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1:32:12

点击下载

作者:史自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聚集,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以乡镇工业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农村的城镇化。因此,当前的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两者之间是空间载体与产业内容的关系,存在协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撑着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重要经济支撑。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并引起人口和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而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带动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城镇具有一定的聚集、经济带动、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小城镇方便中小企业集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空间,并为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本书将我国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典型区域为例,对城镇化基础、中小企业发展及二者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策略。本书基于课题组大规模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就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概括、提炼,明确提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避免简单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模式,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转型相结合,走出一条“绿色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此相适应,作为城镇化重要经济支撑点的中小企业也必须重新规划其未来的发展模式与策略,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城镇化的内在质量和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的目的。我们相信,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小企业发展前途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本项研究成果必将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实现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学界和业界批评指正。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 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一)城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聚集,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由于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大多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使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城市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源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城镇化首先是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生产率和较高收益的过程。其次,城镇化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离不开城镇化。综观世界各国,没有一个发达国家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没有一个贫穷国家具备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城镇化的,贫穷国家城镇化率则非常之低。根据联合国2012年4月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从2011年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从现在的36.3亿人增加到62.5亿人,城市化率由52.08%提高到67.13%,其中较发达地区将提高到86.26%,[1]而欠发达地区也将提高到64.08%。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于2012年5月9日在北京首发),[2]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历史性突破50%。但是,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截至2011年底,我国中部地区城镇人口达到16278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2882万人,增长了21.51%;城镇化水平由2006年的39.0%提高到2011年的46.3%,提高了7.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城镇化率分别由2006年的43.0%、37.1%、38.7%、32.5%、43.8%和38.7%增加到2011年的49.7%、44.8%、45.7%、40.6%、51.8%和45.1%。不管是2006年还是2011年,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均排在最后一位。另据河南省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2.4%,较2011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且在2013年仍将保持[3]相同增速,达到44.2%。可以看到,河南省城镇化率近年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4]份,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专家建议,我国城镇化发展不能简单重复西方国家的老路,也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民生存环境为代价,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着力提高质量,把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所谓“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5]。该模式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可以预见,未来的城镇化是中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增加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更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工业的推动。目前,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均衡发展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自20世纪后半叶起,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破产、农民贫困、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若干城市出现恶性膨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就业困难、住房拥挤等尖锐矛盾,实施了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例如,法国在1965年制定了官方新城政策,目的是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以及吸引和安置增长的人口,其规划重点是在巴黎周围建成8座新城镇,选址的基础是该城镇有潜力吸引50万人来居住,但每一个新城都是以现有城区作为未来发展的结构基础的。联邦德国通过区域规划加速城市生产力布局,对欠发达地区编制四年一期的“完善发展计划”,有重点地采取2项经济刺激政策:一是优先资助欠发达地区进行公路、水路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二是对在欠发达地区建厂的单位减税10%。荷兰政府为了协调大、中、小城市生产力布局和人口比例,通过行政手段和投资补贴、低息贷款等经济措施,引导城市圈工业和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建设战略来看,其思路是通过区域规划使工业布局、人口分布、基础设施趋向合理,使城乡同步发展,使小城镇更加现代化,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为人们乐于居住、工作、学习的地方,以防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从而达到实现国家战略的目的。

发达国家的传统城镇化道路虽能给我们不少启示和借鉴,但我们还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在全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更要结合本省的地域特色,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域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同时,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这也标志着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由此步入到大规划、大战略、大效率、大成就的新时代。

河南省省委原书记卢展工在深入思考全省的发展战略后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在于“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即河南要选择“两不三新”的发展路径——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的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在“三化”当中,新型城镇化要发挥好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要发挥好基础作用。在“三化”过程中,要以产业为基、就业为先、生计为本,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城市繁荣与乡村进步良性互动、互为支撑,“三化”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结合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现实条件,河南省要走好这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推进。以中小企业为主力军的现代工业和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二)中小企业助推城镇化

首先,中小企业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市场经济是依赖市场主体的理性决策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体制,该体制需要众多同质的竞争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似,对促进行业竞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第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转移。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一般资金和技术处于劣势,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再者中小企业组织成本低,经营灵活性大,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第三,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求竞争优势的动力,中小企业较之大企业更具紧迫感,因而在开发和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对技术的推广和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规模不大和创新能力有限,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协作的范围和频率均大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都是市场拉动型的。他们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率较高,而且消费者容易认同。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中小企业完成的创新成果总量远远大于大企业,从而成为依靠科学技术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其社会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59%,上缴税收占总税收的50.2%,提供的就业机会占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总数的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 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根据2008年的数据,中国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了将近56%的税收收入,吸收了将近80%的就业人员。中小企业在改进技术、推动创新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来说我国发明专利的65%、企业技术创新的75%以上以及新产品开发的85%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贡献[6]的。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众多中小企业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农业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使其获得医疗和养老保障。

因此,各级政府对城镇化进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愈加关注。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曾经指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当前小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高度重视,增强信心,加大支持力度,把支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作为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其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要科学分析、正确把握,积极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微型企业提振信心,稳健经营,提高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增强企[7]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出了8个方面共29条实施意见。2011年10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专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确定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和财税扶持政策。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和运作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性文件,并出台了相关配套实施措施。在经营领域、土地使用等方面放宽了限制,并在税收、融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河南省政府早在2011年就已经出台了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意[8]见,强调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着力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促使小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同时明确了支持对象、支持原则及重点、支持措施、保障机制等。(三)城镇化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第一,城镇的聚集效应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城镇一方面聚集产业、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另一方面聚集可供利用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种聚集效应绝不仅仅在于为生产要素的交流发挥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合成作用,中小企业在要素合成中过程诞生并得以升级换代。概括地讲,城镇的聚集经济效益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益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中享受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利益。二是共同的社区文化和良好的社会资本使企业具有“根植性”特征,便于开展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和学习,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条件。一定数量的企业在城镇范围内配置资源、销售产品,疏通和拓展了农村企业的流通渠道。四是发挥城乡交通、通信和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金融等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企业向城镇集中提供良好的生活、生产服务。五是有利于带动产业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城镇聚集经济的形成对产业的提升、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城镇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发展中的人才瓶颈。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机会。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教育、文化和社会的进步,而且城镇集中的各种人才相对较多,流动性较大,这些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人机会;同时,城镇中集聚的人员由于空间相近而增加了交流与学习机会,刺激了各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使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得以普遍提升。

第三,城镇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提供了良好平台。城镇的大规模建设,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不少城镇实施环境创新,筑巢引凤,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五通一平,使城镇给水、排水、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设施日益齐全,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提供了有效平台,奠定了硬环境基础。

第四,城镇化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无论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还是产品需求和信息技术,城镇均远远超过乡村。同时,城镇化还可以通过提升居民收入从而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展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空间。二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挑战

尽管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空间分布不合理、缺乏适度的集中和规划等问题,基本处于自发形成、自我发展的状态,使其在全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直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例如,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逐渐显现,中小企业用地受到严格限制,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拆迁、外迁甚至倒闭的困境,在经营与发展中步履维艰,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无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紧箍咒”:一边是进行城市环境建设,需要拆掉大量影响城市环境的民营企业的经营场所;一边是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中小企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两者在科学发展上出现了供需矛盾。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被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从而更应该重点进行城镇化、工业化开发的地区。未来阶段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工农、城乡的利益协调,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推动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形成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中,一方面,中小企业将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力量,在就业、科技创新、财税收入等各方面推动城镇化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中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城镇化和中小企业良性互动,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部分区域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忽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采取“一刀切”方式强制推进,不顾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抱着“外来和尚能念经”的观念,追求“高端、大气”的招商引资理念,使中小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本书正是针对这种非良性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和头脑风暴等方法对河南省城镇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根据现有理论研究,结合调查实践,提出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发展的良策。第二节 研究意义

本书研究的主题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基于大规模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剖析,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同时也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城镇化和中小企业现实状态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机会。从理论上,艾尔德里奇(H.Eldridge)指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C.G.Clar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沃思(L.Wirth)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但无论是人口的集中,还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或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均需要众多主体有效配合,共同推进。而中小企业就是众多主体中尤为重要的一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比较大的国家而言,中小企业的参与尤为迫切和重要。城镇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严峻挑战。本书将城镇化和中小企业良性互动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河南省各区域的城镇化基础及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两者协同发展的措施,从而为加速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推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创大规划、大战略、大成就的新时代做出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第三节 研究内容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在“绪论”的基础上,用三篇十二章的篇幅系统分析了城镇化、中小企业发展及二者协同发展的理论、现状与策略。

第一章为本书的绪论。对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进行概述,以期让读者对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

在“理论基础”篇,我们用三章内容系统分析了城镇化、中小企业发展及二者协同发展的理论,这是本书的理论依据。其中,第二章对城镇化理论进行论述。首先对城镇及城镇化的含义及其本质、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然后介绍了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和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模式,最后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第三章对中小企业发展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含义和界定标准、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策略、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然后介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企业发展的新制度经济理论、企业家理论、创新和战略理论、动态学习理论和环境理论。第四章对中小企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然后介绍了中小企业发展支撑城镇化的内在机理,最后介绍了城镇化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外在制约因素。

在“现状分析”篇,我们用六章内容描述了我国城镇化现状、农村居民城镇化期望、中小企业基本情况、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现状、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现实障碍。基于城镇化调研和专家访谈获得的丰富数据,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的现状和基础。其中,第五章介绍了城镇化现状。包括居民居住环境、居民人口现状、居民经营现状、居民就业情况、居民收入情况、居民居住地公共设施情况等。第六章介绍了农村居民对城镇化的期望,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居民对新型城镇化的认知、对城镇化现状的评价以及对城镇化的期望三部分。第七章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中小企业的基本属性和中小企业的总体状况。第八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包括中小企业的内部发展状况和外部发展环境两大部分。第九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包括城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第十章围绕本书主题思想,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城镇化”要求非协同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构成了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主要障碍。

在“策略研究”篇,我们用两章内容分别从城镇化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和中小企业发展助推城镇化的策略两个角度阐述了实现二者协同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以上内容之间的关系,详见图1-1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图1-1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法和访谈法。中小企业发展和城镇化互动的理论依据以及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依据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城镇化基础数据、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互动的数据则主要通过问卷调研法和访谈法获得。下面重点说明本书中问卷调研法和访谈法的设计及样本构成。一 关于城镇化现状的问卷调研(一)问卷设计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是农村的城镇化,因此农村、农民和农业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基础,本书设计了包含农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土地及居住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收入情况、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情况4个部分共43个问项的调研问卷。农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包含住宅类型、地域类型、地形情况、交通情况、人口情况、家禽家畜的饲养情况、拥有大型生产资料状况、家庭周边企业状况、对城镇化及城镇化建设的了解及态度10个问题;土地及居住情况包含住宅面积及辅助物、耕地面积及用途、耕地流转方式、价格等13个问题;劳动力转移及收入情况设计了家庭收入数量及主要来源、家庭人员就业规模和地点等6个问题;公共设施及服务情况设计了农村家庭受教育人员的数量、阶段及接受教育的地点、就医现状、环境状况、文化娱乐状况等14个问题。(二)调研样本选择

此次调研的样本为豫东三县一区,包括周口市西华县、商丘市虞城县、商丘市民权县和商丘市梁园区。每个县(区)负责具体指定当地5个典型乡镇(或行政村)参加问卷调研活动。参加调研乡镇(或行政村)选择的标准为:①即将进行城镇化改造;②正在进行城镇化改造;③还没有进行城镇化改造;④受城镇化影响较大。在每个参加调研的乡镇(或行政村)当中,选出200个居民家庭,每个家庭派1名代表参加问卷调研活动。

西华县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辖19个乡镇、3个农林场,常住人口87.6万人。此次调研问卷的发放地是田口乡、皮营乡、迟营乡、箕子台办事处、娃城办事处、昆山办事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留守老人、退休教师、村委成员、社区居民、家居农村的社区和办事处及乡政府工作人员、在职教师、村干部、乡镇上星罗棋布的店铺老板和营业员等。

虞城县和山东、安徽二省相邻,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常住人口106.78万人。此次调研问卷的发放地是黄冢乡、城郊乡、城关镇、利民镇和李老家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家居本县的中小学教师、店铺老板和营业员、村民、少数大学生和中学生等。

民权县处于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面积1222平方公里,辖502个行政村。此次调研了北关乡、胡集乡、花园乡、城关镇和程庄乡。主要的调查对象包括各乡镇的中小学教师、村民和大中学生。

商丘市梁园区是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10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9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人。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市区”“全国一五、五普法先进市区”“全国科技百强市区”等10余个全国荣誉称号。此次对梁园区的调研主要针对以下对象:①梁园区产业集聚区(五得利面粉厂、百分食品厂和河南中电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来自农村的打工农民);②幸福社区的农民;③候店村农民;④薛集村农民;⑤卢庙村农民;⑦大楼村农民;⑧花园村农民;⑨四李村农民;⑩黄岗村农民;⑾班台村农民;⑿松林村农民;⒀大楼村农民;⒁少数家居商丘的大学生等。(三)调研人员组织

在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的协助下,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由张宝锋副校长牵头组建调研团队并担任调研组长,科研处史自力处长和工商管理学院杜智勇教授担任副组长,工商管理学院任爱莲博士、伦蕊博士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王彩霞博士担任小组长,由20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为成员组成调研团队。(四)调研时间、方式及保障

从2013年3月初开始进行问卷设计到5月28日收回问卷,调研历经了3个月的时间。为了保障调研的顺利进行,在河南省委宣传部的协助下,各地区相关部门派专人全程负责协调和被调查乡镇(或行政村)的沟通联络等保障服务工作。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2份,回收率为67.5%。二 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卷调研(一)问卷设计

为了研究城镇化进程中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及对策,调研专家组在多方了解、考察、征询意见之后,广泛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其中有关现代企业发展的理论,几易其稿,最终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城镇化进行中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确保了调查问卷的针对性和权威性。

问卷包含3个部分:第一部分调研中小企业的基本状况,共设计了8个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类型、经营场所、资产规模、成立年限、所属产业和发展速度。第二部分调研中小企业内部发展要素水平,其中,与企业家管理水平相关的问题8个,涉及企业家管理远景、敬业和奉献精神、战略管理能力及对风险和失败的态度;与员工工作水平相关的问题5个,主要涉及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态度及参与度、对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联认识3个方面;与技术创新水平相关的问题3个,涉及研发机构设置、研发人员水平及研发投入;与投融资状况及其管理水平相关的问题6个,涉及投融资的便利性、渠道多元化程度和投融资管理水平等;与信息、技术和土地等发展要素水平相关的问题3个,涉及中小企业在信息获取、技术来源及土地要素方面的现状。第三部分调研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状况。一是调研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需求状况、竞争强度、竞争公平性及调研企业的竞争地位4个问项;二是调研与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状况,主要包括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资金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5个问题。(二)样本选择与调研过程

为确保对象选择、问卷发放、填写与回收等调研过程的真实性,调研组全体成员经过认真讨论,严格按照科学的统计原则开展企业样本的选择。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管辖范围内现有的所有民营工业企业为样本总体,采取按行业、分层次、分组分类、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中原区政协领导大力支持下,由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选派精兵强将领导与组织整个问卷调研活动,在与税务、工信等部门进行多次沟通与协调后,选择在中原区范围内(主要是三环以西区域)经营的、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国税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地税年纳税额3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作为调研对象。课题组共调查了178家企业,其中私营企业146家,股份制企业31家,外资企业1家,分别占调研样本的82%、17.4%和0.6%,所选样本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运行质量来看均符合本次调研要求。

本次问卷调研组织得力,样本企业选取恰当,调研结果代表性强、真实性高。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40份,占总问卷的90%。三 关于城镇化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问卷调研和访谈

为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政府和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发现两者存在的主要矛盾及问题,并通过与被调研企业代表、政府管理人员、相关专家学者的访谈,对中小企业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及其原因获得了极为深入的了解。(一)问卷和访谈设计

针对城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各要素的影响,调研问卷共设计了20个问题,分别为城镇化对中小企业各方面,包括企业家管理水平、员工素质、技术更新、创新能力、资金、信息、土地等内部发展要素以及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规则、融资、投资、资金支持、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水平等外部发展要素的影响程度。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就中小企业发展对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城镇化对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城镇化进程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和挑战3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二)样本选择与访谈过程

问卷调研的样本和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问卷调研样本是一致的。访谈的对象主要是郑州市中原区所辖的企业家代表、政府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其中,企业家代表主要包括磨料磨具、童车制造、钢木家具、服装、化工、有色食品等行业的领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在城镇化进程中被拆迁企业的代表。民营工业企业负责人主要包括政府官员、中原区政协主席、基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委副书记等。专家学者主要包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6位教授和博士。

访谈采用座谈的形式进行,由中原区政协组织相关访谈代表和专家学者,就中原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今后的设想进行了讨论交流,企业家代表提出希望政府对民营工业企业积极帮扶,促使其健康发展;专家组成员针对民营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政府管理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原区中小工业企业为全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中原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中原区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并强调了企业家们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积极进行资源重组、集约发展、产业升级,努力走出困境。工业企业负责人、政府管理者与专家组成员就企业发展分组进行了深层次互动交流。

[1]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世界城市化展望》,http://www.hse365.net/renju huanjing/yiju/2012051543201_2.html。

[2] 每年发布一次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是目前中国较为权威的系统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诸多知名院士的研究成果。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50%,实现历史性突破。详见《成都商报》2012年5月10日。

[3] 喻新安主编《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王东亮:《政府工作报告》,中原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郑州,2013年1月15日。

[5] 据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详见《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2月24日)。

[6] 孙立华:《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发展》,《企业导报》2013年第1期。

[7] 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型企业简况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2012年4月19日。

[8] 据郑州市人民政府文件:《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11]106号)。理论基础

实现城镇化和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是对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那么,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的类型、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如何?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和策略是什么?如何实现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先进的理论做指导。本篇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从理论上有效地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第二章到第四章对城镇化理论、中小企业发展理论、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城镇化理论

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城镇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及其本质,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城镇化的典型发展模式,中国城镇化的历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第一节 城镇化的含义及其本质一 城镇的含义(一)城市的含义

城市起源于“城”和“市”的结合。在中国古代,“城”指的是在一定地域上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市”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城”的出现早于“市”,它是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防御设施而存在的,是因生产发展和防御需要而产生的以土木石墙等相围而成的大规模居民点。而“市”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有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之后的产物。[1]“城”和“市”的结合形成了真正的早期城市。城市的含义,既反映了城市的起源,又反映了城市早期作为防卫和交易的基本功能。

城市发展到今天,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定义也多种多样。国内外的学者从社会、地理、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生态等不同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定义。

我国国家统计局于1999年12月6日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从各类统计及与统计有关的业务核算的角度对城市进行了定义。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其中,设区市的市区是指:①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区为区辖全部行政区域;②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公里的,市区为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③前款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不设区市的市区是指:①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②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

2008年7月12日国务院国函[2008]60号批复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该规定以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辖区为划分对象,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

学术界一般认为,城市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密集性,作为城市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而且居住比较集中,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二是经济性,城市中的经济部门主要是非农业部门,其土地主要用来经营非农业的各行各业,如工业、商业、生活服务业、金融业等;三是社会性,城市中聚集的人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2]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说,城市是在一定空间内,聚集非农业人口,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活动中心。(二)城镇的含义

中国古代往往是在边塞要地设镇,设置镇使、镇将,驻兵戍守,[3]即所谓的“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而目前我们所说的“镇”,根据1999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包括县及县以上(不含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所在的建制镇的镇区和其他建制镇的镇区。在2008年7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城镇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与政府驻地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城镇”这一概念在我国有多种含义。

一是上文提到的国务院批复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所规定的城镇,即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划定的城区和镇区。其中,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城镇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与政府驻地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这一含义可以看作是城镇的一个广义含义。

二是指我国行政区划建制意义上的镇,是与乡平级的一种行政区划,层级属于县、县级市或市辖区,它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包括县城关镇和建制镇。

三是属于建制镇的镇区部分。

另外,在谈及城镇时,目前我国还广泛使用“小城镇”一词。对于什么是小城镇,曾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小城镇应是指建制镇的镇区,包括县城关镇和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的镇区。根据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镇区是指:①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村民委员会的驻地,其镇区还应包括该村民委员会的全部区域。小城市属于城市层次,集镇属于乡村范畴,根据《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另外,建制镇镇区以外的区域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实质上都体现为农村特点,不具有城镇的特征,不应属于小城镇范畴。

在我国,城市和城镇两个概念有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包含城市和城镇,如上述提到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另一方面,城市也包含城市和城镇,如1989年12月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城市规划法应同时适用于建制镇。

国际上一般不使用“城镇”这一概念。英文中“City”与“Town”仅用来区分城市的规模,前者是按规模区分的一般性城市序[4]列,后者是按规模区分城市序列的最低层次。例如,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给城市下定义时,认为城市是一个“比城镇和村庄规模更大,也更为重要的、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另外,许多国家以及世界银行都把“镇”划作农村,将“城市”而不是“城镇”作为与农村相对应的概念。

本书所称的城镇,遵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即城镇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和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二 城镇的类型(一)城市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城市的类型做不同的划分。(1)根据行政级别划分。根据行政级别,我国城市可分为4类: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省级)、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658个城市,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269个,县级市370个。(2)根据城市规模划分。城市规模主要的参考指标有:人口比重、人口数量、城市地域和城市经济。通常情况下,城市的人口数量是划分城市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根据人口规模将城市分为超级城市(或巨型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不同的国家对城市规模的分类标准是不同的。1989年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上不满50万人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人的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废止,而同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没有设定城市规模的条文。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未从立法的层面对大中小城市的规模进行定义。2010年,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依据目前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对界定大中小城市提出了新标准:市区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人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人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人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人以上的为巨型城市。《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许多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建制市和规模较大的县的中心城镇)的市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或超过50万人的临界值。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3)根据城市性质或职能划分。城市的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城市在城市网络以及更大范围内承担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由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决定,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是指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且与城市在更大范围内的服务职能有关的因素。国外对城市性质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例如,一种分类方法将城市按性质分为6类,分别是:行政城市——首都、税收关卡城市;军事型城市——城堡、军事要塞、海军基地等;科学文化城市——大学城、科学院、文化城、宗教中心等;生产型城市——制造业、加工工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港口、交通要塞、运输中转等;游览疗养城市——疗养、游览、休假等。我国也有学者以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以城市的主要功能为依据,将城市按性质分为3种类型:政治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城市类型划分方法,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二)城镇的类型

城镇的类型主要指目前我国小城镇的类型。小城镇的类型可从多层面、多视角进行划分。其中,根据区域地位与作用,小城镇可分为县城关镇、中心城镇和一般小城镇;根据主要职能,小城镇可大致划分为商贸流通型小城镇、工业主导型小城镇、交通枢纽型小城镇、旅游服务型小城镇、综合型小城镇等。三 城镇的特征(一)人口高度集中

人口集中是城镇形成的必要条件。随着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使得城镇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远远高于乡村。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8个,城市的总人口为126966.6万人,地级及以上城市年末总人口为39815.0万人。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9.5%。2011年,我国人口密度为140人/平方公里,同期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口密度为618.8人/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990.51人/平方公里;天津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1103.26人/平方公里;邢台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5317.04人/平方公里;石家庄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8063.40人/平方公里;上海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2619.96人/平方公里;郑州市市辖区的人口密度为5245.54人/平方公里。地级及以上城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64.3万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长2.27%。截至2011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总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的有14个,与2010年持平,占4.80%;达到200万~400万人的有31个,占10.8%;达到100万~200万人的有82个,占28.5%;达到50万~100万人的有108个,占37.5%;在50万人以下的有53个,占18.4%。2011年,我国乡村人口65656万人,较上年减少了1456万人。同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3%,城镇化率历史上首次突破50%,虽与发达经济体77.5%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已经达到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二)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体

城镇的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占绝对大的比重,而且城镇社会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高。从从业人员结构来看,2011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0.8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9.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0.01%,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和为99.16%。从产业增加值看,2011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是2.8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是49.7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RP的比重是47.4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之和为97.19%。(三)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首先,城镇一般是国家机关或政府机构所在地,从而成为一定区域内的行政中枢和管理中心,承担着一定地域的政治事务、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与稳定等职能。其次,城镇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形成了一定区域的大部分经济总量。城镇能够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最后,城镇是文化的密集区域,几乎集中了区域内所有的大专院校和多数科研院所,以及主要的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和大中型医疗机构等。(四)综合生产率高

城镇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便捷的通信手段、快速的信息网络与传播、发达的交通工具、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有利于形成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镇地区经济活动的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得以节省,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因而其综合生产率高。例如,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均GDP为73597元。其中,北京市的人均GDP为83777元,天津市的人均GDP为85213元。城镇人均GDP远远高于全国人均GDP。四 城镇化的内涵与本质(一)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来自英文“urbanization”,该词最早出现在1867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兼工程师勒德丰索·塞尔达所著的《城市化的理论问题》一书。20世纪该词风行世界并在20世纪70年代被翻译成中文。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城市化”被我国地理学家吴友仁引入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研究以来,“城镇化”和“城市化”一词就频繁出现在党中央文件、国家领导人讲话以及广大专家和学者的著作论文中。在中国早期的文献中,“城镇化”和“城市化”的使用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有时在同一个文件或著作论文中反复出现[5]和被交叉使用,偶尔也会出现“都市化”。

这从早期部分国内学者对“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来。1998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6]过程。蔡孝箴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地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7]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学者李小建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8]域不断扩大。成德宁对“城市化”的定义为: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并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9]。学者刘传江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10]活方式的多景观层面的综合转换过程。学者李树琮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或都市化,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内涵包括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提升,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不断优化,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中心作用的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城市[11]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学者崔功豪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化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农村意识、行动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意识、行[12]动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化或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学者祁金立对“城市化”的定义为:城市化归根结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和经济结构的社会演变形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13]方式向现代化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国内学者也对“城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定义。例如,王梦奎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14]元化、社会化发展。

刘传江认为,城镇化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伴随工业化过程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将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周围扩散,由此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化,衍生出崭新的空间形态和地理景观[15]。

姜爱林认为,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包括人口城镇化和地域城镇化两个方面,即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镇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它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16]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为城市化、都市化。”

通过对不同学者对“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定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很多学者是把两者作为通用的概念来使用的。多数学者认为,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本质的区别,“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表述方式,目的是突出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镇化与城市化的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17]。有的学者认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城市的定义“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