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课程代码:12656](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3:14:2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课程代码:12656]

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课程代码:12656]试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1 复习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①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

②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但受党内王明等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曲解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使革命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④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遵义会议后,他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合乎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⑤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a.中国的国情、党情和历史发展具体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相同,因此,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

b.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不仅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而且还因为它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a.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科学内涵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国情的发展和运用。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世界和中国政局变化的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

②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思想是在党内斗争和战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正确的思想,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①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②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倡导调查研究,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③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

④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

a.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

b.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并积累了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③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地研究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c.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策和策略理论。

e.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在思想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例如: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关于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又红又专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f.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在党的建设上,特别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强调党员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总结概括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

g.此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工作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①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②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

③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顶住了空前的压力,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住了政治风险的重大考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④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阐述,形成了一系列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③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内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把开展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思想路线的基础,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②1937年,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941年冬,毛泽东为延安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最简明、最精辟的概括。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会上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③1992年春天,为了排除当时存在的姓“资”姓“社”抽象争论等“左”的思想的干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同时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左”的思想的干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b.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②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④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发展理论。

③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2)党的思想路线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相联结,互相补充。

①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③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

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其表现为:(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a.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地研究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对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述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变化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策和策略理论。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在思想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例如: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关于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树立又红又专的思想;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在党的建设上,特别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强调党员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总结概括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

第七,此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工作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第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第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共同思想基础。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和根本指针。

4.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作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和现实进程中。具体分析如下:(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国情的发展和运用。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30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把开展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思想路线的基础,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②1937年,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1941年冬,毛泽东为延安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最简明、最精辟的概括。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会上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③1992年春天,为了排除当时存在的姓“资”姓“社”抽象争论等“左”的思想的干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同时它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排除各种“左”的思想的干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b.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c.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②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④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①含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基本内容

a.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发展理论。

c.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②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③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1 复习笔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侵略中国,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b.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

第一,外国列强入侵,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并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c.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程度世界罕见

第一,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实行的分割统治和地方军阀的割据,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近代中国人民面对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有: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与之前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比,其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最大。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十月革命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③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标志。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⑤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因而成为了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经过了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党的三次会议在理论上就确定了最高纲领、民主纲领。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表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已经初步结合起来。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的体现。(2)国共两党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了, 面对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革命面临的种种难题,总结各地斗争的经验教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延安整风运动促进了全党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党的团结统一和战斗力。(4)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作了多篇著作,特别是在1939年到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理论著作,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从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a.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b.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也是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它是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b.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剥削压迫的主要对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盘剥,日益走向破产和投落的境地。因此,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他们和农民都是工人阶级的基本依靠力量。

d.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其原因有:

a.实践证明,资产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中国工人阶级有着自己的特殊优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其残酷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所以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坚决彻底;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穷的革命力量;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高度集中在少数工业城市和一些大中型企业部门,便于团结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原因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后,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也不是立即建立社会主义,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c.中国革命的步骤

第一,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二,使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其内容是:(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①“无产阶级领导的”,就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②“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③ “科学”的文化,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倡导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④“大众”的文化,就是为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是最民主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在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正确方针。

②1927年9月,“三湾改编”确定了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随后毛泽东率领这支部队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代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③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的正式形成

①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书信,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丰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②1930年5月,毛泽东在《调查工作》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尖锐地批判了一味盲目执行上级指示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指明了方向。

③从1936年12月至1939年I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在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①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才有可能把农民主力军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红军和红军战争才能得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