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百年树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1:05:23

点击下载

作者:赵心愚,余仕麟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百年树人

教育:百年树人试读:

总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创刊于1979年7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应运而生的宁馨儿。35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学报社科版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和锐意创新,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近20年来已经陆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还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等,并且在CSSCI期刊的评选中连续数届名列全国民族学与文化学类学术期刊前茅。“三十而立”,35岁的学报社科版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回想35年前创刊之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正从“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恢复过来的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6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改由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并被列为“六五”期间重点建设院校,学校迎来了自1951年建校以来的第二次大发展。1979年3月,学校《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的意见》颁布实施后,更为把工作重心从思想、工作、制度上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做了一系列准备,为本刊的创办和发展营造了宽松有利的环境。自创刊以来,学校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办公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尤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大发展,进入了建校以来发展得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办学规模迅猛扩大,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迅猛提升,学校从各方面对学报的支持自然更大,要求也更高。这些年来,学报社科版和理科版(1975年创刊)努力抓住这种大好机遇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学报社科版,自“十五”以来更加明确了特色化发展战略,立足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地处大西南的地域优势努力做大做强“民族学·人类学”板块,着重打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文化”“藏彝走廊”“灾难人类学”等栏目和专题,逐渐凝练了自身特色和品牌优势;同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较早在全国学报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尝试,并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管理,一次又一次取得较大的突破,在海内外学术界尤其是民族学界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成了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最重要的“三核心”(CSSCI来源期刊、中心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头衔的重量级刊物,被誉为“民族学类学术期刊的一朵奇葩”。

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社科版开设有“民族学·人类学”“哲学·宗教”“法学”“经济·管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政治”“历史”“教育”等基本栏目,创刊以来各个栏目所刊发的文章数以千计。在创刊35周年之际,学报编辑部以基本栏目为单位,从各个栏目历年所刊发的众多文章中各精选出四五十篇辑集成册,结成《民族学·人类学:追述与反思》《民族文化:发掘与弘扬》《哲学·宗教:智慧与超越》《法学:社会秩序如何构建》《经济·管理:效率与福利》《生态文明:利用与厚生》《文学:从文化启蒙到思想激荡》《传媒与文化产业:媒介时代前瞻》《政治·历史:守望与追求》《教育:百年树人》《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学术影响力研究》等11个专题卷册,作为纪念创刊35周年的“探索与创新”系列丛书,其目的有三:一是检视创刊35年来各个基本栏目的大体质量,二是反映我校学报社科版创刊35年来在推动我国学术进步和文化繁荣方面做出的努力,三是为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对我校学报办刊35年来的优秀文章进行“专业化”阅读提供方便。

为了从各个栏目数以千计的文章中遴选出相对较为优秀的四五十篇作品,丛书各卷册都遵循如下遴选标准:(1)名家名稿;(2)他引次数多的文章;(3)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四大文摘转载的文章;(4)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社科成果奖的文章;(5)属于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成果等。在选编时,上述条件同时具备得越多者优先入选,而入选文章至少要符合其中的一两条。在此前提下,丛书还同时考虑到各个年代和卷册内各个栏目板块以及文章主题的基本平衡,规定原则上一个作者的文章在一卷中最多只能选用一篇。这样,既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作者,又保证了每一篇入选文章都具有较高的质量。

21世纪的今天,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全球化、数字化、国际化浪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高校学报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为激烈的竞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面向海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将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既要及时反映西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为促进西南民族大学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更要为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学术支撑,使其不仅在国内成为名刊,也能够面向世界,逐步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是为序。

教育与改革

十年风雨同舟路砥砺奋进谱华章——纪念西南民族大学更名、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校区落成、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优十周年

罗布江村 赵心愚

2003年,是西南民族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值得所有民大人骄傲的一年,永远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校区落成、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优,这就是我们每一个西南民大师生至今耳熟能详的“四件大事”,标志着学校实现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跨越。自此,西南民族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2003—2013这十年间,西南民族大学凭借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四件大事”为新的起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谱写了一曲高亢嘹亮的跨越发展之歌,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实挺进!一、十年的办学成就

2013年6月1日,是西南民族大学62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建校至今尤其是2003年以来,学校在国家民委、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一所有较强实力、较好声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民族高等学府。十年的坚毅执着,十年的戮力拼搏,成就了西南民族大学今日之进步与昌盛。(一)办学条件:实现突破赢先机。以2003年新校区南区落成为标志,十年来,学校进入了自建校后基本建设发展速度最快、教学科研设施条件改善最大的时期,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不断优化。相继建成新校区北区、老校区留学生公寓、行政大楼、民族博物馆、第12幢学生公寓、第28幢教工电梯公寓、青藏高原研究基地一期工程,改建老校区维舟广场、体育场及地下停车场等,在建新校区三期工程、青藏高原研究基地二期工程。目前,学校由武侯校区(老校区)、航空港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组成,占地面积由1100余亩增至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由38万平方米增至11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资料由约160万册增至近400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由8000万元增至近4亿元,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处于西部高校前列。学校办学条件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极大地拓展了办学空间,扩大了办学规模,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赢得了先机和主动,使学校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较好地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二)人才培养:内涵发展显成效。2003年以来,学校坚持“一手抓规模发展,一手抓提高质量”的方针,牢牢推进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以全面推行学分制为导向,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内涵发展。

十年间,先后组建、成立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政治学院、经济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青藏高原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教学单位达到23个;现有12大学科门类,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在校研究生规模由200余名增加到2300余名;本科专业由44个增加到78个,其中,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2个校级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5项、省级教学成果25项;学生创新活动屡获佳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600余项,其中国家级近200项,国际区域级9项,国际级1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三)科学研究:成绩斐然创新高。2003年以来,学校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思路,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强劲提升。

十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900项;争取科研经费2亿余元;发表学术论文1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800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其中,获四川省哲社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获历史性突破;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立项数、获奖数在四川高校中排名第二位);获批2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获批省级学术创新团队4个。学报办刊质量不断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版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并在民族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而且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13年加入了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并在中国知网上开设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进入“专业期刊”的学报在全国目前仅有70家。自然科学版入选科技部科技核心期刊,并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通过努力,成功创刊出版《民族学刊》,填补了全国民族专业性学术期刊在西南地区分布上的空白;《民族学信息》成为国内唯一的民族学文摘类内部刊物。(四)师资队伍:内培外引调结构。2003年以来,学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大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注重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使用,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十年来,学校专业教师从700余人增长到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从约350人增至680余人,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从43.7%上升到近80%,二级教授24人,博导、硕导300余人;有47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四川省杰出创新人才奖”;有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4人。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明显改善。(五)招生就业:进口出口保质量。2003年以来,学校切实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招生就业工作,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招生范围覆盖到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实现了56个民族学生“大团圆”和8个省区的重点批次招生,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仅2012年,学校招生就达到了8000余人;就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并连续7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六)“两翼”建设:特色铸校塑品牌。学校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后,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在“十一五”时期明确提出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发展后劲,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集全校之智,全力以赴推进“两翼”建设,在阿坝州红原县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依托四川民族地区形成研发成果梯级推广的态势,辐射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畜牧业现代化和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2011年,基地一期工程完成,总部和下设的高原畜牧业科技园区、牧草资源研究与开发园区、特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试验园区、民族文化旅游暨牧民新村、新生活示范园区等“五个园区”已全面运行;2013年力争完成基地二期工程建设。目前,基地承担近5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科研经费5000万元,申报的“四川省青藏高原草食家畜工程技术中心”获批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基地将成为带动学校理、工、农、医学科发展的引擎,并被逐步打造成为我校的“中科院”。

建设民族文化创新实践研究基地,是以“五个中心”——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民族博览中心、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民族艺术研发创新及影视制作中心为载体,整合校内外人文社科资源,做大做强以民族学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群,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研究院十年来,承担1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获6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以此为引擎,带动学校人文学科的发展,逐步打造成为我校的“社科院”。(七)交流合作:开门办学提声誉。2003年以来,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以扩大开放、包容互鉴的理念,推进与国(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民族地区的战略合作,对外交流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十年来,学校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韩国仁济大学等近3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开展师资培训、科研合作;共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者、友好人士近1000人次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或参观访问;接受来自50多个国家3000余人次留学生在校学习,聘请外籍专家400余人次,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160余项,举办一系列大规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学校积极开展与民族地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先后与四川甘孜州、阿坝州,青海海南州,重庆黔江区,云南大理州及玉龙县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湖南大学、武警警官学院等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积极参与武陵山区连片开发和扶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作为四川高校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承担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八)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促高效。2003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后勤服务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转换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十年来,学校坚持推行处、科级干部任期聘用制,实行人事代理制,健全目标责任制,推进岗位设置改革,积极探索完善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制;成立新、老校区两个后勤集团,稳健实施后勤服务改革;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目前,学校正认真修订章程和学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坚持依法办学、民主治校。(九)党建思政:注重实效倡和谐。2003年以来,学校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政工作,组织各族师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领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十年间,学校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共发展党员10904名;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成功举行第十次党代会;按照中央和上级有关规定,校党委制定“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加强对统战、离退休工作和校工会、校团委、校学联、校友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强化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以“五讲五做五风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历经敏感节点和突发事件的重大考验,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和谐与稳定。西南民族大学2003年和2013年主要办学数据对比二、十年的办学启示

十年磨一剑,今日剑已锋。在2003—2013这荡气回肠的十年,学校砥砺奋进、上下求索。让我们体会最深,最值得回味的是“五个一”的办学启示:

——制定了一个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战略,即“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学校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的有力诠释,是引领学校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总纲”。

——坚持了一个体现学校定位和服务功能的办学宗旨,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这一宗旨赋予我们民族高校履职尽责的神圣使命和义务。学校的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无一不顺应时代发展、国家战略、社会需求、民族地区实际,背离宗旨,办学就丧失根基,无异于缘木求鱼、无本之木。

——传承了一种西南民大特有的学校精神,即“和合偕习、自信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逆水行舟、攻坚克难”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培育了民大人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主动出击、跳起摸高的气魄和胆识,摒弃等靠要,摒弃安于现状,摒弃抱残守缺。银行贷款、兴建新校区、建设青藏高原研究基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实施学分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哪样不是大气魄、哪样不是大手笔、哪样不冒大风险、哪样是坐等其成?支撑学校事业发展,没有学校精神不行!

——锻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爱岗敬业的教职工团队,即“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后勤服务队伍”。学校的发展,关键靠人。通过全员聘任、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严格考核,通过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学校十年创业发展的考验,学校正逐渐形成一支由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适应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忠诚敬业、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干部队伍,爱岗奉献、甘做人梯的后勤服务队伍组成的教职工团队。这支团队敢于拼搏、勇于前行,是学校事业兴旺发展的根本。

——营造了一个思上进求发展的人文环境,即“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学校的发展为每一个民大人创造了干事创业、共同出彩的空间和平台。学校多元文化交融荟萃、开放包容;各族师生团结一心、积极向上;民生改善、安居乐业。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都为学校注入发展前行的正能量。维护一个和谐稳定、人心思进、人人有用武之地的人文环境,是学校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共圆“西南民大梦”

前景无限好,风劲正扬帆。2011年,我校迎来了60周年校庆。通过举行校庆活动,集中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及各族师生昂扬奋进的时代风貌,讴歌了党的民族政策取得的伟大胜利。刘延东同志在致我校的校庆贺信中希望学校“突出办学特色,打造优势学科,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从学校的发展实际来看,“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就是我们历代民大人翘首以盼的“西南民大梦”。回眸新世纪以来,“四件大事”的实现、2003—2013这十年的发展成就都是这个“西南民大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纪念“四件大事”十周年,就是为了认真、系统地梳理、总结学校十年的办学成果、办学经验,更好地规划学校的未来,最终实现我们的“西南民大梦”。一句话,“西南民大梦”就是将学校办好,让师生自豪、令人民满意。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逐梦“十二五”。学校正处在奋战“十二五”的关键时期。2013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校上下要抓紧剩下的两年半时间,对照规划的各项目标要求,进行分析、检查、冲刺,确保按期完成规划。到2015年,“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构建,“一体两翼”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方向进一步转型。

——下一个十年“再磨一剑”。2013—2023,是学校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十年。展望新的十年,将横跨“十二五”后期、“十三五”时期、“十四五”前期,承载着民大人兴校荣校的更大期望。我们唯有更加奋发有为,更加求真务实,更加同心同德,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西南民大道路,体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铸校”的西南民大理念,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西南民大精神,实施“一体两翼”的西南民大战略,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努力奋斗,到2023年,基本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开启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民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探索——对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优和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十年回顾与思考

曾明 王永

2003年,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同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两件大事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工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西南民族大学以此为契机,主动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积极探寻既遵循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遵循符合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既注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注重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需要的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了学校“内涵式”的创新发展。十年的改革,十年的探索,十年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在实现自身飞跃的同时,也为我国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成功的个案,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研究。一、新时期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新世纪以来,民族高校既面临社会市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挑战,又面临着高等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也有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呼唤。无疑,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和增列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授予单位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高校教育工作宏观指导、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措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计划用5年一轮的时间,对全国一千余所本科院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3年参加水平评估的高等学校共46所,西南民族大学是四川省唯一的参评学校,也是国家民委唯一的参评学校。这不仅是国家对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一次全面评估,也是学校半个多世纪办学实力与工作水平的重要展示。学校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指标体系,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评和整改,最终经由教育部评定为优秀。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校五十余年民族教育历史的积淀,是我校半个多世纪办学实践的成果,是几代民大人秉承“和合偕习,自信自强”办学传统,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结晶,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民族高校必须自觉适应这一趋势和要求,牢固树立研究生教育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心,拥有前沿知识和高水平技能,以及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西南民族大学虽然较早就已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但没有博士授予权成为其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的制约瓶颈。为此,学校党委和行政高瞻远瞩,聚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在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中,一举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新增“民族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此后,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史上多个“第一次”陆续出现:2004年第一次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9月首届博士生入学;2007年6月首届博士生(四川省首批民族学博士生)圆满毕业,取得博士学位。通过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得以站在新的层面上实现了本硕博的统一谋划,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突破。

总之,教学评估凝聚了力量、振奋了精神、明确了思路、锻炼了队伍、优化了条件、增强了竞争力。尤其是迎评促建过程中,学校凝练出的办学特色———“和合偕习、自信自强”,得到了教育部专家高度评价。同时,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获得,新增“民族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提升了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和能力,拉开了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帷幕。可以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了西南民族大学新的发展起点,学校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戮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统一、教育发展与教育责任有机统一、高校共性与学校个性有机统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寻找民族高校的新增长点,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二、新时期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效

2003至2013十年来,西南民族大学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和新增博士授予点为新的起点和动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

1.以就业状况为依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建立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每年发布就业工作白皮书,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支持;二是开展专业自评,遴选7个本科专业为试点,投入近200万元经费,邀请包括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题论证,以评促建;三是建立专业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招生就业和教务等部门共同参与,以就业情况为依据,定期对各专业申报、建设、招生与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力争专业分布更趋合理。

2.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分类设计培养方案。一是以“少数民族英才教育”为培养目标,开办“王维舟少数民族创新人才班”,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全方位推动素质与能力提高,培养少数民族拔尖人才。二是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三是结合社会需求与学校资源开设藏语零起点民族学(藏学)专业,不少单位来校提前预选毕业生。四是与民族地区、多家企业紧密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如开设“生泰尔班”“中粮班”,探索实施面向武陵山片区及四川省民族地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

3.积极实行“双学位”教育培养计划,开设素质通选课等形式,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复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双学位专业,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自身兴趣和潜能,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接受双学位专业教育的学生有1158人,其中239人获得了学位。

4.实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逐步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研究生“创新型”项目资助计划,并给予“博士项目”重点资助。资助项目从2008年的27项增加到2013年的227项,资助经费由33000元增加到617500元,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协调发展

过去十年,在全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与招生数量也成倍增长。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十年来本科专业数增加34个,增幅为77%;本科生人数增加15931人,增幅为187%。不难看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展是十分迅速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必须和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师资储备、学科专业等因素关联起来考虑,不能一味求大、求快。因此,学校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社会需要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同时对就业率较低的个别专业实施隔年招生,适度控制招生人数。而且,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的不断提升,从2007年开始,我校先后在河北等8个省区实行“一本”批次招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入学报到率越来越高。在提高生源质量的同时,还通过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使得新老专业都能在一个合理的学生规模下,严格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办学,形成了文、理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结构,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与不断扩大的本科办学规模相一致,西南民族大学以教育部推行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为契机,启动实施了“311”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结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通过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一些传统优势专业、重点课程等确立为示范性专业、精品课程加以重点建设,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的评选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共有校级示范性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等十大综合改革项目(含61个子项目),被确定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年,新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为四川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同年9月,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同时,学校以教改项目申报和每四年一次的校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为抓手,采取动员与激励、重点关注与全面培育等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和倡导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把教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运用于教学之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十年来,新增校级教改项目149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4项,分别为2003年的1.3倍、1.5倍;评选出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8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9项,分别为2003年的2.1倍、2倍。2010年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高校“双符双适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正式成为改革试点单位,实现国家级教改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西南民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招生人数从2004年首次招收的6人,到2013年的26人,招生人数增加了4倍多,历年总招生为164人;毕业人数从2007年的2人,到2012年的16人,历年共授予55人博士学位,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共83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学校始终牢牢抓住质量这根生命线,严把博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质量关,相继采取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全部参加盲评、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术成果、对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进行奖励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三)人才强校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

十年来,学校坚持对内培养、对外引进的双向并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学历、学缘、职称和年龄结构,构建多层次的学科学术梯队及创新团队;加强高水平、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发挥优秀人才的领军作用;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师德教育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不断优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环境。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学科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促进导师队伍的良性循环。2003年,全校专任教师713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46人,具有研究生学位者312人。十年后的今天,全校专任教师达到1423人,增加710人,增幅为99%;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者的比例为57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者1003人,分别为2003年的1.7倍、3.2倍。(四)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根据新时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要求,学校推进了学分制改革,适时修(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即采用“平台+板块+模块+组”的模块化设计,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等得到了加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除了强化办学特色以外,还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成立了大学生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场所,丰富了学生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创造能力。2004—2012年期间,学校有上千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40项,分别为2003年的58倍和60倍。通过这些改革,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这可以通过学生毕业时候的社会竞争力和考研录取率得到集中体现。首先,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还逐年提高。2011届校友唐俊逸,现考取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在热播的天津卫视《非你莫属》百期节目中一枝独秀。面对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强劲对手,他以敏锐的思辨、良好的沟通以及流畅自如的中英文表达能力,改变了包括当当网CEO在内的业界顶尖公司老板原有的最初学历和最高学历非“211”不录的招聘态度。2012年,在东南卫视等单位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职场挑战赛”上,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级学生范治宏从来自400余所高校的5万余名参赛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全国总冠军,并获得20万元出国留学基金。正因为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西南民族大学连续7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日前,在全国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高校就业50强的评估活动中,学校凭着较高的就业率和出色的就业组织工作,受到了教育部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次,考研率呈上升趋势,推免工作成绩喜人。仅2012年,就有586名本科生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我校考研的同学和推免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青睐,多名同学被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录取。三、新时期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一)强烈积极的机遇意识是民族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因素

2003年,当西南民族大学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第一个参加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学校时,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与考验,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为,评估对我校来说,是50多年来一遇,是办学历史上的头等大事之一,更是一次集国家级学者、专家“会诊”办学状况的绝好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勇于剖析自己,找准问题,立即整改,为今后学校的发展创造契机。十年的发展证明,这是非常正确和有效的。

我国民族高校初期的发展定位是比较低的,主要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辅之以专业技术人才。受其影响,民族高校长期以来发展空间比较狭窄,发展很不充分,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快速发展,但与全国许多大学比较仍然差距较大。因此,提升办学层次,争取发展空间的强烈愿望就成为支撑民族大学发展的引领因素。而当时没有博士授权点是西南民族大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在强烈的发展意识支配下,学校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成功地获得了博士授予权,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二)主动作为的主人意识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源泉

正如前面所述,评估获优和新增博士授予点,带来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发展。但由于教育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与每个教职员工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全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宣传动员上不漏掉一人,人人了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人人结合本职工作,努力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做贡献。(三)系统深入的改革举措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因素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民族高校不论是办学主体地位的突出,还是岗位责任的明确划分;不论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的激励机制,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人才的引进,还是师资队伍的培养,都必须全校一盘棋,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行之有效。所以,系统深入的改革举措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这是十年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四)科学有序的管理服务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的坚实保障

2003年学校评估获优和被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以来,全方位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事涉全局,没有统筹谋划和科学有序的管理作保障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学校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措施入手,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生管理等等方面强化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向管理要凝聚力,向管理要执行力,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努力,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和操作设计,把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相关指标分解、细化,逐项抓落实,规范考核评比办法,形成了学校网格化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系,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

总之,十年来,西南民族大学以评估获优和新增博士授予点为起点,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为满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与规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改革探索,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高校的发展谱写出了辉煌的篇章。成绩属于昨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育人为根本是永恒的主题,博士授权点少已经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的瓶颈。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历史使命。[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吉克跃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民族高校除具有一般高校的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文化更具有多元性。西南民族大学现有56个民族的师生近3万名,其中在职教职工分属28个民族,少数民族教职工占32%;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的60%以上;有30个国家的留学生350余人,存在着校区多、民族成分多、留学生多,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多元文化在这里激荡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内核,构成文化的生命力和张力。因此,每种文化都有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和独特价值,都应受到尊重和宽容。也就是说,在大学校园里,无论地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无论是学科文化还是非主流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一、倡导社会核心价值,坚持校园主流文化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呈现其主流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往往成为指导人们共同生活的核心价值。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校园文化的根基在于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西南民族大学从民族自豪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入手,引导、坚持和倡导校园主流文化,让各民族大学生看到中华民族的根基之所在,对自己的民族产生热爱之情、自豪之感、钦佩之心。二、弘扬优良传统,实践“和合偕习”精神

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建校之初党和国家就对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的前身)寄予了厚望,第一任院长、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的王维舟说:“要使我们学校成为平等、团结、友爱、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60年后,西南民族大学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大家庭。西南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总结提炼出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合偕习”。“和合偕习”源自《管子》:“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意思是“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这样的国家、民族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民大人将“和合偕习”的学校精神作为立校兴校之魂,深深根植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的改革和发展中,为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边疆巩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与时俱进,树立“五讲五做五风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

在坚持“二为”办学宗旨的基础上,西南民族大学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特别是针对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藏独”“疆独”“台独”“法轮功”等加紧对我国进行分化渗透,对学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的现实,提出了“五讲五做五风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以“五讲”为主线,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增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五做”为导向,开展系列活动;从五个层面着力,推动校园形成“五种良好风尚”,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和合偕习”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实践。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使师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各民族师生关系,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保证了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构建以民族团结为基础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师生的高校,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心理素质、不同宗教风俗在一起交流碰撞,如何达到和谐?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将自己的美与别人的美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我们在实践中,就是要让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通过抓好“一条主渠道”,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抓好“两校培训”,即党校培训、团校培训;抓好“三类宣讲”,即领导干部宣讲,专家学者宣讲,学生骨干宣讲;抓好“四项教育”,即校党委中心组(含二级中心组)学习教育、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新生学前教育、新进教师岗前教育;抓好“五大阵地”,即宣传舆论阵地、团学教育阵地、社团文化阵地、宿舍生活阵地、后勤服务阵地等五大阵地,引导各族师生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五、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的民族高校更是责无旁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明确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凸显办学特色。旨在通过“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和“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展示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可以说,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秉承“二为”办学宗旨,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六、以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藏族、彝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周末歌舞晚会,藏历年、彝历年、“三月三”、古尔邦节等各民族重大节日庆典等已成为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亮点,深受师生欢迎和好评,甚至在各在蓉高校中也享有美誉。尤其是2005年西南民族大学实现56个民族学子大团圆后,各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相互了解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56个民族师生贺中秋、庆国庆”活动、“56个民族是一家”摄影展、“56个民族服饰”丝绸立体工艺画展览、民族知识竞赛,等等,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以特色社团建设为重点,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学校近年来支持和帮助成立了如“大学生民族交流协会”“民间艺术发展协会”“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大学生联谊会”等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开展融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参与面广、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构建和谐向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

学校的很多学生来自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学校开展了“阳光助学”活动、设立“爱心援助基金”,以“送温暖、助成长、树栋梁”为指导思想,先后开展了“爱心勤工助学”“贫困学生免费就餐”等多项活动,为品学兼优的民大学子送去了一份份温暖的关怀。此外,还为因疾病、遭遇意外、解决生活需要、参加校外活动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资助的同学提供了爱心援助。“阳光助学”活动实施几年来,已资助贫困学生2000多名,受到了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校领导、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不断充实和壮大爱心援助基金,使受助范围不断扩大,让更多优秀贫困学子得到帮助,让每个人的爱传播四方,惠及他人。七、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学校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将传播爱心与民族地区教育、学生成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世情,在社会实践(调查)中“学知识、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强责任”。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扶贫,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大力服务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地震灾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科研实践基地,助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开展旅游人才专题培训,增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为成都军区培训“藏汉双语”人才,巩固国防建设;服务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和帐篷新生活,切实帮助藏区广大牧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八、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努力构建高雅、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硬件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是校园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引导师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西南民族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结合民族高校的特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建筑、景观的设计中,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风景如画,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中体会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学校新、老校区因和谐优美的环境而多次荣获四川省、成都市“园林式单位”“示范性园林式校园”等称号。新校区更是以“特色化、数字化、园林化、生态化”享誉省内外高校,2004年获得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通过精心组织富有民族高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各族师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对和谐之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了和谐稳定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从这里走出的各民族学子,又将和谐包容的种子,传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