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解析与“零用药”的实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4:14:11

点击下载

作者:蒋发俊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解析与“零用药”的实现

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解析与“零用药”的实现试读:

前言

在生产实践中,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不论是防还是治,都过于依赖药物杀灭病原体这一个环节,忽视养殖动物本身具有的免疫力在抗病防病方面的主导作用,也忽视池塘生态水环境自净能力的作用。病害防治使用药物最常用的方法,一是泼洒法,二是内服法。病害预防措施的一再加强和强调,仅仅体现在泼洒药物频次与内服药饵次数的增加上。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病害防治措施越来越加强,施药成本越来越高。但事与愿违,病害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治。暴发性病害流行范围广、时间长,由病害造成的死鱼损失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政府对水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被限养、禁养的力度和范围越来越大。在上述多重压力之下,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步履维艰的困境。

一些生命力、免疫力很强的品种如鳖、鲶鱼、乌鳢、泥鳅、黄颡鱼等,为什么经人工养殖没有几年时间,就被折腾得病害频发、死鱼不断、免疫力低下呢?

笔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大量实例,结合养殖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循环运行与自净能力方面的科学知识,深刻认识到,向池塘水体频繁泼洒抗生素、杀虫剂、水体消毒剂等化学药物,是对池塘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都有害于鱼类自身。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一方面在实践中对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理念、方式或方法进行革新;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对这两方面的思考与探讨就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初衷。

从着手写到初稿完成,历时三年多。笔者尽可能多地查找翻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为本书一些观点或理论体系提供支撑和依据。

初稿写好后,笔者将书稿或部分书稿寄给国内行业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请求审阅,征求修改指正意见或建议。其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科首席科学家、珠江水产研究所吴淑勤研究员,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王文林教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黄太寿研究员,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陈昌福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崔宗斌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成永旭教授等都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指导建议或批评意见,为本书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深深敬意和衷心感谢!

由于笔者学术水平及认知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蒋发俊上篇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反思第一章 绪论

近十几年来,在大力提倡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背景下,养殖水2体的每亩(1亩=666.7米)施药成本却大幅增加,病害肆虐、死鱼损失越来越大,与预期的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目标背道而驰。

先从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说起,即病害增多与施药量相关联,且成正相关,这一点很少人会想到。没有多年从业实践,没有亲身经历,前后对比,体会不会很深刻。

从纵向来看,2001~2007年期间,笔者在郑州市西郊沿黄滩区养过鱼,那时连片池塘养殖水面数千亩。当时每亩用药成本平均几十元,很少超过100元的,而期间发病率、病死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很少出现因病害而造成大批死鱼的情况。而后来,每亩用药成本逐年攀升,从2010年开始300~500元,到近几年的600~800元。与此同时,病害及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鲤鱼“急性烂鳃”、鱼春季暴发疾病综合征等病害肆虐横行,有些池塘死亡率高达60%~90%,甚至全军覆没。

从横向来分析,近几年来,从郑州地区主要养殖品种的用药量来看,鲤鱼每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300~800元,鲳鱼每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500~800元,鱼跨两个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800~2000元。通过长时间跟踪了解,对比研究分析,用药量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其发病率、病死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饲料系数、养鱼成本、产量等养殖效果较好;用药量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病害普遍严重,养殖效果还差。统计发现,凡是出现病害死亡率10%以上的养殖池塘,用药量都是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为什么一直大力提倡少施药、少用药,实行生态养殖,用药量反而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少施药、少用药、实行生态养殖内涵模糊不清,还是停留在概念炒作上。其实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和理念。

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市场准入检测,从养殖品种到残留药物检测范围逐渐扩大,现行模式的水产养殖还会持续下去吗?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还会允许随意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虫剂、消毒剂吗?

随着对现有模式水产养殖业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大,处于困境中的水产养殖从业者,是不是应该静下来好好反思:我们一贯采用的传统病害治疗措施以及不断加强的病害预防措施,其理念及方法是不是错了?

比如强调坚持的定期消毒杀菌,每10~15天消毒杀菌一次,在病害流行期间要求更频繁。这些消毒杀菌药物如水体消毒剂以及抗生素,全池泼洒到水体,不仅杀灭细菌,还能杀灭藻类。而细菌和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自净过程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这些一再强调的预防措施,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下降。

再比如常用的药饵内服,由于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内服抗生素非常普遍和频繁。药饵内服法的问题在于“一条鱼儿有病,一池鱼儿陪着吃药”。它无法将患病鱼儿从众多健康群体里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对症下药治疗,而是采取普遍式投喂,患病鱼儿本来食欲不振,难以抢食到药饵,药饵基本上都被健康鱼群吃掉。当健康的鱼吃进这些不需要的抗生素等药物,会杀灭肠道正常菌落,破坏鱼机体的消化机能。频繁内服的药物累积伤害着鱼体肝、肾等代谢系统实质性器官,严重损伤鱼机体的免疫力。

书中第五章以较大篇幅阐述了鲤鱼“急性烂鳃”。该病是北方鲤鱼主养区以及河南地区鲤鱼养殖中危害特别严重的急性流行病,呈现出发病急、来势猛、病死率高的特点。

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多,笔者对鲤鱼“急性烂鳃”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水质状况、施用药物及其治疗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对该病发病机理得出了与主流观点完全不一样的结论——鲤鱼“急性烂鳃”不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所主导的疾病,其短时间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严重恶化,环境胁迫使池养鲤鱼处于应激状态,此时又盲目连续大量施药,加上阴雨天气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所造成的。

正是在对鲤鱼“急性烂鳃”病害长时间的跟踪了解、大量病例的调查研究、其发病机理的探讨过程中,结合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笔者对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及理念开始产生质疑,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弊端,再到后来认为需要进行革新。

水产养殖过程“零用药”,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这是必然的趋势。要做到这些,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并敬畏池塘生态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池塘养殖产生大量残饵、粪便等污染物,可通过池塘自净能力处理和利用。它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不断淘汰、不断筛选、不断进化形成,具有循环可持续的特征。人类能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协助、维持该处理利用系统,绝对不能干扰和破坏。

二是要认识到养殖鱼类都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的物种,其自身免疫力完全能战胜自然界的病原体,避免摧残和伤害鱼类免疫力的措施行为频繁发生。第二章 养殖病害的肆虐流行

近十几年来,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状况堪忧,一方面用药成本越来越高,每亩用药成本与十多年前相比,上涨了10倍左右;另一方面病害反而越来越严重,发病率高且发病快,病死率高,病害流行面积广,流行时间长,涉及养殖品种多,而且治疗起来极其困难。面对这种状况,养殖业者焦头烂额,苦不堪言。一、鲫鱼“鳃出血”、大红鳃等病害流行

鲫鱼本身是抗逆性、抗病力很强的优良品种,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其中江苏是我国最主要的鲫鱼养殖集中地区,养殖条件好,亩产高,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渔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007年开始,华东地区养殖的鲫鱼开始被孢子虫病造成的苗种及成鱼大规模死亡所困扰,治愈率低。后来大红鳃病出现。2009年“鳃出血”暴发,其中鲫鱼“鳃出血”由于发病快、传染率、死亡率高,往往最令养殖户头疼。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5年6年时间里,“鳃出血”肆虐江苏鲫鱼养殖业。据统计,鱼病暴发高峰期,曾经发病鱼塘面积占养殖面积近8成。同时传染速度快,一口塘发病,周围十口塘、百口塘发病的现象屡见不鲜。

据江苏省射阳县黄沙港从事多年水产养殖的人士说,自2009年以来,每到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发生的季节,每天仅从黄沙港养殖区拖出去的死鱼就不止30万斤(1斤=500克)!不少的养殖户因为鱼病的暴发而返贫了,还有一些养殖户出现“跑路”现象。

截至2017年,华东地区鲫鱼养殖集中区病害流行依然是年复一年,连绵不绝。二、罗非鱼链球菌病害流行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食性杂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性优良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恶化,罗非鱼链球菌病频繁暴发,呈现病情复杂、持续时间长、防治难度大、病死率高的特点。尤其2009年以来,我国罗非鱼主要养殖地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暴发严重的罗非鱼链球菌病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罗非鱼链球菌病害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0℃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30%~50%,发病鱼塘的死亡率可达60%~100%。

2010年之前,主要是100克以上的罗非鱼发病,2011年后100克以下的苗种也常有此病发生。其中2014年6~7月份,广东茂名地区(高州、化州、茂南等)发病严重,发病率达70%~80%,高州部分区域甚至达到90%,死亡率在70%以上,而且大鱼、小鱼均发病严重,表明链球菌感染的鱼体规格和程度有扩大化和严重化的趋势。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链球菌病的药物,发病后养殖户大多大量使用磺胺类药、抗生素、中草药,但效果一般。三、鱼暴发性疾病流行

斑点叉尾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一个优良养殖品种。30多年的时间里,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近年产量一直处在20万吨/年以上。斑点叉尾无鳞、无肌间刺,吃起来极为方便,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在美国的地位很高。

我国斑点叉尾养殖主要集中在湖北、广东、广西、河南、四川、江苏等省份,由于2015年以来鱼市场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养殖户积极性很高,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

但是,伴随着鱼养殖热潮高涨,鱼暴发性疾病在全国各个养殖主产区流行,给鱼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暴发性疾病有说是由爱德华菌引起的鱼细菌性败血症,有说是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引起的鱼套肠病,有说是由大量纤毛虫寄生引起的烂鳃及头部、鱼体溃烂。显示的病鱼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特别是腹部和下颌)充血、出血和褪色斑;有的病例头部和躯体发生溃烂,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鳃丝黏液多而灰白;腹部膨大,打开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带血的腹水,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肠道发生套叠,甚至肠脱,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黏液。

该病暴发流行时间多在每年开春的3~4月份,水温在15~25℃,进入5月份该病慢慢减少。

自2011年起,连续五六年,河南省郑州市东郊、中牟县、荥阳市等地鱼养殖每年4月份均出现鱼暴发性疾病,造成大量死亡。2013年4月份,郑州市金水区兴达路社区孙岗村养殖的鱼,仅半个月死亡达10多万斤。该病呈现发病急、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常规施用药物无治疗效果的特点,而且各种年龄的斑点叉尾都可能发病。

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4月份,湖北省仙桃市胡场镇一个鱼养殖村,出现鱼苗暴发性疾病,死亡350万斤。2016年3~4月份,四川省井研县养殖鱼出现大量死亡,据统计发病率10%以上,病死率50%以上,保守估计死鱼量达50万公斤以上。2016年3~4月份,乐山市纯复乡、分全乡、童家镇许多养殖户养殖的斑点叉尾大批暴发性死亡,死亡总量达几百万斤。

进入2017年,全国各地鱼养殖区该疫病依然肆虐横行,没有丝毫收敛,且有扩大加重的趋势。相关资料显示,江苏省养殖鱼自3月18日起出现零星死亡,到4月中下旬发病增加,死亡量增长迅速,曾有一个300亩的池塘每天死亡10万斤的案例。高峰期大丰、射阳等地每天的死鱼数量都超过120万斤。发病急、病程长是此次暴发鱼病的特点,不少养殖户反映用药控制效果不佳,且有越用药死鱼越多的现象。第三章 滥用药物的后果

在传统养殖病害防治理念影响下,药物滥用现象非常普遍,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业部对五大类农产品进行监测,水产品合格率连续三年(2014~2016年)排名垫底。一、多宝鱼药物残留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主要产于大西洋东侧沿岸,是名贵的低温经济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1999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在蓬莱养殖试验场将多宝鱼繁育成功,并建立推广“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系统先进模式。

多宝鱼一经上市,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价格昂贵,被称为“贵族鱼”,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价格虽有所回落,但目前一直维持在约100元/500克,这对于水产养殖行业已经属于高利。所以多宝鱼养殖在山东周边地区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从2000年规模养殖开始仅6年时间,多宝鱼的养殖户就达到5000家,年产量4万多吨,产值30多亿元。很多养殖户趋利而至,盲目扩张,从而也埋下了隐患。

2006年10月中旬,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发生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事件。

2006年10月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集30份多宝鱼样品对禁用药、限量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这些多宝鱼样品全都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药残留。

2006年11月19日,上海市宣布暂停销售多宝鱼。上海沪西、铜川两大水产批发市场告知相关经营户,暂停多宝鱼的进货。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集团总部,则向各家门店发出通知,要求将多宝鱼全部撤柜,暂停销售。

随后各地相继展开对多宝鱼的检测,查出多种禁用药。全国各地水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发出停止销售多宝鱼的通知。2006年11月27日,农业部通报了上海多宝鱼事件调查处理结果,3家山东水产养殖企业因违规使用违禁药被查。

该事件发生后,很多养殖户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很多养殖场破产倒闭。仅山东约5000万尾多宝鱼囤积滞销,经济损失近20亿元,多宝鱼养殖进入了寒冷的“冬天”。

其实,从2006年多宝鱼药物残留事件至今十多年的时间,多宝鱼并没有完全翻身,始终受到药物残留的困扰。2015年8月大连市鲜活水产品监督抽检,检测项目包括呋喃类代谢物、氯霉素、孔雀石绿、磺胺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8个指标,其中又有两个多宝鱼样品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残留超标,这对于还处在寒冬之中的多宝鱼养殖又是一个打击。二、罗非鱼药物残留

我国是世界上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国和出口国,罗非鱼产品出口潜力巨大。但是,近年来药物残留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罗非鱼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的主要瓶颈。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出口冷冻水产品在日本、美国、欧盟三大市场被扣严重,不仅批次多,而且数量大,常常占到50%以上,其被扣原因最主要是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出口与养殖业的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罗非鱼产品可能残留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如土霉素、氯霉素,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喹诺酮类药物(盐酸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以及渔业生产上严禁使用的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等化合物。另外,医学证明,水产品药物残留较高时,大部分将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副作用,如长期摄食低剂量药物残留的水产品,日积月累也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据统计,2014年我国罗非鱼产量约为155万吨,占据世界总产量的40%。

2015年初,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强了对输美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由于中美两国对磺胺类药物残留控制和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存在差异,导致几乎所有中国企业的罗非鱼都上了FDA“黑名单”,出口产品被扣留。三、生鱼(乌鳢)药残事件

2015年8月,山东水产市场发生两起生鱼体内被检出含有呋喃唑酮代谢物的事件,被传为“毒生鱼”,经过警方调查,“毒生鱼”的源头来自于南方。

这次山东“毒生鱼”事件的负面影响很大,广东生鱼销售深受其害。据了解,当年11月份,广东生鱼每天流通量仅40万斤左右,销路严重受阻。进入12月后,尽管销售情况有所回暖,每天流通量可达120万斤左右,但是与往年同期相比,销量还是下滑了约80万斤/天。

自2015年下半年,山东出现生鱼药残事件后,全国各大水产市场加强对生鱼的抽检力度,个别地域甚至是全面抽检。为了降低药残风险,一些流通商收鱼前都要对鱼进行检测,符合标准后再收购。

受该事件影响,不仅广东生鱼销售遇冷,江西、浙江、湖南、江苏等地,甚至全国范围养殖生鱼市场同样受到很大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对生鱼的消费热情大减,自然消费量随之大幅减少。

由于生鱼行情低迷,销售不畅,生鱼存塘量增加,导致养殖户—经销商—饲料厂一连串拖欠的资金债务越来越多,整个市场陷入了极大的困境。第四章 寄生虫病害防治的反思一、寄生虫病害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曾在2011年做过郑州市鱼病流行情况及用药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写出了相应的调研报告。在涉及寄生虫病害防治药物及其诊治工作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就是寄生虫病害有效治疗药物的欠缺以及诊治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1.鱼类寄生虫病害有效治疗药物的欠缺

现在渔药市场,一些被用于寄生虫病治疗的药物投入已经几十年,至今还在使用,其病原体的耐药性大大增强。如0.7毫克/升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治疗车轮虫等寄生虫,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被筛选研发出来的,一直到现在,治疗车轮虫还在使用。刚开始使用时,治疗车轮虫效果很好,但随着车轮虫对其耐药性逐步增强,原来的剂量治疗效果大减,如提高施药剂量,将损及鱼类。

由于渔药研发工作的欠缺,养殖生产中将一些化工产品和兽药、农药简单拿来作为寄生虫病防治药物来使用。如硫酸锌、甲醛溶液、高锰酸钾、亚甲蓝、硫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菊酯类等。有些养殖户甚至将人用药物直接搬来作为渔药使用,如使用人用的肠虫清来治疗鱼类肠道寄生虫。

原来治疗一些寄生虫病(如小瓜虫、车轮虫等)疗效比较好的药品,如硝酸亚汞等,被列为禁药不准使用,其替代药物欠缺,或替代药物需要进一步研发完善。小瓜虫病、车轮虫病作为养殖生产中的顽疾难以治愈的原因就在于其替代药物的缺失。特别是这两种寄生虫病对鱼、草鱼等养殖鱼类的苗种阶段危害非常大。如鱼鱼苗患上小瓜虫病,若不能采取相应正确的措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名优养殖品种及一些无鳞鱼类养殖的兴起,使渔药的缺乏体现得更加明显,它们对常用的寄生虫类杀虫剂往往非常敏感,治疗剂量往往导致其中毒死亡。2.鱼病诊治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鱼类病害防治方面,其诊断、用药、治疗等环节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先从诊治人员主要的也是常用的仪器工具显微镜来说,所用的显微镜多是几百元钱购置的,养殖区域的道路崎岖颠簸,加上巡诊人员对显微镜的维修和更新不到位,所以经常是下去巡诊的人员带的显微镜,其物镜5倍、10倍、40倍、100倍齐全能正常使用的不多。这还跟巡诊人员对寄生虫病原体的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大多数人员认为5倍、10倍这些低倍的物镜头就能鉴别看全寄生虫病原体,个别人戏称一个镜头就能“包打天下”。试想一下,常见的指环虫(体长1~2毫米)长度大小是毫米级的,而一些孢子虫(5~15微米)的大小是微米级的,一个物镜头岂能“包打天下”?

一些微米级的寄生虫,需要放大400~640倍才能清楚观察到,如果只有低倍镜头,出现漏诊、误诊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物镜镜头齐全,由于大多数基层巡诊人员做片子时都是用两个厚厚的载玻片叠在一起,而不是正确使用盖玻片,这样导致低倍镜头难以顺畅转换到40倍镜头,所以就算有40倍物镜头,也很少用到,常常会出现漏诊、误诊,不能正确鉴别寄生虫,也就无法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一线巡诊人员即使正确鉴别出了寄生虫,在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也是偏保守的。近几年来,池塘水体环境缓冲度大大降低,易变难控制。养殖鱼类免疫力和抗病力也大大降低,施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问题,造成大量的死鱼损失。一些养殖户对于病理发展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病害初期、发展期施药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施药后死鱼增加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巡诊人员常会被埋怨、责怪。所以,一线巡诊人员在开具处方时,其药物剂量常常是偏保守的,以避免出现问题。

在养殖生产中,有不少养殖户和一些巡诊人员将杀虫药物作为鱼病预防的一项措施,这是很大的误区。包括养殖过程采取的“治病先杀虫、杀菌先杀虫”,不管寄生虫数量的多少,也不顾寄生虫是否有危害,一律经常泼洒杀虫药物的措施都是错误的。杀虫类药物与抗生素类药物一样,是不能作为预防药物的。

所以,以上这些鱼病防治过程中的种种情况都是寄生虫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施药成了鱼类寄生虫病原体耐药性培养的“锻炼”活动。二、杀虫剂的滥用

杀虫剂的滥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因为施用杀虫剂是水产养殖滥用药物入口,当渔药店的“渔医”或渔药厂业务员用显微镜镜检病鱼样品,寄生虫栩栩蠕动的情形被养殖户观察到时,说服养殖户施用杀虫剂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施用杀虫剂之后,养殖户已经进入滥用药物的门槛里了。杀了虫,这些渔药店的“渔医”或渔药厂业务员会告诉养殖户还得施用消毒剂消毒,因为寄生虫侵扰过鱼体会留有伤口,必须施用消毒剂,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施用过杀虫剂、消毒剂之后,水体中留有杀虫剂、消毒剂的毒素,所以还必须要施用解毒药物解毒;解毒之后,水体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了,所以还需要施用微生态制剂、活菌素、藻种、藻类营养素等恢复藻相和菌相,还需要施用水质调节剂等调节水质。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内服调理,使用所谓保肝护肝药物制作药饵投喂。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药物肯定不少使用,渔药店、渔药厂高兴了,养殖户花钱了,养殖的鱼儿遭殃了。鱼儿病害增多了,死鱼数量增加了,显微镜镜检发现寄生虫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了,或原先看到的少量寄生虫见不到了,另一种寄生虫虫满为患了,怎么办?再走一次上述流程……三、杀虫剂的危害

外用杀虫剂绝大多数是采取全池泼洒的方式施用的,这样的施用方式对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对水产动物自身的伤害都很大。1.对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养殖水体生态系统应该是物质循环与生物转化协调顺畅的一个系统,生物转化是沿着生物链或生物网进行的,每一链节的生物都是以前一链节生物为食,它自身被后一链节生物所食用……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协调循环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链节生物被人为杀灭导致生物链条中断,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破坏。

杀虫剂的全池泼洒必将杀灭水中的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

一是从寄生虫病害控制来说,水中浮游动物常常是寄生虫幼虫或原生动物类寄生虫的捕食者,浮游动物的缺失,就是这些原生动物类寄生虫或寄生虫幼虫的“天敌”消失了,从而失去生物控制寄生虫病害的生态方法。

二是浮游动物是所有水产动物特别是苗种阶段最优良的食物,这些鲜活饵料也是许多偏肉食性水产动物育苗时期所必需的开口饵料。这些鲜活饵料不但营养价值高,容易被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而且对水产动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没有加以利用,还常常施用杀虫剂以致杀灭了大量浮游动物。培养及充分利用浮游动物等鲜活饵料,对于苗种阶段的寄生虫病害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是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多以藻类为食,滥施杀虫剂导致这一链节的缺失,会促使藻类增殖迅猛泛滥,引发水体pH值居高不下,继而引起藻类水华、倒藻等一系列生态问题。2.杀虫剂施用伤及鱼体

外用杀虫药大多具有高毒性和高渗透性,效果越好,其对鱼体危害性也越大。杀虫剂全池泼洒,杀虫药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体,进入鳃部、肝、肾等实质器官组织并伤及这些器官组织,一些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其呼吸、免疫、造血和排泄等功能随着受损,导致鱼体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鱼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

鱼体鳃部和体表存在少量寄生虫是非常正常的,大多数情况下相安无事。一旦寄生虫数量增加,使鱼体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鱼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如鳃部、体表分泌黏液,致使上面的寄生虫难以适应或难以生存,或被迫离开鱼体,或不能繁殖,寄生虫数量受到控制。在水体环境良好状态下,寄生虫数量在健康鱼体上一直受到鱼机体的控制,处于平衡状态,该状态下寄生虫不成为病害。

当水体环境恶化,鱼体处于应激状态,其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上述平衡打破,鱼体鳃部或体表寄生虫数量不受控制地增加,此时形成寄生虫病害。所以说,寄生虫就是水体水质环境好坏程度以及鱼体健康程度或免疫力高低的指示生物。四、锚头蚤不用杀虫剂能自然消失吗?

2015年12月的一天,单位办公室来了一群人,提着几条身上满是红点的鲢鱼。他们来自一大型水库,承包经营着该水库的渔业业务,马上就要进入冬捕收获季节,可是鱼身上有许多锚头蚤,满是红点,还挂有少许的灰毛,影响鱼的卖相。

他们来之前,一家渔药厂的业务员已经到水库找他们几次了,试图说服他们全水库马上泼洒杀虫剂,并许诺药到病除。由于施用量太大了,他们也没了主意,所以他们到我们单位来咨询。

要不要施用杀虫剂这一点,我们单位技术人员是有分歧的。我的意见是不能施用杀虫剂。

之后几天,渔药厂业务员又去说服他们施用杀虫剂,他们的技术主管又打来电话询问,并通过微信或电话频繁联系,还传了许多照片。期间我详细向他讲述了不能施用杀虫剂的原因,从施用杀虫剂对水库生态系统的破坏到讲解锚头蚤的寄生特点、寿命及其生活史等。

锚头蚤的生活史从虫卵经过5期无节幼体和5期桡足幼体,第5期桡足幼体交配,一生仅一次。交配后雌虫寻找适应宿主(即免疫力降低的水生动物)寄生,再经过童虫、壮虫和老虫3个阶段,其寿命随温度高低而有所差别,一般20天至1个月。

锚头蚤在鱼体寄生时,头部插入鱼体,躯干部露在外面。童虫状如细毛,白色无卵囊,寄生部位有血点;壮虫虫体透明,可见黑褐色的肠道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明显,常有一对绿色卵囊拖在后面;当进入老虫阶段,虫体浑浊不透明、变软,并往往布满藻类和固着类原生动物,俗称“挂脏”。

从该水库鲢鱼样品来看,寄生的锚头蚤已经处在老虫阶段或处在死亡状态,只是挂在鱼体上,由于冬天温度太低,挂在鱼体上的躯干没有腐烂分解而已,不需要再用杀虫剂。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蚤,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长出头角,形如铁锚,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即使使用浸泡杀虫剂药物的浓度(一般浸泡浓度是泼洒浓度的10倍)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杀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蚤,渔药厂业务员说的药到病除,根本达不到。

他们的技术主管问:不用杀虫剂,锚头蚤能消失吗?

我回复:开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库中饵料生物慢慢丰富,鱼的营养状况好转,鱼的免疫力增强;饵料生物中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可以锚头蚤的虫卵、无节幼体为食,即浮游动物是锚头蚤虫卵及幼虫的天敌,浮游动物多了,锚头蚤可以大大减少,这比施用杀虫剂要经济、环保、有效多了。所以从上述两方面分析,锚头蚤症状可以大大减轻。

2016年1月中旬,我到水库现场去了一趟,对水库放养情况、近几年捕捞情况作了一些了解(这时候我才了解到,该水库是城市饮用水源,不许投饲料等一切投入品)。期间关于要不要施用杀虫剂的问题,又谈了许多,我给他分析了不能施用杀虫剂的几条理由:第一,水库是城市饮用水源,禁止饲料等投入品的投放,更不要说杀虫剂了。第二,施用杀虫剂会杀灭水库中的浮游动物,这就导致锚头蚤的虫卵及幼虫的“天敌”消失了,反而使锚头蚤越来越多。而且杀灭了浮游动物,水库饵料生物更加缺乏,这就使放养比例过高的花鲢更加缺少食物,生长速度更加缓慢。第三,现在鱼体上的锚头蚤大多数处于死亡状态,不需要施用杀虫剂。第四,施用杀虫剂,水库里的青虾会被杀死。夏秋季,水库用地笼每天捕获100~300斤青虾,最多时有500多斤,这对于水库来说是笔很大的收入。

终于说通了,他们心里踏实了,不再为要不要施用杀虫剂而纠结了。

3月下旬,他们从水库中捕获的鱼看到,鱼体上锚头蚤基本消失了,只有很少量鲢鱼身上还存在个别的红点。不会影响卖鱼了,他们马上联系捕捞队进行捕鱼。捕鱼收网、卖鱼持续了一个多月。五、一档电视节目带来的启示

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播放了一期《虫子改变的泥鳅财富》电视节目,讲的是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节目中一个农村青年,在外做了多年的路桥工程,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回乡搞起水产养殖。

在村头,他利用两个自然坑塘,投资改建了200多亩池塘用来养泥鳅。第一年泥鳅成活率很低,失败了。猜想是泥鳅苗质量问题,第二年他又更换了一家苗种场进泥鳅苗,结果还是死苗不断,镜检,发现大量的车轮虫。由于受到车轮虫病困扰,泥鳅养殖同样失败了,连续两年养殖失败,亏损了一百多万元,使他陷入了困境。

第三年,他从湖北请到了一位技术员,在这位技术员的帮助下,泥鳅养殖终获成功。泥鳅苗种阶段,不喂人工饲料,而是夜晚采用灯光诱虫捞虫,拿这些捞来的虫子泼洒到泥鳅苗池,节目中说捞来的虫子是用来吃掉寄生在泥鳅身上的车轮虫。这项技术措施使得泥鳅养殖大获成功,当年泥鳅销售额达390万元。

从该电视节目可看出,生物控制、以虫治虫的寄生虫病生态防控技术不仅可行有效,而且已经用于养殖实践。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的侧重点在于宣传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心得,养殖技术环节分析得不是很到位。泥鳅繁育或育苗过程“寸片死”的现象很普遍,“寸片死”指的是泥鳅水花培育至3~4厘米寸片规格,成活率非常低,据有关专家估算,目前只有5%~10%。只有认识到鲜活饵料生物作为泥鳅苗开口饵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运用于育苗过程,成活率才能大幅度提高。

泥鳅苗最好的开口饵料就是轮虫,接着就是枝角类。这些浮游动物是质量再高的人工饲料也无法替代的,缺少了这些鲜活浮游动物饵料,泥鳅苗就会自相残杀,成活率很低,而且培育的泥鳅苗免疫力很低,非常容易受到车轮虫等寄生虫的侵扰。

一旦遇到车轮虫寄生,数量少时,只要水体环境良好以及苗种体质健康,不足为虑,完全依赖鱼苗自身的免疫力就行,鱼苗免疫系统可以实时工作,限制和控制车轮虫等寄生虫的数量增加。如果此时施用杀虫剂,情况将变得糟糕。由于“以防为主”理念的根深蒂固,养殖户经常不管有没有车轮虫寄生,接二连三施用杀虫剂,那更是错误。首先,施用杀虫剂伤损鱼苗自身,降低其免疫力和抗病力;其次,施用杀虫剂,杀灭车轮虫等原生动物类寄生虫的“天敌”——浮游动物,致使寄生虫泛滥;第三,施用杀虫剂,杀灭浮游动物,导致苗种优良天然的鲜活饵料更加缺乏,降低苗种的免疫力。六、治疗鱼纤毛虫病的经历

2003~2005年笔者自己养过两季鱼,2003年6月份从湖北省嘉鱼县购进2~3厘米长的鱼苗,放苗前按传统做法,施用发酵粪肥肥水,只是粪肥用量比正常量少。我租赁的鱼池都是老池塘,本身池底比较肥沃。初期养殖过程很顺利,当年10月底至11月初停料时,鱼已长至0.8~1.1斤。

2004年春节过后,农历正月中旬,工人给我打电话说,巡塘时发现有个池的鱼在池边漫游,并捞出了两条死鱼。起初我不太在意,让工人留意观察着。隔了几天,工人打电话说,每天都死鱼,死鱼数增多了,每天捞出3~5条死鱼。出现这种情况,习惯做法是施药消毒。我安排工人第二天施用含氯制剂,隔一天,再施用溴氯海因。

5~6天后,病情进一步加重,每天的死鱼数增至10多条,看来施用的水体消毒剂不起作用。这时候我感到问题严重,需要重视了。我带了一台显微镜赶到渔场,捞出两条漫游的鱼,镜检发现鱼鳃上有大量的纤毛虫。镜检后我来到该鱼池边,观察鱼的情况,并让工人用盆端来一些饲料,在饲料台上手撒,慢慢地,零零星星的鱼上来吃食。既然鱼吃食,就喂,安排工人在天晴太阳好时,上午、下午各饲喂一次。

当时郑州渔药店少,时间恰好是在春节后没有出正月,没有渔药店开门,无法购买到治疗纤毛虫的药物。于是我找到了一家化工厂,买了一袋50千克装硫酸锌,安排工人施用,施用第1次后,隔一天再施第2次,施药期间坚持喂鱼不间断。结果病情很快好转,死鱼的情况也很快控制住了,饲料台前鱼上来吃料也比较好。

这件事的处理及其效果,当时我还非常满意,及时查找病因,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硫酸锌治疗纤毛虫类寄生虫的效果非常好。

一年过去了,采用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规格第二季养殖的鱼,到了2005年春节的正月初五,我就安排工人在天晴阳光好时尝试喂料,几天之后,可以开投料机喂料了。初十过后,我在渔场住了几天,因为前一年鱼的发病,使我格外留意。但鱼没有出现去年的情况,没有发病,没有出现死鱼,也没有出现漫游呆滞溜边的鱼。捞了两条鱼,镜检,鱼鳃、体表的纤毛虫也很少见。仅仅是比去年喂料提前了半个多月,烦人的纤毛虫病居然没有出现!七、鱼苗患上小瓜虫病,难道不用杀虫剂吗?

有时下到渔区基层或给渔民培训的场合,我都主张不要施用杀虫剂,往往被反问最多的是:鱼苗患上小瓜虫病,鱼苗大量死亡,不施用杀虫剂,你说怎么办?

鱼类患上小瓜虫病,往往引起大量死亡,有时全军覆没,所以小瓜虫病被称为鱼类寄生虫病中的“绝症”。特别是鱼苗阶段,如果患上小瓜虫病,对于养殖户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近几年来,鱼价格一直不错,相对于别的养殖品种,养殖利润比较丰厚,养殖户热情高,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鱼苗成活率实在太低,大部分因为患上了小瓜虫病而死亡。苗种培育阶段的养殖户对小瓜虫病甚至到了“谈到小瓜虫而色变”的程度。

下面讨论两个问题:

一是鱼苗是怎么感染小瓜虫的?二是全池泼洒杀虫剂能有效治疗小瓜虫病吗?鱼是偏肉食性的鱼类,鱼苗阶段必须具有丰富的鲜活饵料,这是任何高质量的人工饲料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缺乏鲜活饵料,鱼苗免疫力和抗病力将会大大下降。池塘中的浮游动物是天然的非常优良的鲜活饵料,所以鱼苗放养前需做好浮游生物培育工作,做好“肥水”,轮虫出现的高峰期即是鱼苗下塘的好时机。

小瓜虫营分裂繁殖,分裂的纤毛幼体在水中自由生活。小瓜虫的纤毛幼体在水中被浮游动物所摄食,即浮游动物是小瓜虫(滋养体、掠食体)的“天敌”,池塘中存在大量的浮游动物,就能有效控制小瓜虫,而且经济、环保,这是任何杀虫剂所不能比的。另外,池塘中存在大量的浮游动物,鱼苗能够摄食充足的鲜活饵料,其免疫力和抗病力大大增强,小瓜虫将难以寄生。

那么鱼苗是怎么患上小瓜虫病的?

黄河滩的渔区,笔者了解的鱼苗养殖户苗种培育是这样的:一是鱼苗下塘前,从不做浮游生物的培育,不能“肥水”,鱼苗“清水”下塘。他们的理由是不能肥水,肥水会使鱼苗得上“气泡病”,会造成鱼苗大量死亡,所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二是加强小瓜虫病的“预防”工作。鱼苗下塘后3天左右,开始第一次全池泼洒预防小瓜虫的杀虫剂,隔5~7天后施用第二遍,并依次做好施用第三遍的准备工作。

一般施用第二遍杀虫剂时,鱼苗鳃上或体表小瓜虫就出现了,出现死鱼。当镜检看到小瓜虫时,养殖户或加大杀虫剂施用剂量,或变换杀虫剂,或2~3种药物放在一起施用……鱼苗大量死亡不可避免,甚至全部死光。

分析原因,是他们的饲养方式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助长了小瓜虫病,他们没有提供给鱼苗丰富的鲜活饵料,而且接二连三施用杀虫剂杀灭池塘中天然的优良的鲜活饵料——浮游动物,导致鱼苗免疫力和抗病力大大下降,使小瓜虫感染成为可能;接二连三施用杀虫剂杀灭池塘中浮游动物,杀灭了小瓜虫(滋养体、掠食体)的“天敌”,助长了小瓜虫病的暴发肆虐。第五章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与用药问题解析一、鲤鱼“急性烂鳃”的由来

2007年开始鲤鱼养殖就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发病急、死鱼快、病死率很高,当时惯用的病名是“鲤鱼暴发性出血病”,随着该病的流行蔓延,发现该病普遍的症状不是出血症状而是烂鳃症状。因为烂鳃是鱼类疾病所共有的基础症状,只因该病发病急、死鱼快、病死率很高的特点,取名鲤鱼“急性烂鳃”,并口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

到2012年,该病暴发达到顶峰,被普通认为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二、2013年对鲤鱼“急性烂鳃”的了解与认识1.鱼病测报中初识鲤鱼“急性烂鳃”

郑州市荥阳广武黄河滩区是个万亩鲤鱼养殖集聚区,也是郑州市主要的水产养殖基地。2013年在该区域设置了郑州市鱼类病害的一个测报点,由于病害测报需要,一进入4月份,技术人员就需要定期到现场进行鱼病检测或数据收集。进入5月份,不少池塘呈现出鲤鱼“急性烂鳃”的前期症状,池鱼不耐低氧,一般阴天白天浮在水面,呈漫游状态。捞起漫游的鱼,打开鳃盖肉眼观察,鳃上有大量黏液,挂有脏物,鳃色暗红发乌或呈棕褐色,具有烂鳃症状。

镜检显示鳃上充满了大量的孢子虫以及含有小配子的囊包。处于这种状况下的鲤鱼池,如果不能对症下药,而是随意施用杀虫剂以及水体消毒剂等,往往就会造成池鱼的死亡。2.鲤鱼“急性烂鳃”的症状

出现鲤鱼“急性烂鳃”前期症状的池塘大多数呈现pH值居高不下、氨氮超标和亚硝酸盐高的特征,池养鲤鱼上浮漫游,不耐低氧,摄食不好。一旦水质调整过来,或天气晴好,鱼摄食情况马上转好。检查鱼鳃可见有轻度的烂鳃症状,镜检鳃上有大量的孢子虫和含有小配子的囊包。该时段应该是提高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控制孢子虫,对症下药,避免“急性烂鳃”病发生的时期。该时段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病害就会继续发展下去。(1)轻度症状(Ⅰ期)阴雨天,上午增氧机停不了,有不少池鱼上浮水面漫游着。下午天还没黑,就需要早早打开增氧机,该阶段池鱼表现还是不耐低氧,一旦天气转好,溶氧状况改善,鱼照样吃食比较好。该时期依然是改善水质,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急性烂鳃”的病发。如果盲目用药,施用水体消毒剂或抗生素或杀虫剂等,就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质,使症状进一步恶化。(2)中度症状(Ⅱ期) 阴间多云天气,上午增氧机停不了,有大量池鱼上浮水面漫游着,或晴天上午开着增氧机,仍有少量池鱼上浮水面。该时段一般池鱼吃食不好,也有个别情况,多在下午五六点钟,池塘溶氧充裕时,池鱼吃食状况也会很好,这也麻痹了许多养殖户,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段如果不能对症下药,盲目用药,施用水体消毒剂或抗生素以及杀虫剂等,就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水质,容易造成池鱼大批量死亡,即所谓的鲤鱼“急性烂鳃”病暴发。如果采取正确措施,谨慎应对,依然可以避免“急性烂鳃”病的发生。(3)严重症状(Ⅲ期) 天气晴好,增氧机整天开着,大多数池鱼仍然上浮在水面漫游着,非常迟缓,不受惊扰,一只手就可以把鱼托起拿出来。更严重时,大量的鱼被增氧机转动的叶轮打得身上伤痕累累。该阶段接下来的夜晚,大批量死鱼不可避免。3.鲤鱼“急性烂鳃”病因分析

2013年广武黄河滩养殖区域鲤鱼“急性烂鳃”发病情况非常严重。起初都是出现不少池鱼上浮水面漫游,不耐低氧,这时多数是水质出现了问题,pH值居高不下,亚硝酸盐含量高,氨氮含量超高且分子氨占比大,池养鱼类处于应激状态(或说氨中毒或暗浮头)。采取正确措施,首先就是想方设法改善水质,减缓或消除应激状态。

而在实际生产中,鱼类漫游,不耐低氧,人们首先怀疑是不是鳃上有寄生虫?若卖渔药的巡诊人员镜检发现了车轮虫、指环虫或三代虫,不论多少,就会建议施用杀虫剂,一次没有改善,第二天再加量泼洒一次。

如果鳃上没有发现寄生虫,那就要施用抗菌药或水体消毒剂杀灭病菌,常用的抗菌药有恩诺沙星和硫氰酸红霉素,常用的水体消毒剂有二氧化氯等氯制剂、聚维酮碘等碘制剂、苯扎溴铵等,施用一次病情没有改善,第二天再泼洒一次,有时还会加量。

5~6月份面对居高不下的水体pH值,常常连续大量施用醋精和盐酸全池泼洒。

诸如上述的施用硫酸铜、恩诺沙星、硫氰酸红霉素、高质量的氯制剂、高含量的苯扎溴铵以及连续大量施用醋精和盐酸都会出现大量藻类死亡的现象。死亡藻类分解大量耗氧,同时大量死亡的藻类会产生藻毒素,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康的鱼都会难以忍受。假如寄生有大量孢子虫,鱼鳃呼吸功能已处于受损衰竭的池鱼遇到上述施药情况,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发病急、病死率高、大批量死鱼就在所难免了。4.有关鲤鱼“急性烂鳃”的几点结论

通过对鲤鱼“急性烂鳃”流行病学调研与发病机理的研究,笔者认为:(1)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发生,诱因主要是大量孢子虫充满鱼鳃,继发性病菌感染致使鳃呼吸功能受损衰竭,此时,加上盲目施用抗菌药、水体消毒剂、硫酸铜等,致使大量藻类死亡,死亡藻类分解大量耗氧,使池塘严重缺氧,导致池中大量鲤鱼短时间死亡。(2)鲤鱼“急性烂鳃”病害流行期,在河南地区为每年的5月份至7月上旬,第二个流行期为9月份。这也与以往孢子虫病的流行水温在20~30℃相吻合。(3)鲤鱼“急性烂鳃”病因不是所谓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感染。据有关资料查证,锦鲤疱疹病毒(KHV)仅仅感染锦鲤、鲤鱼,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这一点与该病害发生流行情况不相符合。该病害发生流行的5~6月份高峰期,多出现在即将成鱼或已是待售的商品鲤鱼池塘,也就是一年养殖周期的夏花养成鱼的池塘(当年5~6月份按照直接养成鱼的放养密度放养鲤鱼夏花养到第二年5~6月份成商品鱼出售的养殖模式)。而两年养殖周期的养殖模式,即5~6月份期间,规格150~200克的鲤鱼鱼种池塘,很少出现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发生,更不可能发生在当年新繁育鲤鱼苗的夏花培育池塘。

另外,从2013年5~6月份鲤鱼“急性烂鳃”流行期间十七八例的治疗方式效果,以及该病害可防、可控、可治的特征性质方面看,也佐证了鲤鱼“急性烂鳃”不是锦鲤疱疹病毒(KHV)导致的。(4)鲤鱼“急性烂鳃”不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那么2013年5~6月份,鲤鱼养殖集聚区此起彼伏地发生该病害,又该如何解释呢,是不是相互传染导致的?答案是否定的。这是由于养殖集聚区所有池鱼鳃上都普遍充满着孢子虫,发生鲤鱼“急性烂鳃”是池塘水质恶化的客观原因和人为操作不当包括盲目施药等多重原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不当、不利的多重因素叠加出现,鲤鱼“急性烂鳃”就不会发生。(5)2013年5~6月份在鲤鱼养殖集聚区,三类规格鲤鱼池塘,即将成鱼的鲤鱼、150~200克的大规格鲤鱼种以及鲤鱼夏花培育池,鱼鳃上都镜检出数量不少的孢子虫,而发生鲤鱼“急性烂鳃”的只有前者,后两类规格鲤鱼的池塘没有出现。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即将成鱼的鲤鱼,都是自2012年5月份夏花鱼苗放养至今,放养密度大,投喂饲料量大,池塘载鱼负荷大,水质环境污染日积月累,中间没有改善的机会,至池鱼长到750~1250克待出售规格,水质环境普遍处于恶化的状况;二是养殖池塘长期大量用药,滥用药不但损害鱼类,而且频繁地破坏水生态环境,使鱼类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池鱼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抗病力和免疫力低下;三是饲料因素,长期使用含有促生长素的饲料或替代性低质原料制成的饲料,导致鲤鱼机体抗病能力降低;四是鲤鱼种质逐步退化,由于鲤鱼苗种繁育特别容易,其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退化比其他养殖鱼类品种更为严重,其抗病力和免疫力的降低更为明显。三、孢子虫病与鲤鱼“急性烂鳃”

呈现漫游状态的鲤鱼,打开鳃盖肉眼观察,鳃上有大量黏液,挂有脏物,鳃色发乌,鳃丝发叉腐烂,镜检显示鳃上充满了大量的孢子虫以及含有小配子的囊包。这是2013年许多次镜检看到的情形,当年5~6月份曾认为孢子虫就是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的主因。

但鲤鱼鳃上孢子虫并没有呈现传统的病灶,即在鳃弓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豆状或米粒状大小不同乳白色的胞囊,而是像乳白色脓液一样均匀分散在鳃片上。由于当时手边缺少孢子虫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加上笔者对孢子虫方面的知识欠缺,对其分类、生活史等不清楚,所以在孢子虫方面治疗上按黏孢子虫类对待。

开始使用地克珠利、盐酸氯苯胍或盐酸左旋咪唑等传统药物治疗,孢子虫脱落或减少效果不明显。但在随后的实际病例中,虽然孢子虫脱落不明显,只要采取改善水质环境的措施,禁止盲目施用抗生素和水体消毒剂,病情都能大为减轻,危机得以解除。

鱼鳃上充满大量的孢子虫肯定会使鱼鳃受损,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如同人患上尘肺一样。

应该承认人们在孢子虫治疗方面目前并没有好办法。但鱼鳃上充满大量孢子虫只是鲤鱼烂鳃发病死亡的诱因,能把该诱因消除最好,如果不能消除,那就要充分认识到该池鱼类不耐低氧这一特征,池塘日常管理中注重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做好改善水质环境的措施,避免池塘大量耗氧致使缺氧状况的出现。也许做到了这些,依靠鱼类自身免疫力就可以促使孢子虫脱落。四、2014年鲤鱼“急性烂鳃”的再认识1.为何越是加强病害预防工作,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率越高?

近几年鲤鱼“急性烂鳃”的肆虐流行,使养殖户对病害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更舍得投入成本使用药物。不管池塘水质情况,不论池鱼健康状况,一般采取半月一次消毒,半月一次杀虫,半月一次拌药饵投喂的方法,还有预防工作做得更“到位的”,10天一消毒,10天一杀虫,10天一拌药饵投喂。养殖户施用药物越来越多、施药成本越来越高,相反,鱼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认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施用后反而加重病情,死鱼更快更多。鲤鱼养殖户对此感到迷茫。

为什么病害预防工作做得越到位,鲤鱼“急性烂鳃”发病率越高?针对上述情况,思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一贯强调的病害预防工作本身是不是有问题;另一方面是泼洒的防治药物都是通过水质环境的变化间接作用于鱼体的,防治药物的泼洒引起水质环境的变化对患病鱼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何谓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图5-1是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链与物质循环示意图,从该图可以看出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自我净化运转的。养殖池塘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就是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剩饵以及动植物尸骸(主要指藻类和水生动物尸骸)等。这些污染物在水体溶氧满足的条件下,在细菌参与降解下,分解成无机营养物质,这些无机营养物质在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完成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图5-1 池塘生态系统生物链与物质循环示意图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无机营养盐类,大量增殖,并产生氧气。这些大量增殖的藻类形成池塘初级生产力,并被池中水生动物和养殖动物直接或间接摄食利用,形成物质转化成生物量的循环。

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池塘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比80%~90%。在自然水体中,在没有人为药物杀灭的情况下,细菌大量存在,所以说粪便、残饵、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细菌不会构成制约因子。自然水体在地球上存在了许多年,水中各种生物也持续繁衍生存了许多年,原因就在于水体自身有自净能力。其中藻类、细菌在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人工养殖池塘,养殖动物密度大,大量投喂饲料,残饵、粪便、动植物尸骸(主要指藻类和水生动物尸骸)等有机污染物大大增加。池塘呼吸作用即有机物的分解任务异常繁重,需要消耗更多的溶氧,需要更多细菌来参与,需要更多藻类来吸收降解的无机盐类,才能保证池塘呼吸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池塘自净机制正常运转和顺利进行。

这种情况下,养殖者应该想方设法协助提高池塘水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养菌养藻,做好藻相、菌相的管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促使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生物链之间良性循环和平衡,确保池塘自净系统正常运转。

而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预防病害,频繁施用水体杀菌消毒剂,盲目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菌杀藻,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濒于崩溃的状况。

上述这些行为,导致池塘有机污染物降解不彻底,降解产物吸收不顺畅,水体内积累大量的有害产物,如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甲烷等。池塘养殖中后期这些有害产物常常居高不下,养殖鱼类生存在如此恶化的水质环境中,长期遭受环境胁迫而产生应激反应,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极易染病患病。2.泼洒的治疗药物都是给鲤鱼烂鳃病的“急性”加注的“助推剂”

鲤鱼继发性病菌感染,呈现烂鳃症状时,养殖户多会选用水体消毒剂或抗生素进行泼洒,期望一举杀灭鱼鳃上的病菌,往往忽略了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