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情趣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04:15:38

点击下载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梁启超:情趣人生

梁启超:情趣人生试读:

代总序

蔡元培

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一个民族,无论其文化的程度何若,从未有喜丑而厌美的。便是野蛮民族,亦有将红布挂在襟间以为装饰的,虽然他们的审美趣味很低,但即此一点,亦已足证明其有爱美之心了。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养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何以见得呢?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恬适。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着,都一概泯灭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逸,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我向年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亦就因为美育有宗教之利、而无宗教之弊的缘故,至今我还是如此主张。在民元时,我曾提出《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以美育与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及世界观并列。我以为能照此做去,至少可以少闹许多乱子。

但是,审美观念是随着修养而进步的,修养愈深,审美程度愈高;而修养便不得不借助于美学的研究了。通常研究美学的,其对象不外乎“艺术”“美感”与“美”三种。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大多着重在“何者为美”的问题;以美感为研究对象的,大多致力于“何以感美”的问题;以美为研究对象的,却就“美是什么”这问题来加以探讨。我以为“何者为美”“何以感美”这种问题虽然重要,但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还在“美是什么”。单就艺术或美感方面来讨论,自亦很好;但根本问题的解决,我以为尤其重要。(《美学原理》序节选,1934年10月15日)第一辑 古文美谈孔子之人格

我屡说孔学专在养成人格。凡讲人格教育的人,最要紧是以身作则,然后感化力才大。所以我们要研究孔子的人格。

孔子的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其不可及处在此,其可学处亦在此。前节曾讲过,孔子出身甚微。《史记》说:“孔子贫且贱。”他自己亦说吾少也贱。(孟子说孔子为委吏,乘田皆为贫而仕。)以一个异国流寓之人,而且少孤,幼年的穷苦可想,所以孔子的境遇,很像现今的苦学生,绝无倚靠,绝无师承,全恃自己锻炼自己,渐渐锻成这么伟大的人格。我们读释迦基督墨子诸圣哲的传记,固然敬仰他的为人,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是我们万万学不到的。惟有孔子,他一生所言所行,都是人类生活范围内极亲切有味的庸言庸行,只要努力学他,人人都学得到。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此。

近世心理学家说,人性分智(理智)、情(情感)、意(意志)三方面。伦理学家说,人类的良心,不外由这三方面发动。但各人各有所偏,三者调和极难。我说,孔子是把这三件调和得非常圆满,而且他的调和方法,确是可模可范。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又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就是理智的作用;仁,就是情感的作用;勇,就是意志的作用。我们试从这三方面分头观察孔子。

(甲)孔子之知的生活

孔子是个理智极发达的人。无待喋喋,观前文所胪列的学说,便知梗概。但他的理智,全是从下学上达得来。试读《论语》“吾十有五”一章,逐渐进步的阶段,历历可见。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孔子并不是有高不可攀的聪明智慧。他的资质,原只是和我们一样;他的学问,却全由勤苦积累得来。他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解释“好学”的意义,是不贪安逸少讲闲话多做实事,常常向先辈请教,这都是最结实的为学方法。他遇有可以增长学问的机会,从不肯放过。郯子来朝便向他问官制。在齐国遇见师襄,便向他学琴。入到太庙,便每事问。那一种遇事留心的精神,可以想见。他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又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可见他真是以学问为性命,终身不肯抛弃。他见老子时,大约五十岁了,各书记他们许多问答的话,虽不可尽信,但他虚受的热忱,真是少有了。他晚年读《易》,韦编三绝,还恨不得多活几年好加功研究。他的《春秋》,就是临终那一两年才著成。这些事绩,随便举一两件,都可以鼓励后人向学的勇气。像我们在学堂毕业,就说我学问完成,比起孔子来,真要愧死了。他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他从十五岁到七十三岁,无时无刻不在学问之中。他在理智方面,能发达到这般圆满,全是为此。

(乙)孔子之情的生活

凡理智发达的人,头脑总是冷静的,往往对于世事,作一种冷酷无情的待遇,而且这一类人,生活都会单调性,凡事缺乏趣味。孔子却不然。他是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而且情感很易触动。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凶服必式之。可见他对于人之死亡,无论识与不识,皆起恻隐,有时还像神经过敏。朋友死,无所归。子曰:“于我殡。”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一哀而出涕。颜渊死,子哭之恸。这些地方,都可证明孔子是一位多血多泪的人。孔子既如此一往情深,所以哀民生之多艰,日日尽心,欲图救济。当时厌世主义盛行,《论语》所载避地避世的人很不少。那长沮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孔子却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可见孔子栖栖惶惶,不但是为义务观念所驱,实从人类相互间情感发生出热力来。那晨门虽和孔子不同道,他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实能传出孔子心事。像《论语》所记那一班隐者,理智方面都很透亮,只是情感的发达,不及孔子(像屈原一流情感又过度发达了)。

孔子对于美的情感极旺盛,他论韶武两种乐,就拿尽美和尽善对举。一部《易传》,说美的地方甚多(如乾之以美利利天下,如坤之美在其中)。他是常常玩领自然之美,从这里头,得着人生的趣味。所以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前节讲的孔子赞《易》全是效法自然,就是这个意思。曾点言志,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叹美曾点?为他的美感,能唤起人趣味生活。孔子这种趣味生活,看他笃嗜音乐,最能证明。在齐闻韶,闹到三月不知肉味,他老先生不是成了戏迷吗?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见他除了有特别哀痛时,每日总是曲子不离口了。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可见他最爱与人同乐。孔子因为认趣味为人生要件,所以说:“不亦说乎?不亦乐乎?”说“乐以忘忧”,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乐”字,就是他老先生自得的学问。我们从前以为他是一位干燥无味方严可惮的道学先生,谁知不然。他最喜欢带着学生游泰山游舞雩,有时还和学生开玩笑呢!(夫子莞尔而笑……前言戏之耳!)《论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是表现他的情操恰到好处。

(丙)孔子之意的生活

凡情感发达的人,意志最易为情感所牵,不能强立。孔子却不然,他是个意志最坚定强毅的人。齐鲁夹谷之会,齐人想用兵力劫制鲁侯,说孔丘知礼而无勇,以为必可以得志。谁知孔子拿出他那不畏强御的本事,把许多伏兵都吓退了。又如他反对贵族政治,实行堕三都的政策,非天下之大勇,安能如此?他的言论中,说志说刚说勇说强的最多。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教人抵抗力要强,主意一定,总不为外界所摇夺。如“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都是表示这种精神。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说:“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教人以献身的观念,为一种主义或一种义务,常须存以身殉之之心。所以他说:“仁者必有勇”,又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可见讲仁讲义,都须有勇才成就了。孔子在短期的政治生活中,已经十分表示他的勇气,他晚年讲学著书,越发表现这种精神。他自己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语看似寻常,其实不厌不倦,是极难的事。意志力稍为薄弱一点的人,一时鼓起兴味做一件事,过些时便厌倦了。孔子既已认定学问教育是他的责任,一直到临死那一天,丝毫不肯松劲。不厌不倦这两句话,真当之无愧了。他赞《易》,在第一个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表意志力,“不息”是表这力的继续性。

以上从知情意即知仁勇三方面分析综合,观察孔子。试把中外古人别的伟人哲人来比较,觉得别人或者一方面发达的程度过于孔子,至于三方面同时发达到如此调和圆满,直是未有其比。尤为难得的,是他发达的径路,很平易近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学步。所以孔子的人格,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做人类的模范。我们和他同国,做他后学,若不能受他这点精神的感化,真是自己辜负自己了。(节选自《孔子》,1920年作。)老子的学说

我很感觉困难,因为才讲到正文,讲的便是老子。老子的学说,是最高深玄远的,而且骤然看去很像无用,恐怕把诸君的兴味打断了。所以,我先奉劝诸君几句话:头一件,诸君虽然听得难懂,还须越发留心听下去。因为你的脑有一种神秘力,会贮藏识想,久后慢慢发芽。你现在虽不懂,将来要懂起来,我的讲义总可以给你一个大帮助,像吃橄榄,慢慢地会回甘哩。第二件,诸君别要说这种学问无用。因为我们要做事业要做学问,最要紧是把自己神智弄得清明,正和做生意的人要有本钱一般,像老子、庄子乃至后来的佛学,都是教我们本钱的方法。我第一次讲学问分类的时候,说那第二类精神生活向上的学问,一部分就是指这些。这些操练心境的学问,恰恰和你们学体育来操练身体一般,万不可以说它无用。

如今讲到本题了。研究老子学说就是研究这部“五千言的《老子》”。这部书有人叫它作《道德经》,虽然是后起的名称,但它全部讲的不外一个“道”字,那是无可疑了。这书虽然仅有五千字,但含的义理真多。我替诸君理出个眉目,分三大部门来研究:第一部门是说道的本体,第二部门是说道的名相,第三部门是说道的作用。第一  本体论

什么叫做本体论?人类思想到稍为进步的时代,总想求索宇宙万物从何而来,以何为体?这是东西古今学术界久悬未决的问题。据我想来,怕是到底不能解决。但虽然不能解决,学者还是喜欢研究它。研究的结果,虽或对于解决本问题枉用工夫,然而引起别方面问题的研究,于学术进步,就极有关系了。今为引起诸君兴味起见,要把全世界学术界对于这问题的大势,用最简略的语句稍为说明。

这个问题最初的争辩,就是有神论和无神论。有神论一派,说宇宙万有都是神创造的。然则宇宙无体,神就是它的体,我们不必研究宇宙,只要研究“神”就够了。但“神”这样东西,却是只许信仰,不许研究。所以主张有神论的,归根便到学问范围以外。总要无神论发生,学问才会成立,所谓“本体论”才会成个问题。第二步的争辩,就是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或是唯物论、唯心论、心物并行论。其错综关系略如下:

既已将神造论打破,则万有的本体,自然求诸万有的自身。最初发达的,是从客观上求,于是有一元的唯物论或多元的唯物论。一元的唯物论,当很幼稚的时代,是在万物中拈出一物认它为万物之本。如希腊的德黎士Thales说水为万物之本,波斯教说火为万物之本,印度有地宗、水宗、火宗、风宗、空宗、方宗、时宗等。多元的唯物论,如中国阴阳家言“五行化生万物”,印度顺世外道言“四大(地、水、火、风)生一切有情”等。还有心物混杂的多元论,如印度胜论宗说万有由九种事物和合而生: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七方,八我,九意。但多元论总是不能成立,因为凡研究本体的人,原是要求个“一以贯之”的道理,这种又麻烦又有罅漏的学说,自然不能满意。所以主张唯物论的人,结果趋向到一元。印度诸外道所说的“极微”,近世欧美学者说原子的析合、电子的振动,算是极精密之一元的唯物论了。以上所说各派的人都是向客观的物质求宇宙本体。但仔细研究下去,客观的物质是否能独立存在,却成了大问题。譬如这里一张桌子,一块黑板,拿常识看过去,都说是实有其物。但何以说它是有,是由我的眼看见,由我的心想到,然则桌子、黑板,是否能离开了我们意识独立存在?假如我们一群人都像桌子一般没有意识,是否世界上还能说有这块黑板?我们一群人都像黑板一般没有意识,是否世界上还能说有这张桌子?再换一方面说,诸君今日听我说了桌子、黑板之后,明天虽然把这桌子、黑板撤去,诸君闭眼一想,桌子、黑板依然活活现出来,乃至隔了许多年,诸君离开学校到了外国,一想起今日的情事,桌子、黑板还牢牢在诸君心目中。这样说来,桌子、黑板的存在,不是靠它的自身,是靠我们的意识。简单说,就是只有主观的存在,没有客观的存在。这一派的主张,就是唯心的一元论。在欧洲哲学史上,唯物、唯心两派的一元论,直闹了二千多年,始终并未解决,其中还常常有心物对立的二元论来调和折中,议论越发多了。

再进一步,本体到底是“空”呀还是“有”呢?又成了大问题。主张唯物论的,骤看过去,好像是说“有”了,但由粗的物质推到原子,由原子推到电子,电子的振动,全靠那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力”,到底是“有”还是“空”,就很难说了。主张唯心论的,骤看过去,好像是说“空”了,但唯心论总靠我自己作出发点,“我”到底有没有呢?若是连我都没有,怎么能用思想呢?所以法国大哲笛卡儿有句很有名的话,说:“我思故我在。”我既不“空”,那么,宇宙本体,自然也都不“空”了。所以这“空有”的问题,也打了几千年官司,没有决定。

这是印度人和欧洲人研究本体论的大略形势。

佛说却和这些完全不同。佛说以为什么神咧、非神咧、物咧、心咧、空咧、有咧,都是名相上的话头。一落名相,便非本体。本体是要离开一切名相才能证得的。《大乘起信论》说得最好:

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心真如门是说本体,心生灭门是说名相。真如的本体怎么样呢?他说: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我们且看老子的本体论怎么说法?他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又说:

天法道,道法自然。

又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又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又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又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又说: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我们要把这几段话细细地研究出个头绪来。他说的“先天地生”,说的“是谓天地根”,说的“象帝之先”,这分明说道的本体,是要超出“天”的观念来求它,把古代的“神造说”极力破除。后来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这都是说颠倒了。老子说的是“天法道”,不说“道法天”,是他见解最高处。

他说:“有物混成”。岂不明明说道体是“有”吗?他怕人误会了,所以又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然则道体岂不是“无”吗?他又怕人误会了,赶紧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又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然则道体到底是有还是无呢?老子的意思以为,有咧无咧,都是名相的边话,不应该拿来说本体。正如《起信论》说的:“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然则为什么又说有说无呢?所谓“因言遣言”,既已和我们说这“道”,不能不假定说是有物,你径认它是“有”却不对了,不得已说是“非有”。你径认它是“非有”,又不对了,不得已说是“非非有”。其实有无两个字都说不上,才开口便错,这是老子反复叮咛的意思。

究竟道的本体是怎么样呢?它是“寂兮寥兮”“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如实空”。它是“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如实不空”。它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它是“可以为天下母”“似万物之宗”“是谓天地根”的东西,像《起信论》说的“总摄一切法”。《庄子·天下》篇批评老子学说,说它“以虚空不毁万物为实”。这句话最好。若是毁万物的虚空,便成了顽空了,如何能为万物宗、为天地根呢?老子所说,很合着佛教所谓“真空妙有”的道理。

他的名和相,本来是不应该说的,但既已开口说了,只好勉强找些形容词来,所以说:“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试看他怎么强为之容?他说了许多“寂兮寥兮”“窈兮冥兮”“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又说:“渊兮似……”“湛兮似……”,又说:“豫焉若……犹然若……俨兮若……涣兮若……敦兮其若……旷兮其若……混兮其若……”。不直说“万物之宗”,但说“似万物之宗”;不直说“帝之先”,但说“象帝之先”;不直说“不盈”,但说“或不盈”;不直说“存”,但说“绵绵若存”。因为说一种相,怕人跟着所说误会了,所以加上种种不定的形容词,叫你别要认真。“名”,也是这样。他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又说:“是谓玄牝。”又说:“玄之又玄。”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因为立一个名,怕人跟着所立误会了,所以左说一个,右说一个,好像是迷离惝恍,其实是表示不应该立名的意思。

然则我们怎么样才能领会这本体呢?佛经上常说“不可思议”,寻常当作“不能够思议”解,是错了。他说的是“不许思议”,因为一涉思议,便非本体。所以《起信论》说:“离念境界,唯证相应。”老子说的,也很有这个意思。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又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因为要知道道的本体,是要参证得来的,不是靠寻常学问智识得来的,所以他又说:“绝学无忧。”

他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道的本体,既然是要离却寻常学问智识的范围去求,据一般人想来,离却学问智识,还求个什么呢?求起来有什么用处呢?怪不得要大笑了。第二  名相论

本体既是个不许思议的东西,所以为一般人说法,只得从名相上入手。名相剖析得精确,也可以从此悟入真理。佛教所以有法相宗,就是这个缘故。我们且看老子的名相论是怎么样。他的书第一章,就是说明本体和名相的关系。他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断句有与旧不同处应注意。)

这一章本是全书的总纲,把体、相、用三件都提絜起来。头四句是讲的本体,他说:“道本来是不可说的,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本来常住之道了。名本来不应该立的,立一个名,也不是真常的名了。”但是既已不得已而立些“名”,那“名”应该怎样分析呢?他第五、第六两句说道:“姑且拿个‘无’字来名那天地之始,拿个‘有’字来名那万物之母罢。”上句说的就是《起信论》的“心真如门”,下句说的就是那“心生灭门”,然则研究这些名相有什么用处呢?他第七、第八两句说:“我们常要做‘无’的工夫,用来观察本来的妙处。又常要做‘有’的工夫,用来观察事物的边际。”他讲了这三段话,又怕人将有无分为两事,便错了,所以申明几句,说:“这两件本来是同的,不过表现出来名相不同,不同的名叫作有无,同的名叫作什么呢?可以叫作‘玄’。”这几句又归结到本体了。(附言:老子书中许多“无”字,最好作“空”字解。“空”者像一面镜,镜内空无一物,而能照出一切物象。老子说的“无”,正是这个意。)

然则名相从哪里来呢?老子以为从人类“分别心”来。他说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他的意思是说:“怎么能知道有‘美’呢?因为拿个‘恶’和它比较出来,所以有‘美’的观念,同时便有‘恶’的观念。怎么能知道有‘善’呢?因为拿个‘不善’和它比较出来,所以有‘善’的观念,同时便有‘不善’的观念。所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等名词,都是如此。”他以为,宇宙本体原是绝对的,因这分别心,才生出种种相对的名。所以他又说: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阅”同说,“众甫”谓万物之始)。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意谓:“人类既造出种种的名,名一立了,永远去不掉,就拿名来解说万有。我们怎么样能知道万有呢?就靠这些名。”《楞严经》说的“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即是此意。

既已有名相,那名相的孳生次第怎么样呢?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段话很有点奇怪,为什么不说“一生万物”呢,为什么不说“一生二,二生万物”呢,又为什么不说“二生四,四生万物”呢?若从表面上文义看来,那演的式是:

一→二→三→万物

这却有什么道理讲得通呢?我想老子的意思,以为一和二是对待的名词,无“二”则并“一”之名亦不可得。既说个“一”,自然有个“二”和它对待,所以说“一生二”。一二对立,成了两个,由两个生出个“第三个”来,所以说“二生三”。生出来的“三”,成了个独立体,还等于“一”,随即有“二”来和它对待,生的“三”不止一个,个个都还等于“一”,无数的一和二对待,便衍成万了,所以说“三生万物”。今试命一为甲,命二为乙,命所生之三为丙丁戊己等,那演的式应该如下:

生物的雌雄递衍,最容易说明此理。其他一切物象事象,都可以说是由正负两面衍生而来,所以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即是“阴阳”“正负”的代表符号,亦即是“一二”的代表符号。他拿乐器的空管比这阴阳、正负相摩相荡的形相,说它本身虽空洞无物,但动起来可以出许多声音,越出越多。这个“动”字,算得是万有的来源了。

然则这些动相是从哪里来呢?是否另外有个主宰来叫它动?老子说:

道法自然。

又说:

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掺不得一毫外界的意识。“自然”两个字,是老子哲学的根核,贯通体、相、用三部门。自从老子拈出这两个字,于是崇拜自然的理想,越发深入人心,“自然主义”成了我国思想的中坚了。

老子以为宇宙万物自然而有动相,亦自然而有静相,所以说: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字是“往”字的对待名词,“万物并作”,即所谓“动而愈出”,所谓“出而异名”,都是从“往”的方面观察的。老子以为无往不复,从“复”的方面观察,都归到它的“根”。根是什么呢?就是“玄牝之门,绵绵若存”的“天地根”,就是“橐籥”,就是“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所以他又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是回复到本体论了。若从纯粹的名相论上说,“无”决不能生“有”。老子的意思,以为万有的根,实在那“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本体。既已一切俱非,所以姑且从俗,说个“无”字,其实这已经不是名相上的话。

老子既把名相的来历说明,但他以为这名相的观念不是对的。他说:

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治。(从胡适校本)

这是说:“既制出种种的名,人都知有名,知有名便不治了。”这话怎么讲呢?

他说: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又说:

名与身孰亲,得与亡孰病?

又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之迷,其日固已久。

老子以为名相都由人类的分别心现出来,这种分别心靠得住吗?你说这是善,那是恶,其实善恶就没一定的标准、一定的距离。你想的是得,怕的是失,其实得了有什么好处,失了有什么坏处呢?人人都求福畏祸,殊不知祸就是福,福就是祸。《老子》全部书中,像这类的话很多,都含着极精深的道理。我们试将他“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这两句来研究一下。譬如欧洲这回大战,法国人恨不得杀尽德国人,德国人恨不得杀尽英国人。试问他,你这种行为是善么?他说,是善呀。为什么是善?他说是我爱国,爱国便是善。其实据我们旁观看起来,或者几十年以后的人看起来,这算得是善吗?又如希伯来人,杀了长子祭天叫作善,不肯杀的叫作恶,到底谁善谁恶呢?又如中国人百口同居叫作善,弟兄分家叫作恶,到底谁善谁恶呢?老子说:“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就是此意。他以为标了一个善的标准,结果反可以生出种种不善来,还不如把这种标准除去倒好些。他以为这种善恶的名称,都是人所制的,和自然法则不合,却可恨的“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故说是“人之迷其日已久”。懂得这点意思,才知道他为什么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为什么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为什么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什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些都不是诡激之谈,实在含有许多真理哩。

老子以为,这些都是由分别妄见生出来,而种种妄见,皆由“我相”起。所以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是破除“分别心”的第一要著,连自己的身都不肯自私,那么,一切名相都跟着破了。所以他说:

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所谓“无名之朴”,就是把名相都破除,复归于本体了。

老子这些话对不对,我且不下批评,让诸君自由研究,但我却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无名之朴”和“自然主义”有无冲突?老子既说:“莫之命而常自然。”那自然的结果,是个“动而愈出”“万物并作”。老子对于这所出的所作的,都要绝它、弃它、去它,恐怕不是“自然”吧?我觉得老子学说有点矛盾,不能贯彻之处,就在这一点。第三  作用论

五千言的《老子》,最少有四千言是讲道的作用,但内中有一句话可以包括一切,就是:

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书中凡三见,此外互相发明的话还很多,不必具引。这句话直接的注解,就是卷首那两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就是常无为;常有,就是无不为。

为什么要常无为呢?老子说: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文说过,《老子》书中的“无”字,许多当作“空”字解,这处正是如此。寻常人都说空是无用的东西,老子引几个譬喻说,车轮若没有中空的圆洞,车便不能转动。器皿若无空处,便不能装东西。房子若没有空的门户窗牖,便不能出入,不能流通空气。可见空的用处大着哩。所以说:“无之以为用。”老子主张无为,那根本的原理就在此。

老子喜欢讲无为,是人人知道的,可惜往往把无不为这句话忘却,便弄成一种跛脚的学说,失掉老子的精神了。怎么才能一面无为,一面又无不为呢?老子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又说: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又说:

万物峙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功成而不居”这几句话,除上文所引三条外,书中文句大同小异的还有两三处。老子把这几句话三翻四覆来讲,可见是他的学说最重要之点了。这几句话的精意在哪里呢?诸君知道,现在北京城里请来一位英国大哲罗素先生天天在那里讲学吗?罗素最佩服老子这几句话,拿他自己研究所得的哲理来证明。他说:“人类的本能,有两种冲动,一是占有的冲动,一是创造的冲动。占有的冲动,是要把某种事物据为己有。这些事物的性质,是有限的,是不能相容的。例如经济上的利益,甲多得一部分,乙、丙、丁就减少得一部分。政治上权力,甲多占一部分,乙、丙、丁就丧失了一部分。这种冲动发达起来,人类便日日在争夺相杀中,所以这是不好的冲动,应该裁抑的。创造的冲动正和它相反,是要某种事物创造出来,公之于人。这些事物的性质是无限的,是能相容的。例如哲学、科学、文学、美术、音乐,任凭各人有各人的创造,愈多愈好,绝不相妨。创造的人,并不是为自己打算什么好处,只是将自己所得者传给众人,就觉得是无上快乐。许多人得了他的好处,还是莫名其妙,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这种冲动发达起来,人类便日日进化,所以这是好的冲动,应该提倡的。”罗素拿这种哲理作根据,说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专提倡创造的冲动,所以老子的哲学,是最高尚而且最有益的哲学。

我想罗素的解释很对。老子还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峙,功成而不处。

损有余而补不足,说的是创造的冲动,是把自己所有的来帮助人。损不足以奉有余,说的是占有的冲动,是抢了别人所有的归自己。老子说:“什么人才能把自己所有的来贡献给天下人?非有道之士不能了。”老子要想奖励这种“为人类贡献”的精神,所以在全书之末用四句话作结,说道: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几句话,极精到又极简明。我们若是专务发展创造的本能,那么,他的结果,自然和占有的截然不同。譬如我拥戴别人做总统做督军,他做了却没有我的份,这是“既以为人己便无”了。我把自己的田产房屋送给人,送多少自己就少去多少,这是“既以与人己便少”了。凡属于“占有冲动”的物事,那性质都是如此。至于创造的冲动却不然,老子、孔子、墨子给我们许多名理学问,他自己却没有损到分毫。诸君若画出一幅好画给公众看,谱出一套好音乐给公众听,许多人得了你的好处,你的学问还因此进步,而且自己也快活得很,这不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吗?老子讲的“无不为”就是指这一类。虽是为实同于无为,所以又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篇末一句的“为而不争”,和前文讲了许多“为而不有”,意思正一贯。凡人要把一种物事据为己有,所以有争,“不有”自然是“不争”了。老子又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韩非子解释它,说是:“生于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解老篇》)无求报之心,正是“无所为而为之”,还有什么争呢?老子看见世间人实在争得可怜,所以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然则有什么方法叫人不争呢?最要紧是明白“不有”的道理,老子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

老子提倡这无私主义,就是教人将“所有”的观念打破,懂得“后其身外其身”的道理,还有什么好争呢?老子所以教人破名除相,复归于无名之朴,就是为此。

诸君听了老子这些话,总应该联想起近世一派学说来,自从达尔文发明生物进化的原理,全世界思想界起一个大革命,他在学问上的功劳,不消说是应该承认的。但后来把那“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道理,应用在人类社会学上,成了思想的中坚,结果闹出许多流弊。这回欧洲大战,几乎把人类文明都破灭了,虽然原因很多,达尔文学说,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影响。就是中国近年,全国人争权夺利像发了狂,这些人虽然不懂什么学问,口头还常引严又陵译的《天演论》来当护符呢,可见学说影响于人心的力量最大,怪不得孟子说“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了。欧洲人近来所以好研究老子,怕也是这种学说的反动吧。

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为之而无以为”这些学说,是拿他的自然主义做基础产生出来。老子以为,自然的法则,本来是如此,所以常常拿自然界的现象来比方。如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说:“上善若水。”都讲的是自然状态和“道”的作用很相合,教人学它。在人类里头,老子以为小孩子和自然状态比较的相近,我们也应该学他。所以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又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又说:“圣人皆孩之。”然则小孩子的状态怎么样呢?老子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小孩子的好处,就是天真烂漫,无所为而为。你看他整天张着嘴在那里哭,像是有多少伤心事,到底有没有呢?没有,这就是“无为”。并没有伤心,却是哭得如此热闹,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实讲,就是一个“无所为”。这“无所为主义”最好。孔子的席不暇暖,墨子的突不得黔,到底所为何来?孔子、墨子若会打算盘,只怕我们今日便没有这种宝贵的学说来供研究了。所以老子又说:“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说的是“别人都有所为而为之,我却是像顽石一般,什么利害得丧的观念都没有”。老子的得力处就在此。所以他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又说:“成功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以为自然状态应该如此,他既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要效法它,于是拿这种理想推论到政术,说道: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又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绳结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试评一评这两段话的价值,“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两句,很为后人所诟病,因为秦始皇、李斯的“愚黔首”,都从这句话生出来,岂不是老子教人坏心术吗?其实老子何至如此?他是个“为而不有”的人,为什么要愚弄别人呢?须知,他并不是光要愚人,连自己也愚在里头。他不说的“我独顽似鄙”“我独如婴儿之未孩”吗?他以为,从分别心生出来的智识总是害多利少,不如捐除了它。所以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分明说,不独被治的人应该愚,连治的人也应该愚了。然则他这话对不对呢?我说,对不对暂且不论,先要问做得到做不到?小孩子可以变成大人,大人却不会再变成小孩子。想人类由愚变智有办法,想人类由智变愚没有办法。人类既已有了智识,只能从智识方面,尽量地浚发,尽量地剖析,叫他智识不谬误,引到正轨上来,这才算顺人性之自然,“法自然”的主义才可以贯彻。老子却要把智识封锁起来,这不是违反自然吗?孟子说:“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须知所谓“泊然如婴儿”这种境界,只有像老子这样伟大人物才能做到,如何能责望于一般人呢?像“小国寡民”那一段,算得老子理想上之“乌托邦”。这种乌托邦好不好,是别问题。但问有什么方法能令它出现,则必以人民皆愚为第一条件。这是办得到的事吗?所以司马迁引了这一段,跟着就驳他,说道:“神农以前吾不知矣,若至《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矜夸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这是说老子的理想决然办不到,驳得最为中肯。老子的政术论所以失败,根本就在这一点。失败还不算,倒反叫后人盗窃他的文句,做专制的护符,这却是老子意料不到的了。

老子书中许多政术论,犯的都是这病,所以后人得不着它用处,但都是“术”的错误,不是“理”的错误。像“不有”“不争”这种道理,总是有益社会的,总是应该推行的,但推行的方法,应该拿智识做基础,智识愈扩充,愈精密,真理自然会实践。老子要人灭了智识,冥合真理,结果恐怕适得其反哩。

老子教人用功最要紧的两句话,说是: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他的意思说道:“若是为求智识起见,应该一日一日地添些东西上去。若是为修养身心起见,应该把所有外缘逐渐减少它。”这种理论的根据在哪里呢?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段话对不对呢?我说完全是对的。试举一个例,我们的祖宗晚上点个油灯,两根灯草,也过了几千年了,近来渐渐用起煤油灯,渐渐用起电灯,从十几支烛光的电灯加到几十支、几百支,渐渐大街上当招牌上的电灯,装起五颜六色来,渐渐又忽燃忽灭的在那里闪。这些都是我们视觉渐钝的原因,又是我们视觉既钝的结果。初时因为有了亮灯,把目力漫无节制地乱用,渐渐地消耗多了。用惯亮灯之后,非照样的亮,不能看见。再过些日子,照样的亮也不够了,还要加亮,加——加——加——加到无了期。总之,因为视觉钝了之后,非加倍刺激,不能发动他的本能,越刺激越钝,越钝越刺激,原因结果,相为循环。若照样闹下去,经过几代遗传,非“令人目盲”不可。此外五声五味,都同此理。近来欧美人患神经衰弱病的,年加一年,烟酒等类麻醉兴奋之品,日用日广,都是靠它的刺激作用。文学、美术、音乐,都是越带刺激性的越流行,无非神经疲劳的反响。越刺激,疲劳越甚,像吃辣椒、吃鸦片的人,越吃量越大。所以有人说,这是病的社会状态,这是文明破灭的征兆。虽然说得太过,也不能不算含有一面真理。老子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状态,所以提倡“日损”主义。又说:

治人事天莫若啬。

韩非子解这“啬”字最好,他说:

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众人之用神也躁,躁则多费,多费谓之侈。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谓之啬。……神静而后和多,和多而后计得,计得而后能御万物。(《解老篇》)

这话很能说明老子的精意,老子说:“去甚去奢去泰。”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说:“致虚极,守静笃。”都是教人要把精神用之于经济的,节一分官体上的嗜欲,得一分心境上的清明。所以又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凡官体上的嗜欲,那动机都起于占有的冲动,就是老子所谓“欲得”。既已常常欲得,自然常常不会满足,岂不是自寻烦恼?把精神弄得很昏乱,还能够替世界上做事吗?所以老子“少私寡欲”的教训,不当专从消极方面看它,还要从积极方面看它。他又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知、自胜两义,可算得老子修养论的入门了。

常人多说老子是厌世哲学,我读了一部《老子》,就没有看见一句厌世的语。他若是厌世,也不必著这五千言了。老子是一位最热心肠的人,说他厌世的,只看见“无为”两个字,把底下“无不为”三个字读漏了。《老子》书中最通行的话,像那“不敢为天下先”“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都很像是教人取巧。就老子本身论,像他那种“为而不有,长而不宰”的人,还有什么巧可取?不过,这种话不能说它没有流弊,将人类的机心揭得太破,未免教猱升木了。

老子的大功德,是在替中国创出一种有系统的哲学。他的哲学,虽然草创,但规模很宏大,提出许多问题供后人研究。他的人生观,是极高尚而极适用。庄子批评他,说道:“以本为精,以末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这几句话可当得老子的像赞了!(节选自《老子哲学》,1920年作。)学界上康德之位置

自近世史之初,学界光明,始放一线。其时屹然并起于欧洲者,厥有二派。一曰英国派,倍根倡之,专主实验,以科学法谈哲理。其继之者为霍布士,为洛克,而谦谟集其大成。二曰大陆派,笛卡儿倡之,专主推理,以发心物二元论。其继之者为斯宾挪莎,为黎菩尼士,而倭儿弗为其后劲。此两派者,中分欧洲之思想界,各自发达,而常不能调和。当十八世纪之初,实全欧学界最纠纷最剧竞之时代也,于是乎康德出集其大成。

康德者,德人也。德国之哲学,为近世欧洲中之最有力者,此普天下所同认也。虽然,以年代论之,则德人之哲学,比诸英法瞠乎在其后。德学之开祖者惟黎菩尼士,生于一六四六年,实后于法之笛卡儿五十年(笛生于一五九六年),后于英之倍根八十五年(倍生于一五六一年)。其晚出也若此,且英法二国开祖以后,后哲踵起,大扬其波,而德学则自黎氏以后,阒然无闻,其难继也又若此。而卒能使德国学者之位置,一跃而占十九世纪学术史之第一位者,曰惟康德之故。康德实德国学界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

康德之时代,实德意志国民政治能力最消沉之时代也。民族散漫,无所统一,政权往往被压于异族之手,而大哲乃出乎其间。浅见者或以为哲学之理论,于政治上毫无关系,而不知其能进国民之道德,牖国民之智慧,使国民憬然自觉我族之能力精神至伟且大,其以间接力影响于全国者,实不可思议。虽谓有康德然后有今之德意志焉可也。

十八世纪之末叶,所谓伪维新思想者,风靡一世。若直觉主义,若快乐主义,滔滔然偏被于天下,道念扫地,骄奢淫浃放纵悖戾之恶德,横行泛滥。自真挚谨严之康德出,以良知说本性,以义务说伦理,然后砥柱狂澜,使万众知所趋向。康德者实百世之师,而黑暗时代之救世主也。

以康德比诸东方古哲,则其言空理也似释迦,言实行也似孔子,以空理贯诸实行也似王阳明。以康德比诸希腊古哲,则其立身似梭格拉底,其说理似柏拉图,其博学似亚里士多德。其在近世,则远承倍根笛卡儿两统而去其蔽,近撷谦谟黎菩尼士之精而异其撰,下开黑格尔黑拔特二派而发其华。(二派一主唯心论,一反对唯心论,而皆自谓祖述康德。)其政论则与卢梭出入,而为世界保障自由。其文学则与基特调和,而为日耳曼大辉名誉。康德者,非德国人而世界之人也;非十八世纪之人,而百世之人也。吾今请绍介其学说之大略以贡于我学界。(著者案:康德学说条理繁赜,意义幽邃,各国硕学译之犹以为难,况浅学如余者。兹篇据日人中江笃介所译法国阿勿雷脱之《理学沿革史》为蓝本,复参考英人东人所著书十余种汇译而成。虽用力颇劬,而终觉不能信达。加以此等极深研几之学,寻常学者颇难领会,或以为不切于实用,读之而徒觉沉闷者有焉矣。虽然,此实空前绝后一大哲之绪论,有志新学者终不可不悉心研究之。反复熟玩焉,亦自觉其有味也。又案:本篇所述不免太长,似不合体例,但为短简之言,恐读者愈不解,况康氏百数十万言之著书,括以十余纸抑已简极矣,读者谅之。)(节选自《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1903年作。)屈原研究一

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从前并不是没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的专家。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传诗歌之类,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我们读这类作品,顶多不过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的一部分。欲求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要研究屈原。

屈原的历史,在《史记》里头有一篇很长的列传,算是我们研究史料的人可欣慰的事。可惜议论太多,事实仍少。我们最抱歉的,是不能知道屈原生卒年岁和他所享年寿。据传文大略推算,他该是西纪前三三八至二八八年间的人,年寿最短亦应在五十上下。和孟子、庄子、赵武灵王、张仪等人同时。他是楚国贵族。贵族中最盛者昭、屈、景三家,他便是三家中之一。他曾做过“三闾大夫”。据王逸说:“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然则他是当时贵族总管了。他曾经得楚怀王的信用,官至“左徒”。据《本传》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见他在政治上曾占很重要的位置,其后被上官大夫所谗,怀王疏了他。怀王在位三十年(西纪前三二八至二九七)。屈原做左徒,不知是哪年的事,但最迟亦在怀王十六年(前三一二)以前。因为那年怀王受了秦相张仪所骗,已经是屈原见疏之后了。假定屈原做左徒在怀王十年前后,那时他的年纪最少亦应二十岁以上,所以他的生年,不能晚于西纪前三三八年。屈原在位的时候,楚国正极强盛。屈原的政策,大概是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保持均势。所以虽见疏之后,还做过齐国公使。可惜怀王太没有主意,时而摈秦,时而联秦,任凭纵横家摆弄。卒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本传》文)。怀王死了不到六十年,楚国便亡了。屈原当怀王十六年以后,政治生涯,像已经完全断绝。其后十四年间,大概仍居住郢都(武昌)一带。因为怀王三十年将入秦之时,屈原还力谏,可见他和怀王的关系,仍是藕断丝连了。怀王死后,顷襄王立(前二九八)。屈原的反对党,越发得志,便把他放逐到湖南地方去,后来竟闹到投水自杀。

屈原什么时候死呢?据《卜居》篇说:“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哀郢》篇说:“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假定认这两篇为顷襄王时作品,则屈原最少当西纪前二八八年仍然生存。他脱离政治生活专做文学生活,大概有二十来年的日月。

屈原所走过的地方有多少呢?他著作中所见的地名如下: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邅吾道兮洞庭。

望涔阳兮极浦。

遗余佩兮澧浦。(《湘君》)

洞庭波兮木叶下。

沅有芷兮澧有兰。

遗余褋兮澧浦。(《湘夫人》)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

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雨。(《涉江》)

发郢都而去闾兮。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背夏浦而西思兮。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哀郢》)

长濑湍流,泝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抽思》)

浩浩沅湘,纷流汩兮。(《怀沙》)

遵江夏以娱忧。(《思美人》)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远游》)

路贯庐江兮左长薄。(《招魂》)

内中说郢都,说江夏,是他原住的地方,洞庭、湘水,自然是放逐后常来往的,都不必多考据。最当注意者,《招魂》说的“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像江西庐山一带,也曾到过。但《招魂》完全是浪漫的文学,不敢便认为事实。《涉江》一篇,含有纪行的意味,内中说“乘舲船余上沅”,说“朝发枉陼,夕宿辰阳”,可见他曾一直溯着沅水上游,到过辰州等处。他说的“峻高蔽日,霰雪无垠”的山,大概是衡岳最高处了。他的作品中,像“幽独处乎山中”“山中人兮芳杜若”,这一类话很多。我想他独自一人在衡山上过活了好些日子。他的文学,谅来就在这个时代大成的。

最奇怪的一件事,屈原家庭状况如何?在《本传》和他的作品中,连影子也看不出。《离骚》有“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余”两语。王逸注说:“女媭,屈原姊也。”这话是否对,仍不敢说。就算是真,我们也仅能知道他有一位姐姐,其余兄弟妻子之有无,一概不知。就作品上看来,最少他放逐到湖南以后过的都是独身生活。二

我们把屈原的身世大略明白了,第二步要研究那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伟大的文学?为什么不发生于别国而独发生于楚国?何以屈原能占这首创的地位?第一个问题,可以比较的简单解答。因为当时文化正涨到最高潮,哲学勃兴,文学也该为平行线的发展。内中如《庄子》《孟子》及《战国策》中所载各人言论,都很含着文学趣味。所以优美的文学出现,在时势为可能的。第二、第三两个问题,关系较为复杂。依我的观察,我们这华夏民族,每经一次同化作用之后,文学界必放异彩。楚国当春秋初年,纯是一种蛮夷。春秋中叶以后,才渐渐地同化为“诸夏”。屈原生在同化完成后约二百五十年。那时候的楚国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里头刚刚长成的新分子,好像社会中才成年的新青年。从前楚国人,本来是最信巫鬼的民族,很含些神秘意识和虚无理想,像小孩子喜欢幻构的童话。到了与中原旧民族之现实的伦理的文化相接触,自然会发生出新东西来。这种新东西之体现者,便是文学。楚国在当时文化史上之地位既已如此。至于屈原呢,他是一位贵族,对于当时新输入之中原文化,自然是充分领会。他又曾经出使齐国,那时正当“稷下先生”数万人日日高谈宇宙原理的时候,他受的影响,当然不少。他又是有怪脾气的人,常常和社会反抗。后来放逐到南荒,在那种变化诡异的山水里头,过他的幽独生活。特别的自然界和特别的精神作用相激发,自然会产生特别的文学了。

屈原有多少作品呢?《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云:“屈原赋二十五篇。”据王逸《楚辞章句》所列,则《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天问》一篇,《九章》九篇,《远游》一篇,《卜居》一篇,《渔父》一篇。尚有《大招》一篇。注云:“屈原,或言景差。”然细读《大招》,明是模仿《招魂》之作,其非出屈原手,像不必多辩。但别有一问题颇费研究者。《史记·屈原列传》赞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是太史公明明认《招魂》为屈原作,然而王逸说是宋玉作。逸,后汉人,有何凭据,竟敢改易前说?大概他以为添上这一篇,便成二十六篇,与《艺文志》数目不符。他又想这一篇标题,像是屈原死后别人招他的魂,所以硬把它送给宋玉。依我看,《招魂》的理想及文体,和宋玉其他作品很有不同处,应该从太史公之说,归还屈原。然则《艺文志》数目不对吗?又不然。《九歌》末一篇《礼魂》,只有五句,实不成篇。《九歌》本侑神之曲,十篇各侑一神。《礼魂》五句,当是每篇末后所公用,后人传抄贪省,便不逐篇写录,总摆在后头作结。王逸闹不清楚,把它也算成一篇,便不得不把《招魂》挤出了。我所想象若不错,则屈原赋之篇目应如下:《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九章》九篇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怀沙》《远游》一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