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的中华文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13:11:37

点击下载

作者:《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博大的中华文明

博大的中华文明试读:

博大的中华文明

作者:《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排版:KingStar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122214058本书由悦读名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博大的中华文明

农业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的居民以其非凡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农耕文明。正是这农耕文明的肥沃深厚之基,培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亿万子孙开枝散叶、繁衍不息,使中华文明如奇葩盛开不衰,如清泉涟漪长漾。因此,了解中华文明就要从了解中华大地上悠久的农耕文明开始。

A1.远古中国大地上最早的居民都有哪些人?

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道路纵横、城镇密布,生活着近14亿同胞。那么,追溯到远古时代,这片土地上又生活着哪些人呢?据考古学证实,生活在远古中国大地上的人类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等。其中,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多万年前,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因此,史学界通常把元谋人作为我国有人类历史的开端。考古学已经证明,这些直立人已开始使用工具、进入旧石器时代,并过渡到血缘家族公社时期,是真正意义上的远古人类。

后来,中国大地上的远古居民开始进化到智人阶段,智人在生理特征上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差别了。其中早期智人的代表有大荔人、丁村人和马坝人,他们生活在距今四五万年前;晚期智人的代表则是著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距今3万~1万年。这些智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开始逐渐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创造出了独特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新时期文化遗址六七千处,当年生活在这些文化遗址上的先民无疑就是我们现在各民族人民的祖先,而这些文化遗址也正是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活动的有力证据,是中华民族繁盛的起点。1、已被考古学证实的我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是下列哪一项?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2、下列不属于我国境内早期智人代表的是哪一项?A.大荔人B.丁村人C.蓝田人3、晚期智人生活的时代属于下列哪一个历史分期?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器时代4、山顶洞人属于哪一种远古人类?A.直立人B.早期智人C.晚期智人正确答案: A C B C

A2.谁是考古学证明的最早的“盗火者”?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英雄叫普罗米修斯,他不顾众神之王宙斯的禁令,将天上的火种偷来赠给了人类,使人类从此在暗夜中有了光明。普罗米修斯因此被称为“盗火者”,但他也遭到了宙斯最严厉的惩罚。中国古代也一直流传着“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相传,远古时代的燧明国有一个人看到一只叫作“鸮”的鸟在啄木头时,突然迸出了火星,他深受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技术。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火对远古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在向自然界取火时的艰难历程。那么究竟谁才是已知最早掌握用火技术的人呢?根据中外考古学资料显示,能够被明确证明最早用火的远古人类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元谋人。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挖掘距今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的遗址时,发现了大量的炭屑以及被火烧过的兽骨和石器,找到了目前已知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距今50多万年前的北京人的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厚度达6米的灰烬层以及被火烧过的石块和骨头,而灰烬层中的黑色物质经化验为草木灰,这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长期控制火了。

由此可见,元谋人和北京人才是迄今为我们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盗火者”。掌握用火的技术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文明真正的起点。“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分开。”掌握用火技术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1、古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是谁?A.宙斯B.普罗米修斯C.阿波罗2、中国古代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技术的是谁?A.伏羲氏B.神农氏C.燧人氏3、考古学证明,谁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远古人类?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4、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厚度达6米的草木灰烬层,说明了什么?A.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失过火B.有人在那里放火C.北京人已经能够长期控制火了正确答案: B C A C

A3.人工培育水稻最早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吃米饭,大米已经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而大米就是水稻脱壳之后的产物。当我们端起一碗米饭、即将下咽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是中国的先民们最早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培育了水稻?世界上究竟是谁最早人工培育了水稻?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存在着争论,直到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中外学者才不得不承认一个结论:世界上已知最早种稻的人,应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居住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一群原始居民的居住地。在这个遗址被发现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批的稻谷和米粒。据考古学家叙述,那儿的地层中由稻谷、谷壳、谷粒以及稻秆堆积起来的遗物,厚度有40~50厘米,整个遗址中到处都有稻谷的存在,稻谷的总量估算在120吨以上。不少原始居民炊煮用的釜(古代用来煮饭的锅)底,也有不少残留的米粒锅巴。后来,在湖南道县和江西万年的古代遗址中也发现了水稻遗迹,据科学的年代测定,这些遗址中的稻谷甚至已经存在12000年以上!这些丰富的遗存,完全证明了早在7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中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粮食。

我国先民最早培育水稻,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今天,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仍然在延续这样的巨大贡献……种植水稻1、考古发现最早人工培育水稻距今已有多少年?A.7000多年B.5000多年C.12000多年2、我国古代水稻的最早培育种植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长城两边3、河姆渡遗址距今有多少年?A.12000多年B.7000多年C.3000多年4、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是谁?A.袁隆平B.贾思勰C.徐光启正确答案: C B B A

A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哪五谷?

南方长江流域的远古居民培育了水稻,而黄河流域的北方先民则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了被称为“五谷”的五种农作物。关于五谷的说法其实有很多种,但最通常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指稷、麻、黍、麦、菽,另一种指稷、黍、麦、稻、菽。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其实是没有稻的。五谷之中,稷又称“粟”,就是小米,在我国古代北方半干旱地区种植十分普遍,易于管理,被称为“五谷之长”。在神话传说中,最早是像下雨一样从天上落下了“粟”,神农氏因此掌握了种植粟的技术,然后五谷才逐渐成为了古代北方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粟”是最早被人工培育和易于广泛种植的古代粮食作物。“黍”去皮后被称为黄米,是仅次于粟的粮食作物。“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开始时古代北方种植的以大麦居多,由于小麦的产量相对较高,逐渐取代了粟、黍、大麦等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北方主要粮食作物。“菽”也有大菽、小菽之分,大菽就是大豆(黄豆),最早是属于今天东北地区的远古居民所培育的农作物品种,春秋时期传入中原黄河流域。“麻”的纤维,则是远古居民纺织衣物的原料。“五谷”的培育,使北方农业得以稳定发展,也为中华文明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五谷”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2、“五谷”之中一定不包括哪一项?A.水稻B.玉米C.麦子3、被称为“五谷之长”的是哪一种农作物?A.粟B.稻C.麻4、今天北方主要的农作物是下列哪一种?A.粟B.黍C.麦正确答案: A B A C

A5.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养蚕纺织技术的?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性符号之一,古代西方曾长期称当时的中国为“赛里斯”,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而丝绸正是蚕丝的纺织物。在西方人看来,养蚕、缫丝、纺织的技术是神奇而又神秘的,中国人是何时并且如何掌握了从这种“神奇的虫子”体内抽丝纺织的技术呢?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蛹)、蚕蛾五种形态的蜕变,其中,蚕茧就是熟蚕吐出的丝缠结而成的,一个成熟的蚕茧可以抽出长0.9~1.5千米的蚕丝。中国的先民们从对蚕的生活习性的细心观察中发明了利用蚕茧缫丝、纺织的技术。考古学证明,我国的先民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纺织丝绸的技术。20世纪30年代,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有整齐切割痕迹的半个蚕茧,据此推断,这大概是距今5000多年前当地居民用来加工抽丝的蚕茧。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一块绢的残片和一些丝带、丝线。绢的残片,经过科学的考古年代测定,距今已有5000多年,绢片上平直而均匀的经纬丝线则说明当时不仅有较高的缫丝技术,而且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织绸工具,直接证明了我国的先民们在当时已经完全掌握了养蚕、缫丝、纺织丝绸的技术。

养蚕、纺织丝绸技术的发明体现了中国先民们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以及非凡的生产、生活智慧,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本动力。1、古代西方称中国为“赛里斯”,其含义是什么?A.广大之国B.强盛之国C.丝绸之国2、蚕丝主要来自蚕的哪一部分?A.蚕卵B.蚕茧C.蚕蛾3、我国先民们熟练掌握蚕桑纺织技术距今已有多少年?A.10000多年B.3000多年C.5000多年4、能够证明中国先民高超纺织技艺的绢片是在下列哪一个遗址中出土的?A.夏县阴村遗址B.钱山漾遗址C.河姆渡遗址正确答案: C B C B

A6.远古时代的居民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农业生产?

今天,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我们常常能在农田里看到旋耕机在耕田、收割机在收割……那么,在远古时代的居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呢?原来,在远古人类农业起源之初,普遍地经历了一个“刀耕火种”的时代。“刀耕火种”就是用石头或兽骨制成的刀、凿、斧、镰等工具砍伐地面上的灌木和杂草,然后用火焚烧,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草木灰,再在上面撒种播种的生产方式。因此,“刀耕火种”时代里的农业工具主要有石制、骨制和木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很简陋,农业生产也很落后,原始的居民不得不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虽然如此,勤劳而智慧的先民们还是把他们的石制、木制和骨制的工具制作得很精致,他们使用磨制的方法精心打磨石制和骨制的工具,然后把这些工具绑在木棒上以便于使用,这些工具他们一般都会使用终生,珍爱如宝。许多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工具,其精致的程度甚至超乎现代人的想象。比如,考古学家就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把石镰,其形状和今天的镰刀几乎一模一样,刀背厚、刀刃薄,呈弯刀形状,刀刃被精心地磨制成许多个微小的锯齿,看起来十分的锋利,隐隐地似乎有金属的寒光,令人十分惊叹,不得不佩服远古先辈们的石器制作工艺。

这些简陋而精致的农业工具,既反映了远古农业劳作的艰难,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对农业的重视与热爱……“刀耕火种”时代的工具1、“刀耕火种”中的“刀”主要是什么材质的?A.金属B.石、骨C.木材2、“刀耕火种”时代的石器农业工具一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零件组装3、“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器时代4、“刀耕火种”时代里的农业工具主要有什么?A.石制、骨制和木制的工具B.铁器C.铜器正确答案: B B B A

A7.“井田制”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

井田制是我国商周时期推行的一种土地制度。那时,奴隶制国家通过纵横交错的田间道路和沟渠,把土地分隔成众多方块状,形状像一个个“井”字,因此称作“井田”。井田属奴隶制国家所有,由国王分配给许多大大小小的领主世袭领有,领主则转租给平民使用或强迫奴隶耕种,领主不得私自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根据土地的收成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有人认为,井田制土地国有的形式源自原始社会的“部落公社制度”。实际上,井田制的实质是奴隶制国家剥削平民和奴隶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商周时期主要的农业经济形态。由于生产工具多是简陋的石制、木制或骨制工具,生产效率低下,土地又由领主集中管理,所以在井田中劳作的平民或奴隶们采用的是集体耕作的方式,常常动用成百上千的人,用大规模集体劳动的方式来保证农业收成,场面往往很壮观,被称为“千耦(耕地)其耘(耙地、平整土地)”。

在井田上辛勤劳作的千百万平民和奴隶是我国商周时期文明繁盛的基础,井田制也因此被许多后世学者看作是一种理想的土地制度。尤其当后来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之后,土地兼并盛行,加大了贫富差距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更有许多学者相信井田制是解决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医病良方”。可以说,后人对井田制的描述更多地代表了古代中国希望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一种理想。1、“井田制”是我国哪一个历史时期普遍推行的土地制度?A.商周B.秦汉C.明清2、在井田中劳作的平民或奴隶主要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A.石制、木制或骨制工具B.青铜制农具C.铁制农具3、井田制下采取什么样的劳作方式?A.个体劳动B.集体劳动C.流水作业4、后世学者推崇井田制是基于怎样的看法?A.理想的土地制度B.文明繁盛的基础C.可以预防土地兼并正确答案: A A B A

A8.“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们听到这些熟悉的歌词或诗句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许多经典的放牛娃形象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放牛娃的经典形象也反映了牛在中国古代农业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牛作为中国古代农业耕作中重要的劳动力,也因此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分量。那么,牛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好帮手”的呢?我们知道,我国曾出土过大量的商代用于祭祀的“甲骨文”,其中的“骨”主要就是指牛的肩胛骨;而据历史文献记载,西周时期统治者祭祀天地祖先的主要祭品也是牛。可见,在商周时代,牛主要被用于祭祀和供奉,而不是农耕生产。

事实上,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牛被用于农业生产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于是出现了用牛来拉铁犁耕地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耕作方式在我国农村仍然比较普遍。可以说,牛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和中华文明繁盛的过程中作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铁犁牛耕1、“牛”在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民俗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什么?A.常被用来祭祀天地B.是农耕的重要劳动力C.历代文人推崇歌颂2、商周时代,牛主要被用于哪一方面?A.农耕生产B.神灵崇拜C.祭祀供奉3、“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明清4、商代用于祭祀的“甲骨文”,其中的“骨”主要指什么骨?A.牛的肩胛骨B.猪的肩胛骨C.羊的肩胛骨正确答案: B C A A

A9.商鞅为什么要“废井田、开阡陌”?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商鞅在变法开始前,为树立变法诚信而以“百金”悬赏,让人扛一根木头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商鞅变法的诸多措施中,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废井田、开阡陌”。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废井田、开阡陌”呢?“阡陌”就是井田中纵横的小路,“废井田、开阡陌”就是废除井田的界限标志,承认原来为奴隶制国家所有的“井田”归地主或自耕农私有,把阡陌铲平,都种上庄稼。一方面,在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开始普及,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一家一户的人口依靠铁制工具开垦、耕种的土地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当时在“井田”之外开垦的“私田”就越来越多,靠大规模的集体劳动来保证农业收成的井田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废井田、开阡陌”顺应了这种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一个诸侯国要想在兼并战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发展农业,以保证国家具有支持大规模战争的强大物质基础,“废井田、开阡陌”其实就是通过承认土地私有的方式来调动地主和自耕农的积极性,鼓励农业生产。事实证明,“废井田、开阡陌”的确使落后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中强大起来,最终结束了战国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同时,“废井田、开阡陌”也最终使中国古代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普遍发展起来,深深影响了以后两千多年间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形态……商鞅1、“废井田、开阡陌”是什么意思?A.把井田荒废掉,在其中修建纵横的小路B.不允许在田地里修建水井C.废除井田的界线标志,把阡陌铲平2、关于“废井田、开阡陌”的原因,表述不当的是下列哪一项?A.农业生产力止步不前B.生产工具改进C.战争的需要3、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发生在下列哪个诸侯国?A.魏国B.韩国C.秦国4、下列不属于“废井田、开阡陌”的影响的是哪一项?A.铁制工具开始使用B.土地私有制发展C.个体小农经济发展正确答案: C A C A

A10.都江堰是谁修筑的?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今四川省境内)的人民迎来了他们的新郡守,也迎来了他们子孙后代千百年的幸运!原来,蜀郡地处岷江中游的成都平原,而岷江发源于海拔3000米高的万山丛中,在峻山峡谷中奔流而下,一到成都平原,就忽然进入到一马平川之地,水流速度骤然减缓,其中夹带的泥沙、石子很快在当地河床中沉积下来,常常造成河道淤塞。本来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应该是丰收之地,却因此在雨水不足时干旱,在雨季里洪水泛滥,蜀郡人民当时是苦不堪言。新来的郡守名叫李冰。李冰到任后,便全力解决岷江水患问题。他进行了仔细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了前人的治水经验,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组织,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筑成都江堰,解决了当地的水患。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可以防洪、灌溉、航运,是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筑成之后,既解除了岷江水患,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为了感戴李冰,东汉时代的当地人修造了一尊高大的李冰石像竖立在江心;后来,当地的人们又在江边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崇德庙(今二王庙原址)和二王庙,来纪念为修筑都江堰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冰……

都江堰筑成之后,2200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真正是“泽被千秋”“功著万代”,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李冰1、都江堰位于什么地方?A.成都平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2、谁主持修建了都江堰?A.商鞅B.李冰C.李斯3、都江堰主要用于什么?A.军事B.灌溉C.水产正确答案: A B B

A11.“戽斗”“翻车”“筒车”是干什么用的?

戽(hù)斗、翻车、筒车都是古代农业生产中的灌溉工具,它们的主要功用都是把低处的水引到地势较高的农田中以便于灌溉。戽斗一般是竹篾、藤(柳)条编制或木制的斗状盛水器具,在沿口和低端平行地各穿过一根长绳子,由两个人用双手分别握住戽斗两边的长绳子,把戽斗放入水中,然后两人同时拉起各自手中的长绳子,就可以把低处的水拉起来,倒入高处的农田中。如此反复,即可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翻车则是类似传送带的一种装置,大致形状是在传送带上面每隔一小段距离安装一个垂直的挡板,然后把传送带安装在一个矩形的木槽中。在木槽一端安装牵引传送带运动的齿轮装置,并把它安置在田头的河岸上,而另一端则放入河中。当使用人力、畜力或风力转动齿轮装置时,河水也就在木槽中被传送带送上岸边的农田中完成灌溉。据史料记载,翻车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由三国时的巧匠马均改进和完善。筒车大概出现在唐朝,又被称为水转筒车,其特点是利用湍急水流本身的动力把水提到高处的农田中。大致的做法是在湍急的河流中竖起一个巨大的轮子,在河水推动下,轮子就会转动。在轮子的边缘以向上30°~45°的角度横着捆绑上一个个小竹筒,当轮子转动时,水就会被小竹筒带到高处倒出来,达到灌溉高处农田的目的。

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出了辉煌的农耕文明。翻车1、翻车属于什么工具?A.运输工具B.播种工具C.灌溉工具2、翻车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A.东汉时期B.三国时期C.唐宋时期3、筒车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A.东汉B.三国C.唐朝4、彻底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是下列哪一项?A.戽斗B.翻车C.水转筒车正确答案: C A C C

A12.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培育茶树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生活谚语,“茶”虽然排在最后一位,却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种植物。在历史上,茶和丝绸一样,也曾一度成为古代中国的象征性符号之一。茶曾长期是古代中原地区对外或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品,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我国境内的民族融合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培育茶树的呢?唐朝以前,史籍中尚无关于人工培育茶树的明文记载。但在神话传说中,却有中国农业始祖神农氏因为每天要尝食很多草药而中毒,因此常喝茶来解毒的传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对茶的开发利用可能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迟到唐代以前,饮茶就已经成为大江南北普遍的生活习俗。

进入唐代,不仅出现了人工培育茶树的明确记载,而且茶的栽培技术和种植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由陆羽著述的一部关于饮茶的专著——《茶经》,陆羽因此被称为“茶圣”。唐代以前,饮茶之风虽然盛行,但饮茶习惯却与今天大不相同,那时的人喝茶是将茶与盐、姜、葱等调料一起煮汤喝下去的,大概更多的是被当作防病药物来使用的。直到陆羽的《茶经》问世,饮茶开始成为一种文化,并逐渐与诗文、绘画、宗教活动以及民间工艺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农业文化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凝聚、承载着中国传统的礼俗规范和审美情趣。茶园风光1、古代传说中以茶解毒的人是谁?A.神农氏B.伏羲氏C.轩辕氏2、什么时候起有了人工培育茶树的明确记载?A.远古时代B.唐代C.宋代3、《茶经》的作者是谁?A.神农氏B.马均C.陆羽4、陆羽被称为什么?A.“茶圣”B.“茶仙”C.“经圣”正确答案: A B C A

A13.贾思勰为什么要著述《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全书,突出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农业的重视,作者是我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那么,他为什么要著述《齐民要术》这样一部书呢?

据有限的史料考证,贾思勰出生在北魏时代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地区的一个世代务农的耕读世家,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刻苦勤学,并做过北魏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贾思勰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社会动荡的时期,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使贾思勰深深感到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农业以保障人民生活的必要性;同时,黄河流域也在社会动荡中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交错杂居,逐渐融入中原农耕文明,需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于是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学习中总结农业生产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愿望就显得很迫切。贾思勰在太守的官职上离任后,就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潜心研究农学,他花了十多年工夫,对我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写成了《齐民要术》这部农学著作。这部著作共10卷92篇,内容涉及谷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家畜、家禽以及鱼类的饲养,食品加工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书,对我国后来的农业生产起着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什么?A.《氾胜农书》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2、《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A.神农氏B.贾思勰C.刘勰3、《齐民要术》记载了何地的农业生产经验?A.东汉关中平原B.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地C.明清长江流域4、《齐民要术》里面有些什么内容?A.包括农、林、牧、副、渔方面的内容B.包括婚丧嫁娶方面的内容C.包括治理农民的策略内容正确答案: B B B A

A14.玉米、甘薯和马铃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你知道吗?它们的原产地却并不在中国。它们最早都是由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培育的,美洲才是它们的原产地。15世纪末,欧洲人掀起了一场地理大发现运动,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一直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大陆。从此,美洲人的粮食作物被带出了美洲,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自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中国明朝中后期)约100年的时间里,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先后传入中国,与这些农作物差不多一起传入中国的美洲农作物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花生、烟草和可可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农作物都有着很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适应性,而且大都属于高产作物,这些特点使它们迅速被世界各地引进、播种。这些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而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迅速地被改进和推广。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也就是到18世纪时,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就已经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且产量也有所提高,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食物。

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和花生等农作物的时机,恰恰是在中国基本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和人口开始大规模增长的历史时期,这些易于种植的高产农作物对于18世纪以来中国人口的迁移、分布以及持续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们也因此成为印第安人的农耕文明造福世界的见证。马铃薯甘薯玉米1、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哪里?A.欧洲B.非洲C.美洲2、玉米、甘薯和马铃薯是由下列哪个种族人群培育的?A.印第安人B.欧罗巴人C.亚细亚人3、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地理大发现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4、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传入中国是在什么时候?A.鸦片战争后B.明朝中后期C.南宋时期正确答案: C A A B

A15.“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哪一部书?

被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是明末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该书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12目,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共70多万字,征引古代各种文献225种,堪称一部鸿篇巨制;该书全面总结了明末以前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而尤其注意最新技术的记录与推广。例如,甘薯正是在徐光启生活的年代传入中国的,徐光启即在书中详细论述了甘薯的种植、培育和加工储藏的方法,积极加以推广;《农政全书》不仅记述农业生产技术,还十分关注历代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用较大篇幅集中论述了古代农业政策、水利设施以及灾荒之年的救济措施等,为后世农业发展提供了全面借鉴……如此丰富、全面的农业经验总结,使之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出生于耕读之家,自幼勤奋好学并积极参加农业生产。43岁时考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但他的志向却不在为官,而是与当时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积极研习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位学贯古今、兼通中外的科学家,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徐光启以他的《农政全书》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总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及万民、恩泽后世,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耀眼群星中的一颗……1、被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农书?A.《氾胜农书》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2、《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A.徐光启B.贾思勰C.马均3、下列关于《农政全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论述了古代农业政策B.主要记载西方科学知识C.对甘薯种植做了推广4、《农政全书》12目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水利B.种植C.冶炼正确答案: C A B C

A16.“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诸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说法,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这些词汇可能关注得不是太多,但农民却时常在嘴里念叨着它们……原来,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内容。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它们对中国农民有什么作用?所谓“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古代农民将它们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短短的28个字是和我国古代辉煌的农业成就紧紧相连的。在古代,中国的先民用阳历(太阳历)记取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他们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即“节气”,这样,全年就分为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农业与气象之间的紧密联系,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及其对农作物成长的影响,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自商周到秦汉时期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农民计算和掌握农事季节的重要工具,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1、“二十四节气”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A.春节B.夏至C.秋分2、中国古代的农民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哪一种历法?A.阴历B.阳历C.太初历3、“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于什么?A.计时记事B.农业生产C.记录天文4、在“二十四节气”中,节气之间大概相差多少天?A.5天B.24天C.15天正确答案: A B B C

A17.我们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我们中国人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无论中国人身处何地,每当想起这个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称谓的时候,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涌起无比的自豪。这个神圣的称谓,代表了中国人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强烈的同根同源意识。那么,“炎黄子孙”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和黄帝。据传说,炎帝姓姜,炎帝的部族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自东方而来的九黎族(也称东夷族)为争夺中原而发生长期冲突。由于蚩尤部落善做兵器,骁勇善战,所以炎帝族最后大败,被迫逃到涿鹿(今河北省)。但也因此得到了自北方进入中原的黄帝部族的援助,他们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攻杀蚩尤,兼并了东夷部族。黄帝号轩辕氏,是传说中很有智慧的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共同祖先之一。打败蚩尤东夷部落后,炎、黄两族为争夺中原之地反目成仇,再次陷入长期的战争,最后在阪泉(据说阪泉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之战中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并兼并了它,控制了中原地区。这样,炎、黄两族和东夷族以及南方的一些部落逐渐融合,经过夏、商、周到春秋时期形成了“华夏族”,汉代强盛起来以后称为汉族。于是,在中国人心目中,炎、黄二帝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也就成了中华民族公认的代名词。“炎黄子孙”这个称谓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历史事实……1、“炎黄子孙”中的“炎黄”最早是指什么?A.部族首领B.古代战争C.古代地名2、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的战役是哪一个?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3、下列哪一称呼是我们的先民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称呼?A.东夷族B.华夏族C.汉族4、远古时代,黄帝部族来自哪个方向?A.东方B.西方C.北方正确答案: A A B C

A18.尧、舜、禹时代为什么实行禅让制?

炎帝和黄帝之后,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族首领,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禹。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中华文明放射出灿烂光辉的时代。因为尧、舜、禹都是品德高尚和深具智慧的人,所以在他们领导部落的时候,出现了少有的安宁与太平景象,那时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尧、舜、禹时代最让后人称赞的事迹,则是在他们之间实行的“禅让”制度,“禅让”的意思就是主动地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既有品德智慧又有能力的人,这实际上是原始社会的一种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制度。在远古时代,一个部落的生存要面临着来自自然界和周边部落的各种严峻的挑战,他们必须时刻拥有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能力的强大领导者,所以当一个部族首领即将老去的时候,他就会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更有能力的人或在整个部族中选出一个新的、强有力的领导者,以保证部族的生存。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实际上就属于这种情形,它是建立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不发达,部落成员需要集体协作、共同劳动的基础之上的,今人不应该将其过分理想化。

不过,虽然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是被后人理想化了的一个制度,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确是我国文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他们在“禅让制”中体现出来的美德,也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1、尧、舜、禹之间的部落首领更替实行的是什么制度?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2、下列不是靠禅让制度得到部落首领的人是谁?A.舜B.禹C.启3、禅让制度得以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尧、舜、禹的个人美德B.部落生存与发展的需要C.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4、禅让制实行于我国古代哪一个历史阶段?A.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B.奴隶制社会瓦解时期C.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正确答案: A C B A

A19.西周初年为什么要分封那么多的诸侯国?

在许多以春秋战国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被那些似乎总也数不完的诸侯国的名字弄得一头雾水,春秋战国时代哪来那么多的诸侯国?原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都是从西周所分封的大量诸侯国中分化或兼并而来的。那么,西周初年为什么要分封那么多的诸侯国呢?简单地说,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国的目的主要是巩固西周新建立的政权,维护它的统治。早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候,就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成千上万的部落,一个部落可以说就是一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相互独立,通过征服或联盟的方式结成国家。相传,大禹治水成功,被推举为王时,前来祝贺朝拜的有“万国”之多,这些部落小国经过夏、商上千年的分化组合之后,到西周灭商时仍然有1200个以上。西周建立后,不可能将这些诸侯国一一兼并。那么,如何防止这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威胁西周的统治呢?

西周的统治者想出了自己的办法:一方面,对原来的诸侯国进行重新分封,甚至恢复一些已经灭亡很久的诸侯国,来笼络人心;另一方面,把西周王室子弟和功臣也分封到全国各地,以便监视和控制这些诸侯国。据说西周初年周公摄政时一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王室子弟就占了53人。这样,西周初年的诸侯国就越封越多了,这些诸侯国当时都很小,便于周王室的控制,对维护西周初年的政治安定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由此形成的分封制则对中国后世历朝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主要来自什么?A.远古部落B.大禹治水C.西周分封2、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A.维护统治B.便于管理C.恢复旧制3、西周分封制主要分封哪些人?A.前朝已经灭亡的诸侯国B.周王室的子弟和功臣C.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4、西周灭商时的诸侯国还有多少个?A.71个B.53个C.1200多个正确答案: C A B C

A20.西周历史上的“共和行政”是怎么回事儿?

西周王朝的统治到了周厉王(公元前878年即位)时期,出现了危机。周厉王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公元前844年,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周厉王强行宣布山林川泽为王所有,不许平民樵采渔猎,弄得怨言四起。厉王不但拒绝接受忠臣的劝告,反而找来巫师,想用巫术监视是否有人发表“谤言”,并通告全国,谁如果私议朝政,抓到就立即处死。巫师假托神灵,肆意陷害无辜,不少人死于非命,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怨恨。虽然人们不敢再在公开场合言语,路途相见也只能以目示意而不敢打招呼。但是当时的召穆公却清醒地看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决口就无法收拾。他劝说周厉王广开言路,让大家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厉王当做没有听见,一意孤行。不到三年,西周国都的人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就发动了大规模暴动,赶跑了周厉王。之后,国人推举周公和召穆公一起辅佐年幼的太子执掌国政,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因为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前841年,所以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行政”是中国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1、我国古代历史有确切纪年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A.夏朝建立B.西周建立C.共和行政2、“共和行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A.周厉王昏暴统治遭到国人反抗B.周、召二公乘太子年幼执掌朝政C.西周初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带给统治者的历史教训是什么?A.要时刻监视被统治者的言论B.广开言路,虚心吸纳民众意见C.时刻注意水灾,防止河川决堤4、“共和行政”前国人暴动赶走的国王是谁?A.周穆王B.周幽王C.周厉王正确答案: C A B C

A21.“烽火戏诸侯”带来怎样的政治后果?

西周初年分封的大量诸侯国对西周王室承担着很多义务,其中有定期向周天子进贡财物、朝拜周天子,为周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出兵跟随周王室作战或在危险的时候派兵保卫周王室。那么,周王室以什么方式来召集这些诸侯国的军队呢?那就是遍布全国的烽火台。当时,周王室和诸侯国在全国各地每隔一段固定的距离就建一座高台,在高台上储备木柴、动物粪便等引火之物,一旦有紧急军事情况,需要召集诸侯国的军队时,周王就会下令点燃这些高台上的引火之物,这些被点燃的引火之物就会在空中升起很高的烟火,被称为“烽火”或“狼烟”。当一个烽火台上值守的士兵看到另一个烽火台的烟火升起时,就会点燃自己烽火台上的烟火。这样依次点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军情紧急的消息传遍全国。周王和诸侯国之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军情紧急的消息,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强大的军队。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位,他十分宠爱自己的一个妃子——褒姒。但无论周幽王如何满足她的各种奇怪的要求,褒姒就是不会笑,而周幽王又很想看到她笑。偶然的一次,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台召集诸侯国的军队,褒姒正在他的身边,当褒姒看到诸侯国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急匆匆赶来的场面后,居然笑了。于是,急切想看到褒姒笑的周幽王居然不顾后果地多次下令点燃烽火台的烽火戏弄各诸侯。后来,西北的少数民族犬戎攻进了西周的都城,周幽王再度点燃烽火,但诸侯国的军队再也不来了,西周因此灭亡……1、周王室通过什么方式来召集诸侯国的军队?A.驿站传递消息B.烽火传递消息C.诸侯主动赶来2、周幽王多次下令点燃烽火的目的是什么?A.检验诸侯的忠诚度B.博得爱妃褒姒一笑C.请求诸侯紧急救援3、烽火戏诸侯之后,进攻西周国都的是什么人?A.东方诸侯B.褒姒C.西北少数民族4、“烽火戏诸侯”最严重的政治后果是什么?A.诸侯反叛B.幽王被废C.西周灭亡正确答案: B B C C

A22.子产为什么要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古代上层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更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平民。不过,这样就增加了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公元前536年,郑国主政者子产决心打破这种蒙昧思想。他将郑国的刑法进行梳理修订,铸在一个鼎上,并将其公之于世。这个做法让老百姓明白犯了法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也打击了贵族特权,使他们无法任意曲解法律来欺压民众。因此,子产这个做法,遭到了很多贵族的反对。晋国大臣叔向专门为此给子产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来批评子产的这种做法。但子产却坚定不移,他给叔向回了一封信说:“我为的是救世啊!”果然,法律公布之后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也震慑了很多人,同时保护了普通民众的利益,让郑国的社会很快安定下来,使郑国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子产因此获得了郑国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春秋时期,旧的政治势力遭到冲击,西周以来的贵族统治已经衰落,新兴的经济因素和社会阶层在不断兴起,社会各领域都在发生剧烈的变革,“铸刑鼎”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符合了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是必然的。在此潮流推动之下,晋国在子产“铸刑鼎”之后二十多年,也把刑法铸在鼎上,向社会公布了。

子产此举,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件大事。1、古代统治者不愿意将法律公开,根本目的是什么?A.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B.欺压民众C.显示特权2、我国古代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政治家是谁?A.叔向B.子产C.商鞅3、下列不属于子产“铸刑鼎”的历史意义的是哪一项?A.一定程度打击贵族特权B.开我国古代成文法先例C.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4、在子产“铸刑鼎”二十多年后也将法律公布出来的国家是哪一个?A.秦国B.魏国C.晋国正确答案: A B C C

A23.秦统一后为什么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今天,如果你身在外地,有人问你:“您是哪儿的人哪?”你一定会回答说:“我是×省×市×县的。”其实,“县”作为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已经存在很久了,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县制。但是,县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能够延续到今天,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实行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上也有过一番争论。当时有人主张恢复分封制,认为如果不实行分封制,国家既无法控制这么广大的领土,也不符合历史传统。秦始皇没有立即采纳这些建议,而是命令群臣商议,丞相王绾等绝大多数官僚赞成实行分封制,独有廷尉李斯反对实行分封制,坚持实行郡县制。李斯认为之所以出现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数百年而战乱不断的原因就是因为分封制,而如今秦国好不容易灭了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就已经证明了分封制是不适合于当时国情的,诸侯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主张实行分封制就是历史的倒退;何况,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取代分封制,对维护国家安定、增强国家力量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实行郡县制才是历史的选择。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此,中国两千多年的地方政治制度无论怎么变化,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却一直保持稳定,起到了安定国家的柱石的作用!1、“县”作为我国一级地方行政级别最早在什么时候出现?A.春秋战国B.秦朝C.元朝2、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主要是谁的建议?A.王绾B.李斯C.秦始皇3、郡县制的积极意义是什么?A.继承了西周分封制B.强化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4、郡县制主要是取代下列哪一制度的?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正确答案: A B C B

A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秦王嬴政,他自称“秦始皇”,是中国有“皇帝”制度的开始。问题是,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名号定为“皇帝”呢?原来,嬴政统一六国后,感到自己的功业和威望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代的帝王,再沿用与原来六国相同的“王”的称号已经无法显示其尊贵地位;而且,在结束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割据动荡局面后,新建立的统一的秦王朝也有必要以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来显示它的新气象和开创之功。因此,秦王嬴政召集大臣商议为自己更改名号的事情,当时的廷尉李斯首先说道:“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帝王,人人都有千里之地和强大的力量,但是当下面的诸侯和周边少数民族不再服从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无能为力,结果造成天下混乱、百姓离苦的局面。现在大王您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这种局面,天下都已臣服于您,可见您的功业和威望远远超过了他们。臣记得更远古的时候有天皇、帝皇、泰皇的称号,其中‘泰皇’尊号最贵,所以我大胆建议您使用‘泰皇’的尊号。”秦王嬴政听了以后,想了想说道:“那就去掉‘泰’字,用‘皇’字,再采用上古五帝的位号,称‘皇帝’吧。”群臣听了也都觉得很好,于是秦王嬴政从此自称“始皇帝”,让他的继承者依次称二世、三世……希望他建立的秦朝能够万世永久地传承下去。

秦始皇确定的“皇帝”称号,被后世历代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沿用,成为中国古代至高无上权力的代表,在中国政治文明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