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不心慌:儿童医院老专家谈小儿常见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10:50: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学易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生病不心慌:儿童医院老专家谈小儿常见病

孩子生病不心慌:儿童医院老专家谈小儿常见病试读:

前言

患者是医生永远的老师

我是北京儿童医院的一名老医生,1963年从北京医科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就在北京儿童医院工作,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因为喜欢孩子,所以我在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在儿科工作。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还是喜欢看少儿频道的节目。很多人说我显年轻,我想,这跟我一辈子和孩子打交道有关系吧。

从医50多年来,接诊了无数的小患者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过,但粗略算起来差不多有数十万的小患者。一辈子的儿科工作,加上北京儿童医院这个广阔的平台,使我经历过绝大多数的儿科疾病。从门诊、急诊、收住入院负责治疗直至出院,临床经验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

孩子有病,多数家长的首选还是去北京儿童医院。这里荟萃了全国顶尖的儿科医生,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于一体的大型儿科医院。前身是由我国现代儿科医学奠基人诸福棠院士于1942年创办的北平私立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不仅在西医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儿科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唯一一家拥有儿科中医病房的中西医结合儿科研发基地。这里汇集了许多北京的名老中医,如京城三代小儿王——王鹏飞老先生、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的高徒——裴学义先生,等等。

1963年毕业后我接受了三年严苛的24小时一贯负责制培训。三年的时间吃、住在医院,随时都要负责自己的病人,两周才能休息一天。这种严酷的美英式的医生培养制度,使我打下了扎实的西医基础。刚工作时,我是个纯粹的西医大夫。后来,我有幸拜众多老中医为师,其中就包括王鹏飞老先生和裴学义老先生,等等,跟随他们学习中医,在病房临床做科研,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共同面对疾病这个“敌人”。

家住北京的小朋友和已经长大的大朋友,哪个小时候没去过几次儿童医院呢,更不用说外地慕名而来就诊的患者了。尽管现在的就医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形容这里是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一点儿也不为过。春运还有个时间段,这里可是成年累月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寒暑假期间、过年过节前后、季节变换忽冷忽热易生病的时候就加个“更”字。有过看病经历的家长都有感触,孩子吱哇乱叫的哭闹声不绝于耳,别说看病了,听着都心烦意乱的。我常说我们儿童医院的大夫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我们不仅不嫌烦,还能从这吱哇乱叫的哭声中听出孩子们传递的信息,顺便在张嘴大哭时看看嗓子、检查一下口腔;孩子哭闹时是在深呼吸,这也是听诊肺部的好时机。

儿科是“哑科”,孩子不会表达,家长着急又表达不清,在见到生病的小宝宝的瞬间,经过简短的问诊、检查,对疾病的轻重缓急就应该有个大致的判断了。特别是在北京儿童医院这样每天门诊量成千上万的大型儿科医院,更需要医生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经常听到去儿童医院看病的妈妈们抱怨,挂号排队等了好几个小时,等到看病了就几分钟的时间,化验检查要排队,交费取药也要排队。每个等候的家长都希望医生给别人快点儿看,但自己就诊时又希望医生看慢一点儿、再细点儿。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医生看诊这短短的几分钟,它凝结了一位儿科医生多少年的艰苦努力、不断的勤奋学习、慢慢积累起来的临床经验。如果有时间,医生更希望和家长细致地讲解病情,但看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生病宝宝和焦急等待的家长时,也就只能用最简短、最准确的语言用最少的时间给出最标准的解答。这短短的几分钟,它会调动起医生所学过的所有知识,从患儿的症状、哭闹的声音、精神状态、查体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到焦急的妈妈们有时近乎语无伦次的表述中,去伪存真辨别出有用的证据,作出最准确的诊断。

每天看到这些焦虑的家长,又苦于没有时间给他们仔细的解释,年轻时我便开始了科普创作,成为科普作家协会的一员,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还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出版过很多科普育儿书籍及专业儿科书籍。

很多家长会对我说,“刘大夫,你们儿科医生真不容易呀,小孩子是不会说清楚哪里不舒服的,全凭你们的经验,大夫您真厉害!”其实,不是大夫厉害,是大夫接受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多,是大夫经历过的患者多,“患者是医生永远的老师”这句话很有道理!

多年的临床工作,使我了解家长们的各种担忧和疑问。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经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生病,可不可以不生病、少生病,一旦生了病该怎么办,等等。当年我身为“年轻的医生爸爸”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生病的;当年许多经常爱闹病的小朋友现在长大了都什么样子;如今我身为“专家医生爷爷”,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生病的。

时代在变迁,科技飞速发展,育儿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于医生尤为重要。互联网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也与时俱进地学会了运用网络。以前需要订阅杂志、去图书馆才可以查阅最新的文献、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现在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解决了。有了网络好像世界都变小了,远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球另一边的亲戚、朋友,家里的宝宝有什么问题,会跟我视频连线一下,很多小毛病都会得到及时处理。这在以前是多么难以想象呀!

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故事,我邀请我的女儿刘晖跟我一起,把它们记录下来。我的女儿也是我的学生,一直跟随我出诊,传承宝贵的经验。出于对隐私的保护,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是化名,也有会把几个例子放在一起的情况。希望我们的分享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所有关心孩子健康问题的人们有所帮助;希望大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宝宝生病,陪伴宝宝快乐地成长。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夫人,郭维芬女士。她从学校毕业一直到退休都在儿童医院工作,历任急诊科、五官科、皮科等科护士长,是北京市首批高级护理专业职称获得者之一,是资深的儿科护理专家。她同样有一颗热爱孩子、热爱儿科事业的善良的心,也曾出版过很多关于儿科护理方面的科普及专业书籍,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她的鼎力支持和默默的奉献。

我还要感谢武海先生、水淼女士,他们都是年轻的心理学专家,虽然是我的晚辈,但后生可畏。他们同样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辛勤的工作。感谢所有对本书出版工作作出努力、奉献爱心的朋友们!

我从医到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患者早已为人父母,有的甚至都当了爷爷奶奶。他们还会带着儿子辈、孙子辈来找我看病。看着当初的小患者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了,这份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也是金钱不能换来的。

希望本书对年轻的父母有所帮助。第一章孩子生病不要急,看看医生怎么做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当他们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焦虑万分、寝食难安,怎一个愁字了得。看着病中的宝宝,妈妈的心情用“心如刀割”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真希望生病的是自己,希望自己能替宝宝受罪。宝宝总生病,爸爸妈妈真着急

孩子生病时,爸爸妈妈到底该怎么办呢?

宝宝生病时,心里没底恐怕是妈妈最常见的状态。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病情会不会越来越严重?会不会由于没早点儿去医院而耽误了?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会不会……?无数个问题,越想越害怕。

在焦虑和恐慌中大多数的家长非常自责,有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们还会相互埋怨。吃多了?冻着了?穿多了?最近都没出门儿,已经非常非常小心了,怎么还会生病呢?一定要为宝宝的生病找出个“罪魁祸首”来。

妈妈们会仔细回忆宝宝生病前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是受凉了,那以后一定要多穿衣服;如果是吃多了,宝宝最近特能吃,总要吃肉,那以后一定不能吃肉了。“一吃多了就生病“,这是很多妈妈的“经验”—上次就是因为吃了羊肉串,第二天就发烧了;还有的是因为虾吃多了,平时只吃两个,那天一下吃了六七个,第二天就咳嗽了;还有一次是前一天吃了粽子,以前从没吃过,下次可要注意了……但是,无论再怎么注意,孩子总是会生病的,到底是为什么呢?有没有什么药,吃了后能让孩子不生病呢?

特别是发烧的宝妈们,情绪完全随着宝宝的体温波动而忽高忽低。退烧了,宝宝也像没病时一样照常玩耍,妈妈暂时松了一口气,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可是没过一会儿,怎么又烧起来了,去医院?还是再扛扛看?上次就是扛了几天,扛成肺炎了。

怎么办呢,真后悔自己当初没学医!其实,身为医生,并且还是儿科医生,我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情以及家中的情况大致也是一样的。情感时而会替代理智的思考,担心也会因为丰富的专业知识而变得更复杂。

记得我的儿子小时候就爱发烧,有一段时间几乎每月一烧,用句现在时髦的网络语言,我当时也真是醉了。

可能是家住医院宿舍的缘故吧,感染的机会自然多些,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沾了不少儿童医院的光”。我是儿科医生,孩子的妈妈是儿童医院急诊室的护士长,我们的家又住在儿童医院的宿舍,仅与医院一墙之隔,孩子有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情况下,孩子生病了,我们一样会担心、着急,更不用说普通的家庭了。

在医院里,我每天都要跟孩子的家长解释病情,交代用药,但真到自己孩子发烧时也是不淡定的。平时被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夫,孩子老是这么烧,会不会烧坏了呀?”在没有经历过自己的孩子发烧之前,我会按照我所接受的正规的、专业的儿科医生的诊病思维毫不犹豫地答复家长。

说来有趣,自己也觉得有点儿可笑,看着自己的孩子发烧时通红的小脸儿,摸着滚烫的身体,一天、两天、三天的高烧不退,自己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心疼、自责……人同此心,情同此理。但我还是会从专业的角度一遍一遍地回想发烧前后的每一个细节、观察每一点变化,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耽误了治疗,也会请其他的老师、同事来会诊。

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烧是北京地震的那年,那是1976年的夏天,儿子快两岁了,持续高烧5天,体温总是在38~40℃。这次是感染了疱疹病毒,嘴里唇上都起了水泡。孩子没什么食欲,两天没怎么吃东西。

天气异常闷热,下班时买的大西瓜摸着热乎乎的。那个年代家庭条件不比现在,当时没有冰箱,更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没有。“冰镇西瓜”就是接一盆凉水,把西瓜泡在水里降温。

其实我很清楚,病毒感染是没什么特效药的,只要对症处理,必要时口服退烧药,物理降温就可以了,但作为一位父亲,我仍然很焦虑。白天在医院忙了一天已经很疲惫了,晚上还是想守在孩子身边,密切注意病情的每一点变化,时不时地做着物理降温。

上班时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真是太累了,守着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刚睡了没多久,感觉床在晃动,第一反应就是,坏了,孩子抽风了。当看到地上盆里泡的西瓜也在来回晃动,水洒了一地,才觉得不对劲儿,这时听见外面有人在喊:“地震啦!地震啦!”我急忙抱起儿子,唤醒妻子和女儿一起跑出了楼外……当时大雨如注,我一摸儿子的头,烧退了!我几天的担心,随着习习吹来的凉风也消散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想起来仿佛昨天发生的事一样。熬过了那几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的也就不怎么发烧了。如今儿子也已经四十不惑了,有了自己的一儿一女。

而我的女儿就比较幸运了,小时候多数时间住在姥姥家,是姥姥带大的。虽然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姥姥还是能够变着法儿地给外孙女做吃的,所以从小体质就好,很少生病。偶尔闹个小病也能很快恢复,没让我们费什么心。

几年前,有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辗转找到我,他刚刚晋级当了爸爸,跟我诉说了孩子开始生病时的心路历程。他说:“刘叔叔,我儿子八个月时第一次发烧是在晚上,您信吗?我抱着他连跑了三家医院!”我相信,因为这位爸爸的经历并不是个案。

原来,他在第一家医院看完病拿了药,有点儿不放心。医生就看了看嗓子,用听诊器听了前胸后背,问了问情况,开了药,让回家吃药观察,多喝水、多休息,不好再来,前后不超过五分钟。他想再仔细问问,旁边的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医生也没工夫搭理他了,后面还有一堆病人呢。怎么办?换家医院再看看吧,万一这个大夫没看仔细,有什么问题没查出来呢。排队取完药,去了第二家医院。

第二家医院人也不少,他说,“我就在想,这大晚上的哪儿来的这么多病人。不过这次的医生除了看嗓子、听诊,还开了验血的检查。到了采血室,孩子睡醒了,精神还不错,见到取血的小护士还乐呢。当针尖儿刺破手指的一刹那,‘嗷’地一声就哭起来了,看见血从小手指尖儿滴出,好像针扎在了我心上。看着孩子这么难受,我真希望替他受这个罪。真希望生病的是我而不是孩子。”等了一会儿,结果出来了,赶紧拿给医生去看。诊室门口还有几个小朋友在等候,有的脑门上贴着退热贴,不用问肯定也是发烧,还有的小朋友在不停地咳嗽。医生看了化验结果,告诉他们发烧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又开了一些药,让回家继续观察,多喝水,必要时服退烧药。还是几分钟的看诊时间,又取了一袋子的药,可孩子的体温不但没降,反而比在家时烧得更高了。这可怎么办?回家吧,孩子的烧没退,万一再抽风了更得抓瞎。刚才由于着急,去的都是离家比较近的医院,这回干脆奔儿童医院吧。

到了儿童医院已经是深夜,但还是被这阵势惊着了。医院门口车水马龙,急诊大厅人头攒动,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前面两家医院的人与此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三个大人陪同,有排队挂号的,有排队看诊的,还得有排队化验的,再排队取药、排队让医生看化验结果……每次排队都跟打仗一样。一来二去,几个小时过去了,结果出来了。还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烧,让回家观察,又拿了一袋子的药。经过这好几个小时的折腾,大人已经近乎筋疲力尽了,孩子也不知道出了几身汗了,摸摸小脑门儿,好像烧退下来了一些。

这下回家吧,到儿童医院也看了,三家医院的医生说的也都差不多,如果一个医生误诊不会三个医生都误诊。关键是孩子的烧也退下来了一些,宝爸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儿。

我听了他的讲述后,告诉他,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他的这种做法也并不是个例,但是孩子生病时家长还是要尽量镇静,毕竟着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爸爸妈妈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孩子一旦生病知道暂时如何应对,在家中如何观察、护理。

另外,既然去医院,那就要相信医生,抱着生病的孩子到处奔波,不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病中的宝宝也得不到休息,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医生爷爷怎样给自己的孙子看病

现在我有了9岁的孙子斗斗和3岁的孙女朵朵。斗斗小的时候一有病就会送到我家来“住院”。发烧时也有从幼儿园被老师通知接回来的经历。

似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爱生病的特点,有的孩子容易咳嗽,一有风吹草动,感冒发烧后多数情况下最终会演变成咳嗽。也许刚好没几天,一去幼儿园或稍一受凉或吃得不合适又开始咳嗽,反反复复、没完没了。有的孩子容易发烧,动不动就发烧,上午还好好的,下午或晚上突然就烧起来了。斗斗在这一点上“继承”了他爸爸的毛病,爱发烧。但由于已经不住在医院的宿舍了,接触病毒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发烧的频率还属于正常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如果体温过高,超过38.5℃或39℃(根据孩子的精神状况)我会首选口服退烧药。有几次的病毒比较厉害,吃了退烧药体温也不降,孩子又比较难受,我会开个中药方子,口服汤药配合退烧,并缓解难受的症状。另外物理降温,洗温水澡、酒精擦浴是可以帮助适当降温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鼓励孩子多喝水,白开水不愿意喝就喝糖水,糖水可以促进排尿。再或者奶奶会自制各种果汁,西瓜汁、橙汁、梨汁,总之是变换口味,想方设法地补充水分。对于病毒引起的发热,又没有其他伴随症状,除去必要时的退烧药,西药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关键是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创造舒适的养病环境很重要。夏天我们会把空调打开,使室内温度保持凉爽舒适;冬天开加湿器,使室内保持合适的湿度。发烧时不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保证身体正常散热。定时开窗通风,让屋内空气循环流动,天气寒凉的时候开窗通风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多穿一些衣服或在床上盖好被子再开窗换气。

饮食方面,发烧时孩子的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和水的消耗也会大大增加,消化液分泌却减少,消化力减弱,胃肠运动减慢。所以孩子在发烧时表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是正常现象,这时候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只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即可。奶奶一般都会参照儿童医院病房里的“病号饭”来准备。白米粥配上小咸菜、西红柿鸡蛋面片儿汤、菜粥、面包、小馒头、小花卷儿,再拌个小凉菜,像黄瓜、芹菜、菠菜都可以补充维生素。牛奶、酸奶、鸡蛋羹,等等。总之,都是一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孩子生病,三分治七分养,心情愉悦也重要。

我们对小孙子在生病时的饮食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只要有食欲想吃,什么都可以吃,但会在量上掌握平衡,避免吃多了增加胃肠负担。一般到恢复期,孩子会慢慢开始有食欲。

记得斗斗5岁多时的那次发烧,第一天在家休息了一整天,第二天烧退了一些,但晚饭时体温也还是在38℃左右。在家憋了两天了,吃了两天素食,孩子当时精神很好,也觉得饿了,走吧,去附近的大商场,那里人不多,环境比较空旷舒适,又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供选择。关键是斗斗有自己的小心思,商场里有他心仪的小汽车玩具店。每次生病来爷爷家“住院”,都会因为表现好得到奖励,我想这也是很多家庭的小节目吧。

到了商场,斗斗自己点名吃了肉夹馍,喝了一大碗粉丝羊肉汤,外加一盘凉拌黄瓜。吃饱了,身上出了一些汗,摸着额头也不那么热了。在商场里溜达溜达、活动活动,到玩具店挑选了心爱的小汽车,孩子心情无比愉悦。都说隔辈儿亲,我想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吧!能够陪伴孩子成长,陪伴孩子一起战胜疾病,看着他慢慢地康复、渐渐地变得强壮,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没过几天斗斗就痊愈“出院”了。

孩子发烧全家人都着急,这太可以理解了。我和孩子奶奶这一辈子见过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发烧的孩子,遇到自己家的小孙子发烧,也一样有不淡定的时候,但我们心里明白退烧是要有个过程的,任何药物的起效也要有一个过程,退烧的药物只能起到帮助孩子缓解发热时不适的症状。更何况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热没有特效药,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养病环境,怎么舒服怎么来。愉悦的心情到什么时候都是一剂“良药”,对身体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生病的情况下。

都说“医不治己”,意思就是说医生很难给自己的家人看病。在小孙子生病治疗的这个问题上,我和老伴儿还是很感谢儿子、儿媳的信任的,放心地把斗斗交给我们治疗、护理。这不是玩笑话,很多老人和年轻人在育儿问题上争得不亦乐乎,医生的家庭也一样,也是普通人,也有观念上的分歧,但相互理解是治愈一切的灵丹妙药。

我的儿媳是新派妈妈,是网络达人,有了老大斗斗的经验,朵朵生病时她自己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只是偶尔会告诉我们一下,“爸,朵朵发烧了啊”,也不用到奶奶家来住院了。我们既高兴、欣慰,又有一点点小小的失望,因为少了一些见孙女的机会。

朵朵3岁多了,属于不怎么爱闹病的,没有遗传他爸爸爱发烧的毛病。母乳喂养,嘴很壮,吃嘛嘛香,关键是朵朵妈很会给孩子做吃的,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美厨妈妈。我接触过许多的家长,在他们当中,像朵朵妈妈这样的不在少数。他们乐观、开朗,即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是全身充满了正能量。很少抱怨很少唉声叹气,告诉孩子生病是正常现象,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的症状,陪伴孩子一起战胜疾病。了解身边的儿科医生

可能有的家长不相信,我的小孙子、小孙女长这么大了,几乎没有化验过指血。不是因为我心疼孩子,而是我清楚地知道,检查、化验是给诊断和治疗做指导的,医生是不会跟着化验结果的指挥棒转的。

有时会听到人们抱怨,现在的医生真好当,怀疑什么病就去做检查吧,一项一项地排除。最简单的也得验个血,白细胞高了,就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低了就是病毒感染。咳嗽拍个片子,肚子疼就去做个B超,头疼就去做CT、核磁,结果一出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实际上看病真的这么简单吗?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检查的项目越来越繁多、越来越细致,这给医生的诊断工作、对于疾病的确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大家都知道,“看病”这个词在英语里叫“看医生(see a doctor)”,说明医生在整个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我编写的《儿科急症诊断治疗学》的开篇,就着重强调了儿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程序,这是作为儿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儿科医生的专业书籍,但我也可以给爸爸妈妈们简单地分享一下,希望更多关心宝宝健康的朋友们了解您身边的儿科医生,了解在每一次看病时您见到的儿科医生,他们通常是如何给宝宝看病的。这样在看医生的时候,就会知道医生最想知道什么,该如何配合医生了。

儿科急症重在一个“急”字,这里讲的急可不是爸爸妈妈们的着急、焦急,它是讲小宝宝的病急,特别是急症,起病急,来势凶猛。要求儿科医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予宝宝及时、准确的治疗。而及时、准确治疗的前提是正确无误的诊断。否则,治疗就会成为无的放矢,就会大大降低急症的治愈率。这时候就要求儿科医生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

首先,当你见到接诊的医生时,每一位儿科医生都会具备最基本的临床工作技能,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技术操作,包括胸穿、腰穿、骨穿、取血及一些简单的常规化验。这是医生搜集临床一手资料的必要手段,没有准确熟练的基本功,给宝宝诊断疾病就无从谈起了。有些技能多数情况下家长是看不见的,有些检查孩子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比如腰穿、胸穿等,说明孩子的病情没有严重到需要这些检查的情况,一般医生只要简单的问诊和查体就可以确诊了。

其次,儿科医生还会掌握儿童正常发育及儿科各种急症的基本知识,对各种急症的诊断要点、病情的发展及预后了如指掌。

此外,儿科医生还会有广博深厚的基础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急症的规律有深入的了解。

具备了以上素质,医生心中还会有一条主导线,即临床思维和诊断程序。也就是说,家长带孩子去看病,一见到医生,医生都在想什么?他们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关的信息。有逻辑有条理的诊断程序,准确、严密、敏捷的临床思维,是一名儿科医生最重要的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在学校里学习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诊断紧密结合,正确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在复杂的临床现象面前,抓住主要矛盾,使疑难的诊断迎刃而解。儿科急症的抢救不及时常常是诊断的失误,更重要的是临床思维不正确,或是由于主观片面,先入为主,或是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而发生疏漏。

有时带宝宝去看医生,貌似就那么短短的几分钟,其实医生的脑海里要思考很多很多。年龄分期是孩子病情确诊的重要指针

儿科医生很重视孩子的年龄,因为年龄包含着许多诊断的因素。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发育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即使生病也不一样,一些婴儿时期常患的疾病到了学龄期就消失了。

我们习惯上将出生到14岁看做是儿童阶段,但实际上这个范围还要向两端延伸。生命从卵子受精的一刹那就已开始,出生时生命已延续了9~10个月。14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但整个青春发育期要延续到18~19岁,所以整个儿童时期可划分为:胎儿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胎儿期

从受精卵发育为胚胎直至出生,要在母体内生活9个多月,不少先天性疾患,包括先天畸形、先天营养缺乏、先天感染都在这个阶段种下根苗,保健重点在母亲的孕期。围产期及新生儿期

围产期是指胎儿7个月至出生后28天,这是一个生命的关键时刻,围绕着出生前后,称为围产期,这是儿科与妇产科的边缘学科。婴儿死亡率居整个人口死亡率的首位,新生儿死亡率占整个婴儿死亡率的2/3,而围产期的死亡率又是新生儿死亡率的好几倍。围产期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生儿期

即出生至1个月。这个时期的保健要侧重于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包括喂奶、洗澡、保温、脐带护理。早产儿生活能力弱,如保暖不好引起的硬皮病,脐带处理不好引起的脐炎,产伤感染及一些严重的畸形都会开始暴露。产伤,比如颅内出血等直接与母亲分娩过程密切相关。婴儿期

又称乳儿期,从1个月至1周岁,此期间体格和精神发育都非常迅速。身长、体重与之相应的所需营养及热量都成倍增长。但这个时期消化力还很弱,由吃奶向吃饭过渡,容易发生消化及营养紊乱。但这一年对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婴儿期的护理重点是合理的营养及喂养。常见疾病为婴儿腹泻、支气管肺炎和各种营养缺乏症。幼儿期

从1~3岁,包括1岁以内统称婴幼儿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黄金时代,已经可以直立行走、牙牙学语,同成年人以及年长的孩子接触增多。大脑皮层功能逐渐增强,正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时候。刚入幼儿园时期,由于活动范围扩大,与外界接触增多,感染细菌、病毒的机会也增多了,更由于先天免疫力的下降及后天获得性免疫力还未健全,传染病发病率在此时期达到高峰,预防各种感染及传染病成为保健防病的重点。这个时期也是多事之秋,孩子三天两头闹病,是父母最烦恼、最焦虑的时期,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困难,爸爸妈妈应做好思想准备。学龄前期

3~7岁,这个时期孩子的体格发育进入平稳阶段,精神智力发育仍以较快的速度进行。除了培养良好习惯外,应当注意有没有智力方面的疾病,及早发现可以及早纠正。这个时期免疫力仍处在逐渐成熟的阶段,各种传染病及各个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仍是防治的重点。这一时期的孩子似懂非懂,好奇探险的性格往往造成各种意外的悲剧,比如烫伤、骨折、各种药物毒物中毒等。学龄期

7~14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接受教育训练的学习阶段,智力发育日臻成熟。家长除了注意智力开发外,还应讲究心理卫生。在这段时期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比之前大大降低,除了给孩子加强营养外,锻炼也十分重要。根据骨骼肌肉发育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变形,防止近视及保护牙齿均已提到日程上来。一些婴幼儿少见的慢性疾病,如风湿、肾炎、结核、贫血发病率上升。青春发育期

14~20岁,此时期是人生体格发育的第二次飞跃。儿科医生看病时都做什么、想什么

儿科的一个特点是孩子自己不会诉说病情,即使会说也很难准确、清楚地表达,所以医生对孩子的体格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检查的顺序医生会根据孩子就诊时的情况灵活掌握,比如宝宝正在睡觉,这时医生会先观察一般症状,数呼吸脉搏,触诊腹部;如果正在哭闹,则会先听诊胸部。其实,医生在思索中会有全面的检查顺序及项目,这样才能够做到没有遗漏。他们还会养成细致入微、灵活敏锐的观察力,不遗漏任何阳性体征,比如检查婴儿时会触诊全身,以便发现有无皮肤及皮下感染灶,避免由于疏忽而漏掉比如臀部脓肿及病理性骨折等情况。

有经验的儿科医生根据孩子皮肤黏膜的苍白度,就可以对血色素做出大致定量估计,也可根据皮肤及巩膜的黄染程度估计出血中胆红素的含量。对任何一个阳性体征都会有质的判断和量的估计,比如肝脾增大的程度和质地、硬度,心脏杂音的性质及分度,对于判断疾病都很有价值。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查手段日益繁多。在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之后,医生对一些常见病大多可确诊,不需要再进一步检查了;而有的疾病只需要某些化验及X线检查给予证实;有些则需要做出更细致的诊断,比如病因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等。

医生在搜集病史及体检之后,就要决定做哪项化验,这是临床思维的重要一步。漫无边际地开化验单是缺乏正确临床思维的表现。面对众多化验及检查方法,医生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检查项目的特异性

特异性指的是能够确定诊断的检查项目,也就是说,做了这项检查,就可以确定是什么病了。比如白血病的骨髓检查,心律紊乱的心电图检查。因此,医生会选择特异性最强的先做。这就要求儿科医生对各种疾病的特异性检查应当十分熟悉。检查项目的敏感性

敏感性意味着某项检查在某一疾病的阳性率。比如支原体抗体阳性对咳嗽的病原诊断是特异的,但阳性率不高。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咳嗽支原体抗体检查都是阳性,并且这个阳性比例不高,一旦阳性就可确诊。临床上经常遇到某项检查阳性可以支持确诊,但阴性却不能否定确诊。因此支原体抗体阴性也不能排除支原体感染,可以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取决于阳性率(听着是不是有点儿像绕口令,但医生在做出一个诊断时就是这样反复思考的)。医生熟悉各种疾病中化验检查的阳性率,这有助于评价结果的诊断价值。检查的时机

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医生在作任何化验检查时,都有病程概念,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化验的阳性率也不同。比如在伤寒诊断中的肥达反应,阳性率在病程的第4周达到高峰,而后滴度逐渐下降以致消失,不适时的检查则徒劳无益。患儿的因素

一切检查医生都会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无损伤性后创伤性检查的顺序进行,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在评价结果时,也会考虑到孩子体质的好坏、病情轻重、接受过的治疗,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化验结果。比如极度衰弱的或三度营养不良患儿,虽然患严重结核,但结核菌素试验可成阴性反应。

医生的临床思考过程可以分为搜集资料和综合分析两步。这是人为的划分,实际上医生的临床思维一接触患儿时就开始了。当医生向你询问病史和给宝宝做体格检查时,头脑中已经开始考虑到可能的诊断了,也就是说会想到是什么病了,这一假定的诊断可为下一步询问病史和发现体征指出方向。随着家长的不断诉说,医生的检查又会有新的发现,原来的诊断或者被证实或者被否定,如果被否定则又产生新的假设。所以搜集临床资料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记录,而是医生主动的思辨过程。医生不仅会想,还会仔细地想

医生问完了,查体检查也做完了,这就是搜集临床资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后,不论诊断是否建立,医生都会对所有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归纳出病历特点。这时医生头脑中各种疾病的要点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会将归纳的病历特点与诊断要点对照,抓住主要矛盾和诊断的关键,找出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

这可能是一个症状、体征,也可能是一项化验结果,或是一组固定搭配的综合征,比如幼儿急疹的发烧、烧退出疹、烦躁、腹泻;比如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浮肿、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及胆固醇高。即使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也会从中找出特异性的症状来,如发热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但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热型、不同的病程及伴随症状。

症状的特异性和它在某一疾病的发生率,对于诊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比如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有时几乎是所有先天性幽门梗阻患儿所具有的症状,对幽门梗阻来说,这症状的特异不高,但其发生率很高,因此如果不具有呕吐症状,则幽门梗阻的可能性就极小。也就是说,先天幽门梗阻都会呕吐,但呕吐的可不一定就是幽门梗阻。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诊断考虑会很全面:一是会从多方面考虑,要根据病历特点提出全部可能的诊断,也就是说,根据孩子的情况所有该想到的病都要想到,然后逐个进行分析判断、评价、鉴别。漏诊常常不是医生不会诊断这个疾病,而是没有想到这一可能性,所以才会对患儿的有些表现视而不见。二是医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临床资料中不论阳性或阴性结果,都会同样重视,诊断不只是从正面证实,还要讲应该排除的疾病,用反面资料逐个排除。

以上我只是简单、重点地描述了儿科医生接诊前后的思维诊断程序。家长朋友们,这就是当你们抱着宝宝去看医生时,医生在见到生病的宝宝的瞬间都会想什么、做什么。化验单是如何开出来的,化验结果又是如何指导诊断的。有时候化验结果看似有问题,不一定就是这种病;化验结果没问题,也不能排除这种病。这些诊断工作都需要医生用缜密细致的思维、丰富深厚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工作的经验,综合鉴别最后的结果。这么看来,看病绝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吧!我经常跟家长们说,化验结果是给医生看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最基础的也要接受5年的本科学习,有的外加3年的硕士学习,再3年的博士学习,经过见习、实习、住院医培训,不断的继续教育,才能够摸爬滚打、身经百战地坐到您面前,给宝宝诊治疾病。更不要说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了。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与不断的学习造就了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有经验的医生也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

记得我还是年轻医生时,医院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哪个医生业务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一问化验室、检验科的人就知道。那里的老同志们心里都有一本小账,他们给临床一线的医生们暗暗排了个名次。原来,他们是根据医生们开出化验、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来判断的。

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通常情况下通过采集病史、收集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就会有个大致的判断,是什么病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化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这样开出的化验,检查结果十有八九都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一查一个准儿,这样的医生比较牛,让大家信服。而总是靠撒大网似的检查、化验来排除,查一项没事儿查一项没事儿,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不说,有时也给患儿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说明这位医生的业务不够熟练、经验不够丰富,临床思维不够有条理,是会被人家笑话的。

虽然这是很多年以前的故事了,但它说明了医生的临床思维和诊断程序在疾病的诊治过程的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的、高科技的化验、检查项目层出不穷,给疾病的筛查、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但这些都是为人服务的,为医疗活动中最最重要的医生服务的。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科技在进步,它们都会为医生的临床思维、诊断程序锦上添花。医生、护士、小宝宝,我们是朋友

在病人繁多的儿科急诊、门诊,特别是北京儿童医院这样综合性大型儿科专业医院,有成百上千的医护人员,他们个个都身经百战、阅宝无数。

如果在看病时,医生经过简短的问询、查体检查,很快就能够给宝宝确诊,开出治疗处方,那么恭喜您,说明宝宝得的只是普通的、常见的疾病。门诊中很大一部分的小患者都属于这样的情况。如果遇到复杂的问题,医生一定会多问一些问题,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开出进一步的检查、化验。

也许医生的话并不多,但不代表他们不在思考,这时候的临床思维和诊断程序已经在医生的脑海里像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一样启动了。因此医生的每一句问话都是重点,是搜集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焦急的妈妈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该如何跟医生沟通了。

宝宝生病了家长们非常着急、焦虑,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在看诊时还是要尽量争取保持淡定,排队等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试着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一方面回想一下宝宝发病的经过,等会儿好向医生重点描述;另一方面,安静、不焦躁的妈妈对病中的宝宝也是一种安慰,看诊时比较容易配合检查。

一般孩子来看病都会有几位家人陪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孩子的阿姨等,这时候全家人一定不要相互埋怨,“都怪你,给孩子吃那么多!”“你看你,给孩子穿那么少,不生病才怪!”宝宝生病不是谁的过错,都是亲人,都是为孩子好,既然到了医院,就安心看病,多给孩子安慰、鼓励。

我在网上看到流传过这样一条消息,可以借鉴。这是一张国外警察局的宣传海报,提醒看护儿童的家长,不要用警察来吓唬孩子—“不听话让警察把你带走!”,而是要告诉宝宝,警察叔叔阿姨是我们的朋友,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人,在遇到任何危险的时候都要寻求他们的帮助与保护。很多关爱孩子的人们在传播着这种正能量。

我觉得这样的友情提示一样适用于医院,提醒家人们不要用医生、护士来吓唬孩子—“再不听话让医生(护士)给你打针!”恐怕很多家长都这样说过吧。小朋友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医生、护士太可怕了,躲都来不及呢,别说配合检查了。

试想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能够耐心、温和地告诉孩子,生病了是因为有细菌、病毒这样的坏人跑到了我们的身体里,在给我们捣乱,让宝宝难受、不舒服。医生、护士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会帮助我们抓住坏人,把坏人赶跑,宝宝就不难受了,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了。宝宝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寻求医生的帮助和保护。孩子是最聪明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可能很多宝宝就不会再惧怕医生,可以放心地配合检查、治疗。疾病面前医生、护士和患者确实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加朋友,共同配合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的目标都是战胜疾病、守护健康。

另外,在看诊时大人们要注意:

由一位家长主诉:最好由一位熟悉孩子饮食起居的家长来主诉,没有说到的情况其他人补充,一位说完了另一位再说。描述病情要具体

家长在述说病情时,要先把孩子最主要的症状和异常表现告诉大夫,比如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等,还要说出这些症状出现了多长时间,尽量说准确,叙述要具体,避免含糊其辞,如:发烧好几天了,一直烧,总是反复;咳嗽好长时间了。要说哪一天开始发烧的,烧了几天,每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哪天到哪天不烧了,哪一天又开始烧直到现在是几天;咳嗽多久了,一周、两周、一个月、三个月,都要用具体时间来表达。这些情况妈妈们要心中有数,等待看诊时是最好的做功课时间。除去介绍主要症状外,还要说明一下孩子的一般状况,即食欲如何、精神怎样、大小便是否正常、睡眠如何,这样有利于大夫判断孩子的整体情况。出示以前看病的相关资料

有些家长已经带孩子看过病,做过什么检查,结果如何,最好把所检查的心电图、胸片结果,验血、尿、便的结果拿给大夫看,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的不必要的检查。有时只凭外院的检查结果,大夫就能做出诊断,省去很多麻烦;在院外用过什么药也要说清楚,通过这些,医生可以判断药物的效果,作为处方的重要参考资料。特别是有药物过敏史,一定要告诉医生,免得造成不良后果。告知孩子出生时的情况

儿科不同于其他科,还要向医生说明孩子出生前后的情况,比如是否顺产,出生后有无窒息,是否早产,生下来体重多少,不少疾病的诊断需要这些方面的资料。对一些遗传病,医生不仅会询问孩子的情况,还会询问父母及家族其他成员的健康状况,以便追寻遗传的来源。孩子哭闹没关系

儿科医生不怕孩子哭,有时在听诊检查时还希望孩子哭,这样在他深呼吸时,听肺内的啰音更清楚,不哭反而听不清。一哭就会张大嘴,便于医生看见口腔内的器官,如舌苔、咽喉、扁桃腺等。进诊室前的准备

在进诊室以前最好让宝宝排尿1次,免得检查时尿大夫一身,双方都很尴尬。去医院前带好水瓶、奶瓶、纸尿裤及卫生纸、湿纸巾,准备一个空塑料袋,可将用过的纸尿裤、卫生纸装起来。可以带点儿吃的,大孩子带几本图画书,以备候诊时解闷。如果孩子腹泻,事先带一点大便采样;如果孩子需要查尿,事先带一小瓶尿样,这样在化验时省得临时来不及。家长和孩子一起与医生配合

医生检查孩子病情时,要把孩子的脸朝向医生,因为孩子的面色、表情对诊断都有帮助。冬季孩子穿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解起来很费事,当向医生叙述病情时就应着手解扣子,这样能节省时间。当医生听诊时,要帮孩子转动身体,听正面及背面胸部。当医生摸肚子时,宝宝可以坐或仰在妈妈腿上,与医生配合好。特别是医生看嗓子时,小一点儿的宝宝应当由妈妈抱紧,把孩子的两腿夹在大人两腿之间,一只手按着孩子的双手,另一只手扶住孩子的头部,也可以一个人扶住手,另一个人扶住头,免得孩子乱动,致使医生看不清咽部。第二章孩子经常生病,是抵抗力差吗?

咳嗽,发烧,扁桃腺化脓,拉肚子……似乎没听说过谁家的孩子从来不生病,只是频繁与否的区别。

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呢,是免疫力差吗?有没有什么药可以提高免疫力,让孩子吃了就不生病了?究竟什么是免疫力,经常生病到底是不是免疫力低下?怎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呢?免疫力是保护人体的“国防军”

我们平时所说的抵抗力,医学上称为免疫力。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免疫系统功能,是人体自身防止疾病的防御系统,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等)、组织、器官(如胸腺、脾脏等)及免疫分子(如补体、抗体等)组成的,它们好像人体的“国防军”一样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身体。正常情况下,“国防军的各个兵种、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对抗病原微生物之类的“非法入侵者”,这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工作。

我们通常说的抵抗力就是指的这个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就是“国防军”工作的状况。它们的工作能力对人体这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国防军”出了问题,人体在疾病面前就丧失了抵御的能力,那可是十分危险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常规部队”即非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系统等。“特种部队”即特异性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常规部队”可以对付各种外来的“敌人”,对于各种病原微生物一概有效;而“特种部队”是有区别、有目标地对待“敌人”的。每一类部队都有自己的一道道防线,防御“敌人”的入侵,保护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国防军”是如何一层层保护人体的。NO.1:皮肤、黏膜——“常规部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黏膜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这一道防线上,时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敌人”来侵犯。皮肤、黏膜包括呼吸道(鼻、气管)消化道(肠道)上经常附着大量细菌及病毒,区区弹丸之地,就可以有无数。当它们落在清洁的皮肤、黏膜上都会被杀死。因为这道前沿阵地上有着自己的战士,一天二十四小时阻击各种来侵犯的敌人,比如:汗腺、皮脂及“化学兵”黏液。黏膜可以分泌各种化学杀菌剂溶菌酶,把病菌溶解消灭。鼻黏膜、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把气流中的灰尘、病菌、病毒粘住,呼吸道黏膜表面的细胞有许多极细的纤毛,这些纤毛日夜不停地有规律地摆动,好像扫帚一样,默默地把粘住的灰尘、病菌、病毒向外清扫,通过咳嗽、喷嚏排出体外。所以,当孩子偶尔打喷嚏、咳嗽几声时,妈妈暂时不用太担心,这是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在工作,我们的“常规部队”发现了入侵的“敌人”,正在努力地把它们消灭掉。NO.2:淋巴系统——“常规部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

当第一道防线没能有效阻止外来“敌人”的侵入,或者“敌人”太狡猾躲过了第一道防线时,就进入了第二道防线—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一个强大的防御机构,应该算“常规部队”第二道防线的一个重要单位。从口咽部开始,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入口,长期的进化使其成为防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关口。其中扁桃体、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这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扁桃腺和腺样体是引起宝宝生病的最常见的两个部位。NO.3:血液——“常规部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还有第三道防线

当病菌来袭立即投入战斗,同时在骨髓里加紧培训新兵,一旦有敌人侵入,免疫细胞就使它的数目增加好几倍,这就是有炎症时白血球增高的原因。白细胞日夜不停地在全身各处游走,哪里有“敌人”入侵,就在哪里战斗。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随时改变自己的形状游向“敌人”,把它围住,直到把它们吞没。白细胞里含有好几种蛋白质分解酶,可以把包围的“敌人”分解杀灭。如果“敌人”在血管外的组织里,中性白细胞还可以借助变形,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血管外的组织里去吞噬。NO.1:体液免疫——“特种部队”(特异性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敌人”侵入后,人体为了抵抗它,由淋巴细胞转化的浆细胞,能够产生一种专门对抗它的物质,医学上叫“抗体”。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随着病情的进展,抗体逐渐增多,最后战胜“敌人”。

病好了,可是这种专门的抗体却永远保存在人的身体里,并且可以使孩子终生免疫。这种依靠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抵抗某种疾病的办法,现代医学称为体液免疫。但是,病毒是比细菌更小的微生物,它能侵入细胞,这样在细胞外的血液中流动的抗体就无法对付它。对付这种敌人就要依靠一种不依赖抗体的第二道特殊防线。NO.2:细胞免疫——“特种部队”(特异性免疫系统)第二道防线

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使它发生致敏,这样它就获得了一种对抗原产生反应的潜在能力。当孩子再次受到同一抗原刺激时,被致敏的淋巴细胞就会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从而杀死病毒。其中有一些可以使原有的吞噬细胞数目增多,从而增强吞噬能力,同时还能使细胞内加速产生杀毒物质,进而消灭侵入的“敌人”,这就是细胞免疫。流鼻涕不一定是坏事儿

知道了免疫力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国防军”,下面来了解一下这支强大部队的前沿阵地。

通常鼻腔中的微小纤毛可以说是呼吸系统的最前沿。每一次吸气的同时,都会有很多“敌人”混在空气中,想要进入我们的身体。空气污染问题、雾霾以及PM2.5等问题,使得我们呼吸的空气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但仍然有很多“敌人”是可以被前沿部队拒之门外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鼻涕,可以把灰尘、病菌、微生物包裹起来,鼻腔中的纤毛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在呼气的帮助下向外清扫。当“敌人”越来越多时,鼻黏膜的分泌物就会增多,鼻涕也就越来越多。一次中等强度的喷嚏能把成千上万的病毒从身体里赶出去。

适时的主动清理鼻腔可以起到帮助消灭“敌人”的作用。比如每次回到家时,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第一时间洗手的同时,可以养成清洗鼻腔的好习惯。大人或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用洗干净的双手,捧着清水用鼻子轻轻吸水,然后擤出。小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用棉签蘸满清水轻轻擦拭鼻腔,达到清洗的目的。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清洗,过于频繁的清洗会适得其反,起到帮助“敌人”的作用。门诊时会见到一些小朋友,鼻腔里干干净净、非常光滑,却还总是会鼻子痒、揉鼻子。一问才知,孩子和妈妈都热衷于清理鼻腔,鼻子里只要有一点儿鼻涕,孩子就会觉得不舒服,想方设法也要把鼻涕弄出来。

有些妈妈认为有鼻涕就是鼻炎了,帮助孩子每天用洗鼻器清理。时间久了,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频繁的清理使得正常的鼻黏膜和纤毛遭到破坏,大大降低了自身原有的防御能力。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像我们要防止小区门口的小商小贩、发小广告的人进入小区,但在把他们“请”走的同时,连我们自己看门的人员和保安也一起“请”走了。这样小区的大门就没有人看管了,形同虚设,再有不怀好意的人就可以长驱直入了,这在无形中就帮助了坏人。

因此,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向妈妈们解释这个道理,告诉她们孩子有点儿鼻涕不要紧,偶尔打个喷嚏、咳嗽几声也不要太紧张了,这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是免疫系统在防御外来的“敌人”,我们可不要帮倒忙哟。扁桃体、腺样体要不要摘除

了解了呼吸系统的最前沿,我们再接着往下看。人的咽部像一个拱形门,这是由两个拱形结构组成的,一个叫舌腭弓,另一个叫咽腭弓,分别跨在两侧,形成两个窝,叫扁桃体窝,扁桃体就分别长在两个窝里。它们是一对扁平的椭圆形腺体,表面有许多凹陷进去的小窝,称为扁桃体陷窝。正常时分泌少量黏液,里面含有白血球及吞噬细胞,一旦有细菌、病毒从这里经过,就被吸附在上面,然后被吞噬消化掉。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扁桃体的作用,它是免疫器官。从摘除的扁桃体中可以提炼出转移因子,能制成增强免疫功能的良药。

当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时,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会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还会布满一层脓苔。扁桃体发炎多数情况下会伴有全身症状,比如发高烧、寒战、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呕吐等。

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就会变成慢性病灶,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到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造成呼吸困难。特别是晚上睡着以后,因为舌头也松弛后倒,致使鼾声如雷,天长日久孩子会因慢性缺氧而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影响智力发育。

还一种情况,扁桃体经常发炎,组织增生肥厚,时常伴有腺体的增大。腺样体是生长在鼻咽部的一组淋巴组织,所以又称鼻咽扁桃体。因为生长在鼻腔后部、咽顶部,一般从外面是看不到的。腺样体只在生长旺盛时随年龄增长,10岁以后便逐渐萎缩,至成年就消失了。

如果孩子的腺样体增生肥大,甚至堵塞后鼻孔,就会影响呼吸,有时还会阻塞耳咽管,影响咽部与中耳的通气,使听力受影响。

典型腺样体增生的宝宝主要表现是:呼吸障碍。孩子平时会张口呼吸,睡觉时打鼾,白天活动量大时感到呼吸急促。容易感冒,经常流黏性或脓性鼻涕。大一点儿的孩子还会表现为语言不清,鼻音很重。因为鼻塞而食欲不振,吃饭时囫囵吞枣或每顿饭吃饭时间很长,造成消化不良。肥大的腺样体有时还会阻塞耳咽管,影响咽部与中耳的通气,一旦患中耳炎,严重的会影响听力,造成听力下降。由于经常鼻塞被迫用口呼吸,严重的宝宝会出现“腺样体增殖面容”。表现为张口呼吸,鼻根下陷,鼻翼萎缩,嘴唇增厚,鼻唇沟变浅,上唇短而外翻,上门齿暴露突出,面容呆笨,无表情。呼吸困难还可导致漏斗胸或鸡胸。

扁桃体演变成慢性病灶、腺样体肥大增生的根治方法都是手术切除。因为它们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防御功能,“国防军”的这两个部队丧失了战斗力,不仅不能起到保障孩子健康的作用,反而经常和“敌人”一起捣乱,使孩子频繁生病。

但是,手术切除与否及时机应该由医生根据孩子的身体条件决定。病情较轻的宝宝争取积极治疗,大部分炎症消散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扁桃体、腺样体可以逐渐萎缩,就不需做手术治疗了,宝宝也可以免受这一刀之痛。所以,在疾病的初期我们要先想办法挽救它,毕竟它们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国防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宝宝3~10岁时扁桃体最大,腺样体生长旺盛,如果可以控制住反复发炎,10岁以后都会逐渐萎缩。

另外,手术切除以后也不是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由于失去了一对免疫器官,细菌病毒可进一步侵犯鼻咽部,一些切除了扁桃腺、腺样体的小朋友还会经常得咽炎、鼻炎。所以,最理想的还是保留。要想做到这一点,我的经验是,配合中药消炎、消肿,防止炎症复发,通常情况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很多小朋友都因此免了这一刀。另外,要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天气晴好时多参加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