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23:40:20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德育教育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上)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上)试读:

前言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生则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中小学生现状令人堪忧,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以“唯我”为中心,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他们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总之,学生中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虽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学校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更重要是要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使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德育教育与培养艺术”丛书,包括《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学生理想信信念的教育》、《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学生自觉纪律的教育》、《学生民主法制的教育》、《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学生人生观的教育》10册,本套书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各级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操作。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各级学校付出艰苦的努力,本套书可供各级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有关人员长期阅读和参考,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

第一章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指导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1)哲学与时代的一般关系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同时,哲学又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它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从哲学对象看 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建立一个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规律,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即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才使其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从哲学内容看 在以往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没有系统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严密的科学体系。(3)从哲学使命看 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4)从哲学发展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课堂教学应坚持科学世界观教育

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一种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的结果,在家庭的成人的言行教育、在学校里教育工作者的率先垂范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管理者、执法者,都在对单纯的、求知心很强的学生实施着教育。我们在历史上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确保孩子始终不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三次搬迁居住地。目前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关注家庭购房中像孟母一样的家长太多了。

但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学生是最贴切的教育,它时时刻刻都在,手把手的引导学生的认识事物、认知世界,学会思索、学会验证、学会表达、时时刻刻都在铸造着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实际上在构建着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当他们忘掉学习的知识时,在学生阶段奠基的世界观是永远烙在他们身上。当然还有在学习时教师铸造给他们身上的情感、心理等人格素质。

不要以为我们的数理化和其他学科都是应付考试的,其实它们对我们人类最大的意义在于:科学地透过现象和事物的发展转变过程,而揭露事物的科学规律,使人们科学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使人们在形成科学的思维以后,进一步学习和认知新的事物和科学规律。

我们的数学学科教会我们从事物的数量上、形状上认知事物、物理学科教会我们从现象上认知力、声、电、磁、热,从中使我们学生善于透过现象,认知本质。

化学学科也是教会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结构,使我们的学生知道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语使我们扩展知识面,使我们直接认识世界上各国的科学知识,使我们能够交流和认知。

语文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手段和表达交流的方法。还有我们的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等,都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当你借助这些知识认知事物时,你会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看事物、看问题,你会毫不疑惑的对事物形成全面、立体、透彻的认识。

为一个人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奠基了扎扎实实的基础。或者说他的科学世界观已经初具雏型,一旦与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得到融会贯通的发展,必将形成根深蒂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事实上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指导思想,都是建立在全人类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的。翻一翻那些腐败的、贪污的、堕落人的历史,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阶段的学习,基本上是不完善的。一些同龄人或同代人,他们虽然亲历文革的磨难、历尽北大荒的风雪,本来应该是一批政治上坚定敏感、是非观念很强、能力强的好干部,但是在青少年时代,的确缺少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数理化、及美学等知识的基本学习和熏陶,要他们要自觉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是不可能的。

我们在生活中、影视中会看到他们在文革中的沾染的极权思想、造反精神和唯我独革的思想,却往往掩盖不住。有时可能是一种在事业上体现的一种魄力。但有时确实是一种社会上的破坏力,就拿近来一些城市的拆迁来讲,有些干部和开发商就是极端的体现了,极权思想、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的政绩思想、还有当年红卫兵和造反派扫四旧的精神,都是不懂历史、不懂国情的体现、是脱离人民,一味的展现自我的体现,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大批都是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世界观上沾染上一些病毒的。

现在的应试教育确实也在腐蚀了十年之多的青少年,在他们三十而立以后又会在社会带来坏的干扰。又值得我们痛心思考。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扎扎实实的让青少年真正学会基础学科的基本观点和知识,在基本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奠基他们世界观的逐步形成。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不再强调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了,更别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强调世界观的养育方向了。甚至于认为在教学中是历史上“极左”的表现。加上在我国人事制度上的学历标准一再加高,原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转化为学历教育,还有所谓的教育产业化,都使我国教育失掉育人的健康方向。在一些地方还是靠应试教育为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维持编制和经费的。在学校里还靠应试教育评选职称、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呢?应试教育好像是一块“臭豆腐”,闻着不好,吃着香!再说现在教育界某些干部,是靠应试教育业绩攀的,一些“惯性”也难改,那么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应试教育还在抓紧时间进行着,在一些教育界的干部以为目前中央的一些精神不会坚持多久,一阵风过去,还得靠应试教育。这是相当危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会孜孜不倦的启迪学生、尤其是对学习上笨点和差点的学生,借助几次考试就可以避你转学、辍学,一些教师不是精心研究教科书了,而是拿着应付考试的习题大讲特讲、大做特做,校外校里的名师讲座、名校的补习班更是大讲特讲天花乱坠的高难度试题,最后教的我们的孩子都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了。连学习的东西南北都找不到的学生,还能找的到学习的思想悟性吗?于是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我们的学生太笨了。许多学生在考入大学和高中以后,对一些学科的学习兴趣急剧下降、甚至于下决心再也不学某某学科了。我们的学生真是太笨了吗?其实当学生产生厌学情趣时,正是这位教师教学上的失败。

现在我们的一些教师不再提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对学科教学的最本质教育目的的忽视,而且我们看到我们的教师越教自己越傻,除了一些本科应试的试题很精通以外,什么一些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知道的很少很少。有的科任教师和学生同看一场电影以后,相当兴奋,学生对我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怎么连小孩的电影都这么惊喜。我说什么呢?现在我们的一些年轻教师完全是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学习尖子,其中一些教师对学生世界观形成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上他们不少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有时他们的个性比学生还强,在教学思想和人格传导都不利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我曾经见过一名女教师向学生发火时,我们五十多岁的教师都感到“恐怖”,当时学生“服了”,她很得意,但是不久该生接二连三的打骂班里的同学,当我向该生家长了解学生心态时,家长说是班主任“教的”,这位教师一直是学校的尖子教师,在教学上却从不精心研究教材,平时就是抛开教科书一味的练难题,考试时再帮学生透透题、改改分、压压别的班级的分。由于校领导的宠爱,教师们无可奈合,但是还没到毕业时该班已经无法收拾了。一个重点班就这样毁了,许多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风严重败坏,但是该教师于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当新的骨干去了。

当前我们在抓好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德育教育时,必须清醒的看好我们世界观和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扎扎实实地教好我们的各科知识、奠基好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基础;要时时刻刻地明确学科知识对学生一生世界观形成的意义;要时时在在的解决教师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一些年轻教师是长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下长大的,长期在德育和智育相割裂、相脱离的教育模式下成型的,我们有责任提醒我们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我们的知识教学在奠基着学生一生的世界观;铸造上你给烙上的人格烙印。万万不可有丝毫的忽视。

3.科学世界观的课堂教学实践

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教材未从宗教和封建迷信的联系区别讲,而是直接从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讲,这样讲一方面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也降低了难度,因为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关系是个复杂问题。讲宗教政策,知道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就可以了。

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和迷信行为的区别,前者是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取缔,后者(如朝山进香、烧钱化纸、婚丧禁忌等)则主要靠教育,宣传普及科学知识,逐步解决。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大力宣传、提倡迷信,使各种迷信活动得以发展、盛行,以便更好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所以,我国把迷信习惯地称为封建迷信。教材用一段楷体字以具体材料说明封建迷信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封建迷信活动的危害性。也可以让学生就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谈其危害,以便加深对破除封建迷信的认识。

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材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教兴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个方面说明必须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一教学中,可着重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能做到不仅自己不迷信,而且还要宣传科学理论知识。

教材用了一段我国东汉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王充(公元27-100年)在《订鬼篇》中讲的一段话。他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说法,认为人与物在其自然本质上是相同的,说“物死不为鬼,人死何能独为鬼?”鬼神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念引起的。二千年前,王充就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鬼神观念作了批判,可使学生从中悟出科学道理,有助于树立无神论思想。“试一试;用具体事例说明科学和迷信的对立?”这是启发学生不仅能从理论上明确科学与迷信的对立,而且能联系具体事例、实际,说明科学和迷信的对立,从而进一步认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反对各种迷信的必要性。学生举例的范围不仅是各种封建迷信活动,还可包括各种迷信思想、迷信行为,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各种科学理论(人们对自然界对社会的科学认识)加以比较、说明。

教法建议(1)对于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讲解 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①明确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搞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有信不信的自由”即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这信那的自由”即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那种宗教自由;“有信这派信那派的自由”即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的自由是;“有过去现在信不信的自由”即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有参加与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即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③认识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 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

④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政策。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2)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宗教问题”分值不大,但较稳定并且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上。

①宗教状况和本质的关系状况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状况是指事物所处的情形,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规定,是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和稳定方面。状况具有表面性和易变性,本质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现阶段我国宗教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表现在: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的消灭、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宗教从被剥削阶级控制和利用转变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我国的七大全国性宗教组织和3000多个地方性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徒的政治思想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他们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从宗教状况看,现阶段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宗教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宗教的本质是指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只要宗教客观存在,其本质是不会由于其状况发生变化而变化的。两者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

②信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两者是统一的。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必须明确: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信教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因为在我国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和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要尊重和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

③贯彻信仰政策与依法管理事务的关系这两者是一致的,公民具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自由是相对的,宗教信仰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所以,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宗教事务也必须进行依法管理,政府要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依法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使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可见,这两者是统一的。

④宗教信仰自由与辩证唯物论的关系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她一贯主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论(包括有神论),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但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是基于这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我党同时强调,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还将长期存在,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党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是尊重这一客观规律而采取的谨慎、客观、科学的选择。正如周总理所说的:“按照唯物论的观点,当社会还没有发展到使宗教赖以存在的条件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宗教是存在的。现在应该担心的不是宗教能不能存在,而是民族能不能繁荣。”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有关宗教的知识,了解我国的宗教概况,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这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宗教无小事,正确理解和执行宗教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全面正确贯彻宗教政策,可分为以下三点:

①理解信仰自由政策的含义 主要是掌握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公民个人的私事。因此,国家对公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主要是明确合法活动和非活动的界限。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教徒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行为和活动。超出宪法、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的活动,就是非法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自主,要坚持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开展国际间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友好往来。

②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第一,要懂得,现代社会的基本保证就是依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这也是国家拥有的权力,因而,对宗教也不例外。

第二,要懂得,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依法加强管理正是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弄清两点:第一,要明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思想,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做到宗教活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宗教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党和国家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条件下,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注意,不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面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和可以做到的。(2)我国的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在社会主义条件的宗教组织及成员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性质没有改变。这是一个易错点,讲课过程必须提醒学生注意。(3)宗教是个人的私事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对国家而言是私人事情,也就是说,是就公民的信仰而言的。因为:

①灭亡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被消灭。宗教不再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变为属于公民思想信仰问题。

②分离 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组织是与国家政权无关的,信仰宗教的公民的联合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

③自由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宗教组织的合法宗教活动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达方式。宗教信仰不同,不影响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4)共产党信仰政策共产党员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坚持唯物主义,而宗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着与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共产党员不得信教,如果共产党员信教,就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矛盾。(5)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

①联系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都是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的存在,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不符合科学。

②区别 从概念上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神汉,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通过装神弄鬼,占卜算命等手段。愚弄群众,妖言惑众,骗钱害人的活动。

从组织状况看,宗教有整套的宗教经典,教文和教规,有他的信仰和哲理,有正式的组织和神职人员,有教徒和活动场所。而封建迷活动没有教义,教规和戒律,没有正式的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和场所。

从活动方式看,宗教有一定的宗教制度、祈祷形式,有一定的节目活动。而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制度,其活动方式荒诞无稽,粗俗低级,甚至野蛮残忍。

从活动目的看,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仰者信仰神,按神的意志办事,教徒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行善积德和修身养性。而封建迷信活动是迷信职业者骗钱谋财的一种手段。

从作用上看,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封建迷信活动,则骗钱害人,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国家政策上看,国家保护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正常的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制止和取缔。(6)邪教和宗教 邪教不是宗教,在我国特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邪教往往冒用宗教的名义或打着宗教的旗帜,歪曲宗教经典、,掺杂大量迷信内容,拼凑所谓“教义”,神化首要分子,以传教方式发展成员,常常以犯罪群众的形式出现,非法建立相对固定、十分诡秘的组织体系、诈骗钱财、盘剥群众、致人伤残或死亡、破坏家庭、制造和传播谣言。邪教从本质上来说是违反传统的教义、教程,是反社会、反政府、反人类的邪恶势力,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我们必须把宗教和邪教组织严格区别开来,认识邪教的本质及其危害性。

4.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不仅指明了科学文化的重要地位作用,而且鲜明地指出了科学的人文品格,深刻揭示了崇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论述,把科学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糅”在一起,闪烁着崇尚科学的思想光芒。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毛泽东说:“只有科学是真学问”。这些论述无不肯定而明白地告诉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是崇尚科学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悟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的荣耻问题,本质上是个能否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从深层次领会这一重要论述,注重树立科学世界观,才能抓住根本和关键。

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科学力量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的力量。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系统,人人都需要不断增进各种科学知识,而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世界观真正确立了,“崇尚科学”必立其中,也就必然会增强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提出和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个重要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具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前瞻性。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一员,只有把科学理念与科学世界观统一起来,学会并坚持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来看待社会事业、自身职责和人生价值,才能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扎实、持久地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才算有做人的品位、军人的觉悟,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活得有尊严、有自豪感和光荣感。

在向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那种鄙视科学文化、以“大老粗”为荣的现象,早已成为了历史。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然而,愚昧并非只是文盲的“专利”,它也有大小、高低、深浅、轻重之分,一切违背科学,违背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本质上都是愚昧。任何迷信都违背科学,而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当今世界,迷信现象和迷信观念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鲜见。胡总书记把愚昧无知作为崇尚科学的对立面指出来,的确值得我们警觉和深思。

给学生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

一个人,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专业,不管你在哪个领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你一生的工作当中,不会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也能辨别出真理与谬误、正确与错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学好了,对一个人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因为他能给我们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传播、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中首先就提出要培养“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加强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对于教师数量偏少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不仅从数量上更要从结构上、质量上提高;

二是要重视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的基础专业理论素养。在教师自身提高增强理论素养自觉性的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安排外出实地考察等方式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要加强专兼队伍建设,充实专职队伍。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在用好教材等相关资源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读点经典,提高理论修养;

二是要加强课程的建设和挖掘;

三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启发式、案例教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考虑辅导员参与讨论,将假期社会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四是要改革考核模式。除了考核知识掌握程度外还应注重考查知识的运用情况,还可以参考小论文、口试、平时记录等形式改变单一的试卷形式。同时,授课教师要多与学生对话,为学生领航,在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合理的政治行为,进一步提升理论。

学科建设

教师能够教学科研两手抓,积极参与国家相关研究中如“马克思主义工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做出贡献。同时,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在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常委会要定期研究课程教学建设外,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增强建设好这门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高度重视,热心支持,帮助解决这门课程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沟通,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好此门课程。

要下大力气解决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坚定地理想和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培养目标设定,进而设计整个的培养体系,制定措施和办法。但最基础的是所有的大学生、研究生都要接受教育。这是大学的一个本质要求。

二是,要构建一体化的一个思想教育的体系,包括教学、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和队伍的一体化两个方面。重点在于队伍建设和推进教学改革,要使学生真心喜爱这门课程,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师除了专业领域研究外,还要投入相当精力在教学改革的研究上下功夫,并做到“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案例教学,形势政策课两手抓。

第二章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故事

1.蒙古族天文数学家明安图

明安图,蒙古族人,属清初蒙古正白旗(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南),生卒年不详。按有关资料排比其卒年当在1763~1766年间,暂定1765年。青年时代被选拔为官学生送钦天监学习天文历算,1712年曾随康熙皇帝去承德答问天算问题,次年卒业,供职钦天监,历任五官正和钦天监监正,前后共四五十年。其间他参加了《历象考成》前后编和《仪象考成》的集体编撰,平时则负责编算各年时宪书,预告日月食。乾隆年间曾二次去新疆测绘地图,以测太阳午正高弧定地理纬度,以月食观测定东西偏度,即经度,同时配以三角测量,在测量基础上编绘《皇舆全图》新疆部分。数学方面著有《割圆密率捷法》,其中证明了传教士杜德美传入的3个无穷级数,又在证明过程中得到另外6个无穷级数展开式,此书由他的儿子最后续成,颇有影响。

他的科学成就表现在三方面,即天文历算、地图测绘和割圆密率。在这三方面,他的工作差不多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即先是以普通人员参加工作,进而在工作中逐渐表露其才华,弄懂传教士秘而不传的方法,最后有所发展。天文历算方面,《历象考成》编成后,其中的日躔月离表,除二位传教士徐懋德、戴进贤以外,只有明安图一人能够使用,于是由他们三人主持编写后编,抛弃了本轮均轮体系,改用地心椭圆面积定律。可见,明安图是前后编之间的纽带。新疆测绘先是由传教士蒋友仁、高慎思等人主持,后来,明安图参与其事,最后成了领导人,而测量队里的传教士傅作霖和高慎思已在他领导之下。割圆密率的研究也是从传入的几个公式入手做的。总之,他作为一个蒙古族天文数学家,在清初传教士控制中国钦天监的时期中,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才能当上钦天监监正,主持一些重要工作,打破了传教士的垄断,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2.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李善兰

李善兰,晚清浙江海宁县人。10岁时自学《九章算术》无师授而通其义,从此遂喜爱算学。15岁时读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深为未译全书而遗憾,后结识江浙数学家多人,共同研讨,屡有著述,成为当时有名的数学家。1852年至上海,与传教士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人合作,翻译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多种,涉及数学、天文、力学、植物等学科。1860年之后,重新转入研究和著书阶段。1862~1867年入曾国藩门下,为出版著作集《则古昔斋算学》而奔走。1868年后入京,充当同文馆中天文算学馆总教习,从事教育,直至晚年,卒于北京。

李善兰一生在数学上的贡献最大,他的《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三书是其名作,他提出求自然对数的方法、级数回求的“李善兰恒等式”和素数论,开创了我国高等数学的研究领域。他同传教士合译了《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使微积分学在我国第一次得到传播,他创立的许多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沿用至今。

在天文学方面,他同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一书是我国古典天文学体系向近代天文学转化的关键,由于《谈天》的出版,近代天文学的系统知识在我国广泛传播(见本编第九章)。此外,他对椭圆轨道的解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天体力学在我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自从明安图等人在《历象考成后编》中采用了椭圆面积定律以后,计算日、月、行星位置都要用到开普勒方程,在面积和近点角之间互相推求,数学家徐有壬写了一本《椭圆正术》,简单扼要,且便于对数运算,李善兰为其作了图解证明,即《椭圆正术解》。后来,他又写了《椭圆新术》和《椭圆拾遗》二书,提出用无穷级数的方法求解开普勒方程,即用级数展开式求解,这在近代天体力学、轨道计算中是常用的数学方法。这一方法虽比欧洲学者为晚,但毕竟是独立研究的成果。(薄树人:清代对开普勒方程的研究,《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三集,1984年)此外,李善兰还用几何学方法解释《麟德历》的计算步骤,为探讨中国历法的天文学意义开辟了道路。在恒星子午观测定纬度的方法中,他也是以几何学方法来说明代数运算的含义,是以解析几何用于天文学的范例。

在力学和植物学方面,他同传教士合译的《重学》20卷和《植物学》8卷都是在我国首次传播这些学科的系统知识,创立了许多译名,实为科学名词的最初建立。

李善兰既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更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3.深具民族气节的科学家詹天佑

1890年,清政府想要修一条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这条铁路由英国总工程师金达指挥。在经过滦河的时候,要修一座桥,这个工程却让这位大名鼎鼎的英国工程师大伤脑筋。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思考,这位英国工程师只好把这个工程交给了日本和德国的一些承包人来完成,结果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中国早在1887年就已成立了自己的铁路公司。但是当时执政的清政府对自己的技术人员不信任,总是把修铁路的大权交给外国人。

对滦河大桥束手无策的英国工程师金达找到了中国铁路公司的工程师詹天佑,他一脸愁苦地对詹天佑说:“詹先生,这个滦河工程看来我们老外是拿不下来了,你看你们中国人是不是有新的办法。如果能行的话我就把这个工程交给你了。”

詹天佑在看完金达的设计图纸后说:“如果你的设计方案能改动的话,这个工程我会很快把它完成的。”

着急的金达看见詹天佑已经同意承接这个工程,高兴得连忙答道:“可以,可以。”

詹天佑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考察,发现滦河的建桥地点选得不是地方,因为这一带滦河的土质有问题。詹天佑改变了建桥地点,并大胆地采用了压汽沉箱的办法,让中国的潜水员下河操作,结果终于成功地打下了桥桩。就这样滦河大桥在詹天佑的指挥下建成了,那些外国工程师都目瞪口呆,不得不对中国工程师另眼相看。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童年在私熟读书。旧时的孩子上学主要的课本就是四书和五经一类的古书,詹天佑自小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喜欢的是用泥土做各种各样的玩具,并常常和小伙伴们到附近的一些工厂里去拾小螺帽,詹天佑因此收集了各种各样和不同型号的的螺帽。

十一岁那一年,詹天佑来到了香港,并考取了技艺学校,他在技艺学校刚上了一年的学,就碰上了清政府在上海设出洋局,政府需要招收一批儿童到美国留学。詹天佑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以后,便去替儿子报了名,就这样詹天佑在香港参加了考试,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1872年7月,十二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官费生前往美国去读书,在那里他先后读完了小学、中学并以良好的成绩考取了著名的耶鲁大学。在耶鲁大学里他攻读了土木工程和铁路工程专业,并于1881年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那一年他只有20岁。

当时中国守旧派官僚们对于铁路修建事宜既恐惧又反感,认为是“破坏风水、冲动地脉、让我们的祖宗在地下不得安宁”。这一来就使得学业刚结束的詹天佑英雄无用武之地。詹天佑只好改行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然后分配到福建水师“扬威”号旗舰上去担任驾驶官。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詹天佑驾驶的“扬威”号参加了战斗,因为“扬威”号的指挥官张成半路逃跑,詹天佑主动担任了指挥官,并将敌人的旗舰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几年后,随着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詹天佑才得以旧梦初圆。滦河工程的建成不仅为中国人争了光,同时也为詹天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这之后,中国决定修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因为铁路所经之地是我国的经济和军事重地,所以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这一条铁路。后来双方争执不下,就对当时执政的清政府表态:“这条铁路除非由中国人自己来修,我们就不过问此事了。”

清政府于是决定自己来修建这条铁路。1903年,清政府终于起用了中国自己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来修建京张铁路。外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大为惊讶,他们认为按中国人的实力再过50年也完成不了这个工程。以至于詹天佑在给自己美国的一位老师写信的时候说:“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了,它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不幸,同时它也会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我想我会用我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这一工程,这也是我坚持担当这一工程的一个重大原因。”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全长二百公里,这条铁路不仅要经过崇山峻岭的燕山山脉,同时还得穿过号称天险的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段,这些困难没有把詹天佑给吓倒,他决定用穿山洞打隧道的办法,穿过燕山山脉。京张铁路仅仅在燕山山脉就打了四条隧道,最长的隧道有一千零九十一米。

打隧道虽然是一个解决火车如何穿过燕山山脉的一个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对贫穷的中国来说有些难处,因为这样一来,消耗的资金不仅很多,同时还占用过多的劳力。经过反复的研究和探讨以后,詹天佑在修建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一段时便采取了“人”字形的方法铺铁轨,让火车用两个大马力的火车头前拉后推,然后到交叉点以后再调换方向。这样循环交替,结果火车就能平平稳稳地上山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詹天佑的伟大壮举,在青龙桥车站为他立了铜像。

1909年8月11日,京张铁路终于完工通车了,并且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詹天佑的方法为国家节余了二十八万两银子。这条铁路的修建成功也使得外国人交口称赞。接着詹天佑又担任了川汉粤川铁路总工程师,并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4.新中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教书之余种些田地,他为人耿直,乐于助人,他的这种性格给了李四光以有益的影响。

李四光的母亲是父亲的后妻,粗通文墨。从四五岁起,李四光就跟着母亲打柴、推磨、担水,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6岁的李四光就立下了发奋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小学时期,李四光读书勤奋,肯动脑筋,因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04年,求知心切的李四光便向父母提出要求去武昌求学。

1904年7月,李四光以优异成绩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在弘文学院普通班学习,后人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械专科学习。

1910年7月,李四光学成归国。但在战火连绵的旧中国,他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愤闷之余,李四光决定再次出国,到英国留学。

1917年,李四光获得学士学位。一年之后,即1918年5月,李四光又以《中国之地质》的长篇论文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20年5月,李四光婉言谢绝了恩师的挽留和一家印度矿山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了祖国,就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31年夏天和1932年夏天,李四光两次到庐山专察,又发现了一些冰川U形谷和冰川泥砾堆积物。他将野外资料分析整理后,提出庐山在第四纪地质时期,至少经过两次冰期。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1936年8月,李四光又带着助手第四次赴庐山考察,获得大量证据:在白石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确凿证据——冰溜条痕石。至1937年李四光将在庐山考察所得写成专著《冰期之庐山》,为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另外,在研究地壳的起源问题时,李四光不畏国外权威的说教,终于以几十年艰苦的探索研究,创立了一门新学说——地质力学,从而使李四光成为我国地质学家以创造性思想登上国际地质论坛的第一人。

1952年,地质部成立,李四光被任命为部长。从此,李四光便开始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而忘我工作了。

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同志就石油远景问题询问李四光。李四光肯定地认为:找油的关键不在于“陆相”、“海相”,而在于有没有生油和储油的条件。我国有大面积的沉降带,都有良好的储油条件,肯定能找到石油。

国家按照李四光的理论,立即开展寻找石油大会战,终于在东北、华北、中原一带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

地震能不能预报?这是地质力学理论面临的又一个严峻问题。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周总理多次召集科学家商讨对策。李四光认为地震和任何事物一样,不是偶然的,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是可以预报的。从此以后,他便投入了探索地震预测的工作。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自然科学家,世界当代最杰出的地质学家之一。他打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的大门,创立了地质力学。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

5.植物学家吴其浚

吴其浚,字瀹斋,河南省固始县人。生于1789年,卒于1847年。是我国清代有名的植物学家。

吴家是当地的官宦人家,好几代人都当朝做官。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指导下,这样的人家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图书,这也为吴其浚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条件。加上吴其浚的聪明伶俐,好学好问,学习这些古诗词倒也并不费多大力气。

孩子的天性是与大自然接触,与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吴其浚也是如此。他喜爱大自然中的红花绿草和苍松翠柏。吴其浚是一个有心人,在游玩的同时,对见到的动植物,特别是植物,经过自己的观察,总要提出一些自己不能解释的问题来,而且总要追根究底。他十几岁时,父亲在湖北当楚北学使(管教育的官)。有一次,一位远方来的客人,带来了一种大家都没见过的水果,外形好似鸭蛋,可味道却是酸酸甜甜的橘子味,十分可口好吃。高兴之后,吴其浚开始仔细端详起这个奇怪的水果。“这个水果叫什么名字啊?”他好奇地问来客,可客人说这水果也是别人送他的,他也不知道水果的名称。吴其浚转而又问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吴其浚想:“世界上有多少种花草树木啊!就连人们吃的一些水果,也有大人不知道名字的。我要是能把见过的各式各样的植物分类,整理一下,应该是多有意义的事!”也就从这个时候起,那种不知名的水果在吴其浚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使他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要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念头,从此,他步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王国。

吴其浚对于研究植物兴趣极高,往往会耽误了他背诵《四书》、《五经》的时间。这可惹恼了世代官员出身的父亲。父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一心指望儿子能够走仕途之路,光宗耀祖。因此对吴其浚的管教十分严格,自然会对他研究植物很不满意,认为是“玩花弄草,不务正业”,要求吴其浚专心读书,好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好在吴其浚是孝子,又非常聪明,并不惧怕学习背诵那些枯燥无味的八股文章。嘉庆年间的1810年,21岁的吴其浚参加全省大会考名列前茅,成为举人。又过了7年,他进京参加了全国的殿试,并且金榜题名中了状元,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管修撰的官。这下让他的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干涉他研究植物了。吴其浚也就趁此机会,或骑马或坐船,一路尽情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当他遇到没见过的奇花异草,总会停下来认真观察,详细记录。

吴其浚别号雩娄农。雩娄是他家乡河南固始的古称,这个别号的意思就是固始的一个农民。这大概也是他在向世人表明自己立志研究植物的志向。

吴其浚在北京只当了两年官,就又被任命为广东的正考官。后来,官位越做越大,先后当过总督和巡抚,到过河北、山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贵州、福建、云南等许多地方,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可无论在哪里做官儿,或是从一地到另一地,吴其浚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植物学研究。也正是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周游,才使吴其浚见到了更多奇花异草。他走到哪里,就研究和搜集那里的植物。由于公务繁杂,他就专门找了一些擅长绘图的人作随从,让他们把植物标本绘成图。只要他一有空,就会自己动手整理标本、绘图、研究。有时,为了搞清一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他会向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和江湖郎中请教问题。

我国的中草药历史悠久,中草药里的知识内容博大精深。可当时并没有一部权威性的植物分类学专著,植物的命名相当混乱。比如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就有好几种叫法;而有时不同地方说的同一个名字,在不同地区却是指不同的植物。江湖郎中游走各地,有时就会出现问题,不是当地没有药,就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严重时还会丧命。吴其浚看到这些情况,决心用毕生的精力编一部最全最准确的植物学专著。

吴其浚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他很喜欢读书,只要看到书里记载的有关植物的内容,都会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留作资料。他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并不迷信前人。他每到一地,都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采集各式各样的植物标本。无论水里生的,还是土里长的,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都会仔细研究,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最后趁它还没有枯萎时,照原样一丝不苟地画成图,再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保存起来,成为第一手资料。

吴其浚虽然做了大官,周游了许多地方,见过许多珍贵的植物,可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不知名的水果,他却始终记忆犹新。二十多年以后,皇太后赐给他一筐水果,筐外面写着“蜜罗”两个大字。“蜜罗是个什么样的水果呢?”吴其浚一边心里想着,一边打开水果筐。没想到一打开,发现这里面的水果正好是他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不知名的水果。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吴其浚用温水浸泡那些已经冻成冰疙瘩的水果,化冻后,切开放在盘中,满屋飘香。吴其浚很是高兴:他终于知道了二十多年前,在家乡吃的一种不知名的水果名称了。可是他并不满足,因为还不知道蜜罗到底是产自哪里?他的生长有何特性?后来仔细打听,得知是福建的地方官给皇帝进贡的。以后,他被派往湖北做官,当地有人请客。在宴会上,他发现席上有蜜罗,又听说附近就有蜜罗树,立即让人带他去看个仔细,还叫人准备纸笔,认真画起图来。至于赴宴之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以后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吴其浚也见到了这种果树,并了解到蜜罗在云南被称为蜜筒,在贵州又被称为香橼,而实际上它们都是柑橘类水果的一种。这样,在吴其浚心里几十年的一个疑团终于被解开了。

吴其浚就这样一面为朝廷做事,一面进行自己的植物学研究。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工作,他收集的资料装了满满几大箱。他开始准备着手系统地整理这些资料,并把它们编成一部大书。他白天处理公事,晚上伏案写作。长期的辛苦工作,使他得了重病。当时他在山西太原作巡抚,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本书,他给皇帝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吴其浚更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写作了。吴其浚要做的事太多了,有些植物,自己从未见到过实物,没有亲自观察过、闻过、摸过,只能从别的书里转绘下来。可是他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临终前,看着凝聚着自己一辈子心血,却没有时间写完的书稿,他满含热泪地对家人说:“这是我毕生的心血,一定要设法把它整理出来,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这位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杰出的植物学家,就这样充满遗憾地永远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他如此热爱的大自然,如此向往的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这时他才58岁。

吴其浚辞世后,云南蒙自人陆应谷继任山西巡抚。对于吴其浚的才学和志向很是敬佩,他决心完成吴其浚的遗愿,承担起整理遗稿的重任。两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吴其浚的愿望,一部中国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专著出版了。此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名叫《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22卷,收集植物838种,分谷类、蔬菜、山草、石草、隰草、蔓草、芸草、水草、毒草、果类、木类等11类。主要编辑整理了经史子集四部中有关植物的文献,搜罗宏富,并引录了陆羽的《茶经》、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文献资料八百多种,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关植物论述的摘要和汇总。

另一部分是《植物名实图考》,共38卷,所载植物的分布涉及中国的19个省。其中所载每种植物,大半根据吴其浚亲自观察和访问所得,附绘精图,并择要记载了植物的形色、性味、产地、用途等;对于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特别详细,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大部分植物图依据新鲜植物绘制,且图形精确逼真,能真实反映植物的特征,至今仍是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的重要参考资料。现在许多植物定名也常常要参考它,比如八角枫、小二仙草、马甲子等植物名称,都源于这部书。《植物名实图考》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植物学巨著。许多国家研究植物学和药物学的专家都十分重视这部书。德国一位植物学家曾评价它“刻绘尤极精审”。1919年,当再次重印这部书时,许多外国人争相购买和从事研究。这部书不仅让我们中国人,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植物学所做的重大贡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