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1:31:01

点击下载

作者:朱明娥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

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试读:

总序

古今中外,任何一座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文化的 城市,无不存在着若干彰显城市特征、气质和精神的 “地标”。这些有形的地标,与城市一同孕育成长、 发展壮大,在城市肌体上“自然生长”,与凝结于其 中的人和事一道,共同塑造出城市的文化和品格。

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人类文明可追 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 472 年)

建城开始,至今已近 2500 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山川与人物的完美邂逅,景 观与文采的虚实建构,使得各个时期的南京都曾产生 过地标。这些散布全城的地标,或是一条河流,或是 一个湖泊,或是一处古遗迹,或是一座古建筑,它们 是这座古城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注脚。秦淮河流淌 的千年烟雨,明城墙绵延的百里沧桑,大报恩寺辉映 的佛光刹影,总统府见证的时代更迭……无不记录了 南京的兴衰变迁和悠悠记忆。偌大的南京城中,生于 斯长于斯的人们也时刻感受着不同地标带来的魅力。

城南人熟知夫子庙的俚俗繁华,城北人醉心于玄武湖 的平静舒展,城西人惯于徜徉在石头城外的莫愁湖边, 城东人则钟情于紫金山的雄伟豪迈。正是由于这些地标 的存在,南京被赋予了诸多耳熟能详的称谓――龙盘虎 踞、中华佛都、天下文枢、胜利之城……而这些称谓, 正是南京城市文化的标签和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软实力。 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南京地标,很早便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明清以至民国的多部金陵老风景画,多以其时 地标为描绘对象,可以称得上是对当时南京地标的“检 阅”。在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今天,随着在优 秀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加快“走 出去”等方面持续发力,南京奏响了文化强音,城市 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树立 崭新的城市形象,塑造有品格、有内涵的现代都市, 让全国乃至世界读懂南京、热爱南京,从一个崭新的 角度展现南京的魅力,我们推出了这套“南京地标” 丛书。丛书以图文并茂、专题叙述的方式,讲述这些 地标的前世今生、建筑特征、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等, 力争成为人们品味南京文化的又一力作。同时,希望 丛书的出版,能成为这些地标的精品宣传册,以便利 海内外游客的造访。丛书编委会

序言

明清时期,我国曾经建造过 2000 座以上带有砖 结构城墙的城市。经过数百年来雨雪风霜的“洗礼” 和战火兵燹的毁坏,大多数城墙都已经化为历史的尘 埃,名存实亡,至今仅保存下来不到 20 座城墙,让 我们仍能想见当年的辉煌和荣光,其中南京明城墙堪 称是中国明清城墙保存下来的代表作。

南京明城墙依山傍水、因形随势而建,蜿蜒起伏 于自然山水之间。无论是在墙体结构、城砖制作、黏 合剂使用、瓮城构建、防水排水系统设计、护城河水 源利用,还是在平面布局、皇宫选址、外郭建造等方面, 都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是我国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最大的古代都城城墙。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文明史》一书中赞美道:“中国的那些发 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 15 世纪 之前更是如此。”

南京明城墙因山为城,因水为池,其规模之巨、 体量之大、设计之新、布局之奇、形状之特、构造之巧、 建筑之雄、材料之精、设防之严、内涵之丰,令人叹 为观止!它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风水师和能工巧 匠们集体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人类巧夺天工的杰作, 是时代发展的标志,更是历史的见证物,具有极其重 要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

南京明城墙环绕的地域,数百年来,历经时代变 迁,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巍峨壮观的南京明城墙 自建成之日起,就是南京的独特地标和文化名片,如 今以江苏“南京城墙”为核心的“中国明清城墙”联 合“申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此时此刻,我的学生 朱明娥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多年工作经历和研究成果精 心撰写的这部作品,集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于一体, 熔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可谓是助力南京 明城墙“申遗”的一部力作,故乐于为之序。2017 年10 月于金陵之南秀村 时年90 岁(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著名南京地方史专家)

举世无双的四重城垣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改应天府为南京,年号为洪武,建立大明王朝。

南京自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定都以来,先后有东晋、刘宋、萧齐、梁、陈和南唐在此定都,但无一例外都是地区性的王朝或政权。明朝定都南京,打破了以往的先例,成为建都南京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相继以南京为都,历时达54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留都,又称南都、南中,其地位仅次于北京。有明一代,南京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

早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攻占江南重镇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采纳高级幕僚、大学者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开始兴建宫城。与此同时,又开始扩建应天府城。1368年朱元璋定鼎南京后,大规模建设都城。为了将南京建造成天下第一名都,朱元璋下令征调全国各地工匠、人夫(普通百姓)和罪犯进京筑城,人数达100万之众。他还下令南直隶(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包括今湖北、湖南)的地方政府,以及驻扎在京城内外的军队卫所、中央工部等衙门和系统,按照生产责任制烧制城砖。南京城墙从1366年兴建,至1396年为止,四重城垣才陆续竣工,前后耗时达30年之久。《明都城图》中的四重城垣(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

明朝南京城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桓构成。宫城

俗称紫禁城,又称大内,位于京城东隅和皇城的中部。始建于吴王元年(1367),洪武八年(1375)九月辛酉,“诏改建大内宫殿”,至洪武十年(1377)九月,“改作大内宫殿成”(《明太祖实录》)。

宫城是南京城四重城垣中最里的一重,也是最核心部分。由于是填平燕雀湖(今前湖是其剩余下来的一部分)而建,因此地势南高北低。

宫城平面呈正方形,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0.95公里,周长3.4公里。辟有六门:南面三门分别为左掖门、午门、右掖门,其余三面各辟一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玄武门(后改为厚载门,今后宰门一名由此而来)。宫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

宫城坐北朝南,建筑群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宫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午门、奉天门、“前朝”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以及“后寝”(又称后廷)两宫—乾清宫、坤宁宫。“前朝”是皇帝处理朝政、接待中外使节朝觐、大宴宾客、策试会试举人的场所;“后寝”(又称后廷)及左右附属建筑是皇后和皇室成员、侍从聚会、宴饮、居住、学习和游憩的场所。两者组合起来,称为“朝廷”。

第二部分是东部建筑群。中轴线东侧由南至北依次是文华殿、奉先殿和柔仪殿。其中文华殿是东宫太子处理政务、宴饮国戚及东宫官属之所,奉先殿是供奉和祭祀皇室祖先之所,柔仪殿是妃嫔居处之所。明故宫午门内景

第三部分是西部建筑群。中轴线西侧由南至北依次是武英殿、春和殿。其中,武英殿是皇帝斋戒时居住的地方,春和殿是妃嫔居住的地方。

这种建筑格局,不仅是明朝中都临濠(今安徽凤阳)宫城的范本,也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蓝本。据《明太宗实录》卷323记载:永乐十八年(1420),“营建北京,凡庙社、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畅壮丽过之”。

今日南京的明故宫,就是当年的皇城和宫城旧址所在地。从残存的午门、西安门、东华门、内五龙桥以及散落在皇宫旧址上的大量石柱础和建筑构件,我们不难想像当年明朝宫殿的辉煌和壮丽。明故宫遗址今貌皇城

位于京城东部,环绕在宫城之外,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之便,又与前朝(南唐与宋元)旧城紧密相连,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家所提倡的阳宅必须“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

皇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约9公里。周围有御河环绕。它与宫城合称为“皇宫”。明朝皇城图(明朝礼部《洪武京城图志》)

皇城的建设略晚于宫城。据《明太祖实录》卷223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是岁,建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门,复于承天门外建长安东西二门”。

皇城辟有六门:南为长安左门、洪武门、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这六门分别与宫城的六座城门相对。同时,洪武门与北面的宫城午门、南面的京城正阳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构成明朝南京城的御道(今御道街)。在皇城内的御道两侧,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

明都北京紫禁城就是模仿南京皇城和宫城而建。南京明皇城现在仅有西安门和城门外护城河上的玄津桥保存了下来。京城

又称京师城垣、里城、内郭、内城,建于1366—1393年间,周长“九十六里”(实测全长35.267公里)。据洪武三十一年(1398)九月敕修的《明太祖实录》卷21记载:“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丙午八月庚戌朔”,即1366年9月5日。据明朝李东阳(1447—1516)等人编纂的《大明会典》卷187记载:“京师城垣,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城周围九十六里,门十三,曰: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钟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阳。”

南京京城城墙突破了中国古代城墙一律为方形或矩形的传统规制,按照山丘、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呈西北角伸出而南部凸出的不规则状。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长约5.5公里。东北近钟山西南麓,与前湖、琵琶湖相邻;北面紧邻玄武湖,将覆舟山(小九华山)、鸡笼山全部包进城内;西面和西北角几乎伸到长江边,将石头山、乌龙潭、狮子山、四望山、马鞍山纳入城中;南面将秦淮河包进城内。它将六朝建康城、南唐金陵城、宋代建康府城、元代集庆路城全部涵盖进来,成为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建筑最为坚固的城墙。我们今天在南京所见到的城墙,就是明朝南京京城城墙。《应天京城图》中的京城城墙(明朝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外郭

又叫外城,俗称土城、土城头。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庚子,置京师外城门。”外郭城墙始建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至于外郭城墙的竣工时间,史无记载。

建造外郭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京的军事防御。外郭环绕在京城周围,规模宏大,周长号称“一百八十里”,实际约为60公里。它是利用京城外围的天然岗垄建造而成,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据明朝陈沂(1469—1538)《金陵古今图考·国朝都城图考》记载:“外郭西北据山带江,东南阻山控野……周一百八十里。”它将幕府山、雨花台、紫金山等重要山丘以及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等重要水域,甚至大片的农田全都囊括在内。外郭城墙在大多数地方都是依据自然山丘地形用土垒成,只有在具有标志意义的城门位置才用砖石垒砌,所以俗称土城、土城头。《明太祖实录》卷208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应天府江宁县沙州乡修筑土城”,就是明证。

据《洪武京城图志》记载,外郭最初辟有16座城门:南有上方门、夹冈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7门,东有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门,西有江东门1门,北有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3门。其中,小驯象门实际上并未开辟。

明朝中晚期,又在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别增辟了外金川门、石城关城门和双桥门,自此,外郭城门增加到18座。

据明朝万历年间徐必达、施沛等人修纂的《南京都察院志》卷24《职掌十七》记载:“外十八门关,设有字号鱼尾令牌二面,收贮在门。江东、驯象、安德大小、凤台、双桥、夹冈、上坊、高桥门,并小水关、石城关,隶于留守前卫;沧波、麒麟、仙鹤、姚坊、观音、佛宁、上元、外金川门,隶于留守后卫。”明朝的外十八城门由南到北依次是:南有上方门、夹冈门、双桥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7门,西有江东门、石城关(即栅栏门)2门,东有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门,北有外金川门、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4门。观音门(门正中远景是燕子矶)旧影外郭麒麟门北侧城墙遗址

时至今日,外郭城门无一保存下来,但在麒麟门至仙鹤门等地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外郭城门的名称更是被普遍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明朝南京城由内到外的四重城垣构造,不仅体现了南京至高无上的国都地位,而且在中外都城建设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独一无二的平面轮廓

南京城墙(指京城城墙)地处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分、北纬30度14分至32度36分之间,东至钟山余脉,北临玄武湖,西抵石头城,南近聚宝山(今雨花台),蜿蜒曲折,周长“九十六里”(约35.267公里)。《金陵古今图考·国朝都城图考》对此有一段详细的记载:“东尽钟山之南冈,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外。横缩屈曲,计周九十六里。”

南京城墙平面布局突破我国都城中规中矩的传统模式,从军事防御需要出发,依山傍水、因形随势而建,因地制宜,使城墙穿插在自然山水之间,蜿蜒起伏,令人称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原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罗哲文先生称赞它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杰作……其建造结构及特点与南京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在传统筑城技术基础上又有创新并与南京实地完美结合的产物”。

南京城墙奇特的平面轮廓,引起了世人的浓厚兴趣,产生了多种有趣的说法。

在1853—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期间,英国将领吴士礼曾于1861年3月短暂探访天京(今江苏南京)。他在回国后出版的《1860年对华战争纪事》中写道,南京“城的形状接近三角形,其尖端伸向长江”。

1993年11月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季士家先生的专著《明清史论集》认为,南京城墙“其形状,呈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

2002年1月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杨国庆先生的专著《南京明代城墙》认为,南京明城墙的设计与中国古代“堪舆术”有关,其整体布局为天象的“南斗星”与“北斗星”聚合形。从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的钟阜门与仪凤门(今兴中门)之间做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座,以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清凉门、石城门(汉西门,在今汉中门广场中央)、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隐喻;“北斗星”的七颗星座,以通济门、正阳门(今光华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隐喻。南京主城区平面图仿佛朱元璋的一张脸

此外,原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姚禹谟先生认为,南京城墙平面形状是“宝葫芦”形;原江苏省建设厅的张泉先生认为,南京城墙平面形状是“宫扇”形。

还有专家从南京城垣的建造者刘基信奉道教,因道教以壶天、壶中为圣地,以壶公为神仙,故而认为南京城墙的建造体现了道教思想,呈现“壶形”。(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南京城墙之谜》,1998年印制)

近年来,有一些南京市民认为,南京明城墙的平面轮廓就像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张脸,整个明城墙就是按照朱元璋侧面头像建造而成的。其中钟阜门至仪凤门(今兴中门)一段,就像是朱元璋头上帽子的隆起部分;仪凤门(今兴中门)到石城门(汉西门,今汉中门广场中央)一段,就像是朱元璋的后脑勺;而沿着玄武湖的神策门(今和平门)至太平门段城墙,就像是朱元璋深陷的眼窝,风光旖旎的玄武湖就像是朱元璋水汪汪的大眼睛;太平门至朝阳门(今中山门)一段,就像是朱元璋的鼻子和嘴巴,富贵山隧道部分构成了朱元璋的鼻子,前湖段城墙构成了朱元璋撅起的嘴巴;朝阳门(今中山门)至正阳门(今光华门)再到通济门一段,就像是朱元璋的下巴;通济门至聚宝门(今中华门)再到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广场中央)一段城墙,就像是朱元璋的颈项。明太祖朱元璋像

上述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最具人气的说法无疑是南京城墙平面轮廓宛若朱元璋的一张脸。尽管这种说法有牵强附会的成分,但却给南京明城墙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与此相近的隐喻,还有传说中的南京城西六朝石头城,又名鬼脸城,就是因其外形酷似一张鬼脸而得名。至今在南京城西秦淮河畔石头城遗址公园里的城墙上,还有一张由天然山岩形成的“鬼脸”,泛红的脸庞,硕大无朋,凸出于明城墙表面,悬挂在半空之中,给每一位前来的游客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回忆。鬼脸城

“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

关于明代南京城墙的城门,在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

书中提到的“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南京民间简称为“里十三,外十八”(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卷6《外郭门》)。其中,“里城门十三”指的是京城城门,“外城门十八”指的是外郭城门。“里城门十三”

南京城墙(指京城城墙)建于1366—1393年间,周长“九十六里”(实测全长35.267公里)。依山傍水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状,气势恢弘,巍峨壮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对京城城墙是这样描述的:“第二重墙包围着包括皇宫在内的内墙,囊括了该城的大部分重要区域。它有十二座门(笔者按:应为13座门),门包以铁皮,门内有大炮守卫。这重高墙四周差不多有十八意大利里。”

明朝政府根据南京城的地理形势和整体布局,在京城城墙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13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建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城楼,有的还设有内瓮城或外瓮城。每座城门均设木质包铁的双扉城门和上下启闭的闸门(俗称千斤闸)各一道。13座城门的具体分布情况是:

南面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西面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北面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东面朝阳门。正阳门旧影通济门旧影聚宝门旧影清朝王翚《康熙南巡图》中的旱西门(石城门)清凉门旧影定淮门旧影仪凤门旧影太平门旧影朝阳门旧影

关于13座城门,明清以来,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聚宝连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这首民谣将13座城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按逆时针方向串连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轻松自然。明朝的13座城门中,除了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分别沿袭了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水西门和南门旧址外,其余10座城门都是明朝时期新建的。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明朝政府在13座城门设置了13个千户所,各有士兵1200人,设正、副千户各一员。

明朝京城13座城门历经600多年风雨,目前仅有聚宝门(今中华门)、石城门(位于今汉中门广场中央)、神策门(今和平门)、清凉门四座城门保存较好,其余均荡然无存。

时至今日,南京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至于南京城门是不是“三十六丈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南京城门历经600余年,在南京人心目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城门十八”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庚子,置京师外城门。”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为了加强首都南京的防御,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京城外围建造南京都城的第四重城墙—外郭。外郭周长“一百八十里”(实际约60公里),西北据山襟江,东南阻山带岗,逶迤曲折,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环。前文已述,它将幕府山、狮子山、清凉山、四望山、马鞍山、雨花台、紫金山等重要山丘,以及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等重要水域,甚至大片的农田全都包罗在内,同时还将太平门外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中央机构包罗在内。外郭城墙在大多数地方都是依据自然山丘地形用土夯筑垒砌而成,只有在重要的具有标志性的城门位置才用砖石砌筑,所以南京的外郭俗称“土城头”。据明朝马生龙《凤凰台记事》记载:“又于城外起土城,以为不测屯守之计。”据民国孙濬源、江庆沅编辑的乡土教材《江宁县乡土志》(中华书局1916年6月版)记载:“(外郭)基址久夷,今惟土阜络绎,俗犹呼为‘土城头’云。”清朝《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7上《明应天府外郭门图》

外郭城墙环绕在京城周围,规模宏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描述道:“第三重和最外层的墙是不连续的。有些被认为是危险的地点,他们很科学的利用了天然防御。很难确定这重墙四周的全长。当地人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城的相反两方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这座墙将可提供该城如何庞大的一个概念。这重墙内,有广阔的园林、山和树林,交叉着湖泊,然而城中居民区仍然占有它的绝大部分。如果不是目睹,人们简直难以相信它,然而仅仅该城的警卫就有四万名士兵。”

关于外郭城墙的修建原因,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当年南京城修好后,朱元璋颇为得意。有一天,他带着马娘娘和众皇子登上紫金山,欣赏他的杰作。在山顶上,第四子朱棣信口说道:“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到紫禁城。” 朱元璋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默不作声剥了个橘子递给朱棣。回宫后,马娘娘交给朱棣一个包裹,对朱棣说:“今天你揭穿了父皇的秘密,父皇给你橘子吃的意思是要扒你的皮抽你的筋,赶紧逃命去吧!”就这样朱棣逃到了北京。而朱元璋见朱棣走了,也就不再追究。他左思右想,觉得朱棣说的在理,于是下令修筑了外郭城墙,将紫金山包进城内。

姑且不论这则传说的真实性如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修筑外郭城墙,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

南京外郭城墙的平面布局突破了我国都城传统的方正形状,而是从军事防御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使城墙蜿蜒在自然山水之间,所以呈现出不规则的菱形。

关于外郭城门的数量和名称,史料记载不一。

成书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洪武京城图志》一书记载的外郭城门有16个,即沧波、高桥、上方、夹冈、凤台、大驯象、小驯象、大安德、小安德、江东、佛宁、上元、观音、姚坊、仙鹤、麒麟门。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九月敕修的《明太祖实录》卷201“洪武二十三年(1390)”记载:“庚子,置京师外城门驯象、安德、凤台、双桥、夹冈、上方、高桥、沧波、麒麟、仙鹤、姚方、观音、佛宁、上元、金川,凡十五门。”

明朝陈沂(1469—1538)《金陵古今图考·国朝都城图考》中的《明都城图》上,标出了外郭18座城门,即江东门、驯象门、小安德、安德门、凤台门、双桥门、夹冈门、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以及江东门北的栅栏门。明朝《南京都察院志》中有关外郭18座城门的记载明朝《南京都察院志》中有关外郭城门石城关的记载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徐必达领修、施沛等人协纂的《南京都察院志》卷24《职掌十七》记载的“外十八门关”依次是:江东门、驯象门、安德大门、安德小门、凤台门、双桥门、夹冈门、上坊门、高桥门、石城关、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这里出现了一座新的城门—“石城关”。

综上所述,明朝初期,南京外郭有15—16座城门,明朝中后期,出于抗击倭寇的需要,又增筑了石城关等城门。明朝外郭18座城门是:西面江东门、石城关(又叫栅栏门)2门,南面上方门、夹冈门、双桥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7门,东面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门,北面外金川门、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4门。

明都南京外郭城墙,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毁,至今遗迹犹存。据南京市考古研究所2010年5—7月的调研成果——《明代南京外郭城遗址考古调查报告》称:“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外郭城垣地面仍有遗迹可寻,有近四分之三的外郭城垣的走向比较清晰、明确,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外郭城垣的地面走向不很清晰……虽然许多地段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整体格局基本清晰、完整。”许多外郭城门的名称,如江东门、安德门、凤台门、双桥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今讹称尧化门)、观音门、上元门,以及指代外郭的“土城头”等,在民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依然沿用至今,成为地名中的“活化石”。

鲜为人知的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又在南京江北修建了浦子口城,作为南京城的卫城(《南京都察院志》卷22《职掌十五》)。万历四十五年(1617)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至今遗迹犹存。浦子口城沧波门遗址

明代南京城墙“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和浦子口城的设置,体现了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城市建设等级次序。明朝南京城墙城门数量之多,不仅在中国城市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建城史上也是盖世无双。

“高坚甲于海内”

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兵器,结合南京的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的设定,还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城垣关键部位的设防方面,均达到了我国城垣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前,曾经一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城墙。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十六年(1598)、二十七年(1599)三度来到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赞美南京道:“论秀丽和雄伟……确实或许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与它匹敌或胜过它。……在整个中国及邻近各邦,南京被算作第一座城市。”

明代万历年间的大学者顾起元(1565—1628)在《客座赘语》卷9《石城》中称赞道:“南都城围九十里,高坚甲于海内。自通济门起至三山门止一段,尤为屹然。聚宝门左右,皆巨石砌至顶,高数丈。吾行天下,未见有坚厚若此者也。”明末清初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一·南畿》中也称赞:“南都城,高坚甲于海内。”

南京城墙使用了哪些建筑材料,采用了什么建筑技术,又有多高和多厚,以至于引起中外人士的一致赞美?

南京地处江南丘陵,地势不平,河湖众多,针对这一特点,明城墙的建造者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可谓是绞尽脑汁,在不同的地段,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质地的墙基和墙体的处理方法。城砖墙—神策门段城墙

就城墙的地基而言,在依山的地段,顺山势而建,直接以山体岩石为基础,使城墙与山体岩石连为一体。在傍水的地段和地势低洼、土质松软的地段,深挖基础至原生土,夯筑基础,或上铺条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采用圆木打桩,木桩长达10余米,在布成的井字形木桩上再铺上石块,用来固定基础。在少数土质坚实的地方,城墙基础直接建造在地面上。

就城墙的墙体而言,有的地段采用城砖砌筑,形成城砖墙;有的地段主要采用条石砌筑,成为条石墙;有的地段则是底下用条石,上面垒以城砖,混合砌筑,形成混合墙;有的地段直接在原来的山体上,铺上几层城砖,形成包山墙;还有的地段在原有低矮的城墙上砌筑,形成“墙中墙”。在砖石砌筑的城墙中间,往往填以片石、城砖、黄土,再加以夯筑。

例如,九华山至台城段城墙、城西定淮门至城西北仪凤门段城墙,从底到上全部都是用城砖垒砌而成;中华门至东水关段城墙、西水关至中山南路段城墙以条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在接近城墙顶部雉堞和女墙位置垒砌城砖,在城墙的中间填以片石、碎砖、黄土并夯实;月牙湖至太平门段城墙、解放门至和平门段城墙、石头城至汉西门段墙体以条石为基,上砌城砖,其中前湖段城墙,在以前修筑的低矮城墙上,用砖石砌宽砌高,形成“墙中墙”;狮子山至定淮门段城墙则是利用原来山体岩石,在外面包砌2—3层城砖,形成独特的包山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