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7:56:30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

指导委员会总主编;张伯礼,吴勉华,林子强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0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ISBN 978-7-5132-5702-2

Ⅰ.①中… Ⅱ.①张…②世…③吴…④林… Ⅲ.①中医内科学—中医学院—教材 Ⅳ.①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0030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39.5 字数859千字

2019年10月第1版 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702-2

定价 29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编纂翻译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

名誉主任

  王国强 邓铁涛 王永炎 陈可冀 路志正 石学敏

主  任

  于文明

副 主 任

  马建中 王志勇 李振吉 黄璐琦 王笑频 卢国慧 范吉平 王国辰 桑滨生

  严世芸

委  员(以首字笔画为序)

  于福年(匈牙利) 马业宜(Eric Marie,法国) 马克·麦肯基(Mark Mckenzie,美国)

  马伯英(英国) 王 华 王 键 王之虹 王守东(美国) 王省良

  王葆方(Ong Poh Hong,新加坡) 王 晶 戈拉诺娃·左娅(Zoya Goranova,保加利亚)

  尹畅烈(韩国) 本多娃·路德米勒(Bendova Ludmila,捷克) 左铮云 石 岩

  石桥尚久(Naohisa Ishibashi,日本) 叶海丰(Yap High Hon,马来西亚)

  白鸿仁(巴西) 冯学瑞 弗拉基米尔·那恰托依(Vladimir G.Nachatoy,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科兹洛夫(Vladimir Alexandrovich Kozlov,俄罗斯)

  弗雷德里克·卡瓦诺 (Frederico Carvalho,葡萄牙) 匡海学 吕文亮 吕爱平(中国香港)

  朱勉生(法国) 后藤修司(Shuji Goto,日本) 刘 力 刘 良(中国澳门) 刘红宁

  刘跃光 齐 凯(瑞士) 齐梅利(Laura Ciminelli,意大利) 许二平 汤淑兰(英国)

  孙庆涪(南非) 孙忠人 孙振霖 孙榕榕(阿根廷) 约翰·里德(John Reed,利比里亚)

  李一明(瑞士) 李占永 李玛琳 李秀明 李灿东 李金田 李锦荣(泰国) 杨 柱

  杨立前(马来西亚) 杨关林 吴勉华 吴滨江(加拿大) 何玉信(美国) 何树槐(意大利)

  何嘉琅(意大利) 伯纳德·沃德(Bernadette Ward,爱尔兰) 余曙光 宋钦福(墨西哥)

  张永贤(中国台湾) 张越平(越南) 阿·伊万诺夫(Ivanoff Arseny,澳大利亚)

  陈 震(匈牙利) 陈业孟(美国) 陈立典 陈立新 陈明人 拉蒙(Ramon Maria Caldduch,西班牙)

  范永升 林子强(Tzichiang Lin,澳大利亚) 林超岱 欧阳兵 迪特玛·顾·库莫尔(D.G.Kummer,德国)

  周 然 周永学 郑心锦(新加坡) 郑玉玲 单宝枝 宝乐尔(Zagdsuren Bolortulga,蒙古)

  孟凡毅(英国) 赵中振(中国香港) 赵英杰(新加坡) 郝吉顺(美国) 胡 刚

  胡 军(美国) 胡鸿毅 柯松轩(英国) 段光辉(越南) 洪 净 秦裕辉

  袁晓宁(加拿大) 袁景珊(波兰) 夏林军(匈牙利) 徐安龙 徐志峰(新西兰)

  徐宏喜 徐建光 徐春波 高秀梅 高树中 高思华 郭 末(Ovono Nkomo,加蓬)

  唐 农 陶丽玲(比利时) 黄立新(美国) 萨拉哈·伊萨(Salha Dan Gallou Issa,尼日尔)

  梅万方(英国) 梁慎平(美国) 维尔弗莱德·里根(Wilfried Legein,比利时)

  维塔金斯(Vitalijus Naumavicius,立陶宛) 彭代银 董志林(荷兰) 韩晶岩 窦春景(越南)

  熊 磊 蔡光先 阚湘苓 颜春明(葡萄牙) 潘 平 薛长利(Charlie Xue,澳大利亚)

  戴京璋(德国)

总主编

  张伯礼

副总主编

  石学敏 王 键 李灿东 范永升 吴勉华 林子强(澳大利亚) 梁繁荣 王庆国

  郝吉顺(美国) 朱勉生(法国) 赵中振(中国香港) 李 冀 罗颂平 胡鸿毅

编委会(以首字笔画为序)

  丁 樱 于天源 马 健 马 融 马伯英(英国) 马晓峰 王 卫 王之虹 王玉兴

  王金贵 王学岭 王维祥(荷兰) 王瑞辉 毛静远 左铮云 石 岩 田金洲

  白效龙(Eric Brand,美国) 冯 立(Jessica Li Feng,新西兰) 年 莉 朱小纾(澳大利亚)

  刘明军 刘炽京(澳大利亚) 齐 聪 汤淑兰(英国) 许 华 孙外主(中国香港)

  约翰·斯科特(John Scott,美国) 苏 颖 李征宇 李赛美 杨 宇 吴 山

  吴滨江(Ben Wu,加拿大) 何玉信(美国) 何建成 何新慧 张 帆 张 林(Tony Zhang,澳大利亚)

  张 琦 张 晔(美国) 张大伟 张再良 张庆祥 张国骏 张国霞 张炳立

  陈业孟(美国) 陈家旭 陈蔚文 范东明(美国) 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金 华

  周春祥 周语平 周祯祥 郑玉玲 郑洪新 赵英杰(新加坡) 赵凯存(英国) 胡冬裴

  钟赣生 姜德友 洪 两(新加坡) 秦济成(Ioannis Solos,希腊) 秦艳红 袁肇凯 顾一煌

  高树中 郭永洁 唐德才 谈 勇 黄家诏 阎 颖 梁思东(John Paul Liang,美国)

  梁慎平(美国) 韩新民 路 玫 翟双庆 熊 磊 薛博瑜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冯学瑞

副主任

  阚湘苓 单宝枝 王建军 江 丰

翻译委员会

顾问团

  谢竹藩 方廷钰 魏逎杰(Nigel Wiseman,英国) 朱忠宝 黄月中 黄嘉陵 李照国

  白效龙(Eric Brand,美国) 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王 奎 摩耶·萨顿(Maya Sutton,美国)

  汤姆·斯宾瑟(Tom Spencer,美国)

主译者(以首字笔画为序)

  王雪敏 扎斯洛斯基·克里斯多夫(Zaslawski Christopher,澳大利亚)

  布莱安·格拉肖(Brain Glashow,美国) 田海河(美国) 白效龙(Eric Brand,美国)

  邝丽诗(Alicia Grant,英国) 冯 立(Jessica Li Feng,新西兰)

  托马斯·霍奇(Thomas Hodge,美国) 巩昌镇(美国) 朱小纾(澳大利亚) 朱燕中(美国)

  刘 明 汤姆·斯宾瑟(Tom Spencer,美国) 汤淑兰(英国) 孙 慧

  劳拉·卡斯蒂略(Laura Castillo,美国) 克里斯·杜威(Chris Dewey,美国) 李灿东

  李玲玲 李爱中(加拿大) 李照国 克莉丝汀·韦斯顿(Kristin Weston,美国)

  杨卫红(Angela Weihong Yang,澳大利亚) 何玉信(美国) 何叶博 佟 欣(美国) 陈 骥

  陈云慧 陈业孟(美国) 范延妮 林 楠(美国) 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凯思琳·多德(Kathleen Dowd,爱尔兰) 单宝枝 赵中振(中国香港)

  赵吉福(美国) 郝吉顺(美国) 柳江华(美国) 段颖哲(Azure Duan,美国)

  秦济成(Ioannis Solos,希腊) 莱斯利·汉密尔顿(Lesley Hamilton,美国) 郭 平(中国香港)

  唐聿先(Robert Yu-Sheng Tan,加拿大) 黄立新(美国) 梁思东(John Paul Liang,美国) 韩丑萍

  雷勒·尼尔森(Leil Nielsen,美国) 路玉滨(美国) 詹姆斯·贝尔(James Bare,美国)

  摩耶·萨顿(Maya Sutton,美国)

翻译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单宝枝

副主任

  江 丰 李玲玲

出版人

  范吉平

出版项目总协调

  范吉平 李秀明 李占永 单宝枝 芮立新

总责任编辑

  单宝枝

中文责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 洁 马晓峰 王 玮 王 琳 王利广 王淑珍 田少霞 华中健 邬宁茜

  刘 喆 农 艳 李占永 李艳玲 肖培新 张 岳 张 晨 张 燕 张永泰

  周艳杰 单宝枝 郝胜利 耿雪岩 钱 月 徐 珊 黄 巍 韩 燕

英文责编

  单宝枝 欧阳珊婷(Shelley Ochs,美国) 克里斯·杜威(Chris Dewey,美国) 陈云慧

  何叶博 摩耶·萨顿(Maya Sutton,美国) 汤姆·斯宾瑟(Tom Spencer,美国)

  郝吉顺(美国) 何玉信(美国) 耿雪岩

封面设计

  赵晓东 中国北京兰卡电脑彩色制版有限公司

装帧设计

  中国河北九易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医内科学》编委会

主 编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

  吴勉华(南京中医药大学)

  林子强(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

副主编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

  郑玉玲(河南中医药大学)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

  薛博瑜(南京中医药大学)

  毛静远(天津中医药大学)

  石 岩(辽宁中医药大学)

  何玉信(美国奥斯汀中医学院)

  张 晔(凤凰中医研究院)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健(长春中医药大学)

  王 颖(浙江中医药大学)

  王天俊(东伦敦大学)

  毛静远(天津中医药大学)

  石 岩(辽宁中医药大学)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

  许庆友(河北中医学院)

  吴勉华(南京中医药大学)

  何玉信(美国奥斯汀中医学院)

  冷 伟(陕西中医药大学)

  张 晔(凤凰中医研究院)

  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

  林 琳(广州中医药大学)

  林子强(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

  周亚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郑玉玲(河南中医药大学)

  赵莉娟(山西中医药大学)

  荣 震(广西中医药大学)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

  秦建增(南方医科大学)

  徐厚谦(甘肃中医药大学)

  黄礼明(贵州中医药大学)

  黄种钦(新加坡中医学院)

  蒋士卿(河南中医药大学)

  谢春光(成都中医药大学)

  滕 晶(山东中医药大学)

  薛汉荣(江西中医药大学)

  薛建国(南京中医药大学)

  薛博瑜(南京中医药大学)

  衡先培(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术秘书

  阚湘苓(天津中医药大学)序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健康观念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促进健康保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中医药海外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但是中医药教育在海内外的发展并不平衡,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遵循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编写一套供海内外读者学习使用的中医药教材,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即将付梓问世。本套教材发轫于2008年,两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立项支持,由张伯礼教授担任总主编,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平台,汇聚海内外专家,遴选海内外范本教材,进行诸章节的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制定编写大纲,数易其稿,审定中文稿。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支持下,遴选了具有丰富的中医英语翻译经验、语言造诣高并熟知海外中医教育的海内外专家对此套教材进行了翻译和英文审校。十年磨一剑,细工出精品。编者们将本套教材定位于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师,重点阐述了国外常见且中医药确有疗效的疾病防治,有利于全面、系统、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学,堪称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典范之作。

欲诣扶桑,非舟莫适。本套教材的出版,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培养中医药人才,有助于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世界民众健康,必将在世界中医药教育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2018年7月于北京前 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致力于引领和促进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世界中医药人才的规范培养。早在成立之初,就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领导下,组织海内外专家分析世界中医药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世界中医药教育的建议与对策。起草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草案)》,2009年5月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第四次理事会认真论证和审议,发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 前)教育标准》。

世界中医学教育正在快速蓬勃发展。中医药课程是实现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但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各教育机构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差异较大,且核心内容不尽统一,故有必要确定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使世界各国(地区)中医教育机构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并启动“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译工作。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黄帝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共13个分册。

▍教材编译的工作基础

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指导委员会,审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与会专家对“编译原则和要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通过综合各位专家建议,于2012—2013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资助和参与下组织开展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外教材比较研究”;在充分分析、总结各国(地区)教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各课程研究团队组织起草了“课程教材目录和章节样稿”,并寄发到世界各国(地区)相关专家审议,收回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94条,涉及教材内容、语言翻译、体例格式等方面。秘书处组织专家根据研究结果对“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认真修订等。以上工作为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定位

当前本科教育仍是各学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主体。同时“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还应服从、服务于已发布的相关中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以及综合考虑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临床实际需要等。“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下简称“教材”)的适用对象定位为世界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同时兼顾研究生教育及中医医疗人员自修参考;教材的知识范围以满足培养胜任中医临床需要的准中医师为度,同时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知识延伸提供参考。读者对象为海外中医药院校的学员,海外中医药从业人员,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内地高校中医药英语班学员。

▍教材的编译原则

本套教材的编译坚持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等原则。

思想性。中医学历来重视思想性的传承,大医精诚、倡导仁爱,注重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仁爱思想,这是中医学医德修养的核心,也是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品质。

科学性。教材应正确反映中医学体系内在规律,中医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确切,符合传统文献内涵,表达简单、明确、规范,避免用带有背景知识的词句。中医学理论内涵植根于中医学理论发展史中,尊重中医学理论的传统内涵,才能正本清源,使教材体现稳定性和延续性。

系统性。系统承载中医学理论,完整构建中医学核心知识体系,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资源要求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循序渐进,做好课程间内容衔接,合理整合,避免交叉重复等。

实用性。教材着力服务于临床,阐释基本理论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内容主要选择中医的优势病种,以及被广泛应用的中药、针灸、推拿等处理方法,学以致用。实用性是教材的价值所在,在进行理论讲解时注重介绍各国(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治疗,经典课程的学习重视其临床指导作用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先进性。教材注重反映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引入经过验证的,公开、公认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内容,展示中医学的时代性特征。如温病学课程中介绍人类防治禽流感、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等研究的最新情况,针灸学课程中介绍了腧穴特异性研究进展等。教材的先进性是一个学科生命力的体现。

安全性。教材对治疗方法、技术的介绍重视安全性和临床实际,要求明确适应证、禁忌证。如针灸学课程中重视介绍相关穴位适应证、安全操作等,中药学课程介绍中药相关的科学炮制、合理辨用、明确剂量、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濒危禁用药物的替代品等,推拿学课程中介绍推拿手法的宜忌等。教材知识内容选择应以服务临床应用为基础,重视安全性,各种表达力争严谨、精确,符合各国(地区)法律要求。

规范性。教材统一使用规范术语,文字通俗易懂但不失中医本色,语言翻译做到“信、达、雅”,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中的规范表述,翻译力争达到内容的准确性与语言的本土化兼顾,同时还重视知识版权的保护。

普适性。教材服务于中医教学,内容经典,篇幅适当,外延适度,尽可能符合各国(地区)教学实际。在版式、体例、表达等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编写体例,避免大段叙述并及时进行小结。重视使用知识链接的表达方式,使教材版式活泼,在增加教材知识性同时不影响主体知识,如临床课程可适量链接增加西医基础知识,推拿课程增加介绍国外的整脊疗法等。加强图例、表格等直观表达方式的应用,简化语言叙述,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教材的编译过程

2015年,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译人员遴选条件,各国(地区)中医药教育机构专家积极申报,共收到推荐自荐表313份(境外89份)。最终确定教材主编28名、副主编64名。参与此套教材编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荷兰、希腊、日本、西班牙、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90人,其中59名境外专家中有26人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参加机构包括7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境内34个机构,境外40个机构。

2015年召开的“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主编会议和编写会议,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体编译要求,深入研讨和合理安排了各课程编委对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明确了教学大纲、编写大纲及相关课程交叉内容的界定,以及教材编译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等。之后又召开了主编进度汇报会和教材审稿会,经过20个月的辛勤努力,汇集世界中医教育专家智慧,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规范性、普适性”的第一套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于2016年10月召开的定稿会上定稿。

2016年10月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会召开,会上聘任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英文版主译。

主译人员的遴选是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翻译人员遴选条件,经推荐和自荐,充分考虑申报者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地位、影响力、权威性,以及地域的代表性,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认真研究,确定各课程教材主译49人,其中博士39人,硕士8人,本科2人。他们来自9个国家(地区),其中境外主译38人,美国就有24人参与此项工作,境内主译也大多具有海外教学经历,长期从事中医专业相关英语教学和翻译,经验丰富。

这套教材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抓住了中医药振兴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可为服务于中医药“走出去”,促进共建共享,推动中医药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崇高目标而作出贡献。同时,该套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有利于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也较好适应了全球范围内以“预防为主,维护健康”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适应了世界对中医药需求增长的形势。因此,本套教材必将有助于世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广泛地认识、理解和推广应用,惠及民众,造福人类。

书将付梓,衷心感谢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辛勤工作,群策群力,认真编译,保障了核心教材顺利出版发行。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天津中医药大学对本书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谢所有作出贡献的同道朋友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单宝枝教授为本套教材尽力颇甚,贡献尤殊!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总主编张伯礼2018年夏编写说明

本书为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26所开展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联合编写。本教材供世界母语为非汉语国家或地区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使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一门主要课程,是临床各科的基础。本教材是在比较研究国内外出版的各类教材基础上,按照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的。该教材以国内外若干版教材为基础,努力做到既汲取各版教材长处,又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改进;既注重继承性、连续性,又体现中医药的创新性。

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和辨证治疗方法。各论分八章,介绍66个常见病证及其附属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按肺系、心系、脑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各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调护、临证要点、名医经验、小结、古籍选录、文献推介、复习思考题等栏目。书末附中医内科常用方剂、医家信息、中医病名索引、西医病名索引及参考书目,以备查阅。

中医内科学属于临床学科,为此,教材的编写突出临床实用性。本书以辨证论治为重点,提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证治方药贴近临床,尽量选用临证切实可行、中医优势明显的内容。临证要点栏目将正文中不便安排,而临床中又具实用性、指导性的内容分段叙述。为了增强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临床实践性,本书设置了知识拓展、名医经验和医案分析。古籍选录和文献推介则选择代表性古今文献,有利于扩展学生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编写体例上,借鉴国外教材,采用条分缕析形式,使用图、表,便于学习者阅读。

本书的编写分工见于各章节后的编者署名。全书由主编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负责统稿审修。在筹划、审定、统稿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田金洲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阚湘苓教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教材恐有疏漏之处,恳请各院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提高。编者2016年10月总 论一、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

中医内科学研究的疾病范围很广,古称“大方脉”,可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涉及的伤寒、温病等病证,由外感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主要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病证,其病因包括外感、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主要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和辨证论治。外感病与内伤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疾病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邪气亢盛或邪气稽留、迁延日久又可导致或加重内伤疾病。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成为独立的学科,部分急症则归入中医急诊学。

本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证规律。全书以讨论内伤病为主,涉及部分外感病,按脏腑、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中医独特的生理系统分章,包括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八大类,其他如肿瘤等与中医内科学相关的内容则分散其中。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各类疾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探讨发病机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为人类健康保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萌芽阶段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病的记载,如“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二)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全面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记载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机、治则、转归、传变及预后等理论方面加以论述。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临床证治规范,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充实阶段

自两晋至唐宋,中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与发展 在病因学方面,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著作,对很多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如明确提出“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生食猪牛肉;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在症状学方面,《诸病源候论》论及的病候已达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描述得详细、准确,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对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的论述,对中风、痹病、心痛、虚劳、脚气、水肿等内科疾病的辨证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

在治疗学方面,有些病证的治疗在当时已很先进,如晋代《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记载的内科病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备急千金要方》肯定了《神农本草经》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金匮要略》用白头翁治疗痢疾,并提出用苦参治疗痢疾、槟榔治疗寸白虫病、谷皮煎汤煮粥治疗脚气病等。北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政府颁行的内科方书,收集整理了大量治疗内科疾病的有效方药,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和成就。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时期,流派纷呈,在中医药学术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火热病机学说,治疗主用寒凉;张从正力主攻邪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论内伤而重脾胃,治疗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而主养阴。他们对临床病证和治疗方法的独到认识,丰富了中医内科学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四)成形阶段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这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很好总结,反映当时内科学术理论已成体系。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秦景明的《症因脉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等著作,对许多内科病证都有深刻的认识,如《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学说和《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等,对内科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贡献。

清代以内科为主体的医学著作纷呈,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杂病源流犀烛》《沈氏尊生书》等。此外,简明实用的《证治汇补》《医学心悟》《类证治裁》《医林改错》《血证论》等,均对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创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系列方剂,被后世广为沿用。温病学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巨大成就,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丰富了辨证论治内容,完善了内科热病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理论上已不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博采历代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发挥,完善了内科疾病的证治体系,使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更臻成熟与完备。(五)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起,中医内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组织了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工作,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编写出版了中医内科学专著,诸多医家著书立说,有力促进了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由黄文东、方药中、邓铁涛、董建华等编著的《实用中医内科学》,简明实用,对中医内科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脑系疾病从心系、肝胆疾病分离出来,独立成章,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分化,促进了脑病学科的发展。王永炎提出中风病病因证治,分风、火(热)、痰、瘀、虚;陈可冀主持的活血化瘀治则研究,丰富了心脑血管病治疗方法,促进了活血化瘀治则现代研究进展;吴以岭络病论治及系列方药发展了叶天士治络方法,开拓了络病研究领域。随着科技进步,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不断汲取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方法,中医内科学也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又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方法

疾病的科学分类,有助于归纳总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转归预后。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做了尝试。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黄帝内经》,按病因、病机、主症、病位进行分类,如“病机十九条”按病机、病位分类;“痹证”按病因、主症分类。《伤寒杂病论》则按病因病机把疾病分为伤寒和杂病两类。在此基础上,又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把伤寒病分为六大类;按脏腑病机将杂病进一步分类。《诸病源候论》按病因、病位、症状对各种疾病进行分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为分类依据,把疾病归属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张从正《三法六门》也按病因病机把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类。明代楼英《医学纲目》以脏腑为纲,另立伤寒一门,将伤寒以外的各种疾病均按脏腑生理学说分为五部分,分别归入相应脏腑。这些分类方法,综合起来有病因病机分类、病位分类、脏腑分类,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医家的学术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内科疾病本质的认识,为内科疾病分类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疾病分类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也加强了对其的研究,已研制出包括内科疾病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以中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家族(ICD),对临床医学疾病的科学分类起到促进作用。从指导临床实践出发,常用的内科疾病分类法主要有病因分类、病机分类、脏腑分类等。

以病因分类,内科疾病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所谓病因不仅指直接致病的因素,而且包括气血津液运行敷布失常及病理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据此,外感疾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所致;内伤疾病多由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敷布失常及病理代谢产物所致。

以病机分类,可把内科疾病分为热病和杂病两大类。杂病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内伤所致,另一类是外感所致。外感疾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分别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内伤杂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分别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重要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机分类则反映了各类疾病病理变化的一般特点,有助于掌握疾病的证候特征。病机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法的补充。这两种分类方法皆是以疾病的某种本质属性为依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某些共同规律,临床上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即是。

以脏腑分类,可将内科疾病按脏腑病位进行系统分类。这种分类是在病因、病机分类基础上进行的,其理论依据是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独特理论。它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不仅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脏腑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各个组织器官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气血津液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它们的生成、运行与输布,无不需要通过有关脏腑的功能活动才能完成;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又都以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经络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的联系通路,是气血津液的运行渠道,也是疾病传递的通路。内科疾病虽有多种,病理变化亦复杂多样,但其病理机制必然与脏腑功能的失调、经络通路的障碍,以及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的失常密切相关,故内科疾病主要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来进行归类的,例如肺主气,司呼吸,故凡肺失宣肃,呼吸功能异常的疾病,如咳嗽、喘证、哮病等归类于肺系病证;如痹病,系经络受邪,病在肢节,故归属于肢体经络病证类;又如虚劳,乃因气血津液阴阳虚衰所致,涉及脏腑较多,难以某脏腑归类,则归入气血津液病证。这样,以五脏为主,以脏统腑,辅以气血津液、肢体经络,对大部分内伤杂病进行分类。相比而言,脏腑分类较病因病机分类更能具体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

本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沿用在病因病机分类基础上的脏腑分类法,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八大类,即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四、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方法(一)脏腑辨证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而成的有机整体。故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特别是内伤杂病,脏腑最易受累,故脏腑辨证是内科疾病辨证的主要方法,应用最广。

1.肺与大肠病证辨治概要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又称“五脏华盖”,与大肠互为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通于秋气。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又为呼吸之通道,故外感病邪,常先犯肺。肺朝百脉而通他脏,故他脏有病或内伤为病,也常累及于肺。肺之病证,有邪实和正虚两端,邪实者,多为外邪所致,或寒闭,或热壅,或痰阻;若病久不愈,正气日虚,或为肺气亏虚,或为肺阴耗伤。

大肠上接小肠,下接魄门,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化糟粕,故大肠的病理主要表现在大便异常。一切热证,或肺失清肃,或肾水不足,均可导致便秘。另,凡脾胃虚弱,运化失健,也可影响大肠,导致传导功能失常。【常见病证】

肺系病证常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失音、鼻渊、鼻鼽、瘾疹、湿疹等;与大肠相关的病证常见便秘、泄泻。【常见症状】

肺病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咯痰、胸痛、咯血等;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便秘与泄泻。【辨治要点】

见表1。表1 肺与大肠病证辨治要点

2.心与小肠病证辨治概要 心居胸膈之中,心包围护其外,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主血脉,为生命活动的中心;又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通于夏气。心之本脏病多起于内伤,如禀赋不足,脏气虚弱,或病后失调以及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均可导致心阴虚或心阳虚。若思虑太过,气机郁结,津液凝聚,生痰化火,痰火上扰,或气滞脉中,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遏心阳,可出现心之热证和实证。临床常见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表现。

小肠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与心互为表里。小肠受盛胃中水谷,主泌别清浊。小肠之病,多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下传引起,心热也多移于小肠。一旦小肠为病,主要为浊清不分,转输障碍。【常见病证】

心系病证常见心悸、胸痹、心衰、不寐等。与小肠相关的病证常见腹痛、痢疾等。【常见症状】

心病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胸闷短气、心痛,或癫狂昏迷,或口舌生疮等;小肠之病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等。【辨治要点】

见表2。表2 心与小肠病证辨治要点

3.脑系病证辨治概要 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为奇恒之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灵机记性,并与精神活动有关。传统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但脑的病变不能完全归属于五脏之某脏,特将其独立出来。【常见病证】

脑系病证常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痫证、癫狂、颤证等。【常见症状】

脑系病症状常见头痛、眩晕、健忘、耳鸣,或表情呆滞,或㖞僻不遂等。【辨治要点】

见表3。

4.肝与胆病证辨治概要 肝位于右胁下,与胆相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通于春之气。肝与人的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情志抑郁,所欲不遂极易影响肝胆生理功能。外邪侵袭、饮食不洁,或久病累及,亦可致肝发生病理变化。肝之病证,有虚实之别。实证多见气郁、火盛,或寒邪、湿热等侵袭;虚证多以血亏及阴伤为主。

胆附于肝,主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胆之病证,多为火旺之证。【常见病证】

与肝胆相关的病证常见胁痛、黄疸、萎黄、积聚、臌胀、瘿病、疟疾等。【常见症状】

肝胆病证症状常见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或口苦发黄、惊恐失眠、耳鸣耳聋等。【辨治要点】

见表4。表3 脑系病证辨治要点表4 肝与胆病证辨治要点续表

5.脾与胃病证辨治概要 脾胃位于中焦,在膈之下,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通于长夏之气,与胃互为表里。外邪侵袭、饮食劳倦、情志内伤,或久病累及,皆可导致脾胃生理功能失常。脾胃病证,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病以阳气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不能统摄血液为常见。

胃主受纳腐熟,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变。同时以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为主要病机的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亦为多见。【常见病证】

脾胃系病证常见胃脘痛、胃痞、呕吐、呃逆、噎膈、腹痛、泄泻、便秘、痢疾、口臭、口疮等。【常见症状】

脾病症状常见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胃病症状常见胃脘痛、痞满、呕吐、嗳气、呃逆等。【辨治要点】

见表5。表5 脾与胃病证辨治要点

6.肾与膀胱病证辨治概要 肾左右各一,位于腰部,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通于冬气。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若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一有耗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尿液,即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为病,多见湿热之证。【常见病证】

肾与膀胱病证常见水肿、淋证、尿浊、癃闭、关格、阳痿、遗精、早泄、耳聋耳鸣等。【常见症状】

肾系病证症状常见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少经闭、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证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及遗尿、小便失禁等。【辨治要点】

见表6。表6 肾与膀胱病证辨治要点

7.脏腑兼病辨治概要 人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一脏或一腑发生病变时,不仅表现为脏腑本身的证候,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影响其他脏器发生病变。一般来说,具有表里、生克、乘侮关系的脏器,兼病容易发生;反之较少见。另外,由于胃、小肠、大肠是水谷运化过程中相连续的通道,病证发生时常相互影响,相互累及,故将其分列。【辨治要点】(1)脏腑兼病辨治要点:见表7。(2)胃肠病辨治要点:见表8 。表7 脏腑兼病辨治要点表8 胃肠病辨治要点(二)气血津液辨证

1.气病辨治概要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体之气,种类繁多,主要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生理功能,气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各种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气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气之病证较多,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百病生于气也”。临床辨证常据虚实进行分类,辨治要点见表9。表9 气病辨治要点

2.血病辨治概要 血行脉中,内贯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心、肝、脾三脏。若邪气干扰,脏腑失调,可导致血的生理功能失调,出现虚实寒热的证候。辨治要点见表10。

3.津液病辨治概要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濡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运行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肺、脾、肾三脏。津液的病变常见水液停聚和津液不足,辨治要点见表11。表10 血病辨治要点表11 津液病辨治要点(三)风寒暑湿燥火辨证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之邪,统称为“六淫”。临床还有一些因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致病特点的邪气,称为“内生五气”。

1.风 风性轻扬,善行数变,虽为春季主气,四时均可致病,故有“风为百病之长”说。风性主动,致病具有游走、动摇不定的特点。风之为病有外风、内风两类,辨治要点见表12。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凝滞,易出现筋脉拘挛和气血阻滞疼痛症状。寒之为病,亦可分为外寒、内寒两类,辨治要点见表13。

3.暑 暑从外来,系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为夏季主气,如《素问·热论》云:“后夏至日为病暑。”辨治要点见表14。

4.湿 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湿性重浊、黏滞,其病常缠绵留着,不易速去。湿亦有内外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5。

5.燥 燥邪致病,最易伤津,出现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症;燥邪又易伤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症状。燥有外燥、内燥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6。

6.火 火乃热之极,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火之为病,亦有内外之分,辨治要点见表17。表12 风证辨治要点表13 寒证辨治要点表14 暑证辨治要点表15 湿证辨治要点表16 燥证辨治要点表17 火证辨治要点(四)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六经病证辨治概要 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创立,以阴、阳为纲,经、腑为目,对外感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论治,辨治要点见表18。表18 六经病证辨治要点

六经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所属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六经辨证的内涵外延极为丰富,除六经本证外,尚有合病、并病、兼证、变证等,如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太阳与少阳合病的黄芩汤证,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小青龙汤证、兼内热烦躁的大青龙汤证,肺热壅盛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热迫大肠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所治的阳虚水泛证,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的痞证,茵陈蒿汤治疗的黄疸证,麻子仁丸治疗的脾约证,白头翁汤治疗的热利下重证,四逆散治疗的阳郁厥逆证等,虽可由外感引发,但内伤杂病更易发生。仲景《金匮要略》对杂病的辨证论治,巧妙地将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无论内伤、外感,病机相同,治疗方法方药即相同。

纵观其他名医大家,善用经方治杂病者不乏其人。当代很多中医学人,将法活方精的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辨证治疗,相关报道,屡见不鲜。

2.卫气营血、三焦病证辨治概要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叶天士所创立,揭示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按病变深浅轻重而划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病证。三焦辨证由清代吴鞠通提出,将外感温热病,尤其是湿温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旨在阐明温病之病变先后、病位深浅、邪正盛衰及传变规律,同时强调了温病的动态发展过程,辨治要点见表19、表20。表19 卫气营血病证辨治要点表20 三焦病证辨治要点

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虽为温病而设,但就其具体内容,均不离气血津精、脏腑阴阳。叶天士、吴鞠通两位大家,虽以温病辨证论治闻名,但究其学术思想全貌,对于内伤杂病的辨治亦成绩斐然。卫气营血,细分为四,粗分即二,叶天士《温热论》指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他把卫、气作为一个层次,与肺脏关联;把营、血作为一个层次,与心脏关联。说明叶氏对温病的辨治,非常重视脏腑气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络病的辨治。吴鞠通发扬叶氏之学,对于血分络病的治疗亦颇有见地。

现代临床研究亦表明,在继承基础上,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尤其对久病、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意义更为重大。

可见,无论六经辨证,还是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其外延内容丰富,在用于外感病辨治的同时可灵活广泛地应用于内科疾病的辨证治疗。五、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法则(一)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治疗过程中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指导意义。其内容可概括为平调阴阳、整体论治,权衡缓急、治病求本,动态观察、动中施治,医护结合、重视预防等。

1.平调阴阳,整体论治 阴阳平衡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阴阳失调则是人体病理状态的共同特征。所以平调阴阳当为治疗原则之一,治疗的目的是“以平为期”。平调阴阳有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两个方面。

由于人体既是由脏腑、经络以及形体诸窍构成一个完整有机体,同时又与自然界保持密切联系。因此,人体任何局部的疾病往往影响全身,治疗时单纯治疗局部是不够的,更应重视整体,调整失衡之阴阳、脏腑功能、气血关系,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天时、地理、体质等因素,采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2.权衡缓急,治病求本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亦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治病求本,是指对发病的根本原因予以治疗。“本”和“标”是相对的,如就正邪而言,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一般以祛邪为先;就疾病先后而言,新病、续发病是标,旧病、原发病是本,一般先治新病、续发病;就病情缓急而言,急者多为标,治标多为权益急救之法,待危象缓解,则应转为治本,以除病根。临床应该通过辨证分析认识疾病本质,明辨疾病标本,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法则,必须综合掌握、灵活处理“扶正祛邪”“正治反治”“治标与治本”等的关系。

3.动态观察,动中施治 无论外感内伤,其疾病过程均可分为不断变化发展和相对稳定的阶段,必须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处理。在临证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常法、主方,而且应随病情的变化调整治法方药。

外感病多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作为分期的阶段,内伤病一般按初期、中期、末期划分阶段,所以,既要熟悉某一阶段的特点,又要明了其转化规律,才能知常达变,随证施治。

4.医护结合,重视预防 疾病的治疗效果与调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精神、饮食起居、服药等方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可避免“食复”“劳复”等病情反复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针灸、推拿、拔罐、洗泡、贴敷等方法,增强治疗效果。

中医重视“治未病”,强调防患于未然,即预防为主。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预防为主,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二)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除了内服方药以外,还有针灸、推拿手法、刮痧、拔罐、药浴、水疗、熏蒸、气功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仍以在辨证基础上的内治法为主,常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法,简称“八法”。

1.汗法 亦称“解表法”,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1)适用范围:外感初期,以及水肿病初期、痹证、斑疹将透阶段。(2)具体运用:表实证者,宜辛温发汗,或辛凉发汗;虚人外感者,宜滋阴助阳发汗,或益气养血解表。(3)应用注意:①剧烈吐下后,以及汗家、淋家、疮家、亡血家等,都在禁汗之列。②应以遍身微似有汗为度,邪祛不伤正。不宜发汗太过,伤阳损阴,虚人表证尤需注意。③服药后宜避风寒,饮食宜清淡,暂禁生冷油腻厚味。④若有其他兼证,又当配用他法。如兼气滞者,配以理气;兼湿邪者,配以化湿;兼食滞者,配以消积。

2.吐法 是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使之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治法。(1)适用范围:痰涎壅盛,食积胃脘不化,恶心欲呕,或误食毒物尚留胃中等。(2)具体运用:可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或非药物吐法。(3)应用注意:①凡病情危笃,老弱气衰、失血、喘息不安、妊娠或产后,均为禁忌。②一般以一吐为限,不宜反复使用。③吐后稍俟方可进食。宜先进糜粥,禁食生冷硬物,且要慎避风寒。

3.下法 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治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