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2:38:48

点击下载

作者:贾君新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下)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创富(下)试读:

前言

这是个大转型的时代。历史的车轮将从后工业社会碾向前信息社会。互联网的汪洋大海席卷了全世界每一个领域。没有谁能避开这一轮又一轮大浪淘沙般的洗礼。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已经将各行各业都包罗其中。

一方面,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沦为夕阳产业,形势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风头正健,打破了许多记录。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在这个年代,企业如果不能融入互联网,就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那些曾经获得辉煌业绩的知名企业,要么被新兴的后起之秀盖过风头,要么主动向互联网转型,把原有优势发挥到一个新的境界。而那些刚上路的中小企业,也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新生事物面前,大家几乎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善于运用互联网,以小博大、以弱胜强,都有可能发生。就算是不起眼的行业,借助互联网也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

一言以蔽之,谁能抓住互联网经济中隐藏的商机,谁就是未来的赢家。谁能用互联网改造自己,谁就能完成新时代的转型。

当互联网经济浪潮席卷而来时,已经有不少嗅觉敏锐的传统企业开始“触网”。它们试图嫁接电子商务,在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然而,同人不同命。尝试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显著。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唯恐落后于时代潮流,却又遍寻不得法门。有专家诊断说,那些“触网”不成功的企业,主要是缺乏互联网思维。新瓶装旧酒,没能真正发挥互联网经济的潜力。

人们对互联网思维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众说纷纭。互联网思维到底有没有用?争鸣不断。在大转型阶段的任何讨论,都是有价值的。时间迟早会让互联网思维发展成一个成熟的体系。而我们要做的,正是对精彩案例有了一些思考并精心梳理后呈给同行们,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虽然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五花八门,但其内涵大体包括以下几个点:

其一,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体系的基础。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从产品设计到服务体验,都要紧紧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透明化,打破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用户掌握的品牌、价格等产品信息远超过去。他们不但有更多自主权,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用户思维要求企业改变之前单向听取用户反馈意见的做法,让用户参与到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企业收集市场需求、提供产品设计创意、测试产品性能、推广营销等工作,都让用户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双赢格局。

其二,互联网思维主要体现为对互联网平台的充分运用。

传统行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大获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只有12道菜品的雕爷牛腩,卖坚果的三只松鼠,卖煎饼果子的黄太吉,都不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但他们都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为自己积累人气、打造品牌,从而做出了让同行们瞠目结舌的出色业绩。

其三,互联网思维重视大数据营销。

IT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过去企业做市场调查多采用街头问卷等形式,调查样本规模有限,而且费时费力。互联网技术催生了大数据,让企业能够一次性收集到海量的市场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与潜在客户。

其四,互联网思维致力于提供增值服务。

老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个观念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已经变为“买卖与仁义”同在。企业服务用户,不光是做生意,更是做人情。具体而言就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先把用户圈好了,才能圈得住钱。只有把人情做好了,企业的口碑才能传开,业绩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其五,互联网思维包含了粉丝思维,没有粉丝就等于是没有品牌。

粉丝就是企业的忠实用户。得粉丝者得天下,无粉丝者无品牌。品牌的价值不再单纯以美元或人民币来衡量。粉丝的数量,粉丝的忠诚度,粉丝的品位,粉丝团的协作能力,将成为衡量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品牌的身价有多高,企业粉丝团的身价就有多高。反之亦然。企业应当经营好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铁杆粉丝,设计出最合粉丝口味的产品。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拥趸与衣食父母。

其六,互联网思维下的宣传路径主要来自用户的口碑。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口碑即是王道。粉丝用户对产品品牌的吐槽,将成为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让用户尽情吐槽,然后根据反馈意见改进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使产品赢得用户的好评。借助网络互动交流,推出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把用户变成自己的粉丝。然后再通过粉丝的反响在各网络平台进行口碑营销。谁能培养出一批勤于吐槽且愿意给不断进步的你予以高评分的忠实用户,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其七,互联网思维要求人们改变固有思维,积极颠覆过去的传统。

企业应当借助电子商务的优势,让用户从最便捷的渠道获得产品。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把用户变成你的忠实粉丝。一直以来,产品的内容和价值都是企业创造的。这个常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将遭到颠覆。用户也可以产生内容和创造价值。若能充分利用这点,说不定能开辟新路子。通过产品IT化与渠道数字化等手段,互联网经济中产品的自媒体特性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

其八,互联网思维强调简约思维,崇尚简约主义的审美观。

互联网实现了生产商与用户之间的无缝对接。企业与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互动交流。“一切从简”的简约主义,已经成为企业开发产品与提供服务的新准则。看着简洁,用法简明,描述简单,能做到这三点的企业将在互联网经济中如鱼得水。简约的力量就是专注的力量。发扬专注精神,把最简单的业务做到极致,同样会获得成功。企业在打造让用户尖叫的极致产品的同时,别忘了贯彻“简约即美”的理念。

中国创富已经进入了3.0时代,即第三次互联网创业潮流。创富之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会不断翻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把握潜在的机遇,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通道。一步一个脚印,从借鉴他人的互联网思维开始。Chapter 5粉丝赢天下记住!没有粉丝的品牌都会消亡

如今,需要粉丝的不只是明星,企业品牌同样需要大量的粉丝。互联网经济的风浪将淘洗所有的企业。得到海量粉丝的品牌将赢得天下,而那些没有粉丝的品牌已经进入消亡倒计时。

从今以后,品牌的价值不再单纯以美元或人民币来衡量。粉丝的数量、粉丝的忠诚度、粉丝的品味、粉丝团的协作能力都将成为衡量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品牌的身价有多高,企业粉丝团的身价就有多高。反之亦然。

屌丝是一种身份,屌丝是一种心态,屌丝是一种文化。这是一个人人都以“屌丝”自居却又在内心深处向往“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时代。不要小看穷屌丝们的消费潜力,他们将成为各种企业争霸市场的重要争取力量。屌丝文化从非主流变成了网络文化的主流。不懂屌丝思维,就赚不到几亿屌丝口袋里的钱,也不能从屌丝群体中培养出企业品牌的铁杆粉丝。

粉丝经济贵在抓住粉丝们的心。比起数亿不关心你的潜在消费者,企业最需要做的是经营好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铁杆粉丝的爱好,设计出最合粉丝口味的产品。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拥趸与衣食父母。

经营粉丝经济,应当先学会粉丝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明白粉丝对企业的期待。不懂得跟粉丝做朋友的企业,不会制造出有口皆碑的好品牌。所以企业要力求“路人转粉”,慎防“粉丝转黑”。1.粉丝思维,就是让你的粉丝心甘情愿为你做贡献

昔日的“追星族”在今天被称为“粉丝”。粉丝是英文fans的谐音,意思是爱好者。“粉丝”群体也是有细化分类的,普通爱好者叫“普通粉丝”,高忠诚度爱好者叫“铁杆粉丝”,那些言行狂热的爱好者则被网民戏称为“脑残粉”。

粉丝现象是互联网文化的产物。天南海北的爱好者可以在网络上组成一个粉丝圈子,分享情报,交流心得,组织活动,忠实地宣传自己热爱的事物或者偶像。随着粉丝文化的不断延伸,各种潜在的商机也逐渐地浮出水面。

美国《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先生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铁杆粉丝理论。他说:“任何艺术创作者(主要指作家),只要得到了1000名铁杆粉丝,就能够养家糊口。”

凯文·凯利的铁杆粉丝理论并非无稽之谈。普通粉丝也许会钦佩偶像,但不一定会掏钱购买偶像的作品。铁杆粉丝则不然,他们以收藏偶像所有的作品为乐趣,甚至愿意购买与偶像相关的文化衫、杯子、文具、钥匙扣等周边产品。

铁杆粉丝有着无与伦比的品牌忠诚度和强烈的消费欲望。他们是创作者或某个品牌的主要目标客户。没有粉丝的创作者注定会被淘汰,而没有粉丝的品牌则注定会消亡。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创业,一定要牢牢抓住粉丝,特别是要赢得铁杆粉丝的支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你做贡献。

需要明确的是:用户不等于粉丝。粉丝对产品或品牌有着高忠诚度,消费习惯相对固定,极少倒向你的竞争对手。用户则不一定忠于某种产品或品牌,消费习惯随时会变。所以,只有忠于你的用户才称得上粉丝。

在过去,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渠道非常狭窄。由于传播技术条件的局限,用户只能单向接受企业的宣传,而无法与企业产生更多的互动交流。缺乏互动交流就不能增进双方的感情,不能增进感情就无法提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因此,过去的普通用户很难升级为铁杆粉丝。但互联网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社交网络的发达,不仅使得企业能全方位纵深宣传自己的产品或品牌,还能让广大用户与企业直接进行互动,让用户变成品牌的铁杆粉丝。

传统营销理论认为,传播能力决定了品牌的价值。传播范围越广,知名度越高,品牌就越成功。这个观念在互联网时代应当有所调整。

品牌是产品与口碑相结合的产物。在任何消息都有可能被放大成爆炸性新闻的今天,负面评价对企业品牌的杀伤力空前强大。因为现在的消费者能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能够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共同支持或反对某件事。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差评很容易传播开来,甚至引起广泛的共鸣,让企业品牌积累多年的信誉和口碑毁于一旦。

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扩大传播范围,还要注意在粉丝中保持良好的口碑。

树立品牌不能只依靠企业的广告宣传,还有赖于消费者群体的综合评价。品牌传播的主力往往是一群具有相同偏好的消费者。他们传播的如果是产品的正面评价,企业品牌就能得到好名声,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并形成自己的铁杆粉丝。

在网络经济时代,无粉丝者无品牌,粉丝的多寡决定了品牌的价值。据国外机构研究表明,目前平均每个Facebook品牌商的粉丝价值均已达到了174美元。在2013年,可口可乐公司的Facebook粉丝价值仅为70美元,但其粉丝已经超过了3500万人。由此可见,网络粉丝也是衡量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企业与粉丝的互动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公关能力。只有粉丝的认同度高,企业品牌的魅力指数才会高,营销宣传效果也才会好。反之,如果没有粉丝的口碑打底,企业再费力宣传也是事倍功半。

粉丝思维改变着企业的营销模式。许多过去不重视社交网络的知名企业,现在也纷纷进驻社交网络平台,以加蓝V官方微博的方式,试图与粉丝们保持长久的互动关系。例如耐克最近几年大幅度降低广告和纸质媒体的宣传费用,将外包的社交网络维护业务收回公司,并开始发行移动硬件设备Nike+Fuelband等APP应用。此举让耐克很快得到了上千万铁杆粉丝用户。

粉丝是一个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者集群。企业只有理解了粉丝的好恶,跟粉丝打成一片,才能赢得这个群体的长期支持。

炸弹二锅头是亚特兰蒂斯(北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推出的精品小白酒。炸弹二锅头团队打算在湖南长沙搞个粉丝见面会,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们便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这一营销利器。

营销团队先是在微博上搜索跟炸弹二锅头有关的信息,向微博博主发出邀请。同时私信长沙当地的粉丝领袖、大V、媒体,让他们也在各个微吧、贴吧发布活动信息。为了加强与粉丝的互动,炸弹二锅头官方微博还发起了话题活动“某某时刻炸一个”“炸弹配什么喝”。这果然引起了广大粉丝的评论与吐槽。

除了微博外,豆瓣也是炸弹二锅头团队的重要宣传平台。他们把同城活动的消息挂在豆瓣网,让豆瓣编辑推到长沙活动首页,结果关注率迅速得到提高。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闻讯,对炸弹二锅头进行电话连线,并在交通广播里宣传本次活动。结果,现场活动开始后,吸引了很多粉丝前来报名。

在此期间,炸弹二锅头的粉丝也自发参与宣传。有人在长沙陌陌平台传播活动信息,很快就有116个网友报名参加。炸弹二锅头记下联系方式后,将所有报名者拉进一个叫“炸弹二锅头长沙分舵”的QQ群。企业与粉丝在群里相谈甚欢,大大拉近了距离。

在寻找粉丝的过程中,炸弹二锅头还策划了一个互动话题——“酒后吐真言”,先让QQ群里的粉丝每人发一条“酒后吐真言”的微博,再扩散到各自的交际圈里,根据转发次数设置一、二、三等奖。

最终,这次行动从企业找粉丝转变为“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新粉丝互动模式。炸弹二锅头招募到了80多名活动参与者,但影响的粉丝却超过了6万人。

能否吸引粉丝,首先取决于企业产品能给用户带来多少价值。管理学家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认为:魔力产品=卓越的性能×强大的情感诉求。卓越的产品性能是一切营销模式的共识。如果产品性能不能满足用户日益挑剔的眼光,就无法形成粉丝群。而粉丝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向用户传达强大的情感诉求。让品牌不再是冷冰冰的LOGO符号,而是一个能与粉丝亲切互动的“人”。品牌人性化是粉丝思维的关键。

随着维权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更希望与企业进行交流。而且他们不喜欢公事公办的交流方式,更希望彼此之间能自然、开放、直接、真诚地交流。网络上流行的淘宝体、微博体语言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企业在社交网络上的营销账号,用接地气的网络语言与粉丝们轻松愉快地交流,时而发长微博科普产品知识,时而对粉丝们卖萌打趣,拉近彼此的距离,以求不断增长粉丝数量。在这种亲民的互动中,企业向粉丝传达了强大的情感诉求,让自己的品牌形象更具有人情味,从而赢得更好的口碑。2.屌丝赢天下:学会携“屌丝思维”以成霸业

在中国网民各群体中,消费最多的是所谓的“屌丝”。屌丝通常指出身卑微、无车无房的草根中青年。上至60后,下至90后,都有人自称屌丝。男屌丝的反面是“高富帅”,女屌丝的反面是“白富美”。这个网络用语带有浓浓的自嘲色彩,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又包含着对传统主流的蔑视。

由于屌丝文化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自称屌丝的时代。但事实上,屌丝也有真伪之分。中国有5~6亿草根男女,没车没房,存款不多,收入水平不高,找到的工作也不是很理想,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屌丝”。还有一些高收入、高地位的人也以屌丝自居,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属于真屌丝们羡慕的“高富帅”或“白富美”,但骨子里却有着跟屌丝类似的心态。

在传统观念中,这个数量惊人的群体本该是边缘化人群。然而,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单一的审美观念,以解构崇高、恶搞主流、嘲讽现实为乐的屌丝文化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网络流行文化。换言之,“非主流”变成了“主流”。

利用互联网创业,必须准确把握网络生活与网络文化的特点。在这个屌丝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得屌丝者赢天下。善于开拓屌丝市场,才能在互联网上称霸一方。

互联网的聚焦作用,让无数爱好相同的穷屌丝组成了一个个社交小圈子。这些小圈子的成员通常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真屌丝固然收入不高,个体消费能力不强,但是庞大的屌丝圈子,整体消费能力却是相当可观的,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长尾”型市场。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了“长尾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只要流通渠道足够宽,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小众商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与少数热销商品相匹敌。消息灵通的互联网与四通八达的现代物流体系,足以保障商品的流通渠道。而互联网的聚焦作用,又能把五湖四海的小众商品消费者集结成一个圈子。这使得广大企业有能力实践“长尾经济”。

中国的“高富帅”“白富美”毕竟不多,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仍是广大的屌丝群体。于是,许多产品都将目标市场锁定为收入不高但数量庞大的屌丝群,在营销推广时也有意识地迎合屌丝文化。

要想做好屌丝的生意,首先要了解屌丝的需求与价值观。

中国的屌丝有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对时尚潮流多少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收入不多,工作辛苦,自己买不起房子、车子,生活压力普遍比较大,使得他们心中有不同的挫败感。他们既渴望社会主流的认可,又对种种不合理现象嗤之以鼻;他们不乏奋斗之心,却又感到人生没有目标;他们喜欢好玩、有趣、新鲜的事物,反感刻板、正经、沉闷的东西;他们会为了减少开支而节衣缩食,却又愿意为自己喜好的东西砸钱,不惜成为月光族。

一言以蔽之,屌丝们需要用某种方式体现存在感,需要借助某种事物寻找归属感,需要通过参与某些互动来获取成就感。

企业应当具有“屌丝思维”,屌丝们喜欢什么,渴求什么,企业就要重点关注什么,这样才能在互联网上聚合各路“小众”屌丝,并将其逐渐发展为企业品牌的粉丝。大企业能通过挖掘长尾人群的消费潜力来巩固市场霸业,中小企业也可运用长尾理论与那些垄断热销产品的大企业竞争互联网市场。

成立于2006年的“裂帛”,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独立设计品牌服装的集团之一,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与城市。集团旗下有裂帛、所在、莲灿、ANGELCITIZ、LADY ANGEL等女装品牌和非池中等男装品牌。

2005年,裂帛的创始人汤大风和妹妹汤小风进驻淘宝网做服饰生意。第二年创立了“裂帛”这个服装品牌。创业艰难百战多。姐妹俩在淘宝上亲力亲为设计、买面料、打版、缝制、拍照、上传、定价、发货、售后服务等问题,便捷的电子商务让她们大受其益。经过几年奋斗,裂帛迅速成为中国服装设计知名品牌。

2010年,裂帛获得了“2010全球网商评选十佳网货品牌”“2010全球网上评选最具创新力网商”等荣誉,并成为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常任理事。

2011年,裂帛获得境外著名投资公司投资。

2012年,裂帛官网上线;当当网裂帛店、一号店裂帛店上线;非池中在当当网和V+同步上线;荣获创业邦2012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100强,陆续接受《城市画报》、《服装导报》、福布斯中文网、中国服装网、亿邦动力、淘宝天下、新浪财经、搜狐财经、《淘宝卖家刊》、《中国纺织报》、《中国经济时报》、《职场》等媒体的专访。

2013年,裂帛设计师品牌女装上线;并购全球实拍品牌天使之城女装、LADY ANGEL女装;北京五道口实体店开业;裂帛官网APP上线。

裂帛服饰的成功明显地反映出互联网经济的特点。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白手起家的小企业能够以小博大,实现迅速增长。

屌丝群体虽然喜欢自嘲,喜欢解构主流文化,但骨子里仍然希望自己能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经济水平决定了大部分屌丝无法承受世界名牌的天价,但廉价的地摊货又让他们显得档次太低。那种价位相对低廉,并且品位不俗、富有个性的商品,既能满足屌丝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需要,又在其经济承受力范围内,最容易赢得广大屌丝的好感。

裂帛集团准确地把握住了屌丝的心理。其服装设计吸收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与时尚元素,美观大方,品位不俗,而且价位相对低廉,再加上频繁的网购优惠活动,吸引了广大消费者。从淘宝小店到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知名品牌,裂帛在短短几年内大获成功不是偶然。由此可见,活用屌丝思维,是互联网经济的一大利器。“得屌丝者赢天下”,绝不是一句空话。屌丝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惊人。谁忽略了这块最巨大的市场,谁就会被竞争对手挤下台。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知名企业都在打屌丝牌,但并不是谁都能玩转这个市场的。

屌丝文化虽然充满了自嘲与解构,但叛逆个性只是其表面,其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对主流高端的向往。

曾有网友吐槽说:这是一个全民自称“屌丝”却在骨子里当自己是“高富帅”或“白富美”的年代。屌丝的自嘲源于缺乏上进机会而产生的挫败感,屌丝解构正统偏爱戏谑,是因为看不惯某些虚伪的社会现象。他们常常说自暴自弃的低俗段子,却又没完全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嘲笑理想主义者,只是因为觉得梦想遥不可及。一旦得到了发展机遇,屌丝们就会拼命追寻自己的梦想,丢弃自己低俗的一面,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主流价值观靠拢。

部分企业对屌丝文化理解过于片面,只是一味走庸俗路线,刺激屌丝的感官消费,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劣币淘汰良币”的低水平竞争怪圈。这种做法虽然能得利一时,但却在伤害着屌丝文化的另一属性——重视原创。

屌丝们在解构传统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草根文化。文化娱乐产品既是屌丝群体消费的主要项目,也是无数草根创作者的梦想所在。

腾讯和有妖气等网站是屌丝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他们也意识到集合屌丝作者的能量来制造出符合广大屌丝口味的文化产品,才是维护这个市场的长远之计。为此,他们都致力于发掘草根人才,积极开拓中国动漫产业。虽然这条路不平坦,但完全把握住了屌丝的市场需求,肯定会越走越宽。

总之,运用屌丝思维开拓市场,应注意三个原则: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不断涌现新创意;三是让屌丝们感到产品高端大气上档次。3.粉丝经济的爆发:从罗辑思维到粉丝思维

互联网就如同当年的蒸汽机与电力设备一样,在人类社会各领域引发了新的革命。在过去,新闻报纸媒体垄断着信息传播的渠道。今天则不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在第一时间发布自己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不再只是新闻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这是一个自媒体(We Media)横行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自媒体,并通过自己生产的新闻及其他信息,吸引一批志趣相投的网友,甚至形成自己的粉丝团。

自媒体的门槛不高,不需要复杂的专业设备与技术人员,但想要做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却很不容易。2013年最火爆的自媒体,当属国产知识性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

2012年12月21日,也就是网民经常调侃的所谓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天。但对于知名传媒人罗振宇、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资深互联网人吴声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在这一天正式登场了。

口号: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理念:有种、有料、有趣,在知识中寻找见识!

这就是罗辑思维的精髓。

作为新兴的自媒体,罗辑思维综合采用了网络视频、微信、线下读书会等互动形式。其主要受众是热爱读书思考的80后、90后青年。起初,罗辑思维只是一个视频自媒体,随着点击率与粉丝数量的不断增加,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人气极端火爆的知识型社群电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罗辑思维每期视频的点击量超过百万,仅微信公众号粉丝就达到了110万。根据保守估计,这个栏目可以覆盖1亿网民。

罗辑思维后来又尝试了互联网收费模式。在不承诺任何会员服务的前提下,第一次社群招募大获成功,仅仅6个小时就募集了160万元会费。2013年12月27日,罗辑思维以微信支付为唯一通道,进行了“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召集”,仅在一天之内就有800万元轻松入账。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能量有多大。

粉丝经济的扩张速度之所以如此惊人,是因为互联网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与覆盖面。

今天的网民都有信息焦虑症,唯恐错过任何最新消息,上网刷微博、微信的时间越来越长。假如你的粉丝数只有100,千万不要认为只有100个人在看你发布的内容。因为大多数人只会对感兴趣的自媒体特意加以关注,其他的网友也可能会时不时浏览你的微博。假如你发的话题内容足够有趣,能引来粉丝转发或评论,那粉丝的粉丝也会跟上。这样,消息就像病毒传染一样不断扩散,你在互联网上的知名度也将大大提升。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粉丝”,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另一群人的“偶像”。只要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一个在现实中无钱无势的穷草根也能成为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甚至有机会将巨大的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与普通的消费者不同,粉丝对自己喜欢的品牌不那么吹毛求疵。强烈的感情因素让他们可以接受品牌旗下几乎任何产品,哪怕是略有缺陷的产品。例如,苹果的铁杆粉丝,把乔布斯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都视为“神器”。为了攒钱购买苹果的最新产品,有些粉丝甚至不惜天天节衣缩食吃泡面。

由此可见,粉丝是最忠诚,也是最值得开发的目标客户。粉丝与品牌文化密不可分。经营粉丝已经成为创建品牌文化最为重要的工作。而衡量一个品牌文化是否成功的标准,也从媒体上镜率与广告覆盖率变成了粉丝的数量及品牌忠诚度。

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一经上映,就遭到了来自互联网的板砖。影评人士也从艺术角度对这部电影提出了诸多批评。但这并不能阻止《小时代1》、《小时代2》创造出超过7亿元的票房。从商业角度看,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可谓业绩辉煌。

这部差评电影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上座率?究其原因,是它牢牢把握住了粉丝经济的规律——抓住粉丝的心。《小时代》的观众大多都很年轻,平均年龄约为22岁。他们都是郭敬明作品的忠实读者与忠实观众,全面接受了郭敬明的思想价值观。无论郭敬明出现什么负面评价,都不会动摇他们对偶像的绝对认同。就算面对铺天盖地的抨击与谩骂,郭敬明的粉丝也会顶住压力支撑起《小时代》的票房。说到底,是因为郭敬明的作品完全符合他们的口味,满足了他们的精神娱乐需要。为了维护自己热衷的事物不惜与全世界唱反调,这就是狂热粉丝的特点。

尽管郭粉在几亿中国网民中不占大多数,但别忘了凯文·凯利的铁杆粉丝理论——“任何艺术创作者(主要指作家),只要得到了1000名铁杆粉丝,就能够养家糊口。”在大部分情况下,纵然批评者超过千万,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力也不如上百万的铁杆粉丝。前者的批评不足以动摇后者的态度,而后者的消费足以保障创作者名利双收,并进行新一轮的创作圈钱活动。

通过《小时代》的案例不难发现,粉丝经济的关键是培养铁杆粉丝。

中国有十几亿消费者,市场在理论上广阔得惊人。开拓市场永无止境,但希望所有人都变成自己的目标客户,无异于异想天开。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兴趣爱好与消费习惯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小众个性化品味自不消说,就连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也不可能受到十几亿人的共同喜爱。真正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消费者,从来就不是总人口中的大多数。

所以说,企业不必奢求让十几亿中国消费者都认可,只要得到上万铁杆粉丝,就足以在市场中开辟一条道路。若能像《罗辑思维》那样积累到上百万铁杆粉丝,企业将成为互联网市场里颇具影响力的新兴品牌。

与其致力于开发几亿潜在客户,不如好好经营那些品牌的铁杆支持者。满足他们的需求,迎合他们的口味,与他们保持长久的互动合作关系。这样做企业经营风险远小于挖掘潜在客户,收益也远大于维护忠诚度较低的客户。

郭敬明的精明就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线。他的铁杆粉丝最初就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无论社会舆论怎样批评,郭敬明都不为所动,只是继续吸引铁杆粉丝团的眼球,迎合铁杆粉丝团早已成型的审美观。

粉丝经济贵在培养铁杆粉丝。但不少企业对季节变化缺乏敏感度,把经营粉丝简单等同于发展VIP会员。传统的VIP会员制通过消费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来吸引客户。这种方式虽然也实现了互惠互利,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只是纯粹的交易关系,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而情感上的共鸣,恰恰是培养粉丝的基础中的基础。

积分能吸引会员,但无法把会员发展为粉丝。会员考虑的是经济上的实惠,可能同时选择几种不同的品牌。而粉丝对品牌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对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认同,大多忠于同一品牌。当会员觉得不够实惠时,就会放弃这个品牌。而粉丝则会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继续力挺该品牌。

品牌与粉丝的关系类似于朋友关系。因此,企业经营粉丝不能只靠经济手段,更要注重感情维系。否则,就无法形成自己的铁杆粉丝团,也无法享受粉丝经济带来的好处。4.粉丝思维的“四感”: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成就感

经营粉丝之道,以加深情感为上。企业应当具备粉丝思维,站在粉丝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粉丝们的心态与需求,赢得他们的真诚拥戴。粉丝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普通消费者,他们非常重视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和成就感。只要处理好这“四感”,企业就等于抓住了粉丝思维的核心。

如前所述,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屌丝文化横行的年代。粉丝团同样以草根屌丝为主体。屌丝文化主要表现为吐槽、恶搞、解构,但这只是屌丝们刷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成就感的主要形式。

借用一句老话来说,参与感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屌丝们没有优越的社会背景,也缺乏出人头地的门路。换句话说,他们的命运几乎被别人掌控。正因为如此,屌丝们特别希望通过某种途径宣示自己对命运的局部掌控权,即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参与某项重大活动,参与某个重大项目的制作过程,是屌丝们争夺命运自主权的主要方式。

在过去,粉丝好比是戏迷,只能在舞台下拍手叫好,顶多上台献个花,无法参与创作。而在今天,屌丝们在网络上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新名词、新段子、新视频、新动漫、新插画甚至小说连载。互联网让屌丝们获得了参与创作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把握命运、成就梦想的深层需求。

在粉丝经济中,满足消费者的参与感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参与感,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也就无法成为忠于品牌的粉丝。

时代不同了,互联网改变了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的单一模式,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精益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的主要模式之一。

按照“顾客是上帝”的商业原则,C2B模式无疑是最理想的。因为只有C2B模式才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一切个性化需求。

传统的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垂直的。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使用什么。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前的企业很难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产品。消费者也因为市场供给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自己的小众需求。而互联网让两者的关系趋于平等。消费者不再被动地单向接受企业传播的信息与产品,而是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互动,对产品设计提出自己的要求。

粉丝,特别是铁杆粉丝,不仅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品牌塑造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参与感越强,对品牌的感情就越深,也就越能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做贡献。粉丝对品牌的宣传热情绝不亚于任何用金钱交易连接起来的商业伙伴。因为粉丝在参与推广品牌的过程中,有一种创造历史的主人翁意识,这将极大地满足其渴望掌握自身命运的心理需求。

要想加强粉丝的参与感,企业就必须改善其对产品的体验感。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平时上网浏览的论坛、微博、博客,不过是互联网世界的九牛之一毛。人接受信息的能力终究有限,于是网民们对产品的用户体验愈加挑剔。那些用户体验差的产品就会迅速被市场淘汰。那些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可能会被体验感更好的产品所取代。

人性化的设计会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简单地说,就是能让用户以最简单、最便捷、最舒服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例如,新浪微博自诞生以来,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网页结构与功能设置。起初,微博和普通论坛一样需要来回翻页,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阅读速度与效率。后来,工程师设计出了“瀑布流”浏览方式,只要用户下拉,网页就能不断刷新网页内容。减少了频繁翻页这道程序,用户就能更方便、更舒服地阅读信息了。体验感的改善,让广大用户更乐于每天刷微博。

粉丝们虽然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产品的用户体验感毫无要求。

粉丝经济是一种互联网经济,而互联网经济的一大特点是“人以群分”。志趣相投的人会通过互联网找到同道中人,形成一个社交网络小圈子。粉丝团就是无数圈子中的一类,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对产品品牌具有相同的喜爱与相近的认知。粉丝团对产品的用户体验大同小异。他们在推广品牌时,也会重点强调自己的切身体验,帮助企业来发展和维系新的粉丝。

然而,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旦企业在体验感上出现了问题,粉丝就会本着对品牌着想的真诚,提出批评改进意见。倘若企业置若罔闻,不尊重粉丝的意见,就会迅速失去粉丝团的支持。

企业要想玩转粉丝经济,首先应当学会尊重粉丝。因为由广大屌丝构成的粉丝团,普遍怀有强烈的自尊心。

屌丝是社会中下层小人物。尽管他们创作了许多段子和漫画自嘲,但骨子里却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他们解构主流精英文化,是因为看不惯诸多社会不公现象。自己没车没房、无钱无势,被“成功者”们歧视,也被屌丝同类小瞧。自卑感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心。有的人因此奋发向上,成为屌丝“逆袭”成功的榜样;有的人却因此滋生虚荣心,对成功者羡慕嫉妒恨,对奋斗者百般阻挠。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迫切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粉丝经常用“大大”“大神”“大V”等昵称表示对他人的敬意。这种善意的调侃看似把自己摆在较低的位置,但实际上,一旦“大大”“大神”“大V”流露出任何对粉丝的不尊重,都会遭到粉丝们的强烈抵触。用网民的话说,就是“粉转黑”。粉丝轻则取消对偶像(或企业官方营销号)的关注,将其拉入黑名单;重则变成铁杆反对派(俗称“一生黑”),以各种形式来诋毁该人或该产品。

可以说,铁杆粉的正面作用有多大,一生黑的负面影响就有多大。而经营粉丝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路人转粉”(把不关心品牌的潜在客户发展为新的粉丝);最大的失败,莫过于“粉转黑”。

粉丝追求参与感、体验感、尊重感,实质上都是在寻找成就感。粉丝们汇聚成企业品牌的粉丝团,除了兴趣爱好外,也不乏借助企业提升自我成就感的意图。在C2B模式中参与产品设计,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督促企业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要求企业或偶像以平等姿态对待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更多的成就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经营粉丝的关键在于多角度满足粉丝们的成就感。

不少企业官方营销账号虽然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但只是发布产品消息和转发过时的“心理鸡汤”段子,没有真正与粉丝进行互动。这种缺乏互动的关系剥夺了粉丝的参与感,粉丝的意见就无法上达“天听”,企业也就不能根据粉丝的意见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企业一味单方面推销产品,却不愿回应粉丝的反馈意见。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完全无法满足粉丝们希望被尊重的要求。最终结果,只能是让粉丝团越来越心灰意冷,不再支持企业品牌(俗称“掉粉”)。

失去了粉丝支持,就等于失去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和忠实的消费人群,粉丝经济也就无从谈起。背离粉丝思维的企业,注定会被市场淘汰。有志运用粉丝这柄市场双刃利器者,不可不察,不可不慎。创富案例1.雕爷牛腩,中国第一家“轻奢餐”餐饮品牌隔行如隔山,跨行创业风险大!所以,不少成功商人信心十足地向陌生领域进军,结果却败得焦头烂额。但凡事皆有例外,比如,阿芙精油董事长孟醒大胆涉足餐饮业,结果很快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家“轻奢餐”餐饮品牌——雕爷牛腩。“雕爷”是孟醒的网名。他在2006年创造的阿芙精油品牌,已经成长为淘宝精油第一品牌,市场份额高达60%。事业有成的雕爷突然决定开办餐厅。但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被人们看好,因为餐馆与精油毫不相干,雕爷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然而,事实证明雕爷没有被风险击垮,反而玩得风生水起。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互联网思维。雕爷对互联网思维有着自己的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找到目标客户群,让目标客户群与自己进行互动;以用户为中心开发产品,用互联网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迅速改良产品和服务,再针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再传播。尽管雕爷之前并不熟悉餐饮业,但他借助互联网思维开展了独特的连环营销。第一步就是在正式开张前搞封闭性测试。封闭测试,简称封测,原本是游戏行业的一种常用手段,即一款游戏在正式开发之前,会先由公司员工或少数游戏玩家试玩,这是游戏制作的最初测试。雕爷牛腩餐厅在2013年5月20日开业前,不惜砸钱近千万,搞了长达半年的封测。明星大腕与各界美食家接到“封测邀请码”,纷纷前来试吃。雕爷根据封测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修改,果然在正式开业后大受欢迎,大获成功。雕爷之所以冒险搞封测,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对客户的喜好做精准调查,以改善菜品,提高服务,磨炼团队;二是借助参与封测的明星与美食家的力量,在互联网上开展粉丝营销。雕爷牛腩的定位是“轻奢餐”。所谓“轻奢”,就是轻度奢侈。轻奢餐的价位略低于豪华餐饮,但使用的都是高级食材。“无一物无来历,无一处无典故”,是雕爷牛腩追求的理念。为了追求菜品的高品质,雕爷做了一件很轰动的事——花500万元独家买断了香港食神戴龙的牛腩配方。餐厅的上菜顺序是:前菜、汤品、主菜、甜品。雕爷牛腩认为一次完美的晚餐应当像古典交响乐一样有起承转合,让顾客充分享受美食给舌尖带来的起伏变化。雕爷曾说:“对这个餐厅,我宁肯关掉,也不想降低档次做平庸的菜品和味道。”这不仅需要有好厨师,也对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没有任何经营餐厅经验的雕爷团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砸钱进行半年封测,无疑要承担极大的商业风险。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一种将风险降至最低的谨慎做法。传统的中式餐厅是先开店后磨合,不断推出新菜品,再根据销售量来调整。如果开始推出的菜品很受顾客欢迎,餐厅就能迅速火爆。反之,如果最初推出的菜品得到顾客的差评,餐厅很快就会关门。此外,如果服务队伍不经过长期的训练磨合,是不可能提供高水平特色服务的。如此一来,雕爷牛腩追求的特色菜品及服务就会不够成熟,就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封测同样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但由于测试人群较小,不足之处可以及时与试吃顾客进行沟通,所以批评意见不至于一下子传得满城皆知。而且,餐厅邀请的试吃者大多是名人,对菜品与服务远比一般顾客要挑剔。所以经过半年时间的磨合与锻炼,顾客看到的不再是初入行的新手,而是菜品与服务都已经相对成熟的雕爷牛腩。雕爷牛腩选择的是“发展快,前景大,但可以前期不赚钱”的商业策略。没有“前期不赚钱”的觉悟,企业很难有魄力去实践半年封测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个性与特色才是得胜之道。雕爷牛腩就打破了许多传统。例如传统中餐馆的菜单往往有上百道菜,而雕爷牛腩却极力简化菜单,算上甜品也不过二三十道菜。但每道菜都极尽巧思,选择最佳食用时间,而且会根据季度更新菜单。此外,雕爷牛腩还一口气高薪聘请了四位世界顶尖厨师长来充实自己的“创新厨房”。之所以打特色牌和品质牌,是因为雕爷牛腩将目标客户群体锁定为优质白领。优质白领的月收入普遍较高,但又不足以每周到五星级酒店消费。这个群体的消费观念是追求“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价位不算太高的“轻奢餐”,正好符合其需求。正是为了培养稳定的优质白领客户群,雕爷牛腩才不断地精益求精,花血本进行封测,以求正式开业后能迅速赢得顾客的青睐。在半年封测期中按兵不动,并不代表雕爷牛腩放弃了为营销造势。封测邀请的名人、美食家、小明星们经常发微博点评雕爷牛腩。粉丝们看到偶像晒菜品时,也对雕爷牛腩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据说封测期内出现过一个小插曲。作家韩寒因为没有预约,被餐厅的服务员拒之门外,他后来打电话托朋友帮忙,才得以进店用餐。雕爷牛腩一边邀请名人大V试吃,一边故意玩神秘,使得粉丝们纷纷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餐厅。果然,正式开业才两个月,雕爷牛腩就成了商场里翻台率最高的餐厅。朝阳大悦城和颐堤港的雕爷牛腩餐厅,都处于商场比较偏的位置。但雕爷充分运用微博与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改变了不利条件。在开业前夕,雕爷邀请了日本艺人苍井空等明星光临自己的餐厅。这一幕被微博大V发到微博上。随后苍井空发微博证实此事,这条微博的转发量瞬间高达4.5万次,很快上了当天的热门话题榜。除了正面消息外,雕爷还通过争议话题来进行炒作。很多网友批评雕爷牛腩那条“不让12岁以下儿童进入”的规定。雕爷不断转发这些抨击自己的微博,化争议为流量,进一步扩大了雕爷牛腩的知名度。雕爷深谙互联网上的粉丝文化。一个产品品牌做好了,就能得到一批铁杆粉丝。越是有人骂,铁杆粉丝对品牌就越死忠。粉丝与反对者之间的骂战,能在很大程度上炒热话题,客观上增加传播流量,最终受益的还是品牌。通过微博互动,雕爷牛腩培养出了自己的粉丝团,将粉丝经济的效益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经营好粉丝,雕爷每天都盯着微博、微信,一旦发现用户对菜品或服务有什么不满意,就立即回复交流,并根据反馈意见来改善餐厅的经营。雕爷牛腩每个月都会调整菜单。每道菜的去留,都以粉丝的评价为依据。也就是说,粉丝认为某道菜不好吃,这道菜就可能会被剔除出菜单。此外,雕爷牛腩还宣称:如果粉丝在用餐时有何不满,可凭官方微博回复获得赠菜或者免单等优惠。每次雕爷牛腩推出新菜品,都会给老客户发微信,介绍新菜的图片、口味。这些充满“诚意”的举措让雕爷牛腩的粉丝团越来越死忠,而其餐厅也在粉丝的支持下越来越红火。2.飞跃鞋:老国货也能卖出新思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老国货纷纷淡出市场,给几代中国消费者留下无尽的回忆与感慨。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飞跃鞋,也险些沦为时代的弃儿。但它还是顽强地融入了互联网经济,逐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959年,被称为“民用解放鞋”的飞跃鞋在上海大孚橡胶厂诞生。飞跃鞋堪称当时最畅销的品牌之一,仅在问世首年就生产了161.6万双。此后,“飞跃FEIYUE”这款经典胶鞋屡次获得上海和全国大奖,并在1980年注册成为商标。80年代是飞跃鞋的鼎盛时期。在那时,飞跃鞋也是有钱人的象征之一。1993年,大孚橡胶厂授权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使用飞跃鞋的商标。2007年,大博文鞋业把FEIYUE的商标口头授权给了法国“球鞋怪人”派特斯·巴斯坦。结果,法国人注册了FEIYUE的国际商标,让飞跃鞋的品牌问题出现了分歧。法国飞跃官方网站描述道:“FEIYUE这个商标发源于上海,这种运动鞋最早出现在1920年,这种轻便鞋受到中国各个阶层的欢迎,并且在2006年跨越国界来到欧洲,然后被一群对运动和都市文化着迷的人挖掘出来。”丝毫不提上海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

于是乎,大博文生产的飞跃鞋继续面向中国市场,法国的FEIYUE鞋则致力于占领海外市场。凭实而论,飞跃鞋在国内早已不复当年盛况。孰料法国设计师重新设计了飞跃鞋,并将其摆在了巴黎大型时尚卖场最显眼的柜台。派特斯改良了制鞋工艺,将原版飞跃的宽大鞋型改成瘦削型,造型凸显流畅的线条感;增厚帆布和衬里,让鞋子更坚固耐用;增加鞋底与鞋垫的厚度,使之更具舒适感。原版飞跃鞋只有单一的白色。派特斯团队则开发出几十个色调款式,调整了胶水、胶皮、鞋带金属孔,而且采用精美鞋盒包装,内附说明小册子。此后,法国版飞跃鞋迅速成为众多国际明星的宠儿,登上了时尚杂志页面,畅销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等国。谁也想不到,老国货居然能在海外迎来第二个春天。墙里开花墙外香,原因何在?一方面,欧洲时尚界当时推崇复古风与中国元素。日益没落的老国货飞跃鞋,被法国设计师认为很有重新开发的价值。他们对飞跃鞋进行了重新包装,还给不同款式的鞋子取了专门的品牌名称。例如一款粉红色款型的女鞋名叫“甜蜜的风”。与此同时,法国人还专门建立了飞跃网站,与消费者经常保持互动。针对当代人崇尚个性与创意的特点,飞跃网站还帮飞跃鞋建立了“个人档案”:出生地:上海状况:单身星座:天蝎根据时尚标准重新包装老品牌,是法国人的成功之道。反观大博文鞋业,对市场变化缺乏敏感度,只是按照耐穿、舒适的旧标准制鞋,根本不考虑包装因素。尽管大博文发扬了飞跃鞋重视“脚模设计”的优良传统,确保了产品的舒适度与耐用度。但遗憾的是,落后的经营理念限制了飞跃鞋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大博文后来转向了外贸加工,凭借出色的脚模设计技术,成为国外球鞋品牌的生产基地。“中国品牌”沦为“外国贴牌,中国制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质优价廉不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法国版飞跃鞋的成功正是善于品牌经营的结果。事实上,法国飞跃鞋生产商的创业基础并不好,资金与企业规模都远不如上海大博文鞋业。但法国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这一有力工具,逐步打开了局面。缺少资金做广告,他们就建立飞跃网站,通过与网友互动来宣传这款中国老国货;没有经销商代理,他们就自己开网店直接销售;请不起大腕明星做形象代言,他们就通过朋友圈子找模特与街头艺术家穿鞋拍照;为了吸引眼球,他们还编写了一个故事,把飞跃鞋说成是闻名天下的少林寺武僧习武时穿的“功夫鞋”。经过一番努力,法国版飞跃鞋形成了自己的粉丝团。通过网络粉丝的推广传播,法国版飞跃鞋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品牌上市的第一周,就有10家零售店加盟。两周后,飞跃鞋就上了十六七家店的货架。迄今为止,法国版飞跃鞋已推出6个系列品牌。法国3人小组没有独立开店,而是选择和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体育用品商店与市内集市广场等大型时尚卖场开展合作。目前他们已在全球49个国家拥有“FEIYUE”商标。由此可见,善于使用互联网工具与粉丝营销的企业,可以用更小的成本来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获得丰厚的战果。飞跃鞋在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表现,雄辩地证明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与法国人的不断扩张相比,国内飞跃鞋的复兴显得颇为缓慢。国内的飞跃鞋采用经销制,只在天猫开了两家网店。这是因为飞跃鞋在电子商务中存在一个短板——SKU(库存量单位)数不足。所以,飞跃鞋的天猫店铺除了卖飞跃鞋之外,还卖回力等其他品牌的鞋。飞跃鞋上海地区总代理田波开了一家淘宝集市店。这也是一个飞跃鞋的网络销售窗口。与天猫店不同的是,淘宝集市店主要出售定制款飞跃鞋,而且不打折。飞跃鞋在互联网上的推广,包括豆瓣、微博、博客、街旁等平台。而它的推广方式其实很普通,例如通过给门店里的小猫拍照来宣传门店。随着国货热的兴起,许多乐队或民间团体特别喜欢飞跃鞋。田波的淘宝集市店卖得最好的是经典款和定制款的飞跃鞋。飞跃鞋的价位为35~128元。而在田波的集市店里,定制款飞跃鞋的价格一般为60元左右,手绘定制费在60到440元之间浮动。具体价格根据顾客所选图案的复杂程度而定。网店每天能接到3~5个订单。大多顾客都是不询价直接下单,管理起来十分容易。只要把后台的订单发给仓库,打包发货就算完成交易。集市店模式方便快捷,发展潜力很大。Chapter 6吐槽化传播用户体验下的口碑传播“吐槽”是个舶来词,大概意思是揶揄、抬杠、拆台、掀老底。中国相声里的“逗哏”,扮演的就是吐槽的角色。网民们把被吐槽的对象称为“槽点”。一段漏洞百出的新闻,一句前后矛盾的话,一个错别字,甚至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吐槽,都可能成为槽点,招致更多围观者的猛烈吐槽。

吐槽是互联网文化中的常见现象。吐槽不是没事找事、主动嘲讽,而是用客观正确的常识对不靠谱的槽点做出反击。例如,有人说诸葛亮、诸葛孔明、卧龙先生是三个人,就构成了一个槽点。围观群众说:“博主的历史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就是一句吐槽。

吐槽是广大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达的互联网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一方面也让许多以讹传讹的错误知识像禽流感一样四处蔓延。人们每天都能发现现实生活中与网络上的槽点。于是,对种种离谱之事做出快、准、狠的吐槽,成为全民免费的娱乐项目。

精彩的吐槽不仅一针见血,而且能让人捧腹大笑。刷微博的网民每天不转发一两个吐槽,感觉就跟没完成当天的上网任务一样。绝妙的吐槽会带来很高的评论数与转发量,并吸引更多人参与吐槽。吐槽复吐槽,一不小心,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就出来了。这便是吐槽引发的蝴蝶效应。

企业不光要重视粉丝的点赞,也要重视路人与反对者的吐槽(粉丝有时候也会吐槽)。因为吐槽能带来争论,争论能产生热点,如此一来,知名度就上升了,品牌的口碑也就形成了。1.吐槽与评分,得民心者得天下

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保罗·乔布斯从来不为苹果聘请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但不要因此以为乔帮主是凭感觉做生意,恰恰相反,他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乔帮主虽然不搞常规意义上的市场调查,但每次苹果向市场投放新产品时,都会主动给用户发一个调查网页,非苹果用户根本收不到这些。乔帮主这样做并非不尊重消费者,而是因为他很清楚,与其在非苹果用户身上浪费精力,不如提高苹果粉丝们对苹果产品的评分。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品牌和每一款产品都要接受全民吐槽的考验。根据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人们的偏好千差万别,你无法同时让所有人都满意。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富有娱乐精神的广大群众,不但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产品抨击得体无完肤,甚至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要吐槽。

乔帮主对大环境理解深刻。他认为,用户只会抱怨,并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用户的抱怨就是企业创新的源头。谁会不停抱怨你的产品?当然是你的粉丝——产品的忠实客户。

海量的商品信息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但实际上,人的精力有限,没人会在自己厌恶的东西身上浪费时间。大部分消费者只会迅速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进行长期关注。除非山穷水尽,否则一般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喜好。所以说,愿意一直对你的产品吐槽、挑刺的用户,反而是忠诚度极高的真爱粉。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用户评分越高,意味着产品口碑越好,品牌做得越成功。用户对产品缺点进行吐槽,并不等于做出差评,他们只是希望产品能根据自己的反馈意见改进得更完善而已。运营者应该倾听粉丝用户的吐槽,让他们参与产品的成长,并通过改良产品获得粉丝们更高的评分,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与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得粉丝用户心者得天下”。

把用户支持率量化为可对比的参考数据,是评分体系的本质。豆瓣网和淘宝网都是通过评分体系来赢得更多用户支持的。

当代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空前丰富,再加上发达的互联网,让广大草根网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写下自己的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人们在网络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豆瓣网就是一个收集各种评论的网络平台。在那里,每个用户都能自由发表对图书、电影、电视剧、音乐的点评。假如闹书荒、片荒、乐荒的话,用户还能在豆瓣搜索别人推荐的图书、影视和音乐。

豆瓣更像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交网络,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豆瓣主页推荐内容的分类、筛选、排序,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