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看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5:57:14

点击下载

作者:良石,宋璐璐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怎么看怎么办

糖尿病怎么看怎么办试读:

前言

PREFACE

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了继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发病率第二大国,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仍然在呈倍数增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然而,在如此严峻的现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与治疗率仅占30%左右。也就是说,有70%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

提起糖尿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无奈地摇摇头。的确,糖尿病近年来在世界上的“种种表现”,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们心中的苦痛无法用言语表达,以至于达到了谈“糖尿病”色变的地步。

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糖尿病还不能完全治愈。但是糖尿病患者经过合理用药等综合疗法,可尽量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将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健康生活的层面。而对于未患糖尿病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健康的生活原则,便可以将糖尿病拒之门外。

其实,糖尿病属于一种生活方式病,需要患者在正确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疗法与药物疗法相结合,以期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愿望。

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美国权威医疗机构每年的疾病调查报告均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乐观积极、沉着冷静地应对病情,那么便能有效地减轻病痛,控制病情的发展。王某今年还不到50岁,是某大型企业的业务主管。岁末年初,正当他和同事们准备为一年来的业绩好好庆祝一番时,年度体检报告出来了。王某被告知血糖值高,要进行复查。复查的结果是无情的,王某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与高高在上的血糖值相反,王某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很多,原本踌躇满志的他面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怎么也打不开思路……

当您手握血糖化验报告单,刚刚被告知患有糖尿病时,您可能先是怀疑,继而恐慌,然后是茫然失措。初诊糖尿病,出现这一系列情绪反应完全是正常的,但要尽快从中摆脱出来。因为此刻,您与糖尿病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而您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这场斗争的成败。

对待糖尿病要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要不重视,抱无所谓、听之任之的态度;也不必过于紧张,整日忧心忡忡,血糖稍有波动,就紧张得寝食难安。有些患者明明知道自己血糖高,但觉得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能吃能喝,于是,照样我行我素,胡吃海喝,该用药时不用药;也有的患者因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而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这样做实际上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其结果只会使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

尽管目前医学上对糖尿病还不能彻底根治,但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同样能享有与健康人一样的寿命。因此,正确的心态应当是:既来之,则安之;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您以前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就要通过自身学习,掌握糖尿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全面检查,正规治疗。

实际上,医学界对糖尿病的病因还没有彻底弄清楚,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彻底根治糖尿病。但是,通过服药对病情进行控制,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轻松地过正常人的生活。

为了帮助患者远离糖尿病的折磨,本书总结了糖尿病患者该怎么看,怎么办的真谛。本书分认识篇和治疗篇两个部分,认识篇通过分析患病原因、认识糖尿病、自我诊断、医疗诊断及常见误区等,告诉患者患了糖尿病,该怎么看;治疗篇介绍了糖尿病的新理念、药物疗法、中医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日常生活、心理疗法等,让患者成功控制糖尿病病情,像健康人一样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认识篇 糖尿病,你该怎么看

第一章 你为什么会患糖尿病

第二章 教你认识糖尿病第三章 糖尿病的自我诊疗第四章 糖尿病的诊疗第五章 糖尿病认识的误区第六章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Chapter 1第一章 你为什么会患糖尿病

遗传让糖尿病粘上你

糖尿病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在直系亲属中和非直系亲属中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两者相比,前者的患病率较后者会高出5倍左右,并且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还会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1.1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众多病因中的重要性为50%。有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前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单卵双生者的发生一致率达30%~50%,如一方患糖尿病而另一方在5年之内先后发生糖尿病的一致率为54%;双卵双生的1型糖尿病的发生一致率为零。随着科学家们对糖尿病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将会被进一步阐明。2.2型糖尿病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也有高度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病因中的重要性达90%以上。从调查中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25%~50%糖尿病患者有家族史。我国学者曾对17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其中一级亲属患糖尿病的占17.04%;另一项调查显示母亲患糖尿病的占15.04%,父亲患糖尿病的占7.13%,故女性遗传因素高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研究也充分证明其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美国科学家发现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基因突变有关,已发现十几种不同的突变基因类型。此外,临床上发现父母亲患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如果是同卵双胞胎,成年以后都发病的概率高达90%以上。但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后代都会得糖尿病,这说明遗传的并非是疾病的本身,而是容易患糖尿病的体质,即糖尿病的易感性。而这只是引发糖尿病的内因,只有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才能引发糖尿病。

换句话说,在同样外界环境条件下,有遗传基因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然而,却不能因此认为只要有家族病史的人就一定会患糖尿病。现在,大多数专家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而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只有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

饮食不当易患糖尿病

小王是某公司的销售员,也是家中的顶梁柱。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他每天都拼命地工作。辛勤的汗水没有白费,他的销售业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公司赫赫有名的金牌销售。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他却遇到了大麻烦,总是感觉口干、口渴,有时候,口腔内还有灼热的感觉,同时经常感到全身无力,困乏心悸。而且刚吃完饭没多久,他就感觉饥饿难耐了,体重也明显下降。最令他头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尿多,有时候与客户谈到关键之处,他急于上厕所,无奈之下,只能跟客户说对不起。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业绩直线下降。由于身体不舒服,他一回到家,就直接倒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妻子跟他说话,他也爱理不理,这让妻子感觉很委屈。原本小王觉得身体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他工作太累,压力太大了,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但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看着日渐消瘦的小王,妻子心疼极了,一直劝他到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最终,小王在妻子的陪同下到了医院。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医生说小王患上了糖尿病。小王觉得很难理解,自己的家人中并没有糖尿病患者,自己也不爱吃甜食,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医生分析认为小王的糖尿病是由于平时饮食不当而诱发的。为了让自己重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美满幸福的家庭,小王下定决心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在生活上注意调理和保养。就这样,不到3个月,小王的病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小王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大多数人都认为糖尿病应该是因为吃糖过多或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近几年来,饮食不当已成为诱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那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怎样预防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充分控制好盐的摄入量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血压。在平时的饮食中,控制好盐的摄入量成为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如果每天吃的饭菜过咸,进入体内的盐分太多,必然导致人体血液中的水分增多,进而血容量逐步增大。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人体的血压升高,而且也会损害肾脏。2.限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总量

日常生活中,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蛋白尿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导致身体不能充分吸收而在尿液中流失,反而造成人体缺少蛋白质营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宜摄入过多蛋白质。不管是早期或是晚期的糖尿病患者,都该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尽量少吃豆制品,可适量吃一些动物蛋白质。长此以往,既可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还可避免代谢废物产生。3.控制饮水量

多半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一个症状,就是有水肿发生。在出现水肿时不要惊慌,一定要对自己的饮食量加以控制。即便是夏天,作为糖尿病患者,喝水时要非常注意,避免喝水过多造成肾脏负担过重。在夏天的时候,糖尿病患者只需要把出汗所失的水分补充上就可以了。4.限制钾的摄入量

有心、肾等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在钾的摄入上也要多加控制。当然,不少糖尿病患者会主动限制钾的摄入量,那么到底自己的身体需要多少钾,这就需看每一个人的血脂高低了。每个人体内钾和钠的含量都不同,钠需要我们严格控制,而钾却不同,即便是在很低时,也非常容易流失掉。5.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所以就成了贫血症的高发人群。若在日常的饮食里适当补充维生素,包括叶酸等,就能够很好地预防贫血症的发生了。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食物的摄取上一定要非常注意,让自己远离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妊娠的“甜蜜”易得糖尿病

妊娠过程中,由于某些生理原因,一些怀孕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在妊娠后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将会下降。有一部分人就会因为此过程中的“甜蜜”而导致血糖升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常在妊娠的第24周左右出现,因为这一阶段的胎盘会分泌出一种减弱胰岛素作用的激素。不过,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随着妊娠分娩的完成,血糖浓度会很快回到正常水平。也有一部分患者血糖浓度会持续较高水平,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那些血糖浓度回到正常水平的妇女,在5年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会比常人高得多,因此,要经常做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遗传与肥胖症是诱发妊娠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有家族糖尿病史或者相对肥胖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一定要注意糖尿病的检查。从这一点来看,怀孕之后,吃得越胖对孩子越好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肥胖与糖尿病形影不离

在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中,肥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现在有部分儿童、青壮年1型糖尿病患者也存在严重的肥胖问题,但科学研究显示体型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的关系更加密切。

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中热量摄取过多或是进食过多,再加上活动较少时,食物中摄取的高蛋白质与高糖热类经消化吸收,血液当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就会逐渐增高,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肥胖者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胰岛素抵抗出现,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调节失常。更具体一点说,就是人在肥胖时,因为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降低,引发机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度降低以及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导致糖分的利用上出现阻碍,使血糖迅速升高,糖尿病就发生了。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以上情况。所以,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肥胖程度及类型都与其糖尿病发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中心型肥胖者,也称为腹型肥胖者,这类肥胖者其糖尿病的发病概率是很高的。

因此,人到中年之后,一定要尽可能将自己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这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病毒感染害你患上糖尿病

病毒感染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这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源之一。科学家在动物研究中证实,大多数的病毒能够直接侵入胰岛B细胞中,以至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又或者病毒长时间滞留于胰岛B细胞之内,刺激自身免疫系统,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引起体内淋巴细胞产生抗胰岛素细胞抗体,这样会使得胰岛细胞遭受严重的破坏,胰岛素的合成逐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此外,脑炎病毒、柯萨奇B病毒、心肌炎病毒等病毒感染之后还可以使长时间潜伏在体内的糖尿病病毒迅速增加,病情加重,逐步成为显性糖尿病。

在将近100多年的时间里,关于病毒感染诱发1型糖尿病的有报道,已经屡见不鲜。

精神因素也会诱发糖尿病

近几年来,中外学者研究认为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很大,大多数医学专业者都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的激素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承受精神应激较多的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脑力劳动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一项研究在18个月前后对一组调查对象进行跟踪检查发现,从18个月前的血糖检查正常者转变成糖尿病患者,在这18个月内遭受的精神刺激的强度明显增强。在新发病的人群中,受“人际关系问题”这类精神刺激遭遇者最多。Chapter 2

第二章 教你认识糖尿病

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糖尿病这个名字可谓名副其实,精炼准确地概括出了糖尿病的具体特征,即尿中含糖。换句话说,只要是糖尿病患者,其尿液中一定含有糖分。

关于糖尿病,很早就已经有了它的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及古代中国,都留下过有关糖尿病的记录。经过漫长的探索与研究, 20世纪,医学家终于彻底揭开了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以糖代谢失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表现为体内胰岛素分泌或者作用异常,导致体内代谢发生紊乱,血糖水平不断升高。当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尿中就会出现糖分。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谢失常,体内的蛋白质、脂肪都会出现代谢失常。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或者控制,就会导致肾、眼、神经、心脏与血管等组织、器官病变,进一步发展,便会发生失明、肾衰竭、下肢坏疽、脑卒中(中风)或者心肌梗塞,最终将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它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并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7年在全球性的“争取联合国通过糖尿病决议”活动中公布出的惊人数字——在全球范围,每10秒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的并发症而死亡;在同一个10秒内,就有2例新的糖尿病病例发生。据此推算,在一年内,全球就有300万人死于糖尿病,600万新的糖尿病患者加入到日益壮大的“糖尿病大军”。

基于这个原因,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出警告,声称如果再不加以关注,糖尿病的发展将面临失控的危险。国际糖尿病联联盟的姆班亚教授说:“最新的糖尿病地图的数据表明,糖尿病蔓延已经失控。在与糖尿病的战斗中,我们正在节节败退。没有国家会幸免,而且没有国家有能力打败这一共同的敌人。”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和发病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急剧增加,发病率也快速增长。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数据,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高达9420万人,位列世界第二。糖尿病发病率也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目前的5%,而城市的发病率已逼近10%。也就是说,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患病人数也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医学研究表明,中国糖尿病的快速发展,主要与中国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虽然糖尿病病因到现在仍然不是特别清楚,也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然而,医学界一致认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倘若在采用饮食疗法的同时,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药物治疗及一定的心理疗法,并随时自我检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从而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血糖与胰岛素有何关系

认识糖尿病,首先要正确理解血糖及其与胰岛素的关系。那么,血糖到底是什么呢?所谓血糖,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糖是人体中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食物进入人体之后,经过消化系统会转化为葡萄糖。血糖通过血液被运送到全身的每个组织细胞,分解燃烧从而产生人体所需的热量。

血糖随血液流经全身,与全身的组织细胞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糖的稳定与否影响到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功能。正常情况下,血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消耗与补充同时进行,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则是失衡的。

在人体中,主要由肝脏、激素和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血糖。1.肝脏

在血糖升高时,多余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将这部分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饥饿时,血糖就会下降,这时体内的血糖来源主要依靠肝糖原的分解,从而达到血糖的平衡。患有严重肝病的人,由于肝功能不佳,肝糖原储备不足,很容易产生低血糖。2.激素

人体内有很多种激素,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糖代谢调节系统,维持着血糖的动态平衡。这些激素主要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等。其中,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它主导着葡萄糖在体内的合成与转化,是调节血糖的最重要的激素。其余激素的作用主要在于能够帮助升高血糖。在正常的情况下,升高血糖,可激素和胰岛素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确保血糖能够随时保持平衡。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在维持血糖平衡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中枢神经系统,它就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有效地控制各种激素的分泌,进而维持血糖平衡的。

在肝脏、激素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空腹的时候,血糖的正常值应该为3.9~6.1毫摩/升,进食之后2小时,血糖值不应超过7.8毫摩/升。

大致了解血糖之后,接着就应该学习有关胰岛素的知识了。因为谈到糖尿病,就一定会提到胰岛素。那么,到底什么是胰岛素呢?胰岛素是一种来源于胰腺的激素。糖尿病的核心问题就是因为某种原因使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出现了异常。那胰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器官呢?

胰腺位于肝脏和胃的下部,长约15厘米,重70~100克,外形像是一把勺子,顶端部分与十二指肠相连。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外分泌功能是指分泌胰液至消化道,帮助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内分泌功能就是指分泌胰岛素等人体激素的功能。发生了糖尿病,常常是因为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所致。

胰腺中有一个像小岛一样分布的细胞团,因而人们称其为“胰岛”。胰岛内的B细胞能够生产出一种蛋白质,这就是所谓的胰岛素了。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帮助降低血糖的激素,因而它的分泌量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血糖的水平。胰岛每天生产大约50单位(相当于2毫克)的胰岛素。当血糖进入人体之后,其中的大部分都会通过血液而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以便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并不能随意地进入细胞内的,因为每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葡萄糖进入的“特别通行证”,这个结构被称为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这里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时候,才可以打开通道,这样,葡萄糖才能够进入细胞被其吸收利用。可以说,胰岛素是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钥匙。胰岛素不仅能够促进血糖进入肌肉、脂肪组织细胞,促进血糖转化为热量等,而且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从而更好地降低血糖的浓度。

此外,血糖对胰岛素的分泌也有制约作用,当血糖升高的时候,胰岛就会接受“命令”——多制造胰岛素,降低血糖;而血糖过低的时候,胰岛也会减少或者停止制造胰岛素,血糖就不再下降了。所以健康的人不管是否进食,一般血糖含量都是比较稳定的。

而糖尿病患者则不同,由于他们的胰岛发生病变,生产不了足够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而在高血糖的刺激下又需要不断地分泌胰岛素。如此一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就会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胰岛的分泌功能会逐渐减弱,而血糖也不能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而进入细胞,这个时候,细胞会因为缺乏营养而逐渐衰弱,最终致使人体受到严重的损伤。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人体若想正常地运作,就必须获取各类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其中,糖分是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源泉。

谷物类、薯类、砂糖及水果等食物中的糖分进入人体的,经人体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或是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以备肌肉运动所用。

人们常说的“血糖”,其实就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血糖的水平是经常变化的,一般在饭后,血糖的含量会明显上升。健康人在进食之后,因血糖上升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随之增加,从而促使葡萄糖被快速地吸收,然后作为热量被人体消耗掉。所以,在饭后1小时左右,通过人体紧张的工作之后,血糖的水平就开始慢慢地下降,饭后大约2小时的时候,血糖的水平就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了。当然这都是针对正常人来说的。但是,倘若我们的机体摄入的糖分过多,没有办法被身体及时消耗的葡萄糖就会存留在血液中。如此一来,多出来的葡萄糖就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促进吸收,这样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可能对胰腺功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长此下去,胰腺就会逐渐疲劳以至于功能慢慢地衰退,不能顺利分泌胰岛素、无法自动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或者所分泌的胰岛素质量欠佳,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于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上升,在空腹的时候或者饭后2小时仍然居高不下,并且一直持续升高,继而形成比较“稳定”的高血糖状态。

在血糖上升的初期,如果不能及时地发现(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能及时地发现,因为他们在自以为健康时很少会做全面的身体检查),而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没有加以纠正与改善,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高血糖就会逐步地发展成为糖尿病。当血糖水平正常的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会被肾脏的肾小管再次吸收,而不能进入到尿液当中。但如果到达肾脏的葡萄糖过多的话,肾小管就不能完全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葡萄糖就会进入尿液,从而形成“糖尿”。

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把摄入人体内的葡萄糖有效地组织、氧化、利用,从而致使血糖升高,尿糖呈阳性,随之出现代谢紊乱。为了能够及早地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1.多食

多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食物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后转为葡萄糖,而葡萄糖还没能被充分利用,就从尿中流失了。机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短缺的部分需要从体外补充,患者的饥饿反应加强,故出现多食。多食是为了补充随尿液失去的糖分,而多食又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又会增加,饥饿感加强。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使多食易饥,也应该控制自己的饮食,减轻胰腺的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2.多尿

多尿,也就是尿的次数与尿量增多。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过高,大量的葡萄糖从肾脏中排出,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出现多尿症状。一般尿量与尿糖成正比,尿糖越高尿量越大。糖尿病患者每日的尿量可以达到3 000~5 000毫升,甚至超过8 000~10 000毫升。随着尿糖增加,尿量增大,肾囊膨胀,患者可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3.多饮

多饮是由于多尿引起。多尿使体内流失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皮肤脱水而失去弹性。患者每日饮水量几乎与尿量相同,且饮不解渴。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吸收利用葡萄糖,而身体就会用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能量,加速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速度,再加上水分丢失,患者体重急剧下降,形体消瘦。

以上便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三多一少”临床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成年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典型症状就不明显。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与老年得病的糖尿病患者,平常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体检的时候,或者由于牙周炎、皮肤溃疡、水肿、视力减退等到医院做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得知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以便能够及早地发现糖尿病,继而得到及时的治疗。

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

在人体内,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因为胰岛素缺乏或者对体内作用不敏感,而使得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使血糖不断升高,最终形成了糖尿病。那么,血糖升高之后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呢?1.引发“三多一少”

随着血糖的升高,患者尿中会排出大量的葡萄糖,从而引起多尿。而多尿能够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丢失,同时带走水分。人体为了补充水分,因而口渴多饮。

此外,葡萄糖是人体宝贵的热原料,大量葡萄糖经肾随尿排出,就白白地丢失了,人体只好利用蛋白质、脂肪提供热量。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得过多,引起了全身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与此同时,为了补充机体的消耗,需要多进食物,从而形成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多一少”。2.引起酮症酸中毒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不能被利用,只好动用脂肪,这样,大量的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生成酮体。当血酮、尿酮增高,超过机体排泄能力的时候,就会引起酮症。而酮体是较强的有机酸,可以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昏迷现象。3.诱发高渗性昏迷

严重高血糖的时候,患者的血液浓缩,细胞内的水分被吸收到血液,从而造成细胞内失水。而脑细胞失水会引起昏迷,也就是高渗性昏迷。4.诱发各种并发症

高血糖的时候,人体内各种蛋白质被糖化,可以引起微血管的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并且,高血糖时常常伴有脂肪代谢紊乱,这是造成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比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足坏疽等都是其并发症。5.引起各种感染

高血糖的时候,人体的防御功能就会降低。这个时候,对感染的易感性也会随之增加,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结核病、真菌及某些病毒感染。6.导致胰岛细胞功能衰竭

长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不断刺激,由于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会使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加减少,这样就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发病的诱因很多,危害很大,而且治疗过程也相当的复杂、困难,因此,预防糖尿病就显得刻不容缓,尤其是糖尿病的易发人群。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糖尿病具有遗传性,但是,它所遗传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其易感性。所以,这就意味着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但他们的子女却并不一定会患上糖尿病。糖尿病的遗传涉及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变异之后,会使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尽量做到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预防对于那些易患糖尿病者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家族糖尿病病史者应该及早做定期检查,以便防患于未然。2.肥胖者

首先,肥胖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血脂和高血压,而且胖人多不爱活动,使糖代谢减慢,造成体重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肥胖的人摄食量过高,脂肪细胞变得肥大,对胰岛素需求增多,胰岛细胞负荷过重,刺激胰岛β细胞过度分泌,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而发生糖尿病。所以,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应该预防肥胖,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合理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3.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者

精神紧张会使对抗胰岛素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临床中还发现,易怒、脾气暴躁、爱生闷气、肝火旺盛的人,血糖容易升高。同时,精神紧张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最近,医学家还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人的大脑皮质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就会分泌一种物质,促使血糖升高,这可能就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因此,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都应该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注意调节、放松自己的情绪。4.妊娠期妇女

妊娠期,胎盘会分泌出一种减弱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这种激素有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糖尿病只是暂时性的,生产之后会自然恢复,不过也存在康复数年之后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此外,有食欲正常而体重明显下降却找不到原因者,分娩巨大婴儿的妇女,年龄超过50岁肢体溃疡经久不愈等情形者,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5.爱喝酒的瘦弱男性

我们都知道胖人容易得糖尿病,但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的糖尿病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瘦人同样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比较瘦的男性如果饮酒量增多的话,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高。参与此项研究的日本医生认为:“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双重作用。首先,胰岛素可以抑制人体血糖值的增高,而在身体瘦弱的人当中,多数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都比较弱;其次,现有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长期饮酒也会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减弱。所以,体质瘦弱的人再饮酒的话,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会变得更差。”

因此日本研究人员建议,身体较瘦的男性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控制饮酒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80毫升[乙醇(酒精)含量不超过20克],这样才能减少罹患糖尿病的风险。6.每天睡眠不足者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丹尼尔·戈特列布,在美国《内科学档案》周刊上发表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与每天睡7~8小时的人相比,那些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比例要高出2.5倍,也就是说,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也可能诱发糖尿病。

这项研究成果是在对1486名年龄在53~93岁的成年人进行调查时得出的。由于研究已经排除了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对于实验的影响,所以,戈特列布教授认为睡眠时间长短与糖尿病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什么因素使睡眠时间过短与糖尿病产生联系尚不清楚。戈特列布教授强调,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项研究都再次证明了充足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Chapter 3

第三章 糖尿病的自我诊断

血糖与尿糖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时候,尿糖也会随之相应增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血糖与尿糖却并不同步变化,有时血糖值高于正常,但尿糖却呈阴性,这是为什么呢?血糖与尿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尿糖,通常指的就是尿液中的葡萄糖,偶尔也有乳糖尿、戊糖尿以及半乳糖尿等。在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也会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是,绝大部分都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回到血液当中,因此,正常人排泄的尿中只含有极其少的葡萄糖,一般的常规检查是检测不出来的。所以,尿糖定性试验通常呈阴性。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有限,当血糖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肾小球的滤液当中就会有一部分的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继而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而产生糖尿。我们将尿里出现葡萄糖的时候所对应的血糖值称为“肾糖阈”,正常人的肾糖阈在8.9~10.0毫摩/升左右。打个比方来说,那就是肾糖阈的一个“堤岸最高点”,而血糖值就是“水”,水满便会溢出来。肾糖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率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那么肾糖阈自然也会随之升高。与此同时,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的话,就会引起肾糖阈降低。

老年人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血糖值往往会超过10.0毫摩/升,甚至在13.0~16.7毫摩/升的时候,都不会出现糖尿,这就是肾糖阈升高所造成的。与之相反,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妇女或者肾性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低于8.9毫摩/升的时候,却出现了糖尿,这就是肾糖阈降低所导致的。据统计,当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11.2毫摩/升的时候,75%的人的尿糖呈现阴性;当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11.2毫摩/升的时候,16.5%的人的尿糖呈现阴性。由此可见,尿糖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血糖的水平。

实际上,尿中是否会出现葡萄糖,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第一,血糖浓度;第二,肾小球滤过率;第三,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而尿糖阳性的原因,按照血糖水平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血糖在正常范围时(1)生理性糖尿

在高糖饮食后1~2小时,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应激情况下,可使血糖短期升高 。(2)肾性糖尿

血糖与糖耐量都是正常的,但是,因为肾小管先天性缺陷或者后天受到损伤,导致回收葡萄糖功能出现障碍,因而导致肾性糖尿。这种情况可以在范科尼综合征、家族性糖尿病、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中看到。当肾性糖尿合并糖尿病的时候,虽然血糖控制正常,仍然会有尿糖排出。新生儿因为肾小管功能不完善,也可以出现肾性糖尿。(3)妊娠糖尿

有的孕妇的肾糖阈在短期内降低,出现了糖尿,生产之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有的孕妇属于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因此,在测定血糖与尿糖的时候,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区别对待。(4)非葡萄糖糖尿

非葡萄糖糖尿也是导致尿糖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乳糖尿,妊娠或者哺乳期可以同时出现乳糖尿。除此之外,半乳糖尿的情况常见于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患者。(5)药物性假糖尿

如果服用维生素C、阿司匹林、安替比林或非那西丁等药物,就有可能会出现假性糖尿。(6)检查时间不同步

糖尿病在检查的时候,抽血与留尿的时间不能同步进行,比如,吃饭前测血糖正常,而吃饭后查尿糖就有可能呈阳性。2.血糖升高时(1)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其尿糖就可能会呈阳性。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尿糖也并不是自始至终都会保持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血糖值虽然高于正常值,但是,尿糖却会呈现阴性。举例来说,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硬化,出现肾糖阈增高的情况,其血糖升高的时候,而尿糖却呈现阴性。②糖尿病肾衰合并酮症,酮症一旦纠正,尿糖就可能会呈现阳性。③尿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的话,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糖分很容易被细菌分解。④糖尿病合并尿崩症,尿液被稀释。⑤血糖、尿糖变化不同步。比如:进食之前,尿糖呈阴性;进食之后,血糖升高。(2)类固醇糖尿

这种情况常见于用激素治疗的慢性肾炎、类风湿等患者。其特征为空腹时血糖正常,饭后血糖就会升高,“三多一少”的现象不太明显,糖尿是可逆的,停药之后可消失。但时,也有3%的患者发展成为真性糖尿病。(3)滋养性糖尿

正常人在短时间内吃了大量的甜食,也可以使血糖短期增高而出现糖尿。(4)饥饿性糖尿

如果人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就会使血糖降低,胰岛素保护性分泌减少。倘若在这个时候突然大量地进食,由于胰岛功能不能立即恢复而致使血糖很快增高,从而导致高血糖糖尿的产生。(5)内分泌疾病

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及脑垂体前叶等内分泌腺的功能出现亢进症的时候,就可以引发糖尿。倘若腺体功能亢进得到控制之后,高血糖、高尿糖仍不能消失,应想到同时合并糖尿病。(6)肝源性糖尿

如果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肝脏就不能将饭后血糖顺利地合成肝糖原,从而就会出现高血糖性糖尿。

虽然尿糖的测定结果可以作为临床的参考,但是,最终确诊糖尿病还需要以血糖的测定为依据。尿糖呈阴性的时候,也并不能完全排除患糖尿病的可能,而尿糖呈阳性的时候,也并一定都是糖尿病。

对于实验结果的解释,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同类项目检查结果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要认真慎重地辨别,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旦发现尿糖呈阳性,患者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其中的原因。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糖不符,特别是血糖高而尿糖阴性的患者,更应该到医院积极地查找原因,排除糖尿病肾病等情况。

重视血糖监测的原因

如果没有血糖监测作为保证,也就谈不上有效地控制血糖。因为只用药而不进行及时地监测,就好像是盲人骑瞎马,是不可能驾驭好糖尿病这辆马车的。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整体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仍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对血糖监测重视不够,这种做法显然不对。

那么,血糖监测有哪些作用呢?

①有助于及时、全面地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判定临床治疗效果。

②可以随时掌握血糖波动的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避免由此带来的严重危害。

③通过血糖监测,有助于找出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如饮食问题、运动问题、用药问题及应激因素等),为指导和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④为强化治疗保驾护航,使血糖控制安全达标,从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治疗主张个体化,对于不同患者及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其治疗方案都不一样。饮食治疗不理想、药物选择不当、药物用量不足或用法不对,高血糖就得不到控制;反之,降糖过度,则会发生低血糖。通过血糖监测,适时对治疗方案加以调整,才能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可见,只有治疗与血糖监测并重,糖尿病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便携式血糖仪越来越普及,使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成为可能。有便携式血糖仪的患者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时,应多接受医生的指导,就诊时要请教医生何时检测血糖、一天检测几次、饭前还是饭后检测、用药前还是用药后检测,检测结果不正常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等问题,并将检测结果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在复诊时,患者应将血糖监测结果告知医生,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和对治疗方案加以调整。

倘若没有良好的血糖监测,那么,根本谈不上良好的血糖控制。加强血糖监测对有效控制血糖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从长远来看,血糖监测属于一种健康投资。

血糖控制标准因人而异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到底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这个标准应该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对年轻患者、围手术期患者以及糖尿病孕妇,应该从严控制血糖;而对老年人、儿童、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者预期寿命有限者,控制血糖标准不宜过严。

正常的血糖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均对人体有害。毫不夸张地说,血糖高低牵动着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临床上,经常有糖尿病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血糖究竟控制在什么范围最合适?所有糖尿病患者是否都采取同一个控制标准?”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1.严控血糖好处多

大家都知道,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导致各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以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为代表的大型循证医学试验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病死率,从这个角度上讲,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2.严控血糖使低血糖风险增大

正所谓“有其利必有其弊”。严格控制血糖的弊端就是低血糖风险增大。如果是轻度低血糖,只要适当进食即可很快恢复,不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但若是严重低血糖,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则会给机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3.血糖控制目标应当做到“两全其美”

严格控制血糖固然益处多多,但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而严重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更甚。因此,对血糖控制目标的制订要兼顾利益与安全换句话说,既要使减少并发症的效应最大,又要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最小。本着这一原则,我国制订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介于4.4~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4.4~8.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6.5%。4.不同人群,区别对待

前面提到的,空腹血糖≤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8.0毫摩/升这个标准,主要适用于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其实,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与一般人群是不一样的,比如,青少年、孕妇、老年人,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1)糖尿病儿童

由于儿童的饮食很不规律,日常活动量变化较大,并且缺乏对低血糖的自力及应对能力,如果过于追求血糖达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另外,频发低血糖可能会影响日后孩子的智力。因此,应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2009年最新的《美国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出,6岁以下的儿童,糖化血红蛋白介于7.5%~8.5%;6~12岁儿童的糖化血红蛋白值≤8.0%;13~19岁青少年的糖化血红蛋白值<7.5%。(2)老年糖尿病患者

与成年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较大,而且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可在没有明显低血糖先兆的情况陷入昏迷状态;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非常危险。因此,老年患者的标准也比成年人相对宽松,只要空腹血糖≤8.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2.0毫摩/升即可。(3)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或血糖波动大、频发低血糖(如“脆性糖尿病”)的患者,或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有晚期癌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也应适当放宽,只要空腹血糖≤8.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1.0毫摩/升即可。(4)年轻糖尿病患者

年轻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长期高血糖将对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造成损害,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只是早晚的问题。而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年轻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值≤6.5 %。(5)糖尿病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糖尿病孕妇的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使其尽可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妊娠糖尿病患者餐前及睡前血糖≤5.5毫摩/升,餐后1小时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6.6毫摩/升,如果高于这一标准就要及时干预。(6)围手术期患者

高血糖状态不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比如诱发酮症酸中毒),降低机体免疫力,而且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所以,对围手术期患者而言,要求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毫摩/升,餐后血糖控制<8.3毫摩/升,若能控制在正常水平则再好不过了。

血糖监测的时点与意义

全天候实时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在动态血糖仪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一天中具有特定意义以及代表性的若干时点,测定其血糖值来反映患者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时点?每个时点的血糖分别代表何种意义呢?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基础功能(即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对于长期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说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这是因为血糖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清晨空腹时检查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反映真实病情。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介于3.9~6.1毫摩/升。

空腹血糖高常见原因有以下3种。(1)药量不足

其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血糖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药、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2)黎明现象

健康人在夜间零点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该激素在儿童时期有促进生长和增高血糖的作用,成年后仅留有升糖作用,而且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分泌生长激素多少是不同的,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可在夜间零时和早7时各测1次血糖,早7时血糖高于零时血糖1.0毫摩/升以上即可诊断。(3)苏木吉现象

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过量后引起短暂性低血糖,身体为了纠正低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特点是凌晨3时血糖<3.9毫摩/升。

注意事项: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8时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因为空腹时间过久可引起血糖偏低,而低血糖后又可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即“苏木吉现象”)。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其正常范围是介于3.9~7.8毫摩/升,主要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餐刺激后胰岛B细胞的分泌能力)以及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此外,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3.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食物的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之差应>1.0毫摩/升。差值大,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好;差值小,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差,或药量不足。4.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B细胞对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5.凌晨3时的血糖

监测凌晨3时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吉现象,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措施截然不同。

了解上述各段血糖的意义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有目的地安排血糖监测的时间。

①要了解空腹状态下胰岛的基础分泌能力,以及前一天晚间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监测空腹血糖。

②要了解进餐后胰岛的餐时分泌能力和早餐前服用的药物疗效,应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③要了解早餐前药物用量和饮食量是否合适,应监测早餐后2小时和午餐前血糖。

④要了解睡前血糖控制情况和夜间是否需要加餐或使用胰岛素,应监测睡前血糖。

⑤要了解早晨空腹高血糖是否由于黎明现象或苏木吉反应引起,应监测凌晨3时的血糖。血糖>3.9毫摩/升,表示有黎明现象;血糖<3.9毫摩/升,表示为苏木吉反应所致。

怎样安排血糖监测的次数

血糖监测是保证血糖控制安全达标的重要手段。而血糖监测的次数也是有很大讲究的,监测次数过多或者过少都是不科学的。

怎样安排血糖监测的次数,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来说,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如妊娠期间),血糖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血糖监测。

对于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隔1~2周选择1天,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血糖尚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每隔3~4天就要监测1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点),以便准确地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具体包括下列患者:

①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如戴胰岛素泵者),特别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更换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次数等情况下,应每日测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时的血糖。

②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者。

③计划妊娠或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

④经常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者。

⑤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热、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⑥新近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⑦生活习惯有所改变者(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改变等)。

⑧调整治疗方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

总而言之,血糖监测的次数非常重要,可以依据自身的病情,结合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来安排。当出现血糖过高或者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可以随时测定。

“全天候”监测血糖

理想的血糖控制应该是“全天候”的,单纯地测某一时点的血糖,只能反映那个时点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王女士患了糖尿病后,学会了自测血糖,隔三差五就检测一下早晨的空腹血糖,每次检测都基本正常,自认为病情控制得不错。可最近她总感到身体有些疲惫,特别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的症状反复出现,且有下肢末端麻木感、视物模糊和皮肤长疖子的现象。于是她到医院检查。化验结果空腹血糖大致正常,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医生问她平时餐后血糖的情况,她说:“我平常主要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只是偶尔测过几次,虽发现升高,我想餐后血糖比餐前高是正常现象,所以也就没太在意。”餐后血糖通常比餐前血糖要高一些,但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检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空腹血糖,甚至更加重要。因为早在空腹血糖升高前,餐后血糖就升高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当发现空腹血糖升高时,病情就相当严重了。如果餐后血糖升高不被重视,错误地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没问题,时间一长,也会出现并发症,王女士的情况就是如此。王女士听了医生的讲解后恍然大悟。

通过上述案例得出,理想的血糖控制应是全天候的,包括:空腹(餐前)、餐后、活动、工作和睡眠等时段。单测某一时点(如空腹)的血糖,只能反映那个时点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但是,也不必每日随时随地测血糖,现在惯常的做法是:隔一段时间(如半个月)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血糖检测,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的依据。

检测应该包括三餐前(包括早晨空腹)各测1次,三餐后(从吃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各测1次,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增加测临睡之前以及凌晨3时的血糖,全天需要测6~8次,并且,根据控制目标的不同来具体调整治疗的方案。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不但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也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它还被国际糖尿病组织推荐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我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临床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的百分比来反映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其正常值为4%~6%。

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会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高危因素。眼晶状体被糖化,则会引起白内障。此外,它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等。糖化血红蛋白每增1%,男性患者相关疾病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糖化血红蛋白能客观反应采血前2~3个月内的总体血糖水平。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不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也无关系,因而稳定性更好,堪称是目前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佳指标。不仅如此,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因此,它还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世界各大糖尿病组织对于糖化血红蛋白都有着明确的控制目标。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血糖不达标者,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者,可每半年测一次。1.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①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也不管是空腹还是餐后检测,均能准确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是目前评价总体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②糖化血红蛋白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预测因素。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增加15%~18%,死亡率增加20%~30%。糖尿病患者最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一旦超过7%,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加大。

③糖化血红蛋白对制定降糖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份额较高,治疗时应着重控制餐后血糖;当糖化血红蛋白>8.4%时,则空腹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份额较高,治疗时应着重控制空腹血糖;当糖化血红蛋白在7.3%~8.4%时,控制血糖时,应两方面并重。

④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还可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却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或者可能便携式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不够准确(如机器老化,试纸受潮、过期等)。

⑤糖化血红蛋白还可用于鉴别急性脑卒中患者高血糖的病因,如果患者血糖虽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则说明高血糖是由于应激反应所致;如果患者不仅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也高,则说明患者原来就可能有糖尿病。2.自我血糖监测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机结合

血糖监测可以准确反映即时血糖水平,通过多点血糖监测(即血糖谱)还可以反映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为调整饮食和用药提供依据。它的缺点是只能反映即时或短期内的血糖变化,不能反映一段时期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则正好相反,它能够反映患者一段时期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但由于它代表的不是一个具体的血糖值,因此,不能确切反映即时血糖的高低,故不能作为调整用药的直接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反映患者血糖波动的情况,而后者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日常的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测定用途不同,不能相互替代,而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样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如能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空腹血糖超过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的时候,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与采血时紧张、劳累、晚餐进食过多、治疗不当、急性并发症、处于感染发热等应激状态等有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相反,如果空腹血糖低于对应的预测值,甚至达到正常标准,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对症。

选购便携式血糖仪的要素

市场上便携式血糖仪品种繁多,价格悬殊,功能及特点也各不相同。要想在购买血糖仪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就需要掌握一些原则与方法。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是一个重要项目,有时需要每周多次化验血糖。如果每次都到医院去检查,比较麻烦,往往做不到。如果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那就方便多了。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血糖仪,普遍采用的是测定末梢毛细血管全血血糖。虽然其测定值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但可用于人群糖尿病普查筛选及患者自我监测。便携式血糖仪可以很快得出血糖检测结果,而且体积小,便于携带,但试纸条价格贵,保存期短。在选购便携式血糖仪时掌握以下八大要素。

1.准确度高 其检测结果应与同时抽静脉血化验所得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否则就可能耽误病情。

2.大显示屏 其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应易辨认。如果您视力不佳,应选择一种可以用声音报告测定值的血糖仪。

3.有记忆功能 可将您一段时期内所测得的血糖值储存起来,便于分析病情,指导治疗。

4.售后服务好 应选择试纸能保证长期供应的血糖仪。因为不同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不同,不能互相借用。

5.试纸条单片包装 试纸条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绝大部分的检测误差都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变性所引起的。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条比较好,而且要购买有效期较长的试纸条。

6.需血量少 避免测试时采血量不足(老年人和儿童经常难于从手指上采到足够的血滴),使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

7.机器运行良好 采血针使用便利,需血量少,机器读数的时间短,电池的更换方便,易于独立操作。

8.价格适宜 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质量是关键,但一般质和性能比较好的血糖仪价格会高一些。

总而言之,鉴于现在市面上便携式血糖仪种类繁多,功能与特点各不相同,专家建议在购置之前,要多比较、多咨询,尽可能地买一台适合自己的且售后服务良好的血糖仪。

便携式血糖仪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对策

便携式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确保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都备有血糖仪,不少细心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便携式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跟医院化验室的检测结果总是有些出入?是不是血糖仪的质量有问题?”

虽然都是检测血糖,但便携式血糖仪与化验室生化仪所用的标本是不一样的。便携式血糖仪测定的是毛细血管全血(包括红细胞和血浆)的血糖,而化验室抽血测的则是去除红细胞后的静脉血浆血糖。由于红细胞中葡萄糖含糖较少,所以,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浆的血糖值通常比毛细血管的血糖值高8%左右。进食后,由于胃肠道吸收的糖首先进入动脉,然后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进行代谢后再回到静脉系统,因此,毛细血管内的全血血糖浓度要高于静脉全血的血糖浓度,但由于化验室测的是不含红细胞的静脉血浆血糖,其测值比静脉全血血糖要高一些,因此,用血糖仪测的餐后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值与同时抽血测的餐后静脉血浆血糖值结果大致相当。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何血糖仪测的结果跟医院生化仪测的结果略有出入了。事实上,血糖仪出现误差的真正原因,往往是由于对血糖仪使用不当所致。其常见原因与处理对策如下:1.血糖仪代码与试纸条代码不一致

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应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注意每台仪器有其各自相对应的试纸条,不可与其他种类的仪器交叉使用。2.试纸条过期

购买时,使用前均应注意检查试纸条包装盒上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试纸条,以免影响检测结果。3.试纸条保存不当

不少检测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有些便携式血糖仪测试血糖的原理是血糖试纸条上的酶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并显示颜色,血糖仪分辨后显示读数。血糖仪本身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小,但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影响,因此试纸条的保存很重要。要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用后密闭保存。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不要在其他容器中盛放。手指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4.血糖仪保管不当

血糖仪要放在干燥清洁处,并远离电磁场。避免摔打和溅水,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或玩耍。血糖仪允许工作的温度是10~40℃,湿度是20%~80%,太冷、太热、过湿的环境均会影响其准确性。5.操作方法不正确

操作不当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定值不准确。各种血糖仪的操作程序大同小异,患者检测时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常见的不正确的操作有:

①测试时试纸条没有完全插到测试孔的底部。

②有些仪器是先滴血,然后再将试纸条插进血糖仪,如果滴血后等待时间超过两分钟才将试纸条插进测试孔,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此时应用新试纸条重新测试。

③检测时试纸条发生移动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应将血糖仪放在平稳、安全之处使用。6.消毒方法不当

一般推荐用温水清洗手指或是用75%的酒精棉签消毒,不宜用碘酒消毒。这是因为目前的血糖仪无外乎用“电极法”原理或是用“光化学法”原理显示血糖测试值,而碘酒中的碘元素会通过与血糖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化学反应及碘酒本身的色泽,影响血糖仪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要记住:手指一定要在干燥状态下取血,也就是说温水和肥皂液清洗后要晾干手指,酒精消毒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用采血针刺破手指,以免残留液体混入血液,影响测量的准确性。7.采血方法不当

若测试时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需更换试纸条重新测定。如果血滴过大,溢出测定区,也会影响测定结果。确认血滴大小合适的方法是:用一新的试纸条在测试区滴一滴血,确认试纸条背面“血量确认圆点”完全变色。另外,采血时如肢端末梢循环不好、血流不畅或过度挤压等也会使测定结果受到影响。8.血糖仪被污染

测试血糖时,常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使血液污染了仪器的测试区,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校准。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小心,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以免损坏仪器,可使用棉签或软布蘸清水擦拭。9.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

血糖仪校准是利用模拟血糖液(购买时随仪器配送)检查血糖仪和试纸相互间运作是否正常。模拟血糖液含有已知浓度的葡萄糖,可与试纸条发生反应。(1)血体需进行血糖仪校准的情况如下

①第一次使用新购买的血糖仪时。

②使用新一批试纸条时。

③当怀疑血糖仪或试纸条出现问题时。

④当测试结果未能反映出您感觉的身体状况时(例如:感觉到有低血糖症状,而测得的血糖结果却偏高)。

⑤血糖仪摔跌后。(2)血糖仪校准时应注意

①不要使用过期的模拟血糖液。

②模拟血糖液开瓶后3个月内有效,因此第一次开瓶使用后应注明过期日期,3个月后将该瓶模拟液丢弃。

③不宜将模拟血糖液储存在温度超过30℃的环境,也不宜冷藏或冷冻。

④如果模拟血糖液测试结果不在试纸盒上显示的可接受范围内时,暂不要继续使用该血糖仪,应及时查找原因。10.电池电力不足

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测试时显示屏上出现“低电量”字样或符号,为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新电池。11.其他影响因素

例如,高脂血症、血液红细胞比容异常、服用某些药物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总之,只要血糖仪的质量可靠,试纸不过期、不受潮,操作正确,血糖仪测试的结果基本上还是准确可靠的。

出现高血糖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高血糖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因此在处理糖尿病的所选方式上也不可以“一刀切”。医生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对策,告诫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情,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1.空腹高血糖的发病原因及其相关对策(1)苏木吉现象

监测夜间(特别是凌晨)的血糖,确定在夜间的时候低血糖频繁发作,之后引发第二天空腹血糖的反跳性不断增高,这就是所谓的苏木吉现象。经过适当降低晚餐前口服降糖药的摄入量,从而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病率,空腹血糖也可以恢复正常。(2)药效持续时间过短或是药物用量不足

监测夜间血糖的高低程度,在彻底排除掉病人夜里有低血糖发作的概率之后。可适当的服用中效与长效口服降糖药,如格列美脲、达美康缓释片及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这些药物均在晚餐前口服;又或是选择中效及长效胰岛素,如诺和灵N、甘精胰岛素等,这些药物需要在晚上睡觉之前在皮下注射,需要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适当调整用药的剂量,到血糖得到满意控制为度。(3)夜间加餐量过大

一日三餐是所有人的饮食规律,加餐量需要适可而止,大量加餐等于慢性自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加餐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在低血糖发生之前进行加餐,一般在晚上10时前后为最佳时间;若等到低血糖发生之后再进行加餐,就会导致饮食过量,对于血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4)夜间睡眠质量欠佳

这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时刻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要得到放松,避免因为过度焦躁导致糖尿病发作,这就需要患者适时适量摄入镇静安眠的药物。2.餐后高血糖的发病原因及相关对策(1)进食量过大,或饮食中血糖的含量生成指数过高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日常的饮食控制,在任何情况之下都需要患者的坚持,即使是选用药的患者也在内,若自己没有良好的控制能力,那么再好的药物也白费。其具体的调理方法就是:

①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日常的进食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一般每餐的主食在100克以下,也就相当于是2两主食)。

②为了减轻进餐过程中产生的饥饿感,在主食的要求上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膳食纤维含量略高一些的粗粮或是全麦食品,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

③稀饭与稠粥的“血糖生成指数”略微高一些,可以显著提高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量避免食用。

④糖尿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少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如肉食等,主要原因就在于一般的脂肪类食物所含热量较高。(2)用药不当,用法不对,药量不足

选用合理的药物对于控制血糖是相当关键的。根据病源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非常关键的,若是降低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就可以选择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糖适平等,如果是控制胰岛素的生成,那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就成为主推。除此之外,药物用法也不尽相同,例如,α-糖苷酶抑制剂的服用方法是混同第一口饭嚼碎服用,诺和龙要求餐前服用,诺和灵R则需要在餐前30分钟左右皮下注射,诺和锐则是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若以上这些药物的用法不正确的话,那么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在药物选择与用法上都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血糖仍然非常高,那就要酌情加大药量或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3)用餐之后缺少运动

饭后需要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做不仅可以消耗身体的部分热量,还可以降低餐后的高血糖。通常在餐后30分钟开始运动是最佳时间,可以选择适当的氧运动形式,比如慢跑、快步走等,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应该掌握在30~45分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做强烈的无氧运动,这样做会刺激交感神经,反而会升高血糖。3.在糖尿病人用餐前后,血糖均高的根源及其对策

在前面就已经介绍了空腹血糖以及为什么餐后血糖会升高。事实上,类似于单纯空腹或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并不是非常多,而两者均高的情况确是最为常见的,或者以某一方升高为主。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高低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空腹血糖反映出来的是人体最基础的血糖含量,而餐后血糖是此基础之上的再进一步的提升。反过来,如果在餐后血糖的控制上拿捏不当的话,那么顺延也会对下一餐的餐前血糖产生影响,并使之升高。

对于那些餐前、餐后血糖均高的情况,在处理方法上,既要两者兼顾,同时也要分清主次。除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外,在用药上应该采取“长短结合”或是“联合用药”的方法。长效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控制空腹血糖,而短效药物的主要功效是为了控制餐后血糖。

此外,还需要引起患者特别注意的就是,对于那些感染严重高热、手术创伤等情况也是诱发血糖显著升高的根源,其中包含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等。因此,对于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必须注意消除感染等应激因素,并且要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Chapter 4

第四章 糖尿病的诊疗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的检查

糖尿病不仅使患者的血糖升高,而且还会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所以,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很重要。这不但有助于掌握病情,还能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之所以可怕,并不在于血糖有多高,而在于高血糖所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一方面,并发症涉及面非常广,心、脑、肾、眼、足、神经等均可受累;另一方面,并发症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恶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年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实属必要。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代谢有关的各种生化检查(第1~7 项),另一类是与并发症有关的检查项目(第8~12项)。1.血压、脉搏、体重及腰围

最好每周测量一次,至少每月测一次。2.尿常规

通过检查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及尿中的血细胞,排查有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并发病。要求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3.血糖

至少每周选择1天,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若用胰岛素治疗或病情不稳定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时,还要增加监测频率及次数,应检测得到全天的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3时,共8次),每周检测2天。4.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关系。当糖化血红蛋白值介于4%~6%时,表示血糖控制理想;介于6%~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超过8%表示血糖控制不良。要求每2~3个月检查一次。5.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金指标。临床主要查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初诊的糖尿病患者该项目必查,此后要求每年复查一次,如有异常,每3个月复查一次。当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时,表示肾病处于第Ⅲ期,若此期及时治疗可使病情逆转;此期之后病情将不可逆转。6.血脂

血脂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项目。脂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应每2~3个月去医院复查一次。经饮食调整及降脂药物治疗,血脂转为正常后仍应坚持每年检查1~2次。7.肝、肾功能

肝、肾功能用于了解肝肾、损害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选药。要求每3~6个月检查一次。特别是在肾损害早期阶段,肾功能检查(如尿素氮、肌酐)结果可能正常,而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则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避免错失及时治疗的时机。8.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第一次被诊断的患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并要求今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如有异常应增加检查次数。9.神经病变检查

神经病变检查主要检查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痛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等),可做单尼龙丝触觉检查,即用10克的尼龙丝刺激患者的足部,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病变涉及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汗腺等多个组织器官,主要表现为静息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尿潴留、阳痿、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胃胀、便秘、腹泻等)、汗液分泌异常,可通过专科检查明确诊断。10.下肢血管及足部检查

下肢血管及足部检查主要检查足部有无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有无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有无肿胀、皮损及畸形。检查手段有单尼龙丝触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检查、踝肱指数测定、下肢血管超声或造影等。通过检查,可早期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11.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用于排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往往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因此十分危险。故首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12.胸部X线片

胸部X线片排查肺结核,每年应拍一次胸部X线片。患者应记录下检查结果并做成档案,并注明检查日期,同时记录下自觉症状、每餐的进食量和热量、工作活动情况、有无低血糖为医生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资深专家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不管您是新患者,还是老患者都需要做定期全面检查。至于做哪些检查、多长时间后复查,应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

教您如何看化验单

患上糖尿病之后,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做各种化验检查。由于留给每个门诊患者的时间非常有限,医生往往很难把每张化验单都给患者解释得非常详细与清楚,因此,学会自己看化验单就成为了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课,这对于患者了解病情、正确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与糖尿病有关的化验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评估胰岛功能、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筛查。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解读与糖尿病有关的各项化验检查。1.尿糖(U-GL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0.0毫摩/升)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间接反映出血糖的水平,尿糖“+”号越多,说明患者血糖越高。但尿糖检查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准确、适时地反映血糖。

正常人“肾糖阈”(肾脏开始排葡萄糖时的血糖阈值)为10.0毫摩/升,也即当血糖>10.0毫摩/升才会出现尿糖阳性,而空腹血糖≥7.0毫摩/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因此,倘若仅以尿糖阳性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的话,将会使空腹血糖介于7.0~ 10.0毫摩/升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另外,由于肾糖阈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尿糖与血糖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患有肾小动脉硬化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呈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还有,服大量维生素C或水杨酸盐可使患者尿糖呈假阳性。因此,尿糖检查结果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用尿糖测定结果来监测血糖并不可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防止低血糖,严重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但尿糖测定却不能发现低血糖,因为低血糖时尿糖呈阴性。

除此之外,尿液是逐渐积累于膀胱中的,清晨排的尿液很可能是从昨晚到今晨这一时段的尿液混合形成,即使尿糖阳性,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血糖升高漏出尿糖的。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排尿不尽,膀胱里有残余尿。因此现在排出的尿液中很可能包含有上次排尿以前储存的尿液,所以更难说明是何时血糖高升导致尿糖阳性了。

还有,目前强调血糖控制要严格达标,空腹血糖最好控制在6.1毫摩/升以下。假如一个患者空腹血糖为8.0毫摩/升,显然需要调整用药。可是8.0毫摩/升在肾糖阈以下,患者尿糖呈阴性。因此,若用尿糖来指导临床用药,则对血糖控制达标不利。

综上所述,尿糖监测具有方便、快速、价廉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并不能完全代替血糖监测,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有些患者没有条件经常测血糖,则测定尿糖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替代方法。一旦尿糖出现“+”号时,即应到医院去测血糖,并调整用药。2.血糖(BS)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即空腹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P2hPG)是指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所测的血糖,它可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在食物(也称“糖负荷”)刺激下被测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毫摩/升。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升为空腹血糖受损(I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为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是介于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过渡阶段,这部分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和后备军,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健康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体内的各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8.9毫摩/升,并于2小时后恢复正常,此谓人体的“耐糖现象”。而糖代谢紊乱者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失常,在食入大量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糖耐量减低”。

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试验(OGTT)就是通过检查患者“耐糖现象”是否正常,来间接反映患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功能异常。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一般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试验方法

先给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然后让其口服75克葡萄糖水或100克面粉做的馒头,分别在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采静脉血测血糖,根据这5个时间点与血糖的对应关系,可以绘制出“糖耐量曲线”。(2)正常值

空腹血糖3.9~6.1毫摩/升,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89毫摩/升,2小时后血糖<7.8毫摩/升,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3)试验结果的判定

①当空腹血糖<6.1毫摩/升,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毫摩/升,说明受检者的糖调节能力完全正常。

②当空腹血糖≥7.0毫摩/升或葡萄糖耐糖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受检者可以被确诊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血糖<7.0毫摩/升,并且葡萄糖耐糖量试验2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升,说明受检者的糖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可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④当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升之间,且葡萄糖耐糖量试验2小时血糖≤7.8毫摩/升,说明受检者对餐后血糖的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低,可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

此外,确诊妊娠糖尿病则需要作100克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时点为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若0小时血糖>5.3毫摩/升(95毫克/分升),1小时血糖>10.0毫摩/升(180毫克/分升),2小时血糖>8.6毫摩/升(155毫克/分升),3小时血糖>7.8毫摩/升(140毫克/分升),其中有2个点符合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4)临床意义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对于空腹血糖测定已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应进行葡萄糖耐糖量试验。否则,可能漏诊部分患者。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持续性、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其合成的速度与红细胞所处环境的血糖浓度成正比,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半衰期是60天,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被誉为反映血糖控制总体情况的金标准,尤其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比测定随机血糖更能反映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4%~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糖尿病学会的要求,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6.5%以下。该项指标平均3个月左右测定一次便可。

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与血浆中的血清蛋白非酶促结合形成的糖蛋白,血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9天,故糖化血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1.5~ 2.4毫摩/升。每隔2~3周测定一次糖化血清蛋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不受每次进食的影响,也不是一个确切的血糖值,所以不能用它们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5.胰岛功能测定试验

主要用于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指导临床用药。通常包括以下两种试验。(1)胰岛素释放试验

该试验通常是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步进行的,测定空腹及餐后各个时间点(0小时、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根据五次血浆胰岛素水平可绘制出“胰岛功能曲线”。试验的正常值如下:空腹胰岛素值为5~25微单位/毫升,服糖后分泌高峰在0.5~1小时,峰值比空腹升高4~6倍,峰值应<130微单位/毫升,2小时时胰岛素峰值应<100微单位/毫升,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空腹基值一般在5微单位/毫升以下,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胰岛素释放曲线呈无反应型或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略低,早期甚至可以略高(多见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但胰岛素分泌高峰往往延迟至2~3小时后出现,这是区别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在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其胰岛素分泌曲线可与l型糖尿病相似,这种情况下,仅凭试验结果来区分1型与2型糖尿病已无意义。

②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如果胰岛素分泌量不低,说明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生活中应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治疗上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如果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则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2)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素原水解生成胰岛素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因此,通过测定C肽的量同样也能反映胰岛素的水平。试验方法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也需要采集五个时点的血样。试验的正常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0.8~4.0微克/升。服糖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C肽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但C肽测定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及自身胰岛素抗体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该项检查主要用于检测已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C肽的半衰期较长,其在血中浓度与内源性胰岛素浓度并不完全平行。6.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普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而当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相比之下,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正常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毫克/24小时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微克/分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在30~300毫克/24小时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微克/分钟为微量白蛋白尿,提示存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毫克/24小时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0微克/分钟,则属于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由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需要患者保留全天24小时的尿标本,这会使部分患者感到不太方便,此时也可以采取测定随机尿样中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方法,该方法与24小时尿白蛋白量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判定标准如下:白蛋白/肌酐比值<30毫克/克为正常;比值介于30~300毫克/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比值>300毫克/克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7.尿酮体(U-KET)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大量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其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的含量,超过0.5毫摩/升,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症。8.糖尿病相关抗体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

需要说明的是,胰岛细胞抗体与胰岛素抗体不是一回事。胰岛素抗体阳性表示患者在注射了胰岛素以后,对胰岛素产生了抗体,但这不代表一定是1型糖尿病。9.血脂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还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等,后者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者确诊后应该检查血脂。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前三项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则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健康有益。

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控制标准应比一般人更加严格,《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毫摩/升,三酰甘油<1.5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毫摩/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毫摩/升。

就诊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想准确无误地诊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真详细地告诉医生现病史、家族史、既往史,并且进行详尽的身体检查与化验室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诊断,而不会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1.具体就诊注意事项如下:

①有无家族病史,因为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②是否有既往病史,如冠心病、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末梢神经炎等。

③有无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症状,即有无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形体消瘦等这些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有,也许有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如食量增加,好多人会认为是好事而被忽略了。

④女性患者要注意有无异常分娩(流产、早产),生产巨大婴儿,外阴瘙痒等症状。

⑤是否有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⑥尿酮阳性不一定是酮症酸中毒。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极度饥饿、呕吐频繁时也会出现酮尿,此时酮尿程度相对较轻,且血糖不高或降低。

2.其他注意点:

①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和体力活动至少3天。

②检查当天早晨勿进食、饮水、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

③检查前停用激素、利尿剂、避孕药3~7天。

④近期无急性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及情绪的剧烈波动。

⑤早8时前携带当天零点后第一次小便10~20毫升到医院进行检查,抽4次血,中午12时之前做完检查。

怎样检测血糖指数

当人体的肾脏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血糖与尿糖是平行的,也就是说,血糖浓度越高则尿糖越多,血糖正常则尿糖阴性。因检查血糖浓度不如检查尿糖方便,此时检查尿糖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血糖情况。但当肾脏功能不正常时,两者是不平行的,不能用尿糖检查来代替血糖浓度测定。

测定血糖一般采用静脉抽血。但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应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这种方法更方便、简单,不仅采血少,结果比较准确,患者也可以根据病情随时按需进行自我检测。

用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的方法如下:

①操作前准备。先用温水洗手,准备好血糖仪、试纸、酒精棉球或棉签、采血笔、针头。

②按下主开关,检查仪器代码与采用的试纸代码是否相同。

③取出试纸,将瓶盖盖好,插入试纸,有圆洞的正面朝上。

④取下采血笔盖,将采血针插入后再旋转取下采血针保护盖,将采血笔盖放回原位。酒精消毒手指皮肤后将采血笔笔端放在手指侧面,按下按钮,轻轻挤压出一滴圆弧形指血。

⑤将足量的血滴入试纸圆形测试孔,注意要覆盖整个圆形测试孔。

注意事项:酒精消毒后,要等到手指干后进行测试;试纸不用时,要将盖子盖紧,防止潮湿而使试纸失效;清洁血糖仪时用沾清水的棉棒或软布清洁测试区,避免使用酒精、含氨的清洁剂、玻璃清洁剂等。

血糖化验细节莫忽视

大家都知道,通过血糖监测能够了解治疗效果,继而指导临床用药。但是,要保证血糖化验的真实可信,就不能忽视一些细节问题。李大婶患糖尿病多年,前不久,因肺部感染诱发酮症酸中毒。经过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感染痊愈,血糖控制正常。出院前,医生再三嘱咐:除了控制饮食,按时服药、注射胰岛素外,一定别忘了定期复查血糖。医生还特意给她留下电话号码,便于随时联系。没过多久,李大婶打电话告诉医生,她从报上得到消息,某保健品公司于周日上午9时在市中心广场举行糖尿病咨询活动,期间免费给患者化验血糖。周日一大早,李大婶没服药、空着肚子就去了,到现场一看,会场上早已人满为患,等候免费测血糖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她心急火燎地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10时多才轮到。化验结果为9.6毫摩/升,比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高出许多。她很困惑,自己出院后一直按医嘱用药,饮食也很注意,化验结果怎么会这么高呢?医生听了李大婶的诉说,耐心地为她分析了血糖高的原因。1.没有正常用药由于患者抽空腹血的时间太晚,使化验当天早晨的用药被迫推迟甚至停用,这样势必造成上午的血糖增高,其化验结果自然不能反映患者在平日正常治疗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情况。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晚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其作用一般只能维持到次日清晨6~7时,故上午的预混胰岛素通常应在7时之前注射,这对保证全天血糖的稳定性十分中重要。倘若患者查空腹血糖,抽血时间拖延至上午9时以后,由于患者早晨没有按常规及时注射胰岛素,血糖会较平日显著升高,该结果就不能代表患者在正常治疗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水平,由此获得的血糖值对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及了解血糖控制的好坏参考价值不大。因此,检查空腹血糖,患者必须在早晨常规注射胰岛素之前(8时之前)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不能因抽血而影响正常进食或用药。推迟或临时停用胰岛素,会导致上午有段时间处于药物作用的空白期,引起血糖升高或波动。2.抽血时间太晚所谓“空腹血糖”,严格地讲是指前一天晚饭后开始禁食8~10小时,于次日清晨8时之前抽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如果抽空腹血的时间太晚甚至接近中午,所测得的血糖值准确地讲应该叫“餐前血糖”,空腹血糖与餐前血糖不能画等号。如果抽血时间太晚,患者长时间的空腹饥饿,所测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也可能因出现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使得所测结果偏高。此时的化验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患者平常的空腹血糖水平。3.应激因素的影响情绪变化、感冒发热等应激因素会导致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当这类激素分泌过多时,一方面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明显升高。在应激状态下测得的空腹血糖往往高于平常的血糖水平,因此,应当以应激状态过后所测的血糖结果为准,以此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李大婶空腹血糖化验结果较高,就是由于抽血时间太晚,耽误了正常治疗,再加上当时着急上火所致。听了医生的解释,李大婶若有所悟,抽血化验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次日早晨,李大婶按医生的要求如约到医院复查血糖,结果正常,这时李大婶心里总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整个诊疗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要确保血糖化验结果的真实可信,就不能忽略下面这些细节问题:

①不要因为化验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药,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并有可能加重病情。

②不要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这样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

③避免体力活动过多或过少。运动量过多或过少会相应导致血糖偏低或偏高,不能反映实际血糖水平。

④避免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造成血糖波动,不仅影响血糖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对控制糖尿病本身来说也是个不利因素。

⑤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由于到医院抽血,在时间上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抽完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⑥如果无法确定在医院抽空腹血的具体时间,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⑦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患者,最好用便携式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尽量不要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因为医院门诊采血时间太晚,这样会延误患者早晨的胰岛素治疗,进而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⑧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若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随机血糖,如果血糖高,可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进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时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间隔太近。

⑨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化验空腹血糖时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用药和中午用药相隔太近,应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两餐的药物作用相互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⑩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上午8~9时,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允许稍晚一些。Chapter 5

第五章 糖尿病认识的误区

糖尿病全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引起的

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糖尿病与胰岛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缺失或减退是引起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而注射胰岛素则是治疗糖尿病最后的方法。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并没有很大的损害,其胰岛功能在正常的范围内。

病理学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会显著减少,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中B细胞的数量仅为正常的10%左右。而2型糖尿病中90%患者的胰岛改变为胰岛淀粉样变性,胰岛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见淀粉样物质沉积于毛细血管和内分泌细胞之间,胰岛B细胞数量仅中度或无减少。那些淀粉样的物质称为胰淀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内存在大量的这种胰淀素,它们并没有按照正常情况释放到血液中,而是堆积在胰岛内,从而造成了胰岛的损伤,这是一个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发生的过程。

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不会患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遗传病。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糖尿病的现象,这说明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同一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患糖尿病。这就说明,不是带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就一定会患糖尿病。与遗传因素相比,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更大。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糖尿病是具有遗传性的,但它所遗传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

吃糖容易患上糖尿病

很多人在听到糖尿病的名字之后,就会联想到糖,继而认为糖尿病是由吃糖引起的。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科学道理,是望文生义所造成的误区。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者都与遗传因素及感染、肥胖等多种环境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致病机制就是胰岛受损,胰岛素活性不足。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进行调节。如果胰岛素分泌失调,活性不足或相对不足,就会引起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了对血糖的调节。当每100毫升血液中的血糖升至160~180毫克时,即超过肾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时,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就出现了尿糖增高现象,出现糖尿病。

可见,糖尿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与是否吃糖却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吃糖可以导致肥胖,而肥胖又可能诱发糖尿病,这种间接关系还是有的,因此,吃糖不要过量。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老年人(65岁以上)患糖尿病的概率要比20~40岁人高10倍。老年人是糖尿病的最高发病人群。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只是相比较而言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而已。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机体组织老化,基础代谢率下降,胰腺随年龄增高而逐渐老化,胰腺的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全身各器官衰老不协调。

其二,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成分改善,老年肥胖者尤其腹部肥胖逐渐增多,肥大的脂肪细胞膜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其与胰岛素结合的亲和力降低,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

其三,体力活动减少,机体利用和消耗葡萄糖量减少,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耐量减弱。

其四,老年人肌肉逐渐减少,由占人体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组织则从20%增至36%,此消彼长,导致葡萄糖消耗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其五,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后不易被发现,症状也不明显,较难及时诊断,因此若有以下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的存在:

①食欲大增而体重却日益下降。

②常发生皮肤、口腔感染且伤口日久不愈。

③四肢麻木,肌肉酸痛。

④老年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

⑤老年皮肤瘙痒,尤其是妇女外阴瘙痒。

其六,患病率高。50岁以上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以上,60~69岁为患病峰龄。调查显示,北方城区中老年人群中,有14.5%体重超重,69%达到肥胖程度,糖尿病患病率为7.8%。

其七,表现不典型,较难及时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情较轻,难以及时诊断,容易漏诊。许多患者是在进行身体检查或者因其他疾病做常规血糖检查时才发现。

其八,老年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多因素遗传病。

其九,心脑血管病为主要死亡原因。有人统计,有70%~8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其十,易感染。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能力下降,细胞介导免疫功能受损,防御感染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对感染的应激能力下降,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糖尿病。一般来说,感染以肺部最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胆道、肺结核及真菌感染。

儿童不会得糖尿病

通常来说,提起糖尿病,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成人,认为糖尿病是成人的专利。然而,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正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增长,全球15岁以下人群中,平均每天就会增加200名糖尿病患者。

造成孩子患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胖。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在家长的宠爱下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经常吃甜腻、油炸等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平时又缺少运动,消耗少,体重上升得特别快,结果导致孩子血糖过高,引发糖尿病。另外,遗传导致患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因素成为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儿童糖尿病是可起始于任何年龄段的,但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是儿童时期(5~9岁),二是青春期初期(11~13岁),发病率明显低于成年人。儿童糖尿病多数起病急,病情严重,其中,半数以酮症酸中毒综合征起病,多见于1型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会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多食、多尿、多饮,且形体瘦弱,血糖与尿糖显著升高,尿酮体呈阳性。大部分儿童患者可以通过血糖测定确诊糖尿病。以下是儿童糖尿病的几个主要特点:

①儿童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成年人。

②儿童糖尿病大多数为l型糖尿病,其发病机理及病因与2型糖尿病明显不同,两者均有家族史,但1型糖尿病会有某些病毒感染史。

③儿童糖尿病多急骤,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发生率越高。慢性并发症以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多见,约有40%死于肾功能衰竭。

④儿童糖尿病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绝对降低,需终身以胰岛素替代品补充治疗。

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学习有关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常识,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经常锻炼身体等,做孩子的生活榜样,而不是宠着孩子。如果能做到这些,则对于预防糖尿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对有家族病史,特别是肥胖的青少年而言,患糖尿病的概率很大,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血糖,以便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消瘦者不会患糖尿病

1993~2004年,日本的研究人员收集了4万名男性与9万名女性的健康状况资料,研究开始的时候,所有参与者都没有得糖尿病。研究期间,在60~79岁的参与者中,体重指数(BMI)较高的参与者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体重指数低于18.5(BMI较低)的人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并且,竟然比BMI为18.5~24.9(BMI正常)的人高出30%。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身体消瘦的就不会患糖尿病,相反,身体过于消瘦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比正常人高得多。

消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体型就瘦,还有一种是由于已经患有糖尿病,因糖尿病而导致身体消瘦。本身体型就瘦的人,如果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吸烟、酗酒,身体营养水平差,这都会影响或减少胰岛素分泌,最终引发糖尿病的因素。另外一种由于糖尿病而导致的身体消瘦,由于人体所需的葡萄糖不被吸收,大量的排出体外,只能消耗机体的脂肪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这样长期下来就会造成体重下降,身体消瘦。

所以,消瘦者不会患糖尿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要想远离糖尿病,任何人都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在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的时候,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不可避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是防治糖尿病的重点与难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比较隐蔽,能够在毫无知觉中发生,早期尚且可以逆转,而晚期则必受其害。但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并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性肾病、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等,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长短、代谢紊乱程度和病情控制程度相关。还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每种慢性并发症均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糖基化密切相关。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调节糖基化过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和尽可能地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避免引发血脂紊乱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疾病的筛选,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血脂紊乱或心血管疾病等,以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全面达到治疗的目标。原则上,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要筛查一次有无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如首次筛查正常,3~5年后应每年筛查一次。

总之,通过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者逆转的。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结婚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只要经过合理的治疗,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之后,糖尿病患者都是可以结婚并且生育后代的。

糖尿病的发生确实与遗传有关,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因为最终是否发病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缺少运动、饮酒、吸烟等环境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大家应该明白,糖尿病患者遗传给后代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糖尿病的易感性。这种易感性再加上环境因素两者共同作用,才会发生糖尿病。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强。英国有研究者观察同卵双胞胎糖尿病达20余年,1982年他总结了200对同卵双胞胎糖尿病的调查分析:其糖尿病的一致性(即两个人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里都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为90.6%,1型糖尿病为54.4%,说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1型糖尿病更为显著。上海对1000多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调查显示:其亲属中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亲属高3~4倍。如果双亲均为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的发病率就会比较高,如果双亲中只有一人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就相对低一些。而且研究还发现,由母亲遗传糖尿病的明显多于由父亲遗传的。

由于糖尿病存在遗传倾向,因此建议青年人在择偶的时候,尽量避免双方家族中均有糖尿病患者的情况,这样,下一代患糖尿病概率就会降低。结婚之后,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妻子或者丈夫,应该正确认识糖尿病并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帮助对方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与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应注意让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加强运动,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以便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这样一来,糖尿病的家庭生活就会是幸福快乐的。

保健品可以替代降糖药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日服降糖药物与注射胰岛素两种,有很多患者认为经常性服用降糖药会带来不良反应,因此,自作主张对医生开的药减量服用或者不吃,私自去购买一些号称“中药成分,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的保健品来代替药品治疗。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药还没有降糖特效药。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中药防治糖尿病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如果听信一些保健食品的夸大宣传,买来服用后,可能会引起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保健品不同于降糖药,千万不可把保健品当成降糖药来吃,它不能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糖患者的口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某些保健品所夸大宣传的有多种疗效或能“根治”、“治愈”、“完全替代药物和胰岛素”,这些都是不能轻信的。

糖尿病患者必须坚信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降糖药的作用是不可被取代的,任何品牌和功能的保健品都不能充当降糖药物来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时地进行药物治疗。

过分依赖药物治疗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味地依赖药物,不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生活方式的调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饮食过多,体格肥胖,活动减少,烟酒嗜好等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很大关系。去除上述不良因素,血糖往往会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这就说明,改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糖尿病的控制是很有帮助的。还有研究表明:对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调节,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一般来说服药量少,血糖的控制也较满意,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康复后可长期停用药物。因此,注意生活方式的调节,做到合理饮食、消除肥胖、坚持锻炼、劳逸结合、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非药物疗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防治作用。Chapter 6

第六章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前的“紧急警报”

大量的临床实验告诉人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即早诊断、早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某一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您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要警惕了。1.耳部

耳部的异常表现主要为耳垢异常增多。前苏联医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会异常增多,而且常常是糖尿病越重,耳垢越多。在对1200名疑为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后发现,其耳垢中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人的耳垢中则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近年来,我国医务人员对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也做过葡萄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上述报告类似。因此,凡是感到耳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者,应考虑是否为血糖高或血糖控制不良。2.口腔

口腔的异常表现主要为牙痛、牙齿脱落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损害,修复能力差,感觉迟钝、易受损伤,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如有糖尿病性骨病,还会使牙槽骨质疏松,加重牙周病,可见牙齿脱落等。典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牙痛、牙周组织水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扣痛、松动、脱落等,口腔有烧灼感,口腔黏膜干燥。3.眼部

眼部的异常表现主要为瞳孔变小,视野模糊。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视力急剧下降。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病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疥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并发眼病的预警信号。4.皮肤

皮肤的异常表现主要为手足癣、毛囊炎等症。如股癣、手足癣和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甲沟炎、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的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坏疽。皮肤病病因多为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容易发生在身体温暖和潮湿的部位如外阴部、乳房下部、脚趾间等处。5.四肢

四肢的异常表现主要为皮痛、骨痛等症状。来自四肢的并发症感觉多从脚趾开始,经数月或数年逐渐恶化。症状从很轻的不适感、较浅的“皮痛”到难以忍受的疼或深部的“骨痛”。典型的疼痛可为针刺、火烧、压榨或撕裂样疼痛,还会伴有麻木、发冷感。常有蚁行感或麻木感,由于温度感丧失、痛觉迟钝,下肢易发生各种创伤和感染。6.出汗

出汗的异常表现主要为流出的汗液多为热汗、黏汗,且手足多汗。糖尿病患者常常出汗,中医通过辨汗可以了解患者的病症虚实及患者处于糖尿病的哪一个阶段。糖尿病初期患者一般属中医实证,常在饭后、运动后出汗,为实汗。实汗又有热汗、黏汗之分,身热而出汗并伴有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色黄为热汗,是由实热熏蒸而出;汗色黄而黏,舌苔黄腻者则为湿热熏蒸所致。患糖尿病时间较长后,人体正气亏虚、体质不热,常手足多汗,称为虚汗。虚汗有冷汗、自汗之分:汗出而皮肤凉,平时也常感手脚发凉或夜尿多者为冷汗;因为阳气不足,皮肤不凉而汗出不断者为自汗,此类患者小鱼际(手掌小指侧)及手腕部分皮肤常潮湿,易感冒,皆因气虚所致。手腕部皮肤出汗常常是糖尿病患者进入糖尿病中期的标志。7.肾脏

肾脏的异常表现主要为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肾病的先兆。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并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患糖尿病很多年,自己仍一无所知,而当发现糖尿病时可能尿中已经有了微量白蛋白。糖尿病病史10年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可达到10%~30%;糖尿病病史20年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率为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会恶化成终末期肾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的患者会发展为严重的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8.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的异常表现主要为心跳加快、胃胀满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心跳加快,平时心率可达90~100次/分钟。正常人夜间心率比白天偏慢,而此类患者夜间和白天的心率变化不大。从卧位或蹲位起立时,常伴有头晕、软弱无力、心慌、大汗等症状,严重时会晕倒。

此外,还会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吞咽困难、饮食后烧灼感、排便异常等症状,间断出现夜间腹泻,量多呈水样,无腹痛、无便血,一般不伴有体重减轻或吸收不良的症状。排尿时无力,小腹下坠,排尿淋漓不尽,严重时尿失禁。男性阴茎不能勃起,直至完全阳痿。9.夜尿增多

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或排尿次数的异常增多。一般来说,健康人每24小时排尿约1.6升,排尿次数昼夜比,青少年为3∶1或4∶1,中老年为1∶1,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3。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总尿量的1/2或昼夜排尿次数比值减小,都为夜尿多,其临床表现除有夜间尿量或次数增多外,患者往往兼有睡眠不足、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委靡等症状。糖尿病所致夜尿多主要是由于其导致肾小管损伤,如糖尿病代谢障碍,血液的高渗、高黏状态,微血管损伤,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等,均可使肾小管的结构异常,结构的异常必然导致功能受损。当远端肾小管受损时,出现尿浓缩功能减退,从而产生低渗透压、低比重的尿液。

糖尿病并发症扫描

1.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只要能及时、正规地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转危为安。但不管怎样,酮症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威胁都始终存在。

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是因胰岛素严重缺乏导致糖的利用障碍,血糖显著升高,尿糖排泄增加,机体转而靠动用脂肪作为热量来源,伴随着脂肪的过度分解,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酮体。由于酮体不断在体内积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得了酮症酸中毒以后,患者原有的糖尿病症状进一步加重,表现为明显的口渴、多饮、多尿、头昏、食欲下降;脱水严重者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血压下降、呼吸深快,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进一步发展,可发生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另外,有些酮症酸中毒患者,可突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应注意鉴别。

一旦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静脉滴注胰岛素,补充液体与电解质;酸中毒严重者,还应用少量的碱性药物进行纠正,同时,还要消除感染等诱发因素。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当重在预防,因而有必要了解其诱发因素。临床常见的诱因有如下几种:

①患者擅自停用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②患者处于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应激状态。

③暴饮暴食。2.糖尿病并发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以前常被称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又称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或高血糖脱水综合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临床类型,较少见。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其多发生于老年人,男女无差别,好发年龄为50~70岁。3.糖尿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因血液中乳酸堆积而引起的酸中毒病。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为糖尿病三大急症之一,主要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且常同时伴有较严重的心血管、肺、肾病变,在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及低氧状态下极易发生酸中毒。年龄在60~80岁糖尿病患者有此症状的占55%,而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有此症状的占90%。4.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血糖浓度过低(通常,空腹血糖<2.8毫摩/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葡萄糖供应不足、功能异常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原因为功能性低血糖,约占70%;其次为胰岛B细胞瘤及各种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糖症。糖尿病的早期及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都可出现低血糖症,但因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低血糖常常被忽视。5.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中的一种,不可忽视。发病时,位于眼睛深处的网膜细血管出现异常现象,此种症状一旦恶化,将会引起眼底出血,失明的危险性很高。6.糖尿病并发白内障

白内障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高血糖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可导致白内障。这不得不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两类:一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由晶状体的渗透性水分过多所致,临床比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严重糖尿病患者。二是糖尿病患者伴发的老年性白内障。一般认为老年性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发生的年龄也较早,且白内障成熟较快,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区别。7.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下肢呈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刺痛、灼痛、钻凿痛。有时剧痛如截肢,有时触觉过敏,甚至不能忍受盖被的压力,必须用被架。每晚就寝后数小时疼痛加重,开始行走后方可减轻。往往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等感觉,膝以下多见,感觉常减退,腱反射常消失。周围神经中自主神经纤维受影响时,有血管舒张障碍,会引起皮肤苍白、青紫,多汗、少汗,指甲脆弱,脱毛等神经营养失调现象,同时伴有下肢溃疡,特别是伴有血液循环障碍。8.糖尿病性脊髓神经病变

脊髓神经病变又称糖尿病性假脊髓痨。主要症状为足双侧对称性下肢深感异常,脚后跟有闪电般疼痛,步态不稳,举脚高、踏地重,如踩棉花般,黑暗处行走更困难。有的患者会出现排尿无力、淋漓不尽的情况。男性则多阳痿。体检时,下肢肌张力会减退,深度感觉缺失和腱反射消失,闭目难站立。9.糖尿病性后侧索硬化症

患者早期会有全身无力和对称性肢体麻木、烧灼、发冷等异常感觉,尤以下肢为甚。中后期可出现双下肢无力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行走不稳、易于倾跌等症状,尤以在阴暗处行走时更困难。患者在站立时不能蹲下,坐下时不能自动起立。10.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

其主要指身体3种功能异常,即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两个以上系统受累。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有腹胀、恶心、呕吐、阵发性夜间腹泻、便秘等。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加快以及窦性心律失常等。使患者特别痛苦的是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紊乱,出现排尿困难、残尿量增多、逆行射精、阳痿和不育等。大概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出现排汗功能障碍,表现为躯干和面部过度出汗,特别是进餐时大汗淋漓,而足部甚至下肢却无汗。严重者可因丧失调节体温的功能而致使体温升高、中暑或虚脱。11.糖尿病性脑神经病变

在50岁以上的无症状性糖尿病患者中,孤立或多发性眼外肌麻痹或脑神经麻痹可成为该疾病的首发症状。眼肌麻痹几乎是突然起病,多于清晨起床时发现,伴有眶后剧痛,患者会出现视物成双、眼球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