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仪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20:51:01

点击下载

作者:路兴录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国仪兵

大国仪兵试读:

大国仪兵

  

开篇 辉煌时代

  2009年10月1日,晴空万里,霞光万丈,首都天安门广场沉在盛大的喜庆之中,上午10点整,随着六十响礼炮过后,领队一声号令:“向右——看!”这支由常胜模范连、英雄红三连、黄继光英雄连3个连队为主体组成的空降兵某军徒步方队,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天安门广场一侧观礼台上,总教练张起义笔直的站在那儿,他屏住呼吸,攥握拳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方队一步步行进。  军委主席胡锦涛站立在国产“红旗”检阅车上,统揽“三军”之威,气势恢弘的挥手向将士们致意,以强固国基的气派给以节日的问喉:  “同志们好!”  三军将士以雷霆万钧之势,以冲破云天的气度呼声回敬:  “首长好!”  坚强有力的步伐,将高潮推向极至:  “唰!唰!唰!唰------”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唰!唰!唰!唰------”  张起义的思路被“唰唰唰”的脚步声,和胡主席那气壮山河的问候声扯了回来,当他看着士兵们精彩的队形,随着那“唰唰唰”的脚步声将要越过天安门广场时,他的心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阅兵式方队娇健的步伐迈步向天安门广场,从他们踢出的第一步开始,张起义就在心中数着他数了千万遍的148步。他多么想那148步尽快走完,因为时间长了怕出差错影响国威、军威。但他又相信自己付出的心血是成功的,相信他训练出来的受阅官兵是一流的,决不会出现一点一滴的失误,他又希望他们就这么不停步无休止的在走下去,让一切妄想独霸全球的帝国主义国家看看,现代化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居世界之首的强者。  来中国参加阅兵活动的外国元首高度的评价说:中国大阅兵世界一流;中国仪仗队世界一流;中国教官世界一流。英国前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指定三军仪仗队的某个队员给她当随身警卫。  当他们出色的完成了最后那娇健一步时,也就是那仅有的1分48秒钟已经完美无缺礼成时,这位多次在天安门广场施展才华的老军人,湿润的双目中,透出了无限的激动、自豪和欣慰。他知道虽然仅有这1分48秒已在那一瞬间流逝,但在漫长的岁月里,这1分48秒不但定格在中国历史的镜头中,而且也将成为他一生的荣耀。  事实不出张起义所料,国庆60周年阅兵式胜利结束,载誉归来的他刚刚回到河北省冀衡市公安局,冀衡市公安局和冀衡市政府组织警民夹道欢迎;公安局党委刚刚为他接风、庆功完毕,空降兵全军在总结、广泛交流经验的同时,已掀起了学习张起义高潮,并向河北省冀衡市公安局发去了向张起义学习的决定书。  面对着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战友们的祝贺,张起义激动万分的说:“能够参与60周年的国庆大阅兵,我感到无尚的光荣,能在有限的时日里接受训练受阅方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能让我带着受训的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展示国威、军威,是党和军队对我最大的信任,我要对得起党、军队对我的培养,对得起全市人民的鼓励和期盼!国防力量的一天天强大,世界强国之首,将永远定居于中国!70年80年大庆,他仍要在天安门广场显耀中国的威力!”  

第一章 坎坷的少年时代

  1  起名  提起张起义,道不是说他名字特別有意义,而是他确实是风靡全军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故事,咱还得从他出生时期说起:  这年冬月,虽然滴水成冰,但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院西村东头张家大院内,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家主人张振图,虽然已有3个儿子,但第4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不能不让他喜上眉梢。妻子和他一样的心思,没男孩时想男孩,谁知接二连三的生了3个都是儿子。美中不足的是缺个女儿。为了使张家人势兴旺,他以高山峻岭的气势给3个儿子命名:大儿子起名为张起峰、二儿子起名为张起岭、三儿子起名为张起岩。  张振图的3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聪明伶俐,都以他们的名字似的讨人喜欢。若再生个女儿,3龙一凤,那才叫心想事成万事随心哪。虽然张振图和妻子程荣灿连未来的女儿名字都想好了,但接生婆的报喜不能不让他们临时改变了主意,那就给老四起个“峄”字吧。  张振图家虽然不是豪门大户,但祖上三代出身于书香门弟,他从小也曾受过书香味的熏陶,所以他给儿子起名都带有雅典意味。四儿子的“峄”名不但在祖籍上起到了光宗耀祖的名分,而且在全军将士及全国、人民心目中,也曾有过一定的影响。  2  改名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起峄8岁那年,在三哥起岩的护送下,进入了本村小学读书。在那政治空气浓厚的年代,虽然是农村,也很讲究根红苗壮,因为他父亲张振图是1939年入党的抗日先锋队队长,1941年入伍到延安,参加过延安保卫战,1947年在宁条梁战斗中负伤。在延安失守,美国驻延安办事处撤离的同时,张振图荣复归乡。他因是从延安荣复的功臣,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县、乡、村级交通站负责接转补给工作。战争年代的补给非常简单,交通工具是毛驴,管上一顿饭,派一个交通员牵头毛驴送到下一站即返回,再由下一站用毛驴送往下一站。就这么骑着毛驴沿途传递几经曲折,走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回到了河北老家,屁股上都磨出了疱疮。  张振图到家时破衣烂衫,头发胡子半尺长,乡亲们根本不敢认识面前这位乞丐式的英雄,就是当年率领他们抗击日寇的抗日先锋队队长。只有他的妻子程荣灿能认出来,因为他那副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的面容让她铭刻在心。程荣灿虽然泪流满面,伤心悲痛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但悲痛之余后,她还是与丈夫并肩战斗在轰轰烈烈的抗日、解放战斗中。  程荣灿是河北省安平县马店乡有名的大家闺秀,父母哥哥都是思想进步人士,支持共产党抗日救亡,她与张振图结婚前就与194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婚时一个任抗日先锋队队长,一个任村妇救会主任,他负责率领先锋队员冲锋陷阵,她负责挖地道救助伤员,夫妻二人英勇奋战,曾被誉为“抗战英雄夫妻”。  程荣灿不但是战地英雄,而且还是位非常忠厚的贤妻良母,对共产党忠心耿耿没有一丝杂念。从1940入党的那一天起开始交党费,别的党员交一个鸡蛋,她交1角钱,当时的1角钱可以买一筐子鸡蛋。解放初期,别的党员交2个鸡蛋,她交5角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她的党费标准也在增加,一直交到85岁。2008年临终之前,仍念念不忘的对老伴说:“我这一生是共产党给的,没有别的报答,只有对党忠诚,尽一点我们的微薄之力,我死后一定要将全年的党费交上,不能欠组织上的情。”  就因为张起峄是革命的家庭,在当地颇有影响,加之他本人从小就有刻苦学习的志向,在同级同学中成绩始终占据领先地位。但就这点优势,却引起了土改时期被张振图划为富农分子的一位教师不满,每次班上点名时总要将张起峄的“峄”字故意读成“峰”字。“峰”和“峄”有明显的一撇一横之差,老师怎么能读错呢?才开始张起峄和同学们不理解,后来当老师有意在课堂上戏耍张起峄:“哎呀!张家穷得连名字都起不起了,小儿子竟然套用大儿子的名。真是革命到家了呀!”  同学们听后才恍然大悟,对于这种有意的戏弄,同学们只是哈哈一笑了之,可张起译却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父母“师道尊严”的教悔,他不能违背,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别看张起峄年岁小,灵机一动,微笑一下,借用一句古语对老师这种羞辱寸步不让,学着老师的口气,满脸认真的反讥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岁。哎呀!作为一个堂堂的大教师,连我这个小学生都不如,连这么大个‘峄’字都不认识,还站什么讲台呀?羞死人喽!要我说呀,你还不如回家去抱孩子吧。啊!”  “峰峰峰,大峰旁边贴小峰。”那位老师不但不知羞耻,反而更加无稽之谈的将“峄”字读成“峰”字。张起峄不愿再与他计较,随将“峄”更改为“义”字。并在课堂上严郑声明说:“既然白字老师说我是革命到家的后代,说我是大‘峰’贴小‘峰’?那好,我就继承父辈的意志,将‘峄’字改为‘义’字吧。从今往后,我就叫张起义,谁若不服,我就革他的命!”  3  辍学  张起义在兄弟4人中虽然是老幺,但他天资聪明,有过目不忘之智能。学习成绩一直跃跃领先,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被推荐为组长、班长、少年先锋队大队长,正在他一心好学不断上进的关键时刻,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轰轰烈烈的停课闹革命波及到他所在的院西村小学,停课闹革命使学生分成了两派,老师不能正常上课,课堂上正讲得起劲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不要讲了,我要斗争你。那位老师会立马从讲坛下边拿出一顶用白纸糊好的高帽子戴上,低着个戴高帽子的脑袋,拿出被斗的样子静等着学生们的批斗。他那过分的做作,立马会引起同学们轰堂大笑。张起义不笑,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对老师的极大诬辱。但又没有能说服同学们的大道理,总是虎声吼气的说:“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笑了,都跟着我一起唱歌,咱们同唱毛主序语录歌”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走到一起来了。  ------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一切革命队伍的人,  都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  他的本意是想制止同学们斗老师,没想到这一唱一闹,使本来就乱的课堂更加混乱了,想学习的学生也不能正常学习了。学校整天处在混乱状态,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也没人上课,走也没人过问。  光阴在混乱中流逝,此时已长成身高1米76的张起义,不愿就这么荒废自己的青春年华,农忙时和3个哥哥一起下地干活,农闲时在生产队的粉房里学做粉条。别看他只有17岁的年龄,干起活来和大人一样顶班,他不但脑子特别灵活,而且有一股干事必成的倔劲。  磨粉,对于当时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热门生意店,没有一定的能力很难进入到这个兴隆的农副业社里去。张起义的父母亲是土改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又是互助组、初级社、县手工业社的积极组织者和领导人,在当地颇有影响,别说进生产队的粉房,就是进公社的副业社也是一路绿灯。  然而,张起义最重视父母的做人准则,决不利用父母的权威来为自己鸣锣开道,他要独闯出自己一条生根立命的道路,就得从点滴事情上锻炼自己。  磨红薯粉是一个粗笨的体力活,没有多大技巧,用一个大石磨,将洗净剁成碎块的红薯放在上盘磨顶上,用一定的推力,通过两扇磨转动的磨合力,将红薯块磨成细渣,再用一个由生白布制做的大吊斗,将这些细渣放进去进行过滤沉淀、然后将清水倒掉,将凝结的粉坨凉干就可以了。只要肯吃苦,就能胜任这项工作。张起义每天凌晨2点钟起床,天亮前要将400斤红薯磨成细渣吊成白粉坨,师傅起床后,要将这些粉坨再加工成粉条。  当时推磨盘转动的助动力就是驴、马、骡子,牲口也有偷懒时,别说人了。张起义每天早晨起得很早,跟着磨盘转上几圈两只眼皮就打起架来。走着走着由跟着骡子后边赶牲口变成了骡子前边的挡道者,好在骡子通人性,你挡道我不走,借着机会偷吃两口。待张起义猛然醒过神来,骡子已将磨盘上的碎红薯块吃了一个大窝。虽然粉房师傅没怪罪张起义,但张起义也是个非常自觉知错必改的好后生。为了驱赶瞌睡,竟然在磨房边上吊根绳子,实在困得不行了就抓住绳子上下楸几下,他有了精神,骡子也就不敢再偷懒了。每天的400斤红薯,都是在这样的勤奋中磨完的。以往成年人干这种活也是三番五次的换人才坚持下来的,而这个青年小伙子硬是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了领导和群众,纷纷投他“五好社员”的推荐票,有了广大人们的赞扬声,连续几年被全公社评为年龄最小的“五好社员”。  在农村来说,可别小看漏粉这份差事,它是一项既辛苦又带有技巧性的技术活,有多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首先将干粉坨砸碎,用水和成稠面糊状,经过一定时间的滋润,然后将稠面糊放在一个被钻成若干个大拇指粗孔的水瓢里,站在一个被火烧得飞滾的大水锅旁,左手端水瓢,右手后掌轻轻震动瓢沿,让稠粉糊从瓢洞中徐徐的漏下,漏下的细粉浆,经沸腾的开水一煮,即刻成了长长的粉条在锅里上下翻腾。另一师傅用根指头粗的细竹棍,将那些细粉条串起来,放在零下5度左右的地方让它冷冻,经过冷冻,这些细白的粉条失去了粘和力,一条条的分离开来,再经过两天的风吹日晒后,将这些干透的粉条打梱装箱,便是农村上宴的精良食品了。  一次,在漏粉过程中,由于土炕烧得过热,将张起义的被子燃着,慌忙中将土炕边的一块土坯蹬掉,立即从洞孔中冒出半尺高的火苗,若将被子拉开,火势将腾空而起,整个粉房包括马厩牛屋等20多间,全是茅草搭建的房屋,那些易燃的荒草与火接触,将会倾刻之间化为灰烬。为了保护生产队的财产,他将自己的被子卷成一团,捂在火洞处,边让另一个人用漏粉缸里的水往被子上浇,边从火炕口处压火。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强行压火灭火,生产队的房子保住了,他的被子全烧光了,起早贪黒了大半夜磨出的粉面也全漏成了整排整排的粉条了。生产队长望着这位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公而忘私的小伙子,让他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第二章 从戎三军仪仗队

  4  当兵  张起义从小就羡慕解放军,因为他身心输满了军人家庭的血脉。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多次争取都未成功。因地方派性严重,且反对他的又是民兵连长,他父亲又不好意思为难公社领导,就这么三拖两拖的几年过去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张起义不靠天不靠地,全靠他自已。这年接兵动员会一开始,他就第一个报了名,民兵连长知道后,又拿出了以往的卑鄙手段,找到接兵领导诬陷张起义说:“张起义不怎么样,别看他人小,心眼拐的很,不适合当兵。”  “哦!说说,他拐在什么地方?”  “仗着家庭出身好,目无领导,不守纪律,政治界线不清,经常与‘黑五类’有割不断理不清------”  “什么断理不清,一个小孩子家有那么复杂的关系?我看你是在捏造。听说经常与你顶嘴,没把你这个民兵连长放在心上是不是?”接兵负责人马祖淼,冷了他一眼反讥说,“人正影不斜!我看这小伙子不错,历史清白、社会关系好,仪表堂堂、英姿豪爽。听说他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小小年纪,就被公社评为‘五好社员’。我们很需要这样的兵,你说他表现不好,请拿出证据来。依照法律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诬陷他人尽义务,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特别是你,作为一个抓武装工作的民兵连长,更应该给我们输送优秀的兵员!”  “我就是为了这个,才向首长提------”  “得得得得,没有真凭实据,这个兵我们要定了!”马祖淼极不高兴的转身向里,冲爬在桌子上做新兵登记表的排长赵伍军说,“赵排长,把张起义的调查表整理完善,明天上午进行家访,这个兵一定要带走!”  “是!”赵伍军响亮的回答一声,随又附在桌子上聚精会神的干他的事情。  民兵连长被驳得无话可说,殃殃不快的步出接兵办公室,回到家中一气之下大病了一场。结果,他推荐的4人,也是全村和他走得最近的关系户,不是身体不合格,就是政审没过关。全村参加报名的5人中,只有张起义一人被录取。  张起义随心如愿的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73年12月初,他告别了父老乡亲,帶着各级领导的嘱咐,与本县被录取的150名战友,乘上了北上的火车,于12月21日到达了北京丰台车站,随后被分配在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团开始了新兵生活。  5  磨炼  新兵到部队,像小媳妇见公婆样的周身不自在,部队不是生产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黑睡大明起。就连起床作息都有时间要求,甚至连进厕所都要排队出入,星期天、节假日外出逛街也要按比例排队或结伴而行,任何人不得随意单独出入营区。  这些制约行动的条条框框,对张起义来说,毫无心理障碍,因为父亲是20世纪40年代入伍的老兵,母亲又是抗日寇的英雄。他们要自己的儿子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就要在困难中磨炼,在艰苦中成长。  从他记事起,在父母亲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下,就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磨炼成钢的坚强意志。可能是张起义的精神感动了卫戍区警卫一团的首长,团的首长如实的向上级汇报了张起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范,也可能是他交好运的时候到了。反正是张起义只在警卫一团训练队呆了27天,便被陆、海、空三军仪队选上了,从此,便步入了三军仪仗的阅兵生涯。  在与张起义同时入伍的150多名的新兵中,只被选中了7名,这不能不算是优中选优啊!7名的第一人选就是张起义,这与直接深入基层把关挑选兵员的马祖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挑选仪仗兵的连长反复查看了张起义的新兵档案后,又征求了马祖淼的意见,并且同着他的面对张起义进行测试。所以,仪仗兵连长在向营团首长汇报时,把握十足的说:“张起义品德优良、出身革命家庭、社会关系清白、身高1.80米,五官端正,形象严然,可以说,从他身上很难挑出一星点儿的毛病。”  “好!只要你武连长同意,我们没什么意见。”各级首长的顺利通过,让张起义高兴得一夜难眠,将这一喜讯告诉家里后,父亲激动得买了挂10万头的大鞭燃放庆贺。他在延安当兵时就知道仪仗兵的标准和待遇,因此,他逢人便说,遇人就讲,“我的儿子有出息,将来肯定超过他老子!”  旁听者立马会以羡慕的口气回敬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嘛!有你这根红,当然苗儿就壮了。祝贺,祝贺!”  1974年因为新兵太少,所以就没有组建新兵连,仪仗队特将张起义和其他7名新兵编为一个班,并将这个班序列为11班。各级首长对11班非常重视,要将这个班的每个人员都培养成全军的标杆人才。为此,专门配一位思想觉悟高、作风过硬、仪仗标准规范的老班长组织他们培训。  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虽然组织和首长都有呵护从严之意,但对于争强好胜的张起义来说,他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道理。要想战胜一切困难,就要练就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而且,这种毅力必须要超常人所有。  为了达到仪仗姿态的严格标准,张起义认为,首先要从意志上磨炼。他有1.80米的个头,一副威严大度的面孔,为了炼就挺拔的身板,他坚持3年睡硬板床没枕过一次枕头;为了磨炼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一年没出营房大门。这对于一个身居首都闹市的青年小伙子来说,那是何等的苦熬、何等的寂寞。  每年都有新战友融入军队这个大家庭,都对张起义有一种好奇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刚刚步入仪仗军营3天的新兵,他们不认识张起义,但又想见见张起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因为他们踏进部队大门的那一刻,满耳灌输的都是仪仗兵如何光荣伟大,张起义如何练兵、如何仪仗的感人故事。为此,都带着疑惑的口气问班长:“班长,哪一个是张起义?能否让我和他在一起。”  班长那赞美的口气里饱含着敬意:“练兵场、课堂内哪个腰板儿最直,哪个表情最好,哪个动作最完美的人,他就是张起义。要想和他在一起,首先得吃3年硬板床不枕枕头的苦,还要经受一年不出营区大门的寂寞。你们能做到吗?”  “能!只要能练出标杆,我们情愿吃这份苦!”  6  夯基  张起义不但动作、仪仗标准规范完美,而且文化涵养也非常深厚。为了达到这一深厚的功底,他可是吃了不少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头。  因受动乱年代的影响,张起义文化知识浮浅让他深感力不从心,仪仗兵的性质和工作的潜在要求,需要他升华文化知识。  儿提时,老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小上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点明灯下苦心。”  张起义想:那个左得出奇的年代,真假混淆,黑白不分,不允许你下这份苦心,交白卷可以当状元,知识越多越反动,被“四人帮”打倒迫害的“臭老九、牛鬼蛇神”中有多少是知识源博的栋梁之才啊!可他们所得的结果让人心寒。他所在的院西村小学校长,虽然不是国家的名人,但他是全县的模范教师,在教育界也是小有名气,每年的升学率位居全县榜首之名,经他亲手培养出了一任省委书记和两名副县长。他很喜欢有才华的学生,对张起义也非常器重,就因为他重才施教,硬是被说成是“臭老九”的祸根,打成右派批斗,送劳改农场劳动,张起义暗地里给他送饭,被民兵连长的侄子发现受到牵连,在当兵问题上曾多次受到民兵连长的阻挠,要不是马祖淼的坚决反对,他张起义很难实现从戎仪仗的梦想。  张起义知道,仪仗兵虽有威风凛凛的仪表,受海内外甚至全世界人民崇敬的殊荣,但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很难胜任此项工作的。为此,他要利用这个大好的时机打牢文化基础。  为了适应部队的发展需要,他给自己规定了附加条件,每天除军事训练科目外,另加2个小时的文化知识学习。自学初中、高中课文,坚持每天写心得体会和作业。3年时间里,写了32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和初高中课文作业。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高中毕业的好成绩。这为他后来能被推荐,进入武汉大学深造,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张起义主动给自己增压加码,在仪仗兵训练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5月份被批准执行第一个执行仪仗任务,7月份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考核,获得“仪仗能手”称号,同时被仪仗连树为“教养一致”标兵,并在全系统作了典型发言。也由此在新老兵耳目中,已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1975年5月6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逝世,吊唁仪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对于这样隆重的仪式,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一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张起义的军姿,不但嬴得了北京卫戍区首长的好评,而且也赢得了外国使馆参加吊唁人员的赞美之词,他们利用庄重吊唁的孔隙,以敬佩的眼神翘指赞赏:“中国军人的仪表威武,军姿‘OK’!”  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指着张起义对仪仗队长说:“以后仪仗队选兵,就照这样的标准选,他身上充分展示着中国军人的威严。”  同年9月12日,全国体育运动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张起义所在的仪仗队连担任开幕式的方队任务。经过3个月的精心组织和刻苦训练,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国家争了光,为军队争了光。从此“张起义”三个字,也在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中小有名气。  

第三章 多灾年震撼天地

  7  哀悼  1976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天灾人祸之年,这种比喻并不过分。因为这一年,对全国人民的心理创伤太大,太让人们难以接受了。  这年大祸连连震惊中外,天空霹雳陨石雨,史无前例的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相继去世,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由于悲伤过度,加之“四人帮”争权夺利的干扰,造成了9月9日他老人家也撒手人寰的悲天怜地局面,全国亿万军民提心吊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伟人也是人,肉体凡胎。只不过是思想伟大,拯救黎民百姓的功德盖世。但也有情、有欲、有愉、有悲。就是他老人家在朝鲜战场上失去爱子的伤悲,也莫过于晩年失去了与他同甘共苦、奋斗了一生的亲密战友那样的悲伤。巨星陨落让世人震惊,左膀右臂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离他而去,这种天悯地怜人心碎的灾祸,确实让他难以承受这巨大的悲痛。  创业容易守业难哪!他老人家的内心苦愁谁人知、谁人理解难诉衷肠。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并且已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的林彪、王洪文都背叛了他。他是无法向世人言明的难言之隐自个强忍:“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让他去吧!”  这寥寥数语,却如千斤重石压在心头,只有周恩来理解他的这份苦心。这些与他分忧,力挽狂澜的战友走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四人帮”还在那儿无休止的争权夺利,怎不让他老人家伤心痛悲。别说他是位进入老景的举世老人,就是再伟大,再刚强的汉子也难以承受这接二连三的重重打击,在无法俢复的破碎心态下,帶着一腔的怨愤,撒手了这个没有理清的混乱局面走了。天泣地泣,全世界人民都沉浸在一片哀乐声中哭泣。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紧急通知,停止一切探家休假活动,凡是离队的干部立即返回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止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借此机会侵略中国。  9月9日上午,仪仗连接到上级通知,即刻清查离队人员,下午各班排不授课,各单位自己组织,4点钟在各自教室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广播。  3点半钟各排人员在教室集合完毕,4点钟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哀乐,接着播音员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悲痛的声音播送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中央军事委员会,极其沉痛的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宣告,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在北京逝世。  仪仗连全体人员沉浸在极其悲痛中继续收听广播: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英明领袖。毛主席领导我们党和左右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尖锐复杂的斗争,战胜了王明、张国涛等机会主义路线,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经过曲折的道路,发展成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的规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指出了我国武装夺取政权,只能走建立农村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他领导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用人民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改变了东方和世界的形势,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全面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制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使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乘胜前进,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的一切胜利都是在毛主席领导下取得的,都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毛主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给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毛泽东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同国内外,党内外阶级敌人的长期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上刻下了及其光辉的篇章。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毅力,同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病中继续领导了全党全军和全国的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为中国人民和国际无产阶级及全世界革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是永存的,他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衷心的热爱和无限的尊敬。  毛泽东主席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各国革命人民,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的逝世一定将在我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引起极大的悲痛,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把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加强党的一党化领导,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把我们党建设好。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的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遗志:坚决执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加强军队建设,加强民族建设,加强战备,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继续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加强全世界各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的团结,联合世界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我们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为把我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争取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无往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  伟大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听完告人民书之后,同志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久久没人离开教室,更没有人到食堂去进晚餐,张起义和同志一样都悲痛的没吃晚饭,约一个小时后,队领导传达卫戍区司令员的指示,要求全军进入治丧战备期,停止外出,探家人员外出人员归队,进入一级战备,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整个神洲大地沉浸在一遍悲泣之中,仪仗连全体人员从内心里感到无比的悲痛。纷纷表决心以实际行动怀念毛主席,热爱毛主席,为解放军争光。  8  预演  根据军委指示,仪仗连组成会同军乐队参加9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毛泽东主席的吊唁活动。全连所属人员,9月12日由连部通知每个人准备好自己参加吊唁的物品即水壶挂包、解放鞋和佩戴的黑纱,9月13日早晨5点钟起床,5点30分乘车出发,约6点 30分到卫戍区司令部大院内,汇集机关的部分同志一起列队,成四路纵队,步行在长安街上向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的方向进发,步行8公里约8点钟到达天安门广场西侧,靠近人民大会堂的广场集结,天下一点小雨,但部队和首都群众的秩序都很好。天安门前和新华门前、周围的高达建筑物上均下半旗致哀。每人都自觉地戴上黑纱和白花以追悼毛泽东主席,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着庄严的国际歌声,天安门城楼红墙中央毛主席的巨幅画都披上了黑纱。  上午10点整,吊唁仪式正式开始,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悲壮的哀乐,在哀乐声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首都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各方面人士、各界群众,和党政机关干部一起,一队接着一队,踏着沉重的步伐,从广场进入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吊唁大厅入口处若大的黑字横幅:“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让人双眼模糊,泣声一片。  吊唁大厅里充满了极其悲痛的气氛,大厅四周装饰着黑纱,摆放着鲜花,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下面整齐排列着松柏、常青树、万年青,毛主席遗体安放在水晶棺内,安放在常青的灌木中,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毛主席的遗容坚毅、安详。10名解放军战士持枪守卫在两旁。大厅正面的横幅是:极其沉痛地悼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吊唁大厅里摆满了花圈,表达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怀念的心情,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献的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  吊唁大厅内还摆放着韶山冲大队送的花圈,和大寨大队党支部送的花圈。还有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送的花圈。有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齐奥赛斯库送的花圈,有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霍查送的花圈等。  大厅内吊唁人流一队接着一队,哀乐声始终回响在大厅上空,我们站在毛主席遗体前,肃立,默哀,三鞠躬。当我们分两路从毛主席遗容两侧缓缓走过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极大悲哀,失声痛哭,许多人大声喊着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毛主席与亿万人民心连心,亿万人民千秋万代不忘毛主席!  “毛主席呀!毛主席!您走了,我们可------”北京二七机车厂约80岁以上的5位老工人,痛哭失声的坐在毛主席遗体前不走,最后由服务人员用轮椅推着送出了大厅。  参加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的还有一队老赤卫队员,老红军,老八路,劳动模范,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他们都流着泪水走出。有些老同志被扶着走出吊唁大厅,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我们仪仗队的队员们也和其他参加吊唁的同志、工人、农民一样,含着眼泪走进大厅又含着眼泪走出大厅。走出大厅时看到两旁两条巨幅标语,分别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怀着对毛主席万分怀念的心情,列队走进南测乘车安全回到单位。  1976年9月18日,是毛泽东与世长辞的悲痛悼念日,按照中央的安排,首都百万群众怀着极其悲痛和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党和国家领导人及29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湾省爱国人士,爱国同胞敬献了花圈。  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致悼词,大会同时向全国转播,参加大会的百万群众和全国八亿人民与此同时,丢掉所有活计,按大小团体组织肃立在事先准备好的毛主席遗像前,微闭双目低头默哀三分钟。百万群众的大会,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人海,井然有序,人们怀着同样一个心情,除了尽量控制不让喷发出悲声大放外,都能哽噎着泣声,有节奏的随着高音喇叭中播放出那沉闷而悲哀的议程,虔诚文明地向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像三鞠躬。  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誓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此时此刻的张起义,和仪仗连全体人员,参加首都百万人追悼毛泽东主席大会。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重大外事活动,仪仗连都要参加,更别说是毛泽东追悼大会了。在卫戍部队动员大会上,司令员要求大家说:“参加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是很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代表卫戍仪仗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定不能出任何问题,谁出了问题,出了洋相,给空军丢了脸,回来就处理谁,具体要求两个方面:一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各种言论,文字要与中央口径保持一致。二行动上与大会现场指挥保持一致,不能有丝毫违规违纪行动。特别是12点前进入天安门广场,到16点散场共同在天安门广场生活4个小时的时间,如何做到不违规不晕倒,不病倒是大问题。除了正常的仪仗活动外,其余人员一定要按划分的地点方位,在规定要求每平方米两个人的范围内就位,不出圈、不越线、不随便走动。并做到轮流休息,即一个人坐下一个人站着,每30分钟轮换一次,保持较好的体力。上厕所按规定路线到规定的流动卫生车内,保持我部队所在的位置整洁,离开检查时不许有杂物,纸屑,卫生状态良好。”  9  致哀  按照司令员动员会提出的总要求,卫戍部队分块在操场上进行练习,保证能在4个小时内不晕倒,主要是练习每平方米容纳两个人,轮流坐下和站立,又不能影响别人。每个队按统一口令,进行了“坐下、起立”,轮流练习,以保障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休息,保存体力而不晕倒。各队人员练习一个小时后,就回住处准备新军服、腰带、褂袍和解放鞋、水壶。并刮胡子整军容。一直准备到晚饭后才定下来。由各单位食堂为每个参加追悼大会人员准备一份干粮,以备18日中午食用。  9月18日早晨,全卫戍区部队统一号令,5点半钟起床,按参加大会的要求,穿新军衣,带挂包,水壶,扎腰带,穿解放鞋,6点半钟开早饭,饭后每人带一份中午吃的干粮,全是肉包子,面包和腌菜。8点钟部队从学校出发,因当天天安门四周几公里内不准无关车辆进入。他们的车队只好开到公主坟空军司令部大院内停下。让全体人员下车,排成四路纵队,按各分队序列的先后秩序,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胳膊上的黑纱,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路上不断遇到地方、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工矿企业的工人老大哥,他们也排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天安门广场西侧,等待广场上广播的口令进入广场。在等待进场的时间段,我们听到广场的指挥喇叭和扩音话筒里,不断传出哀乐声和国际歌声,播音员不断播送说:“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引起了无限的悲痛,今天首都百万人民,在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举行极其沉痛地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我党、我军,我们伟大新中国的缔造者,我们英明的领袖,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主席,在这极其沉痛的时刻,八亿人民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誓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首都人民举行空前规模的百万人追悼大会,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衷心爱戴,无限信赖,无限的崇敬和无限的怀念。  约11点半钟卫戍部队接到号令,张起义排在仪仗连的最前面,仪仗连排在卫戍部队的前边,在司令员的带领下进入天安门广场。沿途行进中,除了不断听到广播中传出来的哀乐声和国际歌声,以及广播员对现场的解说声和指挥就位的声音外,没有一点混乱嘈杂的喧哗声。抬头四方环视,天安门广场中央的旗杆上下半旗致哀,英雄的首都人民,党政军机关干部和群众,列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秩序井然地肃立广场和东西10里长安街上,正对着天安门城墙的是工人,农民和解放军三个方阵,正中间是工人阶级方阵,靠右是农民阶级方阵,工人方阵中多数是北京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头戴安全帽,农民方阵多数是大兴的人民公社人员,男的头戴草帽,女的头戴手帕。左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方阵,卫戍区部队随空军方阵在三军的中央,张起义和仪仗连的全体人员,均站立在整个追悼大会的中心位置。  雄伟的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是毛泽东主席多次重大政治活动和革命实践的地方,今天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了我们,首都百万人民群众,在广场上极其沉痛的哀悼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是寄托亿万人民的无限哀思和无比的怀念。  整个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横贯天安门城楼的横幅上写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七米高的巨幅遗像,竖立在城门楼上,红墙中央20个人民解放军战士,持枪肃立,守卫在遗像两旁,在天安门城墙的前面,金水桥边,用木板新筑起了追悼大会的红色高台,上面排列着翠绿的松柏和淡黄的秋菊。陈放着中国共产中央委员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敬献的花圈,及国际友人送的花圈。江青敬献的花圈放置在毛主席遗像的前面,花圈由栩栩如生的葵花,嫩绿的玉米,金黄色的麦穗,稻穗和谷穗,以及果实累累的白色文冠果花组成,她的花圈别有一番哀思。  天安门城郊东西两侧红墙的红台上,长青的花木丛中,陈放着党政军各部门和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敬献的花圈,在广场南端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矗立着巨幅黑色的挽幛。它以坚强有力的语句号召人民: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继续前进,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卫戍部队进入广场后,一直按照司令员的要求,和广场大会组织者的指挥而进行各项活动,特别是每平方米两个人,一坐一站的方法进行轮流休息,保存体力。就这样约2个小时左右就有些体弱的同志不断倒下。晕倒的同志都有随队的医生和现场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了救治。中午吃干粮都按要求,没有把纸屑和杂物丢在地上,而是把各废弃物用纸包好放在自己的挂包里,每个人连喝自己水壶里的水,都谨慎小心的不让水滴洒落到地面上。上厕所都是弯着腰快速小步,不声不响的通过人行小通道,快去快回既方便自己也不影响他人。张起义的身体还算好,一直坚持着既没去厕所也没有晕倒。他时刻注视着前方的主席台上,同志们和他一个心情,都盼着有首长的到来或全神贯注的倾听大会开始的广播消息。他不时的左右观察,其他各方阵也以同样的心情耐心等待着大会开始的声音。全场在3个小时内都保持着良好的秩序,无人乱走动也无人大声喧哗。偌大的整个广场,只有记者和摄影师不断的在各个位置走动,从他们那紧张而繁忙的工作表情看,心情虽然是非常沉重的,但两眼在到处搜索理想的素材。广播喇叭里,一遍又一遍的滚动播放着国际歌声。  约下午2点50几分,主席台上有几位工作人员和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走动,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小声说,瞧,会议要开始了。随着白大褂医务人员的身后,华国锋总理在北京市第一书记倪志福同志陪同下,首先登上主席台并巡视四面八方,紧接着王洪文、叶剑英等领导人陆续进入会场,参加追悼大会的各方面领导人较多,很快就在筑起追悼大会的红色高台上站满了人。  下午3时正,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宣布:“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开始,全场肃立,百万人向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默哀3分钟。”  同时奏起了悲壮的哀乐,与此同时在祖国各地的工厂,矿山机关的人民群众和人民公社社员,均以悲痛的心情肃立默哀3分钟。  

第四章 化悲痛继承遗志

  10  吊唁  一代伟人辞世,亿万军民哀悼。全国上下万物生灵,一样的悲哀,一样的沉痛。在行进的列车上,在江河海洋的轮船和军舰上,汽笛长鸣,声震长空,响彻寰宇,共同追悼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韶山冲的人们,更是掉了魂样的痛断肝肠。特别是毛家屋场给毛主席看守故居的女主人汤瑞仁,接到毛泽东主席逝世噩耗的当天下午,如晴天霹雳重击了她的心,啊的一声竟然哭死在主席像前,苏醒后将毛主席语录捂在胸前悲泣声声:毛主席呀!毛主席,您就这么撒手不管我们了,啊?在国内外阶级敌人极度仇视中国的混乱势态中,我很担心呐,我担心您老人家这一走啊,中国可怎么办呐!中国将会乱成一个什么样子啊!为此,她撕心裂肺的哭着说,主席,您走了,我们以后可咋过呀?咋办啊!  张起义认识汤瑞仁,是在韶山毛家屋场认识的。他曾两次去过韶山,一次是红卫兵串联时和同学们一起去的;另一次是当兵后去韶山革命圣地接受再教育。两次都见过汤瑞仁,所以,汤瑞仁被作为韶山冲3名妇女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追悼大会,在签名报到处,他一眼就认出她了,要在往日,他会喜笑颜开的和她谈天说地拉家长,可眼下,他和她一样的心事沉重忧心忡忡。当张起义走到汤瑞仁面前时,她虽然心里猛然一振,但撕心裂肺的悲痛,让她泪眼朦胧。汤瑞仁悲痛地说:几天来她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在晚上的睡梦中,也多次从梦中哭醒,每早起床,枕巾总是湿了一大片。  张起义作为三军仪仗队的成员,奉命执行吊唁的警卫任务。其实,他在9月12日执行警卫任务的同时,已怀着沉痛的心情,提前同卫戍区首长一起,瞻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遗容。  此刻的默哀中,张起义扫了主席台一眼,发现汤瑞仁站在主席台的一边,低头默哀的泪水,仍不停的滚腮而下洒湿衣襟。  3分钟的默哀后,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致悼词,他说:“几天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感到无限的悲痛,以各种形式为毛主席的逝世进行深刻的悼念。今天我们首都百万人民群众,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隆重的举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是进一步表达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悲痛和哀悼,是进一步寄托对毛主席的哀思,是永远牢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永远怀念毛主席化悲痛为力量,永远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的大会。”  华国锋缓了口气接着说:毛主席领导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从无到有不断成长壮大,从弱到强跻身世界之林,使我们党成为执政的党,成为领导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党,使我们党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华国锋由于悲痛,说话的声音有点哽:“毛主席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带领亿万人民冲破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经过多次的革命战争,使这支新型军队,逐步锻炼成长为祖国安全的坚强保卫者,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  “毛主席领导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改变了东方和世界革命力量斗争的形势,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华国锋用毛主席的话寄希望于全国人民,他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化悲痛为力量;‘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要搞马克思主义,不搞照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在国际上一定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共同奋斗,在国内一定要按毛主席的指示,按既定方针办,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华国锋同志最后巡视了一下整个会场,以悲壮的声音说:“参加追悼大会的百万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向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遗像三鞠躬!”  百万群众的特大场面,没有统一号令,没有刻定的模式。可整齐划一的三鞠躬,竟然那么井然有序,一起一伏的人海涌浪是那样的祥和,那样的深情。  接着天安门广场上空响起了气势磅礴的东方红歌曲,以此终结对伟大领袖的怀念。那歌声穿越千山万水,飞扬五洲四海,传遍天际人间。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尔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这高昂、激情的伟大颂歌,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激发了亿万人民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的无限思念、无限忠诚。毛主席永远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永远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决心牢记毛主席嘱咐,按既定方针办,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追悼大会在3点半钟宣布结束,全场按序从四周开始由外向内逐步退场。  11  怀念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人民身心不安,汤瑞仁回韶山后,曾有一段时间精神失常,一次次的捧着1959年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深情的呼唤着他的名字,念导着重复了千遍万遍的担心话:“毛主席呀,毛主席!您老人家就这样离开我们走了?我们今后可怎么办呀!”  她满面恍惚地回顾着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的幕幕情景:  1959年6月26日,韶山冲阳光明媚,毛主席回韶山,给韶山人民带来了祥云瑞气,“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回来了!”韶山冲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毛泽东在人们的簇拥下从家门口向对面的谢家屋场走去。谢家屋场位于毛泽东旧居对面约50米处的小丘上,座北向南一行6间半茅草半瓦片的普通农舍,里面住着两户人家,这两户人家为两兄弟。东头住的为兄叫毛霞生,西头住的为弟叫毛凯清,毛凯清参军在外,只有妻子汤瑞仁带着3岁的孩子在家。  26日清早,汤瑞仁听说毛主席要来自己家里,心里十分高兴,她急忙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回到灶房里烧饭,急盼着幸福时刻的到来。大约7时,毛泽东在罗瑞卿、王任重、周小舟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谢家屋场,因毛霞生早起下田劳动,所以谢家屋场两家只有汤瑞仁怀抱3岁的儿子毛命军出门相迎。汤瑞仁说,她是一位农村妇女,初次见到心目中的伟大领袖既惊喜,又有点恐惧,不免有些拘束和紧张。  毛泽东以关怀的口气反复寻问了几遍后,她的心方平定下来。当毛泽东知道她叫汤瑞仁,是韶山第一个互助组的成员之一时,满面微笑着问道:“你爱人在哪里参军?”汤瑞仁说明后,毛泽东又风趣的说,“那你还是一个军官太太哪!”  紧接着,毛泽东又问汤瑞仁怀抱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汤瑞仁此时已无有一点拘束,倍感一代伟人亲切可敬,爽朗的回答说:“叫命军。”  “命军?好啊!革命军人。你将来也要学你爸爸,参军保卫祖国哟!”毛泽东从汤瑞仁怀中接过小孩,说,“光荣的军属户啊!男的在外保卫祖国,女的在家搞生产。”  随后,毛泽东又问了一些关于办食堂,亩产粮食多少?并要她讲真话,不许讲假话------在众人的催促下,毛主席才起身离开了谢家屋场。自此,汤瑞仁便把摄影师将她和毛泽东的合影照,作为最珍贵的纪念品保存了下来。  致丧与战备期过后,为了进一步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深入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1976年10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同时做出两个重要决定。  为了纪念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教育和鼓舞工、农兵和其他劳动群众,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特以决定:  一、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  二、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即将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紧接着于当日的同一时间内,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出版《毛泽东全集》和成立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委员会的决定。  决定明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在各个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毛泽东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出版毛主席著作,对于我国各族人民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为此,中共中央决定:  一、尽快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并陆续出版以后各卷,在出版选集的同时,积极的筹备出版《毛泽东全集》。  二、出版《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全集的工作,由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政治局直接领导。  三、毛泽东著作的所有原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收集、保存。  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一个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  仪仗连在卫戍区部队党委的领导下,和全军一样积极贯彻两个决定,在本系统内迅速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又在学习中增加毛主席哲学和军事思想的内容。并积极组织官兵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持修建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工作,所有人员争相要求参加修建毛主席纪念堂的劳动。  1976年11月24日,全国8亿人民盼望的建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举行奠基仪式,华国锋主席参加了奠基仪式,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  参加奠基仪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叶剑英、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汪东兴、吴德、陈永贵、吴桂贤、郭沫若、徐向前、陈云、谭震林、李井泉等。  华国锋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举行毛主席纪念堂的奠基仪式,将中央的这项符合亿万人民心愿的决定付诸实践。毛主席纪念堂建成以后,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在这里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亲身感受毛主席的教育和鼓舞。”  华主席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承毛主席遗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再接再厉,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  参加奠基仪式的首都工人、农民、解放军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施工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共8000多人,张起义和仪仗连的同志们也有幸参加了奠基仪式,这是他们仪仗兵终身可载入史册的大事和荣誉。仪式是在下午4点钟进行的约5点钟结束,仪式进行的时间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