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50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3:13:34

点击下载

作者:金晓星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批评孩子50招

批评孩子50招试读:

前言

没有做过父母的人大多都曾经对做一个浑身洋溢着爱心的父母向往不已,但是,当你的孩子一天天在自己的期待下长大时,你会发现,原来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一个耐心的父母、一个民主的父母和一个可以与孩子成为朋友的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孩子慢慢长大,他的心灵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对世界的好奇和心灵世界的希冀也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面对这个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是都能够得到满足,他们得到的往往是对这种好奇和新鲜的压制,这就容易形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变得不听话,易犯错误。

而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为孩子的教育苦恼不已。当孩子做错了事,你会正确地批评孩子吗?批评得过轻,你会认为没有达到纠正孩子行为的效果;批评得过重,你又担心激烈的言行是否会伤害到孩子。

谁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利刀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永久的伤疤;也可以从中“掘出生命的新水源”。

作为父母,你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感到庆幸和满意;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他们的教育,要对他们的错误给予适当的批评。但是,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很关键。

批评孩子的方法是否得当,将会关系到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如果你打算用批评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本书将告诉你批评孩子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必须对孩子说清楚你批评他的理由、让孩子知道如何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当然,这只是个基本原则而已。批评孩子,还要以当时的情况来决定,无论如何,你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选择一些父母平时批评孩子应该说的话和一些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话,细述了如何批评孩子,才会使孩子更进步,希望这些话能够对你有帮助。《批评孩子50招》收集了许多困扰年轻父母的育儿问题,并设想许多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长孩子间矛盾的场景,通过剖析家长和孩子各自的心理活动,帮助你策划正确批评孩子的最佳方法和技巧,解答你的疑问。

而我们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要终止家庭中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断送孩子的前程。同时我们也告诉父母们:当孩子犯了错,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改掉毛病并信心十足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让孩子在批评中自信、自强,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幸福快乐的人生。

做孩子的大朋友吧,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将心比心,多替孩子着想,给孩子一个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放松地讲出心里所有的喜悦、困惑、恐惧、压力、失望……尊重他们的每一种行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包括对你的不满,相信你会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总之,对孩子的理解和与孩子之间的友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需要每一位父母亲身认真地去体验,希望这本书可以拉近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编者

第一招 批评前先问一问原因

批评,是父母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制止孩子错误的语言、思想和行为再次出现,从而终止他们的有害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是对孩子不良的行为举止给予否定的评价,使孩子感到惭愧和内疚,从而促使孩子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批评孩子不能凭着家长的主观判断一味地批评孩子,在批评前,要弄清楚前因后果,问一问孩子原因。俗话说:“强盗也有三分理。”不论做了多么荒唐的事情,都应该有其原因。问清这些原因并予以理解是让孩子接受批评的先决条件。当孩子说出了心里话,不管多么荒唐,家长都不可取笑。当孩子接受了批评,下决心改正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和宽容,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敬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孩子,更容易犯错误。作为父母,当孩子犯了错误时,首先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立即批评。应问一问原因,可能孩子另有苦衷。在人格上,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批评一通,很可能会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分清是非,先问清原委。

在批评之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将传言当事实。在没有证实、孩子没有承认的情况下草率地批评孩子,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也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家长见孩子犯了错误,不弄清情况,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批评时怒气冲冲、措辞激烈,把批评当作发泄自己对孩子不满的手段。这样的结果只会在孩子心中聚起怨恨与孤僻的情绪,对父母的感情减弱。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就常常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使孩子对新旧错误分不清主次,淡化了对这次错误的批评。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破罐子破摔,对父母的批评也无所谓了。

家长只看现象不问原因,不调查,凭着想当然乱批评。这是十分要不得的。例如:强强今天又回来晚了,一进家,爸爸就批评开了“你就是不听话!放了学,不马上回家就知道玩,就知道踢球,靠玩能考上重点吗?”一通批评,都没容孩子说话。过了几天,老师来家访,告诉强强的爸爸,强强每天放了学都去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功课,这不,同学家长今天还送来了表扬信呢!这时,强强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批评错了。

张晓上了中学以后,家长更关心他的学习了。一次张晓拿回了一张试卷,家长一看,才得了75分,于是勃然大怒,就批评起来了,什么“你不要强啦!”“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有什么事分心了,为什么学习成绩下降了?你上小学都是98分以上,为什么上了中学就退步这么多?”其实张晓的家长就没搞清楚,这75分还是全年级第一名呢!老师出题难度很大,就是要看看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能力,这75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张晓家长不了解中学课程和小学课程的不同,不了解这次考试的特殊情况,这种乱批评不仅冤枉了孩子,也影响家长的形象。

因此,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讲技巧的批评对事情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时需要明知故问。比如:孩子玩拼图游戏,由于老半天拼不出图来,就生气地把拼图板摔了。父母过来拾起,问她:“拼不好了吗?”孩子不说话,父母拿起拼板一边给她拼,一边说:“这样,哎,再这样……”后来孩子就能将拼图拼好了。父母再说:“以后还这样吗?不许生气,要这样……”这种方法是在批评时诱导孩子思维。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这比一通恶言批评要好。也可通过询问原因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错了事,可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以便促进孩子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对事物了解得透彻些,让他通过自己的思维树立正确的观点。

孩子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也许这些原因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孩子的眼里那可能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是由孩子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不了解原因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使孩子产生逆反抵触情绪,使教育很难继续下去。

批评前,一定要做好调查,要使自己的批评有根有据。不能完全撇开原因而单纯地批判行为本身,明智的做法是找到行为背后的根源,并进行引导,这才应该是优秀的父母所做的事情。

批评教育要“有根有据,掌握火候”。批评孩子,一要摸准情况,对问题的来龙去脉、形成原因要做周密的调查了解,这样,批评有根有据,实事求是,能使犯错误的孩子无言以对,自知理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分析问题,帮助孩子分清是非,认识错误,就能使犯错误的孩子心服口服。相反,若父母一逮到孩子犯错误,就大批特批,不进行深入调查,效果怎么样可想而知。例如,当两个孩子同时犯错,由于其中一个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乖孩子,另一个正好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狠狠批评那平时调皮的孩子,主观认为另一个孩子即使犯错误也是他促成的,但事实上如果这次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在“好孩子”身上,若把责任全推给他,你说他能服吗?

比如有不少孩子在中学时喜欢无节制地上网,这种行为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做家长的如果不能找出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而直接去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家长如果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搞清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哦!原来我的孩子上网是因为盲从,觉得别的同学上网,自己不上好像很没有面子一样,觉着只有上网才和别的同学有‘共同语言’。”还有的是因为在家庭里缺少关爱,心灵空虚,而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刺激。这样父母就可以跟他讲:“人们排解不良心情的方式有很多,无节制上网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讲明上网的利与弊,总比直接把孩子从网吧里拉出来要好得多,因为你理解了孩子,孩子也会理解你。

批评应当注重孩子行为的过程。孩子经常会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听从老师的教导想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回家后帮家长洗碗,可是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若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训一顿,那么孩子再也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此时,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知道孩子的“好心”之后更应该先表扬一下孩子良好的意图,再教会孩子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孩子敢于探索研究的精神,让其做出更多良好的行为。

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后,一定要有平常的心态,不能太急。心平气和地弄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比什么都重要,说不定孩子的下一个成长起点就在这里。

因而,父母首先要宽容孩子的错误,不要动辄就发火,反应过大,或者唯恐别人不知道一样“宣传”,结果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内伤”,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极大地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批评孩子之前,请先问问孩子!

第二招 不要在气头上批评孩子

批评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批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人父母者批评孩子时也要体现爱心,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力争给孩子以良性刺激。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有暴风骤雨、雷霆震怒,这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摧残。此时,家长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缓一缓,等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方式批评、教育孩子。

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孩子,都会有优点和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如果父母只看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哪壶不开提哪壶”,就会使孩子逐渐学会自我否定、撒谎与反抗;如果父母常常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去评价孩子,多用奖赏与赞美,孩子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自我肯定,取长补短,努力实现父母的期望。惩罚与批评像一帖膏药,或许它可以立即见效,但如果运用不好,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痕。家长必须牢记:惩罚与批评是手段不是目的。惩罚与批评的结果是让孩子认识到要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所以,不要在气头上批评孩子,更不能体罚孩子;批评孩子时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与惩罚孩子;惩罚的强度要与孩子不当的行为相称,等等。

以下几点是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1.家长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孩子

有时,孩子犯的错误让家长极为震怒,这时,家长最好是过一会儿再批评孩子。因为家长震怒时比较冲动,措辞一般比较激烈,很难做到冷静地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孩子一旦犟起来,不但接受不了意见,还可能产生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结果只能是把事情弄得更糟。

2.心情不好时勿批评孩子

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此时批评孩子容易说过头话,做过头事,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因此,家长在心情不好时请勿批评孩子。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3.家长要保持理性和清醒的状态

有时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犯错,这时责备他们不会有任何作用,只会导致父母很气自己的孩子不改错。而有的时候,孩子所犯的错误,有时的确让父母十分生气,恨不得痛骂他一顿。但是,人在气头上,很难掌握批评的尺度,这种批评就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这种时候,父母最好把问题放一放,让自己心气平和下来。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景:一边是大声哭闹的孩子,一边是厉声训斥的家长。人处于激动时,语音的分贝总是很高,节奏很快,神经紧绷,面红耳赤,情绪失控,争执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遇到孩子不接受批评时,家长应持平和的态度,同时降低声调,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情绪稳定,也容易使自己变得理智。

当我们批评孩子时,要静下心来,以诚相待,不但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更应从道理上使他们认清错误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克服的办法。千万不能让自己的情绪控制你的语言。有句话说得甚是入木三分——做批评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嘴上是火山爆发,心里却是风平浪静。要做情绪的主人,成功的家长更是如此。

批评孩子不要在自己和孩子都气急败坏的时候,应该在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当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对于父母的批评大唱反调。即使是金玉良言,他也听不进去。在这里,需要提醒,不要把饭桌作为批评的场所,在饭桌上批评孩子很可能会造成儿童的厌食,而且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4.愤怒不是控制孩子的武器

批评、惩罚的重要原则就是要冷静、理性地惩罚。无论孩子犯的过失是大是小,作为家长都应该努力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暴怒会伤害孩子,会掩盖过失的本质,让孩子错失体验过失的心境而一错再错。

父母有权批评、惩罚孩子,但是没有权利对孩子发脾气,并且父母的愤怒会在孩子心灵中播下恐惧的种子。批评、惩罚孩子要站在关心爱护孩子的角度,以解决问题,帮助成长为出发点。父母如果生气、愤怒,批评往往就会变成训斥,孩子一般不愿接受训斥,就有可能强词夺理,产生顶嘴现象。这样的批评教育就容易演变成以强制性的体罚而告终。

如果家长控制不住情绪,可以让家长中的另外一方去解决,另一方先不要参与,甚至连听都不要听。或者告诉孩子:“现在我的情绪不好,我想单独呆一会儿,过一会再说。”或采用“保留延缓”的策略,告诉孩子“我现在不处罚你,等我想好后,再告诉你我的惩罚决定!”给自己多留一点时间,别仓促地做出决定。当然,情绪稳定后即可行使处罚决定,否则,威信马上扫地,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在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举动会像失去了头脑的人。对孩子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如果是要加诸于我们的仇敌身上,也可能要犹疑一下、考虑一下;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却往往毫不犹疑、不假思索。我们会向孩子吼叫、侮辱他们、责打他们,在盛怒之下,演了一场“鼓乐喧天”的戏,唱完了后又会感到内疚、心疼,郑重其事地决定以后绝对不再唱这出戏。内心充满了对孩子深深的歉意,却不知如何疏解,很自责,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而这种自责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反而把自己的心情越弄越糟。

本来只是“打了孩子”这么一件很单纯的事,却弄得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都涌上心头,整个人又陷入了忧郁的情绪低潮。在低落的情绪中,更容易被孩子小小的过失激怒,于是又一次的循环开始,我们再度破坏了我们原有的慈爱心,也忘了我们再度痛责的人正是我们为了他的幸福而甘愿奉献出我们的生命和幸福的人。如果父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话,事实上伤害孩子最大的并不是那几下打,而是孩子在父母的情绪低潮中所尝到的无形压力与不安。幼小的孩子在情绪上是与父母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的,父母不愉快,子女又怎么可能不受感染呢?

换个角度说,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家长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控制情绪,这是批评、惩罚孩子的首要原则。因为情绪一失控,处理问题就会有偏差,往往会“对人不对事”,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伤害孩子。本来孩子犯错误,内心比较愧疚,感到痛苦,在反省总结教训;结果家长情绪一失控,出现指责、抱怨、打骂、训斥的现象,使孩子感觉到:我犯错误了,你打我了,骂我了,我已经为此付出代价了,咱们扯平了!这样也就不内疚,不再自我反省了。于是也就慢慢地失去了荣誉感、羞耻心、自尊心和自我教育能力。

另外,家长还可以采用自我暗示、深呼吸调节(三次)、从1数到10或100等方法,让自己从愤怒中冷静下来。

第三招 不要随意批评孩子

社会的脚步走得这样快,大多数年轻父母都很忙,应该能理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随意埋怨批评孩子的后果是什么。有教育方面的专家说过很精练也很值得深思的话:“赞扬和欣赏让你的孩子学会宽容与和谐。”那么相反,批评和指责让孩子学会的是嫉妒和挑剔。当我们在指责孩子这样那样毛病的时候,其实应该想想,有没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有的家长凭着自己的喜怒随意批评,同样的行为有时遭批评,有时则随他去。这会使孩子以为只要家长心情好,做错事不要紧,要是家长心情不好时,做任何事都有可能挨训。家长的这种做法,往往使孩子很迷惑,或者使他专看家长脸色办事。批评不仅没有起什么效果,反而会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观念。

不少父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有的还习惯性地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事实上在我们周边,随意呵斥孩子的现象太常见了。不是父母们故意,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犯错,有些人甚至以为随意呵斥孩子是对孩子的爱。当孩子学会挑剔和指责别人甚至是父母、亲人时就应该注意,要想办法重新唤回孩子的良好文明习惯。我们现在最能做的,就是趁孩子还“纯净”时,不要随意指责、呵斥、埋怨。合适的批评是可以的,不加修剪的树木难以成材,而不恰当的修剪就是伤害。做父母的因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打理,自然有烦躁的时候,这是正常的,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这些牵扯到孩子身上。有些人在事情没到来之前可能有很多美好的设想,比如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当他们没有孩子的时候,少年时、恋爱中看到有些父母对待孩子呵斥责骂会有很多想法,或许自己心里对那些父母做了百般的鄙视,但是等自己有了孩子并且时间久了的时候,同样做出自己从前看不下去的行为,这是恶性循环,是人的惰性导致的。平淡了、习惯了、忙碌了,就开始失去耐心,照样呵斥孩子不误。

批评,是对待错误的一种方法。批评孩子,是对待孩子犯错误的一种方法。随意批评孩子,是对待孩子犯错误的一种随意方法。

批评,具有指出问题、加以引导、促其改正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致命的副作用,就是打击甚至毁灭自信心。很多家长只看到、只利用其正面的积极作用,不注意、不控制其负面的消极作用。这是极为不妥和有害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批评要注意方法,决不能轻易用,这是为了最有效地发挥正面引导、促进作用,尽量减轻其打击信心的副作用。

如果随意批评,就会使其副作用大大地放大,使其积极作用大大减小,直至一点都没有。这就是随意批评的恶果。

大人还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纠正能力,而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以大人的话为标准。随意批评所引起的心理暗示和导向,往往是随意打击其自信心,甚至可能毁灭其自信心。

这样的恶果难道对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成长不是很可怕吗?简直如恶魔一般。

所以不客气地、严重地说,那些随意批评孩子的父母,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或多或少扮演了“恶魔”的角色。

希望正确适时适量地用批评方法,最有效发挥批评的正面积极作用,尽力避免批评副作用的父母、老师和大人们越来越多。

在教育孩子方面,虽说不能轻易批评,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往往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认为严厉才能出孝子。有位心理学专家特别作了一个测试。他把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是一旦做错事了,就严厉地批评,另一组则是采用了另一种方法,转移重心,从侧面鼓励他们从而指出其缺点。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那组受鼓励的孩子们很活跃,做事积极富有创新,而那组常受批评的孩子们做事总是有点畏畏缩缩的。因为批评给孩子们造成了某种心理上的压力,所以请家长们尽量少批评孩子,即使孩子有错,家长也应该想办法从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纠正其错误。

家庭生活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请不要随意批评,随意理怨。很多人会这样,当办公室出了差错,或是受到了领导的教训,憋了一肚子火时,他几乎没有回到家,就想着怎么和家人也埋怨此事了。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便随意批评或惩罚孩子,这是十分错误的,应当引起家长及社会的反思。有效地批评不是泄愤或解气,而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得出正确认识的行为。

随意地贬低和挖苦孩子,教训孩子时连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这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搞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尽了丑丢尽了人,心中的怨气和愤恨自然就会流于言表。不就事论事地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公平,明明只是一件事做错了可在家长眼里好像自己就从来没有做对过一样,如此一来孩子就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心里的委屈自然也要发泄发泄。贬低挖苦孩子和批判孩子的人格,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会不甘心认错,从而与家长产生对抗。

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所有的父母,在心里肯定都是不愿意充做恶魔角色的,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一定会立即改进、倍加注意。随意批评指责孩子,只会破坏亲子关系、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家长不能滥用批判,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错误后也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批判。

第四招 批评孩子要讲原则

批评孩子是一门艺术,家长不能劈头盖脸就批评一通。毫无原则地随意批评孩子或唠唠叨叨,或不分场合,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极易伤害孩子。批评既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又是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手段。被批评,既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烦恼,又是不断完善自我的一种动力。所以批评孩子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家长与孩子的代沟,多数是由于对孩子的批评不当,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对孩子进行批评时,不可不讲究策略。以下原则不可忘记。

1.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客观,就孩子所做的这件事本身讲道理,提出要求,不要加入过多的感情色彩,借题发挥。批评孩子时不可唠唠叨叨,将孩子以前做的错事也说出来,或者进而给孩子的这次行为下了某种不负责任的结论,这常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2.避免说教

批评孩子时,用语要有针对性,要讲他错在哪里,这种错误有哪些害处,以后怎样改正,批评用语要易于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不要泛泛地讲大道理。家长总是讲大道理,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

3.保护自尊

批评孩子不可用损伤孩子自尊心的恶语,如“蠢货”、“没出息的东西”、“不要脸的玩意儿”等。另外,家长应尽量避免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尤其对那些较敏感的孩子。

4.适当鼓励

在孩子接受批评并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孩子的积极行动,不可置之不理。

5.深刻而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原则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辨是非,改正缺点。所以一定要深刻而准确地把握问题才行,不然孩子来个死不承认,反而助长了孩子的侥幸心理,不利于解决问题。

6.个别性原则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选择批评场合原则上最好以一对一,避人耳目,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提出批评。美国著名的管理家亚科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

7.批评前要先说说他的优点,再指出问题

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这样一来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

8.批评只对事不对人

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错误,重点放在如何改正上。

9.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和蔼,切勿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我们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一边说着指责他的话,一边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够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批评孩子,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孩子改错,而不能因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触动,丢了面子,把心中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进行挖苦、讽刺。批评要让孩子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交流。

10.批评时不可啰唆,唠叨个没完

批评应简单扼要,对准问题的要害,不要翻旧账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负担。

11.同一错误,不可因父母情绪的原因,时而批评、时而放任这样一来会使孩子难辨是非,传输给孩子错误的信息。

12.每次批评都应以爱护孩子为出发点

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作为出发点,就要原谅他,并充分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

13.实事求是的原则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孩子觉得是空穴来风。同样道理,家长批评孩子,评价也要客观,对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夸大,也不缩小,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进方法,使孩子在父母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

14.迂回启发的原则

我们不仅要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直接批评教育,也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孩子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这只是一些基本原则而已。批评孩子,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决定,无论如何,你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以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拉近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总之,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会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拐杖。

第五招 不要一味批评、训斥、指责

当孩子有缺点或者犯错误时,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去指责或训斥,而是要帮助孩子分析缺点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误,这样的缺点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也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父母会非常不高兴。对于不可改变的缺点,应帮助孩子接纳自我,可改变的缺点应协助他改正缺点。

例如,一个小孩总是抢别人手中的玩具,你最好不要一味训斥他,而是当看到这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孩子玩的时候即时表扬他。

家长应深入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其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孩子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家长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孩子,要善于发现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表扬中加上少许批评,这样做的话,效果可能更好。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温和,如果家长一味地大声指责,他们是难以接受的,对待这样的孩子要多讲道理、多沟通;对于性格好强的孩子,家长不妨“反话正说”,因为批评本身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改进,因此批评也可以变成一种鼓励。

在批评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在期末考试前,就给孩子下了分数指标,一看孩子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一味指责。家长不恰当的批评、训斥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过高、过严的要求会引起孩子的焦虑、紧张甚至逆反的消极心理。家长要保护并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挥内在潜力。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能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批评、教育,会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较好效果。有经验的父母,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不是一味简单地批评、训斥、指责,而是像知心的好友和有经验的顾问一样,坐在他身旁,耐心地启发、引导。

当孩子出于好意却做了坏事,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时,不要暴跳如雷,甚至伤害孩子。应该告诉孩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错了,结果让父母非常伤脑筋,以后应该这样……”

现实生活中,当父母的大多不注意责备孩子时的方法和掌握分寸,似乎父母责备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自古以来还有“打是疼,骂是爱”的观念。有些家长经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全都为你好!”“你怎么总不如别人!”“笨得没救了!”“你伤透了父母的心!”“你肯定又是……”等等之类的话。

殊不知孩子对此的感觉却是——不被尊重:羞愧、自卑、不想进取;不被信任:委屈、失望、说谎;不被宽容:无助、失落;不被理解:疏远、逆反。

家,可以是温馨的港湾,也可以是伤人的地方。这种伤害,大多出于无知,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的本意“全都为孩子好”,但孩子却感到许多“不好”,不仅造成沟通障碍,更伤害孩子的自我形象与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托把家长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责备态度分成几种类型:

坏话——傻瓜、胡说、无赖;

侮辱——你是个废物;

谴责——又做坏事了,真是个坏孩子;

压制——别作声,妈妈的话都不听;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妈妈再也不想照顾你了;

哀求——求求你不要再这样了;

牢骚——妈妈有你这样的孩子真倒霉;

收买——考试得100分,给你买自行车;

讽刺——做出这种事,你真够聪明的。

当然,孩子做错时,除了要启发他们自己反思问题外,在某种事态情景下,也有责备孩子的必要。但如果责备不当或不注意方法,就有可能伤害孩子,不利于他们的个性、能力的发展。

那么责备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哪几点呢?(1)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父母是启发,是点拨);(2)不涉及孩子无法改变的容貌、生理缺陷、能力问题;(3)指出错误宜就事论事,切忌攻击孩子的人格;(4)切忌对孩子作消极的断言;(5)在责备时,要准许孩子申辩;(6)在责备之后要给以关怀。

可见,责备孩子也必须讲究智慧。

父母不妨把口头禅改成激励的话。比如:(1)“全都为你好”——“爸爸知道你想做个好孩子,可你对自己今天的这种表现能满意吗?”(2)“你怎么总不如别人?”——“你有你的优点,要是再把别人的优点学来,想想会怎么样?”(3)“笨得没救了”——“妈妈知道你每次做错有多难受。碰了壁、纠正了就等于取得一个经验,一个进步。人都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中成长的。你能行!”(4)“你伤透了父母的心”——“爸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也知道它对你有多难。可是你采取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你不觉得对你所做的努力是个损害,你不伤心吗?”(5)“你肯定又是……”——“爸爸妈妈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想我们和你一起去面对吗?”

家长要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对成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经常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励,他们就会从成人对他的肯定鼓励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多肯定、鼓励、少批评。不能一味的指责、训斥孩子,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非常常见。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

这时,家长应该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关爱孩子,应该对孩子不小心犯错的行为给予宽容。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而一味地训斥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却淡忘了事件本身。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好意而不小心给父母造成伤害,这时候,父母的宽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做到在宽容中教育孩子,真正让孩子吸取教训。

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家长应及时给予正确评价、表扬和鼓励,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使人感到愉快的事物或活动,其事物或活动本身也将变得有趣。家长的一句表扬,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提高学习兴趣的转机。家长对孩子点滴的进步应表示赏识,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失败,家长不要一味训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勉励他们不断努力。当然,适当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但批评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要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孩子,必须要因人而异,要适度。越是批评,越是惩罚,越需要家长对孩子尊重、理解和信任。请大家切记:一味地批评和惩罚意味着批评和惩罚的失败,频率过高的批评和惩罚将会使孩子失去难能可贵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六招 “激将法”批评让孩子进取

什么是激将法呢?简单地说,就是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他痛下决心去做成一件事,从而起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寄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其“不服气”情绪,使其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起到不同寻常的教育效果。有句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对于一些个性要强的孩子,在做思想工作中除了坚持对孩子循循诱导的同时,适当运用激将法是促进其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提高“激将”的艺术水平是争取教育“正效应”的重要环节。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家长和孩子谈话时,有时可用“激将法”,用言辞激励孩子努力进取。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竞争压力,作为孩子,要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促使他去接受挑战,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运用“激将法”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滥用

要知道,“激将”并非每次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能奏效。例如,在孩子遭受挫折之时,运用激将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应给予更多的安慰和鼓励,而在其得意忘形或麻木不仁之际,运用激将法则可以起到震动、唤醒的教育作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特的研究,“男孩易受斥责影响,女孩易受颂扬影响”,在思想工作中,对男生适当“刺激”往往会产生好效应,而对女生则多表扬少批评,而且大多数女孩害羞胆小,所以使用激将法也不宜在公共场合进行。

2.适可而止

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在此限度内,家长给予刺激、压力的强度和“内驱力”成正比,即人们常说的“越激越奋发”,压力变动力,如果超过了这一限度,就会导致与家长期望相反的反应或“内驱力”的降低,即人们所说的“越激越糟糕,压得瘫了腰”。因此无论是家长用意何其善,对孩子施行“欲擒故纵”时,家长手中的那张“网”要撒开去后,收要收得得心应手,切不可操之过急,千万要考虑你的话语分量是否已超出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底线。这就需要慎上加慎,精心部署整个“战役计划”了。例如,对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在引导过程中可用激将法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对自卑怯弱的孩子一般不宜采用此法,应以鼓励为主,即使“激将”,态度也要和善,“刺激”也不宜过大;对那些漫不经心,对一切都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可严肃认真地“刺激”一下,以引起其重视;而对那些踏实认真的孩子一般以诱导为主,如需用“激将法”也只宜在谈及相关问题时比较含蓄地点到为止。

运用激将法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主要取决于“刺激”中暗含的期望目标是否适宜以及对“激将”方式和时机的把握是否恰当。所以,要充分发挥这种方法在教育中的效能,就必须做到:(1)了解孩子近期的表现,确定适宜的期望目标。

激将法所暗含的期望必须略高于孩子的实际思想认识水平,但又是近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如果不考虑孩子实现这一期望的可能性,期望过高、过远,孩子感到“可望而不可即”,那就不仅不会成为激发他们实现这一期望的内部动因,相反还会使其丧失“羞耻心”,增加自卑感,甚至会使其产生消极退缩或对抗情绪,导致逆向反应。因此,家长运用激将法,必须了解目前孩子的思想状况,寻找其思想的“潜在发展区”,在此基础上确定“激将”的期望目标的高低。使用激将法,暗含的期望也应是他们能够接受且近期内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从而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这种进步和成功反过来会导致其抱负水平的提高,起着“自我激励”的作用。“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促使孩子有更多的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2)研究孩子心理的承受度,采取恰当的“刺激”方式。

心理学上常用阈限值说明人的感受能力,人体接受刺激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承受度,采取适当的激将法,激将法比较适合好胜心强,性格外向的孩子,否则要慎用。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总之,决定是否采用激将法,采用何种“刺激”方式以及用到什么程度都必须因人而异,要根据其心理承受度,选好“开锁的钥匙”。(3)把握教育情境的变化度,选择最佳的“激将”时机。

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同一个孩子运用“激将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能使其激动不已,积极奋发,有时却“激而不起”或引起其“消极反应”。

教育情境的可变性决定了家长不能“守株待兔”,运用激将法必须把握教育方法配合穿插使用。

综上所述,在孩子教育中运用激将法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思想认识水平和近期能及度、个性和心理承受度以及教育情境的变化情况等因素,期望、刺激要适度、适时。为此,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其着想,以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相容”,保证“激将”教育的可接受性,发挥这种独特教育方法的最大功效。

第七招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当孩子犯了错误,但是面对家长的批评,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有时候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1.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就应该“结案”了,家长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不动就翻老账,这样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当然不乐意接受。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2.强化改错目的,淡化批评过程

批评,是教育手段。因此,家长须明白,批评孩子是要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从行动上改正错误,端正认知态度。然而,大部分家长在通晓此教育目的的情况下,在孩子犯错时,还是无法压制心中的怒火,严厉地指责一通,为了让孩子更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家长便将孩子过去犯的错误一并数落,虽然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犯错,但正因为这样,会让原本想改错的孩子觉得自己改不改都无法改变在父母心目中屡次犯错的形象和地位,因而孩子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家长要时刻牢记,批评是为了让孩子改错,点到为此,让孩子明白错误之所在并决心改错即可。

爱翻旧账的家长,在孩子做了错事后,不是就一错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而是把孩子原有的过失统统翻出来,数落批评,唠叨不休。这种方式对孩子接受批评与个性发展也是很不利的,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和厌烦情绪,而且会让孩子感到家长总和自己过不去,有意翻自己的底,从而导致孩子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的产生。家长在批评孩子的过失时,应就一错说一错,若能够采用褒贬结合的方法,则会使孩子更乐于接受批评和帮助。

3.批评要点到为止

孩子对家长的批评,最怕的就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把孩子多少年以前的老账反反复复絮叨没完。昨天已经认了错今天又要翻旧账,使孩子灰溜溜不知何日能挺胸抬头做人。最有效的批评应该言简意明,点到为止,对于这样的批评,孩子会牢记终身。

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确,家长通常采取的批评方式很有问题:唠叨、生硬、严厉,结果越批孩子越皮,反弹力越大,越对着来、顶着干。

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批评未必要义正辞严,未必要话中带刺,更不能以泄愤为目的讽刺挖苦、翻旧账、算总账。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丢弃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基于此,家长尽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

可能最让你无法忍受的是孩子在一个问题上总是犯错误,明明说了很多遍,批评了很多次可就是引不起他的警觉。这个时候你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批评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或者用一些新的方法加强孩子的警觉。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孩子总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只能引起他的反感,而且还会对你的批评产生了“免疫”,不论你再怎么说他,他也不会认真改正。除此之外,最不可取的是在批评一件事情的时候又提起了一个别的错误。这样做只会让你的谈话缺少中心,不仅不能提高孩子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还会让孩子对你的批评心不在焉。

儿子因为做错了一道题,爸爸就随口说孩子笨,还把孩子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新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很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以前的错误,应该随时间流逝了,父母不能念念不忘,只要孩子一犯错误就把旧账抖搂出来,只会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不要只往后看,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批评的效果。

第八招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误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父母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只注意他不好的部分,这样他就会怀疑当表现好时,当他做出努力时,父母到底看见没有。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家长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并不是光把眼睛盯着他的错处,做得好的地方同样看得见,因此,家长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1.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尊重他人

家长应多从一些极为平常的琐事中关心孩子的生活,多与孩子交流,关心他的心理成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拥有自尊与自信。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指责,否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教育,让他从中吸取教训。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掌握方式方法和正确使用批评用语,不要用“小祖宗,求求你了”等语言来祈求孩子改正错误,也不要用“笨死了”、“真没用”等语言来刺激、挖苦孩子,而是要做到言而有理、严而有方,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

孩子的自信心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脆弱的,那些自信心差的孩子往往都有这样的父母,有这样的家教环境。这些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地指责挑剔,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奖励、赞扬,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因为怕被否定而不敢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愿开动脑筋想问题。

2.做父母的应该充分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指出不足

要帮助孩子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研究改正错误的方法,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大胆进取,不要怕犯错误。要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人类本身的不足,而且孩子的毛病也许还是遗传呢。只有培养出一个乐观、宽容、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让他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才能积极进取不断向上,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熟视无睹,对孩子的缺点却是不依不饶。比如,当遇到孩子回答问题,对孩子答对的部分不在意,而对回答错的部分则非常敏感,往往责怪辱骂。

家长的另一个错误是,在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只看到孩子做错了的事情,存在的问题,而忘记了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做错了的事情和存在的问题,也许首先是使用的方法有问题。因为一个小孩子,是没有太多是非观念的,他生活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父母带给他的。他甚至不知道生病了需要吃药,不知道锅里的开水烫手。

孩子是在错误中长大的,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他积累生活的经验,提高分辨问题的能力,约束不良的行为,促使以后少犯或不犯重复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能用“怎么搞的!又犯错误了!”“我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改!”“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总是犯错误!”等训斥、责怪和埋怨的语言。态度可以严肃,但语气要平和。如多用“说说看,是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下次可要注意!”“你这样做爸爸和妈妈都是不赞成的!”“你是一个乖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会改的!”另外批评孩子不要说个不停,唠唠叨叨,这样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家长过分强调孩子错误的严重性,目的是想引起孩子注意,纠正粗心大意等不良行为,而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而且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该如何的样子。学习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虽然他有时表现差强人意,但仍然是有价值的,是受到尊重的。不要常强调他错误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常挑自己的毛病。注重积极面,指出他做对的地方,强化他对自己的信心,他便会有勇气去尝试和努力。例如在客厅奔跑追逐的两个孩子,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让他们选择不吵闹好好地玩,或者是分开各自玩,一来表示父母接纳孩子,但不赞同吵闹的行为,二来也表示了父母的尊重,并且兼顾到家庭规范的维护。

童年是人生获取知识,培养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地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要使孩子树立自信心,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自然正常的事,不犯错误那才不正常呢。一个优秀的人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要不停地与自身的缺点毛病作斗争,何况一个小孩子!

第九招 批评孩子时藏起一半爱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耳边不可能只听到赞扬和肯定的话,批评、责备的话一样会不绝于耳,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也不可能做到样样出类拔萃。

因为脚伤,一个小女孩落下了一天的课,舞蹈班和健美操班都学了不少的新动作,孩子感到有些吃力,在练习过程中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孩子回到家中有些闷闷不乐,晚上当妈妈让孩子上床睡觉时,孩子竟然激动地带着哭腔说还要再练一会儿舞蹈和健美操,原因是她是班里跳得最不好的,妈妈知道也许因为落下了课,动作熟练程度不够好,孩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但是孩子竟然认为自己是最差的,妈妈感觉孩子这是非常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老师或同学的一句话让孩子刚刚建立的自信竟然荡然无存了。妈妈意识到应该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批评,妈妈告诉孩子:“老师最大的希望是班上的孩子能齐头并进,但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暂时的落后也不代表你就是最差的,你是班里第一个学会前桥动作的孩子,这说明你并不比别人差!你因为脚伤比别人少练了一天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只要你努力练习,一定会迎头赶上的!成功永远属于最勤奋的人!另外,老师是因为对你有着很大的期望,所以才会批评你,批评的目的是让你找出自身的差距,做得更好更出色,如果老师不给你指出你做得不对的地方,光一味地表扬你,你就会认为自己做得对,将错误继续下去,结果将来上了舞台,你按照错误的动作去表演,那时候台下的观众都会看到你的错误,你将影响整个队伍的演出效果,你希望老师现在就通过批评指出你的不足,及时改正呢?还是希望老师光表扬你,对你的错误只字不提,让你继续错下去呢?”孩子经过认真的思考,终于想通了,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们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娇宠溺爱包办,要么呵斥批评施下马威。哪种方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呢?这两种都不足取。

孩子就像植物,只有阳光是不行的,还要施予风雨,二者兼具,才能茁壮成长。

爱他(她),不是无原则的顺从娇惯。而应该在指导孩子某些行为方式的过程中藏起一半的爱。当然,所谓的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而是要爱得更深沉、更艺术。

做父母的大多都看过关于子女教育的书,再多的理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教育方法是死的,但每个孩子却有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但毕竟还有一些共性的东西需要追寻。下面是一些与广大父母共同分享的教育心得:(1)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斥责孩子,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粗糙和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和无教育智慧者采用的。宽容和明理的家长,一定要在笑声中完成对孩子快乐灵魂的镌刻。(2)孩子提出要求时,无理的一定要拒绝,不留一点情面,并且要让他知道,使他的要求受到约束是家长的权威。反之,凡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就一定要满足他,不要等他乞求,也不要附加任何条件。(3)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受到一点小小的惩罚,但是为什么要惩罚他,怎么惩罚他,一定要跟他讲清楚。并且言出必行,不能有半点马虎。还要注意:惩罚的开始和结束一定要明确,不能没完没了。(4)培养孩子自己认知自然事物的能力,不要把成人的规则强加给孩子,破坏他的天性和成长的乐趣。潜心洞察孩子的心理,为孩子营造一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家教气氛,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子效果。

日本的大岛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爱,藏起一半》。

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10岁的儿子顺道搭车上学。一天,儿子的气管炎又犯了,走路也有点困难,他央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大岛斩钉截铁地回答。儿子只好背着大书包沿着大街慢慢地向学校走去。当他艰难地在十字路口正欲走上高高的天桥时,突然发现爸爸正站在天桥底下等着他。大岛见了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掏出手帕擦去儿子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一级级台阶。“孩子,不要怪爸爸,你现在是学生,不能坐车上学。将来你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能买辆更好的轿车。”大岛的眼圈有些发红。

大岛先生这种特殊的育儿方式,不是丢失另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更科学。这才是父母应有的真正的爱。

糊里糊涂的爱,其实不是爱,爱的真谛是教。教孩子如何接受爱,如何给予别人爱,如何用心来体验别人爱的需要,如何恰到好处地奉献爱。生活中爱的无知表现很多,当孩子看到公园里一朵美丽的花非要摘下时,家长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而任着孩子的性子去折断花。当孩子受了委屈,吃了小伙伴的亏,家长为了“爱”,挺身而出给予“保护”。当孩子随意地损坏了家中的物品时,家长为了“爱”而说:“好!坏了咱再买!”当孩子为了获得一件玩具而躺在地上打滚时,家长又是为了“爱”而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孩子就是在这些爱的无知积累中,渐渐变得任性、蛮横、无知、无理。

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家长却能自觉地搞“富门寒教”。在美国,家长让孩子们从小“自找苦吃”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在瑞士,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给人家当佣人;在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在家里要承担一些义务。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父母也把“爱”藏起了一半,他们对子女的要求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为了培养聪慧、勤勉、坚强的下一代,我们不妨学学大岛先生,尽可藏起一半爱。

孩子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孩子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

韩非有句名言:慈母多败子。意即做母亲的过分慈爱,子女不容易成器。诚然,疼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也是应尽的责任,但得有个“度”。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给孩子吃穿讲究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但切不可好过了头。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爱得太过火。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说,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一律应允。有的甚至上学送,放学接,晚上挑灯伴读到深夜。一次山东某小学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前,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了“负重感母恩”的活动,有的家长却悄悄地给孩子负重包里装入了海绵,令人哭笑不得。其实,过分溺爱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

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但并不一定所有的爱都要写在脸上,挂在嘴上。爱孩子,就应给他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双睿智的眼睛,让孩子学会明道理、辨是非。倘若纵容娇惯孩子犯错,不仅体现不出真正的爱,还会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更有甚者,让孩子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父母溺爱孩子,包庇一切错误,孩子将来也会效仿父母纵容子女,因此,明智的父母应高瞻远瞩,在批评中体现对孩子深沉的爱。

为此:让我们一起尊重我们的孩子,给他们快乐成长的机会。

让我们相信孩子:他能行、他真的很棒!

其实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适当的批评同样能引导孩子更健康地发展。未来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不妨以自信和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批评,从批评中寻找改变的方向,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所遇到的挫折。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变得更坚强!总之,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藏起一半爱,让爱变得更深沉、更理智些吧!

第十招 批评孩子后要和孩子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家长不要一直板着脸不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如午睡时仍旧可以亲亲他、穿衣服时仍旧可以摸摸他的头、冲他笑一笑、和他说说话等等。

批评过后,父母不能采取冷战政策,应该给孩子找个台阶下。例如批评结束时,父母应该对孩子说:“好啦,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以后一定要注意哟,去玩吧!”

父母要设身处地替孩子想一想,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当父母没头没脸地批评你时,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呢?

批评就如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孩子就能改过自新,用不好,就会伤害孩子,也有损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比较低落,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不影响亲子之间的情感。

其实无论是父母批评孩子,还是领导批评下属,都不是一定会导致什么不可想象的“暴力事件”发生。说到底批评也是一种沟通的技巧,如何能达到批评的目的同时又不伤及双方的感情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既然这样,我们对孩子或者自己的下属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或者他们对待批评者的态度是不是也就可以理解了呢!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换心思考,做到这一点很多事情就自然有答案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要顾及到孩子的可接受程度或他能够接受的方式。

如今,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用“你真笨死了”、“无可救药”、“你的脸皮真厚,这是脸吗?是猪皮吧!”等方式批评孩子,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一些孩子破罐子破摔。究其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家长不妨换个“说法”评价孩子。

1.变批评为表扬

善于从“细枝末节”入手,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进行充分肯定、表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孩子的弱势领域采取暗示、引导的方法,促使其全面发展。如“小男子汉,如果你能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一定能把成绩搞上去,同学会更加尊重你的,爸爸妈妈(老师)会更加喜欢你!”

2.变指责为分析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加思索、认真分析,用“温柔的春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检查作业时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可以先打“/”,待改正后,再将“/”变为“对号”,永远不出现“叉”。其次,孩子的作业或考试卷的批语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如“孩子,你如果把字写得整齐些就更棒了”、“这么难的题,你都做出来了,连妈妈都佩服你!”、“换个角度想一想”、“查一下字典,你永远不会犯错误”、“你的奇思妙想真棒”等。

3.变“你”为“我”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日常对孩子的评价中,家长也要随时懂得换位思考,从而赢得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如当孩子上学迟到时,家长可以将“你怎么又起晚了?”换为“我知道你并不想迟到,但是记得下次不要再睡懒觉!”这个简单的改变,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及时修复情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家长总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势必会影响孩子进步的信心。相反,你如果能抓住孩子某一方面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进行肯定、表扬,就会发现,孩子的上进心越来越强,要求全面发展的欲望越来越高。不让孩子有怕你的感觉,孩子就会安心做作业,家庭就会和谐,和谐的家庭就会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人跟人之间只要产生冲突,一定会带来情感上的破裂使距离疏远,当孩子受到大人的指责后情绪也必然低落,不单是指责的事情让他难过,更多的难过是他觉得大人不再欣赏他、不再疼他、不再喜欢他了。

对于被责备的孩子,他所失去的荣誉感一定要替他补上,帮他找台阶下,让他在同伴间有面子,因为年龄越大自尊心越强,绝对不要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私下劝诫并且愉快散场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修复感情,并不是指责备完毕马上修复,那样责备的功效就减弱了。要等孩子自己有段时间的反省、沉淀,真知道自己哪里不对,有改过之心后,再来修复。既然要修复,长辈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姿态可不要太高,免得自己“下不来”。

第十一招 不要以为批评越多越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说,在育儿方面,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孩子都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管得很松。这样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而中国家长大多是另一种,即对孩子严格管理。这种做法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负面效果是,过多的批评、呵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当孩子能走会跑后,一天之内被妈妈批评个三五次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这时的孩子不是摔坏了杯子,就是拿着拖把到处乱拖,要不就干脆钻到桌子底下尝试着把小指头塞进电源插座里,总之,只要妈妈一分钟没注意,孩子就肯定会“犯错误”。但是专家却建议,不管孩子犯多少错误,父母每天批评孩子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虽然现在的孩子们多是家里的宝贝,但有时候,家长会抱怨:我的孩子怎么不如别的孩子那样大方,能歌善舞,讨人喜欢?更有时候直接指向孩子:“你怎么就不能向××学习呢?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这个样子!”

劳累了一天的家长回到家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就会批评:“赶快捡起来!你怎么这样不懂事呢?”如果孩子磨磨蹭蹭不配合的话,抱怨之词可能还会升级。

早上上学的时间快到了,可孩子仍在哼哼唧唧,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让急于上班的家长颇不耐烦,于是家长少不了要对孩子发些牢骚。

其实有时候,孩子渴望受到关注,才会做出一些让家长不耐烦的事情,就可能引发家长抱怨和批评,因而孩子不能得到积极的理解。日积月累,孩子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表象,如脸上很少看到笑容,不再有孩子气的笑声;常常战战兢兢,做事显得笨手笨脚;内向、胆小,不主动讲话,等等。出现这些情况后家长就要当心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对孩子批评过多,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够可爱,因为怕犯错误,也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小时候没有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长大后就会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家长应该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同时,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两元钱。

这说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出现。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孩子犯错误了,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孩子做同样的批评,这些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不耐烦,最后到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对孩子的教育应避免过多地给予批评,否则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逃避批评或者逃避可能导致被批评的环境

经常被父母批评不敢下水学游泳的孩子,到后来会产生一种惧怕水的心理,严重的连走近河边或池塘边也会惧怕。父母常批评孩子的作文不好,孩子就有可能会放弃努力学习作文的念头,严重者还会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

2.经常受批评的孩子会渐渐学会批评别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最容易受现成事例的影响。在孩子的生活中,成年人,尤其是权威型的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孩子的心灵打上深深的烙印。成年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模仿成年人的样子去做,当然,批评也如此,孩子常受到批评,他也会常批评周围的人,也许,他的生活圈已被批评打乱,使人际交往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3.消极的批评导致消极情绪反应

孩子很容易把批评视为一种惩罚,通常是以哭闹、愤怒、怨恨、害怕作为受到批评时的反应,这样的方式,无疑是消极的情绪反应,妨碍了一切积极的反应行为。

一位父亲说:“我叫7岁的儿子接住我投过去的滚地球,但是他害怕球弹起来打着他,就往后退或是往旁边躲。我很生气,说他像个女孩子,他哭着跑了。后来有好几个星期他都不肯和我一起玩投球游戏。过了一段时间,在我的请求下我们又一起来到院子里,这次我没有批评他、刺伤他,他接得好我就夸奖他,他很快就学会接球了。”

4.经常责骂孩子会导致家庭气氛不和谐

想以批评来改掉孩子的某些坏习惯是根本不可能的。父母两人一再责骂却不见效果,反会转为互相埋怨,并可能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会受到伤害。家里不和谐的气氛与父母之间的争吵更容易使孩子成为发泄怨气的对象。

5.由于害怕批评可导致孩子的怯懦

一个上幼儿园的6岁孩子,在写字作业本的四个角上画了四朵乱七八糟不成样子的小花,他认为这样能使作业本更加漂亮。谁知家长一见就皱起眉头说:“看你,把作业本搞得这么脏!”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就不敢再画画了,他以为自己根本不会画。

6.常责骂孩子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损害

从小就被大人们过多批评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多几分悲观,少几分自信,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存有一些疑虑和恐惧。心理学家哈瑞·苏利文说过:“学龄前儿童如果经常被父母批评,那么为了保持自尊,他们就常会找别人的麻烦,即使别人是和善的、好心的,也常会被他们所敌视。”无疑,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没有必要有错必究。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等比较差,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搞“阶级斗争”,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使孩子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

一旦受到批评,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这样,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恢复平静,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反而被压抑,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使孩子的反抗心理高亢起来。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的出现,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因此,家长批评孩子,不妨每天只说个一两次,不要逢事就说,因为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说也罢。而对于重大的错误,在批评时也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冷处理,即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二是要趁热打铁,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孩子做了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这样的做法本书后面章节还要做具体的阐释。

总之,在必要的批评教育的前提下,对孩子要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的超限效应。“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更多地表现出无忧无虑的天性,远离自卑的阴影。

第十二招 不要借题发挥批评孩子

父母要就某一问题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有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干净利索。切勿“借题发挥”、“举一反三”,“节外生枝”。

父母在气头上就容易“联想”,喜欢把过去的事都翻出来,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样做只会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在和孩子讨论问题时最忌讳的是从一个问题牵连到另外一个问题,这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

以下是一对父子的谈话:“你到哪去?”“和朋友出去。”“到底和谁去?”“初中的老同学——王姨家的巍巍,八楼的德胜和后街的顺子。”“顺子?是不是在毕业前出事的那个顺子。”“老爸记性真好。”“我告诉过你,不要和顺子多来往。那孩子太捣蛋了,差一点没被开除。上次你们几个一起去滨海就是因为他,差点闯大祸。你们这次去哪?”“我们去太平洋广场。”“不买不卖到商场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逛逛。”“简直浪费时间!年轻人不在家好好学习,到处闲逛,再加上那个顺子不出事才怪呢!你功课做完了没有?上次考成那个样子还好意思出去闲逛。”“老爸,有完没完?想像力真丰富,不就是出去玩玩。啰啰嗦嗦,烦不烦?”“小子你听着,给我说话放尊重点。老老实实早点回来,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家长首先必须明白: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一定要就事论事!

案例中的对话可能在很多父母和孩子身上都发生过。有些父母认为,这也许正是教训孩子的好机会。可这样的教育效果会好吗?正如对话中的儿子所说的,不就是出去逛逛吗?本来就是件小事,却被父亲“上纲上线”,弄得这么复杂。复杂化的主要原因是父亲没有做到就事论事。如果父亲意识到无限的引申只会影响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位父亲肯定会控制自己的联想力。为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父母应当注意:(1)要给孩子一些空间、一些自由。(2)要首先抓住问题的“核心”。(3)具体细节要逐个解决。(4)切忌一股脑端出陈年老账。

如果我们要就事论事的话,可以把案例对话的内容细分成下列几个专题:(1)和朋友外出。(2)与谁交朋友?(3)到什么地方?(4)学习成绩的问题。(5)如何与长辈交流。

这个案例中还反映一个核心问题:父母在现代家庭中的位置。如何在现代家庭中做好父母,我们自己能否在不同情况下转换“主导”和“顾问”的角色。这也是案例中的父亲又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处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时,就事论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这门技术掌握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在成长,他们遇到的事情,难免会因经验不足而出问题。在帮助他们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就事论事。我们应该替他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大人在遇到问题时也不喜欢别人翻老账,同样,孩子也不希望父母在帮助他们时“联想”太多。

更重要的是,批评教育要有“爱人之心,助人之意”。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爱人之心,助人之意”,也就是要求家长要从情感入手,尊重、关爱孩子,诚心诚意地帮助孩子,对其缺点错误耐心分析,使其明白道理,或者说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坦诚相待,尽量不空谈大道理,晓以利害,言语感情化,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努力获得孩子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达到情理统一,才能让孩子打开心灵的窗户,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知错而改错,或者说使孩子乐于接受并遵从你的教育与意见。

家长如果对孩子缺乏感情,就会通过言行而形之于外,批评教育往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陈芝麻烂谷子都掀了出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有时,在冷漠、厌恶情绪的作用下,对孩子尖刻的数落和粗暴的训斥,常常还会导致孩子反感,口服心不服,甚至破罐子破摔,造成亲子之间关系紧张。因为此时的孩子已把家长放到他的“对立面”,自然而然地在心灵深处筑起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家长的任何批评教育(包括正确的部分)对他来说都是充耳不闻,更别说入心,何况家长的批评教育在这个时候是如此简单粗暴。所以,只有关爱孩子,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善意的批评,达到双方心灵相融,批评教育才能奏效。

第十三招 批评孩子要及时

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要及时地给予批评,不然,你说什么,他却已经忘到脑后,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了,那么批评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批评要及时。即应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后立即给予批评,这样他就会明白刚刚做的这件事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这样做了。如果在不良行为出现后过了一段时间才给予批评,那么批评就失去了针对性,效果也就不会太好。

如果隔一段时间再批评,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在找借口训他,不仅不接受现在的批评,还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喜欢秋后算账,批评孩子时,喜欢数落孩子过去的毛病,或提出与此事不相干的事一起批评,这样会使孩子认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点错误,从而让孩子产生厌恶。

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见!”这种策略是一种失误。你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那错事也许已经淡忘了。当然,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孩子是以暂时性记忆为主的,当孩子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时,要及时地进行,不能把昨天发生的事留到今天才说,早上发生的事留到晚上再说。如果时间拖得太久,教育孩子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孩子初次犯错时,更要及时批评,绝不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姑息迁就。同时,要允许孩子反驳,以便明白他们的思想,批评时才能有针对性,及时批评不但使孩子在错误面前心服口服,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待错误的不良态度。

对孩子不能一味宠爱,他做错了事情,说了谎话,都要及时指出来,不能听之任之,有时要有针对性地严厉批评,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有有错必改,才能不断进步。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苗头时,家长必须及时对孩子提出批评。不要等到犯了错再批评,要防患于未然。父母的批评是对孩子已经发生和仍然存在的问题表明态度的重要手段。

还应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态度不能因成人的心情而改变。孩子做了错事,无论成人心情如何都要及时批评纠正,不能因自己高兴就不闻不问,因自己情绪不佳就滥加批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看他人脸色行事的坏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多次说服无效时,会丢给孩子一句话:“你等着!”意思是“攒鸡毛凑掸子”。当孩子犯了许多错误后,才进行惩罚。这种惩罚是无效的。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殴打小同学,经过多次的殴打,他已经获得了征服的快感,形成了习惯,再制止他就非常难了。第一次殴打小同学,就立即对他进行惩罚,让他在殴打小同学这件事上一开始就得到痛苦,而不是快乐,他就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当批则批,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错误想法,在注意方式方法和策略的前提下,应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让孩子明辨是非、知耻后勇,促使他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在孩子犯错误不久就及时进行批评,对于帮助他改正错误是再有效不过的了,但往往事情不能总是这样奏效。有时候,或是你发现得晚,或是当时一些事情耽误了你的批评行动,使得你不得不跟孩子“秋后算账”。那么时间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谈话应该在两个人都心平气和的时候进行,先让孩子自己回忆所犯的错误,如果他拒绝回忆或者回忆不出来,就由你来将这件事情“复述”一遍。“复述”得越详细越好,让孩子充分回忆起当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样,虽然批评并不那么“及时”,但也能起到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批评和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第十四招 不要威吓式地批评

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随便一放,又去玩其他玩具了。妈妈假装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具拿出去全扔了,对女儿说:“你不整理我就全扔掉!”整理收拾自己的东西对大人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孩子耐心一些。用“扔掉”之类的威胁其实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妈妈还是应该耐心地和孩子一起收拾!

不要小看孩子的智力,没有根据的威吓根本吓唬不了他们,这只会让家长失去威信。

因此,家长批评孩子时,要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现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孩子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家长的形象。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时间、场合等因素、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孩子着想,尽量不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保全了被批评孩子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家长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孩子的错误,用真情感化孩子,启迪孩子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父母和家是儿童期孩子的基本安全需要。父母以“不要你了”进行吓唬,孩子就会担忧父母真的不要自己,即使这一吓唬成功,孩子也是出于恐惧,会留下心理阴影;而吓唬不成功,不见效,也不是孩子不害怕,而是孩子做不到,有时是孩子不知道怎样做。

有位小姑娘从小就非常调皮,很少服从家长的管教。一次,她在院子里吃饭,上蹿下跳,家长怎么说她就是不安分。于是,姥姥就吓唬她说:“你再不吃饭,小心饭里掉进壁虎屎!壁虎屎有毒,没有颜色看不出来,吃了眼睛就瞎!”小姑娘听了就害怕了,虽然把饭吃了,可是以后无论碰什么东西都问妈妈,那上面有没有壁虎屎。大人说没有,她还反驳:“壁虎屎没有颜色,你又看不出来。这两天,我的眼睛好像看不清楚了,是不是吃了壁虎屎呀?”还有一次,小姑娘因为调皮吃鱼卡住了嗓子,大人生气批评了她几句。以后,她总觉得自己嗓子不舒服,老是闹着去医院。可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小姑娘,嗓子没有问题,可是她就是不信,经常咳嗽个没完。

对于还有些过于顽皮的孩子,父母会出现很多教育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训斥孩子、吓唬孩子。

调皮的孩子过于好动,常常会引起家长的反感。这时,家长通常会“忍不住”训斥甚至吓唬孩子。而这种训斥和吓唬往往不起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小姑娘一样。6岁的孩子分辨能力不强,因此吓唬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强烈的“暗示”作用,让孩子对这种吓唬信以为真,产生恐惧心理。在心理咨询中,专家们发现,很多成人害怕某些东西就是因为小时候被家长吓唬的结果。

孩子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90%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这类“调皮蛋”出现的问题。“调皮蛋”的父母要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活泼好动是天性,如果孩子整天沉默寡言,那才真的有问题呢。调皮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接受能力强,缺点就是所谓的“不听话”。对待这种孩子,家长应少训斥、多引导,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批评,多教他怎么改正。孩子稍有进步就要多表扬,表扬可以强化好的行为,逐渐使其远离坏习惯。

对于上面案例中的家长,可以试着忽略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心理的恐惧往往源于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某个行为过于关注和焦虑会加重孩子的心病。下次,孩子再咳嗽或谈论壁虎屎时,家长可以不理她,装作没听见,或说点别的事儿,这样有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引不起大人的兴趣,自然就会慢慢地淡化这种不良的暗示了。

对一些难缠、执拗的孩子,一些家长爱用恐吓作为解决孩子无理哭闹的教育方式,孩子被吓老实了,自然也没有无理的要求。殊不知,常以恐吓作为教育手段,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对于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是宽广、精彩、富有吸引力的,他要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要更多地了解它、控制它,这样,才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和乐趣。而心存恐惧,就会失去探索外部世界的触角。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恐惧还会使孩子感到外界是不安全的、可怕的,而没有安全感的人难以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同时,没有独立性的孩子也会给成人套上枷锁。对于一些胡搅蛮缠的孩子,家长这样做更有效:

1.尽量给孩子说明道理,摆明你的立场

孩子在家长的话语中读到不可以做某件事的坚决,就明白自己的无理取闹是没有用的,便会转变自己的方式,从而使批评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

2.采用“冷处理”

暂时不去理会孩子的无理要求,收回你对他的关注。让孩子在“冷处理”中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无理取闹是不受大人欢迎的,就会有所收敛的。当然,在“冷处理”过后,还要跟孩子讲道理,这样可以促使他转变对自己的行为的认识。

孩子其实是成人的一面镜子,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所以,在成人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家长应当用自己对孩子的爱和理智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束手无策时,常采用吓唬的办法来使孩子害怕、屈从。晚上孩子不肯睡觉,就会对孩子说:快闭眼,不然大灰狼来咬你了——孩子吓得闭上了眼睛。天黑了,孩子要出去玩,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别出去,外面有大老虎!”孩子害怕,不敢出去了。孩子好哭,爸爸就说:“再哭,医生就来给你打针!”孩子怕打针而止住了哭声。以上这些做法看上去有效果,比说服来得快,也来得省事,但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吓唬只能使孩子变得胆小,对什么都怕。孩子出生后,开始并不懂得什么叫害怕,但后来却变得很胆小,对很多东西、很多现象都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人吓唬造成的。孩子年幼,缺乏知识经验,不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没有见过的、没有感受或者没有体验过的现象和事物都存在戒备心理,这是不足为奇的,因此,成人应当引导孩子去认识它们,逐步了解它们。如果利用孩子的无知心理来吓唬孩子,将会在孩子心灵深处埋下“怕”的种子,使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勇敢的性格和探索精神,对孩子身心发育将会起到阻碍作用。

孩子的神经系统很脆弱,恐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强的刺激,长此以往,还会使孩子的情感受到压抑,损害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留下恶性刺激的痕迹,压制脑细胞的生长发育,造成孩子胆小、孤僻、忧郁、懦弱、神经质等性格上的缺陷。

另外,吓唬只能使孩子暂时听话,出于怕而屈从,并不是出于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这样,反而造成孩子是非不分、真假不明,对事物产生错误的概念。如对打雷、刮风、闪电、下雨等正常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惧,甚至害怕警察叔叔和医生,这是多么遗憾的事!

总之,吓唬孩子的办法有百弊而无一利,应当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教育孩子,耐心说服、启发诱导、以理服人,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第十五招 切记不可动手打孩子

家长打孩子,大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或是把衣服弄脏,或是没有按家长的意愿做事,家长开始时说上两三次,再不听的话就一个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或是一脚就踢在了屁股上。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又没办法。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是出了气,但孩子却是不服气的,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因此,家长何不多一份耐心,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犯错并不都是故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意识而已。

孩子调皮屡教不听时怎么办?不少父母在这个时候都容易失去耐性,采用“暴力”手段来应付,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得打,不打不成材。

然而,在听到孩子凄厉的哭声时,他们多少又有点心痛,这可是多么矛盾的心情呀?真的是不打不成材吗?真的是非要动手不可才能解决问题吗?

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们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其实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常打其屁股以示教训。打屁股用力较轻时,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精神上处于紧张、恐惧和压抑状态。

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以下几点便是暴力行为带来的危害:

1.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2.让孩子形成表里不一的性格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3.对父母忌恨报复

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可见,虽说是为了孩子好,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产生积极效应。

4.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给孩子的攻击性做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5.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在孩子眼中,打他就是欺负他、压迫他,使他产生以大欺小的观念,更加无法起到教育效果。

尽管暴力会有种种不良影响,但是,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适当的“暴力”也是必要的,所谓适当的意思就是当他违反了一定的公共规则,而不是违反父母的规则时,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其他时候,比如不好好吃饭等,都不应该使用暴力。

其实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父母是主导的,也就是说,孩子是“弱势群体”,他更需要关爱。所以前面所说的“打孩子是爱孩子,不打不成材”,这是对爱的误解,父母对孩子真正爱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生理的保障,在保障孩子生理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自由发展,而不是制约。

虽然不能说父母一定不能打自己的孩子,但打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不对的,做父母的还是要尽可能地在不打孩子的情况下,教给他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理由如下:(1)孩子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待人接物、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那么以后当孩子和他的朋友们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也会使用同样的暴力方法来应对。(2)当孩子因为挨打而感到非常疼痛或感到特别恐惧的时候,他就没有时间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反省了。有时候,他不仅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反省,反而会因为肉体的疼痛、情绪的恶化而强化了对父母感到恐惧的记忆,从而影响到亲子之间正常关系的形成。(3)如果家长试图通过打孩子来改正他的坏毛病,还会导致今后每遇到类似的情况,就需要继续不断地用打孩子的方法来解决的后果,这是你意想不到的。相反,如果通过劝说、诱导的方式使他们自我醒悟,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并努力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一现象被称为“道德的内化”。如果家长经常动手打孩子,试图通过外部的强制手段对孩子加以控制,就会妨碍孩子“道德内化”的进程。(4)如果孩子经常挨打,对自我的认识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家长打孩子的行为会使他形成“因为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才经常挨打。反正也好不了了,无所谓了”这样的想法,从而丧失自信心。

尽管如此,在有的情况下,该打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打。因为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该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该打,应该由父母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判断。但是,在家长迫不得已、不打孩子就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千万不要在气头上动手打孩子。如果你感到确实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要等到你的情绪完全平静以后再开始行动。

你要事先对孩子发出警告:“下一次如果你再这么做的话,妈妈(爸爸)就要打你的屁股了。”同时,父母还要尽可能在房间的某个地方事先放好打孩子的工具,使你的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可以预期的。如果你没有任何计划就打孩子,那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

打完孩子以后,家长一定要安慰孩子。另外,在打过孩子以后,还要询问孩子的感受。首先要强调,惩罚不是打。“孩子不打不行”,许多父母如是说,此话不无道理。但因为“打”本身是一种“惩罚”,而“惩罚”远不止“打”这一种,因此把这句话改成“孩子不惩罚不行”,也许更妥帖,也更符合实际。“先说理再惩罚”还有一个好处,即避免错误的惩罚。倘若父母说得出道理,且能被孩子接受,说明父母的惩罚是正确的。要是父母说不出道理,又有什么理由去惩罚孩子呢?

有许多孩子在一起的情况下,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班级中,不要轻易给犯错误的孩子打“X”或挂“黑旗子”,实在非打“X”挂“黑旗”的,应在此后再想办法表扬这孩子一回,然后将不大光彩的记录抹去。

为什么需要一定的惩罚?因为孩子会犯错误,犯错误以后,伴以一定的惩罚,能加深他对错误程度的认识,能加强他对教训深浅的记忆。

对孩子的惩罚,有两条原则必须记取,一是要使孩子先明白了错在哪里,然后再惩罚。所以在惩罚之前,必先与孩子讲清,是什么错了,为什么错了,然后再进行惩罚。二是要使孩子通过惩罚加深对错误的联想记忆,而不能使他们对惩罚的形式本身感到害怕。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孩子还搞不清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误时,便“啪”地打了一巴掌。孩子立刻哭了,立刻停止了他那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行为。既然如此,下次重犯的可能性就必然存在。

惩罚的目的,是使孩子加深对错误和教训的记忆和联想,不是使孩子记住惩罚本身。因此,每一次的惩罚都应该变换形式,以示区别、以示“特色”。

以打手心为例,可以左手一记重,右手一记轻;可以左手一重一轻,右手一轻一重;更可以是像游戏一样:“本来要打万万记,现在辰光来不及,马马虎虎打十记”,然后真的马马虎虎打十记完事。当然,这最后一种打法也许会使孩子发笑,但是“笑”和“哭”一样,都是触动了孩子感情心弦的,都是有记忆、有联想作用的。然而,“笑比哭好”。给孩子留下的至少不是阴影。

惩罚有两种,有体罚,如“站着”、“立壁角”,打手心,打屁股等等,还有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如该买的东西不给买了、没收孩子的东西、口头的责骂、在“手册”上打个“X”、不予理睬、不予亲吻等等。

与体罚相比,精神的责罚是更为严厉的,不要轻易运用,以至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与上进心。

第十六招 批评孩子时不该说的话

有些家长教育心切,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事,马上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原本是为了教育孩子,可是到头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把孩子越推越远,弄得亲子关系淡化。那么,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究竟有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呢?下面将列举数句,以供家长参考。

1.“你真笨!”

其实,“笨”是人为规定的概念,是同别人比出来的结果。别人都会走路了,而你还不会走,那是你笨手笨脚;别人都会说话了,而你还不会说,那是你笨嘴拙舌。为什么别的同学考试全对,而你总是做错题?因为你“笨”!

懂事的孩子最怕别人说他笨。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出错,学东西这么费劲。也许,多年之后他能证明自己不笨,可当时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你真笨!”这三个字从父母口中说出来,孩子心里会有多么难受!他肯定很想说:“实在对不起,我怎么这么笨呢?”

为人父母者,不知是否有人对你说过这三个字?不知你在心里是否对自己说过这三个字?想想这三个字的分量吧!你怎么忍心对自己的孩子说?

2.“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当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有些孩子的父母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礼让”了。孩子在外面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一些父母常常这样“鼓动”孩子。

因为他/她认为,人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照这样的逻辑引申下去可就不妙了: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别人不讲理,你也不讲理;别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自行车;别人腐败,你就腐败……

这是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什么样的未来?你就准备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你就准备让孩子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人?

3.“揍死你!”

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会脱口而出:“揍死你!”“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她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她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其实,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孩子达到了他们报复目的。孩子会在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4.“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管教孩子时坚持原则、说一不二的重要性。因此,从孩子一出生起,做父母的就应该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比如,定时喂奶,定点睡觉等。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不遵守,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如果父母不能坚持原则,就不能怪孩子破坏规则。

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就需要不定时地提醒孩子,以帮助孩子记住规则。但是,提醒归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直至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在教育孩子养成遵守规则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所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强化,反复的耐心。然而,有些做父母的却好像特别缺乏这样的耐性。当他们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仍习惯于指望怒火而不是求助于行为。他们常常对孩子吼叫:“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殊不知,这样的恐吓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产生效力。因为单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单靠喊叫也无法“驾驭”孩子。

对这样的父母来讲,他们不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相反,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儿作用也不起。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比如,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就曾这样抱怨道:“儿子十分在乎他爸爸,但是对我却一点也不理会。”不难想象,这个孩子的爸爸肯定是个讲原则、有耐性的人。

空洞的威胁和斥骂会破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长期被父母斥骂,孩子就会被父母渐渐引导到对立面去。而每一次对立,又会加剧父母和孩子的紧张关系。情况严重时,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往往就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实施非常严厉的打击。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被一件生活琐事击碎。

5.“妈妈(爸爸)求求你了。”

最怕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识破了大人的一切动机,软硬不吃。父母恐怕就只好说:“妈妈(爸爸)求你了!”

这句话不能说!因为说了这句话就意味着家长“缴械投降”。孩子会从内心里更加蔑视你,纪律约束的基础就土崩瓦解了!其实,从本性上讲孩子自己是要做好孩子的,孩子的好行为产生于自己的意愿。孩子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原则的遵守者。纪律约束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合作的基础上。如果他们知道父母是尊重他们的,他们就会接受父母的领导和指导。

6.“我没本事……”“我没本事……”是一些“混”得不好的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在和孩子交谈时常把自卑感表露无遗。

这样做是不妥当的。被自卑感“感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你们之间的谈话。你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7.“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名著《3岁决定一生》中,就儿童的尊严感问题,记叙了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孩子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父母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

许多做父母的或许都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因为不会擤鼻子、不会洗脸、不会穿衣服、不会拿碗筷,没少受到过父母的训诫和批评。而他们训诫的腔调又如此千篇一律:“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怎么就不动一点脑筋……”。那时候,父母们或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有着那么强烈的尊严感,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出对我们的蔑视,从而导致我们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卑。

虽然父母们可能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很漂亮很完美,可能会以孩子为骄傲,但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父母们的实际行为表现得好像孩子的成长总是不如他们的意,因此需要不断的规训和矫正。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蔑视孩子,并且常常把孩子当成自己控制的对象,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父母与其花很多精力来告诉孩子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不如亲自示范给孩子看。一些小小的缺点通过一个小小的示范行为就可以矫正,而且还能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8.“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

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稍大一点以后,就不和他们说心里话,不对父母陈述自己的看法,也不把在外边或学校里的见闻告诉父母了。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过去某些时候,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常常等不及孩子申辩,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嘴硬!”、“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敢狡辩!”时间长了,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便产生了:反正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干脆就不听父母讲话,也不对父母说过多的话,以免话多了,冷不丁又招来一顿无端的教导或责骂。

事实上,研究表明,孩子在与父母发生争辩的时候,往往也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得最快的时候。这一方面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非常好,因为发生争辩时,孩子最来劲、最认真,思维非常集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自己的自信心,提早锻炼孩子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总之,训诫孩子的目的是要向孩子讲清一个道理。通过争辩把事情弄明白,孩子就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意见是有差异的,通过争辩,可以很好地达成一致。

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帮助孩子找到事物的界限,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争辩,不仅能弄清事实真相,还能掌握住事物的分寸,从心所欲不逾矩。

9.“如果你下一次再这样做……”

在父母训诫孩子的过程中,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就是父母自取失败。自取失败的结果,不仅不能达到父母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而且会随时在家里产生“暴乱”情景。

父母自取失败的情形很多。这些情形包括威胁孩子、贿赂孩子、给孩子以难以实现的允诺、讥刺孩子等等。

为什么父母用这些方式来训诫孩子时常常自取失败呢?下面以威胁孩子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孩子不太听话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会不自觉地威胁孩子。殊不知,威胁孩子,就等于是鼓励他重复做一件禁止做的事情。比如,当孩子听到你说“如果你下一次再这样做……”的时候,他不会听到“如果”两字,只会听到“下一次再做”。有时候,他会把话里的意思翻译为:“妈妈希望我再做一次,要不然她会失望的。”

因此,这一类的警告在成人眼里看起来很好,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比不用还糟。它会百分之百地使你不高兴的事再出现一次。因为警告对于孩子的自主意识作出了挑战,如果这个孩子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他肯定会再犯一次,以便向自己和他人表示他不怕事。

五岁的小卓在经过好几次警告以后,仍然继续向窗子扔皮球。最后,妈妈生气了,只好拿出杀手锏说:“如果你再向窗子扔一次,我就要揍死你。我说到做到。”只过了1分钟,玻璃的破碎声音告诉母亲,她的警告产生了一个效果:皮球最后一次击中了窗子。随之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

10.“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冲突爆发时,家长与子女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其实只是想逼迫孩子就范。“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就这样被“逼迫”而离家出走。

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要挟子女,迫其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即使孩子一时屈服了,也是暂时的,结果于是无补!

管教过当,或过多的叱责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险和可悲的。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责骂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过研究,他把父母责备孩子的不良态度分为下列几种,并且举出了一些会使孩子变坏的责备方式:

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的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威胁——你再不学好,我就不理你了!你就给我滚出去!

挖苦——洗碗,你就打烂碗;真能干,将来还要成大事哩!

这种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都是父母在气急了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它们通常也是最不能被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它们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关系弄得更僵,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不良的影响。

第十七招 用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孩子犯错误时如果家长大声训斥往往会给孩子惊吓,结果就是你所说的话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如果家长用与平时说话不同的声音,即低沉有力的声音来批评孩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让他认真听你说的话,并且低沉有力的声音也可以表明家长认真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

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孩子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另外,建议家长跟孩子说话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辞

对许多父母来讲,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家长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效果会很好。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很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2.把你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比如带孩子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警告如果违反后果将是什么。你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

3.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批评

指正孩子的缺点错误,从分清是非界线上讲必须是严肃的,但家长必须尊重孩子,态度必须是认真的、亲和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坚持用柔和的目光和微笑面对要批评的孩子,诚恳亲和地对待孩子,绝不能用怒目瞪视孩子,也绝不采用讽刺、嘲笑、吓唬、拉、推等错误方式。

坚持用低声调教育,轻声指出孩子的缺点错误,用亲切的语言和孩子说话,绝不大声呵斥。轻拍孩子的身子或者搂着孩子肩膀指出孩子的缺点错误;或者用轻轻的动作纠正孩子错误行为。有时候和孩子个别交谈聊天,可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当孩子表示要改正缺点错误时,家长要主动伸出小手指和孩子的小手指拉个“勾”,或者相互击几个掌,再碰一碰额头等,这样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特别调皮、老是犯错误的孩子,家长更应有耐心。家长对孩子柔和性的言行和身体接触行为,是和孩子的“心灵接触”,使孩子渐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爱和信任,这样,有效地保护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使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家长的批评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成效。相反,用大声呵斥、急躁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都是无济于事的,即使有也只是短暂效应。

通常父母批评孩子时总是声色俱厉,如临大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家长不如换一副表情,比如可以用凝重的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也大可不必高八度,相反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会读懂你心中的期望。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抢了一个小女孩的电动车玩具,小女孩向小男孩要,小男孩不给,小女孩哭了。小男孩母亲微笑着走过来,轻轻地对小男孩说:“你过来一下。”说完起身走到一边。小男孩不太情愿地跟了过去,这位母亲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轻声地跟小男孩交谈。开始小男孩还反驳,一会儿母亲在小男孩耳边又讲了几句,小男孩就不作声了。过了一会儿,小男孩低着头,拿着小车走到小女孩面前,把车还给小女孩,并认真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批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表扬一样,也是少不了的。如何批评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批评得恰当,能起到让孩子乐于接受并改正错误的效果,如果方法不恰当,则会伤害到孩子。且看下面两个批评的例子:

例一:小然在家里玩得忘乎所以,穿着鞋子在沙发上兴奋得跳来跳去。妈妈一见,刚擦干净的沙发就这样被糟蹋,气不打一处来,气呼呼地指着小然就是一顿批评:“给我下来!你总是穿着鞋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都不听,你总是这样不爱干净!”然后一脸愤怒,恨不得上去打孩子一顿。

孩子会怎么想的呢?“妈妈说我总是这样,那我就是这样的,反正我总是不爱干净,随便她怎么批评好了。”然后孩子一脸无所谓的表情,结果是下次错误照犯。

例二:同样的场景,另外一个妈妈,语气温和但态度严厉地问:“小麟,看看你有什么做得不对吗?”小麟马上意识到了,赶紧不好意思地从沙发上爬下来。妈妈不失时机地给予强化:“小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仅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马上改正了!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脱了鞋子再上沙发的。”

如此处理,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呢?“我错了,不该穿着鞋子上沙发。我知道错误了,马上改正了,妈妈还表扬我了。妈妈相信我下次能脱了鞋子再上沙发,我一定能做到!”上面两个批评的例子,不难看出,哪个效果更好些。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几个原则:

原则一: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丧失理智,批评就是批评,孩子接受的是批评这件事,不要让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否则,孩子记住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你过激的反应。有时候冷静和镇定的力量反而更大。如果你总是大声呵斥,粗暴和激烈,长期下去,很容易让孩子没有自尊感。孩子有时候看似不接受批评,实际是不能接受家长那咄咄逼人的态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批评孩子放低声调,更能深入到孩子内心洞察孩子的犯错心理。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批评教育,强化改错目的。

有的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大喊大叫,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相反,倒不如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表达,语言占7%,声音占38%,表情占55%。教育孩子的内容再好,一“吼”也就吹了。其实,有理不在声高,为人父母不妨坐下来,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心平气和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孩子是怕批评的,这是他们潜在的心理负担,一旦受到训斥,这种心理负担就会转化为心理压力,孩子怕惩罚,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加上自我保护的本能激起心理防御,以致不敢也不愿说出真情,这时,倘若父母用和蔼的态度,低缓的声调开导、说服,孩子的心理上将得到安慰,紧张得以松弛,情绪趋向平稳,父母的说教容易被接受。

孩子调皮捣蛋,屡屡闯祸,必然常遭严责,可以说孩子是在斥责声中长大的。在这类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不可亲近的人。情绪对立,造成对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绝,即使被迫接受,也是阳奉阴违,有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挑起事端,闹恶作剧,借以报复、泄恨。

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管教,可以使孩子下次再做同样事情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不对而不去做。甚至更奢望,他因为知道拽人家的头发是不对的而乖乖听话,并不是因为他心里惧怕再惹妈妈发怒而不去做。但大多数时候,今天父母制止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似乎对明天还要阻止他做出更坏的举动没有什么帮助。父母在孩子闯祸的情况下,仍以低缓的声调心平气和地同孩子说话,进行说理教育,不仅体现能耐,还体现了涵养。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好榜样,其力量足以震撼孩子,起而敬之,立志培养自己也成为“有教养的人”。

对话是亲人之间交换思想,增进了解最常用的方式。低缓声调的交谈,像讲悄悄话一样,容易引起孩子跟父母说话的兴趣,觉得父母尊重自己,所讲在理。这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才真正成为亲人。

降低批评的声调,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不计前嫌,真情实意地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这样,孩子的戒备心理将得以解除,转向接受教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