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国学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2:27:31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知的国学经典

青少年必知的国学经典试读:

出版缘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凡·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经典之作,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本书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泉★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道德经

老子(春秋生卒年不详)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著名哲学家 尼采子,春秋时期颇有声望的思想家、哲学家。孔子曾问礼于老老子,并称他像龙一样高深莫测。他所著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道德经》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2000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因而,《道德经》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开宗典籍,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基本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老子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以“道”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自然”、“无为”等概念也都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道德经》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道德经》比《

论语

》更具抽象思维特质,老子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在中国人哲学、政治、人生诸方面,都曾发生过重大的影响。另外,作为最早流传至西方的中国经典之一,《道德经》还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许多外国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对老子的思想深感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当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等,都研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因此,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道德经》是一本必读的书。《道德经》这本书的来历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在周朝任藏书的史官,眼见周朝日益衰落,便决定西出函谷关,从此隐居避世。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要一去不返,便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著书上下两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从此不知所终。《道德经》篇幅很短,但意蕴深刻,可以说是一本无法穷尽的书。《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即规律)都称之为道,因此便又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华文精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一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悌。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以外力强加干涉。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道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人的德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要求,就是有德。反之,就是无德。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由此,老子总结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等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格言。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统治者应当顺应民意,体贴民情,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充分反映了老子的民本思想。老子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帮助弱势群体。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华文精选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道德经》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富于诗意的语言。《道德经》一书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犹如一组语言洗练、意蕴深远的哲理诗。使用了大量的韵语和排比、对偶等句式,行文手法多样,变化多端,善于用平常的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譬如,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法家的理论依据。曹魏王弼通过注释《道德经》,开创了玄学,《道德经》与《

庄子

》、《周易》一起被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当中最重要的三部经典,同时,《道德经》又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基本典籍之一。《道德经》和《庄子》所发扬的“自然无为”等哲学思想,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士人,成为中国传统思想当中能够与儒学分庭抗礼的另一极,像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中国文化的巨人,都可以说是老庄精神的嗣裔。很多儒家学者,特别是革新派和改良派的政治家,如王安石、魏源、严复等人,也都对老子哲学有所借鉴。

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经过大的战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后,为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统治者大多选择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实行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为史家所称道的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都是以老子之道治国的结果。《道德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的影响却并未从此消逝,他的学说后来形成了道家学派。汉代被演变为宗教,这就是道教。老子被奉为教祖,由人变成了神。他写的《道德经》也成为道教的经典。到了唐代,老子的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太宗李世民自认是老子的后裔。唐高宗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诏《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诏各州府广置玄元皇帝庙,建立玄学,令生徒诵习《道德经》。华文精选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14。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国学大师 张岱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一直和儒学及后来的佛学一起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远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工程、艺术等领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面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从积极方面看:他的天道观,经过庄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的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的理学;他的无为观,成功地应用于西汉的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他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主宰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他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子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他的雌柔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就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中华武术、内家武功及历代气功,也无不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启发。老子《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古代思想家、先秦时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所反映的认识论极具丰富的社会经验。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尤为喜欢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教我认识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并非人们平常所说的道。“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玄妙、深奥、高远,空虚无形,但的确存在于广漠的空间,它发挥的作用无穷无尽,永不枯竭,“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大道似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能成为百川河流所汇聚的地方,是由于它处在低下的位置,故成百川之王。最普通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老子以水喻“道”,使我们看到“道”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知它乃大度包容,不弃涓流;它与世无争,淡泊功利;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塞于浩茫天地之间,可谓“大音若希”,“大象无形”,令人敬畏。《道德经》劝人向善,导人守信。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说善待别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别人就得到诚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讲他本人,也是在提醒人们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会善待自己,信任自己。

老子还劝人拒绝世俗之喧嚣,守护淡泊之美好。《道德经》中反复出现“朴”字,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返璞归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为纯真、素朴、自然。“婴儿”一词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说。如:“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淳厚朴实、镇定持心、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应该似婴孩般单纯、无邪,心境空明、宁静、质朴,少私寡欲,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被宠幸、声色所诱惑,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过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华文精选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道德经》这本书洋洋五千字,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同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手法。《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日本学者 卢川芳郎《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圣人但求填饱肚子而绝不追求声色之娱,提出人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时下现代文明长足发展,但许多人心态扭曲,道德观、价值观严重倾斜。老子的教诲无异于一剂灵丹妙药,有利于医治人心浮躁、动荡不安,仍具现实教育意义。

漫长的时间流逝了,而《道德经》横跨历史时空流传至今,它教诲我们改变“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养心,谨慎,严肃,善事融和,旷达,洒脱,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张成业)《道德经》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说是世界上影响极大而篇幅却最短的书。关于它的作者甚至这本书的版本,一直有争论,而且上篇(道篇)与下篇(德篇),可能在较早的版本中是颠倒过来的。不过,作为一本书,内容还是比较完整的。为了避免“道德经”一词的倾向性,不妨称其为《老子》。《老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可能超过《论语》,但在中国,当然不如《论语》。总的说来,《老子》与《论语》几乎完全不同,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则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势力范围,所有非正统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为祖师爷。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东汉形成的道教。

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是道的本原说。《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为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人认为这里的无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实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这种恍惚的道即是观念。

老子乃至道家学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给孔子的“理想国”开辟一个精神逃脱的小路。孔子的现实世界实在是太刚性、太无聊、毫无生气、毫无创造性的地方,从肉体到精神完全束缚在极端虚伪、极端压制的繁文缛节当中。为什么要这样?只是让皇帝保住他们天下的稳定,各级官吏完全处于高度的紧张戒备状态,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贬官甚至杀头的下场。一旦被贬,官员们就可以在道家学说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是纵情山水之间,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学神仙。在这方面,道家是灵魂一个很好的出口。华文精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现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对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祸福、有无、刚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并把万物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并明确指出:“多易必多难。”老子并没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对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导原则:“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特别是脍炙人口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

老子由这些论述得出他特有的实践原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论语》、《孙子》、《老子》是250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当然,维持专制统治主要靠儒家的学说与《孙子》的技术,但是道家加上中国佛教则是维持基座稳定的第三个支架。从《老子》到《庄子》到道家到道教,对于“实务”影响很小,因此,我们把《老子》放在靠后的位置上。(胡作玄)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关于老子的生平,却存在着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署名西汉刘向著的《列仙传》则说老子字伯阳,陈国人。道教认为,“聃”和“伯阳”都是老子的字。至于他的籍贯,或属于陈国,或属于楚国,这两种说法其实也不冲突。苦县原本是属于陈国的,但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所以苦县又属楚国。《史记》还说,老子曾经在周朝任守藏室之史(又称“柱下史”,就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孔子到周朝时,曾经亲自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据说孔子曾赞扬老子,认为老子是人中之龙,这在《庄子》、《礼记》、《孔子家语》当中都有所记载。后来,周朝衰败,老子辞官离去。传说函谷关的关令尹喜看到“紫气东来”,断定必有贵人要过关,结果等来了一位骑着青牛的皓首老人,正是老子。尹喜恳请他著书传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余言,这就是《道德经》。

除了《史记》上的记载,老子所留下的就是历朝历代的传说了。特别是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也就是后来的道教),老子被推崇为教主,跻身于天神之列,他的生平事迹便更被人们加以神化。传说老子的母亲未婚有孕,怀胎整整81年,结果由右腋生下一个孩子,一出生时就须发皆白,因此才叫老子。还说他骑的青牛原是麒麟,被老子用一根树枝插入鼻中,驯服成牛;于是,给牛穿鼻也成了老子的创举。后世图画中的老子,大多是一位老翁骑着青牛的形象。

许多道教典籍中说老子出生在商朝,唐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曾经颁布诏令,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后来成为唐朝的法定假日,也就和现在的圣诞节差不多。但是倘若老子果真生于商朝,在周代的时候,他的寿命必定将有数百岁之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只是后世对于老子的种种神老子(生卒年不详)化之一。

这个神仙一样的老子形象,常常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譬如在《西游记》里,那个被孙悟空打翻了炼丹炉的“太上老君”,其原型就是老子;孙悟空保唐僧取经的路上,太上老君还收服了变成妖怪下凡捣乱的青牛;《封神演义》中的老子就更加厉害,曾经“一气化三清”斗败了通天教主。可见,老子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为人喜闻乐见的人物。

老子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973年12月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说明那时老子便被人尊崇了。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曾经亲自去朝拜重建后的太清宫,并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一次施政纲领中也念念有词地引用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引申义就是治理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一样,是不能多翻动去折腾它的。《周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部珍贵的文献,书中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但没有展开对“道”的阐述,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加以阐明,并发挥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世界各国有不少人在谈《易》论《道》,玄妙而神秘的《周易》是中国以及世界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宝藏,还有待于人们继续求索、挖掘,使它放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名学者南怀瑾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道德经》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老子他说》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之书论语孔子(春秋公元前551~前479)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代著名美学家 叶朗子,这位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孔创始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和代表,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重大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传人,可以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的主要精华在孔子那里都有体现,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中孔子学说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文化大师。

在今天,孔子已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等最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这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论语》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之书。

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了重大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沉浸在龙的传人的生命中。读《论语》,你会感到在你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与其弟子间言论的书,其编辑者应该是孔子的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成书年代据推测为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

从体例上看,《论语》并不是一本严格的有体系的著作,而只是一本孔子及孔门弟子日常言行的辑录,其中多有言简意赅、涵蕴深永的箴言和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因此它的风格显得更为平实、活泼,易于理解和接受。全书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各自独立。言简意深,含蓄凝练,从中可见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记言的同时,也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世代相传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不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引起中国和世界文化人士的广泛重视和潜心研究。华文精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论语》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道。如《论语·学而》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是说为政者应敬业而守信,节约用度而爱护人民,在农闲时合理使用人力,不耽误农时。又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指如果用法律去强制百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犯罪,但是治标不治本,比不上用德育使百姓具有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孔子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因此他主张“为政以德”。自汉代以来,孔子的思想经历代儒家思想家的补充修正改造,更加系统化了,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居统治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维护其统治,尊崇他为至圣先师。

二、文化教育。孔子在《论语》中提纲挈领地指出文化的重要作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语意为如果是一个没有文化基础的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就算它曾一度兴盛,灭亡后也没有根基可供它再度崛起,反不如虽暂时无国而文化永存的民族,还有机会可东山再起。又说:“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点出了教育应注意普及,为师者自应充实自己并用爱心去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孔子非常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了,它对后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和文学批评都有很大影响。

三、学习态度和方法。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意为学习应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算瞒尽天下人也瞒不了自己。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说明学思双行的重要性。华文精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四、个人修养。孔子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可为知也。”这是指应多完善自己,如若不为人所知,就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要怨天尤人。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是说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过就好,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真正的大过错了。

上述四点不过是《论语》之一斑,而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闪光点,领略到孔子的大智慧。

东汉时期,《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

孟子

》合为《四书》。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东亚乃至全世界。怎样读《论语》

任何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民族,其文化都会有自己的根基,5000年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应该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十分重要,一个中断了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不会有凝聚力,甚至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可能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尊重,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中断了民族文化之根,不打自垮。《论语》不但是一部哲学经典、史学经典,而且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论语》的语言凝练、简洁、隽永,全文才1万多字,而凝固为成语的就有200多条。例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见义勇为”、“任重而道远”、“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欲速则不达”等等,已成为语言中的经典,直到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华文精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读《论语》我们还可以学到比喻、对比、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技巧,提高文学修养。

读《论语》我们不仅会被其深邃的哲思、隽永的语言所折服,而且还会被它对人物性格惟妙惟肖的刻画所打动。例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豪爽、冉有的谦和、公西华的好学、曾晳的洒脱,一一都如见其人。一句“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让我们看到孔子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万世师表”,而是与学生亦师亦友,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可爱的老人。由此可见,读《论语》并不枯燥,而是十分生动有趣的。

怎样读《论语》呢?首先要虚心。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现今许多读书人对待中国的古籍常犯一样通病,专门去批判古人,他们不是从古籍中汲取智慧,而是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法官,把古籍当做囚犯来审问,还自以为这是“创造”的表现。这样读《论语》只是徒增枝蔓,是不会有收获的。古籍当然是有漏洞的,古人也不是不能批判,只是先虚心读懂古籍的原意,先要客观地读,不要带上先入之见。正如朱熹所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先立说”、“硬去凿”,这是初读《论语》的人要避免的。华文精选孔子之所以为最早的中国哲学家,乃因孔子最先提出一系统性自觉理论,由此对价值及文化的问题,持有确定观点及主张。系统性与自觉性为哲学之特色,故孔子以前之原始思想不能算作哲学,而孔子之自觉理论及系统观点之出现,方表示中国哲学正式开始。——当代学者 劳斯光《论语》一书,似浅实深。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其中对于“礼”、“德”、“仁”、“孝”的论点,后来成为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论语》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孔子所追求的仁善人格的崇高性,而且是其中所阐述的价值观念的超越时代性。——当代学者 何新

其次,读《论语》要先从识字开始。《论语》当中有些文字,表面上看古今不异,但实际含义却“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应该选一本注释比较好的本子。读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急于看译文,先看原文,再把注释看透,然后再回到原文,不要依赖译文去理解原文。这样刚开始会慢一些,“十目一行”;不用急,《论语》读下来,速度会快起来,到“一目十行”。我不赞成先看今人对《论语》的“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这类书不是不能看,而是要在对《论语》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所以先要通读乃至读通《论语》原著,再看“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自己的脚跟站稳了,心中有主见,不至于人云亦云,空谈无根。华文精选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著名学者 南怀瑾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得意味深长。——宋代理学家 程颐这本书虽然是代表中国封建文化的经典,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这一本书。我年轻时没有读过,后来读了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他的“仁”学以及对教育的理论,都是全人类的瑰宝。《论语》字句精当,也可当做文学书籍来读。——著名作家 李

中国的文化典籍是有结构的,《论语》既是元典,又相对比较简洁、流畅,易读易记。《论语》读通了,接下去读《孟子》等其他典籍就容易了。(张儒平)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何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做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4次。“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4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3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得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华文精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做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确地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径径然小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周国平)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和代表,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朝的后裔。后来因为躲避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宋国大夫内乱而来到鲁国。可以说,孔子家族的历史以及他个人的命运正是春秋之际动荡时局的一个缩影。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很早就显现出了好学深思的品行,年少时就常常与玩伴陈设俎豆,模仿礼乐之事。15岁有志于学,善于向他人学习,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又曾适周问礼,亲见老子。这时他在鲁国已经很有名望,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弟子也开始跟随他求学。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35岁之时,鲁国三家作乱,孔子离开鲁国,来到齐国,向当时的齐景公宣传他的治国思想。景公听了很赞赏,但齐国国内的状况也和鲁国相似,不容孔子发挥他的才干。于是他只好返回鲁国,这时候鲁政权由季氏操纵,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治不由君主掌握而受大夫臣子操纵的情况,不愿出仕。于是“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即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的工作。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这时孔子51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政绩斐然。但是,孔子实施的一系列旨在加强君主权力的政策都在鲁国贵族的反对下失败了,加上鲁定公与当时执掌国政的季桓子不思进取,接受了齐国所馈赠的女乐文马,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怠于国政,孔子深感失望,于是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在以后漫长的14年间,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一个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但是尽管孔子有相当的自信,却仍然不被各国任用,反而颠沛流离,屡屡陷入困厄危难当中。然而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孔子仍然以天命自任,不改变他的志向。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学生冉有回归鲁国,率军在郎这个地方战胜齐军。在这个学生的强力支持下,鲁国派人去迎接孔子,这一年孔子68岁。归鲁后,鲁人尊他为“国老”。开始的时候鲁哀公还常常因为政事上的难题向他求教,但终究不被重用。孔子晚年仍旧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在学术方面提倡“仁”的哲学,倡导恢复周礼,在晚年全面整理前代典籍,修订鲁国国史。经孔子而传世的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而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更成为中国2000年文明史中影响最广泛、地位最重要的学术派别,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本体。在教育方面,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受业者甚众。孔子是春秋末期大规模私人讲学的先驱,私人讲学的勃兴,打破了学在官府、由上层贵族把持学术的状况,促进了学术的下移和文化的传播。孔子还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可以说,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并不成功,但作为学术大师和教育家,孔子的地位与日月同光。

孔子的一生可谓艰辛坎坷。但孔子在思想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仍使得他的生命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国人代代敬仰尊崇的导师和圣贤。

西方的学者们一直将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并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对世界文化思想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孔子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的发奋求知精神是激励国人奋发的楷模。孔子求实的精神,群贤毕至、群星荟萃的教育成果以一整套的教育理论,对中华民族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十三经注疏》所收的《论语注疏》,包括三国时期魏国学者何晏的《论语集解》和宋朝学者邢昺的《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是旧时读书人的必备书,也是今天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必看的著作。

台湾学者南怀瑾所著的《论语别裁》实际上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并不直接注释和翻译《论语》,而是串讲《论语》各篇。作者独具匠心地编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并用这些小故事来说明《论语》的内涵。该书最大的优点是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可以当做故事书来读。

当代著名学者李泽厚以五年之功写成《论语今读》一书,出版后受到多方面好评。该书包括三部分:一是“译”,即对《论语》的白话文翻译;二是“注”,对前人注解择优收录;三是“记”,是作者本人对《论语》思想的发挥和评论。该书与其说是李泽厚所著的《论语》读本,不如说是作者借注解《论语》,整理和阐发本人对《论语》及整个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天下第一才子书★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经典之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庄子庄子(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庄子其人其书其学,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景观,甚至可以说是个异数。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居然这样优美,想象力如此丰富,意象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找不到第二家。——当代学者 刘梦溪秦诸子的竞起争鸣,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先在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无疑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运用各种瑰丽奇妙的文学形式,展现出一个繁复诡论的理论系统。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一生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他是继老子之后最伟大的道家思想的建构者、发展者与代表,他所著的《庄子》一书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至尊宝典之一,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庄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灵魂与生活,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当他们在政治功业、人生建树等方面遇到挫折失意惆怅时,总能在《庄子》中寻找到皈依与平衡。《庄子》与《论语》作为两种思想力量对立抗衡,却又和谐地构筑起中国传统思想完整的、周延的人生境界与哲学境界。《庄子》告诉中国人,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在哲学上,《庄子》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和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是引发于庄子;在文学上,这部书的独特风格成为启发后世浪漫主义创作的重要泉源。王羲之的《兰亭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苏轼的《赤壁赋》等脍炙人口的文章,都是以《庄子》中的思想言论为依托。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列为“六才子书”,以庄周为第一才子,而《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庄子》是一本奇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层知识分子中间,更占据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汉书·艺文志》中收录52篇,但流传后世的只有33篇。其中内篇7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庄子后学的作品。《庄子》是庄周毕生思想的凝结,堪称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作品,在文学意义上则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在战国中期道家学派出现的第二部史诗般的卓越著作,它以极富想象力、极富诗意、寓言式的独特文学风格,表达其深邃奥妙的哲学思想。《庄子》融哲理与文艺为一体,启迪人们的思维,引起人们的美感,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与宗教意识的发展。这部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上有卓越地位、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价值的著作,从东汉起便为方士仙家所依附,继而在魏晋被道教奉为与《老子》同样重要的道书。自唐玄宗时起,更成为道教的第二部圣典——《南华真经》,庄子本人也被尊称为“南华真人”。华文精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在这部道家经典著作中,《庄子》把“道”立为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它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最高的认识境界。在作者看来,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是对天性的违逆,所以强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个体的生命本然与宇宙大生命合而为一,从而达到绝对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这些言论不是为国君而发,不是为自己的荣名利禄而发,他不是欺世盗名的伪儒者,也不是为辩而辩的名实家。他的终极关怀是每个人的自身,包括形体和精神的自由;他的最终理想是人与自然、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和谐社会;他时时提醒人们反省自身,关怀宇宙中的所有人事物;他的言论总是和我们心灵中的某部分相应。因此2000多年来,庄子笔下的文字仍闪耀着熠熠星光。

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无疑最具有文学价值。后代文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仅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闻一多、郭沫若都认为《庄子》是中国艺术的导源,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都是在他的影响下而产生。当代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更进一步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显示出来的两个典型。而尤以《庄子》影响最大、最深远。华文精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庄子》的文笔汪洋恣肆,想象瑰丽奇谲,气势波澜壮阔。书中的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将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庄子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广用寓言,全书大小寓言共计200多个,短者20多字,长者千余言;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在庄子笔下,蝉和斑鸠、小雀都会说话;风、栎树和铜铁也能辩论、讲道理,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构成了一个奇妙而美丽的世界。而且,庄子深刻体会到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浩瀚、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弘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唐代道教盛行,《庄子》一书受到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的欣赏和崇拜。历史上如唐代的李白、宋代苏东坡、清代曹雪芹都深受庄子的影响,近现代的一些思想家都对《庄子》有很高的评价。闻一多阅读《庄子》以后,特别崇拜庄子。他认为,魏晋时代,庄子成了“整个文明的核心”,“是清谈家的灵感的泉源”,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庄子》最好的评价。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全书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时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想象奇诡,妙趣横生,不仅在先秦的理论文中,即在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也罕有伦比。《庄子》中技进于道的文学艺术表现,超脱潇洒的人生观,使这部2000多年前的哲学论著,也堪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忙里偷闲读《庄子》

最古典的东西往往最时髦。如果把《庄子》改成时文,绝对是一本畅销书。它的诸多元素都符合现代人的阅读需要:工作紧张,爱听一些有趣而又富于哲理的小故事;心情浮躁,想服一服调整人心的清凉剂;灵感枯竭,要寻求一些别有洞天的思维方式。《庄子》虽被道学家们视为经典,却更具有现代精神,它扬弃世俗的束缚,强调生活的质朴,蔑视无上的偶像,否定神鬼的权威,张扬个性的自由,蕴涵人文的关怀,丝毫没有说教的嘴脸,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人有一种莫名的阅读快感。华文精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月去箧》

读其文而思其人,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为老不尊的师长,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若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

了解庄周先生多一点,便知他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家,也非逃离现实生活的乌托邦理想人。他的声音听似空谷足音,悠扬而遥远,可以陶冶人、愉悦人、教化人。他的形象已经和他深爱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如天地般有大美而不言,如四时般有明法而不议,如万物般有成理而不说。

大哉庄子!(李怀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阳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华文精选庄子最是深情,人第知三闾之哀怨,而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南宋词人 吴文英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庄学的后人,也受了他的感染。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且,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中国文学史》“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是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700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80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60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华文精选吾昔有见,口不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苏轼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鲍鹏山)庄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特别善于运用文学性的语言,通过寓言、比喻、象征等方式表达深刻的哲理,思想恢弘,文笔汪洋恣肆。其人其书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是我国古代思想大解放、学术大发展的战国时期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他是一个敝屣富贵、不求闻达的人。他身处战乱频繁、朝不保夕的乱世,虽然贫无立锥之地,但丝毫不为贫所苦。不只超越了贫富,甚至超越了生死;死且不惧,自然任何事物都不能对其加以束缚。华文精选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的。——郭沫若(《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清代文艺理论家 刘熙载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南宋文艺理论家 胡仔

相传他做过蒙城漆园吏的小官,但不久便辞官离去;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涡水,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后来,他觉得自己真的要与造物者相游了。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终于弃世而去。

庄子是得到世界公认的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大师之一,他的哲学不是简单的处世哲学,而是包含着理想追求的生命哲学,重在解脱世人的精神枷锁。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演变中的最活跃的、不衰的观念因素,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理解、消化异质思想文化的最有力的、积极的理论因素。庄子生活的时代是“王道衰微,诸侯力征”的战国,政治方面封建制度瓦解,诸侯纷纷兼并;而社会上,由于战争频繁,人民死伤无数。鉴于此,有志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孟子力倡仁政,韩非主张用法……庄子则高逸尘外,不同浊俗,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来自我标榜,超越了人世间的成败、利害、得失、生死,肯定个体的自由价值,所以能“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的非凡才智和旷达的气魄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学豪放派的鼻祖”实不为过。《庄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士感兴趣的一本书,它不但涉及哲学、人伦、政治,而且谈论美学、艺术、语言、生物、养生等方面。在美学家眼里,多以为庄子开辟了有别于儒家的美学系列,对中国的艺术影响深远。在语言学者看来,庄子是一位语言大师。《庄子》语言之丰富生动,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与伦比的,他第一次提出了寓言、小说的概念,创造了近200个寓言故事,以虚构的手法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被称为“诙谐小说之祖”。

在今天,《庄子》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文化界亦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庄子思想对于全人类来说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庄子提出要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行为必须以不破坏事物的自然状态为原则,让事物依靠自身的功能自发地达到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思想对于当今人类加强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与《老子》和《庄子》并称为道家的必读经典。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还有大量的养生之学以及古代气功的论述。《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读起来辞采奔放,饶有趣味。

在庄学发展史上,晋朝的郭象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的《庄子注》,一方面从根本上打破了庄学在两汉300余年间的沉寂局面;另一方面,把《庄子》改编成流传至今的定本,给后世树立了一个解释庄子的范例。后世对庄子注解评论的著作数不胜数,但郭象的《庄子注》始终是研读《庄子》者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之一。

陈鼓应先生是当代庄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庄子浅说》是研读《庄子》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本简明全面的作品。一向被视为深奥幽玄的《庄子》,在陈先生笔下有如拨去云雾,气朗风清,有助于普通读者进入庄子的世界,了解庄子的风貌。★儒家“亚圣”的不朽之作★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文辞富赡、才调雄峻的儒家经典孟子孟子(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峻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国学大师 梁启超子一直是中国的一位英雄,在中国正统的哲学史中,他的影孟响力和地位仅次于孔子。因此孟子被誉为儒家“亚圣”,后代常以“孔孟”并称。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出的深刻思想和峻烈品格。他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其言辞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他不被儒家谦谦君子的风范所约束,而是以纵横家雄辩滔滔的气势,在战国乱世中阐述自己“仁政”的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思想。虽说这样的思想无法满足当时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紧迫需求,甚而被人以为“迂远而阔于事”;但将其置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却鼓荡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清操峻守,千载之下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一向以富于“文学”性著称。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反映在文章里,不仅逻辑严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文章议论风发、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极富感染力,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必读书,也是科举必考的内容。另一方面,《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精练准确。它继承并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先秦散文开创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臻于成熟,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孟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也是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极高的文学价值。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其核心在于“仁政思想”;此外“养气说”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孟子思想的精华。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给百姓一定的财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还要“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对发展生产却是大有裨益。

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国家、君主和人民之间,孟子突出强调的是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百姓同甘共苦;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孟子就认为做得对,商纣王昏庸残暴,根本不能算作君王,所以“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华文精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孟子反对国家分裂,主张统一,倡导天下要“定于一”。他认为,只有施行仁政者,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天下人都归之如流水,才能真正地无敌于天下。他的仁政思想对于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是深远的。西汉初年从汉高祖刘邦一直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唐初“贞观之治”的种种措施,都是直接地从孟子的思想得到依托。这种思想一直成为2000年封建社会开明政治家以“仁”大治天下的理论基础。华文精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很重视一个人的“养心”,即主观修养,其最高境界即是使自己的道德达于正义感,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一身充满了“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人。一个人能有好的修养,才能齐家;只有家齐,才能治国;只有治国,天下才能太平。他认为“浩然正气”是一种天地间的正气,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只有具备这股正气,才能担当起治天下的大任来,才不负时代的期望。

孟子主张在义和利之间,要取义舍利;尽力做到“寡欲”,克制自己的欲念,追求真理。一个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从而做到行事仁义,待人以礼。这种崇高的义利观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还认为,一个人要成大器,必须严格地艰苦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一直激励后人刻苦自励,奋发向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掷地有声的言辞,也成为中国士人的人格标准,2000多年来一直作为格言传诵至今。《孟子》使用对话式的语录体,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比起《论语》更富于文采和气势。他往往用生活常理来打比方,运用灵活,一语中的,从而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还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设喻,既有针对性,又妙趣横生,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孟子以善辩而著称,书中嬉笑怒骂,感情毕露,豪爽直率,痛快淋漓;具有若决江河、势不可挡的气势和锋芒毕露、万物披靡的词锋,俨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概。他十分讲究辩论技巧,论辩中往往采取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的方法,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加上严密的逻辑推理,陷论敌于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使其无可置辩,甘心折服。孟子还明确提出了“气”的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相结合,具体运用于对话和论辩;形成了文章中刚柔相济、分析精辟的论辩艺术;所以理由充分,气势磅礴,几千年来依然拥有无尽的魅力。儒家经书与文学典范《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它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35000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儒家经典。《孟子》一书是“拟圣而作”,它既吸收《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反映最突出的是仁义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中心,孔子常讲仁很少讲义,孟子则仁义并重,他有句名言,即“舍生取义”。汉文帝时把《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传记博士”;《孟子》被视为辅翼经书的传记。两汉时,《孟子》已和《论语》并列。到五代和宋朝时,《孟子》被列入“经书”。到南宋孝宗时,理学家朱熹在《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认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了。华文精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后世研究和注释《孟子》的著作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三部书,即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以上三部书各有特色,都是研究《孟子》一书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华文精选我们读孟子,可使懦夫廉,顽夫有立志。——林语堂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原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北宋文学家 苏辙后来王阳明创致良知之说,示人以简易直捷,超凡入圣之途,实孟子有以启之。其有功于世道人心,固不少也。——著名史学家 吕思勉

优秀散文。孟子为人耿直豪爽、泼辣大胆,这一性格在《孟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例如,他教导学生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他见了梁襄王之后,对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梁惠王上》)以上这些语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是《孟子》散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极其重要的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的一段话:“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精练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孟子劝说梁惠王不要好战时,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这好像是一幅画卷,把2000多年前社会阶级对立的情景再现于我们眼前。《孟子》还特别注意细节的精工镂刻。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谈论管理国家时,他问齐宣王:“假如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做国君的该怎么办呢?”宣王被逼得无话可说。《孟子》一书对这种窘境,只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7个字,既不写脸色,也不记言语,只用了一个“顾”字,真是画龙点睛。这一描绘,把宣王理屈词穷,只好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的心理活动,暴露无遗。

孟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他的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所以《孟子》一书,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佚名)《孟子》的治国之策

闲来无事乱翻书,但即使是读2000多年前的古书,如《孟子》,也让人觉得是批评时政的杂文,不能不令人感叹。

此书《离娄章句上》第八、九两节有这样两段话:不仁的人还能同他讲什么?他们面临危险还自以为安全,灾祸临头还自以为得利,把导致亡国败家的事当做快乐。不仁的人如果还能同他谈什么,那还会有什么亡国败家的事呢?一个人必然是自己招致侮辱,人家才来侮辱他,一个家必然是自己招致毁败,人家才来毁败他,一个国家必然是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来讨伐他。《太甲》中说,天降灾,还可躲,自己作孽,就别想活。就是这个意思。华文精选《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中国文学史》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儒学大师 冯友兰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绝对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而有丝毫转变。所以,他所继承孔子的传统精神,以及中国文化道德政治的哲学观念,和孔子的文化思想一样,也成为由古到今,甚至将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著名学者 南怀瑾

孟子还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集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向旷野奔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爱好仁德,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这里,孟子一开头就对丧失仁义之心的统治者失去了信心,以为与他们是没有什么理性可言的。认为与他们还可以谈理性,天下就不会有亡国败家的事了。这也说明孟子头脑清醒,目光如炬。的确,不说孟子之前的事,即使是在他之后的2000多年来,斑斑史迹,无不证明孟子对垂死的统治者往往具有不可理喻的特征的论断是何等英明。一个统治者能够真正懂得以史为鉴的道理,并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态的一般只在开国之初的几年而已,所以历史才会重复验证杜牧《阿房宫赋》中“后人而复哀后人”的名言。

同时,孟子还深刻地论证了一个政权或家庭的败坏和毁灭,归根到底还是其内部的腐败,人家来毁灭他,是因为已经到了他自己也将灭亡的时候。至于孟子所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了。虽然当今世界,由于国界的存在,人民还不能如战国时代那样自由地选择国家,所以虽然忍受独裁者的鱼肉、驱赶,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无可奈何。但一些施仁政而爱好仁德的国家,还是日益强大起来了,正是“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佚名)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儒学的又一位奠基人。

相传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他的母亲姓仇,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他抛别娇妻幼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结果客死在异乡。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才定居下来。稍大一点,孟子开始变得贪玩,母亲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儿子要勤奋读书,否则将会像那块麻布一样,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才。而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他的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深深被儒家学说所吸引,对孔子景仰有加,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学成以后,孟子先是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不少诸侯国家。但是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一心想着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自然不会被他们接受,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他刚到齐国的时候,齐王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召见他。于是孟子也推托说有病,不去朝见。第二天他却出门为东郭氏吊丧,故意表明自己其实什么病也没有。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的朋友一面替他周旋,一面告诉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却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仍然不去,可见其傲岸的个性。

最后孟子选择了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孟子的这种思想就是一致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4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就是效法孔子,广收门徒,开办私学,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孟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他的名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这个意思。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用启发式教学,用自己读《尚书》的经验告诫别人,如果不加思考选择地相信《尚书》上所写的一切,还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不如没有《尚书》。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要活学,要取其可用的部分。他教育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强调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并以故事形象做比:两个人同时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另一个人却心有所思,左顾右盼。两个人虽然基础相同,可是收效却相差很多。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到东晋有人把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元朝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政治路线,便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孟子起了重要的作用。《孝经》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我国古代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是公元前3世纪的儒家学者所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在唐代被尊为经书,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其内容上起传说中的帝尧,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按时间顺序可分为《虞书》、《夏书》、《尚书》、《周书》四个部分,其内容涉及我国远古至周这段漫长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知识,是一部记言体史书。由于《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因而它又名《书经》。《尚书》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自汉代被立为官学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崇,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教科书之一。《孟子旁通》以《孟子》原文为主线,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和人物活动为背景,对孟子的思想及其人格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一如南怀瑾先生其他的著作,清新生动、明白晓畅,在领略圣人微言大义之时,犹可会心一笑。★墨家学派的经典巨著★中国古代科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中华民族侠义精神的源头

墨子

墨子(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墨子》中关于舍去己利,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先导。这些理论是极为现代化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理论去理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子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人,胡适称他“也许是中国出现的最墨伟大人物”,鲁迅将他誉为“中国的脊梁”,毛泽东则认为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墨子生前没有自己的著作,现今所流传的墨学思想集中在《墨子》一书中,大部分由他的弟子们整理而成。墨家的著述平实质朴,不加修饰,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又没有玄妙的奥义,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言辞。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异常震撼人心。墨子生逢战国初年,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战火频繁。他在乱世中不懈奔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着眼于广大平民的利益,发出了响彻千古的“悲天悯人的呼号”。在哲学史上,墨子有着“平民哲学家”的美誉,这不仅是指他的出身和地位,更主要的是指他在学术思想、精神气质和哲学观点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民主和平意识,以及人道主义的救世精神。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交利”、人人平等。他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全面发展、身体力行的教育理念,尚贤使能、不避贵贱的人才观念,节俭自律、舍己救世的奉献精神,别开生面、体系完整的逻辑学说,以及前无古人、独树一帜的科学思想和发明创造,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思想意义。

墨子的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肺腑之声,表现了一位伟大智者的崇高心灵,并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谭嗣同曾明确表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其著作《仁学》的理论源泉;梁启超则大声疾呼:“欲救中国,厥惟墨学!”几千年来,墨家思想在中国虽然不曾占据主导地位,墨子精神却始终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真理和理想奋斗不息。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以及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见解,主要保留在《墨子》一书中。这部书是墨子及其弟子后学所著,堪称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71篇,流传到今天的只有53篇,是研究墨子及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书分两大部分:一部分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学说,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华文精选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上》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

墨学主要有兼爱、非攻、尚同、非乐等十大政治思想主张。墨子思想里最核心的东西是“兼爱”,所谓“兼爱”就是尽爱世上之人。墨子认为,“爱”是无差等无厚薄的,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比起儒家的“爱有差等”更具有进步意义。他主张的“非攻”与“兼爱”完全一致,极力反对掠夺战争,认为掠夺战争是一种极不正义的犯罪行为。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提出了很多进步的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注重选拔使用人才;只要是贤能的人,就要提拔重用,让他们担任官职,处理政事。

墨子针对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和放纵私欲,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其中“非乐”反对的是颓废淫荡的靡靡之音,并不反对音乐本身。他主张节用节葬,不仅合情合理,符合人民的愿望;而且很有胆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他不赞成“命运”之说,是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明确反对“命定论”的人。他把“天”和“命”区分开,相信“天”而不相信“命”。把本来只是一片苍茫的天说得有意志、有感情,把一切自然发生的现象看成是上天爱人的表现,其目的是给“兼爱”思想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

墨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非攻”,也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都属于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因此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样,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华文精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墨子·修身》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篇》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强则侮弱”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符合天之利、鬼之利和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小、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墨子思想中还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调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些思想都很有价值。《墨子》中说道:“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这句充满哲理与豪情的名言,充分显示了墨家集团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心。遗失的传统:《墨子》

先秦的时候,墨家曾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派别。孟子曾经感叹“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到了韩非子著《显学》的时候,他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吕氏春秋·当染篇》则把孔、墨并举,说“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孔、墨)也——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但是,等到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居然无法为墨子作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了一段小文章:“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记述。华文精选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墨子·大取》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墨子·法仪》

汉朝早期的时候,墨子仍然被视为智慧的代表,与孔子并称,比如《史记·李斯列传》中说:“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吴起、张仪,智不若孔墨”。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墨子似乎就从思想界消失了。直到清朝的重新校注《墨子》,2000年间,只有韩愈等一两个人曾经说过同情墨子的话,至于注解的人就只有晋朝的鲁胜一人。

这种现象难道不是非常特别吗?譬如大地上原来有两条河流,几百年后,其中一条干涸了,人们只习惯到剩下的那一条去取水,于是,他们说:天下的水都必须从这条河中去取。假如墨子的思想是无益的,那么,它的衰微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叹;假如这条河流的水是不可饮用的、无法通行的,那么它被堵塞,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叹。但是,如果它的断绝只是由于人们的疏忽、无知与偏见,那么,当人们发现它的遗迹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遗憾。历史并不是成王败寇的舞台,从泥土中挖出来的古希腊雕塑的碎片,其价值要远高于教堂的闪闪发光的镶玻璃。今天,当人们去审视墨子所遗留下来的思想时,不免会有同样的感慨。

一辈子饮用黄河水的人,他们也许会说:中国的水是浊的,他们也许会觉得饮浊水就是他们的命。但是,如果他们了解更多源头,就会说:这不过是历史的成迹,并不是必然性。对于中国文化,人们观其成迹,已经发过许多议论,但是,那些想要把那些特点作为中国文化的天性的人,如果他们了解更多早期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觉得自己的判断过于武断。我们马上就可以用墨子的思想来揭示这一类谬误。

保守性是人们所认为的中国文化显示出来的一个特点。这种特性的源头,就是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是,墨子早就明确反对这种态度,他把“述而不作”看做“甚不君子”者的一种。在《耕柱》篇中,他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老子说“知止不殆”,《大学》中说“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但是墨子告诉我们“善”是可以“益多”的,这是中国最早的“进步主义”。华文精选墨学精神深入人心至今不坠,固以形成吾民族特性之一者,盖有之矣!假使中国今日有墨子,则中国可救!——国学大师 梁启超如果墨学不绝,中国科学史必有更加辉煌的成就。——国学大师 张岱年由是益轻其生命,以为块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谭嗣同

爱因斯坦曾经推测科学是很难在中国产生的,因为科学依靠“逻辑与实验”,而这两者是中国传统所缺乏的。但是,如果他了解墨子的思想,他的说法就会不一样,因为在那里已经具备相当全面的“逻辑与实验”的思想。墨子的科学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墨经》以及《大取》、《小取》之中,其中不但已经有纯科学(比如试图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平、中、厚、圆、方”进行定义、试图对时空结构进行定义),而且已经对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探讨(诸如对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研究,对辩论、推理方法的研究)。这几篇文章也许在完备性上还是比一个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逊色,但是就它们在思想中引入了这种自觉性而言,它们是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一样伟大的。如果考虑到由于长期的忽视,这一部分内容肯定有散失和模糊,这种评价就更有根据了。观察与实验也已经被有意识地进行了,诸如在光学、力学上的成就,墨子本人不但以“巧匠”闻名,在他的书中还留下了机械设备的发明。在这一切之上,也许更重要的是,墨子把这部分知识作为他教授学生的重要内容。因此,正如李绍崑先生说的,“(墨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发明家,而且即使不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最伟大的科学教育家,也是最伟大的科学教育家之一”。而这一传统的衰微直至长期断绝,的确是中国科学史中最不幸的事件之一。华文精选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司马迁

到这里,我们还没有谈到墨子思想中最伟大的部分,还没有谈到他的“兼爱”、“非攻”的伟大理想,还没有谈到他对宿命论的猛烈攻击,还没有谈到他“急义”、“苦行”的伟大人格。他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的社会,他认为父母、老师、君主都不是道德的最高权威,因此,他要讲“天志”、“明鬼”,但正像詹剑峰先生说的,“他的思想和活动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是此岸的,不是彼岸的”。从墨子开始讲学的时候起,就有人攻击他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但是,却几乎没有人怀疑过他的人格。《淮南子·修务训》中说:“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格之一。(佚名)大爱无言说墨子

古人说,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大的形体是看不见的形体。这些话听起来有些玄妙,但用在爱上就好把握了,最至高的爱是无言的。从古至今,“爱”或许是我们提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他被人们永远地追寻,被人们虔诚地崇拜……爱是至言,爱是真理,只有无遮盖、无保留、无算计,方可言爱,因为寻找到了爱就寻找到了幸福。墨子就是在说着“爱”走来,又说着“爱”引领着大家向前走去。现在我们靠近墨子,走向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思想,倾听他沉潜舒缓的低诉,我们必将获得生命中的大智慧,洞见历史深处的大光明。华文精选墨子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刘勰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儒、道,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当代学者 葛景春

墨子和孔子是老乡,曾经是孔门弟子,但却是从“非儒”起家,进而自立门户独创墨学。如果从封建礼教的角度来说,他这是背叛师门,犯下的罪过如同臣子叛国儿子弃父,是可以杀头的。不过,幸好的是,在那个时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繁缛礼教还没有形成系统用于整个国家的统治,不然,他的小命或许是要不保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将失去一个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思想巨子,失去一个大爱无言的圣贤。

说他是思想巨子,是因为他自己开山立派,创立了墨家学说;说他是大爱无言的圣贤,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站在下层体力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说他入乎其内,是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说他出乎其外,是因为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思想者,他始终不脱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并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的造诣。

墨子出身贫寒,他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气,也没有因为人们看重他而让自己的生活改观,为自己捞些好处。他始终都和学生们一起穿粗衣、着草鞋、少饮食、勤劳动,以吃苦为乐事,并自称“贱人”。在他身上,真正体现出了艰苦朴素、勤奋向上的民族精神。不过,用现代人的一些观点看来,似乎他活得有点太不“潇洒”了,但正是这种不潇洒让他保持了生命永恒的辉煌,也正是这种不潇洒倡导出了一个民族优秀的品质——兼爱。兼爱,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宽容、平等,强大的不要欺侮弱小的,聪明的不要欺侮愚笨的,富裕的不要欺侮贫困的。在诸侯兼并、兵荒马乱的年代,贫苦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对于他们来说,生的希望是渺茫的,只有死才是经常光顾的,而弱小的诸侯国家则是强大的诸侯国家的口中之物,朝不保夕。墨子倡导的“兼爱”的根本出发点,正是为了阻止“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的暴虐行径,使弱小的诸侯国能摆脱灭亡的命运,使受欺压凌辱的人民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出于这样为贫弱者代言的动机,墨子的“兼爱”学说总是着眼于实际的利益,让每个人能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目的(《非命下》)。他说:“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间。”(《非攻下》)这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的道理。很显然,他的这些道理,都是真正从贫困的民众和弱小的诸侯国家的利益出发的。不论是君臣也好,父子也罢,让他们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做到真正相亲相爱。这和孔子等级森严的以血亲为宗法、本位为核心的“仁爱”学说相比,是更加人性化的。(佚名)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他的生平事迹,由于史文的残缺,已经难于详考。司马迁《史记》中甚至没有为墨子立传,仅在《孟子荀卿列传》附记了24个字。但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墨家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是个巧匠,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的木工技术很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削一块三寸的木头做成车闸。相传墨子曾经受过儒者的教育,后来他发现儒家所讲的礼,如厚葬久丧,并不适用于一般的民众。于是离开儒家,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子的生活俭朴,只要温饱就很满足;他的弟子生活也差不多,吃野菜羹,穿短布衣,和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生活大不相同。墨子的思想反映了平民群众墨子(约前468~前376)的利益,被很多人瞧不起;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说他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

荀子

也批评他的学说是“役夫之道”。

墨子曾经是宋国的大夫。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还游历过齐、卫、楚等国。楚惠王(公元前488~前432)年间,巧匠公输般从鲁国来到楚国,为楚国制造舟战的器械钩拒,打败了越人。他又制成攻城的工具云梯,准备去攻打宋国。墨子得到楚欲攻宋的消息,便从鲁国赶来,脚上磨起了老茧也不休息,撕裂衣裳包住脚,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都。他同公输般论辩,责备他帮助强大的楚国攻打弱小且毫无罪过的宋国是不义之举,接着又去和楚惠王讲道理。楚王和公输般都无话可说,但因为自己有云梯,仍然有恃无恐,想要攻打宋国。墨子便解下身上的革带做城墙,用木片当武器,在楚王面前较量城池的攻防战术。公输般九次攻城,墨子九次把他挡在城外。最后公输般攻城的器械已经用完,而墨子防守的器械还源源不断,公输般只好认输。他恶念顿起,想要杀死墨子,继续攻打宋国。墨子当面向楚王揭穿了这一图谋,并且说:“我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操持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着你们楚国的军队。”楚王只好承诺,不会再去攻打宋国。

墨子是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不仅是止楚攻宋,还有许多行动贯彻这一主张。有一次,齐国将要讨伐鲁国。墨子前去游说齐将项子牛以及齐王,使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又一次,楚国想要攻打宋国,也在墨子的劝说下而作罢。孟子虽然诋毁墨子的主张是“无父”、“禽兽”、“邪说”,但也不能不承认“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无私品格。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这是一个有组织纪律,具有政治性质而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它的成员生活清苦,首领称为巨子,也叫钜子。每任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墨者以巨子为圣人,心甘情愿地奉他为主。墨子是第一代巨子,相传为“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另一个巨子孟胜,为楚国阳城君守城战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他生前派了两名弟子到宋国,把巨子传给田襄子。两名弟子完成任务后,没有听田襄子的劝阻,都返回楚国殉难。墨者团体的成员对类似宗教教主的巨子,有以死尽忠和舍命行道的精神。据《吕氏春秋·去私》记载:墨者巨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年老,只此一子,我已经赦免了他。腹说:墨者的法律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大王虽有好意,我不能不执行墨者的法度。于是不听秦王的劝说,终于把儿子处死。可见墨家规约之严格。

墨者巨子推荐弟子到各国去做官,他们也必须忠实于墨家的学说。如果不能推行墨家的主张,就要依据“背禄而向义”的精神,自动辞职。墨子的弟子高石子因为卫国君主不采用他的意见,便辞去高官厚禄,得到了墨子的赞扬。在齐国做官的墨者胜绰,随从齐国军队三次侵犯鲁国,遭到墨子责备,并将他斥退。

墨家有经济上的互助义务,做官的墨者,需将俸禄的一部分交到团体中来。墨子的弟子耕柱子在楚国为官,因对过往的墨者招待不够丰厚而遭到非议,不久便“遗十金”于墨子。这种互助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他们标榜“为贤之道”,有力量的人要尽力帮助他人,有财产的人要尽力分给他人,有道德的人要尽力教化他人。“为贤之道”是墨家的主张,也是他们立身处世始终不渝的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谷子》历来享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它的哲学思想是实用主义的道德论和价值观,讲求名利与进取,其实践方法论是顺应时势,知权善变。它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先秦时代游说、纵横之学的登峰造极之作,在国内外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孙中原所著《墨子说粹》选取了《墨子》一书中的精粹内容,给予必要的评述论说,浅显易懂,以便于当今读者了解墨者在各方面的深邃智慧,共同继承、发扬先人创造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先秦唯物主义集大成之作★一部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概括、总结的经典荀子荀子(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荀子》体制宏伟,结构绵密,析理精微,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与定型。——当代学者聂永华子堪称是先秦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继孔荀子、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著名学者,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家的学说并加以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战国末期,荀子已经是声名远扬的人物,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对秦国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率先提出“人性本恶”说,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振聋发聩之力。汉代以后,经学兴起,儒家经典《易》、《诗》、《礼》、《乐》、《春秋》均为荀子所传。他的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荀子》中的文章观点深刻鲜明,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说理透彻。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对偶句很多,有着独特的风格。书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采用当时的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简洁明白,朗朗上口;运用说唱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堪称独创之举。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汉唐思想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桓谭的形神关系理论、王充反对鬼神迷信的思想及其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唐代著名思想家柳宗元的《天说》、《天对》,发挥了荀子“天道自然”、“明天人之分”的观点;刘禹锡则借用荀子《天论》的题目写了《天论》一文,发展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著名学说。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荀子》全书共32篇,其中很多是内容详细而逻辑严密的论文,基本上包括了他的重要思想。《天论》、《非相》等篇,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明,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也不会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观点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子“天人相分”的观点。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与其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加以利用;与其坐在那里等老天降下恩赐,不如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可以说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峰,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文精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不闻大论,则智不宏;不听玉言,则心不固。——《荀子·申鉴》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认为,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最终免不了成为小人。每个人的祸福与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

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主要是通过《解蔽》、《正名》、《劝学》等篇来阐释的。他首先肯定:客观世界是可知的,而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即主客体相结合。荀子同时指出,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要解蔽就须“知道”;只有心智清明,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在知行关系上,《荀子·儒效》篇中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强调“行”的重要性。名实关系上,则认为“实”是“名”的客观基础,“名”一定要符合“实”,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观点。

荀子重视学习和教育,认为学习对人而言至关重要。在《劝学》篇中,他指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和道德修养都是通过积累而成,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著名比喻,说明学无止境、后来居上的道理。告诫人们在学习上要专心一意、力求博学,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荀子的很多言论,都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名篇佳句。华文精选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君子不与。——《荀子·大略》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训,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荀子最著名的理论是他的性恶学说,在人性论方面,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秉承于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的自然属性。既然天有其客观规律,其中并不包含理想、道德,那么人性也不可能生来就具备理想、道德的原则。所以,人性生来就渴求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但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那么,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如果人性本恶,那么道德的起源又在哪里?在这一点上,荀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他说,人的力气没有牛大,跑得不如马快,但却能驱使牛马为自己服务,正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要想活下去并且生活得更好,人们必须合作互助,生活在某种社会组织中。既然有了社会组织,就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遵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分别“莫大于礼”。禽兽有父子,分雌雄,这是自然;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社会关系和“礼”是人类应当具备的,只有这样才使人异于禽兽。

在儒家学说中,礼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对于前者的解释,荀子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外,荀子在政治、经济、军事、逻辑理论等方面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历史性的概括、总结;取百家之长,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石破天惊话荀子《史记》言:“荀子十五岁游学于齐”。通过历史的回音壁,不难看出荀子的伟大之处。他是先古一枝独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无愧于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开一代师风的旷世大儒的伟大称号。华文精选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从孔、孟、老、庄的著述里,从历代史学家、政论家昭然世人的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政治倾向迥异不一,处世哲学截然不同。孔子告诉平民怎样做人,庄子告诉人们怎样活人,而荀子则告诉那些帝王将相怎样治国。孔子讲的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讲的是富国强兵,国家统一,执政爱民,开源节流。孔、孟、老、庄迷信鬼神,听天由命;荀子讲的是天人合一,事在人为。孔孟的治国理论是以仁治国,以德治国;荀子讲的是王霸并用,法礼治国。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囿于思想家、教育家圈内;荀子的学生中既有治国能臣李斯,也有文可安邦、法可治世的韩非,同样,也造就了名重古今的思想家、文学家丘浮伯。华文精选自仲尼而后,孰为后圣?惟荀卿足以称是。——国学大师 章太炎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也,二千年之学,皆荀学也。——谭嗣同

众所周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曾自诩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他集皇与帝于自身,给自己定名为秦始皇,是谁帮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秦始皇从执政之日起,就起用李斯,李斯在秦国推行尊师荀况的帝王之术,富国强兵,法礼兼用的方略,力助他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完成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的历史使命,直到秦始皇命丧沙丘,李斯都是他倍加信任的宰相。当秦始皇拜读了荀子的另一个学生韩非的法学著作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为了得到韩非这位旷世奇才,秦始皇不惜用倾国之兵,大举犯韩,胁迫韩非归秦为他所用。尽管李斯妒贤嫉能,向秦始皇进谗致使韩非罹难;而赵高篡政后,李斯也死于腰斩,秦二世暴政而亡。然而,历史还是如实地书写下秦始皇建立的强秦帝国。

荀子自称儒家,在批判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他的学术思想达到了诸子思想的巅峰。然而,这位少小离家,最终长眠于齐鲁大地的中华巨星,不仅生不逢地,故乡没有给他虎啸山林、龙游大海的机遇;而且生不逢时,也为荀子演绎了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

从历代伟人、名家的评价中不难看出,不仅历代帝王运用荀学治国理政,在近年出版的《十大名相》中,细心的读者一定能读出“十大名相”不仅有荀子的学生李斯,还有北宋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清代的曾国藩,他们无一不尊崇荀子之学,效荀子之举,成为霸业中兴之能臣,成就了他们运筹帷幄,革故鼎新,一代风流的威名。

荀子的伟大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用,为什么却没有像孔子、孟子那样,一个被捧为至圣,一个被尊为亚圣那样的运气呢?分析个中原因,皆因他的学术思想超越了时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历代帝王,无一不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宠儿”,不可一世的“龙种”,他们可以使用荀子的治国方略,但永远也不想承认荀子比他们高明,去颂扬荀子这位超越了他们的“超天才”。那么,历代史学家、文学家的公论何在?揭穿了,荀子的学说超越了时代,在真理、真谛还不被当时的时代认识之前,野蛮足以绞杀文明,阴霾也能遮天蔽日,正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在愚昧、邪恶、迷信漫长的封建时代,休道舆论公正,超前的思维没有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没有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已经算不幸中之大幸了。因为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生死荣辱,无一不抵押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秦始皇暴戾民生、奴役人民、焚书坑儒、草菅人命,他的暴政不可避免地给后辈崇尚儒家的史学家、文学家造成对荀子及其学生的偏见。但这不能归罪于荀子,因为秦王朝践踏了荀子“平政爱民”的立国根基,肢解了荀子完整的治国理论思想体系,由秦始皇的残暴而联想到荀子,不能不使后辈史学、文学家对荀子耿耿于怀,怒目相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毫无疑问地也给荀子的悲剧命运再次雪上加霜。孔子、孟子所以比荀子幸运,还有一个荀子的学说为封建社会不能接受的原因。2003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的起源》一针见血地道破天机:“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孔孟鼓吹的仁论,性善论,温情脉脉,既适合中国的血缘社会,又迎合了人类的虚荣心。荀子对邪恶人性的揭穿,冒犯了人类的尊严,直戳人类所谓自尊的痛处,对社会的批判太尖锐,太深刻了,触犯了时忌,他对名、实等哲学问题的探讨,很难为缺乏哲理分析的同胞理解,曲高和寡,致使一代宗师,划时代的巨星,就这样湮没在黑暗社会和茫然的人群之中。”华文精选荀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冯友兰两千年后,我们重新鉴定荀况的地位,发现他真不愧是给先秦百家齐放思想集大成的人。他写《非十二子篇》,从社会贤达陈仲、史鳅,到墨家的墨翟、宋钅开,到法家的慎到、田骈,到名家的惠施、邓析,到儒家的子思、孟轲,他都一个个点名批判。此公的气魄,于此可见。至于他在《天论》中的进步见解,那种戡天、参天的气魄,更是空前绝后的。——李敖

伟人仙逝英灵在,松柏自有后人栽。荀子尽管命运多蹇,他的功业可以被历代统治者冰封雪藏,但他对人类文明史所做的贡献,将永世传承,不可磨灭,他的闪光思想所形成的冲击波一次次地冲破黑暗与封杀,还给荀子以公平,因为历史是最公正的法官,时代是最公平的裁判。(孙延林)人的需要模式:荀子的一种解读“需要”一词是现代词汇,在中国古代,与“需要”对应的词是“欲”或“利”。在中国早期思想史中,对人的“需要”问题做出全面探讨和系统阐释的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中国早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在承认“人生而有欲”的前提下,认为人的欲望在其展示过程中表现为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因而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不一样,概括说来,荀子关于人的需要学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人的本能需要。荀子把这种需要视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是人人具有的生理本能,并且目之辨黑白美丑,鼻之辨芬芳腥臊,耳之分音声清浊,口之辨酸咸甘苦以及骨体肤理之辨寒暑疾痒等都是人本能的不同表现,对于人的这种最基本的需要,社会必须首先予以满足,谁也不能泯除剥夺人的正常需要。荀子针对早期许多思想家提倡的“无欲”、“去欲”、“寡欲”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重要的在于导欲、节欲,而不在无欲、去欲,荀子甚至认为有些政策的制定和设计,正是以人的“多欲”本能为前提的。总之,荀子不否认人有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权利,但他强调指出,满足的方式必须严格限定在“礼义”规范制度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欲望不能随意发泄,而要有一定的“度量界限”,符合一定的礼义规范,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层次是人的享乐需要。在荀子看来,享乐需要虽比人的本能需要在境界上高一层次,但仍没有脱离本能需要的领域,所谓享乐主要是指物质方面的享乐。他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衣食住行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因此,荀子的享乐需要侧重于目好美色,耳好乐章,口好佳味,心好利益,骨体肤理好愉逸等方面。华文精选荀子通过经典的传授影响了大批弟子,而弟子又凭借经典的解释和阐发逐渐控制了文化话语的权力,在《诗》、《书》、《易》、《春秋》和《礼》的传授系统中,荀子处于枢纽的位置。——著名学者 葛兆光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著名美学家 李泽厚

前两个层次的“需要”,可称之为人的“自然需要”或“物质需要”。

人的自然需要都是天赋之禀性,是无法遏制的本能冲动,在此种意义上,人的这种需要与较高级动物的需要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性区别,荀子虽主张人们应满足这种自然需要,但他反对人们一味去追求它。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还产生了一种对动物来说不存在的需要,就是说,“人除了有‘肉体’的需要外,也还存在着‘精神’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就其本质而言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第三层次是人的政治权力需要。荀子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臣使诸侯,一天下”。希望成为天子,臣使诸侯,称霸天下,是人人都有的愿望,但此愿望并非人人都能得到。荀子认为,一般人只能达到物质满足的程度,而精神的需要和满足只有圣王君子才能做到,君王都希冀能把国家治理好,最终实现自己政治上的目的,这就是他所谓的“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的含义。

第四层次是人的道德完善需要。这在荀子人的需要层次上位于最高层,也是荀子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荀子通篇都在教导人们要加强道德品性方面的主观修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在荀子看来,这一修习砥砺过程就是道德境界不断完善、不断实现的过程。荀子树立的理想道德人格是“禹”,禹所达到的境界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荀子认为,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成为圣人,但人人每时每刻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

这两个层次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可以称之为人的“道德需要”或“精神需要”。

那么,在荀子所谓的两种需要类型之间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术语表述就是义(后者)、利(前者)之辩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长期以来一直争讼不休,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则崇义贬利,以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总体上没有超越孔孟思想的范围,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崇义贬利倾向。他认为:“利”是包容于“义”之内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舍利取义,义与利相比更为重要,换言之,道德生活要高于物质生活。只要道德生活充实丰富,一切物质利益便可随之而来,礼义之重要甚至到了可以取代一切的程度。荀子把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斥之为“小人”,于是在荀子思想中出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矛盾,这一矛盾是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为其前提的,他先规定了君子是小人之反,然后指出,圣人君子在追求的价值目标上往往侧重于精神需要方面,而小人则拼命追逐物质需要,无形中,荀子把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对立了起来,可以说,荀子最终没有完全摆脱儒家崇义贬利思维模式的影响。(王杰)荀子,姓荀名况,当时的人也尊称他为荀卿,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汉代著作为了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对于其生卒时间,由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没有确切年代记载,生平不可详考。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荀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荀子曾经两次到齐国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对当时的学术风气和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宫根据学者的学问、资历和成就,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包括博士、学士、上大夫、列大夫等。齐襄王时期,老一代学者大都作古,荀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则日益突出,成为列大夫中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的宗师;先后三次担任“祭酒”,也就是学宫领袖的官职,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

除在齐国讲学之外,荀子还曾经西入秦国考察政事,《荀子·强国》一篇详细地讲述了在秦国的所见所闻。经秦相引见,荀子拜会了秦昭襄王,劝说秦国实行儒家的仁政王道思想。认为取得天下,哪怕做一件不义的事情,杀一个无罪的人,也是不行的。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乱世,荀子的主张不可能得到秦王的认同,他只好重返齐国。当时齐王建刚刚继承王位,国事混乱不堪,大权被君王后掌握。荀子因为在上书中有涉及君王后的言论,受到很多人攻击,于公元前255年接受楚国春申君黄歇的聘请,任楚国兰陵县令。

相传,公元前255年荀子赴兰陵途中,看到沿途灾荒,饥民一路乞讨而行,老幼不能相顾,心中十分惨伤。到任后,他立刻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实行新政,兴修水利。但还不到半年,又遭谗言毁谤,辞官去了赵国。荀子在赵国居住了7年,在孝成王面前议论军事,将天下兵争形势归结为“兵不血刃”,但这种“仁战”思想也是一样的不合时宜。公元前247年,在楚国春申君的固请下,他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次出任兰陵县令。

荀子担任兰陵县令17年,继续推行新政。他制定吏法,监督县衙内的官吏各司其职。他考察兰陵的地理、环境、民情,沿湖北行寻找水源。第二年春天就着手测量渠道路线,冬天征调民夫修堤坝、开水渠,形成千亩良田。他申明礼义,严格法度,减轻了当地的赋税和徭役,兰陵逐渐变得仓廪丰实,府库充裕。同时还兴建学室,开办讲学处,慕名前来求学的人中,就有后来注释《诗经》的学者毛亨。后因春申君黄歇被杀,荀子受株连入狱,放出后免官。他就在兰陵安家,著书讲学直至逝世。

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兼通诸经,是先秦非常重要的大学者。荀子当时声名远播,此后很长时间内也一直受人尊崇,但从宋代以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从儒家“道统”中排除出来。可是,荀子的思想学说依然流传深远,张衡、王充、柳宗元、王夫之、戴震等著名思想家和学者,还有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管子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几经人事变换的管仲终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在管仲相齐的40年间,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军事、政治、税收、盐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齐国国力大盛。他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大国。而管仲的思想才学就体现在《管子》一书中。《管子》共有86篇,其中10篇亡佚,实存76篇,集有一批“管仲学派”的思想和理论。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管子》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

唐代杨倞曾经为《荀子》作注,但此后一直很少有人关注这部书,直至晚清才有学者对它进行校勘诠释。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该书引征广博,脉络清晰,是《荀子》一书较为完善的注本。

当代学者孔繁所著《荀子评传》,是“中国思想家评传系列”丛书之一。这部书以荀子本人的著作为中心,参考了历代对荀子学说的评价,对荀子的思想做出了全面而精到的阐述。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其哲学论作《天论》与《荀子·天论》篇同名,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以来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有一定规律,建立了天人关系学说,指出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的职能和作用,对发展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法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中国传统政治幕后主宰的教科书★战国散文风格峻峭的代表

韩非子

韩非(战国公元前280~前233)《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中国文学史》中国整个封建君主时代,存在着两个圣人。一位是孔子,孔在子及其儒家思想被历代君主所宗奉,他是显性的圣人;另一位则是韩非,韩非的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统治的基础。当代学者往往形容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是“外儒内法”,由此可见法家学说的重要作用。不过韩非的理论往往被君主帝王们在暗地里运用,不及孔子之显赫张扬,惟其如此,更见出韩非这位隐性圣人的吸引力所在。

韩非倡导一种纯粹的君主独裁论,也就是古人称道的“帝王之学”,具体而言,就是法、术、势兼治的专制论。他归纳出一系列政治权谋,其大胆、犀利和手腕之高明令人惊叹。对这些政治权谋作如此深入的研讨,并直截了当地加以描述,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实属罕见。对于充满野心和统治欲的政治家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因此也有人指责这“完全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然而,韩非无疑是战国时期法家最重要的代表,法家学说正是在他手中发展成熟,成为能与儒家分庭抗礼的政治和哲学流派;秦国也正是因为遵循了韩非所倡导的法家思想而国力日壮,最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韩非子》是韩非法家学说的体现,不但以其犀利深刻的思想光芒照耀千古,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韩非散文的特点是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篇幅长的文章如《五蠹》将近七千言,这是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他的分析能力极强,如《亡征》一篇,分析“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郭沫若曾将《韩非子》视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他认为“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谓“法家”,顾名思义,就是以法制治国,与儒家所鼓吹的以仁德治国相对。以法治为中心,韩非将早期法家思想家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的思想融会贯通,创造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就是统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子强调治国要有法律,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他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术”就是国君驾驭群臣的权术,由国君秘密掌握,使得大臣们摸不清国君的心理,不敢轻举妄动,背后搞鬼。“术”最先由申不害提出。但韩非认为,申不害重术不讲法,往往造成新旧法令相互抵触、前后矛盾;商鞅重法不讲术,则难于对官吏察辨“忠”和“奸”,导致国君的大权旁落于大臣之手。所以他主张“法”和“术”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同时,韩非还指出了“势”的重要性。“势”就是国君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也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必要手段之一。这一理论最初是由慎到提出的,韩非吸取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要推行法令和使用权术,必须依靠权势;没有权势,即使是尧这样的贤明君主,连三户人家也管理不了。因此,韩非提出“抱法而处势”的主张,认为只有稳固地掌握了权势,才能有效地推行法和术。华文精选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诡使》

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是韩非全部思想最具个性的部分,这一理论在由混乱的春秋战国过渡到统一的秦汉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就连李斯也心悦诚服地称韩非的学说为“圣人之论”、“圣人之术”,是治天下的“帝道”。

法家重视“法”,自然不会赞同儒家以仁道治国的思想,韩非甚至视儒家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譬如著名的《五蠹》篇称:“儒以文乱法”,认为儒者是祸害国家的因素之一。但有趣的是,历史记载中韩非子的老师,正是战国时期的大儒荀子,在《韩非子》一书当中,也不难发现荀子思想的踪迹,譬如韩非坚信人性本恶,因此需要以严刑峻法来制约人性,这种人性恶的观点,显然是继承荀子而来的。另外,韩非还吸纳了一部分道家的学说,《韩非子》中有《解老》、《喻老》两篇,就是对老子学说的阐发。华文精选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韩非子·孤愤》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七术》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的法家学说在后世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一方面,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都有其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由于法家一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实施严刑峻法来统治国民,便不能不催生出暴政。秦朝遵循法家思想,在统一六国后实施极端独裁的恐怖统治,刑罚酷烈,甚至焚书坑儒,推行愚民政策,最终众叛亲离,迅速败亡,这不能不说是法家思想的责任;另外,韩非等法家思想家所推崇的“术”和“势”,往往在政治生活当中演变出一些阴谋权术之类的卑鄙丑陋的内容,这也是法家的缺陷之一。我们今天阅读《韩非子》,应该对这些利弊之处有清楚的辨别。

另外,从文学的角度来说,韩非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在战国散文中是首屈一指的。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言辞犀利,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韩非子》:一本有切世用的书《韩非子》是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涌现出来的一部集法家学说大成的政治著作,共20卷,凡55篇。有人认为书中有些篇章为后人伪托,胡适甚至断言只有7篇系韩非所作,但实际除《存韩》后半篇为李斯的言论外,其余都出自韩非之手。

韩非出身战国时期韩国贵族,曾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他的一生适逢韩国横遭强邻侵凌,国土日削,岌岌可危之时。为此,他多次上书韩王,谏以富国强兵之术,但均未被接受。于是,他愤而著书立说,写成了《孤愤》、《五蠹》等几十篇文章,针对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完整实用的治国方略。他的文章传到秦国,秦王见了大为赞赏,称若能见到此人,死也心甘。韩王遂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上书秦王保存韩国,结果受到忌才的李斯、姚贾的谗言陷害而死。华文精选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绰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尽管韩非死于非命,但他的文章并未因人亡而遭唾弃,相反更受世人重视。李斯称它们为“圣人之论”,将之作为治秦的国策;而秦朝主管图书档案的御史则将它们编成《韩非子》一书以存世。韩非排斥仁爱,反对复古,主张君主掌握大权,修明法制,以术御臣,厚赏重罚,奖励耕战,富国强兵。他的学说是统治者控驭臣民的政治哲学,即所谓帝王之学,因而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虽然秦以后的各个王朝表面上或推崇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或尊奉儒家学说,以孝治天下;但内里则无不以韩非的术治理论为圭臬。毛泽东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教孔、孟者,其法亦必申、韩”。正因为韩非的学说直接促进了在中国延续达2000多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并成为支撑整个中华帝国大厦的理论基石,所以综观中国古代,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中,还没有哪一家的实际政治效应和政治影响能超过韩非的,这就难怪蒲阪圆在《增读韩非子题辞》中,慨叹“诸子中,惟韩非书最切世用”。

韩非虽就学于荀子,但他又批判地吸收了老子、墨子等思想家的学说,并综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前期法家的思想,最终构建了一套以法治为重心、法术势三者兼治的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体系。就此而言,他的学说包容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的文化成果,是先秦各种体系、学派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因而他的学说尽管为封建君主度身定做,但也揭示了不少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律和政治原理。这些规律和原理,时至今日,仍会对各级政治管理和企业管理产生启发和借鉴作用。(李志茗)《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主要反映在《难势》、《难三》、《定法》、《扬权》、《有度》等篇中。在韩非看来,商鞅治秦只讲“法”,不讲“术”;申不害只讲“术”,不擅“法”;慎到片面强调“势”,这都是不全面的,“皆未尽善也”。只有把“法”、“术”、“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切实可行的。

在“法”、“术”、“势”三者之间,“法”是根本,“势”是基本前提,“术”是执行“法”的必要方法。他列举“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说明“势”的重要,又列举“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奚仲为车,不能成一轮”,“无庆赏之功,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不能治三家”作例子,说明“法”的重要,“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相辅为用。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华文精选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韩非子·二柄》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

韩非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解老》、《喻老》两篇中。

韩非借解释道家《老子》一书,对《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道”,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赋予了客观物质性的内容。他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在这里,韩非又第一次提出了“理”的概念范畴。“道”是“理”的依据,“理”是“道”的体现。各种事物所以客观存在,都是由它的特殊规律即“理”决定的,而各种事物的特殊规律即“理”又必然受总规律即“道”的支配。各种特殊规律即“理”的总和,就构成了总规律的“道”。

韩非对《老子》的“德”也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德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内在的本质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在“道”和“德”的关系问题上,韩非主张“德”是“道”的功效。他说:“道有积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道是根本的,德是道的功效,两者不能割裂。韩非对道和德的解释,涉及了一般和特殊这对哲学范畴,它标志着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又有了飞跃,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在认识论方面,韩非受荀况的影响最大。他认为,人们的认识都必须依赖于感觉器官,人的眼睛能看东西,耳朵能听声音,心能思考问题,这都是人具有的自然属性,所以他称之为“天明”、“天聪”、“天智”。他清楚地说明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器官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在认识方法上,韩非主张“去喜去恶”,切忌主观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成见来左右人们的认识。检验认识的标准上,则提出了“参验”的方法。韩非所说的“参验”,就是对各种情况在进行排列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检查验证认识的正确与否。他认为只有按认识的规律办事,才能“得事理则必成功”。反之,就是主观的妄想和臆测,这样就必然失败。韩非的认识论,虽然还属于朴素唯物论的范畴,但它的理论思维水平,无疑是先秦思想家中最高的。华文精选《韩非子》文章价值,唐宋以来文人多能言之。其文最长处在壁垒森严,能自立于不败之地以摧敌锋,非深于名学着不能几也。故在今日尤宜学之。——梁启超法家之中,韩非最有特别的见地。——胡适其能集此三派(法、术、势)之大成,又以老学、荀学为根据,而能自成一家之言者,则韩非是也。——儒学大师 冯友兰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虽然韩非的主观意图是说明法治与礼治的根本对立,着意批判儒家宣扬的礼治思想,为法治战胜礼治制造理论根据,但它确实客观地揭示了当时儒法两种思想根本对立的现实。韩非对矛盾的转化条件,也作了辩证的解释。如国家的强弱,他认为关键是实不实行法治。“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又如祸福的转化条件,他认为关键是“行端直”和“骄心生”这两个条件。“行端直”,则祸能转化为福;“骄心生”,则福能转化为祸。他还以水火为例,说明矛盾转化的条件性。水本来是能够克火的,但若把水盛在锅里,火就可以反过来克水,把水烧干,这是因为条件不同的缘故。韩非又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解释历史现象,形成了他的进步历史观。他认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因循守旧、复古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他用“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猛烈抨击顽固守旧的陈腐思想,为推行他的革新变法主张寻找理论根据。(佚名)据《史记·韩非列传》载,韩非是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公子,出身可谓显要。这个显贵的地位和接近权力中心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他的思想和学说中很容易发现。譬如因为他生长于深宫之中,不可能对下层的广大人民和普通官吏的生活有太多的了解,更不会有什么同情,这就决定了他的学说很难像同时代的儒家、墨家、农家那样,有着显而易见的平民色彩。韩非的理论,其唯一的服务对象就是君王,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孜孜以求的,也不外是维护君王地位的巩固和权势的独尊。

与儒家譬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正相反,人性恶是韩非理论的根本起点和前提。韩非子之所以会抱有这样的观念,与他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也密不可分。战国末期是一个权力斗争异常残酷激烈的时代,不仅在战场上进行着规模空前杀戮惨烈的战争;在各国的庙堂之上、宫廷之中,也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争斗。韩非长期生活在权力斗争的中心,对其中的丑恶看得入木三分,目光所及尽是或邀宠谄媚、或弑君篡位之徒。他们把所有的聪明和机巧全用在了权力斗争之上,为了结交党羽、陷害异己、压倒对手、夺取权势,手段之恶劣、心思之狡黠,无所不用其极。这种人性的负面在韩非面前的充分展开,使他整日整月整年生活在恐怖之中。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一点欢乐和舒畅的气氛,有的只是算计人的刻薄和怕被人算计的恐怖。在韩非的心目中,这就是全部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性自然是恶的。因此,人性恶成为韩非全部学说的逻辑起点。韩非清醒地认识到人性之恶会在政治生活当中造成何等纷乱的后果,同时也很清楚地了解通过人性之恶,通过制造恐怖和增加恐怖,能够在公共生活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于是“惨礉少恩”成了韩非学说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一点又外化为《韩非子》55篇峻刻、犀利的文风。

同时,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强凌弱、众暴寡、大鱼吃小鱼或者一群小鱼聚集起来吃大鱼的特定历史事实又成了韩非最深厚最现实的知识底蕴,在《韩非子》全书中到处充满着这样的故事。这些知识积累和他的人生经验互相印证,这就使他有理由以充满恐惧和疑忌的目光打量周围世界。

另外,对韩非的理论造成潜在影响的,可能还有他自身的因素。《史记》说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一个天姿超群、思想深邃、志向远大的人偏偏不能把他胸中的才学表达出来,这肯定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心理状况、对周围人事的感觉,继而影响他对自己学说的构建。可以肯定,这种生理上的压抑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和排遣,必然会加重韩非本已无法承受的“说难”、“孤愤”,强化他人生的凝重、苦涩感和对现实世界的疑惧、动摇乃至丧失他对人性的最低限度的信任。而这些也都将渗透进他的理论学说当中,既而表现在他所要推行的政治策略里面。可以想象,他的学说、政策,肯定是刻薄少恩,充满肃杀甚至是残忍的意味。就像韩非的前辈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当年在魏国也得不到重用,在忍受多年的寂寞之后,终于被秦王起用,掌握大权。结果商鞅的政策也同样严酷,连老朋友也不能被赦免。然而,韩非并未能得到像商鞅那样的好机会,尽管他几乎就要得到这种机会了。他在自己的国家韩国得不到重用,却被韩的敌国秦的国君赏识,秦王甚至为了他而对韩国大兴刀兵。然而可发一叹的是,讲究“术”、“势”、权谋的韩非终于竟因为他所鼓吹的学说而败亡:韩非的同学李斯担心韩非的到来会冲击自己在秦廷的地位,于是向秦王进了谗言,将韩非下了牢狱。最后,又在韩非(公元前280~前233)秦王悔悟之前,逼得韩非服毒自杀。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落得这般下场,真不能不说是命运的讽刺。幸好,韩非的思想仍然为秦王所遵循,并在数十年后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这般功绩,也足以让韩非千秋万岁、声名不朽了。《慎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等人所著。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42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将其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商君书》又称《商子》,也是法家的代表作之一,传说是商鞅的作品。商鞅曾经执政秦国,他的思想有很多被韩非以及后来的秦国统治者所继承,想要全面研究一下法家思想的读者,不妨旁涉一下这本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武经七书”之首★世界军事家的谋略宝库

孙子兵法

孙武(春秋生卒年不详)孙子是军事史上最负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孙子兵法》对军事战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见解,它的内容是许多不受时间限制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不是应付种种具体情况的详细的建议和忠告。从这个方面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兵典,学者和军人总能从中获得教益。——美国著名学者波拉克武,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他的一生除了立下赫赫战功之孙外,更主要的是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军事理论,被誉为“武圣人”,历代思想家、军事家无不对他推崇备至。

孙武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军事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常引用《孙子兵法》作为自己的军事行动的理论根据;汉代以后,更是被视为指导战争的金科玉律。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孙子兵法》一直是军事家必读的教科书。《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现在已经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法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20年前能见到这本书,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美国最著名的军校——西点军校,一直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书。不仅如此,《孙子兵法》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

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无不倾心于其深邃高妙的思辨内容、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以及凝练隽永的文学语言。其问世虽久,但书中所包容的哲学思维,以及在这些哲学文化意识指导下所阐述的战争规律和原则,至今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被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罕世之作。《孙子兵法》全书共分13篇,有6000余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这部书基本上是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来组织的,使兵法各篇既能各自独立成章,更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呈现。

第一《计篇》,论述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实行谋划的问题,以及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孙武认为,在开战之前,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条件做周密的研究和比较,认真地实行谋划,以便制定正确的作战计划。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有五项,就是道义、天时、地利、将帅、法制。对这些条件胸有成竹,就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在战争过程中,也必须根据利害关系和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研究策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华文精选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第二《作战篇》,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士气低落、补给枯竭,别的诸侯国会乘机进攻。从速胜的思想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物资,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厚赏士兵,优待俘虏,用缴获来补充壮大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

第三《谋攻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不损伤自己的兵士将帅,迫使敌人不战而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至于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通过政治攻势和外交手段来征服敌人,其次才是武装力量。孙武在此篇中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