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4:01: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积田 温薇 主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试读: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理念也正在发生转变,货币时间价值观、风险管理观和资本运营观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围绕资本保值增值进行经营管理,把资本收益作为管理的核心,通过优化配置、资本流通、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来提高资本营运效益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对企业管理的贡献表明,其在企业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构建与市场紧密衔接的现代财务管理机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世界逐渐接轨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方面它在理念上突破了传统财务会计观念的束缚,吸收了当代管理科学、金融学、统计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它的许多具体方法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几乎是零距离。这些理论与方法是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总结提炼,如果运用于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就能解决实际问题。本书编写要旨就是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让读者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的知识,了解财务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最终,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本书在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管理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财务框架体系,结合现代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内容,具体介绍了有关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的具体理论与应用,并详细地阐述了财务分析、业绩评价及财务预算的方法。为了方便学习,本书还设计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使读者的感性认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增强,进而达到提高读者学习兴趣和增强其科研能力的目的。

本书由王积田和温薇负责大纲编写、内容设计及全书的统稿,具体的编写分工如下:王积田编写第一章、第四章、第七章,贾伊娜编写第二章,李琳编写第三章,温薇编写第五章、第十一章,谢丹编写第六章,王虹编写第八章,姜雪松编写第九章,张国富编写第十章,张惠惠编写第十二章,吕兵编写第十三章,丁佳俊编写各章案例及附录。参加本书编写的单位有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阳工学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吉林省辽源市财政局做了许多的支持工作,任玉菲、丁佳俊等研究生做了大量而繁重的资料搜集整理、文字校对和排版等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为方便读者学习和教师授课,本书提供配套的课件、教案、习题答案、模拟试卷等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2年7月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财务管理的含义及内容;熟悉财务管理的职能,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正确区分四个财务管理目标,掌握财务管理的环境及分类;掌握利率的含义、分类及其计算。【关键概念】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每股收益最大化(maximize earnings per share);股东财富最大化(shareholder wealth maximization);企业价值 最大化(enterprize value maximization);利率(interest rate)开篇案例国美电器集团股份纠纷

国美电器集团的第一大股东黄光裕于2009年1月18日起正式辞职,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总裁。国美电器在2010年8月5日起诉黄光裕,针对其于2008年1月至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行为寻求赔偿。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局。至此,作为大股东的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矛盾大白天下,这也意味着以陈晓为代表的国美电器董事会与大股东黄光裕方面正式决裂。黄光裕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近2%(2%为增持上限)的股份,而陈晓和贝恩资本方面的策略是:在股东大会前夕由贝恩进行债转股。债转股后,贝恩持股9.98%,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黄光裕持股则由原来的33.98%被摊薄至32.47%。贝恩合理利用规则,在债转股的时间点选择上既保证了债转股能够在股东大会前完成,获得对应的投票权,而又不给黄光裕留下在股东大会前增持的机会。最终国美电器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胜出。由黄光裕一方提出的五项决议案,除“即时撤销一般授权”这条获股东投票通过外,其余四项均被否决;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留任,而由陈晓一方提出的重选3名贝恩资本代表担任国美非执行董事的决议案悉数获得通过。(根据搜狐专题《国美争夺战逆转》整理而得,http://business.sohu.com/s2008/huangguangyu/)

请思考:1.在国美控股权争夺中,带给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启示有哪些?

2.财务经理的职责有哪些?

3.当所有者和经营者发生利益冲突时,该如何解决?第一节 财务管理基本概述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实物商品或服务的运动过程和资金的运动过程相结合的,资金运动不仅以资金循环的形式存在,而且伴随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因此资金运动也表现为一个周而复始的周转过程。可以说,从企业筹建、扩展、正常经营到终结清算,都有大量的财务问题,而解决这些财务问题就需要组织好财务活动,处理好财务关系。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财务活动,只有组织好财务活动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良好地运行。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一)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的核心是资金运动,资金的收支形成了各种财务活动。从建厂生产筹集资金和营运资金,销售后获得利润分红,企业的每一项资金运动都完成了它的一个运转周期。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推动资金做正常运动的是不同环节的各种收支活动,这些收支活动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具体地说,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筹资活动

筹集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是资金筹集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收支,即企业通过吸收投资人投入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资金的收入;企业偿还债权人的借款和利息、支付股东股利以及付出其他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

在筹资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战略发展的要求和投资规划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进行投资所需的足够资金;另一方面,要慎重选择筹资形式、筹资工具与筹资渠道,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自身价值。

2.资金的营运活动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如图1.1所示为工业企业资金营运活动图。首先,企业进行生产运作,采购原材料或商品,支付职工工资和相关费用;其次,企业把产成品售出并取得收入,收回资金;再次,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上述各方面都会产生企业资金的收支,即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这种为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图1.1 工业企业资金营运活动图

小提示

资金的营运活动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的投放活动,这也可以回到资产负债表的左半部分下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的管理叫流动资金的管理,也可称为营运资金的管理。详细内容参见第十章。

3.投资活动

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以获取利润,增大企业价值,也就是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的投资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既包括对外投资又包括对内投资,对外投资包括购买其他企业债券、股票等,对内投资包括购置各种资产、改善企业经营条件、扩大生产能力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购买内部所需各种资产或者购买各种证券,都需要支出资金,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的收支,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投资范围及规模,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确定最优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有效规避风险。

4.利润分配活动

利润分配的对象是股东和债权人,对股东分配股利(企业税后净利润),对债权人支付利息(企业税前净利润)。这里讲的利润分配主要是指对股东的分配。给股东分配多少,企业留存多少,这就是利润分配的范畴。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利润,也可能会因对外投资而分得利润,这表明企业有了资金的增值或取得了投资报酬。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以后,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及企业收益分配政策对利润进行分配。这种因利润分配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属于由利润分配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上述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但又有一定区别,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财务活动。对它们的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

小知识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税后利润通常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一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二是提取法定公积金;三是提取任意公积金;四是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二)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利润及其分配活动与企业上下左右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受资与投资关系,主要是企业与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关系。企业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履行出资义务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形成企业受资关系;同样地,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形成企业投资关系。(2)债务与债权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企业从银行、其他企业等借入资金,并按合同的规定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形成企业的债务关系;企业将其资金以提供借款、购买债券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形成企业的债权关系。(3)内部与外部关系,主要指企业与政府、供应商、客户等的外部关系和企业与内部各部门、职工等的内部关系。企业缴纳各种税款给政府、购买供货商的商品或服务、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服务,形成企业外部关系;企业与内部各单位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形成企业内部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五个方面:对未来时期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财务计划的职能;进行财务决策;编制财务预算;与企业财务目标进行比照,发现差异,寻找原因,实行财务措施进行财务控制;对财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奖励优秀的财务人员并列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1.财务规划和预测

财务规划和预测要以全局的角度,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对未来宏观、微观形势的预测,来建立企业财务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企业财务人员要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做出较为具体的预计和测算(预测可用资本);建立控制资本分配和使用体系,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确定企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制定修改规划,进行财务预测的程序。

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以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规划和预测要求为基础,运用专门的方式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是有关投资、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的决策。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职能的核心,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基础工作。财务决策主要包括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四个阶段。

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根据各种预测信息、各项财务决策确立的预算指标和编制的以货币表示预算结果一年以内的短期财务计划。财务预算是规划工作的终点,也是控制工作的起点,能有效地把规划和控制联系起来。企业在制定了财务目标、财务规划后,首先要在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预算体系,并根据各种预测信息和各项财务决策确立财务预算的指标和编制财务计划。预算体系的建立和财务预算的编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乃至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财务预算主要包括: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等。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就是对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进行追踪监督、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保证预算的实现。财务控制是执行财务预算的手段,在控制过程中,由于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及预算的执行都会最终以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对企业的资金运动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关系,发动和激励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的落实和执行,以使得企业的经营能高效运转,实现价值增值。同时,为保证对各部门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需要设计适当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以监控预算的执行,识别存在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化解或减少风险的危害。

5.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

财务分析主要是根据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评价和衡量企业、部门以及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合理实施企业决策的重要步骤。

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是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和发挥激励作用的依据和前提,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又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动力和保证。一般来说,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并包括非财务指标的完整的体系。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战略驱动因素,如客户关系、学习和成长能力、内部经营过程等。

三、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的原则也称理财原则,是指人们对筹资、投资、资金的营运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共同认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财务管理原则是理财活动规律性的行为规范,是对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从企业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反映着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

财务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人们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本书将对各种观点进行评析,究其本质,并将财务管理的原则综合为三类、共八条原则。(一)财务管理观念方面的原则

1.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即使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即货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会增加其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原则是指在进行财务管理(如投资决策、财务计量、企业股价等)时要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都要运用到货币时间价值原则;筹资决策中比较各种筹资方案的资本成本、分配决策中利润分配方案的制订和股利政策的选择,营业周期管理中应付账款付款期的管理、存货周转期的管理、应收账款周转期的管理等,都充分体现了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报酬是指企业或个人从事各项投资而获得的净收益,风险是获得报酬的不确定性。风险-报酬权衡原则是指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关系,追求较高报酬需要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企业希望获取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着巨大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在具体进行风险与报酬的权衡时,由于不同的财务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有的人偏好高风险高报酬项目,有的人偏好低风险低报酬项目,但每一个人都会要求风险和报酬相对等,不会去冒没有价值的无谓风险。此外,规避可避免风险的前提下,取得合理报酬的“分散化原则”,实际上是这一原则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3.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资源合理配置是指企业在组织和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应当比较和优化各种资金以保持其合理的结构和比例,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使资金运用达到最优,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资金的配置从筹资的角度看表现为资本结构,具体表现为负债资金和所有者权益资金的构成比例,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构成比例,以及内部各具体项目的构成比例;从投资或资金的使用角度看,企业的资金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资产,各形态资产之间应当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构成比例。

4.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企业是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决定了其具有多边关系的特点,它是由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关系组成的。利益关系协调原则要求综合考虑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及社会等不同的利益趋向,使股东权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能够共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营造一个内外和谐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有关利益集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二)财务管理环境方面的原则

1.信号传递原则

信号传递原则是指通过行动反映出的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信号传递原则要求公司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如公司决定大比例分配现金股利时,一般暗示着该公司业绩良好,有着充沛的现金,同时也暗示着公司目前及不远的将来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公司可能缺乏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信号传递原则需要根据公司的行为来判断他未来的收益状况,一个交易的进行能暗示出该交易物的价值,如公司的股票价格很高、营运很好,但是如果内部高管人员抛售本公司股票,那么,人们应根据信号判断是否购买该公司股票。

2.资本市场有效原则

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是指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的净现值就为零。公司作为从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的一方,不要企图通过筹资获取正的净现值(增加股东财富),应靠生产经营性投资增加股东财富。资本市场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又是企业行为的校正器。股价可以综合反映公司的业绩,弄虚作假、人为地改变会计方法对于企业价值的提高毫无用处。

示例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前提下,投资金融工具的净现值为零。以股票投资为例解释如下:

如果资本市场有效,则

而,股票的价格=股票投资现金流出现值

所以,

因为,

所以,(三)财务管理行为方面的原则

1.自利行为原则

自利行为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为。建立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参见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企业从事商业交易的目的是获利,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所在,但并不认为钱是最重要的,而是认为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所有参与财务交易者都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方案行动。

2.双方交易原则

双方交易原则是指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当一方遵循自利行为原则并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做出决策时,另一方也在按照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行动,并且对方和你一样聪明、勤奋、富有创造力。为此,你需要在决策时正确预见对方的反映。

小知识

双方交易原则建立的依据是商业交易至少有两方,交易是“零和博弈”,以及各方都是自利的。例如:当在买卖股票时,每一股交易的股票都有一个买者和卖者,买进的资产和卖出的资产是一样多。当股价上涨时,购买者会买进股票;当股价将下跌时,他们会卖出股票。正是因为人们对股价的不同预期导致在一开始就产生了股票的买方和卖方,买卖双方都按自利行为行事,但一个人的获利只能以另一个人的付出为基础,一方得到的与另一方失去的一样多,从总体上看双方收益之和等于零,故称“零和博弈”。

四、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标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行为导向。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人员工作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无法判断一项决策的优劣。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工作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就是假定在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时至今日,这种观点在实务界与理论界仍有较大影响。原因在于:①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②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③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存在一些较难以解决的问题:①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它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例如,今年获利500万元和明年获利500万元哪个更能符合企业生产实力?若不考虑时间价值,很难加以判断。②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或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如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万元,在同样获得利润20万元的情况下,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很难做出决策。③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如果两个企业同样投入资本500万元,本年获利100万元,一个企业获得的是现金,而另一个企业以应收账款入账,以应收账款入账很可能发生坏账损失。若不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很难做出判断。④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人才培养、未能履行社会责任等,背离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

这种观点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的投入资本联系起来,用每股收益(或权益资本净利率)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将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净利润与出资额或股份数(普通股)的对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每股收益这一指标来反映。每股收益是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回报的能力,能够说明企业的赢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赢利水平的差异,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一样,该指标仍然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每股收益风险,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可能会导致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背离。但如果每股收益时间和风险相同时,每股收益取得的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

3.股东财富最大化

所有者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承担着公司的全部风险,其投资目标是取得全部的资本收益,或者说,股东对企业收益具有剩余要求权。这种剩余要求权,赋予了股东的权利、义务、风险和收益都远远大于债权人、经营者和其他职工。股东财富是有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个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增加到最高点。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表示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目标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股票内在价值是按照风险调整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能够考虑取得收益的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②由于股票价值是一个预期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保障了企业的长期发展;③股东财富最大化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所有者对资本保值与增值的要求。其缺点表现在:①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则很难适用;②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而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能完全反映股东财富的大小;③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公司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企业价值不同于利润,利润只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而公司价值不仅包含了新创造的价值,还包含了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其表达式如下: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创造企业与股东之间利益的协调关系;②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③关心本企业一般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使职工长期努力地为企业工作;④加强对企业代理人即企业经理人或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⑤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请债权人参与重大财务决策的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⑥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⑦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遵守承诺,讲究信誉;⑧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向方面:①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②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股东财富越多,企业市场价值就越大,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结果可促使企业资产保值或增值;③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④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存在以下问题:①为了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现代企业不少采用环形持股的方式,相互持股。法人股东对股票市价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个人股东,对股票价值的增加没有足够的兴趣。②尽管对于上市企业,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而且,股价波动也并非与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变动相一致,给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衡量带来了一定问题。③对于非上市企业而言,这一目标值不能依靠股票市价做出判断,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

五、利益冲突的协调

1.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营者一般不拥有占有支配权地位的股权,他们只是所有者的代理人,所得到的利益也来自于所有者。所有者期望经营者代表他们的利益工作,为其实现更多财富的目标但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和闲暇时间、避免风险,所以,两者就产生了矛盾。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就是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和股东则希望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由此可见,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目标。例如,购置高档消费品;借口工作需要建造豪华办公室;或者蓄意压低股票价格,自己借款买回,导致股东财富受损。②道德风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没有必要为提高股价而冒险,股价上涨的好处将归于股东,如若失败他们的“身价”将下跌。他们不做什么错事,只是不十分卖力,以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这样做不构成法律和行政责任问题,而只是道德问题,股东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

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经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监督。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条件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了解的企业信息比所有者多。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路之一是所有者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在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时,减少其各种形式的报酬,甚至解雇他们。监督通常有两种基本方式:①解聘。这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就解聘经营者,经营者害怕被解聘而被迫实现财务管理目标。②接收。这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2)激励。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利益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激励计划,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例如,企业赢利率或股票价格提高后,给经营者以现金、股票期权奖励。激励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所有者意愿的行为,但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如果报酬过高,股东付出的激励成本过大,将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激励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提高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措施。激励通常有两种基本方式:①“股票期权”方式。它是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当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固定价格时,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会增多;② “绩效股”形式。它是公司运用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给予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也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的“绩效股”。

2.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双方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期望到期时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企业借款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由此可见,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债权人借出资金存在风险,并把这种风险的相应报酬纳入利息率。债权人决定是否借出款项时,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公司现有资产的风险、预计公司新增资产的风险、公司现有的负债比率、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等。为此,所有者的财务目标可能与债权人期望实现的目标发生矛盾。第一,所有者不经债权人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项目,这会增大偿债的风险,债权人的负债价值也必然会实际降低:若投资高风险的项目一旦成功,项目额外的利润就会被所有者独享;但若投资不幸失败,企业无力偿还,债权人却要与所有者共同负担由此而造成的巨额损失。这对债权人来说风险与收益是不对称的。第二,为了提高企业利润,所有者或股东可能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这样会加大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风险增加,致使旧债券的价值降低(因为相应的偿债风险增加),债权人没有出售债权以摆脱困境的出路,处境更加不利。

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上述矛盾,通常可采用以下方式。(1)限制性借债,即在借款合同中加入某些限制性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借款的担保条款和借款的信用条件等。(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即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给予公司增加放款,拒绝进一步合作,从而来保护自身的权益。第二节 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环境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企业财务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资金的取得、运用和收益的分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利润的多少、资本需求量的大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兼并、破产、重整与环境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财务管理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环境。

一、财务管理环境的分类

财务管理环境按财务涉及的范围不同或存在的空间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1.财务管理环境按财务涉及的范围不同分类

财务管理环境按财务涉及范围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宏观理财环境和微观理财环境两方面。

微观理财环境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微观因素,如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资本供应情况,企业素质,管理者水平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政策调整转向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运营型转变,在这种微观理财环境下,企业在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更要争取企业价值的增加。

宏观理财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宏观因素,即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法律因素、金融市场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法律因素和金融市场因素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生产决策有重要影响,社会因素的舆论监督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投资方向,对企业理财目标的建立和价值的实现有重大影响。

2.财务管理环境按存在的空间不同分类

财务管理环境按其存在空间不同可以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指企业的外部条件、因素和状况,主要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社会文化环境等。

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指企业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机构、企业机构、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为财务管理环境、手段和效率不同,从而要求有不同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环境又有反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财务管理有能力改变其环境,特别是改变微观环境。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主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管理战略和政策,来抓住环境因素的突变可能出现的各种有利机会,抵御环境变化可能对财务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求财务管理要尊重客观环境的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扎扎实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要用科学的方法改变环境。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状况,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政策,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周期、经济体制及政策、通货膨胀状况和市场竞争等。企业要开展对经济环境的分析与和经济发展的预期。

1.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它们对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①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国民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影响企业的销售额。销售额增加会引起企业存货的枯竭,需筹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销售额减少会阻碍现金的流转、产品积压需筹资或变卖资产以维持企业经营。②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生产力水平不高,财务管理就得不到重视,财务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有财务管理受到重视,财务管理才可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经济效益。③在经济发展处于繁荣阶段时,市场需求旺盛,销量上升,投资活跃,企业需要迅速筹集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在经济发展处于衰退阶段时,市场萎缩,销售量下降,投资锐减,企业则需要及时调整资金自我配置,调整生产经营。

2.经济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无论人们采用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它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或强或弱的波动,但经济通常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或较长时间的持续衰退,而是交替出现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形成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企业财务活动有极大影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的生产规模、销售能力、获利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需求都会出现重大差异。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财务人员必须预测经济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财务政策。比如在治理紧缩时期,社会资金十分短缺,利率上涨,会使企业的筹资非常困难,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此时,企业的资金投向方向会转向本币存款或贷款。

3.经济体制及政策

现存的经济体制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在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财务管理的方法比较简单。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拥有筹资、投资的权力,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各样的财务决策并组织实施,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复杂,财务管理发展水平较高。

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在财务决策时,要认真研究经济政策,努力预见其变化趋势,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指导下,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

4.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起资金占用的增加,利率的上升等筹资成本的增加;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跌,给筹资带来困难;引起利润虚增,造成资金流失。财务人员必须对通货膨胀有所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比如,企业通货膨胀上升会使负债利率上升和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企业产品成本增加,资金周转困难,产生虚假利润增加税负,增大筹资压力和筹资成本。为此,企业需要定期对通货膨胀开展预期分析,提前购进或延期出售存货与设备,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5.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涉及产品、技术、管理、人才、营销等各方面的竞争。财务管理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竞争环境。不了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也就很难做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财务决策。不同的市场环境对财务管理有不同影响,企业竞争环境对财务管理行为的影响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各种财务策略的谋划和运用应注意相通性,企业欲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正确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财务管理战略,关注竞争对手的财务策略。

三、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和政府法规为企业经营活动规定了活动空间,也为企业在相应空间内自主经营提供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护。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形式、税收法规和财务法规。

1.企业组织形式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独资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合伙企业是依法设立,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一般来说,合伙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有时也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登记设立,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三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个人独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很大,但是绝大部分的商业资金是由公司制企业控制的。

2.税法税收法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税收对企业资本供给和税收负担有着重要影响,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财务决策应当适应税收政策的导向,合理安排资金投放,以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货币或实物的一种经济活动,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法,也是国家参与经济管理,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3.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法规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建立的,有利于企业适应竞争环境,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因此,企业财务法规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法规制度,有以下三个层次:行业财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四、金融环境

企业总是需要资金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而资金的取得,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取得。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运营,所以,金融环境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两大类。

1.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充当信用中介、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提供信用工具、充当投资手段和充当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我国银行主要包括各种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和城市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主要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其他金融机构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机构、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能够证明债券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四个基本特征。

流动性是指非现金资产能够在短期内不受损失地变为现金的属性。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失的能力。期限性是金融工具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指金融工具一般规定了偿还期,也就是规定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债务工具的期限是有限的,无论债券,还是借款都规定有还款期限;权益工具没有到期期限,或者说事先规定其期限为无限长,实际偿付的时间可能与事先规定的期限不同。收益性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能够带来的一定收益。(三)金融市场

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来看,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场所,是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必不可少的条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金融市场的各种类型和管理规则,有效地利用金融市场来组织资金的筹措和进行资本投资等活动。金融市场的要素主要表现在:①市场主体,即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活动而形成买卖双方的各经济单位。②金融工具,即借以进行金融交易的工具,一般包括债权债务凭证和所有权凭证。③交易价格,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④组织方式,即金融市场交易采用的方式。

1.金融市场的种类

金融市场的形式较多,根据不同角度对其分类有助于理解其特征。(1)以期限为标准,金融市场分为短期资本市场和长期资本市场。短期资本市场又称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长期资本市场又称为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2)以功能为标准,金融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它主要处理信用工具的发行与最初购买者之间的交易;流通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它主要处理现有信用工具所有权转移和变现的交易。(3)按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次数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初级市场,也称一级市场、新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指新发行证券的市场,这类市场使预先存在的资产交易成为可能;次级市场也称二级市场、旧货市场或流通市场,是指现有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所。(4)以融资对象为标准,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资本市场以货币和资本为交易对象;外汇市场以各种外汇信用工具为对象;黄金市场则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市场。(5)以地理范围为标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6)按金融工具的属性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基础性金融市场是指以基础性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企业股票的交易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指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所谓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以及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2.金融市场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产物。在财务管理中,资本筹集和资本投放的绝大部分与资本市场有关,它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促进企业各种资金相互转化,提高资金效率。金融市场各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融资活动。通过融资活动可以实现资本的相互转化,包括长短期资本的相互转化,不同区域间资金相互转化以及大额资金和小额资金的相互转化。多种方式的相互转换能够调剂资金供求,促进资金流通。此外,金融市场通过利率的上下波动和人们投资收益的变化,能够引导资金流向到最需要的地方,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实现资本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为企业筹资和投资提供场所。金融市场能够为资本所有者提供多种投资渠道,为资金筹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者能够灵活地调整其闲置资金,实现其投资目的;资金需求者也能够从众多筹资方式中选择最有利的方式,实现其筹资目的。(3)为财务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决策时,可以利用金融市场提供的有关信息。股市行情从宏观看反映了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和政策情况,从微观看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赢利水平和发展前景,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基本评价。此外,利率的变动反映了资金的供求状况等。第三节 利率

利率也称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占本金的比率。在实际生活中,利率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对数表现形式。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站在借入方的角度,通过利率计算的利息是借款人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人的代价;站在资金借出方的角度,通过利率计算的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以利率为价格标准的融通,实质上是通过利率实行的再分配。因此,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一、利率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利率。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分类方法,可将利率划分不同种类。

1.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不同分类

利率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我国现在银行业习惯上将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都以“厘”为单位,比如,年利率的1厘是指1%,月利率的1厘是指0.1%,日利率的1厘是指0.01%,不可混淆。

2.按在利率体系中的作用不同或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不同分类

按在利率体系中的作用不同或按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不同分类,可将利率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两种。

基准利率又称基本利率,是利率体系中的基础性利率。它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所谓起决定作用是说,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因此,了解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就可了解全部利率的变化趋势。大多数国家的基准利率为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票据贴现或再贷款所收取的利息率。美国的基准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我国的基准利率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利率。

套算利率,也称为一般利率,它是指在基准利率确定后,各金融机构根据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当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时,会直接影响资金的市场形势,商业银行就要根据资金成本的变化调整其向客户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利率。例如,某金融机构规定,贷款AAA 级、AA 级、A 级企业的利率,应分别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5%、1%、1.5%,加总计算所得的利率便是套算利率。

3.按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不同分类

按与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的关系不同,可将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在物价稳定、市场利率稳定的环境下,短期贷款通常采用固定利率方式。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行固定利率会使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采用浮动利率,可使债权人减少损失。

4.按所在的时间位置不同分类

按所在的时间位置不同,可将利率分为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两种。

即期利率是目前的市场利率,或者说在当前市场上进行借款所必需的利率。

远期利率则是指从未来某个时点开始借款所必需的利率,也就是未来某个时点上的即期利率,因此,实际中的远期利率通常是从即期利率中计算推导出来的。

5.按形成机制不同分类

按形成机制不同,可将利率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两种。

市场利率是指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着市场而变动的利率,由资金市场上的借贷双方自主确定利率。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反映借贷资本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波动相联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