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亲子教育专家帮你解决孩子不听话、不肯说、不肯合作的烦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2:45:16

点击下载

作者:牛牛爸爸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亲子教育专家帮你解决孩子不听话、不肯说、不肯合作的烦恼!)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亲子教育专家帮你解决孩子不听话、不肯说、不肯合作的烦恼!)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作者:牛牛爸爸出版方: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 2018年 11月 01日ISBN:9787513923422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序言

一封粉丝妈妈的来信

周末的讲座刚刚完毕,我正要睡觉,忽然“叮”的一声,一封电子邮件弹了出来。我打开邮件,原来是一位妈妈的来信。信中她告诉我,她的儿子现在读小学二年级,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自己工作比较忙,每天回到家已经七八点了,再加上做饭、收拾屋子,所以跟孩子交流的时间几乎被挤没了。之前不觉得这样会造成什么问题,可是最近的一次谈话让她发现,自己和儿子之间竟然产生了沟通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信中的对话:

孩子:“妈妈,老师留作业让我们写日记。”

妈妈:“嗯,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孩子:“可是我不知道写什么啊。”

妈妈:“昨天我们不是去看画展了吗?你可以写写。”

孩子:“那没什么好写的。”

妈妈:“怎么会?你觉得画展不好看吗?”

孩子:“对啊,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还不如在家里看动画片。”

妈妈:“没关系,不好看就不好看,写你真实的想法就好了。”

孩子边写边嘟哝道:“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画展,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看。好,写完了。”

妈妈:“等等,你这就写完了?”

孩子:“对啊,老师说至少写三句,我写了三句了!”

妈妈:“你这分明只有一句好不!”

孩子:“‘昨天’一句,‘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画展’一句,‘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看’一句。”

妈妈:“逗号不算一句话!”

孩子:“算,老师说的算!”

妈妈:“你这是在敷衍!”

孩子:“我以前也是这么写的!”

……

后来因为这个问题,这位妈妈和孩子吵了起来。她对我说,类似这样的对话最近越来越多,让她有一种无力感,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和孩子沟通。

作为父母的你,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也会像这位妈妈一样有些许的无力感呢?是否常常感到你们的对话不在同一个频道?比如,想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却不知道怎么说合适;想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对你的夸奖毫不在意;想教育孩子,帮孩子改正问题,却发现孩子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嫌你太唠叨;想关心一下孩子,却发现孩子宁可把心事闷在心里,或是向好朋友倾诉,也不愿意向你倾诉半句……

可以说在沟通这件事上,90%的父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无论我们怎么说,孩子总是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于是我们唠叨、说教、批评、指责,然而孩子不仅不愿意听,还顶嘴、争辩,举起了反抗的旗帜。而当我们幡然醒悟,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倾听时,孩子却闷声不说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代沟?

很多父母都把这些沟通问题归结于代沟,甚至有些不明所以的父母还会归结于“孩子的天性如此”,即孩子天生不听话。其实,大多数父母无形中夸大了代沟给亲子关系带来的影响,并且孩子也不是天生不听话,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所以,与孩子之间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沟通问题,即缺乏基本的沟通态度和技巧。

比如,我们常常告诫自己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可是我们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耳朵在听孩子说话,眼睛却不离开手机、电脑、电视;孩子兴致勃勃地讲述,我们却用“嗯”“好”“哦”之类的简单词语随口敷衍;没等孩子陈述完一件事,我们就马上打断,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批评……我们怪孩子不说,孩子怪我们不听。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听。

如此看来,与孩子沟通真的是一门学问。当然,亲子沟通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为此,本书主要围绕“怎么说”和“如何听”两个主题,结合现代家庭教育中常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引导孩子与人合作、纠错批评、赏识教育等方面入手,再辅以态度、时机、措辞等沟通细节,讲述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细节和技巧。希望能帮助父母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搭建与孩子的沟通之桥。

最后,希望所有阅读本书的父母都能记住这样一个道理:父母懂得说,孩子才会听;父母会倾听,孩子才愿意倾诉。上篇   说话有技巧,打开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第一章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在孩子还未出生之前,我们就为孩子准备好了大量的必备物质,等孩子出生后,我们又着手为孩子设计美丽的蓝图——听话、懂事、学习棒,以期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成长。然而,大多数时候事与愿违,于是我们不禁摇头叹息,唠叨埋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总是跟家长对着干!”真是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吗?真是现在的孩子不好管教吗?当然不是!其实,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孩子不听话,往往是父母自身出了问题。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不会表达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希望自己说出的话、发出的命令能在孩子那里起作用。然而很多孩子就是不给父母这个面子,甚至公然与父母对抗:哭闹、耍赖、顶嘴、发脾气……很多父母被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于是,在很多父母眼里,“不听话”便成了坏孩子的代名词,而孩子不听话也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乖巧懂事,而有的孩子则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呢?其实,除了教育方式的差别外,很大程度上还和我们的说话方式有关。

在散漫的灯光下,妈妈轻轻地翻开笔记本,回头看了看已经进入梦乡的女儿,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不会表达,不会说话罢了。”为什么妈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这要从当天下午的一件小事说起。“歆歆,待会儿去公园吗?听说今天公园有花卉展览,很漂亮呢。”妈妈一边把桌子上的果皮扔进垃圾桶里,一边说。“好呀。”歆歆最喜欢这样的热闹场景,于是开心地答应了。“那你先去把作业写了吧,妈妈收拾好家务咱们就出发。”“嗯,好。”

小家伙满口答应着,跑去写作业了。可是还没一盏茶的工夫,歆歆就“哒哒哒”地跑到妈妈面前,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我们走吧,我作业写完了。”“这么快?”妈妈有点怀疑地去检查歆歆的作业。妈妈翻开歆歆的作业本,前面几页的文字写得整整齐齐,而翻到当天的作业时,妈妈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只见作业本上的文字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为了赶时间应付写完的。“你看看你自己写的,能认得出来吗?这叫敷衍了事,去重写一遍!”妈妈指着作业本上的文字生气地说。

歆歆小脸憋得通红,低着头沉默不语,过了几秒突然冲妈妈大声喊:“妈妈,您不是说写完了就可以去公园吗?我写完了,现在就要出去玩!”“你是写完了,可这写的什么,你能认得吗?”妈妈被小家伙的倔脾气气坏了,把作业本重重地扔到桌子上,给歆歆讲起道理来,什么“学习就要有学习的态度”“不能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之类的。歆歆低着头,抠着手指头,不回答,也不辩解。看着歆歆一脸委屈的样子,妈妈有点心疼了,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过分了。

妈妈缓和了一下糟糕的情绪,蹲下身子,用平和的口吻说:“歆歆,妈妈知道你很想快点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快点去公园了,对不对?”

对于妈妈突然温和的态度,歆歆很意外,她抬起头看了看妈妈,轻轻地点点头。“妈妈能理解你急迫的心情,可是我们应该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痛痛快快地玩耍,否则你一边玩一边还想着作业的事,多影响心情呀,你说呢?”“嗯,妈妈,您说得对,我应该认真写作业。”歆歆一改沉默的态度,竟然主动认了错。“那现在妈妈陪你把作业重写一遍好不好?”“嗯,好,这回我会认真写的,写完我们再去公园。”“嗯,好,写完我们就去。”

看到孩子马马虎虎完成作业,妈妈十分生气,先数落了孩子,可是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影响孩子的心情。于是,妈妈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试着去认同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认识到,妈妈是理解她的感受的。渐渐地,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也愿意和妈妈交流了,而且让妈妈意想不到的是孩子竟然主动认了错。

其实,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很多父母能说会道,可是一旦面对孩子的时候却不会说话了,这是因为他们爱子心切,总是容易被心里的急、怨、恨等情绪困扰。“急”,即因为孩子没有达到大人的期望而着急;“怨”,即埋怨孩子不听话;“恨”,则是对孩子恨铁不成钢。于是,他们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口不择言,怎么解气怎么说,结果孩子要么听得不耐烦,要么被伤得很惨。

由此可见,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父母的语言则是雕琢孩子最锐利的刻刀。如果我们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对自己教育的逆反和对抗,孩子就会变得听话,并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努力和成长。交流要走心,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大部分人天天都在说话,可是又不会说话,尤其是那些幸福指数不高的家庭,通常父母双方都欠缺一定的沟通能力。而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热恋的时候,是怎么跟对方说话的呢?是不是尽量让自己的话悦耳,让对方听着舒服,以此打动对方的心呢?同样,如果想让孩子听话,我们就必须保证自己说话的效果,把话真正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去。

孩子一脸沮丧地走进家门,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对着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委屈地说:“妈,我今天好倒霉,把新买的耳机弄丢了。”“你这孩子经常丢三落四,怎么丢的?”“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怕耳机放兜里压坏了,就把它连同外套一起放在了球场边的台子上,结果下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怎么这么不小心,问同学了吗?去失物招领处看了吗?”“我之前也这样啊,就没丢过……”“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要把自己的东西看好。总是丢三落四,下回该把自己丢了。”“妈,您别说了,我已经够烦的了。”“说你还不是为了让你长记性,这么大了还让人操心……”

孩子捂着耳朵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看得出孩子的心情很不好,刚一到家就噼里啪啦地向妈妈大吐苦水。如果把孩子的苦水来个慢镜头,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是在倾诉,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位妈妈并没有理解孩子的坏心情,反而埋怨孩子丢三落四,对孩子一顿数落。而如果妈妈能换一种方式说话,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这次的谈话将会更有意义。

孩子一脸沮丧地走进家门,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对着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委屈地说:“妈,我今天好倒霉,把新买的耳机弄丢了。”“嗯,是够悲催的,在哪儿丢的?”妈妈放下手里的活儿回应。“在体育课上,我把耳机和外套一起放在了球场边的台子上,结果下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噢,原来是这样……或许是同学捡了去,你可以去失物招领处看看,或许能找到呢。”“我去了,也问了同学,结果还是没找到。”“嗯,妈妈很理解你难过的心情,上次妈妈不小心把新买的围巾弄丢了,也很伤心,所以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看好自己的东西,不能大意了。”“嗯,以后我一定会注意的。”

当孩子向妈妈倾诉心中的委屈时,妈妈放下了手里的活儿,积极回应孩子,让孩子立刻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了。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妈妈没有责怪孩子丢三落四,而是试着去给孩子一些教导和建议,还把自己丢东西的经历拿出来讲,有效地缓解了孩子的悲伤情绪,并借着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一些道理,孩子很愉快地接受了。

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是一种艺术。在与孩子交流时,有的父母看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其中有效的话语少得可怜,往往是洋洋洒洒一大堆,却说不到孩子心里去。比如,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都想当然地犯了一个错误,即不停地说,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话是否具体,孩子是否爱听,是否肯听。所以,想要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势必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父母要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融成一片;在平时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多关心孩子,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情绪;把握与孩子说话的时机;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与声调;避免喋喋不休、唠叨不断;等等。

总之,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相比讲道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沟通。要知道和谐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站在比孩子更高的高度和立场上去教育孩子。虽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请记住,唯有走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更听你的。管好自己的嘴,少说、不说更有效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得法,可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显然不妥,但是这些父母却浑然不知,一味地抱怨“我家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管不住他”“天生的熊孩子”……

其实,孩子不听话或出了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一股脑地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比如很多孩子不听我们的劝告,不听我们的教导,我们要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例如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整天唠唠叨叨。

一位家教工作者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亲子交流座谈会上,一位妈妈向我诉说了她的烦恼:“孩子现在刚上小学二年级,小毛病却一大堆,比如做作业拖沓,不爱干净,做事马虎。我苦口婆心想要让孩子改掉,可是他却嫌我唠叨,根本不听我的。尤其是最近,他因为一直贪玩,数学成绩亮了红灯,我唠叨了他几句,他竟然跟我顶嘴,我唠叨还不是为他好……”

从这位母亲的话里我听出了她对孩子的那份疼爱和担心。与此同时,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唠叨”,于是我问她:“您知道在您的讲述中除了‘孩子’这个词外我听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吗?”

起初,这位母亲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直到她回想她刚才说的话,她才恍然大悟:“是‘唠叨’。”“对,就是‘唠叨’,换句话说就是您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试想一个人经常附在您耳边,对您唠唠叨叨,又是批评又是教导,您会不会反感呢?”“会吧。”这位母亲想了想,认真地说。“所以要想解决目前的问题,首先您要管好自己的嘴。”“可是我怕管不住自己。”“那这样,从回家开始,一个星期之内不要和孩子说一句话,只要忙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听到我这么说,这位妈妈有点迟疑,好在最后还是采纳了我的建议。一个星期一晃而过,周日的下午,我接到了这位妈妈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兴奋地告诉我,自从不和孩子说话了,孩子竟然主动和她沟通起来,甚至还问她为什么不跟他说话了,是不是什么事惹她生气了。我听了她的讲述,很是欣慰,对她说:“所以说得太多,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是不对的,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反感,而你一旦不说话,反而会激起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听,就是因为我们管不住自己的嘴,不是说多了就是说错了,让孩子感到厌烦,对抗、逆反随之产生。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又会给予还击,于是更加唠叨,甚至指责孩子,由此便形成恶性循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困难。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消极的情绪教导孩子。其次,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时,暂且离开孩子,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借此管住自己的嘴巴。当然,管住自己的嘴并不是什么话都不说。那么,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呢?下面是几点小建议:(1)说了也没用的话一定不说。(2)会影响情绪的话当时不说,以后找机会说。(3)能不说的话一定忍住不说。(4)需要说的话,要提前备好课,想清楚再说。

总之,很多时候,管住我们的嘴,少说甚至不说更有用。比如,当孩子犯了错时,不搭理他,冷落他一下,可能比理直气壮地训斥更有效果。拒绝“尬聊”,做会聊天的父母

在很多父母看来,与孩子聊天是“闲事”,教孩子学习知识才是正事。其实我们经常忽略的、习以为常的“聊天”,正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手段。会聊天的父母往往能寓教于乐,在愉快的聊天中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教导。不过,并非所有的父母都会和孩子聊天,瞧瞧下面这位妈妈,或许你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阵阵扑鼻的香气从厨房传来,不一会儿,一桌子可口的饭菜端上了餐桌。妈妈夹起一块胡萝卜,放到了孩子的碗里,用溺爱的目光看着孩子说:“来,多吃点胡萝卜,对身体好。”“妈妈,我不爱吃胡萝卜,难吃死了。”“胡萝卜多好吃啊,怎么会难吃呢,而且里面富含胡萝卜素,吃了对身体有好处,你不许挑食!”

孩子沉默不语,吃了两口,说:“妈妈,我吃饱了,我去玩了。”“怎么才吃这么点儿?碗里的还没吃完呢!你知道这样是在浪费粮食吗?……”

……

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的毛病,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孩子抗拒吃胡萝卜,而妈妈则一味地向孩子灌输胡萝卜好吃、健康的大道理,如果我们脑补一下,很可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都要摆上来了。可是我们也能想象,孩子一定听不进去,甚至还会觉得妈妈唠唠叨叨真烦。而会聊天的父母则是另一种说法,我们来看一下:

妈妈夹起一块胡萝卜,放到了孩子的碗里,用溺爱的目光看着孩子说:“来,多吃点胡萝卜,我觉得挺好吃的。”“妈妈,我不爱吃胡萝卜,难吃死了。”“难吃吗?你不喜欢它的口感还是味道?”(不否定,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味道,我觉得胡萝卜有股味道,特别难闻。”“妈妈以前也不太喜欢,后来听说多吃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慢慢就吃得多了。”(表达自己的赞同,并告诉孩子自己的看法)“是吗?不过我觉得还是放汤里好吃些。”孩子用勺子舀起一块胡萝卜边吃边说。“嗯,那下次放排骨汤里怎么样?”妈妈建议。“嗯,那样最好了。”孩子欣然地点头同意,愉快地把碗里的饭菜吃完了。

我们来看这两组对话,妈妈的用意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多吃蔬菜,不要挑食。可是,在前一组对话中,妈妈急于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对孩子唠唠叨叨,结果孩子并没有因此顺从地多吃一些胡萝卜,反而厌烦地结束了聊天;而在第二组对话中,妈妈先是询问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的原因,接着接纳了孩子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赞同,然后把自己的看法告诉给孩子,最后孩子在妈妈的引导下,愉快地享受了晚餐。我们相信,在妈妈的不断教导下,孩子一定会慢慢地喜欢吃胡萝卜。

我们发现,很多不会聊天的父母在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急于下结论,或急于否定孩子的感受和观点,甚至对孩子唠唠叨叨,期望孩子能听大人的话,就像第一组对话中的妈妈那样。可是事实上,这样的聊天方式孩子并不喜欢,甚至会产生反感,而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聊天技巧,则能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聊天方式。

比如,在聊天的过程中要做到互相尊重,而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聊天;不要先入为主,急着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要试着去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将教育性的话语很好地隐藏在聊天中;等等。斗智斗勇:让孩子瞬间听话的五个小妙招

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除了常规的说话技巧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招数。以下是颇为实用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大家把它们抄写下来,贴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时不时“温故而知新”,这样在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就能灵活运用了。

现在请准备好纸和笔,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把这些小技巧的标题抄写下来,然后试着去运用。

第1招:给孩子指派任务

有时候孩子不是故意要捣乱,故意不听话,而是实在没事可做,所以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如果孩子有事可做,没空捣乱,通常会安静、乖巧很多。

比如,妈妈在打扫房间,孩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这时不妨给孩子指派一些任务:“宝贝,帮妈妈拉一下窗帘。”“宝贝,擦桌子的布找不到了,你帮妈妈找一下吧。”“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帮妈妈把衣服叠一下吧。”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不再乱跑乱跳,还能让孩子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感觉自己棒棒的。

实践效果:

第2招:给孩子出选择题

有时孩子不想配合我们的工作,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不要强迫孩子按我们的想法来做,而是应该试着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自己去选择。

比如,很多孩子非常抗拒洗脸,这时不妨问一下他:“你是要爸爸帮你洗,还是要妈妈帮你洗呢?”通常孩子很容易被绕进这样的选择里,回答说:“我要爸爸(或妈妈)洗。”

实践效果:

第3招:学会反话正说

我们总是习惯对孩子说“不许看电视”“不许吃零食”“不许讲脏话”……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不许”说得多了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此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说,告诉孩子希望他怎么做。

比如,想让孩子放下手机时,不要说:“不要再玩手机了,听到没?”而是应该说:“玩了一会儿手机了,来休息一下吧,我们来做个游戏。”这样说的话,孩子就会积极配合我们。

实践效果:

第4招:用孩子所喜欢的吸引他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人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孩子也一样,所以对于大人的命令、要求,孩子发点脾气也正常。不过,任由孩子闹情绪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妨换个思路,用孩子所喜欢的吸引他,比如孩子喜欢的玩具、食物,或是孩子喜欢做的事。

比如,孩子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这时如果说:“再不起来,我就要去掀被子了!”想必这样的话没多大效果,而如果换成:“宝贝起来喽,我们要逛街去了,如果你不起来,我和爸爸先走啦。”小孩子通常喜欢热闹,喜欢逛街,这时就会迫不及待地从床上起来。

实践效果:

第5招:学会用行动说话

有时孩子会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这时不妨用行动说话,给孩子一个教训。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把食物丢到了地上,这时我们可以平静地告诉他:“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如果你再把食物丢到地上,我就把盘子撤走。”如果孩子继续顽皮,直接采取行动即可。

实践效果:第二章   引导孩子合作,吸引孩子与我们合拍

  我们常常期望孩子听我们的,跟我们合作,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有时不仅不听我们的,甚至还会把我们视为敌人。原因是什么呢?用孩子的话来说,我们总让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情,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对于这样的解释,我们很可能会暴跳如雷,歇斯底里地喊:“不要找理由,你就得按我说的去做!”而孩子也不服气,冲着我们喊:“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争吵开始了。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引导孩子,吸引孩子与我们合作呢?建议比命令更有效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习惯摆架子,对孩子呼来唤去,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交流:“去把我的包拿来!”“不许把果皮扔到地上!”“听着,不要玩了,赶紧去写作业!”“把你的玩具收拾好,如果10分钟后我看到你没动静,有你好看的!”……

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选择服从命令,但是作为大人的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和我们合作吗?大多数时候,答案是否定的,孩子表面上的服从,很可能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然而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却对你的命令抗拒、反感不已。等到孩子的自主意识、反抗意识和反抗能力变得足够强时,这些命令也就失去了效力。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用建议代替命令,孩子就会更愿意听从,更愿意和我们合作。一位母亲分享了她成功运用这一技巧的经验:

一直以来我都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了,经常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和他说话,以为这样就能教出一个听话的孩子。结果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开始抗拒我了,我叫他往东,他偏往西,总是与我作对。

我意识到我必须做出改变,否则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更糟糕。于是我开始试着用建议式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比如,当我想让孩子学着做家务时,不会再命令他:“去帮妈妈把碗刷了。”而是会说:“妈妈现在有点忙,你能不能帮妈妈把碗刷了?”再比如,孩子做作业不积极,而且总是在饭后沉迷于电视,我以前会命令他:“马上把电视关了,去写作业。”而现在,我会给他一个建议:“爸爸在休息,看电视会打扰他的,你先去完成作业怎么样,这样看电视也看得踏实,不用总想着作业的事。”

总之,我尽可能地用平和的语气给他一些建议。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不再与我对抗了。我想孩子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多次的经验告诉他,我的建议对他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用建议代替命令会有这样大的作用呢?一方面,相对于居高临下的命令,给孩子建议是一种平等、尊重的沟通方式。用建议式的口吻引导孩子和大人合作,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跟自己商量,在征求自己的意见,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因此在心理上,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另一方面,相对于强迫性的命令,建议是有选择性的,即孩子可以选择接受建议,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如果孩子不接受,父母多建议他几次,孩子就会有去试一试的想法,结果事实证明,大人的建议果然对自己有好处,于是孩子就做出了改变。

为此,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一定要学会多使用诸如“你能不能……”“你试着……如何”等建议性的话语来代替命令,这样既能保证亲子间沟通的顺畅,又容易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与孩子做个约定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外玩得高兴时不愿意回家,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对手机、电视倒是兴趣十足……于是我们千叮咛万嘱咐,给他讲道理,给他言明利害,可是孩子还是该怎样就怎样……总之,孩子经常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仿佛对我们的说教产生了免疫力。

如果孩子不听你的,不妨换个方式,与孩子做个约定吧!让约定成为孩子的约束力、自控力,这要比唠唠叨叨的说教更有效。

妈妈发现文文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当别人问他话的时候,他总是习惯性地用“嗯”“啊”之类的词语回答。这是很不礼貌的表现,妈妈为此说了他几次,可是文文总是嘟着嘴,不认可妈妈的说教。今天去姑姑家,文文又犯了同样的毛病,妈妈觉得自己应该换一种方式,就和文文做一个约定,也许这样能帮文文改掉这个坏毛病。

在回来的路上,爸爸开车,妈妈和文文聊了起来:“文文,妈妈最近发现自己有个坏毛病,总是改不掉,你知道是什么吗?”“我知道,一生气就大声说话,尤其是我犯错的时候……”文文想了想说。“对呀,就是这个毛病,妈妈知道和你大声说话是不对的,妈妈也想改,可是怎么也做不好,所以妈妈想请你来监督,好吗?”“好呀。”文文饶有兴致地回答。“那如果下次妈妈再对你大声说话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会提醒妈妈,说:‘不要生气,不要大声说话。’”“嗯,这是个好方法,有了宝贝的提醒,妈妈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爸爸饶有兴致地听着母子俩的对话,继续开自己的车。妈妈顿了顿,继续说:“宝贝,你看妈妈现在找出了自己的坏毛病,宝贝自己想一想,有什么需要妈妈帮你改正的坏习惯呢?”“这个我知道,就是做作业要认真,不能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嗯,文文说得没错,不过这个毛病文文已经在慢慢改了,而且表现得很不错,今天妈妈想和你做一个生活习惯上的约定。”“什么约定呀?”文文好奇地问。“妈妈发现,刚才姑姑跟你说话的时候,你总是习惯性地回答‘嗯’‘啊’,妈妈觉得这样不好,可能会让姑姑觉得我们家文文没有在认真听话,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你觉着呢?”“嗯,是的。”文文想了想,表示认可。“其实妈妈发现你一直有这个习惯,所以妈妈想和你做个约定,希望你能改掉它,同时你也要监督妈妈。”“那下次我再犯错误的时候,妈妈您会怎么办?”“妈妈也会提醒你,不过,如果你要是总犯同样的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了,罚你学大象捏着鼻子转圈圈。”“哈哈,我最不怕这个了,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玩这个游戏……”“嗯,那我们就这样约定好了,不能忘了哦。”“嗯,知道了,妈妈。”

孩子的身上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毛病,如果我们唠唠叨叨地说教,孩子恐怕不愿意听,即使孩子硬着头皮、耐着性子听完了我们的话,也可能把我们的话当成是耳旁风,因为没有人会对唠叨的说教有兴趣。其实,与孩子做约定是个好办法:一来这种新鲜的教导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兴趣;二来约定本身具有的约束效应会成为孩子内在的管控力,帮助孩子约束言行。

当然,与孩子做约定是有技巧的,最常见的约定通常是以条件为前提的,比如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做“如果式”的约定:“如果你的成绩提高了,我就带你去动物园。”“如果你乖乖听话,我就给你买好吃的。”“如果你改掉这个坏毛病,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这类带有鼓励性质的“条件式”约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与我们合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与孩子做约定其实是一个与孩子建立信任、加深信任的过程,为此,约定的条件中物质奖励不能太多。另外,也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约定方法,如参考案例中文文妈妈的做法,以退为进,与孩子进行约定。

除此之外,父母还需要注意一些约定的细节:(1)给孩子一个执行约定的过渡过程,适当提醒孩子。比如和孩子约定十分钟后上床睡觉,在过程中可以提醒孩子:“宝贝,还有五分钟就要上床睡觉喽。”(2)适当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再玩五分钟还是十分钟?”然后按照孩子选择的约定去执行。(3)遵守双方的约定。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于与孩子的约定,父母务必要说到做到。凡事和孩子商量一下

当冲突产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孩子也是如此。而遇事和孩子商量,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具有的一种沟通态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迁就孩子,而是要通过和孩子交流、协商,找到和孩子合作的途径,给亲子关系打上“民主”和“尊重”的烙印。

在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准备带月月去奶奶家。不过事先爸爸妈妈并没有和月月说这件事,直到早上要动身的时候,月月赖着床不起来,妈妈才催着说:“月月,快起来,我们待会儿去奶奶家。”

对于爸爸妈妈突然的决定,月月有点茫然,有点抗拒,盖着被子继续睡觉。妈妈又过来催促:“月月,你磨蹭什么呢?快点,时候不早了。”“我不去!”月月把头蒙在被子里,闷声闷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快点,爸爸在门口等着我们呢。”妈妈进来要掀被子。“我不去,不去嘛!”月月更加抗拒了,紧紧抓着被子不放。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命令道:“不去也得去!”看到月月爸爸要发火,妈妈怕情况变得更糟糕,急忙给月月爸爸使了一个眼色,月月爸爸无奈地摇着头出去了。妈妈坐到床边上,尝试着和月月沟通:“月月,为什么不想去奶奶家呢?”“不去,那里有大狼狗,我害怕,我想去公园。”月月从被子里探出头来对妈妈说。“大狼狗是拴着的,它不会咬到你,而且还有爸爸妈妈呢。我们今天先去奶奶家,明天妈妈带你去公园放风筝好不好?”妈妈试着和月月商量,月月不说话,看样子正在考虑妈妈的建议。妈妈继续对月月说:“奶奶一定想你了,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今天不去的话,很可能就没有了,而公园我们可以明天去,你觉得呢?”“嗯,好吧。”月月思考了一下,点点头同意了。

在这个例子中,爸爸妈妈事先没有和月月商量去奶奶家的事,而是自作主张地要求孩子跟着自己去,引起了月月的反抗。好在妈妈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缓和下情绪,耐心地和月月商量,最后成功说服了她。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月月爸爸妈妈那样的错误,总是自作主张地去替孩子做决定,却忽视了孩子的发言权。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如果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想法去做,很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其实,如果想让孩子和我们合作,就应该学会和孩子商量:“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来商量一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这样……”如此诚恳的话语,孩子必定会认真地思考我们的建议,这样孩子与我们合作也就变得简单了。

喜欢与孩子协商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渐渐养成民主协商的习惯,更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所以,从现在开始,在做某项决定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家里的事情,都尽可能地和孩子商量一下吧。适当给孩子一点提示

现在的父母都很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挤出不多的时间来陪伴,希望能和孩子愉快相处,可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又会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上班一天够累的了,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让人省心。”“跟他讲话就像没听到一样。”“让他帮忙刷个碗比什么都难。”如果我们来听听这些父母是怎么说话的,我们就明白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合作了。

喆喆:“我很爱我的妈妈,可是今天她却对我发火了,原因是我没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桶里。可是我以前也是扔到床上啊,不知道她今天为什么发脾气,‘脏衣服怎么能乱扔到床上,太不讲卫生了!’哼,说我不讲卫生,我偏要扔!”

豆豆:“我喜欢上了画画,哪里都是我的画纸。今天我在墙上画了一朵大红花,结果被爸爸看到了,他凶着对我说:‘再看到你在墙上乱画,我就揍你!’我虽然很害怕,但是我不想听他的,我决定以后画小一点,或是画在相框的后面,不让他看见!”

聪聪:“今天中午妈妈拿回一个罐子,我分明看到了罐子上糖果的包装,可是她却说不是,还把罐子放到了我够不着的柜子上。于是我找了一个小凳子站在上面,把罐子拿了下来,直到快吃完时,被妈妈发现了,她十分生气,对我说:‘一个星期的糖都被你吃光了,以后没糖吃了!’哼,不让我吃,我就一次吃个够!”

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对大人的话产生了抗拒。如果将上面的话换成提示,会不会更好一些?

比如,我们将上面的话依次换成:“脏衣服应该放到洗衣桶里,不要乱扔,这样很脏。”“墙上不是画画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糖吃多了不仅会牙痛,还会产生蛀牙。”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因为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往往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当然,孩子也有可能仍然不想接受我们的建议,不按我们的提示去做,但起码孩子不会产生反抗情绪,不会执拗着性子继续和我们对着干。

这里我们分享两个父母给孩子提示的小技巧。第一是用简单的词语提示,这个技巧非常适合那些丢三落四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需要反复提醒才能听我们的。简单的词语提示能让他们及时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并学会思考下次该怎么做,比如,孩子从卫生间出来又忘记关灯,你看到了可以指着卫生间对他说“灯”,孩子自然知道你在说什么。第二用简单的句子提示。这个技巧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的提示中禁止带有那些侮辱性和攻击性的字眼。

提示就像是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让孩子逐渐明晓事理。他会逐渐明白:不放回冰箱的牛奶会变酸,巧克力吃多了会变胖,乱吃东西会肚子疼,饼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软……

总之,父母给孩子提示,不仅仅是让孩子与大人合作那么简单,还会教给孩子很多生活中的道理。直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与我们合作

我们每天要求孩子按照我们和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去做事,可是我们越是竭尽全力,孩子越是反抗,甚至我们还经常被孩子视为“敌人”,因为在孩子看来,我们总让他做他不想做的事,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结果,孩子会气愤地反抗说:“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大人则会威严地呵斥:“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结果怎么样,可想而知。

其实,如果父母能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告诉孩子不希望他如何如何,很多时候孩子是通情达理的。一位母亲这样分享她的经验: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孩子有点调皮,这让我感到很累,我常常因为对孩子失去耐心而感到沮丧,后来我索性不再对他们大呼小叫,而是直接告诉他们:“你这样做妈妈很伤心。”“我讨厌别人这么对我说话。”“你总是这样打断我说话,说实话,我很生气!”出乎我的意料,当听到我诉说自己的感受的时候,他们仿佛也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他们不再调皮,而是尽量让我开心。

当我们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时,孩子通常是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比如,看到孩子乱扔玩具,可以跟孩子这样说:“看到满地都是你的玩具,我好心烦啊!”只要孩子处于正常的情绪状态下,就会自觉地去收拾玩具。再比如,孩子吵闹个不停,可以跟孩子这样说:“我希望你能安静一点,因为你吵得我头疼。”只要孩子不受到呵斥,不受到言语上的攻击,他还是愿意和我们合作的。 

当然,也不乏一些熊孩子不理睬我们的感受,甚至撇着嘴说:“那又怎么样,我才不在意。”如果孩子有这样的态度,我们不妨诚恳地告诉他:“我在意自己的感受,我也在意你的感受,而且我希望我们都要在意彼此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对我们的情绪非常敏感,这时最好将表达情绪的话替换成表达期望的话。比如,孩子喜欢拽着猫咪的尾巴搞恶作剧,我们可以对他说:“我希望你能友善地对待小动物。”而不要说:“你拽着猫的尾巴玩,我很生气。”这些语言模式你还在用吗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有礼貌,但是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讲话时,其语气和态度往往已经决定了孩子势必与其背道而驰。然而,很多父母对此还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仍旧拍着桌子、叉着腰大喊着:“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不听呢!”

首先,如果期望孩子与我们合作,就必须有合作的态度,所谓合作,必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其次,在这个过程中,说话的语气和内容也十分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孩子会不会与我们合作,会不会听从我们的建议和教导。以上两点内容,我们在前面的小节中有所涉及,这节我们讨论一下父母常用的引导孩子合作的语言模式,现在请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孩子,你是否会接受这样的话语。

1.指责、谩骂“赵文倩,说你呢,怎么又不洗手吃饭,真不知道干净,跟你说多少遍了,记吃不记打是吧?”“哎,怎么这么笨手笨脚呢?跟你爸一样!”“真是太蠢了,这么冷的天,你就不知道多穿点吗?”

2.威胁、恐吓“我数到3,如果你还不出来,我就把你丢这儿,1,2……”“马上给我关了电视,否则有你好看的!”“再哭?再哭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3.唠叨、说教“今天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从上午开始玩到现在,总该学习了吧?”“你怎么还坐在那里不动,我刚才说的你到底有没有听到啊?”“好吧,你觉得你这样做合适吗?一寸光阴一寸金……”“你觉得你刚才那样做对吗?就算是你再喜欢也不应该抢啊,毕竟那是人家的玩具,如果有人过来抢你的玩具,你会高兴吗?……”

4.埋怨、控诉“唉,一点也不让我省心,我这白头发都是被你气出来的……”“看到我脸上的皱纹了吗?都是为你愁的……”

5.做比较“看看人家哲哲,每天都穿得整整齐齐的,再看看你,整个一个小邋遢。”“你怎么不向姐姐学学呢?她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像你这样吃饭的,看看人家冬冬,是这么下手就抓吗?”

6.讽刺、挖苦“天哪,你这是在写字吗?你是在写甲骨文吧?”“抄作业就能蒙混过关?你可真厉害、真聪明!”“知道要下雨还出去疯玩,你可真明智!”

7.预言、独断“现在就学会撒谎了,将来还不成撒谎精了!”“这么自私,哪个小朋友愿意跟你玩!”

现在请把以上几种常见的语言模式复述给你的另一半听,问一下他/她的感受,并把感受写下来。

他/她的感受: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已经感受到这些话带给自己的伤害了,对成人的伤害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年幼的孩子呢?如果你是孩子,你能接受这样的话语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为此,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切忌说这类话,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第三章   巧妙批评,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孩子正是在不断地犯错、改错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技巧、方法,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欣然接受我们的批评和教导,就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样:“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给批评的话裹上甜甜的“糖衣”

有个孩子喜欢吃零食,不爱吃饭,为此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可就是不见效。一次,父亲买回一个椰子,孩子见了爱不释手。父亲突发奇想:如果用这个椰壳给孩子盛饭会怎么样呢?于是父亲把椰子锯开,洗干净后用来给孩子盛饭,结果,孩子竟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而且饭量大增,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椰壳效应”。

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一件事情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做,就会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如果将“椰壳效应”运用到教子上,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不必非要吹胡子瞪眼,而是可以试着给批评的话裹上一层“糖衣”,即说一些孩子喜欢听的话,这样良药就不会苦口,孩子也就更愿意听我们的教导。

妈妈发现夹在书里的10元钱不见了,当在女儿的文具盒里发现了那张10元钞票时,妈妈很生气。她准备去找女儿兴师问罪。可是,当她迈出房门的那一刻,她犹豫了,因为理智和经验告诉她,这样的“讨罚”并不合适。沉思了片刻,妈妈准备换一种方式让女儿认错。

晚上女儿做作业时,妈妈给女儿递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不一会儿,看到女儿做完作业了,妈妈轻轻地走过去,坐在女儿旁边,对女儿说:“孩子,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女儿眨着眼睛,很感兴趣地问:“妈妈,什么故事呢?”“从前,有个小孩子,一次,他发现妈妈的钱包忘在了桌子上,钱包里有很多零用钱……最后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

故事讲完了,女儿的脸有些发红。不过妈妈并没有提那10元钱的事,而是说:“孩子,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可是如果能在犯错后及时认错,就是受人喜欢的好孩子,所以我们应该向故事里的小朋友学习,对吗?”“嗯。”女儿点点头。“嗯,妈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早了,早点睡吧,晚安,宝贝,妈妈爱你。”说着,妈妈在女儿的额头上亲了一口,转身回房间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在路过客厅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有两样东西:那张10元钞票和一张小纸条,而纸条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妈妈,我也爱您。”

这位聪明的妈妈正是利用了“椰壳效应”,给批评孩子的话裹上了甜甜的“糖衣”,让孩子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认错。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少不更事的年龄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犯了错误,自然少不了批评。但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如果批评的方式不恰当,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而且那些责骂式的批评还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给批评的话裹上一层甜甜的“糖衣”,然后再说给孩子听,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怎么听话的“熊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听话。批评孩子要分场合、看时机

所谓“人前不教子”,批评孩子是要分场合的,有些父母不注意这些细节,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或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批评孩子,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也会反抗父母,甚至故意与父母作对,大声哭闹。想要让孩子听话,其实也不难,只要遵循“人前不教子”的原则即可。

但批评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因为批评不仅要分场合,还要看时机,如果时机不对,孩子不仅不会听,还可能对你大吼大叫。那么,看时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来看看下面这位妈妈总结的教子经验,或许能给你启发。

一位妈妈这样讲述她的教子经验:

我是个急性子,孩子一旦做错事,我张嘴就训斥,恨不得他立马认错并改正,比如最让我烦心的是孩子总是喜欢乱扔玩具,我看到了就会扯着嗓子喊:“儿子,过来,把你的玩具收拾了。”然而,我的大嗓门并不怎么管用,孩子还是自顾自地玩游戏。我一急,嘴就把不住门,结果一顿唠叨下来非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让孩子觉得厌烦。

后来我才认识到,在发现孩子的错误时,如果立马大肆批评,孩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大肆反驳,而如果找到恰当的时间,比如晚上睡觉前的一段时间,去指出孩子不对的地方,孩子就会更愿意接受。

有一天晚上,快到睡觉时间了,我让孩子把积木收起来,孩子可能正玩得有兴致,对我有点反感,就对我说:“烦不烦啊,每天都催我。”我当时有点生气,但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等他玩够了,回到房间睡觉时才跟他说了刚才的事,告诉他不能那么粗鲁地跟大人说话,还告诉他规律睡眠的重要性。孩子都很认真地听进去了。

批评孩子要掌握好时机,什么时候能批评,什么时候不能批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批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必看到这里,你已经学习到了一些批评孩子的方法,比如,当孩子犯错时不是立即批评,而是把握睡前的一小段时间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其实,除了例子中这位妈妈讲到的方法,在以下时机批评孩子也有同样的效果:(1)当孩子犯大过失时。孩子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和畏惧感,这时孩子比平时更容易听取不同的意见,更容易虚心接受大人的批评,为此父母要把握好这一时机。(2)当孩子情绪好时。孩子情绪好时,更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和教导,这时批评孩子往往会很有效。

除此之外,父母还需要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批评孩子。比如,早上,吃饭时,父母有不良情绪时,有他人在场时,孩子特别沮丧时,都不宜批评孩子。不要翻孩子的旧账

面对犯错的孩子,不少父母都会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自己做错事还嘴硬。”“就是,你批评他,他根本不吃你那一套,反而和你对着干。”“不理会还是轻的,你说多了,甚至还会和你恶语相向,好像犯错的不是他,而是我们。”……

面对犯错的孩子,如果父母只会抱怨,那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不称职的父母,称职的父母从来都是少抱怨,更多的是去关注孩子身上的问题和自身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反抗的现象,和父母的批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批评孩子是对的,但是如果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甚至将那些陈年旧账翻出来,那么激起孩子的反抗也就不足为奇了。

傍晚,妈妈牵着洛洛的手去楼下的超市买零食,可是不大一会儿,原本高高兴兴去的母女俩,却噘着嘴、黑着脸回来了。爸爸心知肚明,知道母女俩又闹矛盾了。

爸爸拉着洛洛的手问是怎么回事,洛洛眼泪吧嗒吧嗒的,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妈妈又翻我旧账……”在洛洛断断续续的叙述中,爸爸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洛洛在超市买了一瓶饮料,出超市后想要打开来喝,妈妈觉得太凉,会伤着胃,说回家用热水烫一下再喝,于是母女俩犟了起来,妈妈把之前洛洛乱吃东西的一些事情翻了出来,把洛洛批评了一顿。

面对这种情况,爸爸试着去缓和气氛:“洛洛,妈妈这么说是为了你好,你可以把饮料放到暖气上暖一暖,这样不会伤到胃。”“我不就是这么说的吗?”洛洛妈妈一脸气愤的样子。“您明明说要用热水烫一下的。”洛洛立刻梗着脖子反驳。“你总是这样,上次你上舞蹈课就偷偷买方便面,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洛洛妈妈显然是气昏了,又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摆了出来。被妈妈这么一说,洛洛立马哭了起来。

有个成语叫“恨铁不成钢”,为了让孩子成才,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孩子一旦有一些小错误,爱子心切的父母就会把孩子之前犯过的错误再拿出来说一通,以期通过不断地批评来加强孩子的记忆,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甚至根本不想听父母说话,导致亲子关系进入冰河期。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经常翻旧账,不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还会给孩子一些消极暗示。比如,孩子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抹掉自己的污点,随着错误的不断增多,污点逐渐积累,孩子在内心深处就会形成这样的潜意识:“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就是爱犯错。”“我是个坏孩子。”

为此,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切忌翻旧账,而是要学会就事论事。对于孩子犯过的错,如果已经“结案”,就不应该再提起,也不要总是记着孩子的错误,而要学会原谅。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要简单地重复,而是应该学会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揪着他的错误不放,这样孩子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弱。批评孩子要适可而止

一位妈妈在地铁上教育孩子,从上地铁就一直说,大道理滔滔不绝,大致意思是让孩子少玩手机,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耐着性子听妈妈说。可渐渐地,孩子有些不耐烦了,一会儿扭扭头,一会儿挠挠手。最后,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对妈妈说:“妈,您都说一路了,累不累啊,我听都听累了。”“说你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要是你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我才懒得说你呢。”妈妈叹着气说。

孩子听了,干脆闭上了眼睛,把耳朵也捂了起来……“说你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要是……我才懒得说你呢。”这类句式的话是不是十分耳熟?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孩子能明白我们的初衷,即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好,并且这个自以为美好的初衷也会让我们自己产生错觉,觉得孩子是愿意接受这样的批评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孩子接受不了这样的“好”,甚至会对这样的好产生反感。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批评方式上,就像例子中看到的那样,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就很容易导致“超时效应”的产生,即孩子因为批评过强或批评时间过久而产生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批评孩子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超时效应”的产生,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避免长篇大论式的说教,要学会适可而止。比如,要遵循“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且一天之内批评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果觉得问题很重要,或者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可重复同样的批评,而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批评;或者从孩子的错误中提炼出一些关键点,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点到为止,让孩子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自己的错误;等等。孩子只爱听好话,不爱听批评怎么办“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半点批评。”从父母的口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议论,孩子只爱听好话,不爱听批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烦恼,听听下面几位父母是怎么说的,然后想一想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也是这样。

萱萱妈妈:

我家萱萱今年五岁,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特别爱听别人夸她,却听不得一点批评。做错事一批评,她就不高兴,有时还故意捂住耳朵,真是拿她没办法。

文文爸爸:

我家文文不到4岁,特别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听得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家里人一说好话表扬他,他就高兴,但一说他哪里没做好就生气发脾气。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被我惯坏了,怎么才能让他听得进去批评呢?”

乐乐妈妈:

我家乐乐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可是最近发现他越来越听不进长辈的善意批评。比如,有时候他在学习或是生活中有不好的表现时,我说他几句或是提醒他一下,他不仅很反感,甚至还会摔东西。有一次,我看到他粗心做错了一道题,要他以后注意,可是他的反应非常强烈,说我总是批评他,说他不好,我哪有经常这样啊?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只爱听好话,却听不进批评意见感到很苦恼。那么孩子为什么只爱听好话,却听不得批评呢?其实这和大人的赏识教育和批评方式有关。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多鼓励、多表扬为主,但往往因为表扬得过了头,让孩子经常包围在表扬的氛围里,于是就容易形成虚荣心强、好大喜功的毛病,就会对批评极为敏感,导致孩子只能听好话,不能听批评。另外,父母的批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批评时粗言粗语,孩子自然不爱听。

要改掉孩子的这个毛病,父母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对于赏识教育而言,要多表扬,但不能表扬过滥;而对于批评教育而言,在批评孩子时,语言要委婉,不要用尖锐激烈的语言进行批评,不要大声呵斥。有些孩子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并不知道批评的意义,以为父母批评他就代表父母不喜欢他,就代表他不优秀。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批评你,不代表不爱你,恰恰是因为爱你,才不希望你犯错,并且批评你也是想让你进步。”

只要家长不滥用表扬,也不滥用批评,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再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相信就能让孩子变得既喜欢听好话,又能接受批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