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2:00:18

点击下载

作者:梁衡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试读: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彩图)

图1 1994年在新闻出版署办公室,时任副署长。图4 1990年,时任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司长,视察《闽北报》铅排车间。图5 1990年视察广州期刊出版工作。图6 1993年与赵朴初先生共商佛教文化期刊的出版。图7 1995年8月《觅度,觅度,渡何处?》一文发表,翌年会见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老人。图8 1995年在书房,翻开新出版的《新闻绿叶的脉络》,即本书的初版。图9 1995年在贵阳主持全国报刊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合影。图10 1998年在宜昌主持全国地方报纸研讨会。图11 1998年在宜昌主持全国地方报纸研讨会,全体合影。图12 1998年在延安主持全国书市开幕式。图13 1998年在湛江主持全国百好报纸评比,会后为乒乓球邀请赛开球。图14 2001年在长春接受记者采访。总 序

从大学毕业到退休,我这一生的公务年龄都是在新闻这个平台上度过的。全部时间中正好有一半是做新闻业务,一半是做新闻管理。而且是干几年业务,又做几年管理,再回归业务,两面体验,交错而行。县委宣传部干事、省报驻县记者、省委宣传部干事、中央报纸驻省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官员、《人民日报》副总编。管过人,也被人管。新闻人如我这样的夹馅面包,并不多见。其中甘苦只有自知。就是退休之后,也还在大学带博士生,在为报纸写文章,总之是没有离开新闻业务。此生难脱新闻的干系了。

我大学学的专业并不是新闻。一个外行,一步步走入新闻殿堂。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外来户,一方面心存怯懦,如履薄冰,小心观察,谨慎体悟,孜孜以求。另一方面,没有旧框子、旧规矩,常有奇想,时有新论。我有一个顽固的习惯,不论是从事管理工作、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都不盲目跟行前车之辙,总想在实践的同时弄清它的理论根据,走自己的路。我把这比作“打着灯笼走路”。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联系实际探求理论。但这个理论绝不枯燥,探求的过程也不艰涩,是寓研究于体味、把玩、欣赏之中。这就是诗话、词话、笔记这一支。这有点类似现代西方的案例教学,但现在的教学有事,有理,却少有其美。中国画的教学作品叫“课徒稿”(比现在电脑课件要早好多年),是教师边画边讲演示技法的手稿,有其法,有其理,却又一样地美。有的简直成了传世名作,如著名的《芥子园画谱》。鲁迅小时候,在私塾里除学正课外还偷偷地临它,可见其吸引力,至少说明它不枯涩。这大概就是列宁说的笑谈真理。我从小就喜欢诗话、笔记体的学术书,后来做了新闻,便以这种方式边实践边探寻新闻写作和管理的原理。积以时日,当我告别新闻平台时便有了现在这个“新闻四部曲”。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反思。它是我自己几十年在新闻之路上使用过来的一盏照路的灯笼,或一根跋涉用的拐杖。“四部曲”其实是我一生所亲历的四种新闻业务人身份的忠实记录。

第一部《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是我1978年到1987年在《光明日报》驻基层记者站期间新闻作品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中国经“文革”大乱之后的一个复兴转折期。这些文字中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已超出新闻而有了时代印痕,对研究那一时期社会可资参考。二是,以个人而言,可以看出一个小记者的成长过程。九年来我以大报记者身份沉在最基层,初出茅庐,含辛茹苦,格外小心,因之也有一些特殊的收获。这期间曾获得“全国好新闻奖”“青年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还有四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作品入选大学新闻教材。这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有所作为。该书1990年7月由山西书海出版社初版,后又经新华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先后再版、重印14次,影响过一代新闻人。书中归纳出的一些新闻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第二部《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是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期间担任各种新闻奖项评委时的随笔。时间约是1987年到2000年。当时的管理工作分两条线,一是报纸的行政管理,二是报纸内容的质量管理。为配合行政管理,我每年都要主持和组织各种新闻作品评奖。没有哪一个新闻人不梦想得奖、一稿成名的。评奖过程,最能看出作者的拳路和作品的写作脉络。但过去人们较多地关注得奖名次,而忽略了作品上榜或落榜的理由。这是新闻研究中的一大空白,也是纯新闻院校或一个新闻单位自身难以做到的。必须有一个机构能统筹全国和各方之力。我有幸参与其中。评奖过程,其实就是对作品的解剖,是案例教学,是大赛后的复盘,是“顺瓜摸藤”逆求新闻原理和新闻写作方法。工作之便,我保存了大量送评原稿,这本研究笔记就是一一辨析作品的得失,它们上榜、落榜的原因,并尽量上探其源,分别归纳为采访、写作、原理等八个方面。该书原名《新闻绿叶的脉络》,1995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先后五次再版、重印。这次略有补充修订。

第三部《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是我在新闻出版署期间的工作记录和全局性的理论、政策思考笔记,包括一些重要的职务性讲话、调研报告、案例资料。当年机构初立,百废待兴,这是一份摸索求真的探路实录。1987年国家组建新闻出版署,我从基层记者站直接调到国家机关。时间跨度是1987年到2000年,曾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司长、副署长,从事新闻出版的行政管理。在这之前,国家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研究机构。理论思维的习惯使我在管理之余读书、调研,探求一些新闻出版的原理,所以当初这本书1996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时就定名为《新闻原理的思考》。该书先后四次再版、重印,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原理,如新闻的新定义、报纸的四个属性等。

第四部《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是2000年到2006年底我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策划和改稿记录,及退休后为报纸写的少量时评。说是记录,但不是流水账,重在展示思考和操作过程。同是研究怎样写稿,但该书与《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的角度完全不同。首先,它强调站在全局看一点,一稿牵全局,特别是头条稿的编排使用。实际上是讲怎样当总编。虽然是一个具体改稿过程,但心里总是想着整张报纸,想着新闻与社会。其次,由于负有领导之责,所以由稿及人,也总是着眼于队伍素质的提高,间或还有一些尖锐批评。让部下难堪、哭鼻子的事也曾有过。另外,书中文章不只是改稿,更多的时候是选题、策划、版面、新闻思想等宏观层面的运筹。书中内容大都是在夜班审稿、编前会定稿、出报后评稿时的批语、发言,间有一些编报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章大都在业务研究刊物上发表过。这本书200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版,先后四次再版、重印。这次出版时为体例统一加了一个副题《版面背后的故事》。

本来在2008年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将《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作为“跟梁衡学新闻书系”出版,现都已售罄。当时主要考虑《署长笔记》偏重宏观理论和管理,未收入丛书。随着时间推移,《署长笔记》的史料和理论价值愈加显现,所以这次便合收为一套完整的“新闻四部曲”,以备学者和一般读者查用。

这套丛书,时间跨度从1978年到2018年,客观上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也记录了一个新闻人的成长。这是一件没有刻意包装,甚至没有特别打磨的产品。四本书严格保持原来的时空背景,只是修订时为论证方便,使用了后来见报的个别例子,这是需要提醒读者的。之所以这样,是想保持一点原生态,为新闻史和研究工作者留一点资料,同时也是敞开心扉与同行切磋交流。

感谢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出版社能出版这套体例特别的书,愿读者能够喜欢。梁衡2018年5月10日第四版序

本书原名《新闻绿叶的脉络》,是我1987—2000年在新闻出版署任职期间,主持或参与各种全国性新闻评奖时对得奖或落选作品的意见,或事后的研究。其本意很清楚,就是把一篇稿子当作一片绿叶,抽出其中的脉络。一篇稿子好不好,不只是贴一个标签,或打一个分数,而是要说出其中的道理。全国各种新闻评奖是研究稿件写作的最好机会。可惜我们大部分时候是投票了事,大家只注重结果。我因学术所好,就多留了一份心,来分析其构成和脉络。这是一种案例研究,涉及采访、立意、写法、标题,甚至新闻原理等等。与《记者札记》不同,那是解剖自己的稿子,这是解剖别人的稿子,多了一分旁观者清的味道。又因为是研究问题,除了列举成功之例,也不免要举失败或欠佳之例,要请作者谅解。总之,是历年新闻评奖的如实的记录和思考。

本书1995年初版、1997年二版、2002年三版,收入《梁衡文集》时列为第五卷,其间重印多次。这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跟梁衡学新闻书系”时又收入几篇,并有所改动,更名为《评委笔记》,应是第四版了。这些案例虽已有些岁月,但有的已沉淀成新闻教学和研究的经典案例,相信对现在的读者还有一些参考价值。

是为序。梁 衡2009年4月2日新闻有学,学在有无中(初版序)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参加各种全国性的新闻作品评奖。我是把这件事当作学问来做的。我们国家这样大,报刊这样多,能够在全国得奖是凤毛麟角。经过一级一级筛选而送上来的稿子,绝大多数是精品,其中饱含着新闻写作的道理和方法。所以每次评奖都大有收益,仿佛重上了一堂写作课。但同时也会发现一些稿子有毛病,甚至有的违反新闻原理和常识,有的不合语言规律。试想一篇稿从记者落笔、编辑编稿、部主任改稿、值班总编定稿,再经过各级评委认可,一级一级送上来,要过多少关,但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可想平时报纸上的粗糙之作又有多少。每到这时我耳边就响起社会上流传的那句话:“新闻无学。”新闻界是最不爱听这种话的,这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蔑视。但是再转念一想,如果现在是评一篇国家级的科学论文呢?恐怕不会有这个笑话。看来有学无学之争还要认真对待一下。“新闻无学”论者有三方面的根据。一是,你那个新闻稿简直是大白话,有啥说啥,见啥写啥,和我们平时讲话、写信,甚至打电话、捎个口信差不多,有什么特别之处?二是,新闻稿谁都能写,只要有个初中文化,句子通,字不错就行了,不要专门训练。试看报社门外的通讯员有多少,报社门内没有学过新闻的又有多少,不是照样写新闻?三是,课堂上专门传授的业务也没有什么深奥之处,比不得物理、化学,甚至也比不得音乐、美术。

应该说这里所举的三方面都有道理,但这是外行人的眼光,没有看到深处。新闻是大白话,一般人也会写两下,但白话未必就好写。人人要吃饭,家家要做饭,够得上厨师的毕竟是少数,这里有学问。人人能走路,能当竞走运动员的也是少数,这里也有学问。新闻,偶一为之,人皆可写,但要写成个新闻样,写出好新闻,或者就某人来说,他所有的新闻稿都不犯错,这就难了。这就用得着规律,用得着技巧,要掌握它的学问了。新闻肯定有学问,这个问题不容置疑。主要是外行人看不懂,不知道新闻的学问在哪里,干脆就说新闻无学。正如我们看竞走,觉得不如技巧、球类比赛复杂(或者说好看),就以为这里无学问。所以新闻有学无学,实质上是新闻的学问在哪里。

新闻有学,学在有无中。

新闻的学问为什么不为人注意?因为它的学问被化掉了,化作似有似无,化在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之中,化在各行业、各种人身上。大家都能感觉到它,就觉得很平常,平常到和没有一样。就如空气,常被人看作是“空”的,但要是一认真,就发现这“空”中还有氧,有氮,有氦、氖、氩、氪、氙,有温度、湿度,有空气动力学,等等。

学问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很专、很深,也就很窄。这种学问所从事的人少,相对来讲外行就多,就越显得神秘,越显得有学问。另一种学问是知识面广,包含的内容多,如文学、政治等,从事的人多,相对来讲外行就少,大家都知道一点,就不太神秘了,以至于好像没有什么学问。比如政治,在许多人眼里不是学问,是当官,是权术,是斗争。殊不知政治是包容最多的学问。新闻也是受了这种冤枉。世界真不公平,你越小、越少、越窄,人家倒越怕你;越大、越多、越宽,人家倒轻视你,侮慢你。比如,一根棍子,人人可以随便扛着、提着、抱着,摸来摸去。要是一根针呢?却小心翼翼,决不敢随便放在口袋里。

外行人怎么看新闻,这不怕,也无关大局。怕的是我们自己怎么看,怎么做。新闻记者和通讯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认为新闻无学,或者不知道新闻“学”在何处。他们长年,甚至一生都在马马虎虎地写,总在重复着三流、四流的稿子,以为这就是新闻,从而给新闻无学论者提供了以上的根据。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少同志没有专门学过新闻,没有仔细地辨析并把握住新闻的个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中融进了太多的其他行业的知识,即使学了专业,不再刻苦地、不断地充实自己也不行。还有,人不聪明,少悟性也不行。难矣,新闻。新闻的作用很多,它除了传播信息,还有宣传教育、指导工作、普及知识、批评监督等功能,我们在运用新闻这个手段时,常常有一种错觉,忘记了手里使用的正是新闻。新闻这个框子又实在是太大了,它很容易装进其他东西,也经常装满了其他东西,所以有时也会产生错位。比如在新闻和文学之间就常闹笑话。经常有写得如小说、散文一样的作品,被当作好新闻得奖,甚至还拿到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去做范文。搞文学的人当然要窃笑我们新闻无学了。

新闻用处既多,框子又大,内外这么一化,粗看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学问了。我想了半天,以新闻比国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记得1994年我儿子考上了美术系,我带他去见老师。一见面,教授的第一句话就是:“国画是画文化。”真是精辟之至。确实,纸上的那几笔墨痕硬是代表了你的文学、艺术、历史、书法、修养、气质、阅历及各科知识。如果哪个方面(比如历史)缺一点儿,任你将笔抡圆,使出关公耍大刀的力气,也还是洒不出所要的那一点水。行家一看:“三流!”写到此,我不禁想起国内一家大报上曾发表过一幅国画,题目是《李白月下宴桃》。有点古文常识的人都知道李白的名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怎么变成李白请桃子吃饭了呢?这样的修养怎么能搞国画?画家无学,这样的画登在报上,我们也只好让人家说新闻无学了。1987年,国门初开,时在广州,我第一次陪外宾在白天鹅宾馆吃饭,一顿饭数千元。我说怎么能值这么多?主人笑道:“你以为这只是吃饭吗?我们来这里是吃高级灯光、音乐,吃小姐的微笑。”说得深刻。那回着实开导了一下我这个“老外”,我永远记住了这个分析,就是一个普通的吃饭也这么多学问,何况皇皇新闻呢!

那么,一篇新闻稿里究竟含有什么呢?主要包括:一、新闻的基本原理、功能;二、作者的人品和政治修养、社会责任感、工作作风,比如是否深入、顽强,能不能吃苦、牺牲;三、作者的知识修养和写作技巧,包括文学、艺术、思维、语言、各科知识、社会阅历等等,及这些东西的综合运用。这一堆东西都凝结在那一张薄薄的稿纸上,凝结在几百字的消息中。

你有很多知识,别人未必知道你文章的好坏,但看你的文章就知道你知识的厚薄和技巧的生熟。因为写作是创造,是一个既要准备米,又要做成饭的过程。我以为研究新闻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把稿子拿来透视,这里面的学问是大学讲义里所没有的。所以,我在每次评奖之后总是把那些有代表性的稿子留下来,不管它是得奖的还是落榜的,只要其中有一二可资研究,就写成点评文章,目的是透过稿纸研究新闻写作的道理和渊源。这样从1991年10月发表第一篇评奖随笔起,三年多来我共写了47篇,取名为《新闻绿叶的脉络》,1995年5月出版第一版,以后多次重印。这次重新出版时又加入了几篇新稿。梁 衡1994年12月初序2002年6月三版再改第一编什么是新闻七字标准

现在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新闻评奖。到底什么样的稿算好稿,能得奖,无统一标准,也难有一刀切的标准。但就像好质量检查员手中总得有把卡尺一样,我自己看稿时一般是用这七个字来衡量:大、新、深、快、短、活、强。就是说:取材要大、达意要新、挖掘要深、抢发要快、文字要短、写法要活、效果要强。这七个字又可分成三组看,“大、新、深”是从内容方面要求;“快、短、活”是从形式或技巧方面要求;“强”是换一个角度,从读者接受方面来考察。

大,指取材。记者向读者传播信息,当然是要拣重大信息、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在一定时间或地域内总是有一些为大多数人共同注目的事件。将这种信息传递出去是记者的首要选择。比如,1991年夏天,全世界都在关注海湾战争;奥运会期间,各国都在关注本国选手的成绩;平时国家政权的变动、重大政策的出台、突发事件的出现等等。这种消息内容大,覆盖面广,易引起反响,有天然的竞争优势。总编辑为报纸选头条,主要是考虑这类题材。从评奖角度说,它占有天然的优势。

新,有两层意思,一是刚发生的新鲜事,二是老事情新角度,由这个新角度所揭示的新内容。苏轼庐山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出新意。新闻是捕捉新的信息,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不可能每天一个新花样,也有许多重复来重复去、让人看惯听腻了的东西,比如会议报道、春种秋收消息、年终完成计划、科技成果消息等。过去我当记者时最愁写教育新闻,学校按部就班的生活,教师崇高又平凡的工作,像一块纯洁透明的平板玻璃,你的笔很难切入新角度,这很考验记者的真功夫。尽管我们强调新闻的客观公正,但从自然信息到新闻信息,这过程中已无疑有了记者的再创造。记者常常就是借这一点机会、这块用武之地在旧题材下换新角度,从而换出新意,竞争过对手。

深,指稿件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信息并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看海湾战争的消息,并没有看到战争现场。信息是事物的表象、特征和外部信号。这些表象的东西有时反映本质,有时不反映本质。一条新闻的深浅或它的价值大小,就看记者通过信息反映事物的本质的程度如何。

快,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与稿件见报时间的距离。评奖时一般先看一下这时间差。快速传播是新闻的特点,也是检验记者抢采抢发、编辑独具慧眼、为好稿让路的一个标尺。

短,指篇幅。虽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基于快速传播和增大报纸信息量的总体要求,新闻稿要短,这是个基本尺度,也是要经常大声倡导、时时提醒的。新闻求短,如逆水行舟,稍一疏忽,长风就起。

活,指技巧。新闻是天生呆板的文体,它既要客观真实不得巧构编造,又要快速抢发,无暇修饰雕琢,为适应此还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因此怎么在程式中求变,呆板中现活,便是一个难题。谁能突破便是木秀于林,该有所奖。

强,指反馈效果。衡量一篇稿子的好坏除分析稿子本身的各要素外,还要看它经实践检验的结果。作品的效果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正如美学中讲的接受美学,还要看接受一方是否配合,而许多作品的效果常常是作者自己也始料不及的。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林肯总统曾把斯陀夫人称为“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新闻评奖一般都在一年之后,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它在社会上的反馈效果。“大、新、深、快、短、活、强”这七个字基本上概括了一篇好稿各方面应具备的要素。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这一方面强些,另一方面弱些。因为一篇好稿要受客观素材、作者能力、所处条件、读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甚至一些技术问题也能影响到这稿子的命运。记者在写稿时对这七个方面不能平均追求,要审时度势,突出一点,以长补短。比如发现一个重大题材的新闻,就用最快速度发回,不要顾及其他。像《史记》上樊哙将军说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果是时间性不强的新闻,在“大”和“快”上已失去优势,便要小心设计、精雕细刻,在“深”和“活”上做文章。这叫“夏粮丢了秋粮补”。比如在1991年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新闻奖评比中,新华社采写的一篇《国家防总24小时》,从防汛总指挥部这个核心来写,无疑占了“大”的便宜。《人民前线报》发的一篇《夫妻对话100秒》写救灾前线的一个小镜头,生动活泼,也很动人。两稿同样得奖。犹如一幅十米长卷与一帧精绘扇面,或者一部《三国演义》与只有81个字的《陋室铭》,都一样可以传世,当然也一样可以得奖。总之,七个字加起来是100分,也许七字均摊得分,一字就占去80分。(1992年4月1日)第一不都是新闻

在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中有一篇题为《羊年第一“羔”》的参评稿。说的是1991年,农历羊年的正月初一,天津妇产科医院里接生了第一个孩子。记者为写此稿不辞辛苦,半夜守在产房,终得此“现场新闻”。这篇稿未得奖。

我们许多记者爱抓“第一”“之最”之类的稿,但是第一并不都是新闻,所以就会出现貌似新闻其实不是新闻的稿子,就像围棋中的假眼,新手常见眼就以为是活棋,其实并没有活。新闻是信息,但信息并不都是新闻。构成新闻的信息必须是:(1)新发生的;(2)读者不知道的;(3)读者想知道的。新闻的价值决定于读者接受反响的程度,正如美学要讲接受美学一样。你构思如何巧,采访如何辛苦,读者反应木然,还是无用。1937年卢沟桥中国军队向侵略者打出反抗的第一枪,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1949年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第一”是重大新闻。春天农民盼雨,第一场春雨是新闻;一个大钢厂投产,第一炉钢是新闻。它虽不是多么重大,但总是与人民有关的事。生活总在不断地旧去新来,死生交替,无数个第一在时时日日地产生。许多局部的链节接在全局的链条之中。如果要找第一,每一个链节上都有其首端可寻。记者的目光应该到全局中找第一,在时间的长河段中,在空间的某一大方位中找第一。这种第一应该是社会纵向或横向的坐标点(尽管这点有轻重大小之分),这样才能够成为新闻。

那么这新年第一婴的信息真的就无人想知道吗?有,如他的亲人、家属、朋友,但面太小,构不成社会新闻,充其量也是闲谈材料,因为生孩子是平平常常每天都发生的事,每年正月初一也必定会有婴儿降生,这“羊年第一‘羔’”也无其他独特之处可告诉读者。另外,记者决不可把精力放在这样守株待兔式的采访上,循此方式,明年后年还可不断地写:牛年第一“犊”、马年第一“驹”、狗年第一“崽”……这种你不写读者也完全可以知道的信息。记者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捕捉社会变革的坐标点上或广大读者感兴趣的聚焦点上。

另外,这篇稿用墨重点是在婴儿出生,而不在医务人员的辛苦,和一般写节假日坚守岗位工作的稿不同。文章大半用第二人称,中间部分又突然转用第三人称,前后不一,也不合适。(1991年10月18日)附1 羊年第一“羔”

除夕之夜,在人们辞旧迎新欢度新春佳节之际,你——羊年的第一个小“羊羔”,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产房呱呱坠地。听这响彻津门的爆竹,看那流光溢彩的花炮,一起迎接你的降临,真比欢迎国宾元首,还要热烈、红火!

你应该记住这一时刻:辛未年正月初一零点十五分,你诞生了。可你更应该记住并感谢这些为你接生的白衣天使。除夕之夜,当人们举杯把盏合家欢聚的时候,他们却守护在你的身旁,让你尝到了人世间最初的爱。

你比预产期提前9天就诞生了。你那急促而响亮的第一声啼哭,也许正是想告诉人们,你多么渴望尽早来到这温馨的人间;或许你是要说,你知道你父亲从前一天中午便守候在产房门口,迫切地期盼着你的到来,而你是不忍心让他过久地等待。可我要说,这哭声对你母亲和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新春的第一声问好。

刚刚降临人世间的你,胖乎乎的脸蛋,乌黑的头发,躺在中心妇产科医院产房的热射床上,眯着还不习惯光亮的双眼,不时地晃动着小手和小腿,安详地听从医生对你的身体进行检查。“女孩,体重2 950克,身长50厘米,发育正常。”医务人员的报告,使你那因生产极度疲劳的母亲脸上露出了微笑。

孩子的母亲是一位工人,父亲是汽车司机。当记者问到他们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时,母亲说:“我无所谓,都喜欢。可奶奶盼的是孙女,因为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没有女孩。”当父亲的则只是嘿嘿地乐,喜得说不出话来。

真是无巧不成书。当我和医务人员获知你的父母今年同是24岁、也是属羊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向你那笑得嘴也合不上的父亲表示衷心的祝贺,这可谓是三羊开泰,大吉大利。

古人以羊为祥,大自然中的羊,给人一种安详、温顺和圣洁的印象,我猜你长大后定是一个温顺而漂亮的姑娘。(《天津日报》1991年2月16日)新闻效果有两个标准

读罢《万里圆月》这篇960字的短通讯,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阅读200多篇现场短新闻参评稿时唯一的例外。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点:一是作者抓住了有价值的新闻;二是作者运用了典型手法。

新闻是信息,你传播的信息必须是新发生的,最好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读者感到新鲜而亟想知道的。如久饿之人突然给他一块面包,久渴之人突然送他一杯清茶。新闻是解决读者的信息饥饿的,人家真饿想吃东西时你送东西才有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家人团聚的节日到了,这时读者想知道的是那些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怎么过中秋。对月独饮、造致书信等已不新鲜,这时需要一种新信息、新内容才能满足读者的“饥饿感”。万家灯火月圆时,忙煞捕捉新闻人。算记者走运,他在山东胜利油田基地,碰到了指挥机关组织家属和派往新疆的一线职工用对讲机共话中秋。从事实本身来说,就是新鲜事,只有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才会有,只有关心职工的企业才会有,也只有这种远距离长战线又高科技的部门才会有。从新闻的客体即读者来说,也只有在中秋时才会有人关注此事。这样时空交叉,八方辐辏,共汇于一点,这就是新闻眼,新闻的焦点。物以稀为贵,信息以新为上。作者在特定时间内采到了读者关心的新信息。稿子符合新闻规律,作者先占住天时地利,得先天优势。

人饿时,先让他吃饱,这当然好;但吃饱的同时还能吃好,不只是给一块面包,而是美酒佳肴,岂不更好。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在饥饿感之后还隐藏着一种品味欲。这就要讲究写作技巧,不但稿子的内容有用,它的表现形式还要美。说到美,就要借助文字。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解决“知”(知道信息)这一起码需要;文学的本质是艺术,解决“赏”(美感的获得)这一更高要求。文学讲究典型手法,典型就是集中,锥因尖而锐,刀因刃而利,凡事物集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文学的集中是高于生活的塑造,新闻的集中是忠于事实的剪裁,殊途同归达到典型效果。这篇稿子本身就是一个怎样过中秋的典型,通过这个典型信息来体现亲情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而在具体表现时,作者又精选了“儿行万里母担忧”“母女念亲人”“是喜不是哭”三个典型情节和老、中、少三个典型人物。从文章一开始背景的交代、气氛的烘托到后来步步推出典型,步步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作者笔力渐渐凝于一点,如凸镜聚焦,如银针点穴,读者人人都有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那一根神经,就被拨得难以平静而共鸣起来。我的泪大概就是这样涌出的。

我们可以把新闻效果分为最低标准,就是让人知道;较高标准,就是知道之外于情理方面又有更大的触动。这篇稿子是达到了较高标准的。可惜不少稿件总是满足于最低标准,这大概是一些新闻呆板、枯燥的原因。(1991年11月1日)附2 万里圆月

中秋之夜,记者在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总公司目睹了“万里圆月”的一幕。

从山东东营到新疆库尔勒,遥遥相去近万里。万家团聚之时,参加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职工的家人们,通过无线电对讲机与亲人共圆中秋月。

20时,记者走进钻井总公司调度室,只见无线电对讲机旁早已围满了四五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人们不时地抬腕看表,似乎那期待已久的时刻来得太慢、太慢。

20时30分是约定的通话时间。随着对讲机的调通,人们的情绪旋由焦灼转为激动和欣喜。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党委副书记苏仁堂的母亲,第一个接过话筒:“仁堂啊,我听到你声音了。咱全家都来了,一块圆月。我的病好了,好了!真的好了!你放心工作,多打油,多打油啊!别惦念我。”68岁的苏大娘几乎是一口气说出这一切。当她听清对方一切都好时,舒心地喘了一口长气。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万里呢。但为了能让儿子安心会战,老人是硬撑着病弱的身子来和儿子圆月的。就在苏仁堂赴塔里木之时,老人还在医院的病榻上呢。

8岁的小韩雪,今晚却一直噘着小嘴,显得满脸的老大不高兴。她对记者说:“听妈妈讲,爸爸中秋节要外出,可能不在。”韩雪的爸爸韩宗森,是搞物资供应的计划员,整日奔波于天山南北。还好,他今晚刚从外地赶回来。当小韩雪听到爸爸呼唤她的声音时,竟高兴得忘记早已准备了足够一百遍的话,只是一个劲地喊:“爸爸,爸爸,我是小雪,我是小雪……”小雪的母亲张新民拿起话筒对丈夫说:“小雪想你,我也……家里,我能挺住。”只两句话,再也说不下去了。看得出,她是不想让远在边疆的丈夫为她们母女分心。

记者注意到,当张维宗的母亲——68岁的张大娘坐在对讲机面前的时候,老人早已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了,泪水涌上了眼帘。老人反反复复对儿子念叨:“家里都好,家里都好……”当挂上听筒,儿媳虢泓芬劝慰时,老人却破涕为笑:“不是哭,不是哭,是喜呀!”情景十分感人。

十五的月亮,照在塔克拉玛干飘逸油香的沙海,也照着黄河三角洲这片新生的土地。21时30分,短短1小时的通话时间结束,但圆在亲人们心中的月亮却从此不会阴缺,因为:心圆人自圆,“千里共婵娟”。(《中国石油报》1990年10月14日,作者:刘东昌 陈晓)不能太像《鲜花不知送给谁》这篇稿子初看觉得不错,再一细品就觉得有点儿不足。不是技巧不高,而是过了,它太像文学作品了。太像了也不好,削弱了自己的个性。此稿虽然获奖,但由此引出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新闻像什么?从写作上说最像文学,因此常从文学借他山之石。但是一切事物在向他事物借鉴时首先要注意保有自己的个性。新闻的本质是信息,其手段是如实传播,说出最新的事实,目的是让人知道。文学的本质是艺术,其手段是典型塑造,塑造人物,铺写场景,主要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虽同是使用文字,表现方法却大不同。这篇稿子写的是一位在国际数学比赛中得奖的中学生,手捧鲜花回到学校。从新闻角度说:“得奖归来。”这就够了。他手中的一束花只是附带的闲笔。但是作者却如枚乘写《七发》,铺排出许多情节:这花给谁呢?给校长、妈妈还是老师?我倒觉得他自己拿着就好,不必横生枝节。而作者又安排几位长者在几分钟内每人都给这位小主人讲了大段的话,其实是硬扯着小主人的耳朵来让读者听一番爱母、爱师、爱国的说教,反露出刻意塑造的痕迹,引起读者对情节的怀疑。事实上在评奖时就有评委提出是否有必要核实一下这稿件的真实性。后来大家本着对推荐单位的信任决定不再核实。但这至少说明这种写法不合乎新闻真实、公正、朴素、自然、干净的风格要求。稿子向文学靠得太近,反离新闻太远了,并不合算。

文学创作中有许多手法可以借到新闻中来,但它始终是新闻的俘虏,而断不能导致新闻对文学的投诚。一切事物,特别是某种艺术,其生命力在于自己的个性。所有的借鉴都是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为前提。为了个性的丰富、完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就不断地去追求“像”什么,以从多角度来吸收营养,在多重相似中获得新的美感。但这个度要掌握好,像得恰到好处是杂交优势;像过头,是串种、退化。有一故事,说一说书人模仿驴叫声很像,另一说书人不服,便以布为幔,在里面说书并拴上一头驴,说到某情节时他就打驴,让其发出叫声,外面的听众都被吓跑了。因为他太像了,像得过了头,失去了人的个性。据说好莱坞电影拍床上镜头时,导演在男女主角的胸前贴一块胶布,提醒演员,这是演戏,要把握艺术分寸,不能太像。事实上我们常说的“像”什么,并不等于是什么,它只是一种借鉴。这“像”的过程就是进行新创造的过程。而成功的借鉴会创造出新奇的美感;失败的借鉴,会落个四不像的下场。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铺陈塑造的自由度当然大于客观如实的报告,正如绘画的自由度大于摄影。一般来讲,文学的形象性、表现力、感染力大大超过新闻。所以初学新闻的人,总想走捷径,往文学上靠。其实这是一种误会,而且会误入歧途。文学是舞台上的演员,长裙广袖,粉黛珠环,是一种化妆之后的美;新闻是比赛台上的健美运动员,体形硕健,力量饱满,是一种天然的美。健美运动员登台时也要少许化妆,比如身上涂一点油,着三点式装,但决不能浓施粉黛,穿华贵的时装。这样虽可得到一点文艺表演中的艺术美,却丢失了体育比赛的健美。新闻作者要学会在稿件中少用修饰,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尽量少着衣饰,并设法突出自己的体格和肌肉。就是突出基本的事实,和读者最关心的信息。新闻可以向文学借衣服来穿,但切记不可太像文学的装扮。(1991年11月18日)

事有凑巧,三年后,还是这所中学的另一名学生又获得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作者又抓了一篇稿《“千里马”夺金 “伯乐”受重奖》。这回可是一篇干净利落的新闻。(1994年11月7日补记)附3 鲜花不知送给谁

7月20日下午,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17岁的周彤由京城载誉返回武钢三中时,手里捧着一束鲜花。

这束鲜花,是周彤中午刚下火车,踏上武昌车站月台时,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淑芬、副省长张怀念等领导及少先队员们欢迎他时送给他的。

现在,周彤出现在母校会议室门口,在这里等候儿子胜利归来的爸爸周进元和妈妈魏连英立刻兴奋得站起来。教学副校长陈泰坤见周彤手持鲜花向校领导奔来,赶紧说:“快把鲜花给你妈妈呀!从你牙牙学语起,你妈连乘车走路的空都不放过,编儿歌见缝插针地教你知识,鲜花应该属于母亲。”妈妈一使眼色,指着武钢三中特级教师钱展望,对儿子说:“彤彤,快把鲜花给钱老师!钱老师一周几个晚上为做辅导,连寒暑假的学习都替你安排,还‘满世界’跑书店为你买参考书。鲜花应该属于苦心培养你的老师。”钱老师连连摆手:“周彤几年来就盯着这块金牌。为迎接这场竞赛,解数学题三千多道,草稿纸堆起来只怕比他人高。鲜花应该属于得金牌的人。”

正在推让之际,武钢副经理赵文源和李运茂赶来学校了。他们齐向周彤道贺,勉励他取得荣誉后要饮水思源,加倍努力,报效祖国。此语使周彤蓦然想起中午在火车站时,省科委一位领导同志说的一句话:“在这个时刻,你们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更要想到祖国母亲!”望着眼前的领导、老师和父母,周彤迷茫了,鲜花送给谁呢?这位没被国际数学竞赛难题难倒的数学“王子”,竟被眼前这道难题难住了。

多亏校长王锦龙巧指迷津:“来,周彤拿着鲜花站当中,我们一起照张相!”

咔嚓一声,银光一闪,这一历史瞬间永远凝固了。然而,出现在照片上的周彤并未拿鲜花。鲜花被他悄悄留在学校会议室里了。(《冶金报》1990年8月7日)

又附:“千里马”夺金 “伯乐”受重奖

本报讯 武钢三中学生杨克在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金牌后,29日返回武汉,昨日下午,武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司副总经理李运茂当场宣布,对培养杨克倾注大量心血的指导老师钱展望晋升一级工资,发给奖金1万元,杨克的班主任老师彭甫华晋升一级工资,奖给2 000元。

据介绍,钱展望老师是武钢三中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几年前,他指导的另一名武钢三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也曾获得金牌。

昨日,武钢还向金牌得主杨克赠送了价值千元的纪念品。(《长江日报》1993年7月31日)版图效应与秤砣效应

1991年10月底在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爆出一条有关新闻的新闻:三十多位评委发出公开信,向全国同人呼吁一件极平常、过去又不知讲过多少遍的事,就是希望把稿子写得短一些(见《新闻出版报》10月28日)。这确是一句大白话,但这种大白话要全体评委用公开信的方式来郑重呼吁,说明这事之难非要来个“全民动员”不可了。

解决这个难题要从分析读者心理和记者心理入手。读者读报的心理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最好扫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观一叶而知秋,而不会对着整片秋林欣赏个没完(那是文学不是新闻)。记者写稿的心理是希望人一打开报纸就先注意到自己的稿子,读后进而记住自己的名字。最简单的办法是多占地盘。就像地图上大版图的国家和地区,这叫“版图效应”。这两种心理有点错位,不能吻合。

应该说,追求版图效应是一种较蠢的办法。大并不一定最强最好。版图再大都是沙漠又有何用?世界上版图小却强而富,大却贫而弱的国家有的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倒常表现出小就好。要两万吨普通炸药才可得到的威力,有十几公斤核燃料的原子弹就可达到。计算机刚研制成时,一台要摆几个房间,现在可以置于一个桌面上。过去一个报社的排字房要一层楼,现在一台激光照排机就解决问题。以大为荣,靠稿子在版面上占地盘取胜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应彻底更新。“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稿不在长,有信息则灵,有新信息、重要的信息更灵。当然稿子短了,信息容易有限,但是稿子长了,报上的消息条数就少,信息总量更少。就一篇稿来说,你想写长点,多说几句,读者反而不看,信息等于零。过去当记者时总编劝我们写短稿,他说:我每天上班看报总是拣短消息看,碰到长文章就想有空再看吧,先将报纸放到一边。明天来了新报,又是这样,长文章压多了,最后一起扔掉。这是读者心理。我们写文章时总想多占“版图”,读文章时又想拣短的读。记者要想抓住读者,要多发有重要信息的短消息。不要靠占地盘,要靠稿子自身的分量,秤砣虽小压千斤,要求“秤砣效应”。所以说短的背后是一个“重”。要全力捕捉重大题材、重要信息,要有非重不写的大志。要用大眼网捕鱼,只捞大的;要守着水边买鱼,只要活的。用消息本身的重量去压版面,不靠稿子的身长体胖来争座位。

长和重不是一个范畴里的东西。长短是文章的形式,轻重是指文章的内容。我们要想文章好,稿子吸引人,这两方面都要努力。但是首先是内容。形式的东西可以为稿增色,但是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不能越俎代庖,诚如不能让男人生孩子。它不能增加稿子的含金量,不能满足读者追求信息的心理,也达不到作者的成名目的。当然不是说文章一长就再无出路,就要寻“短见”。形式另有一块天地,比如标题的制作、文字的加工、位置的选择等。长,对内容而言是隔靴搔痒,对形式来说也不是好的选择。(1992年3月)附4 三十六名复评委员发出呼吁 狠刹长风 提高新闻质量

本报讯 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于10月27日发出呼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呼吁书全文如下:

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台长并同行们:

我们,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在阅评了全部参评稿件以后,深感有必要向你们呼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

我们一方面看到我国新闻事业在1990年有了长足进步,出现不少上乘之作;另一方面,也不安地注意到,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

这是新闻主体观念薄弱,报纸“杂志化”、“通讯挤消息”、“长挤短”现象的一种反映。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导致新闻载体信息量减少,新闻质量降低,势必影响宣传效果,脱离群众,不可能造就出好的新闻队伍,也难以完成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应承担的任务。

为此,我们呼吁:

一、总编辑、台长要花大力气抓消息,刻意经营短消息和现场短新闻,减少长通讯,狠刹长风,以此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单位应制订有利于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的各种措施与制度。

三、新闻界的各种会议、报刊大力倡导短消息;各种新闻评奖活动应采取鼓励短新闻作品的办法。首届“中国新闻奖”36名复评委员1991年10月27日于南京(《新闻出版报》1991年10月28日)“哇”字牌通讯

不知怎么,翻看着新闻参评稿,思维之车一下滑向感叹词这个轨道。古文感叹用“兮”,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用“噫”,范仲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哉”,梁启超“壮哉,我少年中国”。现代白话文用“啊”、用“呀”、用“哎”。古今文章不知读了多少,不管“兮、噫、哉”还是“啊、呀、哎”都觉得很自然,说话人在流露真情。近年来在都市人的口语中,悄然出现了一个“哇”字。这个字很有意思,妙在它所表现的情感,不但有七分真情还有三分假意。“哇!真好吃。”“哇!我好开心。”好吃、开心是真,但真感叹之外还有三分的自我表演与自我欣赏。

现在一些记者不喜写消息喜写通讯,因为消息太简单不便发挥。写通讯又专爱写一种“哇”字牌通讯。一提笔就先“哇”一段感叹的话。你不把这十行八行,甚至几段的“哇”语读完,你真不知道这篇文字要说什么。写抗洪救灾的稿子就先说:“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出现过一个大禹……”要记一件事必先说:“历史记下了这个时刻……”要是记一个人可能这样开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总之它的模式是一定不提事情本身,而是用最大的语气,从最远处大大地“哇”一声,然后才进入报道本身。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批评那种“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的报告模式。这种通讯是一历史、二哲学、三文学、四才轮到新闻。每次评奖都能遇到这种扯旗唬人、泰山压顶,近万字的大通讯。为什么非要从海外、天边不厌其远地扯起呢?据说是追求文章的气魄、力度,高屋建瓴。但这实在不必。新闻不是抒情诗,像李白一开篇就:“噫吁,危乎高哉!”不是论文,先摆论点;也不是小说,先设悬念或发议论,像《安娜·卡列尼娜》那个著名的开头。新闻是信息传播,要求直说,不能太长,不许绕圈子。所以这种所谓的气魄、力度是借机自我表现。就如自负又浮浅的姑娘见了好景好物先“哇”一声,其眼睛的余光却在扫着旁人:我的天姿、风度如何?这种通讯的作者开篇先“哇”一段时,也在偷眼看读者的表情:“我的知识、才气如何?”过去我当记者时与一位青年作家同桌吃饭。他问:“记者与作家有什么不同?”我说:“你们是为自己的,我们是为他人的。”他大惑不解。我说:“比如碰到同一个题材,作家首先想,我能创作一篇好小说,得奖、成名。记者首先想,要将此事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手法告诉读者。”文学作品力求有作者的个性,新闻作品则力避作者的影子,力求客观。文学有我,新闻无我。任你才高如山,情炽如火,凡读者不需,一毫而不赘。就是要这种目明如镜,心静如水。有一篇写抗洪中省、地、县三级领导在现场的通讯,第二节直取现场,写人写事让人落泪。可惜开头很长的一段“哇”文十分碍眼。这“碍”有二,一是在事实前插了一堆与事无关的垒块;二是在事实与读者间插进了一个作者的“我”。就像红娘促成了张生与莺莺的幽会,自己却又不走,非要站在中间插嘴不可。

新闻又是历史,后人只看事实。作者的这些花腔、花絮不要说什么经历史的风雨,我们现在评稿,时隔不过数月,摆在桌上的“哇”段文字已做作得叫评委们如坐针毡了:好像在看大人表演儿歌,又像看小儿板着脸学大人朗诵。这时如作者在场也会赧颜避席。司马迁的《鸿门宴》一开头就:“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地点、人物一下点出。毛泽东同志著名的渡江新闻稿,开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286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时间、地点、事件,一笔切入。这种文章时间愈久,愈见风骨。如果魏巍当年的朝鲜战场通讯也这样“哇”着写,我们的战士也就不可爱了。

虽是普通的感叹,一个“哇”字就与“啊”或“哎”有这么多的区别。每个词的周围都有一种无形的包蕴和气氛,如月亮的晕圈。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称此为修辞的积极作用:“语言文字大抵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或背景,形成它的品位和风采。”“哇”字牌通讯也是一种风采,也有一种作者的心理背景,但这是一种不务实,不全身心为读者,带有三分自我表现的风采。要不得。(1992年3月2日)不要雁过拔毛

某次评奖中有这样一件事:一篇记者与通讯员联合署名的稿件获奖,事后通讯员很有意见。原来此稿是通讯员所写,寄报社,发表时记者作了一些改动,就添上了自己的名字。此类事在平时也时有发生。这里有道德问题,也有记者的志向问题。

当记者想成名,必得有成名作。记者工作有许多优势,但也有劣势,其中之一就是被动性。他必须是在发生了某件有影响的、为人所关注的事实的前提下,才可能写出有影响的稿件。本来这材料在长期的、经常的深入生活中是一定可以采得到的,但我们一些记者,或者不肯下基层吃生活之苦,或者不肯学采访功夫,怕吃业务之苦,于是便在通讯员稿上作一点形式上的加工润色,添缀其名,这是有作为的记者耻而不为的。

现在报社的体制编采不分。编辑部人员兼有编辑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和优势,既能总览来自四面八方的稿件,从中发现最有利的新闻素材,又可动笔改写,以作者名义署名登在报上。但是不要忘掉这双重优势的另一面是双重责任。作为编辑就是要默默地为人作嫁衣,发现和推出好稿。事实上许多佳作名著的背后都有编辑无声的劳动。如五六十年代的名著《高玉宝》《红岩》,书稿送到编辑部之初,只是一堆材料,甚至有错字、病句。但编辑促成了这些书的出版,促成了作者成名,却并未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是职业道德,也是社会分工。作为记者就要到第一线采稿,并对事实负责,用二手材料,算什么采访?更何况借兼编辑之便,窃作者之材,成记者之名,就是借编采之公职图私人之虚名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当年我任《光明日报》记者,与县里一通讯员合写一稿。这稿后来获一项并不重要的全国奖,我也未注意此事。后这位通讯员从报上看到得奖消息立即来信告诉我,并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请把得奖证书归我保存。”我知道,这些事对一个记者可能关系不大,但对一个通讯员可能就是他提职、提级,或鼓励他向新高度冲刺的重要一环。当即将证书寄他。

抛开道德不说,还有个人情问题。我们应该替通讯员设想一下,他们除了在贴近生活这一点上强于记者外,还有三条劣势。一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缺乏高屋建瓴的角度,常发现不了有价值的新闻。二是,缺乏专业训练,写作技巧略差一筹。三是,不直接掌握版面,寄腹怀胎,发稿机会少。偶有一篇稿见报获奖,我们唯有替他额手称庆,决不可乘机生什么邪念。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科学史上的美谈。1858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积27年的辛苦研究,终于写成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当他正校阅手稿时,收到远在南美的一个不相识的人的来信。这个人叫华莱士,向他谈起物种起源的观点,竟与达尔文不谋而合。达尔文看后立即要烧掉自己的书稿。他说,我的书出版后世人将怎样看待我的行为,我不愿受剽窃之名,幸被家人和朋友苦劝制止,要不科学史将不知怎么被改写。但他还是坚持以两人名义联合宣读论文。正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文人重名,更重节操。我们应从这里得到一点借鉴。一个真正的记者应深入生活,自己采,自己写,若有通讯员帮助,发表时就该主动署上人家的名字,切不可在通讯员的稿子上雁过拔毛。本来他们的羽毛难得有一回丰满,这一拔,也许他们就永无起飞的机会了。(1992年)导向悄无声

1993年中国新闻奖的参评稿中有一篇《北大女生拒绝选美》(《北京青年报》1993年4月27日),写得不错。可谓:冷眼观事变,导向悄无声。

有一段时间选美活动在社会上沸沸扬扬,一些传媒机构也推波助澜,甚至形成了一种导向,好像青年人,特别是女青年,不必求才学、追事业,靠脸蛋、靠腰肢,就可成名发财。一次选美奖金多达五万、八万,以至于全国妇联负责人不得不正式发表谈话明确反对这种做法。她说:这个数字是我们一个普通女工、女知识分子十年、二十年的工资。这种选美只能鼓励青年人更轻视诚实的劳动。就在官方正式表态前的两个多月,《北京青年报》就发表了这条消息,我们不能不佩服记者和编辑的眼光。

报纸有一种作用就是舆论导向,这是宣传教育功能的具体运用。世界上没有不讲导向的报纸,也没有没有自己观点的记者。只要你在办报,写文章,你就在宣传一种思想,一种世界观。这一点毋庸讳言。相反,倒是要提醒记者时刻勿忘社会职责,勿忘正确导向。问题是这个向怎么导。记者不能像官员那样发表讲话布置工作,也不能像评论员写文章那样摆观点谈看法,他只能选择事实,选择适合自己观点的事实,如实摆出来,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这篇稿子中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两点:一是记者观点分明,自觉导向的责任意识;二是他不露声色,不强加于人的导向艺术。

我们先看看材料的选择。在这之前社会上多次的选美,作者一定是早有所闻。但是他不说话(如果是评论家、杂文家是可以说的),单等到北大出现拒绝选美时,他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哗啦啦抖开了这面旗。首先材料的主体选得好,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它的位置,其师生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以及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无疑很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其次是材料的细节。这篇约800字的短文,仔细筛选出了三个“材料点”。这就是:虽经十天的大肆宣传,八万元悬赏,报名者仍门可罗雀;几位“星”级人物,无一参加;一个月前虽曾有一学生在校外入选,校内却反应冷淡。再看看作者怎样使用这材料来导向。本来材料的摆出已经是一种导向,但是作者又进一步强化它,把无声材料变成有声材料。这里推出三种人来说话,一是老师的感慨:“我看了报上登的照片,奥运先生西装革履,奥运小姐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二是一位有可能入选的女生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是男女的不平等。三是一般同学的话:这是因为校园文化与娱乐圈有天壤之别,选美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这种“冷材料”加“热材料”的方法,好像是把事件托在你的面前,说:你看,你看,你听,你听。文中通篇没有作者自己的话,但是他自始至终在字里行间保持了一种冷静的批判(原来我想说静静的鄙视,似乎言重了)。这一点从导语中可以集中体现出来:“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校学生会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文章的视角选得好,可以说作者是静静地观察着“选美”这件事在社会上、在北大的变化,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进行导向。就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妙在借力和化解。正是:冷眼观事变,导向悄无声。顾盼即有意,抑扬墨色中。(1994年10月28日)附5 北大女生拒绝选美

本报讯 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校学生会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

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