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23:05:4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中公2018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背试读:

前言

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涉及内容广泛,知识繁多,很多考生很难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取得突破。考生要想在考试大军中脱颖而出,还需要踢好考试冲刺前的“临门一脚”。基于此,我们为考生推出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事业单位辅导教材。本教材由中公具有多年考试教学经验的老师倾心编写而成,是广大考生临阵磨枪的“磨刀石”,虽然只有“小身材”,却有“大容量”,方便考生随身携带,考生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节约备考时间,快速识记知识要点。考情导读指点

本教材在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此部分内容在总结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规律和深入研究真题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个学科的考情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指导考生在总体上把握复习范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考生复习起来更有针对性,为后续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直击核心要点

为了帮助考生消除复习阻力,本教材将知识点反复打磨,去粗取精,对常考内容和知识主干进行详细梳理,提取核心要点,以精练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考生,方便考生迅速把握重点,加深记忆,夯实理论基础,进而节省更多备考时间。突出重要考点

本教材精心选取知识点,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了下划线,提醒考生这些知识点是特别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需要下功夫重点记忆。不仅如此,本教材还对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成表格形式,使考生学习过程更轻松、更有效,考生对知识点的重要程度一目了然,能够把握考试内容,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复习核心考点上。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7年8月第一部分政治内容导读

政治部分是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试题所占比例较大,但考查难度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对时政信息的了解。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考生在备考政治部分时,一方面,政治理论知识要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对比分析,加深理解;另一方面,对于时政文件,平时应多浏览政府网页,关注一些重大时政新闻。同时,考生也可以通过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概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物质1.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和运动3.运动和静止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三、意识

概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活动;②意识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选择方案,形成实践观念;③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④意识能够反映自身并控制自身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制约因素:①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②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③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2.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辩证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辩证否定就无法达到质变的目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继承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而抛弃消极的已丧失合理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这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与开始的肯定有着表象上的相似,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我们既要对事物发展趋势充满信心,又要对发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准备。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实践

含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特征: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自觉能动性。

主要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2.认识

认识的特性: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识的两次飞跃:3.认识的真理性

真理和谬误: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①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4.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的活动(包括意识)总是在一定客观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人的活动的目的和意志是由背后更深刻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总趋势是不被个人的意志和愿望所决定的。

社会规律与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关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会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者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部分。

二者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即商品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

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数量比例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只有当私人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时,私人劳动才转化为社会劳动。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的五大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货币流通: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在不断运动。

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即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三、价值规律

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②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四、资本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

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资本形式。其中第一、第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五、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为了攫取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取得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而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会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六、利润和平均利润

利润: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检验企业生产经营好坏、评价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利润是商品经济社会存在的一个客观经济范畴,是剩余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三章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

时代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1.概述2.三者的关系(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它在这三个方面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2)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它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是我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党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3.新民主主义社会

性质:过渡性。

经济特征: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特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物质基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

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国际因素: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的支援。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是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两翼。5.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②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③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是我国的基本立场,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①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②真正的不结盟;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维护和平体现在: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坚持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③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与争端;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七、“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地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前提:一个中国。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九、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科学发展观

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要点)

丝路精神: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成绩: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①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②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③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④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⑤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发展理念: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四个全面的提出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大基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基础);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理论指导)。

五大支柱: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工作目标:三个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努力方向: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科学立法是引领;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6.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核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重点: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

目标: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7.党的五大建设8.十八届六中全会之从严治党四、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1.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注重消费、投资、区域、产业、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做好2017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1)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取得更大成效。(2)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3)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4)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5)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6)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7)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8)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9)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要点)

发展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

主要任务:①加强重大疾病防治;②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③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④发展老年健康服务;⑤促进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⑨强化综合监督执法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⑩加快健康产业发展;輥輯訛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輥輰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輥輱訛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輥輲訛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3.《“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要点)

主要原则:①坚持以惠民为宗旨;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④坚持全球视野发展;⑤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

发展目标: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具有国际竞争力、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数字鸿沟明显缩小,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第二部分经济内容导读

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对于经济部分的考查频率较高、题量较少、难度不大,以基础记忆性试题为主。本部分考查考生对经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运用经济学一般原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特点、趋势的能力等。

因此,考生的复习重点主要是经济理论知识,比如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等。另外,我国经济发展中实施的新政策、新措施也是考查的热点,常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考生需注意相关考点。第一章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市场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市场经济的形成条件:生产要素商品化、经济关系市场化、产权关系独立化、生产经营自主化、经济行为规范化。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功能有:利益刺激功能、资源导向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调节供求功能、优胜劣汰功能、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传递信息功能。

资源配置: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运用资源的过程。资源配置效果是衡量经济体制效率的标准之一。

经济体制: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即命令、指令和法令而实现的。

市场经济体制: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体制。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基于以上两种体制的优劣,在资源配置上,我国是两者兼而有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特殊性: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

按要素分配:一种总产品在扣除资本耗费与劳动力耗费后,所有剩余被劳动力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依照等量投入得等量剩余的原则分别获得的分配方式,其实质是各要素主体按照要素的产权含量参加收入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它旨在实行按劳分配并坚持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采取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对立性(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的是不同的方面,效率一般占据着主导地位)。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我国经济建设1.我国自贸区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上海自贸区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017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2.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②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③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为:“一核”即指北京;“双城”是指北京、天津;“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重点是做好“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第二章微观经济一、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织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包括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的一切要素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完整的体系。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

市场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既包括营利性机构,也包括非营利性机构,此外也包括一些中介机构。

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现代企业制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为核心,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指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等机制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运动过程。

影响一种商品需求的因素:①该商品的价格;②消费者的偏好;③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④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⑤消费者的收入;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其中对消费者需求影响最大的是商品的价格因素。

决定供给的因素:①价格因素;②生产成本;③替代产品的价格;④互补产品的价格;⑤生产技术水平;⑥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价格机制具有四大功能:信息功能、调节功能、竞争工具和分配功能。

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价格调节机制。

竞争机制: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

风险机制:任何机制活动都会遇到风险,市场经济的风险机制明确了企业对自己的经营行为承担风险,自负盈亏。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将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区和部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三、市场结构

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是指社会生活中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交换关系总和及场所,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

要素市场:市场化改革以来,生产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先后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市场,形成了要素市场。

竞争:法律关系主体在市场上为自身利益排除业务对手的争夺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和争取业务。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

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充分而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做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垄断:在一个产品市场只有少数买家或少数卖家。

完全垄断市场:卖方只有一个企业,而买方则有许多个;新企业的进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再有可能;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市场类型常常存在于公用事业部门。

垄断竞争市场:卖者的数目很多,彼此之间存在竞争;进入和退出该行业比较容易,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交易双方能够得到较充分的信息。一般的日用工业品市场和副食品市场属于这种类型。

寡头垄断市场:卖者为数不多;信息的获取和资源的流动有很大限制;必须考虑自己企业的行动将会引起其他企业作出什么反应。这种市场类型多存在于汽车、钢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①不完全竞争;②公共物品;③外部性;④信息不对称;⑤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政府干预手段一般有:①立法和行政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③财政手段。第三章宏观经济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二、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

总供给的组成: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

总需求: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愿意购买并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量。

总需求的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

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市场利率和价格水平。三、宏观调控目标

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投资、消费、出口。

衡量是否充分就业的尺度:失业情况。但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就业。

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变动趋势的动态相对数。我国目前采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既无赤字又无盈余。国际收支状况对现代开放性国家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的形式:税、利、债、费。

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

财政支出: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整个过程。

政府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

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政策的类型:①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②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3.产出效应与挤出效应

产出效应:财政政策具有产出效应,即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引起一国产出水平发生变化,可以使总产出成倍数地放大或缩小。

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它是指财政政策实施引起利率水平变化对总产出的影响。挤出效应与产出效应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如果产出效应使总产出增加,那么挤出效应将使之减少;相反,如果产出效应使总产出减少,那么挤出效应将使之增加。五、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变化来改变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市场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抑制投资需求。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三种。六、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

定义: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所以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按成因划分通货膨胀的类型:①需求拉动型: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②成本推进型: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③结构型: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2.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几种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分析通货膨胀效应方面,具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点。

批发物价指数(WPI):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的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又称GDP平减指数。

覆盖范围全面,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3.通货膨胀的治理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进行货币制度改革。七、通货紧缩1.定义

通货紧缩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2.通货紧缩的类型

按照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分类: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按照通货紧缩的发生程度分类:相对通货紧缩、绝对通货紧缩。第三部分法律内容导读

法律是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考查较多的学科之一。从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情况来看,无论是题量还是考查频率,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均是考查重点。此外,对法理学、经济法和诉讼法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从考试特点来看,对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考查较为灵活,有的题目直接考查法条;有的题目是小案例形式,难度较大。对宪法、经济法和诉讼法,一般以直接考查法条居多。

鉴于法律学科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在复习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抓重点:一是要学习理论知识的精华,做到理解和掌握;二是要识记一些重点法条,做到灵活运用。另外,近年来我国法律法规更新比较快,考生平时应多关注。同时,还可以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2017年10月1日生效。本篇相关内容均根据新法进行编辑。第一章法理学一、法的特征

普遍性: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确定性: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

形式合理性:法律规范的设定、表述和适用,符合社会成员正常理性水平和行为能力,可以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实践。

国家性: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国家创立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强制性:法的强制性不同于其他规范之处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正当性:无论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它总是追求在其创制者看来属于正当、符合正义的目标,形式上追求公正。

阶级倾向性:阶级社会中,法律倾向于确认,维护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目标和价值。二、法的作用

规范作用:法基于其规范性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社会作用:法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法的社会作用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二是社会职能,即履行社会公共事务。三、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种要素组成。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以及国家。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客体:物、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

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关系处在不断地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运动过程中。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四、法的运行

立法: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

立法程序: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等程序。

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守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守法不仅包括消极、被动的守法,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法律。第二章宪法一、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爱国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二、政体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国体的具体方法。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三、其他基本制度

选举制度: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原则、程序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的基础。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除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每位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登记权和投票权。(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我国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4)秘密投票原则。我国选举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我国的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民宪法和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原则。

政治自由: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居于首要的地位。言论自由是出版自由、结社自由、示威自由的基础。

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在确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劳动者的休息权:劳动者为了保护身体健康、消除疲劳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应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下述一些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⑤依法纳税;⑥其他基本义务。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五、国家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