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基础与临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0:42:05

点击下载

作者:陈可冀,孙燕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芪的基础与临床

黄芪的基础与临床试读:

前言

黄芪乃补药之长,是临床医生每日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参芪同列,但一般人“认参不认芪”,有人说真正行家似乎是“认芪不认参”,因为黄芪用途更广。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用的九首含黄芪的方剂,如防己黄芪汤用于肥胖症偏虚,黄芪建中汤用于溃疡病脾胃虚弱,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用于周围神经炎肌肤麻木,防己茯苓汤用于心肾阳气虚水肿,乌头汤及千金三黄汤用于中风历节病等,都是临床医生所乐于使用的。李东垣黄芪医方就更多了,常用的如《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的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的当归六黄汤等,今天临床仍十分实用。

黄芪分布广泛,目前药用的主要是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两种。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等。其中皂苷类化合物包括黄芪皂苷及大豆皂苷两大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烷四大类;另外尚含单糖、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叶酸等成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内分泌、抗肿瘤、抗病毒、保护肝肾功能、利尿、降糖、抗疲劳等作用,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孙燕和陈可冀早年在甘肃陇西地区巡回医疗,发现当地盛产黄芪,药性优异且价廉物美,因此开始了对黄芪的研究。孙燕遵循传统医学理论,应用现代医药科学方法,研发了以“黄芪”为主的“扶正”系列现代中药制剂。经过二十多年临床实践,我国在心血管、恶性肿瘤、临床营养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拯救了广大患者,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编写并出版一本有关黄芪的专著,是陈、孙两位发起倡议,组织了多位国内医药学知名专家参与编著。专著中相当篇幅的重要内容由二位院士亲自执笔,尤为可贵的是书中包含了大量以他们为代表的多位临床一线专家的应用经验。

本书是以传承与创新为目的,以现代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涵括了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结果,以黄芪这一单味药为主线,囊括了其用药历史、药物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的一本学术专著。本书由陈可冀、孙燕、张伯礼三位牵头,国内众多专家合作编写完成。这一学术专著付梓出版,不但可以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翔实、可靠、权威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探索中西医结合,传统医药学继承与创新的科研思路与参考线索。

由于本书是国内外首次编写的以黄芪为主题的专著,涉及的学科或专业较多,因而邀约了不同系统的有经验的专家参加编写。在编写体例上虽力求一致,仍不免有不尽划一之处,但也反映了在本领域中思想活跃的状况。由于编写时间短,大家业务繁忙,虽反复校审,但我们深知挂一漏万,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尚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谢谢大家!陈可冀 孙 燕 张伯礼2014年11月第一章 药用传承篇第一节 黄芪概论一、黄芪的药用历史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解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名医别录》记载“生蜀郡(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州、雅州),山谷,白水(今陕西白水县南),汉中(今陕西南郑)。二月、十月采,阴干”。《本草经集注》记载:“第一出陇西(今甘肃东南部),洮阳(今甘肃临潭)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松潘)、宕昌(今甘肃岷县指南)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今四川茂汶西北部)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唐代的《新修本草》载:“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宁州(甘肃、四川、陕西边界地区)者亦佳”。宋代的《本草图经》载:“今河东(山西境内)陕西州郡多有之”。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载:“黄耆本出绵上者为良,故名绵黄耆”。明代的《本草蒙筌》载:“绵耆出山西沁州绵上,此品极佳”。《救荒本草》和《本草纲目》均对黄芪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图。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载:“黄芪有数种,山西、蒙古者最佳”。清代《无误蒙药鉴》载:“萨日得马有白、黄、红、蓝、紫、黑、幼、麝、有毒等九种”。

综上,有关黄芪的产地、品质、原植物、药材性状等记述可知,古代黄芪入药品种各异,产地不定,唐代以前以西北地区为主产,特别是甘肃产的黄芪为道地药材,宋代以后以山西出产为最佳,到清代,除山西以外,内蒙黄芪又开始作为道地药材使用。但确定的是,我国古代黄芪正品的产地有从甘肃、四川向宁夏、陕西、山西、内蒙过渡的情况。综合有关黄芪的产地和形态的考证,并参考《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宪州黄芪的附图,普遍认为古代正品黄芪以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芪为主,这与现代药用黄芪相吻合。二、黄芪的药用品名

黄芪又名黄耆、戴椹(《神农本草经》),戴糁、独椹、芰草、蜀脂、百本(《名医别录》),王孙(《药性论》),白药绵(侯宁极《药膳》),羊肉(《日华子诸家本草》),绵黄耆(《本草图经》),绵耆(《本草蒙荃》),绵芪(《药品化义》),箭芪(刘仁廉《医学集成》),萨日得马(《无误蒙药鉴》),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绵黄芪(《全国中草药汇编》)。三、黄芪的性味归经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四、黄芪的炮制工艺(一)古代的炮制方法

去芦,是黄芪最早的炮制方法,早在汉代《金匮要略方论》中就有记载。之后,南北朝时出现蒸制;宋始创蜜炙、炙制、盐水制、酥制、酒制、炒制;明代出现姜汁制、米泔水制、药汁制和“炮”制等炮制方法;清代新创乳制、煨制、醋制、米炒,及酒制等炮制方法。然而我国历史上炮制黄芪的主要方法是蜜炙、盐制、酒制和炙(或炒)。

1.生品的加工处理

自汉代采用黄芪“去芦”的加工方法后,历代方书均有“去芦”后用的记载。雷敩云:“先须去头上皱皮,了,蒸半日,出,后用手擘令细,于槐砧上锉用”。川宋代《博济方》谓:“去芦,蒸出擘破,于槐砧上碎锉”。宋代李迅首次提出了“去芦并叉附不用”的除去芦头和须根加工要求。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首次记载了“去芦碎锉”,明代的李中立在《本草原始》中明确指出“去头刮皮生用治痈气”。至清代民间仍保留“去头刮皮”的加工方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中,仍有相同的“去芦”加工记载。据考证,“去芦”应是黄芪原生药采收后切去根头的加工过程。另外,南北朝开始有人记录了黄芪“锉用”的要求。唐代开始,黄芪“锉”成粉粒使用。到宋代,太医院规定了“薄切”成片的加工方法,切制由此开始。

2.炙制和炒制黄芪

黄芪的炙制,首次出现在宋代《史载之方》中,谓“炙、轻炙”。炒制首载于《校注妇人良方》上。此后各朝代均有黄芪炙、炒的传统方法。推测这里所指的“炙”和“炒”,应是不加辅料的清炙和清炒。“炙”和“炒”的作用有相同处,如为使药质松脆而易于剉成粉,是工艺上的需要;但也有不同的作用,正如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一书中所述:“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所以,在宋朝《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中,黄芪既有炒制,又有炙制的记载。

3.酒制黄芪

酒制黄芪是历代炮制黄芪的传统方法之一。自宋代吴彦夔谓:“细切,用无灰酒浸,夏月七日冬月十四日,如要急用,将慢火量煮”。继后,明代有酒炙、酒炒的记述。此外还有蜜酒煮和盐水炒、酒炒的方法,这是酒制黄芪的延伸和发展。但我国目前已基本不采用酒制黄芪的方法。

4.盐制黄芪

药材经盐制后的特异性能,在临床上有特殊用途,因此,盐制黄芪的炮制方法最早由宋太医院采用,此后历代均有所沿用。宋太医院采用的方法是“洗打破手擘如丝,以盐少许和水揉,猛火焙干”,发展到“以盐汤润透,用盏盛,盖汤瓶上一炊久,焙燥”的盐水润、蒸、焙三种方法结合的工艺。六十余年后,进展为盐水拌炒法。直至元、明、清各代,都沿用了盐水拌炒、盐水浸以及“以冷盐汤温润,蒸三次,焙干,剉”、“以盐汤浸透,微火炙酥,剉”、“盐水或蒸或炒用”等方法。

5.蜜炙黄芪

蜜炙黄芪是历代和现代对黄芪最主要的炮制方法,蜜炙黄芪在临床上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黄芪饮片。

自宋代起,历代文献中均有黄芪蜜炙的记载,但对“炙”的具体操作尚有区别。宋代有蜜涂炙、蜜水涂炙、蜜刷炙等操作;元代有蜜水涂炙、蜜炮涂炙、盐蜜水涂炙等技术描述;明、清基本上保留着前两代的工艺,但在涂炙的程度上,明代李时珍提出了“以蜜水涂炙数次,以熟为度”的具体要领。有关蜜炙的火候,明代朱棺首次提出“蜜涂,慢火炙”,之后医家也有类似要求,以防炙焦变性,影响疗效。宋代自发明蜜炙黄芪后,相继又创造了涂蜜炒、蜜水拌炒的间接火制技术。用火直接炙制药材,变为用锅隔火处理,应该说是火制工艺上的一大进步。所以,明、清直至现代,均继承了黄芪蜜水拌炒、蜜水炒的传统工艺,现今的蜜炙黄芪或蜜黄芪,一般采用取黄芪片置锅内加蜜水炒的方法。我国药典和《浙江省炮制规范》均规定取黄芪片先与炼蜜和适量水拌匀,稍闷后文火炒之。另外,宋代李迅提出了“以蜜水浸润湿,瓦器半炒,盛,盖于饭甑上,蒸三次,取出,焙干,剉碎”的蜜水燕制工艺;明代朱核收编了“去芦头,细锉,焙干,为细末,入白蜜一匙,好酒一升,煮如糊”的蜜酒共制的工艺;明代申斗垣提出“蜜水涂炙一半,盐水浸炙一半,饭上蒸三次再焙”的蜜盐水共蒸的工艺;清代鲍相傲收集了九制黄芪,即先用木通、升麻、丹皮、沙参、玉竹、制附子、五味子、防风的煎水分别泡后,最后用蜜拌炒,制完蒸过的工艺,据称此药制后与人参同功,气虚者服之最佳。这类黄芪蜜炙的延伸工艺,当今已很少应用。(二)现代的炮制方法

1.净制

即净选加工,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各种方法,达到净度要求。

2.切制

药材的自然状况,对于决定饮片类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饮片切制的操作和临床疗效。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各省市炮制规范指出的饮片类型为准,黄芪的饮片切制斜片,厚度为2~4mm,倾斜度大而药材较细者,称为柳叶片。切制前,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此方法一直被大多数人使用。

近几年,人们为了寻求最佳的切制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水煎液比重值和水溶性浸出物百分含量为质量指标,选择浸泡时间、软化方法、饮片厚度三个因素,对黄芪饮片加工工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饮片切制最佳工艺为:取净药材,常温浸泡5分钟,常法浸润软化,饮片厚度2~3mm。唐乙祥报道,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按历版《中国药典》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成分浸出率与饮片厚度有直接关系,斜片与粉末的水溶性成分浸出率较为接近,浸出最为充分,故建议用斜片作为黄芪的统一片型。浸泡时间越长,黄芪甲苷损失越大,浸泡1小时损失率为4.45%,浸泡4小时损失率为13.17%,因此黄芪软化时应尽量少泡多润,采用浸润加工方法为佳。苗术等报道,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市售黄芪饮片(水泡24~48小时,切2~5mm厚片,烘干)和自制黄芪饮片(温水30~40℃,浸泡5分钟,覆盖润透软化2小时,切片,烘干)及原药材中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市售黄芪饮片多糖流失15.6%,自制黄芪饮片多糖含量与原药材无差异(P>0.05),从而认为自制法为黄芪最佳软化方法。

3.蜜炙黄芪

按《中国药典》(2010版)的记载,蜜炙黄芪具体方法为: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备用。一般每黄芪片100kg,用炼蜜25kg。此方法被广泛使用。

在肯定传统和药典蜜炙黄芪的炮制方法及证实其药效作用的基础上,优选蜜炙黄芪烘制新工艺及其技术参数,通过组织技术鉴定,得到认可和好评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目前,人们开始采用烘炙法,将蜜加水煮沸,加入净黄芪中,浸润,平摊于瓷盘,放入烤箱中,温度控制在80~100℃,30分钟至金黄色时取出晾干即得。根据观察,烘炙法克服了炮制品色泽不匀、边缘焦化糊底、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具有片面亮黄、整齐美观、节省燃料、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实验结果表明,传统法和药典法(炒法蜜炙)及新法(烘法蜜炙)三者之间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冯成汉报道,对烘法蜜炙黄芪和炒法蜜炙黄芪所渗入的炼蜜含量和黄芪中所含皂素、黄酮进行了对比分析,蜜炙烘黄芪70℃或80℃,烘制2小时与传统蜜炙炒黄芪都有相似结果,故烘烤法蜜炙黄芪完全可以取代传统蜜炙炒黄芪。烘炙法蜜炙的黄芪质量好,色泽鲜艳,不易吸潮,不生虫,不霉。张加强等将蜜炙黄芪的炮制方法改进为:按黄芪饮片与蜂蜜比例(1∶0.25),加水将炼蜜稀释(一般以0.25kg蜂蜜,加水50ml),煮开,趁热与黄芪拌匀,闷润30分钟,置烘箱内,50~70℃烘烤,使之干燥至深黄色即可。蜜炙后的饮片干燥,外形美观,贮存时间长,不回潮。刘萍等报道,以蜜炙黄芪炮制品的外观、还原糖含量等多项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蜜炙黄芪炮制工艺进行优选。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炼蜜与稀释水之比为2∶1,润透时间为3小时,烘制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3小时。周美娟等人报道,通过理化指标对炙黄芪的传统炮制方法与微波炮制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微波炮炙具有易于掌握、饮片干净、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尽管微波技术炮制技术还不够成熟且应用也不够广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还是不可否认其在黄芪生产及黄芪现代化发展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宋代开始采用蜜炙、盐制、酒制等法炮制黄芪;明清时期新增有姜汁制、乳汁制等炮制法,其中除蜜炙黄芪被后世广为传承外,其他炮制方法现今已几无沿用。前人对黄芪的炮制作用虽有某些不同看法,但古今大多认为黄芪生熟有别,蜜炙后具有补中、益气、润燥等功效。现代研究结果,对黄芪传统的软化切制法和饮片片型,提出有改进意见,值得重视;在肯定传统蜜炙黄芪炮制方法,证实其药效作用的基础上,优选出蜜炙黄芪烘制新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现行《中国药典》收载有黄芪和蜜炙黄芪两种饮片规格,但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从而完善黄芪饮片质量标准,以实现其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五、黄芪的药用剂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也可入丸、散膏剂。六、黄芪的功效主治

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吐血,便血,崩漏,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及一切气虚血亏之证。

古书记载功效如下:

1.《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癫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2.《名医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3.《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

4.《日华子》:“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癖,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替;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于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5.《珍珠囊》:“益胃气,去肌热,止自汗,诸痛用之”。

6.《医学启源》:“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

7.《汤液本草》:“心云: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

8.《本草纲目》:“主太阴疟疾,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

9.《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

10.《本草正》:“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

11.《本草备要》:“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疹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12.《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利小便”。“善治肢体痿废”。七、黄芪的七情配伍

1.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之证

黄芪味甘性温,主入脾、肺二经,具补中、益气、升阳之功,凡脾肺气虚,食少便溏,咳喘气促,倦怠乏力;或气不摄血,吐血嗽血,便血尿血。崩漏;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等,均可选用黄芪,单用或入复方。

若气虚甚者,配人参、白术以增强补气效力;而脾虚症见食少便溏,除配以人参、白术外,还常加茯苓、炒扁豆、熟苡仁以健脾止泻。如肺虚咳喘气短,痰多稀白者,多与党参、茯苓、紫菀、陈皮同用,以补肺气,止咳化痰,或配以人参、五味子以补气敛肺,方如《永类钤方》补肺汤;若气不摄血而致吐血、便血、崩漏者。常与人参、当归、龙眼肉等同用。以益气摄血。方如《严氏济生方》归脾汤。

另外,黄芪善于补气,又长于升阳,故脾虚日久,中气下陷而致脱肛、子宫等内脏下垂诸病,黄芪为必用之药,临床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补气升阳药同用,以加强升提之力,方如《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现临床常以本方为基础,加入大剂量枳壳,每获良效;而黄芪又甘温补气,气足则血旺,故又常与补血药当归同用,以补气生血,而气血双亏所致面黄气短,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方如《内外伤辨》当归补血汤。

2.用于气虚而致自汗

黄芪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治体弱卫虚,肌表不固而致自汗,与防风、白术配用补虚固表之功尤著,如《究原方》玉屏风散;亦可与牡蛎、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同用,以增强止汗作用,如《局方》牡蛎散;至于气虚阳弱而致虚汗不止者,可与附子、生姜同用,以补气温阳,固表止汗,如《严氏济生方》耆附汤;而对于阴虚盗汗者,本品亦可治之,需与生地、黄精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兰室秘藏》当归六黄汤。

3.用于水肿

黄芪具利水消肿之功,适应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而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现临床用于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消除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痈

黄芪具益气升阳,托毒生肌之功,有“疮家圣药”之誉,故常用于疮痈属气血不足证者。

若脓成日久不溃,则与当归、川芍,穿山甲、皂角刺等配用,以托毒排脓,方如《外科正宗》透脓散;若疮痈溃后,久不收口者,则与当归、人参、肉桂、熟地、白术等配用,以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收口,如《局方》十全大补汤;若小儿痘疮,气虚塌陷,可与人参,肉桂、炙甘草同用,以益气托毒透疹,如《博爱心鉴》之保元汤。

5.用于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

黄芪补气力强,气足则血旺,血旺则运行有力,故气血虚弱而致以上诸症,可用黄芪治之,如《金匮要略》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即以本品,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治疗血痹肢体麻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用本品配当归、川芍、桃仁等活血祛瘀药,以治中风半身不遂;《百一选方》蠲痹汤以本品配羌活、防风、当归等,治疗肩臂风湿痹痛,兼见气血不足者。

此外,黄芪还可与茯神、栝楼、甘草、麦冬、干地黄配用,以益气生津止渴,治疗消渴,如《千金要方》黄耆汤;与火麻仁、白蜜等润肠通便药同用,治疗血气不足,肠燥便秘,如《金匮翼》黄芪汤;或与陈皮同用,治老年人便秘,如《局方》黄耆汤;与糯米、川芎同用,以益气安胎,治疗胎动不安;与茯苓同用以益气健脾,利湿泄浊,治疗白浊,如《经验良方》黄芪散。

另外,还有如下七情配伍的情况:(1)徐之才《药对》:“茯苓为之使”(引自《纲目》)。(2)《本草衍义》:“防风、黄耆,世多相须而用”。(3)《品汇精要》:“合人参、甘草,退劳役发热。合白芷、连翘,排脓止痛、消毒。合防风,补力愈大”。(4)《赤水玄珠》:“得白术则止虚汗。”“得附子则补阳”。(5)《本草经疏》:“同人参甘草,治天行痘疮阳虚无热证”。(6)《济阴纲目》:“黄芪补上焦元气,而配以地骨之苦寒,是补气不补火”。(7)《医方集解》:“黄芪加以甘草,大能生血”。(8)《本经逢原》:“同人参则益气,同当归则补血,同白术、防风则运脾湿;同防己、防风则祛风湿,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血不止,为腠理开阖之总司”。(9)《本草经解》:“同甘草。治消渴。同麻仁、陈皮、白蜜。治老人虚闭。同川连。治肠风下血。同川芎、糯米。治胎不安”。(10)《得宜本草》:“得当归能活血,得白术则补气”。(11)《得配本草》:“得枣仁,止自汗。配干姜,暖三焦;配川连,治肠风下血;配茯苓,治气虚白浊;配川芎、糯米,治胎动、腹痛,下黄汁。佐当归,补血;使升、柴,发汗。补虚,蜜炒;嘈杂病,乳炒;解毒盐水炒;胃虚,米泔炒;暖胃,除泻痢,酒拌炒,泻心火,退虚热,托疮疡。生用恐滞气,加桑白皮数分”。(12)《医学衷中参西录》:“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也”。“得葛根,能补元气”。八、黄芪的药用禁忌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隔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黎芦,畏五灵脂、防风”。(黄璐琦)第二节 黄芪方剂与各家论述一、黄芪的经方类方

黄芪入药两千多年间,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钻研和打磨,形成了浩若繁星、灿若云霞般的方剂学宝贵财富。现以病证为纲,方剂为目,将以黄芪为主药组方的经方类方及其主治病证进行条分缕析,以便于学习和掌握。

1.虚损证

黄芪在多版《中药学》教材“补气药”章节中均排名前列,作为常用补气药物,黄芪在虚损病证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自《神农本草经》首倡黄芪有“补虚”之功以来,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他们对黄芪补虚的功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挥,如《名医别录》载其可“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也”,甄权《药性论》认为其可“主虚喘、肾衰耳聋”,《日华子本草》认为其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张元素《医学启源》载其“补肺气……善治脾胃虚弱……补诸虚不足……益胃气”,《本草备要》载其能“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等,从而将黄芪的补虚作用大大延展,使其在补益气血、调补脾胃肺肾等方面的功效广为世人所知。在这些宝贵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创制了众多以黄芪为主药,或以黄芪命名的治疗虚损证的验方,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现将具有代表性的方剂介绍如下:(1)黄芪建中汤及其类方:

黄芪建中汤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为现存最早的以黄芪命名的治疗虚证的方剂。该方由黄芪、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胶饴等组成,由小建中汤加黄芪化裁而来。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之证。症见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等。

清代医家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对该方方义及黄芪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中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也,黄芪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芪、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清代名医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对黄芪在方中发挥的补虚作用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今人段富津《金匮要略方义》中对黄芪与方中诸药的配伍特点作了高度凝练,他认为“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黄芪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反复研究,形成了不少类方,借助该方温中补气的作用,达到扶正复元、助正祛邪的目的。

如《肘后方》黄芪建中汤,以仲景方加人参,增强益气之力,用于治疗男女因积劳虚损,或大病后不复常所致,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惙,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

如《证治要诀类方》黄芪建中汤,以仲景方去生姜、大枣、胶饴,以肉桂易桂枝,加人参而成。用于治疗阳明病汗多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痘疮遍身起发,惟四肢不起者;痘疮发热腹痛,大便自利者。

又如《痘学真传》黄芪建中汤,以仲景方去生姜、大枣、甘草、胶饴,加人参、甘菊花。取参、芪、菊、芍独补中州,用桂枝以温走四肢。用于治疗痘自七八朝以后,内毒已解,而余毒未尽,如中虚腹响,肢冷汗出,精神倦者。(2)补中益气汤及其类方:

补中益气汤,始见于金元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等症。因其善于升阳举陷,现常用于治疗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等病。

李东垣重视脾胃与元气的重要关系及脾胃作为升降枢纽的关键作用,临证善于运用补中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脾胃内伤病证,补中益气汤就是依据该思想而创制的。该方的治疗机理及选用黄芪为主药的原因,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若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辛甘为用。”该方体现了李东垣阴火论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胃虚损,元气无以制约阴火,而致阴火为患,故以黄芪补肺固卫,培护元气,元气得充则阴火自敛。

得益于该方严谨的组方配伍原理,以其为主进行加减的类方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中,如《嵩崖尊生书》补中益气汤,方由东垣方加浮小麦、麻黄根而成,用于治疗内伤气虚自汗。《杏苑生春》补中益气汤,方由东垣方加黄柏而成,用于治疗伤寒、时疫愈后,劳役复热,自汗倦怠。《外科正宗》补中益气汤,方由东垣方加麦门冬、五味子而成,用于治疗疮疡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或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而恶寒,或声高而喘,身热而烦。《片玉痘疹》补中益气汤,方由东垣方加桂枝、木香而成。用于治疗痘疹痘收之后,脾胃虚弱,寒热往来似疟,不分早晚者。(3)黄芪桂枝五物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功。用于治疗血痹,症见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至于该方中应用黄芪的精妙之处,清代医家陈修园之子陈元犀在《金匮方歌括》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书中认为“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

2.血证

黄芪治疗血证,当从《名医别录》所载“逐五藏间恶血”及甄权《药性论》所载“补血”追溯源头。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见气血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黄芪善于补气,气充则血量充盈,气足则血行畅达,所以黄芪治疗血虚证和血瘀证,也主要是通过补气作为中间途径来发挥作用的。现将以黄芪为主组方治疗血虚证、血瘀证的方剂介绍如下:(1)当归补血汤及其类方: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由当归、黄芪组成。具有补气生血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劳伤血虚,产后血脱,疮疡溃后脓血过多,外伤大出血等病证,症见发热烦躁,口渴引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现常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属血虚气弱者。

该方巧妙运用气血之间相互依存为用的关系,将黄芪与当归按5∶1的比例进行配伍,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后世医家以该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形成了不少善治血证的类方。

如《金匮翼》当归补血汤,方由东垣方加生地黄、生甘草而成,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症见饥困劳役之后,肌热烦躁,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大而虚,按之无力。

如《辨证录》当归补血汤,方由东垣方加荆芥(炒黑)、人参、白术、生地组成。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九窍流血,气息奄奄,欲卧不欲见日,头晕身困等症。

又如《辨证录》当归补血汤,方由东垣方加熟地而成,用于治疗男子血少,面色萎黄,不能生子者。

如《鲁府禁方》当归补血汤,方由东垣方加红花、独活而成。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气不足之证。(2)其他:

以黄芪入药组方用于治疗血证的方剂尚有很多,根据所治病症分类举例如下:

1)吐血:《千金翼方》柔脾汤,治脾气不足,下焦虚冷,胸中满塞,汗出,胁下支满,或吐血及下血。《外台秘要》引《深师方》补血汤,疗咳逆上气,吐脓或吐血,胸满痛不能食。《太平圣惠方》柏叶黄芪散,治吐血,日夜不止。《兰室秘藏》麦门冬饮子,治吐血久不愈;人参饮子,治脾胃虚弱,气短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救肺汤,治吐血。《济生方》天门冬汤,治思虑伤心,吐血不止。

2)咳血:《太平圣惠方》黄芪散,治咳嗽唾脓血,胸满痛,不能食。《济生方》鸡苏散,治伤劳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团参散,治唾血咳嗽,服冷药不得者;桔梗汤,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

3)便血:《外台秘要》引《广济方》黄芪丸,疗痔下血;引《小品方》五痔散,主酒客劳及损伤,疗下部中傍孔起居血纵横出;引许仁则黄芪十味散,疗痔下血。《圣济总录》黄芪散,治血痔下血;黄芪汤,治肠风下血。《济生方》黄芪丸,治五痔出血疼痛;断红丸,治肠虚,脏腑久而肠气痔疾,下血不止。《卫生宝鉴》结阴丹,治肠风脏毒,便血诸疾。

4)妇人血证:《千金要方》芎汤,治带下崩血不止。《外台秘要》引《删繁方》芍药散,疗妇人崩中,泄血不断,淋沥连年不绝,黄瘕伤损,妇女血崩。《卫生家宝方》黄芪地黄丸,治妇人血虚,肌瘦面黄,腹胀饮食不进,或崩漏,腰脚酸疼,脐腹绞痛,荣卫不足,浑身倦怠。《兰室秘藏》当归芍药汤,治妇人经脉漏下不止,其色鲜红;升阳除湿汤,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万病回春》补气补血汤,治小产后气虚,下血不止。《济阴纲目》黄芪四物汤,治产后气血虚弱;安胎饮,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不止。《证治准绳》人参黄芪汤,治小产气虚,血下不止。

3.汗证

有关黄芪止汗的论述,始见于张元素的《珍珠囊》,书中认为其可“治虚烦自汗”。王好古《汤液本草》中亦沿用张氏之说,并认为其“治气虚盗汗并自汗”。以黄芪入药组方治疗汗证的代表性方剂有以下数种:(1)玉屏风散:

该方始见于元代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具有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汗出恶风,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现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该方虽然药味简单,但配伍颇有讲究。正如清代医家汪昂《医方集解》中所说“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2)麻黄根散:

该方始见于《太平圣惠方》,由麻黄根、当归、黄芪组成。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或产后气血亏虚所致的自汗,盗汗,汗出不止,少气懒言,面色白,舌质淡白,脉细无力。方中黄芪补气,固表止汗;麻黄根收敛止汗;当归补血。三药并用,共奏补益气血,收敛止汗之功。《妇人大全良方》麻黄根散,以此方加煅牡蛎、人参、粉草组成;《傅青主女科》麻黄根汤,由此方加人参、白术、桂枝、牡蛎、粉草、浮麦组成,二方均具有补益气血,固表敛汗之功,可用于治疗产后虚汗不止。(3)当归六黄汤:

该方始见于《兰室秘藏》,方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组成,具有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证,症见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现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火旺者。该方选药精当,配伍得当,标本兼顾,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所说:“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芪,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芪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

此外以黄芪入药组方用于治疗汗证的方剂尚有:《经效产宝》黄芪汤,治产后汗出不止。《仁斋直指方》苓术汤,治虚汗。《小儿药证直诀》黄芪散,治虚热盗汗。《证治准绳》白术防风汤,治伤寒服表药过多,自汗者;白术黄芪汤,治风虚汗多;黄芪散,治夜间盗汗。《医门法律》引严氏芪附汤,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温疫论》黄芪汤,治时疫愈后,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及自汗者。《产科发蒙》参附芪蛎汤,治产后汗如雨,手足清冷,危如风前灯。

4.水饮证

人体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多种原因损伤上述脏腑的气化功能都容易导致水饮内停之证,或溢于肌肤、或流于肠间、或留于胸胁等而生肿胀诸证。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最早系统论述水饮证治的典籍,书中载有四首以黄芪入药治疗水饮证的方剂,分别是治疗风水证的防己黄芪汤,治疗皮水证的防己茯苓汤,治疗黄汗的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和桂枝加黄芪汤。以黄芪治水,并非黄芪善于利水,而在于黄芪善于补脾肺之气,脾肺气充,则运化有权,通调得力,水饮自除。张仲景深谙气与水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故能独得治水之秘。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治水之道,思过半矣。”(1)防己黄芪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防己、黄芪、炙甘草、白术组成,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功,用于治疗风湿相搏,客在皮肤而致的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等证。该方组方之奥旨,清代名医周扬俊的《金匮玉函经二注》阐发最切肯綮,书中认为“以黄芪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米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2)防己茯苓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之功。用于治疗皮水证,症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该方药物配伍的深意,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阐发较为透彻,书中认为“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己、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3)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黄芪、桂枝、芍药、苦酒组成,具有益气祛湿,和营泻热之功。用于治疗黄汗证,症见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该方配伍特点在清代张璐的《千金方衍义》中得到了较为详实的揭示,书中认为“水湿从外渐渍于经,非桂之辛温无以驱之达表;既用桂、芍内和营血,即以黄芪外壮卫气以杜湿邪之复入;犹恐芪、芍固护不逮,而用苦酒收敛津液不使随药外泄。乃服药后每致心烦,乃苦酒阻绝阳气不能通达之故,须六七日稍和,心下方得快,然非若水煎汤液之性味易过也。”(4)桂枝加黄芪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助阳散湿之功。用于治疗黄汗证,症见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而腹中和者。该方的用药特色在今人段富津的《金匮要略方义》中论述较为精到,“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盛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黄芪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黄芪与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

其他以黄芪入药组方用于治疗水饮病证的方剂尚有:《千金翼方》槟榔圆,主水肿,方后注: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用之佳。《外台秘要》引《范汪方》木防己汤,疗腹患,下水气,四肢肿,聂聂动;引《深师方》大豆汤,疗风水气,举身肿满,短气欲绝,方后注:一日一夜令尽,当下小便极利,神验。《太平圣惠方》黄芪散,治黄汗病,症见身体重,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黄如柏染;黄汗身肿,发热不渴。《圣济总录》黄芪散,妇人水分,遍身浮肿,烦闷喘渴,经水不利。《证治准绳》防己散,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5.中风证

黄芪入药组方用于治疗中风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旧唐书·许胤宗传》,书中记载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许胤宗乃造黄芪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一夕便得语。黄芪用于治疗中风,并非黄芪能祛风,而是通过益气帮助平息风邪。以黄芪为主药组方治疗中风的方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补阳还五汤。(1)补阳还五汤:

该方始见于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用于治疗由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苔白,脉缓。现多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属气虚血瘀者。方中重用生黄芪四两,量大力专,大补元气,使气充则瘀行络通。(2)其他:

以黄芪入药组方治疗中风的方剂尚有:《千金要方》大金牙酒,治瘴疠毒气中人,风冷湿痹,口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牵,历节肿痛;大八风汤,治毒风顽痹亸曳,手脚不遂,身体偏枯,或风入五脏,恍恍惚惚,多语善忘;肾沥汤,治肾寒虚,为厉风所伤,语言謇吃不转,偏枯,胻脚偏跛蹇,弱不能动。《圣济总录》黄芪酒,治产后中风偏枯,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疼痛无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舒筋保安散,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走注疼痛。《幼幼新书》引张涣方独活黄芪汤,治小儿中风拘挛。《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方防风黄芪汤,治中风不能言,脉沉而弱者。《医醇剩义》黄芪九物汤,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属气虚者。《医学金针》黄芪姜苓汤,治血虚中风,右半偏枯者。《医宗金鉴》黄芪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履;《医学发明》羌活愈风汤,治风中经络,精神恍惚,语言不清,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四肢无力,或手足枯瘦浮肿,或手足筋挛不收。

6.痛证《神农本草经》首先提出黄芪有“排脓止痛”之功,《名医别录》中提出其可治“腹痛”,金元名医张元素则明确提出黄芪“诸痛必用之”及“治诸经之痛”。古代医家以黄芪入药组方治疗痛证的方剂较多,现将具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1)乌头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方由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川乌组成。具有祛湿散寒,缓急散风之功,用于治疗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该方用药特点在清代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中被总结为“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卫瓘监钟、邓入蜀,使其成功而不及于乱,乃制方之要妙也。”(2)黄芪建中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症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该方前已介绍,此处从略。(3)其他:

以黄芪入药组方治疗痛证的方剂尚有:《千金要方》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大枣汤,治历节肿痛。《千金翼方》黄芪汤,治八风十二痹,手脚疼痛。《济生方》黄芪酒,治风湿痹,身体顽麻,皮肤燥痒,筋脉挛急,言语謇涩,手足不遂,时觉不仁;蠲痹汤,治身体烦痛,背项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圣济总录》黄芪丸,治阴疝气攻肿痛。《普济方》乳香黄芪散,治一切恶疮,痈疽,发背,疔疮,疼痛不可忍者;或疮气入腹,神昏不醒呕吐者;打扑伤损,筋骨疼痛;或妇人产后腹痛,恶物不下;当归黄芪汤,治产后余疾,腹中绞痛,不下食,瘦乏。《外科正宗》乳香黄芪散,治痈疽发背,诸毒疔疮,疼痛不可忍者;及治打扑伤损,筋骨疼痛。《证治准绳》黄芪汤,治一切筋肉之病,偏枯诸痹,四肢不遂,周身肿疼。《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黄芪五物汤,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痛,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二、黄芪的各家论述

中国古人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对黄芪药用价值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其配伍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早期的原始经验积累,到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继承和创新,再到对宝贵的经验进行理论提升,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黄芪以其广泛的治疗范围、稳定的治疗效果等特点,赢得了历代医家的青睐,在古代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他们关于黄芪高明的见解和精妙的论述。关于其产地、药用部位、采摘季节、用药剂量等内容,此前诸节已有所论述,本节主要对历代医药学家关于黄芪的主治功效及配伍等认识进行阐述。

1.先秦两汉时期黄芪入药的经验积累

黄芪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该书将其收入具有“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作用的上品之中,并认为其性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等病证。该认识创新性地提出了黄芪内可补虚、外可排脓的功效特点,首开黄芪在内科虚证和外科痈疽病证治疗上的先河。同时,还提出了黄芪对儿科病证的治疗效果。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书中虽关注到了黄芪“补虚”之功,却未能明确其所补之虚证涵盖的范围,不知其属气虚或血虚、表虚或里虚、阴虚或阳虚。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与《神农本草经》黄芪相类的主治病证,书中载其可“治疗疽病”,虽然记述的病证过于单一,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其明确记载了黄芪配伍使用的方法及不同病证时黄芪适用的剂量,即“肉疽则倍用。黄芪、白蔹、芍药、甘草煎煮治疗疽病”,体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对黄芪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成书于汉代末年的《名医别录》中对于黄芪的认识较之上述两书有了较为实质的进展,书中在延续《神农本草经》关于黄芪作为上品药思想的认识论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该药“无毒”,并将其主治病证由原来的内科、外科、儿科病证,扩展到妇科病证,即“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对《神农本草经》黄芪“补虚”思想进行了发挥,细化和明确界定了黄芪发挥补虚作用的机制是“益气”,且善“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从而竖起了黄芪补气的鲜明旗帜,为后世医家探索活用黄芪益气补虚治疗虚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还首次提出黄芪具有“止渴”、“逐五藏间恶血”的功效,为后世医家运用黄芪治疗消渴和血证提供了必要的启迪。遗憾的是,该书没有关于黄芪治疗外科病证的记载和论述,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仍处于黄芪入药的原始经验积累阶段。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多首以黄芪命名或以黄芪为主药的方剂,从314首方剂中发现,治伤寒诸方皆不用黄芪,而治杂病方中涉及黄芪,如防己黄芪汤,治疗以“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水证;防己茯苓汤,治疗以“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水证;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以“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为特点的血痹证;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证;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治疗以“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为特点的黄汗证;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黄汗证;乌头汤,治疗以“不可屈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历节证。从上述方剂均出自《金匮要略》诸篇,不难看到,张仲景运用黄芪主要用于治疗内科杂病,病种较《神农本草经》、《五十二病方》及《名医别录》有所扩充。虽然书中未对黄芪的功效加以论述,但通过对上述方剂的分析可知,张仲景主要运用了黄芪益气补虚、固表实卫的功效,较之前人着重发挥了黄芪走表固表的作用。《伤寒论》中未收录黄芪入药的方剂,这也反映了当时对黄芪功效认识的局限性和医家对药物使用的选择性。

但依据运用黄芪的过程,发现其既尊重本经,又不囿于本经,推测这一时期对于黄芪功效主治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认识,也反映出仲景对黄芪应用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值得现今中医临床运用黄芪时加以借鉴;同时亦提示黄芪单味药应用以及与他药配伍使用时功效主治不尽一致,这有助于挖掘黄芪潜在的效用及其应用规律。

先秦时期黄芪在外科疾病的疗效为医家所重视,虽也有关于补虚及儿科疾病治疗的认识,但描述过于简略。两汉时期,黄芪的治疗范围得以扩展至内科杂症及妇科病证,尤其是其在补虚方面的认识逐渐清晰、具体、细化。这些认识虽然还不够健全,还未能摆脱药物经验原始积累的散在性和局限性,但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后世医家深入认识黄芪性味功效作了厚重的铺垫。

2.两晋至隋唐时期对黄芪功效主治的认识深化

晋唐之际,中医学在此前医药理论体系基本确立的推动下,呈现出医学临床各科快速发展、药物认识不断深化的特点。这一时期,医药学家们对黄芪药材品质、药用功效及主治病证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深化。

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论述黄芪性味及主治功效等内容时大量吸收了《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的精髓,其主要贡献在于首次介绍了黄芪的用药部位、采摘季节、道地药材产地,尤其是关于产地与药物功效之间规律的论述最具代表性,书中记载“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这些论述为当时医家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后世医家深入研究药物选用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本草经集注》中首次记载黄芪“恶龟甲”,此说书中未予明确解释,二者相恶之理不知因何而生,后世《新修本草》、《开宝本草》等著作均采此说。但后世医家中亦不乏将二药合用之例,且未见有不良反应的记载,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辅助说明·中成药》(2010年版一部)一书中收载二药并用的方剂就有龟鹿补肾丸、健脾生血片、芪冬颐心口服液等,其中龟鹿补肾丸由盐菟丝子、淫羊藿(蒸)、续断(盐蒸)、锁阳(蒸)、狗脊(蒸)、酸枣仁(炒)、制何首乌、炙甘草、陈皮(蒸)、鹿角胶(炒)、熟地黄、龟甲胶(炒)、金樱子(蒸)、炙黄芪、山药(炒)、覆盆子(蒸)等药组成,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血,壮筋骨之功。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精冷、性欲减退、小便夜多、健忘、失眠;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健脾生血片由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黄芪、山药、炒鸡内金、醋龟甲、山麦冬、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大枣、硫酸亚铁等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或白、食少纳呆、腹胀脘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芪冬颐心口服液由黄芪、麦冬、人参、茯苓、地黄、龟甲(烫)、紫石英(煅)、桂枝、淫羊藿、金银花、丹参、郁金、枳壳(炒)等药组成。具有益气养心,安神止悸之功。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失眠多梦、自汗、盗汗、心烦;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通观三方配伍及主治病证特点可知,三方均以虚证见长,配伍注重发挥二药互补之功,气血兼顾,阴阳合调。陶氏之论,意在提示后世医家在二药配伍时,应充分考虑,认证清楚,合理使用,防止黄芪升提之性与龟甲潜阳之力相互抵牾。

唐代编修的《新修本草》,因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严谨科学的编撰态度,备受后世推崇。书中关于黄芪的功效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于一体,在黄芪的原生形态描述上更加确实,书中提到“此物,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对黄芪的道地药材产地变迁也给予了准确论述,“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之。”唐代甄权的《药性论》强调黄芪具有“内补”之功,不仅可治外科“发背”重症,亦可“疗寒热”诸疾,尤其书中提到黄芪可“主虚喘,肾衰耳聋”,更是对黄芪疗效的脏腑相关性及作用趋势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所主之虚喘及耳聋,当为肾中精气亏虚,摄纳无力,布散不及所致。这些思想,对于启迪后世医家发挥黄芪补肾作用具有重要的尝试作用。

3.宋金元时期对黄芪功效主治认识的继承创新

宋金元时期,医药学家们继承了此前黄芪研究的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功效主治的涵盖范围及使用宜忌等方面开展了不少创新性的研究。

宋代初年的《日华子诸家本草》将黄芪补虚的功效进一步明确为“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并对其补益作用大加赞赏,认为其“药中补益,呼为羊肉”。还将其治疗妇科病证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为“血崩,带下,……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对其治疗的外科病证也提出其能治“瘰疬,瘿赘”,内科病症中则突出其能“破瘕癖”,治“肠风,……赤白痢,……消渴,痰嗽,并治头风,毒目赤等”。书中明确提出黄芪可治消渴病证,是对黄芪功效拓展研究的创新探索,为中医学拓宽了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时至今日,黄芪作为常用药物仍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该书还首次提出了“黄芪恶白鲜皮”的内容,该说为后世《本草备要》、《得配本草》等书所采用。历代本草书中虽未明言其理,盖因白鲜皮苦寒之性,与黄芪甘温补益之性不谐之故。该书对于黄芪补虚功效阐释的具体化及治疗病证的广泛性,足见宋代医家在黄芪运用方面的巨大进步。

金元时期名医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师徒将对黄芪功效主治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张元素所著的《珍珠囊》中将黄芪益气的脏腑亲和性对象定为“益胃气”,还提出其能“去肌热”,虽未明言甘温除热,实则对李东垣阐发内伤发热及甘温除热法有抛砖引玉之功。书中还明确提出了黄芪能“止自汗”,这也为李东垣阐发黄芪“补肺气,实皮毛”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养分。此外,张元素还在书中首次提出“黄芪与鳖甲相反”的新观点,当受此前本草书中黄芪恶龟甲之说的影响,而又有所发挥。张元素还受《神农本草经》关于黄芪“排脓止痛”及《名医别录》记载黄芪治腹痛思想的启发,提出黄芪“诸痛用之”的观点,将黄芪治疗痛症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对于后世医家将黄芪用于产后身痛、胃脘痛、带状疱疹后遗、肩臂腰背痛、心绞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李东垣在其恩师思想的指导和启发下,对黄芪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其编撰的《珍珠囊药性赋》中,将黄芪的功效总结为“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在其编撰的《药类法象》中,将黄芪的功效总结为“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如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结合两处论述,可以看出,李东垣对于黄芪药效机理的研究比前代医家较为完善,他将黄芪治疗汗证的机理归结为“外固表虚”及“补肺气,实皮毛”,将其补虚的机理归结为“益元气而补三焦”,此外他还首次提出黄芪能“泻肺中火”,此处所指之火,据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