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中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21:11:50

点击下载

作者:陈兴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画说中医

画说中医试读:

内容提要

中医药乃中华文明古国之瑰宝,历经数千载而绵延不止,点点滴滴汇成浩浩荡荡之文化长河,彪炳史册,惠泽亿兆。扁鹊、华佗、张仲景、董奉、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名医大家博通岐黄,济世惠民,许多动人事迹为世人称颂。《画说中医》收集了一百余则在民众间流传甚广的中医药典故,按

历代医家故事

、中药传说、闽台医家故事、名人与中医轶事四部分进行编排、整理,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和内涵,有助于人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序

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兴炎研究员主编的《画说中医》即将付梓,作为一名奋斗在祖国传统医学战线的中医人,我拜读书稿后感到十分欣慰,非常乐意在此谈点个人的想法。

数千年来,中医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疗效,在民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因此,如何传承、弘扬、发展中医药与中医药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也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荣光。《画说中医》以中医药发展史中群众耳熟能详的中医药典故为主要取材,按历代医家故事、中药传说、闽台医家故事、名人与中医轶事四部分进行编排,借助典故的人文历史积淀和社会传播基础,图文并茂,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基本知识。粗读本书,我认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其一,学术性。与一般普及性图书相比,本书非常注重学术性,每一个条目编撰者都尽可能地翻阅原始文献核对,力求做到言之有据。其二,知识性。编纂者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的内容来展现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读者可以由此对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其三,趣味性。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将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鲜明的配图融为一体,可读性非常强。“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我衷心希望《画说中医》能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与中医药相关的名人、轶事,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同,以唤起更多国人对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是为序。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10月历代医家故事

1.神农识药尝百草

神农氏,后世称炎帝,与黄帝同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传统药学的创始人之一,发明了农耕技术。《史记纲鉴》载:“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

文明伊始,混沌初开,先民以采食野果、猎食野兽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医药知识匮乏。生冷腥臊之物易伤脾胃脏腑,久而百病丛生,故民众常夭殁于疾,寿命很短。神农悲疾苦之莫救,惜至重之天命,乃决心宣药疗疾,以救人性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于是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尝百草,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汉代淮南王刘安等撰写的《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药有祛病延年、养生防病之功,亦有性猛攻伐、损伤正气之弊,神农尝百草,识其酸苦甘辛咸淡之药味,审其平毒补益戕伐之偏性,由此使民众有所避就,不复为疾病所害,故百姓誉其为“药神”。传说炎帝晚年南巡途中因误尝毒草身亡,死后葬在湖南酃县白鹿原,今为炎帝陵所在之处。

神农亲验本草药理,是中药的重要起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药物知识逐渐积累,且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便是《神农本草经》。

参考文献: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岐黄之术的由来

黄帝,原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的部族首领,他以土德为王,土为黄色,故被尊称为黄帝。

相传黄帝为中国文化的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弓箭、服饰等,皆为黄帝所作。黄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始祖之一,古文献亦有黄帝发明医药的记载。《黄帝内经》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由众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书中以黄帝、岐伯一问一答的形式阐述医理,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在藏象学、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生理病理学、养生和预防医学、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经典理论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宗必读之作,其影响历久弥深。《帝王世纪》记载:“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黄帝曾整理神农所尝试过的百草性味及治病经验,与臣子岐伯等讨论医学理论,创制医经,因而古代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扁鹊妙手回春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医术高超,被誉为“神医”,世人借用黄帝时期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一日,扁鹊路经虢国,发现全国祛邪求福的祭祀超过了其他事务,便来到虢国宫门下,向喜好方术的中庶子询问。中庶子告知说,太子患了气血不能按时运行的疾病,气血郁结,内脏受损,正气不能抗邪于外,邪气聚积于内,最后导致阴盛阳衰,半夜的时候突然昏厥而死去。扁鹊问明详情,得知其尚未入殓,随即表示他能够使太子活过来。中庶子不相信,扁鹊答道,“我决断病情的方法很多,而且不会出错。您可以入宫去诊察太子,一定会听到他耳有鸣响,看到鼻翼翕动,顺着他的两条大腿往上摸,直到阴部,仍然是温的。”中庶子听后惊讶不已,这才通报了虢君,把扁鹊请进宫。诊察过后,扁鹊认为太子患了“尸厥症”,并没有死。他让弟子子和磨砺针石,刺百会穴,不久太子便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运用能温入人体五分深浅的药熨与八减方的药剂混和煎煮,煎成后交替在胁下熨敷,太子竟然很快坐了起来。而后他继续调补阴阳,仅服用汤药二十日,太子便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世人皆传扁鹊能“起死回生”,扁鹊却说自己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帮太子恢复健康而已。

扁鹊医术高超却不神化自己,这样实事求是、谦逊平和的态度非常值得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扬,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医术,发展中医。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扁鹊见蔡桓公

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高,便宴请扁鹊。扁鹊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不信自己有病,不予理睬。十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很生气,他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又十天过去了,扁鹊只远远地看了桓公一眼,转身就跑。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询问,扁鹊说:“在皮肤纹理间的病,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在肌肤里的病,用针刺可以治疗;病在胃肠,用火剂汤可以达到;病到骨髓,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药是没有办法的。桓公的病已深入到了骨髓,所以我无法再过问了。”果然,五天后,桓公身体疼痛,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桓公就病死了。

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病案也从另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扁鹊能够预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参考文献:

陈秉才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

5.扁鹊舍身扬医药

上古时代,神权高于一切,巫术占统治地位。古人多求救助于鬼神以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到了战国时代,巫、医已经开始分业。

扁鹊在医学研究道路上完全抛弃巫医那条死胡同,曾明确宣告:“信巫不信医”是“六不治”之一。为了捍卫祖国医药学,他不惜豁出自己的生命。当时,秦武王有病,召请名闻天下的扁鹊来治。太医令李醯和一班文武大臣赶忙出来劝阻,说大王的病处于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鹊未必能除;万一出了差错,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扁鹊听后非常气愤,将治病用的砭石摔在地上,对秦武王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无知的人一道讨论,破坏治疗。仅凭这件事我便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秦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秦武王听了只好让扁鹊治病。结果太医令李醯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鹊手里,却化险为夷。在这场技术高低的较量上,扁鹊彻底战胜了李醯。李醯自知不如扁鹊,就产生嫉妒之心,使人暗下毒手,刺杀了扁鹊。

医人和治国虽然不同,但在听取专家意见,又不胡乱采纳纷扰的意见上是一致的。扁鹊不迷信神权,不畏惧强权,不受干扰,潜心钻研,以正确笃定的态度发展中医、捍卫中医,实在值得后世之人尊敬和学习。

参考文献:

刘建生.战国策精解.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

6.病入膏肓的由来

“病入膏肓”的典故,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有关。该医家其姓不可考,名缓,因其业医,人称“医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日趋严重,晋景公遂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来一位名叫缓的医生给他治病。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疾病变成了两个孩童,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给晋景公辨证后为难地说:“这病我无能为力了,病在膏肓,不能采取针灸攻伐的治法,汤药也不能到达那里发挥药效。”晋景公听后,心想医生所说正验证了自己梦中那两个孩童的对话,医缓的医术还是很高明的,就让人送了份厚礼给医缓,叫他返回秦国。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病入膏肓”的成语却流传下来,用以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后人进一步引申,用来形容事态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参考文献:

李梦生.春秋左传集解.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7.华佗勤奋习医药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一名旉,安徽亳州人。东汉末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七岁时,其父生病死去,与母相依为命,后从父亲之友习医。当学徒的头三年,他打杂、采药,勤快卖力。学抓药时,师兄们欺他年幼,霸着秤不让他用,他就把师兄称过的药都用手掂一掂,晚上再抽空用秤验证自己手抓的分量,天长日久,手抓与秤称分毫不差。师傅发现后,感到非常惊奇,便授其诊病处方之法。有一年,他母亲生病,华佗治不好,请来几位郎中也没治好。娘亲去世后,华佗很伤心,决心再投师学医。他听说有位治化道人,治病如神,便去拜师。华佗烧水、倒茶、刷尿盆、洗疮布,先学侍候患者,尽心尽力,还时时留心患者病情变化、食量大小、师傅给他们吃什么药等等。三年后,他对各种疾病应当服什么药相当精通。师傅看他能吃苦耐劳,给他许多医书药典诵读。

寒来暑往,又是三年。一天,师傅病了,华佗看过后对众师兄说:“不要紧,师傅没病。”众人不信,同华佗争吵。争吵中,师傅突然翻身坐起:“华佗说得对,我没病。我是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众人羞愧,纷纷称赞华佗医术高明。华佗学成,悬壶济世,名震四方。

参考文献:

陈修源.华佗学医的故事.家庭中医药,1999,6(1):10.

8.华佗辨证巧用药

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华佗给患者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日,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问疾于华佗,两人诉说的主要症状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脉后,给倪寻开了通泻的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个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证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下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二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证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倪寻和李延听后佩服不已,回去服药后,没过多久,两人的病就全好了。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症状虽然相同,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华佗配制麻沸散

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身麻醉法的医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了华佗在外科手术中应用麻沸散的故事。

华佗行医时遇一患者,见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手攥拳,躺在地上不动弹。他察看其神态,摸额把脉,并无异常。又询问了病史,其家人说,患者素来身体健壮,就是当天误吃了几朵洋金花,才出现了这种情况。听完介绍,华佗要他们赶快找一些洋金花。他尝了一朵,顿时觉得头昏目眩,满嘴发麻。从此,华佗开始对洋金花进行试验,他先尝叶,后尝花,然后再尝果根,实验结果表明,洋金花果实麻醉的效果最好。他又到处走访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剂——麻沸散研制成功。

华佗的麻醉术曾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地。公元9世纪,阿拉伯医学开始了全盛时期,他们的外科学也由于华佗麻醉术的传入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华佗刮骨疗毒

华佗尤其擅长外科,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其外科技术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关羽攻打樊城时,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闻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华佗提出的治疗方案是,在僻静的地方立个柱子,上面钉大铁环,让关羽受伤的胳膊穿过铁环,再用绳索系牢,用被子蒙住头,然后用尖刀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用药敷好,缝上创口,才可以痊愈。手术中,刮骨声悉悉刺耳,血流了一盆,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关羽却若无其事,饮酒弈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大笑而起,对华佗称赞道:“先生真乃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更是惊诧关羽的毅力和勇气,“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这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唯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1986.

11.闻道遍为五禽戏

华佗创制的五禽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健身防病之功,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五禽戏堪称世界最早的功法完善的医疗体操,在民间广为流传。

华佗在长期临证中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劳作与否相关,适当劳动不易生病且长寿,过于闲散则病生,意识到人的疾病大多由于气行不畅、瘀血阻滞所致。于是,华佗根据中医理论,在继承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医疗实践,选取虎、鹿、熊、猿、鸟为代表的五种动物形体特征,创编五禽戏以强身健体。五禽戏属于气功中的一种动功,分为五部分,每戏都具有不同的健身祛病作用。虎戏:虎属肾,练骨,取其特性中之神气,运用爪力摇首摆尾,以鼓荡周身运动,从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鹿戏:鹿属肝,练筋,仿效鹿善运尾闾动作,可活动全身经络关节。熊戏:熊属脾,练肌肉,能够强脾制肝,促进消化,强健四肢筋骨肌肉,增长力气,灵活关节。猿戏:猿属火,练脑,外练肢体的灵活,内抑情志的动荡。鸟戏:鸟属金,练皮毛,可以调达气脉,增强肺活量,调节腠理,疏通气血。“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是陆游对五禽戏的生动赞誉。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对外传播,五禽戏独特的导引祛病之术也流传到世界各地。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五禽戏作为四种健身气功之一在全国推广。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张仲景襄阳访医

张仲景(约148—219),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仲景自幼聪颖,敏而好学,博览群书,精究方术。

东汉末年,时值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当时草本药物治病已被广泛应用,但民间验方和独门秘方常师徒相授,秘而不宣。仲景遂遍访名医,拜师学艺,采各家之长,先后师承南阳张伯祖,寻访茅山道士,承传沈槐家技,拜襄阳王承为师。王承乃武当道观碧静道长之徒,其承真人奇药妙术,善治痈疽病,为人疗疾,药到病除,被当地百姓称为“王神仙”。当时张仲景在南阳已小有名气,到襄阳拜师后,仍虚心求教,白天侍奉左右,抄方研药,夜晚未尝释卷,专研医理。无论风雨寒暑,他对病者始终不离不弃,详察患者疾病变化、药后反应、瘥后调护,并记录大量宝贵医案,总结王师治病经验,故而临证疗疾,常能见痛之源,妙手回春。王师见其聪敏好学,药理纯熟,遂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仲景学成出师时,王承赠其四句箴言:“药草处处有,就靠两只手,人人是师傅,处处把心留。”寓意医者应注重实践,处处留心。三人行,必有我师,张仲景谦恭自居,广纳众长,终成一代济世大医!

参考文献:

刘太祥.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13.张仲景行医济世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战乱频繁,灾祸连连,疾病流行。张氏宗族素多,自建安以来,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仲景遂潜心医学,广拜名师,博采众长,学成之后,在民间救死扶伤,行医济世。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百姓纷纷前来求诊,仲景不分贵贱,悉心诊治。随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府衙门庭若市,仲景干脆在每月初一、十五停止其他公务,专为民众义诊,救人无数。当时儒家思想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官民之间等级制度森严,张仲景却突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封建思想,在公堂之上为民诊病,这惊世之举深受百姓称颂,成为千古美谈。后世之人,为纪念这一善举,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自己开设的药店店名后加上“堂”字,如著名的“同仁堂”“回春堂”“同济堂”等。古代的医学教育多是师徒相传,父子相授,师父常不允许弟子向外泄露一方一药,这种“各承家技”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学发展。张仲景著书立说,把所有用之有效的医方公之于世。

张仲景打破旧习,勤求博采,著《伤寒杂病论》传世,此书被誉为“方书之祖”“医门之轨范”,供世人传抄,极大程度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郑建明.张仲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赠匾建房谢仲景

医圣张仲景博览群书,工于治疗,大有时誉。他不仅医术高明,且不贪恋钱财,以仁爱为怀。

一天,张仲景行医来到一座府城。从告示中得知知府十代单传的儿子,一出生便患了怪病,找了许多医生均束手无策。张仲景伸手把告示撕下,准备为这个孩子治病。他仔细观察病婴,掰开婴儿的小嘴看了看,然后摸摸孩子的小手,沉吟片刻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吩咐家人在地上铺一领芦席,把婴儿放在席上,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插进婴儿的鼻孔,轻轻地捻动着,不到半个时辰,婴儿手脚动起来,随之放声大哭。围观的众人惊叹不已。知府喜出望外,忙问病因,张仲景解释道,这是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酒过度导致的。知府履行诺言,以重金相赠,张仲景坚辞不受,只提出借匹马骑。知府随口答应,却牵来了一匹又瘦又弱的瘸腿老马。张仲景骑着瘸腿老马踏上归程,一路上为老百姓治好了许多疑难疾病。一个多月后,张仲景回到家中,却发现他的家完全变了样。原来知府趁他骑着瘸腿老马沿途治病之际,已派人运来各种原料,为他建造了住房和药店,购置了许多药物,并在药店门上悬挂一幅匾额“医圣张仲景”。

济世救人被张仲景奉为基本的行医准则。他留神医药,精究方术,精研医道,辨证施药,效若桴鼓,世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参考文献:

陈沫金.中医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15.王叔和整理《伤寒论》

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东邹县)人,魏晋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32岁被选为魏国少府太医令。

王叔和在任少府太医令时探知诸多古医书简,或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即使是成书未久的《伤寒杂病论》亦未能幸免。他深谙此医学著作的重要价值,心中十分痛惜,遂决意对此旷世奇书进行整理,恢复其原有面貌,以图该书能够流芳万古。于是他游历探访全国各地,寻得此书之原本,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其后又经搜集、整理、补充与编次,呕心沥血,乃整理出《伤寒论》一书,计10卷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王叔和始终未见其踪迹,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亦未能流传下来,南北朝时,该书又被拆分为数种图书刊行。《伤寒杂病论》在宋代才得以呈现其全貌。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一书,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校正医书局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张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石,不仅对当时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今日,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16.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215—282),安定朝那人(今甘肃灵台县),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西晋著名医学家。

据记载,皇甫谧自幼过继给其叔父,青年时不喜读书,终日游荡无度,后受婶母教诲,始发奋苦学,通读诸多医学、史学与文学名著,为其后著书立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岁时,皇甫谧患风痹证,半身不遂,行动不便。他虽身有病残,但仍手不释卷,着手《针灸甲乙经》的著述工作。54岁时,皇甫谧因错服“寒食散”,病情益重。他轻视名利,晋武帝数次延其至朝中做官,均遭婉拒。皇甫谧向武帝借书籍一车,在家抱病潜心钻研。后历经数载,精勤不倦,终撰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一书。该书汲取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有关针灸的重要内容,总结了汉代以前针灸学成就及操作技能,纠正了先前的若干错误,皇甫谧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厘定腧穴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针灸甲乙经》编纂简要,其方法易于掌握,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针灸专著。唐太医署将其列为医学生的必修教材,此后该书又流传至朝鲜、日本诸国,颇受重视,直至今日仍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7.葛洪炼丹著医书

葛洪(283—343),字稚川,别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葛洪是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一生涉猎学科众多,甚是渊博,涉炼丹术、医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以至史学、文学、文字学等诸多方面,且皆有所著述。葛洪对炼丹术尤其痴迷,曾求学于当时精于医术和丹术的南海太守鲍玄,并将炼丹秘术授予其弟子郑隐。葛洪在长期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先前的炼丹成果,创造性地发展了炼丹术。他集炼丹术之大成,最终撰就中国古代炼丹术的重要著作——《抱朴子》,对后世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到了迟暮之年,葛洪周游于我国南部地区,积累了不少治疗疾病的重要经验,后隐居广东罗浮山,专心著成《肘后备急方》一书。《肘后备急方》(初名《肘后救卒方》,今本系经梁·陶弘景修订)是葛洪收集各地单方、验方,结合自身治疗体会编写而成。该书具简、便、廉、验的特点,内容简要,药物易得,在穷乡僻壤、有病无医之地尤可作为应急的便利方书。

当时的社会条件比较落后,《肘后备急方》对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贫苦民众解决疾病痛苦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卢央.葛洪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约452—536),字通明,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人。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

陶弘景历经宋、齐、梁三朝,对医药﹑炼丹、道教仪典﹑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皆有深入的研究,是著名的药学家、炼丹家、道士及文学家。他撰有《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效验方》等著作。陶弘景自幼聪慧,年方十岁许,即读葛洪之《神仙传》,并深受其影响。他少年得志,于年轻之时便入仕为官,后辞官隐居。不过,他虽隐于深山,仍为朝廷谋划天下大事,故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对医药、养生多有造诣,尤其以药物学方面的贡献为最。他对《神农本草经》进行全面的整理、补充和注释,撰成《本草经集注》一书。该书汲取《名医别录》等汉代以来本草著作中药物365种,及《神农本草经》原有365种药物,共载药物730种,使药物品种增加一倍,是对古代药物学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该书不仅较《神农本草经》增加了药物品种、用途,且创立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和药物效用分类的方法,既便于使用者查询,亦便于对药物进行总结。

我国成书于唐代的第一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即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补充后编纂而成。

参考文献: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9.巢元方编《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550—630),隋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后升太医令,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高深的医学理论造诣。

大业六年(610年),巢元方奉天子之命,主持编撰了《诸病源候论》50卷,共67门,载列证候1739条,叙述了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此书内容丰富,除一般内科病外,在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外科手术等方面,亦有不少精辟论述,如书中记载,“疥虫”乃疥疮之病源,其藏于湿疥之脓疤,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之蜗牛。这种认识建立在深入细微的实地观察基础之上,是较为科学的说法,与先前认为疥疮乃“湿邪”为患相比,大大前进了一步,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亦详细描述寸白虫等病的病因及传染途径,认为患寸白虫病与吃生牛肉或生鱼有密切关系。同时,书中还认识到,“漆疮”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即似今时的油漆过敏。巢元方认为,此病与人的先天体质有密切关系,其秉性不耐漆者触漆之后,便出漆疮,秉性耐漆之人,虽然终日接触,亦不为害。《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候的专著,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参考文献: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0.王焘编《外台秘要》

王焘(670—755),陕西郿县(今陕西省郿县)人,唐代著名医家,一生不执一己之私,博采众家之长,著《外台秘要》。

王焘自幼体弱多病,因而对医药颇有兴趣,常寻医问药,阅读医书。在任职弘文馆期间,阅读、摘录了大量晋、唐以来的医著,对医学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工作,将前人的理论研究及治疗方药全面地结合起来,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之医学著作达60部之多,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撰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书中所论,分门别类,涉及广泛,涵盖了外感、杂病、温病、疫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各学科。该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载方六千余首。凡引用书籍均详细注明其出处,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医学文献,为研究中国医疗技术史及发掘中医宝库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公元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1949年后有影印本。《外台秘要》既有丰富的医学文献史料,亦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对后世影响巨大,为后人所称颂。

参考文献:

王焘.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21.孙思邈串铃医虎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成就斐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人尊称为“药王”“孙真人”。

孙思邈经常到五台山采药,当地生长着包括野生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怀药”在内的大量药用植物。一日,孙思邈从五台山下山时忽见灌木丛中有一吊睛白额猛虎,他逃跑不及,但猛虎未曾追扑,只见其收拢前爪,趴伏于地,做叩首状,似是请求帮助。孙思邈甚异,近前细看,只见一根兽骨卡住老虎喉咙,使之吞咽不得。孙思邈欲取出兽骨,又畏诊治时虎性发作将其手臂咬断。他将药担上的一铜制串铃取出置入虎口,撑住其上下颚,然后将手伸进虎口,取出兽骨,老虎疼痛难忍,牙齿恰好磕在铜制串铃上,没有伤及孙思邈分毫。孙思邈取出铜铃,于老虎伤处敷药救治。老虎连连摇尾点头,似是感激。现耀县药王山上有一地名为“聚虎坪”,传闻孙思邈曾在此施诊医虎。

后世之人将串铃改成手摇响器,走街过巷,齐额头举“叮铃叮铃”摇个不停。其含义有二:一让病家知晓郎中出诊;二因孙思邈用铜铃救治老虎而未被伤及,故郎中将其作为行医护身符。

参考文献:

张雅晶.孙思邈.沈阳:辽海出版社.2012.

22.孙思邈创导尿术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中医药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导尿工具、适应证、导尿管插入尿道深度及具体操作等有关导尿术的诸多问题。

相传一病家患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多统称为癃闭。癃闭患者,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一旦尿液大量积蓄,可危及生命),家属慕名延请孙思邈。他尚未进门便闻患者阵阵呻吟,痛苦万分。但见这人小腹膨胀,可当鼓敲,当时情况危急,不能稍待,开方煎药缓不解急。孙思邈想如能从尿道插进管子,尿液兴许能顺利排出。但尿道较窄,很难寻找又细又软、能插进尿道的管子。孙思邈苦思良策,正为难时,忽瞥见邻家两小儿拿着葱管玩耍,突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很好的导尿工具吗?遂找来青葱,洗净葱管,去掉尖头,将葱管顺患者尿道小心插入。随着葱管渐入渐深,腹中积尿顺管而出,先前胀大如鼓的腹部渐消,终如平日。患者不胜感激,连连道谢。

导尿术原理在于通过葱管的传导,借助气体张力,使尿道扩张,而使气体进入膀胱,进而开启膀胱括约肌,利用尿潴留时膀胱本身的压力将尿液排出体外。

参考文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23.孙思邈扶危拯弱

孙思邈医术精湛,屡有起死回生的治病经历,因其精于道家方术,故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孙真人救死回生的故事。

传说一日在耀州五台山下,几个人抬着一口白木棺材向郊外荒丘走去,一老妇人跟随其后,嚎啕大哭,悲痛欲绝。这些人正行走间,碰见一童颜鹤发、身背葫芦的老者,他见妇人伤悲之状,问道:“老妇哭送何人?”不料老妇人痛哭不已,对老者并不予搭理。老者看那棺材,见有血滴,忙安慰道:“老妇人不要难过,棺内人尚有救。”老妇人一听,寻思莫非碰见高人,边拭泪边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女难产,死去已有两天,现纵有大罗神仙也是回天乏力。”老者说:“人若逝世,血液便会凝固,而棺材底下正滴着鲜血,怎能断定人已死去?”众人一看,果真有细细一道血丝流出。开棺后老者试了产妇鼻息和脉象,取出3根银针,分别针刺人中、中脘、中极。稍停,棺内便传出产妇的呻吟,腹中胎儿随之产出并发出清脆啼哭,众人皆以为异。老妇人连连叩头谢恩。老者又煎汤送药,以保母子平安。众人询问,得知这位老者就是孙思邈。

孙真人一针救两命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京兆,传遍唐土,《历代名医图赞》称道:“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

参考文献:

蔡景峰.孙思邈.天津:新蕾出版社.1993.

24.孙思邈巧名阿是穴

针灸学中的“阿是穴”,是孙思邈在临床中首先发现的。

相传一日孙思邈正潜心撰著《千金要方》,忽有邻人闯进,原来山中有一危急患者昏迷不醒,请孙思邈即刻赴诊,以解病困。孙思邈素来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以治病济世仁爱为旨。于是他备好银针,背起药囊,赶赴十几里外的山村。经过一番抢救,患者总算清醒,但腿部剧痛仍难止住。孙思邈见此情形,按古书所载止痛穴位进行针刺,却是毫无效果。他思索许久,认真摸索病痛部位,每按及便问:“是不是这儿?”患者屡屡摇头。当触及膝关节左上方一个部位时,患者惊呼:“阿——是——是这儿!”孙思邈便在该处取穴,施针捻转,病痛遂止。患者甚为讶异:“这叫什么穴位?为什么先生施针后疼痛全无了呢?”孙思邈打趣道:“你刚才不是说‘阿——是’吗?这就叫‘阿是穴’吧!”此后,阿是穴止痛声名远扬,孙思邈也将此载入《千金要方》。

孙思邈系统总结了中国自古以来至唐初的医药学成就,被历代医家和学者所尊崇。唐太宗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参考文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25.王惟一铸针灸铜人

王惟一(约987—1067),字惟德,北宋著名针灸学家,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天圣四年(1026年)编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两具。

北宋时期,针灸非常盛行,但相关针灸学著作脱简错讹甚多,临床上难免出现错漏,事故时有发生。目睹时弊,王惟一及同仁上疏政府,要求统一针灸诸家之说,规范针灸操作、经络循行及穴位。天圣五年,王惟一奉诏主持铸造针灸铜人。王惟一亲自设计的针灸铜人,构思巧妙,制造精细,经络、穴位布局严谨、准确。铜人的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躯壳前后可拆分,内有铜铸的脏器,体表刻有14条经脉和657个穴位孔,孔内注水或水银,表面用黄蜡涂封。王惟一利用铜人教授针灸学,当学生刺中穴位,孔内的水或水银则会流出,以此来考核应试者的基本功及熟练程度。针灸铜人的铸造,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这种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创举。

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被称为“天圣铜人”,宋以后就下落不明。经考证,现存日本国立博物馆的针灸铜人即为“天圣铜人”,其传入年代为明中期以前,经朝鲜流入日本。

参考文献:

朱建平,黄健.医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6.钱乙黄土救太子

钱乙(1032—1113),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学家。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至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他在中国儿科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钱乙以“儿科圣手”著称,蜚声宇内。有一次,宋神宗的太子突患急症,宫中御医束手无策,病情日笃,甚至出现抽搐。正当危急之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钱乙遂奉诏入宫,皇上见他身量不足,其貌不扬,有些轻视他。钱乙从容不迫为太子诊病,并处一方,名为“黄土汤”。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一看,见方中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太不像话了!黄土焉能入药?”钱乙不卑不亢回道:“太子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依五行之理,土能克水,故此证当用黄土。”宋神宗见其成竹在胸,心中疑虑已去大半,恰逢太子又发抽搐,皇后非常着急:“钱乙于京中颇有名气,圣上勿虑。”遂命人从老灶中取黄土一块,布包入药,同煎取汁。太子服下一剂后,抽搐很快止住;服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从此以后,钱乙更是名扬天下。

钱乙撰著《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系统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创制诸多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

参考文献:

常宇,李蔓荻.中医是本故事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7.刘完素德术兼备

刘完素(约1120—1200),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称“刘河间”。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的创始人,也是开金元医学争鸣之风第一人。

在病理探讨上,他十分强调火热之邪致病的重大危害,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在治疗上,他主张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凉派”。刘氏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兵荒马乱,疫疠横行,社会上流行各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医学界因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影响,主张用温热药治疗疾病,常常药不对症,导致病情恶化。刘氏目睹百姓无辜丧命,决定针砭时弊,改革创新,他指出,若专执先贤,认为往古圣贤之书不可改易,片面拘泥于古书中的个别说法,是非常不妥当的。于是他潜心钻研《黄帝内经》,通过对《素问》病机理论的诠释,创造性提出“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