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3:53: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秀才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试读: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至少有4 000万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防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尽管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西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中医中药仍然是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发展,防治各种并发症的重要补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医中药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衰老,防治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西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医学家所肯定,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因此,糖尿病的中医治疗问题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书总结个人多年来用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宝贵临床经验,并且广泛吸收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优秀科研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各种方法,使本书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全书共分二十九章。第一章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还从预防糖尿病发病的角度,论述了宏观控制糖尿病发病的种种措施与方法。第二章至第十五章分别介绍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种种方法。例如中医辨证施治,古今名方、中医治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单味中草药疗法、指压疗法、刮痧疗法等;还阐述了现代中医对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以及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中药治疗。这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独特优势,故在书中做了全面阐述。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九章则重点阐述了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

衷心祝愿本书能成为糖尿病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有力武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方法。愿人人拥有健康和幸福;愿社会充满和谐与美满。书中若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李秀才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存在着缺陷,或者是由于两者同时存在。除了存在有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外,还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久病可以引起人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人体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以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一、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西医认为糖尿病不是单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综合征,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从腺胰的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在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属于“消渴”的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形体肥胖、禀赋不足等。(二)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发病因素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还与环境因素,人口老龄化、营养因素、内脏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有关。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包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并且与血脂异常、高血压、内脏型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有关,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的成分之一。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临床过程中的早期缺陷,不同种族、年龄、体力活动程度的个体中差异很大。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血胰岛素水平可以正常或者高于正常,但它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受体后的效应均减弱,胰岛素介导下的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同时肝脏生成葡萄糖能力增加。为了克服这种情况,胰岛素分泌率增高,但仍然不能使血糖恢复至正常的基础水平,最终会导致高血糖。

2型糖尿病的另一个变化是胰岛素分泌异常。正常人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所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早期分泌高峰(第一相)出现在头10分钟,随后迅速下降,如果继续维持滴注葡萄糖,在大约90分钟后出现第二个峰,胰岛素分泌率持续增长,达平顶后维持一段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反应缺陷,早期分泌相缺失或减弱,第二个胰岛素高峰延迟。因此,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可以表现为餐后低血糖。但随着病情进展,血糖可以逐渐升高。开始时,餐后高血糖刺激的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空腹血糖恢复正常,但是随着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发展,会发生空腹高血糖。持续高血糖的刺激会促进高胰岛素血症的发展,使胰岛素受体数目下降、亲和力降低,加重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从血糖升高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平均可以长达7年,在此期间对于糖尿病的初级预防很重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提倡体力活动,改变不良的环境因素均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个概念是糖耐量减低(IGT)。目前广泛认为,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均经过IGT阶段,每年大约有1%~5%的IGT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高者可达12%,IGT患者患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性也较正常葡萄糖耐量者高。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代谢紊乱证候群;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症状。原因是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而引起多尿,继而因口渴而多饮水。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利用,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呈负平衡,肌肉渐见消瘦,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出现易饥、多食。另外,患者也可有皮肤瘙痒、或出现外阴瘙痒,视力模糊,反应性低血糖等临床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仅在健康检查时发现高血糖。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三多一少”临床症状,仅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而就诊,经化验后发现高血糖。(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1980年以来,国际上通用WHO的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建议如下:(1)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的分类 <6.0 mmol/L(110 mg/dl)为正常,≥6.0~7.0 mmol/L(≥110~<126 mg/dl)为空腹血糖过高(未达糖尿病,简称IFG),≥7.0 mmol/L(126 mg/dl)为糖尿病(需要另一天再次证实)。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的摄入。(2)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的分类 <7.8 mmol/L(≥140 mg/dl)为正常,≥7.8~<11.1 mmol/L(≥140~<200 mg/dl)为糖耐量减低(IGT),≥11.1 mmol/L(200 mg/d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FPG≥7.0 mmol/L(126 mg/dl),或OGTT中2HPG≥11.1 mmol/L(200 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不主张作第三次OGTT。随机是指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的时间。

1998年7月WHO糖尿病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指出,临床医生在作出糖尿病的诊断时,应能充分肯定其依据的准确性,注意将有明显症状和高血糖者与无症状而血糖仅稍高于正常值上限者区分开来。在急性感染、外伤、其他应激情况时,严重的高血糖可能是短暂的,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对于无症状者,应该注意血糖化验的重复性。如果难于确定糖尿病的诊断,应让患者定期复查,直至诊断明确为止。ADA和WHO的诊断标准均认为对于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作出诊断。经过讨论,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决定采纳这一新的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1)与药物对糖耐量的影响相鉴别。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2)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尿糖阳性相鉴别。肾性糖尿因肾糖阈降低所致,尿糖虽然阳性,但血糖及OGTT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为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升高,出现糖尿,但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的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者低于正常。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另外,大量维生素C、青霉素、水杨酸盐、丙磺舒也可引起尿糖假阳性反应。(3)与继发性糖尿病相鉴别。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另外,长期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类固醇糖尿病。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起病经过的特殊性,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再配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三、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糖尿病的预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将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介绍如下:(一)急性并发症

1.感染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发生。女性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也易并发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另外,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至晚期时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以至昏迷。化验结果发现,尿糖、尿酮体强阳性,血糖多数在16.7~33.3 mmol/L之间,有时可达55.5 mmol/L以上。血酮体升高,多数在4.8 mmol/L以上,CO结合力降低,轻者在213.5~18.0 mmol/L之间,重者在9.0 mmol/L以下,PaCO降低,pH<27.35。

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大约2/3的患者在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常见的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起病时常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者仅出现食欲减退。失水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等,最后陷入昏迷。来诊时常常已经出现显著失水甚至休克,无酸中毒样大呼吸。实验室检查尿糖强阳性,但无酮症或较轻,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突出的表现为血糖常升高至33.3 mmol/L(600 mg/dl)以上,一般为33.3~66.6 mmol/L(600~1 200 mg/dl);血钠升高可达155 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达330~460 mmol/L,一般在350 mmol/L以上。本症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故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二)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以遍及全身各个重要器官,与遗传易感性、高血糖、氧化应激、非酶糖化和多元醇代谢旁路、蛋白激酶C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者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也有些患者因为这些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有下列几种:

1.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另外,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系统和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瞳孔改变和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以及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2.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卜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生长激素过多、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导致组织缺氧等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心肌组织中,其中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最为重要。(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眼底改变可分六期,分属两大类。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以上3期(Ⅰ~Ⅲ)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 Ⅳ~Ⅵ3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当眼底出现PDR时,常伴有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措施,应该努力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2)糖尿病肾病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①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有高度特异性。②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但特异性较低。③渗出性病变,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故特异性不高。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五期:①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多数在正常范围,或呈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AER持续在20~200卜g/min(正常人<10卜g/min)。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AER>200卜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 mg/24 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 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伴有浮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Ⅴ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抗高血压治疗可以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早期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可以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均有利。严格代谢控制可以防止或延缓临床肾病的发生。

3.大血管病变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另外,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异常,高血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也直接或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以导致肢体坏疽。

4.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骨、关节问题的处理,强调注意预防,防止外伤、感染、积极治疗末梢神经病变。

5.眼的其他病变

糖尿病除合并视网膜病变外,还可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6.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伴发的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四、糖尿病的检测指标

糖尿病的检测指标有如下几种:

1.测定尿糖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例如,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肾小球硬化症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糖阈升高,此时虽然血糖升高,但尿糖呈假阴性。反之,在妇女妊娠时,肾糖阈降低,此时虽然血糖正常,但尿糖可呈阳性。一般来说,每日4次尿糖定性检查(三餐餐前和晚上9~10时或分段检查),和24小时尿糖定量可作为判断疗效指标,并且供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时的参考。

2.测定血糖

血糖升高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作糖尿病诊断时,主张用静脉血浆测定,正常范围为3.9~5.6 mmol/L(70~100 mg/dl)。血糖测定又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应在清晨进行。WHO推荐成人口服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再测静脉血浆糖数值。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75克计算,总量不超过75克。

4.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 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A 1(GHbA 1)为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而且为不可逆反应,GHbA 1有a、b、c三种,以GHbA 1C为主要,正常人GHbA 1约为8%~10%,GHbA 1C约为3%~6%。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者其GHbA 1或GHbA 1C较正常人高,而且与病情控制不良的程度相关。测定GBbA 1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以弥补空腹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值之不足,成为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之一。

同样,人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也可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FA),其形成的量与血糖浓度有关。正常值为1.7~2.8 mmol/L。由于白蛋白在血中浓度稳定,其半衰期为19天,所以,测定FA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也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的指标。但一般认为,GHbA 1和FA测定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测定血浆胰岛素和C-肽

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对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其检测方法除放射免疫法(RIA)外,近来还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正常人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水平约为35~

145 pmol/L(5~20 mu/L)。

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细胞生成及释放。由于C-肽清除率慢,而且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所以能准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人基础血浆C-肽水平约为0.4 nmol/L。一般认为,测定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有助于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包括储备功能)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第二章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祖国医学中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范畴。消渴之名,最早见于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在《内经》的基础上,历代医家对本病不懈研究,取得进展,至《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了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本证的病因,中医认为,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加之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一、病机辨证

消渴以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燥热越重,则阴虚也越重。阴虚又加重燥热,两者形成恶性循环。病变涉及的脏腑有肺、胃、肾。而以肾脏的病变最为关键。但三者之间又可互相影响。例如,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滋养,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若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则可上炎肺、胃。最终导致肺燥、胃热、肾虚三者并存,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阴虚热淫乃本证病机特点。(2)阴虚燥热,消渴血瘀: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故致血瘀。(3)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若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4)情志创伤,消渴诱因:情志创伤是消渴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情志因素多为中医肝之所司,忧思忿怒或者抑郁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多饮而渴。肝肾同源,肝郁化火,必损肾阴,肾失固摄,故尿多而味甜。肝主疏泄,司调畅气机。近代有学者认为,气郁是诸郁的根本。建立以肝、脾、肾三脏为中心的病机学说,主张以调肝、健脾、补肾来治疗消渴。二、辨证论治

1.上消,肺热津伤

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洪数。治宜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方用消渴方加味。黄连、天花粉、生地黄、生姜、藕汁、蜂蜜等。加麦冬、葛根以生津止渴。若肺肾气阴亏虚,可用二冬汤。处方: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荷叶、人参。方中人参益气生津;二冬、花粉、黄芩、知母清热解渴。

2.中消,胃热炽盛

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宜清泻胃火,养阴增液。方用玉女煎加黄连、栀子。方药: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黄连、栀子。方中知母、石膏清泄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滋养肺胃之阴;黄连、栀子清热泻火,牛膝引热下行。

3.下消,分以下两种情况(1)肾阴亏虚: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治宜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方药: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方中山药、山萸肉用量宜大。因为山药能养脾阴而摄精微,山萸肉能固肾益精,不使水谷精微下注。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烦躁、失眠,治宜养阴清热,固精潜阳。六味地黄丸加黄柏、龟板、龙骨、牡蛎、知母。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宜益肾缩泉,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蚕茧等。若气阴两虚,伴困倦、气短、舌质淡红者,宜加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2)阴阳两虚: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滋肾固摄。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方药: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方中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以调补肾阴。若出现血瘀之证,可加用丹参、山楂以活血化瘀。也可加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等以补肾固摄。

1994年6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作了以下分类,目前为临床上所通用,内容如下:(1)燥热伤肺型: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2)胃燥津伤型:消谷易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滑有力。(3)肾阴亏虚型: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腰酸,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红无苔,脉细弦数。(4)阴阳两虚型:尿频,饮多少尿多少,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明显,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5)阴虚阳浮型:尿频量多,烦渴面红,头痛恶心,口有异味,形瘦骨立,唇红口干,呼吸深快,或神志昏迷,四肢厥冷,舌质红,苔灰或焦黑,脉微数疾。三、糖尿病的常用中医治法

古往今来,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多种方法。有从肝论治,有从健脾论治,有补肾论治,有活血论治,有滋阴论治等等。笔者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十大治疗法则,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滋阴清热法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此,滋阴清热法是古今医家治疗消渴病的基本法则。适应于治疗肺胃燥热证,胃热炽盛证,肠燥津伤证,燥热伤肺证,血中伏火证。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清热类中药缓解口渴症的机理是通过改善体液渗透压及细胞内脱水或者通过直接降血糖而发挥作用。滋阴清热法实验证明有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黏度,对抗胰升糖素,提高胰岛素受体灵敏度,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

滋阴清热法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为阴虚热盛型的消渴病患者,症见口干口渴,口苦、五心烦热多食,易饥,盗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或脉弦数。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黄连、元参、沙参、旱莲草、山药等。

2.活血化瘀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医学家观察到,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着血瘀,而且血瘀证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及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法则。

有统计资料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很高,约占19.8%~44.9%,老年糖尿病大多属于2型糖尿病,发生脑血管病变者,也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7.5%,因此,防治脑血管病的主要对象是2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中,脑血栓形成占90.1%。

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活血化瘀法主要适应于治疗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者,并且可以在糖尿病表现的不同证型中配合运用。无论其有无典型的瘀血征象,例如舌质紫暗、瘀点或瘀斑。常用中药有:红花、三七、丹参、桃仁、鸡血藤等。

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又可以详细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理气活血法,适应于气滞血瘀证,常用方剂为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出自《医林改错》)。第二是益气活血法,适应于消渴证见气虚兼瘀者,常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出自《医林改错》)。第三是滋阴活血法,适应于消渴证的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火盛,产生瘀血者。常用方剂为一贯煎加减或玉女煎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1979年祝谌予教授将活血化瘀的补阳还五汤引入糖尿病的治疗,并创制了降糖活血汤,使糖尿病的中医治疗趋于完善。

3.益气生津法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气在体内具有气化、营养、固摄、温煦、推动等多种生理功能。内热伤津,津伤则气弱。这种情况应取益气生津之法。

益气生津法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症见口干舌燥、多饮多尿、疲乏无力,舌质红,舌苔白,脉弦细。常用中药如黄芪、人参、山药、麦冬、沙参等。

据报道,气阴两虚型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44.1%。笔者对于这种证型的糖尿病患者,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疗大法,自拟降糖饮治疗,获满意疗效。处方:生黄芪30克,怀山药20克,玄参20克,丹参20克,葛根20克,麦冬25克,苍术10克,丹皮12克,生地黄10克,天花粉12克,知母10克,地骨皮12克,黄连4克。

4.疏肝调气解郁法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司气机之通畅,推动血液和津液的正常运行,并调节脏腑的气机升降。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已初步认识到“消渴”与情志不舒,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有密切关系。清代著名医家黄坤载精辟地论述曰:“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并且强调“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这一观点开创了中医“从肝论治糖尿病”之先河。现代名医王钢柱首次明确提出了“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是消渴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这一观点。

疏肝调气解郁法适应于治疗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症见情绪抑郁,纳呆少食、胸胁胀闷、急躁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脉弦。常用中药如柴胡、白芍、荔枝核、佛手、香附等。

5.清热解毒法

适应于治疗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者,症见口舌生疮,口苦目赤、疮疡疖肿、便秘溲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数。常用中药有鱼腥草、白茅根、金银花、马齿苋,蒲公英等。

6.泻下润燥法

泻下润燥法适应于以下三种情况:①津伤燥结之症者;②肠燥便秘者;③瘀热互结者。常用方剂是加味桃仁承气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大黄、桂枝、桃仁、元胡粉、甘草、元参、生地黄、麦冬、黄芪、地骨皮等。实验研究证明,该方能明显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改善血液黏度,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7.补肾固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消渴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肾虚的证候贯穿于消渴病的始终,补肾为治本之法。补肾固精法的传统方剂是六味地黄丸。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所致的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证。

8.益气健脾法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益气健脾法有较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和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作用。益气健脾方剂能增加胰岛B细胞数目,恢复胰岛B细胞的正常功能。常用中药有灵芝、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苍术、黄精等。

9.祛痰化瘀法

适应于痰瘀互结,症见头昏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健忘失眠、胸胁胀满,舌质暗红或瘀斑,舌苔厚腻,脉弦滑。常用中药如丹参、鸡内金、山楂、薏苡仁、郁金、夏枯草等。

10.健脾补肾法

适应于脾肾阳虚,症风纳呆食少,脘腹胀满,下肢浮肿,小便不畅而且量少,舌质淡胖嫩,舌苔白滑,脉沉细。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杜仲、牛膝、山药、山萸肉,炮附子、肉桂、车前子等。第三章 糖尿病的单味中草药疗法一、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单味降血糖中草药

有下列中药,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具有药品和食品两种属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食用,以延缓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增强体质,防治并发症。

1.枸杞子

枸杞子又叫杞子、枸杞果、宁夏枸杞等。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它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之功效,主治消渴、遗精、虚劳咳嗽、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等病症。用法为入煎剂,每次6~12克。中医常用枸杞子与生地黄、玄参、丹参、黄芪等药同用,治疗中老年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枸杞子中含甜菜碱、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硫胺酸、核黄素、烟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亚油酸、β-谷甾醇、尼克酸及钙、磷、铁、锌等元素。枸杞子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多种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宁夏枸杞子提取物可以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又持久地降低,糖耐量升高,认为其降血糖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另有实验结果表明,枸杞子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枸杞子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活性成分是枸杞多糖。同时,还有实验证明,枸杞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影响。因此,可以用枸杞子做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和降血糖药物长期食用。

2.山药

山药是一种药食两用食物。山药属于一种补气类中药。山药又叫怀山药,淮山药,干山药,生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益肺养阴、补肾涩精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肺虚久咳,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内服入煎剂,每次用10~30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中含薯蓣皂甙元、黏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山药能预防和治疗实验性小鼠糖尿病。

中医用黄芪、葛根、山药、炒苍术、粉白术、玄参、天花粉、茯苓组成的滋燥降糖汤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另外,中医也常用山药配伍黄芪、天花粉、麦冬、生地等治疗气阴两伤型糖尿病,症见口渴、便溏神疲,苔白多腻等。

作为一种人们在秋冬季常用的蔬菜,山药炒肉片深受人们喜爱。据有关报道,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山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食用山药,应当相应地减少主食的用量。

我国清代名医张锡纯最善应用山药治疗糖尿病。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两个治疗消渴病的效方,即“玉液汤”与“滋膵饮”,均以大剂量山药配伍黄芪。

3.大蒜

大蒜为药食两用食物。做为一味中药,大蒜属于攻毒杀虫燥湿止痒类中药。

大蒜又叫独头蒜、紫皮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味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有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肠痈、感冒、水肿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蒜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硫代亚磺酸酯类、苷类、多糖、脂类、酶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保肝、抗炎、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凡阴虚火旺、肝热目疾、啮、喉舌诸患者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孕妇忌用灌肠。

大蒜原产亚洲西部,汉朝时传入我国,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人民十分喜食的佳蔬。大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锌、铜、锗、硒等重要生命元素,含有丰富的营养。

有学者报道,大蒜辣素具有降血糖作用。用25克大蒜汁喂饲家兔做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得大蒜组的最大血糖下降百分率为12.4%±1.2%,蒸馏水对照组则为1.8%±0.5%提示大蒜对控制血糖有明显效果。在动物药理实验中,给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口服大蒜提取物,也显示降血糖作用,服药后2小时,血糖浓度降低17.9%~26.2%,国外也有杂志报道,大蒜的汁液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药理研究中发现,大蒜辣素的溶液遇热时,会很快失去作用,遇碱也会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所以,食用大蒜降血糖宜捣绞取汁服用或者口噙嚼食大蒜瓣。

4.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种野生蔬菜,也是一种清热解毒类中药。马齿苋是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中医认为,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血止血之功效。

马齿苋还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中医古书曾记载,齿苋有治“消渴”的作用。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研究发现,马齿苋中含有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胺。进一步研究发现,马齿苋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陕卫生报》报道,有一位民间医生,用马齿苋加水煮熟后食用,疗多名糖尿病患者,全部有效。所以,马齿苋是糖尿病患者理的食物之一。

5.海带

海带又叫昆布,海昆布,淡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叶状体。海带是药食两用食物,作为一味化痰类中药,海带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瘿瘤,脚气,水肿。内服入煎剂常用5~10克。

现代研究认为,昆布含藻氨酸、藻胶素、氨基酸及碘、钾、钙等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强心;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作为一种食物,海带是人们常吃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据测定,每100克海带中含蛋白质8克,脂肪0.1克,胡萝卜素0.57毫克,维生素B 0.09毫克,维生素B 0.36毫克,烟酸1.6毫克,钙1 177毫克,12铁150毫克,磷216毫克,碘24毫克,纤维素4克,另外,还含有甘露醇、钾、锌、钴、氟元素等。

最新研究表明,海带中含有的有机碘,有类激素样作用,能提高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促进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和其作用,从而发挥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另外,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在治疗糖尿病时,应及时补充钙及适量的维生素D。而每100克海带中含有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结合钙高达348毫克。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提倡经常吃一些海带。这样既可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的骨质疏松症,又可以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但须注意,海带性寒,多食伤脾,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6.桑葚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穗。它既是一种水果,可以生吃,味酸甜,又是一味中药,可以滋补肝肾,延缓衰老。

中医学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止渴,润肠通便之功效。还可以明耳目,乌须发,补益肝肾。桑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和促进免疫功能。桑葚还具有降血糖作用,能滋阴润肠,生津止渴,故临床上常用桑葚与麦冬、生地黄、天花粉等中药配伍以治疗糖尿病。内服,入煎剂,常用剂量为每次9~15克。

7.薏苡仁

薏苡仁又叫薏米,或称苡仁,为禾本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在禾本科植物中占第一位,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誉。薏米的药用价值也很高,《神农本草经》称薏米“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久服轻身益气”。薏米有“健脾利湿,清热除痹”之功效,是一味滋补类中药,它药性平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实为药食两用之佳品。

作为一味中药,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糖、甾醇、腺苷、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薏米有降血糖,抗炎,镇静,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薏米用于防治糖尿病的验方有:①薏米3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0克,水煎,代茶饮;②薏米50克,煮成稀粥代水饮用。两者均有健脾胃,降血糖的功效。

注意事项为:阴虚津少,大便干结者不宜应用,阳虚寒盛者不宜单独使用。

8.蚕蛹

蚕蛹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蛹。可以药食两用。作为一味中药,中医学认为,蚕蛹(包括僵蛹)性味甘、辛、咸,温,归肺、肝二经,具有化痰散结、祛风泻火,止消渴等功效。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蚕蛹“煎汁饮,止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蚕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单味蚕蛹或僵蛹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均有效。

蚕蛹可以食用,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炸后直接食用,香酥可口,十分好吃。

9.蜂蜜

蜂蜜既是一种食品,也是一味补气类中药,具有降血糖和抗衰老双重作用。蜂蜜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粉,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滋补佳品。

蜂蜜作为一味中药,在中药学中、它属于补气类中药。它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调补脾胃、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等功效。主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等病症。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蜂蜜能够增加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降血糖和降血压的作用。蜂蜜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延缓衰老。

作为一种滋补类食品,蜂蜜具有丰富的营养。首先它是一种纯正的天然营养品,不含有害物质成分。蜂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余是水分、蔗糖、无机盐、蛋白质、氨基酸、酶类、维生素、酸类、激素、胆碱以及芳香物质等。其中,糖类是蜂蜜的主要营养成分,占70%~80%,其中又以单糖即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占总糖分的85%~95%,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另外,蜂蜜中的酶类很丰富,主要有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葡萄糖氧化酶、磷酸酯酶等。蜂蜜中的氨基酸多达18种。维生素以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多,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蜂蜜中的营养物质对保护肝细胞有较好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加肝细胞的再生能力。还能营养心肌,提高心肌的代谢功能,改善心肌供血,发挥强心作用。经常服用蜂蜜能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并且使血压保持平稳。

蜂蜜适合体质虚弱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应注意:①一次用量不宜过大,以10~20克为宜,以免引起血糖波动,以此量食用,有益气补虚,润肤通便的功效。②尽量选用质量较好的蜂蜜品种。

10.银耳

银耳又叫白木耳或雪耳,为银耳科真菌银耳的子实体。银耳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食用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著名的药食两用之佳品,既是上等的营养滋补保健佳品,又是少见的扶正固本润肺良药。故有“食用菌之王”之美誉。过去,由于天然银耳产量稀少,故价格昂贵,仅为皇亲贵族所享用。近年来,人工培育银耳获得成功,产量增加,银耳才走向普通百姓的餐桌,为广大百姓所喜爱。

作为一味中药,中医学认为,银耳性平,味甘、淡,无毒,归肺、胃、肾三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补肾益精之功效。银耳药性平和,服用安全,既能清肺燥之热,养护胃阴,又能益气清肠,健脾开胃。既具有扶正固本和滋补强壮的良好作用,又具有滋润而不腻滞,健脑又不使人亢奋之特点,故特别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银耳的药理有效成分主要是银耳多糖。银耳多糖有抗衰老作用,具有显著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作为一种食品,银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首先,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另外,银耳中含有维生素B、B、12维生素C和钙、磷、镁、钾、铁、钠等无机盐元素。更难能可贵的是,每100克银耳(干品)中含膳食纤维高达30.4克,而且K因子大于19,是高钾食品,食用银耳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

银耳是药膳食疗中的常用原料。有研究表明,银耳富含胶质而且膳食纤维含量高,有降血糖作用。有的糖尿病患者随诊6个月,胰岛素的用量平均减少26%,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经常食用银耳或者食用由银耳配制的药膳,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控制病情,而且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等。

在日常生活中,银耳的食用方法简便易行,例如,银耳与淡菜煮汤食用,银耳与海带炒肉食用,银耳与大米,大枣煮粥食用等。

11.仙人掌

仙人掌属于药食两用食物。尽管全世界大约有3 000种左右的仙人掌,但真正作为食用的仙人掌,只有少数几种。主要有中国的食用仙人掌,墨西哥的食用仙人掌和美国的食用仙人掌。食用仙人掌,掌片呈绿色,脆嫩,微酸,果实口感清甜,独特,颜色鲜丽。仙人掌全身都是宝,嫩茎、果实、汁液都可以食用。它的肉质茎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据科学测定,每100克鲜茎中含矿物质0.9克,蛋白质1.3克,纤维素6.7克,钙20.4毫克,磷17毫克,铁2.6克,维生素A大约220微克,维生素C 15.9毫克,维生素B 0.03毫克,维生素1B 0.04毫克,热量30千卡。有研究报告,食用200克仙人掌,所含的2铁元素能满足人1天需求量的30%,维生素A能满足人1天需求量的50%以上,维生素C的含量能满足正常人1天的需要量。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食用型仙人掌不仅营养成分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助消化;所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抑制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减少和延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吸收。因此,具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症作用。

食用型仙人掌可以凉拌、炖汤、做馅或者清炒食用,酸甜可口,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每天食用一片仙人掌,就能够起到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炎、结肠炎等疾病。

食用仙人掌作为一味中药使用,也有悠久的历史。在《唐本草》中记载:“仙人掌久服长生,坚筋骨,令人不老”。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人常食仙人掌可长寿”。18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食用型仙人掌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叶绿素、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而且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胃炎、结肠炎、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高血压病、胆结石、尿路结石、肾炎、烫伤、癌症等均有疗效。

12.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属于食用菌类食物,又是一味中药,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中的利水消肿药。

作为一味中药,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适应于治疗心悸、失眠,脾虚证,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显示,茯苓具有很好的利尿、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并具有镇静、强心、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的活性,防止肝细胞坏死。

茯苓还是一味抗衰老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记载,茯苓由“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具有“除百病、润肌肤、益寿延年”之功效。

茯苓做为一种食用菌类食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类。茯苓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茯苓馒头,茯苓山药包子,茯苓大饼,茯苓芡实粥等最适合老年脾胃虚弱,体质差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13.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块根。它是一种药食两用食物。它既是一种根茎类蔬菜,可以食用,又是一味辛凉解表类中药,常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无汗、口渴多饮等病证。

作为一味中药,它性凉,味甘;入脾、胃经,有发表解肌,退热生津,升阳透疹,升举阳气等功效。主治风热外感,发热口渴,头项强痛,疹出不畅,消渴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病证。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葛根素,具有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等作用。中医常用葛根与天花粉、玄参、生地黄、生黄芪、麦冬等同用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以口干、多尿、多饮、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另外,笔者常用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黄30克,麦冬20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阴津亏耗者有显著疗效。

作为一种根茎类蔬菜,葛根具有升举阳气,解肌发表,营养心肌,降糖降脂等食疗作用。民间有人用葛根粉50克与猪胰半具,加水适量,煎煮成汤,名曰葛粉猪胰汤,此汤鲜香可口,具有生津止渴,降低血糖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有良效。也有人用葛根30克加大米60克,加水适量,放入沙锅中,煮熬成粥,每天早餐食用,连续服用15天,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中医辨证属于阴亏津伤者,症见头晕目赤,心烦口渴等有显著疗效。

14.苦瓜

苦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后采取,切片晒干或鲜用。苦瓜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大约在宋元时期传入我国。苦瓜果实呈纺锤形或长圆筒形,果面有瘤状突起,成熟时呈黄赤色,果肉为鲜红色,有苦味,瓜瓤呈鲜红色,味甜。民间有的地方称苦瓜为“癞葡萄”。

苦瓜为药食两用食物。作为一味中药,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肝、胃三经,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利尿凉血之功效。《滇南本草》记载:苦瓜可“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可“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中医常用苦瓜来治疗热病烦渴,中暑,赤眼肿痛,痈肿丹毒等病症。一般用法为每次6~15克,水煎服。值得注意的是,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或不宜食用。

作为一种蔬菜,苦瓜是夏令佳蔬,清炒或凉拌皆宜,深受人们喜爱。苦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科学测定,每100克苦瓜中含有蛋白质4.5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15克,维生素C 84毫克,维生素B 0.36毫克,钙90毫克,磷145毫克,铁3毫克,还含有锌、镁等元2素。苦瓜果实中还含有苦瓜苷及多种氨基酸和果胶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苦瓜的新鲜汁液中含有苦瓜苷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近年来,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苦瓜中含有的三萜烯甙、P-胰岛素、多肽、苦瓜甙K与L等是苦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印度科学家凯赫娜博士报告,人们已经从苦瓜中提取出了一种胰岛素样物质,名字叫“多肽-P”,这种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压作用。动物实验证实,苦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予患糖尿病的家兔灌服苦瓜浆汁后,可使血糖明显降低。对于高血糖大鼠,给予灌服苦瓜浆汁的水提取物也有降血糖的作用。给家兔口服苦瓜甙也可降低血糖,其作用方式与甲苯磺丁脲相似,但作用强度大于甲苯磺丁脲。

15.黑芝麻

黑芝麻,又叫胡麻,为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脂麻的成熟种子。芝麻原产地在中国,是中国最早农作物黍、稷、麦、粱、稻、麻、菽、小豆等八谷中的一种,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产量相当丰富。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后,生用或炒用。

中医学认为,黑芝麻不仅是一种油料作物,更是一味润肠通便的中药。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润养五脏”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芝麻含脂肪油高达61.7%左右,而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甘二酸等,还含有芝麻素、芝麻酚、卵磷脂、多缩戊糖以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A、D、E、B)、叶酸等成分。黑芝麻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2生素E有清除生物膜内产生的自由基的功能,从而可阻止生物膜被氧化,给予大剂量维生素E口服,可以保护胰岛细胞,并有助于缓解神经系统症状。临床研究观察中发现,黑芝麻对肠燥津亏、血虚的便秘患者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并且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便秘也有效。黑芝麻不仅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原的含量。

16.翻白草

翻白草又叫千锤打、无青地白、鸡脚爪等。性平,味甘、苦,无毒。可食用,也可药用,生、熟食均可。

翻白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救荒本草》,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全草,有止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翻白草对体内尚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也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而全面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变异。

翻白草根中含鞣质及黄酮;全草除含鞣质外尚含延胡索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原儿茶酸、柚皮素、山柰酚、间苯二酸等。民间有人用翻白草泡茶喝,对消除尿糖有良效。对于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用晒干的翻白草10~20克,先放在沙锅中用凉水浸泡一夜,第2天煎煮2次,再将所得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服用。只要服用20天以上,都能把血糖降下来,如果能坚持长期服用,不仅能把血糖、尿糖降下来,而且口渴、尿频等临床症状也会逐步减轻或消失。

17.黑豆

黑豆为药食两用食物。作为一味中药,黑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具有补脾肾,活血解毒,利水祛风之功效。主治肾虚型糖尿病。作为一种粮食,黑豆能调中下气,除胀消谷,通经脉。久服黑豆能补肾,益阳道,长肌肤,益颜色。

黑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它能补脾肾以治糖尿病之本,活血通脉能防糖尿病之并发症,解毒可排泄体内毒素。可以用黑豆、莲子、枸杞子、人参果、山药、大枣煮粥食之,可谓是防治糖尿病的良药。

18.蜂王浆

蜂王浆又称蜂乳,是工蜂头部舌腺和颚腺所分泌的一种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半透明、半流体的微黏稠的浆液物质。

蜂王浆有抗菌、抗衰老、健脑益智、抗辐射、抗癌、催眠作用,能增强性功能、降血脂,有防治冠心病、保肝、降血糖作用。

据报道,蜂王浆中含有胰岛素样肽类,其分子量与牛胰岛素相同,进一步揭示了蜂王浆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依据。另据报道,有人用鲜蜂王浆治疗2型糖尿病38例,每次用鲜蜂王浆10克,每日2次,连服3个月,结果:显效2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1.8%。

19.蜂胶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蜜蜂舌腺、蜡腺等腺体的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蜂胶是珍贵的免疫增强剂,又是珍贵的天然广谱抗生素;蜂胶既具有明显的降脂降糖作用,又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蜂胶是糖尿病患者的保护神,具有良好的杀菌消炎、抗氧化、净化血液、排除毒素、强化免疫作用;还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软化血管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蜂花粉

蜂花粉是工蜂采集花粉时钻进花朵之中,以口器和绒毛沾取花粉,以3对足在雄蕊上刷集花粉。

蜂花粉有抗衰老延寿、抗辐射、抗癌作用,能健脑补髓,增强记忆力,能降血脂、能益精助育,能保肝,治疗神经衰弱、糖尿病,还能护肤美容。

据报道,北京某医院用蜂花粉治疗30例糖尿病患者,每日30克,早、晚2次服用,经1个月治疗,血糖平均下降3.98 mmol/L,下降率为33%。蜂花粉降血糖作用的机理在于,能改善胰岛细胞的生理功能,恢复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发挥自然降低血糖的作用。

21.醋

醋是由米、麦、高粱、玉米等酿制而成的一种液体调味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醋不仅具有香、酸、甜、美的气味,用它来烹调食物,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醋还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

祖国医学认为,醋性味酸、苦、温,具有消食、开胃、杀虫驱虫、散瘀破结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确认,醋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延缓衰老、降低血糖、防癌抗癌、美颜润肤、消脂减肥、解酒健胃等多种作用。

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科学测定,酿造醋中含有5%~20%的醋酸,pH值为1.5~2.0,与人胃酸的pH值1.3~1.8相近。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B、12尼克酸及多种有机酸如乳酸、苹果酸、草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醋能治疗糖尿病,这已获人们公认。长期食用食醋能使血糖降低,并且能使糖尿病患者体质增强,在民间流传着用醋蒸鸡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方法为:男性患者用1只2年以上的白毛母鸡,女性患者用1只2年以上的白毛公鸡(皆菜鸡),宰杀洗净后,往鸡肚内倒入250毫升的优质酿造米醋(不放盐),开口朝上置于陶瓷盆内,入锅蒸熟,早晨空腹食用,1次吃不完者,次日早晨加热空腹再吃,1~3次吃完。轻症者吃一只鸡,重症者连吃2只鸡,尿糖即可转阴,血糖也能降至正常。另外,用醋蛋治疗糖尿病也有良好效果。方法为:将8个新鲜鸡蛋打碎,放入碗中,加食醋250毫升,调匀后放置36个小时后,再加食醋250毫升,搅匀后食用。有降血糖作用。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效。

22.麦芽

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它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消食化积,疏肝、回乳、和中之功效。中医常用来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肝郁胁痛,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病症。

麦芽主要含淀粉酶,卵磷酯、糊精、麦芽糖、维生素C、维生素B族、葡萄糖等。麦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肝脏、回乳等作用。用麦芽浸剂口服可以降低血糖,用来治疗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二、既具有抗衰老作用、又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下列中草药既具有抗衰老作用,又具有降血糖作用,在糖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1.女贞子

女贞子为补阴类抗衰老中草药。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有明目、补益肝肾、清虚热之功效。中医认为,女贞子能养阴气,平阴火,治虚汗,止消渴,久服去百病而轻身不老。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女贞子含有机酸类、甙类、萜类、甾类、糖类、磷脂类、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女贞子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保肝、增加冠脉血流量、预防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斑块厚度、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形体消瘦,口燥咽干者,可用女贞子20克,五味子10克,西洋参5克,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服用方法为将三味中药水煎代茶饮。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用。本品易发霉,要注意密闭保存。

2.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中药之一,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国补品“三宝”。它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被称为补虚圣药。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的子座与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属蝙蝠蛾的幼虫尸体两者的复合物。正因为它在夏为草,在冬为虫,故《黔囊》一书中称它为“夏草冬虫”。《本草问答》一书中干脆省掉了时间定语,叫做“虫草”。现在也多直称其为“虫草”。天然的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山西、湖北一带,以青海、四川省产量最大,其次是西藏和云南。

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味甘性温,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适应于治疗中老年人虚损,久咳虚喘,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冬虫夏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甾醇类、核苷类、肽类、单糖和多糖类、有机酸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药理研究表明:虫草有抗氧化,提高SOD活性的作用。虫草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抗肿瘤的作用。虫草还具有保护心脑组织缺血的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输出血量,抗心律失常。

冬虫夏草是神奇的助阳滋补类中药。它可以补肺益肾,护养脏腑,滋阴壮阳,祛病健身。现代医学发现,冬虫夏草具有抗衰老作用,老年人服用后感觉更强壮、更有活力。另外,冬虫夏草还有调节机体代谢,调节血糖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给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10克的虫草或虫草菌水提取液灌胃,显示出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有人用虫草降糖饮治疗下消型糖尿病,表现为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头昏耳鸣,多梦遗精,尿浊如脂膏者,有良效。用法:每日1剂;分3次于食前服下。原料:冬虫夏草1.5克,枸杞子12克,黄精30克,制首乌30克,山萸肉15克,芡实30克,怀山药30克,黄芪15克,金樱子12克。制作:将冬虫夏草、怀山药等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浸半天,煎取汁,连煎2次,合并两次煎汁服用。

注意事项为:老年人有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3.淫羊藿

淫羊藿,又叫仙灵脾,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中医认为,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效。适应于治疗肾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无力,风寒湿痹及手足麻木等症。

淫羊藿具有抗衰老作用,也具有增强性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增加心脑血流量等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实验性高血糖大鼠灌服淫羊藿提取液10 mg/kg呈明显降血糖作用。

有学者用淫羊藿12克,葛根10克,赤芍10克,川牛膝10克,石斛2克,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三七粉(冲)2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饮用。连服1个月。具有益气养阴,温阳活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显著疗效。

4.西洋参

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的根,因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故名西洋参。我国清朝时代的医药学家赵学敏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西洋参有“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等功效。

现代中医学认为,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入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肺火、生津液之功效。西洋参具有抗衰老、益气、益智、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有身体虚弱,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口渴多饮等病症者,每天服用西洋参5克,枸杞子10克,生地黄15克,葛根15克,有生津止渴、滋补肝肾之功效。将以上各味中药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后,煎煮3次,合并3次药液后,分早、晚两次饮用,连服15天,有明显降糖效果。

5.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具有延缓衰老、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调补五脏、生津固脱之功效。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人参有“久服轻身延年”之效。

现代中医学认为,人参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对人有大补元气作用。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元气不足则机体虚弱,四肢无力,甚至虚脱休克。人参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治疗气津两伤之证。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皂甙及人参多糖或糖肽类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人体虚弱,神疲乏力,手足发冷,口渴多饮等症状者,每日服红参3克,麦冬5克,生地黄5克,有益气生津、降糖止渴的功效。服用方法为:将3味中药用清水浸泡30~60分钟后,煎煮3次,每次用文火煮沸半小时,将3次煎煮的药液合并,代茶饮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人参作为补益药使用时用量宜小,每日1~2克。体质虚弱严重者可适当增加用量,但也不可超过3克。人参用于滋补而又期服用时,剂量不可过大。一定要坚持小剂量长期服用的原则,方能显示出补益效果。另外,在服用人参时要忌服萝卜、浓茶,以免减弱人参的作用。

6.绞股蓝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的全草。它性寒,味苦,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清热润燥等功效。

近年来,日本学者从绞股蓝中分离鉴定出82种皂甙,其中有一种特殊成分叫甘茶蔓糖甙,具有滋补抗衰老,祛脂降糖、消炎防癌,消除疲劳等多种功效。绞股蓝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代谢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大鼠血糖耐量低下。

近年来,绞股蓝作为提取人参皂甙的新原料,引起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现在已经发现,绞股蓝粗提取物及其皂甙与人参的生理活性非常相似,具有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癌、调节免疫功能,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毒保肝等作用。因此,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服食绞股蓝是十分有益的。

7.干地黄

干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属于清热凉血类中药,它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发斑发疹等病症。一般入煎剂,常用9~15克。对于消渴病患者,中医辨证属于阴虚内热者,常配伍天花粉、葛根、麦冬等以滋阴清热止渴。

生地黄具有抗衰老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地黄……久服轻身不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甘露醇、地黄素等。具有止血、强心、利尿、降血糖、抗炎、保肝等作用。有研究表明,单味生地黄降血糖作用比葛根显著。地黄所含有的梓醇可能是其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地黄配伍其他中草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也有明显疗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生地黄性寒,凡脾虚泄泻,胃寒食少者应慎服。

8.熟地黄

熟地黄又叫大熟地,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经加工炮制而成。它在中药学中属于补血类中药。它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肾阴不足,盗汗,遗精,消渴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熟地黄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具有降低血糖及强心作用,还有抗肿瘤、抗衰老、镇静及利尿作用,以及调节激素代谢等作用。熟地黄的治疗用量一般为每日10~30克,养生保健用量一般为每日5~10克。

熟地黄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为: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5克,将上述4味中药水煎代茶饮,有“滋阴补肾,生津止渴”之功效。熟地黄也可以作为糖尿病性肾病的辅助性治疗。方法为:生地黄10克,熟地黄10克,生黄芪30克,水煎,代茶饮,具有益气滋阴之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熟地黄性质滋腻,有助湿气,妨碍消化的弊病。所以,具有气滞多痰,脘腹胀痛,食少便溏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应用。

9.黄精

黄精又叫制黄精、熟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及其同属植物囊丝黄精、热河黄精、滇南黄精和卷叶黄精的根茎。《神农本草经》记载黄精能“轻身延年”,《名医别录》记载:黄精能“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之功效。主治虚损寒热,肺痨咯血,病后体虚食少,风湿疼痛等病症。一般内服煎汤每次9~15克。

黄精是一味传统的补阴类抗衰老中草药,可以补脾益气,延缓衰老,又常与黄芪、天花粉、麦冬、生地黄等益气养阴类中药联合应用以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精含黏液质、淀粉及糖分、毛地黄糖甙、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等。黄精有抗脂肪肝、降低血糖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增加冠脉血流量,抗结核杆菌作用和抗衰老作用。黄精浸膏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食用黄精是大有裨益的。不仅有利于补脾益气,养阴降低血糖,而且可以延年益寿,强壮身体。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味甘,性平,作用缓慢,所以可以作为滋补强身之品,长久服用。又因为本品性质滋腻,易助湿邪,故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均不宜服。

10.山茱萸

山茱萸又叫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果肉它味甘、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效。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小便频数。

山茱萸是一味具有补肾、固精缩尿作用的抗衰老中草药。《名医别录》记载山茱萸可“强阴、益精,安五脏,通窍,明目,强力”。《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山茱萸善安五脏,补肾气,强阴益精,补阳道,坚阴茎,益元阳,固元精;久服明目,强力,轻身,延年。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山茱萸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强心,扩冠,利尿,降压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还证明,山茱萸具有降血糖作用,并且证明乌苏酸是山茱萸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山萸肉降血糖作用可能与促进残余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增加器官、组组利用葡萄糖有关。也有报道指出,山茱萸有胰岛素样作用。

有学者报道,用山茱萸30克,五味子、乌梅、苍术各20克,加水2 0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前温服,每日1剂,治疗糖尿病110例,显效25例(22.6%),有效69例(62.8%),无效16例(14.5%),总有效率为85.4%。以山茱萸研末吞服治疗糖尿病疗效亦佳。

值得注意的是,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慎服。

11.黄芪

黄芪又叫北芪,黄耆,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我国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是常用的补气类中药之一,也是有名的抗衰老中草药之一。中医认为,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主治脾肺气虚,中气下陷诸证。黄芪在延缓衰老中草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细胞生长旺盛,延长寿命、延缓老年人功能衰退,防止或者减轻疾病的进程,改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挥抗衰老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主要含有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胆碱类、多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黄芪具有抗衰老、降血糖、保肝、增强机体免疫、保护肾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等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黄芪对肾上腺素或葡萄糖所致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由生黄芪、金银花、黄连等药组成的金芪降糖片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用该药灌服(2.1g/kg),其降血糖作用较玉泉丸为强。黄芪的降血糖成分为黄芪多糖APS-G和香豆素。另外,生黄芪与山药相配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对于阴津不足,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配伍使用生黄芪可以增强降血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黄芪主要用于体质虚弱的人,体质较壮,特别是有外感发热的患者忌用。

12.灵芝

灵芝又叫灵芝草,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子实体,为有名的补气类中药之一,也是常用的抗衰老中草药之一。明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灵芝有“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的功效。现代中医学认为,灵芝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胃经。灵芝草甘平补益,既能滋养气血而安神定志,又能补肺益肾而止咳平喘,故具有养心安神、补气养血、益气健脾、止咳平喘之功效。自古以来,灵芝草作为滋补强壮之佳品,备受医家推崇和百姓喜爱,为举世公认的抗衰老中草药,广泛应用于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喘,抗衰强身等医疗实践中。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从灵芝中分离出150余种化合物,分为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蛋白氨基酸类、三萜类、油脂类、维生素类及微量元素等。其中灵芝多糖及有机锗被认为是灵芝的有效成分。灵芝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和疗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心肌收缩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血红蛋白携氧供氧能力、保肝解毒,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安神镇静,促进骨髓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并且能促进造血功能。被广泛应于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哮喘、神经衰弱、肝炎、肝硬化、糖尿病、体虚乏力等疾病。

科学实验证明,灵芝有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国外有学者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降糖活性多糖ganoderan A、B,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小鼠均有明显降糖活性。其中以多糖A最为显著。

有学者报道,用灵芝15克,山药30克,将二者切成薄片,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熬,用文火保持沸腾1个小时后,倒出头煎液,再加水煎熬,取出二煎液。然后将所得的煎液混合分为早、晚两次服完。此汤具有加速胰岛血液循环,提高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治疗糖尿病有良好效果。

13.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五味子味酸,性温,无毒。归心、肺、肾经。五味子上敛肺、补心,下补肾,涩大肠,内能生津,外能止汗。具有敛肺益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养心安神之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老年肺肾虚损之咳喘,老年自汗、盗汗及消渴、肾虚等,还有老年心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一般用量为3~9克。

五味子用于抗衰老具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称五味子有“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等功效。《本草备要》记载,五味子能“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宁嗽定喘,除烦渴”。现在普遍认为,五味子能消除疲劳,增强体力,改善智力,提高工作效率,是一味对延缓衰老有益,并且能治疗多种老年疾病的药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五味子含有浑发油、木脂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体耐受能力,促进细胞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改善肾功能,保肝降酶,解毒,镇咳、祛痰、平喘,强心,调节血压和提高学习记忆水平等多种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五味子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用五味子配伍麦冬、黄芪等,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14.何首乌

何首乌又叫地精、首乌、赤敛、小独根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有生、制之分。生何首乌能润肠通便,清热解毒。制何首乌可补益肝肾,养血祛风,强精益髓,乌须发,轻身延年。生何首乌味苦、涩,性平。制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归肝、肾、脾三经。

何首乌是传统的补肾抗衰老中药,通过对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而发挥抗衰老作用。《开宝本草》记载:何首乌可“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乏人有子”。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卵磷脂及蒽醌衍生物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还含有钙、铁、锌、锰、铜、锶、镍等微量元素。药理作用有:①泻下通便作用;②抗菌作用;③保肝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强心作用;⑤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①促进红细胞的新生及成熟作用;③可使血糖先升高后降低。

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精神分裂症、白发症、便秘等。有人用滋肾蓉精丸(黄精、制首乌、肉苁蓉、金樱子等)焙干研极细末为丸,每次服6克,每天服3次,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肾虚型糖尿病效果良好。

15.三七

三七又叫参三七、田三七、血参、田漆等。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块根。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心、肺、大肠经。有益气补血、通脉行瘀、消肿定痛、安神强身、健脑益智、调补五脏之功效。尤其是有止血而不留瘀之特点,是治疗各种内外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良药。同时,三七又是一味抗衰老中药,对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的器官、组织功能衰退有肯定的减缓作用。一般抗衰老用量为三七粉2~3克,冲服。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三七的化学成分与人参相似,主要含有皂甙类及黄酮类,包括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类皂甙,还有槲皮素、β-谷固醇、β-谷甾醇、多糖类、多种氨基酸及铁、锶、铷等。三七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对心脑缺血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改善心脑组织的缺血症状,减少组织的损伤面积,抗心律失常作用,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代谢、降血压、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抗休克、抗肝损伤和抗炎作用;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止血活血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缩短出、凝血时间。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重症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

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提取物(主要含人参皂甙)对小鼠葡萄糖性高血糖与四氧嘧啶高血糖,均有治疗作用。三七皂甙C对糖原的合1成或分解,糖的氧化利用均显示出双向调节作用。三七皂甙能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效应随连续给药而增加,并且呈量效关系趋势,与胰岛素的降糖效应无协同或拮抗作用。

16.大黄

大黄又叫川军、将军、黄良、火参等。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茎。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脾、肝、心包络五经。有攻积导滞,清热解毒,泻火涤血,活血化瘀,荡涤肠胃,安和五脏,延年益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黄有补益功效,有抗氧化作用,常服大黄、可延年益寿。被列为抗衰老中药。

大黄的化学成分有:①蒽类衍生物;②芪衍生物;③萘衍生物;④鞣质;⑤单糖、多糖、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⑤钙、锶、钾、钛、铁、锰、铬、锌、铜、镍等金属元素。大黄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延长寿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降脂减肥、止血活血、泻下、利尿、降温、镇痛、解痉、健胃、利胆、保肝、强心、降压、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肝炎、胆囊炎、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胆结石等30多种疾病。

最近研究表明,大黄属于胰岛素受体增敏剂。大黄是在受体水平上治疗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理想药物。大黄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使胰腺血液供应增加,对内毒素血症具有抑制作用。大黄可以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力,从而改善糖代谢治疗糖尿病。另外,大黄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的生长,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细胞代谢,增加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所以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有防治作用。

17.白术

白术又叫于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除湿、强身之功效。白术是我国传统的抗衰老强身健体中药之一,一般抗衰老强身用量,每日2~6克,治疗老年虚损性疾病,每日5~15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白术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维生素A、果糖、甘露糖以及丰富的铜、锌、锰等微量元素。白术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强壮抗衰老作用、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降血糖作用、保护肝脏作用、利尿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菌作用、抗溃疡作用、升高白细胞作用、扩张血管作用和抗血凝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白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白细胞减少症、便秘、腰腿痛、眩晕、癌症、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流涎、糖尿病等。有人用旱莲草30克,生白术30克,葛根30克,麦冬16克,丹参15~30克,党参15~30克,制成胶囊口服,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最新研究表明,白术属于健脾燥湿降血糖中药。动物实验证明:给家兔皮下注射白术浸膏,在2~5小时内获显著降血糖作用,比给药前降低40%,给大鼠灌胃白术浸膏和煎剂也证明有降血糖作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便秘和泄泻交替出现,用生白术90克水煎服可以调整胃肠功能,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水平,而且可以治疗便秘和泄泻。

18.刺五加

刺五加又叫豺漆、五花、白刺、五加花等。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皮及根茎的皮。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剥皮、晒干。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肾、心、脾经。刺五加既能补肾健脾以散寒助运,又能交通心肾以安神定志。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益智、调补五脏、延缓衰老之功效。刺五加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补益上品,《名医别录》又记载“五加……久服轻身耐老”。传说古代高僧王叔才等人饮服五加泡制的酒,而得寿300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刺五加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刺五加甙,还有多种糖、槲皮素、β-谷甾醇、硬脂酸及铬、锶、镁、锰、铜等19种微量元素。

刺五加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有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可有降压和扩张末梢血管的作用,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供血量,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调整血压,使高血压或低血压均恢复正常。中医临床观察,发现它有益气、活血、安神三方面的功效,对缓解心悸、胸闷、气短等有良好效果。刺五加对免疫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既是免疫促进剂,又是免疫调节剂,对人体免疫器官和组织起促进和保护作用。刺五加对内分泌系统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有促性腺作用。刺五加对血糖有调节作用,既能使食物性及肾上腺性的高血糖症的血糖降低到正常,也可使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的血糖升高。刺五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也有调节作用,既可以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提高脑力劳动的效能,又有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对改善睡眠,增进食欲均有作用。刺五加还有止咳祛痰作用和扶正固本作用。

临床上,刺五加用于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忧郁症、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症、脑血管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人用五加参降糖片(刺五加、泽泻、葛根各等量,1.11克/片)。每次服5~7片,每日3次,饭前1小时服,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4例糖尿病患者,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5%。

19.太子参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既能补气,又能益阴,故有补气养阴,健脾益气,润肺生津之功效。主要化学成分有:氨基酸、多糖、皂甙、黄酮、甾醇、三萜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用太子参配合黄芪、黄精、生地黄、天花粉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20.蛤蚧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味咸,性平。归肺、肾经。有益肾补肺,定喘止咳的功效。主治喘咳、消渴、阳痿遗精、肺痨、咳嗽、咯血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蛤蚧主要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LPO)含量,具有显著地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解痉平喘、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蛤蚧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人用蛤蚧与熟地黄、黄芪、五味子等配伍使用,治疗肾虚型糖尿病,症见小便无度,有显著疗效。

21.肉苁蓉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功能,为天然抗衰老药物。凡肾亏阳痿,精血不足,虚性便秘者均可应用。一般治疗量为9~15克。肉苁蓉性温而柔润,善补肾助阳,适用于暖腰膝、健筋骨,滋肾肝精血,润胃肠燥结,为老年人补阳佳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肉苁蓉有降血压作用,有降血糖作用,有抗衰老作用,有增强免疫作用。与山萸肉、五味子配伍可用来治疗糖尿病,对改善口渴多饮,善饥多食症状有良效。

22.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微寒,无毒。归肺、胃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轻身延年之功效。玉竹是中国古代道家养生家常用补品之一。《神农本草经》将玉竹列为滋补上品,认为“久服去面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玉竹味甘多脂,长于养阴,补而不腻。但有痰湿气滞,脾虚内寒者不宜服食。常用剂量为10~20克,水煎服。

玉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黏液质、维生素A和烟酸,还有微量元素钙、锰、钾、磷、硅、镁、铁、锌、铜、钠等。

钠等。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玉竹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作用和强心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压、延缓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缓解作用。其水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等。

3.麦冬

麦冬又叫麦门冬、寸冬、大麦冬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的干燥块根。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延年益寿之功效。常用剂量为10~15克,最多可达30克。麦冬甘寒助湿,故脾虚便溏或有湿邪者忌用。

麦冬自古以来就是补阴抗衰老之佳品。《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名医别录》记载“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麦冬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类化合物、黏液质、β-谷甾醇、蔗糖、果糖、葡萄糖、门冬氨酸等氨基酸、维生素A、铜、锌、铁、钾等。其中甾体皂甙是麦冬发挥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药理学研究证实,麦冬有降血糖作用,并可促进胰岛细胞恢复功能,有增加肝糖原的趋势。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改善心肌氧代谢、抗休克作用。还有抗菌、抗癌作用和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麦冬被认为是可以逆转胰岛细胞病理损害的有效药物。临床上用麦冬配合其他中药治疗糖尿病有良好效果。据报道,用麦冬、花粉、鸡内金各10克,山药、黄芪、党参、知母各15克,葛根、五味子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92%。另有报道,用麦冬、天花粉、熟地黄各10克,生石膏、生山药各30克,石斛、萆、芡实、覆盆子、茺蔚子、桑螵蛸各15克,益智仁10克,五倍子6克,水煎服,治疗糖尿病亦有较好疗效。

24.怀牛膝

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主要产于河南省武陟县、辉县、温县、博爱、泌阳等地。其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滋补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强健筋骨之功效。中医常用怀牛膝配伍其他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腰膝酸痛等病症。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怀牛膝具有蛋白同化、活血、降血糖、利尿、镇痛、消炎、抗菌、抗衰老、抗生育,以及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抗胃溃疡和细胞毒性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齐墩果酸、蜕皮甾酮、谷氨酸、尿囊素等。其中,蜕皮甾酮是怀牛膝降低血糖的有效成分。

25.石斛

石斛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在中药学中,石斛属于补阴类中药,具有抗衰老作用。它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生津,养胃清热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谓其“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本草纲目拾遗》称石斛为“滋阴补益珍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石斛具有补阴强身、健壮筋骨;养阴生津、健脾和胃;延缓衰老、润肤养颜;降低血糖、养阴润燥;降脂降黏、清退虚热;滋养肝阴、利胆溶石;增强免疫、抑制肿瘤、退翳明目作用。石斛的基本功能为养阴、清热、润燥。动物实验证明,石斛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胰岛功能的损伤,使胰岛β细胞释放和合成胰岛素增加,从而降低血糖。其降血糖的胰内机制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外机制可能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促进肝糖原合成。

据报道,用川石斛、制首乌、制黄精各15克,生黄芪、怀山药各30克,枸杞子、生地黄、金樱子、紫丹参、桃仁各10克,将上述诸药去杂质,洗净,加凉水浸泡2小时,用武火煎沸后,再改用文火煎,取两次煎汁混匀即可服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具有益气养阴、和血通脉之功效。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瘀血阻脉之糖尿病患者。

26.芦荟

芦荟属于泻下类中药。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库拉索芦荟及好望角芦荟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物。它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有泻下,清肝,杀虫之功效。主治热结便秘、小儿疳积等病症。芦荟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目前,芦荟已成为集药用、保健、观赏、美容美发于一体的神奇植物。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芦荟含有7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①蒽醌类化合物,如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甙、芦荟苦素等,具有发挥杀菌、抑菌、消除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②糖类,如葡萄糖、甘露糖、甘露聚糖等。芦荟多糖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发挥防癌作用。③氨基酸,如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在芦荟的新鲜叶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人称芦荟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绿色保健食品。④脂类及有机酸,如烷烃、脂肪酸、酯类及甾醇类物质。⑤矿物质,如硅、铝、铁、钙、镁、锰、钴、钛、铜、铬、磷、钠、锌、钒、镍、银等。

芦荟的药理作用有:①杀菌作用;②抗炎作用;③健胃泄下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解毒作用;⑤增强免疫与抗肿瘤作用;①美容护肤美发作用;③降血糖作用;③强心降压、降低血胆固醇和软化动脉血管作用;⑩促进伤口愈合和再生作用;〇1镇静、镇痛作用;〇12防晒、防腐、防虫、防臭作用。

芦荟内服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失眠、肠胃不适、支气管哮喘、乳腺炎、烧伤、烫伤等。

服用芦荟能防治糖尿病。其治疗方法为:①服用芦荟煎汁,每日服3次,每次服1小杯;②服用芦荟粉,每次服1克,每天3次;③生吃芦荟,取新鲜芦荟叶片,长约2~4厘米,洗净,去刺,分3次嚼食。

27.茶叶

茶叶为山茶科植物的芽叶。它属于清热类中药,也是一种大众化饮品。它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肝、胃经。有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之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茶叶能“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痰,肃肺胃,明目解渴”。《日用本草》称茶叶能“除烦止渴,解腻醒神”。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茶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茶叶多糖是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实验表明,茶叶含复合多糖,具有明显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据报道,茶叶愈粗老,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愈好,有效率可达70%.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机化合物达450余种,无机矿物质达20余种。其中以茶多酚(儿茶素、茶鞣质)、咖啡碱(茶素)、茶碱、类脂、黄酮甙、芳香性有机物及微量元素氟、铜、碘与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含量最为丰富。2

茶叶属碱性,具有显著的提神醒脑、利尿消疲、助消化、解油腻的功效。茶叶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衰老、活血化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肥利尿、抗辐射损伤、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及醒脑提神等方面均对人体有良好作用。对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酒精中毒等有良好的食疗功效。

饮茶有利于防治糖尿病。但要注意泡茶宜用冷开水,不宜用热开水。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较理想的降糖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这些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如果用热开水泡茶,则降血糖物质的有效成分及多种维生素会遭到破坏,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用茶叶降血糖,切忌用沸水泡茶。还有人将丝瓜250克切成2厘米厚的片状,加入盐水煮,再掺进适量茶叶,每日次饮服,治疗糖尿病有良效。

有学者报道,饮茶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他们对10名糖尿病进行试验,发现饮茶对这10名糖尿病患者均有显著疗效,并且发现饮茶具备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另有学者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是体内缺乏多酚类物质、维生素B、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等成分,使糖代谢发生障碍、1使体内血糖量增加,代谢作用减弱。经过临床观察证实,经常饮茶可以及时补充人体内维生素B、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和多酚类的含1量,能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轻度或中度慢性糖尿病的患者,能使尿糖、血糖降低。对严重糖尿病患者经常饮茶能降低血糖,并且使各种主要症状减轻。

最后,值得注意的,饮茶对糖尿病康复有益,但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睡前不宜饮浓茶;②隔夜茶不要喝;③不宜空腹饮茶;④不宜用茶送药或服药时饮茶;⑤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甲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烧、便秘患者不宜饮茶,以免使病情加重或者影响身体健康。

28.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杜仲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具有抗衰老作用,是一个补肝肾,强筋骨的良药。我国最早的中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有“主腰背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不老”之功效。中医常用杜仲配伍山萸肉、菟丝子、破故纸等来治疗肝肾虚寒,阳痿、尿频等病证,以求温补肝肾之效。也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软弱无力,及妇女胎动不安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杜仲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类甾类、三萜类、有机酸、黄酮、杜仲胶、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维生及微量元素等。

杜仲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及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应激及利尿作用;杜仲还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既可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也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杜仲还有抑制机体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皮肤、骨骼和肌肉中蛋白质胶原的合成和分解,防止功能的衰退和抗疲劳等作用。

杜仲的治疗用量为每日10~15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杜仲常与生黄芪、人参、牛膝、山药、山萸肉、肉桂等同用,以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症见纳呆食少、脘腹胀满、下肢浮肿、小便不畅量少,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细。具有健脾补肾之功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杜仲属温补药物,有阴虚火旺者忌用,对杜仲过敏者禁用,并且要将杜仲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29.蚂蚁

蚂蚁为蚁科动物拟黑多刺蚁的干燥虫体。又叫玄驹、蚍蜉。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蚂蚁中含有2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均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另外,蚂蚁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Zn)、锶(Se)、铁(Fe)、锰(Mn)、铜(Cu)、钴(Co)等。

蚂蚁是一种补肾、强身、抗衰老的天然良药。首先蚂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激活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活性,抑制胰岛素抵抗的产生,从而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另外,蚂蚁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抑制对人体有害的抗体产生,提高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增强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衰老和降血糖作用。

民间有人用大黑蚂蚁去头500克,焙干,研为细末,装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服用,具有补肾健脾之功效,用于治疗中老年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男性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三、只具有一般降血糖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下列中草药具有降血糖作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现总结如下:

1.黄连

黄连属于清热燥湿类中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小檗碱(即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黄柏酮、黄柏内酯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降血糖、降压、利胆、健胃、抗炎、抗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有人用黄连素0.4克,每日3次,口服,治疗 Ⅱ型糖尿病30例,1~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后血糖下降时间为:1周4例,2周7例,3周14例,25例“三多一少”症状消失,体力增加,8例合并高血压者基本恢复正常。但值得注意的是,黄连大苦大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2.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多年生植物落叶荞木关黄柏、川黄柏的树皮和根皮。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属于清热燥湿类中药。主要化学成分有:小檗碱、黄柏碱以及黄柏酮、黄柏内酯、β-谷甾醇、多糖等。科学实验证明,小檗碱有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的作用。故黄柏可用来治疗糖尿病,一般用水煎剂,每次3克~12克。临床观察表明,小檗碱对 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降血糖效果,临床症状可基本消失,血清胰岛素水平上升。

3.天花粉

天花粉属于清热泻火类中药。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瓜蒌的干燥块根。天花粉味甘、微苦、微酸,性微寒。归肺、胃经。既能清泻肺、胃之热,又能生津止渴,滋养肺、胃之阴。中医常用天花粉配伍其他中药,以治疗消渴(糖尿病)。常用天花粉配伍麦门冬、生地黄等以治疗肺、胃阴虚之消渴;用天花粉配黄连、生地黄、藕汁等泻火养阴,以治疗肺、胃火盛,阴亏津伤之消渴;天花粉常配伍生黄芪、葛根、知母等益气养阴药,以治疗肺、胃火盛,阴亏津伤之消渴;天花粉常配伍生黄芪、葛根、知母等益气养阴药,以治疗气阴两虚之消渴。入汤剂,一般用量为10克~15克。

4.鸡内金

鸡内金属于消食类中药。为雉科动物家禽类家鸡的沙囊内壁。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及膀胱经。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之功效。

鸡内金含胃激素、胃蛋白酶、淀粉酶、角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尼克酸、维生素B、维生素B等成分。鸡内金能增加胃液的分泌12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胃排空速率。据报道,鸡内金可以降低血糖,其机制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或是增强肌肉糖酵解,此种说法尚有待进一步确定。

5.玉米须

玉米须又叫棒子毛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玉米)的花柱及柱头(苞玉须)。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肝、胆及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利胆退黄等功效。

玉米须化学成分主要有: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甙、皂甙、生物碱、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泛酸、维生素C、维生素K等。药理作用主要有:利尿、降低血糖、利胆、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降压作用等。民间有人用玉米须治疗糖尿病,方法为玉米须60克,泡茶饮,每15天为1个疗程。

6.地骨皮

地骨皮属于清虚热药。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的干燥根皮,切段入药。地骨皮味甘、淡,性寒。归肝、肾、肺经。有清泄肺热,凉血退蒸之功效。地骨皮甘寒生津,与天花粉、生地黄、五味子等伍用,能治疗糖尿病。水煎服,1次用量为6克~15克。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骨皮主要含甜菜碱、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降压活性成分地骨皮甲素及多种酚类物质。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微生物、降血压、降血脂、免疫调节作用等。

有人报道,取地骨皮50克(1天用量),加水煎,得药液500毫升,代茶频饮。用此法治疗16例2型糖尿病患者,1周后,多饮、多食,疲乏症状得到控制,血糖恢复正常,尿糖转阴。有8例随访1年无复发。

7.知母

知母为清热泻火药。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知母具有与石膏相似的清热泻火作用,但不同之处是,知母于苦寒清热之中,又有甘寒养阴之性。以清热润肺为特长,不仅能上清肺火,中凉胃热,下泻肾火,而且能滋养肺、胃、肾三脏之阴,故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退蒸除热之功效。

由于知母能滋阴降火,生津止渴,故为治疗糖尿病之要药。知母水煎服,常用剂量为6克~12克,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知母配合其他中药可治疗糖尿病多种证型。例如:①知母配伍生地黄、山药等治疗肾虚下消型消渴。②知母配合生黄芪、山药、天花粉等可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③知母配合山药、葛根、生黄芪、天花粉等可治疗肺、胃燥热型消渴。④知母配伍生石膏、黄连、麦冬等可治疗胃热中消型消渴。

8.桑白皮

桑白皮属于止咳平喘类中药。为落叶乔木桑树的根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脾经。桑白皮甘寒降泄,入肺经,既能清肺热,泻肺火而平喘,又能肃降肺气,通利水道而利小便。故有清热泻肺,利水消肿之功效。近年来,国外有学者从桑树根皮中分离得到一种蛋白多糖,有降血糖活性,并且一次给药能维持降血糖活性24小时。据报道,用桑白皮12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治疗糖尿病效佳。

9.苍术

苍术属于芳香化湿类中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明目之功效。常用来治疗糖尿病、夜盲症等病症。苍术主要含挥发油、苍术酮、苍术醇、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及菊糖等物质。药理研究显示,苍术有降血糖、抗溃疡、保肝、利尿等作用。用法为:水煎服,每次用量为5~10克。

10.桑枝

桑枝为桑树的新鲜或干燥嫩枝。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长于祛风通络而利关节,故有祛风活络之效。主治风湿痹痛。桑枝煎药内服,一般用量为每次15~30克。

近年来,从天然植物桑枝中提取α-糖苷酶抑制剂,制成桑枝颗粒,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能有效预防并改善并发症,不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可以保护胰腺功能,对肝脏、肾脏功能没有影响。

11.生石膏

生石膏属于清热止渴类中药。生石膏味甘辛,性寒。归肺胃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治疗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疼等。生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功,为肺热、胃火亢盛所致消渴之首选药物。

以生石膏为君药的人参白虎汤,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主要来自知母及人参,但仅以知母及人参合用则出现相互拮抗,加入生石膏则可协同二药而共同发挥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12.桔梗

桔梗属于温化寒痰药。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归肺、胃经。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

桔梗含桔梗酸、桔梗皂甙、桔梗多糖、生物碱等化学成分,有降血糖、祛痰、镇咳、降血压、抗炎、抑菌、降血脂等作用。桔梗皂甙属三萜皂甙,可能是桔梗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

动物实验证明,家兔灌服桔梗的水浸液或乙醇提取物200 mg/kg,均可使血糖下降,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家兔糖尿病,降血糖作用更加显著。

13.牛蒡子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子的成熟果实,为辛凉解表类中药。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清利咽喉,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蒡子含牛蒡甙、牛蒡子酚,脂肪油、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等。牛蒡子提取物能显著而又持久地降低血糖。1

14.鬼箭羽

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具木栓质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物。味苦,性寒,归肝经。有破血、通经、止痛、杀虫之功效。鬼箭羽制剂所含的有效成分草乙酸钠能使胰岛α-细胞萎缩,β-细胞再生,加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15.葫芦巴

葫芦巴为豆科植物葫芦巴的成熟种子。味苦,性温。归肝、肾经。有温肾助阳、散寒逐湿的作用。主治阳痿、遗精、滑泄、不孕、崩漏等症。但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禁服,水煎服,一般治疗剂量为每次3~10克。

葫芦巴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物质、黏液质、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等。有报道每日服克葫芦巴,共服天,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尿糖。

16.桑叶

桑叶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桑树的干燥叶片。桑叶属于辛凉解表药,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之功效。

桑叶含蜕皮甾酮、牛膝甾酮、芸香甙、桑甙、异槲皮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酸类,还有铜、锌、植物激素等。

实验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11%的粗蛋白质,其中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低其分解速度,可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因素,提示桑叶具有胰岛素增效作用。另外,桑叶中所含有的蜕皮甾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提示有胰岛素的部分功能。另外,桑叶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钙、钾、铁等,均有助于降低血糖。民间有人用桑叶15克泡茶饮,每日1剂,30天后有显著降血糖效果。

17.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属于清热凉血类中药。它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有滋阴降火,清热凉血,解毒散结之功能。玄参凉润滋肾,功似知母、黄柏。久服可补虚明目,强阴益精。

玄参含玄参素、生物碱、植物甾醇、天门冬素。动物实验证明,玄参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发挥降血糖作用的化学成分是玄参素、生物碱、甾醇。

18.紫草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紫草的根。味苦性寒,归心包、肝经,有解毒透疹、凉血活血之功效。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降血糖作用,抗癌,抗生育作用。紫草降低血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紫草多糖。

临床上常用紫草配合其他中药来治疗糖尿病,急、慢性肝炎等。据报道,用紫草6克,旱莲草12克,葛根18克,麦冬16克,生白术、丹参、党参各15克,桑葚、生地黄各10克,每日1剂,连服15天,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有效率达87%。

19.车前子

车前子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效。

车前子主要含车前子马苷、地黄苷、海藻苷、麦角甾苷、芹菜素、维生素B、多糖苷等。实验证明,从车前草的种子中分离出来的车前1粘质A,具有明显的降糖活性。

20.冬葵子

冬葵子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

冬葵子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油、花青素、多糖类、黏液质、氨基酸等。实验证明,从冬葵种子中分离到的肽聚糖MVS-I和肽聚糖MVS-V,具有显著的降糖活性。但需注意,冬葵子甘寒滑利,孕妇慎用。

21.石榴皮

石榴皮属于收涩类中药。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涩,性温。归胃、大肠经。

石榴皮中含乌索酸,可能为降血糖的有效成分。还有研究表明,石榴皮的降血糖机制很可能类似盐酸苯乙胍,即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而不是直接改善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石榴皮含生榴皮碱,有毒性,故不宜大量及长期使用。

22.白僵蚕

白僵蚕、又叫僵蚕、天虫、僵虫、炒僵蚕等。属于平肝熄风类中药。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白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化痰利咽之功效。

白僵蚕含有促蜕皮甾酮、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蛋白质、脂肪、棕榈酸、少量硬脂酸等,还含有铁、镁、锌、钾、钠、钙等无机元素。药理研究证实,白僵蚕有降血糖作用,有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发作等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用白僵蚕粉5克,每日3次,饭前白天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5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配合饮食疗法,停服其他降血糖药,结果显效2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8.1%

23.五倍子

五倍子属于敛肺涩肠药。为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片上的虫瘿。味酸,涩,性寒。归肺、肾、大肠经。有敛肺止汗,涩肠固精,解毒止血之功效。

五倍子主要含有五倍子鞣酸、树脂、淀粉、蜡质等。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作用,杀精子作用,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及明显的收敛、止泻、抑菌作用。

五倍子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据报道,用五倍子500克,龙骨62克,茯苓124克,研细末,制成水丸,每次服3~6克,日服3次,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糖尿病患者31例,有效率达87%。

24.仙鹤草

仙鹤草属于收敛止血类中药。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脾、肝经。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之功效。

仙鹤草的化学成分有: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有机酸、皂甙、甾醇等。药理作用主要有:降血糖、止血、抗炎、抗菌及抗寄生虫作用。

25.荔枝核

荔枝核属于理气类中药。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荔枝树的干燥成熟种子。它味甘、涩,性温。归肝、肾、胃经。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效。常配合香附治疗肝气郁滞之症。常用剂量为每次10~15克,水煎服。

现代研究证实,荔枝核含有皂甙、鞣质和α-甲基环丙甘氨酸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降血糖作用和降低肝糖原作用。

临床观察证明,用荔枝核加工制成片剂,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满意疗效。

26.水芹

以伞形科水芹属植物水芹为药用正品。具有清热解毒,清肝利胆功能。水芹既有降血糖作用,又有保护胰腺作用。用水芹黄酮20毫克/千克体重和四氧嘧啶400毫克/千克体重均使糖尿病实验动物血糖明显降低,并促进正常动物及高血糖动物胰岛素释放,还能明显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实验结果表明,水芹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其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有关。

27.泽泻

泽泻属于利水渗湿类中药。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它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淡渗利水,清热除湿之功效。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水湿停聚等病症。内服,入煎剂,常用剂量为每次6~10克。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泽泻有利尿、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其所含三萜类成分泽泻醇A、B,可能与降血糖有关。据报道,用泽泻、葛根、刺五加各等份制成片(每片含0.3克,相当于生药品1.1克),每次6~7片,每日3次,30日为1个疗程,治疗糖尿病获满意疗效。

28.柿叶

柿叶入药,始见于明代《滇南本草》,以后诸家本草及医药书中也有记载。柿叶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鞣质、酚类、香豆素、三萜类、多糖、有机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生物态碘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柿叶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软化血管、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最近有研究证明,柿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已糖激酶活性有关。另外,柿叶水提物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以解除自由基对肝脏和胰岛β-细胞的损伤,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和胰岛β-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可能是其降血糖作用的另一机制。第四章 治疗糖尿病的中医经典名方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与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糖尿病的病因、鉴别诊断、药食禁忌的记载。《素问》称之为消,并有“消渴”、“消中”、“肺消”、“鬲消”等病名,明确记载,此病多发生在上层社会,病因是“饮食结构的比例失调”。例如在《素问·腹中论》中记载:“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素问·奇病记》中记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以后又经过东汉名医张仲景、隋唐各医巢元方、唐代名医孙思邈、金元名医刘完素、朱丹溪、清代名医叶天士,近代名医张锡纯、现代名医施今墨等历代医家对糖尿病的不断研究、再实践、认识、再实践。中医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以下几首防治糖尿病(中医名叫消渴病)的经典名方,现介绍如下。一、大补阴丸【来源】元代朱震享的《丹溪心法》【组成】黄柏、知母、熟地黄、猪脊髓、龟甲等药物。【功效】滋阴降火。【适应证】适应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亢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或咳嗽咯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热痛等病症。【现代应用】近代该方用于治疗阴虚火旺、阴虚阳亢所致的肺结核咯血、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有研究证明,组方中各个单味中药具有抗炎抑菌,增强免疫功能或者降低血糖的作用。据文献报道,组成大补阴丸的单味药黄柏、熟地黄、知母均有降低正常家兔血糖作用。刘雪莉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补阴丸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均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对阴虚小鼠的血糖降低有保护作用,对正常及阴虚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证明大补阴丸有降血糖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临床疗效】大补阴丸是历代中医治疗阴虚证的要方,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系肺、胃、肾三脏燥热阴虚,水谷输布失常所致。临床上用大补阴丸治疗糖尿病获得满意疗效。二、六味地黄丸【来源】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熟地黄八两,薯蓣,山茱萸各四两,茯苓、泽泻、牡丹皮各三两。【用法】上六味,未之,炼蜜为丸,梧子大,白汤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功效】补肾固精,滋补肝肾,调节血糖平衡。【适用证】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肺痿消渴,小儿-长迟滞,囟门不合等。【现代应用】现代用于治疗糖尿病,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须发早白等病症。【方解】方中山药味甘性平质滑,上润肺金,下滋肾水,中补脾土,与消渴病机正相吻合;熟地黄甘而微温,直入下焦,滋补元阴;山茱萸酸温涩精,滋肾养肝,二者于燥热灼伤津血者,正合机宜。牡丹皮气味清芬,轻清少阳,凉营泄热,泽泻味甘性寒,疏泻火腑,导热下行,茯苓甘淡平和,和中宁神,化气行水,三药相合,于消证之燥热烁津者,为釜底抽薪之良策。六味中药相反相成,臻复水脏藏精泄浊之用耳。

现代中医专家普遍认为,六味地黄丸以滋阴泻火而组方。“三补”与“三泻”相反而又相成,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又以补肾阴为主,共同组成一首补肾阴的圣方。长久服用而无副作用。方中以滋阴补血的地黄作为主药,又以敛阴养肝的山茱萸肉加强熟地黄的补性,更以益气补脾的怀山药为助,而构成“三补”;由于肝肾不足常有虚火上炎,故又以泽泻泻肾火,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而组成“三泻”,这样本方虽然只有六味中药组成,但配伍精当,补虚与祛邪结合起来,补中有泻,泻中有补,以泻助补,寓补于泻,循序渐进地补肾,日积月累地强身。肾得补,精得充,肾气足,衰老退,人健康。故可祛病强身,抗衰老。【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现代中医对六味地黄丸(汤)的中药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从单味中药到全方药理都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一)六味地黄丸中各个单味中药的药理作用

1.熟地黄。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茎经加工炮制而成。熟地黄有下列广泛地药理作用:①抗衰老;②降血压;③抗癌;④影响内分泌;⑤调节蛋白质的代谢;⑤抑制胃肠推进运动;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山茱萸。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实。以产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西峡县山区质量最优。山茱萸有下列药理作用:①降低血糖;②调节免疫;③抗肝损伤;④抗癌作用;⑤增强心肌收缩性,扩张外周血管,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使血压升高;⑤抗失血性休克;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③抗氧化,抗疲劳。

3.山药。山药又叫薯蓣,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山药以产于河南武陟、孟县,温县、沁阳等地质量最佳,又叫“怀山药”,为河南“四大怀药”之一。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精益肺,补肾固精功能,是一味平补肺、脾、肾的良药,药食两用。具有下列药理作用:①抗衰老;②降低血糖;③调节免疫;④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减轻脏器受缺氧环境的损害。

4.泽泻。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以产于福建的泽泻(又叫建泽泻)质量最佳。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能。泽泻的药理作用主要有:①利尿;②降低血压;③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④抗脂肪肝,减少肝脏脂肪含量;⑤减肥;⑤有轻度降低血糖作用;①调节免疫,并且有抗炎作用。

5.茯苓。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主治尿少水肿,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惊悸失眠等。茯苓的药理作用主要有:①利尿;②抗肿瘤;③镇静作用;④增强免疫功能;⑤抑制自由基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⑤抗菌作用。

6.丹皮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入药用的丹皮的主要产地在安徽铜陵凤凰山,又称“凤丹皮”,为地道药材。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能。丹皮的主要药理作用有:①抗炎、抑菌;②调节免疫功能;③增加冠脉血流量;④抗癌;⑤防治肝损伤。(二)六味地黄丸主方的药理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有下列十一大药理作用,现阐述如下:(1)延缓衰老。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抗DNA损伤。(2)改善肾功能,强壮作用。能促进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并且可以改善健康老人的肾脏浓缩功能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3)影响糖代谢,降低血糖,调节血糖平衡。动物实验证明,六味地黄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证明六味地黄丸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不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发挥降血糖作用,而是通过影响糖代谢的某个环节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另有动物实验证明,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分别给正常及糖尿病的小鼠灌服,结果均使其血糖降低,并能减少小鼠的日饮水量。(4)保肝作用。实验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对不同机制造成的实验性肝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能够作用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减轻肝脏的损伤。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损伤时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的含量。(5)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腹水型宫颈癌癌细胞的抑制率为65.9%,能使肿瘤细胞体积明显缩小。六味地黄丸抗肿瘤作用还在于它能够提高荷瘤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数。科学家们总结六味地黄丸的抗肿瘤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调节免疫,增强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功能,加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有效抑制能力;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化学致癌物质所致的突变和癌变,降低肿瘤的发生率;③影响肿瘤细胞内某些物质代谢,增强某些抑瘤基因的表达而直接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④预防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延长存活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6)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对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均有降脂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该方中除山药外,其余五味中药均含有降脂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有关。

六味地黄丸调节血脂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另外,六味地黄丸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是其能够防治高血压作用的基础之一。(7)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治冠心病。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六味地黄煎剂能够缩小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区域面积。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4周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比用药前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对冠心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8)降低血压。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给药15分钟后,实验大鼠的血压明显降低,35分钟降低至最低点,大剂量给药降压作用更长,75分钟时血压降至给药前的65%,有降压的同时并未影响心率、心电图及心肌收缩力。所以,六味地黄丸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实现的。(9)抗心律失常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能显著对抗心律失常,使室颤发生率降低50%,持续时间缩短73%,另有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以及对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10)提高生殖能力作用。六味地黄丸是一个补肾的经典名方。而中医学认为,肾与人的生殖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人的生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另外,六味地黄丸还能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作用,这也许是六味地黄丸增强性功能的机制之一。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生殖功能减退的机制是其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各个层次的综合效应。这也为其治疗男性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11)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不仅能够增强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还能够提高疾病状态下的免疫功能。另有学者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抗肿瘤的作用可能与其诱生干扰素或者协同增强诱生作用有关。

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提高肝肾阴虚证患者红细胞C 3b受体的免疫黏附活性,有效地促进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并且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发生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肾阴不足。所以,六味地黄丸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一般都能达到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低于6.6 mmol/L。尿糖转阴。三、人参白虎汤【来源】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组成】生石膏48克,知母8克,甘草6克,粳米30克,人参6克。【制作】将上述5味,加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待用。【用法】一日三次,趁温服用。【功效】益气滋阴,清泄肺胃燥热,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适应证】主治糖尿病,中医辨证属于胃热炽盛型,症见渴欲饮水,消谷善饥。【方解】石膏辛寒,清阳明气,分无形之热;知母苦寒,滋阴润燥,清热泻火。二者配伍,相得益彰,清阳明胃经实热。人参甘平,益气生津;甘草、粳米保胃生津,本方共奏益气养阴,清泻胃热之功效,具有显著止渴降糖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药理研究表明,石膏与知母均有降血糖作用,两药相伍,有协同作用,使降血糖效能更强。国外有学者用人参白虎汤的水浸提取液,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口服法,给予甲氧嘧啶糖尿病鼠,均可见其血糖降低。经口服给药组12小时后血糖完全降至正常水平。方中人参与知母,单用有降血糖作用,但二者同用,效果不佳,可见人参与知母有拮抗作用。而加入生石膏则可以协调知母和人参发挥最佳的降血糖作用。因此,生石膏与人参、知母同用则降血糖作用更加显著。所以,人参白虎汤的降血糖作用在于三味单味降血糖中药之间的协同作用。另外,方中的甘草含有甘草素,是最强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人参白虎汤寒凉不伤胃,清热又生津。方中知母虽然苦寒,但质滋润,并且能够清热生津,生石膏清泄肺胃燥热,除烦止渴;虽大寒但味甘辛,而无苦燥伤阴之虞。两药相配伍,实为清泄肺胃燥热之佳品,人参白虎汤不愧为滋阴清热法的代表方剂,是防治中焦消渴病的千古名方。四、参苓白术散【来源】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16克(去芦),白茯苓16克,生白术16克,甘草16克(炙),生山药16克,白扁豆12克(姜汁浸去皮微炒),莲子肉8克(去皮),薏苡仁8克(麸炒),陈皮8克,桔梗8克(炒黄),砂仁8克。【用法】将上述诸药,研为细末,每次服二钱,枣汤调下。【功效】益气健脾,调节血糖平衡。【适应证】主治消渴病证属脾气不足,倦怠乏力,少气自汗,纳少便溏者。【方解】参、术、苓、草,乃四君子汤,甘味补中,复脾土转输之用;山药、扁豆、莲子肉,淡养胃气,微甘而补脾阴;薏苡仁甘淡,健脾化湿,砂仁辛香,沁脾开胃,桔梗载药上行。合而成方,以为甘味补中,益气健脾之用。【加减】(1)糖尿病患者尿糖高者,去薏苡仁,莲子肉,白扁豆;加生黄芪60克,生鸡内金10克(捣细),生山药加至30克。(2)血糖高者,去薏仁、砂仁、莲子肉,加元参30克,苍术15克,生鸡内金10克。【现代药理研究】白扁豆,桔梗,水煎,口服,灌胃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大鼠,均可见其血糖降低。以益气健脾法为主的方药组成的方剂,通过对四氧嘧啶兔的实验证明,该方能够增加胰岛β细胞的数量,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为百骸之母。消渴病患者肺、脾、肾三脏俱虚,阴虚生燥热,导致虚火上炎,上灼肺金,中阻脾胃,下炼肾阴。应用益气健脾法可使津液自生,后天之本得健,饮食精微迅速运化吸收,五脏六腑各得其养,则肺脏的气化输布功能得到恢复,使津液得以荣养全身,故消渴病则自然治愈。五、消遥散【来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用组成】柴胡10克,当归10克,生白芍15克,生白术6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生姜3克,薄荷3克。【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功效】舒肝解郁,调节血糖平衡。【适应证】适应于治疗糖尿病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尿多味甜,口苦咽干,嗳气心烦,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或弦细。【加减】①兼有血瘀证者加丹参30克,三七参60克。②尿糖高者加生山药6克,生鸡内金6克。③血糖高者加地骨皮50克。【方解】中医认为,肝虚则血少,当归、白芍养血而敛阴,木盛则土衰,甘草,白术和中而补土。柴胡升阳散热,合生白芍以平肝,使肝木得以条达。生姜暖胃去痰,调中解郁;薄荷搜肝泻肺,理血消风,疏逆和中。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安神而又交通心肾,助甘草、白术以益气健脾,而使心气安宁。【现代药理研究】给家兔皮下注射白术浸膏在2~5小时内获显著降血糖作用,比给药前降低40%,经大鼠灌胃白术浸膏和煎剂,证明也有降血糖作用。六、地黄饮子【来源】宋代黎民寿《简易方》【组成】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芪蜜炙,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甘草炙各等分。【用法】上方研为粗末,每次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适应证】消渴病,中医辨证属阳明蕴热,气阴耗伤,口渴烦热,神疲自汗。【方解】此方以二黄丸,甘露饮为主要原料。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使心火下行,则小腑清利,肺经润泽,则大腑流畅,宿热既消,其渴自止。【临床疗效】丁学屏等人报道,以《简易方》地黄饮子加减:太子参、黄芪、天麦冬、生地黄、玉竹、黄精、女贞子、桑甚子、地骨皮、知母等治疗2型糖尿病72例,疗程3个月,临床缓解7例,显效6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81.68%。七、桃仁承气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桃仁9~12克,大黄6~12克,桂枝6~12克,甘草3~6克,芒硝3~6克。【用法】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功效】活血逐瘀,清热导下。【适应证】糖尿病中医辨证属于瘀热相结者,症见胸腹疼痛、烦躁不安者。【加减】①患者兼有气虚血瘀者加生黄芪60克,以推动血液循环。②患者兼有燥热伤阴者,加生地黄30克,元参18克,麦冬25克,以增液、养阴,润肠通便。③患者有胸肋胀闷者,加生白芍15克,生白术60克,生鸡内金6克,以健脾运脾,解痉止痛。【方解】方中大黄、芒硝荡热去实,甘草和胃缓中,桃仁润燥而缓肝;桂枝调营解表,直达血瘀之所。芒硝性寒,味苦、咸;归胃、大肠经。有泻下,软坚、清热之功效;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热结的作用。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有显著疗效。因此,桃仁承气汤是泻下润燥法治疗消渴病的代表方剂。【现代药理研究】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有以下药理作用:①降血糖作用。大黄多糖100~200 mg/kg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给药后7小时降血糖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分别降低58%和53%,表明大黄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②大黄能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力,从而改善糖代谢,治疗糖尿病。③大黄对胰腺细胞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可使病理状态下的胰腺细胞结构及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处恢复正常。④大黄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胰腺血液供应。⑤电镜观察发现,经大黄治疗后,可使胰腺体充盈,无纤维化,细胞核恢复正常,线粒体及内外膜清晰可见。⑤动物模型的胰腺细胞内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反应减弱,大黄能使其恢复正常。①大黄抑制肾小球系膜的生长,并可有效地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降低其细胞代谢,增加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故对肾功能衰竭有防治作用。八、补阳还五汤【来源】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组成】生黄芪12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地龙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三次服。【功效】补气、活血、通络,调节血糖。【主治】糖尿病合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加减】①糖尿病合并血压高者,加地骨皮50克,夏枯草10克。②血糖不降者,加生白术60克,元参5克。③尿糖不降者,加生山药60克,山茱萸10克。④高血糖伴肾阳虚者,加仙灵脾15克。⑤高血糖伴有阴虚者,加生地黄60克。⑤伴有口渴舌燥,便秘者加女贞子6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①伴有瘀血者加丹参30克,三七参6克。③对于因饮伤,忧伤、劳伤、房室伤、经络营卫气血伤而引起的消渴病者,加服“大黄□虫丸”。【方解】本方适用于治疗因气虚血瘀所致的糖尿病诸症。补阳还五汤属于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对人体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红花、地龙活血通络;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中药均具有促进肾动脉灌流量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及高凝状态,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分泌,其中当归、川芎主要成分阿魏酸钠(SF)具有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血肌酐升高的作用。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糖尿病及其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剂。九、玉泉丸【来源】源自清代叶天士手集秘方。【组成】由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糯米等药物组成。【用法】每次6克,1日4次,疗程3个月。【功效】益气生津,止渴除烦,滋肾养阴。【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方解】本方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消渴病的有效方剂。方中葛根益气升阳,生津止渴;天花芬养阴生津,清热化痰;麦冬养阴清火,生津止渴;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全方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肾阴的作用。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玉泉丸在降低血糖、改善症状的同时,具有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种环节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机体的抗炎潜能而发挥作用。第五章 糖尿病中医治疗的现代名方

近十年来,广大中医师对糖尿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研制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防治糖尿病的验方,现总结如下:一、降糖补肾方【组成】狗脊10克,川续断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地骨皮15克,生黄芪15克,生地黄15克,葛根12克,黄连5克,桑白皮10克,知母6克。【用法】每周服用2~3剂,隔日空腹服药,观察6个月~1年。【实验研究】中药降糖补肾方在延缓糖耐量低减(im-pairedglucose tolerance, IGT)向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是有效的,并且有着良好的综合治理效果,使IGT人群向健康人群回归。降糖补肾方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 IR)状态有防治作用,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利用来改善潜在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还能阻止和(或)修复细胞及细胞器的损伤。另外,降糖补肾方中药干预能降低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减轻体重,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使糖耐量低减(IGT)恢复正常糖耐量状态。【疗效分析】目前中医对糖尿病病机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对于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病机尚未统一认识。本研究发现,糖耐量低减仍以肺、脾、肾三脏津液输布失调有关。虽然有肺燥、胃热、肾火,但阴液尚未太亏,无明显不适而未及时就诊,往往兼有脾气、肾气不足,表现身体乏力等症状,所以认为此类患者病机与糖尿病一致,仍宜按消渴病进行辨证治疗,而且认为虽有热证,均非实火,虚候已现,唯宜平补,切忌滋腻。故配方为狗脊、川续断、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生黄芪、生地黄、葛根、黄连、桑白皮、知母等。临床上使用,患者口干多饮,易乏力、易汗出、易饥多食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故患者也乐意坚持服用。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组成】生黄芪30克,当归20克,山药20克,桑白皮50克,桑叶30克,桑枝30克。【用法】将上述药方1付由煎药机制成水煎剂,分装成3袋,每袋100毫升,每次1袋,每日2~3次餐前口服。疗程1年。【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实验研究】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对于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解析】有研究认为,糖尿病的本质为阴虚,病程在2年以上的患者,可出现病久耗气,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及瘀血诸症。因此,中医治疗应该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并且认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纠正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及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因此,本研究选择具有益气活血兼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组方,方中黄芪、山药、当归具有益气活血和补益脾肾的作用。现代中药药理学实验证实这3味中药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血糖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加入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桑白皮、桑叶和桑枝以防当归、黄芪温燥伤阴,同时经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这三味药还有一定降血糖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诸药合用能够很好地发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LADA患者采用胰岛素和(或)胰岛素联合服用具有益气活血和降糖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均能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恢复和改善,但以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最好。运用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血糖,并调节整体的免疫机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对LADA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可抑制自身免疫损伤的进展并维持β细胞的功能,其机理可能是外源性胰岛素使β细胞处于休息状态,从而降低了β细胞对免疫损伤的敏感性,从而保护β细胞免于受破坏。三、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方【组成】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汤剂,方以加味桃核承气汤为基础:大黄6~12克,桃仁9~12克,桂枝6~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6克,玄参6~12克,生或熟地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加减】便秘严重者,大黄、玄明粉后下;大便正常或次数多者,大黄同煎,去玄明粉;气虚甚者重用黄芪;阴虚重者,重用生、熟地黄;有虚热者,去桂枝,加知母、地骨皮;脾虚者加苍术、山药;尿多者加山茱萸、金樱子;四肢麻木者加鸡血藤、威灵仙;皮肤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药汁混匀大约400 ml,分早、晚2次餐后服。【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腑。【实验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方能减轻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secondary failure to sulfonylureas, SFS)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TNF-a),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解析】中医学认为,气阴亏损,瘀血燥结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临床所见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患者病程较长,气阴两虚,瘀血燥结更为明显。以前曾有研究表明,运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腑功效的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可以减轻受体和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加味桃核承气汤是在《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基础上加黄芪、麦冬、生地黄、玄参组成。方中桃仁活血化瘀,滑利下行;大黄荡涤实热,凉血化瘀,气血双调;二药并用能活血破瘀泻热;桂枝辛温通达,助桃仁活血化瘀;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清热,助大黄下瘀泄热;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诸药峻烈之性;黄芪、麦冬、生地、玄参益气养阴;八药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腑之功效。

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治疗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SFS)疗效与罗格列酮相仿。罗格列酮是第二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IR)。对原来使用磺脲类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文迪雅与磺脲类药合用能明显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使SFS患者血糖下降,是通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减轻SFS的外周胰岛素抵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TNF-a),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靶点、多环节作用起效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和特征。IR是2型糖尿病SFS的主要原因,减轻IR是治疗SFS的方法之一。TNF-a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它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在2型糖尿病IR中起关键的作用。糖尿病时TNF-a水平增高,且与HbAlc呈明显正相关。升高的TNF-a通过介导IR,对血脂代谢,凝血和纤溶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而参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内皮素(ET)为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是迄今所发现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缩血管多肽。ET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ET水平明显增高,且与HbAlc呈显著正相关。四、芪连汤【组成】由黄芪、楮实子、黄连、大黄、水蛭组成。【用法】将上述中药煎煮成液,每100 ml含生药31.5克,早、晚口服,各100毫升。【功效】养阴益气。【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芪连汤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一定作用。治疗组空腹血糖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方解】2型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范畴,证型可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其中又以气阴两虚证为多见。中药芪连汤由黄芪、楮实子、黄连、大黄、水蛭数味药物组成。黄芪功效以益气为主,楮实子养阴,配合黄连、大黄、水蛭泻热毒、化瘀血、助津液来复,共奏养阴益气之效。中药降血糖方剂不是从单一降糖途径起效,而是可能同时通过影响代谢的其他途径来发挥降血糖作用。有研究证实芪连汤对改善2型糖尿病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有效,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IR),延缓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产生。

大量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涉及糖、脂等多种代谢紊乱,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IR在2型糖尿病中发生率很高,目前认为IR可能是并发症发生的核心原因之一,控制IR可延缓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胰岛素抵抗(IR)的重要体现。正常情况下,IL-6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拮抗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参与维持血糖平衡的生理活动。病理状态下IL-6升高,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R)。五、益气养阴活血方【组成】生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元参30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石斛12克,丹参30克,枸杞子15克,佛手12克,砂仁6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挑仁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200毫升,早、晚分别服用。【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适应证】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方可以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有一定保护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可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对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其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疗效分析】益气养阴活血方是在益气生津散的组方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而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太子参益气健脾养阴,元参、麦冬、石斛、玉竹、枸杞子养阴生津,丹参、桃仁、赤芍、川芎、佛手、砂仁理气活血化瘀。针对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的主要病机,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失衡,改善患者症状,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另外方中的中药例如黄芪、石斛、玉竹、麦冬、枸杞子、丹参等都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具有双相调节血糖作用,既可保护低血糖,又能对抗实验性高血糖。麦冬中的麦冬多糖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作用,说明益气养阴活血方的降血糖作用是有理论基础的。

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ET升高更为明显。NO能够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生理条件下NO被认为是一种内皮保护性分子,可预防糖尿病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ET和NO的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内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和NO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存在着内皮损伤及功能异常,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后,患者的ET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益气养阴活血方通过降低ET水平,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力下降,减轻血管紧张度,有利于维持血管舒缩因子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总之,益气养阴活血方能够明显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及临床症状,并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起到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六、丹栀逍遥散【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炒白术10克,丹皮10克,焦山栀`10克,佛手片10克,绿萼梅6克,玫瑰花6克,郁金1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0克,石斛15克。【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功效】疏肝解郁。【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作为一种终身疾病,2型糖尿病(NIDDM)的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实践表明许多糖尿病患者伴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尤其是忧郁和焦虑症状。充分认识并治疗精神症状,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疑有积极的帮助。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传统的病机认为“阴虚燥热”,并以三消进行辨治。消渴的发生与肝也有密切的关系,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郑钦安在《医学真传》中则进一步说:“消症生于厥阴下水而上火,冈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两位医学家都强调消渴责之干肝。

中医学认为,肝属木,为厥阴之脏。脏主疏泄,调畅情志,调节气血运行,协调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因此,临床上治疗消渴,除了强调治脾、治肾、治肺、治胃,也不可忽视疏肝。本研究提示治疗组加用丹栀逍遥散后,其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也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情志不畅、疏泄不遂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相仿。糖尿病与抑郁症的生物学相关性已得到研究证实。抑郁症的主要生化改变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功能缺陷,动物模型表明糖尿病也有类似的改变。其次,糖尿病发生抑郁症还有另外一些因素。糖尿病治疗需要高度的配合和自我照料,这一要求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例如,控制饮食和锻炼计划会消耗患者的许多精力,使患者的自发活动欲望受到压抑,患者的工作就业受到影响,收入减少,而医药费用及间接支出增加,这些经济因素使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抑郁情绪和患者本身的社会问题可损害患者的自身照料,使血糖失控,而这又使情绪和日常活动进一步恶化,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抑郁不仅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有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上抑郁还可抑制胰岛细胞的分泌,降低患者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因此,缓解临床抑郁症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主要功能为疏肝解郁。方中柴胡是疏肝解郁的主药,当归、白芍等养血柔肝,与柴胡配合疏肝养肝。本研究表明,服用3个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后,患者的FBG,空腹血Ins、HbAIc水平均有改善(P<0.05)。说明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可以减小血糖的波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总之,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适当的中医中药积极改善情绪障碍将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七、自拟降糖方【组成】仙鹤草50克,乌梅20克,五味子20克,绞股蓝50克。【加减】①肺热津伤者加黄连、天花粉、杏仁;②胃热炽盛者加生石膏、生玉竹、知母;③肾阴亏虚者加生玉竹、女贞子、山萸肉;④气阴两亏者加人参、生玉竹、灵芝;⑤阴阳两虚者加淫羊藿、生玉竹、白芍;⑤兼风寒表证加生姜、葱白;①兼风热表证加葛根、桑叶、牛蒡子;③兼眩晕者加苍术、丹参、酸枣仁、地骨皮。【用法】每天1剂,水煎300毫升,分2次服。【功效】降低血糖。【疗效分析】糖尿病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兼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本降糖方以仙鹤草为主药,其味苦性凉,入肺、脾、肝经,具有收敛止血和调补气血等功效。能治疗多种虚证,补而不腻,配以乌梅、五味子为辅药,因其能敛肺滋肾补虚,又味酸而有生津润燥之功;再以性味苦寒之绞股蓝为佐药,其不仅有补元气,生津安神、固精之功效,还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作用。故治疗消渴有较好疗效。八、仙人掌片【组成】单味中药仙人掌片。【用法】由新鲜仙人掌提取的浸膏粉压模制片,每片含药2.5克,每次服4片,每日3次早、中、晚餐前半小时口服。【功效】降低血糖,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该药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并且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疗效分析】仙人掌是仙人掌科植物的总称。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作用。药理实验表明,仙人掌酸性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本研究表明,仙人掌片能有效地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糖代谢。

改善胰岛素抵抗是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机理之一。本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谢改善的同时伴有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提高,胰升血糖素的降低,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推测其降糖机理可能不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是通过增加糖的自身利用而使血糖下降,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小胰岛素的抵抗来实现的。另外,仙人掌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O水平,推测该药可能具有抑制NO合成的功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及发展。

总之,仙人掌片在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减少肾脏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九、清肝糖胶囊【方剂组成】茵陈25克,大黄6克,夏枯草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2克,丹参15克,鬼箭羽12克,枸杞子15克,生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仙灵脾15克,菟丝子15克。【用法】每次6粒,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功效】清化湿热,化肝解毒,凉血化瘀,调补肝肾。

者肝脏严重受损,糖代谢调节作用减弱,肝糖无储备减少,既不能耐受葡萄糖而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又不能耐受饥饿而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病程中。

肝源性糖尿病在中医学中无专篇论述。本病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毒。清肝糖胶囊中茵陈除湿散热结,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两药合用有保肝利胆、促进肝细胞生长、解除微循环障碍、抗病原微生物及内毒素、止血、免疫调控等多项药理作用;赤芍、牡丹皮、丹参清热凉血;鬼箭羽通瘀破血;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滋柔肝肾;仙灵脾温养肾气,取“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意;夏枯草清热散结,其活性物质降糖素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修复胰岛β细胞。诸药合用以达到清化湿热、化肝解毒、凉血化瘀、调补肝肾之功。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但其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尤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肝源性糖尿病“高C-肽血症和胰高血糖素血症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这一特征。十、强胰降糖胶囊【组成】三七参、黄芪、葛根、丹参等组成。【用法】每粒(0.5克,含生药1.3克),每次3粒,一日三次口服。【功效】强胰固本,降糖调脂。【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并用于治疗某些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疗效分析】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知同时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两者又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多喜吃肥甘厚味,早期体形肥胖,舌淡胖,苔腻浊,无自觉症状,或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困倦,神疲乏力,继之舌质多暗淡、暗红、紫暗或有瘀斑瘀点。主要病机为气虚而痰湿瘀血阻滞,病位主要在脾。定性为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湿瘀血阻滞为标。

强胰降糖胶囊用黄芪健脾益气,固本清源;葛根生津止渴,鼓舞脾气上升;三七、丹参活血化瘀。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芪、葛根、三七均有降血糖作用;三七、丹参、葛根均有降血脂作用;四味中药均有降血压作用。诸药合用,具有强胰固本,降糖调脂等功效。

研究表明,强胰降糖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诱导模型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果糖胺;同时能显著减少实验动物的饮水量和进食量。结合既往临床和实验研究,强胰降糖胶囊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调节糖和脂肪代谢,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十一、清肝降糖片【组成】柴胡8克,炒山栀10克,黄连4克,黄芩8克,生地黄15克,百合20克,知母10克,天花粉20克,天麻10克,石决明20克。【用法】将以上药物提取有效成分,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适量淀粉,制剂,干燥,压片,包衣,制成成品,每3片含生药1克。每次片,每日次。【功效】清肝泻心、滋阴润燥、平肝熄风。【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清肝降糖片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及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的功效。【疗效分析】多代谢综合征又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同时导致代偿性β细胞分泌增加,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

多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20~40岁的人群中大约1/6患多代谢综合征,65~69岁患病达到高峰。本综合征属中医学“消渴”、“风眩”、“血浊”范畴。消渴从心肝论治始于《内经》。《灵枢·五变篇》曰“其心刚则多怒,故为消瘅”;《素问·气厥论篇》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奇病论篇》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有学者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肝火旺,消灼阴津为消渴病的病机关键之一。有学者用果糖或高脂饮食诱导成功大鼠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模型。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肝证积分均高于非糖尿病组,积分越高越易患糖尿病。还有学者用调肝泻火汤治疗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IR)。这些研究成果都为多代谢综合征(MMS)从心肝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清肝泻心汤由具有清心肝之热功效的黄连、黄芩、炒山栀、柴胡,与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生地黄、百合、知母、花粉两部分药物组成,清肝降糖片由清肝泻心汤加天麻、石决明组成。全方以山栀、黄连为君药,清泄肝心火热;“火郁发之”,“气郁疏之”,故用柴胡辛散疏泄肝郁,黄芩苦寒,清泄郁火,共为臣药;心肝之火既泄,则肺胃燥热可清,肾脏阴精可保;生地黄、百合、知母、天花粉共为佐使,滋阴润燥以复阴精。天麻、石决明平肝熄风。本方苦寒、甘寒并用,清火滋阴兼顾,苦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清肝泻心,滋阴润燥、平肝熄风之功效。

研究证明,二甲双胍与清肝降糖片两者均有降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另外,清肝降糖片有调节血脂与血压的作用,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含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黄芩、生地、柴胡、石决明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柴胡和黄连能降低血糖。有学者报道,黄连素有降血糖作用,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和自发性糖尿病KK鼠的血糖,并能改善自发性糖尿病KK鼠的糖耐量。还有学者研究表明,黄连素能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使肝糖原合成增加。知母降低血糖的功效主要对四氧嘧啶的作用显著,能促进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生地降血糖作用显著而又持久。还有学者研究报道,清肝泻心汤具有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皮质活动,降低尿儿茶酚胺、尿17-OHCS水平以调节血压。

二甲双胍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中胰岛素水平,降低Homa-IR,改善Homa-β分泌功能。清肝降糖片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及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的功效,是治疗多代谢综合征(MMS)的有效方药。十二、酸味中药复方【组成】酸味中药复方由山萸肉、五味子、山楂、乌梅按3:3:4:3比例组成;苦味中药复方由黄连、黄芩、黄柏、焦山栀按3:3:3:4比例组成,甘味复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按4:4:3:2比例组成。【功效】滋肝阴、生胃津、敛肺气。【实验研究】酸味中药复方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程度,较之甘味复方和苦味复方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疗效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消瘅……肥贵人膏粱之疾”,糖尿病患者多内生肥甘,甘浊之邪壅盛于体内,按中医学五行五味“酸胜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理论,我们观察了酸味时中药克制和消除体内甘浊壅盛的状态。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等甘味精微物质不能充分随气血周流,壅积于体内成为甘浊之邪,出现高血糖、口甘、尿甜等甘味物质过分亢盛的状态,是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的病理基础。按中医学五行五味“酸克甘”理论,我们认为酸味中药有可能抑制和消除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甘浊之邪,可能有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酸味入肝”,能补肝调肝,使肝疏泄正常,脾运化健旺,而且肝肾阴精互生,肝阴血充盛,则肾精(肾气)充足,加之酸性收敛,固摄精微,缩小便,改善尿频量多、精微下注的症状。选用山茱萸、五味子、山楂、乌梅等组成酸味中药复方,共奏滋肝之阴,生胃之津,敛肺肾之气的作用。与糖尿病的病机和证候十分贴切。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胰岛素从分泌到发挥效应的任何环节,包括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任何一处缺陷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

研究发现酸味中药复方能升高模型大鼠肝细胞膜低亲和力受体最大结合容量,轻度提高受体亲和力,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由此可见,该酸味复方是通过多种环节和途径,达到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减轻甘、浊壅盛状态对机体的长期损伤,综合疗效优于苦味中药复方和甘味中药复方,科学地反映了酸克甘学说及其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十三、芪蓝糖脂宁【组成】芪蓝糖脂宁胶囊为高学敏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经验组方,由黄芪、绞股蓝、葛根、黄精、何首乌等药物组成。【功效】益气养阴,化瘀降浊。【实验研究】芪蓝糖脂宁胶囊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改善肝脏、胰腺病理损害的作用。【疗效分析】中医认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机。其中气阴不足为本,痰浊瘀阻为标。故以益气养阴,化瘀降浊为治疗大法,精心组方。方中黄芪甘而微温,入肺、脾二经。有滋补强壮之功,为补气之要药。补气益阴以达健脾胃,布津液,止消渴之效。补气行滞以收化瘀血,散结滞,去痰浊之功。绞股蓝味甘微苦,性寒,善于补元气,生津液,通血脉,有类似人参样的补气益阴,滋补强壮之效。葛根辛凉升散,甘凉生津,善能鼓舞脾胃之气上行,而有良好的生津止渴之功。黄精甘平质润,具有养阴润肺,益气补脾,滋肾填精之功,既能滋阴生津以止渴,又能益气补虚以扶正,有气阴双补,缓解倦怠乏力之效。何首乌味甘能补,具有养血滋阴,补益肝肾之效,味苦能泄,补养之中又兼有润肠通便、通腑降浊之能,可增强化浊降脂之效。方中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益气养阴,化瘀降浊之功。使气阴得复,瘀祛浊消,阴阳和合,血脉通畅,则百病无以所附。

总之,要想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及时控制糖、脂代谢紊乱,而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是一个整体,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把降糖、调脂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将有利于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十四、保元活血颗粒【组成】保元活血颗粒由生黄芪、丹参、鬼箭羽、肉苁蓉、水蛭、女贞子、黄精按3:2:2:2:1:1:1比例组成。【用法】每次2袋(每袋12克),每日2次口服。【功效】益气活血,补益肝肾。【适应证】适应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验研究】保元活血颗粒能改善气虚血瘀证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表达率。【疗效分析】方中以黄芪为君,水蛭、丹参、鬼箭羽为臣,“气为血帅”,温阳益气药与活血祛瘀通络药相伍为用,有“气行则血行”之功;且两者有相得益彰的功效,黄芪伍水蛭,补中有行,补而不壅,攻而不伤正。黄芪、水蛭、鬼箭羽、丹参这4味中药是治疗糖尿病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性中药。有报道称,鬼箭羽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本方以此四味中药为主,侧重益气活血,同时用女贞子、肉苁蓉、黄精为佐,补益肝肾,使气血双补,阴阳兼顾,诸脏虚损得平。全方益气活血补肾,抗凝改善微循环,既切中老年糖尿病气虚血瘀兼肾虚的中医病机,又符合老年糖尿病高凝状态的现代病理基础。十五、补肾通脉方【组成】何首乌20克,肉苁蓉15克,葛根20克,生地20克,黄芪3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功效】补肾、活血、通脉。【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用法】每日1剂,分三次服。【实验研究】补肾通脉方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炎性细胞因子TNF-a和IL-1β水平,调整糖代谢激素GlU和IGF-1的平衡,并可能是其降低空腹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部分作用机制。【疗效分析】补肾通脉方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可能主要在于通过降低对胰岛素β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如TNF-a和IL-1β等,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升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从而实现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十六、芪黄降糖制剂【组成】由黄芪、黄连、地黄、天花粉、葛根、丹参等药物组成。【功效】益气滋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适应证】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热盛津伤型的消渴病。【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实验研究】芪黄降糖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疗效分析】方中黄芪、地黄为君药,益气滋阴,清热生津;葛根,天花粉等为臣药,以增强君药之功效;黄连苦寒,为清热泻火,解毒之精品,与诸药相配伍为佐药,以达活血通脉,化瘀生新之功效。芪黄降糖制剂具有益气滋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气阴两虚,热盛津伤型的糖尿病(消渴病)有良好效果。十七、益气养阴活血汤【组成】基本方:熟地黄25克,山茱黄、麦冬、花粉、丹参各20克,山药、葛根各30克,黄芪40克,人参、红花各10克,鬼箭羽15克,土元6克,三七3克,水蛭5克。高血脂者加山楂、制首乌各20克,泽泻15克;有阳虚表现者加仙灵脾15克,仙茅、补骨脂各10克;肢体麻木疼痛加重者加山甲10克,地龙20克,灵仙、川牛膝、元胡各克。【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疗程均为4周。【实验研究】将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均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血比黏度各项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的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糖粘稠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在降糖调脂,改善微循环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分析】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随病程、病情进展可导致心、肾、神经、眼、心脏血管等多脏器损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病位涉及五脏,但以脾肾为主。其病程中可表现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血脉瘀滞、阴阳两虚、痰瘀痹阻等证型,其中以气阴两虚、血脉瘀滞最多见。本疗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大法,方中选熟地补肾阴、山茱萸滋肝阴;山药益脾阴;人参、黄芪健脾培补后天;麦冬、葛根、花粉养阴生津;红花、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诸药合用既能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目的。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不正常血糖具有调节作用;鬼箭羽所含草酰乙酸钠,能刺激β细胞,加强胰岛素分泌,产生降糖效应;山茱萸具有胰岛素样作用,所含乌苏酸为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能明显降低血糖、尿糖。红花、地龙、丹参、三七等药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降脂、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十八、降糖胶囊【组成】柴胡20g,当归20g,怀山药30g,山萸肉30g,生地黄20g,黄连6g,黄芪60g,地骨皮20g,五味子15g,枸杞子20g,葛根20g,黄精20g,扁豆20g,丹参20g,荔枝核20g,麦冬20g。【功效】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生津止渴。【用法】4粒,每日3次,饭后服。【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研究】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分析】糖尿病属于中医学中“消渴”的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症,尿糖及血糖增高为依据。其病变部 位主要见于肺、胃、肾三脏。依据病变部位所在分为三消(上消、中消、下消),但临床上往往三消同时存在,多脏器损伤,往往又有瘀血夹杂。此病为消耗性疾病,以伤阴耗气,阴阳失调明显,多数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具有益阴又当兼顾补阳,补阳又当兼顾滋阴的特点。地骨皮、生地黄、黄连三者既清肺胃之热,又能生津止渴;黄精、麦冬、五味子三者补肺脾肾之阴,枸杞子滋养肝肾,黄芪、柴胡两者补气升阳,以滋阴而不伤阳,加当归、丹参、荔枝核益气养血、活血,以改善血液循环,山萸肉既能温补肾阳,又可滋补肾阴,而且与扁豆,怀山药相配伍能摄取精微,健脾补肾。诸药合用发挥养气养阴,补肾活血,生津止渴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生地黄、地骨皮、黄芪、葛根、黄连、麦冬、山药、五味子等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能促使胰岛素分泌;荔枝核有类似二甲双胍的作用,能改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丹参等能促进细胞的修复再生。故本方具有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双重作用,还能逐步恢复胰腺β细胞的功能。十九、素清丸【组成】黄连、白豆蔻各6g,黄芩、泽泻各15g,茯苓、生苡仁各30g,苍术、杏仁、生地黄各10g。【功效】清热化湿,健脾助运,降低血糖。【用法】每次服6克,每日服3次,10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适应证】适应于治疗湿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糖尿病可归属于中医消渴病范涛,消渴病若以邪热而论,分燥热和湿热两大类。湿热证以2型糖尿病肥胖者多见。这类患者由于慢性高血糖不能控制,临床表现口苦口干,不欲多饮,口中黏腻,纳谷不香,心烦呕恶,身重体困,便溏不爽,小溲短赤,形体肥胖,舌苔黄厚腻,脉濡数,中医辨证为湿中阻,这类2型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慢肝炎、急慢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伴感染,萎缩性胃炎等。治清热化湿,健脾助运。素清丸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茯苓、仁、白豆蔻、苍术、泽泻健脾化湿,利水渗湿;杏仁宣肺通调水道;生地黄滋养阴液。全方共奏清热化湿,健脾助运之功效。药相符,故有满意疗效。二十、益气养阴方【组成】党参、山药各20g,五味子、泽泻、牡丹皮、苍术各10g,黄芪30g,黄精、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各15g,茯苓12g。【功效】益气养阴,滋阴健脾。【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适应证】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宜于病程长、合并症多、服西药时间长,效果欠佳者。【临床研究】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尤其适宜于病程长、合并症多,服西药时间长,效果欠佳者。【疗效分析】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而且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餐后高血糖状态,容易并发各种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心,脑及其周围血管病变,已成为其最主要的致死或致残原因。西药降血糖虽有一定效果,但对某些合并症改善不明显,治疗上甚为棘手。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其病因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以及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造成人体气化功能失常,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气化输布和排泄,从而耗损肺、脾、肾诸脏,其病机以阴虚为根本,加之日久耗气,故临床多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治宜益气养阴为主。益气养阴方中黄芪、党参、山药、苍术、茯苓益气健脾,使气充脾脏,阴津自生;熟地黄、五味子、山茱萸、枸杞子滋养阴液,牡丹皮泻火利湿。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滋阴增液的功效,使气阴得以补充,精液得以调节,气血精津和畅。二十一、益肾活血汤【组成】生地黄40g,桑葚20g,何首乌30g,泽泻12g,黄芪30g,葛根15g,川芎10g,丹参30g,益母草15g,水蛭10g,牛膝15g,山茱萸20g,牡丹皮15g。【功效】滋补肾阴,益肾活血。【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每剂水煎2次,药汁混匀大约300 ml,分2次口服。【适应证】适宜于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益肾活血汤比传统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高血脂、高血黏度的状态。【疗效分析】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发病机制多为阴虚燥热,以肾阴不足为主。但同时燥热之邪又可伤阴耗气,导致阴阳俱虚;脾阳虚弱,升清降浊无权,精微不布,水湿痰浊之邪内生,阻滞气机,气滞血行不畅而成本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常伴有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的高黏状态,导致血流缓慢,进而导致心、脑、肾及神经、眼等组织脏器的受累。因此,中医在治疗本病时以益肾活血法为法则,以滋补肾阴为本,佐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方中生地黄、山茱萸、桑葚、何首乌滋肾养阴,增精益髓以扶正固本;黄芪、泽泻益气健脾,化痰降浊;丹参、川芎、益母草、水蛭、牛膝、牡丹皮、葛根活血祛瘀,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益肾活血之功。二十二、降糖方【组成】黄芪300g,丹参300g,黄精300g,云苓250g,山药250g,益母草250g,葛根250g,黄连120g,白术120g,知母120g,肉苁蓉100g,女贞子100g,金樱子100g,人参80g,生姜40g,大枣25枚。【用法】将上述药物浓缩制成胶囊,每次服4粒(含生药24g),每日3次。【功效】补气养阴,益精活血,降糖止渴。【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自拟降糖方在降血糖、调脂、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自觉症状等方面疗效显著,而且远期疗效稳定。【疗效分析】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病正气亏虚,阴精耗伤,阴阳俱虚,血行瘀滞,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胃)、肾脏腑,其中又以脾肾为关键,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肾虚则精气不足,阴阳失衡。糖尿病的瘀血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而阴虚、燥热、气滞、正虚是其重要因素,瘀血不仅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影响着该病的发展变化与转归。瘀血一旦形成,即可影响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使消渴加重。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瘀血是糖尿病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因素,瘀血病理的出现标志着病情趋向发展与恶化。因此,我们研制了具有补气养阴,益精活血,降糖止渴功效的降糖方。方中人参补气养阴,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能明显降低血糖,而且具有调脂作用;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其主要成份为黄芪多糖,可使血糖明显下降,并能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而且对血糖及肝糖原含量有双向调节作用;益母草、丹参活血化瘀,其中丹参主要成伤为丹参酮,能降血糖,并且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凝,调脂及降压作用;黄精益气阴,含多种氨基酸,对过高血糖有显著抑制作用;葛根升阳解肌,除烦止渴,其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糖,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与降血压等作用;黄连清热解毒,其主要成份为小蘖碱,具有显著降糖作用,可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感染等作用;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其主要成份为苍术甙,具有降糖、利尿、抗凝、抗菌、增强抵抗力等作用;知母滋阴降火润燥,其主成分为知母皂甙,具有降糖、解热、抗菌等作用;女贞子补肝肾,强腰膝,其主要成份为女贞素,具有降血糖与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具有降压,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金樱子固精涩肠,缩尿止泻,其主要成份为金樱子皂甙及多糖,具有降低血脂,抗菌作用;茯苓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宁心安神,其主要成份为β-茯苓聚糖、茯苓酸,具有降低血糖、利尿、抗菌等作用;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其主要成份为皂甙、胆碱、氨基酸等,具有降低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其主要成份为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具有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生姜调中和胃。全方共奏补气养阴、益精活血、降糖止渴之功效,具有降低血糖、调整脂质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作用。二十三、三黄降糖汤【组成】生黄芪20g,生地黄20g,黄连6g,枸杞子12g,知母10g,天花粉20g,葛根20g,川芎10g,丹参15g。【功效】益气活血,滋阴清热。【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为4周。【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主要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多数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但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机中存在瘀血阻滞,故阴虚燥热,气虚血瘀应该为糖尿病的共同病机。三黄降糖汤中黄芪益气,生地黄、枸杞养阴;葛根、天花粉润燥,黄连、知母清热,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滋阴清热之功。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黄连、黄芪、天花粉等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三黄降糖汤能够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说明本方不仅具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防治作用。二十四、芪参欢汤【组成】生黄芪15g,太子参、麦冬各10g,五味子6g,丹参、赤芍、茯苓各10g,怀山药15g,山茱萸、枸杞子各10g,天花粉15g,合欢皮10g。【功效】益气养阴,化瘀解郁。【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4周为1个疗程。【适应证】适应于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疗效分析】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有关。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均有气阴两虚表现。依据古人之经验及现代中医学者的临床观察,瘀滞及情志不舒可贯穿在糖尿病的始终,所以,在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时,除了益气养阴,还要化瘀解郁,故自拟芪参欢汤以治之。方中生黄芪健脾益气,使脾旺盛,气血生化有源,为五脏六腑输送水谷之精微,益肺气而布津液;太子参为清补之品,益气生津,气阴兼补;麦冬益气养阴,《伤寒药性赋》曰:“麦冬能生津液而行血脉”。五味子益气生津,敛汗安神;枸杞子、山茱萸滋养肝肾;怀山药入肺、脾、肾三经,可以益气养阴,平补三脏;生地黄、天花粉养阴清热生津;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可以轻骑直入以制邪实和补药呆滞之性,寓补于通,旨在“疏其气血,令其条达”,合欢皮舒肝解郁安神。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同时还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麦冬的水、醇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并且能促进胰岛细胞迅速恢复,分泌作用增强,从而降低血糖;五味子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山药中分离出的薯蓣多糖,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生地黄不仅有降血糖作用,还能够减少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丹参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合欢皮可以平衡调节内分泌。芪参欢汤与西药联合运用,在改善患者临床证状,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糖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组,可以延缓、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二十五、益气滋阴活血方【组成】太子参或党参30~50g,黄芪50g,天花粉20g,黄精15~20g,沙参15g,玄参20g,丹参30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牡丹皮15g,山药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玉竹15g,地骨皮15g,知母15g。【功效】益气生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降糖药物,并且控制饮食,一般每日进食300克左右。【适应证】适应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乏力等为临床特征,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脾与胃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津液不能上输于肺而滋养五脏,则肺燥阴虚,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肾虚,则上不能滋养于脾肺而上交于心,致脾虚、肺燥。因此,脾肾虚弱是糖尿病发病最根本的原因,并且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而表现为气虚、阴虚。另外,糖尿病大多病程较长,病久必有瘀。瘀血阻滞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应该采用益气滋阴活血法。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活血为主,同时注意调补脾肾。方中黄芪、党参滋补脾肾;天花粉、玄参、沙参、葛根、玉竹、黄精生津止渴,滋阴清热;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可以预防或者改善糖尿病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化瘀,改善瘀血阻滞,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生龙骨、生牡蛎敛阴潜阳;地骨皮、知母清虚热。诸药合用具有益气生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第六章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饮食疗法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措施。科学全理的饮食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对于空腹及餐后血浆胰岛素不低的轻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是防治本病的首选和最基本的治疗疗法。为使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正确并自觉地把饮食疗法贯穿于日常饮食及生活之中,现将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饮食疗法时应该遵循的饮食原则总结如下:(一)限制全日摄入的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总热量应等于基础能量消耗以及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其基本要求是成人足以维持合理的体重,儿童应当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妊娠与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必须有充分的营养,在计算糖尿病患者每日总热量需求时,必须注意到患者整体的营养状态,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摄入的热量以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还应当根据劳动强度计算每日应进的总热能,休息者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应供给热量为24~30千卡(104~125千焦),轻体力劳动者为30~35千卡(125~146千焦),中等体力劳动者为35~40千卡(146~167千焦),重体力劳动者40千卡(167千焦)以上。另外,儿童、乳母或体重不足或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酌量增加热量;反之,肥胖者或超重者应当严格限制总热量以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的主食量以200~400克比较好,值得强调的是,总热量不仅包括主食,还包括副食和零食。(二)平衡膳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平衡膳食,所含的营养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当,数量要充足,使患者乐于接受。又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及生活劳动的需要,还要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要求食用低盐、低热能和低脂肪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限制淀粉的摄入量,可将主食由大米、白面改为适当吃些粗粮如荞麦、燕麦、玉米、莜麦、小米、高粱、黄豆、绿豆、白扁豆等。

近年来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进食蛋白质过多并无益处,高蛋白饮食可以引起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压增高,而易发生糖尿病肾病。但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或者合并感染,妊娠、哺乳、营养不良以及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应当适当放宽蛋白质的限制。(三)忌食肥甘厚味

中医认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属于肥甘厚味,肥甘厚味能产生湿热而不利于消除糖尿病患者之阴虚燥热。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肥肉、动物内脏、糖蜜制品及油炸食物,以免加重病情,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四)吃粗纤维食物

饮食中必须有80%是粗纤维食物,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提高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减少用药量。同时主张吃富铬食物,如全谷物、香菇、黄瓜、大豆制品、菜豆等。因为铬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铬的作用直接与胰岛素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铬与胰岛素及线粒体膜受体之间形成三元复合物而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因此,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铬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恶化程度。(五)饮食宜清淡

糖尿病患者宜多进食新鲜蔬菜如萝卜、黄豆、杏、菠菜、荞麦、燕麦、核桃。但儿童不宜常饮牛乳,以防诱发糖尿病。宜食用低盐、低热能、低脂肪和高纤维素食物。因为纤维素能控制血糖,能改善葡萄糖的新陈代谢。(六)多吃薯类、蔬菜和水果

薯类、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蔬菜、水果、薯类和粗粮吃得太少,会引起便秘。过去人们常忽视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类不具备分解植物纤维的酶,不能像食草动物那样把纤维素分解成为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因此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营养作用。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虽然对人体不提供直接的营养成分,但却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膳食纤维摄入量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脑血管病、肥胖病、胆结石、直肠癌的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七)避免一次饮食过量,可以少食多餐,增加餐次

少量进食胜过丰盛的三餐,宁可少食多餐也不要1餐吃得太多。因为少食多餐,增加餐次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值,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极为有利。对某些单纯用药物控制血糖不良者,可以通过少食多餐来控制病情。另外,糖尿病患者应该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当含有一定比例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达到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血糖的目的。(八)严格禁止吸烟、饮酒

因为中医认为,饮酒可以使湿热内攻,吸烟可以使火热熏,二者皆是辛温耗津伤液之物,对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害。(九)低盐饮食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因为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3~5克。中国糖尿病协会认为糖尿病患者血压正常者,每日食盐量不超过7克,血压升高者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另外,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芳香、辛燥、助火、化热的食物。例如,少吃或不吃油条及其他油炸食物,少吃猪油、牛油、羊油、奶油等食物。(十)每日摄取的三大营养物质比例要合理,量要适可而止

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中,脂肪占30%(25%~35%),蛋白质占15%(10%~20%),糖类占55%~60%。

对于蛋白质的摄入量,现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8克。

对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目前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能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应少于10%,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少于6%~8%,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要超过300毫克。二、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糖尿病发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运动不足、饮食过饱、过食肥甘会导致糖尿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例如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多食杂粮,戒烟禁酒等。

健康的饮食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受益终身,因为饮食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充分了解日常饮食的成分、含热量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就有利于合理饮食,有效地控制血糖。对于某些轻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健康的饮食调节,加上运动疗法往往能控制糖尿病情。对于某些较重的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疗法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减少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所以,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必须高度重视并且切实实施科学的饮食疗法。(一)营养素与糖尿病

所谓营养素就是指从食物中获取的物质,用以促进生长和修复身体。营养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没有一种单一的营养素可以满足人们全面营养的需要,多种营养素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需求。只有全面了解营养素的基本知识,才能自觉地执行健康饮食的计划。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素如下: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参与组织细胞的多种活动。例如,糖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是神经组织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如激素、酶、抗体等,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粘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粘蛋白,是人体结缔组织的成分。碳水化合物的大多数被机体氧化分解成葡萄糖,是机体尤其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平时人们吃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分为两类,一类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提供能量;另一类是纤维类,不能供能,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正常人体中有一个十分强大的血糖调节系统,维持血糖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变动,以保证机体组织能源物质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保证人体重要器官尤其是大脑能量的正常供应及功能的正常发挥。正常人血浆葡萄糖在3.3~7.8毫摩尔/升(60~140毫克/分升)的范围内波动,空腹时血糖应低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应低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糖代谢受人体神经系统和各种激素的强有力的调节。其中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生长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两类激素的作用相互制约,共同维护血糖的相对稳定。例如当人进食后,血糖升高时,会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时,一方面,低血糖本身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血糖升高。

另外,为保持血糖的稳定,体内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之间也持在动态平衡中。血糖的来源主要有: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经过消化道水解酶如唾液中的α-淀粉酶、小肠内的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等的降解,分解为葡萄糖。在肠中吸收入血,使糖升高;②食入的脂肪和蛋白质中的很少一部分在体内经过谢后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血糖的去路有:①血糖在组器官(如大脑、肌肉、肝脏等)中氧化分解供应能量;②血液中余的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储存能量,以后用;③转变为脂肪和其他糖类物质,使血糖降低。

研究认为,对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脂肪的摄入量,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耐量,而且可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现在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占总热量的55%~65%,除重体力劳动者外,一般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男性为300~350克,女性为200~250克。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薯类和坚果中。

2.脂类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类脂又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脂肪的主要作用是氧化供能和储存能量。1克脂肪可产热9千卡,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25倍。另外,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类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脂肪,如肥肉、猪油等和植物性脂肪,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糖尿病患者每日的脂肪需要量为每千克体重0.6~1.0克,占总热量的20%~25%。糖尿病患者宜采用低脂饮食。含脂肪的食物有各种烹调油脂,含量约100%,其次为黄油含83%,芝麻酱为54%,其次为花生、核桃、瓜子等硬果类为40%~70%不等。乳类为4%,蛋类约15%,鸡肉1%~3%,肥猪肉达60%以上。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求低脂饮食?因为摄入过多的脂肪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病、肾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少食饱和脂肪酸、多食不饱和脂肪酸。海鱼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前列环素的原料。亚麻酸在进入人体后,能够修复受损的胰岛组织,有效地激活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且能保护胰岛素在血液中的稳定,有助于缓解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富含亚麻酸的食物有:苦荞麦、马齿苋、芝麻、燕麦、玉米面等。

糖尿病患者体内可能有严重的脂代谢紊乱,可导致各种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饮食疗法是纠正脂代谢紊乱的主要方法之一。限制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如果过多摄入脂肪,又可强烈刺激胰岛素分泌,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加重胰岛素抵抗,使病情和血脂异常加重。而适当控制食物中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通过调节各种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可有效地降低血脂。另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同必需氨基酸一样,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必需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主要存在于鱼油中,摄入亚油酸可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但也要注意适量摄取。一般以每天摄入35克鱼类为宜。

3.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质。酶、抗体、多肽激素、转运蛋白、收缩蛋白以及细胞的骨架结构均为蛋白质。它几乎在所有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有20种,这些氨基酸大多数来源于食物,部分氨基酸可在体内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只有8种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这8种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主要来自动物食品,因为动物蛋白质中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较高,植物中的豆类食品也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因此,主张糖尿病患者适当进食豆类食品,如豆腐、豆芽、豆浆等。如果人体缺乏必需氨基酸,即使蛋白质的数量充足,甚至过多,也会出现负氮平衡,对人体健康不利。

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蛋白质需要量为0.8~1.2克/千克体重,约占总热量的10%~20%。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时,因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蛋白质较多,需要进食较多的蛋白质,一般成年患者可达1.5克/千克体重。但对于合并有尿毒症及肝昏迷的患者,则应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对于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选用优质蛋白质以减轻肝、肾的负担。对于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有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到其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实际需要情况等适度增加蛋白质的供应量,可酌情将蛋白质供应量增加至1.5克/千克体重。例如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怀孕的糖尿病患者,每天的蛋白质供应量应该是50乘以1.5克/千克,等于75克。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动物性食物,如鱼、蛋、瘦肉、虾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是黄豆、绿豆及豆制品如豆腐、豆腐皮、豆浆等。谷类如小米、大米等。当人食用这些食品后,蛋白质经消化道多种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肝脏,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1)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1)维生素A:维生素A的前体是β-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食物中。维生素A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皮肤和黏膜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能帮助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感染。另外,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能有抗癌作用。β-胡萝卜素还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及中风的发生。

维生素A以国际单位计量,建议每天摄取量为5000单位大量摄入有严重的潜在毒性。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食品中以动物肝脏、鸡蛋、奶油和牛奶为最好来源。另外,鱼肝油中生素A含量也很丰富。黄色蔬菜及深绿色蔬菜或水果如胡卜、杏、芒果、韭菜、菠菜、香瓜等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2)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肝脏、鱼肝油、蛋类等。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取量为400单位。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充分利用钙、磷来建造骨和牙。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是人类必需的维生素。缺乏时易引起生殖功能障碍,肌肉营养不良和神经系统异常等。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取维生素E为8~10单位。绿叶蔬菜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目前认为,维生素E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4)维生素K:维生素K也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又分为维生素K(又叫叶绿醌),来源于绿叶蔬菜;维生素K(又叫甲萘醌),主12要由小肠细菌制造。维生素K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血液凝固,还有助于钙的吸收。成年人每天摄取量为65~80微克。其最佳食物来源是绿叶蔬菜。此外,在牛奶、肉类、豆类、某些水果中也含有少量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族等。

1)维生素C: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影响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的细胞和组织生长,预防病毒渗透入细胞膜内,并加速伤口的愈合。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有辣椒、草莓、苹果、西红柿、哈密瓜、芒果、猕猴桃、橘子、西瓜等蔬菜和水果。

目前主张糖尿病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有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C明显缺乏,必须加量摄入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浓度。要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必须增至150毫克。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机制主要有:①清除体内自由基;②与葡萄糖竞争和蛋白质结合,降低糖基化蛋白水平;③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组织细胞内山梨醇的生成;④调节人体内前列环素、血栓素A的比例,改善微循环,2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⑤辅助降脂、降压作用。由于维生素C对糖尿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吃一个苹果或橘子,无条件者每天至少应该吃2片维生素C(200毫克)。

2)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包括硫胺素(B)、核黄素(B)、12烟酸(B)、维生素B、泛酸、生物素、叶酸和维生素B等。现分3612别阐述如下:

①维生素B:又叫硫胺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1缺乏1可使糖氧化不足,影响神经组织的功能,易引起多发性B神经炎。维生素B在米糠、麦麸、黄豆、瘦肉中含量最丰富。在烹调过程中易受1到破坏。建议成人每天摄取量为1.0~1.5毫克。

②B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释放能量。维生素B缺乏22的常见症状有舌炎、口角炎等。维生素B多存在于肉类、鱼类、牛奶2及绿叶蔬菜中。建议成人每天摄取量为1.3~1.7毫克。

③维生素B:又叫尼克酸或烟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大剂量的3烟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烟酸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预防和延缓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烟酸缺乏易患“糙皮病”。烟酸可从鱼、鸡、小牛肉和动物肝脏中获得。一般成年女性每天的摄入量为15毫克,哺乳期妇女为16毫克,成年男性为19毫克。

④维生素B:维生素B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化合物。66与核酸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蛋类、乳类、谷物等。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或者血糖控制不良,提示可能因为维生素B缺乏,应注意补充,建议每日摄取量为1.6~2毫克。6

⑤维生素B:维生素B是目前已知的惟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1212素,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并且参与核酸的合成及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维生素B缺乏时,可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食12物中维生素B的来源以动物内脏、鱼类、蛋类为多,其次为乳类。12维生素B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获一定的疗效,对脂肪肝有一定的12预防作用。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取维生素B的量为2微克。12

⑤生物素:生物素也叫维生素H,它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并且与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和烟酸共同保持皮肤的健康。26生物素存在于动物组织、酵母、谷物和坚果中。

5.纤维素

维生素是指在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也叫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两大类。膳食纤维虽然不提供营养成分,但研究发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便秘、大肠癌、胆石症等均与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有一定关系。膳食纤维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合称七大营养素,是人类膳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流行病学证实:低纤维高脂肪膳食可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高纤维膳食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防治作用。因此,198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正式向糖尿病患者推荐了高纤维膳食,指出:高纤维膳食可使血糖明显降低及对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必须注意调整好胰岛素用量。在国际糖尿病学会推荐的膳食中,膳食纤维日摄入量为40~60克,并指出应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量。可溶性纤维主要存在于豆类、水果、蔬菜中,常见的有:魔芋、南瓜、大白菜、胡萝卜、山楂。提倡糖尿病患者多吃粗粮、水果。经常吃一些不可溶性纤维,如麦麸、小麦全粉、糙米、玉米麸、水果、蔬菜及豆类对疾病的控制大有帮助。瓜儿豆胶及豆类纤维为主的可溶性纤维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有良效。摩芋有降糖、降脂作用,同时又能减肥、通便、抗饥饿。

最后应当强调的是,膳食纤维与食物同时摄入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而且摄入量也要适可而止。日摄入量以40~60克为宜。高纤维膳食的副作用主要是腹胀、腹泻、腹痛,厌食等。少见的严重副作用有纤维粪石生成,导致肠梗阻等。

6.矿物质

矿物质即无机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又分为两大类:①在人体内含量大于体重的0.01%(即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上)者,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镁、钠、钾、磷、硫、铁等;②在人体内含量低于体重的0.01%(每天需要量仅数毫克),称为微量元素,如铬、硒、钒、锌、铜、氟、钴等。一般只要不挑食,水果、蔬菜、米饭均衡摄入,不会引起矿物质的缺乏。

钙的食物来源:大豆、豆腐、乳制品、大马哈鱼、杏仁、水芹等。

磷的食物来源:肉、坚果、谷粒、鱼卵等。

镁的食物来源:糙米、绿叶蔬菜、坚果、豌豆、大豆等。

钾的食物来源:香蕉、苹果、杏、牛肉、鸡、花生、芝麻、番茄、土豆、葡萄干等。

硒的食物来源:米糠、大蒜、洋葱、小麦胚芽等。

铬的食物来源:蘑菇、啤酒等。

铁的食物来源:杏、向日葵子、小麦胚芽、坚果、菜豆、蛋、酵母、绿叶蔬菜。

碘的食物来源:海带及其他海味等。

锰的食物来源:坚果、谷粒等。

铜的食物来源:杏仁、牛肝、核桃、谷粒等。

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铬是胰岛素生物活性剂,轻度缺乏时会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严重缺乏时临床可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人体内的三价活性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与胰岛素结合可增加胰岛素受体,补铬可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含铬较多的食物有蘑菇、酿酒酵母、啤酒、牛肉等。

锌在糖尿病的饮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体中有几十种酶需要锌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锌能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上的转运,如果锌供给不足,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饮食中锌的最好来源是肉类、海产品、家禽及谷类的麸糠。

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四价和五价离子有显著的降糖作用。钒酸盐有模拟胰岛素的作用;能增强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和利用,发挥其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硒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促进生长、解毒、抗癌和提高免疫等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含硒量高的食物有鱼类、肉类、谷类和蔬菜。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补充硒,成人每天供应量应该为50微克。

7.水

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水既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又是构成人体器官组织的重要成分。水约占人体重的65%左右。其中瘦人体内水分含量达70%,肥胖人占55%,血液中90%是水,肌肉中70%是水,骨骼中30%是水。人体新陈代谢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水。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水不仅有维持体温稳定的作用,而且也是身体的万能溶剂、润滑剂、保护液和退热剂。水是百药之王。怎么喝水,喝什么样的水有益健康;这是一个大学问。(1)白开水:分两种:温白开水和凉白开水。温白开水能提高人体脏器器官脱氢酶的活性,降低累积于肌肉中的乳酸含量,有利于解除疲劳,焕发精神;凉白开水是指将新鲜开水冷却至20~25℃时,这种水与生物细胞内的水十分接近,具备了被细胞迅速吸收的活性。能消炎、补充体液的丢失、稀释血液、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利于人体健康。(2)矿泉水:矿泉水往往来自数千米深的地下,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锌、锰、铜、硒等。丰富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酶、激素、核酸代谢,具有强大的生物活性。

3点是:含氧量丰富、渗透力强、表面张力降低,偏碱性。常饮磁化水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维护血管壁的弹性,减少疾病发生。(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

1.科学的膳食结构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本要素

践。我国是最早认识并倡导饮食治病的国家。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就指出合理的配膳内容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既使生病,也提倡尽量少用药或者不用药;当疾病的势头稍减,就采用食物进行调养。“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这种科学的营养观点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中国百位百寿老人长寿原因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一生都极少用药或者不用药。他们始终坚信:五谷杂粮,青菜豆腐保平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营养是健康的支柱。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不是科学的健康的营养。饮食营养是保证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节食可以防治营养过剩,节食也可以延年益寿。长寿者的饮食结构大都是低热量、低脂肪和多蔬菜、多纤维的,这样的饮食结构也非常适合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祖国传统营养学“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菜常为充,新鲜黄绿红”,“五畜适为宜,过则害非浅”等的精辟论述,仍然是当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食物要全面,品种要丰富,营养要均衡,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仍然是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的基本要求。

2.中国的《膳食指南》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分八条: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⑤吃清淡少盐膳食;①饮酒要适量;③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3.美国的食物“金字塔”

健康的饮食既要使人体获得全面的营养,又要能控制能量的平衡,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食物呢?经过多年的研究,营养学家将食物分成六大类:第一类为粮谷类;第二类为蔬菜类;第三类为水果类;第四类为瘦肉类;第五类为乳类;第六类为油脂类。

1996年1月,美国农业部在颁布美国膳食指南的同时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每天选择食物的品种和数量的具体建议,以利于按合理的比例摄取各类食物,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减少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某些癌症等与饮食结构有关的疾病。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油脂类食物,脂肪和甜食。表示这一类食物只能少吃,需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少吃。接下来一层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瘦肉类和乳类食品,如蛋、肉、鱼、豆类、牛奶等。这类食物可以适当摄入,但要注意不可过量,以每日2~3份为宜。再接下来一层是新鲜的水果(每日2~4份)和蔬菜类(每日3~5份)。最底层的是各类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类和面粉类食品,如面包、麦片,米、面食等。意味着人们的主要营养素应该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即热能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植物性食物也可提供部分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素。在食物指南金字塔中粮食所占比例最高,每人每天 6~11份。

另外,在食物中不能加太多的盐。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盐的每日摄取量应低于7.6克,合并高血压者不超过6.1克,合并肾脏病者不超过3克。

4.防止食物污染,多吃天然食品

所谓天然食物是指农作物(包括畜牧产品)从耕作、栽培、加工到食用都顺应自然,不添加人工或化学物品。就耕作方式而言,农民以传统的堆肥、绿肥、鱼粉和磷酸盐等天然肥料或土壤营养剂为主,让蚯蚓钻行土中,使土壤氮化,尽量使土地、空气和水的污染降至最低。畜养的动物在喂养时,吃天然牧草,禁止用生长促进剂和激素。不用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虫剂、除草剂。因为化学肥料、农药与茶虫剂通过各种途径污染土壤,残留在农作物之中,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加上所食食品品种虽多,但不均衡,使得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因此,要使身体健康长寿,就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充分亨受阳光、新鲜空气、洁净的水,多运动。吃天然食物,过自然生活,就能使您健康常在。三、常用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食物(一)常用的粮食类降血糖食物

1.陈粟米

陈粟米,即陈久之粟米,为禾本科1年生草本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加工制作而成。粟米又叫小米。小米营养成分丰富。据科学测定,每100克小米中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淀粉72克~76克,钙29毫克,磷240毫克,铁4.7毫克~7.8毫克,还含有丰富的镁、硒、锌等元素。小米也是高钾食物(K因子>66)。所有这些营养成分均有助于降低血糖,并且具有较好的利尿降压作用。与大米相比,陈粟米所含的维生素B高1.5倍,维生素B高1倍,粗纤维高2~7倍。中医学12认为,小米性味甘、咸、凉。具有益气和中,除热健脾之功效。医学专家认为,陈粟米是防治糖尿病的好食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喝小米粥对于治疗胃燥津伤型糖尿病(症见口干舌燥,形体消瘦)患者非常有益。

2.白扁豆

白扁豆又叫沿篱豆或者扁豆,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每年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中医学认为,白扁豆性味甘、平,归脾、胃经,有健脾和中,清暑化湿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扁豆“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白扁豆含热能偏低,含钾元素很高,在所有的降糖食物中名列前茅,而且白扁豆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磷等元素。因此,经常食用白扁豆有利于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有多种,可以煮粥,也可以炖肉,还可以蒸豆沙包。

3.荞麦面

荞麦面是荞麦加工成的面粉。荞麦又叫三角麦,也叫花麦或玉麦,是一种耐饥抗寒食品,营养价值高。荞麦面的蛋白质含量达11.9%,远高于小麦、大麦、玉米、大米;含脂肪2.4%,也高于小麦、大米、薯类;含碳水化合物63.8%,另外,荞麦面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镁、钙、磷、铁、铬、铜、矾等无机盐类。

中医认为,荞麦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消食、利湿解毒、降气宽肠、消积去秽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荞麦有降血压作用,用含荞麦面粉的饲料饲养的大鼠4周后,血压有轻度地下降,志愿者吃荞麦粉4星期,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比值明显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并且使血糖降低,口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改善。用荞麦面60克,小麦面120克,做面条食用,有补虚健脾、止渴降糖,降低血脂等功效。主治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主食为荞麦面的地区,人群的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不食用荞麦地区的人群。主食荞麦地区的高血糖检出率为1.6%,非主食荞麦地区的高血糖检出率为7.33%,主食荞麦和不食用荞麦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1倍。据报道,日本人最喜欢吃中国的荞麦,光吃法就多达100多种。营养学家大力倡导人们更多地食用荞麦,多食用荞麦面对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荞麦面的吃法有多种。可以做成荞麦面煎饼食用,也可以做成荞麦面条或者做成荞麦面饼食用。

4.莜麦面

莜麦,也叫油麦或稞“燕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绿色,成熟时子粒与稃分离,子实供食用,经加工磨制而成莜麦面。

中医认为,莜麦味甘性平,无毒。具有益肝和脾、补虚止汗等功效。临床研究表明,莜麦麸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于维持血糖正常平衡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有明显效果。

据科学测定,每100克莜麦面中含蛋白质12.2克,脂肪7.2克,糖类67.8克,镁146毫克,锌2.21毫克,并且为高钾食品(K因子≥145)。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莜麦面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的功效。最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食用。糖尿病患者如果每天吃1次莜麦面,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尿糖,而且可以减轻自觉症状,尤其适合于治疗轻症糖尿病患者,经过半年左右的饮食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尿糖转阴,而且可以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莜麦面可以做成莜麦花粉苡仁饼食用。可以补虚健脾,降糖、降脂。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其制作方法为:将天花粉25克,薏苡仁50克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共研成粗粉,与莜麦面粉250克,小麦面粉100克,充分拌匀,放入盆中,加清水适量,调拌成糊状,再加适量植物油、芝麻油、葱花、生姜末、精盐、味精等,拌和均匀,备用。将平底煎锅置于中火上,放油烧至六成热时,用勺将拌好的莜麦花粉苡仁糊逐个煎成质润松脆的圆饼即可食用。

5.麦麸

麦麸是小麦加工时脱下的麸皮,是一种高纤维食物。临床调查发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的发生均与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足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常食麦麸等富含高纤维素的食物,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人用麦麸按每天每千克体重0.4克加等量的面粉制成小馒头后,加入糖尿病患者饮食中,4周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糖均明显降低,表明麦麸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

中医认为,小麦麸味甘,性微寒。入心、小肠经。具有补虚敛汗、除热调中、外熨止痛之功效。主治糖尿病、虚汗、盗汗、口腔炎、脚气等。小麦麸为高纤维食物,能增加大便量,改善大便秘结习惯,同时能够增加脂肪及氮的排泄量,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麦麸营养全面而又丰富。据科学测定,每100克麦麸中含蛋白质15.8克,膳食纤维31.3克,糖类30.1克,脂肪4克,维生素E4.47毫克,钙206毫克,磷682毫克,镁382毫克,锰10.85毫克,硒7.12微克,铁9.9毫克,锌5.93毫克,铜2.03毫克,维生素B、维生素B、尼克酸含12量达12.5毫克。科学证明,这些维生素及无机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压作用。所以,提倡糖尿病患者定期进食麦麸。

麦麸可以蒸馒头或做饼食用,也可以煮粥食用,还可以做成麦麸饼或者做成麦麸猪肉汤圆食用。①麦麸汤圆的制作方法为:将小麦麸120克炒黄,与剁成糜糊的猪肉末150克混匀,加入适量葱花、生姜末、黄酒、芝麻油、精盐、味精拌和成肉馅。再将糯米粉100克,粟米粉100克混匀,加清水揉搓成软面,分为30份,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即可食用。②麦麸饼的制作方法为:将1个鸡蛋打碎,搅匀备用。将麦麸150克与小麦面粉100克混合均匀,加清水适量,边搅拌,边加入鸡蛋汁,并加入适量植物油、芝麻油、葱花、生姜末、精盐、味精和匀后,做成馅饼蒸熟,或者放入平底的锅中烙成小圆饼食用。这两种食品均有止渴降糖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6.麦芽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经发芽的颖果。中医认为,麦芽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有消食、和胃疏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肝气不舒等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麦芽浸剂口服可使家兔与正常人血糖降低。麦芽水提醇沉精制成的注射液给家兔注射,可使血糖降低40%或更多,作用可以持续7个小时。另外,麦芽还具有降低血脂及保肝作用。

麦芽用于治疗糖尿病,有2种食用方法:①麦芽茶:取生麦芽15克,生山楂15克,茵陈30克。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可以降低血糖、血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②麦芽粥:取生麦芽30克,生山药120克,生葛根10克,人参果15克,生鸡内金10克。先将生麦芽、生山药、生葛根、人参果、生鸡内金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入锅内,加清水适量,边搅拌边加热至沸,用文火煨10分钟即得。当日服完。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肾、降低血糖等功效。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

7.小麦

小麦是面粉的原料,也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小麦含有蛋白质、淀粉、淀粉酶、维生素B族、油酸、亚油酸、钙、磷、铁等成分。还含有维生素E、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所以,面食比米饭容易消化。小麦粉可蒸馍、烙饼、做面条、水饺等食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中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具有养心安神、益肾止渴之功效。主治消渴、烦热、脏躁、痈肿等疾病。用小麦治疗糖尿病的食疗方法主要有两种:①用全小麦煮粥食之。每次煮服全小麦30~60克,30~90天后有降血糖作用。具有补脾和胃,生津止渴,降低血糖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②用全小麦60克,生山药100克,鸡内金10克,熬粥食之。方法为:先将生山药、生鸡内金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为细粉,备用。再将全小麦拣杂洗净后,入锅加水1 000毫升,加生山药粉和生鸡内金粉搅匀,先用旺火煮沸后再改为文火煨煮至熟透即可食用。具有补益脾肾、生津止渴、降低血糖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8.大麦

大麦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最适宜制麦芽糖和酿酒。中医学认为,大麦味甘微咸,性凉。有和胃、利水之功效。据侧定,每100克大麦产热能1369千焦,含蛋白质10.5克,脂肪2.2克,糖类66.3克。由于大麦产热能较低,所以古人认为大麦主治消渴。现代医学也认为,大麦是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患者和一般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9.玉米

玉米又叫苞米、苞谷、棒子、玉蜀黍等。是我国北方秋收的主要作物。中医认为,玉米味甘性平。入大肠,胃经。有补中益胃,除湿利尿等功效。经常服食玉米,对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胆囊炎、高血脂等均有疗效。

用玉米来防治糖尿病的食疗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玉米糁。原料:玉米粒100克,生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克。先将生山药、生鸡内金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备用。再将800毫升水入锅内加入生山药粉、生鸡内金粉、玉米粒,边加热边搅拌,至沸后用文火煨煮至熟透即成。具有补脾益胃、生津止渴、降低血糖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②玉米粥。原料:玉米糁100克,南瓜250克。将南瓜去瓤去籽,切成2厘米宽、4厘米长的条,备用。再将1200毫升水加入锅内加热至沸后,撒入玉米糁,不断搅拌至沸,再加入南瓜条块,用文火煨煮至熟烂,即可佐餐食用,当天吃完。具有健脾胃、清热润燥,降低血糖之作用。适用于治疗中医辨证为肺胃燥热型糖尿病患者。

10.大豆

大豆又叫黄豆、黄大豆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子。中医认为大豆性平,味甘,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润燥行水、通便解毒之功效。主治腹胀羸瘦,胃中积热,水肿胀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还具有抗缺铁性贫血,通导大便,促进骨骼发育,防止血管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研究表明,大豆中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效果。大豆中所含有的皂甙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可以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血清,肝中脂质含量和脂肪含量。

另外,食用大豆还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据科学测定,每100克大豆中含蛋白质36.3克,脂肪13.4克,碳水化合物25克,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0.4毫克,硫胺素0.79毫克,核黄素0.25毫克,烟酸2.1毫克。另外,还含有卵磷脂、大豆皂醇等各种物质。

大豆的常用食疗方法为大豆粥。将大豆100克洗净浸泡12个小时,再与大米120克左右同煮为粥,有健脾和胃作用,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症有效。另外,建议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大豆及其制品,例如豆浆、豆腐、豆腐皮等,有利于增强病人体质,延年益寿,延缓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11.豇豆

豇豆又叫豆角、饭豆、长豆、腰豆、浆豆等,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中医认为,豇豆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止消渴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渴,遗精,小便频数等病症。

带壳豇豆汤具有降糖止消渴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长期饮服。其制作方法为:取带壳豇豆150克,将带壳豇豆洗净,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煮大约15分钟左右,去豆取汤,每日服1次。

12.赤小豆

赤小豆,又叫红豆或赤豆。性味甘,微寒,归心、脾、小肠经,具有利水祛湿,消肿解毒等功效。《本草再新》中记载,赤小豆“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赤小豆含热量偏低,含膳食纤维较高,而且富含维生素E及钾、镁、磷、锌、硒等活性成分,其K因子>390,是典型的高钾食物,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因此,赤小豆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降血糖食物,经常食用赤小豆,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而且还具有防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的作用。

13.魔芋

魔芋又叫蛇六谷,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的块茎。性寒,味辛,有毒,具有化痰散积,行瘀消肿,解毒抗癌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积滞、肿瘤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魔芋含葡萄糖甘露聚糖(简称葡甘聚糖)达50%,蛋白质30%,还含有纤维素、维生素、铁、钙及17种氨基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魔芋所含葡甘聚糖,是一种半纤维素,它吸水性极强,吸溶液膨胀后可使体积增长50倍~80倍,形成体积很大的凝胶纤维状结构,提高了食物的粘度,延缓了胃排空和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并且有降脂作用。另外,由于其吸水后体积膨胀增大,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本身含热量又极低,因此食用魔芋食品既能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热能摄入,降低体重,又能增加饱腹感,减轻糖尿病患者饥饿的痛苦,而且还能增加肠内容物的体积,改善大便干结症状。研究还发现,早餐为高纤维膳食,对于午餐餐后血糖也有降低作用,这是高纤维膳食存有的残余效应。目前,魔芋已经被制成精粉,并且已经加工制成魔芋挂面、魔芋豆腐等各种食品,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魔芋有毒性,食用时必须加工,内服必须先煎煮2个小时,取汁服,勿食芋渣,以防中毒。

有学者报道,用魔芋精粉添加制成食品,对72名 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受试者在食用30天及65天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比食用前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也有显著降低(P<0.05)。

14.豌豆

豌豆又叫寒豆、雪豆、毕豆,为豆科植物豌豆的种仁。中医认为,豌豆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之功效。主治脚气、痈肿、脾胃不和,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病症。

豌豆具有通利大肠,防癌治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食疗作用。据测定,每100克豌豆中含有蛋白质24.6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57克,粗纤维4.5克,钙84毫克,磷400毫克,铁57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硫胺素1.02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2.7毫克。

青豌豆汤具有降糖止渴的功效,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其制作方法为:将青豌豆250克洗净,加水800毫升,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时不加盐,以淡食为主。

注意事项:豌豆多食令人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二)蔬菜类降血糖食物

1.韭菜

韭菜又叫起阳草,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韭菜的茎叶。韭菜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虾皮等是人们喜爱吃的家常菜。韭菜属于药食两用食物。

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味辛、甘,归肝、胃、肾三经,有温中行气,延年益寿,健胃提神,调和五脏等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韭菜“煮汁饮,止消渴,盗汗”。

韭菜中所含有的挥发油、含硫化合物及钙、硒、锰、锌、镁、磷等元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有较好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韭菜中含有较多地粗纤维,并且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其中,每100克韭菜可食部分中含胡萝卜素高达1 410微克,并且韭菜是优质高钾食物(K因子>30),能促进血液循环,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降低血压,调肠通便,防治便秘的作用。

2.白萝卜

白萝卜又叫萝卜或青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茎。中医学认为,萝卜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除燥生津,利尿止渴,降脂化痰、消食解毒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萝卜中含有甲硫醇、香豆酸、阿魏酸、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等,还含有钙、磷、铁、锰2等多种无机盐。萝卜中所含有的香豆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萝卜还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的作用。萝卜还含有促进脂肪代谢的物质,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因此,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服食萝卜,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另外,萝卜还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增加食欲的功能。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萝卜性偏凉,凡脾胃虚寒者应慎服。

3.蕹菜

蕹菜又叫空心菜、竹叶菜,为旋覆花科植物的茎叶。中药学认为,蕹菜性味甘、寒,入胃、肠经,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降脂、防癌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蕹菜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另外,蕹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钙含量丰富,还含有锌、镁、硒、磷等矿物质元素;蕹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够显著地促进胃肠蠕动,有通便解毒作用。因此,蕹菜非常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或者高脂血症及便秘的患者食用。

4.胡萝卜

胡萝卜又叫红萝卜或黄萝卜,属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根、茎)有黄、赤两种,生、熟都可食用。

中医学认为,胡萝卜味微苦辛,性微寒,有健脾和胃,补肾养血,行气化滞,消食明目等功效。对糖尿病、肝炎、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病有防治作用。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胡萝卜含钙、磷、镁、钾等矿物质元素和铁、铜、锰、钴、碘、氟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胡萝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每100克胡萝卜食部含胡萝卜素高达4010微克以上,折合视黄醇当量668微克以上。这在所有蔬菜及根茎类食物中,是很少见的。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有降血糖作用。有人已经从胡萝卜提取物中分离出了一种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另外,胡萝卜中含有的琥珀酸钾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胡萝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能产生大量维生素A,可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因为胡萝卜素须溶解在动物脂肪里才能被吸收,所以,胡萝卜宜炖肉吃或者炒肉吃。维生素A对维护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护视力和营养眼睛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常食胡萝卜不仅能降低血糖,而且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如高血压病、视网膜损伤、神经组织损伤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胡萝卜。

5.洋葱

洋葱又叫“葱头”。在欧美国家,有“菜中皇后”之美称。洋葱原产于伊朗,后传入中国,故称之为“洋葱”。

中医学认为,洋葱性味甘、平、辛。有清热化痰、解毒杀虫、健胃消食、行气宽中之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次食入量不宜太多,肺胃有热,目昏及阴虚者,应慎食洋葱。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洋葱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镁、磷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并且为高钾食物(其K因子>33);洋葱中还含有硫醇、三硫化物、二甲二硫化物,硫代亚磺酸盐等活性成分。最新的研究表明,洋葱中还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因为,洋葱中含有类似降血糖的药物——“甲磺丁脲”类物质,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恢复胰岛的代偿功能,从而降低血糖。另据美国最新科研报道,洋葱提取物可使血糖显著降低。应用洋葱的乙醇提取物可以使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其机制是洋葱能促进组织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

综上所述,洋葱对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对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不愧为上述疾病患者餐桌上的“佳蔬良药”。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洋葱不仅可以降血糖,防治糖尿病,而且还具有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如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的作用。

6.芦笋

芦笋,又叫“长命菜”,也叫龙须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嫩茎。

芦笋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芦笋所含的香豆素等化学成分有降低血糖的药理作用。临床观察显示,芦笋消除糖尿病症状的作用很明显,对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防治其并发症如肥胖、高血压、视网膜损害等。

7.红薯叶

红薯叶又叫甘薯叶或山芋叶,为旋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薯的茎叶。可食用,也可做饲料喂饲牛羊,也可入药。中医学认为,红薯叶味甘,性平,入脾、肾经,有补脾胃、益气力、益颜色、生津润燥,补中和血,宽肠通便等功效。

红薯茎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黏液蛋白,钙、磷、铁等无机元素以及大量地膳食纤维等。膳食纤维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不仅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而且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便秘、痔疮等常见的“纤维素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