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教学技能及其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0:00:28

点击下载

作者:吴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教育现代教学技能及其应用

高等教育现代教学技能及其应用试读:

前言

随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教育的重要性空前凸显,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今人们已将教师职业视为一种具有双专业性的特殊职业,强调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批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新生力量。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高等教育。青年教师是未来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高校要努力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一所学校师资队伍的后劲和发展水平。

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的基础。新入职的大学教师共同面临的任务首先就是教学,需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育者、从学生到教师这些角色的转换。在此过程中,要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关键特征。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都解决好,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目前,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前培训来说,既缺少专门的培训院校,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更缺少介绍教育和教学技能的书籍。

为使广大高校教师能够获得“如何教”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组织相关教育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包括5个部分的内容,即基础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多种媒体应用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教学提高技能。

基础教学技能与教学设计技能部分讲述的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是高校本科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课堂这一舞台向学生“言传身教”,展示自己的学识和风采,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课堂教学媒体的设计,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观念。多种媒体应用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部分讲述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提高技能部分讲述的是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未来教育研究,旨在提升人的素养。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新知识,从而构建未来教育的立体化新模式。

本书从教学理念的提出到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后到教学技能的提高,向读者进行了全方位且较为细致的讲述。本着从实际应用出发的原则,书中采用了大量教学案例。为了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在书中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都创设了恰当的问题情境,而且还在每一个问题情境中设置了若干个问题,更有利于广大读者学以致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第一部分 基础教学技能

第一单元 基本教学技能

第二单元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三单元 媒体资源利用技能第一单元 基本教学技能

内容摘要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的一项本领,体现了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基本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和演示技能。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环节一 教学技能概述

问题情境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问题 什么是教学技能,为什么要掌握教学技能?作为教师的你如果希望教师成为像医生、律师、会计一样的专门职业,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而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则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学习内容

教师职业面临3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第三个问题“怎样教”就是关于教师教育和教学技能的问题。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1. 教学技能的概念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基础之上的。熟练的教学技能可以把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基本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方式。

2. 教学技能的特征

教学技能作为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

① 综合性:教学技能从结构上看是教与学技能的综合体现。

② 内隐性:在大多数教学活动中,教学技能是通过内部心理活动的智慧技能和自我调控技能来实现的。

③ 智能性:教学技能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具有智能性。

④ 多样性:教学技能是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升华,是个体经验和群体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⑤ 练习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技能是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逐步形成和培养出来的。

3. 教学技能的分类

教学技能的分类在教师专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只有对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才有可能使教师专业的发展更具有针对性。从类型来看,它是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有效结合。动作技能包含教师的口语表达、书写、体态和操作等技能,具有可测量的外显性的一面。智慧技能有教学设计技能、教材整合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和教学评价技能等。

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将教学技能分为五大类: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媒体使用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其中课堂教学技能又分为导入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等基本技能。

4. 教学技能研究的意义

教学技能是教师素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业务素养。21世纪,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同医生、律师一样增强专业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套严谨的、专业的知识并进行训练。环节二 教学语言技能

问题情境 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用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科书中的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说明的行为方式。问题一 什么是教学语言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语言载体表达教学内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技能。

学习内容一

在各种教学技能中,教学语言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

1. 教学语言技能的含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用来阐明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以完成教学任务所运用的语言就叫作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课堂口语、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课堂口语是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

2. 应用教学语言技能的要求

应用教学语言技能的要求如下。

① 教学语言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技能。

② 教学语言要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教学过程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过程,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学环境应该是愉快和谐、启迪智慧、积极紧张三者的统一。而这正是由教师提供的,是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的。

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思维的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教师关心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我们一开始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可以看到和可以观察到的东西,然后逐渐转到解释那些跟用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有联系的概念。接着,我们转向深入地分析教科书的课文;确定逻辑顺序,找出因果联系、质的联系。”他发现,“备课和对教材的教学论加工首先是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修养的统一”。这就生动地说明,教师教学语言技能的提高与其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是辩证统一的。

3. 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

教学语言技能由基本语言技能和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因素构成。(1)基本语言技能

这是在社会交际中人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诸要素。

① 语音和吐字。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有了语音这一载体,表达信息的符号——语言才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和被感知。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对语音的基本要求是规范,即要用普通话来讲话。方言是交流的一大障碍,如有位教师对“多”和“独”的发音区别不开,因此在讲“多幕剧”和“独幕剧”的区别时,这位教师若不借助板书,学生就很难听清楚。与语音相关的还有吐字问题,人们用“嘴里像含个热饺子”来形容吐字不清。造成吐字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发音器官在发出相应的字音时动作不到位。对于这种问题,只要有意识地矫正,并且经常练习,养成习惯,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② 音量和语速。音量表示声音的大小,声音过小时让人听不清楚,声音过大则没有必要,而且使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音量应控制为在教室内安静的情况下最后一排也能听清楚。音量大小和气息控制有关。要达到一定的音量,就要注意深呼吸,要注意有控制地用气。注意音量的保持,避免学生听得清前半句而听不清后半句。要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语速是指一个人讲话的速度。耳朵有一定的承受力,超载就会听不清。语速以每分钟200~250字为宜(播音员为每分钟350字)。

③ 语调和节奏。语调一般指的是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合适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它和语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每个字音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句中和句间停顿的时间长短不一,这种不一就形成了一种节奏。教师如果善于调节音调的徐疾变化,形成和谐的节奏,同样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

④ 词汇。没有词就没有语言。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词汇量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于口头表达中,才能具有一定的口语技能。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为:一是规范,要用普通话的词汇进行交流,而方言有很大的障碍;二是准确,表达一个意思和客观事物时要用恰当的词语,不走样;三是生动,注意用词的形象性、可感性,注意用词的感情色彩,应能启发想象、联想,激发人的感情。

⑤ 语法。要注意符合语法规范,否则让人听不懂或费解,同时还要注意合乎逻辑规范。(2)特殊语言技能

特殊语言技能是在特定的交流中形成的语言技能。教师的课堂口语技能是在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是要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口语技能。教师在培养口语技能的科学性、艺术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 准确。确切地表述概念、原理、定律等,而不是错误地或含混不清地表述。

② 规范。虽然是口头语言,也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如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楚,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叙述事理要符合逻辑。

③ 言简意赅。语言表达明白简练。所谓明白,即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确地知道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教师本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是不能表达明白的。所谓简练,即语言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而那种毫无目的、毫无选择的旁征博引,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绘声绘色,学生却抓不住教学的中心,效果很差。

④ 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也就是说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运用学生所熟知的生动事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不管是概念也好,原理及定理也好,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有些含有深奥的哲理,这就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如果运用恰当的典故、生动的比喻、形象的事例,既可增加教师授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⑤ 语言要有节奏感。这是教师运用语言的技巧问题。所谓节奏感是指教师讲课的声调要有高低,节奏要讲究快慢,即讲话不能总是一个声调、一个速度,声音要有停顿,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该快则快,该停则停。

4. 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① 学科性。教学语言是学科语言,因此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专业术语是学科范围内师生的共同语言,不用这些术语不仅不利于交流,而且往往不严谨,甚至可能出现错误。学科性还要求教师运用本学科的教学术语进行教学。教学术语用于表示特定的意义,是教学中的共同语,如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析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在教学中不注意运用教学术语,同样会造成混乱。

② 科学性。指用词一要准确;二要合乎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合乎逻辑。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教学中第一位的要求,如线段就不是直线,无色就不是白色。(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① 教育性。教师职业本身就使其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由于民族传统心理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尊师心理)。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年级越低,这种影响越大。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注意教学语言的教育性。

教学语言的教育性还表现在组织教学中。运用尊重、鼓励、爱护学生的语言对密切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意识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学语言的教育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行一致,教师应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思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教学语言的教育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② 针对性。下面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来研究。

内容:必须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能够理解的,与学生的思想感情相通,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不可和学生的兴趣、需要相悖。

表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生动活泼。那种“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以及故弄玄虚、重复啰唆、平淡紊乱的语言是不可取的。

为了加强口语的针对性,教师要加强业务修养和语言修养,掌握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选择和组织自己的课堂语言。(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① 简明性。指语言不多但一听就明白,就表达内容来说一定要经过提炼和认真组织,所用词语一定要经过认真推敲,句式要经过严格选择。简明的语言也包括留有余地,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② 启发性。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分析、归纳、演绎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要饱含感情;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要能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是逻辑性极强的语言。问题二 教师应当如何运用语言技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很多时候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听起来豁然开朗、感悟颇深。教师应当知道如何把握语言的运用,什么时候应该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情感立场,什么时候应该客观分析问题而不带主观色彩。

学习内容二

对于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双重任务的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技巧,更有利于其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应该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高度的激励性,以达到教育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对教学语言技能的理解

加里宁曾做过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清澈、敏锐、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一刻不停地盯视着他。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人受到这样严密的监督,也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对年轻人的心灵加以如此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注意教学语言的教育作用。

2. 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技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教育性。语言的表现形式应优美,蕴含思想、情感,要保持语言的纯洁性;语言表达要注意事物的两面性,避免使问题绝对化;教师的讲解要实事求是,不要讲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以免造成学生误解。

② 学科性。正确使用本专业的学科术语进行教学;正确处理通俗语言和学科术语的关系,培养学生使用学科术语的习惯。

③ 科学性。教学观点正确,无歧义;用语准确,符合逻辑;教学比喻要恰当,避免拟人化。

④ 简明性。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教学语言的表达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探索时间;教学内容合理简化;使用简短句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⑤ 启发性。美丽的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作用,使用恰当的语言节奏、语调、情感可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都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⑥ 可接受性。适当把握语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快慢,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语言和情感讲解内容,让学生在舒适的状态下自然地倾听,提高接受程度。

3. 教学语言技能的评价

教师们可以按照表1-1中所列的评价内容对自己的语言技能进行打分。表1-1 教学语言技能评价表

如果自我评价分数在0.7分以上,可以直接转向下一环节“教态变化技能”的学习内容;如果分数在0.5分以下,则需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在教学语言使用方面的能力。

4. 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出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就形成了课堂口语的特殊结构。课堂口语的3个要素(阶段)为引入、介入和评核。(1)引入

教师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好心理准备,具体来说又有若干细节。

① 界限标志:指明一个新话题或新要求的开始。

② 点题、集中:指明新话题或新要求的目的。

③ 指名:指定学生作答。(2)介入

教师用不同方式鼓励、诱发、提示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或正确执行教师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① 提示:为使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教师提供线索,提供知识,提示行为的依据。

② 重复:重复学生的回答,目的是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以做出相应的判断。

③ 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提出问题,以引发思考,得出正确的回答。(3)评核

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在“评核”这个要素中又有以下若干细节。

① 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评论。

② 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以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

③ 更正:学生的答案依然不正确,教师予以分析、更正,并给出正确答案。

④ 追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不完全正确或完全正确)继续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⑤ 扩展、延伸:在已经得到正确回答的基础上,联系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广泛。环节三 教态变化技能

问题情境 教态变化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减轻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而用变换信息的传递方式或教学活动的形式来改变对学生的刺激的教学行为。有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均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问题一 教师应当如何运用教态变化技能传达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接受信息具有哪些强化作用,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习内容一

社会心理学认为,几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作为沟通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体态语言有效地开辟了师生信息交流的第二渠道。

1. 教态变化的概念

教态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声音、使用的手势和身体的运动等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教师教学热情及感染力的具体表现。教态变化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实现,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在深得教材精髓的前提下,可以借助面部表情、手臂活动等教学辅助方式,活灵活现地外化教材的主题、情感、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教材并发展思维。

需要指出的是,刺激的变化并非绝对的刺激等级的变化和增强学生的惊觉反应。有充分的生理证据证明,刺激变化对学生所产生的激发作用主要是获得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才更喜欢向你学习。

2. 教态变化的作用(1)教育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非语言和外加语言提示是教师教学活动生动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的生动活泼基本上是由于不断变换对学生的刺激方式,不断引起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形成的。有些课堂之所以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授课教师使用的语言呆板,很少有身体运动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缺乏手势的协助等。(2)激励作用

教师除了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外,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非语言的提示与我们的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情感,并强化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外加的语言提示是指音质和音调的变化,以及使用“哼”“嗯”“啊”等语气助词。它同样传递着情绪和情感,并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的语言内容。例如,对于“你是好学生”这句话,加上不同的语气助词时,意义和情感是完全不同的。(3)启发作用

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的重要特点是模拟性和象征性,它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动作和感情,通过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它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4)强化作用

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视听两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增大了学生接收的信息量。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了人类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接收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5)教学控制作用

通过教态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调控。学生的表情、眼神、坐姿、手势等都会随时给教师发出真实可靠的反馈信号。例如,当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承受力时,学生会下意识地发出皱眉等信号;当教师讲授的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时,学生会发出点头和微笑等信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节教学进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自觉运用体态语言来加强对课堂秩序的控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中止讲课、眼神暗示、边讲边走到学生座位旁巡视等方式达到加强课堂秩序的目的。(6)信息传递作用

教态变化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优秀的教师不但善于言传,而且善于身教,将语言交流与非语言的教态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合使用。另外,可以利用提问、微笑、锐利的目光和善意的勉励,使不专心的学生感到无法开小差,从而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教师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均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作用和感染力。积极的体态信号会引起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精神焕发、目光亲切、洒脱自然,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二 运用教态变化技能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变化的类型,那么教师可以使用哪些类型的教态,在应用不同类型的教态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学习内容二

教师运用教态变化技能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变化的类型,注意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传递教学信息,另外还要合理适度。

1. 教态变化的类型(1)身姿变化

教师的身姿是指教师在教室里身体位置的移动和身体的局部动作。教师适时适度地在教室中走动,不但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课堂变得有生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密切师生关系。但是要注意,教师在课堂上走动不要过于频繁,以免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身姿变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是手势,手势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做出某种手势的目的要明确,不要带有随意性,手势的变化不要过多、过于琐碎,要适度、自然大方。反之,生硬造作的手势,如挠头皮、挖鼻孔、敲桌子等不仅不能给人以美感,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2)表情变化

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不但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开启学生的智力有重要作用。教师上课时面带微笑、具有感染力的表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同样的情感并延伸至热爱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3)眼神变化

教师在教学时要密切注视学生的眼睛,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睛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课时如果不面对全班学生,与学生没有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学生就不愿意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信息,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发现他们对教学的反应。(4)停顿变化

停顿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讲话时不能总是一个声调、一个速度,声音要有停顿,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该快则快,该慢/停则慢/停。停顿的目的是给学生回味、思考的时间,造成一种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相结合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时刻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

2. 教态变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

教师应用教态变化应当是有目的的行为,教师应当明确教态变化的目的是使教学变得活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明确性原则

教师运用教态变化时必须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3)适度性原则

教态变化的运用要适当,避免过分夸张和脱离教学内容。

3. 教态变化技能的评价

作为一名能够使学生感觉亲近且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师,你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教态是否得体。看看表1-2中的指标,给自己和同事打个分吧。表1-2 教态变化技能评价表

4. 教态变化技能训练

如果你是一名不善于表达的教师,如何才能够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配合你的语言讲解,如何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呢?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① 需要做的是沉着、稳重。教师的姿态要沉着、稳重、自然大方,使学生敬而不畏,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越听越爱听。要注意既不要待在一个位置上用一种机械的姿势讲课,也不要在讲台上频繁地来回走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② 使用眼睛环视全班学生。教师的视线要注视全班学生,既不能只面对课本、教案,也不能只面对黑板。教师的视线要尽量环顾班内的每一位学生,通过目光与学生交流信息,得到反馈。

③ 使自己情绪饱满、自然。教师的情绪要乐观、饱满,笑而不露,发自内心并自然流露。教师要用乐观、饱满的情绪去调剂学生听课的情绪,以减轻学生听课的疲劳。环节四 板书技能

问题情境 好的板书如同一幅隽秀的画卷,是教师的智慧结晶,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是本节课的灵魂所在。上学的时候你有没有被一位教师漂亮潇洒的板书所折服呢?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涌现不仅没有使板书退出教学课堂,反而更加彰显出板书不可替代的特点与优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使用的今天,教学板书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问题一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并且板书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你在上课时喜欢写板书吗?你可知道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

学习内容一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明确指出:“能否写一笔规范的好字,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信。”板书技能作为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1. 板书的含义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一大优势。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3种形式:板书、板演和板画。板书是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授课内容的主要标题。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是理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效果一般要优于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在美术、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经常用到。

2. 板书的作用

设计良好的板书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 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课堂上每位教师所讲授的知识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仅靠教师口述,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板书则是教材的高度浓缩,可以将本节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在黑板上清晰地反映出来,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② 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对难点的突破。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的精华加以提炼,并以板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关键之处使用圈点或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等方式加以强调。用书面语言再现事物本质,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帮助学生记忆。

③ 有利于强化直观形象。板书是通过视觉感官来传递信息的,比口头讲授更富有直观性。教师讲解时配合适当的文字、符号、线条等板书形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原理、定理和公式。

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优秀的教师都具备深厚的板书功底,能够运用形式优美的板书勾画教学内容的轮廓,生动地表达某一问题。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使学生终身难忘。

⑤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板书能够极大地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维的严谨程度。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书写正确、格式规范、形式优美的板书有助于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问题二 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那么,板书有哪些类型?它的构成要素又有哪些呢?

学习内容二

板书的种类很多,选择最佳的板书形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1. 板书的类型

板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节课采用哪种板书形式,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特点,其次还要考虑教学目的,比如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也是决定板书形式的因素。一般来说,教学板书可以分为基本板书和辅助板书。基本板书也叫作主板书,用于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及结构形式。基本板书是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辅助板书也叫副板书。辅助板书是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解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符号等,随机在黑板右侧写下的板书。教学板书依据具体表现形式分为词语式、提纲式、结构造型式以及表图示意式等类型。

2. 对板书的基本要求

对板书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 计划性。教师在上课前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板书内容,规划板书格式及布局。

② 简洁性。板书语言是教学内容的提炼,应当精练、概括,恰当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尤其是突出重点、难点。板书过多,则会影响讲解和分析,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板书必须言简意赅、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使学生产生联想,将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③ 科学性。板书一定要体现科学性,对于教学内容中的相关概念、原理要表达得恰当,所用公式、符号准确无误;书写标准简化字,不出现错字、别字及漏字现象;字号大小适中,图形、表格要保持线条整齐、位置适当、格式规范。

④ 条理性。板书必须脉络清晰、层次明了,各层次标号一致,同层次内容排列整齐。

⑤ 启发性。教师在板书设计上要做到形式优美、风格独特,给学生思考和遐想的空间,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

⑥ 适时性。板书内容的呈现时机要有讲究,既不能过早也不要过晚。一般板书要与讲解相结合:先写后讲适合于需要学生对某一事物有一个概括性了解的内容,之后再进行细节讲授;先讲后写适合于利用板书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要点,归纳总结,强化所学知识;边讲边写适合于图示、表格等内容。

⑦ 艺术性。板书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完整统一,要求内容完善、语言精练、构图美观、字体俊秀。教师的演算步骤、书写习惯、制图技巧、板书风格、习惯动作等都对学生有示范作用,优秀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带动并指引学生。

3. 板书技能的评价

表1-3是一个有关板书技能的自我评价表,大家可以对照相应内容进行自我评测。表1-3 板书技能自我评价表

4. 板书技能训练

训练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运用常见的板书类型,进行规范的板书设计。

训练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 知识准备。首先了解有关板书的基本知识,例如教学板书的作用有哪些,教学板书有哪些基本形式,如何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择板书形式,板书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运用板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② 提供示范。查找有关板书的典型实例,了解相同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哪些不同的板书形式,分析不恰当的板书形式,进一步掌握板书设计的类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③ 教学实践。选择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板书,要求为相同内容至少设计3种板书形式,并对设计的板书进行教学实践,步骤包括设计板书草稿、板书设计自评、板书设计他评、修改板书设计重新实践。环节五 讲解技能

问题情境 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用轻松简明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描述、分析各种现象或问题,讲述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为讲解。讲解又称讲授,它是指运用语言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从而充分剖析事实的外在条件和内在结论等要素,描述事实的内涵,揭示不同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领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和规律。问题一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某一事或物有条理、有逻辑地口头解说分析,让学生一听就很明白?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口才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什么是讲解技能?教师如何运用讲解技能来改善教学的效果呢?

学习内容一

讲解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技能之一,几乎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都有教师的讲解过程。教师运用讲解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 讲解技能的含义

讲解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讲解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行为方式。讲解技能是教师应具备的诸多教学技能中最基本、运用频率最高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技能。讲解技能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情感、传播思想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教学行为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进程,掌握教学进度,且具有信息传输密度高、知识面宽等特点。正面的、系统的讲解可使学生少走弯路。

讲解技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教学媒体的单一性——以语言为唯一媒体,二是信息传递的单向性——由教师传向学生。

2. 讲解技能的教学目的

讲解技能的教学目的指的是讲解技能的教学功能。从宏观上讲,讲解技能的目的与教学大纲的目标体系是一致的;从微观上讲,每节课的讲解目的与教学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讲解技能的教学目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授知识,解难释疑

运用讲解技能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准确、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理解并进一步掌握新知识。讲解的关键就在于使学生理解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段讲解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新知识传授的要点设计的,这些讲解都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为准则,经过认真筛选、科学组合和加工而成的,或是描述情境、解释说明,或是阐明道理、推导结论。(2)引导学生,启发思维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讲解区别于灌输的地方就在于它充分重视引导思维、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目标的实现。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设计讲解时要深钻教材,把握知识,同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课堂心态,努力使讲解的内容句句叩击学生的心扉,抓住学生的思维,以使教师的课堂讲解达到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渴望合拍、思维与学生的探寻心理沟通,在已知和未知之间为学生架通思维的桥梁。(3)传道育人,培养品质

德育目标与讲解内容是水乳交融的,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所以成功的讲解可以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讲解应以健康的审美情感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讲解应以正确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问题二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教学讲解技能并加以巧妙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应用讲解技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讲解技能有哪些类型呢?

学习内容二

讲解技能的类型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层次进行划分,一般分为解释式、描述式、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几种类型。

1. 解释式

解释式又称说明式、翻译式,通过讲解把未知和已知联系起来,因讲解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意义解释、结构/程序说明、翻译性解释和附加说明。

解释式一般适用于初级的、具体的、事件性的知识,而对于抽象的、复杂的知识,单用解释方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解释是经常、普遍运用的一种讲解方法。

2. 描述式

描述式又称叙述式、记述式。描述的对象是人、事和物,描述的内容是人、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和形象、结构、要素,描述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描述的事物、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和了解。描述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结构要素性描述。要注意揭示事物的结构层次关系和要素间的关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方法。

② 顺序性描述。按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等,但其时间顺序不能颠倒。此种描述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注意抓事物发展的关键点,而不是无重点、无要点、流水账似的叙述。

由于描述式讲解的内容主要是事物结构的变化过程,因此所描述的知识多是形象性的、具体的,也是初级的。描述可以提供大量的材料,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如联想、想象)的发展。但是,描述难以胜任抽象知识的传授,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或者说概念和理论思维)能力。描述式讲解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讲解方法。

3. 原理中心式

原理中心式讲解是以概念、规律、原理为中心内容的讲解,又可细分为概念中心式和规律中心式。原理中心式讲解是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因为概念、规律的教学是基础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4. 问题中心式

问题中心式讲解即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解。“问题”即未知,它从实际中来,以事实材料为背景。“解答”即由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关键是方法。有了有效的方法,也就有了“过河的船和桥”,“过河”就不再是空话。选择方法和具体解决问题都离不开知识,也离不开思维能力。问题可能是一道练习题、一篇作文、一道智力测验题,也可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总之,问题中心式讲解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处理得当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大有好处。当然,要取得好的效果还需把讲解技能与其他技能结合起来使用。问题三 讲解技能是教学的诸项技能中应用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讲解技能有哪些优缺点,可否与其他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学习内容三

讲解技能是教学的诸项技能中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其优点在于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简洁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 讲解技能的优点

讲解技能特别受到教师的偏爱,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常用不衰,这是因为讲解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有其独有的优点。

① 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只要教学语言技能掌握得好,教师就能灵活方便地运用讲解技能,操作简便,不需要其他教具。

② 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讲解,教师最容易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展示在学生面前,最容易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最容易实现对教学进程的控制,把握教学进度。

③ 信息传输量大,省时省力,高速高效。教师经精心组织可将大量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出来,减少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使学生高速高效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很愿意运用讲解技能。

④ 系统性强。教师可以把知识分成几部分,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概念、原理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完整的理论。

⑤ 重点突出,抗干扰性强。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教师可以反复强调、大量举例,帮助学生理解,从而避免了枝节问题的干扰。

2. 讲解技能的缺点

单纯使用讲解技能也有明显的缺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其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解时,学生处于单纯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长时间的讲解易使学生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主动地进行思维。

② 单纯讲解的信息通道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信息的保持率不高,记忆时间不长。

③ 单纯讲解不利于因材施教,因为在班级授课中,教师在讲解时只能照顾大多数,对于尖子生和差生照顾得不够。

④ 不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练习,而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只“听”不练,是无法形成技能的。特别是对于认知结构的建立来说,学生没有独立的思维活动的经验,是难以建立正确、良好的认知结构的。

⑤ 教学反馈不易掌握,反馈信息把握得不全面、不准确。尽管教师力图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反馈信息,但所获得的信息毕竟不全面、不准确。显然,单纯讲解不利于学生学习,长时间单纯地运用讲解技能会使课堂教学走入“满堂灌”的歧途。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高讲解的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同时运用提问、板书、演示、电教等多种技能,使这些技能与讲解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技能群,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 讲解技能的评价

既然讲解技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何才能够合理运用并检查自己的讲解是否恰当呢?请参考表1-4进行自我评价。表1-4 讲解技能评价表

4. 讲解技能训练(1)训练目的

能综合运用讲解技能和技巧完整讲解本专业某一节的教学知识。(2)训练要求

① 能够根据不同场合、情境恰当地选择讲解类型。

② 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恰当地组合使用基本的讲解方法。

③ 能够使用各种讲解方法编写教案。

④ 结合运用体态语言,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3)训练材料

① 一段讲解教学内容的视频。

②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应教学内容的影像资料或PPT图片设计。

③ 模拟学生问答的相关资料。(4)训练课时

训练课时为1学时。(5)训练内容与步骤

① 将学生分组,归类分析教师在不同场合的讲解方法,体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简要评价,加深对讲解方法使用的理解。

② 根据提供的教学影像材料或者选择具体的情境,选用适当的方法,组织教师模拟实地进行策略性讲解。

③ 提出建设性反馈意见。

④ 交流分享经验。环节六 演示技能

问题情境 现代教学媒体进入到教学领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控制柜,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促进教学活动。教学演示技能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也是提高现代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如何灵活地利用丰富的演示材料充实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演示技能呢?问题一 演示是较早出现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识事物从直接感知到抽象思维,再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规律。它是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能力的主要方面。教师如何运用演示技能,其意义和作用又是什么呢?

学习内容一

演示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实验以及现代教学媒体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演示有时在新知识讲解之前进行,有时在讲解之后进行,但多数是与讲解同步进行的。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演示对教学都有直观强化的作用。

1. 演示技能的概念

演示技能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含模型)演示、教具、自身操作活动或信息技术呈现教学信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但是,教师所进行的一系列演示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需要用自己的个性化演示技能理论引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用创造性劳动来形成独特的教学情境,呈现教学艺术,以此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要不断研究理论,使用演示技能形成更精彩的教学行为。

2. 演示技能的意义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手段,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降低掌握新知识尤其是抽象知识的难度。形成感性认识(或直接经验)是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主要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为载体,而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对有限的,对于很多新知识的理解是有困难的。为了保证教学的效率与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事必躬亲。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的手段,可以克服教学内容抽象、空洞、难以理解等缺点。人的思维发展过程是从形象到抽象,如年龄较小的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等特点,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来支持。

演示技能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媒体进入教学领域,为教学演示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材料,对改进教学方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 演示技能的作用

① 教学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

② 教学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理解抽象知识必需的感性材料,降低学习抽象知识的难度。

③ 教学演示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④ 教学演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减轻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二 由于演示有多种类型,运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演示技能有哪些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

学习内容二

演示的类型主要有实物、标本和模型演示,挂图演示,幻灯、投影演示,电影、电视、计算机演示,实验演示等几种。

1. 实物、标本和模型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实物、标本和模型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所反映的主要事物,了解其形态和结构的基本特征,获得对有关事物直接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的观察更有效,教师在恰当地使用演示技能的同时,还要用简洁的语言适时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所观察的内容。具体来说,对于这类演示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材料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恰当结合。教师把实物、标本、模型等展示给学生之后,不做讲解而只让学生自己观察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同样,在学生观察时,教师滔滔不绝地进行详尽的讲解,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也是不可取的。讲解与演示有机结合,讲解与学生的思维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教师演示的教学艺术。

② 实物演示与其他演示手段恰当结合。实物和标本所呈现出来的样貌有时在结构上不够清晰,影响学生清晰而准确的感知。为了深化学生的直观感觉,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凡是外部结构界线不清的以及内部结构和生理过程难以观察的事物都应配合挂图、板画、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演示手段,从而引导学生的观察向深入发展。

③ 对模型演示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一般可按标本的演示方法进行。但是,有时它的大小比例以及采用的颜色等与实物有所不同,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

④ 必要时进行重复演示和观察。在教授新的教学内容后,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必要时可再次演示,以便起到验证、巩固、检查、加深已获得的知识的作用。

2. 挂图演示

挂图是教学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但制作简单,而且使用灵活方便,不受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挂图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正规的印刷挂图,另一类是教师自制的简略图、设计图、结构图、分类图、表格图和象形图等。挂图是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具,在演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注意演示的及时性,把握好演示时间。挂图不能在课前就展示给学生,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前应把挂图背面朝外挂在挂图架或黑板上,需要时再挂在明显的位置让学生观察,使用完毕后再把它翻过去或取下来放回原处。这样,学生就不致被挂图分散注意力,观察时也会有一种新鲜感。

② 挂图、语言、文字有机结合。教师在演示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配以板书,使语言、图像、文字密切结合,发挥多种符号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为使这三者配合得既恰当又自然,教师应注意采用缩短挂图与板书间距离的办法,在图的旁边对应图中各部分的位置写板书。演示挂图时并不写板书,总结时再写板书,使板书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做到讲解、演示、板书有主有从,同时也充分发挥语言和挂图有机结合的作用。

③ 画略图或使用辅助图配合主图。挂图的大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图形比较复杂的时候,不管多大的挂图都难免有个别细小的部分不易被学生看清楚。例如,对于地图挂图中的某些地区,学生是不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