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青少年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21:30:06

点击下载

作者:于元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列宁青少年时代

列宁青少年时代试读:

一、列宁的父母

列宁的父亲

列宁诞生之际,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原是封建专制社会,极其腐朽落后,国内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之前,农奴被腐朽的农奴制束缚在土地上。农奴在土地、人身、司法上毫无自由,处于社会最底层。腐朽的农奴制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俄罗斯沦为欧洲最落后的国家。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做了一件俄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毅然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领域,亚历山大二世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从此,大学获得自治,学术空气逐渐转向自由化。从1864年开始,中等教育机构开始面向全社会招生,改变了此前只接收贵族子弟入学的做法。

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开办了第一批女子中学,女学生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的权利,俄罗斯妇女的社会地位要高于欧洲其他国家。

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俄罗斯出现了一大批艺术、医学和教育方面的社会团体,出现了第一批社会慈善机构。

亚历山大二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落后的俄国进入西方强国之列。

在亚历山大二世时代,俄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生物条件反射的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伟大的教育家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

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就是列宁的父亲,列宁正是在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伊里亚热爱教育事业,他的教学水平很高,成绩显著。

学生们都敬爱伊里亚,因为他从来不体罚他们,也不向校长告状。他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课,并在星期日免费给那些赶不上功课和家中没人给学生讲解的学生补课。这些学生直到晚年还念念不忘伊里亚,终身感激不尽。

在出任教育厅巡视员期间,伊利亚工作非常努力。他上任之时,辛比尔斯克全省总共只有20所学校。这些旧式学校,校舍又脏又差,教师水平很低,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原始的体罚阶段。为发展国民教育,伊里亚一切从头做起:他游说当局,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建校经费,劝说农民建造新的校舍。他开办了波列茨师范学校,培养育年师资力量,让他们按照新的教育要求进行教学。

伊里亚认真负责,不屈不挠,战胜了许多困难,在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他任职的17年中,辛比尔斯克省发展到434所小学、2万名初级学校学生,还有好几所中学和几百名中学生。

伊里亚生逢盛世,风云际会,大显身手。由于他工作勤奋、成绩卓著,1874年被提升为辛比尔斯克省国民学校总监。这个职位在当时的十四级文官等级中高居第四级,也就是所谓文职中的将军。伊里亚由此成为世袭贵族,受到沙皇的褒奖。

伊里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影响了整个俄罗斯,成为一代办教育的楷模。于是,他在辛比尔斯克省从事教育活动的那一时期被称为乌里扬诺夫时期,而他培养出来的用革新思想武装起来的教师则被誉为乌里扬诺夫式的教师。

伊利亚喜欢在家里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喜欢给孩子们补习功课,和他们玩耍,给他们讲故事。

伊利亚的高贵品质影响了列宁的一生。列宁的母亲

列宁不仅有一位伟大的父亲,还有一位慈祥的母亲。

列宁的母亲玛丽娅·亚历山大罗夫娜·乌里扬诺娃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她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

玛丽娅三岁便失去了母亲,在喀山省克库什基诺村由父亲和姑母抚养。

在姑母卡捷琳娜·伊万诺娃·埃森的帮助下,玛丽娅掌握了德、法、英三国语言,还自学了俄国和西方文学以及中学的其他课程。随后,她到萨马拉考取了走读生,毕业后获得了家庭教师的职称。她在农村教书育人,农民都很爱戴她。

玛丽娅还自学音乐,表现得十分刻苦。学习弹奏钢琴时,她无数次地弹奏练习曲、短曲和歌剧选曲。钢琴放在门厅里,冬天门厅内温度很低。有时,她的手指都冻僵了,但她仍然继续弹奏,她的毅力是极其顽强的。

玛丽娅的容貌非常漂亮,脸型端庄,长着一双聪明、灵活的大眼睛,脸上总是呈现出和蔼、文静,同时又很严肃的表情。在她的身上,人们感到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坚韧果断的气质。

玛丽娅有一种罕见的感召力,大家和她在一起时都感到很舒畅、很快乐。大家都愿意听她严厉的要求,愿意接受她所建立的固定的生活秩序。

玛丽娅不喜欢待在交际场所里,也不喜欢闲扯。婚后,她总是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爱她,尊敬她。只要她轻轻地、亲切地说他们一声,就足以让他们听从。

列宁非常敬佩母亲,列宁夫人回忆说:“列宁的高贵品质和坚强意志是从母亲那里继承而来的。”

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伊里亚和玛丽娅完全遵照俄国卓越教育家乌申斯基、皮罗果夫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所提出的教育原则。在乌里扬诺夫家庭里,教育子女的一切方法和手段都在于丰富他们的智慧、感情,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个性。

玛丽娅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儿女们。冬天的晚上,她常给孩子们弹钢琴,孩子们特别爱听,无不受到优美音乐的熏陶。

玛丽娅经常参加孩子们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到无比幸福。

伊里亚和玛丽娅善于把子女的童年变成黄金般的童年、美好幸福的童年。但是,在这种黄金般的童年中,绝不允许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和贪得无厌,她要孩子们具有完美而健康的身心。

列宁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第三,上面有姐姐安娜·乌里扬诺娃·叶里扎罗娃和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下面有大妹妹奥丽珈·乌里扬诺娃、弟弟德米特里·乌里扬诺夫和小妹玛丽娅·乌里扬诺娃。

在父母的教育下,除了奥丽珈在20岁病死外,其他人都成了革命者,为俄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伏尔加河之子

活泼的孩子

1870年4月22日,列宁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

列宁原名叫列宁·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这个名字是列宁·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投身革命后,为躲避沙皇政府的追捕和新闻检查而起的笔名。

辛比尔斯克是俄罗斯的一座省城,坐落在伏尔加河畔,是一个港口城市。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陆河。它流入里海,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列宁生于伏尔加河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因此被人称为“伏尔加河之子”。

童年的列宁很幸福,在父母的教育和呵护下,渐渐成长起来。他品学兼优、理想远大。

那时,列宁家在辛比尔斯克有一幢宽敞的住宅。这是父亲在任国民教育总监时购买的。

房子前面有一个长满青草的大院,后面是一片果园。果园西边有一道小门,直通辛比尔斯克的第二条大河——维斯亚加河。

列宁是家中第三个孩子,上面有一个姐姐,名叫安娜;一个哥哥,名叫亚历山大。

列宁几乎和比他小一岁半的奥丽珈同时学会走路。

据列宁的姐姐安娜回忆,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经常会摔跤。别的孩子跌倒了,往往自己能爬起来。而列宁刚学会走路时,只要一跌倒,就爬不起来了,会发出大大的头触地的声音,接着便是号啕大哭声,会惊动全家。因为列宁的头太大了,一跌倒自己是爬不起来的。

住在楼下的熟人说,经常能听到列宁的大头碰地板的声音。为此,父母曾担心地说:“这孩子的头太大了,长大后不是绝顶聪明,就是一个大傻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列宁成长为一位绝顶聪明的人。

列宁学会走路后,特别活泼,能吵能嚷,十分爱闹。

列宁的智力和精力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大截,往往出语惊人。有—年,全家坐轮船到喀山乡下去避暑,这是列宁生平第—次出远门。一路上,列宁兴奋不已,在轮船上不停地大喊大叫。

母亲听了一阵,见列宁还在不停地喊叫,便对他说:“在轮船上是不允许这样大喊大叫的。”

列宁不假思索地反驳道:“可是轮船自己也在大喊大叫呀!”

列宁的回答引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都说:“这孩子真聪明!”

母亲听了,为之语塞。

列宁喜欢玩热闹的游戏,常常把妹妹奥丽珈赶到沙发底下,然后喊口令:“从沙发下面往外开步走!”

有一次,列宁和妹妹奥丽珈在花园里玩过家家的游戏。奥丽珈坐在用干树枝搭成的窝棚里,窝棚外面放着一堆干树枝。上面盖一层红树叶子,表示篝火正在熊熊地燃烧。火上面放着瓦罐,表示在做饭。奥丽珈头上插着一块很大的绿色牛蒡叶作头饰,正在等候猎手归来。过了一会儿,列宁“打猎”归来了。他一手握弓,一手拖着被他捕获的“野兽”——大树根。他手舞足蹈地向奥丽珈讲述了他同野兽搏斗的经过:他一箭射中野兽后,野兽追他、咬他,使他失去了知觉。列宁一面讲,一边学野兽咆哮。最后,列宁说自己狩猎后又累又饿,要求奥丽珈回家给他取两块面包吃。天真的妹妹真的回家取来面包,列宁分一块给妹妹,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兄妹俩吃得可香了。

有时候,顽皮的列宁喜欢搞一些恶作剧来戏弄弟弟和妹妹。一天,他和妹妹奥丽珈玩“赶马人”游戏。开始时,列宁扮演赶马人,妹妹扮演马。列宁用绳子套着“马”,用鞭子打“马”,“马”很驯服。而当列宁扮演马时,没等妹妹用鞭子赶“马”走,列宁就挣脱绳子跑到了一边。

妹妹坐在草地上赌气说:“这样玩不行,我不玩了。”

列宁做了鬼脸说:“马总比人力气大。赶马人应爱惜马,给马喂点好吃的,比如带盐的黑面包。那马就会乖乖地听使唤了。”

妹妹一听这话,立即高兴起来,忙说:“说得对,应该是这样的。”

列宁虽是家中最淘气的一个,但他还是听大人话的。有时,列宁闹得太过分了,母亲为了让他安静些,就让他到父亲的书房,坐在一把圈椅上,以此作为处罚。只有等母亲允许之后,列宁才能站起来再去玩耍。

有一天,母亲又叫列宁坐在圈椅上。这时,正好有人把母亲叫走了。母亲一忙,把列宁忘了。过了好久,母亲才想起列宁,赶紧跑过去一看,发现列宁早已坐在圈椅里安静地睡着了。知错必改的孩子

据列宁母亲回忆,有一天,母亲在厨房削苹果作馅,桌子上削了一堆苹果皮。列宁在桌子下东钻西钻,吵着要苹果皮。

母亲说:“孩子,苹果皮是吃不得的。”

这时,有人叫了母亲一声。当母亲转过身来继续削苹果皮时,发现列宁已经不见了。

母亲急忙走进花园,发现列宁坐在长圆形小桌前。桌子上堆着苹果皮,列宁正在那里急匆匆地吃着。

母亲把列宁羞了一顿,列宁哭了,并说:“母亲,我再也不干这种事了,一定听话。”

母亲说,此后列宁再也没有偷偷地拿过东西。

列宁从小不说谎话,并且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5岁时,有一天,他把姐姐一把心爱的尺子弄断了。这时,列宁立即向姐姐说明这把尺子是他弄断的,希望姐姐原谅。

姐姐问道:“你是怎样弄断的?”

列宁回答说:“是用膝盖弄断的。”

说完,列宁抬起腿来比画是怎样把尺子弄断的。

姐姐一看,笑了,然后说:“以后要爱惜东西,这样做是不对的。”

列宁听了,一个劲地点头。

列宁是个好孩子,但在特殊环境中也曾有过撒谎的时候。有一天,他和母亲一起去他姑妈家做客。他高兴极了,因为姑妈家有几个表兄弟,列宁非常喜欢和他们做游戏。

一进姑妈家门,列宁就和表兄弟大嚷大叫地玩开了。他们在房间里窜来窜去,开心极了。忽然,列宁一不小心撞在桌子上,桌上摆着的精致花瓶落在地上摔碎了。

母亲和姑妈听到声音急忙赶来,问是谁把花瓶打碎了。孩子们齐声说:“不是我!”列宁迟疑了一下,也跟着喊:“不是我!”母亲一眼就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她并没有当面揭穿,也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一句话也没说。她要等儿子自己主动说出真相,认识自己的错误。

母亲沉默的暗示使列宁受尽了折磨,他好多次想跑到母亲膝前说出真相,求她原谅自己,但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

母亲依然沉默着,并不时暗示儿子,撒谎的人是连父母都不会信任他的。就这样,她一直保持了三个月的沉默,等待儿子鼓足承认错误的勇气。

终于有一天,在列宁临睡前,母亲走到他跟前,抚摸着他的头。这时,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哭了一阵后,他痛苦地告诉母亲说:“母亲,我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打的。母亲,您会原谅我吗?您还会爱我吗?”

母亲温和地说:“孩子,母亲就等着这一天呢。只要你知道自己错了,敢去面对它,以后不再犯,母亲怎么会不原谅你呢?母亲还会和以前一样地爱你的!”

列宁不安地问:“可是,姑妈会原谅我吗?”

母亲说:“儿子,你给姑妈写封信,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看着天真的列宁成长了,母亲欣慰地笑了。使她高兴的是在儿子内心深处进行的这场道德斗争中,美好的、诚实的品质取得了胜利。好奇心极强的孩子

和其他小孩一样,列宁小时候特别喜爱玩具。不同的是,玩具一经他的手,定会四分五裂、面目全非。

列宁过三岁生日时,保姆格里果列夫娜给他买了一个儿童玩具——用石膏做得十分逼真的菊花马,作为生日礼物。这下,列宁可乐坏了。他用惊讶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这精致的生日礼物,然后便飞快地拿着新玩具藏到门后去了。

不到10分钟光景,当姐姐安娜找到他时,那匹玩具小马已经躺在地板上,脚被拧断了,尾巴已被揪了下来,列宁还在一个劲儿地抠马的眼睛。

姐姐惊讶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大家望着地上的小马,都纷纷责备列宁。

列宁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对不起,我想知道这是不是一匹真马,还想看看它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

正是凭着这种对玩具的好奇心,以及想弄清玩具内部构造的浓厚兴趣,列宁曾把弟弟的笛子砸开,看看空气是如何通过笛子的活瓣,让笛子发出声音的;还曾把妹妹心爱的布娃娃的眼睛挖出来,看看为什么它的两只眼睛一会儿睁开,一会儿闭上。

童年时代的列宁天性活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

一年夏天,列宁和妹妹奥丽珈想抄近路去波克罗夫大街玩耍。他俩不愿从正门进出,而是从阁楼的窗户爬上爬下。父亲发现以后,不但不责骂他们,反而在窗户下面放了一个由他亲手做的小木梯,以免兄妹俩摔伤。

列宁小时候好奇心强,不懂就问。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小朋友问:“屎壳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列宁也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二天把答案告诉大家。回家后,他先是向哥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看。第二天,他给小朋友带来了答案:屎壳螂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就把粪球当食物了。小朋友听了之后,都满意地笑了。智勇双全的孩子

列宁的母亲极其注意孩子的教育,在列宁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在做活儿的时候,特意选择了一个窗户面向院子的房间。这样,她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们在干什么。有时候,她为他们无忧无虑地玩耍而高兴,有时还被逗得哈哈大笑,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心灵和品质。母亲觉得幼年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

有一天,列宁把自己的一条裤子送给了十分贫穷的小朋友。母亲知道后,对儿子的善举赞不绝口。

又有一次,列宁为了保护受大孩子欺负的小朋友遭到了大孩子的毒打。回家后,母亲一边为他擦药,一边表扬他勇敢正直,鼓励他不要怕。

有一天,列宁和比他高一头的表兄进行摔跤比赛。开始时,表兄用犯规动作把列宁绊倒了之后,得意扬扬。列宁很不服气,提议说:“只看跌时谁在上面是不公平的,这时候应该慢慢地数数,如果数到一百时下面的人还没有翻上来,上面的人才是赢家。同时,摔跤时要有裁判监督。”

表兄同意了,于是两个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摔跤。过了一会儿,列宁又被表兄绊倒了,但列宁很快就翻到表兄的身上。一直到数完一百为止,表哥都未能翻上来。这样,列宁赢了。

列宁不仅很机警,也很勇敢。每到夏天,父亲就领着孩子们到伏尔加河的支流维斯亚加河去游泳。列宁十分喜欢游泳,但开始时不敢学。

原来,有一天列宁和小伙伴去钓鱼,一不小心从岸上滑下去,陷在淤泥里,急得他用力往上爬,不想却越陷越深。小伙伴吓得大叫起来,附近的渔民听到呼救声,跑过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列宁从淤泥中拉出来,列宁这才逃过一劫。从此,列宁一见水就怕。

父亲问明原因后,鼓励他说:“别怕,孩子,只要全身放松,自己就会在水里漂起来的。”

列宁听了父亲的话,大胆地开始学游泳,很快练就了一身好水性,敢到水流湍急的深水区畅游了。

在列宁的带动和指导下,弟弟德米特里也学会了游泳。

据列宁的姐姐安娜回忆,列宁还学会了滑雪,而且滑得比哥哥好。

一年冬天,列宁和哥哥穿着滑雪鞋,从高高的山上往下滑。山坡很陡,就是坐在雪橇上滑下去也是很可怕的。而列宁却首先在山巅弯下腰,然后慢慢伸开腰,再挺着胸脯勇敢地滑下去。大家看了,无不羡慕,但都不敢模仿。爱护小动物

俄国有一种风俗,在奉告节,即三月二十五日这天,人们把小鸟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它们飞向自由。

列宁非常喜欢这个风俗,每年三月二十五日,他都要向母亲要钱买小鸟,然后高高兴兴地去放生。

后来,列宁和小伙伴下网捕了一只小鸟,如获至宝地养在笼子里,呵护备至。

不料,这只可爱的小鸟过了不久就死了。

列宁十分痛心,打量了一下死去的小鸟,然后坚决地说:“我再也不把小鸟关在笼子里了。”

后来,他真的再也没有这样做。多才多艺

夏天,列宁和弟弟妹妹常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有时跟父亲去维斯亚加河划船、游泳。

冬天,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有时随父亲到伏尔加河沿岸的树林里去打猎。

孩提时代的列宁聪明、活泼、好动、淘气。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天真烂漫的生活。

列宁爱唱歌,听觉极好,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在父母的熏陶下,音乐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七八岁时,他就能坐在钢琴前灵巧地弹奏很多儿童歌曲,还同母亲或姐姐安娜一起作四手联弹。但上中学后他就完全不弹钢琴了,倒不是怕影响学习成绩,而是他觉得弹钢琴不是男子汉的事,而是女孩子的事。为此,母亲十分为他惋惜,认为他如果坚持练下去,一定会成为钢琴演奏家的。

列宁13岁那年,有人给他家送了一架手风琴,哥哥、姐姐和妹妹都没有学会。出于好奇,列宁很快就学会了,并给大家演奏了一曲《一辆跑得飞快的三套马车在大道上奔驰》,拉得相当不错,大家齐声叫好。

在母亲的指导下,列宁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会唱不少歌曲——《快马》:“跳,跳,跳!嗨,大步跳!马儿,马儿,你快快地跑,过大河,跨高山……”《燕子之歌》:“草儿绿茵茵,太阳暖融融,春天来到了,春燕入门庭……”

列宁特别喜欢和妹抹奥丽珈一块儿唱《渺无人迹的大海》:“波涛啊,只把意志坚强的人送向彼岸!……乘狂风,破巨澜,勇敢些,弟兄们!我的船坚固无比,勇往直前。”

后来,列宁还喜欢唱达哥米日斯基的《婚礼》、海涅作词的《美妙的小眼睛》、歌剧《浮士德》里瓦连京的咏叹调、《华沙革命歌》和《船夫歌》。

列宁的保姆还教列宁学会了一些歌曲,如“财主大混蛋,抱着钱罐常失眠。穷人贫如洗,唱唱跳跳多欢喜”。

这些歌曲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深深地印入了列宁的脑海中,令列宁十分动情。

后来在中学里,列宁是晚会上强有力的组织者,使每次音乐会的节目既有趣,又丰富。

列宁爱下象棋,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父亲认为下棋是一种智力竞技,可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灵活性、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因此他鼓励孩子们学象棋。

家里的象棋是父亲亲手用镟床镟的,他用这套象棋教会了家里所有的孩子。

列宁从八岁起就下象棋,开始时同父亲、哥哥下,后来又同姐姐、弟弟下。到15岁时,父亲已不是列宁的对手了。于是,父亲建议列宁跟辛比尔斯克高手伊林学棋,并较量一番。

列宁下棋时有个规矩,就是摸子走棋,落子无悔,观棋不语。

小弟弟德米特里总爱和父亲下象棋,因为列宁下棋时太严格了。

列宁下棋时很认真,也很顽强,有时在棋局看似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不轻易放弃,而是认真思考,想出妙着,从而绝处逢生,反败为胜。

一年秋天,父亲和三个年岁大的孩子一起下四人象棋,一直下到夜晚。但一到开学,孩子便放弃了这种十分诱人的游戏。

1886年夏天,列宁和哥哥每天晚上都要进行象棋比赛。两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里,往往几个小时都不离棋盘。最爱模仿哥哥

据列宁的姐姐安娜回忆,列宁不只爱和哥哥下象棋,还爱哥哥玩的一切东西,也爱哥哥爱做的一切事情。

列宁极爱自己的哥哥,处处都模仿哥哥,甚至包括哥哥的各种生活细节。

无论人们问列宁什么,如怎么玩?是否去散步?是否在饭里加些奶油?抑或是倒上些牛奶?这些,列宁都不立即回答,他总要先看看哥哥。这时,哥哥故意吞吞吐吐,安娜便开始嘲笑列宁,但嘲笑并不能改变列宁,他总是回答说:“像哥哥一样。”

由于哥哥是个少有的严肃深沉的孩子,总是严格地对待生活和学习,模仿哥哥对列宁大有好处。

哥哥这个榜样,不仅列宁模仿,别的孩子也都模仿,模仿他待人处世的风范。

哥哥聪明,敏感,诚恳,正直,刚强,稳重,其他孩子都敬重他,这对列宁来说意义重大。

原来,列宁在模仿哥哥的同时,自觉地开始同自己的缺点做斗争,渐渐地,父母和孩子们发现好动的列宁不再像以前那样暴躁,聪明绝顶的列宁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了。

有一天,列宁听妹妹奥丽珈弹奏钢琴,心想学钢琴十分烦人,需要极大的耐性,而妹妹竟弹得这么好,真不容易啊。于是,他对姐姐说:“奥丽珈的动手能力和持久毅力真令人敬佩啊!”

从此,列宁开始认真锻炼动手能力,成绩显著,令大家十分惊异。

列宁聪明过人,无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因此极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甚至会嘲笑别人。而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变了。他开始发掘别人好的一面,开始学习别人的长处了。守纪律的孩子

列宁房后的果园里大部分是水果树,有苹果树、樱桃树和各种果木,还有一个可爱的花坛。

果园的一切都由母亲来管,她是位酷爱园艺的人。除了极吃力的活儿,母亲是从来不雇人的,都由孩子们来帮忙。

在炎热的夏天,傍晚时,孩子们一齐出动,手里拿着喷壶、水桶、罐子来到井边,从井里压出水来,灌满了喷壶、水桶、罐子,干劲冲天地去给果树浇水。列宁兴高采烈地跑来跑去,总想多干些。

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水果,但不能乱吃,母亲为大家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只许吃落地的水果,或被虫子咬过的水果。孩子们严格遵守母亲规定的纪律,从不从树上乱摘水果。

还有,孩子们先吃哪些早熟果,哪些要留到冬天吃,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样,孩子们不但秋天能够大吃水果,而且还能吃一冬。

有一天,一个来列宁家做客的姑娘为了显示大胆,竟向苹果树跑去,用嘴从树上咬下了一个苹果,又接着继续向前跑。她的这一举动令列宁家的孩子们非常反感,他们都厌恶这种行为。

在夏天傍晚喝茶的凉亭旁,有三棵樱桃树,结满了累累硕果,可一颗也没人摘。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见满树樱桃没人摘,十分奇怪,便问大家这是为什么。孩子们回答说:“母亲不让摘,一定要留到七月二十日,那一天是父亲的生日。”

客人听了,十分惊讶,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列宁的姐姐安娜回忆说,列宁在他的私人生活中,表现了合理的纪律和爱护东西的精神,他同样要求每个建设国家的同志都要这样做。这种守纪律和爱护东西的精神,是在他童年时代便养成的。成龙成凤

因为父亲献身教育事业,常年在外奔波,抚养孩子便成了母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母亲像一位乐队指挥,有节奏地指挥儿女。

每天早晨,孩子们还在梦乡时,母亲就起床浇花,准备早饭,然后轻轻地弹奏肖邦等名家的乐曲,孩子们渐渐养成了伴随琴声醒来的习惯。

每天临睡前,母亲总是拿着蜡烛检查孩子们的床铺,同孩子们谈话、讲故事,然后坐下来读书或弹钢琴。

父母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孩子们从小就自己照管自己,并且帮助大人干些家务。女孩子要注意使自己和小弟弟的服装经常保持整洁。

夏天,全家人聚在露天亭子里愉快地喝茶,大孩子拿茶炊,其他孩子搬椅子、拿茶具。喝完茶后,女孩子帮助母亲清洗茶具,男孩子搬走椅子。

在给花园浇水时,一个孩子抽水,其余孩子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大家愉快地劳动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亲的正直、宽厚、博学,母亲的慈祥、勤恳、稳重,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温馨的家庭,为孩子们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方便的条件,给孩子们踏上人生征程提供了良好的起点。

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列宁和兄弟姐妹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辜负父母的栽培。

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在彼得堡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了民意党,成为刺杀沙皇的英雄。

姐姐安娜是俄共(布)著名活动家和职业革命家,曾多次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1898年,她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届莫斯科委员会委员,协助列宁出版了大量著作,参加编辑《前进报》、《女工》、《织工》、《无产阶级革》等多种报刊。

弟弟特米特里是一位医生,1900年参加《火星报》组织,曾在图拉、基辅、辛比尔斯克等地从事革命活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央委员会的代表,1917年任塔夫利达省党委会委员。十月革命胜利后,任克里木临时工农政府副主席,在莫斯科卫生人民委员部、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

妹妹玛丽亚17岁就参加革命,1903年秋在党中央书记处工作,编辑过《火星报》、《工农通信员》、《真理报》。十月革命后曾任联共(布)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苏联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兄弟姐妹中,列宁对祖国的贡献最大,举世瞩目,尽人皆知。

不幸的是列宁的大妹妹奥丽珈虽然聪明过人,却因患传染病过早去世,未有建树。

父亲伊里亚由于过早地于1886年去世,没有亲眼看到儿女们成龙成凤。

伊里亚在世时,邻里和朋友十分羡幕他,说他的孩子个个聪明、听话、懂事。对此,伊里亚感到十分满足和自豪,曾对儿女们做过这样的评价:“我没有不称心的孩子,但他们各不相同。”

伊里亚把自己的孩子根据其特点分成三对,每—对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说:“第一对——亚历山大和安娜,他们有本领、有才华,将来会大有成就;第二对——列宁和奥丽珈,这是我最喜欢的—对,他们将会胜过哥哥和姐姐,前途更加远大;第三对——德米特里和玛丽亚,他们也很有才干。”

知子莫如父,父亲的评价是中肯的。

三、中学时代

进入古典中学

列宁自幼聪明,父亲常常教他认字。

列宁一家保持着让孩子们自觉读书的习惯,父母给孩子们选择读物并给予指导。列宁自幼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终其一生。

列宁将近5岁时,跟母亲学会了朗读。列宁非常喜爱朗读,常和与他同时学会朗读的妹妹奥丽珈高高兴兴地读着父亲买来的儿童书刊。接着,他们又读起俄国历史故事来,并开始背诵诗歌了。

出乎意料的是列宁太聪明了,自学能力极强。不久,他竟能长时间地躲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了。

父亲的藏书极多,内容丰富,物理、数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方面的书应有尽有。

列宁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无书不读。他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还把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当作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没有上过小学,1878年,列宁想直接上中学读书。父亲也主张早一点让列宁上学,这样可以让他早些学会劳动,增强自律性。

为准备中学入学考试,列宁得进预备班。但是,在中学四年级读书的哥哥亚历山大反对过早地给列宁套上学校的羁绊,毫无益处地每天在教室里坐到下午3点钟。列宁也不愿意上预备班,而愿意跟老师业余学习。

父母商量后,同意这样做。

列宁先是跟一个男教师业余学习,只学了几个星期,因为距家太远,便换了一个离家很近的市立学校的女教师,由她来指导列宁学习。

列宁爱读书,父亲常像教哥哥、姐姐那样,要列宁在学习上坚忍不拔,要正确、细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列宁十分听话,这对列宁很有帮助。

列宁每天去女教师那里一小时,偶尔两小时,时间是在女教师上课之前,或在女教师空闲时间。一般都是上午九时到十时,这个时间里学校正在上圣经课、手工或图画课。

列宁从小就极其敏捷,总是飞跑着去女教师那里去上课,从不耽误。

在秋天转凉的早晨,母亲想给他穿上大衣,可是一转眼,他已经不见了。母亲探头向外张望,打算把他叫回来,发现他已经飞快地拐进胡同里去了。

不久,父亲检查列宁的读、写、算的状况后,认为列宁即使在家自学一年,不经过预备班和老师的帮助。也能成为正式的中学生了。

1879年8月,九岁半的列宁被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录取了。

列宁穿上学生制服,硬硬的领子顶着下巴,八个银色的钮扣一个紧挨着一个自上而下整齐地排列着。

列宁望着镜子里的自己,高兴极了。他很喜欢这套制服,因为他太爱读书了。

母亲拉着列宁的手,送他去学校。一路上,母子别提多兴奋了。

在教师的率领下,新生排成两行到学校大礼堂去作祷告。

祷告后,列宁的学校生活开始了。

辛比尔斯克中学实际上是一所贵族学校,贵族及官吏子弟占该校学生的52%,占9%的乡村学生都是能够交纳昂贵学费的富家子弟。列宁和他的哥哥之所以上这所学校,是因为他们是国民教育机关职员的子弟,可以免交学费。小编辑和小作家

在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列宁度过了从9岁到17岁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列宁家实行严格的作息制度。列宁上中学后,也和哥哥、姐姐一样,早晨7点钟准时起床,用冷水沐浴,收拾好床铺后就坐下来复习功课、预习新课,一直到母亲为上学的孩子准备好早饭和茶为止。

在列宁家,进餐是有严格的规矩的:一定要把桌上的饭菜统统吃光,一点也不许剩。喝完茶后,必须还要在饭桌旁边端端正正地坐上十分钟,以免饭后浑身热乎乎地,出门容易感冒,同时也是为了稳定一下情绪。

列宁虽然活泼好动,但他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的习惯,上课时总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加上他聪明绝顶,所以在课堂上就能很好地掌握教师新教的课了。

回家后,列宁几乎不用温习功课,很快就把作业做完,接着就玩起来,又是翻筋斗,又是打虎跳,妨碍了哥哥和姐姐的学习。

这时,父亲忙把列宁领到自己的书房去,检查他的功课,照着课本从头到尾仔细地考问他。列宁总是对答如流,令父亲十分满意。

父亲劝列宁在学习上要精益求精,要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为了让精力充沛的列宁课后有事做,父亲要孩子们编一本手写的家庭杂志——《星期六》。于是,列宁从9岁起就用笔名“库贝什金”在杂志上写故事。

每逢星期六晚上,孩子们当着父母的面朗诵自己的作品。

列宁写的故事最多,也写得最好,大家都喜欢听他写的故事。

这样,列宁便成了世界上年纪最小的编辑和作家了。

父亲不但教育列宁专心致志地学习,还总是亲自检查他的作业。

父亲终日勤奋工作,为列宁树立了榜样,对他起到了很好的影响作用。

列宁继承了父亲的高贵品质,长大后有毅力,全心全意献身于工作,精力充沛,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范文

在古典中学,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完。

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作文题后,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接着,他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他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然后,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改好后謄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画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这所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写得好,总是把列宁的作文作为范文贴在墙上,或读给大家听。他还在班上说列宁遵守古人的明训:言简意赅,希望大家都遵循这一点。

当需要了解有关文献时,列宁就到卡娅姆津图书馆去。在这个图书馆里有他家三张押金为15卢布的借阅证。

这所辛比尔斯克唯一的图书馆离古典中学不远。图书馆只有一个相当大的藏书室,同时又是阅览室。列宁在那里找到他所需要的书,并把需要的内容记下来。

这种对一切工作细心准备的作风成了列宁终身的工作特征。后来,每写一篇社论、文章或作一次演说,他总是先写一个大纲。他写一本小册子或一本书之前,要起草几次,一次比一次详细,一次比一次精确。他细心地编辑必要的引文、数字和材料。

这所中学的校长是列宁父亲的好朋友。列宁的哥哥行刺沙皇未遂牺牲后,沙皇政府决定驱逐列宁,不许他在中学读书。由于校长被列宁的天才征服了,于是他向沙皇政府报告说列宁是国家难得的奇才,并以身家性命为列宁作保,列宁这才得以继续留在学校里读书。

这位校长很喜欢列宁的作文,给他打的不是普通的“五分”,而是“五加”。他见到列宁的父亲或母亲时,总是夸奖列宁。他说列宁的作文肯用心思,很明显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还说列宁的作文条理清楚,思想丰富,语言简练、明确。小小翻译家

列宁所在的学校属于“古典中学”一类。教育部特别注意在这类学校中肃清“罪恶的自由思想”,严防学生沾染“虚无主义”和“有害思想”,极力让学生埋头钻研希腊文和拉丁文等古典语文。

教学大纲要求古典中学的学生死记硬背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语法,还要与俄文进行枯燥无味的互译。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博物、文学、普通历史所占的课时数少得可怜。

同全国一样,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受到沙俄警察的监视,任何进步思想都受到排斥。学校除了向学生灌输信奉上帝、忠于沙皇等传统思想外,主要是教神学、宗教、希腊文和拉丁语等课程。这显然是为了培养顺民,从思想上控制国民。

一个人如果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就会变成一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奴才。为此,列宁曾气愤地说:“学校的课程安排得极不合理,尤其是神学和宗教课程竟要学8年,简直是浪费青年的大好时光。”

希腊文和拉丁文极难学,但聪明的列宁一学就会,而且学得十分认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学会了希腊文和拉丁文,他才有大量的时间读课外书。

列宁学习成绩优异,但并不独善其身,而是极其乐于助人。

列宁在班上与同学的关系处得非常好,他常给同学讲解难题,反复讲解他们弄不懂的地方,帮助他们校正误译之处,帮助他们修改作文,愿意让大家都得高分。为此,他常常提前半小时到校,帮助那些学不好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同学,把他们译不出来的地方给译出来,有时也为他们解释复杂的语法。

列宁走在全班的最前面,并乐于帮助别人前进,因此全班同学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天,拉丁文教师在课堂上叫学生把俄文翻译成拉丁文,可一连叫了12个学生,谁也翻译不出来。这些学生面红耳赤地站着。如果没有人翻译出来,他们是不能坐下的。

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站了起来,都默不作声,因为他们不会翻译。渐渐地,班里有近半数的人都站起来了,一个个沮丧地喘着气。

这时,大家都希望老师快点叫列宁,而老师只是看了列宁一眼,越过他去叫别的同学,结果还是不会翻译。

最后,老师不得不叫列宁了。列宁站了起来,流利准确地把俄文翻译成拉丁文了。大家都轻松地喘了一口气,被允许坐下了。

同学们都称列宁是他们的“救命人”和“备用辞典”。

列宁流利地翻译了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斯和希罗多罗,罗马作家西塞罗和采里·恺撒、历史学家朱维,诗人维吉尔和贺拉斯、奥维得·纳庄的作品以及荷马、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这是连大学教授都很难做到的事。这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啊!热爱读书

列宁学习神学、宗教和拉丁语课程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阅读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赫尔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国民主主义者和进步作家的作品了。

列宁喜欢读有关生活和人的好书,但他还得拿出时间来背会希腊文和拉丁文,早点背会了,就可以早点去读好书。他珍惜每一分钟,为了更好地掌握教科书中枯燥的部分,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学。

在中学学习的四年中,列宁得了四张奖状,可谓年年必得。凡是应该学的,他都学得非常好。

列宁是卡娅姆津图书馆的常年读者,有时间就去借书。可是图书馆藏书有限,渐渐地,列宁把这座图书馆里的好书都读了。

为了能找到需要的书,列宁不得不经常向同学借。他的同学阿波隆有一个很大的书库,列宁是这个书库的常客。

阿波隆是辛比尔斯克著名建筑师的孙子,独自一个人住在厢房里。其中一间被用作书库,沿墙是一排高大的书柜,上下全是书。

列宁一到那书库,就什么都忘了。他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在小板凳上,不停地翻阅着,寻找他心爱的书,对任何呼唤全都置之不理了。

在寒假和暑假,列宁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果戈里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他先是醉心于果戈里,后来又迷上了屠格涅夫。列宁反复地把他们的作品读了好几遍。

果戈理是俄国19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作家,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果戈里和著名诗人普希金是好友,由普希金提供素材,果戈里于1836年发表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描写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度下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荒唐和反动。接着,又由普希金提供素材,果戈里于1841年完成《死魂灵》第一部,1842年发表。果戈理的《死魂灵》一问世,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它用似乎荒诞不经的故事来展现俄国当时的社会风貌。赫尔岑、别林斯基都给予《死魂灵》最高的评价,被誉为自然派的奠基人。《死魂灵》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五个地主集中起来写成讽刺典型,把他们推上历史的审判台,击中了帝俄专制制度的要害,形成这本书反对农奴制的鲜明倾向。

果戈理的创作与普希金的创作相配合,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俄国文学中自然派的创始者。他对俄国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极大,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他为“俄国散文之父”。屠格涅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杰出作家都受到果戈理创作的重要影响,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期。

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成书,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屠格涅夫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语言简洁、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俄罗斯伟大作家的文学作品加深了列宁对俄国社会的了解,激发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促进了革命思想的形成。

渐渐地,列宁开始喜欢读政论文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好越来越强烈了。特别是在乡下度暑假的时候,他总是要阅读大量的政论文章,并且在笔记本上写下密密麻麻的摘录。

在众多的政论家里,皮萨列夫的一生成了列宁坚韧不拔、忠贞不渝为理想而献身的榜样。

皮萨列夫是俄国政论家、文学批评家,186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文史系。

这位大无畏的政论家在参加文学活动初期就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刑讯室里,他勇敢地向专制制度挑战。他在拘留四年不予审理期间,利用一条条窄纸片——监狱发给的书籍的页边,用小字写出了一篇篇揭露性文章。他的母亲每次探监时,把写好的纸片藏在鞋里带出狱去,转交到指定的地方发表。

列宁读书越来越多,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办?社会这么黑暗,该怎么办呢?

聪明过人、理想远大的列宁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为“怎么办”找到答案。

有一天,列宁发现一个同班同学好像有革命情绪,便决定和他谈谈,并且约好了到维斯亚加河边去谈,但结果没有谈成。原来,这个同学一开始就谈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能过上舒服的生活,如何可以升官发财?列宁想:一个只想升官发财的人,绝不是一个革命者。因此,扭头便走,没有和那个同学谈。父亲去世

1886年1月24日,列宁家里发生了不幸,父亲伊里亚因患脑溢血突然去世,终年55岁。

孩子们对父亲的离去万分痛苦。有时,列宁晚上从图书馆回来,看到父亲书房里亮着灯,脑子突然闪过愉快的念头:“爸爸回来了!”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错觉。这时,列宁更加痛苦了。

父亲去世了,母亲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把一半房子租出去。列宁和小弟弟搬到母亲的卧室去住,亚历山大的东西也搬过来,保姆搬到安娜房间里去住。钢琴挪到餐厅里,餐厅门口放着父亲的书橱。

这样,便腾出四个大一些的房间租了出去。两天后,房客们庆祝乔迁之喜,传出阵阵的欢笑声。列宁听到笑声,在家里待不下去了,于是出门久久地在街上徘徊,想借此减轻内心的痛苦。但是,他又担心亲人们听到别人的欢笑声更会感到揪心的痛苦,于是,他又回到家里来。

列宁在父母的熏陶下,变得十分高尚。即使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也没忘了帮助别人。

楚瓦什学校的教师奥霍特尼科夫通过别人,想请列宁帮他学习古代语。奥霍特尼科夫很有天赋,全部中学数学课程他全自学完了。但是,他并不满足,还想通过中学毕业考试后再考大学。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学的,但他就是对付不了古代语,因为自学古代语是非常困难的。不过他很有毅力,便请古典中学校长为他推荐一个高年级学生辅导他学习古代语。校长立即想到又有学问又乐于助人的列宁,于是便推荐了他。

校长特地向列宁说明,奥霍特尼科夫薪水很低,又是个有家的人,因此没有能力付辅导报酬。虽然列宁由于父亲刚刚去世,极其缺钱,但他还是不假思索地说:“行,我同意。”

于是,中学七年级学生列宁成了学校教师奥霍特尼科夫的辅导教师。列宁除每星期三个晚上给他讲授外,还尽量使他对古老的、早已僵死的语言产生兴趣。在列宁的谆谆教导下,奥霍特尼科夫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便学完了八年中学的古代语课程。

父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彼得堡读书的姐姐安娜不愿离开母亲,她在寒假过后仍待在家里。后来,她认为还是应该在冬天结束之前,到彼得堡去继续她在高等女子学院的学业。在那里,三年都要考拉丁文,这是她所在的历史语言系的必修课。而这个学校的拉丁文教得枯燥无味,安娜和其他许多同学一样不愿意学。安娜希望放假在家的时候能补一补拉丁文,但父亲去世后却没能学起来。她想:如果列宁能像帮助奥霍特尼科夫那样帮助她的话,那她无疑会很快地取得进步。可是她又不好意思跟列宁说,列宁还是个不满16岁的中学生,而她还差一年就要成为高等女子学院的毕业生,已经22岁了。如果列宁除了辅导奥霍特尼科夫外,再给她上课的话,那他什么时候做自己的功课呢?他还有一年就中学毕业了,功课也不少。为此,安娜十分忧郁。

列宁终于发觉了姐姐的难处,表示愿意帮助她。安娜怀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能学完教学大纲上要学习两三年时间的东西呢?列宁安慰她说,学校教学是例行公事,成效较差,而有自觉性的学生可以抛开教学大纲,用自己的计划取代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学会很多东西的。在列宁的鼓励下,安娜那种局促不安的情绪很快消失,轻松地学起来了。

春天,安娜回到彼得堡,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拉丁文考试。

初夏,安娜和亚历山大一起回到辛比尔斯克度暑假。

列宁带着极大的兴趣翻阅哥哥带回来的书,看得津津有味。《俄国农民起义史》、《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的俄国社会运动》、《英国文明文》、《欧洲思想发展史》等书让列宁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东西。

列宁家在遭到父亲去世的不幸之后,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母亲认为不应该沉湎于悲观绝望中,应当振作起来,为孩子们活着。好在孩子们走的都是正路,再过一年,亚历山大就要大学毕业,成为家庭的可靠支柱了。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即1887年3月13日,亚历山大和安娜因参加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了。革命的哥哥

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1866年,比列宁大4岁。

列宁的哥哥在童年时代爱看《儿童读物》杂志,这让他从小迷上了自然科学。当他升入中学六年级时,就决定独立研究生物学和化学。他为了挣钱购置一些最普通的化学仪器,如蒸馏瓶、烧瓶、试管等,就去当家庭教师。

亚历山大请求父母把厢房里的一个单独的小厨房给他作实验室,他要根据门德列也夫的著作开始系统地研究化学。既然他对科学感兴趣,父母就同意了。

古典中学里没有化学课,亚历山大完全靠自学去研究。

1883午6月1日,亚历山大中学毕业,获得了毕业文凭,上面写着:“鉴于亚历山大品行可嘉,学科成绩优异,特别是拉丁文和数学更为突出,教务委员会决定授予该生以金质奖章。”

父亲主张让亚历山大去喀山大学就学,因为他自己曾在喀山大学上学,而且这所大学具有优良传统,一些名人都曾在这所大学读过书。再者,喀山大学离家近,那里还有亲戚。

但是,亚历山大要求去彼得堡大学读书,那里聚集着许多科学家。父亲最后让步了,他谅解儿子想去彼得堡大学读书的意愿,彼得堡大学毕竟是俄国最好的大学。

亚历山大觉得去彼得堡之前应当帮助父亲减轻一点家庭负担,他接受了辛比尔斯克商人斯卡奇科夫的邀请,决定整个夏天都到他家去帮助他的两个儿子准备补考,酬金是很不错的。父母听说后,不让亚历山大去挣钱,因为他很快就要到彼得堡去了,大家要他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好迎接新的学习生活。亚历山大只得作罢,不去辅导富商的孩子了。

安娜在玛丽亚古典中学毕业时获得了最高的嘉奖——一枚大大的银质奖章。但那时她患了伤寒病,没能立即到大学去学习。她恢复健康后,要求做些有益的事情来帮助家里。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只有父亲一个人有薪水。她要求父亲把她安排在随便哪所小学里当女教师的助手,等亚历山大中学毕业后,再和他一起到彼得堡去继续学习。现在,安娜将和亚历山大一起去彼得堡,她要在女子高等学院学习。

为此,父亲高兴地说,我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好样的。

父亲对亚历山大很放心,他走的是正路。他严肃认真,善于思考;他沉着冷静,会选择可靠的朋友。他很谨慎,不说任何多余的话。这些,都是他的优点。

而列宁有男孩子好斗的激情,他的性格还没有定型。父亲希望他再过三四年能变得像哥哥那样。

安娜年龄稍大一点,她很稳重,也很聪明。

总之,列宁家里的一切都很顺利,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没有出过差错。

1884年,亚历山大回家休假,他把8个月里结余的80卢布交给父亲。父亲每月给他寄40卢布,供他和安娜使用。亚历山大每月收到钱后就存10卢布。他曾在去彼得堡之前,后来又在家信中多次说不要给他那么多钱,他说他和安娜每月有30卢布就够用了。父亲还是每个月给他们40卢布,现在他把余钱带回来,这使父亲吃了一惊,感动得几乎要哭起来,他拥抱着儿子说:“谢谢!谢谢……”

亚历山大这次回来,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想借去看看,亚历山大说:“你还小,读不懂,以后再看吧。”

父亲对马克思的这部著作也感到好奇,很想读一读,但是没有时间。

1886年1月,列宁还不满16岁时,父亲不幸因脑溢血病故了。这对全家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全家还没有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另一个不幸又降临了。就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即1887年3月,列宁一向爱戴的哥哥,即将成为教授的亚历山大因为参与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被警察当局关押,不久便为革命牺牲了。

原来,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后,皇储继位,史称亚历山大三世,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

亚历山大三世倒行逆施,中断改革,加强君主专制,对社会自由化浪潮加以遏制。

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之初,就颁布诏书,规定了一系列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还加大了对罢工、游行等活动的惩罚,人民稍有反抗即施以酷刑,对革命运动实行高压政策。鉴于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是自由思想的策源地,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亚历山大二世给予大学的自治权利。

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自1861年以后开始的许多具有进步倾向的改革,禁止车夫、仆役、洗衣妇、小店主的子女上中学,扼杀国民教育,剥夺教务会议选举校长和教授的权利。亚历山大三世这一系列开历史倒车的做法令俄国有识之士大失所望。

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统治加深了社会矛盾,为最后通过暴力革命和内战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为了拯救俄罗斯,民意党人计划在1887年3月1日这天刺杀亚历山大三世。不料,警察机关及时察觉了他们的活动,在他们的计划开始实施前逮捕了所有刺杀行动的参与者。经法庭判决,所有参与者被判绞刑,其中就有列宁的哥哥。

在大学期间,亚历山大参加了民意党组织,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

俄国民意党是俄国民粹派的秘密组织,于1879年8月从土地和自由社中分裂而来。它的主要活动家有热里雅鲍夫、米哈伊洛夫、彼得罗夫斯卡娅等人。

民意党的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主张人民拥有土地的权利,拥护地方自治。民意党人的活动分为宣传活动和暗杀活动。他们非常重视在军队和工人中进行宣传,建立了工人和军官的民意党组织,力图把政治民主的变革思想普及开来。他们把暗杀沙皇作为主要活动之一,认为这将有助于进行建立自由制度的斗争。

1886年2月,亚历山大参加了彼得堡为追悼那些为解放农奴而斗争的作家们所举行的示威游行。接着,民意党人开始谋划刺杀专制的亚历山大三世。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准备用炸弹炸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他刚刚准备好,还未来得及行动,就不幸于1887年3月13日被捕了。

哥哥亚历山大和姐姐安娜被捕的消息是一个亲戚传到辛比尔斯克的,由于担心母亲过分悲痛,这个亲戚没有直接写信给母亲,而是写信告诉了母亲的一位密友、女教师卡什卡达莫娃。卡什卡达莫娃立即把列宁从学校里叫出来,把信给他看。列宁紧皱眉头,沉默许久。最后,他说事情很严重,结果可能对哥哥不利。

列宁反复考虑后,不得不把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母亲。他看见母亲听了之后,脸色都变了。

母亲当天就准备到彼得堡去。当时,辛比尔斯克没有火车,要坐马车先到塞兹兰再转乘火车,这一路必须有人同行。列宁到处为母亲寻找同伴,但哥哥亚历山大被捕的消息已传遍了辛比尔斯克,谁也不愿和他母亲同行。在这以前,母亲是人人赞扬的总监的妻子。而现在,以前时常来往的人都躲着列宁一家。母亲的悲伤和人情冷暖对列宁是个很大的打击,使他第一次看到了鼓吹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的怯懦和冷酷无情的真面目。

母亲去彼得堡后,列宁特别关心弟弟和妹妹。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悲痛,继续坚持学习。他变得严肃、沉默了,只有在弟弟妹妹面前才像以前那样有说有笑。

父亲去世后,亚历山大继承了父亲的贵族称号。几位身居要职的官员曾告诉他母亲说,如果他表示悔过,并请求沙皇予以赦免的话,他是可以保住性命的。但他拒绝说出密谋的底细,因此被法庭判处死刑,于1887年5月20日被处以绞刑,年仅21岁。

列宁听到这个噩耗后,在屋子里待不下去了。他跑到花园里,坐在长凳上,用手搓着火辣辣的太阳穴,从脸上抹去不轻易流出的眼泪。

列宁想父亲去世,哥哥遇害,尊严被侮辱,祸首都是这个残酷无情的黑暗世界,我要摧毁这个禁止言论自由、自由思想的专制制度,要为这一目的献出自己的一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