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2:01:4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德明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播撒希望

播撒希望试读:

前言

2013年4月,我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第二个星期,就收到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我们尊敬的老领导张伟江的亲笔信,约我为上海高等教育文库写一本书。感谢学会对我的关爱,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回顾、梳理一下这20年走过的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终于能将眼前这部30多万字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1994年,为了支持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教育的宣传,为广大市民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创造更多的条件,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上海教育电视台。作为当年度市政府为百姓所做的十件实事之一,上海教育电视台于2月27日正式开播。因工作需要,我从复旦大学调到了上海教育电视台担任台长。

事先,我们准备了3个月的节目量,但是一开播,节目很快就播完了。我们真切感受到这项任务就像“一辆没有刹车的车,驶上了高速公路”。电视媒体工作的强度和力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应对各方挑战的过程中,第一位是如何坚守教育电视台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顾名思义,教育台姓“教”,“立足教育、服务社会”是我们的办台宗旨,“传播科学知识、交流教育信息、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市民素质”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积极宣传教育战线的改革和发展,传递政府声音和百姓心声,每天一档的《教育新闻》播报了大量的教育信息。我们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推出了《ETV家庭教师》《招生快讯》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我们努力报道“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教育问题”,《放眼看教育》《教育山海经》等教育评论节目办得风生水起。我们台虽小,但重大事件面前从不缺席,全国“两会”、199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抗洪抢险、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都有我们记者的身影,都有教育台绿叶台标的闪耀。我们展示师生风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院士礼赞》《一代名师》《名医大家》长播不衰,“上海教育年度人物评选”常办常新。我们举办大型活动,彰显教育特色,成功地树立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品牌,《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连办十四届,每年的教师节主题活动,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我们重视精品佳作,传承优秀文化,《身边的奥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之最》《说戏》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精品工程。我们顺应时代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市民大学堂》内容丰富,《魅力社区行》形式活泼。在荧屏刮起一股低俗、媚俗的泛娱乐风时,我们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品格,即使在播出影视剧时,我们也是选取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及《成长的烦恼》《青春的火焰》这样的励志题材,传递正能量。遵照“让教育插上电视的翅膀,让电视播撒教育的阳光”的办台理念,我们已初步形成了“舆论导向正确、教育特色鲜明、科学知识丰富、文化品位高雅、荧屏形象清新”的风格。

想不到,我在教育台台长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可能是全国电视台干得最长的台长之一。

2000年,上海市委、市府决定在上海电视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和上海市电视中专的基础上组建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组织上让我同时兼任集团的党政一把手和上海电视大学的党政一把手。

这个集团,资源丰富、涉及教育面广、信息化程度高。当时,全国有1792所大学,但没有一所大学后面有一家电视台支撑,全国有1973家电视台,但没有一家电视台后面有所大学支撑。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集团有高等教育——电大,中等教育——电中,基础教育——电教馆,社会教育——教育台。总体来说,集团成为上海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上海终身教育学习网、上海党员干部教育网、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上海市教育资源库都架构在我们集团。我们利用天网、地网、人网,搭建了信息化的大平台,更好地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上海电视大学。它是一所成人高校,实行的是“免试入学、宽进严出”的开放教育。它没有生均经费,国家只拨给少量的专项补贴。但是55年来,它为上海培养了43万的大专、本科毕业生,如果按常住人口2450万来计算,就是每57名上海市民中就有1名电大毕业生。它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遵照“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它的服务对象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覆盖了工人、农民、残疾人、老年人、妇女,甚至监狱的服刑人员等人群。这几年,城市外来务工者在校生的比例已超过40%以上,为解决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上海电视大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做了普通高校没有做的工作。连续10年,它在校生的规模达到了10万以上,占上海市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0%以上,是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所高校。如果说,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那么上海电大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当班人”,因为它85%以上的学生都是在职职工。其中还不乏已经本科、硕士毕业者,甚至个别博士毕业后来读二学历的,为终身学习充电。上海电大由40多所分校组成,它培养的是一线应用型人才。在发展规模的同时,它坚持质量,在教育部评估优秀的基础上,它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自我加压,主动申请接受国际机构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评审,并获得合格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个吃洋螃蟹的单位。它以自己的出色成绩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奖和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除了学历教育之外,它还注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次达到50万以上,连续20年开展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与考核项目,一共有600多万市民参加,80%以上的人通过了各级各类考试,拿到了合格证书。这么大规模的培训,无疑为上海市民信息素养提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与市总工会合作的工商管理初级培训,10年培训了10万班组长,其中60%的人接读了大专学历。它举办的远程老年教育,在全市4900多个村居委会设立了学习点,注册在学的老年人达到42.7万人。它同时指导与服务全市17个区县社区学院、210个社区学校、5000个社区学习点的居民的终身学习。可以说,没有一所学校像上海电视大学涉及的教育对象那么广泛,没有一所学校像上海电视大学那样与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那么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在庆祝五十周年校庆的典礼上,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动情地说:“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成千上万的青年,获得了知识的力量;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广大市民提升了生活的品质;因为电大人的努力,使整个城市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这是对上海电视大学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上海电视大学全体员工极大的鼓舞!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更好地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经过1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电大校庆五十周年之际,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开放大学。两年后,教育部正式同意上海电视大学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并授予开放本科的办学权和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在人民大会堂,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为开放大学授牌。上海电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征程。

我有幸参与了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的创建,参与了上海电视大学的发展及上海开放大学的组建。这些与普通高校不完全一样的教育实践,让我亲身感受到了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独有的魅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知识支撑,教育是民生的保障,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开放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兴起后,更以其灵活性、便捷性、多元性、交互性、集约性等特点而备受瞩目,并在关注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开放远程教育发展最为迅猛的20余年,我不仅仅是一名见证者,更是一名参与者、推进者。作为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教无类,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育电视台、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平台,综合“天网—地网—人网”的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和系统优势,满足一切学习者需求,在学习者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并努力提供海量的资源、课程,在肥沃的教育土壤中,让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让一株株希望之苗伴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创建而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传承文明。学习,让人生更精彩;学习,让城市更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无论是哪一类的教育,都是大有可为、大有用武之地的。开放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强国、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教育的中国梦时,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以此验证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该有多大意义啊!

本书回顾了这20年我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第一部分写了教育台的工作,第二部分写了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发展历程,这两个部分我各选取了30个片段。第三部分附录,则是一些同志对我学术上的评论和工作上的访问,其中有几篇反映的是我在复旦大学学习、工作的情况。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给我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与平台,让我能为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我要特别感谢集团、电大(开大)、教育台的班子和全体同仁,如果说这20年,我们有所进步、有所成绩的话,这都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成果!这么多年来,我们精诚团结,风雨同舟,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共同描绘着开放远程教育的春天,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奉献我们的一切。

我要感谢徐皓研究员和潘旭澜教授。徐皓同志是全国颇有影响的开放远程教育专家,他花了很多精力对我在上海电视大学的工作作了专门的研究和评价。潘旭澜教授则是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评论家,对我在报告文学领域所做的努力作了热情的评价。他们的鼓励都是对我的鞭策。

最后还要感谢高等教育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也不可能有拙著的问世。

对于本书的内容,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绿叶飘起来

公元1994年2月27日晚上。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大门口,灯光照耀,亮若白昼。92岁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书写的“沁园春——上海教育电视台开播晚会”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镶嵌在大理石的墙壁上,中学生女子管乐队正演奏乐曲以迎接各方宾客。

7时30分,洪亮的海关大钟敲响,面对着场内1000多名来宾,面对着百万家庭电视机前的观众,年轻潇洒的主持人充满激情地宣布:“亲爱的朋友们,在上海大步走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一座传播科学知识,交流教育信息,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教育电视台正式诞生了!”

宽大的电视墙上,播放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题写的台名。播放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开轩发来的电视贺词。

两名手捧铜牌的礼仪小姐与26名伴舞的少女一起入场,主持人无比兴奋地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把上海教育电视台比作一艘即将启航的小船,那么谢丽娟、龚学平两位副市长将会为她解开缆绳,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将会为她祝福,送她远航。

在热烈的掌声中,谢丽娟、龚学平两位副市长揭开了红绸,为上海教育电视台揭牌,陈至立副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哪里有阳光温暖,哪里就有绿叶的合唱;

绿叶在哪里悄悄生长,希望之树便扎根在哪里;

绿叶飘起来,绿叶飘起来……

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台歌在白衣少女的芭蕾中响起,随着昂扬激起的歌声,象征着上海教育电视台的绿叶台标带着春天的信息,迈进千家万户的荧屏,飞进了千百万人的心房……

置身于隆重热烈的开播仪式现场,作为台长的我,内心无比激动,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创办上海教育电视台,是上海教育战线多少志士仁人的共同心愿和心血的结晶啊!

老教育家吕型伟曾三次参观过日本的教育电视台,他认为教育电视台是一所无围墙的学校,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这是一项比办一所综合性大学或上百所中小学还值得投资的、能造福于千家万户与子孙万代的伟大事业。访问日本后,吕老就积极给市里写信,希望能早日建立教育电视台。老教育家赵宪初认为,学校只能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育,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而利用广播和电视来进行教育,规模就没有限制了,学习者可以在家中收听收看,极为方便。在教育园地里耕耘了几十个春秋的著名校长于漪,更是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要完成现代教育的工程,仅仅靠三尺讲台远远不够,广泛地传播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连结家庭与学校,连结社会各方对热点问题进行引导,开拓大教育的广阔天地,需要现代化的传播渠道才能满足需求。让教育插上电视的翅膀,让电视播撒教育的阳光——这是多少教育工作者的梦想!

教育家有教育家的期望,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远见!上海相对全国来说,教育水平比较领先,资源比较丰富,为什么还要开办教育电视台?我曾在谢丽娟副市长的办公室里恭听过她从上海发展全局角度高屋建瓴阐述建台原因:“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我们能否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海的人才,而人才又取决于教育。上海的教育水平虽然在国内领先,但从长远看,形势却并不乐观。”“首先,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原本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类专业人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境地,也加剧了本市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构成不理想的矛盾。其次,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社会急需大批从事金融保险、城建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涉外财务、商务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目前在岗人员需迅速更新知识。第三,从业人员和市民的外语水平与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普遍不高,这不仅制约着向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影响上海作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影响上海经济走向世界。第四,市民的文化结构、城市的文明水平、精神文明的建设等都亟待改善和提高……”“面对日益尖锐的人才紧缺与需求的矛盾,要想完成市里提出的宏伟目标,以上海目前的教育蓄容量和承受力,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建立上海教育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传媒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和信息量大的优势,为改变目前上海人才与经济发展,人才与教育现状的矛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谈及上海已经有了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为何还要再建一个教育电视台,谢副市长说:“这3家电视台也播放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节目,可我们感到现在社会对于教育方面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不同阶段对于教育需求也不一样,对于综合电视台来说,它很难把每一个方面的教育考虑得比较细致,策划得比较周到,它的时段资源也有限,因此,建一个专门的教育电视台,便于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通盘地进行统筹规划。”

于是,筹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提议先后列入1993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和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上海市90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计划》。

同年6月8日,市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向市政府正式提交组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申请。

7月9日,仅仅1个月,市政府就批准同意组建上海教育电视台。

8月4日,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副市长谢丽娟、龚学平召开建台专题会议,落实办台指导思想、经费、节目、体制等重大问题。

9月10日,上海所有的新闻单位将建立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和新闻单位又将这一消息传往了全国。

9月12日,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大报同时刊登“上海教育电视台招聘启事”。

10月18日,上海教育电视台台址确定。

10月下旬,第一批录用人员进台。

11月中旬,市政府决定拨款1000万元用于制作和购买节目,另外拨款200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以后又增拨1000万元购置进东方明珠塔的发射机)。

1994年2月,在市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建立上海教育电视台被正式列入1994年度市政府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

我和谢家骝、汪天云3人组成了台的第一届领导班子,肩负着市领导和广大市民对教育的殷切期望,带领几十名员工踏上了新的征程。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做过电视的人,怎么也体会不到做电视的快节奏和高强度。教育台开播前,我们竭尽全力准备了三个月的节目播出量,谁知一开播很快就用完了。教育台的开播给我们的感觉是一辆没有制动装置的汽车,开上了高速公路,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教育台完全是白手起家,开播初就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虽然新闻部如今已是“鸟枪换炮”了,但大家想起当年做样片的情景时,还感慨万分,戏称“当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我们是两台‘M3’做新闻”。

那是1993年11月底,为了保证“教育新闻”的顺利开播,台领导要求新闻部10天之内拿出两版样片,但提供的条件仅为两句话:用低带拍摄,借机器完成。当时,新闻部的同志刚招聘进来,彼此还不太熟悉,而且记者大多没有接触过电视,采访也不知从哪儿入手。但是困难再大,也难不倒这群闯事业的小伙子姑娘们。他们在一所技校的10平方米的小阁楼里,搭起了临时的新闻采编制作室,白天坐着低价租来的上海牌“老爷车”,扛着借来的早已被电视圈淘汰了的M3摄像机采访,晚上赶回来编辑片子。饿了吃碗方便面,冷了拿块幕布披一披,累了倒在地上睡一会儿,终于在第10天,准时拿出了两版让领导满意的样片。

大型历史歌剧《西楚霸王》在上海演出,盛况空前。为了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这部高雅的歌剧,节目部决定全场录播。可教育台无转播车,缺枪头灯光,字幕机也不够用,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节目部、新闻部、技术部通力合作,土法上马,用了当时台里仅有的3台“枪头”4盏灯现场录制。兄弟台同行看不懂了,他们是五六台机器坐录,教育台是两台便携机在台下来回跑;他们是摄像有专门技术人员放线、搬机器,联系电源、音响,教育台是一人身兼数职,连管灯光的还要兼作联络、送磁带、电瓶,在剧场里来往穿梭。条件虽然简陋,但拍的特写比他们5台机子拍的还要大,没办法,碰到教育台这帮不要命的家伙,算是服了!编导回去以后,花了3天3夜加班加点上字幕、编辑,结果还比兄弟台早播出两天,在上海滩上反响强烈!刚开台时,我们要播电影,电影是胶片的。怎么转成电视播放的磁带呢?我们就土法上马,拿了一块白布挂墙上,一边是电影放映机放电影,一边是电视摄像机把它录下来,转成磁带播出。

办法总比困难多!已成了教育台所有人的口头禅,节目部拍摄反映古花篮球队事迹的《重归》这部片子,没有拟音设备,那“咚咚咚”的投篮声表现不了怎么办?小伙子们不担忧,他们在铺上绒布的灰暗走廊里,几十次、几百次地模拟,终于获得了真切的效果。2月初,童童姐姐主持少儿节目,考虑到节目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播出,为了让形象打扮跟上那时候的季节,她只穿了一件薄毛衣,因天气太冷,张嘴说话时嘴里冒着热气,影响镜头的美感,怎么办?她嘴里含了冰块硬是把温度降下来,热气不冒了,须知,这天室外的温度才零度呵!

办法总比困难多!“六一”儿童节前夕,节目部在3天内突击赶拍4部15分钟长的动物片,这对专业台本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且抓拍动物存在很多偶发因素,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为动物是不会随便听你拍摄指挥的。但是,绿叶台,绿叶剧组,愣是凭着一股劲扑进节目制作中。所有的人连同台里的驾驶员,不分你我,每个人都扯开嗓门与动物“对话”,吸引动物的注意,让它们“动”起来,那几天,起早摸黑,围着动物跳啊、叫啊,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动物园里来了一帮“疯子”,到头来大概动物也真的被感动了,剧组胜利地完成了任务,3天内抓拍了15盒带子,终于赶在“六一”节给小观众们送上了一份厚礼。

绿叶人,睡的是地铺,啃的是“意大利馅饼”(当时在阜新路25号前面有一个摆摊头的,专门做意大利馅饼,好多员工就是靠这个充饥的!),多少个夜晚,摄制组归来晚了,开电梯的师傅下班了,他们只得扛着几十斤重的机器,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步地爬上8楼。

大暑天,摄制组在无锡太湖边拍了《快乐青春假日游》,温度高达40度,鸡蛋放在滚烫的沙滩上,顷刻就会熟,但摄制组咬着牙关完成了任务。《徐家汇史话》的创作人员,在没有遮阳伞、太阳镜的酷暑里,挥汗如雨,坚持战斗,有的编导一个上午喝了6大瓶矿泉水都未曾上过洗手间,那一天,有几个摄制组同时在外面拍片,有4人中暑倒下……

潘伟平,进教育台一年,皮带已往里打了3个洞;汪青,工作累得发了烧,“头孢”一吞就是好几粒,像吃花生米一样。王金海工作忙得连结婚登记的时间也没有……有位编导说,我们这样玩命般地工作,是在提前支取人生折旧费。

什么是最快活的,什么是最痛苦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无所追求的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最快活;

着眼于小目标的人,在获得小利益的时候最快活。

追名逐利的人,在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最痛苦;

不求进取的人,在被时代淘汰的时候最痛苦。

而生活的砝码却是那样地公平:光想索取的人,只能得到一个狭小的自我,但求奉献的人,却能得到一个博大的世界!

这就是绿叶人的精神境界!教育台姓“教”

开播了,启锚了。

但围绕着船往哪个方向开的问题,在开台初曾引起了一番不小的争论。

那一天,市委、市府领导来台里视察,台里职工看到有两位市委常委、两位副市长,两位秘书长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关心教育台的工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领导走后,他们纷纷打听领导作了些什么指示。等知道领导着重强调的是坚持教育为主的办台宗旨时,有的人泄气了,有的人默默无言了,甚至有个别同志准备离开这个台。

虽然,大家报名的时候都知道去的是教育电视台,但教育台是干什么的,却来不及认真地想过:有的人总喜欢拿教育台与上海台、东方台简单比较,认为教育台也应该像他们那样设置节目,组织活动,才带劲;有的人认为办教育节目局限性大,没有干头,对文艺的偏爱与对教育的不熟悉,使一些人存在思想误区。

台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统一办台思想,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摆到了议事日程上,如果一支队伍的作战目标不明确,怎能打胜仗?办台宗旨问题就是台的定位问题,把这个台办成什么样的台,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它的独特个性在哪里?在当今激烈的电视竞争之中,越是有个性,越是有特色,越能立于不败之地。相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然没有生命力。众多电视台的竞争结果,一定是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互相分工,互为补充。

正在这时,市委副书记陈至立转来了一份内参,上面有篇标题为《教育电视台应该姓什么》的文章,批评了外地一家教育电视台除了教育的内容不播,其他什么都播。至立同志批转给台领导阅,没留下更多的批语,但一切尽在不言中,市领导的用意十分清楚。

教育台姓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多好!它像一份考卷一样放在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领导面前。

教育台应该姓“教”!我们台领导班子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台姓“教”,是由它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也是由办台宗旨决定的,更是由其功能决定的!教育台只有姓“教”,才有特色,才有优势,才有出路,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既不符合市领导对我们的要求,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教育台应该姓“教”!台领导深入到群众中去,先党内、后党外,先骨干、后群众,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要讲话,统一认识,逐渐引导大家对“传播科学知识,交流教育信息,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市民素质”的办台宗旨形成认同、达成共识。

办台宗旨犹如一个总开关,解决了这个问题,栏目的设置、时段的安排、片源的引进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准则。

不久,南方有家音像传播公司想买断教育台一个半小时的时段,播放商业性娱乐节目,并答应支付给教育台一笔可观的播出费。这,对一家新建台来说,相当具有诱惑力。但台领导还是断然谢绝了对方的要求,坚持教育台的频道必须为教育服务。否则,市政府投资几千万,开这个台为了什么?

记得开台初,参与教育台筹建全过程的市教卫办副主任薛喜民同志,就办台宗旨,概括成“三贴”,即“贴近、贴紧、贴实教育”。这“三贴”后来成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口口相传的至理名言,在全国教育电视界也广为流传。

在“三贴”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台积极办好每天一档的《教育新闻》栏目,探讨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教育问题,它成为了展示上海教育改革动态、经验、趋向、传递各地教育信息的窗口。“上海教育启示录”、“各区县教育局长话改革”、“高校综合改革巡礼”、“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现场会系列报道”、“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快专递”、“中小学课程改革巡礼”等等专题节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22个区县教育局每家出1万元集资为教育台买了第一辆采访车。

为培养上海90年代紧缺人才,教育台坚持在黄金时间播出计算机、外语培训内容。“市民通用英语”以及“走遍美国”等课程都受到观众青睐,除此之外,还开设了“科技与文化”、“人人健康”等栏目,组织了家庭英语知识大赛、JVC家庭摄像大赛、集邮知识大赛、中小学生辩论赛,围绕世界“爱眼日”、“电信日”、“无烟日”、“环保日”,组织了许多精彩的专题片。

教育台提倡尊师重教,推出《耕耘之歌》,专门介绍上海教育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与《新民晚报》一起,开展《我的老师,我的母校》征文活动,设立“冯老师信箱”,树立上海名牌教师的形象。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教育台还重视家庭教育,开办了电视家长学校,开设了“家教面面观”的栏目,还进行了今日儿童问题系列报道。

为了弘扬优秀文化,教育台开设了“文明史话”、“漫步地球”等栏目,专门介绍人类文明与优秀文化,“七彩讲谭”专栏,播放了大量爱国主义影片,引导大家学会欣赏京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绘画等高雅艺术。

在开播晚会上,陈至立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台“应立足教育,服务群众,满足不同层次群众学习的需要,努力发挥电视优势,改革教学方法,把教育节目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它真正成为广大市民欢迎的良师益友和孩子们的课外辅导员,让观众从中获得丰富的新知识,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技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教育台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在努力。ETV家庭教师

教育台必须姓“教”,但怎么样的教育节目才能受到观众欢迎呢?教育台成立后,台领导组织了记者、编导深入社会调查。我们邀请了一批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新闻界的朋友以及部分家长,召开了好几个座谈会。会上,有专家提出,“当前社会有两大热点,一是如何赚钱,炒股票、经商,人人想发财;二是如何培养孩子成才,家家都智力投资。关于第二大热点,恰恰是教育台的用武之地。如果你们把全市200万中小学生抓住了,教育台就有了收视率,有了竞争力!”大家联系到如今的上海,无论是辛辛苦苦的工薪阶层,还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们,包括那些下岗人员,无一不把子女的教育放在家庭的重要位置上,大家都舍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资。从胎儿教育到幼儿艺术教育,到中小学生的家教,只要能让孩子聪明起来,只要家庭有这个能力,家长们总是心甘情愿地花钱。然而,一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就趁机利用家长们为子求教心切的愿望,走进了家庭,糊弄家长,而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家长。

家长们都知道,优秀教师一般都是学校的骨干,学科的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引路人,繁重的工作已占据了他们整个生活,他们从不轻易应聘去当家庭教师,这就出现了钱再多的家长也请不到好的老师的现象。针对这种普遍现象,专家们建议我们发挥教育台的优势,抓住家教这个热点,去开发新的栏目。听了这些建议后,我们倍感鼓舞,当机立断,决定开办一档名为“ETV家庭教师”的新栏目,将上海最优秀的教师请上荧屏,无偿为广大家庭的学生家长服务。

我们立即调动了台里的业务骨干,成立了以教学部主任殷振邦为总编导、广告部主任胡功国为制片人的制作班子,着手进行节目的策划和设计。当时有两个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一是在形式上要远离课堂教学的模式;二是要改变社会上家教的题海战术。考虑到是家庭辅导,所以教学场景设计成一个家庭的客厅,有一个主讲老师和一至两个学生,用对话互动的形式,为学生梳理学科重点、难点、疑点为主。这种教学手段设计,重在指导思维方法,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并让家长了解在家庭中如何正确科学地指导子女学习。我们在环境上采用暖色调,并在房间里布置上书橱、沙发、花瓶,点缀着绿化,营造出家庭教育温馨和谐氛围。

台领导清醒地意识到,这档大型节目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请到一流的主讲者。总支书记、副台长谢家骝借助他原是区教育局局长的优势,揽下了一系列的公关任务。他找到了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的领导,汇报了我们的计划和方案。教育局的领导们得知教育台的这个意愿,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既能无偿为广大学生家长服务,推进优质资源的普及,有助于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也能集中展示普教战线的名教师的光辉形象和优秀教学成果,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全力合作。他们组织专家帮助我们设定节目的分类和最佳时间长度,推荐了合适人选,并组建了审稿班子帮助电视台把好质量关。很快,一支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教师队伍迅速从全市的各个角落汇聚到教育电视台来,他们都是学有建树、教有特色、声名卓著的名牌教师,大多为上海市的先进模范人物,更有不少是全国教育系统知名的模范人物。这些双肩挑着行政与业务重担的行家里手得知,是教育电视台请他们担任电视上家庭教师,深知这个栏目关系着成百万家庭的福祉,关系着跨世纪一代学生的素质提高,个个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当即表示,再忙再累也会配合教育电视台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办好。

上海中学的唐盛昌校长是在国际上中学数学教学方面享有很高知名度的特级教师。拍摄期间,正赶上他有重要的接待任务,他还是见缝插针地挤出时间参加录制。全国劳动模范于漪老师是全国语文教学的名师,录制节目期间,她发烧至39℃,为了不耽误拍摄,她打完针就赶来授课,讲完课又赶去医院挂盐水。为了保证《贾老师教作文》录制质量,特级教师贾志敏事先把学生请到自己家里,一遍又一遍的排练……

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前后三期《ETV家庭教师》一共请来了42位名牌老师,围绕语、数、外、理、化等各个主要学科,录制了一百三十多集节目。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进一步扩大《ETV家庭教师》的影响,我们在电视播出的同时,还出版了相关的书籍和像带。

大型系列家教节目《ETV家庭教师》开播后,在沪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每天晚上,只要按时打开电视机的26频道,一批大家仰慕已久但又难以企及的名牌教师就会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你面前。针对孩子们学习上的重点、难点、疑点加以梳理点拨,举一反三,既传授学习诀窍,又启发解题思路,配以轻松的家庭环境和活泼的交流形式,从而真正达到了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这种由上海教育电视台首创的全新的电视家教栏目令学生们、家长们惊喜,他们奔走相告,一夜之间,ETV家庭教师成了千家万户最受尊敬的老师,最受欢迎的朋友了。

电话和信件如潮水般地涌向教育电视台,感谢之声不绝于耳,学生们说教育电视台给他们送来了一把学习上的金钥匙,老师们说ETV家庭教师荟集了上海教育界的一批精英,他们精湛的水平与优秀的教态教法是难得的教学上的示范。家长们说得更实在,属工薪阶层的我们平时请不起这么好的一批老师,教育台为他们救了急,送来了及时雨,大款们说就是有钱也请不到这些老师。大家称赞教育台为社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式的电视台。《ETV家庭教师》栏目开播后,还举办了几次主讲教师与学生家长见面会,老师走下荧屏,与观众见面,回答学生、家长的问题。每次见面会都吸引了数千学生和家长参加,地处市中心的光明中学人头攒动,各个教室挤得水泄不通。当第二期ETV家庭教师们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新华书店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时,热烈的场面再度出现。那天下着雨,说好签名售书在下午2时开始,可是从中午12点开始,学生和家长就排起了一支数百米长的队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对《ETV家庭教师》作了大量的报道。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从报上得知《ETV家庭教师》的情况后当即批示给北京电视台,让他们派人到上海教育电视台取经,江苏、浙江、湖南、山西、辽宁、新疆等地的同行更是来信来电洽谈节目引进事宜。

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收视率吸引了广告客户,当年度该栏目的广告收入加图书、录像带的销售收入就突破了100万,它让教育台的员工尝到了做好教育节目的甜头,树立了办好教育台的信心。《招生快讯》:窗口与桥梁

除了家教之外,中考和高考也是社会的热点。几十万考生,几十万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家有一考生,牵动了一群人的心。如何抓住这一热点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是教育台大有用武之地。

1994年教育台刚开播,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有30万,其中17万为中小学生,13万为高考生。这一年,招生工作改革力度加大,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招生工作比以往更复杂。广大考生与家长迫切需要了解有关的政策,上海教育电视台抓住时机地创办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招生快讯》。

用电视的声画合一、图文并茂的手段来全面报道、介绍、宣传招生工作,在沪上以前的电视传媒中还不曾有过。我们通过认真的调研和精心的策划,根据招生工作的时间节点设计了栏目的8个板块:“快讯”、“政策问答”、“学校介绍”、“咨询信箱”、“升学指导”、“考前保健”、“试卷分析”和“路在脚下”。其中与招生工作同步进行的“快讯”是考生和家长获得招生信息的最快途径,每集均播出两三条3分钟左右的动态信息,其余的板块则根据招生工作的进度作灵活安排。招生工作伊始,我们重点安排了“学校介绍”和“政策问答”,精选了我们在栏目中播出的部分学校进行约谈,使考生对他们想要报考的学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每年学校招生政策和制度改革,我们邀请了市中招高招办的权威人士详细介绍了招生政策,把观众最为关心又最为敏感的信息面对面地呈现给观众,在考生填报志愿前一段时间里,我们又推出“升学指导”板块,让一些有经验的人讲授填报志愿应注意的问题,在考生复习阶段,我们的栏目又播放复习策略等相关内容。考试结束录取名单发榜后,我们又推出了“路在脚下”的板块,重点介绍自学成才的人物故事,为那些落榜的考生进行思想疏导。

该栏目以作为“报道招考信息”的窗口,在招办、招生学校与考生之间架设“沟通和服务”的桥梁为宗旨,在每年的3月至9月间为上海千家万户的孩子升学及时提供了“最权威、最及时、最全面、最准确”的招考信息。

为了体现它的权威性,从一开始,栏目就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早期同市中招办、高招办和市教育考试中心)合办,由市教委有关领导担任栏目顾问,并同各级各类招生学校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从而保证了节目中政策发布及时性、政策解释的准确性,动态报道的全面客观,形势分析的精准独到,保证了指导服务的富有实效。每年的节目内容,都同市教育考试院的有关专家共同策划,并听取招生学校的意见,追求“权威、及时、全面和准确”。

栏目的权威性体现在它总是在第一时间播出重要的招考信息,总是在第一时间播出各高校的录取名单,总是请最权威的人士对各种招考政策作最权威的解释,总是能对观众提出的咨询作出明确的解答。

除了权威性,栏目还强调服务性,服务政府、服务观众。1998年,正值高考生源高峰,当年有十几万考生,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较难完全满足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对此,上海市政府出台了鼓励上海考生去外省市院校求学的经济、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上海考生仍然不愿填报外省市院校,眼看许多外省市在沪的招生计划都完不成,许多名额将白白浪费掉。《招生快讯》栏目组获悉这一情况后,决定针对这一情况赶制一个专题节目。他们赴陕西、四川、北京等高校实地采访了许多上海籍学子,录制了一档名为《上海学子学在四方》的独家专题系列报道,在填报志愿前一个月连续播出,向考生和考生家长全面生动地介绍上海学子在外省市高校学习、生活的良好情况,详细解释、宣传了市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据市教育考试院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外省市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在沪招生计划的完成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栏目乐于为考生及家长服务,是这个栏目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家住南汇周浦镇的一位考生,在报考警校时把家庭联系地址写错了,她担心会影响录取,抱着求援的心态,给栏目写来了咨询信,接信后,编导立即与校方联系,及时帮助她更改了地址,然后在“咨询信息”中告诉了她。这件事引起的连锁反应远超预计,在此后我们又接到了许多类似情况的求援信,于是我们主持人胡杨在节目中提醒广大考生千万不可粗心大意。每年栏目组都要收到几百封的来信,其中三分之二左右是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我们把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起来,请中招办、高招办进行咨询,统一答复,面对一些个别问题,则采取一一复信或电话予以解答。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到“独家”分数线的公布,记者饶钢都是连夜守在考试院,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全天候待命,随时投入采编和制作。

为了更好地利用电视媒体固有的直观优势,满足考生及其家长了解信息的需求,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高考之后,记者饶钢深入到阅卷、录取的现场,开展对权威人物的采访,进行热点的追踪、趋势和分析、这些现场报道,把观众带到专家面前,带到考试、阅卷、录取的现场,让观众有同专家“面对面”,“亲临现场”的感觉,节目的权威性大大增强。

走进观众,走进考生,这也是栏目成功的地方。1997年,记者苏晓架着摄像机,陪伴复旦附中高三(4)班的同学走过了高考之路,饱含深情地记录了他们的奋斗、追求、师生之情和对高中校园生活的万千感慨。1998年,记者余军又将一位丈夫病重,却仍然一心想着学生的高三班主任的故事,通过镜头娓娓道来,许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为掌握一手资料,1998年、1999年主持人胡杨还去陕西、湖南寻访上海籍学子。

正是以它的权威性、时效性、服务性,栏目赢得了广大考生与家长的口碑,成为了上海教育电视台长年不衰的一个品牌栏目,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名应届考生认识了主持人胡杨,“胡杨姐姐”栏目的高收视率也为教育台赢得了良好的广告效益。

2004年开始,教育台联合了上海教育考试院、东方广播电台、东方网、《新民晚报》,在《招生快讯》的基础上,同时推出了《“我们一起填志愿”——高考咨询大直播》,围绕如何填志愿这个家长、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组织了领导、专家、学校、招办人员与考生、家长的咨询对话直播节目,使招生快讯栏目的形式和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

从1995年起,上海教育电视台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至2008年,连续举办了14届。14年中,先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百多所国内重点大学以及港、澳、台的著名大学参赛。这么多名校的莘莘学子云集上海,关注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社会经济文化课题,表达华语对这些课题的独特阐释和透彻理解,可以说该活动每年都是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参加了多届辩论赛及颁奖典礼,时任市委副书记的陈至立参加完首届辩论赛的颁奖典礼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高度肯定了辩论赛的成功。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院士还专门接见了第四届辩论赛的师生代表,亲自为辩论赛书写序,龚学平、周慕尧、谢丽娟等市领导还分别为辩论赛致辞。

白岩松、敬一丹、余秋雨、金庸、曹建明、杨锦麟、谢希德、吴孟超、邓伟志、俞吾金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先后担任了辩论赛的评委和决赛点评嘉宾。

辩论赛期间,上海的工厂、学校、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谈论辩论的内容,以至于好几个辩手外出上街时经常被市民一眼认出。这一时期,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收视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群众中那么多人关心现实的课题,关心人类自己的命运,其意义远远超越了辩论的本身。著名评论家余秋雨先生认为,“无论如何,这是我们民族在精神领域进一步自觉的一个标志”。

辩论赛的举办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关注,对它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时报》等都作了报道,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青年报》《上海教育报》《文学报》等20多家报纸更是连续宣传、跟踪报道、撰写评论,并用专访、人物特写、图片刊载等多种形式。《新民晚报》还在《十日谈》栏目中连续12天刊登了辩论赛中的故事,《上海教育报》用整整一版刊登了辩论赛的照片,每届的七套辩词被众多的报刊抢着发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了辩论赛的实况录音,东方广播电台的《今日新辩题》栏目还就辩题组织听众再讨论。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除了播出有关的新闻之外,还分别制作了“新闻透视”和“东视广角”的专题节目。

每一届辩论赛,复旦大学出版社还以最快的速度将文章和辩词结集出版,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公司则出版辩论赛的VCD。而七场辩论赛的实况录像除由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外,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不少省市的电视台购买了播映权,与此同时,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影视机构购买了海外播映权,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走向了世界。

众多的媒体的踊跃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在教育界、学术界产生了热烈反响,许多高校相继举办辩论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一些专家学者对辩论赛的辩题颇感兴趣,有的为我们的专集撰写热点报告,有的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以它的思辨性和文化品位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一个王牌节目,它占领了众多电视媒体的一个制高点。

一个电视台,连续14年开展名校辩论赛,这在全国电视台中至今是唯一的,上海教育电视台所以对名校辩论赛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辩论是一种交流思想,锻炼思维,增进智慧,探求真理的有效形式,而电视辩论又是电视进行理论探索和宣传的有效形式。辩论赛的辩题往往是时代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是理论的需要,也是民众的需求,辩论的过程就是对理论筛选、过滤的过程,也是碰撞、融汇新的理论火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辩论赛也是转换我们民族思维模式的一场革命,是活跃思想,广开言路的很好形式。

辩论赛是展示名校风采的好途径,它充分展现了当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们关注现实和未来,关心国家和人类前途的强烈责任感,反映了他们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进取精神,表现了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以及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电视辩论赛全力将高校思想文化的研究方法、成果向社会传播和辐射出去,对于以“立足教育,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上海教育电视台,反映高校的文化、理论、科研成果,反映师生的精神风貌,本身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而对参赛的学校来说,又促进了他们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

在当前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个性,这是每家电视台都在考虑的问题,在目前荧屏上,娱乐节目偏多,观众并不满足于此。而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它是一档高品味的思辨性的文化节目,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它受到了观众的青睐。举办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它恰恰是教育台利用自己背靠教育的优势,挖掘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电视的错位竞争中,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在14年辩论赛的组织工作中,我们辩题的时代性,群众的参与性,内容的丰富性,模式的创造性,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鲜明特征,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场辩论赛来说,辩题堪称是它的灵魂,而辩题是否具有时代性,又是决定这场辩论赛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1995年举办的首届名校辩论赛辩论赛所选择的七道辩题,有电脑发展、流动人口、生态危机、离婚率上升问题,还有经济与教育、医学与伦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或有历史渊源,或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反映了世纪之交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的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4届辩论赛辩论赛,总共有近百道辩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等诸多领域,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等关系,折射了人类生活的丰富内涵,有位教授建议,8支参赛队伍的辩词集锦,加上各方专家的热点报告集结出书,除了有益于广大读者以外,还要作为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思想性成果贡献给国务院有关的研究决策部门参考。

名校辩论赛十分重视群众的广泛参与。比如辩题是向社会公开征集来的,首届辩论赛辩论赛举办时,组委会全国100多位专家学者发了函,又通过报纸有奖征集,还让8所高校每校提供一套,通过这三个途径,征集到400多道题目,最后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从中遴选出了7道题,每所参赛学校的队员又是通过本校的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在正式比赛过程中,组织了各界观众,形成了台上台下共同辩论的热烈场面。组委会还根据每一场不同的辩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批学者专家和领导干部作为嘉宾,就当场的辩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育电视台做成一档专题节目《今日辩题纵横谈》,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参与,成为辩论赛本身的补充、延伸、深化和发展,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组委会在辩论赛期间,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来沪的师生们除了参赛本身之外还有更多的收获。如参观游览,感受上海的巨变,举办知识讲座,开拓视野,就辩论赛本身发展进行研讨,担任嘉宾,参与教育台其他节目的录制,参观上海的高校,开展师生联谊活动。

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开始几届采用了新加坡国际大专华语辩论赛的模式。这个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但时间长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如节奏太快,观众来不及接受,论多辩少,4人队式显臃肿,程序繁琐。于是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借鉴新加坡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加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