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山传奇(李幼谦故事集卷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23:31:08

点击下载

作者:李幼谦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丫山传奇(李幼谦故事集卷二)

丫山传奇(李幼谦故事集卷二)试读:

前言

安徽芜湖市南陵丫山,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华东最大的喀斯特地区,海洋变成的山峦虽然不高,但融汇了多种景象:石林、峡谷、溶洞、天坑、地河、瀑布、喀斯特湖……应有尽有,鬼斧神工。

那是一个盛产民间故事的地方。

地藏王修行、周瑜任县令,江南第一祠、太平军起义、李白作诗、孙权后裔、奇峰怪石、珍稀动物、奇花异草、风俗民情……似乎每块石头都有民间传说。

笔者从2005年第一次去丫山就被它迷住了,以后多次深入民间,采访老人,收集到许多传说。侄儿李擎天随后赶到,不辞辛苦、披荆斩棘,到那些故事的发生地现场摄影,实况景物描写,从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中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了一些故事,改造了一些传说,充实了一些内容,运用文学的笔法演绎出有关丫山的民间故事,名曰《丫山传奇》。

在采访过程中,得到了安徽国游集团的竭力协助,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公司的孙柏松书记、工会蒋国清主席、办公室赵克夏主任的全程陪同采访及顾问,刘宗江提供了部分照片,还有当地的余德修、孙志根、孙致谱、蒋华清、蒋华豹、蒋祖干、蒋海珠、孙林祥、孙呈荣、孙致兵等当地老人提供资料,帮助采集民间传说,同时感谢孙根发等编写的《丫山镇志》、孙振坤著的《那山那水》、解渭生编著的《丫山花海石林》提供了线索与思路,才得以尽快成书。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一、山石传说

金蝉脱壳石夹马

丫山公路往龙山方向大约两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原名叫“冤头山”,后来又名叫妖山,靠近公路东边山腰有一石壁,石头中伸出一个向西的马头,两尺来长,双目悲切,无可奈何,似乎想从石缝中挣扎出来,却又被紧紧困住,那里就叫夹马石。

相传这马是三千多年前留下的比干坐骑。

那时,商纣王残害忠良,听了妖姬的话要吃忠臣比干的心,对方七窍玲珑,哪有不知的道理?为留下后代根苗,提前让怀孕的妻子出逃,害怕商纣知道,给妻子一匹宝马,拍着马头说:“宝马呀宝马,你一向忠心耿耿护主,现在你要护送夫人出逃,逃到南方的深山老林中去,越远越好啊!”

妻子坐在马上依依不舍,但是比干一巴掌拍在马的后臀,什么也来不及说了,就被马驮着飞驰而去。那马一路狂奔,日行千里,不几天就进入南陵境地,本来还要往南方奔跑的,但是纣王派兵赶来了。

率领追兵的是商汤先锋将军土行孙,他有遁地的本领,率领部队追来得快。宝马载着夫人奔跑已经疲惫,后面追兵到来,宝马只好往山上跑。夫人在马上听到后面杀声震天,想是大部队赶到,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马呀,我们已经逃不出纣王的魔掌了……”

马突然停止下,站到山道上,再也不走了。连马也失去信心?夫人一看,四周都是起伏的山峦,杂草丛生,乱石堆砌,荒无人烟,于是心灰意冷,对马说:“难道我们就停在这荒凉的地方吗?”马点点头。

夫人不甘心,又说:“不能找个更好的地方停留?”马摇摇头,见夫人还没下来,四肢一软,跪了下来。

这下坏事了,马即使睡觉也站着,一旦跪下,是再也站不起来了,想是那马长途跋涉,已经体力不支,夫人只有下马,仰天长叹:“昏君当道:忠臣无路可走,难道连后代也不能留下吗?”

马儿见她下来,对着她点点头,下颌一扬,夫人朝前一看,对面一个山洞,想是让她进山洞躲藏。路边的山洞太容易被人发现了,可是连日颠簸,浑身骨头架子都几乎要散,肚子也疼起来,想是孩子要出生了,无路可走,不进山洞又到哪里去?

她进了山洞,站在洞口突然想起:马伏在这里,暴露自己目标呀,于是转身对马说:“劳累你一路送我离开险境,我进了山洞,你也不能蹲伏这里任人宰割,还是逃命去吧!”

那马含泪点点头,突然长嘶一声,站了起来,尾巴一甩,居然尾巴脱落,变成了藤萝披靡,飞散过来,把洞口遮挡得严严实实,从外面根本看不见。这时候,追兵已经赶上山来,马嘶人喊,杀声震天,宝马腾空而起,冲入山石中。

土行孙遁地追赶而来,看见马跑了,以为比干妻子还在马上,双手一合,使起法术,将两山推进,一下子把马夹住了。马头刚伸出山谷,山石已经合拢,将马身活活夹住,从此动弹不得,只有一个马首露在外面,怒目含泪,满面悲伤。追兵一看马儿已经被山石夹住了,还以为马上的女人也被活埋在山中,于是班师回朝交差了。

夫人一路颠簸,动了胎气,只有靠在山洞的石壁上,透过披覆的藤萝,看见宝马跑了,这才走进山洞深处,生下孩子。为避灾难,让他改姓自己的林姓,以后那里就成为林家宕了。

夫人出山洞之时,发现了石夹马,已经化为石头的马首依然含泪,于是焚香祷告,感谢宝马的救命之恩,把夹住马身的山峦叫妖山,夹住马的石头叫“夹马石”。九侯救驾蒋公山

蒋公山位于西山大园村前,海拔约120米,蒋氏九壮士击退叛军,救得晋明帝圣驾受封侯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南北朝晋明帝时,皇帝前往江南巡游,未料大将王敦起兵造反。

叛军锐不可当,从武汉一路杀向江南,攻克了芜湖,直逼都城建康(今南京)。离朝的晋明帝銮驾当时正驻跸芜湖附近,得到军报后,心急如焚:我大晋官军怎如此不堪,竟被叛军一路打到建康城下?他到底实力如何?明帝躺在龙榻上久不能寐,遂带领羽林亲卫数十人,夜探叛军驻地鸡毛山,想亲眼看个究竟。

那王敦在营中却好不得意,当初起兵造反可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孰想今日竟一路进逼国都,不日将黄袍加身,龙登大宝……想着想着睡着了。睡梦中,王敦梦见一轮金日挂在空中,大营外一条五爪金龙四处飞舞,陡然吓醒。此时帐外军卒来报:营外小坡上似有一队人马,黑夜中不明敌我,请元帅示下。

王敦一惊,披上袍甲就冲出帐外。待爬上哨楼,就着朦胧的月色,看到山坡上一群黑影正簇拥着一人,正往大营张望。一阵阴风吹过,将那当中一人衣袍吹起,泛出一片明黄色——不是晋明帝是谁?王敦大骇之下,急令全军出击,一定要抓到皇帝,不管死的活的!自己也亲领数百亲骑飞马出营,直奔皇帝而去。

晋明帝在山上见到叛军军营齐整,一座连着一座,不禁忧心忡忡。忽闻大营锣鼓通鸣,叛军在慌乱中正在集结,而一队骑兵已点着火把直奔自己而来,心知行踪暴露,在左右护卫下慌忙遁去。

王敦领着亲卫骑兵在明帝身后一路追杀,将整日守备皇城的羽林卫杀得七零八落,不一会儿,明帝身边仅余十来人了。一行人路过今芜湖市汀塘玩鞭亭处,遇一老妪,明帝便将自己的马鞭交给她,让她交给身后不远的追兵,老妪应下。

追兵至此,见路边一老妪呈上马鞭一只,那鞭上镶有七星宝石,在夜色中闪闪发亮。众人知是宝贝,便争相抢夺,都说老妪是给自己的,明帝一行则乘机远去。

待到王敦追上,见前锋马队停滞不前,抢夺一条闪闪发亮的御用马鞭,不禁大怒。一把夺过鞭子,在几名夺宝军卒身上一顿狠抽,责令他们戴罪立功,说放跑了明帝,统统军法从事!明帝一行稍事歇息,想到北面通往建康的路一定被叛军封锁,眼下只有背道而驰,往南逃吧,遂拨马南向。未料追兵循着那马蹄印一路追来,明帝大惊,策马狂奔,专门挑难走之路跑,不觉逃到了丫山。

此时,丫山上正有人打猎,蒋姓壮士正带着自己的八个儿子追赶一头金钱豹,一直追到蒋公山上的豹子洞前。蒋姓一家决定先行歇息,养精蓄锐以待天亮。睡梦中,九人皆梦见一轮金日降到蒋公山上,顿时惊醒。这时忽闻路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九人便前往看个究竟,但见数骑簇拥一人奔来。蒋壮士张口询问,声如雷鸣。

明帝一行刚刚上山,陡见有人拦路,声音洪亮。来人打扮似当地百姓,明帝便上前告知详情,请求蒋氏父子的帮助。蒋姓一家人听说是皇帝陛下驾临,立即表示愿赴汤蹈火,效力勤王。

明帝大为感动,曰:“朕若得以还朝,赐尔等侯爵!”话未落音,身后尘土飞扬,正是叛军追杀到来。蒋壮士急忙为明帝一行指路暂避,自己则率领八子抵挡追兵。

蒋家久居山中,常年吸取山中灵气,且自幼勤习武艺,在丫山颇有名气,昨日一家人追赶金钱豹,在山林中徒步近百里,连豹子都累得口吐白沫,几人却无异恙。

先前奔走的明帝起初还有些担心,回头一望,连声叹好——蒋氏九人与追兵一接触,叛军立时人仰马翻,前锋尽数翻到在地。后面王敦亲率大队骑兵杀到,见前锋已溃,便下令全军突击,务必拿到明帝。

据后人传言,蒋姓壮士见叛军大队到来,遂口中祭起金刚大咒。蒋公山顿时风云异变,滚滚乌云夹着闪电奔袭而来,宛若千军万马之势。见此状况,王敦略有惧色,但见昏暗中金戈鸣闪,身边士卒纷纷落马,只道勤王大军已到,便慌忙领军退去。

惊骇之下,回营后王敦便一病不起,不久一命呜呼。蒋姓九壮士立了大功,明帝便在救驾的蒋公山前御封九人为侯。此后每逢重大节庆,蒋氏家族的灯笼上除了写有蒋字招牌外,还书有“九侯世家”,以纪念先祖救驾之功。此传统历经千年大小朝代流传至今,蒋氏发扬光大则是后话,据说,蒋介石的父亲也曾到过此地祭拜先人。石娃牡丹结良缘

科学家研究发现,牡丹的丹皮中含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抗癌物质,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且能监测污染大气的“光化学烟雾”中主要有毒气体“臭氧”。尤其是丫山的药用牡丹更是敏感,当“臭氧”在大气中含量达到百分之一时,即使只有3小时,牡丹叶片便会出现斑点伤痕,根据污染程度,会变为赤褐、淡黄、灰白等。因此,药用牡丹已成为监测大气污染的重要植物,牡丹的高洁也是传说至今。

蒋家才搬迁来丫山不久,天老地荒,人们艰难地生活着。是水土不服?还是江南的鱼虾让他们过敏?一个个全身起红疙瘩,一挠就一大片,奇痒!晚上睡不好觉!只有喊郎中搭脉,说是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开了一些根根草草的药物,也不见效。郎中说少了一样药,微寒,味辛、无毒,能入心、肝、肾三经的,有散阏血、清血和血、清热止痛的作用才好,什么药呢?他们说不清楚。

这可急坏了石娃,他的父母都患了病,左邻右舍的人们也痛苦不堪,下地干活的人少了,孩子整夜哭叫,有的全身抓得血淋淋的。石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天天上山,想寻找这治病的良药,带回的草药一样样拿给郎中看,他们都摇头。他又到更远的地方去挖药。

这天,他来到西山,见一处两边石柱耸立,还有横在上面的石条,如天门一样敞开,心想,这莫非就是西天门吗?出了门是否就能上西天?哪里是否要治病的药?他没有出门,因为在门口的大石头上发现一粒种子,黑红色,小小的,扁扁的,什么种子?没见过。

他想带回去请医生看看,可是没荷包装,干脆种下吧,看看长什么苗子出来。于是在附近找了块平坦的地方,用药锄刨了个坑,把种子放进去,埋上土。还应该浇点水的,可是取下身边的葫芦晃晃,没水了。他提起葫芦走开,找到山泉,灌满葫芦,再提回来的时候,看见一个姑娘在浇水,没桶没盆,就提着一把拂尘往上面滴水,听到脚步,抬头一看来人了,拂尘往后一甩,转身就走。

好漂亮的姑娘!哪来的?她为什么来给我种的东西浇水?低头一看,呆了,小苗已经长出枝叶,一柄九叶,三叉九顶,如一颗花枝,那个女子,莫非是神仙?他丢下葫芦,赶紧追过去,只见一个粉色的背影,娉娉婷婷进了山洞。

那山洞洞口如人字形,最上面有块大石头,石头缝投进一束阳光,照见山洞小巧玲珑,有许多圆润的石头,稀奇古怪的形状,五颜六色的,看得他眼花缭乱,以为进入了仙境。

他来不及细看,要找那个帮他浇水的姑娘。可是上下左右甚至连洞中洞都找遍了,也不见人影。他失望地转身要出洞时,看见了一尊石像,如同一个拿拂尘的女子,纳头便拜:“这个神仙妹妹,是不是你刚才给我浇水的?那是什么花呀?”

石像没反应,他想伸手去摸石像,还没近前,就见拂尘一晃,他情不禁地飞出洞口,来到他埋种子的地方——他大张着嘴合不拢了:刚才还是小苗,现在已半人高了,发出许多枝桠,长出许多花朵,每一朵有碗口大小,粉白素雅,如刚才看见的那个姑娘。

花儿好看,但他无心赏花,又转身回去,对着那个石像作揖:“神仙妹妹,你真有办法,一浇水就让种子发芽开花了。但是,我不是来看花的,我是来采药的,能不能指点一下,怎么能找到治疗我们村里那些病人的药?”

那石像没动,拂尘动了,他又退回到外面,看见那花朵居然结籽了,许许多多,每颗都是那小小的扁褐色的豆豆,难道这就是药?他收集起来,倒了葫芦里的水,把种子装进去,背上,再背背筐,发现不对,背筐里多了一样东西,是开过花,结了子的那花棵,大骇:我什么时候将它扯了的?没,绝对没扯,它自己跑进我背筐里的,为什么?要我带回家?又是那神仙干的吧?想回去问问,人家总是不说话,再用拂尘赶出来,太丢人了。

石娃把花棵背回家,倒出来想与家人说,但是一看又怪了:花棵枝叶全没了,只有花根,花根还是空心的,上面有点点银星,里面的茎谁抽走了?大约也是她?不管了,与其它药配一起,煎熬了给家人喝,头一天他们身上不痒了,第二天疙瘩消失了,第三天全家病好了。奶奶半夜寒冷,白天没力气的病也好了,爷爷头昏脑胀的病也好了。

见石家的人一个个出来精神抖擞,全村人问他们病怎么治好的?石娃说是在山上挖的草药,什么药说不清楚,但那花根已经用完了,那里还会有吗?他对大家说:“你们别着急,我再上山找药去,找来再给你们治病。”

他一口气跑到西天门,看看原来种花籽的地方却是野草,连散落地上的花瓣也没有了,只有再去找仙子。这次他有了准备,带根绳子,把自己捆在里面的石头上,再对着石像作揖:“感谢神仙妹妹救了我一家,但是,村里还有那么多人有病啊,您就再给我种一棵花好吗?”

他预备迎接拂尘驱赶,但这回石像什么动静也没有,他干脆对着石像跪下,磕头如捣蒜:“神仙妹妹,您再帮我一回吧。我不能只顾自己一家人啊,听着老人的呻吟,看着孩子的哭泣,我一家人也于心不忍呀,摆渡摆到江边,送佛送到西天,我叫您神仙姑姑不行嘛?”“噗嗤”一声,洞里有声音了,石像没动,但分明声音是从那里发出来的,软软的,柔柔的,“我说你这人呐,怎么那么笨呢?你有好多花籽了,怎么还问我要?”“我哪里有花籽?”“就是那母丹结的籽呀,不都装进你葫芦里去了?”“什么?牡丹?”石娃第一次听到这花名。

仙子的声音从洞壁上传下来,如银铃那么好听:“是啊,那是王母娘娘的仙丹,所以开出的花叫母丹花,它的根能治疗好多疾病的。”

石娃听走了音:“牡丹花?哈,真的管用,真的好看,跟您人一样,美丽又善良……”“去——”的嗔怪声音一出,没等他说完,拂尘又赶他了。但这回他被石头拴住,只是将他挥站起来了。他留了个心眼,说:“我不能叫你姑姑,别把你喊老了,还是叫你神仙妹妹吧。”“这还差不多。”石壁传来的声音有几分欢喜。

趁她高兴,石娃说:“上回你用拂尘给牡丹浇水,那才长得快的,你不去,牡丹还能长那么快吗?”“自然不能,正常情况下,三年移栽,五年成长,七年才能取根的。”“七年?生病的乡亲们惨啊,怎能忍受那么长时间的痛苦?”石娃又要给她下跪。“别跪别跪,你把花籽都种下去,我自然就来了。”“您说话可要算话哟。”

石娃依依不舍地出了山洞,回到家里,拿出了种子,一一分给乡亲,让他们种在各自的地里。他说他来看管,其实,他是一个人悄悄地等仙子来。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太阳下山了,月亮升天了,仙子都没有来。难道神仙说话也不算话?他正要回家,闻见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就是牡丹花开的花香,她来了,悄无声息地来了!

石娃偷偷地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见仙子飘然而至,月光下白衣素袍,袅袅娜娜,用拂尘轻点每一处埋种子的地方,然后就有水珠洒出,然后那地方就长出小苗,然后牡丹长大开花俩。

仙子一路走去,只顾浇水,专心致志,一丝不苟,那么美丽,那么动人,把石娃看傻了。一掐自己大腿,疼,不是做梦,想,要把仙子留下来多好啊。怎么留呢?我只要一动,她的拂尘就把我赶跑了,看来,功力都在那拂尘上,我只要……

石娃想着想着,猛然冲过去,一把抓起那拂尘,大声说:“还是我来吧!”

抓起拂尘那一刻,他突然增加了力量,觉得筋骨如石,肌肉如山,那仙女却突然软了手脚,被他扯到了怀里……

以后,仙子化名牡丹,只说自己是洛阳人,与石娃成亲了。

有仙子帮助,牡丹花生长很快,花开结子,花种再撒进土里,一生百,百生万,漫山遍野都种上了牡丹花,丫山成了花海。农民不仅能用牡丹治病,而且出售丹皮致富,都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有的人家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牡丹的花根上长银星,有的人好吃懒动,丹皮上就没银星,药性差点,卖不上好价钱,他们就起了坏心眼。

一天,牡丹突然喊头昏,全身无力,躺在床上呻吟。石娃从来没见过她这般模样,问他怎么了?牡丹说:“你,你到各家去看看……”

石娃赶忙去看,原来,有的人家用银粉在牡丹花根上画星星哩。这样既使丹皮含毒,也让牡丹姑娘生病呀。石娃进去阻拦,那些人家反而说他偏心,为什么有的牡丹好有的牡丹不好,都是石娃给的种子不好。听他们胡搅蛮缠,石娃很生气,与他们争吵起来。

石娃已经不是以前的肉身了,他的力气大嗓音也大,声音直冲云霄,到达天庭。

牡丹仙子因为当初不听女皇武则天的调遣,冬天没能开花,所以被贬到丫山,囚禁到山洞里。吵架的声音传出去,传到宫廷,武则天这才知道,原来牡丹已经私自出洞,将牡丹花种得漫山遍野都是,这还了得?立即派出千军万马来围剿丫山牡丹。

牡丹此时正在生病,哪里有力量抵挡那么些敌人?石娃央告牡丹拿主意。牡丹为难地说:“办法是有的,但我本牡丹仙子,还要回到牡丹中去的,你是凡人,不能连累你呀。”

石娃说:“怎么说是连累我呢?你是为我们受累的呀。你是我妻子,牡丹是我们的仙药,保护你就是保护牡丹,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你说,怎么能赶走敌人吧。”“你真能与我一同御敌?”“是的,至死不辞。”石娃坚定地说。

牡丹让他把拂尘找出来,说烧成灰喝下去,他就会变成漫山遍野的石林,牡丹在石林的掩护下,就没人能抢走了。

石娃毫不犹豫地拿出拂尘烧成灰,将灰放进碗里,放上水,深情地看着牡丹,然后说:“这样好啊,你永远在我的怀抱里了。”然后一仰头喝了,他的身子立即冲出门去,变高变大,分裂开来,变成一片又一片的石林,在丫山的上上下下铺展开来。牡丹仙子也融入到牡丹中去了,依偎在石林中,一片片,一棵棵,都在石头缝隙里生长。敌人上山来,立即陷入石林里,与队伍分散,只看见到处是牡丹,到处是石林,最后转得头昏目眩,狼狈而去。

从此,丫山就成了花海石林。只是,农民的丹皮要七年才能收成了。金牛闻钟接织女

在海龙洞与小园村之间,古道的石阶边洼地上,有一座牛状石头,如一条躺卧的大牛,低着头侧耳倾听。它的对面,不足20米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细下面粗,三面空着,四角边沿有卷起的模样,似乎一口大钟匍匐在地上,这处景观就叫“金牛闻钟”。

关于此处的传说很多,还是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更广泛一点。

牛郎与织女就被王母娘娘金簪划成的天河阻隔了,他们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才能由鸟儿搭成的鹊桥通过,匆匆忙忙地聚会片刻。喜鹊的承受能力太弱了,他们也不忍心践踏在那些可爱的鸟儿们身上,孩子们长时间见不着母亲,经常痛哭。

织女一年只有一次见孩子,每次见到牛郎挑着的一担儿女心如刀割,亲了儿子,还没来得及亲女儿,甚至来不及与牛郎说上三句话,一家四口又要别离一年,她的泪水让天河暴涨,又不敢大哭,一年年憔悴下来。

牛郎也难受,可是他太忙,又要耕田犁地,还要照顾孩子,只有对着老牛叹息。老牛跟着上了几次太空,更有灵性了。一天口吐人言,对主人说:“牛郎啊。如此下去也不是个事,你是个大男人。不能想点办法吗?”

牛郎叹息道:“织女是天上的神仙都没办法?我是地上的凡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孩子也大了,你们一家见面的时候商量商量啊。”“即使见面,还有太上老君在一旁监视着,匆匆忙忙说不上几句话。”

老牛突然眼睛一亮,说:“太上老君可是个好老头,给他点好处,再说点好话,说不定就能有办法,你想想……”

牛郎想想有道理,当年七月半,他让老牛驮着一对儿女,自己再牵着老牛,焦急地等待喜鹊搭起了鹊桥,上了天空,到了银河边,见了织女,再也不哭哭啼啼地诉说别离之情乐,只说儿女长大了,但还没到干农活的年纪,让织女想点办法,让他们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织女正为儿女没有衣服穿难过,听他这一说明白了,对太白金星说:“老人家,您年年为我们辛苦,还是下界的牛郎更懂得人情世故,他刚才说,要我给您织造一件新衣服,我本女流,让他给您量尺寸好吗?”

太白金星听说王母娘娘的织女要给他织造新衣服,笑得合不上嘴,连连点头说好。牛郎解下腰带做尺,面对着金星,测量他的身高腰围什么的。趁牛郎挡住了金星的视线,织女掏出四只蚕茧,想放儿女身上,想想不妥,老牛抬起牛蹄子,织女领会了它的意思,把蚕茧分别塞进牛蹄子的蹄瓣里,这才过来亲吻儿女,悄悄把蚕茧如何孵化、如何养蚕的方法告诉他们,这再接了牛郎测量后的腰带,太白金星已经催促他们分离了。

果然,每次金星都要用拂尘扫一下孩子与牛郎,那是检查呀。他见老牛光着身子,从来不检查的,哪里知道它蹄子里藏着蚕茧?

下凡以后,老牛叫牛郎取出它蹄子里夹着的蚕茧,第二年春天,等蛾子破茧出来,下了蚕卵,孵化出幼蚕,一对儿女不知是这什么虫虫,牛郎说,这是天上带下来的虫子,是天虫。但是老牛说,不能让大家知道这是我们从天上带下来的,只有另外给它取名。儿子说,这个字可以把“天虫”合在一起写,但叫什么音好?女儿说,我们带下来的那四个圆圆的、小小的东西,就像爸爸手上的老茧一样,我们叫它茧吧。但那“天虫”合起来的一个“蚕”字怎么念呢?牛郎想到他与织女难分难舍的缠绵,脱口就说:“就叫缠的音吧!”那蚕因为是夹在牛蹄子里带下来的,蚕的背上还有牛蹄子印记哩。

于是,这就有了蚕茧的字与读音。丫山遍地有桑树,牛家两个娃娃就采桑叶养蚕,得了好些蚕丝,但是他们不会织丝绸,还是没有衣服穿。眼看七月十五到了,牛郎按照老牛的嘱咐,带着两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孩子,又渡过银河与织女相会了。看见太白金星果然穿了新衣服,牛郎赞不绝口:“这衣服真漂亮,如五彩祥云一般,老人家穿上年轻多了。”

金星乐呵呵地说:“织女手巧啊!”

织女却掩面而泣:“可是,我的孩子还穿着破衣烂衫,我这个母亲一点不尽职啊……”“唉——这怪不得你啊……”太白金星叹了一口气。

见他动了恻隐之心,两个孩子赶紧在他面前跪下了:“爷爷,您行行好吧,让母亲也回家给我们做几件衣服好不好?”“这……”太白金星为难了。但两个孩子抱着他的膝盖摇晃,苦苦地哀求他,穿人家的心软,他只有答应了,“好吧,孩子一年四季需要更衣,四季交替之际,王母娘娘总要到天宫御花园去看她的蟠桃,那时候,你们叫老牛来银河边接就是。”

一家四口纳头便拜,旁边的老牛却叫唤了一声。牛郎问:“到时候老牛怎么渡过银河呢?”

太白金星用拂尘轻点了老牛的四个蹄子,说:“从此以后,它就可以渡过天河了。”

织女想起来了:“天上人间的计时方法不同,老牛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来接我?”

金星又用拂尘对下界一点:“牛郎家附近,平时老牛躺卧处不远,我放上一口钟了,以后只要钟声响起,听见钟声,牛就可以到银河边接织女了,现在各自回去吧。”

大家回去以后,果然看见家门突然出现一口大钟,于是天天盼望钟声,老牛担心疏忽,时时刻刻倾听着那口钟是否响起。

到底钟响起没有?老牛接到织女没有?传说没有留下来,我们也只能写到这里。但是,那老牛与大钟都在那里,多年以后化成石头,让后人为天上人间的悲欢离合感叹。神龟吞石护下宕

丫山下宕村是个盆地,村西一里多路的狮子峰下,路边有一块大石头,如一只巨大的石头乌龟,甚至乌龟背壳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龟嘴朝外,衔着一块石头,非常逼真。

传说古时候这里发生了一场灾难,是石龟救了下宕村,才使这里幸免于难。

发生那场灾难的时候毫无征兆,只是村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女人,那女人端庄贤淑,穿着一件白色的袍子,提了一只元宝形的竹篮。山里不常来人,何况来个女人,引起大家的注意。

最先发现奇妙的是一个男孩,往她身边过时,孩子没看女人而看的是篮子,看着大叫起来:“竹篮里装的是水,水里游的是鱼,鱼好好看啊!”

竹篮怎么能装水不漏?好看的鱼是哪里来的?这对大家都是个谜。有人问她干什么的?有人问她是从哪里来的?她一言不发,只是穿过曲折的房子间距,一家家地走过去。

村里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然后是年轻人也跟着看热闹,最后是中年人看成群结队的人跟一个女人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跑出家门。

只有各家的老人不理不睬,有的还骂那女人是疯婆子,有的说她是玩魔术的骗子,叫晚辈不要跟她跑,尤其是孩子,万一被惑住拐跑了怎么办?那女人听见骂声也不理睬,只是加快了脚步。

下宕村地处谷底,山势向四面渐渐高起来,寸土寸金,所以房子也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有的前大后小,有的左宽右窄,有的前低后高,为节省土地,大家都对门而居,连接起来,成为三排弄堂一样的建筑,当中的过道十分狭窄黑暗,七弯八拐的,熟悉的人穿越也不容易,那女人似乎十分熟悉地形,弯抹角的地方也如行大路一般,走在前面,似乎全身微微发光,后背也能给人引路。

她只顾自己在前面走着,一直走完几条巷道,走出了村子。大家都想看看,她篮子的水漏了没有?鱼死了没有?可是在村里被房屋遮挡都看不见,走出村庄应该看清楚了吧?于是大家都往前面拥挤。可是,山路弯弯,看起来走得不快的女人,大家却怎么也赶不上。越是赶不上越是好奇,就这样一直跟下去。那女人走上了山坡,走到山顶,跟着她的人也走到山顶上。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哪里出现了炮响雷鸣,从天而降的大风鼓荡起来,大家四处找寻是什么东西响?一道银蓝色的带状光亮闪现在村子的上空,他们站立的地面出现了剧烈的晃动。他们脚下的石头纷纷裂开,稀里哗啦地朝山下滚去,大家眼睁睁地看见,有的房子被石头砸破了,有的房屋被地震震倒了,最低的几间房屋,已经被乱石埋没了……老人们呢?怎么没看见出来?

山下是他们的家园,山下有他们家里的父母、爷爷、奶奶,快去救他们呀!一个个想往山下跑,可是站不稳,走不动,这才想起,如果不是刚才的女人引他们出来,不也要与村庄一起毁灭吗?

这个女人是谁?那丰腴端庄的模样,不是传说中的观音菩萨的样子吗?老人没有出村,是对他们惩罚吧?大家四顾茫然,已经不见那女人了。有人不服气了,议论纷纷。

族长代表大家发出呼吁,对着天空喊:“观音啊,因为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我们才信任你,可是,难道就因为老人不听话,你就要惩罚他们吗?你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亡吗?岂不是违背了佛门普度众生的教义?……”

天空中突然降落了那只篮子,里面的水流入山泉,小鱼游进水里,众人正要过去看看,发现山坡上那篮子变形了:开始拉长、又被无形的力量压扁,最后变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乌龟,众人受了惊吓,似乎变成了木偶,看着那乌龟活动了一下四肢,突然敏捷如虎豹,张开大嘴,开始吞咽石头,大的小的石头还没滚下山坡,就被它拦截住吞下肚子。似乎这样还不过瘾,它仰起脖子,朝天一吸,所有的石头都朝它的大嘴飞去……

滚动的石头被乌龟吞没了,其余的石头一块块呆立不动了,大家脚下的土地开始恢复平静。地震过去了,观音救了少年、青年、壮年,在关键时刻,也知错就改,又用自己的花篮变成神龟,平息了一场灾难,把损失降低到了最小……

大家寻找观音,不见踪影,再看乌龟,已经化为一尊石像,嘴里还吞着最后一块石头。擒贼罚盗雷公峰

雷公峰位于丫山风景区下宕村南面的狮子峰旁,据说此处是丫山最高峰。之所以叫雷公峰,相传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时常驻足于此,即便四周万里碧空,这里也会电闪雷鸣,煞是神奇。这山峰何时开始引得雷神驻足,还要从那明朝说起。明代税赋繁重,老百姓种的粮食,时常自己留下的还不到三成,生活苦不堪言。

下宕村有一孙氏老汉,家中两个儿子在山外做工,自己与老伴留守家中,靠种地活命。孙老汉除了租种人家的麦田外,农闲时还与老伴在山上的狮子峰旁种地,千辛万苦开垦了一块一亩多的山地,种了些红薯作为辅食。

这一年是大旱年,一连一百多日天上没落一滴水,地里的庄稼收成很不好。寻常百姓家交了地租后,自己家留下的麦子不到一百斤,维持生计很艰辛。孙家二老靠着那块小山地收来的额外粮食,勉强能够度日,还不时接济邻里。

一日,孙老汉去了那块山地,欲取些红薯回家下锅。到了那里,却发现地间有生人的脚印。孙老汉大惊:莫要叫外人偷了我一家的活命粮去吧!

赶紧下地查看,他将地里的山药来回数了两遍,发现竟然少了十来窝!孙老汉痛心地骂道:这些良心被狗吃了的贼人,偷了我家的活命口粮,要是让我抓住了,一定扒了他的皮!

说完兀自下地去将土地整平,把那些被随意扔在一旁的小红薯捡了回去。孙老汉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抓住这不要脸的毛贼,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回到家里和老伴说了,老伴心肠好,说道:“如果是实在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家拿去了,也就算了。”

孙老汉道:“你粮食不够吃可以明着跟我要嘛,何必来糟蹋我这块地?这毛贼我一定要抓住!”

孙老汉次日清早便起身上山,预备在一个旮旯里躲下,等那贼人一露面就上去拿下。未料刚走到地头,却发现红薯又被人盗走了十几窝,孙老汉一边咒骂着,一边寻思:看来这贼比我起得早,好,明日四更我就起来,看谁比得过谁?!

回去和老伴说了,老伴反问道:“要是人家夜里去,你起得再早也无用!”

孙老汉被老伴一语惊醒:“对!你说的对!今儿我就睡到地里去,一定要拿住他!”

于是,老两口抱了被褥到了地头,选了一个树间避风的旮旯里,用树枝蔓藤搭了一个小屋棚。要是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这么个隐蔽的地儿。一切办妥后,孙老汉对老伴道:“行了,你回吧。”老伴叮嘱他小心行事,便独自返回山下家中。

夜间,山风吹来,孙老汉冻得直哆嗦。他心想,今个儿可要把你个毛贼给逮住!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孙老汉越来越困,两眼皮儿不知不觉合上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孙老汉兀自醒来,心中一个激灵:我一定要逮住这盗红薯的贼!定睛一看:已是日上树梢。再望地里:一片狼藉,显是偷粮食的贼又光顾过了。

孙老汉心痛不已,他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我怎生如此无用,连自家的地儿都看不住?这可让一家子怎么活啊!”他狠下心来,将所有红薯全都挖出来,也不管张大了没有,总比给人家挖去的好。末了,望着身边一堆小红薯疙瘩,不禁仰天大哭:天呐!雷公爷爷啊!你一定要惩罚这狠心的狗贼啊!这点红薯,咱家今年怎么能吃过冬天啊?哭喊罢了,懊恼地回到家中。老伴在一旁不住地劝,让他想开些,每天大家少吃点吧,熬到明年开春就好了。

晚间,孙老汉躺在炕上,久不能寐,遂一个激灵坐起,起身穿衣,口中不住地道:“今日一定要擒住那毛贼,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老伴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了。

孙老汉出了屋,上了山,依旧守在那旮旯旁。这次,他硬是挺着没睡。终于,到了下半夜,不远处的杂草虩虩作响,贼人来了!孙老汉握紧了手中的锄头,心中打定主意:不管来的是什么人,先狠狠给那人一锄头,当下屏住呼吸。

那人依旧走到地间,开始刨土。孙老汉想:这下你可什么也挖不到了。刚准备起身,头顶间忽然一束耀眼的闪电划过——不偏不倚,正中那贼人。贼人倒地后,耳边这才传来震耳的雷鸣之声。孙老汉大骇,愣了半天,还是将那人背到家中。

就着烛火,老两口发现这人面生得很,显然不是本地人,看样子是逃荒过来的外姓人。那人虽被雷电击中,但伤势不是很重,却吓得不轻,醒来后挣扎起身,一个劲儿地给孙老二人磕头,痛哭流涕,忏悔罪过。

原来,这外姓人是江北过来逃难的,没有土地,只能住山洞,没有吃的,便每日摸这家拿那家,这几日开始惦记上孙老汉地里的红薯了。孙老见是个年青人,现在受了天罚,已经知错了,也就原谅他了。心肠慈善的老伴还表示愿意留他在本村住下,不过让他帮着孙老汉种地赎过,外姓人连声应下。

此后,这外姓人就在村里头住下,他勤勤恳恳地帮助村民们种地赎罪,还向村中年青人讲述亲身经历,告诫他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早晚要受天罚遭雷打。以后,那山就叫雷公山了。锥子峰上子成材

西山主门楼往西走三四里路,就到了锥子峰,人们听到这个山名,以为山如锥子一般尖锐,其实不然,缓缓的山坡没有险峻的山石,却有动人的故事。

高正是丫山人,娶的媳妇是蜈蚣坝人,姓吴,婚后第二年养个儿子,取名叫俊儿,孩子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岳父母心疼得不得了,四时八节,不是让小夫妻带着俊儿回去,就是他们上山来看孩子。

转眼孩子五岁了,端午节新麦上来,吴家捎信,让他们带孩子去吃新麦粑。一家三口高高兴兴上路了。上山下山,都要经过九九弯,山太陡,路太窄,车马不便,除了走路没有别的办法。妻子提着包袱走在前面,高正背着孩子走在后面,正是草长莺飞、杂树生花的季节,他们边走边看风景,说着笑着,逗着孩子玩,一点也不觉得累。

刚走到第二个弯道,突然一阵腥风吹来,跟着草动树摇,斜刺里冲出个什么东西,高正还没回头,就听到孩子尖叫一声,只觉得身上一松,背上的孩子没了,回头看去,一只老虎叨着俊儿向山上跑去,大叫起来:“儿子没了——”

妻子也听见后面有响动,回头一看,老虎叨着孩子已经跃上山梁,赶紧回身,一边呼喊一边追赶:“儿子被老虎叨去了——追老虎啊——”

高正清醒过来:“快,快追老虎——我的儿子呀——”

夫妻转身上山,远远看见老虎奔跑着,孩子横在它的嘴前,哭叫声隐约传来,两人拼命地追,舍了自己的命也要救儿子呀!可是老虎跑得快,等他们追到一座小山坡上,老虎不见了踪影,儿子也不知去向,他们疯狂地找了半天,再也找不到了,夫妻两抱头大哭,只有赶到蜈蚣坝,向吴家报告了这件不幸的事。

吴老大怒,骂女婿:“怎么背孩子的?怎么你没被老虎叨去?怎么有脸见我?”

吴妈大哭:“我的外孙子啊,你怎么就被老虎吃了啊……”

女婿哭着分辨:“孩子背在背后,老虎从后面袭来叨走的啊。”

吴家老大也骂妹婿:“你怎么不追赶?”“我们一直追到一个山坡上……”“追到什么山坡?”吴家人一起问。

高妻急中生智:“我们两一起追的,那叫追子峰。”

哥哥骂妹妹:“你还帮他说话?那个没吊用的东西,把儿子都喂了老虎,跟着他在穷山老林过苦日子不说,那里居然还有豺狼虎豹,当初就不应该嫁那里的,怎么能住那鬼地方……”

兄弟姐妹都起哄,吴家老人也生气地表示,坚决不让女儿再回丫山了。

恩爱夫妻被拆散,高正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中凄惶度日。高家人不愿意了:老虎叨孩子,过去是没听说的事,也不能怪高正一个人,他吴家的女儿不也在场吗?谁愿意让自己儿子被老虎吃?抢得过老虎吗?追得上老虎吗?凭什么要扣下女儿让我们高家人打光棍?高家兄弟出力,去蜈蚣坝将高正妻子抢了回来。吴家不服气,又将高妻抢回来……就这样,两个家庭你争我夺,只苦了高妻,两家都是亲人,两边不能割舍,又思念儿子,整日以泪洗面,在痛苦中熬过了八年时间。

又是一年春天,高妻刚被高家抢回来,才过了两天夫妻生活,第三天大门被敲响,是强盗一般猛烈的拍打声,使高正胆颤心惊。妻子只有自己来开门,还以为是娘家人来抢她回去的,门外却站个小孩,十多岁了,长得十分俊秀,但眉目间有股凶气,娘家没这样的人啊,门也不敢开大,女人双手扶住门框,问他找谁。孩子反问她是谁?她说自己是高夫人,问他要干什么。“啊,你就是我妈呀。”孩子一边说,一手推开扶着门框的手走了进去。

女人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问:“我儿子?他十年前就被老虎叨走了——”

孩子大大咧咧地坐下说:“老虎把我叨进虎豹洞,没吃我,他是神仙,教我学了武术,现在我谁也不怕了!”

女人不信,想自己儿子过去懂礼貌、有教养,这孩子一点规矩也不懂啊,把丈夫叫出来,他说儿子胸脯上有颗蚕豆大的黑痣,撩起衣服一看,果然有。

女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那时才五岁,但知道自己叫高俊儿。问他妈妈姓什么,他说姓吴。一点不差,夫妻大喜,抱着孩子哭了起来。俊儿不耐烦地推开他们:“你们哭哭啼啼烦不烦?!师傅让我来,说我们家有难了,要我来帮你们的……”

夫妻没细想他说的有难什么的,儿子回来就高兴了,可以带他到外公家去了。俊儿一听说到蜈蚣坝就摇头,说他的师父是鸡公庙里出来的,与蜈蚣有仇,决不去!他们没把孩子话当真,母亲烧了晚饭给他吃,孩子见没肉不乐意,自己到院子里,抓了一只活鸡,扭了脖子就啃。夫妻大骇,心想,跟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不是要吃人吗?那晚饭一家人都没吃安稳。

饭后,母亲安排儿子睡觉的床,他说不要床,只要一堆稻草就行。夫妻面面相觑,这样的儿子,敢收留吗?父亲问他是暂住一时还是长久住下去?他仰起脖子说:“师傅说我应该回家了,你们不要我?”“要要要,怎么不要?好不容易盼到你回来安然无恙了,这个家将来就是你的了。”母亲忙不迭地说。

父亲正要说话,突然外面人声嘈杂,似乎有许多人来,父母往窗外一看,灯笼火把照着来人,是吴家的大哥他们,正好告诉他们俊儿回家的喜讯啊。夫妻两还没来得及开门,俊儿已经“腾”地一下破窗而出,见了来人就大打出手,提着灯笼的男人被他三拳两脚打死在地上,其余人一哄而散。

夫妻出来一看傻了眼,妻子先哭起来:“我的大哥吔,你怎么死了哇……”

高正一把扯过儿子,劈头盖脑就给他一巴掌:“逆子呀,你犯了大罪了!”“我怎么了?”孩子跳起来举起拳头,想了一下,没砸下去又缩了回来。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老子不看你是老子的老子,老子再把你收拾了!”

高妻怒火万丈地过来说:“你已经把你舅舅打死了,还要杀你父亲吗?”“舅舅?他怎么是我舅舅?”

见孩子懵懵懂懂的,父亲说:“你知道你母亲姓吴,来人的灯笼上不也有‘吴’字?”“我,我又不识字……”孩子低下了头。“原来。只学了武艺没学文化呀,难怪这样蛮不讲理、善恶不分,我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

见父母都生气了,俊儿这才跪下:“孩儿当初被老虎叨去时,天天想念父母,多年后还思念不已。现在离开师傅回家,如果父母不收留我,我到哪去?”

母亲心软,拉起他:“那你要痛改前非才行。”“我改我改,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俊儿连连点头。

父亲这才说:“就是因为你,高吴两家产生纠纷,你母亲难得归家,现在你又把舅舅打死了,我们无法交代,担心你再惹是生非,赶快搬家吧,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好好教育你,等你懂事了再去吴家陪罪……”

高妻说:“我们就去追子峰,让儿子知道,当年我们追赶他的辛苦,看能不能把我们原来那个可爱的儿子追回来。”

一家人掩埋了孩子舅舅,连夜逃到追子峰上,住山洞,吃粗粮,父亲天天叫儿子读书,母亲时时让儿子知礼。俊儿已经野了性子,哪里一时收得回来?读书打瞌睡,母亲就用锥子锥他,一疼他就醒了,继续念书。他不听母亲教诲,父亲也用锥子锥他,他只有老老实实听话。

又过了五年,俊儿终于知书识礼,收回了野性,他们在锥子峰上造了房屋,再到蜈蚣坝陪罪。吴家人见到一个文武双全、文质彬彬的俊儿,于是向朝廷推荐,使他成了一员武将,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为国立功了。衣锦还乡之时,他接外公外婆到丫山锥子峰游览,高正说了追子峰山发生的故事。他的岳父说:“失而复得,逆子成才,里叫锥子峰更合适吧。”

高俊儿也说:“为警后人,那里就叫锥子峰吧。”石马吞云护牡丹

离小园村座山西北一两里路有马鞍山,山对面有块大石头原来十分像马,蹲站山顶,仰天张嘴,似乎吞云吐雾。在它下方不到两百米的水洼地上,有一座石头如观音半身,披着头巾,遥望石马,这里有什么故事呢?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没办法对付它,给他个弼马温的小官当着,其实就是个养马的。当他一旦得知内情,又一次反上了天庭。他一闹事,看管的马匹们无人管理了,其中有一匹白马偷跑出来,下界丫山,看着漫山遍野的牡丹花高兴得发狂,可着劲地胡乱撒欢,践踏了许多花朵。

偷跑已经犯罪,伤花更是罪加一等,百花仙子告上天庭,玉帝派观音来处理,把它贬下凡来,令它在丫山看守牡丹。

这年春天,百花仙子邀请观音来丫山看牡丹,观音问她:“多年过去了,白马现在如何?”

百花仙子如实告知:“自那以后,白马改邪归正了,恪尽职守,保护牡丹,天天四山巡逻,驱赶专门拱牡丹的野猪,所以丫山现在有万亩花海,无以计数的牡丹将要开放,才请您来观看哩。”

观音颔首,说:“那就好。”“既然如此,可以让它回天庭了吧?”“暂且不忙,我们再考验它一回。”观音如此这般一说,百花仙子连连称是。

观音叫来雾婆婆,令她抖开云雾口袋,霎时,浓云迷雾滚滚而下,把丫山笼罩得暗无天日。

正是阳春三月好时节,只要一个艳阳天,牡丹就会开放了,可是突然间,漫山遍野浸泡在一片白茫茫的云雾之中,上不见天日,下不见山水,牡丹无可奈何地蜷缩着身子,连花骨朵也低垂了脑袋。

白马迷失了方向,站在山巅,一步也不敢走,生怕一不小心踩着牡丹了。它可以驱赶野兽,却不能驱散浓雾,一天,两天……它着急了,想,如果误了花期,所有的蓓蕾都会萎缩,所有的牡丹不能开放,百姓不能欣赏牡丹,花农不能收获花籽,明年又种什么?牡丹不能展现她们的美丽,也会抑郁而死的呀。想到这里,白马仰天长啸一声,叫起观音菩萨来。

观音其实就在它不远处,这时显身,问它有什么事。白马说:“当年我践踏了牡丹,你们惩罚我,令我护卫牡丹。现在这么大的雾气,牡丹都不能开放了,我怎么保护她们?”

观音说:“有个办法,但要牺牲你自己。”

白马说:“我与牡丹朝夕相处多年,知道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可以给人们观赏,她们更有善良的心灵,给人们防病治病,是天上人间真善美的精灵,为她们而死我心甘情愿。你告诉我怎么做吧。”

观音听它这么一说,微微笑了,告诉它:“站在山顶,张开大嘴,吞云吐雾,一时三刻,天地清明,但,你就要变成一尊石像了。”

石马听了,什么话也不说,毫不犹豫地张开大嘴,对着天上降落的云雾猛然吞吸。

如三九严寒喝冰水,第一口云雾就有冰剑穿身的感觉,第二口肺腑都凉了,第三口吸进雾气,马已经肢体麻木……但是,它看见天上的云雾已经不下降了,地下的云雾渐渐稀薄了,不敢有半点懈怠,依然一口接一口地吞云咽雾。冷气灌入它的全身,肌肉一点点地冻僵,最后全身冷却,变成一座仰天张口的石像。

最后冷却的是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但已经看见云开雾散,阳光灿烂地照亮了丫山每个角落,漫山遍野的牡丹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在鲜花的笑脸中,白马幸福地合上了双眼。

等它再一次睁开双眼,已经在天庭的马枥边,它莫名其妙,嘶叫着唤来观音。观音笑着对它说:“你的善德,洗刷了往日的罪行,已经将功补过了。”

白马还不放心:“丫山上许多野猪,专门糟蹋牡丹,我走了,谁来保护她们?”

观音说:“你放心吧,我身边的海狮有点不听话,正罚它站在丫山上值日哩。”

拂尘拨开了云层,白马看见下界的丫山顶上,它化成的石马已经变成仰面朝天的海狮了。但是,当地百姓感念它的功德,还是把那里叫白马山。蟾蜍望天祈回宫

离西山会议中心三十米处,通向珠帘瀑布的道路左侧有一尊大石头,如一只巨大的蟾蜍微微张着嘴,似乎仰望天际。1987年夏天,石头下面还是西山小学的操场,成群结队的青蛙突然出现,从村部对面穿过小学操场,向石头蟾蜍跳去,每只青蛙相距尺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全部消失在草丛中。

传说中,蟾蜍是从月宫里下凡的。

月宫里冷清,只有两人,吴刚成天忙着砍伐桂花树,嫦娥无所事事,抱着玉兔,时常观看下界。这天,她倚着瑶池看人间:正是草木葱茏的时候,怎么一片焦枯?百思不得其解,赶回月宫,看见吴刚满头大汗,伐树不止,嗔怪地说:“你就知道整天砍树,砍到什么时候?”

吴刚擦了一把汗,也有几分不满:“我不砍,桂花树能把月宫的光亮都遮挡了,你成天只知道玩耍,一点正经事也不管。”

嫦娥说:“我不是视察下界去了吗?漫山遍野寸草不长,你也不关心一下你的故土?”

吴刚这才放下斧头,拨开云雾看去,也大吃一惊:“莫非天下大旱了?我找龙王去!”

他是个急性子,说着就去了东海。东海龙王正睡午觉,被他吵醒很不耐烦,说他昨天才下了雨的?怎么会天干?吴刚拉他出去,要他看看丫山是不是枯黄一片。

龙王更不高兴了,他说丫山上有的是水,井里塘里河里溪里哪里不是满满的?再不济,地下河也多的是水,几乎要溢出溶洞了。

吴刚问为什么丫山到处不长庄稼呢?龙王没好气地说:“那不是我的事,你自己去看吧。”

吴刚回去与嫦娥说,不是缺水,与龙王无关。“不缺水也有别的原因呀,你应该看个一清二楚,我们才有办法应对。”嫦娥不依。

吴刚嘴笨,说不过嫦娥,只有向天帝请假,桂花树暂时停止了生长。他下凡到丫山,还没站住脚,一阵黄雾扑面而来,眼睛都睁不开,脸上还痒痒的,什么东西?他一把抹去,竟然是蝗虫!原来是它们吃光了山上所有的花草树木,使丫山没有绿色,它们自己也变成土黄的了。

竟然是这些小东西作怪呀!他来不及向龙王道歉,就上天去禀报。玉帝很不耐烦地挥手:“几个小虫子,难道还要朕派天兵天将吗?吴刚,你上天也不少时间了,除了砍树,就没长点别的能耐?自己去处理吧!”

吴刚回月宫一肚子气,说不管这事了。嫦娥说:“既然到天上了,你大小也是个神仙,这么点小事也处理不了?还是个男人吗?”

被女人小瞧的滋味可不好受,他抢白道:“除虫容易,你能借个东西给我吗?”

嫦娥问他要什么东西,他说要借月宫的蟾蜍。嫦娥不干了,她说自己只有玉兔与蟾蜍这两个宝贝,她的法力有限,蟾蜍到下界用过后也不能再收回来,不是要少一种宝贝了吗?

看嫦娥不借蟾蜍,自己又受了她的奚落,吴刚有气,于是报复。晚上乘她不注意,偷了蟾蜍,带到丫山放掉。那蟾蜍果然厉害,张开大口,如有吸力,吞云雾一般,蝗虫都往它嘴里飞,不过半个时辰,丫山上下,所有的蝗虫都进了它的肚子。

蝗虫灭了,它居功自傲,朝天“呱呱”地叫喊,要想再回到月宫。可是,嫦娥没这本事,找吴刚算账,怪他不道德,不该偷了她的蟾蜍。

吴刚说:“偷东西我可是跟你学的,当初你要不是偷了灵药,怎么会上天?让蟾蜍留在人间吧,也能为人造福。”

嫦娥不再追究了,只有在月圆的时候,多给它洒一点清辉。蟾蜍除了害虫,不能再回天庭,十分着急,天天对着苍天聒噪,白天叫,晚上叫,年深日久,化成一座石像。因为它除害虫有功,虽然丑陋,人们还是十分爱护它。古树台上相思石

西山宾馆西北不远处有个下宕村,下宕村南边有座狮子峰,山坡的半山腰有四棵高达几十丈的老柏树,还有一棵要四五个人才能环抱的老槐树,它们的树荫覆盖着百多平方米地,形成一个阴凉的古树台,当中有两个一般高大的人形石条,衣米多高,如一对半截的石头人,流传着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

三百多年前,丫山的蒋家与章家为争夺十里东山的土地,各自派出自己精兵强将。蒋家的“山猴子”得到神力相助,撕裂了章家的“章强盗”,赢了土地,从此两家立下互不结亲的血誓,活活拆散了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

小伙子叫章松,一天挖药到了狮子峰,那里山高林密,一个人干活十分寂寞,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山歌声。歌声好美,他心想,唱歌的人一定更美,想着心思脚下打滑,从半山腰摔了下来,疼得叫苦连天。

唱歌的姑娘叫蒋柏,是到下宕狮子山腰的竹林采笋子的,竹林幽深,有点害怕,唱歌为自己壮胆。刚唱了一半,突然听见痛苦的叫喊,呀,不好,莫非有人遇难了?我不去帮一把,天黑了谁管他?

顺着声音走过去,看见一个小伙子躺在地上叫唤,过去问他怎么了。小伙子一看这姑娘脸蛋红红的,眼睛亮亮的,眉毛弯弯的,腰身细细的,似乎腿的疼痛也好了些,但脚还卡在石头缝里,她怎么看不见?为要试试她的脾气如何,装着没好气地说:“还问哩,都怪你!”“怎么怪我?”姑娘莫名其妙。“就是你唱歌吓了我一跳,我才从岩石上滚下来的,脚卡在石头缝里,你没看见?”

蒋柏心想:难道我的歌声如鬼叫?竟然把人吓倒了?脸红脖子粗,一边赔礼一边帮他拉脚,一扯他疼得更厉害了。想了想,就用自己挖竹笋的小锄头刨石头,又震得小伙子大呼小叫。她没办法,只好用双手搬石头,石头不大,但有几小块卡得深,十个指头抠出血来,终于把他的脚挖出来了。

章松没顾及自己的伤势,先把姑娘的双手抓住,心疼地说:“呀,你的手都磨破了……”说着也不管她的手上都是泥土,放进自己嘴里舔去泥,吮吸血,把姑娘羞得想跑又跑不动。见他脚并无大碍,但两人呼吸相通、眉目传情,已经难舍难分了。

以后,他们就三天两头来下宕约会,因为这里山高林密,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人认识他们。他们并肩而坐,相偎相依,把半山坡坐成了一块平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也到了,章松说第二天就让父亲去蒋家提亲。

没想到,那天两家械斗,族长都发了话:章家与蒋家从此不相往来,通婚者一律处死!两个父母其实原来是很愿意结亲家的,但两个家族的仇恨让他们反目,坚决要儿女不再往来。

章松与蒋柏的爱情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分开比割裂他们的肉体更难。面对着无法更改的族规,他们只有偷偷约会,被双方家长发现都往死里打。两人没办法,决定偷偷地跑出去。

夜晚,他们提着包袱约会在往日相见的地方,正商量往哪里私奔,就听见四面喊声传来,灯笼火把照亮了狮子山。他们要跑,已经没有退路。开始来的是家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回家,说是已经求告了族长,只要他们分道扬镳,可以不对他们惩罚。

章松说:“要我回去可以,但必须要娶蒋柏。”

蒋柏向父亲请求:“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父亲吓得胆颤心惊:“你们不要命了?”

章松拉起蒋柏,两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死也要死在一起!”

两家后面都跟着族长,见此情况,大骂他们违背族规、伤风败俗,强行要将两人拉开。但他们的爱情坚如磐石,怎么也不放手。

章氏族长暴跳如雷:“竟然要娶仇人之女?看我们族规不惩罚你!”

蒋家父亲趁机对女儿说:“你不能看着章家儿子送死吧?赶快跟我们回去,还能保他一命。”

蒋柏舍不得让章松死,只得放开他,低首掩面跟父亲回去,刚走几步,就听见身后“啊——”地一声惨叫,跟着就有身躯倒地的声音,原来章松已被他们族长拦腰斩了。蒋家族长见对方严惩了自家后生,也不甘示弱下了毒手,手起刀落,把蒋柏拦腰砍成两截。

悲壮的是,他们的下半截身子纹丝不动,牢牢地定在地上。被砍下的两人上半段身子滚到一起,四肢手臂搂住对方。两边人又同时行动,砍去他们两人的胳膊,两人的身躯却依然紧贴着。这时风雨大作,众人大骇,散去了。

第二天,一对男女的下面半截身子化成两截人形石条,站成爱情不倒的永恒,他们合抱着的上半身子不见了,长成一棵参天大松柏,被砍去的四只胳膊长成四棵松柏,围出一片阴凉地,给那对相思石遮风挡雨。石鼠成精飞走猫

丫山西北四五里路远处,有一个村庄叫老鼠周,因为那里人都姓周,还因为那里一片石林很奇怪,如形态各异没有脑袋的老鼠一般。西山石林中,一只独耳猫与它们遥遥相对,如害怕一般站立不稳,一有风吹草动它就吓得左摇右晃。

周村人数不多,占地面积不大,百姓安居乐业。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大雷雨的夜晚,它们安逸的日子被破坏了。开始是种植的玉米少了,然后是地里的花生、红薯被偷了。大家相互怀疑,可又没有证据,最后发展到地里的庄稼刚刚成熟就少了。

周三家里最着急,弟兄三人都是干活出力的人,原来粮食都不够吃,再被偷了,冬天就要饿肚子了,三兄弟决定晚上出去抓贼。

头天晚上有月亮,什么动静也没有。第二天,月上东山不久,一阵风吹来,乌云遮月,大地一片漆黑,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庄稼,小偷看得见吗?回去吧。老三刚说,老大就让他禁声,老二也说听见了动静。什么动静?窸窸窣窣的,似乎老鼠在爬,还不止一只,三人马上蹲伏下来,一声不吭。

跟着,就听见老鼠“吱吱”的叫声,然后一片老鼠叫,在黑暗中显得阴森恐怖,三人靠近了些,大气也不敢出。一片乌云漂走,月光出现,野外突然出现了许多老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纷纷窜进庄稼地里,三人听见“喀嚓喀嚓”的声音,一块玉米地连杆子也被它们啃食一空。然后,它们又奔向另外的一块花生地,有的打洞,有的刨土,有的搬运,不久地下一片狼藉,连花生壳也没剩下来……

看得气愤了,老大拿石头,老二举棍棒,老三抓了把菜刀,弟兄三人高声大喊,向老鼠冲去。老鼠哪里将三人放在眼里,仗着鼠多势众,依然故我,该吃的吃,该拖的拖,就像没看见他们一样。男子汉们岂能怕老鼠?他们抡起武器打打杀杀,月光下只见小东西四处乱窜,根本打不着,累得他们气喘嘘嘘。突然,两只牛羊大的老鼠冲来,三兄弟只有落荒而逃,回家关上门还吓得直哆嗦。

第二天日上三竿了,弟兄们才敢开门,外出一看,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是自己的庄稼又被糟蹋了。他们把头天晚上的事情告诉了全村人,族长紧急召集大家商量对策。大家群情激奋,一致表示,晚上集体出动,一定把老鼠打个落花流水。

当天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大家睁大眼睛看去,月夜下没有动静,乌云一来,立即有了响动,赶紧点起火把,只见一块块石头活动起来,有的直立,有的打滚,有的匍匐,原来石头都成为一只只老鼠,最大的竟然有牛那么大。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些石头吸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已经修炼成精,一场大雷雨激活了它们,白天它们如石头一般纹丝不动,晚上现形老鼠出来偷食庄稼。老鼠们吱吱一叫,刹那间奔跑开来,这回它们全部向人群袭击,有的咬人的脚后跟,有的窜上人头顶,有的钻进人的裤腿……还有的老鼠越长越大,如豺狼虎豹一般向人扑过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