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真实的自我表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5:54:03

点击下载

作者:王宇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营销,真实的自我表达

营销,真实的自我表达试读:

序:旧世界的基础损毁了,新世界正在发育,本书是一声清啼

文/李岷(虎嗅网创始人)

看到王宇发到我邮箱的这部书稿后,我第一个感觉是惭愧。

惭愧呀。如果虎嗅网有更富余的人力,其实我们应该承担起本书的编辑与出品工作。不是吗?本书里的很多内容,都是他最近一年发表在虎嗅网上的文章,有不少篇还是我在虎嗅后台一手编辑发布出来的。所以,王宇同学,你辛苦了!

王宇是个勤奋的人,同时也对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有着较其他大量所谓“自媒体”更精准的认识与执行力。关于此,我其实并没跟他沟通过,不过以我的理解,他是想以对一个个灯塔式案例与现象的追踪剖析,去寻摸营销公关在新媒体、社会化、分众化环境下,正在走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条路上已有哪些规则已成形浮现。

要我说,与传统营销公关的经典理论比起来,这条路仍然不无狭窄、光线暧昧,还未被实践者拓荒开辟为足以让后人大量涌入的阳关大道。这不是说创新者还不够作为,而是现实情况如流沙,始终在飞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1、媒体的变革没有消停。主流、活跃的新媒体,两三年即被重新定义一遍。形式决定内容,当媒体的介质与交互方式发生改变,营销与公关的内容与气质,也必须变化。2、受众的不稳定性。信息爆炸、媒体快速演进,带来的是代际更快的更替。每隔三五年,消费市场上就起来一拨趣味与行为方式截然不同于前辈的新兴人群。营销公关哪能秉持一套不变的打法?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传统营销公关机制与手法,与传统媒体、广告、渠道等既有机构经过几十年裹挟式发展,已形成一个从投放到评价到心理预期、角色扮演都完成确认与闭环的产业模式,那是一个严密的链条。而新媒体、新营销、新公关……链条上的哪一环,目前都还在单点的自发性萌动中,链条的搭建、分工与闭环,远远没有完成——何况还同时遭遇着我上文说的那个情况:环境还在随时崩塌与变化。这导致产业链推进的方向还可能发生变化,进度不可能太快。

这是新媒体与新营销长征路上的不确定与悲观。但放心,更大的乌云注定不是笼罩在新生儿与创造者头上,而是投射到营销界以4P或4C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理论身上。如果孤立地来看,类似理论近于完美,但操作者已很难将它与业已变动的现实对接、匹配起来。在你还在试图以价格去击中消费者时,他们热衷的是体验;当你想去为他们推销贩卖良好平滑的产品体验时,人家要的是粗糙而火热的参与感……是现实而不是逻辑,宣告了4P或4C理论即便不是全部也是部分的死亡。说得再客气一些,它们的版本是该被刷新了。

通过被刷新,才能刷出存在感。

当然,王宇此书,还远远没做到对旧有经典理论进行全面刷新、升级换代。但它是周遭环境中无数令人欣喜的清啼中的一声。作者提出的“营销是一种植入”——(进一步)“营销是品牌人格的植入”——(那么)“怎么去打造与传达你品牌的人格”等系列思考,都包含了多种在当下颇有启发意义的子课题。

我特别喜欢本书的,是作者对身边创业案例也好、对书本上传说中的大师传说也好,那种平等关注的眼光与姿态,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又别有洞见与个性地将大师凡人的实践招术一一拆解开来。比如写乔布斯那篇。乔帮主已被解读了太多,但是你读完王宇对乔布斯四条营销密语的阐述——尽管较长,但我向你保证,读来绝不会疲倦——你会得到某种新鲜感悟。

向实践致敬,是本书很强烈的精神。我甚至能体会到,王宇把编辑、出版、推广本书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他内心某些营销准则。你稍翻两页就能体会到,为了给读者创造沉浸与卷入、高效互动的阅读体验,王宇付出了特别的努力,他带着强烈的期许。

但愿王宇把他的气场,还有“宇见”的品牌人格,成功植入了你。你现在已迫不及待想进入他给你营造的梦境了是么?

推荐语

王宇老师是我敬佩的专业人,既有营销领域的实战经验,又热爱新营销形式的探索。我与他为友,每每收获良多。在社会化移动化的时代,营销正一步一步回到本质:是真实的自我表达,更是爱与信任的沟通。相信王老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罗辑思维”出品人、资深媒体人 申音

视频序

关于这本书,以视频的方式和大家聊聊,欢迎扫码查看:)营销是真实的自我表达

文/王宇

有时候,要沉淀自己的想法可能比产生一个新想法,要经历更长的时间过程,比如写作并编辑本书。最后,在推翻了几十个书名之后,我还是打算用“营销真实的自我表达”来做确定的书名,因为这个名字最能概括本书的主旨,也最能传达我希望传递的声音。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总结了自己过去几年的营销实践,无可避免地观察了很多案例和人物,在这些现象、案例、人物中,无可避免地多次提到了乔布斯,而在乔布斯的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随着年纪增长,我越发懂得‘动机’的重要性。Zune是一个败笔,因为微软公司的人并不像我们这样热爱音乐和艺术。我们赢了,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我们做iPod是为了自己。当你真正为自己、为好朋友或家人做一些事时,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但如果你不热爱这件事,那么你就不会多走一步,也不愿意在周末加班,只会安于现状。”

有了来自内心,而非头脑的“动机”,于是有了对自我的认知与洞察;有了洞察,于是有了一件你要做的不太一样的事;有了这件事,于是有了真实的自我表达;而表达,从来都不唯语言,有人通过艺术来传递,有人透过产品而诉说,而这,就是我所理解中的营销。营销是真实的自我表达,这句话只对个人而言正确吗?

显然不是。

当我们去观察众多建树卓越的公司,我们就会越来越多地洞察到“价值观”对它们的作用力。

而一机构的价值观,用人格化的语言来说,其实就是早期创业者的“初心”,或说“动机”。

苹果过去一直相信,科技应与艺术和人文为伴;Elon Musk相信在物理上合理,则有极大可能在现实中被实现;耐克致力推崇对运动的热爱,就好像他们从来也没卖过鞋一样。我的意思是,无论从哪个侧面看,他们在追求的都不止于商业本身,它们的语言,它们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对这种内心确信的真实表达。

反过来看,如果没有这种“动机”,没有一种来自内心确信的真实表达,我认为那就不是真正的营销。营销是真实的自我表达,这是让你获得成功的更好方式吗?

坦率说,我不知道。

但我觉得这是让我们获得精神享受,并更有可能寻找到对生活的热爱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到似乎还有如下一些信息想要传递给读者:

1、洞察

营销要求我们不断内省自己的创业基因与核心能力;在一个技术产品高度进化的环境下,寻找如何正确做事的普世方法论,不及寻找做什么,而不做什么的内在洞察。

2、实践

实践的近义词是“试错”,卓越的营销人都是终身实践者;学习,在今天被压缩到一个极短的时间周期,在获得成长的方式中,实践成为首选。

如何获得新鲜的营销洞察?如果离开实践,相信我们不可能做到。

编辑本书也是我本人的一个营销实践,借鉴《商业秀》中“用户最需要的7种能力”,我给此书加了一些新元素,包括“版本”“保质期”“视频序”,以及和微信订阅号打通的“课后作业”等,希望读者借此获得“可升级”“可沟通”和“可延伸”的体验。

3、不确定方式。

且不论4P理论今天发生了多少变化,单看这两年的营销环境: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内容营销、原生广告……和前几年已大为迥异。经典方法不可久持,营销和技术产品一样,是一个不断创新着的过程本身,而无恒定的公式可循,放弃理论盲从,可能更有助于我们获得应时而变的营销思维。

其他还有什么?期待你来发现!01实践——用营销改变自己!

这是本书的第一章,核心关键词是“营销实践”,本章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我过去的实际工作,另有少部分属于我的观察思考。在我看来,营销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如果你想用它来实现个人改变,就无可避免地需要去亲身实践。本章目录

1、Marketing!——让我们从电影《盗梦空间》聊起

2、PR!——2014年后的7个公关传播要点

3、BD!——做好商务开发的5条个人经验

4、Agency!——如何与你的营销供应商打交道?

5、Product!——在别人的产品中营销自己!

6、Advertising!——在什么时间选择“广告”?

7、Trends!——品牌人格化的营销观察Marketing!——让我们从电影《盗梦空间》聊起

什么是营销?像生活中那些同样看起来很简单的,比如“什么是爱情”的提问一样,这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一直在从事市场营销,过去10年间,每当碰到别人,尤其是一些初入职场的朋友这样问,我总是希望有一个能对此做出高度概括的回答。

什么是营销?从4Ps理论、“水平营销”学说,到4Rs与“整合营销传播”(IMC),想要用两三句话解释清楚这些概念非常困难,也毫不形象;在多数情况下,你可能会得到很多的概念和专业术语,虽然反复咀嚼,却仍不知道从哪下手。

2010年,由我最喜爱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盗梦空间》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我把这部电影反复看了十数遍之后,有一瞬间,我似乎突然对“营销是什么”有了一个灵感。《盗梦空间》之后,我开始尝试用这两条简单的表达来概括营销:

1、就像片名一样,营销是Inception,是一种植入,在用户的脑海里植入一个想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认知。

2、对于植入的具体内容,就像电影里那个非常隽永的表达——“One simple idea”一样,一个足够简单的想法,才能够在用户的脑海里自然形成。

2012年末,我去上海给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交流培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当时我做的PPT有这样两页:

在第一页,我以当时的汽车行业举例:在美国的汽车碰撞测试中,高端汽车不断刷新着彼此PK的结果,在最近一次的碰撞测试中,一度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甚至跌出了前“5”,排在宝马、奥迪、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品牌之后。

但是,沃尔沃“最安全汽车”的认知,却长久地植根于消费者脑海中。

与此相应的,不同的汽车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植入了不同的idea,比如宝马是“驾驶乐趣”,奥迪是“科技”,而沃尔沃,代表的正是安全。

类似的是当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在2012年投入的广告费用是40亿美元,是当年微软的2倍,苹果的4倍;反观苹果,其产品一直保持很高的利润率,虽然当时它只占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份额的7%,但是却拥有超过50%的市场利润,远远高于其他竞争者。

这同样有赖于苹果在消费者脑海中植入了高端、时尚、代表着创造与创新的认知。

在第二页,我进一步说明了“营销”实际上就是你向用户植入idea的过程,并援引了电影的台词:“一个简单的想法足以改写规则,颠覆世界。”我们看到,每一个伟大的企业,似乎总会有一个善于植入故事情节的“造梦师”,苹果的乔布斯就是典型。

当然,对于“营销是向用户植入一个想法”的表达,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它不代表任何理论和“经典”,并且,在现实中也不断遭遇到“新知”的挑战。

比如前段时间百度推出的一个产品——品牌数字资产榜,就抛出了如下逻辑:

1、数字时代前,消费者根据头脑中的、基于个人经验的品牌印象,做相应的购买决策。

2、数字时代,信息膨胀易获得,人们不再将所有信息存储于大脑,而是更多地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

3、数字时代决策时,消费者不再仅仅依靠大脑中的有限知识和印象,而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进行辅助。所以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同时共存于用户的大脑,以及可快速连接的互联网外脑中。消费者有能力快速连接互联网,并综合自己的经验迅速形成对品牌的判断。因此,品牌应重新定义为“消费者意识中的感知与互联网活跃内容的集合”。

虽然,这个逻辑将品牌切分成了“用户心中的印象”和“可快速连接的互联网活跃内容”两个部分,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构建、经营你的“数字活跃内容”,其目标仍然为了影响用户的“大脑”,因此,它同样是你向用户进行“植入”的这个努力的一部分。

在未来,我们的营销手段、渠道、技术、产品,还将不断迭代更新,发生变化,但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依然要作用于“人”本身,以人为本,以建立人的认知为基础,这个原点我认为始终会是亘古不变的市场营销的核心。拓展阅读:“盗梦空间”里还有哪些营销金句?

Inception和市场营销中的“造梦”

写作此文,向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致敬,他的《盗梦空间》,被我视为最伟大的营销题材电影,没有之一。《盗梦空间》的剧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在聊聊我在影片里的营销发现。为方便对应人物,我给每个主角都放上一个Title(职位):Saito是个精明的投资人,他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考察Cobb并选他来做这个Teamleader(Saito坚持要跟Cobb团队一起进入梦境,保证营销效果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去试,没有这种代入感就很难做好,办公室里读报告,不如亲自去试团队正在执行的传播,喜欢独自做梦,就很难跟用户做同一个梦。)

Cobb科班出身,对营销很有Sense,Eames想象力丰富,两人都是营销好手。Cobb第一次去找Eames有精彩的内心戏,值得用心看,Cobb先请他喝啤酒,然后询问他做Inception有没有可能成功。Cobb做过这个,他明确地知道答案为何还要问?这就是那些CEO经常干的,他们有答案,他们不是在询问可行性,而是在考察你的思维和能力。

Eames给出的答案是个营销金句,他说,You need the simplest version of the idea,in order it to grow naturally in the subject's mind.(营销)植入的概念必须非常简单,才可以在目标(用户)的脑海里自然长成!(好的营销绝不说“多”,而是说“少”,简单最动人。)

营销策略是Eames这个CMO梳理出来的,Cobb这个CEO的工作就是负责给方向和回答YES OR NO,Cobb明确给出目标:“让Fischer解散他老爸的公司,显然会被他马上否决掉,所以我们要把这个idea植入他潜意识的深处。”他接着说:“Subconscious is motivated by emotion, Not reason.”(潜意识是受情感驱动的,而非理智)。从营销角度说就是,要把商业目标,转化为用户对你的感情。

在这个思路下,Eames为团队设计了递进的策略:“在最上层(梦境),我们开始打造他和他老爸的关系:我不想追随我父亲的足迹。”“下一层,我们灌输给他:我要为我自己创业。”“最底一层我们端出致命武器:我父亲不想让我成为第二个他。”(营销设计必须是非常精巧和小心翼翼的,人的内心敏感而脆弱,营销也需要一点一点说,由简入繁,逐层叠加。)

Arthur悟性稍差,适合干体力活,比如扛枪、劫车、绑炸药、插针都由他来干,Eames经常挪揄Arthur没有想象力,但团队一定需要这种肯干苦活累活、执行力强的人。

讨论营销方案时,Arthur问Eames要更具体的方案,Cobb马上指出:“Inception is not about being specific,When we get inside his mind,we ’re gonna have to work with what we find.(植入的过程不一定要那么明确,当我们进入到他们的头脑后,我们必须学会见机行事。)

营销不是关于计划,而是关于沟通,尽管有精巧的计划,仍免不了出现各种意外和突发,传播的走向不会尽如预期,用户的反应不可预知,必要时必须随时就这些做出调整。

Ariadne的角色很出彩,她的最大价值就是对游戏规则非常精通,得益于她对营销环境、规则的深刻理解,当团队在第三层面临任务失败的时候,她果断提出深入第四层的设想,最终扭转败局。她的价值还表现在是唯一能深入Cobb内心的人,关键时刻能弥补高管的“视野盲区”。

Yusuf研究麻醉配方,是负责底层技术的CTO,他的价值在于“最棒的营销通过最棒的技术手段实现”,他的工作是好莱坞的烟火和灯光,给你最震撼的内心触动。《盗梦空间》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也很高兴找到了一个足够简单的说辞用来解释营销:在用户的脑海植入一个概念,One simple idea(一个简单的想法),这就是营销。PR!——2014年后的7个公关传播要点

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企业的公共关系业务,通俗点儿说就是大家熟悉的——PR,至今,我还对10年前刚刚开始起步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比如彼时经常会手捧一本《公关顾问专业指南》。

这是一本曾给我带来巨大帮助的书,其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从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关顾问的出现,到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项目的具体操作等,拆解得非常详细。

遗憾的是,公共关系本身的发展速度太快,尤其2004年以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大大加快了传统PR改变的进程。如今,除了那些通行的概念和基础原理,很多具体的操作手法早已今非昔比。

比如,过去的PR建立在新闻传播的基础上,新闻传播是核心,但今天的公共关系,新闻传播的作用被淡化,社交媒体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又比如,企业自己的媒体属性得到了加强,内容营销盛行,PR工作的范围更难界定,更“多元”也更“碎片化”。

基于这些变化,我曾写了《PR变了》这篇文章,意外的是,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宇见”发布之后的三天内,获得了2200多次转发,后被十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在微信朋友圈也形成了“刷屏效应”,至今仍是我的文章中在微信转发数上取得过的最好成绩之一。

闲言少叙,接下来进入的就是我的这篇文章。PR变了

为了写PR(公共关系)工作的改变,我做了些小调查,也与一些至今在PR一线的朋友聊天,得到些局部的感性的回复:

1、媒体对新闻稿越来越挑剔

2、新闻通稿效力在降低

3、公司对用户传播更加重视

4、社交媒体对传统PR影响大

5、发布会越来越难搞

等等……

如果回顾10年,可能不用,3年,PR的工作方式看起来也有很显著的变化,以下是我的某些不成系统的观察感悟:1、PR概念本身的改变

PR是对公共关系进行管理的总体,传统PR的工作方式以新闻传播为核心;如今,作为公共关系管理的定义本身没变,但具体的,PR的渠道、形式、内容,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新闻传播已非唯一,社交媒体更受重视,随着信息碎片化,PR人的具体工作也开始“去中心化”,而变成了由一系列更琐碎、更分散、更多样的工作聚合而成,其核心变得不是那么清晰。2、“新闻发布会”挑战增加

新闻发布会难度增加,效果却打折,为什么?

A、信源泛滥,媒体对发布会的热衷程度降低。

B、发布会在企业重大战略或核心产品发布环节,有不可替代性,这些时刻需要仪式感,可能有重量级嘉宾来站台助威,等等;尽管如此,随着营销竞争加剧,媒体对发布会的预期普遍变高,大家觉得发布会除了要有大腕,更要有创意。

C、好消息是,创意越来越可能帮到主题传播,像前两天的某品牌发布会,一个朋友去了798现场,然后开始不停发微信;后来,几个自媒体人,从发布会的美女写到产品,一致认为看点很多,社交媒体对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发布会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D、坏消息是,通货膨胀,你不得不看到,北京的包子从4毛涨到了2块,应届生的要价从两三千到开口就是五六千;传统媒体日子不好过,主编们对好内容的标准更加挑剔,对软文更加抵制,促发我们在开发布会之前思考:我的发布会究竟有多少内容是“干货”?3、会议营销仍流行

虽然发布会少了,但会议营销仍大行其道,尤其是针对行业客户的B2B业务,“赞助演讲”仍是流行、有效的方式。

以这两年我参加的行业会议来看,规格、规模、演讲嘉宾的质量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一些行业,比如移动互联网广告,因用户隐私保护等原因,今年低调了很多,但更多的B2B业务投身到会议营销中来,令“会议销售”在研究咨询机构的营收比例中逐年扩大。4、媒体充分竞争

2013年8月,第一财经旗下《好运Money+》杂志停刊,该刊创刊于2011年9月,“存活”时间还不到2年。是缺乏调研、草率,还是确有压力,让一个知名媒体集团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把新刊草草了结?

2013年4、5月间,同样是一财集团的《第一财经周刊》,迎来了它在国外的竞争“小伙伴”,《快公司》(fast company)。即便《好运》的运营成本不高,我们也会看到,媒体有将资源越来越倾注于其核心业务的趋势,如今在每一个细分领域,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媒,竞争都变得更加充分,媒体消失的速度在变快,活着的,正在变得更加专注。

10年前,我以PR初涉职场的时候,通过两年的积攒,手里有了一份全国主流日报的联系人名单,总数可能超过200人。如今,大量的媒体联系人是无用的,“好媒体”越来越稀缺,新闻通稿还能发,只是变得几乎没用!(“普通媒体”变得越来越普通,且越来越多!)PR人员要适应从“媒体研究公司”到“公司研究媒体”的转变,对少数强势媒体把握其“性格脉络”和“价值观”。5、CEO们“嗓门大”

10年前,我看过的《公关顾问专业指南》(厚度堪比当年的黄页)有一专门章节叫“CEO声誉管理”,虽然也以塑造一个有人格魅力的CEO为目标,但传统PR是以新闻传播为核心来看待和考虑包括CEO在内的PR问题的。

互联网的“野蛮人”没有这些负担,也从不循规蹈矩,得益于社交媒体崛起,这些CEO们打出一套以“自己喊话”和“网上约架”为代表的组合拳,收到了奇兵制胜的效果。

CEO不再需要西装革履,温文儒雅,最重要的则是像一个新锐媒体一样,有观点、有特点、有棱有角且真实、不装腔作势。从穿着、品位、普通话是不是标准来衡量他们已经有点过时,CEO们如今在传播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真实的价值观。未来十年,一个能言会秀的CEO,将为企业节省下大笔的营销开支,胜过雄兵百万。6、社交媒体带来变化

社交媒体崛起,改变了信息传播路径,丰富了媒体形态,增强了互动性,它对传统PR的影响巨大:

A、意见领袖受惠:社交媒体给了每一个人形式上“公平”的展示契机,这对意见领袖尤其有利,他们可以摒弃过去成本高的传统PR形式——如发新闻稿——而直接“跳入”社交媒体中来改变、引导舆论走向。

B、媒体文风改变:社交媒体和八卦风,让更多人了解到以往高高在上的那群人,平时生活化中“屌丝”和真实的一面。今天,如果有企业或个人继续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势必为主流唾弃。在全球推动这种文化进程的,Facebook应该说功不可没,如今哪怕严肃媒体,其行文也多调侃,一种“逻辑严谨的口水体”正在传播界流行,文风改变(更真实、更亲民、更调侃),也是拜社交媒体所赐。

C、内容营销崛起:在国外,每个企业都积极打造Facebook主页;在国内,企业们如今忙于研究做微信公众账号,内容营销的“黄金10年”到来了。在传统媒体跌落神坛的背景下,属于企业的自媒体可能要应运而生。

D、市场预算碎片化:社交媒体兴起还带来了营销的多样化,以前,可能除了投广告,就是发新闻稿,现在市场预算花钱的名目可远不止这些。

还有一个趋势:营销和产品、服务环节的融合。这可能导致一些管理者纠结,我花的这笔钱究竟是Marketing经费,还是为了改善服务品质?(别忘了,服务品质关乎口碑,口碑也是营销的一部分)。新形势要求我们摒弃传统观念,不要刻板地看待营销预算应该是什么,而不是什么。碎片化是一个趋势更是表象,把握企业的核心优势,把尽可能多的预算聚焦到真正有机会形成传播效益的板块,我感觉,少才是多。7、更聪明的用户和更难伪装的你

社交媒体、媒体竞争、八卦盛行,还有媒体的产品化,比如新闻客户端、微信自媒体,在互动、社会化阅读等方面的超越,共同导致的结果是更透明的行业,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聪明的用户。

这些是怎么发生的呢?媒体要生存,对内容的追求势必更高;社交媒体丰富了信源;社交化、社会化的阅读则通过“众包”方式,帮助每个人甄选和鉴别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比前几年聪明多了”,用户对行业和新闻背后有了更深刻的洞察。

所以要伪装不仅难度加大,成本更高,因为从前单一媒体时代好糊弄,新闻稿里写好自己,别人就会信;现在,要在社交媒体和多媒体环境中“扮演”好自己,保持一致难度挺高,用户的眼光更加雪亮,假的,一眼即被看穿。这是好事,聪明人都学会了“做自己”。不要轻易上那个神坛,上去的代价很高,一旦跌落会很惨。

总结来说,好多人都会有变化太快难以适从的困惑,不妨放轻松,其实没几个人能真正赶上这飞速的变化;也不必垂头丧气地叹息昨天没有做好,变化这么快,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然在你手中。BD!——做好商务开发的5条个人经验

商务开发(Business Development)究竟是做什么?有人说是帮助公司拓展销售业务,这个表达不能说错,但容易混淆BD和Sales(销售)的区别。实际上,BD更多是为公司寻找到可利用的资源,通过业务合作的方式提升公司在品牌与实际业务方面的综合能力。

按我个人理解,BD和销售、市场推广这两者,都存在重合但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它同时作用于两者,但它既不具体执行营销活动,也不直接负责商业变现,而是通过商务谈判与合作的方式,服务于两者。所以也可以说,商务洽谈(谈判)的能力,就是BD的核心能力。

作为创业者,你几乎无可避免地需要培养自己的BD能力,同时,需要学会洞察与了解,什么人可能是你的好BD,能为你发现那些不花钱就能取得的关系和资源;至于在大企业谋职的专职BD,那就更是需要业精于勤地积累自己的商务谈判经验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的互联网早期,很多公司凭借很强的BD能力崛起,比如新浪,新浪博客曾通过强大的BD拉来大量明星,后来这些资源又作用于微博。

另外,像投资与被投资、收购与被收购,行业内因竞争而带来的连横合纵,都需要企业具备强有力的BD。

作为市场推广的“孪生姐妹”,BD是你可以依赖,并借此拥有更多可支配资源的重要手段。有鉴于此,你应该多花些时间对它进行实践和练习。推荐看下面这篇来源于我实际工作经验的文章。做好BD的5条个人经验

在互联网做了好多年BD(商务开发),大大小小也谈了几十个合作,各种类型,成功失败都有。今天与大家分享5条做好BD的个人经验。1、什么人能做好BD?

要么是对行业极敏感,对合作伙伴的策略有深入了解,对其KPI高度关注,善于找到最佳切入点(包括时间节点和模式节点)的“商务型”;要么是插科打诨,有巨大热情体力,把沟通当乐事,会聊天能讲段子,为人排忧解难不知疲倦的“关系型”。2、谁来发起会谈?

凡BD,即属合作;凡合作,即有利益;凡利益,就有谁得多谁得少的问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入手京东对腾讯和京东都有益,但是是马找刘谈,还是刘找马谈,其结果绝不一样。

这个主动被动的差异,在不同项目所“映射”到公司具体利益的比例上不同,普通合作关系不大,战略合作,被动一点就可能损失掉一大块,所以好的BD不应先发起会谈,而应想办法让对方先发起邀约。

中国人传统思维,谁找谁办事差别很大,被找的一方处上,占优势,找人的一方处下,占劣势;选择商谈地点,在己方办公室为上,公开场合为中,去对方办公室为下。3、BD是基于信任的“投资”

什么时候找老板谈加薪?是你的工作被老板认可的前一句话之后,绝不能是你的前一个要求被老板拒绝的时候。认可是一项投资,你“追加投资”的要求,不容易被拒绝,否则从心理学角度,会让人觉得前后矛盾;从情感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对一个人,一件事,持续投资。

与此同理,谈重大合作之前,最好能有点时间与合作伙伴初步认识,先做一件小事,兑现一个小承诺,哪怕是个人的小事也算,如此,接下来谈大合作的胜算就比较高。BD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信任”。4、什么最重要?

好BD有三个重要指标,逻辑、逻辑和逻辑。逻辑性一定要强,要能够用最短时间,把双方的利益点讲清楚,1234、ABCD,要非常清晰。另外BD的重要原则是互利,互利才能合作,只讲对你有利的别人不答应,只讲对人有利的,别人就会怀疑你的初心,都不成立。5、慎用熟人尤其是投资人

我们自己工作的时候,喜欢有“操控感”和决定权,天然排斥“上头”的各类指派,因此能直接找到对接人,当面锣对面鼓把事谈清楚的,就不要故弄玄虚找熟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最近我们有个合作谈得不顺,老板也跟着着急,于是想到因为有共同的投资人,他就通过投资人来打招呼,结果发现投资人也不灵。

大家以往觉得投资人都很高端,能给你们投资,还有啥事儿办不了?钱都给了,我说话还不好使?事实还真就可能不好使,因为投资人如果对团队负责,就应尽量避免在业务上指手画脚;反过来说,团队的Leader保持独立思维很重要,清醒的CEO永远会把公司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这种时候,只有合作价值能把事说通,人,不行,尤其投资人。Agency!——如何与你的营销供应商打交道?

营销就是要与人打交道,前边我们聊BD,更多是探讨如何与合作伙伴打交道,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如何与你的营销供应商、服务提供商打交道。

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说,真正优秀的广告主,其实很少会换他们的营销服务商,有的甚至数十年不换!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更多情况是,公司总是在更换它们的服务商。

任何的沟通与合作,前提都建立在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你对你要选择的服务商足够了解吗?你们目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了吗?在你确定你的营销供应商之前,请先仔细考虑这两个问题。

另外,通过下边这篇文章,我们或许可以对营销服务提供商,尤其是4A广告公司的现状,得到更多一些真实的了解。小议4A在中国的生存逻辑

这是我与“深喉”的一次对话,“深喉”是一位混迹互联网多年,“赶上好年景”,开了自己广告公司的资深创业者。所谓“资深”,其实就是还“在路上”,已有小成,期待大成的那种。今天这篇没什么八卦、内幕,只是朋友之间的闲聊和瞎扯,关于4A那点事儿,关于中小广告公司的生存。

宇见:给我推荐本书吧。

深喉:什么书?

宇见:你看那些4A公司的人都很能“喷”,上来就各种大词儿,什么idea,什么Strategy(策略),直接把人喷晕,所以我想读一本书,读完了也可以回喷,可以马上融入4A们的语境。

深喉:……你去看一部美剧叫《广告狂人》,现在应该有5季还是6季,纽约30年代广告人的故事,那里边范儿挺足的,从下brief开始,到怎么做创意和说服客户这些都有;还有一本书是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也很不错。

宇见:刚读完史玉柱的《我的营销心得》,他说很多理论,美誉度,这个度那个度,都是广告公司骗人的,目的就是让客户多掏钱。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史玉柱做大众消费品,脑白金也好网游也好,跟其他行业有不同,大众消费品的受众追求实惠,但奢侈品用户就会在意品牌调性。

结合我跟4A接触的体会:他们为品牌考虑确实比较长远,整个框架、脉络的设计,感觉是好的,但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在实效这块,他们好像不是很较真儿,跟客户沟通反而特较真儿,执行端会看到很多疑点;第二,4A进中国来帮很多公司,好像没看到特别大的建树,就是说,做法未必适合中国国情,未必接地气,是否有这个问题?

深喉:呃,你基本上已经道出了4A在中国生存的一个状况,就是对于品牌(客户)来说,没有4A不行,但是4A在现在Digital(数字营销)的背景下,能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小;他们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分析的方法,看起来是很靠谱的,但一到了实际的文案啊、执行环节,基本就歇菜了;在Digital层面上,他们其实主要就是陪客户扯淡,拍个idea,拍个Big idea出来,拍出来以后大部分事情就外包,他们赚些利润,执行都外包。我觉得4A的idea是很好的,但执行经常会走样。

宇见:可能我做市场的缘故,看到很好的创意执行不力,难免感到痛心疾首。

深喉:其实执行没那么重要啦,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Marketing团队的Leader每年都是需要扯淡的,都需要跟老板说,我今年想做个什么什么事,会怎样怎样,到年底只要说,ok,我这个目标差不多达成了,就行了;或者说没达成,差一点点,也没太大关系,明年换个思路继续扯,只要能交差,就可以了。因为大家都需要说故事,说故事就要有特别会讲故事的人来帮他弄,所以4A短期内很难被颠覆。

宇见:我的问题是,OK,钱你赚了,事儿你能不能给我做得好一点呢?

深喉: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行业还是Global(跨国公司)要强一些,跨国公司选择的agency(代理商)一多半都是全球指定的大型4A公司;至于说服务得好不好,至少,4A在创意这个领域是没太大问题的,国内的创意做得不行,为广大客户所接受的案例比较少。

从这个角度看,我感觉短期内4A的地位不会有太大变化,只不过在有些领域4A暂时没有补齐短板的,就给了像我们这样的Local(本地)公司一些机会。

宇见:4A主要讲故事,脏活儿累活儿你们来,分一杯羹。

深喉:我们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服务,有时候是4A交过来的Case(案例);这两年还有一个明显趋势,4A为了弥补在Digital(数字营销)这块的短板,做了很多收购,它会买,像阳狮集团(法国最大的广告与传播集团)这两年并购得很凶,花了很多钱把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收进来,拼到自己的业务版图中,这也是它们现在的一个思路。

宇见:为什么本土公司不能取代4A?就是差在策划能力上吗?

深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一点别忘了,4A手里还有传统的TVC(电视媒体)这一块,TVC短期来看不会被颠覆得太厉害,就算视频网站今天很牛,但短期内TVC始终是大头,4A抓住这个,差别就不是特别的大。

Digital这一块目前占客户的预算还较小,一年花个上千万、几千万做Digital就属于很牛了。之前有个论调,忘了是WPP的老板还是谁说的,说我们就做两个事,一块是常规的,主要就是TVC,另一块就是Digital,做Digital主要就是为了好玩儿。

宇见:4A会吃国内本土公司的单子吗?有没有土鳖选择4A来服务呢?

深喉:也有的,比如像福建这种地方的本土客户,做得也挺好的,他们可能会选4A来给出个主意,但更可能会选择像叶茂中这种人,来做营销代理;跨国公司(的选择)比较多样化,特别大的集团可能会请一到两个4A,一个专门负责做strategy,做策略,做Big idea,很少干杂事儿;另外一个可能是做Media Buying(媒介采购)的,管预算管钱,今年投在哪里?都是他们来管;有些区域,比如说Digital这块,跨国公司很可能找一些Local的agency来做,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挺身而出,像我们这种。

宇见:现在广告公司之间的定位差别在哪?

深喉:各家的定位和擅长点都不太一样,一些公司善于做品牌包装,从一开始客户的产品、品牌还都没有,定位也没想清楚的时候就介入进来,从Slogan(口号)开始全盘策划,再到推广,提供一整套的服务,但这种公司往往在Digital方面就不够强;另外的公司比如好耶,是从互联网空置的广告位开始起家的,采购优势比较明显,大家专注的点都不太一样。

宇见:你呢?你的定位,或者说做广告公司有什么心得?

深喉:客户最担心你懂广告但不懂他的行业,你要告诉客户你的Learning(知识)很多,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洞察,最好服务过有代表性的客户,所以有积累很重要。

宇见:这个有意思,但貌似还不够High,试再说一条。

深喉:我们有个50、60、70理论,比如一件事刚流行,像前两年微博,主流人群对这个的认知是50分,客户的Marketing团队是60分,你只有比客户多一点,说这个事儿该怎么看,怎么玩儿,做到70分就行了;有时候你了解的未必比客户多,但是要能提供一个有信服力的逻辑或者叫方法论,来教育、引导客户。

宇见:像你这种中小广告公司,这么多都能活着的逻辑是什么?

深喉:你看现在在国内号称自己是4A的公司,多如牛毛,在网上查一下什么三大四大,广告集团下边的子公司就不要太多,相互之间业务交叉不要太厉害;但广告说白了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服务型行业是很难做成大一统的,大家都在追求差异化,所以这里面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宇见:刚才你说到“有机会”的时候,眼神中精光大盛;我看你给自己换了好车,如今独坐办公室,喝着茶琢磨着方案,有时间就去陪客户瞎喷几句;其实我骨子里一直有一种“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心态,就是见不得别人比我好,所以我现在其实是比较恨你的,这怎么办?

深喉:瞎扯!我们“苦逼”的时候,每个月愁发工资的时候,你没看见。Product!——在别人的产品中营销自己!

前两天和一位创业者闲聊,聊到“极客”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举了小米的例子:“为发烧而生”,我觉得这句Slogan(口号)看起来就很“极客”。

这位创业的朋友可不这样看,他跟我说:“极客不一定需要有多‘发烧’,我理解的极客可能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对技术痴迷,且热衷于不停的‘折腾’,喜欢寻找和尝试用新的手段,用不一样的思维来改变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的,优秀的互联网营销人也多少会有这种“极客”属性,他们热衷于尝试各种新鲜手段,绕开传统的营销方式,来不断寻求突破。

回想一下,在过去,你很少见到互联网公司做大手笔的传统媒体投放吧?为什么?不完全是因为想省钱,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这种“不断试错”的互联网基础思维的影响。

对产品保持敏感,寻找市场中一切可能的营销机会,包括借助别人的产品来营销自己,这应该是属于互联网营销人特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下面送出一个实例。一键登录

先从一个熟悉的使用场景——用你的QQ号登录某网站聊起。

一键登录,或说账号互通,这事儿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是2010年前后。

互联网一直是个流量和用户的游戏。大家都习惯说,我的用户、你的用户,如果把“我的”和“你的”相加,中国人口可能翻N倍,用户很多是重合的;于是腾讯、人人等企业率先开始做账号互通:向其他网站开放接口,让用户可以直接用QQ、人人号登陆这些网站,这就是今天已十分普遍的一键登录。

当年这事刚刚起步,腾讯、人人就向我所在的网站发出邀约。说实话当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比较纠结。跟很多其他网站一样,我们犹豫,想不清楚用户是不是会流失,肥水尽流外人田;又或者大公司会有什么深不可测,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后来我们还是决定做!主要基于:

1、进入门槛:用户注册始终是进入你的网站的门槛,用户每多点一次,都是有门槛的,我们希望用户进来越简单越好。

2、用户体验:一键登录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体验;另外对首次来的新用户,看到能用QQ号直接登录,相当于取得了腾讯的一个品牌背书。

于是我所在的网站,就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接入了进去,几个月下来,用腾讯、人人账号登陆的用户火速增长!网站迅速在两平台积累起大量粉丝;(截止2013年末,人人网粉丝460万,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所有入驻网站里排名第一;QQ空间粉丝380万。)

这会有什么用?

1、两平台成了有效的社会化媒体渠道,专人运营内容,每天发布的新日志阅读数从数千到上万,转发量在几十到过百,是很好的口碑传播阵地。

2、渠道影响力足够大,自然会具有媒体属性。在我们的渠道内,内容可配送给广告客户,增加了销售人员的筹码。也可以拿来做BD,这样你就不会苦于没资源跟人置换。总之社会化媒体转个弯儿,就可以帮你做流量变现和二次营销。

具体怎么获得的粉丝?

1、设置接口

今天很多网站都通过账号互通获得粉丝,在打通接口的时候,设置用户登录选项,其中有一条“成为关注者,接收最新动态”,用户一登录就自动成了粉丝,这个设置默认是勾选的,很多用户是不会去取消的,这个量很大。当然,尤其是在这个“游戏”刚刚开始,还不太为人所知的时候。

3、合作方推

2011年我去参加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左三),并获颁了一个优秀年度合作伙伴奖。因为我们是最早去跟他们的开放平台合作的一批网站,腾讯也拿出很多资源来推我们,来帮我们获取新用户。

最近一次的数据显示,有2600万QQ用户跟我们的网站连接,2600万个QQ号什么概念?假如这批人去了你网站,你能把十分之一留下变成你QQ空间或微博的粉丝,就等于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内容营销平台。

更早些,大约2009年,我还在视频网站工作,当时还很火的开心网推出了一个“转帖”功能。我们感觉这个功能很可能火,于是马上找人来做视频转帖,几次试错之后,效果越来越好;ComScore(网络流量分析公司康姆斯科公司)当时有个数据,我们的视频内容的转发量,仅次于当时的优酷网和土豆网,排第三,很多人就是通过开心网认识到我所在的视频网站的。

有人说我又不当产品经理,研究产品干吗?实际上,你搞营销更要对产品敏感,营销一定要学会用别人的产品、平台来帮你传播;隔一段时间,关注一个特定领域的产品,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不仅能获得一些对业务模式的思考,也能帮你抓机会。

产品推出之际,形态未定之前,是最容易有效利用的时间;如果一个点被你有效切入,后边几年都有机会吃“红利”,开心网、微博、微信如是,未来的产品也如是。

最近看了本书叫《乱世华尔街》,里面有段话跟这个异曲同工:“得州扑克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投资、交易原则:在新游戏中最容易赚钱,只要你能先行一步,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把策略研究清楚,在别人还犹豫不决时抢先行动,你就把握了最大的胜算。”Advertising!——在什么时间选择“广告”?

好了,同学们,我们要来聊聊广告了,说到市场营销,怎能不提广告?

其实,投广告并不是一个在任何时候都值得考虑的好主意,我不恰当地将其比喻为营销中的“核武器”,是“国之重器,不可轻示于人”,更加不可轻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关注一下身边的企业,来看看它们投放广告的节奏是怎样的。

大规模的广告投放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其他营销手段很难奏效,很难触及到目标人群的时候,我们把它归纳为“做不到”。

2、企业自身需要融资,甚至想要卖掉,或者需要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在极短的时间内赶紧抢占市场的特殊时间点,我们称之为“非常时期”。

3、在产品上,商业模式上,找不到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点,只能通过投广告来取得用户,我们称之为“同质化”。

无论哪一种,其背后的潜台词似乎都是一句无奈!

一旦启动大规模广告投放,就是开始了向竞争对手的“宣战”,逼迫他们跟进。一旦你开始这么做,则基本意味着放弃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努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胜败,战争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这种情况也有例外,比如如果你很荣幸的刚好是市场中那个资金实力最充沛的“主角”,你就有机会用充足火力压制对手,逼迫他们跟进你的广告战役,把他们拖入弹尽粮绝的窘境。《孙子兵法》说“庙算多者胜”,又说“以正合,以奇胜”,比广告投放技巧本身更难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时候投,什么时候不投。

这儿有一篇我为《成功营销》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希望对你考虑广告投放计划带来帮助。

投平板广告能否让你的用户尖叫?

每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大波人群涌出写字楼,熙熙攘攘、吵吵闹闹,齐齐奔赴到餐厅饭店、卡拉OK、休闲会所、地铁居所等各处,一幅鲜活生动的“商业潮汐图”就此上画……

此时,如果你合上厚重的电脑,跨上背包尝试追随他们轻盈的脚步,显然会被视为一个异类;U盘也早就不是加班族的心头好,随着亚马逊们云服务的春风吹过,跨平台、跨终端的娱乐乃至办公已越来越轻松,用户手中的媒体设备此时开始大变身,手机与平板作为“夜时尚”的新宠开始登场。

每当这个时候,作为某品牌广告主,一个想法早已在你心头按捺不住:我为什么不弄点儿酷劲十足的广告放到手机或者平板上来呢?投平板广告有现实需求吗?

今天我们暂时抛开手机这个大话题,来专注聊聊在平板电脑上投广告这事儿。

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显示,由于消费者持续钟爱,平板电脑出货量在2013年首次超越了个人电脑。除在绝对数上一争长短,在用户实际使用端,平板与PC、手机“轮流主政”的特征也越发明显,国内机构稍早前的数据显示,当前传统PC、手机、电视、平板“占领”用户每天的小时数分别是:5.16、2.99、1.50和1.36。

随着用户行为、时间碎片化,跨平台、多终端追踪用户的投放策略,似乎成了圈内一种顺理成章的思考,也成了广告公司向你推销广告产品的主流话术。但作为投放方,你或许要仔细审视这些可能多掏腰包的行为,究竟是否必需必要?毕竟,在营销上“多”并不总是“好”,如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做多错多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是否要投平板电脑广告,我有几条简单建议:1、用户匹配度

Millward Brown和群邑中国等联合发布的《2013平板电脑媒介价值与广告效果研究》显示,当前平板用户的“高端”属性突出,设备覆盖到很多“重要消费人群”,如“高级管理者”“本科以上学历月入10K以上白领”和“家庭月收入15k以上的学生”(在此三类人群中覆盖率均超50%),你的目标用户是否使用平板,高收入、高消费能力用户是不是你的主要客群(如奢侈品),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2、近需求or远需求

Google稍早前的调研表明,82%的用户主要在家中使用平板,使用场景以视频、游戏和阅读最多,“用户一旦拥有平板,他们的娱乐活动就会很快从PC、手机上转移过来”。另外,62%的人使用平板主要在夜晚,使用高峰在晚上11点前后。现在假设你的产品是一款夜用型化妆品,此时此刻,广告出现就比较自然,且距离用户的需求很近;相反作为一款企业级办公软件,你不能指望刚好碰上了一个苦B的上班族,一边看着《神盾局特工》,一边苦苦思索着白天的采购计划……3、目标匹配度

这个问题是回答,你要你的用户干什么?Millward Brown的报告同时还带来了这些观察:用户对平板电脑的广告接受度要高于PC,且在“注意力”“点击触摸意愿”“分享给亲人、朋友”和“购买”等使用行为上,也都较大比例地领先于PC。较好的媒体环境,是不是意味着你应该给用户来点儿超预期的东西,引导他们产生更多的行为(交互、购买)呢?相反,如果你的品牌目前还只是处于一个需要大面积“告知”用户的阶段,平板似乎就不应该成为首选。从奢侈品的投放策略,看平板广告的未来

有野心的金主们可能经常会想:在媒体环境不断改变的今天,如何通过差异化的投放策略,来实现品牌的“出奇致胜”。最近与一些奢侈品行业的朋友交流,我们不妨以这个行业营销者的视角来做些探讨。

以往,奢侈品作为各类时尚杂志、高端商业杂志的座上宾,常年把关注重心放在品质出众、价值取向清晰的传统媒体上,现在它们似乎正在改变玩法。

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我们在智能设备上,看到了更多的奢侈品广告(坦率说还没有),而是从传统媒体一份份有点惨白的财务季报上,大致寻得了一些端倪。

如今,虽然奢侈品客户收缩了战线,节省了传统媒体的开销,但这些钱还没有大比例地投到Digital上边来,他们对新媒体、新设备的眼光,仍然是故我的“挑剔”,表现在:

广告环境:像过去追求杂志出色的品相一样,看重APP的质量,绝不能让自己显出一丝半点的土豪气息。

价值取向:奢侈品客户尤其重视品牌的价值观,是否能找寻到与之匹配的载体,毕竟奢侈品需要更多依靠对用户“精神层面”的满足来获得高溢价。

用户体验:奢侈品对创新的“谨小慎微”,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要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这个行业不能容忍细节瑕疵,从LV“旅行的意义”,到卡地亚奥德赛之旅,它们对视频情有独钟,因为相对来说,这还算比较容易把握好用户体验的广告形态(做好视频本身,投上去就行了,且能与电视横向打通),而当涉及要做植入到产品(App)中的广告时,就到了拷问代理公司、开发者“能力”和双方谈论“信任”的时间了。

从这几点来看,平板广告虽有先天优势,比如能锁定高端人群、优质的广告投放环境和更好的用户接受度等,但如何在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产品、媒体上,创造有卓越用户体验的、创新的广告形态,还得考虑平板与其他智能设备在广告实现技术上的差别,如一般不支持Flash等,所有这些,仍然是对平板广告能否走向主流的终极拷问。Trends!——品牌人格化的营销观察

这是本章的最后一篇文章,让我们再回到这一章的关键词——“实践”。我认为,营销虽然没有既定的程式,但它一定会有某种趋势,而能否对未来趋势做出把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实践效果。

谈到趋势,我认为在未来,品牌(机构)的“人格化”表现会越来越明显,并且越来越重要。这是最后这篇文章要集中阐述的内容。

最后我衷心希望,通过将我个人的这些观察、实践进行汇总,再加上你自己的亲身尝试,最终能够形成合力,助你做出个人事业上的更大改变!下边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虎嗅FM创新节上的演讲,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品牌人格化的营销观察

现场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FM创新节和大家做分享,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品牌人格化的营销观察。

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过去的从业经历应该说一直没有偏离市场营销这条主线,2006年跨足到互联网,刚好赶上了视频网站的创业热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六间房的创业。之后主要是围绕社会化阅读这个方向在做一些事,期间带团队偶尔取得一些小成绩,同时坚持写一些自己的营销实践与观察,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宇见。

什么是营销?营销在我看来就像电影《盗梦空间》的片名Inception,它是一种植入。

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关注,我们来看看品牌都会向消费者植入什么?

第一种可以把它叫作状态,比如我经历过的网络视频行业,早年大家都爱争当第一——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最大的视频门户、最大的视频分享社区……不一而足。国内领先、首屈一指等表达,都可以说是属于此类。

这样的植入好吗?能想到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在今天,你越来越难保证没有像Tesla这样的公司,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和用户需求,来颠覆你的行业领先地位。

第二,即便没有Tesla这样的公司,在过去数十年间,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领域,后来者们一直在通过市场细分的方法,来进行差异化竞争。比如小时候我们都没有听说过有所谓的男士沐浴露和儿童牙膏。

第二种植入可以叫作属性,典型的比如说你是某类问题的解决专家,你是最实用的某样工具,强调这个产品的功能属性。

同样可以预见到的问题有:产品在迭代更新,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会发生转移。比如今天APP就被轻应用、被微信夺去了更多的用户时间。

所以从长远看,相对来讲更能够抵御住这些颠覆、市场细分,以及用户习惯转移的,还是应该考虑去植入你品牌的人格。

什么是品牌的人格?

我的简单理解是:它约等于品牌的价值观、态度、格调以及一切让你与别人形成显著区别的元素的总和。

今天品牌人格为什么变得重要了?

首先信息爆炸易获取,带来了你品牌辨识度的降低;其次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交流方式,品牌从高高在上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被迫要去适应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在Facebook、微博、微信上,一个品牌就是一个人格标签;过去是“神与人”的沟通时代,现在是“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