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弟子规》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6:06:14

点击下载

作者:孙云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学点《弟子规》第2版

每天学点《弟子规》第2版试读:

绪论

1 谨言慎行,和睦处世大智慧《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它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行演变而成的一部书。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美德。归结起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孝”二字。何为“忠孝”,事国为忠,事家为孝,而对于家这个概念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首先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顺从双亲、敬爱有加可称为孝亲;再者对待兄弟姐妹也要保持一种兄友弟恭的态度,兄弟间彼此珍惜爱护被称为“悌”。我们知道孟子讲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这里他说的就是一种理想社会的蓝图:设立学校来教导民众,使他们知晓自己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做到了这一点,头发花白上了年岁的老人就不需要在街面上负重奔波了。我们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儒家的思想看似繁杂冗迭,但是归结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前面提到的“忠孝”二字,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史,发生于其中的任何一件值得君主或是天下黎民称颂的事,都是以这两个字为核心的。这两个字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也是我国灿烂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根本,更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屈的脊梁!

阅尽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先驱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已经逝去的生命向后人昭示他们不朽的精神:荆轲为了报答燕丹的知遇之恩而刺秦,最终被砍断了双腿,当他瘫倒在咸阳宫的大殿上依旧面无惧色的仰天大笑时,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所遗憾的,只是没能偿还恩人的情,没有洗刷国难之耻。荆轲以一介剑客之态向后人诠释了何为对国对主之忠诚!

而关于孝道的故事就更屡见不鲜了。《二十四孝》绘出了各式孝亲之图,虽然里面不乏有些陈腐,但总体的出发点和要表达的内涵还是很光辉的。至于“百里负米”的故事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百里负米”的主人公仲由,也就是孔子门下最为勇猛刚强的弟子:子路。子路早年家中贫穷,常常只能以野菜果腹,但为了照顾好父母的身体,他从百里之遥的地方负米回家,毫无怨言地侍奉双亲,直至他们去世。而后来子路做了大官,乘着马车去赴宴,一边吃着丰盛的宴席,一面黯然伤神道:“我现在依然想吃野菜,想为父母去背米,但是又怎么能做到呢?”对于子路此行,孔子由衷地赞叹道:“侍奉父母,生时尽力而死后思念,堪称一个孝子啊!”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双亲在世时不去尽一份孝道,等到他们永远离开时才开始后悔,然而却只留下永远无法挽回的锥心之痛。子路虽然生性鲁莽,但并不妨碍他做一个孝子,宁愿自己吃野菜而为父母负米备炊。黄香九岁能为父母温席,孔融四岁能为兄长让梨。相比之下,当今那些为了家产而父子相嫉、兄弟相残的人是多么悲哀和可笑!一张薄薄的存折竟然压住了几十年的血肉亲情,腐败变味并且夹杂着铜臭味的亲情在阳光下显得阴暗而泥泞,那里是人性的死角,有一片刺骨锥心的寒冷。

除却忠孝之外,“谨信”也是不可少的为人处世因素。这里的“谨”是指说话诚实,成语“谨言慎行”也就代表了这个意思;而“信”,顾名思义就是指代“信用”。君子处世,无信不立。小到持家,大到治国都要围绕“信”字进行,君主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取信于民,子贡曾问孔子该如何处理政事,孔子回答他说,充实军备,备足粮食,取信于民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孔子回答去掉粮食,最后总结道:“没有粮食,最终不过是饿死罢了,而自古皆有死,所以大可不必担忧。但是如果国家不能取信于百姓,那么这个国家只会日渐衰落,乃至最终崩颓。”

由此可见“信”在生活中的作用。其实信不仅仅存在于治国之道里,曾子杀猪体现的是信;尾生所约女子不至,最终抱柱而死体现了信;“言必信,行必果”体现的也是信。可见信已经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国家大事到柴米油盐,从国计民生到爱恨情仇,无一例外地包含了这一主题。

我们不要抱着敌视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古典著作,不要认为当时的圣人之言就是今天的陈词滥调。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有超越世俗的眼光,有高屋建瓴的姿态,可以超然物外地达观地解读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多读些圣人之言以启迪心智,净化心灵,唯有如此,才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与人和谐且于己方便,以此建设一个其乐融融的世界。2 完善自我,不断学习是王道《弟子规》中写道:“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就是要大家都有爱惜之心,而对于有仁德之心的君子,除了需要具备爱惜之心以外,还要去主动亲近他们。在学会这些的基础上,如果你还有充足的精力,那么你就用来看书吧。这是圣人讲的一种修身养德的办法,它首先强调了人精神内涵的重要性,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与他自身的精神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孟子学说中提到过“四心说”。所谓“四心”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一个人之所以称之为人,首先就要有“心”,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我们今天医学意义上的脏器,而是古人所讲的一种能够引导人进行思考、行动的纲领,一种划分是非深浅的准则。“四心”中最先提到的就是“恻隐之心”,这就意味着君子需要对世人怀有一种慈善悲悯的情怀,而这就恰恰与我们所说的“泛爱众”相契合。可见儒家文化虽有万变,但终究不离其根本宗旨,其宗旨是什么,我们在这里不难看出,即“爱人”。但凡仁人志士都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他们入则饱读诗书,出则观民生疾苦,他们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以天下之兴为己任,在朝为官,则恩泽黎庶;治理一方,则勤政爱民。这就是仁人君子所做到的“泛爱众”,也体现了他们的一颗“恻隐之心”。

而有关所谓“亲仁”的事例,在我国历史上就更是屡见不鲜了。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就是这个意思,从而也可以延展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问题上。的确,亲近君子的效果可能一时不是太明显,因为君子之风是谦和而温润的,它不会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一样突然改变一个人,但它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静默地使一个人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多与君子交往就像身边长满了空谷幽兰,四溢的芳香会慢慢浸透每一个毛孔,使人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如果以上的事情做得差不多之后依然有旺盛的精力,那么这个时候人就应该去读书了。毕竟,一个完整而清晰且坚定的精神内涵是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知识体系来支撑的,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永远不会长久。这句话也从侧面提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读书是雕琢一个人性情的最好方法,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三国时期,有个学识十分丰富的人叫做董遇。他家里穷困潦倒,以至于需要整日为生计奔波,人们惊异于他生长在逆境中的过人的才华,因此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他家里求他指点一二。董遇只对大家说了学习需要有“三余”。看大家都面面相觑而不知所以的样子,董遇又做出了解释:“三余”就是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三种剩余时间,也就是冬季、晚上和雨天。冬天是四季之余;夜晚是白昼之余;雨天自然就是晴空万里之日的余时。人们要善于利用空闲时间去读书、去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使自身日臻完善。“三余”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家境贫穷的董遇在为生计奔波、寻找果腹之物的日子里,犹不忘读书上进。这与我们曾经听过的“囊虫映雪”是相类似的。由于家境贫寒而买不起灯油的车胤、孙康,为了读书不得不借助萤火虫和雪的力量。古人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是我辈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天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它由古至今绵延了几千年,依然在教化、滋润着国民,正是因为这些闪光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使我们的人民无时无刻不在用这些浅显却又暗含着无尽真理的文字对抗着自身的惰性,从而一步步艰辛地由平庸向不朽跨越!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有的。于是他为了自己说过的话而身体力行,不知疲倦地在案头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后的白天和白昼后的黑夜。在无数个白天和黑夜中,他手指间忽明忽暗的烟头成了一盏最微弱的领航灯。在这里,他写下了一篇篇如刀似剑的文字,他以文字作刀枪、作匕首去刺穿茫茫无尽的黑夜,他屹立于天地之间,令日月星辰为之失色!

当今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古老的训诫,空闲的时光无一例外地奉献给了网吧、电视、麻将以及毫无意义的饶舌上面。他们似乎听不见时光流逝的声音,也听不见死亡临近的脚步。人生在世一百年也只是三万六千五百天而已,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再精致的时间也抵挡不住庸碌之人的腐蚀,当人们忘记了用前进的脚步来逼退时光流逝带来的恐惧时,衰老和死亡必将兵临城下!“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已经成为遥远的声响,但我们不应让声响成为绝响,当务之急是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宣扬我国灿烂的文化,同时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从而不朽。入则孝1 及时回应,是对父母的尊重《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就是面对父母对自己的召唤,应该马上应承而不应行动迟缓;面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以及命令,也应该马上去完成,而不应该懒惰。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源泉,兽类中犹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行为,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应当孝亲敬长。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核心和灵魂是孝道,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正是建立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从古至今绵延不断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孝道是我国道德理论的基点,纵观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君主们多宣扬“以孝治天下”,知识分子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仕道路,但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对于父母的态度。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敬的人,纵然拥有再高深的学问,又有哪个君主愿意起用呢!君主们都清楚,“忠孝”二字是不能分家的,一个能够对父母尽孝的人才可能对国家尽忠,否则貌似忠良的表层下藏着的很可能是一颗不为人知的祸心!古人云:“子女孝顺,父母心安。家存孝道,国有忠臣。”这句话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只有在家庭里培养起良好、正直的品行,才能在朝廷的各方事物中立稳脚跟、不惧不怒,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自己的信仰,从而做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正人君子。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弟子规》中想要阐述的并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上的听命与服从,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先后养育了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的品行都十分优秀。季历大婚后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古公的孙子。古公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孙子,仿佛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振兴我家的恐怕是这个孩子!”事实证明,古公的预言没有错误,这个孩子就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古公的预言虽然对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封建王朝的立嗣体制是“立嫡以长以贵不以贤”,论长幼,泰伯自然是第一人选;论起身份,三人都不相上下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排序,这个王位都不可能落在季历头上,而不落在季历头上就意味着不可能落在姬昌头上。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思,他为了成全父亲这个心愿的同时又不破坏礼制,就在某一天佯装采药而离开了家。他一离开,仲雍马上就明白事情的原委了,于是他也以同样的理由离开了家,兄弟俩相继出走,把河山让给了最小的弟弟,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社会早期的风气还是很淳朴的。王公贵族和市井平民似乎没有太大的差距,同时宫廷内部也没有那么多血迹斑斑的屠杀,这个时期的风气似乎还停留在尧舜禹禅让时期的样子。也正是这种掺入了孝亲成分的良好风气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我们在赞叹周文王的时候,也请不要忘记他家族的两位先祖:泰伯和仲雍。是他们两个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而甘愿放弃本属于自己的王位,这种大忠大孝着实令人敬仰,而这种拱手河山的姿态也确实不是每个继承人都能做出来的。

我们当今的社会似乎离这种淳朴已经渐行渐远了。时至今日,还有多少成年人要父母伺候?父母做好了饭菜喊你,你依然恋恋不舍地待在电脑前收菜聊天;父母想和你出去郊游,你却借口单位加班而和一大群朋友躲在酒店歌厅里纠缠;父母闷了、累了想和你聊会儿天、诉诉苦,你却一脸不耐烦地扭过脸……当今的种种,我们已经和古人差得太远了!连最起码的尊重父母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孝顺”之意,唯有“顺”方能“孝”,一个连顺应父母要求都做不到的成年人,还能指望他做出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来呢?

如果把这个“顺”字扩展到大的方面,我们可以看以下这个例子:

许哲女士是新加坡的慈善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有一次要录制一个关于她的专访,记者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个贫民区找到了衣衫褴褛的她,记者大骇,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她淡然地摇摇头说:“没发生什么事,只是我的工作要求我穿成这样,如果我穿着西装去接近他们,他们就会从心底排斥我,所以我必须和他们一样。”

由此可见,如果超越了家庭范围而来到社会当中,想要零距离地接近别人,依然要注意与对方的行为保持一致。如果在某一概念上超越了对方的行为习惯,那么这个行动很可能就会导致失败。家国一体,只有在小家中尊重父母,在社会中才能够能屈能伸、游刃有余。2 恭顺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训斥《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就是说,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责备你,如果是有道理的,你一定要虚心接受。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一个人在成长的路途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或轻或重的错误,在这个时候能够真心替你着急的人,恐怕只有父母了。古时候犹是如此,当今这个年代就更是如此了。古人素来讲究“孝顺”之道,那就是说,孝的起点就是顺从,恭敬和顺从是对待父母最起码的礼节和态度,如果一个人连父母的批评和指教都觉得逆耳的话,也就不要期盼他能去提笔安天下、骑马定乾坤了。孝亲敬长是忠君爱国的基础,一个知识分子若是整天被狂热的功利心所俘获,脑袋里没有一点亲人长辈的概念,也注定会误入歧途,最终自我毁灭,甚至殃及全家全族。所以,唯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批评的人方能成为儒家文化的典范和千古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孟子年幼的时候十分顽劣,经常在念书的时间偷偷跑出去玩耍。有一天,他跑出去玩得大汗淋漓地回到家,发现母亲正坐在机杼旁纺线。母亲见他大汗淋漓地跑回来,知道他根本没去上学,一定是出去玩了,她一生气,拿起一旁的凳子向机杼狠狠砸去,只是几下,机杼就变成了一地的废木头。一旁年幼的孟子惊呆了:“母亲,您辛辛苦苦织出的布,为什么要毁了呢?”孟母回答:“孩子,布被毁了还可以重新织,只是你的学业荒废了,就再也不能重新拾起了,照这个样子下去,你的前途可怎么办呢?”

孟子听到母亲这样说,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开始发奋学习,不再荒废学业惹母亲生气了。

孟子不愧为儒家学派里的“亚圣”,他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却能够在母亲为自己指出错误的时候虚心接受,能够听从母亲的教诲。而不是像一般的不懂事的顽童那样,稍不如意便摔门而去或是坐地大哭。年幼的孟子是以一种极为谦逊并且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错误,并虚心接受帮他指出错误并把他引向光明的母亲的教诲,可以说,如果没有孟母的指点,中国文化史上恐怕就要缺少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了!

当然,父母也并非圣贤,他们的意见也会有偏激的时候,他们的理智也有被激动的情感覆盖的时候。做儿女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给父母保留足够的尊严和体面的。不要当面顶撞他们,即便他们的话再没有道理,即便他们的举动再为粗暴,这时你只需要暂时避开锋芒,等到彼此的气消了再去解释不迟,切不可凭着一股冲劲儿和父母顶撞,要知道,你们是血亲骨肉,是天底下最亲的亲人,无论哪一方受到伤害都是你的失败。

孔夫子有“小棒则受,大棒则走”的理论。古时候,可能父母亲都是封建家族权力的化身,所以大都比较专制粗暴,儿女犯了错误,大小家法也就跟着上来了。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当父母用小棍子打你,且打的力度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么你就受着;如果用大棍子打你,而且打的力度已经超出了你能承受的范围,换句话说,你很有可能在这一棍子下去之后三魂荡荡、七魄幽幽了,那么此时你一定要跑开,跑到他打不到你为止。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宣扬“不陷父于不义”,教训孩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一旦出了格,不小心弄出人命来就是父亲的罪过了,这时候的性质就变成了过失杀人,虽情有可原但理无可恕!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子女听从了父母的教诲没有任何的反抗和逃避,这种行为似乎是孝顺的,但是从本质上来看,由于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父亲锒铛入狱,这种行为就是最为悖逆的行为,这相当于你间接害了自己的父亲!如果一定要说这也是孝道的话,那么这只能被称作一种“愚孝”,没有任何理智作为铺垫,只是凭着一股热烈的情感去面对一切,构建起的建筑迟早会坍塌。所以,在理解“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上,千万不能太过偏激和幼稚,一定要分清利弊,就算父母暂时失去了理智,作为子女的你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让悲剧发生。

今天,处在文明社会中的父母们大多数不那么专制了。他们通常能够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采用悉心教诲的方式,但是现在的孩子恐怕也不像古人那样了,通常情况下,父母的一句话未说完,他们的十个理由已经整装待发了。对于这些孩子应该不会有性命之虞,但是学会尊重父母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需要自己去面对社会,要独立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棘手问题,要和各个高层或是领导打交道,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尊重、理解,那么有谁敢把重要的使命交付于他呢?到头来,只能觉得自己时乖命蹇,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而心生嫉妒,岂不知古今一理!3 晨昏定省,关心父母冷暖《弟子规》中讲:“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寒冷的冬天里要设法去给双亲提供温暖,炎热的夏天里要学会为父母带来阴凉;早上起床之后,应该先去探望父母,并且向他们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将一天的情形告诉他们,要他们放心。

父母为了子女劳累奔波一生,老有所养、劳有所得自然在情理之中,作为儿女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么就不要在人前谈什么旷世爱民的大道理了。《二十四孝》中讲到黄香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身体很不好,冬天到来的时候,父亲冷得发抖。尤其是在睡觉时,冰冷的床和被子令他感到无所适从。黄香看到父亲这样心里很难过。于是,他就在父亲上床睡觉之前悄悄地钻进父亲的被子里,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冰凉的床褥,直到被子变得温热了,他才请父亲来睡觉。不仅仅是这样,在夏天的时候,炎热的天气令人难以入眠,这时黄香就用蒲扇把床上的席子扇凉后再请父亲睡觉。

一个九岁的孩子尚能如此关爱孝敬父母,岂不让众多成年人自愧不如!从这里可以看出黄香对父亲的关爱,这些体现在细枝末节上的亲情足可以击退世上任何可怕的严冬,令肃杀的冬季开出馨香的花朵。而且,一个能够这样在细节上照顾父母的人在平时一定也是非常孝顺的,一定不会表现得顽劣而执拗,也一定不会以顶撞父母为乐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无多大作为,也一定不会庸碌一世,他们的精神本身就是世人奉为圭臬的珍宝,在时间的打磨下永不退色。《亢仓子·训道》中记载:周文王还是王储的时候孝顺至极。每天早晚必定到父母的寝宫之外,问服侍父母亲的近侍,当天父母的身体状况可好。如果侍从回答好,那么文王就满脸喜悦之情;如果侍从回答不好,那么他的愁苦之情就会整日挂在脸上。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是一名贤明的君主,他贤明的基点正基于他对父母的孝顺,假如作为一国之君的他连最起码的孝悌之义都做不到,他又如何来教导百姓、安抚黎民、教化万方呢!

过去大户人家都是住在庭院深深的大宅子里,作为一个家庭的统帅者,父母是不经常与子女们见面的。这就意味着子女们的活动不会经常被父母知道。要让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行踪,这就要求子女们做到每日晨昏定省,这不仅仅是为人子女应有的礼节,也是对父母应尽的一份孝心,连最微小的地方都会去在乎父母的感受,懂得让父母时时刻刻放心,不让他们过多地操心劳神。这样的子女必定是孝子良臣,于家有望的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也许,晨昏定省的深层含义并不在于所谓的“早请示、晚汇报”,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都不会长久,更不会深入人心。如果仅仅把它们看做一种仪式,那么它们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浅陋不堪。其实它们的真正含义在于做子女的应该多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出那个九岁孩子的行为了,但最起码应该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问问父母想吃什么饭菜,在遥远的城市给他们打一个电话,还有他们生日时的一个祝福,望眼欲穿时的一声慰藉……这些简单而平凡的行动都可以深深感动父母年迈的心灵,让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绽开世间最甜美的笑意。

孝顺是会传染的,你懂得孝顺你的父母,在晚辈面前树立一个无言却光辉的榜样,等你上了年纪后,你的子女自然也会像你当年孝顺你的父母一样来孝顺你。反之,情况就是很不妙的。不要忘记了,你是祖先后人的同时,也是后人的祖先,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写入你家族的史册。

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不要总期盼着当自己能够呼风唤雨、权倾朝野之时再来关爱他们、孝顺他们,也许你真的有那么一天能够功成名就、荣归故里,但是你等得,父母等不得。趁着他们身子还硬朗,思维还清醒,就多让他们感受一些来自晚辈的关爱吧,不要让他们苍凉的泪水挂满沧桑的脸庞,也不要让悔恨的痛苦写在你步入中年的脸上。4 不忘禀父母,莫让长辈挂记《弟子规》中说道:“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意思就是说:出门之前一定要禀告父母自己即将出门,并且要把大体行程与父母说清楚,以免父母牵挂忧心;而回到家之后,也要告知父母自己已经平安回到家了,让父母放心。

古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儿女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天底下没有不疼儿女的父母。孩子远行,父母虽然不舍却也阻拦不住,只能远远地站在月台上,望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满腹凄怆之感。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就是说,当父母在世时,最好不要打着各种幌子去云游天下,要知道子女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父母的关注范围之内,子女哪怕受了一点皮肉之伤,做父母的都会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更何况出门远游了。尤其是那交通和通信设施都极不发达的古代,孩子每走一步,爹娘的心就被揪紧了一下,走得越远,揪得就越紧。待到行至天涯海角,游子回望故乡之时能否感觉到亲人对自己的声声呼唤,能否感觉到遥远的家乡里,母亲的那种望眼欲穿!

孟郊的《游子吟》写得真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诠释了一位母亲怎样的心情,那种盼望儿子出人头地的同时又不愿意看到儿子离家漂泊的无奈心态跃然纸上,令读者挥泪扼腕!

战国时期的聂政是一位大侠士,他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孝顺。自从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就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鉴于他侠士的身份,总是有人来请他来做行侠仗义之事,希望他可以出面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然而,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聂政都婉拒了这些人。这些人不认为聂政是由于怕母亲担心而不出山,他们意识不到孝道其实是一位侠士最为可贵的精神内涵,反而都认为聂政是由于贪生怕死不敢出山,他所谓的名声也是欺世盗名而已。

就这样过了几年之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聂政安葬了母亲之后就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母亲已殁,聂政了无牵挂,在一次任务中以身殉职,再也没有回来。

有人总喜欢在人前标榜孝道,喜欢用一些听起来精深晦涩的理论来把自己武装得像个道学先生般神圣不可侵犯;也有人因为做下对国家不忠的行为而大谈孝道,企图用孝道的影子来遮住不忠的污点。其实这两类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孝道,真正的孝道不是那些深奥晦涩的长篇大论,不是古书上讲的诸如“郭巨埋儿”之流的愚民典范,至于那些以为封妻荫子、凤冠霞帔就可以让父母喜笑颜开的人,就更加鄙俗不堪了。真正的亲情是无价的,它的建立不会以任何物质为代价,即便是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亲情存在,一家人也可以过得其乐融融。说到底,父母之乐在于子女,尤其在于子女的健康平安,聂政作为一介侠客,从来就不将自己的生命视为珍宝,但为什么他开始会拒绝别人,就是因为他知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的道理,他是在替他的母亲活着,为他的母亲活着!当今之人,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此等境界呢!

既然出行有常,那么对于职业的选择也就有了一些要求。“居有常,业无变”对于古人来讲可能比较现实,农民就是从生到死守着一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书生就守着书本,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至于商人的生活似乎就更加有规律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一生都在为这点差价而奋斗。三类人基本上就是各自在各自的轨道上,直至天荒地老。而这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就有些牵强了。天大地大四处是家,自打从贫瘠的家乡一头扎进了大城市,灯红酒绿晃乱了眼睛,工作上也通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在一个岗位上待不了多久就开始频频跳槽,害父母也跟着担心……其实话说回来,跳槽本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是自古至今不变的定律,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困在一个毫无前途的地方待一辈子。但是如果跳得太频繁似乎就说明一个问题了:你这个人的心太过浮躁,根本就不能沉静下来,谦虚地去学习一些事情,总是把光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频繁跳槽中。而且,在这个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世界里,游子不论是工作还是跳槽,都需要牢记一点:如果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对于父母最好是报喜不报忧。你要明白,工作上的不顺是常有的,一旦遇到不顺就抄起电话向家里哭诉,你哭完了觉得此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问题已经完全转移到父母那里去了,你的痛苦再小,在他们那里也是要扩大一百倍的。于是,当你已经完全入睡,父母还在家里愁眉苦脸替你烦恼。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不孝顺,更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在困难来临之时不懂得勇敢接招,永远都想躲到父母身后去,而没有发现,父母年迈的身躯已经没有能力为你遮风挡雨了,接下来的岁月里,你已然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不管你是否愿意。

孩子长大了必然要懂得如何让父母安心、舒心。只有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只有懂得如何安父母心的人才配去担当社会上重要的任务;只有懂得体贴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好丈夫或者好妻子,继而成为好父母。5 不要任性妄为,让父母忧心《弟子规》中讲道:“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它的意思就是说:做子女的如果要处理事情,哪怕处理的是小事,也应该向父母及时禀告而不应该擅自做主。如果任性而为的话,就很容易出错,同时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而因此让父母担心或是伤心,都是不孝的行为。

为人子女,从小都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那些有着垂髫之乐的童年时代渐渐远去,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也越来越少了;同时,父母在孩子的眼中,从一个无所不知的巨人慢慢退化为一个时常犯错并且还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老顽固,孩子眼中崇拜的神色渐渐褪去,只留下了一地的任性甚至还有蔑视。其实如果要这样认为就有些偏激了。父母历世几十载,用句俗话说就是“吃的盐比子女吃的饭还要多,走的桥比子女走的路还要长”。他们之所以缄默不语,是因为他们更想把这个独立权让给孩子,毕竟孩子大了也要经历风雨,也要锻炼自己去独当一面,也会有一天将成为另一个家庭的脊梁。所以基于这些原因,父母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得十分内敛、十分含蓄,然而正是他们这种内敛和含蓄却换来了子女的不理解和轻视,这是何其悲凉的一件事!

三国时期,刘备临死前把自己的傻儿子交给了丞相诸葛亮,还写了一封信留给儿子,上面说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在教育儿子不要因为一件坏事非常小就可以去做,也不要因为这件善事非常不起眼而去忽视它,总之,有了好的品德,懂得任人唯贤才能够让大家信服,也唯有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成为一代明君。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后盾,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没有出什么大的失误,蜀国虽然四处涉险,但还是坚强地挺立于三国之中。后来诸葛亮死了,刘禅开始宠信宦官,任用小人,不断地放纵自己,他忘记了诸葛亮临终时的嘱托,使得祖宗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当他的国家最终被曹魏所灭时,他自己也成了俘虏。

在刘禅的潜意识里,一定也存在着想挣脱诸葛亮束缚的意识吧!要知道,刘备去世时,刘禅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现在来看,十七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不愿意听长辈的话,最喜欢和长辈对着干。古代孩子的家教甚严,虽然不至于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举动,但他们的叛逆心理恐怕还是存在的。年少轻狂的刘禅一定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了江山,却要时时刻刻听从诸葛亮的指派。他意识不到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家的天下和蜀国的江山,他觉得这个板着脸的老头今天不许他这个,明天又禁止他那个,虽然都是用一种极谦恭尊敬的语气,而且是以奏折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的。但这个“相父”的形象的确太可怕了,比起那些令他开心,可以供他取乐的奸邪小人们,刘禅的心开始倾斜了。于是他开始频频听从小人的教唆,甚至因此和诸葛亮之间产生嫌隙。如此一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便付诸东流了。蜀国的江山开始风雨飘摇了。

刘禅的固执和偏颇葬送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祖宗打下的江山,是先烈们创下的基业!甚至在国破家亡之时,他想都没想就要去敌国俯首称臣,丝毫不觉得亡国奴的身份有多么悲惨,也对昔日的国君变成阶下囚的事实丝毫不在意!他的思想觉悟甚至不如自己的儿子北地王刘湛和那两个年幼的小孙子!也终究酿成了在曹魏被众人取笑的滑稽局面。一句“此间乐道,不思蜀也”足以令九泉之下的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们心寒。

由此观之,刘备的教导算是白费了,对他的宝贝儿子丝毫没起作用。假若刘禅能始终坚持诸葛亮的方针,也不至于输得这样一败涂地。

现在人们常说“早请示,晚汇报”,大家都认为这是对领导而言的,其实不然,对父母也应该如此。当然,这种做法不必做得十分拘谨小心,如果那样的话就流于形式,而体现不出真正的内容。做子女的应该多与父母沟通,至于原因,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父母的经历远比你丰富得多,多听听长辈的话不仅不会有错,反而会对你的前途有帮助。至于方式,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看电视时、闲聊时、晚饭时都是很好的沟通时机,父母并不在乎你怎样与他们沟通,更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与他们沟通,只要你肯说,他们随时随地都愿意做一个倾听者。他们最在乎的就是你愿意把心中的话向他们说出来,他们可以融入你的世界,并且真心地为了你的未来出谋划策——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收起那些已经不属于成年人所谓的“率性而为”吧,多和父母交谈沟通,你收获的东西会超乎你的想象。6 不要背着父母私藏任何物品《弟子规》中讲道:“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意思就是说:“无论东西有多么不起眼,都不要偷偷地私藏起来;如果私藏东西被父母看到了,他们一定会非常伤心。”古语有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这句俗语中能够看出人在面临诱惑时产生的贪念,平日里作风多么正派的君子,在灿烂的黄金白银面前都有可能被晃得找不到方向,一不小心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父母养育你一回,有道是养儿防老,但你栽了跟头,不仅防老没指望了,还可能反过来要养你一辈子,静思之下,于心何忍!

东晋有位贤臣叫陶侃,从小聪明好学、品行端正,深得同窗及老师的喜爱。长大以后的陶侃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吏。干这一行本身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最多也只不过能免费吃到些鲜鱼罢了。这一年,他收到了一坛腌咸鱼,尝了尝觉得味道极好之后便没有舍得吃,托人把这坛鱼带给了自己的母亲。没想到,母亲却让人把这坛鱼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附上一封信。信中说:“你是国家的官吏,领的是朝廷的俸禄,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来孝敬自己的母亲呢?虽然这只是一坛咸鱼,但也是为官不廉的表现啊!”陶侃深深地记住了母亲的慈训,从此他更加勤政爱民,两袖清风,最终成为晋代有名的清官,深受百姓爱戴。

子女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对其教育的程度,而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父母以及这个家族的整体素质。所以当某个孩子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后,周围的人会把鄙夷的眼神投到整个家族上面,令整个家族为之蒙羞。所以身为子女的人们一定要牢记:你不仅仅为了你自己而活着,你的生存也代表了整个家族的荣辱兴衰。

故事中的陶侃仅仅是带给母亲一坛子咸鱼而已,这值不了几两银子的东西尚且招来母亲的斥责,如果他像和珅一样把国家的银库挖了个底朝天,他的母亲恐怕早就把他逐出家门了!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出,陶侃虽然占了点公家的便宜,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不失为一个好官。而他的母亲明道理、辨善恶,就更是伟大母亲的代表。她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明白应该把儿子的错误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错误也不能放过。因为她懂得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错误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儿子引向歧途,古人说“不知死之悲便不知生之欢”很有道理。不学无术且妄自尊大的人往往总会摔得很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占惯了小便宜,不知道便宜也会咬了手。到头来不仅让自己深陷囹圄,连自己的父母也都跟着丢脸。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不仅孩子要注意,就连家长都是脱不了干系。现在的孩子多半生活在一片溺爱之中,从小只要想要什么几乎就没有得不到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他会养成一种骄横跋扈且贪婪的行为习惯。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得到,这样的行为习惯会给他们以后人生的道路增添很多不便,甚至是障碍。你的路走不通了,你的心情一定会低落,而你的父母就更加忧心如焚。要知道子女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会加倍的!

所以,子女孝顺父母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要为了一丁点的得失而大放厥词、大哭大闹,总是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儿。孩子长大了,也应该有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和自己的人格底线。当面对诱惑时,更应该头脑清醒,树立一种足以抵挡诱惑的天然屏障。爱自己的父母,不仅仅要让他们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体贴他们的心。只有这样做,才可能在往后的路程中显得游刃有余,仪态万方。而让父母的眉头舒展开来则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7 要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弟子规》中讲道:“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就是说:“对于父母亲喜欢的东西,就要尽全力帮他们准备好;而对于父母亲所讨厌的东西,就要小心地帮他们拿走。”这一节的宗旨就是,要尽量顺从父母亲的心意,并且满足他们的喜好,不可故意惹他们生气。

我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对于孝亲敬长这方面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总结下来不外乎两个字:忠孝。忠是对于国君而言的,在这里姑且不论。而孝是真正对于长辈而言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拉扯儿女长大,上了年纪后有些嗜好或是怪癖都是正常的,作为儿女的都应该尽力去理解并且满足他们的心愿,不要故意逆着他们的心意。

郯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孝子,他对于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他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身体状况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不好,不久,他们的眼睛失明了,看不见任何东西。郯子对于父母的状况感到忧心忡忡但又毫无办法。有一天,他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虽然他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郯子仍为之兴奋异常,决心试一试。郯子来到山上,能够远远地看到鹿群在吃草,但是他无法接近他们。冥思苦想之后,他买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后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终于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弄到了苦心期盼的鹿乳。并把这些珍贵的鹿乳拿回家带给父母。不知究竟是鹿乳的作用还是郯子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父母的眼睛在一段时间之后竟然重见光明了。而且他们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于是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就传遍了天下。

其实,古代类似于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最典型的比如“王祥卧冰”,这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王祥的父亲在重病弥留之际想要吃鱼,但是冰天雪地的季节里哪里有鱼呢!王祥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就跑到冻得严严实实的河面上去,脱了衣服躺在上面,用身体的温度融化了冰面,给父亲弄来了鱼。这个故事听起来封建教化的成分更浓厚些,难免让人觉得不舒服,满足父母的愿望也应该建立在不损害自己生命的前提下。

然而郯子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毕竟鹿还算是温顺的动物,不会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而鹿乳的获得也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既顺应了父母的需求,也保护了自己的安全,这种孝亲形式是值得发扬光大的。《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原因导致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都是不孝的行为,为人子女应该懂得,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好,孩子受到的伤害在父母身上是会加倍的。所以如果不想让父母痛苦,那么就要讲究孝顺父母的方式和方法,不要伤了自己令他们伤心。

在满足父母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他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可以说,每一位父母在上了年纪后,在吃饱穿暖之外对于那些高端的物质层面的东西需求不大,但对于子女的言行、思想以及生活层次他们却是十分关注的。这就要求为人子女的要处理好自己的各项事务,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韬光养晦、和善待人,不要像个街头泼皮无赖一样,与人家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这样不但伤了父母的颜面,同时也伤了他们的心。

我们作为子女,就应该在关爱父母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体和行为负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是在孝敬父母,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好,所以我们也要努力地圆他们这个梦才对。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让父母省心了。社会和生活以及学校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价值观也被扭曲了,这使得他们逐渐向邪路靠近,而此时的父母一定是最伤心的,因为孩子才是他们在这个世上最好的礼物,无论用什么来和他们交换,他们都不会换的。然而他们最爱的孩子出了问题,这一定会让他们十分痛苦,所以作为子女,首先要注重培养自己健康完整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让自己能为之奋斗的终身理想;其次就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这个好的习惯去成就一种命运;最后是要学会终生学习,学习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一种行为,不会学习的人终究会被时代潮流所抛弃,只有终生学习的人才有能力为自己的理想添砖加瓦。

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能时时刻刻以孝道自励的人才会是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一个有目标的人,一个能够报效国家的人。8 规劝父母要语调柔和,不烦不躁《弟子规》中讲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就是说:“如果父母有了过错,做子女的一定要规劝他们改正错误。在规劝父母的时候,子女应该做到和颜悦色,声调也要柔和。而如果父母亲不肯采纳的话,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再去劝谏他们。在劝谏父母的时候,应该诚心地恳请他们改正,并且由于伤心而痛哭流涕、悲伤呜咽。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因为生气而责打自己的话,也不应该怨恨父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虽然是历经了无数风雨的人,但是犯错误还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而不自知时,为人子女就应当及时劝谏,以免父母在错误的路途上越走越远。但如果在多次劝谏之后,父母仍然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子女就应适可而止,毕竟恭敬不如从命,父母年纪大了,有些东西他们认准了就不肯轻易回头,做子女的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孝顺他们、照顾他们。

古时候,有位叫乐羊子的人在外求学,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在家里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有一天,邻居家的鸡误入乐羊子家的院子,乐羊子的母亲见状,就把鸡捉住了,杀掉之后做成了菜。到吃饭时,乐羊子的妻子对着鸡暗自落泪,婆婆好生奇怪,就问她为什么要哭。乐羊子妻说:“我难过是因为我们家里实在太穷了,连一个像样的菜都没有,所以还要杀掉别人家的鸡来果腹。”婆婆听到这里,顿觉羞愧难当,于是把鸡倒掉不肯再吃了。

可以看出,乐羊子的妻子是个聪明睿智又知书达理的女人。她知道非礼勿动的道理,并且在婆婆有过失时把道理委婉曲折地讲给她听,既让婆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保存了婆婆作为一个长辈的体面,可谓一举两得。试想一下,如果乐羊子的妻子看见婆婆吃别人家的鸡就大为光火,顿时破口大骂:“你怎么吃别人的东西,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此话一出,一场婆媳大战恐怕就在所难免了,而和谐的家庭气氛也就被破坏掉了。

曾子曾经问孔子:“如果要敬爱父母,让他们过得安逸快乐,就要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吗?”孔子听后惊叹地回答:“怎么可以这么说呢!天子有七位敢于直言的大臣,那么天子虽然偶尔犯错,但也不至于亡国;诸侯有五位直言的大臣,即便有过错,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家;大夫若是有三位敢于直言的部下,就不会令自己的家族覆灭;士人若有诤友在身旁,他的名誉就不会受损;同样,做父母的,若是有敢于披露他缺点的子女,他就不会陷于不义之中。如果子女都不能劝谏父母的话,怎么称得上是孝道呢!”

如此我们可以得知,父母有错,子女须规劝。一味地顺从并不代表对父母的孝顺。在劝谏父母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要注意在温情的家庭氛围中让父母改正错误。当今社会的压力变大了,很多晚辈在外面需要忍气吞声地面对上司,需要一脸和蔼地面对同事,需要以讨好的心态面对客户。他们觉得自己在外面受了太多委屈,所以家才是他们发泄的地方。于是,一回到家里,马上进行角色转换,父母无错还好,一旦有错,他们马上就像是教训孩子一样教训起父母来。丝毫不顾及父母内心的感受。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样子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凶神恶煞的面孔和歇斯底里的声调,的确令人心寒。《礼记》中说:“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有了过错,子女就进行劝谏,但是在劝谏的时候要针对错误而不是针对父母本人,态度委婉谦恭,不可对父母显露鄙夷的心态。否则这就是亲情关系被撕裂的开始,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你的家庭关系就不会再那么和谐了。我们和父母的血缘亲情是无论何时,以何种原因都不该被扯断的。

当然,当我们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之后,也无法使得父母回心转意,那么就由着他们去吧,只要不是什么原则上的大错误,一些生活上的琐碎事情,就按父母的心愿去办也未尝不可,只要结局无伤大碍即可。我们要多想想父母的优点,多想想他们曾经经历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的话,我们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也不会再对父母产生嫌恶和怨恨之心了,这样才能真正地去爱他们。

而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也是一个幸福家庭的源泉。9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亲自关怀、照料《弟子规》上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意思就是说:如果父母生病了,吃的药子女要先尝,目的就是要看看是否太苦、太烫;不仅如此,在父母生病的过程中,子女也要衣不解带、日夜守在他们身旁。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也非常体贴自己母亲。每天无论朝政多忙,都要亲自去母亲宫中请安。当他的母亲生病时,汉文帝就衣不解带地守在母亲的病榻前,时时刻刻照顾着母亲。母亲一旦要吃药了,他就会先把药碗端来,亲口尝尝药是否太烫,然后再喂母亲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母亲生病的整整三年里,汉文帝几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他的故事也被传为千古佳话。

一位身系天下的皇帝尚且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照顾自己的母亲,能够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亲力亲为地照顾母亲。在深宫之中,一定不乏太监宫女来照顾皇太后,然而皇帝自己却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再高,也是母亲的儿子,母亲有疾,做儿子的就一定要陪在身旁,虽然不能减轻她的病痛,但是至少能从精神上给她莫大的支持和安慰,让她有了对抗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古往今来,这样的皇帝不在少数。清朝康熙皇帝也是个十分孝顺的角色。在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病重的一个多月里,他就在祖母的房间里另支起一张床,这样可以随时伺候祖母。在此期间,他对大臣们说,如果没有重大的事情,就不需要奏报了。孝庄太皇太后在气息奄奄之际抚着他的背说,如果天下人都像皇帝一样孝顺就好了。

当时的清朝版图十分辽阔,而且整个国家都处在危机和可能的战乱之中,面对这危机四伏的气氛,康熙皇帝毅然决然地决定留下来照顾祖母,并不仅仅因为祖母在他执政之初给了他莫大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把中国几千年的孝道融汇到了自己的思想里,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对待自己的亲人。

现代社会里,有些老人们因为生病而痛苦地躺在医院里,而他们的子女却远在国外、外地而不能赶回来照顾父母,甚至有些儿女就在本地,一听到自己的父母生病了,都避之唯恐不及,还要用自己工作忙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借口。事实上工作忙只是表象,实质还在于心中是否始终挂念着父母。殊不知,亲生父母只有一双,一旦酿成悲剧便是终身的悔恨,永远挥之不去!《诗经》中说,唐棣花啊,像对我招手一样摇摇摆摆多漂亮。不是没有想念你啊,实在是路途太远了!孔子回答说,还是没有真心想念,如果真心想念,有什么远的?的确,还是没有真心想念,一个人想要见到父母的强烈意愿是不会被任何客观条件所阻隔的,只要你想要守在父母身旁,那么就一定能守在他们身旁,任何困难都会不在话下。《大学》中讲道:“为人子,止于孝。”也就是说,为人子女,最高的境界就是做到了孝道。一个孩子再敬业、再能干,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加以怜惜,那么无论他多么优秀也都变得丑恶了。特别是在老人晚年身体不好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子女给他们带来的鲜花和荣誉还有掌声,他们只是想让孩子陪在身边坐一会儿,聊聊天、说说话,最主要的是感受那种久违的家庭气氛,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他们精神上的满足会缓解身体上的疼痛,也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

然而可悲的是,一些子女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而永别了父母,一些儿女是由于个人品性问题使得父母过早离去。那些因为老人骨折而对其冷言冷语并且不给老人治疗的儿女们,那些在炎热的夏天里因为担心费电而不肯给老人用空调的儿女们在遭到良心的谴责之外,也必将遭到因果的报应。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成人,没想到换来的竟然是病榻前的凄凉。

奉劝世上的子女们,对自己的父母多尽一点孝心,这样才不会在他们走后激起满腹的悔恨;同时也可以给自己的后代做一个好榜样,也防止着后代们学习你的行为,在你老了以后像当初你对待他们爷爷奶奶那样对待你。人们都是有父母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在你的身上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连你一个小小的感冒都会让他们提心吊胆,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地孝敬他们,让这个良好的美德传承下去。10 子女当恭敬,诚心地为父母守孝《弟子规》中讲道:“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意思就是说:“当父母亡故的时候,子女要守孝三年,并且每日需要以泪洗面,想想父母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就更是悲从中来,不能自已。真是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啊!并且在守孝期间必须天天吃素食,不可以沾荤腥食物,以此表示对父母的忠诚和敬意。对待去世后的父母的情感和态度,要像对待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恭敬有礼。”

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不能期盼来生结草衔环报之,能做到的最实际的事情就是在他们离去后多守候他们一段时间,让他们的灵魂也得到慰藉。而且为人子女所要做的事情也应该同父母活着的时候一样,每天有什么事情应该在父母的灵牌前汇报,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并且要时刻反省父母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对照着自己每天的行为,看是否有失礼的地方,看是否有悖于父母意愿的地方,如果有,一定要及时改正。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意思是说:“我听老师说,人抑制不住悲伤,把伤痛感情全部发泄出来,以至于到达了顶点,这必定是父母离去的时候。”平常的岁月里,即便有再大的悲伤也都可以忍受,都可以笑脸相迎,但唯有父母去世时的那种剧烈的悲痛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日后很长的岁月里,每当忆起去世亲人的脸庞,那种痛苦的感觉就会在心里重演,他们好像还活在世上,就像在某个角落里默默地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默默地关心着你的一言一行。然而你却看不见他们!每思及此,伤心欲绝。这种空荡荡的感受是没经历过的人感受不到的,也不会理解的。《中庸》中讲:“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制度是从百姓延伸到天子,无论哪个等级都不能逾越的。正如上面提到过的,我国古代礼制规定,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而其原因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可以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独立行走,自己吃饭,让整日疲惫不堪的父母松一口气。所以作为一种报恩行为,父母在去世后,子女也要守在一边,保证三年不离开。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宰予曾经问孔子:“老师,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宰予三年都不能学习礼仪,礼仪制度一定破坏了;而三年不学习音乐,音乐制度也破坏了;旧粮食吃完了,新粮食又收成了;钻木取火改换燃料,这样说来,世间事物都是一年一个轮回,那么说来,为父母守丧,一年就足矣了。”孔子听后,只淡淡地问了一句:“当你吃着大米,穿着绫罗绸缎的时候,能够安心吗?”宰予出乎意料地回答:“安心。”孔子说:“你心里安宁,那就照你说的去做吧。君子在服丧期间,即便是吃着山珍海味也是味同嚼蜡,听着好听的音乐也不觉得快乐,住在舒适的屋子里也不觉得舒适,所以君子不可能像你那样做,如果你觉得心里安宁而不受谴责,那么就去做吧。”在宰予出去之后,孔子痛心地说:“宰予不仁啊!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公认的丧期,难道宰予没有在父母怀中的三年之爱吗?”

从这里能够看出,孔子不仅仅是对于宰予的不满意,更是对于整个社会风气的不满意,要知道,宰予在当时算是个官员了,一个官员尚且如此,又怎么能给天下百姓做出表率呢!然而孔子还是幸运的,他苦苦追求了一辈子的周礼,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学生们也没有令他失望,他们像是失去父母一样悲痛,很多学生在孔子的墓前盖间小房子,陪着自己的老师度过了三年清心寡欲的时光,更令人感动的是,子贡为老师守丧六年。《颜氏家训》中说:有个叫陆襄的人,他的父亲被杀害,陆襄就终身只穿布衣、吃素餐,哪怕是菜里有用刀子切过的生姜,他都不肯食用,所以他家的厨房里做菜从来都是用手掐断,而不是用刀切。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