四年六月,建文帝足疾发作,程济进城觅药,才得痊愈。此后几年,建文帝奔走于云南、贵州、四川之间。永乐十八年十月,在程济的陪同下,建文帝登上了峨眉山,赋诗一首,其中两句为:“登高不待东翘首,但见云从故国飞。”流露了他此时此地思念故国的复杂心情。

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建文帝东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关切地问起道路起居,建文帝说:“近来勉强吃了点饭,精神还不错。”于是一同回到吴江史彬的家中。这时史彬的叔祖史弘从嘉兴赶来,在客堂见到老和尚,问史彬:大师从何而来?史彬不答。史弘把史彬拉出,说:此建文皇帝也。

史彬矢口否认,史弘说,我曾在东宫见到过皇帝本人,史彬只得如实相告。史弘顿首后,哭泣着询问近况。建文帝说:“赖各位从亡者给我衣食,得以周旋于险阻之间。二十年来,战战兢兢,今日想来,可以终老了吧!”随后在史弘的陪同下,游览天台山,还到了宁波。

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大明朝皇帝已经换了好几个。政治环境的变换,是建文帝觉得再现真身的时候了。公元1430年,正在广西的建文帝对程济说,我决意东行。

建文帝有文才,流亡中经常诗兴大发而赋诗,最著名的一首就是:

流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十必无”

巧得很,同寓所的一名和尚,窃得建文帝的诗稿,跑到思恩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知州岑瑛那里,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建文皇帝!岑瑛大为惊骇,马上报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与建文帝一并逮捕,飞章报告朝廷。当朝皇帝下诏:押解回北京。皇帝命御史在宫廷中审讯,那和尚称:年九十余,且死,想葬于祖父陵墓旁。

御史说: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现在是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十岁?后来查实得知,这和尚名叫杨应祥,钧州人。报告皇帝后,和尚被判处死刑,下锦衣卫监狱关押。

真的建文帝此时把实情告诉了御史,御史秘密上报皇帝,皇帝派曾经服侍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探望虚实。建文帝见到吴亮,脱口而出:你难道不是吴亮?吴亮说:不是。建文帝纠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小鹅肉,一片肉掉到地上,你手里拿着壶,趴在地上把它吃掉了。还说不是你!”

吴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脚趾有黑子,查看后果然,想不到几十年后能够见面,痛哭流涕,不能仰视。于是,皇帝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宫中西内养老,宫中人都叫他“老佛”。寿终正寝后,葬于西山,不加封土不树碑。因为很难给他一个名分,所以成为一座无名墓。

这个故事如此完整,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大学者钱谦益说它“十必无”,胡适评价“这完全是小说口吻,全无史料价值。”不仅那些不读书的人,被它迷惑,连一些名士,明明知道它是假的,也因为可怜建文帝,而认同它。

漠北密谈

不过,胡濙寻访朱允炆一事,大体是真的。这个人是朱棣的密使,本是建文朝的进士。朱棣当了皇帝后,胡濙投靠了朱棣,被调任为户科给事中,财政部下一名七品小吏。

然而,这个官职不过是掩护。据《明史》记载,胡濙于永乐五年(1407)受命以普查全国寺院度牒、寻访仙人张三丰为掩护,密访建文帝。而后,他在西北、西南与湖、湘一带探寻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中,连母亲去世时,胡濙要求回去守孝都得不到允许,被强制“夺情”。直到永乐十四年,整整十年,胡濙一无所获。回朝后,朱棣提拔其为礼部左侍郎。胡濙从七品一跃为二品,算是对十年辛劳的补偿。

过了三年,胡濙又领命重新出去查找,范围是江浙、湖湘。这一去又是几年,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星夜急驰赶回京城。他到京城时,朱棣正北征阿鲁台蒙古,驻军宣府,离京城有四百里。胡濙又急忙赶到宣府,成祖已经休息,“闻濙至,急起召入”(听说胡濙到来,马上召见)。

当晚,两人交谈了几个小时,“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也就是说,他们两个单独密谈到后半夜,而朱棣从此打消了疑虑。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可以肯定,胡濙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完美,因为自此之后,他一直受到重用,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

郊外有尼

若此说属实,则胡濙最终已经寻访到了建文帝的下落,或者建文帝此时已死,或者是处于一种让朱棣绝对安心的状态,也就是再无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此间,最离奇的一种解释是,朱允炆男扮女装,以尼姑身份生存于世。而这一说法的推断根据,竟是自唐以来流传至今的神秘歌诀“推背图”,它号称“中华预言第一奇书”。

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其中,《推背图》的第二十八像,被解释为暗示了朱允炆的下落。其文辞是: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 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草头火脚是个“燕”字,这句意思是说燕王攻入南京,南京皇宫内燃起了冲天大火,最后化为灰烬。“家中有鸟,郊外有尼”,意思就是家中进来了一只燕子,郊外出现了一个尼姑,也就是意即燕王攻下南京,进入了皇宫,而在此之前,建文帝早已剃须改容,以尼姑身份流落江湖。这种说法认为,朱允炆出逃时只有25岁,长得很秀气,男扮女装应该不难。

于是,最终结局就是“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而正因为他化身为尼,朱棣在得知真相后,才如释重负,不再追究建文,朱允炆得以善终。

里贝里是建文帝后裔?

其实,清朝中期以后,关于建文帝自焚死亡的说法,因为疑点重重,渐渐没人再信;出逃虽然大致可断定,但关于出逃后的情况又有许多附会、伪作。《致身录》之后,民间关于建文帝的传说越来越多,几乎到处都有建文帝的行踪,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五十多种说法。

甚至,有消息称,远在法国的球星里贝里,也宣称是建文帝的后人,因为“他的家族一直流传着祖宗曾经做过和尚、乞丐的故事”。

并且,据说里贝里的祖宗有一位是当了皇帝不久后,被亲人夺位而逃亡到波斯,后来来到了法国,家中至今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中国文物,而且极像是中国古代皇宫的用品。

2010年,中国明史学会在南京主办了一场“明建文帝踪迹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关西学院、台湾东海大学、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江苏、福建、四川、贵州、山东、湖南等各处与建文踪迹传说有关的地方文化旅游工作者,一些传说是建文帝后裔的家族成员,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人员组成有些“奇特”,一半是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一半是野史爱好者和自称建文帝的后人。这种学术界与民间传说研究者共同参与的研讨会,还是头一次举办。

在这次会议上,建文帝又多出了几个遗踪。一些被认为是建文帝的后代提出了建文帝改姓何并隐居湖南湘潭,或改姓让居于山东,或改姓黄居于福建等观点,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新提出了建文帝的最终隐居地点,诸如福建宁德上金贝村、贵州安顺、四川达县中山寺、青海瞿昙寺……

这是一个处处有踪迹的人,或许,真相仍沉默在历史深处。

遁世沙皇

文/刘见华

广袤荒凉的西伯利亚,一直是俄国罪犯的流放地,也是各种神秘主义者的天堂。一个神秘老人的出现,使人们相信,他与一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有着隐秘的关系。那是原本已被宣布为离奇死亡的沙皇,而此刻,他是一心想要隐居山林的负罪者。

1825年俄历10月的一天,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着,但阴暗的天气让他有些看不清,于是点了一支蜡烛。不一会儿,天气又明亮起来,侍从赶忙过来取走蜡烛。

看到侍从如此匆忙,亚历山大一世感到有些奇怪,问他为什么,侍从回答说,按照俄国人的习俗,白天点蜡烛是一种不祥之兆,会让人想起守灵的情景。

亚历山大听后,浑身战栗,慌忙说:“你说的对,快把蜡烛拿走吧。”他有着虔诚的信仰,在他看来,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来自上帝的信息。

按原计划,他第二天将去克里米亚巡视,但谁也没想到,白蜡烛的不祥之兆应验了,他此行一去不复返,便在克里米亚忽然死去,再也没能回到莫斯科。

白蜡烛的不祥预兆

亚历山大一世的一生,始终都处于负罪和愧疚之中。他是靠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的,推翻了他父亲保罗一世的统治,并杀害了他。弑父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想逼父亲退位,但不可控制的禁卫军杀死了老皇帝。杀死父亲的罪行,此后许多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亚历山大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击败了拿破仑50万大军的入侵。他的声名因此也远播欧洲大陆,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俄国沙皇。

然而,到了晚年,他的暴政却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导致朝政腐败、民怨沸腾。他的统治,正处于穷途末路。这时,恰逢莫斯科洪水泛滥,房倒屋塌,500多人因此毙命。与此相似的洪灾,在亚历山大出生的那年也曾发生过。这种巧合,使他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他视之为“上帝对自己的惩罚”。

军队也在谋划着叛乱,心力交瘁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皇帝,选择到克里米亚疗养,以求逃避。

白蜡烛的预兆似乎让他做了某个决定。临行前,他地对随从说:“不久,我将去克里米亚定居,像一个平凡人那样了此残生。我为国效劳已达25年,这么长时间的服役,任何士兵都可以退伍了。你也一样,你来当我的图书管理员吧。”

“见到了拿破仑”

出巡的道路崎岖不平,亚历山大时而骑马,时而步行,卫士提醒他注意休息,但他觉得,不辞辛苦地在荒野跋涉,倒是一种乐趣。

10月27日,寒风凛冽,亚历山大穿一件单薄军服,骑在马上浑身颤抖,但他却拒绝下马穿大衣。到达目的地后,他开始发高烧,侍从医生伟利强迫他喝下一杯由朗姆酒调制的五味酒,安排他睡下发汗。随后几天,亚历山大体温始终不降,肤色开始发黄。

但亚历山大时而仍会恢复那阴沉、易怒、多疑的本性。仆人送上的点心中发现一颗石子,他就要求对这一异物进行化验。他很害怕有人对他投毒。

11月10日,在两次起床摔倒以后,亚历山大就再也无法起床了。此后,他处于半昏睡状态,伟利医生说,“这是很不好的迹象”。伟利让亚历山大配着饮料服用盐酸,但被皇帝拒绝了。他是否是害怕有人对他下毒呢?年轻时他一直备受政治谋杀的困扰,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想法又萦绕在他脑海中,尽管连他的意识也已经迷糊。

此后,御医都没有治疗的方法,陪同巡视的亲王,秘密找了多位当地名医,都没有起色。最后,医生只能希望减轻他的疼痛,他们在亚历山大耳朵后和颈背上放了35条蚂蝗。蚂蝗可以吸出淤血,用于治病,但当时的医生滥用了这一方法,即使头痛发烧也喜欢用它。

1825年公历12月1日,亚历山大再度恢复意识,称自己见到被他打败的拿破仑。他掩面苦笑,冷静下来后,抽搐了一阵子,对皇后说出了遗言:“伊丽莎白,朕走了。”

一列新的送葬队伍

在之前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神圣沙皇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一病不起,直至此刻,最终离奇死亡,享年四十七岁。逝世地是远离首都的滨海小镇,这在俄罗斯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事,它等同于沙皇在国外驾崩。

沙皇死后,他的遗体是要防腐保存的。由御医和当地卫戍部队的军医组成的小组,对亚历山大的遗体进行解剖。这些专家们看到,绝大部分器官居然都完好无损。医生们口里含着一根巨大的雪茄来冲淡异味,旁边还要放一口大锅,里面煮着散发香气的药草。他们翻动着尸体,就像翻一块木头,把亚历山大的心脏、脑髓、内脏都放在一个类似大糖罐的银制容器内……

两个月后,亚历山大的遗体运到了首都圣彼得堡。这趟阴郁的行程从南到北,穿过了俄罗斯大地。遗体运达后,仅限于沙皇的家人参加告别仪式。享有这一特权的皇族依次走进灵柩,亲吻亚历山大的额头和双手,但事实上这时的遗体已经无法辨认。而亚历山大的母亲在看到遗体时,以一种夸张的腔调用法语说,“啊,这就是我亲爱的儿子,我的亚历山大。啊,他是那么瘦啊。”

皇后伊丽莎白却没有随同灵柩前来,她在不久以后的1825年5月北上,却在到达一个中部小镇时,因为劳累而停止赶路。此时,她已经目光呆滞,眼窝深陷,眼睛下面的血管肿胀得像核桃。她的肤色变得暗红,下颌下垂,嘴巴已经不能闭上。

第二天早上,女仆走进皇后的房间时,发现她已在床上逝去。尸检报告说,皇后死于心力衰竭。于是,一列新的送葬队伍启程赶往圣彼得堡……

驾崩还是遁世?

对于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人们不得不联想到他在打败拿破仑以后的一些反常心理状态和表现。这以后,他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骄傲,变得逃避现实,笃信宗教,沉郁的心绪总是像魔鬼一样缠绕着他。

有人把他的这种突变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杀死自己的父亲后,造成长期以来的内心愧疚,使他终日惶恐不安;国家的内忧外困,穷途末路的政治形势,使他心力交瘁,而又无力回天。种种迹象表明,这时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他似乎看破了红尘,厌倦了政务,向往着无忧无虑的山林隐逸生活。

是驾崩还是遁世?当时的人们,就有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

首先,人们不解的是既然要去“休养”,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僻远的小镇?那里濒临亚速海滨,水质浑浊,腐臭逼人,背后又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风沙蔽日,萧瑟凄凉,实际上是囚犯们的流放之地。

亚历山大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并对侍从们说“要习惯过另外一种生活”。这句话,后来人们回忆起来,似乎是有某种弦外之音。

此前,亚历山大曾多次表示要放弃高位,前往某个僻静的所在,去过隐居生活。他甚至为自己确定了下野的年龄,五十岁左右。1825年,当他抵达塔甘罗夫时,已经47岁了。

其次是沙皇的病情报告。他的死亡证书发布于病逝32小时以后,而且被召的10名医生中,只有2名在证书上签了字。病情报告中所述亚历山大病况,又多处与实际情况相悖。证明书中说他患的是间歇热,因而肝脾肿大,但沙皇实无此病。

此外,在亚历山大的尸体防腐程序还未完成时,他的面目已经完全腐烂,无法辨认出这位昔日沙皇的仪容了。次日,棺木便被禁止打开,而且灵柩迟迟不能运回首都。种种迹象都显得不合常情,令人疑窦丛生。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沙皇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

西伯利亚的神秘老人

不久,他的生死就成了一个话题。各种街谈巷议便沸腾起来,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种种传奇故事,情节离奇,形象逼真。有人说沙皇并没有驾崩,而是搭乘一艘英国游艇,到耶路撒冷朝圣去了;有人说沙皇已秘密前往美洲隐居……

1835年的一天,在沙皇俄国东部,荒凉的乌拉尔山区,忽然出现了一位自称费奥多·库兹米奇的老人。他身材高大,肩膀很宽,长髯洁白如雪,五官端正,前额光秃,一双眸子呈浅蓝色。穿着长可及地的白布宽袍,套着白色裤子,雍容高雅、仪表超俗。

由于他说不清自己的来历,被警察局驱逐到了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居无定所,含辛茹苦,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深受当地群众爱戴。人们慢慢发现,他对当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对一些名人事迹如数家珍。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俄军开进巴黎时的盛况,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当时沙皇身边的随员。

伊尔库茨克的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也不惜长途跋涉,到他的木屋内,与这位长者促膝交谈。

还有人说,费奥多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而这个玛丽亚·费多罗芙娜,正是前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

一次,一位退役的老兵看见他后,竟失声高叫:“这是我们的皇上,我们的父亲亚历山大·巴甫诺维奇!”然而,对这位老兵的失态行为,费道尔·库兹米奇立即给予了制止,“不许这么乱说,否则你会被捕的。”

当地人怀疑,这位费道尔·库兹米奇,决非像他自称的那样,是一位普通的流浪汉,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出身显赫、大有来历的人物。而这大人物,指向了十多年前那个神秘病死的阴郁的沙皇,费道尔的出现,让之前的流言蜚语再次蔓延开来。

“亡灵显圣”

费道尔非常适合一个高贵的隐居者的形象。

费道尔后来收养了一个孤女,却很像前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其情妇的孩子。当村民们为她说媒时,总遭到养父的阻拦。他说:“你比农民的身份高,将来可以嫁一个军官。”他介绍养女走访了名门望族,甚至亚历山大一世的弟弟、沙皇尼古拉一世。尼古拉接见了她,并询问了其养父的情况。后来,这位养女果然嫁给了一位军官。

1864年1月20日,费道尔·库兹米奇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他死后的种种“奇遇”,则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的医生,从不参加官方公布的亚历山大死亡纪念日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

一位名叫克洛莫夫的富商出资安葬了费道尔,并在墓碑上刻着“上帝的选侯”,而“上帝的选侯”,正是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后教皇颁给他的。

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一世的侄孙)的治下,克洛莫夫曾两次前往圣彼得堡,奉献费道尔的遗物。费道尔的肖像也已交给了亚历山大三世,这肖像一直挂在亚历山大三世办公室的墙上。

几十年后,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还专程去费道尔墓前致哀。帝国会议议员加尔金将费道尔住的小木屋改建成一个纪念馆,馆内的墙上,挂的却是亚历山大一世的肖像,每逢亚历山大一世的命名日,纪念馆都要邀请临近教堂的神父,来主持纪念圣事。

当地居民认为,是亚历山大一世本人降临该地,并在上苍庇护下隐姓埋名,安静度过余生。俄国共产党革命成功后,流亡国外的沙皇家族后人,也都深信“长老”费道尔与征服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是同一个人。

不翼而飞

当然,反对者称,俄国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事层出不穷,费道尔无非又是另外一个招摇撞骗的小丑而已。俄罗斯人民向往奇迹,盼望亡灵显圣,过去就有冒名的彼得三世、伊凡四世以及许多公主后妃。

而西伯利亚,这片地狱似的蛮荒的土地,历来是一些神秘主义者的“天堂”。被查禁的各种教派的教士,反叛的修士僧人,在这里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很可能费道尔就是这些苦行僧之一,他被期盼圣迹的农民,当作亚历山大再世。

连那个皇后伊丽莎白,也有她仍在世的传说。说她并未身死,而是于1840年去诺夫哥德罗的一个修道院隐居,改名沉默的维拉。她发誓终身不再说话,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最后于1861年去世。她同丈夫亚历山大一世一样,都因曾经弑君而心怀罪责,而在后半生忏悔,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又过了几十年,一件证据确凿的事实,为这些故事的可信性再次提供了一个佐证。1921年,苏维埃俄国发掘亚历山大的墓葬时,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