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常识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21:59:33

点击下载

作者:朱立春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史常识全知道

中国历史常识全知道试读:

前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五千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其中不仅蕴含着无尽的经验与真知,更可以照亮前方未知的路途。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中外名人多有论及,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而蔡元培先生下面这段话则更为精到:“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

学习历史,从历史的兴衰演进中体会生存智慧,从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小到个人,是修身齐家、充实自己头脑、得到人生启迪的需要,大到国家,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换个角度讲,在今天,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已然成了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人若没有必要的历史知识储备,不仅会使工作、事业受阻,生活上也可能处处遭遇尴尬。事实上,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们无不注重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得名来自于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御批,司马光亦将编写此书的目的确定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足见前人对研究历史的高度重视。

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轻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国历史常识,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编者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资料做了精心的梳理,选取其中最重要、最实用、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推出了本书。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多民族政权并立”、“马背上的政权”、“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几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领域,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史,窥斑知豹,进而从中揣摩与品味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本书化繁为简,在一个严谨科学的框架体系内,将所有历史常识以词条的形式一一呈现,简明扼要,脉络清晰。另外,本书还精选了约200幅与正文内容紧密契合的精美图片,包括出土文物、人物肖像、历史遗迹、现场照片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人注重学习历史,更善于治史,从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三国志》到《明史》的二十四本官修纪传体史书)到各类其他史书,史学著作堪称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成为历史文化的最佳传承载体。但毋庸讳言,在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那些凝重的皇皇巨著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已太过艰深、晦涩,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历史典籍中的精华部分发掘出来,并以科学的体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加以呈现,就成了我们面临的课题,也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宗旨。

总之,本书堪称一座浓缩了中国历史全程的知识宝库,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既是一本精华版的、方便的历史工具书,又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一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快餐——为读者提供其最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常识。衷心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轻松自如地获得历史知识开辟一条捷径,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第一章 远古文明

旧石器时代(800万年前~约1万年前)

史前史:旧石器时代(约前800万年~约1万年前)是人们能够确认的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时代。考古学家把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的这一漫长时代,称作“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在体质演化上经历了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逐渐由猿人向现代人进化。整个旧石器时代都以打制石器作为重要的标志。打制石器由简单、粗大向规整、细小发展,种类也不断增多,并且在骨器上发明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此间,发明了人工取火,人类的进化更加迅速,思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原始的宗教和艺术。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从攫取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扩大了食物来源,人们开始定居,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

1. 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猿人

是古猿向现代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距今约300万~60万年。其四肢已经开始接近现代人,但头部和脑部还有些原始。经过研究,当人类进化到猿人阶段时,已会制造粗糙的石器工具,并开始使用火。猿人的遗迹,在中国境内尤其多,如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等。

直立人与智人

约500万年前,最初的人科动物已同猿类分别开来。那时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由于生存适应,他们采用了直立行走的姿态,这方便了他们采摘果实和掠取动物腐肉。约150万年前,真正的人出现了,称为直立人。他们的头部还很接近猿类,但四肢和躯干部分已很接近现代人。开始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为他们的进化和适应提供了便利。以后100多万年间,原始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的脑容量逐步变大。

约30万~25万年前智人出现,流星索的广泛使用、人工取火的发明、标枪的改进、弓箭的出现,使渔猎经济有了重要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更大的突破,开始生产细石器,出现磨制、穿孔技术,并利用骨、角原料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不仅有骨锥、骨针、骨铲和骨刮削器,还发明了脱柄骨鱼镖和弓箭。借用弹力把箭射向远方,大大提高了狩猎技术,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猎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灵魂信仰和审美观念。北京猿人复原像

元谋人

1965年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其化石有猿人的左、右上内侧门齿两颗,属同一青年男性个体。后来在元谋人化石所在的褐色黏土层里,发现用石英岩打制的刮削器4件,还采集到其他的石制品十几件。在厚约3米的3个地层中零星散布有炭屑,并存有烧骨,还有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早期人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迟即在那时,于此地诞生。

蓝田人

1963~1965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村和公王岭一带发现,距今有80万至75万年。

蓝田猿人化石有头盖骨一个、上颌骨和下颌骨各一块、牙齿10余枚。蓝田人比稍后出现的北京人脑容量小,估计约为780毫升。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遗址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原为一个长约140多米、宽约20米的山洞。自1927年至1966年历次发掘所得猿人化石有头盖骨6个、头骨和面骨碎片12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1块、牙齿157颗。这些化石分属40多个人体。北京猿人的总体特征与现代人近似。其用火遗址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内容最丰富的古人类的用火遗迹。所发现的各种石器有1.7万多件,还有大量石片和石核。北京猿人采用砸击、锤击、碰钻等方法制造石器。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77万至20万年之间。

北京猿人头盖骨

距今约50万年,属旧石器早期,1966年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北京猿人化石相当丰富,自1927~1937年陆续在这里发现的直立人化石有:头盖骨、下颌骨、牙齿、股骨、肱骨、锁骨、月骨,但这批化石大部分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丢失,至今下落不明。1949年后,又先后发现了头盖骨、下颌骨、牙齿、肱骨、胫骨等。已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共代表40多个个体。北京猿人头盖骨具有与猿相近的特征,如顶骨低平、前额后倾、眉脊粗壮等。据古地磁测定的结果,自77万年到20万年前,北京猿人陆续生活在这里。与北京猿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大丁氏鼢鼠、扁角鹿、肿骨鹿等100余种动物化石,部分植物化石,几万件石器和大量用火的遗迹。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北京地区较现在温暖,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周围有森林、草原,还有河流。他们制作石器,从事采集狩猎活动,用火烧烤兽肉,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金牛山人

1984年发现,遗址在辽宁营口县西金牛山的洞穴里。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1个,还有脊椎骨、肋骨、腕骨、掌骨、趾骨、髋骨、尺骨、指骨、跗骨等比较罕见的猿人骨骼化石50余件。金牛山人距今28万年左右。

丁村人

我国古人化石。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发现,故名。所发现化石有属于同一个体的门齿2枚,臼齿1枚。门齿的舌面与北京人相同,是蒙古人种的特征。牙齿比北京人细小,臼齿咬合面的纹理比北京人简单,但比现代人复杂。在其遗址中发现石器2000多件,还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器的制作技术比北京人进步,类型也有进一步分化,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球、小型尖状器、厚三棱尖状器等打制石器。厚三棱尖状器和石球是丁村人具有代表性的石器,前者可能是挖掘用的工具,后者可能是狩猎用的武器。据考证,丁村人约10万年前生活于汾河中游。当时该地气候比现在温暖,他们过着以渔猎为主而兼采集的群居生活。

许家窑人

1976年发现于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阳原县侯家窑村一带,距今约10万年至6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末或更新世初。20多块化石分别属于10个不同的人体。他们总体上属于早期智人,已经能打造更先进的石器和骨器。发掘出来的石器多达1.4万件,以石英和燧石为主要原料。许家窑遗址出土了数吨动物骨骸,但未见一具完整的动物遗骸。由此看来,成了智人的许家窑人已经具有了更大的生存能力,野兽的肉和皮已成了他们的口中物和身上衣了。

2.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

下草湾人

距今约四五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1954年发现于江苏泗洪县下草湾河岸。化石是一段人的股骨。

资阳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资阳县黄鳝溪发现。化石为一老年女性头骨,头骨上有些部分比较原始(如显著的眉脊和矢状脊,较扁平的额骨,较厚的颅骨骨壁),但头骨高度相当大,头骨最宽处在两侧顶结节部分等特征基本上与现代人相似。其生存年代距今约3.9万年。

左镇人

距今约3万~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1972年发现于台湾台南县左镇乡莱寮溪。化石为一青年男性顶骨,脑的发育已经成熟,是古人类的新人类型。据研究,左镇人是由大陆迁入台湾的,是迄今为止台湾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柳江人

1951年于广西柳江县通天崖发现,距今约2万年。通天崖出土的柳江人头骨,其形态特征表明是属于新人的早期类型,比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资阳人原始。柳江人头骨已具备了黄种人的特征,与现代中国人无明显区别。

山顶洞人

旧石器晚期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原始人类。1933年于龙骨山山顶洞发现化石,距今约有18000年。根据对化石的研究,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是蒙古人种体质类型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已掌握了钻孔、磨制、刮挖等技术,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还会用赤铁矿石粉将石珠、鱼骨等装饰品染成红色,说明当时人类已有爱美的观念。有的尸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粒,可能已产生原始的宗教观念。在洞穴中,还发现54种动物化石,其中有鱼骨化石,洞穴中还有用火的痕迹,开始有了劳动的自然分工,男子从事狩猎渔捞,女子和老人、儿童则从事采集,活动范围扩大到100~500公里以外地区。已脱离原始人群的早期社会,按血缘亲属关系聚族而居,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山顶洞人及其遗物的发现,为研究新人时期的人类及其社会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4000年前)

考古学家把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作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刀耕火种,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还改进渔猎手段,从事制陶、纺织、木工等手工生产。新石器时代前期(约1万年前至5000年前),氏族集团日益扩大,并营建了规模很大的聚落。人们的宗教信仰日益发展。仰韶文化时期的居民创造的彩陶艺术,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口快速增加,居址遍布中国大地。各地区的氏族部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多姿多彩。犁耕技术开始出现,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均大有增加。手工业分工及其技术均有发展,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随之,社会结构明显变化,贫富分化加剧,宗教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规模很大的祭坛。还出现了掌握宗教权力和军事权力的首领,掠夺战争频繁,各地纷纷筑造城堡。这一时期,有些氏族部落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

1. 母系氏族公社

距今约10万年前,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妇女居于主导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当时实行族外婚制,就是同一氏族内部不许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所生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时氏族共有财产,实行原始共产主义。这一历史时期,考古学上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发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有:河姆渡文化遗址、半坡村遗址、昂昂溪遗址、林西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

早期原始农业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从攫取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开始了新石器时代的革命。早期农业和家畜饲养的出现,扩大了食物来源,人们开始定居,并从事一些手工业生产。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最迟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种植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已种植稻。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人们开始饲养一些比较温驯的动物,使之成为家畜。北方以饲养猪、狗、鸡为主,南方以饲养猪、狗、水牛为主。在新石器时代,渔猎和采集仍然是获取食物的重要补充手段,渔猎工具和技术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农作物的食用及对炊器的需要促使制陶技术产生。人们开始用纺织物来改善自身的穿着。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且越海东抵舟山群岛,年代大致是公元前5000~前3300年。普遍发现谷物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与茎叶相互混杂。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是罕见的。稻谷遗存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河姆渡稻谷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公元前5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证明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当时饲养的家畜有猪和狗,在一件方口陶钵上,刻画有猪的纹样。有一件陶盆上,还同时刻画着稻穗和猪的图像,反映当时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情形。生产工具有石斧、骨耜、骨镞等,陶器为黑色,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工制作。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木作工艺也相当进步。在河姆渡遗址第三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虽剥落较甚,仍微显光泽,经鉴定而知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遗址第二层还发现木构浅水井遗迹,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结构的古老的遗存。据井内发现的平面略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分析,推想井上当初还有类似井亭的建筑。此外,还发现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杆栏式建筑,这证明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相当进步。骨哨 河姆渡文化狩猎工具,长6~10厘米,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里边还可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肋骨,用以调节声调。猎人利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以吸引异性鹿,伺机诱杀。

半坡村遗址

位于陕西西安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其中一间可能是氏族酋长的居室或议事场所。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多磨制得比较精致合用。还有骨器、陶器等。这里已处于“锄耕农业阶段”,谷物有粟、稻等。还开始种植白菜、芥菜等。家畜饲养业已出现,主要饲养猪、狗。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业有制造陶器、石器、骨器和纺织、木工等。陶器系手制,有瓮、罐、瓶、盆、钵、鼎等,上绘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有的陶器造型和纹饰十分精美,今人称这类陶器为彩陶。

2. 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社会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点是:男子居于主导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与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分不开。这时,农业和饲养业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取代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妇女退居次要地位,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这时的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社会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成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制度逐步被奴隶制所代替。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址很多,主要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

磁山文化

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故名,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石器中的石镰不带锯齿刃,而且数量较少,石铲多呈扁平,石磨盘则呈柳叶形。骨器较多,有锥、铲、镞、网梭等。陶器以夹砂粗红陶为主,泥质红陶较少,都是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其次为绳纹,也有篦点纹和个别的彩陶。农业发达,有一些窖穴里发现成堆的小米,饲养的家畜有猪和狗,可能还饲养了鸡。采集、渔猎也占很大比例。碳-14法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与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同,文化性质也比较接近。

裴李岗文化

199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故名。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豫北、豫南也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制作精致,其中带锯齿刃石镰、长条形扁平的双弧刃石铲和鞋底形四足石磨盘(附磨棒)最为典型,也有打制的刮削器等。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均为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多素面,有少量磨光或饰以篦点纹,典型的器形是三足钵和半月形双耳壶。当时已形成定居的聚落。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并以采集渔猎为辅。碳-14法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5600~前4900年,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先驱。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得名于浙江杭州附近的良渚遗址,距今5000年至40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竹木制品、养蚕、丝织、麻织等都有重要发展。尤其是发现了以琮、璧、钺为主的大量玉器。浙江余杭的反山和瑶山、江苏武进的寺墩等地都出土有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工艺精湛,器形和纹饰多反映社会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陶器制作繁多,以泥质灰胎黑皮陶居多。良渚文化的墓葬很有特色,一些大型墓葬的墓主属于当时的显贵阶层。

仰韶文化

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分地区。它西可到达甘肃洮河流域,东到河北中部,北到内蒙古南端,南到汉水上游。

仰韶文化的居民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农具有石斧、石锄、石铲,有收割谷物的长方形石刀或陶刀,还有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和磨棒。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家畜主要是猪和狗。狩猎、捕鱼仍是重要的生存方式。狩猎工具为弓箭和长矛,鹿、獐是当时人的主要猎物。捕鱼工具有骨制的鱼叉和鱼钩,用网捕鱼已较普遍。彩陶人面鱼纹盆鱼纹盆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表现了人类早期与动物的密切关系。

陶器是当时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物,可做容器、食器、炊器、汲水器。陶器的颜色以红色或红褐色为主,在红陶器物上施以黑色、赭红色或白色的彩绘,这就是彩陶。彩陶上常见花纹有几何纹、涡纹、方格纹等,也有的绘上人面形图案或鱼、鹿、鸟、蛙等动物形象。

大溪文化

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巫山县(今属重庆)大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年代约在公元前4400~前3300年。

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较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子墙外铺设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炎热多雨环境。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石器工具有磨制的斧、锛、圭形凿和打制石锄等。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炭化稻壳末为羼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工艺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流行璜、玦等玉装饰品。死者绝大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和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陶器、石器外,还有放置鱼和龟的,有的把整鱼规则地摆放在死者身上、口边或臂下,这些罕见的葬俗当与人们的现实经济活动和原始信仰有关。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集中反映了甘肃、青海地区的原始文化,延续了仰韶文化的一支。饲养业在马家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猪、狗和鸡等家畜家禽,渔猎为农业和饲养业的补充。制陶业相当发达,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当时的制陶规模相当大,原始氏族公社成员有组织地进行劳动生产,基本上具备制陶、彩绘、烧窑等程序,并由专业工匠完成。制石、制骨、制玉、纺织、冶炼及木制品等原始手工业都有了长足发展。石器磨制技术,石、陶制作的纺轮、串珠等装饰品,在当时已比较普遍。在甘肃东乡县林家遗址中出土的铜刀和铜碎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制品。马家窑文化的墓葬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情况,即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红山文化

1935年首次发现于辽宁赤峰县红山(今属内蒙古),故名。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一带。生产工具中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陶器中有细泥的彩陶和带篦纹、划纹的粗陶。玉器有玉龟、兽形玉等。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也养猪、羊等家畜,并辅以狩猎。年代约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区域在仰韶文化以东,得名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的大汶口遗址。该遗址发掘了133座墓葬,出土陶器1000多件,有1/3以上的墓葬用完整的猪头骨随葬。其早期陶器系手工制作,多为红陶;中期以后灰陶、黑陶增加;晚期则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江苏邳县刘林遗址、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江苏新沂县花厅遗址等都有猪头、下颌骨甚至半只或整头猪随葬现象,这说明大汶口文化时期饲养业发达。大汶口文化分布在山东的中、南和东南的丘陵地区以及江苏淮北一带,距今6300年至4600年之间。其后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其陶器制作普遍采用快轮,造型规整,器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漆黑光亮、薄如蛋壳的泥质黑陶更具特色。当时制玉工艺已专业化,能生产精美的玉质礼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成组玉器和日照市两城镇遗址出土的刻花玉斧,都是典型器物。山东寿光县边线王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遗址,面积达5.7万平方米,为龙山文化中城堡之最。龙山文化的建筑普遍采用挖槽筑墙和原始夯筑技术,多为长方形土台建筑,居室地面分层筑就。农业成为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的主要经济部门,渔猎经济的比重较仰韶文化显著下降。龙山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一些为仰韶文化所没有的新型农具,如半月形双孔石刀,有柄的石镰、蚌镰和双齿木耒等。这充分说明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准。龙山文化又有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类型,以山东龙山文化最为典型。

卡若遗址

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的西藏卡若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澜沧江上游西藏昌都城东南卡若村西,遗迹范围约1万平方米。卡若遗址的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房屋以半地穴式或地面营建的草拌泥墙建筑为代表,平面呈圆形、方形或长方形。炉灶一般设在房子中部,屋顶和墙壁的内面都经过烧烤。晚期房屋以半地穴式石墙建筑为代表。墙壁是用砾石贴靠坑壁垒砌而成,石墙周围及屋内均有柱洞。遗址中出土遗物有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与磨制石器及骨刀、骨锥、骨针、骨饰。陶器多数为夹砂陶器。还发现有粟和猪、牛等家畜骨骼,以及各类兽骨和鸟骨。与生产工具相印证,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作物粟为主,狩猎也较重要。

陶器文化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陶器形制变化往往反映文化类型的不同和发展。已由手工制陶发展到快轮制陶。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的漆黑光亮、壁薄如蛋壳的高柄杯,反映了史前制陶术的最高水平。泥质陶主要用来制作致密度较高的一些器物,如碗、瓶、甑等。仰韶文化彩陶、龙山文化黑陶多是细泥质的。尤其是黄河流域发明了高铝质白陶,长江流域发明了高铝质和高镁质两种类型的白陶,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白陶的国家。制陶术的发展,在物理化学知识、高温技术上,为制瓷术、冶金术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几乎是当时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仰韶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等彩陶的纹饰来看,那些流畅而又挺健的线条长达周圈,没有能够蓄色的工具来进行描绘,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必定有陶工和画工的分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文化,为青铜时代的来临,准备好了造型的场所。双耳壶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

阶级出现

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财产私有从占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牲畜等开始,继而占有奴隶和房屋。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原来的血亲复仇演变成了为获得财产而进行掠夺的战争。出于防御和作战的需要,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并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和宗教的首领。他们对内保护贵族和本氏族的利益,对外进行掠夺战争,在频繁的战争中,一些首领变成了世袭贵族。

部落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近血缘关系的氏族或胞族联合组成的社会组织。在原始社会里,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构成了部落。在这个阶段,区域划分、宗教、行政事务已开始萌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活动地域,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相通的方言。

从一开始部落便形成了跨氏族的调解、管理机制,并渐渐在氏族大会之上形成单独的部落大会、氏族酋长议事会和首领掌权机构,甚至出现部落所拥有的财产,如公共活动用地等。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组织所形成的最高形式,通常由若干有亲属联系、操共同方言、居住地相邻的部落组成,存在于原始社会的解体时期,往往是战争的产物。为了共同防御外敌和对外侵夺,具有相同利益的部落便结合为一个更大的组织,订立各加盟部落必须遵守的章程,主要是统一军事行动的某些规则。入盟部落对内仍享有自主权,在联盟内部地位平等,重大决定必须通过各部落酋长组成的联盟议事会做出。但并不是所有氏族部落都能发展到这一阶段。

传说时代

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转述而流传。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对于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况,古史传说中有一些正确的揣测。《韩非子·五蠹》篇提到的有巢氏、燧人氏的情况和旧石器时代的情况是符合的。传说时代的社会发展,古人曾用“大同”、“小康”加以比较说明。“大同”之世是没有阶级和剥削的时代。其后便进入私有制的“小康”之世。传说时代的原始农业已经出现,起源要追溯到神农氏。神农氏创造了耒耜,教民耕作。考古材料表明,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兴起农作,神农氏可能是那个时代善农耕的氏族。

传说时代里有许多著名人物,如黄帝、炎帝、帝喾、尧、舜、禹等,应是当时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古代传说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特点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

盘古开天地

相传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之中,用利斧劈开混沌,清的气往上浮,变成了天,浊的气往下沉,变成了地。然后盘古用手撑起天,用脚踏着地,以每天一丈的速度长高,由此,天每天都会高出一丈,地每天都会加厚一丈,天地间随着盘古的长高而变得更加开朗空阔。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后,巨人盘古轰然倒塌。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胡子变成了星星,嘴里最后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雾,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身上的肉变成了土地,四肢变成了连绵不绝的山脉,血液变成了汪洋的江河。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

三皇五帝

我国史前传说中的原始社会的帝王。自古以来有多种说法,现在较为一致的说法是:“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黄帝既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一。

女娲造人补天

传说天神女娲是人身龙尾。她用泥土照着自己的样子捏成了许多小人,然后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便造出了最初的人类。女娲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于是她甩动蘸上泥浆的藤条,泥点掉落在地上也变成了人,这大大加快了造人的速度。

女娲还将人分成男女,将他们配成夫妻,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就这样,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将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洪水不断地流下来,遍布整个大地。为了挽救她的儿女,女娲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再用这些熔化了的液体把天上的洞补起来。经过九天九夜,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

燧人氏

我国历史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据研究,其所处时代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初级阶段。据记载,燧人氏之时,经济生产是以渔猎和采集为主。战国尸佼所著《尸子》一书说“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当时人民“茹毛饮血”,多生疾病,于是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这一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的阶段。

伏羲氏

一作宓羲、包(庖)牺、伏戏,又称牺皇、皇羲,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通鉴外纪》说“上古男女无别,太昊(伏羲)始制嫁娶”,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族内群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又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尸子》说“疱(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这些传说表明伏羲氏处于以渔猎、采集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传说八卦也出于他的创作。

神农氏

我国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白虎通义》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种。”反映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进步到原始农业的阶段。又传他尝百草,用药材治病。神农氏时代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尸子》说:“神农夫负妇戴,以治天下。”世系以母系计。《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些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征。一说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像

嫘祖一说炎帝即神农氏,曾遍尝百草为人治病,晚年在南巡途中因误尝毒草而身亡,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黄帝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又称“先蚕娘娘”。相传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来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就这样,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逐渐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

有一天,嫘祖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的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她把此事报告给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本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人们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刻画符号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里有多处发现,可视为远古先民使用的最早的文字符号。如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100多件陶器上发现的刻画符号共100余个,20余种。陕西宝鸡北首岭、陕西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也发现有刻画符号。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有50余个彩绘符号,其中一些符号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相似。山东大汶口遗址的75号墓、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及山东诸城前寨遗址的陶器上也有比仰韶文化刻画符号更先进的象形刻画符号10余个。

原始宗教

远古先民最初崇拜自然,进而崇拜图腾,这在母系氏族社会极为盛行。稍后又出现了对灵魂和祖先的崇拜。原始社会盛行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祖、祭天、埋葬、建筑等。在齐家文化遗址的墓地中,建有专门为送葬者举行活动而用的圆形祭坛。辽宁牛河梁还发现了祭坛和女神庙。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的许多遗址发现有卜骨,大都用猪、牛、羊的肩胛骨制成,这说明当时已有专职或半专职的祭司。原始宗教活动往往与巫术联系。巫术所呼唤的神灵的威力实际上是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的曲折表现。

原始科学

远古先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天文、物理、数学、动植物方面的初步知识。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一种汲水器——小口大腹尖底瓶,其构造符合物理学原理,表明原始科学开始萌芽。此外,“构木为巢”、“结绳记事”等传说也反映了原始人类最初的文化活动。

炎帝

炎帝传说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也有说炎帝即神农氏。原居姜水(即岐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一说在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在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并被打败,后与黄帝部落结为联盟。后世将炎、黄并称,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黄帝

中国古代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一作有熊氏)。相传他和炎帝都是少典氏所生,并形成两个兄弟部落。黄帝生长在姬水附近,是姬姓部落始祖,炎帝生长在姜水附近,是姜姓部落始祖。相传两人在阪泉先后发生过3次大战,黄帝得到中原各部落的帮助,打败了炎帝,势力伸及中部地区。后蚩尤叛乱,他又率领各部落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的许多发明创造,如舟车、蚕丝、棺椁、文字、音律、历法、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黄帝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婚姻关系的特征,都显示出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性质。我国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王。原为陶唐氏部落酋长,名放勋,史称唐尧。传说陶唐氏为黄帝嫡裔。尧即位后,曾命人管时令,制定历法;率各部落大败丹水之浦的三苗,并以其子丹朱选任丹水部落的军事首领;咨询四岳(四方部落首领),用鲧来治理水患;推选舜为其继承人,并对舜进行了3年的考核,然后命其摄政。死后,由舜即位。尧的时代已走近阶级社会的边缘。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一说妫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尧晚年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先后翦除鲧、共工、兜等人;大败三苗;任用禹平水患等。尧死后,他即位,选用贤人,扩大设官分职,治理民事,而最后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舜的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转折时期。

尧舜古城

中国考古工作者于2000年6月6日在山西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了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古城遗址位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村。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尧都”。古城遗址发现之前,人们在这里发现过上万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并从中挖掘出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还在陶片上发现了“文化”的“文”字。古城遗址完全具备史学界公认的国家起源的三大标志——文字、金属器和城市。

禅让制

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首领继承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让舜协助他办事,对舜进行了3年考查,尧死后,由舜即位。舜又用同样方式,经过治水的考验,以禹为继承人。这种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必须由各部落首领共同推选,并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承认。到禹时,逐步过渡到世袭王位。禹在位时,各部落首领参加部落联盟会议都要手执玉帛,不许迟到,否则格杀勿论。禹的权力已凌驾于整个氏族部落之上。传说禹年老时,各部落首领曾推选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推伯益。但禹死后,其子启自继王位,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我国从此进入奴隶制社会。

越俎代庖

上古有个叫许由的贤人,颇受当时人们的尊敬和拥护。在尧让位给舜之前,尧就听说许由是一位很贤能的人。于是,他派人把许由找来,并想将帝位让给他。许由推辞道:“您在帝位,人民满意,您治理天下,天下安定。而我还来代替您,这是为什么呢?您知道,小鸟在树林里筑巢,所需的不过是一枝而已;鼹鼠到河里去饮水,它所需的也不过是果腹而已。我的君主,请收回您的打算。我现在能为百姓做一点儿事就足矣,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子即使不到厨房里去,主祭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替他烹饪。现在,您就是丢下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您去治理天下。”

这个典故,原义是指人要各司其职,即使他人不尽职,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去代替。现在常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做事或者完全包办代替。

第二章 钟鼎之声

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确立的时期。夏族原是生活在黄河中游的一个部落,禹是他们的首领。因为受封于夏,所以他的部落就称为夏。禹治水有功,而且征讨三苗,南巡东狩,会诸侯,划九州,用铜制作兵器和传国的宝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开创了子承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打破尧和舜的禅让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有王都和宫殿,但八迁其都。它的政治中心在今河南省偃师、禹州、登封等一带地区。夏朝时已设有负责观察天体四时的羲氏、和氏,管理政事的牧正、车正、庖正等官职,有专门囚禁犯人的地方“夏台”。发明了“夏小正”历法,把一年分为12个月。掌管政事的牧正、车正、庖正负责领导人民制造石器、木器等工具并组织生产活动。偃师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是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那里发掘出不少石镰刀、石斧头、蚌刀、木耒等农具,也有一些小型的青铜制的兵器和工具。陶器的种类也比较多,有爵、觚、鼎、豆、罐等。考古发现在夏代已经有谷、稻、麦、菽、瓜等多种农产品。夏实行“五十而贡”的税收制度,各部落都要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纳税。

1. 政治

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圣王,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酋长,姒姓,又称大禹、夏禹、戎禹。鲧的儿子。鲧奉命治水,采用筑堤堵水的办法,9年未治平。舜即位后,又派禹治水。禹总结了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接着,又带领人民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许多良田和桑土,发展了农业生产。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以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禹是原始社会末期由民主推举产生的最一个部落联盟领袖。他即位后,打败了南方叛乱的三苗部落。当时已有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权力存在的迹象,标志着我国的早期国家即将产生。禹死后,其子启废除禅让制,自立为王,建立夏朝。禹是夏朝的奠基人。禹王像禹系鲧之子,因治水有功,舜让位于他。在他死后,其子启即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并从此开始了王位的世袭制度。

夏朝的建立

禹在晚年,曾推选东夷族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贵族,却起来反对伯益,禹之子启夺得了王位。传统的“禅让”制度从此被破坏,代之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形成奴隶制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夏部落中的同姓邦国有扈氏起兵反对,启亲率大军进行讨伐,双方大战于甘(今河南洛阳市西),有扈氏战败而被“剿绝”。启经过巩固王位的激烈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启在钧台(今属河南禹县)召开诸侯大会,从而巩固了新王权。启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帝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等体制亦逐渐建立起来。

夏朝分期

夏朝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从启到少康,共5王,是夏朝确立和巩固的时期;中期从予到廑,共7王,是鼎盛时期;后期从孔甲到桀,共4王,是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的时期。

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儿子,夏朝开国之君。相传禹曾选定夷族的伯益做继承人。禹死后,启打破禅让制的旧规,杀伯益,自承王位,确立传子制度。夏部落中的同姓邦国有扈氏不服,被他消灭。此后,夏启又在钧台大会诸侯。诸侯纷纷前来朝贺,夏王朝的统治得到正式承认。夏朝建立后,划分天下为“九州”,派遣“九牧”治理。同时还建立了军队、贡赋制度和刑法、监狱,基本完备了“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体制。其统治中心在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势力影响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生产以农业为主,主要工具有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手工业生产粗具规模,并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当时人们已能制造车辆和冶铸青铜。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明确世系的王朝。

设官分职

启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机构中设置许多官职,“夏后氏百官”均为大小贵族。据史书记载,夏官职有羲和(主管历法)、大理(主管诉讼)、瞽(主管音乐)、官师与国老(二者负责教育贵族子弟)、啬夫(主管财政)等。此外,还有牧正、车正、庖正等官吏。他们协助夏王实施统治,并有了简单的典章制度即“夏礼”。

军队和刑法

夏朝设置有军队,《左传·哀公元年》记伍子胥之言说,夏王少康在逃亡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反映了夏代实行的是民军制,兵民合一。夏朝的军队装备有用铜制作的兵器及铠甲,受夏王朝直接指挥。夏朝还制定刑法,称《禹刑》,有死、墨、劓、膑、宫5种刑罚。夏朝还修筑了监狱,称“夏台”或“钧台”。

分土贡赋

夏把天下分为九州,置九牧管理。“牧”是地方长官。夏朝贡赋的征收,据文献记载是“五十而贡”。即奴隶耕种每50亩田地,其中为奴隶主耕种的田地有5亩,“五十而贡”为“什税一”。

少康中兴

启死后,其子太康即位。先发生太康兄弟五人争夺王位的变乱,后出现武观叛乱。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这时东夷族中势力比较强大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趁夏王朝内部发生王权之争,攻入夏都,夺取了王位,号称帝羿。羿掌权后,不吸取教训,自恃善射,不修民事,终日以田猎为乐。不久,后羿被亲信东夷族伯明氏成员寒浞所杀,寒浞自立为帝,又夺羿妻子,生子浇及豷。寒浞又命其子浇追杀逃亡的夏王相。结果,相被杀,但相之妻子从墙洞逃出,躲藏到母家有仍氏(今山东金乡境),生夏王遗腹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做了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以二女为少康妻,并封之于纶(今虞城东北)。当时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他在斟灌与斟余众的协助下,灭掉了寒浞及其子浇,又命儿子予灭掉了豷,从而结束了后羿与寒浞40年左右的统治,恢复了夏王朝的政权。少康死后,其子予立。予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曾“征于东海”,东夷诸侯都臣服于夏,夏代中兴局面得以形成。

鸣条之战

传说夏桀身材高大,很有力气。他自负勇武,认为天下无敌,就只知玩乐,终日醉生梦死。夏朝与周围各国的矛盾也相当激化,东方临近的商部落日益强大,见桀如此无道,其首领汤起兵伐夏。直到商兵杀至京城,夏桀才如梦方醒,慌忙逃向鸣条。商军在鸣条一举全歼夏军。

夏朝末代帝王,名履癸。当政时暴虐荒淫,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在有仍(今山东金乡)会诸侯,攻灭有缗氏,又兵伐岷山,劳民伤财,加重人民负担。人民对其暴政忍无可忍,诅咒其死亡。此时,黄河下游一个夷人部落——商,在首领汤领导下以讨伐夏桀暴政为号召,发动灭夏战争。夏桀势孤力穷,战败南逃,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州东南)。至此夏朝灭亡。

2. 社会经济

农业

农业是夏王朝主要的经济门类,在夏代经济中已占重要地位。夏人活动的地区主要是河流冲积的黄土地带,这种疏松肥沃的土壤,正适合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河和伊、洛、汾、济等水系的流域,可以使用比较原始的木石工具进行耕作。夏代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还是木石器和部分骨器、蚌器。农耕工具有耒、耜、臿等木石器。原始形态的耒,是一根前端弯曲有双尖的棒。如果在耒柄的前端绑上一块石质的尖头,就成为耜。耒、耜用来耕地起土。臿是一种铲,主要用来挖土。奴隶被用于农业生产,更是农业发展中的决定因素。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提高。夏代先民在不断积累农业生产经验的同时,天文历法知识也逐渐积累起来,天文历法知识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了农业生产。

畜牧业

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就为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在一些部落联盟内部,在各氏族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夏代有成批奴隶从事畜牧业。在夏王朝和各诸侯国中,还设有职官专司畜牧业。少康就曾担任有仍氏牧正,专门管理畜牧。夏代的畜牧业很发达,除了食用的肉类外,还用大量的牛、羊等来做祭祀的牺牲。

手工业

随着社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在烧制陶器方面,广泛使用了快轮制造技术;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和石刀为主,各种石器磨制精致。文献中有夏代冶铸青铜器的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王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遗存证明,当时已可铸造各种兵器。青铜铸造技术是当时一项极为重要的发明,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纺织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编结技术的提高,纺织技术出现并发展起来。经过提取、绩、纺将纤维制为纱线,于是织造成为可能。最初的纺织是一种手工编织,在技法上借鉴过竹器编织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过织物残片。织物的产量及质量都有提高,草鞋山、钱山漾出土的织物可看出机织的痕迹。不断发展完善纺织技术,使人类进入了纺织的文明时代。

医药的创造

在夏朝以前,病人服药需干嚼生吞,常常难以下咽,有时囫囵吞了下去,消化吸收较差,疗效亦不好。夏代初期,陶釜、陶罐等烹调器具的发明造就了一批精通烹调技艺的庖人。“藕皮散血,来自庖人”之说,证明了在积累医药经验上,庖人曾有许多贡献,尤其在将草药加工制成易服用的药剂方面,其功甚伟。

3. 文化

文字

夏朝的文字只是在部分陶器或陶片上发现有刻画的陶文记号。迄今没有发现夏朝有甲骨文,但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诸城市前寨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在器物上的图形文字。

二里头文化

夏代文化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早商文化之间,为公元前2395~前1625年,和夏代纪年基本相合。其文化遗迹和遗物很多。二里头遗址中部有1万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工具,有刀、钻、锥、凿、锛、鱼钩等,兵器有戈、镞等。兵器和礼器是确立国家机器的标志。遗址还发现有制陶、制骨、制石作坊。陶器纹饰有云雷纹、曲折纹、叶脉纹,并有20多种刻画符号,可能是当时的文字。装饰品有贝壳、绿松石串珠等。生产工具多为石器,有铲、斧、刀、镰等。从墓葬上看有鲜明的等级,第一类为贵族墓,有棺有椁,随葬品丰富。第二类为平民墓,约20余座,面积只为第一类墓葬的1/5或1/3,随葬品很少。第三类为乱葬坑,30余副骨架零散在灰坑中,有的作挣扎状,有的首身异处,有的双腕相交,可能是被活埋的。二里头文化对探索夏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卜骨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的占卜用具。它是一块羊肩胛骨,其用途是卜问吉凶。在羊骨被钻凿和烧灼后,会出现一些裂纹,巫师便根据这些纹路来判断祸福。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运用卜骨来判断吉凶。除羊骨外,鹿骨、牛骨、龟甲也都曾被当作占卜用具。夏代的卜骨大多没有经过整治和钻凿。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在卜骨上刻上文字。

夏历

夏代历法。以农立国的夏朝重视观察物候和天象的变化,夏历就是观察天象成果的积累。它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旋转,来确定1年12个月份(闰年13个月),以斗柄指向寅的正月为岁首,即以建寅之月为正月。把月亮的一次圆缺算作1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古人认为夏历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运行规律,所以有“夏数得天”的说法。从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到现在流行的农历,都是使用“夏正”,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夏小正》

相传是夏代流传下来的、在战国时期流行的一部历书。载于西汉戴德《大戴礼》第四十七篇。记载了1年12个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包括农耕、渔猎、蚕桑、养马等,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有的学者认为该书成于商代,或商周之际。这部历书现已分为“经”和解释“经”的“传”两部分。书中的有些内容为后人增添,不完全是夏代的历法,但其中保留了一些夏代甚至更古老的资料,部分反映了夏代的历法知识和农业水平。

音乐舞蹈

随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夏朝的音乐舞蹈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夏朝的乐器有石磬、陶埙、陶铃等。夏王朝时期,行之于当时的有著名的“韶乐”。“韶乐”不仅是音乐,也有舞蹈,既可歌,也可舞。据说韶乐的音调很美。孔子甚至认为,夏乐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悠久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商人的祖先,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诗经》中有简狄吞食玄鸟(燕子)卵而生契的传说。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当太康失国的时候,契之孙相土大力向东方扩张,把附近的许多部落征服或纳在它的控制之下。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于商丘旧邑的基础上,扩建首都亳。商朝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向四方扩大征伐面,把疆土扩大到西部的氐羌地区,周边部落前来朝贡的越来越多,商朝统治逐渐巩固。从成汤至盘庚,商王五次迁都,其中盘庚迁殷是一大事件。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朝最强盛时期。商朝末年,江淮之间夷族人强盛,征战连绵。纣王的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武王伐纣,存在500余年的商朝终于灭亡。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文化,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政治

商代以盘庚迁殷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汤建国到盘庚迁殷,共历9世19王,是商王朝初步巩固到中衰时期。后期,从盘庚迁殷至帝辛(纣)亡国,共历12王。盘庚迁殷后,商朝走向鼎盛。到祖甲后,日益衰败,传至纣,被周武王攻灭。商代共31王,历时554年。

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或称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朝建立者。原为商族首领,一度被夏桀囚于夏台。获释后,重用奴隶出身的伊尹为相,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邻国葛(今河南宁陵北)、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国,成为强国。其后,以吊民伐罪为号召,率军讨伐夏桀。夏桀败退鸣条,又遭惨败,遂仓皇东逃,汤大胜而归。汤回师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即位为王。三千诸侯来朝,表示臣服。至此,商朝建立,时间为公元前1600年。

伊尹辅政

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今山东莘县人。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伊尹是成汤的宰相,曾辅佐成汤灭夏建商,治理国家。商汤死后,伊尹又先后辅佐了他的儿子及孙子太甲等多位商王。太甲失德,伊尹就把他囚禁在桐宫,促使他悔过。太甲改过后,伊尹又将他迎回。作为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受到了后世历代商王的尊崇。

盘庚迁殷

盘庚是商代第20个帝王,汤九代孙。商代中期,多次发生内乱,王位纷争不已,政治腐败,国势衰落。盘庚即位后,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不顾贵族臣民的反对,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扭转了殷王朝颓势,走上了中兴道路,此即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殷。迁殷成功后,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史记·殷本纪》)的政治局面。从此商王朝结束了动荡岁月,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因此,盘庚迁殷是商王朝由中衰到全盛的转折。

武丁中兴

盘庚迁殷后,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武丁时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