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经济(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7:56:5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足经济(下)

自足经济(下)试读:

《中国历史百科》编纂委员会

主  任:李剑桥 严 寒

副 主 任:竭宝峰 常忆杰 张建和 邢本信 姜 波

    杜文秀

委  员:穆秀芳 侯静凯 夏永成 高 崇 夏晓东

    邹国富 王 权 王立民 李柱哲 孔祥锋

    高延峰

《中国历史百科》编辑部

主  编:李剑桥 竭宝峰

副 主 编:穆秀芳 蔡云霞 周春玲 周 维 封 华

    胡浩泉 李 雯 宋 冰 王 悦 江 磊

    张 印 沈继全

特邀副主编:董 德 殷庆刚 肖志刚 宋晓红 赵松雪

 李 莹 张 弛 徐秀凤 杜剑铭 綦 放 王英伟

主编助理:江 磊 张宝军 李剑尧 姜云峰 李铭源

    李金博 邹 颖 吕 赓

总  纂:张继红 赵燕平 王 晶 李 刚 杨 敏

    李秀珍 宋国光 马 丽 贾鸿艳 肖 冰

    温德新 臧宏杰 于洪峰

编  纂:路 雪 张晓宇 王晓翠 王晓东 谭凤娟

    梁志敏 宋成立 冯立军 李鹏武 刘 锋

    杨 鹏 陈 迪 李明浩 李东舫 刘 波

    徐 勇 沈继全 闵 楠 沈 莹 陶李鑫

编  辑:侯静凯 李宏宙 张建华 费立刚 孙海森

    李 洋 薛兴民 王喜春 张俊生 袁景峰

    孙志刚 李 森 秦冬青 关 键 林忠超

    朱朝峰 谭凤瑞 王文哲 魏伯阳 邓 力

    肖 瑶 年世利 马庆新 孙立忠

编  务:曹长林 白亚光 徐 光 徐双双 李 伟

    马琳 侯罗阳

排  版:赵燕平

版式设计:马 棽

编写说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英雄豪杰。

鲁讯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可谓博大精深,流光溢彩,每个中华儿女无不为拥有这份丰厚而珍贵的文明遗产感到无比自豪。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灵魂的生发与归依,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本源。它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并孕育着我们民族的未来。传承中华文明即是在延续我们民族的灵魂。在21世纪的今天,新一代的中国人更需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汲取营养,提高人文素质,树立文化自信。《中国历史百科》的编辑出版的意义即在于此。《中国历史百科》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300多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全书共分为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历史百科之一:文明历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王朝世系(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三:赫赫天朝(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四:大事录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五:皇权典制(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六:官称衙署(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七:皇权刑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八:千年重农(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九:考选科举(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国门内外(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一:自足经济(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二:百家沉浮(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三:青史垂名(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四;皇宫留谜(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五:疑案寻踪(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六:状元全录(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七:阉宦兴衰(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八:优伶春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九:典籍源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刑具淫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史籍精华(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二:史海温故(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三:逸趣名人(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谈闲说怪(上、下册)

因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中国历史百科》编委会2008年2月

古代商业

城市市场

宋代,中国城市繁荣,10万人以上的城市多达40余个,其中有的超过百万人。北宋首都开封的人口虽无确切数字记载,但从每年消耗漕米900余万石概算,人口当在150万以上。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杭州有39万户,124万余人。《马可·波罗游记》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繁盛和最伟大的城市”。而同期的伦敦和巴黎人口均不足10万,工商业中心的布勒斯特和鲁昂,人口均在5万左右。宋以后,中国两度由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一度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社会经济政治发生巨大变动。与此同时,城市几经沧桑,但总的趋势还是向前发展的。元代有大商贸中心20来个,明代增至30余个,清末县以上大中城市1500个左右。城市继续向东南沿海沿江地区集中。元代,全国2/3的大商贸中心分布于东南沿海。明代,位于江浙的城市几占全国城市的1/3。清代,西安、洛阳等内地大城市继续衰落,沿江沿海城市继续发展。元明,市场南北扩张,清代,东西发展,川江航线开通后,长江中上游城市迅速增加。鸦片战争后,沿海城市呈现由南向北发展势头,上海逐步取代广州,成为经济贸易,特别是对外经贸中心,青岛、天津、大连等商埠崛起,大体形成了近代城市分布格局。

宋至清代,城市市场由封闭走向半开放,地域和空间上扩展,营业时间延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打破封闭。

宋至清中叶,城市规模扩大,城墙曾一度加固。首都是城墙三重,有的达四重,城墙从土夯变成砖石砌成。

宋都东京(开封)有城墙三道。开封外城周长50余里,南北东各5门,西6门,其中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为四正门。里城周长20余里,东南西北各三道门,正南门叫朱雀门。宫城位于里城的西北部,周长9里(一说5里),正门宣德门旁又开5门,皆用金钉、红漆,墙壁都是用砖石砌成的,楼顶覆盖琉璃瓦,朱栏彩槛,西出西华门,东出东华门。

北京,金代叫中都,是仿照宋都开封改建而成的。中都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道。大城周长约36里,呈方形,城墙高约4丈,开12门。皇城、宫城在大城之内。元代称北京为大都,城墙三重。大都外城周长60里,城门外筑瓮城,城墙底部宽10步,顶部宽3步。城门上以及两门中间,都有美丽的建筑物,其中的房间,收藏护城士兵用的武器。皇城在大城内南部中央地区,宫城在皇城的东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南为崇天门。明代,北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内城原称大城,因后增筑外城,故称内城。周长46里,城墙高3丈6尺,用砖砌成,开9个城门。明政府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欲将整个内城包围起来,但因财力不足,仅修起了环绕南郊的外城28里。北京城遂呈凸字形。皇城位于内城里面,宫城位于皇城里面。

南京是明初的首都。规模宏大,有内、外、宫城三重。里城门13座,外城门18座,穿城40里,沿城一转足有120多里。城高4至6丈,底部宽4丈余,顶部宽1至3丈。城墙均以砖石砌成。皇宫在内城里边。

首都以外的城镇也有建筑两道城墙的。如天津,金代为直沽寨,元代为海津镇,明代为天津卫,清代升为州、府。外部以土墙相围,周长47里多,开设12道城门。内城周长约10里,砖墙,开5个门。

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城池》条目,据光绪《山东通志·疆域志·城池》载,宋以后,山东许多城市的城墙都由土墙变成砖石墙。如济南城,明初,内外砌以砖石。章丘县,明代以山石修筑。邹平县,明代“始砌以石”。淄川县城,明代“始建石城”,等等。

然而,宋代以后,尤其是晚清时期,市区迅速扩大,已非城墙所能包围,且城墙成为商品流通的人为障碍;新式武器的使用,又大大降低了城墙的防御功能。因此,有些新兴的城市不再建城,有的老城市的城墙被拆毁。如天津城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于1902年被强行拆毁。天津外城大部被毁,里城全部被破坏,其旧址变成大路,亦即现在的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天津城市,从外观上看,已由封闭变为开放。随后,上海城墙也被拆除。不过,这是被迫和屈辱的开放。当然,有些城市的城墙仍然存在,有些尚留断壁残垣。中国的城市,由封闭走向半开放。

其二,店铺林立摊点密布。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市场制度已成为贸易的障碍。如唐代长安东市,内有220行,四方珍奇汇集,货物堆积如山,但仍限制在东西南北各600步的狭小固定范围内。洛阳丰都市,内有120行、3000余肆、400余店,“货贿山积”,也被固定在方圆仅600步的狭小区域,严重阻碍了商品流通。这好像硬让10岁的孩子穿1岁时的鞋一样,勉强也穿不上,更走不了路。另外,店铺太密集,也不安全。唐会昌三年(843)六月二十七日,夜三更,长安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12行4000余家。这种市由官府设立在一个特殊固定狭小范围内,并围之以墙,由官吏严加看管的制度必须被打破,而且在宋代也确实被打破了。宋代取消市坊制,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由官府设立、被局限在一个特殊区域内,并由官吏严格管理了。商人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营业地点,从而市场散布在全城各个角落。

宋都开封,民户铺席,坊巷院落,寺庙道观,纵横交错,贸易活动,遍及全城。

杭州也像开封一样,店铺林立,“坊巷桥门及隐展去处,俱是铺席买卖”。明清时期,南京店铺馆楼星罗棋布。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可,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新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都城以外的城市,亦到处都是店铺。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扬绘制的《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上展现出的苏州城内有市招的店铺就有230多家,分布于全城。

店铺名字五花八门。有以店铺主人姓名命名者,如开封的张家酒店,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刘家药铺,万家馒头。北京的王麻子刀剪,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有以店铺主人所在地和姓名命名的,如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候潮门顾四笛、猫儿桥魏大刀熟肉,南瓦子宣家台衣等。有以仁义风雅等字义命名的,如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同仁堂药店,其创始人乐尊育说:“同仁二字,可命为堂名,我爱其公而雅。”有以吉祥字义命名的,如德昌、同顺、兴隆、永利、利顺德、发昌、瑞蚨祥等店铺名字即如此。

宋以后,店铺数量增加。如上所述,明清时南京有六七百家酒楼,1000余家茶社,而宋代开封大酒店(正店)只有72家。相差甚远。

店铺规模显著扩大。北宋时,开封界身巷的金银彩帛商店,“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潘楼东街巷上的“刘家药铺,高门森然,正面七间大屋”。曲院街上的遇仙正店(大酒店)“前有楼子后有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出现不少楼房。唐代长安市中的“旗亭五重”即可“俯察百隧”,说明市上没有什么高的楼房挡着旗亭上官吏的视线。北宋开封已有几层高的大酒楼。著名的樊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南宋时,杭州市面上的高楼大厦已为数不少。据《马可·波罗游记》载,杭州有10个大的方形市场。

这十个方形市场的每一个都被高楼大厦围绕着,其下层为商店,经营各种制造品,出售各种商品。

关于楼层的高度,记载和估计不一,有的外国资料说是8层或10层楼,有的说是3层至5层楼。

由于西方的旅行家脍炙人口提到杭州的高楼大厦,我们不得不相信那是事实,高楼赋予杭州一种典型都市的外型,因此也增高了人口的密度。

明清时的南京,据《儒林外史》载,已有几百座“酒楼”,文学作品中不用惯用的“酒肆”“酒店”“酒馆”等名词,而径称“酒楼”,可见不少店铺已是楼房了。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图》上,画有一家二层楼、五间门面的大店铺,说明在都城以外的城市里也有商业用楼房的出现。清末,一些大城市,尤其在外国租界内,出现了许多新式高楼大厦的商店和金融机构等,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市场向近代的转变。

城市大街小巷,不仅有众多固定的高门大屋的店铺,而且有为数颇巨的流动摊点。

宋代,开封、杭州的坊巷桥市,有三五人操刀立肉案前卖肉的;有用浅抱桶盛装、以柳叶间串活鱼沿街出卖的;有推车卖糕的;有沿街摆摊出卖瓜果及其他食品的。夏季,这些人在当街立起青布伞来遮阳光,并摆床凳,在上面堆垛冰块以降温。

从一些材料来看,这些摊位可能是固定给个人的,他人不许侵占。匡太公……忽听门外一片声打的响,一个凶神的人赶着他大儿子打了来,说在集上赶集,占了他摆摊子的窝子。匡大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那人把匡大担子夺了下来,那些零零碎碎东西,撒了一地,筐子都踢坏了。匡大要拉他见官……太公听得,忙叫他进来,吩咐道:“快不要如此!……占了他摊子,原是你不是。”(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大在集市上占了别人的摊位,因而发生冲突,打起架来,他父亲竟判他“不是”,说明集市上的摊位是固定的,随意侵占是不道德的。

明清时期,在城市摆摊卖货的小商贩数量巨大。清末,仅天津摊贩就有1万多户,每户有8口人,以此为生者8万余人,甚为可观。这些货摊分布在马路街衢边道上,主要集中在繁华的商业区内。据载,东北马路摊贩121户,北门西一带货摊58家,估衣街一带摊贩200家,北门外乐壶洞两边的狭小街道上亦有26家货摊。这么多摊点严重影响市内交通。如北大关马路西面便道宽者1丈,窄者七八尺不等。路窄人稠,摊点一摆,道路堵塞。

该处小摊,多系叫卖估衣以及零星各物,一经围绕即无余地。加以针市街、竹竿巷等处车马行人如织,每与电车相遇,躲避无从,尤为可虑。

北大关、大胡同及围城马路等处各种小摊任意侵占便道,再加上各处铺户李嵩《货郎图》门前所设障檐雨搭,用竿斜支,或将招牌外出,或设风挡牌坊,妨碍行人;或搭盖窝铺,或在门前堆积铁、石、木料、杂物,占用道路,阻断交通。

既要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又要保持道路畅通,秩序良好,是城市市场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办法是对摊贩加以限制和管理。一是限制摊位所在地区。天津巡警总局命令北门外一带热闹地方的20余家小贩,迁移至围城各马路一带空旷地方,设摊安业。但众小贩以种种理由拒不搬迁。二是限制货摊所占地盘。官府准许小贩在北马路一带,各就墙根摆占一尺五寸、二尺、二尺五寸、三尺不等的货摊。三是限制营业时间。天津警察厅曾拟定夜市规则五条。但以上这些都是一时权宜之计,时间一久,小贩们仍任意摆设货摊。于是天津警方又提出修建百货售卖场,命令摊贩一律移入的方案,因遭到天津商务总会的反对而作罢。商人中亦有提出在北马路北海楼内创办劝工场,并特辟出二层及三层楼上,专门为招集小贩之用。此计划亦未见诸实行。

中国城市中成千上万的小摊贩,取缔不了,驱逐不掉,集中不起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摆小摊售卖零星货物者,均系贫民作小本生意,冀获蝇头小利,以养家糊口。像天津这样一个城市,竟有万余个售货小摊,养活着将近10万人口,若将其取消,这些人立断生路,必致小贩游闲,贫商枵腹,父母号寒,妻子啼饥,甚或强者铤而走险,变成盗贼,弱者沦为乞丐,酿成社会不安定。

第二,“小摊亦商之支脉”(天津商会语),且能起到大商号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沿街小摊,亦代销商货之一端也。……况零星货物若皆必设铺,是亦难事,其财力之不足无论矣,且小摊之货皆由大号而来,却非大号所能兼售,盖其间又有二焉,禁止小摊是直为大商闭一销路也。

小摊是大的商号店铺在地域上的向外扩张,正如楼房是店铺在空间上向上扩展一样。且活跃在许多夜市和晓市上的,主要是小摊贩,这又可视作大的店铺、商号在营业时间上的延长。小摊和店铺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市场,缺一不可,这大概亦是中国古代城市市场的一个特色吧。

其三,繁华的商业区。

由于交通条件、货物来源、消费水平、习惯等差别,在城市中自然形成了一些繁华商业区。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有以下几个商业区。

东华门外商业区 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龟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户)之类新出,每对可值三五十千,诸阁分争以贵价取之。

御街大内前南去商业区 这里有鱼行、果子行、金银珠子铺、漆器什物铺、花果铺以及饭店、酒店、茶馆等。位于该区的遇仙正店是开封有名的大酒店。

东角楼街巷商业区 位于皇城东南角,“最是耍闹铺席”,是极繁华的商业区。有鹰店、珍珠、疋帛、香药铺席等。这里的界身巷是金银彩帛交易场所,贸易十分活跃,贸易额很大,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另外亦有酒店、饭店以及出卖小商品、小食品之类的早市和夜市。还有瓦棚之类建筑,其中象栅最大,可容数千人,有说书、唱戏、卖药、卖卦、卖剪纸、喝故衣的,热闹非凡,使人终日流连忘返。

潘楼东街巷商业区 潘楼东去十字街,叫做土市子,又叫竹竿市,再往东十字大街,分布着茶坊、酒店、食品店、羹店、药铺、妓院、庙宇。且有马行、鸡儿巷、鹌几市。其中刘家药铺为开封著名大药铺。郑家油饼店,设20余炉烙饼。马行街“人烟浩闹”,这里亦有早市和夜市。

相国寺商业区 相国寺“万姓交易”。大三门上全是出卖飞禽猫犬之类的。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售杂货。庭中设铺,卖蒲席、屏帏、鞍辔、弓剑、水果、腊脯之类。佛殿附近,卖王道人蜜饯、赵文秀笔、潘谷墨。两边走廊皆诸寺师姑卖刺绣品、花朵、珠翠、幞(孚)头、帽子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工艺品、图画以及诸路离职官员带来的土特产、香药等。后廊有卜肆,全是卖卦的。还有卖秘方的。

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区是御街附近。贯穿杭州南北的御街,长27里多,两边店铺林立,这里有最豪华的商店,最大的饭店,以及最时尚的茶肆。

杭州城内,据《马可·波罗游记》载,还有10个大的方形市场。市场的每一边长半英里,它的前面是大街,宽40步,成直线形,连接城两端,路上有许多较低的桥梁。市场彼此相距各4英里,市场的对面,有一条大运河,与大街平行,近岸处有许多石头建筑的大货栈,这是为贮存来自全国各地及印度等外国进口货物使用的。市场的位置十分便利。

市场上货物非常丰富,出卖各种肉、鱼、蔬菜、水果和酒以及其他商品。

和方形市场相连的街道为数甚多。有许多妓女、医生、星相家聚居在方形市场附近,并到杭州各地去活动。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政府机关,里面住有管理市场的官吏。大群的人为着各种职业,时常在市场上来来往往。每到开市之日,市场上到处是商人,他们用车和船运来各种货物,铺满地上,而且这些商品很快销售一空。

元代,北京积水潭东面的钟鼓楼地区是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有缎子市、帽子市、珠子市、羊角巾、铁器市,米市、面市、鹅鸭市等。许多进口的货物也在这里出售。明代北京的商业区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钟鼓楼地区商业区,由于通惠河失修,积水潭淤积、缩小以及京城南移等原因,已不如昔日繁荣。而正阳门外一带,则由于从南方运河上来的船只和从广安门来的车马的集中而成了北京的一个商贸中心。正阳门大街以东有果子市、鲜鱼口、瓜子店,以西有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等;东四牌楼附近有猪市大街、小羊市、礼士胡同(驴市胡同);西四牌楼附近有马市大街、羊市大街、粉子胡同等。清代前三门(正阳、崇文、宣武),尤其是正阳门外一带商业最为繁荣。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店铺林立,许多有名的店堂铺设在这里。

明清时,据《儒林外史》描写,南京的聚宝门、南门、虎邱路等处都是繁华的商业区,聚宝门货物不计其数。

这聚宝门,当年说,每月进来有百牛千猪万担粮;到这时候,何止一千头牛,一万头猪,粮食更无其数。

那南门热闹轰轰,真是车如游龙,马如流水!(虎邱路一带)只见一路卖的腐乳、席子、耍货,还有那四时的花卉,极其热闹,也有卖酒饭的,也有卖点心的。

首都以外,许多城市里都有自然形成的商业区。如苏州,商贾多聚于西城。金〔门〕、阊“门”一带,比户贸易,自吴阎到枫桥,列肆20里,四方商人成群结队到这里购办货物。这里是苏州贸易中心。

边远的城市也有繁华的商业区。如地处西北的银川城东西大街市肆稠密,百货俱集,是该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区。

宋以后,城市市场的位置有很大变化,以都城为例,以前,市场一般设于宫室的北部,而宋以后,一些繁华的商清代前门大街业区往往出现在宫城的东西南三面,尤其是南面。宋都开封,皇城东南角一带(东角楼街巷)是最繁华的商业区。明清时的北京,宫城南面的前三门地区,尤其前门一带成为最热闹的商业区。市场位置的变迁是由各种原因促成的。如北京商贸中心从钟鼓楼一带移至前门外大街,除了受自然、交通因素影响外,还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旗人居住内城,为了到外城买货,川流不息出入前三门,当时士子常出入宣武门,商人常出入崇文门,官员多出人正阳门。这些也都促使前三门商业繁荣。

其四,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

城市中,同类和性质相近的店铺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了许多专业性市场。北宋开封马行街铺席绝大多数都是出卖食品的,可称为“食品街”。

马行北去……至门约十余里……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北食则伂楼前李四家,段家火鹿炉物,石逢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由子周家;最为屈指。(《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马行街北是医药铺比较集中的地区,可称“医药街”,其中有口腔、小儿、产科医药等。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允,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栖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其余香药铺席……不欲遍记。(《东京梦华录·马行街北诸医铺》)

还有许多小商品市场。如在潘楼下,丽景门外,朱雀门内外,相国寺东廊外等处的鼓扇市场,就是这类性质的。

杭州也有同类商品集中在一处贸易,从而形成专业市场的,如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叫做珠子市,是珠宝集中交易的地方。杭州所需为数甚巨的大米,从外地运来后,首先汇集在米市桥、黑桥,那里“俱是米行”,然后再卖给全城各米铺。坝北修义坊,名叫“肉市”,巷内两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宰数百口猪,供给城内外诸面店、分茶店,酒店等。杭州所食的鱼鲞,产于温台、四明等郡。先集中到城南浑水闸,然后分发给城内外一二百家鲞铺。杭州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的谚语,说明菜、水、柴、米等农副产品先分别集中于东、西、南、北门市场,然后销售给全市居民。上述有些是批发市场,有些是零售市场。

北京也有许多专业市场。

花市 明清时期,丰台区黄土岗就设有所谓“白货场”,专门出售白色的玉兰、茉莉等花卉。北京市花农集中在丰台十八村。北京的花厂子多集中在隆福寺、护国寺及崇文门一带。崇文门处有花市大街,分两部分。西花市是鲜花市,花红叶绿,香气袭人,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东花市是“假花市”,出卖人们以各种原料(彩纸、彩绢、通草)制成的假花。这些花栩栩如生,巧夺天工,驰誉国内外。

果子市 位于前门外珠市口东大街路北的第二条胡同内,由南向北直到大江胡同,市两侧有40余家经营水果的店铺。每年3月至11月营业最为繁忙,果子市内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装载瓜果的大小车辆,挑担和驮筐牲口排满了果子市及其附近的小蒋家胡同、布巷子等,喧闹之声,甚嚣尘上。西瓜上市时,来自北京西北地区运西瓜的车辆、牲口,挑担的人群,从正阳门一直排到果子市北口,进北口,出南口,络绎不绝。

粮市 北京的粮店遍布大街小巷。来自北京附近房山、大兴等地的粮食运到广渠门、朝阳门等处,来自西北、东北和山西、河南等地的粮食,到京后存放在西直门和广安门外粮栈。经批发市场分售给全市各粮店。批发市场集中在关厢斗局、珠市口、教子胡同等处。

文物市场 清末,经营文物业的同类铺户逐渐集中在琉璃厂这条街上,形成古玩街、玉器街、绣花街,以卖金石陶瓷、古今字画为主的“古玩街”。

其五,日益发展的城外市镇。

宋以后,郊区贸易市场有显著发展。北宋时期,有些城市狭小,居民多住城外。往来于城内外做生意。〔元七年〕宿州,自唐以来,罗城狭小,居民多在城外。本朝承平百余年,人户安堵,不以城小为病。兼诸处似此城小人多,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五《乞罢宿州修城状》)京城门外草市百姓……多是城里居民逐利去来。(张礼《游城南记》)

南宋时期,杭州城郊日益繁荣,屋宇连接,不减城中。沿钱塘江的南郊和运河两岸的北郊区,形成了15个市镇。杭州有县者九,独钱塘、仁和附郭,名曰赤县,而赤县所管镇市者一十有五……今诸镇市,盖因南渡以来,杭为行都二百余年,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凑,非他郡比也。(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两赤县市镇》)

元代,北京近郊居民人数众多,有许多旅馆和市镇。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北京城近郊范围广大,居民人数超王麻子刀剪铺过城内。近郊距城约三四里之内的地方,建有许多旅馆,供国内外的商人居住和使用。附近还有许多市镇,这里的居民常到北京城内买卖货物。

清代,开封周围出现了不少市集。如近郊的西关牛马市、南门杂粮市、宋门棉花市、曹门花线市,远郊的埽头集、薄酒店集、杜家寨集等,都是货物集散中心。天津城外贸易更超过城内。据统计,道光时,天津城内外共有街巷500条,其中,城内街巷114条,约占23%。在9里13步的天津城内,分布着114条纵横的街巷,亦称繁盛,但与城外相比则大为逊色。城外街巷密度明显大于城里,仅北门外就有街巷162条,超过了城内。且著名的北门外大街、针市街、估衣街、锅店街、归贾胡同、金店胡同、侯家后等商业街。坐落在这里,形成“津门外第一繁华区”。天津城东北角为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交通便利,又有近百条街巷(98条),商贸亦很繁荣。东门外有近50条街巷,海河亘其中,运米盐的船舶聚集于此,一派繁忙景象。北门外大街东侧与东门外的宫南、宫北大街汇成一片,房屋林立,相连数里,成为天津繁华商贸中心。西北角为运河粮船北上的必经之地,夏秋间帆樯云集,贸易活跃。

近郊之外,尚有15个集镇,其中北仓、葛沽、大沽、杨柳青等已是万人大镇。

再向外,则是330余个附郭的农村。

市场由城内向城外扩展,促进了城郊市场的繁荣。市镇的出现,以及与市镇和城郊密切联系的农村商品贸易的活跃,增大了城市市场的容量。小的市镇可以发展成为大的城市,大城市又会派生出卫星市镇,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其六,热闹的夜市和晓市。

宋以后,贸易市场在空间上扩大的同时,贸易时间也延长了。贸易时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严格限制,从宋初开始,弛夜禁,正式开放夜市,可以营业至三更。

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更以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从此以后,出现了许多热闹的夜市和晓市。

北宋时,开封著名的夜市有以下几个:

州桥夜市。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卖水饭、鳌肉、干脯及各种各样的食品。每夜营业直至三更。

潘楼东街巷“夜市尤盛”。潘楼东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间到这里游玩并吃茶。

马行街夜市灯火辉煌。天下苦蚊子叮咬,开封惟独马行街无蚊子。马行街是都城夜市酒楼极繁盛之地。蚊子恶油,马行街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晚至四更停止,故蚊子绝迹。上元五夜,马行街南北几十里,道路两边是药肆,多国医,咸巨富,声伎非常,烧灯尤壮观。因此诗人多描写马行街灯火。

马行街北去夜市,街道上车马阗塞,行人拥挤,停不住脚。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中心区域热闹地方,通晓不绝。

一般边沿和僻静地区,夜市亦卖饼、猪杂碎、鱼蟹以及水果、团子、汤之类,直到三更,还有提壶卖茶者,因为都城的公私人员,夜深才归。

每逢正月十五、十六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灯赏月,歌舞百戏,夜市更加繁盛。

晓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敲木鱼,分赴各个地段,挨门报晓。入市之人听到这种声音就起床。各门桥市井已开。瓠羹店门口,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点灯烛卖酒。每份不过二十文钱。并且卖粥饭、点心,有时也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直到天明。杀猪羊作坊,每人担挑及用车子推猪羊上市,百十人一起。果木、纸画集于朱雀门外及州桥西果子行出卖。面粉用布袋盛装,用太平车或骡马驮着,从城门鱼贯而入,至天明络绎不绝。御街州桥至南内前,卖药和饮食者,吟叫百端。

皇城东南角潘楼酒店下,每日自五更开始,买卖衣物书画,珍珠玉器等。至平明,卖羊头、肚肺,赤百腰子、鹌鹑、斑鸠、鸽子、兔子等野味,以及螃蟹、蛤蜊等各种水产品。然后厨师上市,买卖作料等。

十字街上,每天五更点灯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叫作“鬼市子”。

杭州也有夜市和早市。其贸易活动,昼夜不绝。杭州夜市所卖者多为饮食、香茶异汤、海鲜、肉食、面食、水杭州北关夜市果之类。有的面食店及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公私营干,夜食于此。茶馆生意兴隆,三更以后,仍有提瓶卖茶者。冬天,还有担架子卖茶至深夜的。大街有夜市卖卦人,有叫“时运来时,买田庄,娶老婆”的卖卦者,还有叫“桃花三月放”卖卦的。严冬大雪天气,夜市仍照常。

杭州报晓的钟声来自诸山寺观。每日交四更,各庵舍行者头陀到指定的地方,打铁板或敲木鱼儿,沿街报晓。若晴,则叫“天色晴明”,或报“大参”,或报“四参”,或说“后殿坐”;若阴,则叫“天色阴晦”;若下雨,则叫“雨”。天天如此,风雨霜雪无阻。店铺主人闻钟声而起,开始卖早点、营业。早市所卖者,多为饮食,如煎白肠、糕粥、羊血粉羹、五味肉粥,以及烧饼、蒸饼之类。还有蔬菜、海鲜品、酒醋、果子等。和宁门外红权子,早市买卖最盛。宫廷派人到此收购“饮食珍昧”,“奇细蔬菜”,给宫娥下饭。夏初茄瓜刚下来,每对值十余贯,达官们争着购买,不问价钱贵贱。府宅贵家也常到这里的早市购买酒席菜肴。早市买卖物品甚多,不欲遍记。

元代,北京曾一度禁止夜间活动,夜市当然也随之取消。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北京中央有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上悬一口大钟,每夜按时敲打,在第三次钟声之后,无论何人不得在街上行走。遇有紧急事情,如妇女生孩子,男人有病,可以外出,但必须提灯笼。

但这只是暂时逆转,后来,夜市和早市又恢复,且盛况空前。

明清时,南京晚间灯光明亮。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南京每天有许多卖鲜鱼的早市。玄武湖内72只打鱼船,打出的鱼,供南京城每天早市出卖。南京还有许多卖花的早市,五色鲜艳,映照市中。

清末,北京亦有夜市和晓市。其中有的夜市和晓市是在闹市。北京的果子市,每逢瓜果桃梨大量上市时,昼夜不断收货,通宵达旦营业。有的是在比较僻静的地方。德胜门晓市即是如此。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日出之前,这里的货摊就摆好了,城里做生意的人,亦聚集到这里,提着灯笼看货,交易开始。买卖的旧货,上至文物古玩、金银首饰、旧书古画、木器杂项,下至破衣、旧鞋、碎铜烂铁,应有尽有。这里有一个茶馆,是古玩玉器等商人与打鼓小贩交易的场所。交易方式是明看货,暗议价,讨价还价采用袖里拉手方式。有时,买主看到某种货物时问:“亮的开,亮不开?”意即这货来路明不明。因为可能有来路不明的“俏货”。所以这里的晓市又叫“鬼市”。晓市上,买卖旧货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北京崇文门外及宣武门外,亦有晓市。每日晨鸡初唱时,设摊者辄林立,名小市,……又名黑市,以其不燃灯烛,凭暗中摸索也。物既合购者之意,可随意酬值。其物真者少,赝者多,优者少,劣者多,虽云贸易,实作伪耳。好小利者往往趋就之,稍不经意,率为伪物,所得不偿所失也。且也有以数百钱而得貂裘,以数十金而得恶衣者,则以穿窬之辈夜盗夜售,卖者买者,均未详审其物也。后由有司禁之,遂绝。(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

城市里,早晚还有沿街叫卖的。北京街头每天早晨都有许多小贩,或挑担,或提篮,沿街叫卖玉兰花,茉莉花;晚上叫卖晚香玉,夜来香,满城飘香,美化了城市生活。

清代,夜市已非常普遍。夜市多是小贩在马路街衢旁摆设摊点,影响市内交通,所以,清末民初,天津拟出整顿路政四条办法,规定夜市时限,为晚六点至十一点半钟止。晓市亦很多。〔天津〕估衣街口一带,向有晓市,每日早晨黎明起至十点钟以前止,均是肩担摆摊贩卖干鲜糖豆零物等小民,贸易谋生,历经年久,贫民是赖……专恃此等晓市养生者为数不少。(《天津商会档案汇编》)“向有晓市”“专恃此等晓市养生者为数不少”,以及规定夜市时间,均说明晓市和夜市已不是偶发的,而是普遍现象,已成为“日市”的延长和必要的补充。城市市场的贸易时间,早已不是“日中为市”,也不只是日市,而是由日市、夜市和晓市组成的了。

不仅大城市,而且乡镇亦有晓市。嘉善县斜塘镇,“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家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鸟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竞烹鲜”。

关市与边贸

关市,泛指设立在交通要道的集市。汉代以后,专指由官府管理,设在西部和北部边境,与那里的少数民族进行定期贸易的市场。汉代关市,位于边关附近,周围有篱垣、堑沟,并设有关市令等市吏管理,派专人把守市门。市场定期开放,市易之日,双方将货物、牲畜集中到市场,先由汉政府官吏与少数民族头领议定物价,然后开始贸易,故又称“会市”“交市”“互市”,因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蕃”,故又称“胡市”“蕃市”。经官府允准,私商领取凭证,亦可参加贸易。西北地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贸易源远流长。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设关市,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呈现出繁荣景象。汉魏主要与匈奴、乌桓(乌丸)、鲜卑等西北少数民族贸易。输出的货物大多是丝织品,输入的则为各族的土特产品。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以骡驴驳驼衔尾入塞,驿暖騵马尽为我畜,伅鼠召狐貉采旃文伄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桓宽《盐铁论·力耕》)

汉政府对于兵器、铁器等物品严加管制,不许参加交易,以防少数民族头领利用这些东西作武器,侵犯其边境。

关市贸易规模有时颇大。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元和元年(84),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汉王大人前去欢迎,所在郡县设宫邸款待。但南单于遣轻骑,出上郡,劫掠牛马,驱还入塞,破坏了这次交易。又据《三国志》卷三十,公元222年,比能率部落大人小孩,代郡乌丸修武卢等3000余骑,驱牛马7万余口到关市贸易。

关市是独特的。关市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开市,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是服从于政治目的。关市是不平静的,往往伴有政治军事行动。有时,少数民族首领出兵劫掠货物。上述南单于掠牛马之事,是一例。另据《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载,顺帝阳嘉四年(135)冬,乌桓侵犯云中,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余。汉出兵击退乌桓。有时,汉朝将领利用关市贸易的机会,设圈套擒杀少数民族头领。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载,建安十八年(213),梁习·统属冀州,鲜卑头领育延率其部落5000余骑到梁习处,要求互市。梁习暗想,若不答应,恐怕育延怨恨;若答应他带人马到州城下,又恐他借机抢掠,于是乃允许育延往一座空城中交市。然后,梁率军前往。市上交易正在进行时,汉官吏把育延领来的一个胡人绑了起来。育延酌人马皆大惊,上马弯弓,把梁习重重包围起来。市上的官民都惶恐不知所措。梁习乃从容不迫地呼唤市吏,问他为什么将胡人绑起来。市吏说,因为胡人侵犯他人。梁习乃派人叫来育延,责备说:你的人自己犯法,官吏没有侵犯你,你为何使诸骑惊骇呢?于是把育延斩首。他所部的人都吓破了胆,不敢动。

由于关市贸易有利于中原地区与沿边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关市有时虽被迫关闭,官方边贸中断,但民间贸易仍存在,且随后关市又恢复,边贸仍继续。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中原地区商业衰败,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贸易陷入低潮,但并未完全断绝。

隋唐时,与边境突厥、吐谷浑、回纥等少数民族的贸易往来,再度繁荣。

与突厥互市。据《旧唐书·刘文静传附赵文恰传》载,唐武德二年(619),与突厥“蕃市牛马,以资国用”。

与吐谷浑互市。据《旧唐书·王忠嗣传》载,开元天宝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每当互市寸,就高估马价,利诱少数民族前来贸易。各少数民族听到这个消息后,竞相来关市卖马。凡来者,王忠嗣即买下,作为汉军战马。

与回纥互市。《旧唐书·回纥传》载,回纥屡遣使与唐互市,以马交换缯帛等,每匹马可换40匹绸。回纥往往一次赶来几万匹马。唐朝为购买马匹需支付大量丝绸,且买马过多,亦没有什么用处,感到苦恼。有时唐政府限制购马数量。例如大历八年(773)十一月,回纥派赤心赶马1万匹来唐出卖,唐代宗只批准买6000匹。

隋唐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贸易主要仍是丝绸与马牛贸易。唐初曾一度废弃金银绫绢等物不得参与关市贸易,不许出边关的禁令,但开元时,又重严关令,禁止锦、绫、罗、毂、绸绵、绢丝、布、牦牛尾、珍珠、金、银、铁等与少数民族贸易和输出边关以外。

宋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宋与西北地区的党项、回纥等少数民族的贸易频繁。双方贸易仍采取互市等方式。宋以茶和丝绸等物品交换少数民族的马匹及其他土特产品。西北少数民族的货物没有什么变化,仍是马等畜产,而宋朝的货物结构则有较大变化,从唐朝开始参与边贸的茶叶,这时成了主要的贸易商品。这种茶马贸易在北方游牧民族——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一度衰落,明朝又得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明政府在西北的兰州、宁夏等地建立马市,作为双方贸易场所。清代,由于茶叶产量增加及对于马匹需要的增长,茶马贸易更加兴盛。

蕃坊与蕃市

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唐宋时期,与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有贸易关系,东南沿海对外贸易日益繁荣。中国在那里开辟了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杭州、扬州、江宁等9个与外商贸易的港口(其中以广州、泉州为最大)。在这些港口,专划出一块地方,供来华的外国侨民居住,称为蕃坊。外商在蕃坊“列肆而市”,这就是蕃市。蕃坊及其蕃市房舍高大壮观,宽敞明亮,形成一个繁华的“夷夏”(中外)商人贸易区。

关于蕃坊及蕃市的面貌,宋人有如下描述: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巾袍履笏如华人也。蕃人有罪,诣广州鞫(扣居)实,送蕃坊行遣,缚之木梯上,以藤杖挞之,……徒以上罪则广州决断。蕃人衣装与华异,饮食与华同。……但不食猪肉而已。……若鱼鳖则不问生死皆食。其人手指皆带宝石,嵌以金锡,视其贫富,谓之指环子……一环值百金,最上者号猫儿眼睛,乃玉石也,光焰动灼正如活者,……有摩娑石者,辟药虫毒,以为指环,遇毒则吮之立愈,此固可以卫生也。(朱或《萍州可谈》卷二)

由此可知,广州是外商最集中的地方,蕃坊设立早而典型。蕃坊的总负责人是蕃长,居住在蕃坊的外国人受其管理,并通过他与中国官府打交道。外商还以蕃市为基地,到全中国各地去经商。许多城市中有他们开设的邸店——“波斯邸”,经营银钱业,并兼营珠宝生意等。也有一些“穷波斯”,卖浆卖饼,以贝易物的模拟场景做小生意以谋生。蕃坊中还设有“蕃学”,作为来华外商的子弟学习的场所;设有神庙、教堂、寺院等,供外商从事宗教活动。

元代,广州依然有蕃市。据当时的外国旅游家记载,广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市场优美,城中有一段回教徒聚居地,那里有回教总寺及分寺,有养育院,有市场,即蕃市。

明代,为防止倭寇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骚扰和侵犯,实行海禁,从此,来东南沿海地区经商的外国人甚少,蕃市也随之消失。

至于明代的澳门葡人“居留地”、清代的广州“十三行”和“夷馆”,以及后来的约开口岸中的外国“租界”,外人“居留地”,虽然也是外国人居住和经商的地方,与蕃坊、蕃市有某些相似,但性质却根本不同,兹不赘述。

宫市

宫市有两种。

王宫或皇宫中设立的市肆,叫宫市。春秋时,齐桓公宫中有七市。东汉灵帝、南齐东昏侯、唐中宗都在宫中设市。清代,圆明园内设市,有商店。

圆明园是皇帝公主游玩之处,实与宫殿相同,且在园中做买卖者,皆内监,故这里的商店市场,可视为宫市。

唐德宗贞元间,宫廷差遣太监到京都廛肆买卖货物,亦叫作宫市。宦官不持文牒,口含敕命,并派数百人在长安东市和西市以及位于热闹地方的店肆,察看人们所卖物品,看中之后,便口称自己是宫中之人,卖者即拱手把货物付与他们,真伪不复可辨,无人敢问他们的来历,更不敢与他们争论,讨价还价。名为宫市,实是公开掠夺,闹得市面不安,人心惶惶。下面引两则关于宫市的记载,以窥其一斑。贞元以后,京都多中官市物于廛肆,谓之宫市。不持文牒,口含敕命,皆以监估不中用衣服,绢帛杂红紫之物,倍高其估,尺寸裂以酬价。市之经商,皆匿名深居,陈列廛闸,惟粗弱苦窳。市后又强驱于禁中,倾车乘,馨辇驴,已而酬以丈尺帛绢,少不甘,殴致血流者。中人之出,虽沽浆卖饼之家,无不彻业塞门,以伺其去。苍头女奴,轻车名马,惴惴衢巷,得免捕为幸。(《唐会要》卷八六)

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生动描写了宫市的掠夺性。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